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册府元龟 卷三十二上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冊府元龜卷三十二上宋王欽若等撰
  帝王
   崇祭祀
書曰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洪範八政三曰祀禮大宗伯之職曰以吉禮邦國鬼神祗故祭天燔柴祭地瘞埋祭山曰𢈧縣祭川曰浮沉祭星曰布祭風曰磔是類是禡師祭也既伯既禱馬祭也除惡之祭為祓㑹福之祭曰禬告事求福曰禱道上之祭為祖潔意以享為禋以類祭神為禷祭司命為䃾祭豕先為䄚月祭為祽禱雨雩禱明為禜是以聖王為之典禮民之精爽不貳齊肅聰明者神或降之乃有神之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神異業恭而不黷所以神降之嘉生民以物序災禍不至所求不匱歴代人君不徧羣望咸秩無文神農播種始諸飲食致恭鬼神顓頊潔誠祭祀其後成湯至于帝乙不明恤祀所以隂陽和萬物遂也詩云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又云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故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于鬼神也是知神不可慢祭不可黷盖享於至誠者耳豈犧牲玉帛云乎哉
共工氏九州其子曰句龍平水土死為社祠
烈山氏王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糓死為稷祠伊耆氏始為蜡(伊耆氏古天子號)
舜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羣神(史記徧作辨)
湯伐桀欲遷夏社不可作夏社(應劭曰遭天旱七年明徳以薦而旱不止故遷社以棄代為稷欲遷句龍徳莫能繼故作夏社不可遷之義䙴古遷字)廼遷烈山子柱而以周棄代稷祠
周文王廵守而祀四嶽河海作般之詩
成王周公相王道大洽制禮作樂天子明堂辟雍諸侯泮宫郊祀后稷配天宗祀文王明堂配上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助祭天下名山大川懐柔百神咸秩無文五嶽三公四瀆諸侯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大夫祭門井竈中霤五祀士庶祖考而已各有典禮淫祭有禁是時廵守告祭柴望時邁之詩春夏祈糓上帝噫嘻之詩郊祭祀天地作昊天有成命之詩
漢髙祖初起禱豐枌榆社狥沛為沛公則祀蚩尤釁鼔旗(漢書紀載髙祖立為沛公黄帝蚩尤沛庭釁鼓)遂以十月霸上立為漢王
公元前205年
二年東撃項籍而還入闗問故秦時上帝祀何帝也對曰四帝白青黄赤帝之祠髙祖曰吾聞天五帝而四何也莫知其説於是髙祖曰吾知之矣廼待我而具五也廼立黒帝祠名曰北畤有司祠上不親徃悉召故秦祀官復置太祝太宰如其儀禮因令縣為公社(公社官社)下詔曰吾甚重祀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禮時祠如故(後四嵗天下已定御史令豐治枌榆社嘗以春時羊彘祀之時令祝立蚩尤之祠於長安置祠祀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晋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屬秦巫祠社主保族纍之屬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歲時祠宫中其河巫祠河于臨晉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二世皇帝也各有時日二嵗或言曰周興而邑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制詔御史天下靈星祠嘗以嵗時祠以牛)
十年有司請令縣嘗以春二月及臘祠羊彘里社各自裁以祠制曰可(髙帝以來名山大川諸侯諸侯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領及文帝時淮南國廢令太祀盡以嵗時致禮如故)
公元前167年
文帝十三年以嵗比登詔有司増雍五畤路車一乘駕被具(駕車被馬之文節皆具也)西畤畦畤寓車各一乘寓馬四匹駕被河湫水玉加二及諸祀皆廣壇場珪幣俎豆以差加之
十四年詔曰朕獲執犧牲珪幣事上帝宗廟十四年于今歴日彌長以不不明而乆撫臨天下朕甚自媿其廣増諸祀壇珪幣昔先王逺施不求其報望祀不祈其福右賢左戚先民後已至明之極也今吾聞祀官祝釐(音僖福也)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媿之夫以朕之不徳而專鄕獨美其福百姓不與(音預)焉是重(直用切)吾不徳也其令祠官致敬無有所祈
十五年黄龍成紀詔曰有異物神見成紀毋害于民嵗以有年朕㡬(㡬讀曰冀)郊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朕勞(無諱以成其勞自言不以為勞也)有司皆曰古者天子親郊上帝於郊故曰郊於是夏四月文帝幸雍郊見五畤祠衣皆尚赤赦天下名山大川常祀而絶者有司嵗時置禮(先是趙人新垣平望氣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冕或曰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天瑞下宜立祠上帝合符於是渭陽五帝廟同宇帝一殿五門如其帝色祠所用及儀亦如雍五畤明年夏四月文帝親拜霸渭之㑹以郊見渭陽臨渭其北穿蒲池溝水爟火舉祠若光輝然屬天焉於是貴平上大夫賜累千金而使博士諸生六經中作王制謀議廵狩封禪文帝出長門若見五人道北遂因其直立五帝壇祠以五牢)
公元前142年
孝景帝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嵗時如故
公元前140年
武帝建元元年五月詔曰河海千里其令祠官山川之祠為嵗事加禮
公元前273年
元光二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郊祀志云後嘗三嵗一郊見)
公元前262年
元狩元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白麟
公元前139年
二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公元前253年
元鼎四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十一月甲子后土祠汾隂脽
公元前136年
五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泰畤甘泉天子親郊朝日夕月詔曰朕以眇身託于王侯上徳未能綏民民或饑寒故廵祭后土以祈豐年冀州脽壌廼顯文鼎獲薦於廟渥洼水出馬朕其御焉戰戰兢兢不克任思昭天地内惟自新詩云四牡翼翼㠯征不服親省邉陲用事極望泰一天文䄠(䄠古禪字)辛卯景光十有二明易曰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朕甚念年嵗未咸登飭躬齊戒丁酉拜況于郊(貺賜也)
公元前250年
元封元年正月詔曰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嶽獲駮麃見夏后啟母石(啟生而母化為石在嵩髙山下)翼日親登嵩髙御史乘屬在廟(天子御史二人為乘曹䕶車駕)吏卒咸聞呼萬嵗三祭禮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増太室祠禁無伐其草木山下户三百為之奉邑名曰崇高獨給祠復亡所與
公元前139年
二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春幸緱氏遂至東萊夏四月還祠泰山
公元前137年
四年后土詔曰朕躬后土地祗見光集于靈壇一夜三燭幸中宫殿見光其赦汾隂夏陽中都死罪㠯下三縣楊氏無出今年租賦
公元前136年
五年南廵至于盛唐北至琅邪海所過禮祠其名山大川増封太山還幸甘泉泰畤
公元前135年
六年三月行幸河東后土天漢元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后土
公元前234年
太始三年三月琅邪日成登之罘浮大海山呼萬嵗
公元前137年
四年三月行幸太山明堂
四月不其(不其山名)祠神人交門宫若有鄉坐拜者(漢注云神竝見且白且黒且大且小鄕三拜讀曰嚮坐音才卧反)作交門之歌
公元前283年
後元元年正月甘泉泰畤(帝即位尤敬鬼神之祠漢興已六十餘嵗矣天下乂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正度而上儒術招賢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廵狩封禪改歴服色未就竇太后不好儒術使人㣲伺趙綰姦利事案自殺諸所興為皆廢六年竇太后其明年文學士明年上初至雍郊見五畤後嘗三嵗一郊見亳人謬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貴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春秋泰一東南日一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於是天子大祝立其祠長安城東南郊嘗奉祀忌方其後人上言古天子三年一用太牢祠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祠之於泰一壇上如其後人有言古天子嘗以觧祠黄帝用一梟破鏡冥羊用羊馬行一青牡馬泰一臯山山君用牛武夷君用乾魚隂使者一牛祠官之如其方而祠泰一泰一壇旁元狩二年天子郊雍詔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無祀則禮不答也有司太史令談寛舒天地角繭栗陛下親祠后土后土宜於澤中丘為五壇壇一黄犢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上黄於是天子東幸汾隂汾隂男子公孫滂洋等見汾旁有光如絳上遂后土祠汾隂脽上如寛舒等議上親望如上帝禮後郊雍至隴西崆峒甘泉祠官寛舒等具泰一祠壇放亳泰一三陔五帝環居其下各如其黄帝西南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犛牛以為俎豆牢具五帝獨有俎豆醴進其下四方地為腏食羣神從者北斗云已祠胙餘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其中彘在鹿中水而酒之祭日以牛祭月羊彘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如其日赤月白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郊泰一朝朝日夕月則揖而見泰一如雍郊禮贊饗曰天始以寳鼎神策皇帝朔而又朔終而復始皇帝拜見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滿壇壇旁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公卿皇帝郊見泰一雲陽有司瑄玉加牲薦饗是夜有美光及晝黄氣上屬太史令談寛舒等曰神靈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壇以明應太祝及臘間祠三嵗天子一郊太初二年司言五畤無牢熟具芬芳不備乃令祠官進畤犢牢具已食所勝而以木寓馬代駒云及諸名山用駒者悉以木寓馬獨行親祠用駒它禮如故武帝諸所興如亳泰一㝠羊馬行赤星五牀寛舒祠官嵗時致禮六祠太祝領之至如八神謬忌凡它山名祠行過則祠去則犛牛土所興祠各自主其人終終則已祠官不主它祠皆如故甘泉泰一汾隂后土三年親郊祠而泰山五年一修封武帝凡五修封)宣帝神爵元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后土(即位霍光輔政上共已正南面宗廟之祀不出至十二年乃下詔曰盖聞天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禮間者上帝之祠闕而不親十有餘年朕甚懼焉然朕親飭躬齊戒奉祀百姓蒙嘉氣獲豐年明年正月上始甘泉郊見泰畤数有靈祥修武故事車服敬齊祀之禮頗作詩歌後制詔太常江海百川六者也今闕焉無祀其令祠官以禮為嵗事四時江海雒水祈為天下豐年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嵩髙南嶽灊山於灊西嶽華山華隂北嶽恒山上曲陽河於臨晋江江都淮於平氏濟於臨邑界中皆使者持節侍祠泰山與河嵗五祠江水四餘皆一禱而三祠云時南郡白鹿璧獻其皮牙爪上為立祠又以方士言為隨侯劒寳玉寳周康寳鼎四祠未央宫中又祠太室山即墨三户山於下宻祠天封苑火井鴻門又立嵗星辰星太白熒惑南斗祠於長安旁又祠三山八神曲城蓬萊山石社鼓臨朐之罘山於腄成山於不夜萊山於黄成山祠萊山祠月又祠四時琅邪蚩尤壽良京師近縣鄠則旁谷五牀山月五帝仙人玉女祠雲陽徑路神祠休屠王也又立五龍山仙人黄帝天神原水四祠膚施)
公元前197年
五鳳元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昭帝即位富於春秋未嘗廵祭至此始復行)
公元前139年
二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公元前138年
三年三月行幸河東后土
公元前193年
甘露元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公元前138年
三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公元前189年
黄龍元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公元前187年
孝元初元二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公元前137年
四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后土
公元前183年
永光元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帝即位遵舊間嵗正月一幸甘泉泰畤東至河南后土西至雍祠五畤凡五奉泰畤后土之祠亦施恩澤時所過毋出田租賜百户牛酒賜爵赦罪人)
公元前172年
成帝建始元年十二月作長南北郊罷甘泉汾隂
公元前139年
二年正月罷雍五畤辛巳上始郊祀長安南郊詔曰廼者泰畤后土南郊北郊朕親飭躬郊祀上帝皇天報應神光竝見三輔長無共張繇役之勞(共音居庸切張音亮切)赦奉郊縣長安長陵(天郊在長安南地郊在長安城長陵界中二縣有奉郊之勤故一切竝赦之)及中都官耐罪徒(中都官京師官府)滅天下賦錢筭四十三月辛丑始祀后土北郊
公元前155年
永始二年十一月行幸雍祠五畤
公元前138年
三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畤(十一月皇太后有司甘泉泰畤汾隂后土五畤陳倉寳祠)
公元前137年
四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三月河東后土
公元前151年
元延二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公元前137年
四年正月行幸甘泉泰畤
三月行幸河東后土
公元前148年
綏和元年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公元前139年
二年三月行幸河東后土(帝即位丞相御史大夫譚等奏甘泉泰畤河東后土祠徙置長安及議罷不應禮神祠事掌禮奏議明年衡譚坐事免官衆庶多言不當變動祭祀者又初罷甘泉泰畤南郊大風甘泉竹宫折㧞畤中樹十圍以上百餘天子異之以問劉向對曰家人尚不欲絶種祠况於國之神寳舊畤且甘泉汾隂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祗感應然後營之非苟而已也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禮敬敇備神光尤著祖宗神祗舊位誠未易動及陳寳祠秦文公至今七百餘嵗矣漢興世世嘗來光色赤黄長四五丈直祠而息音聲碎隐野雞皆雊毎見雍太祝以太牢遣侯者乘傳馳詣行在所以為福祥髙祖時五來文帝二十六來武帝七十五來宣帝二十五來初元元年以來亦二十來此陽氣舊祠也及漢宗之禮不得擅議皆祖宗之君與賢臣所共定古今異制無明至尊重難以疑説正也前始貢禹之議後人相因多所動揺大傳曰誣神者殃及三世恐其咎不獨上意之後上以無繼嗣故令皇太后有司曰盖聞王者承事天地交接泰一尊莫著於祭祀孝武皇帝大聖通明始建上下之祀營泰畤甘泉后土汾隂神祗安之饗國長乆子孫蕃滋累世遵業福流於今皇帝寛仁順孝奉循聖緒靡有大愆而乆無繼嗣思其舊職殆在徙南北郊先祖制改神祗舊位失天地之心以防繼嗣之福春秋六十未見皇孫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朕甚悼焉春秋大復善順祀其復甘泉泰畤汾隂后土如故及雍五畤寳祠陳倉天子親郊祀如前又復長安雍及郡國祠著明者半後成都侯王商大司馬衛将軍輔政杜鄴東隣殺牛不如西隣禴祭祭天道貴誠質大得民心也行穢祀豐猶不䝉徳修薦薄吉必大來古壇場有常燎禋有常贊見有常犧牲玉帛雖備而財不匱車與匠役雖動而用不勞是故毎舉其禮助者歡説大路所歴黎元不知今甘泉河東天地郊祀咸失方位隂陽之宜及雍五畤曠逺奉遵之役休而復起繕治供張無觧已時皇天著像殆可畧知前上甘泉先驅失道禮月之夕奉引復迷祠后土臨河當渡疾風起波不可御又雍大雨平陽宫垣三月甲子雷電林光宫門祥瑞未著咎徵仍臻近三郡所奏皆有變故不答不饗何以堪此詩曰率繇舊章先王法度文王以之交神于祀子孫千億宜如異時公卿之議復遷長安南北郊皇太后詔復之)
公元前7年
哀帝即位寝疾盡復前世所嘗興諸神祠官凡七百餘所一嵗三萬七千祠
公元前137年
平帝元始四年正月郊祀髙祖配天宗祀孝文配上帝(時王莾奏請議正五帝并立官稷事具帝王禮部奏議門)
公元25年
後漢光武建武元年六月己未即位于鄗為壇營於鄗之陽祭告天地采用元始中郊故事八月壬子社稷
公元26年
二年正月壬子大社大稷雒陽宗廟右方無屋墻門而已二月八日及臘一嵗三祠皆太牢具使有司祠又立郊兆城南七里
公元57年
中元二年正月辛未初立北郊后土
公元59年
明帝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初祀五帝明堂光武帝
 
 
 
 
 
 
 
 
 
 
 
 
 
 
 冊府元龜卷三十二上
欽定四庫全書
 冊府元龜卷三十二下宋王欽若等撰
  帝王部(三十二)
   崇祭祀
公元85年
章帝元和二年二月甲寅詔曰今山川百神應典禮者尚未咸秩其議増修羣祀以祈豐年是月東廵辛未柴祭天地羣神如故壬申宗祀五帝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武帝配如雒陽明堂
四月京都靈䑓十二門作詩各以其月祀而祭之三年二月戊辰中山使者北嶽出長城(史記蒙恬為秦築長城西自臨洮東至海)
三月乙卯進幸庚辰房山靈夀(靈夀縣名屬常山郡房山今在鎮州房山縣西北俗名王母山上有王母祠)
公元119年
安帝元初六年三月庚辰始立六宗祀於雒城(時尚書歐陽説謂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宗禮太社也)
公元124年
延光三年二月辛卯太山柴告岱宗(太山王者告代之處為五嶽之宗故曰岱宗燔柴告天)
壬辰宗祀五帝汶上明堂
公元176年
靈帝熹平五年四月崇髙名為嵩髙(前書武帝中嶽嵩髙崇髙東觀漢紀曰使中郎将堂谿典請雨上言改之名為嵩髙山)
公元196年
獻帝建安元年七月甲子雒陽丁丑郊祀上帝
公元203年
八年十月己巳公卿迎冬北郊(斯禮乆廢故曰初)縂章始復備八佾(袁宏云迎北郊用八佾舞列也舞者行列往因亂廢今始備之縂章樂官名古之安代樂)
公元220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庚午即阼繁陽燎祭天地五嶽四瀆
公元221年
二年正月郊祭天地明堂甲戌校獵原陵乙亥朝日東郊是年六月庚子初祀五嶽四瀆咸秩羣祀瘞沉珪璧
公元223年
四年七月乙未大軍當出使太常特牛一告祠于郊六年八月帝以舟師入淮九月使者沉璧于淮
公元227年
明帝太和元年正月郊祀武帝配天宗祀文皇明堂以配上帝
二月丁亥朝日于東郊
八月己丑夕月于西郊
公元230年
四年八月辛巳行東廵遣使者特牛中嶽(魏書曰行過繁昌使執金吾臧覇太尉事以特牛受禪壇)
公元237年
景初元年十月乙卯始營雒陽南委粟山圜丘詔曰昔漢氏之初承秦滅學之後採摭殘缺以備郊祀甘泉后土雍宫五畤神祗兆位不經是以興廢無常一彼一此四百餘年廢無禘禮古代之所更立者遂有闕焉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始祖帝配號圜丘皇皇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妃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祗以武宣皇后宗祀皇考髙祖文皇帝明堂以配上帝
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圜丘始祖有虞帝舜配自正始以後終魏世不復郊祀
公元264年
陳留王咸熈元年正月幸長安使者璧幣華山
公元266年
晋武帝泰始二年正月詔曰有司前奏郊祀權用魏禮朕不慮改作之難令便為永制衆議紛紜不時定不得以時供饗神祗配以祖考日夕難企貶食忘安其便郊祀時羣臣又議五帝天地王氣時異故殊其號雖名有五其實一神明堂南郊當除五帝之坐五郊五精之號皆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座而已地郊又除先後配祀帝悉從之
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配天宗祀文皇帝明堂以配上帝
十一月有司議奏古者丘郊不異宜并圜丘方丘南北郊修立壇兆二至之祀合於二郊帝又從之一如宣帝所用王肅議也是月庚寅冬至親祀圜丘南郊自是圜丘方澤不别立
公元281年
太康二年正月有司春分依舊請車駕祀朝日寒溫適可不親出詔曰禮儀有常若如所奏與故太尉所撰不同復為無定制也間者未平故每從所奏今戎事弭息惟此為大(按詔帝復為親祀也)
公元282年
三年正月親郊皇太子侍祠
公元288年
九年三月壬辰初并二社為一(前漢置官社而無官稷莽置官稷後復故漢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無稷故嘗二社一稷也晋初仍魏無所増損太康九年宗廟社祀壇與廟俱徙乃詔曰社實一神無二社之祀)
公元289年
十年六月庚子復置二社
十月詔曰孝經郊祀后稷配天宗祀文王明堂配上帝而周官祀天上帝又曰祀地旅四望非地明上不得為天也往者衆議明堂五帝位考之禮文不正詩序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配天宣帝神武創業既已配天以先配天於義亦所不安其復明堂南郊五帝
公元296年
惠帝元康六年禖壇石中破為二詔更鎸石如舊髙禖壇上埋破石入地一丈
公元319年
元帝大興二年春始議立郊祀儀(尚書令刁恊國子祭酒杜夷議宜須旋都雒邑乃脩之司徒荀組漢獻帝都許郡便立郊自宜於脩奉驃騎王導僕射荀崧太常華恒中書侍郎庾亮皆同議事施行南郊於巳地其制度太常賀循所定多依漢及晋初之儀三月辛卯親郊饗配之禮一依武帝始郊故事是時尚未北壇地祗衆神共在天郊)
公元563年
明帝大寕三年七月詔曰郊祀天地帝王重事中興以來南郊未曽北郊四時五郊之禮都不復五嶽四瀆名山大川載在祀典望秩者悉廢而未舉主者其依舊詳處
公元333年
成帝咸和八年正月追述明帝前㫖於覆州山南北郊(天郊五帝之佐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文昌北斗三台司命軒轅后土天一太一太㣲鈎陳北極雨師雷電風伯老人凡六十二神也地郊五嶽四望四海四瀆五湖五帝之佐沂山嶽山白山霍山醫無閭蔣山松江㑹稽錢塘江先農凡四十四神也江南小山江左所立猶如西京闗中小水皆有祭秩也是月辛未北郊始以宣穆張皇后配地魏氏配地事皆非晋舊也)
公元343年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辛未南郊辛巳北郊帝皆親奉
公元386年
後魏道武登國元年即代王位牛川西向設祭告天禮成天興元年七月遷都平城始立社稷并立壇兆告祭天地
公元387年
二年正月甲子祠上帝於南郊始祖神元皇帝配(為壇四陛壝埒三重天位在其上南面神元西面五精帝在壇内壇壝内四帝各於其方一帝末日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極司中司命司祿司民在中壝内各因其方其餘從食者各一千餘神餟在外壝内藉用藁秸玉用四珪幣用束帛牲用黝犢噐用陶匏上帝元用犢各一五方帝共用一日月等共用牛一祭畢燎牲體在于壇南巳地從陽之義其瘞地壇兆制同南郊明年正月辛酉郊天癸亥瘞地北郊以神元竇皇后五嶽名山在中壝内四瀆大川外壝内后用土神元后共用玄牡一玉兩珪幣用束帛五嶽牛一祭畢瘞牲體在于壇之北亥地從隂也其後冬至上帝圜丘夏至祭地方澤牲幣之屬與二郊冬十月大社大稷帝社宗廟之右為方壇四陛祀以二月八月用戊皆太牢句龍配社周棄配稷皆有司侍祀祖神嘗以正月未設藉于端門内祭牲用羊豕犬各一宫中立星神一歲一祭嘗以十二月用馬薦各一牛豕各二雞太祖初有兩彗星劉后使占者占之曰祈之則當掃定天下后從之故立其祀又立神位十二歲一祭嘗以十一月各用牛一三又立王四歳二祭嘗以八月十月用羊一又置獻明以上所立天神四十所嵗二祭亦以八月十月尊者以馬次以牛小以羊皆女巫行事)
公元388年
三年正月癸亥有事北郊
二月丁亥有司祀日於東郊用騂牛秋分祭月西郊白羊天賜二年四月祀天西郊(為方壇一置木主七于上東為二陛無等周垣四門門各依其方色為名牲白犢黄駒白羊各一祭之日帝大駕百官賔國部大人畢從至郊所帝立青門内近南壇西内朝臣皆位于帝壇北外朝臣大人位于青門之外后率六宫黒門入列青門内近北西面廪犧令掌牲陳于壇前女巫執鼓立于陛之東西面選帝之十族子弟七人執酒在巫南西面北上女巫升壇揺鼓帝拜后肅拜百官内外盡拜祀訖復拜拜訖乃殺牲執酒七人西向以酒灑天神主復拜如此者七禮畢而返自是之後歲一祭)
公元411年
明元永興三年三月帝禱于武周車輪二山(初清河王紹有寵于道武凶悍帝每以義責之弗從帝懼其變乃於山上祈福天地神祗即位壇兆後因以為常祀嵗一祭牲用牛皆帝親祀之無常月明年道武白登山嵗一祭其牲太牢親祀之亦無常月兼祀皇天上帝山神配旱則禱之多有效是嵗又加置天地日月之神及諸小神二十八所於宫内二祭用羊一又别置天神等二十三於道武左右其神大者以馬小者以羊)
公元418年
泰常三年五精帝兆於四郊逺近依行数各為方壝四陛埒壇三重四門以太皥等及諸佐隨配侑黄帝常以立秋前十八日四帝各以四立之日牲各用牛一有司主之又六宗靈星風伯雨師司民司祿先農之壇皆有别兆祭有常牲用少牢立春之日有司迎春東郊祭用酒脯牲幣又立五嶽四瀆廟于桑乾水隂春秋有司祭有特牲及幣四瀆唯以牲牢准古望秩云其餘山川海若諸神在州郡者合三百二十四所每嵗十月遣祀官詣州鎮遍祀水旱災厲牧守各隨其界内而祈謁其祭皆用牲王畿内諸山川皆列祀次祭若有水旱則禱之
公元419年
四年八月辛未幸代至鴈門闗望祀恒嶽
公元423年
八年正月北廵恒嶽以太
四月雒陽遣使以太牢祀嵩髙華嶽還登太行
五月至自雒陽諸所過山羣神祀之
公元429年
太武神䴥二年四月小駕祭天禮畢帝遂親戎大㨗而還歸格於祖禰遍告羣神
公元435年
太延元年立廟恒嶽華嶽嵩嶽各置侍祀九十人嵗時祈禱水旱春秋泮涸遣官刺史祭以牲牢玉幣(魏之先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雒侯國西北自後南遷地隔真君烏雒侯國遣使朝獻石廟如故民嘗祈請有神驗焉其嵗遣中書侍郎李厰詣石堂告祭天地皇祖先妣配祝曰天子謹遣厰等用駿足一元大武昭告于皇天之靈自啟闢之初祐我皇祖于彼土田歴載億年來南遷惟祖惟父光宅中克剪凶醜拓定四邉冲人業徳聲弗彰豈謂幽遐稽首來王知舊廟弗毁弗亡攸攸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皇祖緜緜瓜瓞時惟多祜敢以丕功配享於天子子孫孫福禄永延厰等既祭斬樺木立之以置牲醴而還後所立樺木長成林其民益神奉之咸謂魏國靈祗之應也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餘里明年六月司徒崔浩奏議神祀不經祀典所宜祀凡五十七所餘復重及小神請皆罷之奏可)
十二月使者以太牢祀北嶽
公元451年
太平真君十二年十一月南征常山以太牢浮河濟祀以少牢岱宗以太牢遂臨登瓜歩而還
公元454年
文成興光元年正月有司華嶽廟立数十人山上虛中音聲聲中稱萬嵗
公元460年
和平元年正月東廵遼西望祀醫無閭山遂縁西南冀州北至中山恒嶽禮其神而返
公元461年
二年二月南廵石門使者玉璧牲牢恒嶽四月下詔郡州於其界内神大小灑掃薦以酒脯年登之後各隨本秩祭以牲牢至是羣祀先廢者皆復之
公元468年
獻文皇興二年二月青徐平遣中書令太常髙允奉玉幣祀於東嶽
公元486年
孝文太和十年四月甲子帝初以法服御輦祀於西郊十二年閏九月甲子帝觀築圜丘南郊
公元489年
十三年正月辛亥有事圜丘於是初備大駕五月庚戌有事方澤
公元491年
十五年八月肆類上帝禋於六宗之禮帝親臨
十二月壬辰遷社於内城之西己酉迎春東郊
公元492年
十六年二月甲午朝日東郊遂為常
三月乙亥帝初迎氣南郊自此為常
八月庚寅帝初夕月西郊以為
公元494年
十八年二月乙丑行幸河隂規建方澤之所
公元495年
十九年正月己亥南征濟淮命太常致祭己未行幸遐丘遣使以太牢祀岱嶽
十一月行幸粟山議定圜丘甲申有事圜丘
公元496年
二十年五月丙戌方澤河隂丁亥有事方澤
公元501年
宣武景明二年十一月壬寅改築圜丘伊水之陽乙卯有事
公元522年
孝明正光三年十一月乙巳有事圜丘
公元524年
五年正月辛丑有事南郊
公元532年
出帝太昌元年十一月丁酉日南至有事圜丘
公元536年
西魏文帝大統二年正月辛亥南郊改以神元皇帝
公元538年
四年正月辛酉拜天於清暉室終帝世遂為常
 
 
 
 
 
 
 
 冊府元龜卷三十二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