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四十七 宋 王钦若等 撰
  列国君部
   盟会第二
襄公二十年春及莒平孟庄子会莒人盟于向督扬之
盟故也(莒数伐鲁前年诸侯盟督扬以和/解之故二国自复共盟结其好)
六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
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澶渊在顿丘县南今名/繁污此卫地又近戚田)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b 页
齐成故也(齐与/晋平)
二十一年十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
子邾子于商任(商任/地名)锢栾氏也(禁锢栾盈使/诸侯不得受)
二十二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
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复锢栾氏也(晋知栾盈/在齐故复)
(锢/也)
二十四年八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
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晋/合)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a 页
(诸侯以报/前年见伐)
二十五年五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
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仪伐齐以报朝歌之役
(朝歌役在/二十三年)秦晋为成晋韩起如秦涖盟秦伯车如晋涖
(伯车秦伯/之弟针也)成而不结(不结/固也)
八月诸侯同盟于重丘(夷仪之诸侯/也重丘齐地)齐成故也(伐齐而/称同盟)
(以明齐/亦同盟)
二十六年夏公会晋人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卿会/公侯)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b 页
(皆应贬方责宋向戌后期故书良霄以驳/之若皆称人则嫌向戌直以会公贬之)以讨卫疆戚
(正戚之/封疆)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戚城西北五/十里有懿城)
(因姓以名城/取田六十井)赵氏不书尊公也(罪武会/公侯)向戌不书后也
(后会/期)郑先宋不失所也(如期/至)于是卫侯会之(晋将执之/不得与会)
(故不/书)
二十七年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蔡公孙归生卫
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按传会者十四国/齐秦不交相见邾)
(滕为私属皆不与盟宋为主人地于宋则与盟可知经/唯序九国大夫楚先晋歃而书先晋贵信也陈与晋会)
卷二百四十七 第 3a 页
(常在卫上孔奂非/上卿故在石恶下)宋向戌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
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欲获息/民之名)如晋告赵孟赵孟谋于
诸大夫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蠹害物/之虫)小国
之大菑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言虽知兵不/得久弭今不)
(可不/许)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晋人
许之如楚楚亦许之如齐齐人难之陈文子曰晋楚许
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
焉用之齐人许之告于秦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
卷二百四十七 第 3b 页
于宋五月甲辰晋赵武至于宋丙午郑良霄至六月丁
未朔宋人享赵文子叔向为介司马置折俎礼也(折俎/体解)
(节折升之于俎合卿享宴之礼故/曰礼也周礼司马掌会同之事)仲尼使举是礼也以
为多文辞(宋向戌自美弭兵之意敬逆赵武赵武叔向/因享宴之会展宾主之辞故仲尼以为多文)
(辞/)戊申叔孙豹齐庆封陈须无卫石恶至(须无陈/文子)甲寅
晋荀盈从赵武至(赵武命盈追已故言从/赵武后武遣盈如楚)丙辰邾悼公
(小国故/君自来)壬戌楚公子黑肱先至成言于晋(时令尹子/木止陈遣)
(黑肱就晋大夫成盟/载之言两相然可)丁卯宋向戌如陈从子木成言于
卷二百四十七 第 4a 页
(就于陈成/楚之要言)戊戌滕成公至(亦小国/君自来)子木谓向戌请晋
楚之从交相见也(使诸侯从晋楚/者更相朝见)庚午向戌复于赵孟
赵孟曰晋楚齐秦匹也晋之不能于齐犹楚之不能于
秦也(不能服/而使之)楚君若能使秦君辱于敝邑寡君敢不固
请于齐(请齐使/朝楚)壬申左师复言于子木子木使驿谒诸
(驿传也/谒告也)王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经所以不/书齐秦)秋七
月戊寅左师至(从使/还)是夜也赵孟及子晰盟以齐言(子/晰)
(公子黑肱素要齐其辞/至盟时不得复讼争)庚辰子木至自陈陈孔奂蔡公
卷二百四十七 第 4b 页
孙归生至(二国大夫与/子木俱至)曹许之大夫皆至以藩为军(示/不)
(相/忌)晋楚各处其偏(晋处北/楚处南)伯夙谓赵孟(伯夙/荀盈)曰楚氛甚
恶惧难(氛气也言楚/有袭晋之气)赵孟曰吾左还入于宋若我何(营/在)
(宋北东头为上故晋营在/东有急可左回入宋东门)辛巳将盟于宋西门之外楚
人衷甲(甲在衣中欲/因会击晋)伯州犁曰合诸侯之师以为不信
无乃不可乎夫诸侯望信于楚是以来服若不信是弃
其所以服诸侯也固请释甲子木曰晋楚无信久矣事
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太宰退(太宰伯/州犁)告人曰令
卷二百四十七 第 5a 页
尹将死矣不及三年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
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志言信三者/具而后身安)信亡何
以及三(为明年子/木死起本)赵孟患楚衷甲以告叔向叔向曰何
害也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毙其死(单尽也/毙踣也)若合诸
侯之卿以为不信必不捷矣食言者不病(不病者单/毙于死)
子之患也(楚食言当死晋/不食言故无患)夫以信召人而以僭济之(济/成)
(也/)必莫之与也安能害我且吾因宋以守病(为楚所病/则欲入宋)
(城/)则夫能致死与宋致死虽倍楚可也(宋为地主致死/助我则力可倍)
卷二百四十七 第 5b 页
(楚/)子何惧焉又不及是曰弭兵以召诸侯而称兵以害
(称举/也)吾庸多矣非所患也(晋独取信/故其功多)季武子使谓叔
孙以公命曰视邾滕(两事晋楚则贡赋重故欲比小国/武子恐叔孙不从其言故假公命)
(以敦/之)既而齐人请邾宋人请滕皆不与盟(私属二/国故)叔孙
曰邾滕人私也我列国也何故视之宋卫吾匹也乃盟
故不书其族言违命也(季孙专政于国鲁君非得有命/今君惟以此命告豹豹宜崇大)
(顺以显弱命之君而/遂其小是故贬之)晋楚争先(争先/歃血)晋人曰晋固为诸
侯盟主未有先晋者也楚人曰子言晋楚匹也若晋常
卷二百四十七 第 6a 页
先是楚弱也且晋楚狎主诸侯之盟也久矣(狎更/也)岂专
在晋叔向谓赵孟曰诸侯归晋之德只(只/辞)非归其尸盟
(尸/主)子务德无争先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小/国)
(主辨/具)楚为晋细不亦可乎(欲推使/楚主盟)乃先楚人书先晋晋
有信也(盖孔子/追正之)乙酉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
(前盟诸大夫不敢敌公礼也今宋公以近在/其国故谦而重盟故不书蒙门宋城门也)子木问
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士会贤闻于/诸侯故问之)对曰夫子之
家事治言于晋国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
卷二百四十七 第 6b 页
(祝陈馨香德足/副之故不愧)子木归以语王王曰尚矣哉(尚上/也)能歆
神人(歆享也使神享/其祭人怀其德)宜其光辅五君以为盟主也(五君/谓文)
(襄灵/成景)子木又语王曰宜晋之伯也有叔向以佐其卿楚
无以当之不可与争晋荀盈遂如楚莅盟
七月辛巳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夏会之大夫/也豹不倚顺)
(以显弱命之君而辨小是以自从故/以违命而贬之释例论之甚备矣)九月楚薳罢如晋
莅盟(罢令尹子/荡报荀盈)
二十八年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
卷二百四十七 第 7a 页
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陈侯蔡侯胡子沈子楚属也宋/盟曰晋楚之从交相见故朝晋)
(燕国今/蓟县)齐侯将行庆封曰我不与盟何为于晋(以宋盟/释齐秦)
陈文子曰先事后贿礼也(事大国当先从其政事/而后荐贿以副己心)小事
大未获事焉从之如志礼也(言当从大国请/事以顺其志)虽不与盟
敢叛晋乎重丘之盟未可忘也子其劝行(重丘盟在/二十五年)
月郑游吉如晋告将朝于楚以从宋之盟
二十九年五月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
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公孙/段伯)
卷二百四十七 第 7b 页
(石也三十年伯有死乃/命为卿今盖欇行卿事)杞子来盟(文公也杞复称子用/夷礼也鲁归其田故)
(来/盟)
三十年十月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
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也(会未有言/其事者此)
(言宋灾故以恶宋人不/克己自责而出会求财)诸侯之大夫会以谋归宋财
昭公元年正月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
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
于虢(招实陈侯母弟不称弟者义与庄二十五年公子/友同今读旧书则楚当先晋而先书赵武者亦取)
卷二百四十七 第 8a 页
(宋盟贵武之信故尚之也/卫在陈蔡上先至于会)寻宋之盟也(宋盟在襄/二十七年)祁午
谓赵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于晋(得志谓先歃/午祁奚子)今令
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恐楚复/得志)
木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驾犹陵也/诈谓衷甲)况不信之
尤者乎(尤甚/也)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晋国以为
盟主于今七年矣(襄二十五年始为政/以春言故云七年)再合诸侯(襄二/十五)
(年会夷仪二十/六年会澶渊)三合大夫(襄二十七年会于宋三十/年会澶渊及今会虢也)
齐狄宁东夏(襄二十八年齐/侯白狄朝晋)平秦乱(襄二十六年/秦晋为成)城淳
卷二百四十七 第 8b 页
(襄二十九年城杞/之淳于杞迁都)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讟/诽)
(也/)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
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受/午)
(言/)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
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僭不/信)非所害也
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穮是蓘(穮耘也/壅苗为)
(/)虽有饥馑必有丰年(言耕锄不以水旱/息必获丰年之收)且吾闻之能
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自恐未/能信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
卷二百四十七 第 9a 页
则信也(诗大雅僭不/信贼害人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
是难楚不为患楚令尹围请用牲读旧书加于牲上而
(旧书宋之盟楚恐晋先歃故欲从旧/书加于牲上不歃血经所以不书盟)晋人许之三月
甲辰盟
四年六月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
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楚灵王始/合诸侯)椒举
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
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启禹/子也)
卷二百四十七 第 9b 页
(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商汤有景亳之命(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
(言亳即/偃师)周武有孟津之誓(将伐/纣也)成有岐阳之蒐(周成王/归自奄)
(大蒐于岐山之阳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康有酆宫之朝(酆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
(于是朝/诸侯)穆有涂山之会(周穆王会诸侯于涂/山涂山在寿春东北)齐桓有召
陵之师(在僖/四年)晋文有践土之盟(在僖二/十八年)君其何用宋向
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选择/所用)王曰吾用
齐桓(用会召/陵之礼)王使问礼于左师与子产左师曰小国习
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言听闻谦/示所未行)献公合诸侯之礼六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0a 页
(其礼六仪也宋国/爵公故献公礼)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
男会公之礼六(郑爵伯故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其礼同所从言之异)君子谓合左
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王使椒举侍于后以规过
(规正二/子之过)卒事不规王问其故对曰礼吾所未见者有六
焉又何以规(左师子产所献六/礼楚皆未尝行)宋太子佐后至王田于
武城久而弗见椒举请辞焉(请王辞/谢之)王使往曰属有宗
祧之事于武城(言为宗/庙田猎)寡君将堕币焉敢谢后见(恨其/后至)
(故曰将因诸侯会布币乃相见经/并书宋太子佐知此言在会前)徐子吴出也以为贰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0b 页
焉故执诸申(言楚子以疑/罪执诸侯)楚子示诸侯侈(自奢/侈)椒举曰
夫六王二公之事(六王启汤武成康穆/也二公齐桓晋文)皆所以示诸侯
礼也诸侯所繇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仍缗/皆国)
(名/)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黎东夷/国名)周幽为大室之盟
戎狄叛之(大室/中岳)皆所以示诸侯汰也诸侯所繇弃命也
今君以汰无乃不济乎王弗听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
楚矣汰而愎谏(愎狠/也)不过十年左师曰然不十年侈其
恶不远远恶而后弃(恶及远/则人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为/十)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1a 页
(三年楚弑/其君传)
六年十二月齐侯伐北燕七年正月癸巳燕人行成曰
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器请以谢罪(敝器瑶瓮/玉椟之属)
公孙晢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晰齐/大夫)二月戊午盟
于濡上(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郑县入易水)燕人归燕姬(嫁女与/齐侯)赂以
瑶瓮玉椟斝耳不克而还(瑶玉也椟匮也/斝耳玉爵也)
三月公如楚叔孙婼如齐涖盟(公将远适楚故叔/孙如齐寻旧好)
九年春叔弓宋华亥郑游吉卫赵黡会楚子于陈(楚/子)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1b 页
(在陈故四国大夫往非盟主/所召不行会礼故不总书)
十一年五月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祲祥/地名)修好礼也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
虎曹人杞人于厥憖(厥憖/地名)谋救蔡也
十有三年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
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平丘在陈留/长垣县西南)
晋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三十/万人)羊舌鲋摄司马(鲋叔/向弟)
(也摄/兼官)遂合诸侯于平丘晋人将寻盟齐人不可(有二/心故)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2a 页
侯使叔向告刘献公(献公王卿/士刘子)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
对曰盟以底信(底致/也)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告之
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虽齐不许君庸多矣(董督也庸功/也讨之有辞)
(故功/多也)天子之老请帅王赋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天子大/夫称老)
(元戎车在前者/启开也行道也)迟速唯君(欲佐晋/讨齐)叔向告于齐曰诸侯
求盟已在此矣今君弗利寡君以为请对曰诸侯讨贰
则有寻盟若皆用命何盟之寻(托用命/以拒晋)叔向曰国家之
败有事而无业事则不经(业贡赋/之业)有业而无礼经则不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2b 页
(须礼而/有次序)有礼而无威序则不共(礼须威严/而后共)有威而不
昭共则不明(威须昭告神明/而后信义著)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繇
倾覆也(信义不明则弃威不威弃礼无/礼无经无经无业故百事不成)是故明王之制
使诸侯岁聘以志业(志识也岁聘/以脩其职业)间朝以讲礼(三年而/一朝正)
(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再朝而会以示威(六年而一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
会而盟以显昭明(十二年而一盟所以昭信义也凡八/聘四朝再会王一巡狩盟于方岳之)
(下/)志业于好(聘/也)讲礼于等(朝/也)示威于众(会/也)昭明于神(盟/也)
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道恒繇是兴晋礼主盟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3a 页
(依先王先公旧/礼主诸侯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牺(齐盟之/牺牲)而布诸君
求终事也(终竟/也)君曰余必废之何齐之有唯君图之寡
君闻命矣齐人惧对曰小国言之大国制之敢不听从
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叔向曰诸侯有间矣(间/隙)
(也/)不可以不示众八月辛未治兵(习/战)建而不旆(建立旌/旗不曳)
(其旆旆/斿也)壬申复旆之诸侯畏之(军将战则旆故/曳旆以恐之)邾人莒
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自昭公即位邾鲁同/好又不朝夕伐莒无)
(故怨愬晋人信之/所谓谗慝弘多也)我之不共鲁故之以(不共晋贡/以鲁故也)晋侯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3b 页
不见公使叔向来辞曰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
事君矣请君无勤(托谦辞/以绝鲁)子服惠伯对曰君信蛮夷之
(蛮夷谓/邾莒)以绝兄弟之国弃周公之后亦唯君寡君闻
命矣叔向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
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
不死(偾仆/也)南蒯子仲之忧其庸可弃乎(弃犹/忘也)若奉晋之
众用诸侯之师因莒邾杞鄫之怒(四国近鲁数以小事/相忿鄫已灭其民犹)
(存故并/以恐鲁)以讨鲁罪间其二忧(因南蒯子仲/之忧为间隙)何求而弗克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4a 页
鲁人惧听命(不敢/与盟)甲戌同盟于平丘齐服也令诸侯日
中造于除(除地为坛/盟会处)癸酉退朝(先盟/朝晋)子产命外仆速张
于除(张幄/幕)子大叔止之使待明日及夕子产闻其未张
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地已满也言子产/每事敏于太叔)及盟子产争
(承贡赋/之次)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位/也)列尊贡重周
之制也(公侯地广故/所贡者多)卑而贡重者甸服也(甸服谓天子/畿内共职贡)
(者/)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言郑国在甸服外爵列/伯子男不应出公侯之)
(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靖兵以好为事(靖息/也)行理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4b 页
之命(行理使人/通聘问者)无月不至贡之无艺(艺法/制)小国有阙所
以得罪也诸侯脩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
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
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渎易/也)子产曰晋政
多门(政不出/一家)贰偷之不暇何暇讨(贰不一/偷苟且)国不竞亦陵
何国之为(不竞争则为人所/侵陵不成为国)公不与盟(信邾莒之诉/欲讨鲁故)
十六年正月齐侯伐徐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蒲隧/徐地)
(下邳取虑县/东有蒲如陂)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5a 页
蒲隧
十九年五月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乙亥同盟于虫(终/宋)
(公伐/邾事)
二十二年齐侯伐莒莒子行成司马灶如莒莅盟(灶齐/大夫)
莒子如齐涖盟盟于稷门之外(稷门齐/城门也)莒于是乎大恶
其君
二十五年春叔孙婼如宋夏叔诣会晋赵鞅宋乐大心
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5b 页
谋王室也(王室有子朝/乱谋定之)
二十六年三月公至自齐处于郓秋公会齐侯莒子邾
子杞伯盟于鄟陵(鄟陵/地名)谋纳公也(齐侯/谋)
二十七年春公如齐(自郓/行)公至自齐居于郓秋晋士鞅
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令戍周且
谋纳公也宋卫皆利纳公固请之范献子取货于季孙
谓司城子梁与北宫贞子(子梁宋乐祁也/贞子卫北宫喜)曰季孙未知
其罪而君伐之请囚请亡于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6a 页
出也夫岂无备而能出君乎季氏之复天救之也(复犹/安也)
休公徒之怒(休息/也)而启叔孙氏之心不然岂其伐人而
说甲执冰以游叔孙氏惧祸之滥而自同于季氏天之
道也鲁君守齐三年而无成季氏甚得其民淮夷与之
(淮夷鲁/东夷)有十年之备有齐楚之援(公虽在齐言/齐不致力)有天之
赞有民之助有坚守之心有列国之权而弗敢宣也(宣/用)
(也/)事君如在国(书公行告/公至是也)故鞅以为难二子皆图国者
也而欲纳鲁君鞅之愿也请从二子以围鲁无成死之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6b 页
二子惧皆辞乃辞小国而以难复(以难纳/白晋君)
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
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世叔申世/叔仪孙也)
(国参子/产之子)寻盟(寻平/丘盟)城成周也
定公三年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拔地/名)脩邾好也
(公即位/故修好)
四年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
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7a 页
国夏于召陵侵楚(于召陵先行会礼/入楚境故书侵)五月公及诸侯盟
于皋鼬(召陵会刘子诸侯总言之也繁昌县东/南有城皋亭复称公者会盟异处故也)
七年四月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卫/地)徵会于卫(徵召/也)卫侯
欲叛晋(属齐/郑也)诸大夫不可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
曰执结以侵我(欲以齐师/惧诸大夫)齐侯从之乃盟于沙(叛晋也/阳平元)
(城县东南/有沙亭)
八年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公会晋师于瓦(瓦卫地/将来救)
(鲁公逆会之东郡/燕县东北有瓦亭)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7b 页
雁鲁于是始尚羔(献子士鞅也简子赵鞅也中行文子/荀寅也礼卿执羔大夫执雁鲁则同)
(之今始知执羔之尊也卿/不书礼不敌公史略之)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自瓦/还就)
(卫地/盟)赵简子曰群臣谁敢盟卫君者(前年卫叛晋属齐/简子意欲摧辱之)
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二子晋/大夫)卫人请执牛耳(盟礼尊/者涖牛)
(耳主次盟者卫侯与晋大夫/盟自以当涖牛耳故请之)成何曰卫吾温原也焉得
视诸侯(言卫小可比晋县/不得从诸侯礼)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
(捘挤也/血至捥)卫侯怒王孙贾趋进(贾卫/大夫)曰盟以信礼也(信犹/明也)
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言晋无礼不/欲受其盟)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8a 页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结叛晋曲/濮卫地)
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伪有
疾乃使向巢如晋盟且逆子梁之尸(巢向戌/曾孙)
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夹谷即/祝其也)
丘相(相会/仪也)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
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莱人齐所/灭莱夷也)齐侯从之孔丘以
公退曰士兵之(以兵击/莱人)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
(裔远/也)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8b 页
不千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盟将告神犯/之为不善)于德为愆
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辟去/莱兵)将盟
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境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
者有如此盟(如此盟/诅之祸)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无还鲁/大夫)曰而
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须齐归汶阳田/乃当共齐命于)
(是孔子以公退贱者终其/事要盟不洁故略不书)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
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故旧/典)事既成矣(会事/成)而又
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牺象酒/器牺尊)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9a 页
(象尊也嘉/乐钟磬也)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秕/谷)
(不成者稗草之似谷者言/享不具礼秽薄若秕稗)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
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孔/子)
(知齐侯怀诈/故以礼治之)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安甫/地名)
十一年冬及郑平(六年侵/郑之怨)始叛晋也(鲁自僖公以来世/服于晋至今而叛)
(故曰/始)叔还如郑涖盟(还叔诣/曾孙)
十二年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结叛/晋)
卷二百四十七 第 19b 页
十四年五月公会齐侯卫侯于牵(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谋救范
中行氏(齐鲁叛晋故/助范中行也)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洮曹/地)范氏故也(谋救/范氏)
哀公元年八月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
二年春伐邾将伐绞(绞邾/邑)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漷沂之
田而受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句绎邾地取/邑盟以要之)
六年春叔还会吴于柤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0a 页
七年夏公会吴于鄫(鄫今琅/琊鄫县)
八年秋及齐平九月臧宾如如齐涖盟(宾如臧/会子)齐闾丘
明来涖盟(明闾丘/婴之子)
十二年夏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太宰嚭请寻盟(寻鄫/盟)
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周固/也)故心以制之
(制其/义)玉帛以奉之(奉质/神明)言以结之(结其/信)明神以要之(要/以)
(祸/福)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
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寻重也/寒歇也)乃不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0b 页
寻盟吴徵会于卫初卫人杀吴行人且姚而惧谋于行
人子羽(子羽卫/大夫)子羽曰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
也子木曰吴方无道(子木卫/大夫)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
无道犹足以患卫(为卫/患也)往也长木之毙无不摽也(摽/击)
狗之瘈无不噬也(瘈狂也/噬齧也)而况大国乎秋卫侯会吴于
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盟不书畏/吴窃盟)而卒辞吴盟吴人籓
卫侯之舍(籓/篱)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
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侯伯致礼以礼宾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以相辞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1a 页
(各以礼/相辞让)今吴不行礼于卫而籓其君舍以难之(难苦/困也)
子盍见大宰乃请束锦以行(以赂/吴)语及卫故(若本不为/卫请者)
大宰嚭曰寡君愿事卫君卫君之来也缓寡君惧故将
止之(止/执)子贡曰卫君之来必谋于其众其众或欲或否
是以缓来其欲来者子之党也其欲不来者子之雠也
若执卫君是堕党而崇雠也(堕毁/也)夫堕子者得其志矣
且合诸侯而执卫君谁敢不惧堕党崇雠而惧诸侯或
者难以霸乎大宰嚭说乃舍卫侯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1b 页
十三年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七月辛
丑盟吴晋争先(争歃血/先后)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吴为大/伯后故)
(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为侯/伯)赵鞅呼司马寅(寅晋/大夫)
日旰矣(旰晚/也)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大事盟也二/臣鞅与寅)建鼓
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对曰请姑视之反曰肉
食者无墨(墨气/色下)今吴王有墨国胜乎(国为敌/所胜)太子死乎
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少待无/与争)乃先晋人(盟不书/诸侯耻)
(之故/不录)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2a 页
十七年十二月公会齐侯盟于蒙(齐侯简公弟平公敖/也蒙在东莞蒙阴县)
(西故蒙/阴城也)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
子寡君无所稽首孟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
(执牛耳/尸盟者)季羔曰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季羔高柴也/鄫衍在七年)
发阳之役卫石魋(发阳郧也在十二年/石魋石蔓姑之子)武伯曰然则彘
(彘武伯名鄫衍则大国执发阳则小国/执时执者无常故武伯自以为可执)
二十一年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
二十七年春越子使后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欲/使)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2b 页
(鲁还邾田/封境至骀)二月盟于平阳(西平/阳)三子皆从(季康子叔孙/文子孟武伯)
(皆从后/庸盟之)康子病之(耻从蛮/夷盟)言及子赣(思子/赣)曰若在此吾
不及此夫(不及与/越盟)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文子
曰他日请念(言季孙不能用子/赣临难而思之)
齐宣公四十九年与郑会于西城
康公十六年与晋卫会浊泽
赵成侯十三年与韩昭侯遇上党
十七年与魏惠王遇葛孽(司马迁年表曰十/八年赵孟如齐)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3a 页
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与燕会阿
秦孝公七年与魏王会社平
二十年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齐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
魏惠王五年与韩会宅阳城武都
十四年与赵会鄗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
二十一年与秦会彤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3b 页
二十七年丹封名会(丹魏/大臣)
齐宣王七年与魏王会平阿南
八年与魏王会于甄
魏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以相王
秦惠文王九年与魏会应
十二年会龙门
初更二年与齐楚会齧桑
赵武灵王四年与韩会于区鼠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4a 页
秦武王三年与韩襄王会临晋
魏哀王六年秦求立公子政为太子与秦会临晋
十一年与秦武王会应
十七年与秦会临晋
二十年与齐王会于韩
楚怀王二十五年怀王入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
韩襄王十年太子婴与秦王会临晋因至咸阳而归
楚顷襄王十四年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4b 页
魏昭王十二年与秦击齐济西与秦王会西周
韩釐王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
赵惠文王十四年与秦会中阳
十六年与秦王会穰
二十年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年表云与/秦会渑池)先是秦王使
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遇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
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赵王
遂行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5a 页
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
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
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风俗通义曰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王)
(鼓之以/节歌也)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
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
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
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
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
卷二百四十七 第 25b 页
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
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赵悼襄王三年赵相魏相会鲁柯盟
八年入秦置酒
齐王建二十八年入秦置酒
 
 
 册府元龟卷二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