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一百五十二 宋 王钦若等 撰
  帝王部
   明罚
雷电有震曜之象秋冬行肃杀之令王者法之以制刑
典其来尚矣故士师用弼于五教犯虽小而必刑王制
具列于四诛害为大而无赦盖圣人躬明哲之性通天
地之心佐德以威顺时行罚威克厥爱而事允济罚当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b 页
其罪而众知劝大则殛窜殊死非所以为重也小则鞭
扑入赎非所以为轻也然而阅罪简孚有司之详慎好
生宥过王者之宽恕不及于嗣刑期无刑随世损益厥
有论要吕刑云属于五极咸中有庆其是之谓乎
舜流共工于幽州(象恭滔天足以惑世/故流放之幽州北裔)放驩兜于崇山
(党于共工罪恶/同崇山南裔)窜三苗于三危(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三危西裔)
殛鲧于羽山(方命圯族绩用不成殛窜放流皆诛也/异其文述作之体羽山东裔在海中)
罪而天下咸服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a 页
周武王既伐纣乃杀恶来恶来纣臣善谗毁诸侯
汉高祖尝为项羽将丁公逐窘(丁公/名固)高祖彭城西短兵
接汉王急顾谓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引兵而还
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
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世之为
人臣者无效丁公也
文帝十六年东莞侯刘吉坐事国人过员免(事见役使/之员数也)
景帝三年冬十二月诏曰襄平侯嘉(纪通/子也)子恢说不孝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b 页
谋反欲以杀嘉大逆无道(恢说有私怨于其父而自谋/反欲令其父坐死也说读曰)
(悦/)其赦嘉为襄平侯及妻子当坐者复故爵(律大逆不/道父母妻)
(子同坐皆弃市今赦其馀子/不与恢说谋者复其故爵)论恢说及妻子如法
武帝元封六年黎侯召延坐不出持马要斩待发马给
军匿不出也
征和二年春制诏御史故丞相贺(臣钦若等/曰姓公孙)倚旧故乘
高埶而为邪(帝为太子贺已为/舍人故为旧故)兴美田以利子弟宾客
不顾元元无益边谷(戍边卒粮乏不能/为方计以益之也)货赂上流(丞相/贪冒)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a 页
(受贿于下故使众/庶货贿上流执事)朕忍之久矣终不自革(革改/也)乃以边
为援(使内郡自作车耕者自转所以饶边饶边所/以行恩施为己名援也或曰以胡为援也)使内郡
自省作车(边屯无事之时宜自治作车以给军用而令/内郡自省减诸馀功用而作车也省音所领)
(切/)又令耕者自转以困农(自转谷/于边)烦扰畜者重马伤耗
武备衰减(重谓怀孕者言转运之劳畜产疲团故/反使怀孕者为之伤耗以减武备也)下吏
妄赋百姓流亡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传逮/捕也)狱已
正于理
昭帝元凤四年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太常及庙令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b 页
丞郎吏皆劾大不敬会赦太常轑阳侯德免为庶人
元帝时诸葛丰为司𨽻校尉以春夏系治人在位多言
其短徙丰为城门校尉丰上书告光禄勋周堪光禄大
夫张猛帝不直丰乃制诏御史城门校尉丰前与光禄
勋堪光禄大夫猛在朝之时数称言堪猛之美丰前为
司𨽻校尉不顺四时脩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
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省察/也)而反怨堪猛
以求报举(举言其事/以报怨)告案无證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
卷一百五十二 第 4a 页
誉恣意不顾前言(前言谓称堪猛之美今/乃更言其短是不顾也)不信之大者
也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
成帝即位丞相御史条奏长信中太仆石显旧恶及其
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
病死先是元帝时显为中书令巧慧习事能探人主微
旨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至是免官及诸所交结以显
为官皆废
永始二年十二月诏曰故将作大匠万年佞邪不忠妄
卷一百五十二 第 4b 页
为巧诈多赋敛烦徭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
属毒流众庶海内怨望虽蒙赦令不宜居京师于是汤
与万年俱徙燉煌(初将作大匠解万年与关内侯陈/汤上封事起昌陵其后卒不就)
哀帝建平二年秋八月诏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
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过误/也)
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悖古不合时宜六月
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改元易号大赦天下以/求延祚而不蒙福哀帝)
(悔之故更下制书诸非赦罪事皆除之谓改制易号令/皆复故也非赦令也犹言自非赦令耳也语终辞也而)
卷一百五十二 第 5a 页
(读者不晓辄改也/为他字失本文也)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司皆伏辜
平帝即位以冷袖段犹等哀帝时定议尊定陶傅太后
为太皇太后丁后为帝太后与太后同尊又为共皇立
庙京师议入孝元皇帝贬袖犹皆徙合浦复免高昌侯
宏为庶人又有司奏方阳侯孙宠及右师谭等皆造作
奸谋罪及主者骨肉虽蒙赦令不宜处爵位在中土皆
免宠等徙合浦郡
后汉明帝时何汤为郎中守开阳门候帝微行夜还汤
卷一百五十二 第 5b 页
闭门不纳更从中东门入明旦诏诣大官赐食诸门候
皆夺俸
北乡侯初即位大将军耿宝中常侍樊丰侍中谢恽周
广乳母野王君王圣坐相阿党丰恽广下狱死宝自杀
圣徙㕐门
顺帝为太子江京樊丰共搆陷废为济阴王中黄门孙
程等十九人迎立之阎显兄弟闻帝立率兵入北宫尚
书郭镇与交锋刅遂斩显弟卫尉景遣使者入省夺得
卷一百五十二 第 6a 页
玺绶乃幸嘉德殿遣侍御史持节收阎显及其弟城门
校尉耀执金吾晏并下狱诛
永建元年虞诩代陈禅为司𨽻校尉数月间奏太傅冯
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
号为苛刻三公劾奏诩盛夏多系拘无辜为吏人患诩
上书自讼曰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今州
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
节为愚臣所发举赃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
卷一百五十二 第 6b 页
罪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耳顺帝省其章乃为免司
空陶敦
桓帝延熹二年梁冀以罪自杀其他所连及公卿列校
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十人故吏宾客免黜者三百馀人
朝廷为之空虚
献帝诛诸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讨有罪也
魏齐王芳嘉平中夏侯玄与李丰张缉苏铄刘贤乐敦同
谋害司马景王景王闻其谋先召李丰杀之事下有司
卷一百五十二 第 7a 页
收玄缉铄敦贤等送廷尉钟毓奏丰等谋迫胁至尊擅
诛冢宰大逆无道请论如法于是会公卿朝臣廷尉议
咸以为丰等各受殊宠典综机密缉承外戚椒房之尊
玄备世臣居列侯位而包藏祸心搆图凶逆交关阉竖
授以奸计畏惮天威不敢显谋乃欲要君胁上肆其诈
虐谋诛良辅擅相建立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毓所
正皆如科条律报毓施行诏书齐长公主先帝遗爱原
其三子死命(李丰子韬/尚公主)于是丰玄缉敦贤等皆夷三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7b 页
其馀亲属徙乐浪郡
晋武帝时石鉴转尚书时秦凉为虏所败遣鉴都督陇
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
坐讨吴贼虚张首级诏曰昔云中守魏尚以斩首不实
受刑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
所疾鉴备大臣吾所取信往者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
得竟不推究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乃
与下同诈所谓大臣义得尔乎有司奏是也顾未忍耳
卷一百五十二 第 8a 页
令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勿削爵土也
穆帝升平二年佽飞督王饶献鸩鸟帝怒鞭之二百使
殿中御史焚其鸟于四达之衢
后魏道武天兴三年李栗为左将军性简慢矜宠不率
礼度每在帝前舒放倨傲帝积其宿过诛之于是威严
始厉制勒群下尽卑逊之礼自栗始也
天赐六年秋七月慕容支属百馀家谋欲外奔发觉伏
诛死者三百馀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8b 页
太武太平真君五年二月中山王辰等八人以北伐后
期斩于那南
八年六月西征诸将军扶风公处贞等八将坐盗没军
资所在虏掠赃各千万诏并斩之
封磨奴渤海人被刑为官人崔浩之诛也太武谓磨奴
曰汝本应全所以致刑者繇事浩之故
文成兴安三年十一月辛酉行幸信都中山观察风俗
十二月诛河间郑民为贼盗者男生十五以下为生口
卷一百五十二 第 9a 页
班赐从官各有差
孝文延兴四年十二月诏西征吐谷浑兵在句律城初
叛军者斩次分配柔玄武川二镇斩者千馀人
城阳王鸾与安南将军卢渊李佐攻赭阳不利败退而
还时孝文幸瑕丘鸾请罪行宫孝文引见鸾等责之曰
卿等总率戎徒义因奋节而进不能夷拔贼城退不能
殄兹小寇亏损王威罪应大辟朕革变之始事从宽贷
今赦卿等死罪城阳降为定襄县王削户五百古者军
卷一百五十二 第 9b 页
行必载庙社之神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归今惩卿等
败军之罪于社之前以彰厥咎
李洪之为秦益二州刺史洪之素非廉靖每多受纳时
孝文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紏遂锁洪
之赴京孝文临太华庭集群臣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
又以酷暴孝文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宣武时高聪为散骑常侍兼护军藉贵因权耽于声色
贿纳之音闻于遐迩中尉崔亮面陈聪罪帝乃出聪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0a 页
平北将军孝明践祚以其素附高肇出为幽州刺史
孝庄建义三年四月尔朱天光讨丑奴萧宝寅于安定
破禽之送于京师丑奴斩于东市宝寅死于驼牛渚
后周闵帝元年二月丁亥楚国公赵贵谋反伏诛诏曰
朕闻文考昔与群公洎列将众官同心戮力共治天下
始终二十三载迭相辅弼上下无怨是以群公等用升
余于天位朕虽不德岂不识此是以朕与群公同姓者
如兄弟同于一心平定宇内各令子孙享祀百世而朕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0b 页
不明不能辑睦致使楚公贵不悦于朕与俟几通此奴
兴王龙仁子孙衍等阴相假署图危社稷事不克行为
开府宇文盛等所告及其推究咸伏厥辜兴言及此心
焉如痗(音妹/病也)但法者天下之法朕既为天下守法安敢
以私情废之书曰善善及后世恶恶止其身其贵通与
龙仁罪止一家衍止一房馀皆不问
武帝建德六年伐齐于阵获其齐昌王莫多娄敬显帝
责之曰汝有死罪三前从并走邺携妾弃母是不孝外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1a 页
为伪主戮力内实通启于朕是不忠送款之后犹持两
端是不信如此用怀不死何待遂斩之
隋高祖开皇九年以陈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嵯
王仪御史中丞沈观等邪佞于其主以致亡灭皆投之
边裔
沈君公自梁元帝败后尝在江陵祯明中与萧宪萧严
叛隋归陈后主擢为太子詹事君公博学有材辨善谈
论后主深器之陈亡隋文帝以其叛亡命斩于建康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1b 页
王谊为郢国公以思礼稍薄颇怀怨望上柱国元谐亦
颇失意谊数与相往来言论丑恶胡僧告之公卿奏谊
大逆不道罪当死帝见谊怆然曰朕与公旧为同学甚
相怜悯将奈国法何于是下诏曰谊有周之世早豫人
伦朕共游庠序遂相亲好然性怀险薄巫觋盈门鬼言
怪语称神道圣朕受命之初深存诫约口云改悔心实
不悛乃说四天王神道谊应受命书有谊谶天有谊星
桃鹿二川岐州之下岁在辰已兴帝王之业密令卜问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2a 页
殿省之灾又说其身是明王信用左道所在诖误自言
相表当王不疑此而赦之将或为乱禁暴除恶宜伏国
刑帝复令大理正赵绰谓谊曰时命如此将若之何于
是赐死于家
炀帝大业元年八月并州总管汉王谅反左仆射杨素
讨平之三年正月癸亥诏并州逆党已流配而逃亡者
所获之处即宜斩决
九年斛斯政奔高丽十年帝亲征高丽高丽囚送政帝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2b 页
大悦八月班师十月帝还京师十一月支解政于金光
门外
唐高祖武德元年十一月高祖见奴贼帅张贵数之曰
汝之为贼事绝人理不可忍言至乃对人父婿辱其妻
女古来群盗未有如斯之酷为人若此何可久全左右
㩧而腰斩之
三年太宗破王行本面縳请降引见于华阴高祖恐其
亡逃慰勉之还令入城高祖寻至蒲州数之曰汝请援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3a 页
建德求助武周弥历多时竟无至者知穷食尽方始出
降遂使城内官民久罹荼毒若不戮汝何谢冤魂于是
斩之籍没其妻子
太宗贞观二年六月下诏曰天地定位君臣之义以彰
卑高既陈人伦之道斯著是用笃厚风俗化成天下虽
复时经治乱主或昏明疾风劲草芬芳无绝剖心焚体
赴蹈如归夫岂不爱七尺之躯重百年之命谅繇君臣
义重名教所先故能明大节于当时立清风于身后至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3b 页
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况凡庸小竖有怀凶悖遐观典策罔不诛夷辰州刺史
长蛇县男裴虔通昔在隋代委质藩寮炀帝以旧邸之情
特相爱幸遂乃忘蔑君亲潜图弑逆密伺间隙招结群
丑长戟流矢一朝窃发天下之恶孰云可忍宜其夷宗
焚首以彰大戮但年代异时兼累逢赦令可特免极刑
投之四夷用明逆顺之理以奖君臣之义可除名削爵
迁配驩州(初宇文化及得志大见亲委及王世充败以/彭城归国高祖方以绥怀为务不之罪也初)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4a 页
(授滁州总管太宗尝从容谓侍臣曰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虔通炀帝故人也而亲为乱首朕方崇教义何)
(得忘之后数日而发诏虔通平常时每云身除隋室以/启大唐自以为功颇冇觖望之色及得罪怨愤岁馀而)
(死/)
七月戊申诏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
都督府长史唐奉义隋武牙郎将高元礼并于隋代俱蒙
任使乃恊契宇文化及搆成弑逆宜依裴虔通除名配
流岭表
七年春正月戊子诏曰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马德戡裴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4b 页
虔通孟景元礼杨览唐奉义牛方裕元敏薛良马举元
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弘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
覆等大业季年咸居列职或恩结一代任重一时乃包
藏凶慝罔思忠义爰在江都遂行弑逆罪百阎赵衅深
枭獍虽事是前代岁月已久而天下之恶古今同弃宜
从重典以厉臣节其子及孙并宜禁锢勿令齿叙化及
为魁首又窃名号一门之内凶恶尤甚但其兄士及不
预逆谋虽云昆季仅免诛戮自委质皇朝勋庸克著彰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5a 页
善瘅恶抑有旧章士及一房不在此例布告天下咸使
闻知
十九年十一月庚辰帝征辽回次易州界司马陈元璹
令百姓种蔬坑上而微火煦之欲其速生以拟供进太
宗闻之责其謟媚诏免官
高宗永徽四年正月丙子司徒荆王元景司空吴王恪
房州刺史驸马都尉房遗爱宁州刺史驸马都尉薛万
彻岚州刺史驸马都尉柴令武谋反二月乙酉遗爱万彻令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5b 页
武并斩元景及恪遗爱妻高阳公主令武妻巴陵公主
并赐死帝引遗爱谓曰与卿亲故何恨遂欲谋反遗爱
曰臣包藏奸慝诚合诛夷但臣告吴王恪冀以赎罪窃
见贞观中纥于承基游文芝并与侯君集刘兰同谋不
轨于后承基告君集文芝告刘兰并全首领更加官爵
帝曰卿承籍绪馀身尚公主岂比承基等且告吴王反
事无乃晚乎遗爱遂伏罪
龙朔三年四月壬辰右史董思恭以知考功贡举事预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6a 页
卖策问受赃帝令于朝堂斩之百僚毕集帝使谓之曰
古者帝王皆不独理藉股肱舟楫共安百姓今委寄公
等本望副朕心董思恭卖策问取钱物悉已搜获乱我
宪章蠹害特甚事须以杀止杀惩警后来公等宜看决
思恭与众共弃使语思恭曰汝是百代寒微未及伦伍
只如右史简英俊为之为汝薄解文章所以不次擢授
计应少自勉厉深荷恩荣遂敢狼藉取钱自触刑网汝
须丼心服死为天下鉴诫思恭临刑告变免死长流岭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6b 页

咸亨二年婺州司马秦怀恪坐赃特令朝堂斩之仍集
百寮及朝集使宣敕谓之曰王者统天理物莫不先安
百姓百姓安者止在庶寮朕所以每精简岳牧及诸州
上佐自非至诚清白景行循良者不辄畀此职庶其各
申智效以裨政道泰怀恪法司抵罪但合处流朕以刑
政之典须越常宪岂不知哀敬折狱情恤哀矜但以杀
止恶义在惩肃又以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故对公等加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7a 页
其显戮但法者国之权衡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
重准绳所以正曲直也罪恶难容者虽小必刑情状可
原者虽大必宥此乃彝典非故滥诛公等诸人当识朕
意足为殷鉴各宜勉之
中宗神龙元年三月制曰国之大纲惟刑与政刑之不
中政乃必亏刘光业王德寿王处贞屈贞筠鲍思恭刘景
阳等庸流浅识奸吏险夫以酷暴为能官以凶残为奉
法往从按察害虐在心倏忽加刑呼吸就戮曝骨流血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7b 页
其数甚多冤滥之声盈于海内朕惟新布泽恩被人群
抚事长怀尤深恻𨼆光业等五人积恶成衅并谢生涯
虽其人已殂而其迹可贬光业所有官爵并宜追夺其
枉被杀人各令州县乡里埋葬还其官荫刘景阳身虽
见在情不可矜特以会恩免其严罚宜从贬降以释冤

是月又制酷吏丘神绩来子珣万国俊周兴来俊臣鱼
承晔王景昭索元礼傅游艺王弘义张知默裴籍焦仁亶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8a 页
侯思止郭霸李敬仁皇甫文备陈嘉言等虽已身死并
遣除名
睿宗唐隆元年六月以越州长史宋之问饶州刺史冉
祖雍并交通凶逆徙于岭表
景云元年九月制曰潞州刺史赵彦昭交结回邪謟附
凶孽舆金辇货冒宠祈荣可贬归州刺史先是巫媪赵氏
昵于韦庶人得封为陇西夫人与彦昭邻居因附焉及
赵氏诛自其家获彦昭纳贿赂故贬官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8b 页
玄宗平韦庶人以左御史大夫窦怀贞謟事逆徒贬授
濠州司马员外郎
先天二年九月壬戌贬特进李峤之子太子率更令畅
为虔州刺史峤随畅之任敕曰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
臣则忠贰乃无赦特进致仕李峤往缘宗韦弑逆袭行
戡定揖让之际天命有归峤妄有窥觎不知逆顺伏陈
诡计朕亲览之以其早负词学累居台辅忍而莫言将
掩其恶今忠邪既辨与物惟新赏罚傥乖下民安劝虽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9a 页
赦典犹宜放斥于其老疾俾遂馀生听随子畅赴任
十月癸卯帝亲讲武于骊山之下徵兵二十万旌旗连
亘五十馀里戈鋋金甲照曜天地列大阵于长川坐作
进退以金鼓之声节之三军出入号令如一帝亲擐戎
服持沉香大鎗立于阵前威振宇宙长安士庶奔走纵
观填塞道路兵部尚书郭元振以亏失军容坐于纛下
将斩之宰相刘幽求张说跪马前谏曰元振翼戴上皇
有大功于国虽犯军令不可加刑伏望宽宥以从人望
卷一百五十二 第 19b 页
帝乃舍之配流新州给事中知礼部事唐绍以董军仪
有失坐于纛下斩之
开元三年正月以郯王府长史崔恪与昆弟不睦冀州
刺史平嗣先久阙温凊之礼并解见任
二月戊子敕曰涪州刺史周利贞滑州刺史裴谈饶州
刺史张利贞大理评事张思敬大理评事王承本京兆
府华元令刘晖贝州鄃县令杨允陈州太康令康璋侍
御史封询行及判官张芝卫遂之公孙琰申州司马钟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0a 页
思廉等十三人皆为酷吏比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事
迹稍轻并宜放归草泽终身勿齿
三月丙午廓州刺史左感意坐赃杖杀敕曰好生之德
虽叶于天意止杀之义用劝于生灵止者因而不犯杀
者岂以为暴前廓州刺史左感意顷居塞上拔自行间
薄效未输率情狂鄙轻侮彝宪侵扰公私赃数既多割
剥滋甚曾饥狼之不若固害马之宜除比令按问咸自
承伏且缘边人徭役辛苦朕尝思惠养特所哀怜宁有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0b 页
作牧宣条恣行非法傥不悛于常典何以塞彼深愆宜
其处置以谢百姓
四年正月癸未皇后妹婿尚衣奉御长孙昕与其妹婿
杨仙玉于里巷间殴击御史大夫李杰初昕以细故与
杰不恊自负懿戚遂肆其豪纵辱之即日杰上表自诉
曰发肤见毁虽则痛心冠冕被凌诚为辱国帝大怒令
于朝堂斩昕等左散骑常侍马怀素以阳和之月不可
行刑累表陈谏乃下诏曰夫为令者自近而及远刑罚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1a 页
者先亲而后疏长孙昕杨仙玉等凭恃戚属恣行凶险
轻侮常宪损辱大臣情特难容故令斩决今群官等累
陈表疏故有诚请以阳和之节用肃杀之时援引古今
词义深恳朕志虽从谏情亦惜法宜宽异门之罚从听
枯木之毙即宜决杀以谢百寮仍降敕书慰谕杰曰长
孙昕等朕之密戚不能相遵以礼而使凌犯衣冠惟寘
以极刑俾之谢罪卿志气忠亮为国柱臣宜以刚肠疾
恶勿以凶人介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1b 页
十年闰五月乙酉上封人蒋宠言事涉邪杖四十流于
藤州敕曰朕以菲德恭承大宝执天下之政奉宗庙之
灵于今十载矣何尝不日慎一日虽休勿休夙夜忧劳
无忘鉴寐永惟万事之统恐累三光之明幸天地休和
群生乐业尚且内惟辅弼外咨牧宰徵谏纳善举才任
贤伫求瘼以利人思进道以益化宇宙至大军国事殷
虑一物之失所当万方之重责故设匦鼓以通谏许士
庶之尽言而政教未孚浇讹日甚献言者苟求自达论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2a 页
事者多涉于妄国子进士常州人蒋宠学不师古识未
知今或离间君臣或非毁骨肉固是异端阿僻之说甚
乖输忠效直之意若寖以成风则奸险道长人而无礼
法所宜诛朕志在好生情求进善恐来者未悟傥默而
不言思存大猷务设宽典宜决杖一顿移贯藤州为百
姓自今已后贡举及陈奏上封者必须景行循谨无使
侥倖求名若制令有亏礼刑致紊失于政理责在朕躬
则敬伫昌言法当无𨼆百辟兆庶识朕意焉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2b 页
十一年帝谓宰臣曰昨闻万年县界崇仁坊有黄衣长
上斫杀人不见州县奏来是何道理时左金吾卫黄衣
长上杨骆持刀入乌那升家伤升妻女仅而免死有司
惧罪将掩之及是张说等且以实奏曰陛下至明无幽
不烛臣等闇劣诚负圣朝帝曰事在有司非卿之过宜
令京兆尹孟温即收骆集众杖杀
十五年赵州平棘县人赵乾祐献书妄引经义论及休
咎配流安南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3a 页
是年尚书左丞相张说御史大夫崔德甫中丞宇文融
以朋党坐说致仕德甫免官侍母融出为魏州刺史
十七年七月丁巳吏部侍郎崔浣坐交游非道制曰朕
闻四时之义信在不言三代之风德以归厚道可先乎
训俗理必繇乎在位有犯无隐名教之攸先上和下睦
宪章之惟旧其有辩言乱政实诫殷书伪行登朝深惩
鲁典朝请大夫守吏部侍郎上护军崔浣累践清要诚
宜至公承议郎守兴州别驾麻察频经贬逐理合迁善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3b 页
乃交搆将相离间君臣作謟黩之笙簧是德义之蝥贼
都水监丞齐敷灵州都督府兵曹参军郭禀等趋走末
品奸谲在心左道与人横议于下并青蝇可鉴害马难
容或任高星象或名微草芥上耻大夫之辱下羞徒𨽻
之刑特解严诛宜从远逐浣可高州良德县丞员外置
长任察可浔州皇化县尉员外置长任敷宜量决一百
长流崖州禀亦量决一百长流白州仍并差使驰驿领
送虽万方之过情切在予而四罪以闻刑其自尔且如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4a 页
非贤勿理食禄忧政庶乎文武百辟忠公事主出惟长
者之游言必先王之道光昭雅训可不务乎如或迹在
不经思出其位虽轻勿赦抑有常法布之朝纲知朕意

二十年六月幽州长史赵含章坐盗用库物左监门员
外将军杨元方受含章馈饷并于朝堂决杖流瀼州皆
赐死于路
二十四年四月诏曰武温慎聚合奸党托附权要妄搆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4b 页
异端为其魁杰兼有私秽合当极法宜重杖决一百河
南府福昌县主簿魏萱前睦州桐庐县尉王延祐相为
党与朝夕谈议既涉非违宜各决一顿长流窦州
天宝二年正月贬吏部侍郎苗晋卿吏部侍郎宋遥时
李林甫为尚书专在庙堂铨事唯委晋卿及宋遥主之
选人既多每年兼命他官有识者同考定书判务求其
寔是载春御史中丞张倚男奭参选晋卿与遥以倚初
承恩欲悦附之考选人列等第凡六十四人癸甲乙丙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5a 页
科奭在其首众知奭不读书论议纷然有苏孝蕴者尝
为范阳令前事安禄山具其事告之禄山恩宠特异谒
见不常因而奏之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升
第者十无一二焉奭手执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人谓
之曳白帝怒贬晋卿为安康郡太守遥为武当郡太守
倚为淮阳郡太守敕曰门庭之间不能训子选调之际
仍以托人时士子皆以为亏笑考官礼部郎中裴朏起
居舍人张烜监察御史宋昱右判拾遗孟正朝皆贬官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5b 页
岭外
五载十月河北道黜陟使以邺郡鄩阳县令杨懋等十
五人清状及善状闻剑南道黜陟使以江油郡太守赵
憕等六人赃状闻初诏委周亲举守令及是考绩乃下
诏曰朕忧彼黎元寄之牧宰尝虑授任非当抚字乖方
顷所以设举亲之科广得贤之路爰初诣阙亦既明试
以言及乎从政必欲深考其实悬之赏罚要以始终近
日分遣使臣因之巡察善恶之验事既足明惩劝之端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6a 页
言斯可复其杨懋等七人黜陟使并奏清状宜与改转
其所举主六品已下付所司准此处分五品已上各赐
一上下考李连等八人既奏善状除已改官者至选日
各减三两选仍稍优与处分一中上考赵憕等六人但
犯赃私除已流贬者自馀并速准律科断其举主各量
犯者罪状轻重咸从贬黜仍宣示中外咸使知悉
六载二月丁酉岭南五府经略采访使彭果坐赃伏罪
诏曰岭南五府经略采访使光禄少卿兼南海郡太守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6b 页
摄御史中丞彭果顷者擢以非次镇彼方隅不能慎守
名简克副朝寄而乃贪惏匪极求欲无厌官吏恣其侵
渔苍生受其涂炭丑声转露秽迹弥彰及令推穷并自
招伏计其赃数十万有馀议以常科法当殊死但尚宽
典免致严诛宜从杖罚俾徙荒徼即就大理寺门决六
十除名长流溱溪郡仍即差使驰驿领送至彼捉搦勿
许东西
十四载正月左降官澧阳郡长史吉温坐非法伏罪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7a 页
曰太中大夫澧阳长史员外置同正员吉温顷因任使
辄肆威福行刻物之法人殆不堪奋自贤之心士无敢
忤况徇私倾险公行毁誉饰伪言而售诈崇诡行以钓
名离贰朝廷猜携伦伍近皆发露薄从贬黜而作孽未
弭𨼆慝更彰且纵奸非逼人子女复受贿赂莫惧彝章
或侵渔田宅取纳口马尚恐诬谬当令按劾及寻枝叶
咸悉根源人之无良乃至于此国有常宪合寘极刑时
属阳生特从宽议宜谪遐裔以戒庶寮可晋康郡端溪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7b 页
县尉员外置长任所在即驰驿发遣
十一月范阳节度安禄山反兵向阙是月斩其男太仆
卿庆宗
肃宗幸灵武至安定郡初帝之北新平太守薛羽安定
太守徐㲄皆弃郡走使人惊散左右劝帝斩之以励天
下帝斩之而后行
至德元载九月肃宗引潼关败将王思礼吕崇贲李承
光等于纛下将斩之文部尚书平章事房琯救之独斩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8a 页
承光馀并释放
二载凤翔张谦奴附子告谦与逆贼为细作三司推鞫
虚妄乃下诏曰周以五声听讼汉以三章约法自下讼
上败俗乱常矫诬之词妄称不轨忿意之嫉图有诛夷
朕处分中书门下再令按问备兹阅实其妄告张谦奴
附子宜付凤翔郡集众决杀
十月帝自凤翔还京西京文武胁从官免冠徒跣朝堂
谢罪收付大理京兆狱分系之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8b 页
十二月受贼伪官陈希烈达奚珣等二百馀人并系杨
国忠宅付三司推鞫丙戌东京胁从官免禁系者数百
人引于朝堂免冠徒跣号泣叩头谢罪辛亥又遣礼部
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为三司详理使是月三司所
推受贼伪官陈希烈等定六等罪于尚书省集议皆以
为极重刑之于市与众弃之其次自尽及重杖一顿其
次三等皆流贬壬申以岁除之日行刑于子城西南隅
柳树下集百寮观焉自尽于大理寺决杖于京兆府门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9a 页
诏曰人臣之节有死无二为国之体将而必诛况乎委
质贼庭宴安逆命耽受宠禄淹延岁时不顾恩义助其
效用此则可宥法将何施达奚珣等或受任台辅位极
人臣或累叶宠荣姻联戚里历践台阁职通中外夫以
犬马微贱之畜犹知恋主龟蛇蠢动之类皆能报恩岂
曰人臣曾无感激有腼面目事于寇雠乱臣贼子何以
过也自逆贼作难倾覆邦家凡在黎元皆含愤怒杀身
殉国者不可胜数此等黔首独背国恩岂可列在崇班
卷一百五十二 第 29b 页
荷兹禄位不思君亲之分唯与凶逆同心受任于枭獍
之间咨谋于豺虺之辈静言思此情何可矜朕志在含
弘法务宽贷然凶恶之类自招其咎人神所弃天地不
容原其本心皆合殊死就中情状仍有处分达奚珣等
一十八人并宜处斩陈希烈等七人并赐自尽前大理
卿张均特宜免死长流合浦郡
代宗永泰元年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李钧钧弟京兆府
法曹参军锷并不守名教配钧于施州锷于辰州纵会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0a 页
非常之赦不在免限钧锷温州人也天宝中州举道举
咸赴京师既升第参官遂割贯长安与乡里绝凡二十
馀载母死不举温州别驾知州事嗣曹王皋具以事闻
下宪司讯问钧等具伏罪帝叹息久之曰三千之刑莫
大于此合寘轘裂岂止谪窜焉
大历二年正月逆贼周智光男元翰华州司马元耀判
官监察御史邵贲都虞候蒋罗汉并伏诛其元翰邵贲
处极刑要斩敕曰大逆不道抵夷狄之诛同恶相济当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0b 页
弃市之法以惩干纪式按彝章周元翰贼臣之子凶慝
成性与父偕乱厥罪惟均邵贲敢有包藏恣其悖虐怙
威灭义夺攘往来虔戮无辜罪浮于帅宜并处极法其
周元耀蒋罗汉尹元经毛崇彬李尚林等共肆丑图同
恶相济犹舍斧锧俾全要领其刘宪周封崔劝等同附
奸邪俱行扇惑以私情蠹国议法从宽周元清年在幼
冲法当配没并准法处分朕自临万国思措五刑不虞
凶残有此冒犯寘以明宪期于止杀凡百卿士知朕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1a 页

四年正月辛卯诏曰恃众专杀谓之乱常合旅并命谓
之不道按以春秋重其责帅况自悖人理实生厉阶合
从弃市之论尚就议亲之典夷州流人前颍州刺史李
岵幸以宗属列于藩任政之不脩乱是用长轻侮法令
动摇军州御史姚奭巡至所部其弟参于佐理诸将素
有猜嫌欲加之罪不可无状遂言使者之来事在不测
俾其完聚甲兵变更将守潜疏其意以搆祸萌而岵亲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1b 页
自点窜诈云奭之遗堕以此疑众因而合谋兄弟同诛
宗党咸沦胥而毙又陷数家勤兵抗威以拒所统人不
堪命一方骚然顷发近臣审令按理丑图既露奸状甚
明薄示戒惩已从流斥询于群议颇屈常典朕思以道
德在宥天下庶使一代之人登于仁寿之域风俗犹薄
政教不明致令长吏专此威暴无罪无辜横分身首冤
气惨结有伤元和惕然增怀良亦自咎期于止杀不可
措刑宽其斧锧之诛降从盘水之礼宜赐自尽虽恩不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2a 页
掩义道在无私而礼有缘情诚亦多愧王者之法敢忘
至公凡百卿士宜知朕意初岵专杀有司以岵当流罪
帝务息人虑三军不安乃按军令
癸巳诏曰盖议谳之道期于无刑有明罚以校其犯者
有立训以导其迷者有舍过以举其才者有谕旨以愧
其心者在于听理必参而用之朝奉郎守京兆府奉先
县令赐绯鱼袋张增忝为奉法之吏不具狱论而自专
威命虽义形嫉恶而情近深文鄜坊都防禦使衙前将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2b 页
右骁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叔孙胜不
率戒训自抵彝章恣其旧猛以至凌犯岂非惠奸纵暴
者欤凡人之情各于其党皆不能屈心引义同合至公
过用此生刑用此作询于卿士咸引正议朕以增之宰
邑颇有政能惠于疲人可谓良吏胜亦久服戎事备经
战守艰虞已来累有勋绩并宽以常宪惜其所长俾从
罢黜用伫来效宜各解见任其叔孙胜仍付抱玉军前
驱使初胜之属怒率麾下数十人突入公府增遭殴辱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3a 页
仅而获全帝闻而怒之发御史讯鞫咸得其状故有是
命也
六年上封人李少良告宰臣元载阴事复又漏言于韦
颂等帝大怒乃敕曰李少良韦颂等凶险悖戾反常逆
理恣其谗说将搆祸阶离间君臣矫诬中外丑图奸状
按验皆明殿中侍御史陆珽幸忝清宪之职仍参儒馆
之侍交结非类包藏不测岂有周行之列容此一凶迹
既同恶法当均罪并宜付京兆府各决重杖一顿朕每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3b 页
以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必先观行然后察言岂兹谮讟
能回听断夫招贤纳谏君之体也献直尽规臣之节也
朕仄席思理伫闻政道岂谓奸邪凶慝紊我彝伦须别
是非用分泾渭再加详鞫能正刑典凡百在位宜悉朕
怀时元载专政用事所居第宅崇侈子弟纵横货贿公
行士庶咸嫉之少良忿不见用乘众怒以抗疏帝闻之
留少良于禁中客省少良友人韦颂因至禁门访少良
少良漏其言颂不慎密遂为载备知其旨班国子司业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4a 页
善经之子也少传父业颇通经史性浮躁而疏故俱及
于难自是载之恶始彰
十二年五月元载党卓英倩李待荣李季连并付京兆
府集众杖杀
十月京畿水旱京兆尹黎干奏损田户部侍郎判度支
韩滉执奏干不实乃命巡覆时渭南县令刘藻曲附度
支且善干名以县界田并无损白于府及户部分巡御
史赵计不欲忤度支奏报恊藻帝览奏以为水旱咸均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4b 页
不宜渭南独免申命侍御史朱敖再覆敖复命渭南损
田三千馀顷帝叹息久之大怒藻因谓敖曰县令职在
字人不损犹宜称损损而不问岂有恤隐之意耶卿之
此行可谓称职下有司讯覆藻及赵计并伏罪乃罢藻
为万州南浦县员外尉计为澧州员外司户参军
十三年三月陇右节度判官御史裴昕及昭义军节度
使李承昭之子润之并专杀伏罪敕曰自古制刑杀人
者死法不可缓断之则行裴昕顷在军幕遂知留务内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5a 页
怀私忿敢蓄凶谋曾无罪名专杀良将宪司鞫问款占
明白密迩京师擅行威戮宜付京兆府集众决杀又
润之
贼杀无辜污染属籍与众同弃何必甸人朕于勋
臣子孙皆欲优异但杀人之罪法不可宽国有旧条是
用恭守及兹即戮悯恻良深亦宜付京兆府集众决杀
昕左仆射冕之从兄弟也陇右副元帅李抱玉引为判
官有吏干抱玉卒掌留务于盩厔行营以法操下有兵
马大将张肃耻为所属颇慢易之昕方以严毅取名冀
卷一百五十二 第 35b 页
其趋拜会是激怒因杖杀之三军惕骇军吏驰驿以闻
帝异之下有司讯问昕词无所屈承罪而已润之凶悖
之徒也父承诏掌方面家产优厚肆其狂悖因奸通使
酒杀人事泄金吾擒之以闻
 
 
 
 册府元龟卷一百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