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三十五  宋 王钦若等 撰
  帝王部
   封禅
礼曰昔先王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书
曰天子五载一巡狩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此
封禅之大略也昔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
禅梁甫七十二家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是知王者受昊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天之命居大宝之位顺考古道建用皇极仁及乎行苇
泽浸乎昆虫太平之风于是乎在若乃建显号施尊名
扬英声腾茂实以祈景福以告成功则必申命有司发
挥大典刻石纪绩与黄帝比探策告祥配天无极故儿
宽谓之帝王之盛节相如亦曰天下之壮观可不谓然

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无怀氏古之王者在伏羲前云/云在梁父东山名也又曰云云)
(山在蒙阴县故/城东北下有)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虙羲封泰山禅云云(虙读/曰伏)
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
炎帝封泰山禅云云(炎帝神/农后)
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地理志钜平/有亭亭山)
颛顼封泰山禅云云
帝喾封泰山禅云云
尧帝封泰山禅云云
舜封泰山禅云云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禹封泰山禅会稽
汤封泰山禅云云
周成王封泰山禅于社首(在钜平南/十二里)
汉武帝议欲放古巡狩封禅之事(放依也音/甫往切)诸儒对者
五十馀人未能有所定先是司马相如病死有遗书颂
功德言符瑞足以封泰山上奇其书(又司马相如传载/相如既病免家居)
(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后失之/矣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遗书问妻对曰长卿未尝)
(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求去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审奏之其遗札书言封禅事所忠奏焉天子)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异/之)以问左内史儿宽宽对曰陛下躬发圣德统摄群元
(统察摄聚也辑楫与集三字并同/虞书曰楫五瑞是也其字从木)宗祀天地荐礼百神
精神所乡徵兆必报天地并应符瑞昭明其封泰山禅
梁父昭姓考瑞帝王之盛节也然享荐之义不著于经
(封禅之享荐也以非/常礼故经无其文)以为封禅告成合祛于天地神祗
(祛开散合闭也/开闭于天地也)祗戒精专以接神明总百官之职各称
事宜而为之节文(称副/也)唯圣主所繇制定其当(当犹/中也)
群臣之所能列今将举大事优游数月(言不/决也)使群臣得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人自尽终莫能成(所言不同各/有执见也)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
总条贯金声而玉振之(言振扬德音如/金玉之声也)以顺成天庆垂
万世之基帝然之乃自制仪采儒术以文焉既成将用
事拜宽为御史大夫初议封禅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
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骑还祭黄帝冢桥
山释兵凉如(地/名)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
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既至丼泉为且用事泰
山先类祠泰一(且犹将也类祠谓/以事类而祭之)自得宝鼎上与公卿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体而群儒采封
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天子有事宗庙必自/射牲示亲杀也事见)
(国/语)齐人丁公年九十馀曰封禅者古不死之名也秦始
皇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稍渐/也)即无风雨遂上封
矣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年至且行天
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
与神通欲放黄帝(放依也音/甫往反)以接神人蓬莱高世比德
于九皇(上古有人/皇者九人)而颇采儒术以文之群儒已不能辨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明封禅事又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帝为封祠器视
(视读/曰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
礼不如鲁善(徐偃博/士姓名)周霸属图封事(属会也会诸儒图/封事周霸人姓名)
(也/)于是帝黜偃霸而尽罢诸儒弗用以元鼎六年五月
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上闻若有言万岁
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乃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
毋伐其山木以山下户凡三百封崇高为之奉邑(崇古/崇字)
(以崇奉嵩之山故/谓之崇高奉邑也)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駮鹿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崇高御史乘属在庙傍(天子/出御)
(史除二人乘/为曹护车驾)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
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为之
奉邑名曰崇高独给祠复亡所与夏四月癸卯帝因东
上泰山(言易上也泰山从南面直/上步道三十里车道百里)泰山草木未生乃令
人上石立之泰山颠(从山下转/右而上也)帝遂东巡海上行礼祠
八神帝还至奉高帝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殊不经
难施行(人人殊异文不合/经故难以施行)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至乙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卯令侍中儒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封泰山下东方如
郊祀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
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子侯霍去/病子也)上泰山
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阴道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
肃然山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尚黄而尽用乐
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
飞禽及白雉诸物颇以加祠兕牛象犀之属不用皆至
泰山然后去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出封中(云/出)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于所封/之中)天子从封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更互/也)诏曰
朕以𦕈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
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肩(屑/同)然如有闻震于怪
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后升坛肃然自
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
博奉高蛇丘历梁父城民田租逋赋贷已除(逋赋未出/赋者逋贷)
(官以物贷之/而未还也)加年七十已上孤寡帛人二疋四县无出
今年算(自博至梁父凡五县今云四/县奉高素以供禅非算限)赐天下民爵一级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女子百户牛酒又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
诸侯有朝宿地其令诸侯各治其邸泰山下
二年帝伐朝鲜夏旱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旱乾封三
(三岁不雨暴所/封之土令乾也)上乃下诏天旱意乾封乎(言适新封/则致天旱)
(欲乾我/所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秋作明堂于泰山下
五年春还至泰山增封甲子祠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
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若今之/计帐)初封泰山东北阯
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言其/阻)帝欲治明堂奉高旁未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公玉姓带名也吕氏春秋齐/有公玉丹此盖其旧族而说)
(者读公玉为宿非也单姓玉/者后汉司徒玉况自音宿耳)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中
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
楼从西南入(复读/曰复)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
焉于是帝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汶水名也出琅/琊朱虚作所上)
(明堂于汶水之上也带/图公玉带所上明堂图)及是岁脩封则祠泰一五帝于
明堂上坐合高帝祠坐对之(汉是时未以高祖配天/言对武帝以来乃配之)
后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如郊礼毕尞堂下而上(尞古/燎字)又上泰山自有秘祠其颠
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所(与赤帝/同处)
司侍祠焉山上举火下悉应之
太初元年十月行幸泰山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
帝于明堂十二月䄠高里(山名在/泰山下)
三年正月行东巡海上四月还脩封泰山䄠石闾(石闾/在泰)
(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闾)
天汉三年三月行幸泰山脩封祀明堂因受计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太始四年三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
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甲申脩封丙戌䄠
石闾
征和四年幸泰山脩封庚寅祀于明堂癸巳䄠石闾先
是武帝每脩封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
复始皇帝敬拜泰一(自此以上/赞祝者辞)又东至海上考入海及
方士求神者莫验焉益遣几遇之(益多也几/读曰冀)后又亲禅
高里祠后土临渤海将以奉祀蓬莱之属几致殊庭焉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殊庭蓬莱中仙人/庭也几读曰冀)复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
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以候神人于执期(地名/也)名曰迎年(迎年若/云其年)帝许之如方
名曰明年(言明其得/延年也)帝亲礼祠上犊黄马公玉带曰黄
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风/后)
(封钜岐伯皆黄帝臣也东泰山/在琅琊朱虚界中有小泰山是)禅几山(几山在/朱虚县)合符然
后不死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
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焉其后令带奉祠候神物复还泰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山脩五年之礼如前而加禅祠石闾石闾者在泰山下
阯南方(下基之/南面)方士言仙人闾也故帝亲禅焉其后复
至泰山脩封还过祭恒山自封泰山后十三岁而周遍
于五岳四渎矣后复至泰山脩封甘泉泰一汾阴后土
三年亲郊祀而泰山五年一脩封武帝凡五脩封
后汉光武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
封禅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
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桓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公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
兼令屯田从此群臣不敢言三月帝幸鲁过泰山告太
守以帝过故承诏祭山及梁父时虎贲中郎将梁松等
议记曰齐将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盖诸侯之礼也河
岳视公侯王者祭焉宜无即事之渐不祭配林
三十二年正月帝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
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感此
文乃诏松等复案索河雒谶文言九世封禅事者松等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奏乃许焉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秩方者言黄帝繇禅
封而后仙于是欲封禅封禅不常时人莫知元封元年
帝以方士言作封禅器以示群儒多言不合古于是罢
诸儒不用三月帝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颠遂东
巡海上求仙人无所见而还四月封泰山恐所施用非
是乃秘其事帝许梁松等奏求元封时封禅故事议封
禅所施用有司奏当用方石再累置坛中背方五尺厚
一尺用玉牒书藏方石牒厚五寸长尺三寸广五寸有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玉检又用石检十枚列于石傍东西各三南北各二皆
长三尺广一尺厚七寸检中刻三处深处四寸方五寸
有盖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以为泥玉玺一枚方
二寸二分一枚方五寸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枚
长一丈厚一尺广二尺皆在圆坛上其下用距石十八
枚皆高二尺厚一尺广二尺如小碑环坛立之去坛三
步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入地四尺又用石牌高九尺
广三尺五寸厚尺二寸立坛丙地去坛三丈以上刻书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帝以用石功难又欲及二月封故诏松欲因故封石空
检更加封而已松上疏争之以为登封之礼告功皇天
垂后无穷以为万民也承天之敬尤宜章明奉图书之
瑞尤宜显著今因旧封窜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
义受命中兴宜当特异以明天意遂使太山郡及鲁趣
石工宜取完清石无必五色时以印工不能刻玉牒欲
用丹漆书之会求得能刻玉者遂书书秘刻方石中命
容玉牒二月帝至奉高遣侍御史与兰台令史将工先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上山刻石文曰维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东巡狩
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遂觐东后从臣太
尉熹行司徒事特进高密侯禹等汉宾二王之后在位
孔子之后褒成侯序在东后藩王十二咸来助祭河图
赤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
火为主河图会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则封
诚合帝道孔钜则天文灵出地祗瑞兴帝刘之九会命
岱宗诚善用之奸伪不萌赤汉得兴九世会昌巡岱皆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当天地扶九崇经之常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
泰山刻石著纪禅于梁父退省考五河图合古篇曰帝
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河图提刘予曰九世
之帝方明圣持衡拒九州平天下予雒书甄曜度曰赤
三德昌九世会脩符合帝祭勉刻封孝经钩命决曰予
谁行赤刘用帝三建孝九会脩专兹竭行封岱清河雒
命后经谶所传昔在帝尧聪明密微让与舜庶后裔握
机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权势依托周公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霍光辅幼归政之义遂以篡叛僭号自立宗庙隳坏社
稷丧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扬徐青三州首乱兵革横
行延及荆州豪杰并兼百里屯聚往往僭号北狄作寇
千里无烟无鸡鸣犬吠之声皇天眷顾皇帝以匹庶受
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起是以中次诛讨十有馀年
罪人斯得黎庶得居尔田安尔宅书同文车同轨人同
伦舟舆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贡职建明堂立辟雍起灵
台设庠序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吏各脩职复于旧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
日昃不敢荒宁涉危历险亲巡黎元恭肃神祗惠恤耆
老理庶遵古聪允明恕皇帝惟慎河图雒书正文是月
辛卯柴登封泰山甲午禅于梁阴以承灵瑞以为兆民
永兹一事垂于后昆百寮从臣郡守师尹咸蒙祉福永
永无极秦相李斯燔诗书乐隳礼坏建武元年以前文
书散亡旧典不具不能明经文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
一卷明者为验又其十卷皆不昭晰子贡去告朔之饩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有圣人正失误刻
石讫二十一日辛卯晨燎祭天于太平山下南方群臣
皆从用乐如南郊诸王王者后二公孔子后褒成君皆
助祭位事毕将升封或曰太山虽已从食于柴祭今亲
升告功宜有礼祭于是使谒者以一特牲于尝祠太山
处告祠太山如亲耕貙刘先祠先农先虞故事至食时
御辇升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早晡时即位于坛北面
群臣以次陈后西上毕位上坛尚书命奉玉牒检皇帝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以一寸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人发坛上石尚书命
藏玉牒以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事毕皇
帝再拜群臣称万岁命人立所刻石碑乃复道下二十
五日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
始中北郊故事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
为中元元年复博奉高嬴勿出元年租刍藁以吉日刻
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
至高庙太尉奉匮以告高庙藏于庙室西壁石室高祖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室之下(又赵熹传载熹为太尉上言宜封禅正三王之/礼中元元年从封太山又张纯传载纯为司徒)
(奏帝宜封禅曰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乐动声仪曰以雅治人风成于颂有周之盛)
(成康之间郊配封禅皆可见也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则封禅之义也臣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平海)
(内之乱脩复祖宗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诗云受天之祜四)
(方来贺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宜及嘉时遵/唐帝之典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封于岱宗明中)
(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禅梁父祠地祗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中元元年正月丁卯帝乃东巡岱宗以纯视)
(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
章帝元和二年二月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有黄鹄三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十从西南来经祠坛上东北过于宫屋翱翔升降进奉
高壬申从祀五帝于汶上明堂癸酉告祀二祖四宗(二/祖)
(谓高祖世祖四宗谓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宣帝为中宗明帝为显宗)大赦天下诸犯罪
不当得赦亦皆除之复博奉高嬴无出今年田租刍藁
丁鸿以少府从帝奏曰臣闻古之帝王统治天下五载
巡狩至于岱宗柴祭于天望秩于山川协时月正日角
斗斛权衡使人不争陛下尊履蒸蒸奉承业祀五帝于
明堂配以光武二祖四宗咸有告祀瞻望太山嘉泽降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澍柴祭之日白气上升与燎烟合黄鹄群翔所谓神人
以和答飨之休符也帝善焉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辛卯幸太山柴告岱宗(太山王者/告代之处)
(为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燔柴以告天)
魏明帝黄初中护军蒋济曰夫帝王大礼巡狩为先昭
祖扬祢封禅为首是以自古革命受符未有不蹈梁父
登太山刋无竟之名纪天人之际者也故司马相如谓
有文已来七十二君或顺所繇于前谨遗教于后太史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公曰主上有圣明而不宣布有司之过也然则元功懿
德不刋梁山之石无以显帝王之功示兆庶不朽之观
也语曰当君而叹尧舜之美譬犹人子对厥亲而誉他
人之父今大魏乘百王之弊乱拯流遁之艰危接千载
之衰绪继百代之废业自武文至于圣躬所以参成天
地之道纲维人神之化上天报应嘉瑞显祥以比往古
无所取喻至于历世迄今未废大礼虽志在扫尽残盗
荡涤馀秽未遑斯事若尔三苗倔强于江海大舜当废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东巡之仪徐夷跳梁于淮泗周成当止岱岳之礼且去
岁破吴虏于江汉今兹屠蜀贼于陇右其震荡内溃在
不复淹无累于封禅之事也此议久废非仓卒所定宜
下公卿广撰其礼卜年考时昭告上帝以副天下之望
臣待罪军旅不胜大愿冒死以闻诏曰闻蒋济斯言使
吾汗出流足自开辟以来封禅者七十馀君耳故太史
公曰虽有受命之君而功有不洽是以中间旷远者千
有馀年近者数百载其仪阙不可得记吾何德之修敢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庶兹乎济岂谓世无管仲以吾有桓公登太山之志乎
吾不欺天也济之所言华则荣矣非助我者也公卿侍
中尚书常侍省之而已勿有所议亦不须答诏也天子
虽拒济议而实使高堂隆草封禅之仪以天下未一不
欲便行大礼会隆卒不复行
晋武帝平吴混一区宇太康元年九月庚寅尚书令卫
瓘尚书左仆射山涛右仆射魏舒尚书刘寔司空张华
等奏曰臣闻肇自生灵则有后辟年载之数莫之能纪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立德济世挥扬仁风以登封泰山者七十有四家其谥
号可知者十有四焉沉沦寂寞曾无遗声者不可胜记
大晋之德始自重黎实佐颛顼至于夏商世序天地其
在于周不失其绪金德将升世济明圣外平蜀汉海内
归心武功之盛实繇文德至于陛下受命践祚弘建大
业群生仰流惟独江湖沅湘之表凶桀负固历代不宾
神谋独断命将出讨兵威暂加数旬荡定羁其鲸鲵赦
其罪逆云覆雨施八方来同声教所被达于四极虽黄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轩之征大禹远略周之奕世何以尚今若夫玄石素文
底号前载象以数表言以事告虽古河图雒书之徵不
是过也宜宣大典礼中岳封泰山禅梁父发德号明至
尊享天休笃黎庶勤千载之表播流后之声俾百世之
下莫不兴起斯帝王之盛业天人之至望也诏曰今逋
寇虽殄外则障塞有警内则百姓未康此盛德之事所
未议也瓘等又奏曰今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大漠之
阴日南北户莫不通属茫茫禹迹今实过之天人之道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已同巍巍之功已著宜脩礼地祗登封泰山致诚上帝
以答神人之愿也乞如前奏诏曰今阴阳未和政刑未
当百姓未得其所岂可以勒功告成邪诏不许瓘等又
奏曰臣闻处帝王之位者必有历运之基天命之应济
兆庶之功者必有圣德之容告成之典无不可诬有不
敢让自古道也而明诏谦冲屡辞其礼虽圣德攸在推
而未居夫三公职典天地实掌人物国之大事取义于
此故汉氏封禅非是官也不在其事臣等前奏盖陈祖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考之功天命又应陛下之德合同四海迹古考今宜脩
此礼至于克定岁月须五府上议然后奏闻诏曰虽荡
清江表皆临事者之劳何足以告成方望群后恩隆大
化以宁区夏百姓获乂与之休息斯朕日夜之望无所
复下诸府矣瓘等又奏臣闻唐虞三代济世弘功之君
莫不仰承天休俯协人志登介丘履梁父未有辞焉者
盖不可让也今陛下勋高百王德无与二茂绩宏规巍
巍之业固非臣等所能究论而圣旨劳谦屡自抑损时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至弗应推美不居阙皇代之上仪塞灵祗之凝望使大
晋之典谟不同风于三五臣等诚不敢奉诏请如前奏
施行诏曰方当共思弘道以康庶绩且俟他年无复纷
纭也王公有司又奏自古圣明光宅四海封禅名山著
于史籍作者七十四君矣舜禹之有天下也巡狩四岳
躬行其道易著观俗省方礼有升中于天诗颂陟其高
山皆载在方策文王为西伯以服事殷周公以鲁藩列
于诸侯或享于岐山或有事太山徒以圣德犹得为其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事自是以来功薄而僭其仪者不可胜数号谥不泯以
至于今况高祖宣皇帝肇开王业海外有截世宗景皇
帝济以大功辑宁区夏太祖文皇帝受命造晋荡定蜀
汉陛下应期龙兴混一六合泽被群生威震无外昔汉
氏失统吴蜀鼎峙兵兴以来近将百年地险俗殊人望
绝塞今不羁之寇二代而平非聪明神武先天弗违孰
能巍巍其成功若兹者欤臣等幸以千载得遭运会亲
服大化日睹太平至公至美谁与为让宜祖述先明宪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章古昔勒功岱岳登封告成弘礼乐之制正三雍之典
扬名万世以显祖宗是以不胜大愿敢昧死以闻请告
太常具礼仪帝复诏曰所议诚列代之盛事也然方今
未可以尔便报绝之
隋文帝开皇九年平陈朝野物议咸愿登封秋七月丙
午诏曰岂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遐迩注意便谓太平
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非朕攸闻而今以
后言及封禅宜禁绝又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上表请封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禅帝不许又兖州刺史薛胄以天下太平登封告禅帝
王盛烈遂遣博士登太山观古迹撰封禅图及仪上之
高祖谦让不许
十四年群臣请封禅高祖不纳晋王广又率百官抗表
固请帝命有司草仪注于是牛弘辛彦之许善心姚察
虞世基等创定其礼奏之帝逡巡其事曰此事体大朕
何德以堪之但当东狩因拜岱山耳
十五年春行幸兖州遂次岱岳为坛如南郊又壝外为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柴坛饰神庙展宫悬于庭为埋埳二于南门外陈乐设
位于青帝坛如南郊帝服衮冕乘金辂备法驾而行礼
毕遂诣青帝坛而祭
唐太宗贞观五年正月朝集使赵郡王孝恭等佥议以
为天下一统四夷来同诣阙上表请封禅帝手诏曰省
表具怀自有隋失道四海横流百王之弊于斯为甚朕
提剑鞠旅首启戎行扶翼兴运克成鸿业遂荷慈眷恭
承大宝每日昃思治弗敢康宁兢兢夕惕用忘兴寝履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薄驭朽不足为喻赖三灵显命百辟同心海外无尘远
夷慕义但流遁永久凋残未复田畴多旷仓廪犹虚家
给人足尚怀多愧岂可遽追前代取讥虚美所望恂恂
济济叶力尽诚辅其不逮致之王道如得雅颂形于金
石菽粟同于水火反朴还淳当如来议
十二月己亥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彟等诣朝堂又上
表请封禅帝曰隋末分离群凶竞逐我提三尺剑数年
之间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突厥强梁世为纷更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今乃袭我衣冠为我臣吏殊方异类辐辏鸿胪是朕文
教所来也突厥破灭君臣为俘安养之情同于赤子是
朕仁爱之道也林邑贡能言鸟新罗献女乐悯其离本
皆令反国是朕敦本也酬功录效必依赏格惩恶罚罪
必据刑书割亲爱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
非朕苟自矜伐欲明圣人之教不徒然也比年榖稼频
登疾疚不作诚宜展礼名山以谢天地但以丧乱之后
民物凋残惮于劳费所未遑也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六年公卿百寮以天下太平四夷宾服诣阙请封禅者
首尾相属帝不许尝从容而言曰朕本诸公子也始望
不及此属天下丧乱遂有救焚拯溺之志义师入关之
始群凶鼎沸当此时但得三分天下亦为足矣朕以不
武内禀太上皇之谋外假士大夫之力数年之间六合
大定升中告禅信亦其时然朕往者蒙犯霜露遂婴气
疾但恐登封之后弥增诫惧有乖营卫非所以益朕也
少欲自怡用安年寿公卿等勿复为言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十一年帝将有事于封禅国子博士刘伯庄睦州刺史
徐令言等皆上封禅事互设疑惑言新礼简略事有未
周于是敕四方名儒博物之士及颜师古朱子奢等参
议得失者数十家递相驳难纷纭不决于是左仆射房
玄龄特进魏徵中书令杨师道慎采众议以为永式议
昊天上帝坛其略曰将封先祭义在告神固当为坛下
阯豫申齐洁赞飨已毕然后登封既表重慎之深兼示
行事有渐今请祭于太山下设坛以祀上帝以太祖景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皇帝配飨坛长一十二丈高一丈二尺又议制玉牒曰
金玉重宝质性贞坚宗祀郊禋皆充器币岂嫌华靡寔
贵精确况乎三神壮观万代鸿名礼极殷崇事资藻缛
玉牒玉检式缊灵琦传之无穷永存不朽今请玉牒长
一尺三寸广厚各五寸玉检厚二寸长短阔狭一如玉
牒其印齿请随玺大小仍缠以金绳五周又议玉策曰
封禅礼祭严配作王皆奠玉策肃奉庆成今玉策四枚
各长一尺三寸五分每策五检俱以金编其一奠上帝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一奠太祖座一奠方地祗一奠高祖座又议金匮曰祭
配之策盛以金匮归格艺祖藏之朝堂今请长短令容
玉策高广各六寸形如今之表函缠以金绳封以金泥
印以受命玺又议方石玺累藏玉牒止用石函亦犹盛
书筴笥所以或呼石筴今请方石三枚以为再累其十
枚石检刻石石四边而立之缠以金绳封以石泥印以
受命玺又议太山上圜坛曰四出开道坛场通议南面
入升于事为允今请介丘山圜坛广五丈高九尺用五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色土加之四面各设一陛御位在坛南升自南陛而就
上封玉牒又议圜坛上土封曰凡言封者皆是积土之
名利建分封亦班土立号谓之封禅厥义可知今请于
圜坛之上安置方石玺缄既毕加土筑以为封高一丈
二尺而广二丈以五色土益封玉牒书藏于其内祀禅
之所土封制亦同此议玉玺曰谨详前载方石缄封玉
检金泥必资印以为秘固今请依令用受命玺以封石
检其玉检既与石检大小不同请更造玺一枚方一寸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二分文同受命以封玉牒石检私制依汉建武时故事
又议立碑曰勒石纪号垂裔后昆美盛德之形容阐后
王之休烈其义远矣陛下声畅九垓威横八极灵祗不
爱其宝兆庶无得而称但当赞述希夷以摅臣下之志
其登封及禅并肆觐之坛并请刻颂立碑显扬功业又
议设告至坛曰既至山下礼行告至柴于东方上帝望
秩遍礼群神今请其坛方八丈一尺高三尺陛仍四出
其禅方坛及自馀仪式请从今礼仍请柴望秩同时行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事又议废石阙及大小距石曰距石之设意取牢固本
资实用岂云彫饰今既积土厚封足与天长地久其小
距圜坛石阙迥回建事非经诰无益礼仪烦而非要请从
减省以十五年奏从此议馀皆罢之遂附制于今礼永
垂于后焉
十四年十月甲戌赵王元景等表请封禅帝冲让不许
至于再三壬辰诏曰夫功成道合古今以为隆平登封
降禅圣贤谓之大典是以出震则天之后革夏变商之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君继韶夏而施尊名崇号谥而广符瑞顾迟迟焉群臣
区区诚为此也原夫大始云构生灵厥萌黎庶布乎穹
壤皇王司其右契遐哉上古以迄于兹历选休徵未有
如今日之盛也所以敢罄窥管无惧触鳞沥胆披肝言
亦备矣援天引圣辞亦殚矣幸蒙亭育之泽降以听览
之恩大赉虽敷犹申后命未便涣汗方事逡巡怀生之
徒不遑宁处伏乞皇帝陛下则天成务应物为心协三
才之会昌乃霈然而动色遂万姓之延首俯凝旒而改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容虽复龙图告徵龟书袭吉尚咨诹于四岳建明谟于
兆人欲使六合之中沃心通于朝野八纮之内下问浃
于华戎凡在人灵畴无抃跃今兹百辟咸集九有攸同
并执玉以来庭俱式歌而且舞远则重译佥议近则端
笏参谋欣睹增天之高愿逄加地之厚绝域忘生而越
险华发忍死而争趋中外之心克谐愚智之情允睦掌
故事者草登封而待期执羁勒者俨车徒而俟命庶官
率职三事夙兴远迩昌言明灵幽赞莫不倾视俯听希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陪肆觐之礼效祉呈祥钦承告成之庆山称万岁企和
銮而发奇云浮五彩伫华盖而交荫两仪之情转迫万
国之望愈深臣又闻之屈己从众至人所以称仁丝言
显发哲王以之敷信昨奉明诏许以试之实降皇情俯
同人欲宽仁之利斯博示信之道宜弘即日庶尹驰心
咸奉章而守阙列藩翘足各伏地以祈恩所冀天慈深
加昭察制可群僚之奏尅以发轸之期颁示普天申明
绝典使夫一时之士欣独高于万代八荒之酋荷周露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于再造则臣等死日犹生之年不任诚恳之至谨与连
率方牧等奉表诣阙固请以闻于是下诏曰自古明王
君临区宇功济天下道被生民内外无虞年榖丰稔莫
不归功上玄致礼厚地腾茂实于六合飞英声于百代
今公卿在列屡属虚心岳牧具僚固陈佥愿理在难夺
敬依来请顾循诸己仍怀惭德
十五年三月庚辰肃州言所部川原遍生芝草先是百
僚及雍州父老诣朝堂上表请封禅四月辛卯朔下诏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曰肇有蒸庶树之司牧载籍所纪风烈犹存至于道洽
品物功成宇县天眷彰于符瑞人事表于隆平莫不增
封岱宗广禅梁甫荣镜六合对越三神前圣所以垂其
尊名后王所以仰其休烈盖繇此也自火德既衰三光
分裂金行失御九鼎沉沦诸华竞逐彝伦大坏虽周室
削平赵魏隋氏混一文轨而金革之事未戢于封疆雅
颂之音弗闻于朝廷遂使至教阙如淳风莫反齐郊绝
类帝之礼日观缺升中之仪其已久矣朕丕膺景命嗣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守洪基承大乱之馀当率土之责负扆兴惕纳隍在虑
上凭宗社之灵下资士庶之力草昧伊始援干戈以靖
乱区夏既平引礼乐以纬俗尉候无警菑畬有年比屋
咸保其欢含气不违其性殊方异域尽地界而来庭应
图合牒殚天符而表瑞缅怀前载详求诸己岂伊寡德
能致此乎固乃上玄所叶赞也而群公卿士百辟庶僚
固陈人祗之意请遵封禅之典推而不居至于数四文
武之情弥切内外之议日闻诚请频繁淹历年载朕继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迹百王因心万物上奉苍昊义在荐功下抚黎元方祈
厚福既迫兹理敢不祗从猥以𦕈身齐美上代永言夙
志凛乎增惕可以来年二月有事泰山所司宜与公卿
并诸儒士及朝臣有学业者详定其仪博考圣贤之旨
以允古今之中务尽诚敬称朕意焉于是诏太常卿韦
挺为检校封禅大使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副焉朝廷参
议其仪异端竞起秘书少监颜师古乃奏称臣撰定封
禅之礼书在十一年春于时诸儒参详以为适中诏公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卿定其可否多从师古之礼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
宫犯郎位辛亥朝散大夫行起居郎褚遂良进曰陛下
拨乱反正功超前烈告成升岳天下幸甚而行至雒阳
彗星辄见此或有所未允合者也且汉武优柔数年始
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丙辰诏曰自古皇王受天之命
建显号于封禅扬洪名于竹帛者莫不功济夷夏道叶
人祗然后登泰山之高刋梁甫之石未有七德靡记九
部寂寥而欲齐声于圣哲垂美于篆籀者也朕承宗庙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之重当区宇之责寅畏三灵忧勤万姓虽戡剪祸乱克
定遐荒而至教犹郁刑典未厝胜残之化未洽于率土
和平之风多惭于往烈是以览经籍而自失想坛场而
增惧亟寝缙绅之奏屡拒公卿之请逡巡大典荏苒历
载近者文武百僚州县庶尹频繁抗表殷勤固陈咸以
为两仪交泰四夷宾服礼让兴行年榖丰稔苍昊呈符
于上灵符不可以久替黎献协心于下众欲不可以固
拒朕迫兹群议敢不敬从欲荐功上玄大报后土升中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之仪已具省方之期有日今太史奏有彗星出于西方
朕抚躬自省深以战慄良繇功业之被六合犹有未著
德化之覃八表尚多所阙遂使神祗垂祜警戒昭然朕
畏天之威寝兴靡措且旷代盛典礼数非一行途之间
劳费不少冬夏凋弊多未克复将送仪仗转运粮储虽
存节省之义终烦黎庶之力非唯上亏天意亦恐下失
人心解而更张抑有故实前以来年二月有事太山宜
停庶夙夜自修遂其罪己之志勤恤匪懈申其纳隍之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情傥蒙灵祗回眷宗社介福朝廷同于大道风俗归于
朴素告成之美更思其宜仍命所司泰山有前代帝王
因封禅立碑及石函检之类往遭离乱被贼毁发并脩
立瘗藏之
二十年十一月司徒长孙无忌与百官及方岳等上表
请封禅不许司徒长孙无忌与百僚又请封禅诏曰朕
念远役初宁颇须休息深知所请甚合机宜即事省方
恐生劳扰俟百姓閒逸可徐议之十二月己丑司徒长
卷三十五 第 32a 页
孙无忌等又诣顺天门抗表请封禅曰臣闻阴阳不测
陶冶生灵之谓神道德玄通仁育黎元之谓圣圣也者
自天之攸纵也神也者代天之理物也是以惟天称辟
灵心作其会昌惟辟奉天至诚表其封禅升中之道抑
斯之谓欤繇是先王急焉当仁不让景中必熭时至则
行务在告于成功故无俟于终日伏见纶旨辞远役之
初宁缓此嘉期托俟人之逸豫岂容前歌拔拒戢武之
后辞劳拓境开疆太平之秋有勌诚如睿虑未昭百姓
卷三十五 第 32b 页
之心假此空言实乖千里之应臣等伏膺麟阁纵观太
始之初沉研鸟文历选橧巢之上悠悠栗陆未辨牺牲
淼淼大庭孰知樽俎衮衣为饰尚报太帝之功茹毛充
荐轻展介丘之礼西叙穷乎积石东渐迫乎沧江化未
覃于九夷贡有阙于三脊犹且范围天地斡运羲舒扬
翠旌于奉高抚朱弦于岱岳迓百神而宾上帝契三灵
而谒大坛玉牍灵文飞英华于万古金绳秘检腾清辉
于八埏是知纪号垂名崇高莫加于肆类推功辑瑞广
卷三十五 第 33a 页
厚莫大于登封若乃灵贶所集人谋允洽虽固执于撝
谦谅无得而辞也伏惟皇帝陛下研精探赜神无不炤
唯几所鉴洞出象帝之初先天成则超贯混元之际繇
是大明扬彩丽雕轩以再中景宿腾辉藻璇题以霄映
奔山车而叠轸促日驭之鸣銮跃泽马而相趋徵天驷
之徐轫烟川清野蓄泄于奕奕之阿薰风警途扇荡于
云云之峤其冥兆也如彼其显应也若斯而陛下因事
逡巡方稽大典使尊名显号韬光于琰碑绝异殊尤沮
卷三十五 第 33b 页
绚于琼检孰谓畏天之命顺人之欲者欤率土悽悽深
所未喻臣又闻之游海若者冯夷之宫为陋登太山者
鲁侯之邦盖小是知绛霄不极九垓网络于胸中赤县
无涯四海括囊于度内何者升山巢睫窃比所以悬殊
朝菌灵椿长短自然相度也若夫大乐云替封豨盗钟
大礼既湮长鲸裂冕酌抚石于无体均天之响郁兴采
扫地于无形禋宗之道逾劭则女希惭其创制轩后归
其正名矣至若比屋见诛农夫化为京观禀噍无类刍
卷三十五 第 34a 页
牧穷于染锷重兴粒食颂栖亩之馀粮首建骖騵咏徒
行之兼乘则农皇贬于推毂羲氏退以扶轮矣既而凝
旒阐化中外禔福负扆胜残飞沉遂性亭育侔于宇宙
就望体于云日荷其德以难名用其功而无谢故乃邈
高辛之顺义孕颛顼之疏通矣加以刑清政肃委金科
而罔施毁犴空囹设画衣而莫犯通关梁于夐服共苑
囿于黎蒸击壤而谣传清音于戎狄耕田而食建可封
于皂𨽻外户设而不扃神兽驯而靡触故以光融伊帝
卷三十五 第 34b 页
景焕虞庭至于卑宫菲膳孝享通于鬼神大路越席致
敬极于严配黄屋建三辰之旂垂范裕于千祀玄冔垂九
旒之藻设法悬于万代小正调其玉烛应祥冥而不亏
中天朗其金镜与真明而同晷则文命以是伏膺玄王
于兹负笈矣洎乎剪商除害夷项垦灾戮冀野而复皇
猷诛畴华而清帝道提倚天之长剑极涂炭于游魂挥
驻日之雕戈畅怀生于仁寿则骇文武之仍代吞高光
之累叶矣诠彼数君时闻一善能兼之者实归仁圣若
卷三十五 第 35a 页
乃提封海外总一寰中日域穷芳华之津月竁跨濛波
之表颙颙面内并为冠带之伦飘飘驾风总萃王庭之
会尽北荒之明月牣天府以摛光筐南州之火毛鬻旗
亭而吐曜龙伯钓鳌之旅咸编列于武臣凤洲君子之
渠各委质于文吏斯乃书契之所未睹超古先而绝类
矣窃惟域中三大义均一体感通繇乎影响弥纶切乎
交际是知德逾厚者贶逾深功尤高者祥尤著当今皞
穹储祉浃天弦以宅心后土锡符总坤维而服化繇是
卷三十五 第 35b 页
百官累息万国耸神佥发叩阍之请伫副上灵之望伏
愿时纡睿绂远振天声徵鸿儒聘鲵齿考逸义缉遗编
摭秦煨之逸文采鲁壁之馀蠹酌云经而定议宪河图
而缮仪然后玉路乘春金镳肃景五牛翻其折羽六龙
辉其镂锡鼓丰隆而警翠微振列缺而清绿野凝笳发
岫合万岁于山言飞盖登峦错五松于林秀登圜坛而
接武降曜魄而齐尊俾夫一代衣冠寘其名于册府四
方夷狄凿其窍于灵宫则普天欣赖怀生再造朝闻夕
卷三十五 第 36a 页
死抃若登仙臣等深荷玉成不胜至愿重竭愚瞽昧死
以闻诏曰朕遐观哲王焕在方册功既成矣咸礼备以
升中道既行焉必奉符而告禅所以发挥天命昭报上
灵其有建显号以创鸿徽施尊名而腾茂烈者莫不扬
辉于镂玉绚景于涂金昭昭然丽三辰而并运滔滔焉
播四冥而极深朕诚寡德良深景慕曩者氓俗凋弊国
步甫安勉致隆平日不暇给而槐卿守阙请继美于云
亭岳牧叩阍祈踵武于梁岱自惟菲薄至道未凝抗礼
卷三十五 第 36b 页
皞穹实怀疑惧缅寻幼齿运钟交丧忘其家以徇天下
委其体以济寰中翊戴先皇削平诸夏出于万死首导
五横之源不顾一生光锡兆人之命越自炉炭获返营
魂拔于鬼录并登仁寿窃惟天地之大德存于施生朕
以径寸之怀小心袭于造育降期体泰谅或繇兹不然
者何能致于此也遂得池隍象浦苑囿龙沙置一候于
鹣林同六爻于鳏水实资天眷贲以咸亨岂朕微庸而
能及此今兹列辟卿士鸿生硕德各述灵徵累陈丹款
卷三十五 第 37a 页
既迫群议当事敬从乃诏有司广召缙绅先生议方石
圜坛之制草封禅射牛之礼脩造羽仪辇辂并送之雒
阳宫
二十一年正月丁酉诏曰朕闻天高地大首播黎方娲
皇燧人肇恭玄箓是知施生为德处崇高而不言亭毒
攸资委钦明以司契洎乎三正迭建五运相迁休烈存
乎典坟至道流乎雅颂其有仰齐七政俯会百神察灵
眷于祥符报玄功于昭告莫不罄情梁岱继踵云亭对
卷三十五 第 37b 页
越两仪尽先圣之能事扬蕤三统垂曩哲之尊名悬镜
天衢罔不繇于此也自中阳绝组堙白水于穷流宫孽
绍兴阻黄星于天堑永嘉东播化金马以为牛道武南
徂飞苍鹅以登祚周吞岳裔逮三叶而巢倾隋并舜后
及二帝而舟覆莫不以凶易乱以暴代昏各肆巨壑之
心规享上灵之佑却行求进其可得乎繇是寂寥千祀
无怀之风不嗣泯弃七经子长之言殆绝遂使岱山日
观久阙升中之仪汶上明堂畴闻类帝之义顾瞻礼乐
卷三十五 第 38a 页
深有可嗟朕幼践危机悯斯穷运上同负翼下靡息肩
负荷休徵投旗鞠旅肃恭储祉吟云跃鳞顺朱鸟以行
诛骞丹凤而遐举射九乌而悬日月区品物以煦阳和
鍊五石以造乾坤济摧角以全眉寿于是尊奉先帝凝
旒于庙堂躬履兵锋忧勤于燮辅既而仰逼威命俯顺
乐推越自唐侯言膺下武深惟忧责之重自勖若厉之
怀遂致灵贶无涯剪毛头而降锡游魂削衽尽穷发以
开疆东苑蟠桃西池昧谷咸覃正朔并充和气较凝祯
卷三十五 第 38b 页
于往代穷今古而罕闻考光泽于前皇罄练缃而莫睹
岂朕𦕈身勤劳所逮谅繇高明垂鉴祚此隆平今兹三
事大夫百僚庶尹各述天人之意请蹑封禅之踪顾惟
寡薄推而不有杜绝群言至于数四中外之情尤切企
伫之望逾深朕又详思荷财成于穹昊自古贤哲并归
功于大帝迫斯至理弗获固辞展礼上玄实增惭惧可
以贞观二十有二载仲春之月式遵故实有事于太山
诸内外具僚岳牧卿士既相敦喻将事告成各罄乃心
卷三十五 第 39a 页
无亏政道恪居职务以协时邕所司宜与缙绅先生载
笔圆冠之士详求通典裁其折中深加严敬称朕意焉
乃令天下诸州明扬仄陋其有学艺优洽文蔚翰林政
术甄明才膺国器者并宜总集太山庶令作赋掷金不
韫天庭之掞被褐怀玉无溺屠钓之间务得英奇当加
不次也遣太常卿杨师道为检校封禅大使户部侍郎
卢承庆为副后改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为大使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等议云梁甫社首二山并是古昔
卷三十五 第 39b 页
禅祭之所去十五年议奏请禅梁甫今更奉诏详议梁
甫去泰山七十里又在东南至于行事未为稳便社首
去泰山五里是周家禅处臣等参详请禅社首有诏依
奏馀并依十五年议八月壬戌诏曰朕闻探玄赜者先
实而后宾体至公者本仁而末礼名归于已往哲存而
弗务德利于人前圣徇而为急是用范围天地权轻重
以会时宜取则阴阳适通变以从众欲繇古之封禅无
夺事机所谓奉天咸资务隙朕仰窥前志历选哲王无
卷三十五 第 40a 页
怀有巢缅逾绳契之末龟文凤纪越在俎豆之先扣寂
寞以传疑故可略而言也至如三元立统百物正名步
骤之轨非遥损益之源可挹虽尧心广运局疆域于流
沙禹迹遐宣限堤封于碣石犹且先引即叙次展玉帛
之仪首创宾门方备云亭之典告成之义罔弗繇兹况
朕奄有方舆阃域该于千古仰承灵眷降福超于百王
巨海所环莫非臣妾长河攸括并入封疆日者夷夏同
文祯符狎至谓可鸣銮日观勒牒仙闾许以来春亲行
卷三十五 第 40b 页
告禅而今延陁一姓流窜西陲控弦万计初归正朔新
就絷维又以公卿庶僚各陈诚请遂有翠微之役非无
板筑之劳既而山谷阻深朝宗有碍重披丹恳请建玉
华且复频有兴造恐致劳烦兼闻河北数州颇伤淹涝
朕为人父母思济黎元顺动升中理无兼遂其介丘之
礼宜且权停其玉华宫制度务从菲薄更令卑陋庶免
风雨称朕意焉
 册府元龟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