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二十九  宋 王钦若等 撰
  帝王部
   奉先第二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庚午即位癸酉追尊皇祖太
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先是帝为魏王汉献帝
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臣钦若等曰即曹/嵩也为汉太尉)太祖曰
武王至是并追尊号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二年六月甲辰以京师宗庙未成帝亲祀武皇帝于建
始殿躬执馈奠如家人之礼(案礼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庶人无庙故祭于寝帝者)
(非礼/甚矣)
四年五月辛酉有司奏造二庙立太皇帝庙大长秋特
进侯(臣钦若等曰即曹腾也为汉/中常侍大长秋贵庭侯也)与高祖合祭亲尽以
次毁特立武皇帝庙四时享祭为魏太祖万载不毁也
明帝以黄初七年五月丁巳即位癸未追谥母甄夫人
曰文昭皇后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
于明堂以配上帝二月辛巳立文昭皇后寝庙于邺初
甄后赐死故不列庙帝即位有司请追谥曰文昭皇后
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以太牢告祠于陵三公奏曰自
古周人始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嫄今文昭皇后之
于后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夫以皇家世妃之尊而克
让允恭固推盛位神灵迁化而无寝庙以承享礼非所
以报显德昭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礼先妣别立寝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庙并奏可四月甲申初营宗庙
三年六月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
曰高皇后并在邺庙之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曾祖
高皇太帝共一庙考太祖武皇帝特一庙(臣钦若等曰/处士明帝五)
(代祖/也)
十一月宗庙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
帝文帝神主于邺(处士以亲尽/迁主置园也)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
主于庙先是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太祖为魏公始建魏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宗庙于邺自文帝受禅而雒阳宗庙未成黄初末韩暨
为太常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雒阳庙四时烝尝亲
奏粢盛崇明正礼废法淫祀多所规正
四年以文昭甄皇后旧陵庳下使后父嫡孙虎贲中郎
将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十二月辛未改葬朝
阳陵
五年诏曰尊严祖考所以崇孝表行也追本敬始所以
笃教流化也是以成汤文武实造商周书诗之义追尊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稷契歌颂有娀姜嫄之事明圣德之源流受命所繇兴
也自我魏承天序既发迹于高皇太皇帝而功隆于武
皇文皇帝至于高皇之父处士君潜修德让行动神明
斯乃乾坤所福飨先灵所从来也而精神幽远号称罔
记非所谓崇孝重本也其令公卿以下会议号谥侍中
刘晔议曰圣帝孝孙之欲褒崇先袓诚无量已然亲疏
之数远近之降盖有礼纪所以割断私情克成公法为
万世式也周王所以上祖后稷者以其佐唐有功名在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祀典故也至于汉氏之初追谥之义不过其父上比周
室则大魏发迹自高皇始下论汉氏则追谥之礼不及
其袓此诚往代之成法当今之明义也陛下孝思中发
情无己已然君举必书所以慎于礼制也以为追尊之
义宜齐高皇而已尚书卫臻与晔议同事遂施行六年
四月甲子初进亲祼于庙
景初元年六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
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用咸熙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之舞群公有司始更奏定七庙之制曰大魏三圣相承
以成帝业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夷险为魏太祖文皇
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华夏
兴制礼乐宜为魏烈祖于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
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三祖
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
庙祧之礼
十月乙卯营雒阳宫委粟山为圆丘以曹氏世系出自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有虞氏今以始祖帝舜配号圆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
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
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祗以武宣皇后
配宗祀皇考高祖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于圆丘以始祖有虞
帝舜配
齐王正始六年十一月祫祭太祖庙乙未有司奏文昭
皇后立庙京都永傅享祀乐舞与祖同庆在邺庙嘉平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元年正月甲午谒高平陵(在雒水南大石山/去雒城九十里)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受禅丁卯追尊皇祖宣
王为宣皇帝伯考景王为景皇帝考文王为文皇帝宣
王妃张氏为宣穆皇后景王夫人羊氏为景皇后初宣
帝为魏太傅晋国初建追尊曰景王文帝为大将军录
尚书事封晋王谥曰文王至是皆追尊号
二年正月有司奏置七庙帝重其役诏宜权立一庙于
是群臣议奏曰上古清庙一宫尊远神祗逮至周室制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为七庙以辨宗祧圣旨深弘远迹上世敦崇唐虞舍七
庙之繁华尊一宫之远旨昔舜承尧禅受终于文祖遂
陟帝位盖三十载月正元日又格于文祖遂陟帝位此
则虞氏不改唐庙因仍旧宫可依有虞氏故事即用魏
庙奏可于是追祭征西将军豫章府君颍川府君京兆
府君(臣钦若等按晋书征西将军钧生豫章太守量/量生颍川太守隽隽生京兆伊防防生宣皇帝)
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为三昭三穆(时宣皇升太祖灵/位所以六世与景)
(帝为/七庙)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于明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堂以配上帝七月诏曰主者前奏就魏旧庙诚亦有准
然于祗奉明主情犹未安更宜营造于是改创宗庙十
一月己丑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为景怀皇后(时任茂/以为夏)
(侯初嫔之时未/有王业帝不从)辛卯迁祖祢神主于太庙
四年七月己卯谒崇阳陵
六年因庙毁改修创群臣议奏曰古者七庙所自宜如
礼又曰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庙七室于礼无废于
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其便仍旧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七年四月帝将亲祠车驾夕牲而仪注还不拜诏问其
故博士奏历代相承如此帝曰非致敬宗庙之礼也于
是实拜而还遂以为制夕牲必躬临拜
十年改筑太庙于宣阳门内穷极壮丽庙成帝用挚虞
议率百官迁神主于新庙自征西以下车服尊从皆如
帝者之仪
咸宁元年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
宗文帝曰太祖二年六月癸丑荐荔枝于太庙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太康元年五月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八年九月改营
太庙(以正月/庙殿陷)十年四月太庙成乙巳迁神主于新庙帝
迎于道左遂祫祭(十二月庚寅/太庙梁折)
惠帝以太熙元年四月即位五月辛未葬武帝于峻阳
陵庙曰世祖
怀帝以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即位追尊所生太妃王
氏为皇太后
元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位立宗庙于建康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太兴二年正月丁卯崇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使冠军
将军梁堪守太常马龟等脩复山陵迎悯帝梓宫于平
阳不尅而退(时刘曜/作乱)五月癸丑太阳陵毁帝素服哭三
日是岁有诏琅琊恭王宜称皇考贺循议云礼典之义
子不敢以已爵加其父号帝从之
三年正月乙卯诏曰吾虽上继世祖然于怀悯皇帝皆
北面称臣今祠太庙不亲执觞酌而令有司行事于情
理不安可依礼更处(臣钦若等曰事/具礼官奏议门)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明帝太宁元年二月葬元帝于建平陵庙曰中宗
三月戊寅朔改元临轩停飨宴之礼悬而不乐二年正
月丁丑帝临朝停飨宴之礼悬而不乐十二月壬子帝
谒建平陵从大祥之礼
成帝以太宁三年闰八月己丑即位上明帝尊谥庙曰
肃祖
咸康元年建安郡君荀氏薨诏曰朕少遭闵凶慈训无
量抚育之勤建安君之仁也一旦薨殂实思报复永惟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平昔感痛哀摧其赠豫章郡君别立庙于京都初荀氏
为元帝宫人有宠生明帝及琅琊王褒及明帝即位封
建安郡君别立第宅太宁元年迎还宫内供奉隆厚成
帝立尊重同于太后故为之立庙
八年二月初以武悼夏皇后配飨武帝庙
康帝以咸康八年六月甲午即位七月丙辰葬成皇帝
于兴平陵庙号显宗
建元元年正月朔晦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年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应改服诏曰丧亲名教之重也权制出于近代耶于是
素服如旧非汉魏之典也
穆帝永和七年九月峻阳陵毁甲辰帝素服临于太极
殿三日遣兼太常赵扶修复山陵
八年二月峻阳崇阳二陵毁戊辰帝临三日遣殿中都
尉王惠如雒阳以卫五陵(五陵谓宣帝高原陵平陵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
(太阳/陵也)
九年正月丙寅皇太后与帝同拜建平陵八月遣太尉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河间王钦修复五陵十年正月己酉朔帝临朝以五陵
未复悬而不乐十二年十一月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
灌龙骧将军袁真等持节如雒阳修五陵
十二月庚戌以有事于五陵告于太庙帝及群臣皆服
缌于太极殿临三日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朔帝加元服告于太庙
哀帝以升平元年五月庚申即位七月戊午葬穆皇帝
于永平陵庙号孝宗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兴宁元年三月壬寅皇太妃周氏薨于琅琊第癸卯帝
奔丧诏司徒会稽王昱总内外重务
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卯初荐酃渌酒于太庙
孝武帝以咸安二年七月乙未即位九月甲寅追尊皇妣
会稽王妃曰顺皇后
十月丁卯葬简文皇帝于高平陵庙号太宗
大元元年正月壬寅帝加元服见于太庙甲子谒建平
等四陵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四年正月丙子谒建平等七陵(谓元帝建平陵明帝武/平陵成帝兴平陵康帝)
(崇平陵穆帝永平陵哀帝/安平陵简文帝高平陵)
五年正月乙巳谒崇平陵
九年正月辛未谒建平等四陵七月戊戌遣兼司空高
密王纯之修谒雒阳五陵
十年正月甲午谒诸陵
十六年正月庚申改筑太庙九月癸未新庙成正室十
四间东西储各一间合十六间栋高八丈四尺备法驾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迁神主于行庙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孙各用其位之
仪服四主不从帝者仪是与太康异也诸王既入庙设
脯醢之奠及新庙成神主还室又设脯醢之奠
十九年六月壬子追尊会稽王太妃郑氏为简文宣太
后诏曰会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诞载圣明光延
于晋先帝追尊圣善朝议不一道以疑屈朕述尊先志
常惕于心仰奉遗旨依阳秋二汉孝怀皇帝故事上太
妃尊号曰简文宣太后(初郑氏为元帝夫人生琅琊悼/王简文帝末后称建平国夫人)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咸和元年薨简文帝时为琅琊王制服重有司以王出/继宜降所生国臣不能亲奏免国相诸葛显王上疏曰)
(亡母生临臣国没留国第臣虽出后亦无所厌则私情/得叙敬后丧孝王已出继亦还服重此则朋比臣所宪)
(章也穆皇后不夺其志乃徙琅琊王为会稽王追号后/曰会稽太妃及简文帝即位未及追尊临丧封皇子道)
(子为琅琊王领会/稽国奉太妃祀)
二十年二月作宣太后庙于太庙路西陵曰嘉平
安帝隆安三年三月己卯追尊所生陈夫人为德皇太

义熙十二年十月丙寅姚泓将姚先以雒阳降己丑遣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谒五陵
恭帝元熙元年正月壬辰朔改元以安帝山陵未厝不
朝会
后魏道武天兴元年十二月临天文殿司徒进玺绶追
尊成帝已下及后号谥乐用皇始之舞以神元皇帝为
始祖(臣钦若等按后魏书黄帝以土德王比积六十七/世至成帝成及节庄明安宣景元和定僖成献凡)
(十二帝献帝生圣/武圣武生神元)平文皇帝为太祖(臣钦若等按后魏/书神元至章平思)
(昭凡三帝思/帝生平文)昭成皇帝为高祖(臣钦若等按后魏书平/文至惠炀烈凡四帝昭)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成帝平文皇次子也事具帝王帝/系门其追尊祖始皆从帝谥焉)考为献明皇帝(臣钦/若等)
(曰献明即昭/成太子也)
二年正月甲子初祀上帝于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
十月太庙成迁神元平文昭成献明皇帝神主于太庙
(岁五祭用二至二分腊牲用太牢/尝以宗正兼太尉率祭官行事)又立神元思帝平文
昭成献明五帝庙于宫中(岁四祭用正冬腊九月/牲用马牛各一帝亲祭)又于
云中及盛乐神元旧都祀神元以下七帝(岁三祭正冬/腊牲用马牛)
(各一祭/官侍祀)四年三月帝亲渔荐于寝庙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明元永兴元年十月壬午即位追尊皇妣刘贵人为宣
穆皇后
二年九月甲寅葬宣武皇帝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
三年四月谒金陵于盛乐
五年五月幸云中七月乙巳登薄山观宣武游幸刻石
颂德之处乃于其牢起石坛而荐享焉神瑞二年二月
甲辰立太祖庙于白登之西(岁一祭具太牢/帝亲之无常月)又诏郡国
于太祖巡幸行宫之所各立坛祭以太牢(岁一皆牧/守侍祀)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立太祖别庙于宫中(岁四祭用马/牛羊各一)后二年又于白登西
太祖旧游之处立昭成献明太祖庙以九月十月之交
帝亲祭(牲用马/牛羊)又于云中盛乐金陵三所各立太祖庙
(四时祭/官侍祀)
泰常四年四月庚辰有事于东庙远助祭者数百国
五年五月乙酉诏曰宣武皇帝体道得一天纵自然大
行大名未尽盛美非所以光扬洪烈垂之无穷也今因
启纬图始睹尊号天人之义焕然著明其改宣为道更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上尊谥曰道武皇帝以彰灵命之光启圣德之玄同告
祠郊庙宣于八表
太武以泰常八年十月壬申即位十二月追尊妣为密
皇太后庚子葬明元皇帝于云中金陵庙号太宗
始光三年六月幸云中旧宫谒陵庙
神麚三年九月癸卯立密皇太后庙于邺后杜氏生帝
而薨帝既立追尊号又立庙于邺(置祀官太常博士齐/郎三十馀人侍祀岁)
(五/祭)刺史四时荐祀以魏郡太后所生之邑复其调役后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甘露降于庙庭
太延元年十一月行幸邺祀密太后
文成兴安元年十月戊申即位十一月壬寅追尊皇考
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皇妣闾氏为恭皇后
(臣钦若等曰是年二月南安王/僭立上太武尊谥庙号世宗)
大安元年正月辛酉奉世宗恭宗神主于太庙
献文以和平六年五月甲辰即位六月丙寅上文成皇
帝尊谥庙号高宗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天安元年三月辛丑奉高宗神主祔于太庙
孝文承明元年六月辛未上太上皇帝尊谥曰献文皇
帝葬于云中金陵庙号显宗
七月甲辰追尊皇妣李贵人为惠祖后
太和五年四月己亥行奉方山建永固石室于山上铭
太皇太后终制于金册
六年十一月帝将亲祀七庙诏有司依礼具仪于是群
臣议曰昔有虞亲虔祖考来格殷宗躬谒介福逌降大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魏七庙之祭依先朝旧事多不亲谒今陛下孝诚发中
将思亲祀稽合古王礼之常典臣等谨按旧章并采汉
魏故事撰祭服冠屦牲牢之具罍洗簠簋俎豆之器百
官助祭位次乐官节奏之引升降进退之法别集为拜
之仪制可于是帝乃亲祭其后四时常祀皆亲之
十二年五月壬寅增置彝器于太庙
十四年十月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于永固陵甲
戌车驾谒永固陵甲申再谒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十五年三月甲辰谒永固陵
四月乙丑谒永固陵己卯经始明堂改营太庙诏曰祖
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三祧
之庙仰惟先朝旧事舛驳不同难以取准今将述尊先
志具详礼典宜制祖宗之号定将来之法烈祖有创基
之功世祖有开圻之德宜为祖宗百世不迁而远祖平
文之功未多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未
高于平文庙号为烈祖比功较德以为未允朕今奉迁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道武太祖显祖为二祧馀者以次而迁
七月乙丑谒永固陵己卯诏议祖宗以道武为太祖(臣/钦)
(若等曰是年四月七月日辰俱有乙丑己卯案太和十/二年闰九月十八年闰二月即是年闰在五月六月也)
八月壬申诏郡国有时果可荐者送京师以供庙飨乙
巳亲定禘祫之礼戊午又诏曰明堂太庙并就祖宗配
祭配享于斯备矣白登崞山鸡鸣山庙惟遣有司行事
冯宣王诞先王后复因在官长安立庙宜异常等可敕
雍州以时供祭十月庚寅谒永固陵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十一月丁卯以明堂太庙成迁七庙神主于新庙
十六年正月始以太祖配南郊始以孟月祭庙宗祀显
祖献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礼置载戊申诏曰夫四/时享祀人子常道然祭)
(荐之礼贵贱不同故有邑之君祭以首时无田之士荐/以仲月况七庙之重而用中节者哉自须烝尝之礼颇)
(违旧义今将迎遵往式以此孟月时祠于太庙但朝典/初改众务殷凑无违斋洁遂及于今又按承神飨祖必)
(须择日今礼律未宣有司或不/知此可敕太常令尅日以闻)
九月甲寅朔大序昭穆于明堂祀文明太皇太后于玄
(帝亲为/之词云)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十月己亥诏曰夫先王制礼所以经纶万代贻法后昆
至乃郊天享祖莫不配祭然而有节白登庙者有为而
兴昭穆不次故太祖有三层之宇巴陵无方丈之室又
常用季秋躬驾展虔祝礼或有亵慢之失嘉乐颇涉野
合之仪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烝太庙若
复致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事成亵渎回详二理谓宜
省一白登之高未若九室之美帏次之华未如清庙之
盛将欲废彼东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敕有司但令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内典神者摄行祭事献明道武各有庙称可具依旧式
十八年闰二月甲戌谒永固陵七月戊戌谒金陵八月
庚午谒永固陵十月戊申亲告太庙奉迁神主
十九年四月太和庙成五月迁文成皇后冯氏神主于
太和庙
二十三年二月甲戌谒永固陵三月辛卯谒金陵
宣武以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即位上孝文皇帝尊谥葬
于长陵庙号高祖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六月戊辰追尊皇妣高氏曰文昭皇后
十月丙戌帝谒长陵(遵遗诏孝文皇帝三/夫人已下悉免归家)丁酉有事于太庙
景明元年正月壬寅谒长陵十月丁卯朔谒长陵
二年正月丙辰朔谒长陵
孝明以延昌四年正月丁卯即位二月甲戌上宣武皇
帝尊谥葬于景陵庙号世宗十二月丁卯帝与皇太后
谒景陵
熙平二年七月己巳车驾有事于太庙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幼主钊以武泰元年二月乙卯即位三月甲申上孝明
皇帝尊谥葬于定陵庙曰肃宗
孝庄永安二年三月甲午追尊皇考为文穆皇帝(臣钦/若等)
(按后魏书文穆皇/帝即彭城王也)庙号肃祖皇妣李氏为文穆皇后
四月癸未迁肃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神主于太庙
前废帝普泰元年二月己巳即位四月壬子有事于太

九月癸巳追尊皇考为先帝皇妣王氏为先太妃(臣钦/若等)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按后魏书先帝即/广陵惠王羽也)
后废帝中兴二年二月辛亥上孝庄皇帝谥曰武怀皇
(孝武帝即位以武穆庙讳/改谥孝庄皇帝庙号敬宗)
孝武帝(即出/帝也)永熙二年正月丁巳追尊皇考为武穆帝
(臣钦若等曰武穆帝/即广平武穆王怀也)太妃冯氏为武穆后妣李氏为皇
太妃
西魏文帝以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即位上孝武皇帝尊
谥殡于草堂佛寺大统元年三月戊申追尊皇考为文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景皇帝(臣钦若等按后魏书/文景即京兆王也)皇妣杨氏为后二年十一
月追改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为烈祖
废帝以大统十七年三月即位四月庚辰上文皇帝追
谥葬于永陵
后周闵帝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臣钦若等/曰无年号)追尊皇
考文公为文王皇妣为文后壬寅祠圜丘诏曰予本自
神农其于二丘宜作厥主始祖献侯(臣钦若等按后周/书献侯名莫耶自)
(阴山始/居辽西)启土辽海肇有邦国其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运受天明命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庙为太庙乙巳祠于
太庙辛酉又祠太庙
四月壬午谒成陵(太祖/陵也)乙酉还宫丁亥祠太庙七月辛
亥享太庙
明帝以元年九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庚子祠太庙十二
月庚午谒成陵癸酉还宫癸亥太庙成
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称皇帝追尊文王为文帝
祖考为德皇帝(臣钦若等按后周书德/皇帝讳耽太祖父也)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武帝以武成二年四月即位上明皇帝尊谥葬于昭陵

保定元年正月戊辰诏曰履端开物实资元后代终成
务谅惟宰栋故周文公以上圣之智翼彼姬周爰作六
典用光七百自此厥后代失其绪俾巍巍之化历千祀
而莫傅郁郁之风终百王而永坠我太祖文皇帝禀纯
和之气挺天纵之英德配乾元功侔造化故能舍末魏
之弊风蹈隆周之睿典诞述百官厥用允集所谓乾巡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改而重搆岂帝王洪范而已哉朕入嗣大宝思扬休烈
今可班斯礼于太祖庙庭己巳祠太庙班太祖所述六
官焉(臣钦若等曰太祖依周礼/六官置百官令班行之)七月己酉追封伯父颢
为邵国公第三伯父雒生为莒国公天和三年五月庚
戌祠太庙十月癸亥祠太庙
建德元年三月诛大冢宰宇文护四月庚寅追尊略阳
公为孝闵帝诏曰慎始敬终有国彝典事亡如存哲王
通制义崇追远礼贵尊亲故略阳公至德纯粹天姿秀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杰属魏祚告终宝命将改讴歌允集历数攸归上恊苍
灵之庆下昭后祗之锡而祸生肘腋衅起萧墙白兽噬
骖苍鹰集殿幽辱神器弑酷乘舆冤结生民毒流宇县
今泊海澄清气沴涓荡追尊之礼宜崇徽号遣太师属
国公迥(尉迟/迥也)于南郊上谥曰孝闵皇帝陵曰静陵
二年正月乙卯祠太庙
四月己亥祠太庙七月己巳祠太庙
三年正月己巳祠太庙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五年六月辛亥祠太庙
六年四月己巳祠太庙
十年戊午改葬德皇帝于冀州帝服缌哭于太极殿
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上武皇帝尊谥葬于孝陵庙
曰高祖七月己巳祠太庙
大象元年正月癸巳祠太庙四月己巳祠太庙
二年正月癸巳祠太庙
静帝以大象二年五月入居天台(臣钦若等按后周书/宣帝大象元年二月)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传位于帝居正阳宫/至是遂入居天台)上宣皇帝尊谥葬于定陵
隋高祖开皇元年二月甲子受禅乙丑追尊皇考桓王
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遣兼太
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询奉策诣同州告庙兼用女巫同
家人礼奉迎神主归于京师牺牲尚赤祭用日出改周
氏左社右庙为右社左庙未言始祖又无受命之祧自
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
庙二曰皇曾祖康王庙三曰皇祖献皇庙四曰皇考太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臣钦若/等按隋)
(书太原太守惠瑕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同州刺史桓公忠忠生高祖周末高祖为隋国公诏)
(赠烈为太保康公祯为太傅献公及高祖为隋王/自康公而下并建王爵至是并惠瑕立四庙焉)
四年正月己巳有事于太庙
七年正月癸巳有事于太庙
十二年七月己巳有事于太庙
十月壬午有事于太庙至太祖神主前帝流涕呜咽悲
不自胜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十三年正月壬子亲祀武帝
炀帝以仁寿四年七月即位上文皇帝尊谥十月己卯
葬于太陵庙号高祖
大业元年营建雒邑乃于东都固本里北起天经宫以
藏高祖衣冠四时致祭三年六月丁亥诏曰聿追孝享
德莫至焉崇庆寝庙礼之大者然则质文异代损益于
时学灭坑焚经典散逸庙堂制度师说不同所以世数
多少莫能是正连室异宫亦无定准朕获奉祖宗钦承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景美永惟严配思降大典于是询谋在位博访儒术咸
以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黎于四海
革彫弊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
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同车书东渐西被无思不服
南征北怨俱荷来苏驾毳乘风历代所弗至编发左衽
声教所罕及莫不厥角关塞顿颡阙庭译靡绝时书无
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里禔福猗欤伟
欤无得而名者也朕又闻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礼缛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是以周之文武汉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谥号斯重岂非
缘情称述即崇显之义乎高祖文皇帝宜别建庙宇以
彰巍巍之德乃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怀有司以时创造
务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礼亦异等天子七庙事著前经
诸侯二昭义有差降故其以多为贵王者之礼今可依
用贻厥后昆是年有司奏请准前议于东京建立宗庙
帝谓秘书监柳䛒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令后子孙处
朕何所又下诏唯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役遂复停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寝九年闰九月己巳幸博陵庚午帝谓侍臣曰朕昔从
先朝周旋于此年甫八岁日月不居倏经三纪追惟平
昔不可复希言未卒流涕呜咽侍卫者皆泣下沾襟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册府元龟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