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五十四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五十四 宋 王钦若等 撰
  列国君部
    失政  失礼
   失政
宗周之季王道版荡列国之际乱政亟行或作法于贪
而不胜其弊或布赏无艺而不抚其民苟从匪彝罔迪
率典繇是蒸黎疲匮田野汗莱礼义不脩谗慝并进上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b 页
下黩乱君臣诅盟宠赂是彰女谒败度及其微弱不能
自存以至陵迟莫保其宗社者也
郑庄公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
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庄公之母谓武姜生/庄公及弟叔段好勇)
(而无礼公不早为/之所而使骄慢)国人赋将仲子以刺之叔多才而好
勇不义而得众也又赋太叔于田以刺之其后齐侯伐
许颍考叔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庄公使卒出豭行出
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疾射颍考叔者故令)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a 页
(卒及行间/皆诅之)君子谓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
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大臣不睦又不/能用刑于邪人)邪而诅
之将何益矣
鲁桓公六年八月壬午大阅大阅者何阅兵车马也修
教明谕国道也(修先王之教以明/达于民治国之道)平而修戎事非正也
(礼因四时田猎以习用戎事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之道平谓不因田猎无事而修之)其曰以为崇
武故谨而日之盖以观妇人也
齐襄公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b 页
所以求者皆非其道大夫作甫田诗以刺之
鲁庄公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厩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
出日中而入(日中春秋分也治厩当以秋分因/马入而脩之今以春作故曰不时)
郑文公时大夫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文公恶而欲远
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禦狄于竟陈其师旅翱翔河上
久而不召散还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
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也国人赋清人
之诗以刺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3a 页
楚成王时郑伯始朝于楚(中国无/霸故)楚子赐之金既而悔
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楚金/利故)故以铸三钟(古者以铜为/兵言楚无霸)
(者远/略)
鲁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
宋襄公十四年疾死泓战公之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
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
师其民孰以为君哉(所谓教民战者习之也春秋贵遍/战而恶诈战襄公所以败于泓者)
(言遍战也非不教其民也公羊以为不书葬为襄公讳/背殡出会所以美其有承齐桓尊周室之意郑君什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3b 页
(曰教民习战不用是以不教也诈战谓不期也既期矣/当观敌为策倍则止敌则战少则守今襄公于泓之战)
(违之又不用其臣之谋而败故徒善不用贤良不足以/兴霸王之功小信不知权谲之谋不足以交邻国会远)
(疆故易讥鼎折足诗/刺不用良此说善也)
鲁文公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建午之/月犹未)
(为/灾)历时而言不雨文不忧雨也(僖公忧民历一时经书/不雨今文公历四时乃)
(书是不/勤雨也)不忧雨者无志乎民也(无恤/民志)又十年自正
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历时而言不雨文不闵雨者无志
乎民也公四不视朔天子告朔于诸侯受乎祢庙礼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4a 页
(每月天子以朔政告于诸侯受而纳之祢庙告以羊今/公自二月不视朔至于五月是后视朔之礼遂废故子)
(贡欲去/其羊)公四不视朔公不臣也以公为厌政以甚矣(天/子)
(班朔而公不/视是不臣也)
陈灵公时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王卿士/单朝也)遂假道于陈
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火心星觌见草路为/茀朝见谓夏之九月)
(星见于/辰也)候不在疆(候人掌入疆/宾客者也)司空不视涂(掌道/路)泽不
(陂障也古不/窦泽故鄣之)川不梁(流曰川梁渠也古/不防川故渠之)野有庾积(庾/露)
(谷也诗云曾孙/之庾如坻如京)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列树以表道且/为城守之用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4b 页
田若蓺(发田曰垦蓺犹莳言/其稀少若艺物也)膳宰不致饩(生曰/饩)司里不
授馆(司里里正/掌授客馆)国无寄寓(寓亦寄也无寄寓者不/为庐舍以寄羁旅客也)
无施舍(四甸为县方十六里施舍者/所以施舍宾客负任之处)民将筑台于夏氏
(夏徵舒/之家也)及陈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
弗见(南冠楚冠也/宾单襄公)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
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辰角大辰若龙之角角/星明见者朝见东方建)
(戌之初寒露节也雨毕/者杀气日盛雨气尽也)天根见而水涸(天根亢氐之间/也涸竭也谓寒)
(露雨毕之后五日天根朝见水潦尽竭/也月令仲冬水始涸天根见乃尽竭也)本见而草木节
卷二百五十四 第 5a 页
(本氐星谓寒露之后十日阳/气尽草木之节理皆坼解也)驷见而陨霜(驷天驷房/星也陨落)
(也谓建戌之/中霜始降)火见而清风戒寒(谓霜降之后清风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故先
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
(备藏/也)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谓火见之/后建亥之)
(初/)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其时儆
曰收而场功而畚挶(时儆时所以儆告其民也收而/场功使人修囷仓具也畚器)
(名土笼也挶举土之器/具尔畚挶将以筑作也)营室之中土功其始(诗云定/之方中)
之初见期于司里(期会也致其筑作也/具会于司里之官也)此先王之所以不
卷二百五十四 第 5b 页
用财贿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若
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周
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鄙四鄙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国有郊牧(国外曰郊牧/牧放之地也)畺有寓望(畺表界之土有寄寓/之舍候望之人也)
薮有圃草(泽无水曰薮圃大则必/有茂大之草以备财用)囿有林池所以禦灾
(灾禨/兵)其馀无非谷土民无悬耜(言尝用也入土/曰耜耜柄曰耒)野无
奥草(奥/深)不夺民时不蔑民功(蔑/未)有优无匮有逸无罢
国有班事(国城邑班次也/执事有次也)县有序民(从所有/序事)今陈国道
卷二百五十四 第 6a 页
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
王之法制者也周之秩官有之(秩官周常/官篇名)曰敌国宾至
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理吏逆迎执瑞节为信往/迎之也行理小行人也)
人为导(导宾至于郊/出迎入于境)卿出郊劳(聘礼曰宾至于近郊使/卿朝服用束帛劳之)
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宾将有事于庙则宗/祝执祭祀之礼也)司里授馆司
徒具徒(具徒役修道/之委积也)司空视涂(视险/易也)司寇诘奸虞人入
(祭祀宾客/供其材)甸人积薪(甸人掌薪/蒸之事)火司监燎水师监
(监涤濯/之事者)膳宰致餐(餐熟/食)廪人献饩(饩禾/米也)司马陈刍(圉/人)
卷二百五十四 第 6b 页
(养马故致刍圉/人职属司马)工人展车(展验客车/恐伤败也)百官官以物至宾入
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
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事(正/官)上卿监之若王巡
狩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王之亲/族也)
王命以为过宾于陈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
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
(造为/彝常)无即慆淫(慆慢/即安)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典/常)今陈侯
不念嗣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
卷二百五十四 第 7a 页
氏不亦渎姓矣乎(卿佐孔仪也谓徵舒之父御叔即陈/公子夏之子灵公之从祖父妫姓也)
(而灵公淫其妻/是为渎乱其姓)陈我大姬之后(大姬周武王女虞胡/公之妃陈之祖姬也)
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略常/服)是又犯先王之令
(先王令无/从非彝)昔先王之教茂帅其德犹恐陨越若废其
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
(大国/晋楚)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四者谓教/令制官)六年单子如
(定王六年鲁/宣之八年也)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楚/子)
(庄王/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7b 页
齐灵公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
(夙沙卫齐寺人/索简择精者)齐师乃还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
灵也(谥法乱而不整曰/灵言谥应其行)
楚康王时为舟师以伐吴(舟师/水军)不为军政(不设赏/罚之差)无功
而还
鲁襄公十一年王正月作三军作为也古者天子六师
诸侯一军作三军非正也(周礼司马法曰万有一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
(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其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然/则此言天子六师凡万有五千人按大国三军则三万)
卷二百五十四 第 8a 页
(七千五百人诸侯制踰天子非义也又云诸侯一军又/非制也昭五年经曰舍中军传曰贵复正也然则鲁有)
(二军今云作三军增置中/军一鲁为次国于此为明)
晋平公十一年卫侯如晋晋人执而囚之于士弱氏(士弱晋/之狱大)
(夫/)卫人归卫姬于晋乃释卫侯(卫侯以女说/晋而后得归)君子是以
知平公之失政也(言晋/之衰)十四年晋人使知悼子合诸侯
之大夫以城杞(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孟孝伯会之郑子太叔与伯
石往子太叔见太叔文子(文子卫/大夫)与之语文子曰甚乎
其城杞也子太叔曰若之何哉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
卷二百五十四 第 8b 页
夏肄是屏(周宗诸姬也夏肄杞/也肄馀也屏城也)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诗
曰恊比其邻昏姻孔云(言王者和协近亲/则婚姻甚归附)晋不邻矣其
谁云之是年平公又使女叔侯来治杞田(使鲁归前/侵杞田)
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齐也取货(夫人平公母杞女也/谓叔侯取货于鲁故)
(不尽归/杞田)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不尚叔侯/之取货)公告叔侯
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八国皆晋所灭/焦在陜县阳属)
(平阳/郡)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
卷二百五十四 第 9a 页
(武公献公晋/始盛之君)谁得治之杞夏馀也而即东夷(行夷/礼)
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而杞何有焉(何/有)
(尽归/杞伯)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
于朝史不绝书(书鲁之/朝聘)府无虚月(无月不/受鲁聘)如是可矣何
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
(毋宁宁也言先君毋宁/怪夫人所为无用责我)
十五年平公筑铜鞮之宫数里(铜鞮晋/之宫)而诸侯舍于𨽻
人二十四年成虒祁(在昭/八年)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贱/其)
卷二百五十四 第 9b 页
(奢/也)为取郠故(鲁取郠在/昭十年)晋将以诸侯来讨叔向曰诸侯
不可以不示威(知晋德薄欲/以威服人)乃并徵会于吴秋晋侯会
吴子于良(下邳有/良城县)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辞不/会)
郑简公二十三年及其大夫盟(驷良/争故)君子是以知郑难
之不已也(郑伯微弱不能制其臣下/召臣诅盟故曰乱未已)
陈襄公二十六年郑子产如陈涖盟归复命告大夫曰
陈亡国也不可与也(不可与/结好)聚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
而不抚其民其君弱植公子侈太子卑大夫敖政多门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0a 页
(政不出/一人)以介于大国(楚晋/也)能无亡乎不过十年矣
楚灵公三年以诸侯伐吴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庆封以/襄二十)
(八年/奔吴)将戮庆封椒举曰臣闻无瑕者可以戮人庆封唯逆命
是以在此(逆命谓性/不恭顺)其肯从于戮乎播于诸侯焉用之(播闻/也)
王弗听负之斧钺以徇于诸侯使言曰无或如齐庆封
杀其君弱其孤以盟大夫(齐崔杼弑君庆封其党/也故以弑君罪责之)庆封
曰无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麋而代之
以盟诸侯王使速杀之七年就章华台(南郡华容县/有台在城内)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0b 页
令内亡人实之八年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此时/改城)
(父为夷城父/县属谯郡)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益许/田)伍举授许
男田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以夷田在/濮水西者)
(与城/父人)迁方城外人于许(成十五年许迁于莱因谓之许/今许迁于夷故以方城外人实)
(其处言灵王/使民不安)初楚子之为令尹也杀大司马薳掩而取
其室(在襄三/十年)及即位夺薳居田(居掩之族言/薳氏所以怨)迁许而质
许围(迁许在九年/围许大夫)蔡洧有宠于王王之灭蔡也其父死
(楚灭蔡在十一年洧/仕楚其父在国故死)王使与于守而行(使洧守国王/行至乾溪)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1a 页
申之会越大夫戮焉(申会在/昭四年)王夺斗韦龟中犨(韦龟令/尹子文)
(玄孙中/犨邑名)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成然韦龟子郊/尹治郊境大夫)蔓成
然故事蔡公(蔡公弃疾也故犹旧也韦龟以弃/疾有当璧之命故使成然事之)故薳氏
之族及薳居许围蔡洧蔓成然皆王所不礼也因群丧
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常寿过申/会所戮者)围固城克息
舟城而居之(息舟楚邑城/之坚固者)
晋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
以自乐有朝廷不能洒扫政荒民散将以危亡四邻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1b 页
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山有枢诗以刺之
齐景公十二年如晋请伐北燕晋人许之十二月遂伐
北燕明年正月癸巳齐侯次于虢(虢燕/境)燕人行成曰敝
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器请以谢罪(敝器瑶瓮/玉椟之属)公孙
晰曰受服而退候衅而动可也(晰齐/大夫)二月戊午盟于濡
(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郑县入易水)燕人归燕姬(嫁女与/齐侯)赂以瑶瓮
玉椟斝耳不克而还(瑶玉也椟匮/也斝耳玉爵)二十二年伐徐二月
丙申齐师至蒲隧(蒲隧徐地下邳取/虑县东有蒲如阪)徐人行成徐子及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2a 页
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甲父古国名/高平昌邑县)
(东南有甲父亭徐人/得甲父鼎以赂齐)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为/小)
(国/害)齐君之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有成而还莫之
亢也(无亢/禦)无伯也夫诗曰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
离居莫知我肄(戾定也肄劳也言周旧为天下宗乃今/衰灭乱无息定执政大夫离居异心无)
(有念民/劳者)其是之谓乎
陈惠公十年宋卫陈郑皆火郑子产禳火宋卫皆如是
陈不救火许不吊灾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不义/所以)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2b 页
(亡/)
楚平王六年城州来沈尹戍曰楚人必败(沈尹戍乃庄/王曾孙叶公)
(诸梁/父也)昔吾灭州来(在十/三年)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
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
不倦息民五年可抚之矣戍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
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雠今宫室无量民人日
骇劳罢死转(转迁/徙也)忘寝与食非抚之也(平王所以/不能霸)九年
大夫薳越使告于宋曰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3a 页
无宁以为宗羞(无宁宁也言华氏/为宋宗庙之羞耻)寡君请受而戮之对
曰孤不佞不能媚于父兄(华向公族也/故称父兄)以为君忧拜命
之辱抑君臣日战君曰余必臣是助亦唯命人有言曰
唯乱门之无过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奖乱人孤
之望也唯君图之楚人患之(患宋以/义距之)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在郓十月郓溃溃之为言上下不
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则恶矣亦讥公也(公既出奔不能/改德修行居郓)
(小邑复使溃乱德/之不见如此之甚)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3b 页
晋定公六年假羽旄于郑郑人与之(析羽为旌王者游/幸之所建郑私有)
(之因谓之羽/旄借观之)明日或旆以会(或贱者也继旌曰旆令贱/人施其旆执以从会示卑)
(郑/)晋于是乎失诸侯(晋无礼所/以遂弱)
曹伯阳十年宋人围曹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
(社宫/社也)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彊许之(振铎曹/始祖)
而求之曹无之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彊为政必去
之及曹伯阳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孙彊好弋获白雁
献之且言田弋说之因访政事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4a 页
以听政彊言霸说于曹伯曹伯从之乃背晋以奸宋宋人
伐之晋人不救筑五邑于其郊曰黍丘揖丘大成钟䢴
(梁国下邑县西/南有黍丘亭)明年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卫庄公元年饮孔悝酒于平阳(东都燕县东/北有平阳亭)重酬之大
夫皆有纳焉(纳财/贿也)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夜遣者惭负/孔悝不欲令)
(人/见)载伯姬于平阳而行(载其母/俱去)孔悝出奔宋
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人归之太
子华奔越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公子何何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4b 页
亦无道(何太子/华弟)
燕易王卒燕子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
相子之为昏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
用苏代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
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
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
之因遗苏代百金听其所使鹿毛寿(一作厝毛又曰/甘陵县本名厝)
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5a 页
于许繇许繇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
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
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
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
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
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
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以上而效之子
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5b 页
于子之三年国大乱
   失礼
夫宅天衷建皇极诞为民纪率繇礼经若乃制度云为
适其会节轨量物采陈之表仪然后百度缉熙庶功明
密所以治政何莫繇斯道不虚行人存则举嗟夫胙土
命氏体国君民将以寅亮帝功光辅王室然或功亏为
翰业旷象贤灭德立违长傲纵欲徇耳目之常视忽经
纪之远图谓权衡为可欺以旧坊为无用非烛何见既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6a 页
自取于冥行无耜而耕终靡成于昏作国家之败于是
在焉期示方来用从诠次
鲁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非
礼也
三年秋公子翚如齐逆女齐侯送姜氏非礼也凡公女
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
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侯皆行
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6b 页
十八年春桓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始议/行事)申繻曰男
有家女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女安夫之/家夫安妻)
(之室违此则为渎今公将姜/氏如齐故知其当致祸乱)
庄公四年秋七月公及齐人狩于禚(越竟与齐微者/俱狩失礼可知)
十年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初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
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
二十二年冬庄公如齐纳币(公不使卿而亲纳币非礼/也母丧未再期而图昏)
二十四年秋哀姜至庄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传不/言大)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7a 页
(夫唯/非常)
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
(非常鼓之月长历推之辛未实/七月朔置闰失所故致月错)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正/月)
(夏之四月周之六月谓正阳之月今书六月/而传云唯者明此月非正阳月也慝阴气)日有食之
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日食历之常也然食于正/阳之月则诸侯用币于社)
(请救于上公伐鼓于朝退而自责以明/阴不宜侵阳臣不宜掩君以示大义)
是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失常/礼也)凡天灾
有币无牲(天灾日月食大水也/祈请而已不用牲也)非日月之眚不鼓(眚犹/灾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7b 页
(月侵日为眚阴阳逆顺之/事圣贤所重故特鼓之)
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非事也(非诸侯/之事)天子非
展义不巡守(天子巡狩所/以宣布德义)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
不越竟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
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以警惧/夷狄)中国则否诸侯
不相遗俘(虽夷狄俘犹/不以相遗)
闵公二年夏吉禘于庄公速也(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庙庙之远主当迁)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8a 页
(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庄公丧制未阕时/别立庙庙成而告祭又不于太庙故详书以示讥)
僖公八年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
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
葵丘宋其称子何也未葬之辞也礼柩在堂上孤无外
事今背殡而出会以宋子为无哀矣(攒木如椁涂之曰/殡殷人殡于两楹)
(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宋殷后也)
二十二年十一月宋公及楚人战于泓郑文夫人芈氏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8b 页
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还过郑文公夫人芈氏/楚女姜氏齐女也柯泽郑地)楚子
使师缙示之俘馘(缙楚乐师也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君子曰非礼也妇
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阈(阈门/限)戎车不迩女器(迩/近)
(器物也言俘馘/非近妇人之物)丁丑楚子入享于郑(为郑/所享)九献(用上公/之礼九)
(献酒而/礼毕)庭实旅百(庭中所陈/品数百也)加笾豆六品(食物六品加/于笾豆笾豆)
(礼食/器)享毕夜出文芉送于军取郑二姬以归(二姬文/芉女也)
詹曰楚王其不没乎(以寿/终)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
礼将何以没诸侯是以知其不遂霸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9a 页
二十三年夏五月宋公兹父卒(宋襄/公)初襄公葬其夫人
醯醢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言名之为明/器而与祭器)
(皆实之是乱/鬼器与人器)
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齐纳币讥丧娶也娶在三年之外
则何讥乎丧娶(据逆在/四年)三年之内不图婚(僖公以十二/月薨至此未)
(满二十五月又礼先纳采问名纳吉乃/纳币此四者皆在三年之内故云尔)吉禘于庄公讥
然则何为不于祭焉讥(据吉禘于庄公讥始不三年大/事图婚俱不三年大事犹从吉)
(禘不/复讥)三年之恩疾矣(疾/痛)非虚加之也(非虚加/责之)以人心为
卷二百五十四 第 19b 页
皆有之(以人心为皆有/痛疾不忍娶)以人心为皆有之则曷为独于
娶焉讥(据孝子痛疾吉事皆/不当为非独娶也)娶者大吉也(合二姓之好/传之于无穷)
(故为/大吉)非常吉也(与大/事异)其为吉者主于己(主于己身不如/祭祀尚有念先)
(人之/心)以为有人心焉者则宜于此焉变矣(变者变动哭/泣也有人心)
(念亲者闻有欲为己图婚则当变/动哭泣矣况乃至于纳币成婚哉)
四年夏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礼诸侯有故/则使卿逆)君子
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允信也始来不见尊贵故/终不为国人所敬信也文)
(公薨而见出/故曰出姜)曰贵聘而贱逆之(公子遂纳币/是贵聘也)君而卑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0a 页
立而废之(君小君也不以夫/人礼迎是卑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
在家必亡(主内/主也)不允宜哉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敬
主之谓也
六年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文公以闰非常月)
(故阙不/告朔)闰月不告朔非礼也(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闰以正
(四时渐差则/致闰以正之)时以作事(顺时/命事)事以厚生(事不失时/则年丰)
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七年春伐邾间晋难也(公因霸国有/难而侵小)三月取须句寘文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0b 页
公子焉非礼也(邾文公子叛在鲁故公使为守须句大/夫也绝大皞之祀以与邻国叛臣故曰)
(非/礼)
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礼也(得/常)
(鼓之月而于社/用牲为非礼)日有食之天子不举(去盛/馔)伐鼓于社(责/群)
(阴伐犹/击也)诸侯用币于社(社尊于诸侯故请/救而不敢责之)伐鼓于朝(退/自)
(责/)以昭事神训民事君(天子不举诸侯用币所以/事神尊卑异制所以训民)示有
等威古之道也
是年秋齐侯(懿/公)侵鲁西鄙谓诸侯不能也(不能/讨也)遂伐曹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1a 页
入其郛讨其来朝也鲁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已则
无礼(执王使/伐无罪)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
天之道也已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
相畏不畏于天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
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宣公三年春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
三望不郊而望皆非礼也(言牛虽伤死当更改卜/取其吉者郊不可废也)望郊
之属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1b 页
八年夏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有事祭也/仲遂卒与)
(祭同日略书有事为绎张/本垂齐地非鲁境故书地)壬午犹绎万入去籥(绎又祭陈昨/日之礼所以)
(宾尸万舞名籥管也犹者可止之辞鲁人知卿佐之/丧不宜作乐而不知废绎故内舞去籥恶其声闻)
礼也
十七年春晋侯(景/公)使郤克徵会于齐(徵召也欲/为断道会)齐顷公
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跛而登阶/故笑之)献子出
怒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不复渡/河而去)
成公二年十一月晋侯(景/公)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2a 页
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式用/也)淫湎毁常
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
功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兄弟同姓国甥舅异/姓国略经略法度)王命伐
之告事而已不献其功所以敬亲䁥(告伐事而/不献囚俘)禁淫慝
也今叔父克遂有功于齐(克能/也)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
所使来抚余一人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巩朔/上军)
(大夫非命卿名/位不达于王室)又奸先王之礼(谓献/齐捷)余虽欲于巩伯(欲/受)
(其/献)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2b 页
后也(齐世与周昏/故曰甥舅)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抑岂不
可谏诲士庄伯不能对(庄伯/巩朔)王使委于三吏(委属也三/吏三公)
礼之如侯伯克敌使大夫告庆之礼降于卿礼一等王
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相相礼/者籍书)
(也/)
六年二月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宫非礼也(鞍战在/二年)
于人以救其难而以立武立武繇已非繇人也(言请人/救难非)
(已/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3a 页
十七年晋侯田(厉/公)与妇人先杀而饮酒后使大夫杀(传/言)
(厉公无道先妇/人而后卿佐)
襄公二年夏齐姜薨齐侯(灵/公)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宗妇/同姓)
(大夫之妇妇人/越疆送葬非礼)
四年春楚师为陈叛故犹在繁阳(前年何忌之师侵陈/今犹未还繁阳楚地)
(在汝南铜/阳县南)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军礼不/伐丧)
人不听命(襄/公)鲁大夫臧武仲闻之曰陈不服于楚必亡
大国行礼焉而不服在大犹有咎而况小乎夏楚彭名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3b 页
侵陈陈无礼故也
二十三年春杞孝公卒晋悼夫人丧之(悼夫人晋平公/母杞孝公姊妺)
平公不彻乐非礼也(彻去/也)礼为邻国阙(礼诸侯绝期故/以邻国责之)
二十九年春公在楚楚人使公亲襚(诸侯有遣使赗襚之/礼今楚欲依遣使之)
(比时楚/康王也)公患之穆叔曰祓殡而襚则布币也(先使巫祓/除殡之凶)
(邪而行襚礼与/朝而布币无异)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茢黍/穰)楚人弗禁
既而悔之(礼君临臣丧乃/祓殡故楚悔之)
昭公九年晋知悼子卒未葬(悼子晋大/夫荀盈)平公饮酒(与群/臣燕)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4a 页
(平公晋/侯彪也)师旷李调侍(侍与君饮也燕礼/记曰请旅侍臣)鼓钟(乐作也燕/礼宾入门)
(奏肆夏既献而/乐阕君亦如之)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怪之也杜/蒉或作屠)
(蒯/)曰在寝(燕于/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
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三酌/自罚)平公
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曩向/也始)
(来入时开谓谏/诤有所发起)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纣以甲子死/桀以乙卯亡)
(王者谓之疾日不以举/乐为吉事所以自戒惧)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
(言大臣丧重于疾日也杂记曰君于/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旷也太师也不以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4b 页
诏是以饮之也(诏诰也太/师典奏乐)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
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言调贪酒食/亵嬖近臣亦)
(当规君/疾忧)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
知防是以饮之也(防禁/放溢)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
寡人(闻义/则服)杜蒉洗而扬觯(举爵于君也礼扬作媵扬/举也媵送也扬近得之)
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欲后世/以为戒)至于今既
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此爵遂因杜蒉为/名毕献献宾与君)
定公元年秋立炀宫(炀宫伯禽子/庙毁已久)立者不宜立者也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5a 页
十五年春邾子来朝(邾子/名益)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
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
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
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
(不合/法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
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为此年公薨/哀七年以邾)
(子益/归传)
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据鲁大夫/无孟子)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5b 页
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据不称夫/人某氏)讳娶同姓盖吴
女也(礼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为同宗共祖/乱人伦与禽兽无别昭公既娶讳而谓之吴孟子)
(春秋不系吴者礼妇人系姓不系国虽不讳犹/不系国也不称夫人不言薨不书葬者深讳之)
二十四年公子荆之母嬖(荆哀公/庶子)将以为夫人使宗人
衅夏献其礼(宗人/礼官)对曰无之公怒曰女为宗司立夫人
国之大礼也何故无之对曰周公及武公娶于薛(武公/敖也)
孝惠娶于商(孝公称惠公/弗皇商宋也)自桓以下娶于齐(桓公始/娶文姜)
礼也则有若以妾为夫人则固无其礼也公卒立之而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6a 页
以为太子国人始恶之(恶/公)
 
 
 
 
 
 
 
卷二百五十四 第 26b 页
 
 
 
 
 
 
 
 册府元龟卷二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