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八
卷三百八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百八  宋 王钦若等 撰
  宰辅部
   总序
夫辅相之职所以左右天子总领庶尹弥纶机务宣翼
统纪燮调元化甄叙流品亲附百姓镇抚四夷裁决庶
政班布王度乃其任也是故公台之任无所不总与元
首而同体乃谓之股肱秉邦国之会要乃譬之钧轴百
卷三百八 第 1b 页
官承式治本之是系万邦为宪民瞻之所在自黄帝得
六相而治舜臣于尧举八元八凯谓之十六相又逸书
所记虞夏商周世皆有四辅三公之职非其人而不处
而六籍之载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为之有
阿衡佐相之号洎武丁之得傅说爰立作相置诸左右
成王作周官著之典训立太师太傅太保以为三公又
立三孤之位皆所以论道经邦寅亮天地共司宰弼之
事春秋之世寰内诸侯入为卿士皆掌国政秦氏之霸
卷三百八 第 2a 页
始置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副之后复有丞相相国中丞
相之名汉室之兴置一丞相亦有左右丞相之名而御
史大夫实亚其任兼置太尉仍用秦制后以萧何为相
国孝惠高后复置左右丞相亦置太傅之官未几而罢
太尉之职盖不尝置一丞相武帝兼置太尉数年而废
元狩中置大司马以代太尉之职征和二年置左丞相
分长史以备两府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
空并大司马丞相为三公哀帝复以大司空为御史大
卷三百八 第 2b 页
夫复置太傅在三公之上俄改丞相为大司徒御史大
夫复为大司空并大司马以备三公之位平帝增置太
师王莽居摄又置四辅之官世祖中兴但存三公之号
有太傅而不尝置建武末改大司马为太尉二府并去
太字是为宰相总治众务中平之后事归台阁选举诛
赏一繇尚书机衡所总不在公府盖有其名而无其实
矣建安之世始罢三公官复置丞相以曹公居之又有
相国之号黄初受禅改为司徒而中书监令专掌机密
卷三百八 第 3a 页
虽有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官不预朝政厥后定制大
丞相第一品又置相国以司马二王相继为之末年增
置太保吴蜀鼎国皆有丞相而吴氏复有左右之名二
邦政事率以尚书总统而吴有大司马左右大司马太
尉司徒司空及帝太傅蜀亦有司徒大司马之号其平
尚书事录尚书事领中外诸军事总统国事皆为宰相
之任晋武之初有太宰太傅太保是为上公以太尉司
徒司空为三公复有大司马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
卷三百八 第 3b 页
而无丞相之名惠帝复置丞相俄顷而罢后置司徒元
帝渡江罢司徒为丞相以王导居之导卒又罢丞相为
司徒府三公之职虽无所改而司徒丞相两不并置中
书之署实总机要是为宰相以毗大政宋孝武复置丞
相而司徒之府如故又有相国之官齐氏以丞相相国
著为赠典梁罢相国置丞相兼置司徒又有太保大司
马大将军太尉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是为诸公陈以相
国列于丞相之上并太宰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凡六号
卷三百八 第 4a 页
亦有赠秩然而相国是为尊崇之位非寻常之秩丞相
之任亦废置靡定魏晋以来多以他官参掌机密或委
知政事毗赞朝政录尚书事居门下领中书或总朝权
或管朝政或单侍中皆为宰相唯侍中机密所出不必
他名尝为宰相之职元魏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大
司马大将军为二大又有三公之名然尤重门下之官
多以侍中辅政枢宰之任归于省闼北齐初置丞相复
分左右而居侍中之职者皆秉国政宇文建国远遵周
卷三百八 第 4b 页
治改三师为三公置三孤以为之二分司徒司马司空
以备六官之职而无复太尉三师之号宣帝复置四辅
之官又置左右丞相既而罢为大丞相隋置三师三公
参议国之大事朝之众务总于台阁内史令纳言是为
宰辅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朝政者并为辅弼其
后纳言为侍内唐室受命悉仍隋制武德初改内史令
为中书令侍内为侍中并左右仆射是为四辅至贞观
末除仆射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方为宰相而中书
卷三百八 第 5a 页
令侍中之名自龙朔至天宝凡经四易(中书令为右相/为内史为紫微)
(令复为右相侍中为左相为纳言为黄/监复为左相凡四易名而侍中复旧)而尝为宰相其
单任仆射不复预于机政先天以前宰相多至十馀人
开元之后尝二人至三人天宝之末勋贤并建备位者
众然秉钧当国亦不过一二人繇武德贞观以来但加
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掌机务参与政
事平章军国重事者皆为宰相(唐初宰相尝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
(中裴炎为中书令以中书就政事遂移在中书省开元/中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印为中书门下)
卷三百八 第 5b 页
(之/印)其后唯侍中中书令及平章事是为正宰相之任五
代相承未之或改(后唐及周亦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盖辟当时臣父之名非尝制也)
之论次繇二帝三代以托于显德凡居辅弼之任美恶
之迹悉区别而类例之唐氏中叶有枢密之任宣傅制
命掌以内侍宋梁而降大建官署崇署使号并分史局
兵戎之政邦国之务多所参掌均于宰府迹其行事咸
用编述凡宰辅部四十二门
   佐命
卷三百八 第 6a 页
商颂曰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说命曰若济巨川用汝
作舟楫夫天造草昧真人抚运允资英杰戡济时艰故
有感会风云奋起草莽朝舍屠钓之业夕为廊庙之器
倚任如手足相谐如律吕服劳保乂旷日持久厥有成
绩纪于太常降及秦汉世资战力以强国之术干好谋
之主运筹帷幄指踪将佐转祸为福易危从安罄竭力
贞辅成景业者何可胜道哉乃至运属阳九雄视一方
亦必有纵横之才倜傥之士咸能矢陈远驭赞集洪勋
卷三百八 第 6b 页
者矣
商伊尹初欲干汤而无繇乃为莘氏媵臣(汤妃有/莘氏女)负鼎
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
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九主之事(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
(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九九品图画其形出刘向别录)汤举任以国政(孟云/伊尹)
(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
(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
(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
卷三百八 第 7a 页
(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当是时夏桀为
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
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胜夏于是诸侯毕服
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周吕尚东海人(谓东夷/之士)本姓姜氏后从其封姓(夏商之时/申吕也)
尚盖尝困穷年老矣以渔钓干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
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西伯猎
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
卷三百八 第 7b 页
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太
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或曰太公傅闻尝事纣纣无道去
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
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
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
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
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
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
卷三百八 第 8a 页
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
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
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以/后)
(事皆将帅/佐命门)
周公旦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
子及武王即位旦尝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
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
作牧誓破殷入商宫以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
卷三百八 第 8b 页
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封周公于少昊
之墟曲阜是为鲁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终成王少
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终而畔周公乃践祚
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
将不利于成王(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周公乃告太公望召
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诚恐天下畔周无
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
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
卷三百八 第 9a 页
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召穆公虎康公之后也厉王时王无道出奔彘王太子
静匿召公之家国人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
子竟得脱召公与周公二相(臣钦若等曰周/公即旦之后世)行政号曰
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
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
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
秦李斯楚上蔡人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
卷三百八 第 9b 页
任以为郎斯因以得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
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
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霸迭兴更尊周
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
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
秦之彊大王之贤繇灶上骚除(骚音/扫)足以灭诸侯成帝
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
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长
卷三百八 第 10a 页
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
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
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秦王
用其计谋官吏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王为皇帝
以斯为丞相夷群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
汉萧何沛人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
高祖至为亭长亦尝佑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
督事(谓为沛丞/专督众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
卷三百八 第 10b 页
府分之(走谓趣/向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
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彊弱处民所疾苦者
以何得秦图书也沛公既为汉王欲谋攻项羽周勃灌
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
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
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语古语也/天汉河汉)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
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
卷三百八 第 11a 页
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就国以何为丞相
何进韩信以为大将军汉王还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
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三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
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
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可其所奏许其/所请依以行事)即不及奏辄以
便宜施行王来以闻(高祖出还乃/以所为闻也)计户转漕给军汉王
数失军遁去何尝兴关中卒辄补缺王以此剸属任何
关中事是年四月汉王与项籍战败睢水五月屯荥阳
卷三百八 第 11b 页
何发关中老弱未传者悉诣荥阳(传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
京索间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韩信亦收兵与
汉王会兵复大振汉五年既杀项籍即皇帝位论功行
封群臣争功岁馀不决高祖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
(酂属/南阳)食邑八千户九年拜丞相为相国
曹参沛人秦时为狱掾与萧何俱为豪吏高祖为沛公
参以中涓从(涓洁也言其在中主知洁清/洒近之事盖亲近左右也)击胡陵方与
攻秦监公军大破之(秦一郡置守尉监三/人公者时人尊称之)东下薛击泗
卷三百八 第 12a 页
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臣钦若等曰此已下有官号/无姓名及有名无姓皆史氏)
(阙/文)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丰反为魏攻之赐
爵七大夫北击司马欣军砀东取狐父祁善置(善置置/名今之)
(驿也狐父/祁二县名)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秦将章邯车骑攻辕
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伍大夫北救东阿击章邯军陷陈
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南救雍丘击李繇军破之杀
李繇虏秦侯一人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兵
而东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于是封参为
卷三百八 第 12b 页
执帛(楚爵/也)号曰建成君迁为戚公属砀郡(为戚县/之令)其后
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又攻社
里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
城中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
各一人迁为执圭(爵/名)从西攻阳武下轘辕缑氏绝河津
击赵贲军尸北破之(尸乡/之北)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
城郭东陷陈取宛虏齮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峣关取
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军大破之遂至咸阳
卷三百八 第 13a 页
破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
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攻下辩故道(武都/二县)雍斄(二/县)
(名在/扶风)击章平军于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壤地/名)
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平出好畤走因击
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
景陵二十四日(景陵/县名)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
之赐食邑于宁秦(今华/阴)以将军引兵围章邯废丘以中
尉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修武度围津(在东/郡)东击
卷三百八 第 13b 页
龙且项佗定陶破之东取砀萧彭城击项籍军汉军大
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于外黄程处反于燕
(汉将燕东/郡之县)往击尽破之天柱侯反衍氏进破取衍氏击
羽婴于昆阳追至叶(叶南/阳县)还攻武彊(武彊城/在阳武)因至荥阳
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及项羽败还至荥阳
(败谓彭/城战败)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馀魏王
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遫东张(东张/属河)
(东/)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追至
卷三百八 第 14a 页
东垣生获魏王豹取平阳得豹母妻子尽定魏地几五
十二县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
(邬大原/县也)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
下井陉击成安君陈馀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公于邬
城中戚公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汉王在所韩信已破
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左丞相属焉攻破齐历下军遂
取临淄还定济北郡收著漯阴平原鬲卢(五县名时未/有济北郡史)
(追书/之)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于上假密(一作/高密)大破之斩
卷三百八 第 14b 页
龙且虏其亚将周兰定齐郡凡得七十县得故齐王田
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谓为相/居守者)及故将军田既韩信立为
齐王引兵东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
者汉王即皇帝位韩信徙为楚王参归相印焉
后汉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
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
遂相亲附数年归家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
禹不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仗策北渡追及于邺光
卷三百八 第 15a 页
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
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
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
宿閒语(私语/也)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
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
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崛起念在财币争用
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谋远图欲尊主
安民者也四方分隳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
卷三百八 第 15b 页
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
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尝宿止于中与定计
议及王朗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
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县名属/常山)从至广阿光武舍城
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
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淆
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厚薄不
卷三百八 第 16a 页
以大小光武悦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
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使别将骑与盖延等击铜马
于清阳延等先至战不利还保城为贼所围禹遂进与
战破之生获其大将光武追贼至蒲阳连大克获北州
略定及赤眉西入关光武方事山东故授禹以西讨之
略拜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
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箕关在今/王屋县东)河东都
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进围安邑更始大将军樊
卷三百八 第 16b 页
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大阳县/属河东)禹遣诸将逆击于
解南大破之又破王匡成丹刘均等军收得节六印绶
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会光武即位于鄗使使
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封酂侯食邑万户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王莽时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
巫丞有能名(王莽置五威将军从事谓驱使小官也/巫县属南郡故城在今夔州巫山县北)
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其父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
辅私尝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
卷三百八 第 17a 页
自免归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
事乃共计议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
室独刘伯升兄弟汎爱容众可与谋大事通笑曰吾意
也会光武避事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初以通
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汉法以立秋/日都试骑士)
(谓课殿/最也)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前队大夫谓南阳太守/甄阜属正谓梁丘赐也)
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应莽闻
卷三百八 第 17b 页
之诛通兄弟门宗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时汉兵亦已
大合通与光武李轶相遇棘阳遂共破前队杀甄阜梁
丘赐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
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
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宁平县属/淮阳国)光武即位微
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六年拜大司空通布衣
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自为相谢
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之
卷三百八 第 18a 页
魏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汉末举孝廉累迁尚书仆
射封东武亭侯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
与争太祖为汉相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
侍中守司𨽻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
不拘常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各遣子入侍太祖在
官渡与袁绍相持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
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繇遣马腾子超将精兵逆
之援济汾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军于会河东卫固
卷三百八 第 18b 页
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计破
之自天子西迁雒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
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太祖征关中得以为资表
繇为前军师魏国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践祚拜太尉
荀攸字公达汉尚书令彧之从子汉末为黄门侍郎董
卓之乱弃官归后为蜀郡太守以道绝不得至驻荆州
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曰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
之时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于是徵攸为汝南太守
卷三百八 第 19a 页
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
达非常人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建
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
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
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
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
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太祖自宛征吕布
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
卷三百八 第 19b 页
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索
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
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收也乃
引沂泗灌城城溃生擒布后从救刘延于白马攸画策
斩颜良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
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擒
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竞奔之阵
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
卷三百八 第 20a 页
拒于官渡军食方尽攸言于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
将韩锐而轻敌击可破也(韩或作韩/猛或云韩若)太祖曰谁可
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馀兵迎运粮将骄
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乃留攸及
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尽斩琼等绍将张合高览烧
攻橹降绍遂弃军走合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合
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七年从讨袁谭袁尚于
卷三百八 第 20b 页
黎阳明年太祖乃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
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彊宜先平
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
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
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
难未息也今兄弟搆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
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
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其后谭叛从斩谭
卷三百八 第 21a 页
于南皮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
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于是封陵树亭侯转为
中军师魏国建为尚书令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
虽宁武子不能过也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
之师表汝当尽礼敬之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汉末为光禄大夫献帝东迁
诩上还印绶张绣在南阳诩阴结之劝绣率众归太祖
卷三百八 第 21b 页
太祖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冀州未平留
参司空军事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
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
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
定也太祖曰善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馀里营破之绍
军大溃河北平太祖领冀州牧徙诩为大中大夫建安
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
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
卷三百八 第 22a 页
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
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太祖后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
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诩以为可伪许之又问诩
计策诩曰离之而已太祖用诩谋卒破遂超文帝即位
以诩为太尉进爵寿乡侯增邑并前八百户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汉末为豫章太守孙策略地
江东待以上宾之礼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徵歆拜
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尚书令太祖征孙
卷三百八 第 22b 页
权表歆为军师魏国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
国封安乐乡侯及受禅歆登坛相仪奉皇帝玺绶以成
受命之礼拜歆为司徒明帝时拜太尉
蜀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
太守汉朝以朱皓代之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
之玄卒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亮每自比于管
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会先主屯新野徐庶谓曰诸葛
孔明卧龙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诣亮三往乃
卷三百八 第 23a 页
见因屏人与语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
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
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
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
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
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
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
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
卷三百八 第 23b 页
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
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
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
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览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
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雒将军
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
卷三百八 第 24a 页
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
不晓军事亮乃见先主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先主亦不
问其所欲言先主性好结毦适有人以髦牛尾献者因
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
邪先主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
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先主曰不及又曰将军
自度何如也曰亦不及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
卷三百八 第 24b 页
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先主曰我亦愁之将若
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
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
以益众可也先主从其计故众遂彊由此知亮有美略
乃以上客礼之遂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
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君勿复言俄
而刘表卒曹公来征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
与徐庶并从先主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
卷三百八 第 25a 页
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
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
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贤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
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
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
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
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
卷三百八 第 25b 页
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
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
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
矣非刘豫州莫可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抗此
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
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
远来疲弊闻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彊弩
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卷三百八 第 26a 页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
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
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
程普鲁肃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以拒曹曹公败
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
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建安十
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
卷三百八 第 26b 页
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
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
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尝镇守成都二十六年
先主即帝位策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后主禅建兴元年
封亮为武乡侯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谓
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

吴孙邵字长绪北海人初为孔融功曹融称曰庙廊才
卷三百八 第 27a 页
也从刘繇于江东及大帝统事数陈便宜以为应纳贡
聘大帝即从之拜卢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
相封阳羡侯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弱冠为合肥长转在娄曲阿上
虞皆有治迹大帝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雍为丞行太
守事数年入为左司马大帝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尝领
尚书令封遂乡侯又改大常进封醴陵侯黄武四年代
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
卷三百八 第 27b 页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大帝为讨虏将军逊年二十一
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
事迁定威校尉大帝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
曰方今英雄棋峙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
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
其精锐大帝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会丹阳贼帅费栈
受曹公印绶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逊破散之
拜偏将军右都督代吕蒙以禦蜀将关羽又领宜都太
卷三百八 第 28a 页
守抚边将军封华亭侯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
人攻蜀将詹晏陈凤等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迁右
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黄武元年蜀先主率大众来
向西界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等五万人拒之破其
四十馀营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拜辅国将
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蜀后主禅既袭位诸葛亮秉
政与大帝连和大帝每与禅亮书尝过示逊轻重可否
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封印行之黄龙元年拜上大将
卷三百八 第 28b 页
军右都护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汉末避难江东种瓜自给大
帝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岁馀以疾免除海盐长还
辟车骑将军东曹掾为大帝徐州治中从事建安十五
年出领鄱阳太守徙交州刺史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
巨阴怀异心骘因斩徇之威声大震士燮兄弟相率供
命益州大姓雍闿等杀蜀所署太守正昂与燮相闻求
欲内附骘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由是拜平武将军封
卷三百八 第 29a 页
广信侯延康元年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会蜀先主
东下武陵蛮夷蠢动骘上益阳蜀兵败绩而零桂诸郡
犹相惊扰处阻兵骘周旋征讨皆平之黄武二年迁右
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黄龙元年拜骠骑将军领冀
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骘前后荐达屈
滞救解患难书数十上大帝虽不能虚纳然时采其言
多蒙济赖赤乌九年代陆逊为丞相
 
卷三百八 第 29b 页
 
 
 
 
 
 
 
 册府元龟卷三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