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一百七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帝王部
   继绝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莫不兴灭继绝以归天下之心
焉书称虞宾在位群后德让谓虽丹朱之不肖而以帝
尧神明之后尊而礼之故周武克商未及下车追存贤
圣爵而禄之以奉祭祀俾故老遗俗感仁泽之至厚继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b 页
体守文存鉴戒之悠远致恭三恪其义益显炎汉而下
封崇尤盛至于六国馀烈佐命元勋籍其名数罔有家
食斯又念功劝劳之深旨也
夏禹践天子之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唐/封尧)
(之子以虞/封舜之子)以奉其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
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周武王胜殷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使管叔蔡叔
傅相之又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弘农陜/县有焦)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a 页
(城故焦/国也)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燕国有/蓟县)帝舜之
后于陈(舜妻尧之二女居于妫其后因以为氏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是求舜后有)
(妫满封之/以奉舜祀)大禹之后于杞(禹之苗裔殷时或封或续至/是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
(以奉夏/后氏祀)
成王即位少周公旦代立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
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一云欲/袭成周)周公既承成王命
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
祀作微子之命(封命/之书)王若曰猷殷王元子(微子帝乙/元子故顺)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b 页
(道本而/称之)惟稽古崇德象贤(惟考古典有尊德象/贤之义言今法之)统承
先王修其礼物(言二王之后各修其典礼正/朔服色与时王并通三统)作宾于
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为时王宾客与时/皆美长世无穷)呜呼乃
祖成汤克齐圣广渊(言汝祖成汤能齐德圣/达广大深远泽流后世)皇天眷
佑诞受厥命(皇天眷顾汤佑助之/大受其命谓天命)抚民以宽除其邪
(汤抚民以宽德/除桀邪虐之政)功加于时德垂后裔(言汤立功加/于当时德泽)
(垂及后世/裔末也)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汝微子言能践/汤德久有善誉)
(昭闻/远近)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言微/子敬)
卷一百七十三 第 3a 页
(慎能孝肃恭神人故我/善汝德谓厚不可忘)上帝时歆下民祇协庸建尔
于上公尹兹东夏(孝恭之人祭祀则神歆享施令则/人敬和用是封立汝于上公之位)
(正此东方华夏之/国宋在京师东)钦哉往敷乃训慎乃服命率繇典
常以蕃王室(钦哉敬其为君之德往临大布汝教训/慎汝祖服命循用旧典无失其常以藩)
(屏周室/戒之)弘乃烈祖律乃有民永绥厥位毗予一人(大/汝)
(烈祖成汤之道以法度齐汝所有之人则/长安其位以辅我一人言上下同荣庆)世世享德
万邦作式(言微子累世享德不忝厥祖/虽同公侯而特为万邦法式)俾我有周无
(汝世祖享德则使/我有周好汝无厌)呜呼往哉惟休无替朕命微子
卷一百七十三 第 3b 页
乃代武庚殷之馀民甚爱戴之故周颂有客微子来
见祖庙也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二王夏殷也其/后杞也宋也)
汉高祖十年帝至邯郸求乐毅后得其孙叔封之乐乡
(在洪/新城)号曰华成君
文帝元年封舞阳侯樊哙庶子市人为侯初哙子伉吕
后妹吕须之子嗣舞阳侯高后薨大臣诛吕须等因诛
伉数月帝立乃复封市人为侯复故邑
后三年以绛侯周勃子亚夫为条侯初勃子胜之嗣绛
卷一百七十三 第 4a 页
侯尚公主不相中也(意不相/可也)坐杀人死国绝一年帝乃
择勃子贤者河内太守亚夫嗣勃后
景帝二年制诏御史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
为天下也(为治也一曰/共造其功业)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其以武阳
县户二千封何孙嘉为列侯(一作舞阳嘉/兄有罪免)
六年以绛侯周勃子坚为平曲侯续绛侯后(以勃子亚/夫有罪死)
(国/绝)
中元年以高景侯周成孙应绍封高景侯(初成以父苛/为项籍死事)
卷一百七十三 第 4b 页
(子侠文帝五/年谋反诛)
三年以曲周侯郦商子坚绍封曲周侯(初商子寄/嗣有罪免)
六年以河陵侯郭亭孙延居绍封河陵侯(初亭孙客/嗣有罪免)
侯陈贺子最绍封费侯(初贺子/常嗣卒)
后元年以杜衍侯王翥子郢人绍封杜衍侯(初翥孙市/臣嗣亡后)
武帝元光二年以平定侯齐受曾孙延居绍封平定侯
(初受孙/嗣亡后)
元狩三年诏御史以酂户二千四百封萧何曾孙庆为
卷一百七十三 第 5a 页
酂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初何曾孙胜/嗣坐侍祠不)
(齐耐/而𨽻)
元鼎四年帝祠后土还至雒阳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
十里地比列侯奉其先祭诏曰祭地冀州瞻望河雒巡
省豫州观于周室邈而无祀询问耆老乃得孽子嘉其
封嘉为周子南君
后元年以游击将军按道侯韩说子增(一作/曾)绍封龙
额侯初说子兴嗣征和四年坐巫蛊诛(一云坐祝/诅腰斩)
卷一百七十三 第 5b 页
曰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说当时掘巫蛊于太子/宫为太子所杀死于国)
(事兴虽以巫蛊见诛其昆弟/宗族应从坐者可勿论之)乃复封兴弟增为龙额

宣帝地节四年诏丞相御史求问萧相国后在者得
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酂户二千封建世为
酂侯
元康元年复高皇帝功臣绛侯周勃等一百三十六人
家子孙令奉祭祀世世勿绝其毋嗣者复其次
卷一百七十三 第 6a 页
元帝初元五年正月以周子南君(姓姬名延年/嘉之孙也)为周承
休侯(承休国/在颍川)位次诸侯王(是时帝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为十馀姓郡国往往)
(得其大家推求子孙绝不能纪时丞相奏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绝之罪)
(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
(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惟求其嫡嫡之)
(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汤后帝以其语不经遂见寝)
成帝鸿嘉元年制诏丞相御史盖闻褒功德继绝统所
以重宗庙广贤圣之路也故博阳侯丙吉以旧恩有功
卷一百七十三 第 6b 页
而封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夫善善及乎子孙古今之通
谊也其封吉孙中郎将关内侯昌为博阳侯奉吉后国
绝三十二岁复续
元延元年十月封萧相国后(一云玄/孙之子)南䜌长喜(䜌钜鹿/邑名喜)
(为此/县长)为酂侯(时功臣子孙多废绝杜业说曰昔唐以万/国致时雍之政虞夏以群后飨恭已之治)
(汤法三圣殷民太平周封八百重译来贺使以内恕之/君乐继绝世隆名之主安立亡国至于不及下车德念)
(深矣成王察牧野之克顾群后之勤知其恩结于民心/功光于王府也故追述先父之志录遗老之策高其位)
(大其寓爱敬斯尽命赐备厚大孝之隆于是为至至其/没也世主叹其功无民而不思所息之树且犹不伐况)
卷一百七十三 第 7a 页
(其庙乎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溥子继弟及历载不坠/岂无刑辟繇祖之竭力故支庶赖焉迹汉功臣亦皆剖)
(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魄赏亦不/细矣百馀年间而袭封者尽或绝氏姓或乏无主朽骨)
(孤于墓苗裔流于道生为悯𨽻死为转尸以往况今甚/可悲伤圣朝怜悯诏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
(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愿德掩/义游东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世也三人为众虽难尽)
(继宜从尤功于是/成帝复诏萧何)
绥和元年二月诏曰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
三统也(天地人并为三统二/王之后并以为三)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夏/商)
(周/)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莫正孔吉(无若孔吉/最正也)其封吉
卷一百七十三 第 7b 页
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
百里(一云二月甲子封殷后孔子世吉适子何齐为绍/嘉侯后六月进爵为公地方百里元始二年更为)
(宋/公)
哀帝元寿二年封平阳侯曹参玄孙之孙本始为平阳
(参玄孙宗有罪免为城/旦至是以本始绍封)
平帝元始元年正月令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无子而
有孙若子同产子者皆得以为嗣(子同产子者谓养/昆弟之子为子者)
列侯嗣子有罪耐以上先请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者
卷一百七十三 第 8a 页
复其属于是封龙额侯韩增兄子岑为龙额侯(初增子/宝嗣亡)
(后岑一/作共)
六月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
二年四月封故大司马博陆侯霍光从父昆弟曾孙阳
宣平侯张敖玄孙庆忌绛侯周勃玄孙共舞阳侯樊哙
玄孙之子章皆为列侯复爵赐故曲周侯郦商等后
玄孙郦明友等百一十三人爵关内侯食邑各有差(是/岁)
(赐曲逆侯陈平代后者/凤爵关内侯不言世)
卷一百七十三 第 8b 页
后汉光武建武二年五月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承/休)
(所封故城在/今汝州东北)
五年二月壬申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
十三年二月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周承休公
姬常为卫公(以为汉宾/在三公上)
明帝永平十四年封安丰侯窦融孙嘉为安丰侯初融
子穆穆子勋俱以罪死诏还融夫人与小孙一人居雒阳家
舍至是封勋弟嘉为定丰侯食邑二千奉融后
卷一百七十三 第 9a 页
章帝建初元年封胶东侯贾复少子邯为胶东侯邯弟
宗为即墨侯各一县初复子忠嗣忠卒子敏嗣坐诬告
母杀人国除
二年封平阳侯曹参后湛为平阳侯又封东光侯耿纯
孙旴为高亭侯初纯子阜嗣徙封莒乡侯永平四年坐
同族耿歙与楚人颜忠辞语相连国除
七年十月西巡狩数召奉车都尉韦彪入问三辅旧事
礼仪风俗彪因建言今西巡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
卷一百七十三 第 9b 页
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帝纳之行至长安乃制诏京兆
尹右扶风求萧何霍光后时光无苗裔唯封何末孙熊
为酂侯
八年以广平侯吴汉孙旦为灈阳侯(灈阳县名/属汝南郡)旦卒无子
国除帝徙旦弟筑阳侯旴为平春侯(平春县名/属江夏)以奉汉

和帝永元三年十一月幸长安诏曰高祖功(臣/)萧曹为
首有传世不绝之义曹相国后容城侯无嗣朕望长陵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0a 页
东门见二臣之垄(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曹参冢在长陵旁道北近萧何冢)
循其远节每有感焉忠义获宠古今所同可遣使者以
中牢祠大鸿胪求之近亲宜为嗣者须景风绍封以彰
厥功(大鸿胪掌封拜诸侯及其嗣春秋考异邮/曰夏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则封有功臣也)
安帝永初六年诏曰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
善及子孙古之典也(论语曰兴灭国继绝世公羊传/曰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
我光武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格上下(昭明/也格)
(至也上/下天地)光耀万世祉祚流衍垂于罔极予末小子夙夜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0b 页
永思追惟勋烈披图汉籍建武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
臣谶记有徵盖萧曹绍封传继于今(和帝绍封萧曹之/后以彰厥功也)
况此未远而或至乏祀朕甚悯之其条二十八将无嗣
绝世若犯罪夺国其子孙应当继后者分别署状上将
及景风章叙旧德显兹遗功焉初胶东侯贾复孙平乡
侯普有罪国除于是绍封普子晨为平乡侯(明年二十/八将绝国)
(者皆绍/封焉)
七年诏封安平侯盖延曾孙恢为芦亭侯(初延子扶嗣/扶卒子侧嗣)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1a 页
(侧永平十三年坐与舅/王平谋反伏诛国除)扬虚侯马武孙震为漻亭侯(初/武)
(子檀嗣坐兄伯济与楚/王英党颜忠谋反国除)昆阳侯傅俊孙铁为高置亭侯
(初俊子昌嗣徙封芜湖侯建初中遭母忧上书以国贫/不愿之封乞钱五十万为关内侯章帝怒贬为关内侯)
(竟不/赐钱)参蘧乡侯杜茂孙奉为安乐亭侯(初茂子元嗣永/平十四年坐与)
(东平王等谋反/减死一等国除)栎阳侯景丹孙遽为监亭侯(初丹子尚嗣/徙封余吾侯)
(尚卒子苞嗣苞卒子/临嗣临无子国除)鬲侯朱祐曾孙冲为鬲侯(初祐子/商嗣商)
(卒子演嗣演以永元十四年坐从兄/伯为外孙阴皇后巫蛊事免为庶人)槐里侯万修曾孙
丰为曲平亭侯(初修子普嗣徙封泫氏侯普卒子/亲嗣徙封扶柳侯亲卒无子国除)中水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1b 页
侯李忠孙纯为琴亭侯(初忠子威嗣威卒子纯嗣永平/九年坐毋杀纯叔父国除一云)
(杀威/弟季)许侯马光子朗为合乡侯(初光就国因窦宪奴/诬光与宪逆自杀)
元初元年封灵寿侯邳肜孙音为平亭侯初肜子汤嗣
汤卒子某嗣(臣钦若等/曰史阙名)无子国除于是绍封
三年封顺侯马廖孙度为颍阳侯初廖子遵嗣徙封程
乡侯遵卒无子国除于是绍封
永宁元年封朗陵侯臧宫曾孙繇为朗陵侯初繇兄松
嗣侯元初四年与母别居国除至是封繇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2a 页
建光二年封舞阴侯岑彭(一作/舞阳)曾孙杞为细阳侯初彭
征蜀薨子遵嗣徙封细阳侯(细阳县名故城/在今汝阴县西)遵卒子伉
嗣伉卒子杞嗣(杞一/作起)元初三年坐事失国至是复封
顺帝阳嘉三年封林虑公主子耿宝子箕为牟平侯初
宝弟子承袭公主爵为林虑侯后阎太后以宝等阿附
嬖倖共为不道策免宝及承皆贬爵为亭侯遣就国宝
于道自杀国除大贵人数为耿请乃诏封之
桓帝延熹二年绍封全椒侯马成玄孙昌为益阳亭侯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2b 页
(成六世孙配嗣棘陵侯/以罪失国于是封之)槐里侯万修玄孙恭为门德亭
(初修曾孙丰为曲平亭侯/丰卒子炽嗣无子国除)
魏文帝黄初中赐蓨令亭侯田畴从孙续爵关内侯以
奉其嗣(畴从太祖平乌丸有功封亭侯邑五百户畴/固让不受及卒子又早死于是封其从孙)
封陵树亭侯荀攸孙彪为陵树亭侯(初攸子适嗣/无子国除)都亭
侯任峻中子览为关内侯(初峻子先嗣/无子国除)都亭侯苏则子
愉为都亭侯(初则子怡/嗣无子)
明帝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汉献/帝也)八月壬申葬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3a 页
于山阳国适孙桂氏乡侯康嗣立为山阳公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绍功臣世封荆州牧昌陵乡侯夏
侯尚从孙本为昌陵亭侯邑三百户以奉尚后(初尚子/玄嗣以)
(谋废司马景/王夷三族)
甘露二年报封河东太守丰乐亭侯杜畿孙预为丰乐
亭侯邑百户初畿子恕嗣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河
东乐详年九十馀上书讼畿之遗绩朝廷感焉
陈留王景元四年封兰陵侯王肃子恂为兰陵侯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3b 页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诏曰昔太尉王凌谋废齐王
而王竟不足以守位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
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
者诚复不同今大赦得还若无子孙者听使立后令祭
祀不绝
元帝时以太尉临淮公荀顗兄玄孙序为顗后封临淮
公又封兰陵公卫瓘玄孙崇为江夏郡公
明帝大宁三年七月诏曰三恪二王世代之所重兴灭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4a 页
继绝政道之所先又宗室哲王有功勋于大晋受命之
际者佐命功臣硕德名贤三祖所与共维大业咸开国
祚土誓同山河者而并废绝禋祀不传甚用怀伤主者
其详议请应立后者以闻
成帝咸和元年十月封魏武帝玄孙曹劢为陈留王
咸康二年十月诏曰历观先代莫不褒崇明祀宾礼三
恪故杞宋启土光于周典宗姬侯卫垂美汉册自顷丧
乱庶邦殄悴周汉之后绝而莫继其详求卫公山阳公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4b 页
近属有履行修明可以继承其祀者依旧典施行
孝武帝太元二年正月继绝世绍功臣诏曰故太尉西
平公张轨著德遐域世袭前劳强兵纵害遂至失守散
骑常侍天锡拔迹登朝先祀沦替用增矜慨可复天锡
西平郡公爵又封太尉临淮公荀顗兄玄孙序之子为
临淮公以继顗后又封博陵王沈从孙道素为博陵公
又封高平公陈骞玄孙袭爵高平公(以骞孙粹嗣/后遇害故也)
后魏大武时求故司空封西昌侯庾岳子孙任为将帅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5a 页
者得其子陵从征有功听袭爵(岳道武时诛之/人咸冤惜焉)
延和初诏曰故征西将军爵临淮公丘堆国之肺腑勋
著先朝西征丧师遂从军法国除祀绝朕甚悯之可赐
其子跋爵淮陵侯(初堆与奚斤进平赫连昌斤追击昌/弟定留堆守辎重斤为定所擒堆弃)
(甲走长安大武大/怒遣安颉斩之)
孝文延兴元年冬诏访舜后获东莱郡民妫苟之复其
家毕世以彰盛德之不朽
宣武继绝世诏以故万骑大将军封弘农王奚斤诸弟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5b 页
子鉴特诏其后以承封邑(初斤薨子他观袭爵他观为/将征悬瓠卒于军子延袭爵)
(出为万城镇将卒子绪袭爵开建五等封恒农郡开国/侯食邑三百户后例降为县改封登城县开国侯增邑)
(九百户卒子遵袭/爵卒无子国除)又诏复故试守河内郡陆琇爵以子
景祚袭(陆俊为征西大将军封东平王薨子馥袭馥卒/子琇袭琇为祠部尚书免官试守河内郡咸阳)
(王禧谋反令于昙和先据河内琇闻禧败斩昙和首时/以琇不先送昙和禧败始斩首责其通情徵诣廷尉死)
(于狱琇弟凯上书/诉冤乃诏复之)
隋文帝以周后宇文雒为介国公宾于隋
炀帝大业四年十月辛亥诏曰昔周王下车首封唐虞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6a 页
之裔汉帝承历亦命殷周之后皆所以褒立先代宪章
在昔朕嗣膺景业旁求雅训有一弘益钦若令典以为
周兼夏殷文质大备汉有天下车书混一魏晋绍袭风
流未远并宜立后以存继绝之义有司可求其胄绪别

唐高祖武德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诏曰革命创制礼乐
变于三王修废继绝德泽隆于二代是以鸣条尅伐杞
用夏郊牧野降休宋承殷祀爰及魏晋禅代相仍山阳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6b 页
赐号于当涂陈留受封于典午上天回眷授历朕躬隋
氏顺时逊其宝位敬奉休命敢不对扬永作我宾宜开
土宇其以莒之酅邑奉隋帝为酅公行隋正朔车旗服
色一依旧章仍立周后介公共为二王后二年五月酅
公薨追崇为隋帝谥曰恭
太宗贞观二年八月制曰二王之后礼数宜崇寝庙不
修廪饩多阙非所以追崇先代式敬国宾可令所司量
置国官营立庙宇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7a 页
中宗神龙元年五月制仍旧以周隋为二王后(先永昌/元年以)
(周汉之后为二王仍封/舜禹成汤之裔为三恪)
玄宗开元三年二月敕二王后每年四时飨庙牲及祭
服祭器并官给其帷帐几案有阙亦官给主客司四时
省问子孙准同正三品荫隋后每年给绢三百匹米粟
二百石并春秋支给仍准见承袭人亲兄无分袭者与
三分馀各一分兄弟有得职事官者其物即还见袭人
五年二月行幸东都大赦制武德贞观以来勋臣子孙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7b 页
无在任者更详求其后奏闻
十一年十一月南郊大赦诏武德以来实封功臣知政
宰辅有身无大故而亡官失封子孙沦屈者所司勘责
具以状闻存者可酬其官荣逝者当录其裔嗣使幽明
同庆知有今辰
十五年闰九月敕二王后为宾者会赐同京官正三品
其夫人亦同诸王公以下无子孙以兄弟为后曾经侍
养者听其承袭(赠爵者/亦准此)若死王事虽不曾经侍养亦听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8a 页
承袭又二王后犯罪当除爵者改立次贤
二十五年六月辛酉制曰夏典有虞宾之位周书载微
子之封皆所以启迪前王发挥后嗣故介国公宇文超
男晏倬彼茂绪曰予嘉客肃雍成性温润合礼雅有助
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复尔国以承天休可袭封介
国公
天宝七载五月诏曰自古帝王建邦受命必敬先代以
循旧章周备礼文既存三恪之位汉存损益唯立二王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8b 页
之后自兹以降具复因循将广继绝之恩式弘复古之
道宜于后魏子孙中简择谱属灼然相承者一人委所
司勘责准酅公例定为三恪
八载制曰胡公启陈微子分宋位存三恪秩比二王后
魏孝文帝十代孙元伯明器蕴中和业彰前烈保大明
之馀庆标干蛊之良才谦而不渝信而可复固当纂承
殷后式备虞宾顷属覃恩爰崇继绝主魏祀者非尔而
谁受兹宠章无忝负荷宜大启于土宇俾光膺于礼物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9a 页
可袭封韩国公食邑三千户
九载处士崔昌上封事推五行之运以国家合承周汉
其周隋不合为二王后请废诏下尚书省集公卿议昌
负独见之明群议不屈会集贤院学士卫包抗表陈论
议之夜四星聚于尾宿天意昭然帝心遂定乃求殷周
汉后为三恪废韩介酅等公以昌为左赞善大夫包为
虞部员外郎
肃宗乾元元年四月大赦天下诏曰二王三恪各与一
卷一百七十三 第 19b 页
子官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即位诏二王三恪褒圣侯各与一
子官
贞元五年三月诏曰怀旧念功仁之大也兴灭继绝义
之弘也昔蔡叔圮族周公封其子于东土韩信干纪汉
后爵其孥以弓高侯君集之不率景化我太宗存其嗣
以主祀详考先王之道洎乎烈祖之训皆以刑佐德俾
人向方则斧钺之诛兵甲之伐盖不得已而用也曩岁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0a 页
盗臣窃发国步多虞朕狩于近郊指期薄伐将振昆阳
之旅以兴涿鹿之功徵师未达于诸侯卫士且疲于士
卒而李怀光三军夙驾千里勤王上假雷霆之威下逐
虎狼之众议功方始守节靡终潜构祸胎拒违朝命弃
同即异舍顺效逆为臣至此在法必诛犹示绥怀庶其
牵复而枭音益励猿突莫迁大戮可加曾无噍类虽自
贻伊戚与众弃之而言念尔劳何嗟及此以其前效犹
在孤魂无归怀之恍然是用悽轸予欲布陈大信冀以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0b 页
成化保合太和期以刑措宜以怀光外孙燕八八赐姓
李氏名承绪授左卫率府胄曹参军承怀光之后仍赐
钱一千贯在于怀光墓侧置立庄园侍养怀光妻王氏
并备四时享奠之礼呜呼朕甚不德临于兆人泣辜宥
罪素诚所志尔其保姓受氏宣力承家勉绍乃考之建
国庸无若尔父之违王命初怀光授首其子璀瑗等皆
死唯妻王氏在帝特赦其死及是又思怀光旧勋哀其
绝后乃命承绪继之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1a 页
九年十一月日南至郊祀礼毕大赦天下诏九庙配享
功臣封爵废绝者宜令绍封以时享祀
十三年五月封前左卫率府兵曹同正元份为袭三恪
韩国公
顺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制曰二王三恪褒圣
侯各与一子官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即位闰正月二王介国公宇文仲
达卒命有司举旧典葬祭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1b 页
敬宗宝历元年八月戊申以故酅国公杨造男前行左
内率府曹参军元凑袭酅国公食邑三千户
文宗太和五年正月酅国公杨元凑奏臣先祖隋文帝
等陵四所在凤翔一所在扬州两所在京兆府准去年
四月九日敕二王后介国公先祖陵例每陵每月合给
看守丁三人凤翔府已蒙给丁其京兆府及扬州未蒙
准敕旨诏各令州府准元敕处分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二月诏曰皇帝御宇礼三恪而为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2a 页
宾烈士敦风赖五帝而济世当宜封崇后裔钦奉前修
应前代二王三恪及文宣王之后并可各令继袭仍加
恩命所有祖宗庙宇亦宜各与增修其随处合得俸户
并子孙户下差税徭役仍委中书门下检本朝格律施

明宗天成四年八月以二王后前河清县令袭封酅国
公食邑三千户杨仁规为秘书丞
长兴三年五月以二王后前詹事府司直杨延绍为赞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2b 页
善大夫仍袭封酅国公食邑三千
末帝清泰三年将作监丞袭封介国公宇文颉奏蒙恩
袭封除官无袭爵俸给诏特给本官俸
晋高祖天福二年正月敕周以把宋封夏殷之后为二
王后兼封舜之后为三恪唐以周隋之后封公又封魏
之后为三恪夫应天开国恭已临人宜覃继绝之恩以
广延洪之道宜于唐朝宗属中取一人封公世袭兼隋
之酅公为二王后以后周介公备三恪其主祀及赴大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3a 页
朝会委所司具典籍申奏其唐朝宗属中旧在朝及诸
为官者各㩀资历考限满日循品秩序迁已有出身者
任令参选
十一月二王后太子右赞善大夫袭酅国杨延寿父大
理评事邺赠太子中舍
四年九月癸未敕周受龙图立夏殷之祀唐膺凤历开
酅介之封历代相沿百王不易朕显符景运肇启丕基
乃眷前朝载稽旧典宜开土宇俾奉宗祧周推继绝之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3b 页
仁以示惟新之德宜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李从益
为郇公奉唐之祀服色旌旗一依旧制以西京至德宫
为庙牲帛器服悉从官给
五年正月庚寅以二王后前太子右赞善大夫袭封酅
国公食邑三千户杨延寿为太子左谕德三恪后汝州
襄城县令袭介国公宇文颉加食邑三千户
六年二月以三恪后汝州襄城县令袭封介国公食邑
三千户宇文颉为太子率更令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4a 页
汉隐帝即位诏唐晋两朝求访子孙立为二王后
周太祖广顺元年正月五日制以晋汉之裔为二王后
委中书门下处分
其年十月以李重玉为右监门卫将军重玉明宗之孙
也父从㻮庄宗末遇害至太祖授重玉官秩令主祭念
遗孤恤王者之后也
 
 
卷一百七十三 第 24b 页
 
 
 
 
 
 
 
 册府元龟卷一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