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五十五  宋 王钦若等 撰
  帝王部
   养老
礼曰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故有虞氏养老以燕礼夏后
氏以飨礼商人以食礼周人脩而兼用之必以八月诸
物老成顺其时气以助养育天子袒而割牲侯王设酱
公卿馔珍所以老穷不遗彊不犯弱众不暴寡明长幼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之序兴揖让之风习乡上齿之义备矣降及后世巡省
风俗则先问高年时临旧都乃宴衎故老或赐饮于端
阙或回舆于私室而又因灵休之集毕嘉祀之礼则锡
以鸠杖贲之束帛登板授之职开石窌之封此皆介于
景福终之以仁斯教化之大本盛王之令典也流于惇
史岂不美欤
帝舜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殷汤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周文王为西伯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
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饱不煖不饱谓之冻馁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汉文帝元年三月诏曰老者非帛不煖非肉不饱今岁
首不时使人存问老幼(存省/视也)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
以使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
(禀给也粥淖糜也给米使为糜粥也陈/久旧也小雅甫田之诗曰我取其陈)岂称养老之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意哉具为令(使其备/为条制)有司请令县道(或县或道皆用此/制也有蛮夷曰道)
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㪷其九十
以上人赐帛二疋絮三斤(絮绵/也)赐物及当禀粥米者长
吏阅视丞若尉致(长吏县之令长也若者豫及之词/致者送至也或丞或尉自致之也)
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都吏今督/邮是也)
称者督之(循行有不如诏旨者/二千石察视责罚之)刑者及罪有耐以上不
用此令(一岁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之能任其罪也/又曰刑为先被刑也有罪在吏未决者言八十)
(九十之人虽合加赐其中有被/刑罪者不在此赐物令条中也)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武帝建元元年二月赦天下民年八十复二等九十复
甲卒(二等复二口之等也复/甲卒不预革车之赋也)
四月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道民莫
善于德然即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
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
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以有受粥法(给/米)
(粟以为/糜粥)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若/者)
(豫及之词也有子即复子/无子即复孙也遂申也)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元狩元年四月赦天下赐民年九十以上帛人二疋絮
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
元封元年登封太山还诏行所巡至七十以上帛人二

宣帝地节三年三月诏赐高年帛
元康元年三月以凤凰集泰山赐三老帛
二年三月以凤凰丼露降集赐天下高年帛
三年春以神爵集泰山赐天下高年帛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四年三月诏以乃者神爵嘉祥赐三老帛人各二疋
神爵元年三月祠后土赐天下高年帛
四年二月诏以乃者凤凰丼露降及神爵集赐天下高
年帛
五凤二年三月鸾凤集赐高年帛
丼露二年正月赦天下赐高年帛
三年诏以乃者凤凰集新蔡赐新蔡三老帛
元帝初元元年四月赐三老帛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四年祠后土赦汾阳赐高年帛
五年四月赐三老帛人五疋
永光元年正月郊泰畤赐云阳高年帛
三月赦天下赐高年帛
二年二月赦天下赐天下三老帛
建昭五年二月赐三老帛
成帝建始元年赐三老钱帛
鸿嘉元年二月赐天下高年帛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永始四年正月行幸丼泉赐高年帛
哀帝以绥和二年四月即位赦天下赐三老帛
平帝元始元年诏天下吏比二千石已上年老致仕者
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
四年二月大赦赐天下高年帛
后汉明帝永平二年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之礼
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三朝谓明堂/辟雍灵台也)
𦕈眇小子属当圣业(眇眇犹/微微也)间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今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
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漱(字本作/酉从胤)
(与太祖庙讳/下字音同)祝哽在前祝噎在后(老人食多哽咽故置/人于前后祝之令其)
(不哽/噎也)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仪万舞于庭朕固薄
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已永念惭疚无忘厥心
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
报无言不酬其赐荣爵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
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鳏寡称朕意焉
三年二月立皇太子赐三老爵三级
八年十月临辟雍养三老五更
十二年五月赐天下三老爵人三级
十七年五月赐天下三老爵人三级
章帝建初二年冬行飨礼以故司空伏恭为三老侍中
骑都尉周泽为五更
三年立皇后赐三老爵人三级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四年四月立皇太子赐三老爵人三级
七年九月幸邺赐三老钱
元和二年二月耕于定陶诏曰三老尊年也其赐帛人
一疋五月诏赐天下高年爵三级
章和元年七月诏曰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
饮食(月令中/秋之令)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疋以为醴酪
和帝永元三年十月幸长安诏赐行所过三老钱帛
四年八月赐三老爵人三级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十二年三月赐三老爵人三级
十五年九月南巡赐所过三老官属及民百年者钱帛
元兴元年十二月赐天下三老爵人三级
安帝永初三年正月加元服赐三老爵人二级
元初四年七月诏曰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
方今案比之时郡县不奉行虽有糜粥糠秕相半长吏
怠事莫有躬亲甚违诏书养老之意其务崇仁恕赈护
寡独称朕意焉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延光元年三月改元赦赐三老爵二级
李充为左中郎将年八十以为国三老帝常特进见赐
以几杖
顺帝永建元年正月大赦赐三老爵三级
四年帝加元服赐三老爵人二级
阳嘉元年正月立皇后赐三老爵人三级
三年五月大赦赐民间年八十以上米一斛肉二十斤
酒五斗九十以上加赐帛人二疋絮三斤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桓帝建和元年正月大赦赐三老爵三级
二年正月甲子加元服大赦年八十以上米酒肉九十
以上加帛二疋绵三斤
永兴二年十一月校猎赐所过道傍年九十以上钱各
有差
灵帝光和元年冬行辟雍礼以光禄大夫杨赐为三老
魏文帝黄初中苏林为博士给事中帝作典论所称苏
林者是也以老归第国家每遣人就问之数加赐遗年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八十馀卒
高贵乡公丼露三年八月诏曰夫养老兴教三代所以
树风化垂不朽也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纳诲
著在惇史然后六合承流下观而化宜妙简德行以充
其选关内侯王祥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关内侯郑小同
温恭孝友帅礼不忒其以祥为三老小同为五更车驾
亲率群司躬行古礼焉(汉晋春秋曰帝乞言于祥祥对/曰昔者明王礼乐既备化之以)
(忠诚忠诚之发形于言行夫大人者言行动乎天地天/且弗违况于人乎臣钦若等曰按晋书志二年行养老)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礼/)
晋惠帝永平元年五月赐高年帛人三疋
永兴元年三月大赦赐高年帛三疋
明帝太宁三年闰二月即位赐孤老帛人二疋
成帝咸和元年二月大赦改元赐孤老米人二斛
孝武太元五年六月赐孤老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
后魏太武时居蛇侯罗结年百七岁为长秋卿后年一
百一十诏听归老赐大宁东川以为居业并筑城即号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曰罗侯城朝廷每有大事骑马询访焉
文成和平二年三月幸中山至于邺遂幸信都舆驾所
过皆亲封高年问民疾苦民年八十以上一子不从役
四年三月赐京师民年七十以上太官厨食以终其年
孝文延兴三年十一月赐高年布帛
太和元年十月诏七十以上一子不从役又宴京邑耆
老于太华殿赐以衣服
三年五月诏曰昔四代养老问道乞言朕虽冲昧每尚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其美今赐国老各衣一袭绵五斤绢布各五疋
四年七月改作东明观诏会京师耆老赐锦䌽衣服几
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
六年三月幸武州山石窟寺赐贫老者衣服
十五年八月议养老
十六年二月赐京邑老人鸠杖八月司徒尉元以老逊
位以元为三老以前鸿胪卿游明根为五更诏曰夫大
道凝虚至德冲挹故后王法玄猷以御世圣人崇谦光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而隆美是以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明孝悌于
万国垂教本于天下自非道高识博孰能处之是以五
帝宪德三王乞言若求备一人同之古哲叔世之老孰
能克堪师上圣则难为其举傅中庸则易为其选朕既
虚寡德谢曩哲老更之选差可有之前司徒山阳郡公
尉元前大鸿胪卿新太伯游明根并元亨利贞明允诚
素少著英风老敷雅迹位显台宿终归私第可谓知始
知卒希世之贤也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重卿以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于是养三老五更于明堂国
老庶老于阶下帝再拜三老亲袒割牲执爵而馈于五
更行肃拜之礼赐国老庶老衣服有差既而元言曰自
天地分判五行施则人之所崇莫重于孝顺然五孝六
顺天地之所先愿陛下重之以化四方臣既年衰不究
远趣心耳所及敢不尽诚帝曰孝顺之道天地之经今
承三老明言铭之于怀明根言曰夫至孝通灵至顺感
幽孝顺之道无所不格愿陛下念之以济黎庶臣年志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朽弊识见昧然在心之虑不敢不尽帝曰五更助三老
以言至范敷展德音当克巳复礼以遵所授礼毕乃赐
步挽一乘诏曰夫尊老尚更列圣同致钦年敬德绵哲
齐轨朕虽道谢玄风识昧睿则然仰禀先诲全遵猷旨
故推老以德立更以元父焉斯彰兄焉斯显矣前司徒
公元前鸿胪卿明根并以充德悬车懿量归老故尊公
以三事更以五虽老更非官耋耄罔禄然禀事既高宜
加殊养三老可给上公之禄五更可食元卿之俸供养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之味亦同其列其后车驾幸邺明根朝于行宫诏曰游
五更养素蓬檐归终衡里可谓朝之硕德国之老成可
赐帛五百疋谷五百斛敕大官备送珍羞后车驾幸邺
又朝行宫赐谷帛如前为造甲第国有大事常玺书访
之旧疹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时奚护为外都大官
诏以护年迈既未致仕令依旧养老之例
十七年八月帝南伐至泗州民年七十以上赐爵一级
九月济河诏雒怀并泗所过四州之民百年以上假县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令九十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
赐爵一级
十八年正月帝南巡诏相兖豫三州百年以上假县令
九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级孤老不能自
存者赐粟五石帛二疋
八月丙寅诏六镇及禦夷城人年八十以上而无子孙
兄弟终身给其廪粟七十以上家贫者各赐粟十斛
十一月辛未诏冀定二州民百年以上假以县令九十
卷五十五 第 13a 页
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

十二月丁卯诏郢豫二州之民百龄以上假县令九十
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
级鳏老不能自存赐以谷帛
十九年四月幸彭城赐百岁以上假县令九十以上赐
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级老疾
不能自存者赐谷帛
卷五十五 第 13b 页
六月帝自伐齐回车驾所经百年以上赐假县令九十
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
级孤老不能自存者赐以谷帛
十月曲赦相州民百年以上假郡守九十以上假县令
八十以上赐爵三级七十以上赐爵二级孤老不能自
存者赐以谷帛
二十年二月诏畿内七十以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
之礼
卷五十五 第 14a 页
三月宴群臣及国老庶老于华林园诏曰国老黄耇以
上假中散大夫郡守耆年以上假给事中县令庶老直
假郡县名赐鸠杖衣裳
二十一年二月诏并州士人年六十以上假以郡守
三月诏汾州民百年以上假县令九十以上赐爵三级
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级
五月泛渭入河诏雍州士人百年以上假华郡太守九
十以上假荒郡八十以上假华县七十以上假荒县庶
卷五十五 第 14b 页
老以年各减一等七十以上赐爵三级时裴安祖为河
东州主管后閒居养志不出城邑帝幸长安至河东存
访故老安祖朝于蒲坂帝与语甚悦仍拜安邑令安祖
以老病固辞诏给一时俸以供汤药焉
宣武景明三年八月以前大傅平阳公丕为三老
孝明熙平二年四月诏京尹所统百年以上赐大郡板
九十以上赐小郡板
神龟元年正月诏京畿百年以上给大郡板九十以上
卷五十五 第 15a 页
给小郡板八十以上给大县板七十以上给小县板诸
州百姓百岁以上给小郡板九十以上给上县板八十
以上给中县板
正光四年七月诏曰达尊斯在齿预一焉崇敬黄耇先
代通训故方叔以元老处位充国缘自强见留虽七十
致仕明乎典故然以德尚壮许其絷维今庶寮之中或
年迫悬车循礼宜退但少收其力老弃其身言念勋旧
眷然未忍或戴白在朝未尝外任或停私历纪甫授考
卷五十五 第 15b 页
级如此之徒虽满七十听其莅民以终常限或新解县
吏或外任私停已满七十方求更叙者吏部可依令闻
奏其有高名峻德老成髦士灼然显达为时所知者不
拘斯例若才非秀异见在朝官依令合解者可给本官
半禄以终其身使辞朝之叟不恨归于闾巷矣
孝庄建义元年五月诏上党百年以下九十以上板三
品郡八十以上四品郡七十以上五品郡
后周明帝武成二年六月己巳板授高年刺史守令各
卷五十五 第 16a 页
有差
武帝保定元年正月甲戌诏先经有职官年六十以上
及民年七十以上节级板授官
三年四月幸太学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以食之
三老入门帝迎拜门屏之閒三老答拜有司设三老席
于中楹南向大师晋公护升陛设几于席三老升席南
面凭几而坐以师道自居大司寇楚公宁升陛正舄帝
升立于斧扆之间西面有司进馔帝跪设酱豆亲袒割
卷五十五 第 16b 页
三老食讫帝又亲跪受爵以漱有司撤讫帝北面立访
道三老乃起立于帝后帝曰猥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
不知正治之要公其诲之三老答曰木受绳则正后从
諌则圣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諌以知得失天下乃
安惟陛下念之又曰为国之本在乎忠信是以古人云
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莫不繇之愿陛下守而
勿失又曰治国之道必须有法法者国之纲纪纲纪不
可不正正之之道在于赏罚而已若有功不赏有罪不
卷五十五 第 17a 页
罚则天下善恶不分人无所措手足矣三老言毕帝再
拜受答拜焉礼成而出
七月丁丑幸津门问百年赐钱帛又赐板授有差
建德二年诏曰尊年尚齿列代弘规序旧酬劳哲王明
范朕嗣承洪业君临万邦驱彼兆庶寘诸仁寿军民之
间年多耆耋眷言衰暮宜有优崇可颁受老职使荣沾
邑里
宣帝时柱国阎庆于武帝朝抗表致仕庆既衰老常婴
卷五十五 第 17b 页
沉痼帝以其先朝耆旧特异常伦乃诏静帝至第问疾
赐布帛千段医药所须令有司供给大象二年拜上柱

隋文帝践极令皇太子就周致仕柱国阎庆第问疾仍
供医药之费
炀帝大业五年二月丙辰宴耆旧四百人于武德殿颁
赐各有差
十月癸亥诏曰优德尚齿载之典训尊事乞言义彰昭
卷五十五 第 18a 页
序鬻熊为乘取非筋力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朕永言稽
古用求至治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序务简优秩无亏
药膳庶其卧治伫其弘益今岁耆老赴集者可于近郡
处置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滞不堪居职即给赐帛送还
本郡其官至七品以上者量给禄廪以终厥身
六年四月帝在江都宫宴江淮以南父老颁赐有差
七年二月诏曰今往涿郡巡抚民俗其河北诸郡及山
西山北年九十以上者板授太守八十者授县令
卷五十五 第 18b 页
唐高祖武德三年幸稷州召父老置酒高会赐帛
五年三月宴京城父老赐帛
太宗贞观三年四月诏高年八十以上粟二石九十以
上三石百岁加绢二疋
十月幸陇州诏岐陇二州八十以上赐物百岁以上尤
加优恤
五年十二月幸温汤新丰赐高年帛
六年三月幸九成宫八十以上赐粟帛
卷五十五 第 19a 页
五月宴岐州父老赐帛
九月幸庆善宫赐故老帛
十一年正月宴长安父老于玄武门赐以谷帛
三月幸洛阳宫宴父老于乾元殿赐以粟帛
是年车驾在雒阳幸甄权宅礼高年也权颍州人精晓
药术为天下之最时年一百三岁拜朝散大夫赐以粟
帛被褥几杖因诏百岁以上者给侍五人
十二年二月宴雒阳父老赐帛有差
卷五十五 第 19b 页
十三年正月朝于献陵三原县人年八十以上赐物有

十四年正月幸魏王宅赐同里老人物有差
十五年正月如雒阳所过州赐高年谷帛
五月并州父老请临幸帝赐宴于武成殿仍赐物遣之
十一月蒐于伊阙诏所经之县遣使存问高年赐帛各
有差
十七年六月并州父老诣阙贺皇太子疏爵晋藩赐宴
卷五十五 第 20a 页
及物以遣之
十一月以贞石表瑞制男子年七十以上量给酒米
十八年正月癸卯将以征高丽宴雍州父老百岁以上
毡被袍各一帛十疋粟十石九十以上物五段粟五石
八十以上物三段粟一石
十一月壬申至雒州遣使赍玺书诣郑汝怀泽四州问
高年宴赐各有差壬午宴雒州父老一百九十人于仪
鸾殿班赐有差
卷五十五 第 20b 页
十九年二月发雒阳征辽所经州县高年赐粟帛幸行
次河阳女子吕年百岁太宗幸其宅存问之赐毡帛袍
各一绵帛十段次汲县女子翟张并年百岁太宗幸其
宅存问之赐物如河阳
三月次平棘张道鸿之庐赐以衣服道鸿性鄙野无他
事行少时尝游名山得服食之诀居人间每饵金膏时
年百四十六岁
十月次营州召父老年七十以上赐缯帛绫锦等
卷五十五 第 21a 页
二十年幸并州引太原父老宴之赐物有差
二月发并州赐所过高年粟有差
七月幸灵州赐高年粟帛有差
八月丁卯见京城父老于北阙赐食及粟帛
二十二年三月至玉华宫赐所过高年粟帛
二十三年五月以丼雨赐天下八十以上粟帛
高宗永徽六年十月立武氏为皇后赦天下八十以上
老人各赐粟二石帛三段百岁以上各赐粟五石帛十
卷五十五 第 21b 页

显庆元年正月辛未立皇太子赦诸年八十以上各赐
粟帛己卯宴京城老人八十以上赐物各有差
二年二月幸雒阳父老百岁以上赐毡被一具袍一领
丝绢十段粟二十石仍遣使就家存问九十以上各赐
丝绢五段十月幸郑州赐八十以上老人粟帛有差
闰十二月以驾幸东都诏所经处八十以上老人赐毡
袍绵及粟有差
卷五十五 第 22a 页
五年三月幸并州老人年八十以上板授刺史县令并
赐毡被粟帛各有差
龙朔元年九月驾幸河南县妇人张氏年一百三岁遂
赐绢三十疋毡被一具皇后太子亦亲问赐以衣物及
缯䌽
乾封元年正月改元诏诸老人八十以上者假授刺史
司马量赐粟帛
总章二年九月幸岐州赐高年衣服粟帛
卷五十五 第 22b 页
咸亨元年十一月将幸东都宴京城父老有不能行者
仍许子弟扶至殿庭仍节级赐物及黄帔而遣之
上元三年三月自汝州温阳还赐八十以上老人帛
弘道元年二月大赦天下老人百岁以上者板授下州
刺史妇人板授郡君九十以上者板授上州司马妇人
板授县君八十以上者板授县令妇人量赐粟帛
睿宗太极元年正月藉田大赦赐老人年九十以上板
授下州刺史绯衫牙笏八十以上板授上州司马绿衫
卷五十五 第 23a 页
木笏
玄宗开元二年九月引京师侍老宴于含元殿庭诏曰
古之为政先于尚老居则致养礼传三代行则就见制
问百年盖皇王之劝人教黎庶之为子朕寅奉休历祗
膺圣谟因秋归而岁成属星见于郊祀念其将至尤重
乞言俾伸恩于几杖期布惠于乡国九十以上宜赐几
杖八十以上宜赐鸠杖所司准式天下诸州侍老宜令
州县遂稳便设酒食一准京城赐几杖其妇人则送几
卷五十五 第 23b 页
杖于其家
三年十月诏古者亲问百年义在养老其侍年老九十
以上并笃疾各赐物四段绵帛各一疋
十一年正月车驾幸北都诏太原府父老八十以上赐
物五段板授上县令赐绯妇人板授上县君九十以上
赐物七段板授上州长史赐绯妇人板授郡君百岁以
上赐物十段板授上州刺史赐紫妇人板授郡君夫人
十一月亲祠南郊礼毕大赦诏百岁老人赐帛五段粟
卷五十五 第 24a 页
五石县令至其家存问给付
十三年十月东巡至濮州河南河北五百里内父老各
赐帛二疋十一月封禅礼毕徐曹亳汴许仙豫等州父
老各赐帛二疋十二月至东都京兆父老拜贺各赐帛
以遣之
十五年诏曰吏部选人有衰老不堪釐务者优其资致
仕量赐多少粟帛
十七年十一月诏诸州侍老百岁以上赐绵帛十段九
卷五十五 第 24b 页
十以上赐五段八十以上赐三段
二十年十月祠后土毕诏天下侍老百岁以上赐粟五
石八十以上三石
二十三年正月藉田礼毕诏天下侍老百岁以上板授
上州刺史九十中州刺史八十上州司马七十以上所
繇量给酒肉各令存问
二十四年八月千秋节召京兆父老宴敕并宜坐食讫
乐饮兼赐物
卷五十五 第 25a 页
二十六年七月册皇太子大赦诏天下侍老八十以上
赐粟三石帛三疋百岁以上赐粟五石绵帛五段并假
板授
二十七年二月加尊号大赦诏天下侍老百岁以上板
授下州刺史妇人板授郡君赐粟五石绢帛五段九十
以上板授州司马妇人板授县君粟三石绢帛三段八
十以上板授乡君粟二石绵帛二段
天宝元年正月改元诏天下侍老八十以上者宜委县
卷五十五 第 25b 页
官每加存问仍量赐粟帛侍丁者令其养母孝假者矜
其在丧此王政优容俾伸情理而官吏不依令式多杂
役使自今已后更不得然
三载十二月祀九宫贵神礼毕诏天下侍老百岁以上
赐绵帛五段粟三石八十以上三段粟二石
六载正月亲祠南郊礼毕诏天下侍老百年以上赐绵
帛五段粟三石八十以上绵帛三段粟二石仍令长官
存问
卷五十五 第 26a 页
七载五月加尊号诏京城父老各赐物十段七十以上
板授本县令其妻板授县君六十以上板授本县丞天
下侍老百岁以上板授下郡太守妇人板授郡君九十
以上板授上郡司马妇人板授县君八十以上板授县
令妇人板授乡君仍赐酒面
八载闰六月册尊号礼毕诏高年给属存养因时定式
务广仁恩其天下百姓丈夫七十五以上妇人七十以
上宜各给一人充侍仍自简择至八十以上依常式处
卷五十五 第 26b 页

十载正月亲祠南郊礼毕诏天下侍老百岁以上赐绵
帛五段粟五石八十以上绵帛三段粟三石丈夫七十
五以上妇人七十以上绢帛五段粟二石
十三载二月册尊号礼毕诏天下侍老百岁以上板授
本郡太守妇人板授郡夫人各赐绵帛五段粟三石八
十以上板授本县令妇人板授县君各赐绵帛二段粟
二石
卷五十五 第 27a 页
肃宗至德元年即位于灵武诏曰天下耆寿各赐物五
段侍老板授太守县令仍各赐物五段
二年十二月赦诏天下侍老八十以上板授有差并赐
绯鱼袋授太守县令
上元二年赦诏天下侍老未板授者与板授
代宗广德二年二月亲祠南郊礼毕大赦诏天下侍老
九十以上板授刺史七十以上板授上佐县令
德宗兴元元年六月发兴元诏本府耆老与板授本县
卷五十五 第 27b 页
令仍赐绯
贞元五年四月以太子少傅兼礼部尚书萧昕为工部
尚书前太子少詹事韦建为秘书并致仕仍给半禄料
后受致仕官者并宜准此旧例给半禄及赐帛其俸料
悉绝帝念归老之臣特命赐其半焉致仕官给半禄自
昕等始也
顺宗即位初大赦百姓九十以上板授及赐各有差仍
令官吏就家存问
卷五十五 第 28a 页
宪宗元和元年正月诏天下百姓高年赐米帛羊酒
十四年七月册尊号大赦委中书门下选黜陟使分巡
天下百姓高年者颁赐有差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十一月令郑覃往镇州
宣慰其四州之内有高年不能自存者就给粟帛
长庆元年正月郊祀礼毕赦制天下百姓高年者赐粟
及绵绢有差
三月以卢龙军节度使刘总归诏管内高年不能自存
卷五十五 第 28b 页
差官就问给赐粟帛(臣钦若等曰唐自武宗/已后无实录故事多阙)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四月即位制曰应诸道管内有高
年踰百岁者便与给复永俾除名自八十至九十者与
免一子免役州县不得差徭
十月德音有年过八十者免一子从征
明宗天成二年十月辛丑诏曰敬老之规前王所重养
亲之道为子居先应有年八十以上及家长有废疾者
宜免一丁差役俾遂奉养
卷五十五 第 29a 页
晋高祖天福二年四月丁亥制曰洪荒之内乡党之中
宜弘养老之规式表问年之道天下百姓有年八十以
上者与免一丁差徭仍令逐处简署上佐官
六年八月帝幸邺都制管内耆老八十以上者并与板
授上佐
周太祖广顺二年十一月左监门卫上将军李建崇石
神武大将军安伸左领军将军慕容业右领卫将军刘
彦章各赐紫敧正锦袍金涂银束带建崇等皆年七十
卷五十五 第 29b 页
馀太祖以旧将累为刺史留后老居班列故有是赐仍
令每日内殿起居退就公食
 
 
 
 
 
 册府元龟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