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十六  宋 王钦若等 撰
  帝王部
   封禅第二
唐高宗即位后公卿数请封禅龙朔一年十月癸丒诏
宜以四年正月有事于泰山所司详求故实务从折衷
仍以来年二月幸东都
十二月戊申诏曰海东二蕃久愆职贡近者命帅薄伐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军务事殷缘河州县劳于征役比虽多有蠲免庶事优
矜万邦俱会恐致烦扰劳逸二途理无兼遂介丘大礼
及幸都并宜且停
麟德元年七月丁未朔诏宜以三年正月式遵故实有
事于岱宗所司详求茂典以从折衷其诸州都督刺史
以二年十二月便集岳下诸王十月集东都缘边州府
襟要之处不在集限天下诸州明扬才彦或销声幽薮
或藏器下僚并随岳牧举送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九月乙丒诏曰来年行幸岱宗州县不得浪有烦扰其
水浅可涉不可缮造桥梁所行之处亦勿开道路诸州
及寺观并百姓不得辄献食
二年十月丁卯帝发东都赴东岳从驾文武兵士及仪
仗法物相继数百里列营置幕弥亘郊原突厥于阗波
斯天竺国罽宾乌苌昆崙倭国及新罗百济高丽等诸
蕃酋长各率其属扈从穹庐毡帐及牛羊驼马填候道
路是时频岁丰稔斗米至五钱豆麦不列于市议者以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为古来帝王封禅未有若斯之盛者也十二月丙午至
齐州停十日丙辰发灵岩顿至于太岳之下庚申帝御
行宫牙帐以朝群臣
乾封元年正月戊辰朔有事于泰山亲祠昊天上帝于
封祀之坛己巳帝登于泰山封玉牒于介丘庚午降禅
于社首山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先是李
绩许敬宗等议封禅仪注请以高祖太宗二座俱配昊
天上帝表曰臣闻殷荐上帝事有明文祖宗并列抑惟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通轨虽三五以降损益不同汉魏以还沿革殊致至于
帝郊严配之仪尊祖敬宗之典固以因心弘范缘情作
则孝思圣敬迥冠往初茂实宏规遂高终古伏惟高祖
太武皇帝改物创业拨乱反正受终明三统之历执竞
隆七百之基御极垂衣称物平施随山静稽天之浸授
首扑燎原之灾玄功畅于六虚圣绩覃于四海巍巍荡
荡无得而称太宗文皇帝凿乾履度括地提衡剪修蛇
于洞庭戮蚩尤于中冀戡召雨追风之孽轶断鳌练石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之勤微禹之功用轸宣尼之叹曰文之德实符姬旦之
时睿智神武含弘光大深居高视怀日月以炤临刚健
柔明体乾坤之博厚求贤劳于宵梦拜善急于朝餐总
宇宙以弥纶运阴阳而陶铸变浇伪于华胥之俗还淳
朴于大庭之辰九译同文八荒顺轨人神以合祥瑞毕
臻巢凤下窥游麟易扰山车泽马远服瑶池之驾醴泉
甘露近充上寿之尊优游垂拱制礼作乐远镜百王独
为称首再造区夏重安宸极昊天成命二帝受之升降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节文不宜差别而肃恭禋祀缀兆分位升中告禅天地
别飨乖严父配天之文失尊亲加隆之数今归功宗岳
请以二帝并配窃以太穆皇后造舟备礼爰定厥祥处
人伦之经居风化之始追踪文母播美周嫄文德皇后
伣天作合曾沙表庆功侔十乱化被二南两圣既已配
封则二后应须配禅申宸思淳深之极弘圣朝敬爱之
旨自我作古闻之往策周制所定夫何足云斯乃振扬
休烈昭宣懿范请存乎不刋永贻来叶诏从之又皇后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武氏上表曰伏以封禅旧仪祭皇地祗以太后昭配皆
以公卿行事以妾愚诚恐未周备何则乾坤定位刚柔
之义已殊经礼载陈中外之仪斯别岂有推尊先后而
以宰臣参祭详求至理有紊徽章妾望以展礼之日总
率六宫内外命妇亲临奠献以申如在之敬诏许之壬
申御朝觐坛受朝贺大赦癸酉帝谓群官曰升中大礼
不行来数千载近代帝王虽称封禅其间事有不同或
为求仙克禋或以巡游望拜皆非尊崇祖业近在隋朝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丧乱最甚老小填沟壑少壮染兵锋高祖发自晋阳拨
乱反正先朝躬擐甲胄赞成大业扫除氛祲廓清区宇
遂得四海宅心万方仰德朕丕承宝历十有七年终日
孜孜夙夜无怠属国家无事天下太平华夷乂安远近
辑睦所以躬亲展礼褒赞先勋情在归功固非为己遂
得上应天心下允人望今大礼既毕深以为慰公等休
戚是同故应共有此庆欲与公等饮尽欢各宜在外
更衣即求相见仍敕所司撤幄帐施玉床三品已上升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坛四品已下纵列坐坛下从酒设乐群臣及诸岳牧竞
来上寿起舞日晏方止戊寅诏兖州置寺观各三所观
以紫云仙鹤万岁为称寺以封峦非烟重轮为名丙戌
发自泰山改号封祀坛为舞鹤台介丘坛为万岁台降
禅坛为景云台以祀日各有灵鹤及山呼万岁之瑞故

上元三年二月诏以今冬有事于嵩岳令所司草仪注
务从典故闰二月诏以吐蕃犯塞停封岳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调露元年七月诏以今年冬至有事嵩岳宜令礼官学
士等详定仪注
十月庚申诏以突厥背诞其冬至于嵩山封禅宜权停
永淳二年七月庚申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嵩岳宜令
礼官学士等审定仪注务展诚敬仍令天下岳牧及京
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有孝行儒学文武之士于是诏
礼官议射牛之事太常博士裴守真奏议曰据周礼及
国语郊祀天地天子自射其牲汉武唯封泰山令侍中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儒者射牛行事至于馀祀亦无射牲之文但亲舂射牲
虽是古礼久从废省不可复行据封禅祀礼日未明十
五刻宰人以銮刀割牲质明而行事比銮驾至祠所牢
牲总毕天皇唯奠玉酌献而已若今祀前一日射牲事
即伤早祀日方始射牲事又伤晚若依汉武故事即非
亲射之仪事贵随时不可行用神功破阵乐及功臣庆
善乐二舞每奏上皆立对守真又议曰窃惟二舞肇兴
讴吟攸属赞九功之茂烈叶万国之欢心义均韶夏用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兼宾祭皆祖宗圣德而子孙享之详览传记未有皇王
立观之礼况升中大事华夷毕集九服仰垂拱之安百
蛮怀率舞之庆陶甄化育莫匪神功岂于乐舞别申严
禁臣等详拟奏二舞时天皇不合起立诏并从之寻以
帝不豫改用来年正月行封禅之礼十月癸亥车驾奉
天宫十一月丙戌诏曰朕闻仁者德之本叶亭育之至
途礼者道之末乃帝王之馀事历选往初详观曩躅恻
隐以孚其化变通以会其神朕以虚薄祗膺宝位旰食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宵衣惧忝于宗社如伤若厉伫济于黎元每以皇基肇
辟范围覆载遗惠所覃昭格区宇虔荷灵命尝虑下亏
鸿业遍刋群岳不足上报玄功已升闻于日观思款谒
于天台志在告成谅非为己属今兹丰稔方有事于嵩
丘崇累圣之丕绩祈兆人之嘉佑顷者分使出巡存问
风俗河南河北尚有十馀州旱涝加以朔方寇盗时或
侵边关内流离未能复业一物失所独甚纳隍数郡不
宁岂宜备礼前欲以来年正月封中岳者宜停(高宗自/东封之)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后天后盛劝行中岳之礼频下诏皆属年饥又蕃夷/寇边而辍于嵩山之下营奉高宫以为有事之渐)
玄宗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辛酉文武百官吏部尚书
裴漼等上请封东岳曰臣闻道协乾坤圣人之玄德功
存礼乐王者之能事故旁徵前载博考鸿名躬历数之
期遇天人之应莫不发号施令升中合符泽浸黎元以
茂声实者矣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握符提象出震
乘图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梯航接武毕尽戎
夷之献耕凿终欢不知尧舜之力恶除氛沴增日月之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光辉庆袭休荣杂烟云之气色灵物绍至休祥沓委江
茅将鄗黍均芳双觡与一茎齐烈固可以稽典训设坛
场悉符瑞之美答神祗之贶谦而不发虽在于圣心理
则难辞孰违于天意臣幸遭昌运谬齿周行咸申就日
之诚愿睹封峦之庆无任勤恳之至谨于朝堂奉表陈
情以闻帝手诏报曰自中朝有故国步艰难天祚我唐
大命集于圣真皇帝朕承奉丕业十有馀年德未加于
百姓化未覃于四海将何以拟洪烈于先帝报成功于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上玄至若尧舜禹汤之茂躅轩后周文之懿范非朕之
能逮也其有日月之瑞风云之祥则宗庙社稷之馀庆
也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则群公卿士之任职也抚躬内
省朕何有焉难违兆庶之情未议封崇之礼甲子侍中
臣乾曜中书令臣说等奏臣闻自古受天命居大宝者
必登崇高之丘行封禅之事所以展诚敬报神祗三五
迄今未之阙也是以高宗因武文之业盛岱亭之礼方
册所记虞夏同风圣移三朝年经五纪封崇之典缺而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未修山川望幸属在今日陛下靖多难尊先朝天所启
也承大统临万邦天所命也焉可不陟东岱禅云亭报
上玄之灵恩绍高宗之洪烈则天地之意宗庙之心将
何以克厌哉且陛下即位以来十有四载创九庙礼三
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弟兄文王之慈惠也卑宫
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
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和轩皇
之至理也至如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鳞介穷祥极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瑞盖以荐至而为常众多而不录正以天平地成人和
岁稔可以报于神明矣鸿生硕儒上章奏而请封禅者
前后千百圣情撝揖天鉴未回臣等仰考神心傍采众
望封峦展礼时不可抑陛下纵不欲以成功告天岂不
可以天休报德臣等昧死上请以闻帝手诏报曰夫登
封之礼告禅之仪盖圣人之能事明王之盛业也朕以
𦕈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祗惧恐不克胜幸赖群公以保
宗社至于休徵符瑞皆先帝遗庆朕何赖焉岂可以礼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百神觐群后备岱亭之礼展封祀之仪者哉虽诚请是
违而宿心未暇臣乾矅说等又上言曰臣等考天人之
际稽亿兆之情以为治定功成登封告禅鸿名盛则属
在圣明陛下让德冲深未允群议神祗缺望臣等惧焉
且今四海和平百蛮率职莫不含道德之甘实咀仁义
之馨香是以上帝聿怀名山望幸珍符荐至年谷屡登
开辟以来未之有也臣闻自古受命而封禅者七十二
君安有殊风绝业足以方今也然犹蹑梁父登泰山飞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英声腾茂实而陛下功德之美符瑞之富固以孕虞夏
含殷周矣有何退让逡巡于大礼哉夫昭报天地至敬
也严配祖宗大孝也厚福苍生博惠也祭荣纪号丕业
也陛下安可以阙哉况天地之符彰矣祖考之灵著矣
苍生之望勤矣礼乐之文备矣陛下安可以辞哉故臣
等愿因神祗之叶赞顺华夏之恳诚早稽旧章特垂新
诏庶几仲夏乘农之隙以展巡狩肆觐之仪则天下幸
甚臣等昧死重请以闻帝又诏报曰夫治定然后制礼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功成然后作乐朕承奉宗庙恐不克胜未能使四海乂
安此治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焉可以
扬景化告成功虽欲答于神祗终候安于兆庶再省诚
恳恻怵良深乾矅说等又再上言曰臣闻圣人者与天
地合德故珍符休命不可得而辞鸿名盛典不可得而
让陛下功格上天泽流厚载三五之盛莫能比崇登封
告成理叶幽赞故符瑞异臻天意也书轨大同人事也
菽粟屡登和平也刑罚不用至理也今陛下稽天意以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固辞违人事以久让是和平而不崇昭报至理而阙荐
祖宗亿兆之情犹知不可况上帝临炤神宗顾諟其可
止乎愿纳王公卿士列岳缙绅之望回命有司速定大
典臣等不胜恳切敢昧死再拜上请以闻时儒生墨客
献赋颂者数百计帝不得已而从之丁卯下诏曰自古
受命而王者曷尝不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三
代之前率繇斯义自魏晋已降迄至周隋帝典阙而大
道隐王纲弛而旧章缺千载寂寥封崇莫嗣物极而复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洎于高宗重光累盛承
至理登介丘怀百神震六合绍殷周之统接虞夏之风
中宗弘懿铄之休睿宗穆粹清之道巍巍荡荡无得而
称者也朕昔戡多难禀略先朝虔奉慈旨嗣膺丕业是
用创九庙以申孝敬礼二郊以展严禋宝菽粟于水火
捐珠玉于山谷兢兢业业非敢追美前王日慎一日实
以奉遵遗训至于巡狩大典封禅鸿名顾惟寡薄未遑
时迈十四载于兹矣今百谷有年五材无眚刑罚不用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礼义兴行和气氤氲淳风淡泊蛮夷戎狄殊方异类重
译而至者日月于阙庭奇兽神禽甘露醴泉穷祥极瑞
者朝夕于林籞王公卿士罄乃诚于中鸿生硕儒献其
书于外莫不以神祗合契亿兆同心斯皆烈祖圣考垂
裕馀庆故朕得荷皇天之景祐赖祖庙之介福敢以𦕈
身而颛其让是以敬承群议弘此大猷以光我高祖之
丕图以绍我太宗之鸿业永言陟配祗感载深可以开
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式遵故实有事泰山所司与公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卿诸儒详择典礼预为备具勿广劳人务存节约以称
朕意所缘封禅仪注兵马陪集并皆条奏布告遐迩
十三年四月乙丒抚州三脊茅生有上封者言曰昔齐
桓公九合诸侯一正天下将欲封禅问于夷吾夷吾对
曰江淮间三脊茅生用以缩酒乃可封禅其时无茅桓
公大惭而罢自历千古今始一生昔宣王南征责楚包
茅不入王祭不供则是其地其茅今高一尺至上八月
长足方堪缩酒特望圣恩至时令采用祭太山并掘根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于苑内植之时宰臣已遣使于岳州探沅江茅乃奏曰
管夷吾为桓公是诸侯不合封禅故称茅以拒之及伐
楚之日尊周室行霸道乃责楚云包茅不入王祭不供
若以茅为瑞是不知经义臣等历任荆楚博访贡茅沅
江最胜臣已牒岳州取讫今称抚州有茅请移根入苑
且貉不踰汶橘不过江移根苑中信是虚语望敕抚州
且进六束与沅江相比用之帝曰可癸酉诏朝集使各
奉所部孝悌文武集于泰山之下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八月己未以封禅之故诏中书令张说右散骑常侍徐
坚太常卿韦绦秘书少监康子元国子博士侯行果等
与礼官于集贤书院刋撰仪注张说谓徐坚韦绦等曰
乾封旧仪禅社首享皇地祗以先后配飨王者父天神
而母地祗虽当今皇母位亦当往帝之母也子配母飨
亦有何嫌而以皇后配地祗非古之制也天鉴孔明福
善如响乾封之礼文德皇后配皇地祗天后为亚献越
国太妃为终献宫闱接神有乖旧典上玄不祐遂有天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授易姓之事宗社中圯公族诛夷皆由此也景龙之季
有事圜丘韦氏为亚献皆有妇人升坛执笾豆渫黩穹
苍享祀不洁未及踰年国有内难终献皆受其咎掌座
斋郎及女人执祭者多亦夭卒今主上尊天敬神事须
革正斯礼请以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皇地祗侑神作主
及定仪奏闻帝从之张说徐坚康子元等又建议曰臣
等谨按显庆年礼部尚书许敬宗因修礼奏改燔柴在
于祭前状称祭祀之礼必先降神周人尚臭祭天则燔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柴者臣等按礼迎神之义乐六变而天神降八变而地
祇出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则降神以乐周礼正文
非谓燔柴以降神也按尚臭之义不为燔之先后假如
周人尚臭祭天则燔柴则殷人尚声何声可燔先迎神
乎又按显庆中无忌等奏晋氏之前犹遵古礼周魏以
降妄为损益者今按郭璞晋南郊赋及注尔雅祭后方
燔又按宋志所论亦祭后方燔又捡南齐北齐及梁郊
祀亦饮福酒讫燔又捡后周及隋郊祀亦先祭后燔据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此周遵后燔晋不先燔无忌之言事乃相乖又按周礼
大宗伯职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注云礼谓始告
神时荐于神座也下文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皆
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又礼器云有以少为贵者祭天
特牲是知苍璧之与苍牲俱合奠之神座理即不惑又
云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即明祀昊天上帝之时以
旅五方天帝明矣其青圭赤璋白琥玄璜以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日各于其方迎气所用自分别矣今按显庆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所改新礼以苍璧与苍牲币俱用先燔苍璧既已燔矣
所以遂加四圭有邸奠之神座苍牲既燔矣所以更加
骍牲充其实俎混昊天于五帝同用四圭失特牲之明
文加为二犊深乖礼意事乃无凭考功员外郎赵冬曦
太学博士侯行果又曰先焚者本以降神行之已久中
书令张说又执奏曰徐坚等所议燔柴前后议有不同
据祭意及贞观显庆已后即先燔若欲正失礼求祭意
请从贞观礼如且因循不改请从显庆礼凡祭者本以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天地达于神祗既有先燔后燔自
可断于圣意圣意所至则同于神燔之先后臣等不敢
裁定帝令依后燔及先奠牲璧之议是后太常卿宁王
宪奏请诸郊坛时祭并依此先奠璧而后燔柴瘗埋帝
从之时又以四门助教施敬本驳奏旧封禅礼八条其
略曰旧礼侍中跪取匜沃盥非礼也夫盥手洗爵人君
将致洁而尊神故小臣为之今侍中大臣也而沃盥于
人君太祝小臣也反诏祝于天神是接天神以小臣奉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人君以大臣故非礼按周礼大宗伯曰郁人下士二人
祼事则沃盥此职也汉承秦制则无郁人之职故使近
臣为之魏晋至今因而不改然则汉礼侍中行之则可
矣今以侍中为之则非也汉侍中其始也微高帝时籍
儒为之惠帝时闳儒为之留侯子辟彊年十五为之至
后汉楼坚以议郎拜侍中邵阖自侍中迁步兵校尉其
秩千石少府卿之官属也少府卿秩中二千石丞秩千
石侍中与少府丞班同魏代苏则为之旧侍中亲省起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居故谓之执兽子吉茂见则嘲之曰仕进不止执兽子
是言其为亵臣也今侍中名则古宦人非昔任掌同燮
理寄实盐梅非复汉魏执兽子之班异乎周礼郁人之
职行舟不息坠剑方遥验刻而求可谓谬矣夫祝以传
命通主人之意以荐于神明非贱职也故两君相见则
卿为上傧况天人之际其肃恭之礼以两君为喻不亦
大哉今太宰太祝下士也非所以重命而尊神之义也
然则汉太祝是礼矣何者按周礼大宗伯曰太祝下大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夫二人上士四人掌六祝之祠大宗伯为上卿今礼部
尚书太常卿比也小宗伯中大夫今侍郎少卿比也太
祝下大夫今郎中太常丞比也上士四人今员外郎太
常博士比也故可以处天人之际致尊极之祠矣又汉
太祝令秩六百石与太常博士同班梁太祝令与南台
御史同班今太祝下士之卑而居古下大夫之职斯又
刻舟之论不殊于前矣又曰旧礼谒者引太尉升坛亚
献非礼也谒者已贱升坛已重是徵名用之欲合于古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而不知戾于古而变于今也按汉官仪尚书御史台官
属有谒者仆射一人秩六百石铜印青绶谒者三十五
人以郎中满岁称给事未满岁称权谒者又按汉百官
公卿表光禄勋官属有郎中员秩比二千石有谒者掌
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则古之谒者秩异等
今谒者班微以之从事可谓疏矣又曰旧礼尚书令奉
玉牒今无其官请以中书令从事又按汉武帝时张安
世为尚书令游宴后宫以宦者一人出入帝命改为中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书谒者令至成帝罢宦者用士人魏黄初改秘书置中
书监令旧尚书并掌制诰既置中书官而制诰枢密皆
掌焉则自魏以来中书是汉朝尚书之职今尚书令奉
玉牒是用汉礼其官既阙故以中书令主之议奏玄宗
令张说徐坚召敬本与之对议详定说等奏曰敬本所
议其中四条先已改定有不同者望临时量事改摄制
从之癸亥以东封卤簿人少召外州音声人助之随驾
警卫十月己未敕曰自古明皇仁及万物今助天孳育
卷三十六 第 20a 页
方欲告成其缘祭祀及在路供顿牺牲饩牢礼不可阙
除此外天下诸州并令断屠及渔猎采捕驾回至京任
依常式辛酉帝发东都巡狩庚午至濮州河南百五里
内父老皆献牛酒还其牛各赐帛一疋遣之丁丒白鹊
见于行宫
十一月丙戌至泰山之下去山趾五里丁亥帝衮冕服
于行宫致斋戊子敕曰封祀告成为万姓祈福必资清
洁以副朕心其行事官及斋郎应致斋者宜令御史行
卷三十六 第 20b 页
斋切勿容疏怠有雄野鸡飞入斋宫驯而不去久之飞
入仗卫忽不见邠王守礼等贺曰臣谨按旧典雌来者
伯雄来者王又圣诞酉年鸡主于酉斯盖王道遐被天
命休祯臣请宣付史官以彰灵贶从之己丒日南至帝
备法驾登山旌旗天仗云屯百馀里环卫于岳之下列
千庐于碞谷文武百僚二王后孔子后诸方朝集使及
蕃夷君长咸从是日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帝
独与宰臣及升坛行事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帝
卷三十六 第 21a 页
以灵山清洁不欲諠繁将令初献于山上坛行事亚献
于山下坛行事召礼官学士贺知章等入讲仪注因问
之知章等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精帝臣位帝号虽
同而君臣异位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礼臣位于山
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三初献
亚终合于一处帝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三
献于山上行事其五方帝及诸臣座于山下坛行事帝
因问玉牒之文前代帝王何故秘之知章对曰玉牒本
卷三十六 第 21b 页
是通于明神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
神仙其事微密是故外人莫知之帝曰朕今此行皆为
苍生祈福更无私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其
词曰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
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
宗绍复继体不定上帝眷祐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
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
宗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庚寅祀昊天上帝于
卷三十六 第 22a 页
山上高祖神尧皇帝配享帝冕裘升坛奉圭璧奠献以
邠王守礼亚献宁王宪终献命有司享五帝百神于山
下坛礼毕帝乃饮福酒中书令张说进称赐皇帝太一
神策周而复始永绥兆人帝拜稽首山上作圆台四阶
谓之封祀坛台上有方石再累谓之石䃭玉牒玉册刻
玉填金为字各盛以玉匮缄以金绳封以金泥皇帝以
受命宝印之纳玉匮二于䃭中金泥䃭际以天下同文
之印封之然后焚柴燎祭群臣称万岁传呼从山顶至
卷三十六 第 22b 页
于山下振动天地于是整銮辂还山下之斋宫有庆云
随马祥风绕辂中书令张说等蹈舞拜贺帝曰朕以薄
德恭膺大宝云物休祐皆是卿等辅弼之力君臣相保
勉副天心长如今日不敢怠矜说等又奏曰圣心诚恳
昨夜致斋则息风收雨今朝封祀则天清日暖复有祥
风助乐卿云引燎灵迹盛事自古未闻陛下又思慎终
如初长福万姓天下幸甚辛卯祀皇地祗于社首之泰
折坛睿宗大圣真皇帝配享藏玉策于石䃭如封祀坛
卷三十六 第 23a 页
之仪初帝登山至斋宫其夕阴云惨冽劲风四起裂幕
折柱寒气切骨帝露立祈请仰天自誓曰某身有过请
即降罚万人无福亦请某为当罪应时风止天地清晏
日气和煦及升坛休气四塞登歌奏乐有祥风自南而
至丝竹之声飘若天外及禅社首五色云现见日重轮
壬辰帝御朝觐坛之帐殿朝群臣大赦天下诏曰朕躬
陟天门宿斋日观时属严冬雪后初夜风寒朕因露立
祈恩誓欲代人当咎俯仰之际顿息霜飙奠献之晨变
卷三十六 第 23b 页
同韶景诚荷上天垂祐亦赖灵山吐祥诗云无德不报
宜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宜令所管崇
饰祠庙去十里禁其樵采给近山二十户以奉祠神天
下赐酺七月帝制纪泰山铭亲书勒于山顶之石壁其
词曰朕宅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
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
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庶尹交修皇极四海会
同伍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
卷三十六 第 24a 页
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
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
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
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
曰兖州之镇山实惟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
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
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朕统
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玄天之眷命为苍生而祈福
卷三十六 第 24b 页
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答休命则亦与
百执事尚绥兆人将多于前功而毖彼后患一夫不获
万方其罪余一心有终上天其知我朕惟实行三德曰
慈俭谦慈者覆无疆之言俭者崇将来之训自满者人
损自谦者天益如是则轨迹易循基搆易守磨石壁刻
金字冀后之人听词而见心观末而知本铭曰维天生
民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代去不留人来无巳
德凉者灭道高斯起赫赫高祖明明太宗爰革隋政奄
卷三十六 第 25a 页
有万邦罄天张宇尽地开封武称有截文表时邕高宗
稽古德施周溥茫茫九夷削平一鼓礼备封禅功齐舜
禹岩岩岱宗衎我神主中宗绍运旧邦惟新恭已南面
氤氲化淳告成之礼留诸后人缅予小子重基五圣匪
功伐高匪德矜盛钦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诚动天福我
万姓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亭亭或禅云云其迹不
见其名可闻祗遹文祖光昭旧勋方士虚诞儒书不足
秩后求仙巫神捡玉秦灾风雨汉污编录德未合天或
卷三十六 第 25b 页
承之辱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之绝岩播告群牧于是
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矅撰社首坛颂礼
部尚书苏颋撰朝觐坛颂以纪圣德是日以侍中源乾
矅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中书令张说为尚书右丞相
兼中书令盖以宰相之任佐于王化勒成岱宗特有宠

二十三年九月丁卯文武百官尚书左丞相萧嵩等累
表请封嵩华二岳表曰臣闻封峦之运王者告成当休
卷三十六 第 26a 页
明而阙典乃臣子之深过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受
命继天应期光宅垂庆云而覆露畅和气以生成物荷
深仁时惟天道文明之化洽矣穆清之风被矣淳源既
泳福应咸臻盈于天壤昭于方策盖非愚下所能颂美
且天之在上日监在兹嘉大圣之神功降元符以表德
恭伸昭报祗事升中古昔大猷孰先兹道臣等睹休徵
以上请陛下崇谦让以固辞事恐劳人抑其勤愿德音
所逮自古未闻昔虞巡四岳周在一岁书称其美不以
卷三十六 第 26b 页
为烦宁彼华嵩皆列近甸复兹丰稔又倍他年岁熟则
馀粮地近则易给况费务盖寡咸有司存储峙无多岂
烦黎庶吏当首路以望属车陛下往封泰山不秘玉牒
严禋上帝本为苍生今其如何而阙斯礼伏愿发挥盛
事差择元辰先检玉于嵩山次泥金于华岳天休既答
人望见从上下交欢生灵幸甚臣等昧死敢此竭诚理
在至公祈于俯遂无任悃款之至谨诣朝堂陈请以闻
帝固让不从手诏报曰升中于天帝王盛礼盖谓臻兹
卷三十六 第 27a 页
淳化告厥成功今兆庶虽安尚竭丰年之庆边彊则静
犹有践更之劳况自愧于隆周敢追迹于大舜顷年迫
于万方之请难违多士之心东封泰山于今愓厉岂可
更议嵩华自贻惭恧虽藉公卿共康庶政永惟菲薄何
以克堪朕意必诚宜断来表也
二十八年九月己丒邠王守礼率宗子左丞相裴耀卿
率百官僧道父老皆于朝堂抗表以时和年丰请封嵩
华二山帝抑而不许
卷三十六 第 27b 页
天宝九载正月文武百寮礼部尚书崔翘等累上表请
封西岳刻石纪荣号帝固拒不许翘等又奉表恳请曰
自今月辛亥至于癸丒累表诚祈请纪荣号圣心恭默
冲让再三臣等伏读纶言退增祗慄敢重沥愚恳期诸
必遂臣闻圣人之言与春秋而同信上天之宰将影响
而合符昭报不可以久稽成命不可以固拒今灵山警
跸望玉銮之升中儒林展仪思金匮之盛礼发祥储祉
喻以封山人事天时不可失也伏惟开元天地大宝圣
卷三十六 第 28a 页
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祖武宗文重熙累洽沾风化而
祗砺在动植而昭苏外户不扃馀粮栖亩其神功至道
广瑞殊祥前表缕陈安敢浮说夫修德以俟命勒功以
告成将欲竭𣢾神祗雍熙帝载未为过越也伏惟览公
卿之议考封禅之礼陟华盖于翠微转钧陈于云路泥
金于菡萏之上刻玉于明星之前使三五六经复再闻
于唐典七十二姓不独纪于夷吾敷景福以浸黎元锡
大庆而后天地苍生之望也朝廷之幸也无任诚恳悃
卷三十六 第 28b 页
款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帝手诏不许曰轻修
大典所不愿为时或传中旨请纪荣号何如空云请封
西岳乙卯群臣又奉表请封西岳曰臣翘等伏稽古训
上请增封再奉明旨未蒙允诺臣等承诏惶骇失图臣
闻省方展义君人之大典登封告成王者之丕业是以
古先哲后道洽则封所以答神祗之功增兆庶之福无
私于己故行之者不思必顺于天故言之者难夺敢昧
万责竭诚终请伏惟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
卷三十六 第 29a 页
帝陛下绍文武之丕烈合君臣于昌运均雨露和阴阳
西海无波而静默群生自乐而仁寿繇是德怀蛮貊泽
洎昆虫宗庙祀典罔不祗肃要荒殊俗亦莫不庭自皇
王已来载籍所记未有混区宇穷祯祥地平天成德茂
道洽若今日之盛者与固可告太平之功展封崇之礼
故臣与王公侯伯黎老缁黄累陈白奏备竭丹恳岂谓
圣恩犹阻皇鉴未回伏奉癸丒诏书曰轻修大典所不
愿为臣等战慄匪遑宁处实以陛下功成道洽理实升
卷三十六 第 29b 页
中且夫龟龙咸格天意也夷夏大同人事也时和年丰
太平也无为清净至理也允应大典岂谓轻修乎奉若
灵命安可不为乎臣等敢冒宸极重明其义窃以西岳
华山实镇京国皇虞之所循省灵仙之所依凭固可封
也况金方正位合陛下本命之符白帝临坛告陛下长
生之箓发祥作圣抑有明徵又可封也昔周成王以剪
桐为戏唐叔因是而定封盖人君之言动有成宪斯事
至细犹不忽也况陛下眷言封祀宿著神明道已洽于
卷三十六 第 30a 页
升平事未符于琬琰岂可抑至公于私让弃诚信于神
明乎固不可得而辞也日者封章累奉嘉应必臻一献
而甘雨流再陈而瑞雪降则知人天之意影响合符若
然者陛下安得稽天命以固辞违人事以久让太平不
告其若休祥何至理不答其若神祗何伏愿仰答天心
允祗灵贶上以扬祖宗之盛烈下以副亿兆之恳诚克
崇上报永光大典臣等幸甚宗子又上表曰臣彻等伏
见祯祥委积河海澄清长瞻北极之尊屡献西封之疏
卷三十六 第 30b 页
诚恳不达天鉴未从徘徊阙庭陨越无地陛下再造区
宇肇康生人与天合符与道合契故得灵芝表瑞玉版
呈文九谷岁衍于京坻百蛮尽习其冠带能事备于典
策盛德光于祖宗升中告成是属今日惟夫太华高冠
群山当其少阴镇此西土自有虞巡狩历祀三千夏殷
以还罕能肆觐陛下虽加进宠号增崇庙宇而大礼未
施精意空洁又陛下顷岁建碑曰尝勤报德之愿未暇
封崇之礼万姓瞻予言可复也臣以为天地之主岂徒
卷三十六 第 31a 页
言哉神祗候望故已久矣伏愿俯顺百辟兆人之请明
徵刻石铭山之记暂迁万乘降被三峰奠圭壁于中坛
奏笙镛于上帝使普天蒙福重赐无疆频冒宸严并期
必遂无任恳切屏营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凡
三上表上乃许之丁巳诏曰以今载十一月有事华山
中书门下及礼官详仪注奏闻务从省便是载三月西
岳祠庙灾时关中久旱诏曰自春以来颇愆时雨登封
告禅情所未遑所封西岳宜停
卷三十六 第 31b 页
 
 
 
 
 
 
 
 册府元龟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