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七十二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七十二 宋 王钦若等 撰
  宗室部
   令德
夫体自帝室齿于宗戚处有惇叙之美出有藩翰之重
自非挺信厚之质流恺悌之誉则何以焜耀民望表仪
公族哉麟趾以来封建尤盛乃有粹和中积淑美兼著
事神抚人而咸悦守法奉上而匪懈树善以济物推诚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b 页
而待下劳谦不伐纯俭无骄体仁好施居简多恕行已
以周慎处事以方正宽厚以容众贤明而通理是皆宗
室之英本枝之秀足以隆王国之垣屏蔼策书之徽誉
者已盖夫立爱维亲虽古之义又曷尝不建贤尚德以
成固本之义欤
周公旦者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卫康叔封冉季载周公母弟也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
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
卷二百七十二 第 2a 页
于天下
蔡侯胡叔度之子也度既迁而死胡乃改行率德驯善
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
汉阳城侯德楚元王曾孙地节中以亲亲行谨厚封为
阳城侯子安民为郎中右曹宗家以德得官宿卫者二
十馀人德宽厚好施生(言好施恩惠于/人而生全之)每行京兆尹事
多所平反罪人(反幡也幡罪人/辞使从轻也)家产过百万则以振昆
弟宾客饮食曰富民之怨也宗正向初以行修饬擢为
卷二百七十二 第 2b 页
谏大夫
淮南王安厉王之子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
骋亦欲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
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及薨中尉常丽以闻曰王身端
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大行令
奏谥法曰聪明睿知曰献宜谥曰献
楚孝王嚣成帝河平中入朝时被疾天子闵之下诏曰
盖闻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楚王嚣素行
卷二百七十二 第 3a 页
孝顺仁慈之国以来二十馀年纤介之过未尝闻朕甚
嘉之
后汉城阳恭王祉行淳厚宗室皆敬之
宜春侯正为人谦逊
东海顷王肃恭王彊之子性谦俭循恭王法度肃子孝
王臻性敦厚有恩和睦兄弟恤养孤弱至孝纯备仁义
兼著
楚思王孙般宣帝之玄孙也初宣帝封子嚣于楚是为
卷二百七十二 第 3b 页
孝王孝王生思王衍衍生王纡纡生般自嚣至般积累
仁义世有名节而纡尤慈笃般子恺恺子茂皆以礼让
至三公也
沛王辅光武之子矜严有法度在国谨节终始如一称
为贤王明帝爱重数加赏赐
琅邪孝王京光武之子京性恭孝好经学明帝尤爱幸
赏赐恩宠殊厚莫与为比
东平王苍光武之子永平十一年苍朝京师月馀还国
卷二百七十二 第 4a 页
明帝遣使手诏国中傅曰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
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腰腹矣(苍腰带十围/故明帝言之)
彭城王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吏人爱敬之恭子孝
王和敬贤乐施国中爱之
魏邓哀王冲幼才敏太祖尤爱之冲每见当刑者辄探
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尝
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辩察仁爱与性俱生
吴丹徒侯桓字叔武坚族子河之子器怀聪朗大帝尝
卷二百七十二 第 4b 页
称为宗室颜渊
都乡侯松丹阳太守翊之子善与人交轻财好施镇巴
丘数咨陆逊以得失尝有小过逊面责松松意色不平
逊观其少释谓曰君过听不以某鄙数见访及是以承
来意进尽言便变色何也松笑曰属亦自忿行事有此
岂有望也
假节开府虑大帝子也性聪体达所向日新以皇子之
尊富于春秋远近嫌其不能留意及至临事遵奉法度
卷二百七十二 第 5a 页
延纳师友过于众望
晋安平王孚宣帝次弟也孚温厚谦逊性通恕以贞白
自立未尝有怨于人武帝元会诏孚乘舆车上殿帝于
阼阶迎拜既坐帝亲奉觞上寿如家人礼帝每拜孚跪
而止之又给以云车辇青盖车孚虽见尊宠不以为荣
常有忧色
高密王泰性廉静不近声色事亲恭谨居丧哀戚谦虚
下物为宗室仪表当时诸王惟泰及下邳王晃以节制
卷二百七十二 第 5b 页
见称虽并不能振施其馀莫能比焉
孝王略泰之子也孝敬慈顺小心下士少有父风
东海献王越泰之子也少有令名谦虚持布衣之操为
中外所宗
琅邪王胄宣帝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既戚属尊重
加有平吴之功克已恭俭无矜满之色僚吏尽力百姓
怀化
扶风王骏清贞守道宗室之中最为俊望
卷二百七十二 第 6a 页
齐献王攸字大猷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
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每器之武帝时攸虽未之国文
武官属下至士卒分租赋以给之疾病死丧赐与之而
时有水旱国内百姓则加振贷须丰年乃责十减其二
国内赖之及为骠骑将军时骠骑当罢营兵兵士数千
人恋攸恩德不肯去遮京兆主言之帝乃还攸兵攸以
礼自拘鲜有过事就人借书必手刋其谬然后反之虽
武帝亦惮之每引之同处必择言而后发
卷二百七十二 第 6b 页
长沙王又开朗果断虚心下士甚有名誉
河间王颙少有清名轻财爱士与诸王俱来朝武帝叹
颙可为诸国仪表
会稽文孝王道子少以清淡为谢安所称
下邳王晃孝友廉贞谦虚下士甚得宗室之称
谯王承为东海太守有犯夜者为吏所拘承问其故答
曰从师受书不觉日暮承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非政
化之本使吏送令归家其从容宽恕如此又小吏有盗
卷二百七十二 第 7a 页
池中鱼者纲纪推之承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
何足惜耶
宋长沙王道怜子义宗爱士乐施兼好文籍世以此称
之义宗子秉泰始中累迁吏部尚书时宗室虽多才能
甚寡秉少自砥束甚得朝野之誉为太宗所委
临川王义庆性谦虚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

建平王宠少而閒素笃学文籍为人谦俭周慎明晓政
卷二百七十二 第 7b 页

南齐豫章王嶷性汎爱不乐闻人过失左右有投书相
告置靴中竟不视取火焚之齐库失烧荆州还资评直
三千馀万主局各杖数十武帝遣嶷拜陵还过延陵季
子庙观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执牛推问不许取绢
一匹横系牛角放归其家为治存宽厚故得朝野欢心及
薨群吏中南阳乐蔼彭城刘绘吴郡张稷最被亲礼蔼
与竟陵王子良笺曰道德以可久传声风流以浸远标
卷二百七十二 第 8a 页
称虽复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飞翰图藻岂伊雕
篆之无沬丞相冲粹表于天真渊照殆乎机象经邦纬
民之范体国成务之规故以业茂惟贤功高则哲神辉
𦕈邈睿算不遗感缠奉车恨百留滞下官夙禀名节怀
恩轸慕望隧结哀辄欲率荆江湘三州僚吏建碑垄首
庶徽猷有述茂则方存昔子香淳德留铭江介钜平遗
烈堕泪汉南况道尊前往惠积联绵者哉下官今便反
假无繇躬事刋斲须至西州鸠集所资托中书侍郎刘
卷二百七十二 第 8b 页
绘营办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夫道宣馀烈竹帛有时
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丞相独秀生民旁照日
月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
无得而称理绝昭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
功宏远谅有寄于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
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陜衣冠礼乐咸被
后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廛罢肆鄙土之遗
风庶几弘烈或不泯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
卷二百七十二 第 9a 页
率毫釐少申景慕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
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詶式瞻之望
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荫
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摧心尝谓福齐南山庆钟仁
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约答曰丞
相风道弘旷独秀生民凝猷盛烈方范伊旦憖遗之感
朝野同悲承当刋石纪功传华千载宜须盛述实允来
谈郭有道汉末之匹夫非蔡伯喈不足以偶三绝谢安
卷二百七十二 第 9b 页
石素族之台辅时无丽藻迄乃有碑无文文献王冠冕
彝伦仪刑宇内自非一世辞宗难或与此约乃闾闬鄙
人名不入第歘酬令旨便是以礼许人闻命惭颜已不
觉汗之沾背也建武中第二子子恪托约及太子詹事
孔稚圭为文
临川王映为扬州刺史国家初创映以少年临神州吏
治聪敏府州曹局皆重足以奉禁令自宋彭城王义康
以后未之有也武帝尝问映居家何事映曰正使刘献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0a 页
讲礼顾越讲易朱广之讲庄老臣与一二诸彦兄弟友
生时复击赞以此为乐帝大赏之他日谓豫章王嶷曰
临川为善遂至于斯嶷曰此大司马公之次弟安得不尔
帝仍以玉如意指嶷曰未若皇帝之次弟为善最多也
嶷常戒诸子曰凡富贵少不骄奢以约失之者鲜矣汉
世以来侯王子弟以骄恣之故大者灭身丧族小者削
夺邑地可不戒哉映应接宾客风韵韶美及薨朝野莫
不惋惜焉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0b 页
鄱阳王锵和悌美令有宠于武帝在官理事无壅当时
称之
始兴王鉴为益州刺史不重华饰器服清素有高士风
与记室参军蔡仲熊登张仪楼商略先言往行及蜀土
人物鉴言辞和辨仲熊应对无滞当时以为盛事
南平王锐为左民尚书朝直勤谨未尝属疾上嘉之十
年出为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以赏锐
宜都王铿清恬有学行为南豫州刺史都督二州军事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1a 页
虽未经庶政而雅得人心及镇姑孰于时人发桓温女
冢得金巾箱织金篾为之严器又有金蚕银茧等物甚
多条以启闻郁林敕以物赐之鉴曰今取往物后取今
物如此循环岂可熟念使长史蔡约自往修复纤毫不
犯永明中制诸王年未三十不得畜妾及武帝晏驾后
有劝取左右者鉴曰在内不无使役既先遗旨何忍而

竟陵王子良少有清尚京邑大水吴兴偏剧子良开仓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1b 页
赈救贫病不能立者第北立廨收养给衣及药子良每
劝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子良薨故吏范云上
表为子良立碑事不行
南丰县伯赤斧大祖从祖弟也历官为奉朝请以和谨
为太祖所知
南康王子通理性慷慨慕立功名每读书见忠臣烈士
未尝不废卷曰一生之内当无愧古人
梁文宣侯尚之敦厚有德器仕齐为司徒建安王中兵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2a 页
参军一府称为长者琅邪王僧虔尤善之每事多与议
决至天监初追谥文宣侯
吴平侯景才辨识断益政佐时盖宗室令望景子励弱
不好弄喜愠不行于色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
羹正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长沙元王弟藻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词尤好古体
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频莅数
镇民吏称之推善下人尝如弗及性恬静独处一室床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2b 页
有膝㾗宗室衣冠莫不楷则尝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
门庭閒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
桂阳王象容止閒雅简于交游位丹阳尹始亲庶政举
无失德朝廷称之
临川靖惠王宏性宽和笃厚在州二十馀年未尝以吏
事接郡县世称其长者
安成王秀性方静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弗之见繇是
亲友及家人咸敬焉秀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将发主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3a 页
者取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教所繇
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秀有
容观每在朝百寮目为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
石掷杀所养鹄斋师请案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
京师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
饭亦弗之诮也秀与高祖布衣昆弟及为君臣小心畏
敬过于疏贱者高祖益以此贤之及薨故佐吏夏侯亶
等表立墓碑诏许焉当时高才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3b 页
吴郡陆倕彭城刘孝标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古未之
有也
南平元襄王伟性多恩惠尤悯穷乏常遣腹心左右历
访里闾人士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恤平原王曼颖
亡家贫无以殡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儿对革号诉革
曰建安王当知必为营理言未讫伟使至给其丧事得
周济焉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4a 页
鄱阳忠烈王恢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
而散之恢子范温和有气识为卫尉卿每夜自巡警武
帝喜其劳苦
邵陵王纶武帝第六子轻财爱士不竞人利府无储积
间有辄求既得即散士亦以此归之
武陵王纪少而宽和喜怒不形于色
后梁安平王岩性仁厚善于抚接历侍中荆州刺史尚
书令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4b 页
东平王岌性敦和而好学
义兴王巘幼有令德能属文时为明帝所爱
陈始兴郡王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
鄱阳王伯山举止閒雅喜愠不形于色
永阳王伯智少敦厚有器局
寻阳王叔俨性凝重举止方正
后魏华山王鸷有武艺木讷少言性方厚每息直省闼
虽暑月不解衣冠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5a 页
松滋侯子华为齐州刺史在官不为矫洁之行
阳平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
乐平王丕少有才干为世所称明元爱其器度特优异

乐安王范为长安镇都大将谦恭惠下雅性抚纳百姓
称之
东平王翰大武之子初封秦王拜侍中中军大将参军
典都曹事忠贞雅正百寮惮之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5b 页
淮陵侯大头性谨密文成甚重之
常山王素宗属之懿而年老文成每引入访以政事固
辞疾归第雅性方正居官五十载终始若一时论贤之
武昌悼王鉴沈重少言宽和好士
京兆王继宽和容裕号为长者
继子罗字仲纲为散骑常侍虽父兄贵盛而虚已谦退
恂恂接物
彭城王协姿性不群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閒居宴处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6a 页
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
谒性仁孝咸阳王禧谋反被害后诸子每乏衣食唯协
岁中再三赈给之
清河王怿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
河间公子兰以忠谨见宠孝文初赐爵建阳子
京兆王子推孙悰宽和有度量美容貌风望俨然得丧之间
不见于色性清俭不营产业身死之日家无馀财
赵郡王谧弟谭性颇强立少为宗室所推敬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6b 页
高阳王雍子睿轻忽荣利爱玩琴书起家拜通直散骑
侍郎
广阳简王建子嘉少沈敏喜愠不形于色
任城王澄子顺宣武帝时四方无事国富民康豪贵子
弟率以朋游为乐而顺笃志爱古性謇谔淡于利
北齐平阳靖翼王淹性沈谨以宽厚称
齐安王廓字仁弘性长者无过行
赵郡王琛除使持节都督定州刺史推诚抚纳拔用士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7a 页
人甚有声誉
北平王贞沈审宽恕武成曰此儿得我凤毛
清河王岳长而敦直沈深有器量
兰陵王长恭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
无所谴罚
后周邵公导颢第二子也导为大将军性宽明善抚御
凡所引接人皆尽诚临事敬慎常若不及太祖每出征
讨导常居守深为吏人所附朝廷亦以此重之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7b 页
豳公广文帝曾侄孙时晋公诸子及杞公亮等服玩侈
靡踰越制度广独率繇礼则朝野称焉
虞国公仲子兴性弘厚有志度虽流离世故而风范
可观
广川公测性仁恕好施在雒阳之日曾被窃盗所失物
即其妻阳平公主之衣服州县擒盗并物俱获测恐此
盗坐之以死不认焉遂遇赦免盗既感恩请为测左右
及测从孝武西迁事极狼狈此人亦从测入关竟无异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8a 页
志测弟深少丧父事兄甚谨从弟神誉神庆幼孤深抚
训之义均同气世亦以此称之
东平公神举莅职当官每著声绩兼好施爱士以雄豪
自居故得任兼文武声彰内外百寮无不仰其风则先
辈旧齿至于今称之
隋穆王瓒世有令名于当世时人号曰杨三郎
卫昭王爽有器局所治甚有声
右卫将军处纲高祖族父为性质直在官宏济亦为当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8b 页
时所称
秦孝王俊伐陈之役以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三十总
管水陆十馀万屯汉口为上流节度陈将周罗㬋荀法
尚等以劲兵数万屯鹦鹉洲总管崔宏度请击之俊虑
杀伤不许罗㬋亦相率而降于是遣使奉章诣阙垂泣
谓使者曰谬当推毂竟无尺寸之功比多惭耳上闻而
喜之
上开府达为人弘厚有局度杨素每言曰有君子之猊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9a 页
兼君子之心者惟杨达耳
唐江夏王道宗敬慕贤士不以地势凌人宗室中唯道
宗及河间王孝恭昆季最为当代所重
淮阳王道玄性谨厚好学多武艺进止閒雅
庐江王瑗敦尚儒雅为公子而励布衣之操
河间王孝恭少沈敏有识量性宽厚以仁孝见称太宗
甚亲顾之诸宗室中莫与为比然崇退让无矜伐骄贵
之色
卷二百七十二 第 19b 页
韩王元嘉闺门修整有类寒素士大夫其修身洁已内
外如一诸王莫能及者唯霍王元轨抑其次焉
元嘉子撰少以才行见知诸王子之中与琅邪王冲为
一时之秀凡所交结皆当代名流
霍王元轨谦慎自守与物无忤为人不妄接士在徐州
唯与处士刘元平为布衣之交或问元平王之所长元
平曰无长问者怪而复之元平曰夫人有短所以见其
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哉尝使国令徵封
卷二百七十二 第 20a 页
令曰请依诸国赋物货易取利元轨曰汝为国令当正
吾失乃说吾以利邪拒而不纳元轨初封吴王太宗尝
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侍中魏徵对曰臣愚闇不尽知
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太宗曰朕亦器之
卿以为前代谁比徵曰经学大雅亦汉之间平也繇是
宠遇弥厚因令娶徵女焉
同安郡王珣修身淳谨性自矜贵闺门之内默如也
信安郡王祎居家严整善训诸子皆有令名祎子恒以
卷二百七十二 第 20b 页
门荫早仕质性简淡好古慕善在宗室中推为循良
荣王琬素有雅称风格秀整禄山反以琬为元帅数日
薨于时士庶冀琬有所成功既殂谢远近咸失望焉
嗣吴王巘为宗正卿恤孤遗甥侄友爱过人深为士大
夫之有礼教者称慕
高平王道立曾孙涵简素恭慎有名宗室官至右仆射
郑王曾孙勉为太子太师真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
易为宗臣之表勉二子缵纳皆廉介有节
卷二百七十二 第 21a 页
后唐武皇季弟克宁凡征行无不卫从于昆仲之间最
推仁孝小心恭谨武皇尤友爱之
晋楚王重信历事后唐明宗及闵帝末帝不恃贵戚能
克己复礼尝恂恂如也甚为时论所称
韩王敬晖为曹州防禦使廉爱恤下不营财利不好妓乐
部人安之
汉魏王承训少弘厚美姿仪从帝在藩邸辑睦宗亲接
下僚友有士君子之风高祖器之每遣从帝主帐下亲
卷二百七十二 第 21b 页
军军中有便宜事则驰以入奏奏必称旨屡有恩锡尝
叹曰此诸侯贤子弟也少帝时累官至检校司空及义
旗南向赞开创之业人皆服其规略车驾入汴命为赤
尹尹正之务委亲决之每因问安事有利于国者必具
以闻帝帝喜而纳之及杜重威叛援帝幸邺以为东都
留守俾之监抚内外咸畏而爱之及薨帝左右公卿大
夫闻之者无不流涕
 册府元龟卷二百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