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十三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七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宗室部
   智识
智者心之符天下之达德也大则周物而不遗小则见
事于未兆折狱辨惑存乎明识而振振公族源深凭厚
天姿英异不亦多乎繇汉已来可得而举或神锋炤朗
智虑渊妙奇谋先见越出世类至于封章奏议练达治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b 页
体者左右应对吻合事机决政务而拨其烦阅簿领而
纠其缪权宜以救急精办而垂裕逮夫明哲保身卷舒
繇道触类而长其流实洁非夫天下之至精又孰能与
于此也
汉阳城侯德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
之千里驹(言若驹马可致千里也/年齿幼少故谓之驹)
后汉北海靖王兴为人有明略为弘农太守明帝器重
兴每有异政辄乘驿问焉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a 页
兴子敬王睦少好学博通书传中兴初禁网尚阔而睦
性谦恭好士千里交结自名儒宿德莫不造门繇是声
价益广永平中法宪颇峻睦乃谢绝宾客放心音乐然
性好读书尝为爱玩岁终遣中大夫奉璧朝贺(中大夫/王国官)
(也大夫比六百石掌奉王使京都奉璧/贺正月及使诸国本皆持节后去节)召而谓之曰朝
廷设问寡人(朝廷谓/天子也)大夫将何辞以对使者曰大王忠
孝慈仁敬贤乐士臣虽蝼蚁敢不以实睦曰吁子危我
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东观记续汉书并云是/吾幼时狂惷之行也)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b 页
夫其对以孤袭爵以来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
使者受命而行其能屈伸若此
清河王庆中傅卫䜣私为臧盗千馀万诏使按理之并
责庆不举之状庆曰䜣以师傅之尊选自圣朝臣愚
惟知言从事听不甚有所纠察章帝嘉其对悉以䜣臧
财赐庆
魏陈思王植上疏陈审举之义曰臣闻天地恊气而万
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五帝之世非皆知三季之末
卷二百七十三 第 3a 页
非皆愚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也既时有举贤之名而无
得贤之实必各援其类而进矣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
将夫相者文德昭者也将者武功烈者也文德昭则可
以辅国朝致雍熙稷契夔龙是也武功烈则可以征不
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也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
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
同玄谋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书曰有
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
卷二百七十三 第 3b 页
之功殷周二王是也若夫龌龊近步遵常守故安足为
陛下言哉故阴阳不和三光不畅官旷无人庶政不整
者三司之责也疆场骚动方隅内侵没军丧众干戈不
息者边将之忧也岂可虚荷国宠而不称其任哉故任
益隆者负益重位益高者责益深书称无旷庶官诗有
职思其忧此其义也陛下体天贞之淑圣登神机以继
统冀闻康哉之歌偃武修文之美而数年以来水旱不
时民困衣食师徒之发岁岁增调加东有覆败之军西
卷二百七十三 第 4a 页
有殪殁之将至于蚌蛤浮翔于淮泗鼲鼬欢哗于林木
臣每念之未尝不辍食而挥餐临觞而扼腕矣昔汉文
发代疑朝有变宋昌曰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有齐楚
淮南琅邪此则磐石之宗愿王勿疑臣伏惟陛下远览
姫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
固昔骐骥之于吴阪可谓困矣及其伯乐相之孙邮御
之形体不劳而坐取千里盖伯乐善御马明君善御臣
伯乐驰千里明君致太平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若朝
卷二百七十三 第 4b 页
士惟良万机内理武将行师方难克弭陛下可得雍容
都城何事劳动銮驾暴露于边境哉臣闻羊质虎皮见
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将不良有似于
此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昔乐毅奔
赵心不忘燕廉颇在楚思为赵将臣生乎乱长乎军又
数承教于武皇帝伏见行师用兵之要不必取吴孙而
闇与之合窃揆之于心尝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
陛列有职之臣赐须臾之间使臣得一散所怀摅舒蕴
卷二百七十三 第 5a 页
积死不恨矣被鸿胪所下发士息书期会甚急又闻豹
尾已建戎轩骛驾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臣思诚竦息
不遑宁处愿得策马执鞭首当尘露撮风后之奇接孙
吴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躯毕命轮毂虽无
大益冀有小补然天高听远情不上通徒独望青云而
拊心仰高天而叹息耳屈平曰国有骥而不知乘焉皇
皇而更索昔管蔡放诛周召作弼叔鱼陷刑叔向佐国
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二南之辅求必不远华宗贵族藩
卷二百七十三 第 5b 页
王之中必有应斯举者故传曰无周公之亲不得行周
公之事唯陛下少留意焉近者汉氏广建藩王丰则连
城数十约则飨食祖祭而已未若姫周之树国五等之
品制也若扶苏之谏始皇淳于越之难周青臣可谓知
时变矣夫能使天下倾耳注心者当权者是矣谋能移
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
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
赵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苟吉专其位凶离其患者
卷二百七十三 第 6a 页
异姓之臣也欲国之安祈家之贵存共其荣没同其祸
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异姓亲臣窃惑焉臣闻
孟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今因臣与
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
陛下哉不胜愤懑拜表陈情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
不便灭弃臣死之后事或可思若有毫釐少挂圣意乞
出之朝堂使夫慱古之人纠臣表之不合义者如是则
臣愿足矣帝辄优文答报
卷二百七十三 第 6b 页
植子济北王志字允恭好学有才行晋武帝初为中抚
军迎常道乡公于邺志夜与帝相见帝与语从暮至旦
甚器之
都亭侯仁初为议郎督骑从太祖围壶关太祖令曰城
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
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
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
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
卷二百七十三 第 7a 页
晋新野王歆为荆州都督将之镇与齐王囧同乘谒陵
因说囧曰成都至亲(臣钦若等曰/成都王颖也)同建大勋今宜留之
与辅政若不能耳当夺其兵权囧不从俄而囧败歆惧
自结于成都
秦王柬武帝子帝尝幸宣武场以三十六军兵簿令柬
料较之柬一省便摘脱谬帝异之于诸子中尤见宠爱
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时杨骏伏诛既痛舅氏覆灭甚
有忧危之虑屡述武帝旨请还藩而汝南王亮留辅政
卷二百七十三 第 7b 页
及亮与楚王伟被诛时人谓柬有先识
谯王承元帝时为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王敦有无君
之心表疏轻慢帝夜召承以敦表示之曰王敦顷年位
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于此如之何承曰陛下早裁
之难将作矣帝以承为湘州刺史时王敦据上流承赴
任行达武昌释戎备见王敦敦与之宴欲观其意谓承
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承曰公未见知耳铅
刀岂不能一割乎承以敦欲测其情故发此言敦果谓
卷二百七十三 第 8a 页
钱凤曰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听承
之镇
宋长沙王义欣镇寿阳时淮西河北长吏悉叙劳人武
夫多无政术义欣陈之曰江淮左右土塉民疏顷年以
来荐饥相袭百城彫弊于今为甚绥牧之宜必俟良吏
劳人武士不经政术统内官长多非才授东南殷实犹
或简能况宾接荒垂而可辑柔顿阙愿敕选部必使任得
其人庶不劳而治
卷二百七十三 第 8b 页
庐陵王义真镇东城高祖始践祚义真色不悦侍读博
士蔡茂之问其故义真曰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
江夏王义恭孝武世以西阳王子尚有盛宠解扬州以
避之乃进位太宰领司徒义恭尝虑为孝武所疑及海
陵王休茂于襄阳为乱乃上表曰古先哲王莫不广植周
亲以屏帝宇诸侯受爵亦愿永固邦家至有管蔡梁燕
致祸周汉上乖显授之恩下忘血食之业夫善积庆深
宜享长久而历代侯王甚乎匹庶岂异姓皆贤宗室悉
卷二百七十三 第 9a 页
不贤生于深宫不睹稼穑左右近习未值田苏富贵骄
奢自然而至聚毛折轴遂及危祸汉之诸王并置傅相
犹不能禁逆七国连谋实繇强盛晋氏列封正足成永
嘉之灾尾大不掉终古同疾不有更张则其源莫救日
者庶人恃亲殆倾王业去岁西寇藉宠几败皇基不图
襄楚复生今衅良以地胜兵勇奖成凶恶前事之不忘
后事之明兆陛下大明绍祚垂法万乘臣年迈意塞无
所知解忝皇族耆长惭慨内深思表管见裨崇万一窃谓
卷二百七十三 第 9b 页
诸王贵重不应居边至于华州优地时可暂出既已有
州不须置府若位登三事止乎长史掾属若宜镇御别
差捍城大将若情乐冲虚不宜逼以戎事若崇文好武
尤宜禁塞僚佐文学足充话言游从之徒一皆勿许文
武从镇以时休止妻子之累不烦自随百僚脩诣宜遵
晋令悉须宣令齐到备列宾主之则衡泌之士亦无烦
干候贵王器甲于私为用盖寡自金银装刀剑战具之服
皆应输送还本曲突徙薪防之有素庶善者无惧恶者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0a 页
止奸
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聪识过人一闻必记尝
所暂遇终身不忘稠人广席标题所忆以示聪明人物
益以此推服之
南齐豫章王嶷太祖第二子太祖带南兖州镇军府长
史在镇忧危既切期渡江北起兵嶷谏曰主上狂凶人
不自保单行道路易以立功外州起兵鲜有尅胜物情疑
惑必先人受祸今于此立计万不可失会苍梧王殒太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0b 页
祖报嶷曰大事已判汝明可早入及为荆州刺史禅让
之间世祖欲速定大业嶷依违其事默无所言建元元
年太祖即位赦诏未至嶷先下令蠲除国内升明二年
以前逋负后出镇东府先是王蕴荐部曲六十人助为
城防实以为内应也嶷知蕴怀贰不给其仗散处外省
及难作搜简皆已亡去
始兴王鉴为益州刺史城北门尝闭不开鉴问其故于
虞悰答曰蜀主多夷暴有时抄掠至城下故相承闭之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1a 页
鉴曰古人云善闭无关揵且在德不在门即令开之戎
夷慕义自是清谧
梁鄱阳忠烈侯王恢在荆州尝从容问宾客曰中山好
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臣钦若等曰中山王胜赵/王彭祖皆汉景帝子也)众未
有对者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
民自有其职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
今之侯王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坐者
咸服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1b 页
长沙嗣王业幼而明敏识度过人
南海王大临字仁宣为轻车将军琅邪彭城二郡太守
时侯景乱为使持节宣惠将军屯新亭俄又徵还屯端
门都督城南诸军事时议者皆劝收外财物拟共赏赐
大临独曰物乃赏士而牛可犒军命取牛得千馀头城
内赖以享士及为吴郡太守张彪起义于会稽吴人陆
令公颍州庾孟卿等劝大临走投彪大临曰彪若成功
不资我力如其挠败以我说焉不可往也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2a 页
后魏陈留王崇性沉厚初卫王仪坐事赐死后道武欲
敦宗亲之义诏引诸王子弟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馀
人咸谓与卫王相坐疑惧皆出逃遁将奔蠕蠕唯崇独
至道武见之甚悦厚加礼赐遂宠敬之素等于是亦安
乐平王丕明元子初冯弘之奔高丽太武诏遣送之高
丽不遣太武怒将讨之丕上疏以为和龙新定宜优复之
使广脩农植以饶军实然后进图可一举而灭帝纳之
乃止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2b 页
元城侯屈明元时居门下出纳诏命性明敏善奏事每
合上旨
永昌王健所在征伐皆有大功才艺比陈留桓王而智
略过之
常山王素为内都大官太武即位务从宽征罢杂调有
司奏国用不足固请复之唯素曰臣闻百姓不足君孰
与足帝善而从之
高阳王雍初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或说雍曰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3a 页
诸王皆待士以营声誉王何以独否雍曰吾天子之子
位为诸王用声名何为
东阳王丕献文时为侍中司徒公时有诸疑事三百馀
条敕丕制决率皆合允及为太尉录尚书事孝文文明
太后重年敬旧存问周渥丕声高气朗博记国事享宴
之际尝居坐端必抗首大言叙列既往成败帝后敬纳

咸阳王禧为冀州刺史后朝京师孝文谓王公曰皇太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3b 页
后平日以朝仪阙然遂命百官更欲撰缉今将举脩遗
志卿等谓可行不当各尽对无以面从禧对曰仪制之
事用舍各随其时而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臣谓宜
述先志备行朝式孝文然之
任城王澄为徐州刺史朝于京师引见于皇信堂孝文
诏澄曰昔郑子产铸刑书而晋叔向非之此二人皆是
贤士得失竟谁对曰郑国寡弱介于强邻民情去就非
刑莫制故铸刑书以示威虽乖古式合今权道随时济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4a 页
世子产为得而叔向讥议示不忘古可与论道未可与权
孝文曰任城当欲为魏之子产也澄曰子产道合当时声
流竹素臣何敢庶几陛下以四海为家宣文德以怀天下
江外之阻车书未一季世之民易以威伏难以理治愚谓子
产之法犹可暂用大同之后便以道化之孝文心方革变深
善其对笑曰非任城无以识变化之体朕方创改朝制当与
任城共万世之功耳及为尚书孝文外示南讨意在谋迁齐
于明堂左介诏太常卿王谌亲令龟易筮南伐之事其兆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4b 页
遇革孝文曰此是汤武革命顺人之卦也群臣莫敢言
澄进曰易言革者更也将欲应天顺人革君臣之命汤
武得之为吉陛下帝有天下重光累叶今日卜征乃可
伐叛不得云革命此非君人之卦未可全为吉也孝文
厉声曰此象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也澄曰陛下龙兴
既久岂可方同虎变孝文勃然作色曰社稷在我任城而
欲阻众也澄曰社稷诚知陛下之社稷然臣是社稷之
臣子豫参顾问敢尽愚衷孝文既锐意必行澄此对久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5a 页
之乃解曰各言其志亦复何伤车驾还宫乃召澄未及
升阶遥谓曰向者之革卦今更欲论之明堂之忿惧众
人竞言阻我大计故厉声怖文武耳想解朕意也乃独
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
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其
欲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故宅河雒王里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曰伊雒中区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孝文曰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5b 页
北人恋本忽闻将移能不惊扰也澄曰此既非常之事
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孝文
曰任城便我之子房加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尚
书左仆射及驾幸雒阳定迁都之策孝文诏曰迁移之
旨必须访众当遣任城驰驿向代问彼百司论择可否
近日论革今真所谓革也王其勉之既至代都众闻迁
诏莫不惊骇澄援引今古徐以晓之众乃悦服澄遂南
驰还报会车驾于滑台孝文大悦曰若非任城朕事业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6a 页
不就也时南齐雍州刺史曹虎请以襄阳内附分遣诸
将车驾将自赴之豫州又表虎奉诚之使不复重来孝
文乃引澄及咸阳王禧彭城王协司徒冯诞司空穆亮
镇南李冲等议之孝文曰比得边州表云襄阳慕化朕
将鸣銮江沔为彼声势今复表称更无后信于行留之计
竟欲如何禧等或云宜行或言宜止孝文曰众人纷纷
意见不等朕莫知所从必欲尽留行之势便言理俱畅
者宜有客主共相起发任城与镇南为应留之议朕当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6b 页
为宜行之论诸公俱坐听得失长者从之于是孝文曰
二贤试言留计也冲对曰臣以徒御草创人斯乐安内
而应者未审不宜轻尔动发孝文曰襄阳款问似当是
虚亦知初迁之民无宜劳役脱归诚有实即当乘其悦
附远则有会稽之会近则略平江北如其送款是虚且
可游巡淮楚问民之瘼使彼土苍生知君德之所及复
何所损而惜此一举脱降问是实而停不抚接不亦稽
阻款诚毁朕大略也澄曰降问若审应有表质而使人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7a 页
一返静无音问其诈也可见今代迁之众人怀恋本细累相
携始就雒邑居无一椽之室家阙担石之粮而使怨苦
即戎泣当白刃恐非歌舞之师也今兹区宇初搆又东
作方兴正是子来百堵之日农夫肆力之秋宜宽彼逋
诛急此民疾且三军已援无稽赴接苟其款实力足纳
抚待尅平襄沔然后动驾今无故劳涉空为往返必挫
损天威更成贼胆愿上览盘庚始迁之艰难下矜诗人
由庚之至咏辑宁新邑惠康亿兆而司空亮以为宜行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7b 页
公卿皆同之澄谓亮曰公在外见旌钺既张而有忧色
每闻谈论不愿此行何得对圣颜更如斯之语也面背
不同事涉欺佞非所谓论道之德更失国士之体或有倾
侧当繇公辈侍臣李冲曰任城王可谓忠于社稷愿陛
下深察其言臣等在外皆惮征行惟贵与贱不谋同辞仰
愿圣心裁其可否孝文曰任城适以公等从朕有如此
论不从朕者何必皆忠而通识安危也小忠是大忠之
贼无乃似诸澄曰小忠要是竭尽微款不知大忠者竟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8a 页
何据孝文曰任城脱居台辅之任欲令大忠在已也澄
曰臣诚才非台弼智阙和鼎脱得滥居公铉庶当官而
行不负愚志孝文大笑澄又谓亮曰昔汲黯于汉武前
面折公孙食脱粟饭卧布被云其诈也于时公孙谦让
下之武帝叹曰汲黯至忠公孙长者二人称贤公既道
均昔士愿思长者之言孝文笑曰任城欲自比汲黯也
且所言是公未知得失所在何便谢司空也驾遂南伐
宣武时总督扬江二州伐梁获其冠军将军张惠炤后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8b 页
梁武有移求换惠炤澄表请不许诏付八座会议尚书
令广阳王嘉等奏宜还之诏乃听还后果复寇边孝明
时澄以北边镇将选举既轻恐贼虏窥边山陵危迫奏
求重镇将之选脩警备之严诏不从贼虏入寇至于旧
都镇将多非其人所在叛乱犯逼山陵如澄所虑
彭城王协孝文时为中书令孝文与侍臣升金墉城顾
见堂后桐竹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今桐竹
并藏讵能降凤乎协对曰凤凰应德而来岂桐竹能降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9a 页
孝文曰何以言之协曰昔在虞舜凤凰来仪周之兴也
鸑鷟鸣于岐山未闻降桐食竹孝文笑曰朕亦未望降
之也后从孝文征沔北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
军大将军开府诏曰明便交敌可敕将士肃尔军仪协
于是亲勒大众须臾有二大鸟从南而来一向行宫一
向幕府各为人所获协言于孝文曰始有一鸟望旗颠
仆臣谓大吉高祖戏之曰鸟之畏威岂独中军之略吾
亦分其一耳此乃大善兵法咸说至明便大破齐将崔
卷二百七十三 第 19b 页
惠景萧衍其夜大雨帝曰昔闻国军获胜每逢云雨今
破新亭南阳及摧此贼果降时润诚哉斯言协对曰水
德之应远称天心宣武时为太师议律令协与高阳王
雍八座朝士有才学者每旦集参论轨制应否之宜而
协夙侍孝文兼聪达博见凡所裁决时彦归仰
清河王怿宣武初为尚书仆射怿才长从政明于断决
剖判众务甚有声名
广阳王嘉之子深孝明时以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反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0a 页
叛临淮王彧讨之失利诏深为北道大都督受尚书令
李崇节度及李崇徵还深专总戎政拔陵避蠕蠕南移
渡河先是别将李叔仁以拔陵来逼请求迎援深赴之
前后降附二十万人深与行台元纂表求恒州北别立
郡县安置降户随宜赈赉息其乱心不从诏遣黄门郎
杨置分散之于冀定瀛三州就食深谓纂曰此辈复为
乞活矣祸乱当繇此作既而鲜于修礼叛于定州杜雒
周反于幽州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0b 页
常山王素孙晖宣武初为黄门侍郎初孝文迁雒旧贵
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宣武颇
惑左右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问至于榜卖田宅不安
其居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曰先皇移都以百姓恋
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
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伏
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从之
北齐赵郡王琛子睿闲习吏职有知人之鉴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1a 页
后周齐王宪字毗贺突太祖尝赐诸子良马唯其所择
宪独取其駮者太祖问之对曰此马色类既殊或多骏
逸若从军征伐牧圉易分太祖喜曰此儿智识不凡当
成重器后从猎陇上经官马牧太祖每见駮马辄曰此我儿
马也因令左右取以赐之
汝南公庆字神庆深沉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初受业
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
笔砚为腐儒业乎时文州贼乱庆应募从征以功授都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1b 页

隋河间王宏性明悟有文武干略数从征伐累迁开府
仪同三司
观德王雄高祖族子也有器度或奏高颎朋党者高祖
诘雄于朝雄对曰臣忝卫宫闼朝夕左右若有朋附岂
容不知至尊钦明睿哲万机亲览颎用心平允奉法而
行此乃爱憎之理惟陛下察之高祖深然其言
唐河间王孝恭性宽恕退谦无骄矜自伐之色尝怅然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2a 页
谓所亲曰吾所居宅微为壮丽非吾心也将卖之别营
一所粗令充事而已身殁之后诸子若才守此足矣如
其不才冀免他人所利也初为山南道招慰大使自金
州出于巴蜀招携以礼降附者三十馀州孝恭进击朱
粲破之诸将曰此食人贼也为害实深请坑之孝恭曰
不可自此以东皆为寇境若闻此事岂有来降者乎尽
赦而不杀繇是书檄所至相继降款又辅公祏据江东
反发兵寇寿阳命孝恭为行军元帅以击之孝恭自荆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2b 页
州趣九江时李靖李绩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并受孝
恭节度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者皆
失色孝恭举止自若徐谕之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自
顾无负于物诸君何见忧之深公祏恶积祸盈今承庙
算以致讨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徵遂尽饮而罢时
人服其识度而能安众后公祏穷蹙弃扬州东走孝恭
命骑将追之至武康擒公祏及其伪仆射西门君仪等
数十人致于麾下江南悉平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3a 页
江夏王道宗为礼部尚书时侯君集立功于高昌潜有
异志道宗尝因侍宴从容曰君集知小言大举止不伦
以臣观之必为戎首太宗曰何以知之对曰见其恃有
微功深怀矜伐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虽为吏部尚书
未满其志非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太宗曰岂可臆度
浪生猜贰其功勋才用无所不堪朕岂惜重位但次第
未到耳俄而君集谋反太宗笑谓道宗曰君集之事果
如公所揣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3b 页
霍王元轨为定州刺史突厥之入寇也州人李嘉运与
贼相连谋为内应高宗令收按其党元轨以强寇在境
人心不安唯杀嘉运馀无所及因自劾违制高宗览表
大悦谓使者曰朕亦悔之向无王则失定州矣后因入
朝屡上疏陈时得失多所裨益高宗甚尊重之及在外
藩朝廷每有大事或密制问焉
颍王璬天宝末禄山之乱璬为剑南节度大使初奉命
之藩卒遽不皇受节绵州司马史贲进说曰王帝子也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4a 页
且为节度大使今之藩而不持节单骑径进人何所瞻
请建大槊蒙之油囊为旌节状先驱道路足以威众璬
笑曰但为真王何用假旌节
嗣曹王皋多智数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郑氏以孝闻
晋赵王万诠子敬晖生而庞厚刚毅雄直有器局行不繇
径临事多智故高祖于宗属之中独优礼厚遇
 
 
卷二百七十三 第 24b 页
 
 
 
 
 
 
 
 册府元龟卷二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