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九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九 宋 王钦若等 撰
  宗室部
    委任  将兵
   委任
春秋传曰内姓选于亲(又曰亲/不在外)盖明德之选异姓为后
故有出领方伯式遏外侮入践枢宰允釐庶政或总戎
昭以扈跸或司留务而居守内外之寄于兹为重自非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b 页
蕴忠力以纯茂耸才望而籍甚诚心笃固上所倚信风
干明允人用佥属亦何以处股肱之任而裁决万几守
宗稷之重而厌伏众志者哉
汉楚元王交高祖同父少弟高祖至霸上封交为文信
君从入蜀汉还定三秦诛项籍即帝位交与卢绾常侍
上出入卧内传言语诸内事隐谋
后汉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明帝每巡狩苍常留镇侍
卫皇太后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a 页
吴侍中峻坚弟静之曾孙也大帝临薨受遗辅政领武
卫将军典宿卫封都乡侯
晋秦王柬武帝子帝用王佐之谋遣东都督关中楚王
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彊帝室
河间王颙代梁王肜为平西将军镇关中石函之制非亲
不得都督关中颙于诸王为疏特以贤举
嗣谯王恬宗室勋望有才用孝武帝时深仗之以为都
督兖青冀幽并扬州之晋陵徐州之南北郡军事领镇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b 页
北将军青兖等州刺史假节
宋临川王义庆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州居上流
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使诸子
居之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江夏王义恭孝武立加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及立太子
东宫文案使先经义恭
当阳侯秉后废帝时为散骑常侍丹阳尹与萧道成袁
粲褚渊分日入直决机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a 页
南齐新吴侯景先高帝从子也为桂阳国右常侍高帝
镇淮阴景先以本官领军主自随防卫城内委以心腹
南丰伯赤斧高帝从祖弟也子颖胄为中书郎高帝以
颖胄勋戚子弟除左军将军知殿内文武事得入便殿
豫章王嶷居高帝丧不参朝务而言事密谋多见信纳
服阕加侍中
晋安王子懋武帝永明十一年为征北将军雍州刺史
给鼓吹一部豫章王以丧服未毕帝以边州须威望许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b 页
得奏之
始平王遥光郁林王隆昌元年除骁骑将军南东海太
守行南徐州事仍除南彭城太守将军如故又除辅国
将军吴兴太守明帝废郁林又除冠军将军南蛮校尉
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一岁之内频五除并不拜是时
帝欲即位诛赏诸事唯遥光共谋议明帝子弟弱小晋
安王宝义有废疾故以遥光为扬州居中遥欣居陜西
在外权势并在其门遥欣好勇聚蓄武士以为形援
卷二百六十九 第 4a 页
梁吴平侯景为人雅有风力长于辞令其在朝廷为众
所瞻仰于高祖属虽为从弟而礼寄甚隆军国大事皆
与议决
后魏辽西公意烈坐事赐死子拔干博知古今父虽有罪
道武以枝连宗亲委之心腹有计略屡效忠勤
文安公泥子屈与南平公长孙嵩白马侯崔密等并决
狱讼
安定王弥明元泰常中南巡为奚斤南讨声援诏弥与
卷二百六十九 第 4b 页
北新公安同居守乐安王范之长子良梁太武之兄子也太
武未有子尝曰兄弟之子犹子也亲抚养之长而壮勇
多知常参军国大计
东阳公元丕为太尉求致仕诏不许及文成南伐元丕与广
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使持节诏元丕羽曰留守非贤莫
可太尉年尊德重位总阿衡羽朕之懿弟温柔明断故
使二人留守京邑授兹二节赏罚在手其祗允成宪以
称朕心丕对曰谨以死奉诏羽对曰太尉宜专节度臣
卷二百六十九 第 5a 页
但可副贰而已帝曰老者之知少者之决汝何得辞也
孝文为太傅录尚书事时车驾北巡就家拜授元丕留守
诏曰中原始构须朕营视在代之事一委太傅
城阳王鸾为凉州刺史朝京师会文帝南讨领镇将军
定都雒阳孝文幸邺诏鸾留守
赵郡王干领吏部尚书太妃韩氏薨孝文诏曰季代多
务情缘理夺干既居要任铨衡是荷岂容遂其私志致
旷所司可遣黄门郎敦喻令勉从王事朕寻当与之相
卷二百六十九 第 5b 页
见拜使持节督南豫郢东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
开府豫州刺史及为司州牧孝文南讨诏干都督中外
诸军事给鼓吹一部甲士三百人出入殿门
广陵王羽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孝文将南讨遣羽持
节安抚六镇发其突骑夷夏宁悦还领廷尉卿车驾既
发羽与太尉元丕留守加使持节及还都议定诏羽兼太
尉告于宗室迁京之后北蕃人民多有未悟羽镇抚代
京内外肃然帝嘉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6a 页
高阳王雍为中护军行镇北大将军孝文南伐以雍行
镇军大将军总摄留守事
任城王澄为吏部尚书时恒州刺史穆泰在州谋反推
朔州刺史阳平王颐为主颐表其状孝文召澄入见凝
閒堂曰适得阳平表曰穆泰谋为不轨招诱宗室脱或
必然迁京甫尔北人恋旧南北纷扰朕雒阳不立也此
事非任城不办可为我力疾向北如其弱也直往擒剪
若其势强可承制发并肆兵以殄之此虽知王患既是
卷二百六十九 第 6b 页
国家大事不容辞也澄曰泰等愚惑正恋本为此非有
远图臣诚怯弱不惮是辈虽复患惙岂敢有辞谨当罄
尽心力继之以死愿陛下勿忧帝笑曰得任城此行朕
复何忧也遂授节铜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常州事
后迁右仆射南齐遣其太尉陈显达入寇汉阳是时孝
文不豫引澄入见清徽堂诏曰显达侵乱汉阳不安朕
不亲行莫攘此贼朕疾患淹年气力惙敝如有非常委
任城大事是役必须从朕澄涕泣对曰臣谨竭股肱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7a 页
力毕命上报遂从驾南伐
澄子嵩孝明时为平南将军表请伐梁诏曰所陈嘉谋
深是良计如当机形可进任将军裁之既而梁武寻克
建业乃止
阳平王新成长子颐累迁怀朔镇大将军都督三道诸
军事北讨诏徵赴京问战伐之事对曰当仰仗庙算使
呼韩同渭桥之礼帝叹曰壮哉王言朕所望也
北海王详从孝文南伐为散骑常侍帝自雒北巡详常
卷二百六十九 第 7b 页
与侍中彭城王协并在舆辇陪侍左右又以详行中领
军留守给鼓吹一部甲仗三百人兼督营搆之务及宣
武览政迁侍中大将军录尚书事帝讲武于邺详与右
仆射高肇领军于泾留守京师帝礼敬尚隆凭寄无替
军国大事总而裁决每所敷奏事皆协允
彭城王协为司徒太子太傅侍中南齐将陈显达内寇
孝文亲讨之诏协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摄六师
帝不豫协辞曰臣侍疾无暇六军须有所托事不两兴
卷二百六十九 第 8a 页
情力又竭更请一王总当军要帝曰戎务侍疾皆凭于
汝牵疴如此吾深虑不济安六军保社稷者舍汝而谁
何容力更请人以违心寄宗社所赖唯在于汝诸葛孔
明异姓受托而况汝乎行次淯阳帝谓协曰吾患转恶
汝其努力及至马圈帝疾甚谓协曰修短命也死生大
分今吾气力危惙当成不济矣虽败显达国家安危在
此一举社稷所仗唯在汝身霍子孟以异姓受付况汝
贤亲可不勉也乃手诏宣武曰吾百年之后其听协辞
卷二百六十九 第 8b 页
蝉舍冕遂其冲挹之性也及宣武即位因以协为宰辅
协频口陈遗旨请遂素怀宣武对协悲恸每不许之协
频烦表闻辞义恳切帝难违遗敕遂其雅情犹逼以外
任乃以协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幽瀛营安平七州
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定州刺史协仍陈让又面申
前意宣武固执不许乃述职又齐将陈伯之屯肥口
协往讨之分命诸将频战伯之宵遁协还京师帝临东
堂引见诏协曰比凤鸟未至苍黎未化故仰屈尊谟绥
卷二百六十九 第 9a 页
怀边附而寇竖昏迷敢斗淮楚叔父英略高明应机殄
定凯旋今辰伏慰悲伫协谢曰臣忝充戎帅抚安新故
而不能宣武导恩威怀遐迩致小竖伯之驱率蚁徒虔
刘边堡非唯仰惭天颜实亦俯愧朝列春秋责帅臣实
当之赖陛下慈深舍过故使愚臣获免罪责协频表辞
大司马领司徒及所增邑乞还中山有诏不许乃除录
尚书侍中司徒如故固辞不免协雅好恬素不以势利
婴心孝文重其事干絷维不许虽有遗诏复为宣武留
卷二百六十九 第 9b 页
连每乖情愿常悽然叹息以诏旨慇勤僶俛应命后又
录尚书侍中司徒太师协遂固辞诏曰盖二仪分象君
臣之位形焉上下既位唱和之义生焉自古统天位之
主曷尝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
哉往而不返者先民诚有之斯所谓独善其身而乱大
伦山林之士耳贤人君子则不然也屈己以安民难身
以济物所谓以先知觉后知同尘而与天下俱洁者也
朕猥以冲年纂临宝历实赖叔父拯济之功诚宜永兼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将相以纲维内外但逼夺先旨惮违冲挹俛志割心以
遂高素自此水旱乖和阴阳失序是以屈王论道庶燮
兹玉烛且师宰从容无废清尚故周旦复辟而居之尚
父期颐以终位王义兼国家理绝独高可遣侍中敦谕
宣武又修家人书于协曰讳言奉还告承犹执冲逊讳
实庸闇政术多秕辅弼之寄仰属亲尊叔父德望兼重
师训所归岂得近遗家国远崇清尚也便愿纡降特副
倾注之心协不得已而应命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常山王素孙晖宣武时为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
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匮唯
晖入乃开其馀侍中黄门莫有知者
北齐赵郡王琛初任东魏为定州刺史及斛斯椿等衅
结高祖将谋内讨以晋阳根本召琛留掌后事以为并
肆汾大行台仆射领六州九酋长大都督其相府政事
琛悉决之
琛子睿小名须拔从文宣还晋阳时济南以太子监国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因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事仍开府置佐显
祖特崇其选乃除睿侍中摄大都督后因侍宴文宣
从容顾谓常山王演等曰近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吾用
此长史何如常山王对曰陛下垂心庶政优贤礼物须
拔进居蝉珥之荣退当委要之职自昔以来实未闻如
此铨授帝曰吾于此亦自谓得宜及世祖时为司空摄
尚书事突厥尝侵轶至并州帝亲御戎六军进止皆令
取睿节度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清河王岳初仕东魏为晋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绥
边之称时岳遇患高祖令还并治疗疾瘳复令赴职及
后尔朱兆犹据并州高祖将讨之令岳留镇京师迁骠
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岳子劢文宣之从弟也初除青州刺史拜日文宣戒之
曰叔父前牧青州甚有遗惠故遣汝慰彼黎庶宜好用
心无坠声绩劢流涕对曰臣以蒙幼滥叨拔擢虽竭庸
愚惧忝先政帝曰汝既能有此言吾不虑也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后周广川公测太祖族子太祖为魏丞相以测为右长
史委以军国又令测详定宗室昭穆远近附于属籍历
位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广陵郡公孝伯字胡玉测弟深之子其生与武帝同日
太祖甚爱之养于第内及长又与武帝同学武帝尝谓
曰公与我犹汉高与卢绾也赐以十三环金带自是常
侍左右出入卧内朝务皆得预焉孝伯亦竭心尽力无
所回避至于时政得失外间细事皆以奏闻帝信委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当时莫比及将诛晋公护密与卫王直图之唯孝伯及
王轨宇文神举等颇得参预大军东讨拜内史下大夫
令掌留台事军还帝曰居守之重无忝战功于是加授
大将军每车驾巡幸尝执其手令居守
齐殇王宪太祖第五子晋公护执政时雅相亲爱及护
诛高祖召宪入免冠拜谢帝谓之曰天下者太祖之天
下也吾嗣守洪基常恐失坠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
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涉何烦相谢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籍等寻以
宪为大冢宰
隋河间王弘高祖初为后周丞相常置左右委以心腹
观德王雄高祖受禅封广平王参预朝政贵宠冠绝一
时与高颎虞庆则苏威称为四贵
汉王谅为并州总管高祖幸温汤而送之自山以东至
沧海南抵黄河五十二州尽𨽻焉特许以便宜不拘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越王侗仁谨元德太子少子炀帝诸孙也帝每巡幸侗
常留守东都
唐高祖义师初起授第四子巢王元吉太原郡守封姑
臧郡公寻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
留镇太原许以便宜行事
德宗贞元二年八月以睦王府长史嗣虢王则之为左
金吾大将军初帝以沈房超为金吾谓宰臣曰朕不欲
独厚外戚亦选宗室子有才行者奖拔之乃特用则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梁太祖幸西京制加建昌宫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
徒守开封尹博士友文为特进检校太保守开封尹依
前建昌宫使充东都留守
   将兵
诗曰大宗维翰盖言宗室之藩屏王国也自成周之并
建子弟犬牙相错维持夹辅载祀弥久秦汉而下或委
以戎重或命之征伐或赞兴王之业功参于缔搆或遏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四夷之侮威宣于徼塞所以肃清邦慝震焯王灵磐维
之业亦云茂矣至有四郊多垒金革未息爰命亲贤兼
领督帅慎择副贰大署僚佐资其风望以一群志兹亦
周室怀柔之道汉家尊王之旨也
秦长安君成蟜始皇弟也始皇八年以成蟜将军击赵
太子扶苏始皇长子也始皇二十五年使扶苏北监蒙
恬军于上郡
汉荆王贾高帝五年举九江迎英布兵皆会陔下诛项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籍帝因使贾将九江兵与太尉卢绾西南击临江王共
(共敖/之子)
燕王泽高祖十一年以将军击陈豨将王黄封为营陵侯
江都易王非初为汝南王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气
上书自请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吴已破徙王江
都治故吴国(治谓都之刘/濞所居也)
后汉顺阳怀侯嘉光武族兄初随更始征伐为偏将军
及攻破宛封兴德侯迁大将军击延岑于冠军降之更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始既都长安以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击持节就国
都于南郑众数十万
下博侯张齐王石之子永平十六年与奉车都尉窦固
等并出击丐奴
魏任城王彰太祖子汉末代郡乌桓反彰行骁骑将军
讨之悉平
陈侯仁太祖从弟从太祖征伐有功累迁征南将军文
帝时屯宛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
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
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长平侯休太祖族子常从征伐文帝即位夏侯惇薨以
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帝乃下舆
执手而别
邵陵侯真太祖族子文帝黄初三年以真为上军大将
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渚屯破之
吴奋威将军瑜坚季弟静之子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
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建安
九年领丹阳太守为众所附至万馀人加绥远将军十
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后从大帝拒曹公于
濡须帝欲交战瑜说帝持重帝不从军果无功迁奋威
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
瑜弟征虏将军皎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馀人是时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迁都护征虏将军
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后吕蒙当袭
南郡帝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都督蒙说帝曰若至
尊以征虏能宜用之吕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
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都
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帝寤谢蒙曰以
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擒关羽定荆州皎有力焉
皎弟沙羡侯奂皎既卒奂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江夏太守黄武五年大帝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
鲜于丹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
前锋降高城得二将大军引还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卒
子承嗣以昭武中郎将代统兵领郡卒无子以庶弟壹奉
奂后袭业为将孙峻之诛诸葛恪也壹与全熙施绩攻恪
弟公安督融融自杀壹从镇南迁镇军假节督夏口
平南将军辅坚兄之子也以扬武校尉佐策平三郡策
讨丹阳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馀民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合遗散又从策讨陵阳生得祖郎等策西袭庐江太守
刘勋辅随从身先士卒有功后迁平南将军
建德侯韶字公礼坚族孙也为将军屯京城后封建德
侯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
得其死力
丹徒侯桓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
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
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踰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桓
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奉邑自置长吏
建昌侯虑字子智黄武七年封建昌侯后二年丞相雍
等奏虑性聪体达所尚日新比方近汉宜进爵称王帝
未许久之尚书仆射存上疏曰帝王之兴莫不褒崇至
亲以光群后故鲁卫于周宠冠诸侯高帝五王封列于
汉所以藩屏本朝为国镇卫建昌侯虑禀性聪敏才兼
文武于古典制宜正名号陛下谦光未肯如旧群寮大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小咸用于邑方今奸宄恣睢金鼓未弭腹心爪牙惟亲
与贤辄与丞相雍等议咸以虑宜为镇军大将军授任
偏方以光大业乃许之于是假节开府治并州
晋阳义成王望字子初泰始中吴将施绩寇江夏边境
骚动以望统中军步骑二万出屯龙陂为二方重镇节
度加大都督诸军事会荆州刺史胡烈拒绩破之望乃
班师俄而吴将丁奉寇芍陂望又率诸军以赴之未至
而奉退拜大司马孙皓率众向寿春诏望统中军二万
卷二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骑三千据淮北皓退军罢
汝南王亮宣帝子为侍中抚军大将军领后军将军统
冠军步兵射声长水等营
亮孙卫将军祐初从惠帝还雒以征南兵八百人给之
特置四部牙门永兴初率众依东海王越讨刘乔有功
拜扬武将军
楚王玮武帝第五子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
谯王恬四子尚之为前将军允之为吴国内史恢之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骑司马丹阳尹休之襄城太守各拥兵马势倾朝廷
南齐豫章王嶷太祖第二子宋末为侍中总管内直卫
沈攸之之难太祖入朝堂嶷出镇东府加冠军将军袁
粲举兵之夕丹阳丞王逊告变先至东府嶷遣帐内军
主戴元孙二千人随薛道渊等俱至石头焚门之功元
孙预焉
梁安成康王秀太祖子也高祖义师至新林诸王侯悉
自拔赴军高祖以秀为辅国将军是时东昏弟晋熙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王宝嵩为冠军将军南徐州刺史镇京口长史范岫行
府州事遣使降且请兵高祖以秀为冠军长史南东海太
守镇京口城建康平仍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州诸军
事南徐州刺史
临川王宏高祖弟天监四年诏宏都督诸军侵魏宏以
帝之介弟所领皆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
十年所未之有军次雒口前军克梁城
吴平侯景高祖从父弟为南兖州刺史天监四年王师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北伐景帅众出淮阳进屠宿豫景丁母忧诏起摄职
南康简王绩高祖子普通四年自南兖州刺史徵为侍
中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
豫章王综普通六年三月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权
顿彭城总督众军并摄徐州府事
鄱阳忠烈王恢齐明帝时为前军主簿在京师高祖义
兵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三吴多乱高祖命
出顿破岗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恢子范太清元年六月以前雍州刺史为征北将军总
督汉北征讨诸军事
邵陵王纶高祖子太清二年八月为安前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都督众军以讨侯景
临贺王正德太清二年八月为北平将军都督京师诸
军屯丹阳郡以备侯景
陈遂兴县侯详字文几少出家为桑门善书记谈论清
雅高祖讨侯景召详令反初服配以兵马从定京邑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南康郡王昙朗梁末为著作佐郎高祖北济江围广陵
宿豫人东方光据乡建义乃遣昙朗与杜僧明自淮入
泗应赴之齐援大至昙朗与僧明筑垒抗禦寻奉命班
师以宿豫义军三万济江高祖诛王僧辩留昙朗镇京
口知留府事
宜黄县侯慧纪字元方高祖从孙从平侯景杜龛除贞
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宣帝大建十年吴明彻北讨败
绩以纪为持节智武将军缘江都督兖州刺史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临海侯方庆南康悯王子也宣帝大建二年以广州刺
史马靖久居岭表大得人心士马强盛朝廷疑之至是
以方庆为仁威将军广州刺史以兵袭靖靖诛进号宣
毅将军
后魏秦明王翰昭成帝子有豪气年十五便请征伐昭
成壮之使领骑二千及长统兵号令严明多有尅捷
任城王澄孝文时为征北大将军蠕蠕犯塞加澄使持
节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蠕蠕遁走恒州刺史穆泰在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州谋反推朔州刺史阳平王颐为主颐表其状孝文召
澄入见凝閒堂曰适得阳平表曰穆泰谋为不轨招诱
宗室脱或必然迁京甫尔北人恋旧南北纷扰朕雒阳
不立也此事非任城不办可为我力疾向北如其弱也
直往擒剪若其势强可乘制发并肆兵以殄之虽知王
患既是国家大事不容辞也澄曰泰等愚惑正因恋本
为此非有远图臣诚怯弱不惮是辈虽复患惙岂敢有
辞谨当罄尽心力继之以死愿陛下勿忧孝文笑曰得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任城此行朕复何忧也遂授节铜虎竹使符御仗左右
仍行恒州事及宣武时澄为扬州刺史表请南伐诏发
冀定瀛相并济六州二万人马一千五百匹令仲秋之
中毕会淮南并寿阳先兵三万委澄经略先是朝议有
南伐之意以萧宝夤为东扬州刺史据东城陈伯之为
江州刺史戍阳石以澄总督二镇授之节度至是勒兵
进讨以东关水冲大岘险要若东关纵水阳石则合肥有倒
悬之急不图大岘则历阳有乘险之援淮陵陆道九山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水路并宜经略
北海王颢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时葛荣南进稍逼
邺城太武初以颢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相州刺史以禦荣
江阳王继为平北将军镇摄旧都高车酋帅树者拥部
民反叛诏继都督北讨诸军事自淮朔已东悉禀继节

赵郡王干为豫州刺史孝文南伐以干为使持节车骑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大将军都督关右诸军事给铜虎符十
高阳王端为安东将军青州刺史是时梁将寇逼徐扬
除端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使持节东南道大使处
分军机
彭城王协孝文时为侍中帝南伐以协行抚军将军领
宗子军宿卫左右
梁郡公元嘉泰和三年十一月进爵为假王督二将出
淮阴陇西公元琛督三将出广陵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中山王英正始三年四月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
诸军事指授边将时郢州治中督荣祖潜引梁军以
义阳应之三关之戍并据城降梁郢州刺史娄悦婴城
自守悬瓠城民白早生等杀豫州刺史司马悦据城南
叛梁将齐苟仁率众守悬瓠悦子尚华阳公主主并为
所劫诏英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假征南将军出自
汝南宣武引英谓之曰娄悦统御失和铨衡闇于简授
故使郢民引寇关戌外奔义阳孤窘有倒悬之切王国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之召虎威名宿震故屈王亲总元戎扫清氛秽昔卫霍
以匈奴之故居无宁岁今南疆不靖王不得以屡劳为
辞也英对曰臣才非韩白识闇孙吴徒以宗室之长频
荷推毂之寄规略浅短失律丧师宜彰子反之戮以谢
天下陛下慈深念屦爱等钟牛使臣得同荀伯再生明
世誓追孟氏复为后期关郢微寇何足平殄灭贼方略
已在臣目中愿陛下勿劳圣虑也宣武曰截彼东南再
清随楚所望于将军钟离一眚岂足以损大德今王董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彼三军朕无忧矣
北齐兰陵武王长恭文襄子初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
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
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后周晋荡公护高祖时为大冢宰东征于齐诏曰神若
轩皇尚云三战圣如姬武且曰一戎弧矢之威干戈之
用帝王大器谁能去兵太祖丕承天命造我周室日月
所照罔不率从高氏乘衅跋扈窃有并冀世济其恶腥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秽彰闻皇天震怒假手突厥驱略汾晋扫地无遗季孟
势穷伯圭日蹙坐待灭亡鉴之愚智故突厥班师仍屯
彼境更集诸部倾国重来星流电击数道俱进期在仲
冬同会并邺大冢宰晋公朕之懿昆任隆伊吕平一宇
宙惟公是属朕当亲执斧钺庙庭祗授有司宜勒众军
量程赴集进止迟速委公处分于是徵二十四军及左
右厢散𨽻及秦陇巴蜀之兵诸蕃国兵二十万人帝于
庙庭授护斧钺出军至潼关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东平郡公神举宣政元年为司武上大夫高祖北伐令
神举与原国公姚愿等率兵俱入至云阳班师及幽州
人卢昌期等据范阳反诏神举讨擒之
隋卫昭王爽初高祖以为行军元帅步骑七万以备胡
出平凉无虏而还
高都县侯尚希初仕后周为司宪中大夫高祖总百揆
尉迟迥屯兵武陟遣尚希督宗室兵三千人镇潼关
唐永安王孝基高祖从父弟武德二年刘武周将宋金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刚来寇汾浍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举兵自称卫王请
授于武周以孝基为行军总管讨之
淮安王神通高祖从父弟隋末义师起与司竹贼何潘
仁合势下鄠县众踰一万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从高
祖平京师武德元年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击字文化及
于卫县窦建德既虏化及神通后为建德所陷及建德
败复授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从太宗平刘黑闼
神通子胶东郡公道彦贞观中为岷州都督李靖之击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吐谷浑也诏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以讨之
道彦季弟梁郡公孝逸光宅元年徐敬业据扬州作乱
以孝逸为左玉钤卫大将军扬州行军大总管督军以
讨之
河间王孝恭高祖从父兄子武德三年为夔州总管令
大造舟楫教习水战以图萧铣寻授荆湘道行军总管
统水陆十二总管六年辅公祏据江东发兵寇寿阳命
孝恭为行军元帅以击之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淮阳王道玄高祖从父兄子武德初从太宗击宋金刚
王世充窦建德以功拜雒州总管五年刘黑闼引突厥
寇河北以道玄为山东道行军总管以讨之
江夏王道宗道玄从父弟武德初从太宗讨刘武周王
世充有功贞观三年为大同道行军总管与李靖破颉
利可汗及吐谷浑寇边以李靖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
道宗副之
隐太子建成高祖子隋末义师起拜左领军大都督引兵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略定西河从平长安授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将兵十万
徇雒阳(臣钦若等曰武德元年/以后事具储宫将兵门)
巢王元吉高祖子武德四年为稷州刺史襄州道行台
尚书令太宗征窦建德留元吉围王世充于东都
荣王琬玄宗子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叛册琬为
元帅以河西节度高仙芝为副元帅统诸军以东征内
出钱帛于京师召募十万众号曰天武健儿旬日而集
屯军灞上旌旗营帐连亘二十里照耀于原野
卷二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嗣虢王巨天宝中坐与史敬忠相识于南宾郡安置属
安禄山反陷东都玄宗择将帅十五载二月张垍自襄
阳还见禁中因奏巨宗室中善骑射有谋略玄宗追至
京遂以为谯郡太守摄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明日巨
称官衔奏谢玄宗惊曰何得令摄即日诏兼御史大夫
巨奏曰方今艰难恐为贼所诈召臣不知何以取信玄
宗劈木契分授之遂以巨兼领岭南黔中南阳三节度使
越王系肃宗子代宗乾元二年诏充天下兵马元帅应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援军署置所司准式
舒王谟代宗子德宗建中四年九月为扬州大都督持
节荆襄江西沔鄂等道节度兼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
赐名谊改封晋王时李希烈悉众攻襄城德宗将遣江
西鄂岳之帅进攻蔡州虑无统帅不能齐一乃命焉以
兵部侍郎萧复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统军长
史旧令有行军长史以复父名衡特更之又以新除潭
州观察使孔巢父为右庶子兼御史大夫充行军左司马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以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大
夫樊泽为谏议大夫兼御史中丞行军右司马刑部员
外郎刘从一为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侍御史韦缵为
工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并充判官兵部员外郎高参为
兵部郎中掌书记右金吾大将军浑瑊为检校工部尚
书兼御史大夫为中军虞候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为
前军兵马使鄂岳都团练使李兼为之副山南东道节
度使贾耽为中军兵马使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充后军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兵马使以左神武军使王价为检校太子宾客左卫
将军高承谦为检校太子詹事司农少卿郭曙为检校
太子左庶子前秘书省著作郎常愿为检校秘书少监
并充押衙
辉王祚天复三年二月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嗣覃王(臣钦若等/曰史阙名)景福二年制以为京西招讨使神武
大将军李鐬副之
通王(史失/其名)乾宁三年二月制以为开府仪同三司判侍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卫诸军事
梁郢王友圭开平四年十月检校司徒充左右控鹤都
指挥使兼管四蕃将军乾化元年充诸军都虞候
冀王友谦开平五年四月诏曰邠岐未灭关陇多虞宜
择亲贤总兹戎重应以关西同雍化鄜延夏等六道兵马
并委冀王收管指挥凡有抽差先申西面都招讨使仍
别奏闻庶合机权以宁边鄙
邵王友诲乾化元年以检校兵部尚书充控鹤二指挥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使
友宁字安仁太祖从子少习诗礼长喜兵法有倜傥之
风太祖镇汴累署军职每因出师多命骁果以从
友伦太祖仲兄存次子也帝爱其才气录为皇子署军
职领骑卒
后唐魏王继岌庄宗子同光二年三月诏充诸道行营
都统邺都留守兴圣宫使判六军诸卫事伐蜀置中军
以梁汉颙充军马步都虞候兼中军马步都指挥事张
卷二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廷蕴充中军步军都指挥使牛景章充中军左厢马军
都指挥使沈斌充中军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卓瑰充中
军左厢步军都指挥使王贽充中军右厢步军都指挥
使供奉官李从袭充四面行营中军马步军都监押高
品李廷安吕知柔充卫王衙通谒工部尚书任圜翰林
学士李愚从魏王出征参预军机
秦王从荣明宗子长兴中以本官充天下兵马大元帅
 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