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六十七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宗室部
   孝行
有若有言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矧乃公族之贤
宗室之懿躬履至行出于天性或承颜侍膳就养无方
或攀慕时思永怀罔极因心表于童丱宁戚逮于毁伤
斯皆国风忠厚之美人伦模范之盛传所谓常守富贵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b 页
能保社稷者诸侯之孝也又何止不骄不溢云乎哉固
将锡类以贻休兴仁而成化矣
周公旦武王之弟(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自文王时旦为
子仁孝异于群子
汉梁孝王文帝之子为人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
常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
楚孝王嚣成帝河平中入朝被疾天子闻之下诏曰盖
闻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楚王嚣素行孝
卷二百六十七 第 2a 页
顺朕甚嘉之
河间惠王良循其祖献王之行母大后薨服丧如礼哀
帝下诏褒扬曰河间王良丧大后三年为宗室仪表其
益封万户
后汉淄川王终泗水王歙之子歙薨终居丧思慕哭泣
二十馀日亦薨
东海孝王臻顷王肃之子臻及弟蒸乡侯俭并有笃行
母卒皆吐血毁眦(眦或/作脊)至服练红兄弟追念顷王初丧
卷二百六十七 第 2b 页
幼小哀礼有阙因复重行丧制(既祥之后而服练也练/衣縓缘黄里縓即红也)
琅邪孝王京光武之子性恭孝
东平孝王敞丧母至孝国相陈珍上其行状任城王博
有孝行丧母服制如礼
清河王庆明帝之子母宋贵人为窦后所谮自杀庆常
以贵人葬礼有阙每窃感恨至四节伏腊辄祭于私室
窦氏诛后(谓窦宪/伏诛后)始使乳母于城北遥祠及窦大后葬
庆求上冢致哀和帝许之诏大官四时给祭具庆垂泣
卷二百六十七 第 3a 页
曰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欲求作祠堂
恐有自同恭怀梁后之嫌遂不敢言常泣向左右以为
没齿之恨后上言外祖母王年老遭忧病下土无医药
愿乞诣雒阳疗疾于是诏宋氏悉归京师和帝厌世庆
号泣前殿呕血数升因以发病及病笃谓宋衍等曰清
河埤薄欲乞骸骨于贵人冢傍下棺而已朝廷大恩犹
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死复何恨乃
上书于大后曰臣国土下湿愿乞骸骨下从贵人于樊
卷二百六十七 第 3b 页
濯虽没且不朽矣及今口目尚能言视冒昧干请命在
呼吸愿蒙哀怜遂薨
济北孝王次釐王安国之子九岁丧父至孝桓帝建和
元年梁太后下诏曰济北王次以幼年守藩躬履孝道
父没哀恸焦毁过礼草庐土席衰杖在身头不枇沐体
生疮肿谅闇已来二十八月自诸国有忧未之闻也朝
廷甚嘉焉书不云乎用德彰厥善诗云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今增次封五千户广其土宇以慰孝子恻隐之劳
卷二百六十七 第 4a 页
彭城孝王和顷王定之子性至孝太夫人薨行丧陵次
毁脊过礼傅相以闻桓帝诏使奉牛酒迎王还宫
魏长平侯休太祖族子文帝时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
史休丧母至孝帝使侍中夺丧服使饮酒食肉休受诏
而形体益憔悴乞归谯葬母帝复遣越骑校尉薛乔
奉诏节其忧哀使归家治丧一宿便葬葬讫诣行在所
帝见亲自宽慰之其见爱重如此
陈王志思王植之子遭母忧居丧尽哀因得疾病喜怒
卷二百六十七 第 4b 页
失常
晋扶风武王骏宣帝子有孝行母伏太妃随兄亮在官
骏常涕泣思慕若闻有疾辄忧惧不食或时委官定省
新野王歆骏之子谨身履道母臧太妃薨居丧过礼以
孝闻
齐献王攸文帝之子景帝无子攸为嗣景帝山陵攸年
十岁哀动左右大见称叹袭封武阳侯奉景献羊后
于别第事后以孝闻及居文帝丧哀毁过礼杖而后起
卷二百六十七 第 5a 页
左右以稻米乾饭杂理中丸进之攸泣而不受太后自
往勉喻曰若万一加以他疾将复如何宜远虑深计不
可专守一志常遣人逼进饮食后太后有疾既瘳武帝
与攸奉觞上寿攸以太后前疾危笃因歔欷流涕帝有
愧焉攸侍帝病有忧戚之容时人以此称叹之攸至性
过人有触其讳者辄泫然流涕虽武帝亦惮之每引之
同处必择言而后发
攸子武闵王囧初攸有疾武帝不信遣太医诊候皆言
卷二百六十七 第 5b 页
无疾及攸薨帝往临丧囧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诏即
诛医繇是见称遂得为嗣
成都王颖武帝子与齐王囧诛赵王伦迎太子反正颖
遂归邺遣信与囧别囧大惊驰出送颖至七里涧及之
颖住车言别流涕不及时事惟以太妃疾苦形于颜色
百姓观者莫不倾心
高阳元王圭安平献王孚之子为北中郎将督邺城守
诸军事泰始中入朝以父孚年高乞留供养拜尚书迁
卷二百六十七 第 6a 页
仆射
长沙厉王乂武帝子年十五居武帝丧孺慕过礼会楚
王玮奔丧诸王皆近路迎之乂独至陵所号恸以俟玮
武陵忠敬王遵威王晞之子初袭封新宁时年十二受
拜流涕哀感左右
东安王繇事亲孝居丧尽礼
宋建平王景素宣简王宏之子性甚仁厚事母太妃朝
夕不违侍养太妃有不安景素傍行蓬发与人言喣喣
卷二百六十七 第 6b 页
常伤其情
南齐豫章文献王嶷高帝第二子居帝丧哀号过度眼
耳俱出血
祁阳县侯子范嶷子也有孝性丁所生母忧居丧以毁

武陵昭王晔高帝第五子母罗氏从帝淮阴以罪诛晔
年四岁思慕不异成人每恸吐血高帝敕武帝曰三昧
至性如此恐不济汝可与共住每抑割之三昧晔小字
卷二百六十七 第 7a 页

始兴王鉴高帝第十子年八岁丧所生母号慕过人数
日中便至骨立豫章文献王闻之抚其身呜咽谓高帝
曰此儿操行异人恐其不济帝亦悲不自胜
衡阳王钧高帝第十一子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
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䬳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年
七岁出继衡阳元王见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高帝执
其手曰伯叔父犹父勿怨所以令汝出继以汝有意堪
卷二百六十七 第 7b 页
奉烝尝故耳即敕外如先给通幰车雉尾扇等事事依
正王区贵人卒居丧尽礼服阕尪羸骨立登车三上不
能升乃止典签曹道人具以闻武帝即幸钧邸见之怆
然还谓褚蓁曰昨见衡阳犹奇毁损卿可数相抚悦先
是贵人以花钗厨子并剪刻锦绣中倒炬凤凰莲芰星
月之属赐钧以为玩弄贵人亡后每岁时及朔望辄开
视再拜哽咽见者皆悲
宜都王铿高帝第十六子生三岁丧母及有识问母所
卷二百六十七 第 8a 页
在左右告以早亡便思慕蔬食自悲不识母常祈请幽
冥求一梦见至六岁遂梦死见一女人云是其母铿泣
向旧左右说容貌衣服事皆如平生闻者莫不歔欷
河东王铉高帝第十九子年三四岁帝昼卧缠发铉上
高帝腹上弄绳高帝因以绳赐铉及丧帝后铉以宝函
盛绳岁时辄开视呜咽流涕人才至凡而有此一至
竟陵王子良武帝第二子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
人般送后还都邑已登路子良时年少在庭前不悦帝
卷二百六十七 第 8b 页
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
即诏后还县
晋安王子懋武帝第七子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
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
茎欲花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
诸佛令花竟斋不萎七日斋毕花更鲜红视罂中稍有
根须当时称其孝感
南海王子罕武帝第十一子母乐容华尝寝疾子罕昼
卷二百六十七 第 9a 页
夜祷祈于时以竹为灯缵照夜此缵宿昔枝叶大茂母
病亦愈咸以为孝感所致主簿刘鬷及侍读贺子乔为
之赋颂当时以为美谈
南丰伯颖胄高帝从祖弟赤斧之子遭父丧感脚疾数
年然后能行武帝有诏慰勉赐医药
新吴侯景先高祖从子少遭父敬宗丧有至性帝嘉之
梁安成康王秀高祖弟年十二所生母吴太妃亡秀母
弟始兴王憺时年九岁并以孝闻居丧累日不进饮太
卷二百六十七 第 9b 页
祖亲取粥授之哀其早孤命侧室陈氏并母二子陈亦
无子有母德视二子如亲生焉
临川静惠王宏高祖弟也宏所生母陈太妃寝疾宏与
母弟南平元襄王伟侍疾衣不解带每二宫参问辄对
使泣涕及太妃薨水浆不入口者五日高祖每临幸慰
勉之伟虽奉诏而毁瘠殆不胜丧先是齐末宏避难潜
伏与太妃异处每遣参太妃消息或谓宏曰逃难须密
不宜往来宏衔泪答曰乃可无我不可于此事暂废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0a 页
鄱阳忠烈王恢高祖弟也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
犹停都下后于都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还侍疾既
觉忧惶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后又有目疾
久废瞻视有北度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既至空
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
恢孙宜丰侯修性至孝年十二丁所生徐氏丧自荆州
反葬中江风前后部伍多致沈溺修抱柩长号血泪俱
下随波摇荡终得无他葬讫因庐墓次先时山中多猛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0b 页
兽至是绝迹野鸟驯狎栖宿檐宇武帝嘉之以颁告宗

始兴忠武王憺高祖弟始数岁所生母吴太妃卒憺哀
感傍人后为荆州刺史慈母陈太妃薨水浆不入口六
日居丧过礼高祖优诏勉之使摄州任
憺子新喻侯映为淮南太守丁父忧隆冬席地哭不绝
声不尝谷粒惟饮冷水因患症结除太子洗马
映弟上黄侯晔自憺不豫侍疾衣不释带言与泪并憺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1a 页
薨杖而后起服阕后居太后忧泣血三年
桂阳嗣王象高祖兄子容止閒雅事所生母以孝闻
南康简王绩高祖子为江州刺史丁董淑仪忧居丧过
礼高祖手诏勉之使摄州任固求解职乃徵授安右将
军领石头戍军事寻加护军羸瘠弗堪视事
绩子通理生十旬而绩薨至三岁能言见内人分散涕
泣相送通理问其故或曰此简王宫人丧毕去耳通理
便号泣悲不自胜诸宫人丧毕见之莫不伤感为之停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1b 页
者三人焉服阕后见高祖又悲泣不自胜高祖为之流
涕谓左右曰此儿大必为奇士
南海王大临简文帝子年十一遭左夫人忧哭泣毁瘠
以孝闻
义安王大昕简文帝子始四岁母陈夫人卒便哀慕毁
悴有若成人及简文居高帝丧大昕奉慰呜咽不能自
胜左右见之莫不掩泣
西昌侯藻高祖兄长沙王懿之子懿仕齐为东昏侯所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2a 页
害藻常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高祖
每以此称之
吴平侯景高祖从父弟父崇之为东阳太守遇害景八
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
景子励为太子洗马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
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
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
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2b 页
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励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
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励乃率昆
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后袭封吴平
侯对扬王命悲恸呜咽傍人亦为陨涕
陈鄱阳王伯山文帝子也丁所生母忧居丧以孝闻后
主尝幸吏部尚书蔡徵宅因往吊之伯山号恸殆绝因
起为镇卫将军仍谓群臣曰鄱阳王至性可嘉又是西
第之长豫章已兼司空其亦须迁太尉未及发诏而伯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3a 页
山薨
后魏任城康王云太武帝弟始五岁恭宗薨(太武长子/也文成追)
(尊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号哭不绝声太武闻之而呼抱之泣曰汝
何知而有成人之意后为征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
以太妃盖氏薨表求解任献文不许云悲号恸疾乃许

云子文宣王澄字道镜少而好学父康王薨澄居丧以
孝闻后为征北大将军定州刺史孟太妃薨居丧毁瘠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3b 页
当世称之
澄子东阿文烈公顺为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呕
血身自负土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免丧抽去不复更
生世人以为孝思所致澄初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顺
后亦为之顺上省登阶向榻见榻甚故问都令史徐仵
起仵起曰此曾经先王坐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
能言遂令换之
南安王桢景穆之子也性忠谨事母以孝闻高祖赐帛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4a 页
千匹以褒之
彭城王协字彦和献文帝之子生而母潘氏卒其年献
文丧及有所知启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
弗参吉庆孝文大奇之
临淮王提为梁州刺史以贪纵削除加罚徙配北镇久
之提子员外郎颖免冠请解所居官代父边戍孝文不

提子济南王昌好文学居父母丧哀号孺慕悲感行人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4b 页
昌子彧诏封济南王为东道行台会尔朱荣入雒杀害
元氏遂奔于梁及知庄帝践祚彧以母老请还辞旨恳
切梁武帝惜其人才又难违其意遣其仆射徐勉私劝
彧留彧曰死犹愿北况于生也乃以礼遣彧性至孝自
经违离不进酒肉容猊憔悴见者伤之
艾陵伯苌子子华母房氏曾就亲人饮食夜还大吐人
以为中毒母甚忧惧子华遂掬吐尽啖之其母乃安
饶阳男遥京兆王子推之子为左卫将军宣武初遭所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5a 页
生母忧表请解任诏以馀尊所厌不许
冯翊王亨年十二恭帝在储宫引为交友大统末袭父
季爵邑千户授拜之日悲痛不能自胜
北齐清河王岳神武从父弟仕魏为京畿大都督元象
元年遭母忧去职岳性至孝尽力色养母若疾衣不解
带及遭丧哀毁骨立神武深以忧之每日遣人劳勉
宣城郡公睿高祖弟赵郡王琛之子生三旬而孤为高
祖所爱养于宫中令游娘母之至四岁未尝识母其母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5b 页
则魏华阳公主也有郑氏者睿母之从母姊妹之女戏
语睿曰汝是我姨儿何因倒亲游氏睿因问访遂精神
不怡高祖甚以为怪疑其感疾欲命医看之睿对曰儿
无患苦但闻有所生欲得暂见高祖惊曰谁向汝道耶
睿具陈本末高祖命元夫人令就宫与睿相见睿前跪
拜因抱颈大哭高祖甚以悲伤语平秦王归彦曰此儿
天生至孝我儿子无有及者遂为休务一日睿初读孝
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歔欷十岁丧母高祖亲送睿至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6a 页
领军府为睿发丧举声殒绝哀感左右三日水浆不入
口高祖与武明娄皇后殷勤敦譬方渐顺旨居丧尽礼
持佛像长斋至于骨立杖而后起高祖令常山王共卧
起日夜说喻之并敕左右不听进水虽绝清漱午后辄
不肯食繇是高祖食心唤睿同案其见悯惜如此居高
祖丧哭泣呕血及壮将为婚娶而猊有戚容世宗谓之曰
我为尔娶郑述祖女门阀甚高汝何所嫌而精神不乐
睿对曰自痛孤遗常深膝下之慕方从昏冠弥用感切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6b 页
言未卒呜咽不自胜世宗为之悯然天统中追赠睿父
琛假黄钺母元氏赵郡王妃谥曰贞昭华阳长公主如
故有司备礼仪就墓拜授时隆冬盛寒睿跣步号哭面
皆破裂呕血数升及还不堪参谢帝亲就第看问
博陵王济神武第十二子尝从文宣巡幸在路忽忆太
后遂逃归帝怒临以白刃因此惊恍
平秦王归彦高祖族弟嫡母康氏所生母王氏并为太
妃善事二母以孝闻(是时南阳王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7a 页
后周邵惠公颢文帝之长兄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
过礼德皇帝与卫可孤战坠马颢与数骑奔救乃免颢
遂战没保定初追封焉颢曾孙豳公广母李氏以广患
弥年忧而成病因此致卒广居丧更加绵笃及以毁薨
世称母为广病广为母死慈孝之道极于一门高祖素
服亲临百僚毕集故吏仪同李充信等上表论其忠孝
其宿志期以窀穸之礼庶存俭约伏愿听许诏从之遂
赠本官加太保葬于陇右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7b 页
齐王宪所生达步干氏蠕蠕人建德三年册为齐国太妃
宪有至性事亲以孝闻太妃旧患风热屡经发动宪衣
不解带扶持左右宪或东西从役每心惊其母必有疾
乃驰使参问果如所虑
隋赵王杲炀帝幼子性至孝尝见帝风动不进膳杲亦
终日不食又萧后当灸杲先请试炷后不许之杲泣请曰
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悲咽不已后竟为
其停灸繇是尤爱之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8a 页
燕王倓元德太子次子母曰大刘良娣炀帝于诸孙中
特所钟爱良娣早终倓每至忌日未尝不流涕呜咽帝
繇是益以奇之
唐韩王元嘉年十五在潞州闻大妃病便涕泣不食至
京发丧哀毁过礼太宗嗟其至性屡慰勉之
道王元庆事母以孝闻高宗显庆中太妃薨上表请躬
修坟茔诏不许之
薛王业母终从母贤妃亲鞠养之至是迎贤妃出外宅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8b 页
事之甚谨同母妹淮阳凉国二公主公主早卒业抚爱其
子逾于已子睿宗以业孝友特加亲爱
信安郡王祎少有志尚事继母甚谨抚继母所生弟祗
等以友爱称玄宗开元中丁母忧去官起复授瀛州刺
史又上表固终丧制许之
高平王道立孙涵有名宗室代宗宝应元年初平河朔
拜涵左庶子兼中丞河北宣慰使丁母忧起复本官而
往每至州县邮驿公事之外都不发言蔬食饮水席地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9a 页
而息使还固请罢官终丧制代宗以其毁瘠许之
嗣曹王皋奉太妃郑氏以孝闻后为衡州刺史时坐小
法御史覆讯惧贻太妃忧出则素服入则公服言貌如
平常太妃不之知也及为潮州刺史诡词谓迁官属杨
炎贬官在道知皋事直后炎作相复以为衡州刺史方
且以事白太妃因泣下具言非疾不敢有闻其沈密重
慎如此比贞元初为江陵尹乃请归东都祔丧德宗使
中使吊之赠皋父右仆射母郑氏曹国太妃既葬朝于
卷二百六十七 第 19b 页
京师诏还镇出东都将以拜墓观者荣之
后唐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太祖弟克柔之子在昭义为
梁师所围及庄宗解夹城之围嗣昭知太祖弃世号踊
毁瘠殆不胜丧
 
 
 
 册府元龟卷二百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