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四十
卷二百四十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百四十 宋 王钦若等 撰
  列国君部
    勤王  献捷  救患
   勤王
自周室微弱诸侯力政征伐之出靡繇天子勤王之举
兆于此矣乃有为兵车之会以尊王室平戎狄之乱以
救猾夏或修职贡朝聘之礼或兴仗顺伐罪之师以至
卷二百四十 第 1b 页
纠合齐盟缮完都邑请籴邻国傋预天灾盖夹辅之所
存亦大义之可见桓文之举未或不繇斯道也
韩侯以时觐于宣王故韩奕之诗曰韩侯入觐以其介
圭入觐于王
秦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
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
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
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
卷二百四十 第 2a 页
卫武公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
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侯
鲁隐公六年冬京师来告饥隐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
郑礼也郑伯如周始朝桓王(桓王即位周郑交恶/至是乃朝故曰始)
八年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初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
(贰于虢桓王立周人将畀虢公政周郑交/恶郑伯不以虢公得政而背王故礼之)
九年夏宋殇公不王(不共/不职)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
之秋郑人以王命告鲁伐宋(遣使致王命也伐宋/未得志故复更告也)冬公
卷二百四十 第 2b 页
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十年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寻九年会于防谋伐宋也鲁公既会而盟盟/不书非后也盖公还告会而不告盟邓鲁地)六月戊申
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会不书不告于庙也老桃宋地日/六月无戊申戊申五月二十三)
(日/误)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鲁庚辰
郑师入防辛巳归于鲁(壬戌六月七日庚午十五日庚/辰二十五日庄公后期而鲁公)
(独败宋师故郑频独进兵以入郜防入而不有命鲁取/之推公上爵让以自替不有其实故经但书鲁取以成)
(郑志善/之也)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
卷二百四十 第 3a 页
(下之事上皆/成礼于庭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蔡人卫
人郕人不会王命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桓公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王自为伐郑之/主君臣之辞也)
庄公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
十九年秋周惠王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
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二十
年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皆舞六/代之乐)郑伯闻之见
虢叔(叔虢/公字)曰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
卷二百四十 第 3b 页
歌舞不倦乐祸也夫司寇行戮(司寇/刑官)君为之不举(去盛/馔)
而况敢乐祸乎奸王之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忧必及
之盍纳王乎虢公曰寡人之愿也
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王城(郑虢相命/弭郑地)郑伯将
惠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五
月王巡虢守(巡守于虢国也天/子省方谓之巡守)虢公为王宫于玤(玤虢/地)
三十年山戎来侵燕齐桓公伐山戎救燕因割燕所至
地与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
卷二百四十 第 4a 页

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
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
及也(楚界犹未至南海因齐处北海遂称所/近牛马风逸盖末界之微事故以取喻)不虞君之
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召/康)
(公周太保/召公奭也)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五等诸/侯九州)
(之伯皆得征讨其罪/齐桓因此命以誇楚)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穆陵无棣皆齐境也履所践/履之界齐桓又因以自言其)
卷二百四十 第 4b 页
(盛/)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包裹/束也)
(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尚书包匦菁茅茅之为异未审)昭王南征而不复寡
人是问(昭王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诸侯不知其故故问之)对曰贡
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
水滨(昭王时汉非楚/境故不受罪)
五年夏公及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王
世子于首止(惠王太子郑也不名而殊会尊之也/首止卫地陈留襄邑县东南有首乡)秋八
月诸侯盟于首止会王太子郑谋宁周(惠王以惠后故/将废太子郑而)
卷二百四十 第 5a 页
(立王子带故齐桓公帅诸/侯会王太子以定其位)
七年闰六月襄王恶太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惠王丧
而告难于齐
八年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
款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襄王定位而后
发丧
十一年夏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
(扬拒泉皋皆戎邑及诸杂戎居伊/水雒水之间者今伊阙北有泉亭)王子带召之也(王/子)
卷二百四十 第 5b 页
(带昭公也召戎/欲因以纂位)秦晋伐戎以救周秋晋惠公平戎于王
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前年王/子带奔)
(齐言欲/复之)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
(咸卫地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秋为戎
难故诸侯戍周齐仲孙湫致之(戍守也致诸/侯戍卒于周)
十六年秋王以戎难告于齐齐徵诸侯而戍周(十一年/戎伐京)
(师以来遂/为王室难)
二十四年秋太叔以狄师伐周(太叔王/子带)王出适郑处于
卷二百四十 第 6a 页

二十五年春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
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
宣于诸侯今为可矣(晋文侯仇为平王/侯伯匡辅周室)使卜偃卜之吉
晋侯辞秦师而下(辞让秦师使还/顺流故曰下)三月甲辰次于阳樊
右师围温(太叔在/温故)左师逆王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
太叔于温杀之于隰城戊午晋侯朝王
二十八年四月己巳晋文公败楚于城濮癸酉而还甲
卷二百四十 第 6b 页
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
(践土宫之庭书/践土别于京师)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
盟神明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奖助也渝变也殛诛/也俾使也队陨也克)
(能/也)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合义/信)谓晋于
是役也能以德攻五月公朝于王所(王在践土非/京师故曰所)冬诸
侯会于温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晋侯大会诸/侯而欲尊事)
(天子以为名义自嫌彊大不敢朝周喻王/出狩因得尽群臣之礼皆谲而不正之事)
三十年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周公天子三/公兼冢宰)公子遂如
卷二百四十 第 7a 页
京师遂如晋(如京师报/宰周公)
文公元年夏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毛国伯爵诸侯为/王卿士者诸侯即)
(位天子赐以命/圭合瑞为信)叔孙得臣如周拜(谢赐/命)
宣公九年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
十六年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
成公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文十七年邥垂之/役詹嘉处瑕故谓)
(之瑕/嘉)单襄公如晋拜成(谓谢晋/为平戎)
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
卷二百四十 第 7b 页
十五年春会于戚讨曹成公(讨其杀太子而自/立事在十三年)执而归
诸京师
襄公五年王使王叔陈生愬戎于晋(王叔周卿士也戎/陵暴周室故告愬)
(盟/主)晋人执之士鲂如京师言王叔之贰于戎也(王叔反/有二心)
(于戎失奉使之/义故晋执之)
二十四年冬齐人城郏(郏王城也于是谷雒斗毁王宫/齐叛晋欲求媚于天子故为王)
(城/之)穆叔如周聘且贺城
二十六年冬晋韩宣子聘于周王使请事(问何事/来聘)对曰
卷二百四十 第 8a 页
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佗事矣(起宣子名礼诸侯/大夫入天子国称)
(士时事四时贡职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于宰旅不敢斥尊)王闻之曰韩氏其昌
阜于晋乎辞不失旧(阜大也言闻周衰诸侯/莫能如礼唯韩起不失)
昭公二十二年六月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
景之族以作乱单子逆悼王于庄宫以归(悼王王/猛也)鲁叔鞅至
自京师言王室之乱十月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九/州)
(戎陆浑戎也州乡/属也五州为乡)及焦瑕温原之师(晋四/邑)以纳王于王
城十一月乙酉王子猛卒己丑敬王即位十二月庚戌
卷二百四十 第 8b 页
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司马/乌)帅师军于阴(籍谈/所军)于侯
(荀跞/所军)于溪泉(贾辛/所军)次于社(司马督/所次)王师军于汜于解
次于任人(五师分/在三邑)闰月晋箕遗乐徵右行诡济师取前
(三子晋大夫/济师渡伊雒)军其东南王师军于京楚辛丑伐京毁
其西南(京楚子/朝所在)
二十三年正月壬寅二师围郊(二师王师/晋师也)癸卯郊鄩溃
(二邑皆子/朝所得)丁未晋师在平阴王师在泽邑王使告间(子/朝)
(败/故)庚戌还(晋师/还)六月壬午子朝入于尹(自京入尹/氏之邑)庚寅
卷二百四十 第 9a 页
单子刘子樊齐以王如刘(辟子朝出/居刘子邑)甲午王子朝入于
王城次于左巷(近东/城)七月戊申鄩罗纳诸庄宫(鄩罗周/大夫鄩)
(盻之/子)
二十四年三月庚戌晋侯使士景伯涖问周故(涖临也/就问子)
(朝敬王知/谁曲直)士伯立于乾祭而问于介众(乾祭王城北/门介大也)
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众言子/朝曲故)六月壬申王子朝之
师攻瑕及杏皆溃(瑕杏敬/王邑)郑伯如晋子太叔相见范献
子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
卷二百四十 第 9b 页
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嫠寡妇也织者常苦/纬少寡妇所宜忧)而忧
宗室之陨为将及焉(恐祸/及己)今王室实蠢蠢焉(蠢蠢动/扰貌)
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
诗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诗小雅罍大器瓶小器常禀/于罍者而所受罄尽则罍为)
(无馀故/耻之)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
(宣子/韩起)乃徵会于诸侯期以明年(为明年会/黄父传)
二十五年夏叔诣会晋赵鞅宋乐大心卫北宫喜郑游
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谋王室也(王室/有子)
卷二百四十 第 10a 页
(朝乱谋/定之)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简子/赵鞅)输王粟具戍人曰
明年将纳王(纳王于/王城)
二十六年四月单子如晋告急七月己巳刘子以王出
(师败惧/而出)庚午次于渠(渠周/地)王城人焚刘(烧刘/子邑)丙子王宿
于褚氏(雒阳县南/有褚氏亭)丁丑王次于萑谷庚辰王入于胥靡
辛巳王次于滑(萑谷胥靡皆周地/胥靡滑本郑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
王使女宽守阙塞(女宽晋大夫阙塞雒阳西/南伊阙口也守之备子朝)十月丙申
王师起于滑辛丑在郊(郊子/朝邑)遂次于尸十一月辛酉晋
卷二百四十 第 10b 页
师克巩(知跞赵/鞅之师)召伯盈逐王子朝(伯盈本党子朝晋师/克巩知子朝不成更)
(逐之而/逆敬王)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
周之典籍以奔楚(尹召二族皆奔故称氏重/见尹固名者为后还见杀)阴忌奔莒
以叛(阴忌子朝/党莒周邑)召伯逆王于尸及刘子单子盟(召伯新/还故盟)
遂军圉泽次于堤上(圉泽堤上/皆周地)癸酉王入于成周(成周/今雒)
(阳/)甲戌盟于襄宫(襄王/之庙)晋师使成公般戍周而还(般晋/大夫)
十二月癸未王入于庄宫(庄宫在/王城)
二十七年十二月晋籍秦致诸侯之戍于周
卷二百四十 第 11a 页
三十二年秋八月王使富辛与石张如晋请城成周(子/朝)
(之乱其馀党多在王城敬王畏之/徙都成周成周狭小故请城之)天子曰天降祸于周
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俾使也兄弟谓子/朝也伯父谓晋侯)
一二亲昵甥舅不遑启处于今十年(谓二十三年二/师围郊至于今)
戍五年(谓二十八年晋籍秦/致诸侯之戍至于今)余一人无日忘之(念诸/侯劳)
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闵闵忧貌遭乱尝闵闵/冀望安定如农夫之忧)
(饥冀望来/岁之将熟)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肆/展)
(放也二文谓文侯仇文/公重耳也弛犹解也)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
卷二百四十 第 11b 页
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
都崇文德焉(作成周迁殷民以为京师/之东都所以崇文王之德)今我欲徼福假
灵于成王脩成周之城俾戍人无勤诸侯用宁蝥贼远
屏晋之力也(蝥贼喻/灾害)其委诸伯父使伯父实重图之俾
我一人无徵怨于百姓(徵召/也)而伯父有荣施先王庸之
(庸功也徼先王/之灵以为大功)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与其戍周不如城
之天子实云(云欲罢/戍而城)虽有后事晋勿与知可也从王命
以纾诸侯晋国无忧是之不务而又焉从事魏献子曰
卷二百四十 第 12a 页
善使伯音对(伯音韩/不信)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
诸侯迟速衰序(衰差也/序次也)于是焉在(在周/所命)冬十一月晋魏
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
成周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计所当城/之丈数)揣高卑(度/高)
(曰/揣)度厚薄仞沟洫(度深/曰仞)物土方议远迩(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远近之)
(宜/)量事期(知事几/时毕)计徒庸(知用几/人功)虑材用(知费几/材用)书糇
(知用几/粮食)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付所当/城尺丈)书以授帅
(帅诸侯/之大夫)而效诸刘子(效致/也)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
卷二百四十 第 12b 页
定公六年四月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
乱于周(儋翩子/朝馀党)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
(郑伐周六邑阳城/县西南有负黍亭)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为下天/王出居)
(姑莸/起)十二月天王处于姑莸(姑莸/周地)辟儋翩之乱也
七年十一月戊午单子刘子逆王于庆氏(庆氏守姑/莸大夫)
籍秦送王己巳王入于王城
秦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孝公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
侯于逢泽(开封东北/有逢泽)朝天子
卷二百四十 第 13a 页
   献捷
春秋之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捷于王所以表杀
敌之为果示我武之惟扬繇是操仗大功悬首藁邸恺
歌斯作用警不庭者矣至有尊奉霸王协比同盟爰行
执讯之仪用敦睦邻之好既渎遗俘之礼有愧不污之
典褒贬之义旧典存焉
鲁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僖公二十一年冬楚子伐宋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卷二百四十 第 13b 页
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献楚俘于王振旅恺以
入于晋(恺乐/也)献俘授馘饮至大赏(授数也献/楚俘于庙)
鲁宣公十五年七月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
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铎辰/留吁)
(之/属)三月献狄俘(献于/王也)
成公二年十一月晋师及诸侯之师战于案齐师败绩
晋景公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
蛮夷戎狄不式王命(式用/也)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
卷二百四十 第 14a 页
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兄弟甥舅侵
败王略(兄弟同姓国甥舅异/姓国略经略法度)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献
其功所以敬亲昵(告伐事而/不献囚俘)禁淫慝也(淫慝为贼掠/百姓取囚也)
叔父克遂有功于齐(克能/也)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
来抚余一人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巩朔上军/大夫非命)
(卿名位不/达于王室)又奸先王之礼(谓献/齐捷)余虽欲于巩伯(欲受/其献)
敢废旧典以沗叔父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
(齐世与周昏/故曰甥舅)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抑岂不可谏
卷二百四十 第 14b 页
诲士庄伯不能对(庄伯/巩朔)王使委于三吏(委属也三/吏三公也)礼之
如侯伯克敌使大夫告庆之礼降于卿礼一等王以巩
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相相礼者籍/书也王畏晋)
(故私宴贿/以慰巩朔)
十六年晋厉公与楚战于鄢陵楚师败绩十二月晋侯
使郤至献楚捷于周
襄公二十五年六月郑子展子产帅师伐陈入之八月子
产献捷于晋(献入陈之功/而不献其俘)戎服将事(戎服军旅之/衣异于朝服)晋人
卷二百四十 第 15a 页
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阏/父)
(舜之后当周之兴/阏父为武王陶正)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
后也(舜圣故谓/之神明)庸以元女大姫配胡公(庸用也元女武/王之长女胡公)
(阏父之/子满也)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
(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则我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赖(言陈/周之)
(甥至今/赖周德)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陈桓公鲍卒于是陈/乱事在鲁桓五年蔡)
(出桓公之/子厉公也)我先君庄公奉五父而立之(五父佗桓公弟/杀太子免而代)
(之郑庄公因/就定其位)蔡人杀之(欲立其/出故)我又与蔡人奉戴厉公
卷二百四十 第 15b 页
(奉戴犹/奉事)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陈庄公宣公/皆厉公子)夏氏之乱
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播荡流移失所也宣/公十一年陈夏徵舒)
(杀灵公灵公之子成公/奔晋自晋因郑而入也)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
我姻亲介恃楚众以冯陵我敝邑不可亿逞(亿度也/逞尽也)
是以有往年之告(谓郑伯稽首/告晋请伐陈)未获成命(未得伐/陈命)则有
我东门之役(前年陈从楚/伐郑东门)当陈隧者井堙木刋敝邑大
惧不竞而耻大姫(上辱大/姫之灵)天诱其衷启敝邑心(启开也/开道其)
(心故/得胜)陈知其罪授手于我用敢献功晋人曰何故侵小
卷二百四十 第 16a 页
对曰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辟诛/也)且昔天子之
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自是以衰(衰差/降)今大国多
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曰何故戎服对曰我
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郑武公庄公为周/平王桓王卿士)城濮之役文
公布命曰各复旧职(晋文/公)命我文公戎服辅王以受楚
捷不敢废王命故也(城濮在僖公/二十八年)士庄伯不能诘(士庄/伯士)
(弱/也)复于赵文子文子曰其辞顺犯顺不祥乃受之
定公六年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献此春取/匡之俘)
卷二百四十 第 16b 页
   救患
亲仁善邻有国之本也周亟恤患诸侯之礼也盖夫天
道难谌灾沴或作地利不至饥馑遂臻必当通其有无
行其彼此岁凶则告籴以舒其难国富则饩粟以矜其
民故虽天灾流行而乃人用不匮若其兵戈互举强弱
相敝则必救以师旅释围解斗立其宗社兴灭固存或
以定霸之宜或以同盟之故仗其大义矜其无资斯乃
侯伯之道也其或以暴易暴以众凌寡亦五霸之罪人
卷二百四十 第 17a 页

鲁桓公六年夏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太子忽
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
百以献于齐(甲首被/甲者首)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
庄公三十二年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初齐侯为楚伐
郑之故请会于诸侯(楚伐郑在二十八/年谋为郑报楚)宋公请先见于
齐侯故夏遇于梁丘(齐善宋之请/见故进其班)
闵公元年正月狄人伐邢(狄伐邢在/往年冬)管敬仲言于齐侯
卷二百四十 第 17b 页
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敬仲管/夷吾)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诸/夏)
(中国也/昵近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以宴安比/之酖毒)诗云岂不怀归
畏此简书(诗小雅也文王为西/伯劳来诸侯之诗)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同恤/所恶)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
僖公元年春齐率诸侯之师救邢次于聂北邢人溃出
奔师(奔聂北之师也邢/溃不书不告也)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迁之师
无私焉(皆撰具还之/无所私也)夏邢迁于夷仪诸侯城之救患也
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卷二百四十 第 18a 页
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君死国灭/故传言封)卫国有狄人
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
人思之欲厚报之作木瓜之诗
六年秋楚人围许以救郑(楚子不亲围/以围者告)诸侯救许乃还
十二年春诸侯城卫楚丘之郛惧狄难也
十三年冬晋荐饥(麦禾皆/不熟)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
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言不/损秦)重施而不报其民
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不义故民/不从之)谓百里与诸乎(百/里)
卷二百四十 第 18b 页
(秦大/夫)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
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欲为父/报仇)秦伯曰其君是恶
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雍秦国/都绛晋)
(国/都)命之曰汎舟之役
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三月诸侯盟于牡
丘寻葵丘之盟且救徐也(葵丘盟/在九年)孟穆伯帅师及诸侯
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秋伐厉以救徐也
是年秦伐晋获晋侯秦与晋平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
卷二百四十 第 19a 页
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
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唐叔晋始封之君武王之子箕/子商王帝乙之子纣之庶兄)
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十八年春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师救齐狄救齐(师鲁/师也)
二十年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于是卫方病邢
二十二年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楚人伐宋以救郑
二十七年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
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先轸晋下/军之佐)狐偃
卷二百四十 第 19b 页
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
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出谷戍释宋围
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二十八年春晋侯伐卫楚人救卫不克晋执卫侯公为
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㲄王许复之
三十三年秋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
文公三年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晋阳
处父帅师伐楚救江(时楚人围江晋师伐楚/楚国有难则江围自解)
卷二百四十 第 20a 页
宣公元年六月陈灵公受盟于晋秋楚子侵陈遂侵宋
赵盾帅师救陈宋会于棐林以伐郑也楚蔿贾救郑遇
于北林(与晋师相遇荧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囚晋解扬晋人乃还
二年春秦师伐晋以报崇也(伐崇在/元年)遂围焦(焦晋河/外邑)
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阴地晋河南/山北自上雒)
(以东至/陆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
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将
毙矣(竞彊也斗椒若敖之族/自子文以来世为令尹)姑益其疾乃去之(欲示弱/以骄之)
卷二百四十 第 20b 页
十年冬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颍水出/河南阳)
(城至下/蔡入淮)诸侯之师戍郑
成公十七年正月郑子驷侵晋虚滑(虚滑晋二邑滑故滑/国为秦所灭时属晋)
(后属/周)卫北官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不书救以侵告高/氏在阳翟县西南)
五月楚公子成公子寅戍郑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
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今新汲县/治曲洧)六月楚子重救郑
师于首止诸侯还(畏楚/强)冬诸侯伐郑(前夏未/得志故)十月庚午
围郑楚公子申救郑师于汝上十一月诸侯还(不书围/畏楚救)
卷二百四十 第 21a 页
(不成围/而还)
十八年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使偏师与郑人/侵宋子重为后)
(镇/)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为政(于是栾书卒韩/厥代将中军)曰欲
求得人必先勤之(勤恤/其急)成霸安疆自宋始矣晋侯师于
台谷以救宋(台谷/ 阙)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畏晋强也/靡角宋地)
晋士鲂来乞师(将救/宋)季文子问师数于臧武仲(武仲宣/叔之子)
对曰伐郑之役知伯实来下军之佐也(知伯/荀罃)今彘季亦
佐下军(彘季/士鲂)如伐郑可也(伐郑在/十七年)事大国无失班爵而
卷二百四十 第 21b 页
加敬焉礼也从之(从武/仲言)十二月孟献子会于虚朾谋救
宋宋人辞诸侯而请师以围彭城(不敢烦诸侯故但请/其师襄公元年围彭)
(城/)
襄公元年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
(苟偃经不/书非元帅)败其徒兵于洧上(徒兵步兵洧水出密/县东南至长平入颍)
是东诸侯之师次于鄫以待晋师(齐鲁曹/邾杞)晋师自郑以鄫
之师侵楚焦夷及陈(于是孟献子自鄫先归/不与侵陈楚故不书)晋侯卫侯
次于戚以为之援(为韩/厥援)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吕留/二县)
卷二百四十 第 22a 页
(今属彭/城郡)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五年九月丙午盟于戚会吴且命戍陈也(公及其会而/不书盟非公)
(后会盖不/以盟告庙)楚子囊为令尹(公子/贞)范宣子曰我丧陈矣楚
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改子辛/所行)而疾讨陈(疾急/也)陈近
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后可
(言晋力不能及陈/故七年陈侯逃归)冬诸侯戍陈(备/楚)子囊伐陈十一月甲
午会于城棣以救之
七年楚子囊围陈会于鄬以救之
卷二百四十 第 22b 页
十年冬诸侯之师城虎牢而戍之晋师城梧及制士鲂
魏绛戍之郑及晋平楚子囊救郑
十四年春吴告败于晋(前年为/楚所败)会于向为吴谋楚故也
(谋为吴/伐楚)范宣子数吴之不德也以退吴人(吴伐楚丧故/以为不德数)
(而遣之卒/不为伐楚)
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遂伐晋(两事故/言遂)八月叔孙豹帅
师救晋次于雍榆(豹救晋待命于雍榆故书次雍/榆晋地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
二十四年秋齐侯闻将有晋师使陈无宇从薳启疆如
卷二百四十 第 23a 页
楚辞且乞师冬楚子伐郑以救齐门于东门次于棘泽
(以齐无宇/乞师故也)诸侯还救郑(夷仪/诸侯)
昭公十一年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
北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慭谋救蔡(不书救蔡/不果救)
二十二年春宋华氏之乱诸侯之戍谋曰若华氏知困
而致死楚耻无功而疾战非吾利也不如出之以为楚
功其亦无能为也已(言华氏不能/复为宋患)救宋而除其害又何
求乃固请出之宋人从之己巳宋华亥向宁华定华貙
卷二百四十 第 23b 页
华登皇奄伤省臧士平出奔楚(华貙已下五/子不书非卿)
二十五年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将唁公
于平阴公先至于野井齐侯曰寡人之罪也使有司待
于平阴为近故也(齐侯自咎本不敕有司远诣阳州而/欲近会于平阴故令鲁侯过共先至)
(野井远见迎逆/自咎以谢公)书曰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侯唁公于
野井礼也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物事也谓/先至于野)
(井/)齐侯曰自莒疆以西请致千社(二十五家为社千社/二万五千家欲以给)
(公/)以待君命(待君伐季/氏之命)寡人将帅敝赋以从执事唯命
卷二百四十 第 24a 页
是听君之忧寡人之忧也十二月庚辰齐侯围郓(欲取/以居)
(公不书围郓人/自服不成围)
定公五年夏归粟于蔡(蔡为楚所围饥/乏故鲁归之粟)以周亟矜无资
(亟急/也)
六月申包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
(五百乘三万/七千五百人)子蒲曰吾未知吴道(道犹/法术)使楚人先与吴
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槩王于沂(稷沂皆/楚地)吴人获薳
射于柏举(薳射楚/大夫)其子帅奔徒(奔徒楚/散卒)以从子西败吴
卷二百四十 第 24b 页
师于军祥(楚/地)
八年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报上/二侵)晋士鞅赵鞅荀寅
救我(救不书齐师/已去未入境)
十五年夏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罕达子齹之子老丘/宋地宋公子地奔郑)
(郑人为之伐宋欲取此/以处之见哀公十二年)齐侯卫侯次于蘧挐谋救宋也
哀公六年春吴伐陈复修旧怨也(元年未得/志故也)楚子曰吾
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陈盟在/昭公十)
(三/年)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卜战不吉卜退不吉王
卷二百四十 第 25a 页
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前已败于柏举今/若退还亦是败)弃盟
逃雠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雠乎命公子申为王不可
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启(申子西结子期启/子闾皆昭王兄)
辞而后许将战王有疾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大/冥)
(陈地吴/师所在)
七年八月宋人围曹郑桓子思曰宋人有曹郑之患也
不可以不救(桓/谥)冬郑师救曹侵宋
十年冬楚子期伐陈(陈即/吴故)吴延州来季子救陈谓子期
卷二百四十 第 25b 页
曰二君不务德(二君/吴楚)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
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
十七年夏六月赵鞅围卫齐国观陈瓘救卫(国观国/书之子)
晋人之致师者子玉使服而见之(释囚服服/其本服)曰国子实执
齐柄而命瓘曰无辟晋师岂敢废命(欲必/敌晋)子又何辱(言/不)
(烦来致师/自将往战)简子曰我卜伐卫未卜与齐战乃还(畏子/玉)
二十七年夏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
于齐(弘驷/歂子)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属会死事/者之子使)
卷二百四十 第 26a 页
(朝三日/以礼之)设乘车两马系五邑焉(乘车两马大夫/服又加之五邑)召颜涿
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隰役在二/十三年)以国之多难
未女恤也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乃
救郑及留舒违谷七里榖人不知(留舒齐地/违去也)及濮雨不
(濮水在陈留酸枣县傍河东/北经济阴至高平入济水)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
宇下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子思/国参)成子衣制杖
(制两/衣也)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知伯闻之乃还
(畏其得/众心)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
卷二百四十 第 26b 页
秦昭王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楚怀王怨前秦败楚于
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于
秦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为韩言
于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捍楚也今雍氏围
秦师不下殽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
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然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
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乃下师于殽以救
韩楚兵去
卷二百四十 第 27a 页
齐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
兵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
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

 
 
 
 
卷二百四十 第 27b 页
 
 
 
 
 
 
 
 册府元龟卷二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