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6c 页
释氏蒙求 下册
霅水 讲学沙门 灵操 撰
*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慧琳。武德年中潜伏草野。一日忽逢杨祜。师相见之
后。坐于郊野言笑如旧。各曰与师别来经于八百年
矣。于时人皆传说。莫测其神。
慧可.道育。随达磨禅师居于少室山。七八年间供侍
达磨。磨乃授与可.育二师面壁之观。世皆云少林面
壁七年。禅法东兴达磨为始。(七八年。传作四五年)
* (易)法开善医 昙迁妙易
法开。善诸经律。义解过人。又能医术。常乞食京师。值
一家妇人在草危急。众治无验。开曰此易治尔。主人
正杀羊巳毕。欲以淫祀。开取少羊膜作羹进竟。因气
针之。须臾儿出。又晋升平中孝宗有疾。诏开医治。开
候脉不肯进药。康后令曰。帝小有不安。开公辞惮不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7a 页 X87-0237.png
进药饵。宜收付廷尉。俄而帝崩。方验甚妙也。
昙迁。世家贵重。十三随舅氏齐中散大夫权会。博学
典坟而妙达周易。会乃授迁易象。时有一妪失物。就
会作卦。得之无象。令迁辨之。迁应声曰。若如卦判。定
失金钗。妪惊喜曰实如所辨。迁曰。兑是金位。字脚两
垂。似金钗尔。会曰更审盗者。迁曰。失者是西家白色
女子。奉口总角。可年十五六者盗。妪便推觅乃得。果
如所言。会问其故。选曰。兑是西方少女之位。五色分
方西为白也。兑字上两点表总角之象。尖形表奉口
之相也。会乃重之。(奉口。疑当作唪口。音奉。口之高貌也。或分唪字以为奉口之字欤)
* (锡)僧渊架桥 隐峰掷锡
僧渊。家本巨富。渊初生时。天雨钱于渊家内。蜀人怪
之。渊及长立。神气异常。乃令入道。大习禅法。渊见蜀
绵水波涛莫测。没溺者众。欲于南路架起飞桥。才出
此言。机事盛集。昔诸葛武侯指江内架七星桥。造三
铁錞以打桥柱。用讫投江。渊架桥次。欲打其柱。铁錞
自然浮水而至。及桥成。忽然而溺。
隐峰。幼修道行。居止五台。后因出山路接淮西。值吴
元济兵戈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交战未决胜负。峰谓
众曰。我去解其杀戮。乃掷锡空中飞身而去。届两陈
之上。战士各观空中神僧飞腾。尽乃抽戈匣刃。惊怪
而退焉。
* (陌)宁师食荷 僧喜啖石(翻译集作僧善)
宁师者。亡其名。以姓呼之。常居山野学道。一日忽死。
昙迁。世家贵重。十三随舅氏齐中散大夫权会。博学
典坟而妙达周易。会乃授迁易象。时有一妪失物。就
会作卦。得之无象。令迁辨之。迁应声曰。若如卦判。定
失金钗。妪惊喜曰实如所辨。迁曰。兑是金位。字脚两
垂。似金钗尔。会曰更审盗者。迁曰。失者是西家白色
女子。奉口总角。可年十五六者盗。妪便推觅乃得。果
如所言。会问其故。选曰。兑是西方少女之位。五色分
方西为白也。兑字上两点表总角之象。尖形表奉口
之相也。会乃重之。(奉口。疑当作唪口。音奉。口之高貌也。或分唪字以为奉口之字欤)
* (锡)僧渊架桥 隐峰掷锡
僧渊。家本巨富。渊初生时。天雨钱于渊家内。蜀人怪
之。渊及长立。神气异常。乃令入道。大习禅法。渊见蜀
绵水波涛莫测。没溺者众。欲于南路架起飞桥。才出
此言。机事盛集。昔诸葛武侯指江内架七星桥。造三
铁錞以打桥柱。用讫投江。渊架桥次。欲打其柱。铁錞
自然浮水而至。及桥成。忽然而溺。
隐峰。幼修道行。居止五台。后因出山路接淮西。值吴
元济兵戈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交战未决胜负。峰谓
众曰。我去解其杀戮。乃掷锡空中飞身而去。届两陈
之上。战士各观空中神僧飞腾。尽乃抽戈匣刃。惊怪
而退焉。
* (陌)宁师食荷 僧喜啖石(翻译集作僧善)
宁师者。亡其名。以姓呼之。常居山野学道。一日忽死。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7b 页 X87-0237.png
经三日而苏。众惊怪问之。答曰。我入冥间见诸地狱
相状。有一判官谓吾曰。和尚有寿而无禄。乃令使者
引入诸司。有一吏检覈曰。和尚只有乾荷叶三石在。
因书于簿。乃放归山。从此还魂后。唯食乾荷乃度旦
夕。秦陇之人号入冥和尚。频请入冥观其善恶。
僧喜。住马头山修习禅观。后忽疾笃。告弟子曰。吾患
肠中冷结。昔少年时居山学习。粮食都尽唯啖小石
子用充旦夕。因而成病。吾死后可破腹看之。验吾啖
石尔也。
* (锡)智岩能军 慧琎健敌
智岩。姓华氏。少有武略。威猛难敌。大业中。伪郑诸国
兵锋竞起。大将军黄国公以行征伐。公曰非华将军
无以御之。时伪郑人马具全。按辔扬鞭以枪剟地。厉
声曰。若能拔得。方共决焉。岩乃跨马以腋挟枪而走。
表与之交刃尽。生破岩。擒之。须臾乃放。因此感悟出
家。大晓三藏之教。
慧琎。七岁出家。偏明律部。时大业中居野外禅定寺。
夕有贼军竞来劫。琎乃集众设战楼以防拟之。于时
军兵张旗十里。村落尽劫。杀者众。琎乃入陈。其贼群
莫敢当锋。贼各执琎手曰健道人也。善能战敌也。(偏明。
疑当作从彳普遍之字)
* (〔麻〕)世高化蟒 明琛变蛇
安清。字世高。安息王之太子。广集坟典。大有知见。王
薨便当嗣位。清乃潜形出家。备晓经论。前身之事一
相状。有一判官谓吾曰。和尚有寿而无禄。乃令使者
引入诸司。有一吏检覈曰。和尚只有乾荷叶三石在。
因书于簿。乃放归山。从此还魂后。唯食乾荷乃度旦
夕。秦陇之人号入冥和尚。频请入冥观其善恶。
僧喜。住马头山修习禅观。后忽疾笃。告弟子曰。吾患
肠中冷结。昔少年时居山学习。粮食都尽唯啖小石
子用充旦夕。因而成病。吾死后可破腹看之。验吾啖
石尔也。
* (锡)智岩能军 慧琎健敌
智岩。姓华氏。少有武略。威猛难敌。大业中。伪郑诸国
兵锋竞起。大将军黄国公以行征伐。公曰非华将军
无以御之。时伪郑人马具全。按辔扬鞭以枪剟地。厉
声曰。若能拔得。方共决焉。岩乃跨马以腋挟枪而走。
表与之交刃尽。生破岩。擒之。须臾乃放。因此感悟出
家。大晓三藏之教。
慧琎。七岁出家。偏明律部。时大业中居野外禅定寺。
夕有贼军竞来劫。琎乃集众设战楼以防拟之。于时
军兵张旗十里。村落尽劫。杀者众。琎乃入陈。其贼群
莫敢当锋。贼各执琎手曰健道人也。善能战敌也。(偏明。
疑当作从彳普遍之字)
* (〔麻〕)世高化蟒 明琛变蛇
安清。字世高。安息王之太子。广集坟典。大有知见。王
薨便当嗣位。清乃潜形出家。备晓经论。前身之事一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7c 页 X87-0237.png
一自知。晋灵之末洛阳兵乱。乃过庐山谓众曰。吾去
度昔年同学。行至䢼亭湖庙。大有灵圣。商旅往祷之。
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更请上。清乃造庙。神曰。吾
昔与师俱出家学道。多行布施而多嗔怒。今为䢼亭
神。周𢌞千里皆吾所治。此身复蟒蛇。灭后当入地狱。
清曰何不现形。蟒遂忽现。下泪如雨。谓清曰。愿师化
度。吾有绢千匹并杂宝等可为造寺。令生善处。清即
取物引去。其蟒登山而望。欲归豫章造寺。至晚有一
少年上舫跪清前曰。䢼亭神巳离恶形矣。其庙即无
灵应。人于山西见死蟒一条。长十里馀。今浔阳蛇村
是也。(晋灵。当作汉灵也)。
魏明琛。大有学问。辩说宏博。初著蛇势法大行东州。
其法若葛亮阵图也。时潞州上邑欲弘法华。乃往岩
州林虑县请一讲僧归讲法华。琛与其旧识闻而往
难之。此僧见琛义辩纵横中心战灼。乃以情礼告于
琛曰。此邑初信佛经。诸士倾心。愿大法师共相成赞。
敢上献法师绢十匹。琛受之。明日高座欲听一讲。其
僧弥怖。及讲次。琛束绢入堂谓众曰。昨日高座法师
以绢相赠请不论义。然佛法宏奥须分邪正。遂与论
义。琛辩说不如其僧。兼义解不通。众皆大笑。琛即出
邑。共伴二人心愤气噎。累日羞吒。遂登一山树下谓
伴曰。我今烦热。恐变作蛇。便解衣露身。长展两足。忽
变蛇形。一伴上树避之。乃谓二伴曰。悔作蛇论。果至
如此。其伴大骇。走至邺下说之。(一伴。疑当作二伴)。
度昔年同学。行至䢼亭湖庙。大有灵圣。商旅往祷之。
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更请上。清乃造庙。神曰。吾
昔与师俱出家学道。多行布施而多嗔怒。今为䢼亭
神。周𢌞千里皆吾所治。此身复蟒蛇。灭后当入地狱。
清曰何不现形。蟒遂忽现。下泪如雨。谓清曰。愿师化
度。吾有绢千匹并杂宝等可为造寺。令生善处。清即
取物引去。其蟒登山而望。欲归豫章造寺。至晚有一
少年上舫跪清前曰。䢼亭神巳离恶形矣。其庙即无
灵应。人于山西见死蟒一条。长十里馀。今浔阳蛇村
是也。(晋灵。当作汉灵也)。
魏明琛。大有学问。辩说宏博。初著蛇势法大行东州。
其法若葛亮阵图也。时潞州上邑欲弘法华。乃往岩
州林虑县请一讲僧归讲法华。琛与其旧识闻而往
难之。此僧见琛义辩纵横中心战灼。乃以情礼告于
琛曰。此邑初信佛经。诸士倾心。愿大法师共相成赞。
敢上献法师绢十匹。琛受之。明日高座欲听一讲。其
僧弥怖。及讲次。琛束绢入堂谓众曰。昨日高座法师
以绢相赠请不论义。然佛法宏奥须分邪正。遂与论
义。琛辩说不如其僧。兼义解不通。众皆大笑。琛即出
邑。共伴二人心愤气噎。累日羞吒。遂登一山树下谓
伴曰。我今烦热。恐变作蛇。便解衣露身。长展两足。忽
变蛇形。一伴上树避之。乃谓二伴曰。悔作蛇论。果至
如此。其伴大骇。走至邺下说之。(一伴。疑当作二伴)。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8a 页 X87-0238.png
* 法持白竹 道逊灵华
法持。少入空门。调明禅理。后临终之日。令众可露我
骸于松下喂诸鸟兽。终后忽见空中神幡数首从西
来迎。其院竹林周𢌞郁翠。于时色皆变白。
道逊。落发以来大明经论。后居山野习学佛典。年老
乃终于山。陈死在于峰顶经夕。忽有灵华周匝其侧。
从地涌出茎长二尺。色相鲜荣。时有猎人不信。求见
此华。其华巳灭。乃哭曰。生不蒙开信。死不蒙华瑞。一
何无感。若神道有徵。愿重现灵相。言讫。复地发灵华。
猎人乃发信出家也。
* 童进饮酒 无著啜茶
童进。幼出家。不拘法则。唯爱饮酒。谓人曰。酒可以灌
等身也。动上酣醉。遗尿臭秽。人尽轻之。会周武东征
爱毒药。敕泸州营造毒药酒。监吏力采蝮头铁猩鬵
根大蜂野葛鸩羽等数十般。酿以铁瓮。药成后。著皮
衣琉璃障眼方得近之。不尔气冲致死。药著人。肉穿
坏。进闻之。往监官处求饮。官曰能饮一杯岂非酒士。
进曰任多亦饮。便取铁杓于药瓮中累取饮之。道俗
惊怪皆来看。进连取十馀杓饮。都无易色。自叹曰。今
始得一醉尔。人走避之。须臾卧方石上。忽遗尿。所著
石皆裂碎。进睡觉如故。
无著。听习之馀。因游五台山欲观圣迹。遂于金刚窟
前望中礼拜。乃于石上坐寐。忽闻叱牛三声云饮水。
乃见一翁古貌。形状粗丑。短褐曳屦。乃执其手曰。吾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8b 页 X87-0238.png
从山外。来此求粮。师睡此困邪。著曰否。翁曰。既不困。
何辄睡乎。著曰凡夫昏沈胡可怪哉。翁曰。师若昏沈。
可去啜茶乎。乃指精舍。著乃蹑躅而随。至寺门。翁唤
均提三声。有一童子应诺。年可十四五。垂发齐肩。衣
褐。其寺地皆琉璃。堂舍金色。翁踞白牙床。置锦墩令
著坐。须臾童子捧二瓯茶。对啜毕。擎玳瑁器。满中酥
酪。各与一匙。著啜而咽之。如有所證。因而明悟豁然
矣。(乎乃。疑当作手乃。著乃。一本无乃字)。
* 慧布论义 法汰破邪
慧布。少投琼法师出家学师道业解行高明而辩说
难敌。后与邈禅师争论教法。经于三日。在座辨论不
绝。邈乃降之。布又来下。时侯景作乱。饥荒累年。布三
日不食。至第四日。人以饭微著肉汁覆之遗。而虽腹
如火燃。执志不食。
法汰。少与道安同学。大有明悟。身长八尺。风姿端雅。
时有沙门道常。颇有才力。常执心无义大行荆土。法
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大集名僧令昙一难之。
一据经引理辩说纵横。常乃伏之。明日更集慧远就
席。改难数番。关贵锋起。常又觉义途差异。将麈尾扣
案即未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杼轴何为。坐者大笑。心
无之义从此息焉。(改难。当作攻难。关贵。疑当作问责。道常。传中作道恒。杼轴。传中作杼
柚。音相通。杼音处。机之行纬者也。俗曰梭者也。与轴字相关。若柚字。橘之类。但音同。当以今文为正也)
* (遇)德素少达 慧棱幼悟
慧约。字德素。姓楼。东阳人。母刘氏。因梦人擎金像使
何辄睡乎。著曰凡夫昏沈胡可怪哉。翁曰。师若昏沈。
可去啜茶乎。乃指精舍。著乃蹑躅而随。至寺门。翁唤
均提三声。有一童子应诺。年可十四五。垂发齐肩。衣
褐。其寺地皆琉璃。堂舍金色。翁踞白牙床。置锦墩令
著坐。须臾童子捧二瓯茶。对啜毕。擎玳瑁器。满中酥
酪。各与一匙。著啜而咽之。如有所證。因而明悟豁然
矣。(乎乃。疑当作手乃。著乃。一本无乃字)。
* 慧布论义 法汰破邪
慧布。少投琼法师出家学师道业解行高明而辩说
难敌。后与邈禅师争论教法。经于三日。在座辨论不
绝。邈乃降之。布又来下。时侯景作乱。饥荒累年。布三
日不食。至第四日。人以饭微著肉汁覆之遗。而虽腹
如火燃。执志不食。
法汰。少与道安同学。大有明悟。身长八尺。风姿端雅。
时有沙门道常。颇有才力。常执心无义大行荆土。法
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大集名僧令昙一难之。
一据经引理辩说纵横。常乃伏之。明日更集慧远就
席。改难数番。关贵锋起。常又觉义途差异。将麈尾扣
案即未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杼轴何为。坐者大笑。心
无之义从此息焉。(改难。当作攻难。关贵。疑当作问责。道常。传中作道恒。杼轴。传中作杼
柚。音相通。杼音处。机之行纬者也。俗曰梭者也。与轴字相关。若柚字。橘之类。但音同。当以今文为正也)
* (遇)德素少达 慧棱幼悟
慧约。字德素。姓楼。东阳人。母刘氏。因梦人擎金像使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8c 页 X87-0238.png
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乃生。约年七岁便通
书史。乃求出俗。性好幽宗。遍访名师学习教典。大有
明悟。东境谣曰。少达妙理楼居士。
慧棱。姓申。屠氏。西阴人。胎中父亡。母乃鞠育。年及三
岁。谓母曰儿思愿闻法。母氏怜其孤苦。相从来听襄
阳润法师讲三论。听后。于文义之间深有解悟。众乃
惊叹。唯求出家。母孤独。不许。及登八岁。母亡。乃投诞
律师出家。大明三藏。
* 僧慧渡河 安静登墓
僧慧。在荆州。南阳刘虬立陟屺寺。请慧居之。慧频至
江边津吏求渡。渡吏迫以舟小未及过之。须臾飞空
而过。巳见在彼两岸。津吏大惊。知其圣也。(渡吏。一无渡字也)。
安静。东游之次。行达定陶。直问曰。丁居士何在。乡众
咸曰。终巳三载。葬在郊外。静曰此在家菩萨也。遂往
登其墓所。自掘之。于时墓上五色云起。祥瑞可观。及
取其骨。皆作金色。连环若锁。可五丈许。铿然向高。静
乃持挂杖头。别乡人而去。(向。当作响字)
* 遂端生莲 耆域治树(殊遇切)
遂端。不知何来。为人质直。常诵法华经为业。至于老
齿曾无暂罢。后忽跏趺坐而卒。须臾口中出青莲华
七茎。
耆域。天竺人也。至于洛阳大扬教法。朋衡阳大守南
阳滕永文。在洛寄居满水寺。此寺中有思惟树数十
株枯死。域问永文曰树死几时。永文答曰积年矣。域
书史。乃求出俗。性好幽宗。遍访名师学习教典。大有
明悟。东境谣曰。少达妙理楼居士。
慧棱。姓申。屠氏。西阴人。胎中父亡。母乃鞠育。年及三
岁。谓母曰儿思愿闻法。母氏怜其孤苦。相从来听襄
阳润法师讲三论。听后。于文义之间深有解悟。众乃
惊叹。唯求出家。母孤独。不许。及登八岁。母亡。乃投诞
律师出家。大明三藏。
* 僧慧渡河 安静登墓
僧慧。在荆州。南阳刘虬立陟屺寺。请慧居之。慧频至
江边津吏求渡。渡吏迫以舟小未及过之。须臾飞空
而过。巳见在彼两岸。津吏大惊。知其圣也。(渡吏。一无渡字也)。
安静。东游之次。行达定陶。直问曰。丁居士何在。乡众
咸曰。终巳三载。葬在郊外。静曰此在家菩萨也。遂往
登其墓所。自掘之。于时墓上五色云起。祥瑞可观。及
取其骨。皆作金色。连环若锁。可五丈许。铿然向高。静
乃持挂杖头。别乡人而去。(向。当作响字)
* 遂端生莲 耆域治树(殊遇切)
遂端。不知何来。为人质直。常诵法华经为业。至于老
齿曾无暂罢。后忽跏趺坐而卒。须臾口中出青莲华
七茎。
耆域。天竺人也。至于洛阳大扬教法。朋衡阳大守南
阳滕永文。在洛寄居满水寺。此寺中有思惟树数十
株枯死。域问永文曰树死几时。永文答曰积年矣。域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9a 页 X87-0239.png
即向之咒之。寻便荣发扶郁茂非常。自此人皆叹异
也。
* 净度游猎 玄风张捕
净度。少游猎为务。一日射孕鹿堕胎。鹿母衔痛就地
舐子。度因此心悟。便摧弓折矢出家学道。修习禅观。
兼于群经洞达深义。(一日下。有忽字)
傅翕。字玄风。及七岁志性贞坚。一日谓二亲曰。数梦
升空而行。多诸仆从共无量人争战。我常获胜。后与
里人在稽亭张捕为业。笼沈水中祝曰。去者适。止者
留。时人以为愚。因遇天竺僧达磨嵩曰。我曾同汝向
毗婆尸佛会发誓度生。今兜率宫中衣钵见在。何日
当还。不信试临水观形状何如。果见圆光宝盖满身。
遂辨前因。乃问嵩修道之方。嵩指松山顶曰此可栖
身矣。翕后有殊迹。
* (尤)僧璨三国 道一九州
僧璨。幼年尚道。游学为先。天下灵迹无不参寻。时入
齐陈周三国。凡有法肆无虚践。以三藏教典或演说
训授。或问难徵引。而又博达儒宗。振名四海。自号为
三国论师。
道一。少便出尘。贞介不群。神气宏瞻。从法汰习学。深
究内外。后东适山阴讲诸经论。于时九州僧尼咸来
习听。时人号曰小一。师为九州都维那。
* 真表虾蟆 檀特猕猴
真表。家在金山。世为游猎。一日逐兽之馀息于田野
也。
* 净度游猎 玄风张捕
净度。少游猎为务。一日射孕鹿堕胎。鹿母衔痛就地
舐子。度因此心悟。便摧弓折矢出家学道。修习禅观。
兼于群经洞达深义。(一日下。有忽字)
傅翕。字玄风。及七岁志性贞坚。一日谓二亲曰。数梦
升空而行。多诸仆从共无量人争战。我常获胜。后与
里人在稽亭张捕为业。笼沈水中祝曰。去者适。止者
留。时人以为愚。因遇天竺僧达磨嵩曰。我曾同汝向
毗婆尸佛会发誓度生。今兜率宫中衣钵见在。何日
当还。不信试临水观形状何如。果见圆光宝盖满身。
遂辨前因。乃问嵩修道之方。嵩指松山顶曰此可栖
身矣。翕后有殊迹。
* (尤)僧璨三国 道一九州
僧璨。幼年尚道。游学为先。天下灵迹无不参寻。时入
齐陈周三国。凡有法肆无虚践。以三藏教典或演说
训授。或问难徵引。而又博达儒宗。振名四海。自号为
三国论师。
道一。少便出尘。贞介不群。神气宏瞻。从法汰习学。深
究内外。后东适山阴讲诸经论。于时九州僧尼咸来
习听。时人号曰小一。师为九州都维那。
* 真表虾蟆 檀特猕猴
真表。家在金山。世为游猎。一日逐兽之馀息于田野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9b 页 X87-0239.png
间。折条柳贯虾蟆成串置于水中。拟作食调。复入山
逐兽。忘其所贯虾蟆。至明年春猎次。闻虾蟆鸣。忽见
去年所贯三十许虾蟆犹活。表于时叹惋责身曰。苦
哉。何为口腹令彼经年受苦。乃解贯放之。便发誓出
家入山修道。以身扑地悔前罪。遂剃染为僧。感弥勒
菩萨自身授于戒法。地藏菩萨亲与策发。慈氏躬授
三衣道具等。
后魏檀特。身虽出家。而饮酒食肉宛同俗士。狂逸非
常。凡言往事皆合人情。周文闻之。降书诏特问事。于
时齐神武来寇玉壁。特曰狗岂至龙门耶。果不至龙
门而返。又侯景未叛时。特忽提一杖。杖头刻作猕猴
形。令面向西日夜弄之。又索一角弓牵挽。俄而景叛
寻复归梁。时谓作猕猴乃景之兆。
* 智润博瞻 昙影风流
智润。在于襄阳讲演。大有声望。而内外深穷。词辨宏
逸。时人皆称曰润法师。博瞻之莫有加之矣。
昙影。神气爽隽。形貌奇特。于诸教乘解义第一。为秦
主姚兴礼重。兴见影超拔群士。每谓罗什曰。影法师
真为此国风流标表之道人矣。
* 僧朗知盗 法通被囚
晋僧朗。游方学道。备晓佛乘。兼宗儒典。后与伴共行
至于中途。忽告于伴侣曰。公等寺中衣钵。必有盗者
将去。同侣不信。共归寺寻觅。果如其言。
法通。龙泉石楼人。在家之日独怀异操。唯信释教。一
逐兽。忘其所贯虾蟆。至明年春猎次。闻虾蟆鸣。忽见
去年所贯三十许虾蟆犹活。表于时叹惋责身曰。苦
哉。何为口腹令彼经年受苦。乃解贯放之。便发誓出
家入山修道。以身扑地悔前罪。遂剃染为僧。感弥勒
菩萨自身授于戒法。地藏菩萨亲与策发。慈氏躬授
三衣道具等。
后魏檀特。身虽出家。而饮酒食肉宛同俗士。狂逸非
常。凡言往事皆合人情。周文闻之。降书诏特问事。于
时齐神武来寇玉壁。特曰狗岂至龙门耶。果不至龙
门而返。又侯景未叛时。特忽提一杖。杖头刻作猕猴
形。令面向西日夜弄之。又索一角弓牵挽。俄而景叛
寻复归梁。时谓作猕猴乃景之兆。
* 智润博瞻 昙影风流
智润。在于襄阳讲演。大有声望。而内外深穷。词辨宏
逸。时人皆称曰润法师。博瞻之莫有加之矣。
昙影。神气爽隽。形貌奇特。于诸教乘解义第一。为秦
主姚兴礼重。兴见影超拔群士。每谓罗什曰。影法师
真为此国风流标表之道人矣。
* 僧朗知盗 法通被囚
晋僧朗。游方学道。备晓佛乘。兼宗儒典。后与伴共行
至于中途。忽告于伴侣曰。公等寺中衣钵。必有盗者
将去。同侣不信。共归寺寻觅。果如其言。
法通。龙泉石楼人。在家之日独怀异操。唯信释教。一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39c 页 X87-0239.png
日忽为二男并二女及妻俱剃发。勉之入道。便往山
寺栖息。然后自剃头为僧。人问其故。答曰。我舍枷□
锁。志欲大法兴扬尔。后行至本邑。邑长问之。答曰。山
客。邑长怒乃囚于狱。不许游方。通便绝粒。绕狱行道。
至夜闻野狐满邑号叫。人皆不安。邑长怪之曰。狱中
必异僧尔。乃放之。通曰。行道正得佛味。如何见放。须
臾狐鸣便止。邑人乃安也。(舍枷下一字蠹灭。未知何等字。见文势。或脱字欤)。
* (马)道生领徒 慧远结社
竺道生。初入庐山。幽栖十年以求其志。钻寻经论深
究义理。于是名满天下。宋太祖文帝深加礼重。后领
徒千馀人来于吴之虎丘山讲授教典。或说曰。生讲
之次。其山有怪石。听生之讲亦点头焉。世虽谓生公
虎丘点头之石。而传文未见尔。
慧远。幼学经书。神气隽朗。及年十三游方学业。内穷
三藏外达九经。兼善庄老。与弟慧持皆师安公。后止
庐山。时四海名士臻山门。时有刘遗民.豫章.雷次宗.
雁门周续之.毕颖之.宗炳.张莱民.张季硕等凡一百
二十三人。并弃荣尚寂依止远公。投习内外。仍于龙
泉寺弥陀堂前栽白莲结净社。刘遗民等皆著铭记
记其事迹。从晋迄今。天下咸传远公莲社。
* 主公向驴 永师指马
慧主。六岁受具。大悟教典。偏持戒律。住始州香林寺。
武德之初。陵阳公来临益州。公少信。心将百馀驮物
行至香林。命于寺内佛殿僧堂讲堂安置驴驮等物。
寺栖息。然后自剃头为僧。人问其故。答曰。我舍枷□
锁。志欲大法兴扬尔。后行至本邑。邑长问之。答曰。山
客。邑长怒乃囚于狱。不许游方。通便绝粒。绕狱行道。
至夜闻野狐满邑号叫。人皆不安。邑长怪之曰。狱中
必异僧尔。乃放之。通曰。行道正得佛味。如何见放。须
臾狐鸣便止。邑人乃安也。(舍枷下一字蠹灭。未知何等字。见文势。或脱字欤)。
* (马)道生领徒 慧远结社
竺道生。初入庐山。幽栖十年以求其志。钻寻经论深
究义理。于是名满天下。宋太祖文帝深加礼重。后领
徒千馀人来于吴之虎丘山讲授教典。或说曰。生讲
之次。其山有怪石。听生之讲亦点头焉。世虽谓生公
虎丘点头之石。而传文未见尔。
慧远。幼学经书。神气隽朗。及年十三游方学业。内穷
三藏外达九经。兼善庄老。与弟慧持皆师安公。后止
庐山。时四海名士臻山门。时有刘遗民.豫章.雷次宗.
雁门周续之.毕颖之.宗炳.张莱民.张季硕等凡一百
二十三人。并弃荣尚寂依止远公。投习内外。仍于龙
泉寺弥陀堂前栽白莲结净社。刘遗民等皆著铭记
记其事迹。从晋迄今。天下咸传远公莲社。
* 主公向驴 永师指马
慧主。六岁受具。大悟教典。偏持戒律。住始州香林寺。
武德之初。陵阳公来临益州。公少信。心将百馀驮物
行至香林。命于寺内佛殿僧堂讲堂安置驴驮等物。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0a 页 X87-0240.png
无敢违者。主见斯秽杂。即入房中叹惋。乃取锡杖三
衣誓曰。死活今日。唯凭戒神之力以去之。寻举锡向
诸驴。驴忽然一时倒卧如死。主以两手各擎一驮掷
于空中。公见斯之异。乃悔归信。(空中。传文作坑中)
慧永。息于庐山。亲依慧远。深穷律藏。兼达外书。一日
出邑至晚还山。至乌桥。有一营主醉骑恶马当道遮
永。不许永过。日既将夕。永以锡杖指马。马走。营主掷
地。永捧慰还营。营主至明日来寺悔过。永曰。非贫道
本意使然。恐戒神所为尔。
* 僧达□糕(达下蠹灭。疑却字欤) 世瑜受果
僧达。游学诸方。习禅传法。齿长过寸。奇相莫同。为魏
孝文礼重。后居林虑华黄岭。时有山神频来听法。忽
一夜有推户者而入曰。山神妻。白日无暇礼拜禅师。
今故来参礼。兼奉献米糕一筐。愿为礼佛之时呼弟
子名目。达曰。糕可将还。况山僧不食。当为礼佛一拜
兼唱。山神妻遂礼拜辞去。
世瑜。身长八尺五寸。形貌奇特。居于益州响应山习
学经论。忽一夜梦四龙飞入心眼。既觉而大悟佛旨。
常在山绝粒修行。唯四猕猴二时采山果来供。瑜长
受之。(八尺五寸。传作八尺三寸)
* 法旷去妖 慧安防祸
竺法旷。以内外之学爱谢安知重。旷常居山林。安往
礼觐。居处俭僻。车马不通。安陵峰步往。晋简文作相。
闻旷道行。遣堂邑大守等请入京供养。时有妖星累
衣誓曰。死活今日。唯凭戒神之力以去之。寻举锡向
诸驴。驴忽然一时倒卧如死。主以两手各擎一驮掷
于空中。公见斯之异。乃悔归信。(空中。传文作坑中)
慧永。息于庐山。亲依慧远。深穷律藏。兼达外书。一日
出邑至晚还山。至乌桥。有一营主醉骑恶马当道遮
永。不许永过。日既将夕。永以锡杖指马。马走。营主掷
地。永捧慰还营。营主至明日来寺悔过。永曰。非贫道
本意使然。恐戒神所为尔。
* 僧达□糕(达下蠹灭。疑却字欤) 世瑜受果
僧达。游学诸方。习禅传法。齿长过寸。奇相莫同。为魏
孝文礼重。后居林虑华黄岭。时有山神频来听法。忽
一夜有推户者而入曰。山神妻。白日无暇礼拜禅师。
今故来参礼。兼奉献米糕一筐。愿为礼佛之时呼弟
子名目。达曰。糕可将还。况山僧不食。当为礼佛一拜
兼唱。山神妻遂礼拜辞去。
世瑜。身长八尺五寸。形貌奇特。居于益州响应山习
学经论。忽一夜梦四龙飞入心眼。既觉而大悟佛旨。
常在山绝粒修行。唯四猕猴二时采山果来供。瑜长
受之。(八尺五寸。传作八尺三寸)
* 法旷去妖 慧安防祸
竺法旷。以内外之学爱谢安知重。旷常居山林。安往
礼觐。居处俭僻。车马不通。安陵峰步往。晋简文作相。
闻旷道行。遣堂邑大守等请入京供养。时有妖星累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0b 页 X87-0240.png
现。晋帝请旷斋忏以禳之。旷曰。陛下可修盛德。贫道
当竭志诚。遂入忏踰日。有司奏曰妖星巳灭矣。
慧安。游于京兆。见相国休璟有功边上。贵盛无比。安
往谒之焉。谓璟曰。相公美则美矣。奈不数月间将有
大祸。虽然。早可防拟。璟知安之道德。知其兆。拜而告
安与去禳之。安曰。可求二大犬。身高数尺。有狞恶者。
既得犬巳。安复来曰。事在今夕。夜与璟同坐。安命十
人执弧操矢立于座侧。至夜深笑曰。相公之祸巳免
矣。及旦。呼璟同至园中。见一贼持刀剑巳卒。血流其
颈。又见二犬在大木下仰吠一贼。亦持大刀。见璟叫
曰。某与彼等俱怨相国。故来欲害。彼蹲守。进不可得。
璟大惊谓安曰。非吾师先知。不然死于二夫之手也。
* (阳)道光义虎 恭明智囊
道光。在于江东穷研经论。义理纵横时皆知重。故东
南目之为义虎。
支谦。字恭明。月支人也。来游汉地。大扬教法。博达经
书。为人细长黑质。眼多白而睛黄。时人谓曰。支郎眼
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汉时人也。
* 灵坦心印 玄畅目光
灵坦。七岁诵通书史。兼解文章。应童子举中第。及至
年长官高。舍荣入道勋习禅法。行化于时。后因适维
杨行至六合道中。忽叹大法陵夷生不遇佛。须臾闻
空中有声曰。开心地即见菩萨如妙文殊之形状。令
坦举项。以掌按之。寻观四指赤痕。其印常现。坦曰必
当竭志诚。遂入忏踰日。有司奏曰妖星巳灭矣。
慧安。游于京兆。见相国休璟有功边上。贵盛无比。安
往谒之焉。谓璟曰。相公美则美矣。奈不数月间将有
大祸。虽然。早可防拟。璟知安之道德。知其兆。拜而告
安与去禳之。安曰。可求二大犬。身高数尺。有狞恶者。
既得犬巳。安复来曰。事在今夕。夜与璟同坐。安命十
人执弧操矢立于座侧。至夜深笑曰。相公之祸巳免
矣。及旦。呼璟同至园中。见一贼持刀剑巳卒。血流其
颈。又见二犬在大木下仰吠一贼。亦持大刀。见璟叫
曰。某与彼等俱怨相国。故来欲害。彼蹲守。进不可得。
璟大惊谓安曰。非吾师先知。不然死于二夫之手也。
* (阳)道光义虎 恭明智囊
道光。在于江东穷研经论。义理纵横时皆知重。故东
南目之为义虎。
支谦。字恭明。月支人也。来游汉地。大扬教法。博达经
书。为人细长黑质。眼多白而睛黄。时人谓曰。支郎眼
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汉时人也。
* 灵坦心印 玄畅目光
灵坦。七岁诵通书史。兼解文章。应童子举中第。及至
年长官高。舍荣入道勋习禅法。行化于时。后因适维
杨行至六合道中。忽叹大法陵夷生不遇佛。须臾闻
空中有声曰。开心地即见菩萨如妙文殊之形状。令
坦举项。以掌按之。寻观四指赤痕。其印常现。坦曰必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0c 页 X87-0240.png
是大圣授我心印也。
玄畅。少时在俗。举家被胡虏所灭。将欲害畅。虏帅见
而止之曰。此儿目光射。非凡童也。遂获免。后乃出家。
广通内外。往于凉州遇虐虏。除灭佛法。尽害僧人。唯
畅得走发。自岱郡山谷路跨大行南转孟津。唯把一
束杨枝。一扼葱叶。虏骑将及。以葱叶安鼻孔中入渡
孟津免。宋文帝知畅道行。徵之。位以太子大师。免而
不受也。(虏帅之帅。音衰。将也。若音率。是所领兵也○岱郡。当作代郡)
* 道杰头大 温行眉长
道杰。姓杨。汉大尉震之后。形貌伟清。应对有方。兼大
通经论博学文辞。白丑而头大。故并州谓曰。大头杰。
难人杀。然其深义。一徵一责能令流汗。
温行。齐国僧也。行化于牟州拒神山。卒后人异其居
处。号行公堆。行眉长一尺馀。垂散于面。若欲视物。以
手攓。
* 祇难异术 昙鸾仙方
维祇难。世奉异术。事火为业。时有沙门到。寄一宿。难
不许。沙门乃坐门外露地而宿。密加神咒。所事之火
歘然变灭。举家迎归悔过。方信释氏之法灵应。乃投
沙门出家。入汉境。广译经律。
昙鸾。住在五台。因感心气疾。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
常。欲求仙方以益寿。果尅既巳。方崇佛法。不亦善乎。
乃往江南陶隐居处求其仙方。果见隐居。授与鸾仙
方十卷。以为添寿之术。鸾将至洛下。逢中国三藏菩
玄畅。少时在俗。举家被胡虏所灭。将欲害畅。虏帅见
而止之曰。此儿目光射。非凡童也。遂获免。后乃出家。
广通内外。往于凉州遇虐虏。除灭佛法。尽害僧人。唯
畅得走发。自岱郡山谷路跨大行南转孟津。唯把一
束杨枝。一扼葱叶。虏骑将及。以葱叶安鼻孔中入渡
孟津免。宋文帝知畅道行。徵之。位以太子大师。免而
不受也。(虏帅之帅。音衰。将也。若音率。是所领兵也○岱郡。当作代郡)
* 道杰头大 温行眉长
道杰。姓杨。汉大尉震之后。形貌伟清。应对有方。兼大
通经论博学文辞。白丑而头大。故并州谓曰。大头杰。
难人杀。然其深义。一徵一责能令流汗。
温行。齐国僧也。行化于牟州拒神山。卒后人异其居
处。号行公堆。行眉长一尺馀。垂散于面。若欲视物。以
手攓。
* 祇难异术 昙鸾仙方
维祇难。世奉异术。事火为业。时有沙门到。寄一宿。难
不许。沙门乃坐门外露地而宿。密加神咒。所事之火
歘然变灭。举家迎归悔过。方信释氏之法灵应。乃投
沙门出家。入汉境。广译经律。
昙鸾。住在五台。因感心气疾。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
常。欲求仙方以益寿。果尅既巳。方崇佛法。不亦善乎。
乃往江南陶隐居处求其仙方。果见隐居。授与鸾仙
方十卷。以为添寿之术。鸾将至洛下。逢中国三藏菩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1a 页 X87-0241.png
提留支。鸾往启曰。佛法中有此长生不死之法。胜此
土仙方者乎。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
何处有长生不死之门。纵益年光。轮回不绝。即以观
经授鸾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也。峦
乃焚仙方十卷。因而大悟佛乘。于时魏都解义之僧
峦为第一。魏主重之。号神鸾。(传云昙鸾。亦作峦。字无定也)。
* 岑公养鼠 道判放羊
岑阇梨者。特具戒律。兼诵通经文五百馀卷。俗士呼
之也。居于伞盖山。衣帛乞食为常。馀之馔。饲房中鼠。
鼠数百来。显皆驯熟。亲依于岑。鼠有他之斗啮者。岑
即责之而改。鼠有疾病者。岑即以手摩之而愈。
道判。博达儒释。显举当时。以齐乾明元年结侣二十
馀人发趾邺都。将入西方。周武敕给国书并资行调
达。于突厥国。又请国书。至西可寒国。彼不识沙门。将
加祸害。增人卫守不给粮食。但令饿死。时有周使在
彼谏可寒曰。此佛弟子也。本国天子大兴其教。可寒
乃信重。日给羊四口以充判等常食。判乃引出。因地
放之。虽至饥饿之甚。日唯自采野草及菜食之。
* 宝琼龙瑞 慧哲象王
宝琼。受具巳来。甚彰殊迹。讲说纵横义理洞达。梁高
祖请于京都礼供。后于建安寺训授学徒。一旦老少
相喧。竞曰建安精舍白龙出现。尽奔走到寺。唯见琼
在座讲说。臣寮士庶咸曰。建安龙瑞飞腾。琼法师道
行所感也欤。乃号为白琼法师。(龙瑞上。一有之字)
土仙方者乎。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
何处有长生不死之门。纵益年光。轮回不绝。即以观
经授鸾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也。峦
乃焚仙方十卷。因而大悟佛乘。于时魏都解义之僧
峦为第一。魏主重之。号神鸾。(传云昙鸾。亦作峦。字无定也)。
* 岑公养鼠 道判放羊
岑阇梨者。特具戒律。兼诵通经文五百馀卷。俗士呼
之也。居于伞盖山。衣帛乞食为常。馀之馔。饲房中鼠。
鼠数百来。显皆驯熟。亲依于岑。鼠有他之斗啮者。岑
即责之而改。鼠有疾病者。岑即以手摩之而愈。
道判。博达儒释。显举当时。以齐乾明元年结侣二十
馀人发趾邺都。将入西方。周武敕给国书并资行调
达。于突厥国。又请国书。至西可寒国。彼不识沙门。将
加祸害。增人卫守不给粮食。但令饿死。时有周使在
彼谏可寒曰。此佛弟子也。本国天子大兴其教。可寒
乃信重。日给羊四口以充判等常食。判乃引出。因地
放之。虽至饥饿之甚。日唯自采野草及菜食之。
* 宝琼龙瑞 慧哲象王
宝琼。受具巳来。甚彰殊迹。讲说纵横义理洞达。梁高
祖请于京都礼供。后于建安寺训授学徒。一旦老少
相喧。竞曰建安精舍白龙出现。尽奔走到寺。唯见琼
在座讲说。臣寮士庶咸曰。建安龙瑞飞腾。琼法师道
行所感也欤。乃号为白琼法师。(龙瑞上。一有之字)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1b 页 X87-0241.png
慧哲。习学众经。精究奥义。振名天下。天下仰之。又行
步庠序。瞻视不眄。似象王之仪形。世共目之为象王
哲。
* (沃)明瞻直身 昙显翘足
明瞻。少有异操。内外俱通。时隋大业初。帝南郊毕还
京。时有滥僧。帝怒召令释李二门致拜。瞻闻而往谏。
帝大怒。李门便辞。帝欲以刑宪及瞻。竟直身而对。帝
知是瞿昙之教深严。明瞻之志高直。寻便罢敕。
昙显。初游邺中。栖处无定。凡有法席。必陟讲座以说
经。齐文宣嗣位。释李竞其优劣。道士陆修静妄加穿
凿。帝遂敕沙门道士对校法术。于时道士咒诸沙门
衣钵飞腾横竖。道士自伐神力如是。言白。沙门现一
我当现二。帝令上统法师与修静角试。上统曰。方术
不足试之。亦令最末位一僧上座论义。显居末位。酒
醉酣盛。扶移上座。众皆笑之。显语李宗曰。向者所誇
现术一之与二。深有其旨。即于座上翘一足而立曰。
吾巳现一矣。卿当现二。各无言对。显曰。向咒诸衣钵
飞举。试卿术尔。命取稠禅师衣钵与之。咒皆无移动。
敕十人举之亦不起。加之军士移之。愈是定。
* (屋)法兰辨灰 慧要刻木
法兰。同摩腾来于此土。初汉武帝穿昆明池。至地底
得黑灰。至明帝遂问东方朔。朔曰。不知。可问西域沙
门。后果兰至。汉追以问之。兰曰。世界终尽时。劫火洞
烧。皆为煨烬。此灰是也。(至明帝三字。衍文也。沙门本传作胡人为正。今文写误欤)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1c 页 X87-0241.png
慧要。即远公之弟子也。居于庐。亦明内外。尤长巧思。
山中无漏刻。乃刻木于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
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又刻木作鹅。飞数百步
焉。(鹅。传中作鸢字)
* 灵藏布衣 法云锦服
灵藏。入道之后深律藏。大有节操。与隋高祖为布衣
知友。高祖复致师事之礼。开皇初。当其亢旱。帝引人
民至洛州祈请。帝与藏同行。见民归向于藏极多。告
曰。弟子俗人天子。律师为道人天子。(同行下。一有帝字)
法云。即万回之号。敕为法云公也。幼便愚痴。东西狂
走。邻里笑之。因自呼为万回。自尔成名。年十岁。见兄
戊辽阳久无消息。父母忧之。为设斋祷祈。回忽白母
曰。兄极易知尔。奚用忧之。因僧斋时。回别母出门径
去。际晚方回。执兄书信与母。问回所由并无所对。从
虢州阌乡去辽阳。来去一万馀里。其兄他日归。备言
其日与言语。取饼共食而去。父母大惊奇异。人知乃
求为僧。敕赐锦绣衣服。官人供持焉。(见兄犹言见在兄者也。或见字
是其字写误欤。自尔。传作因尔)。
* 慧约青牛 昙弘金鹿
慧约。少有节操。经论博达。解义称最。齐周颙.沈约.褚
渊.王俭等皆知重之。结为道友。后终。天子临丧。诸侯
大来。欲葬之夕。以所乘青牛驾函以牵之。其青牛忽
鸣吼。下泪如雨。鞭之不行。至明日。其牛复来葬所。悲
鸣下泪。须臾有一双白鹤下绕坟鸣唳。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2a 页 X87-0242.png
昙弘。精专律部。多居山林。后于黄龙山积薪自焚。山
下人民将救。巳见半身燋烂。有顷复烧身。道俗咸见
弘身皆金色。乘一金鹿西走。
* 谛亲书镇 伦母神幡
支昙谛。本康居人。汉灵帝时移止中国。谛父为冀州
别驾。母黄氏。昼寝梦一僧呼黄氏。乃与一麈尾并铁
书镇二牧。睡觉。两物俱存。因有孕生谛。谛年五岁。母
以麈尾等物示之。谛曰昔秦王赠儿。母曰汝置何处。
答曰不忆。至十岁出家。自悟佛教。随母之关中。见僧
䂮道人。忽唤䂮名。䂮曰童子何以呼宿老名。谛曰。向
者忽言和尚是谛沙弥。谛为僧众采菜。被野猪伤。䂮
初不忆之。乃诣谛父母处问。父具说本末。并示书镇
麈尾。䂮乃泣曰。即先师弘觉大师也。师为姚苌讲法
华经。䂮为都讲。苌赠师二物。今此是也。师舍命之时。
正是寄物之日。复忆采菜之事。(汉灵下。一无帝字。又此是举其先祖事也)
僧伦。姓吕。卫州人。父询。为穆陵太守。未孕之时。二亲
坐。忽有胡僧秀眉皓首。二侍持幡在其左右曰。愿为
母子。未审如何。忽然不见。因尔有娠。及至四月八日
四更时生伦。还有二幡翊其左右。兼满室异香。生讫
不见。及年五岁。与父至云门寺见僧贤统师.珉禅师。
便求出家。二师问之。具述殊异之相。二师叹曰。此儿
真可度。
* (删)智炫出国 童寿入关
智炫。少时出家。学习经教。会周武灭于佛教。炫乃抗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2b 页 X87-0242.png
对非常。欲重兴盛。帝怒。逼以婚姻。炫与诸僧徒执志
无改。仍诏炫共治国政。走出国城。欲赴齐都。时因齐
之境皆被枪布棘。莫之能通。齐有富姥。姓张。见炫高
奇。铺毡三十里。令炫踏过至齐。重兴大教。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家世国相。父鸠摩罗炎。
后亦出家。母即龟兹王妹。什在母胎时。母忽慧解倍
常。及什生后还忘前言。什年九岁。大有机辨。佛教自
明。王甚礼重。于是名振东土。时苻坚闻之曰。朕闻龟
兹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朕甚思之。此大贤哲
之僧乃国之宝也。遂率兵七万西伐龟兹。获于罗什。
坚与大臣迎入关中。大扬教法。(坚与大臣。当作后秦姚兴也)。
* 无竭过岭 法和登山
昙无竭。此云法勇。初与昙朗寺二十五人迹离此土。
远适西天。过于葱岭。冰雪凉冽。瘴气昏黑。下有大江
水急如箭。复涑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到彼
以举烟为号。后又见烟如巳前过。如不见烟即知黑
风吹落江中。后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壁
上皆有故杙。孔孔处处相对。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
攀上杙。展转相代。三日方过。赍石蜜为粮。同侣皆死
于路。唯竭取经得还此土。
法和。与道安同学。后明佛理。因石虎之乱率众入蜀。
与安师过金舆谷相别。登其山极目而悲曰。此山高
耸。游者甚多。一从此别。竟测何之。安曰。师持心有在。
何惧后生。若慧不萌。斯可悲矣。(别竟。传作化竟)
无改。仍诏炫共治国政。走出国城。欲赴齐都。时因齐
之境皆被枪布棘。莫之能通。齐有富姥。姓张。见炫高
奇。铺毡三十里。令炫踏过至齐。重兴大教。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家世国相。父鸠摩罗炎。
后亦出家。母即龟兹王妹。什在母胎时。母忽慧解倍
常。及什生后还忘前言。什年九岁。大有机辨。佛教自
明。王甚礼重。于是名振东土。时苻坚闻之曰。朕闻龟
兹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朕甚思之。此大贤哲
之僧乃国之宝也。遂率兵七万西伐龟兹。获于罗什。
坚与大臣迎入关中。大扬教法。(坚与大臣。当作后秦姚兴也)。
* 无竭过岭 法和登山
昙无竭。此云法勇。初与昙朗寺二十五人迹离此土。
远适西天。过于葱岭。冰雪凉冽。瘴气昏黑。下有大江
水急如箭。复涑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到彼
以举烟为号。后又见烟如巳前过。如不见烟即知黑
风吹落江中。后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壁
上皆有故杙。孔孔处处相对。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
攀上杙。展转相代。三日方过。赍石蜜为粮。同侣皆死
于路。唯竭取经得还此土。
法和。与道安同学。后明佛理。因石虎之乱率众入蜀。
与安师过金舆谷相别。登其山极目而悲曰。此山高
耸。游者甚多。一从此别。竟测何之。安曰。师持心有在。
何惧后生。若慧不萌。斯可悲矣。(别竟。传作化竟)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2c 页 X87-0242.png
* (寒)谛乘荷叶 相渡波澜
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译云真谛。本西竺人。来住南
海岸。时有剌史欧阳穆公。深知重之。请住制旨寺。谛
或居别墅。四绝水洲。穆公世子纥欲往礼觐。其洲波
涛正起。未敢陵犯。谛乃铺舒坐具于水。飘然而渡。达
岸既巳。其座具不湿。谛时欲过岸。唯乘荷叶。莫测其
神。
无相者。不知何来。住涪州山寺。上流大江。波澜长起。
无船不可过其寺。相唯芭蕉叶置于水上。乃蹈而过。
时或以钵安水中。令人踏上。飘然达岸也。
* (尾)善伏诫神 慧嵬问鬼
善伏。一名等照。入道之后。于桑梓山修习禅观。山神
求伏受戒。伏诫山神令莫啖肉。巫者杀生祀神。神见
形以杖打之。吾巳于伏阇梨处受戒。誓不啖肉。巫者
将死。神曰。悯汝愚痴。且放汝命。自后无啖。无后敢肉
祭。(无后。疑当作无复)
慧嵬。以习禅为常。居止山谷。至夜有一无头鬼来嵬
静室。嵬乃谓鬼曰。汝既无头。无头苦痛之患。一何快
哉。鬼便隐形作无腹鬼来。但有手足。嵬曰。汝既无腹。
便无五脏之忧。一何乐。须臾作大黑形鬼来。大怖于
嵬。嵬神色不动。侍者惊走。(须臾下。一有复字)
* (纸)昙籥四飞 法桥百里
支昙籥。少有妙声。善唱导。常梦天神授其声梵。觉莫
有比之。其声一发。空中清靡。四飞却转。(空中。传之文无此字)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3a 页 X87-0243.png
帛法桥。中山人。幼好转读而乏声梵。后绝粒忏礼求
之。经七日七夜。忽觉喉内豁然。寻索水洗𠻳曰。有应
感矣。遂发三唱导声。其响彻百馀里。道俗盛闻。
* 慧受青龙 道洪白雉
慧受。习诵为务。常行达王坦之园。欲求立寺。后遂得
立。每夕亦梦见青龙从南方来化为刹枉。受一日忽
至新亭江寻觅。得一长木随流而下。受曰必是青龙
之应矣。遂牵上立刹。
道洪。事昙延为师。学通内外。志行清高。后于宝昌寺
讲涅槃经。时一白雉每来伏听。驯狎随人。忽终讲次。
* 慧安古杖 僧群灵水(数轨切)
慧安。未详何许人。止于庐山。学徒凑集。讲说群经。安
常卓一杖曰是西域僧施。其杖光色莹彻。颇有异香。
上有胡书。人莫能识。后入关诣罗什。捉杖而自随。什
大惊曰。此杖乃在此间耶。自译出胡书。始知殊异。
僧群。居止罗江县之霍山。搆立茅室。此孤在海中。上
有石盂。径数十丈馀。水深数丈。传曰是群仙之所宅。
群曰。吾唯饮此水。永绝粮粒。晋安大守陶夔闻而索
之。此水出山则臭。夔自来取饮。愈臭于前。夔叹曰。盖
凡夫与圣贤不同也。其盂水与一小涧相隔。常以一
木为梁。由之汲水以免饥渴。忽有一折翔鸭舒翼当
梁。群欲拨之取水。虑伤其鸭。因此不饮。七日而终也。
(水深数丈。传作木深六七尺。愈臭于前。作数日不得至)
* (真)漫提指客 处寂候宾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3b 页 X87-0243.png
魏洛京勒那漫提。住永宁寺。大明道术。时信州剌史
綦母怀文。算术玄妙。天情博综。敕令修理其寺。见提
有异术。常送饷祇承。时洛南玄武馆有一蠕蠕客。曾
与提西域旧识。常与提言笑。怀文轻之。提曰。尔勿轻
他。纵使读万卷书。事用未必相过也。怀文曰。此何所
知。当角伎赌马。提曰尔有耶。答曰算术之能。时庭前
有一枣极大。实皆繁。提仰视曰尔知其上可有几许
子乎。怀文怪而笑曰。算者所知必依标准。则天地理
亦可推测。草木繁茂有何形兆。计斯实谩言也。提指
蠕蠕曰。此即知之。怀文愤气不信承之。怀文要几许
成核。几许瘀死无核断约巳。蠕蠕客腰间皮袋内出
一物。穿五色线。线贯白珠。以约树。或上或下周。良久
向提撼头笑。述其数目。乃令人采下。怀文一一自看
校量。子数并不馀欠。因得马而归。
处寂。居天台山。宴坐四十馀年。时无相大师自新罗
将来谒问于说禅师。寂预告众僧曰。外来之宾。明日
当至。可洒扫堂室以候之。至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
* 慧韶撤被 法向裂巾
慧韶。栖息丹阳之田里。出家之后。长勤听习。初受学
于藏公。后复禀于绰公。于时讲席学者既众。阙其论
本。制不许住。韶众中独吟。贫唯有一被。又属严冬。便
乃撤之。用充写录论文。忍寒速噤。方具听习。听乃晓
文义。其苦学如是。
法向。形相奇特。幼便受具。听习精专。贞观初。有常州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3c 页 X87-0243.png
人往幽州见一女子。问海陵向法师健否。又问识耶。
答曰不识。其以如乌丝布头巾寄于向师。后人将至。
向令弟子迎之。恰至门首相值。人以巾付向。向得巾
执玩咨嗟。向破付弟子等。人得一片。有不得者。同二
年。天下括义军。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得巾者并
依还俗。不得者再令出家。众皆悲之。果验向之先兆。
* 图澄洗肠 佛调现身
邺中竺佛图澄。诵经数百万言。善解章义。入晋境游
化。与朝中诸学士论义。其词辩纵横。无不降之。寻值
帝京丧乱。乃潜形草野。时石勒屯兵葛陂。专以杀戮。
时沙门遇害者众。澄乃杖锡军门。欲化于石勒。勒召
澄问曰。佛法有何灵验。澄知勒不深大教。乃以近事
为化。令取应器盛水咒之。须臾生青莲华。勒由此信
重。后石虎立。亦以浅近之事化之。澄左乳傍有一孔。
围四寸。通彻肠。有时或肠从中出。或以絮塞孔。夜欲
读书时辄拔絮。则一室洞明。又斋时至水边引肠出
洗。还内其中。后年一百九岁终。
竺佛调。事图澄为师。常居山林。修行为务。终于山所。
经数年后。调白衣弟子八人入山伐木。忽见调在高
岩之上。衣服鲜洁。姿容悦畅。皆惊喜礼拜曰和尚在
耶。调曰吾常在耳。良久不见。八人乃苦发冢开棺看。
不见尸。唯衣屦存焉。
* 玄高入魏 帛远□□(二字[蠹-虫]灭。疑是死秦二字)
秦玄高。居河北林阳堂山。深穷教典。学徒千有馀人。
答曰不识。其以如乌丝布头巾寄于向师。后人将至。
向令弟子迎之。恰至门首相值。人以巾付向。向得巾
执玩咨嗟。向破付弟子等。人得一片。有不得者。同二
年。天下括义军。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得巾者并
依还俗。不得者再令出家。众皆悲之。果验向之先兆。
* 图澄洗肠 佛调现身
邺中竺佛图澄。诵经数百万言。善解章义。入晋境游
化。与朝中诸学士论义。其词辩纵横。无不降之。寻值
帝京丧乱。乃潜形草野。时石勒屯兵葛陂。专以杀戮。
时沙门遇害者众。澄乃杖锡军门。欲化于石勒。勒召
澄问曰。佛法有何灵验。澄知勒不深大教。乃以近事
为化。令取应器盛水咒之。须臾生青莲华。勒由此信
重。后石虎立。亦以浅近之事化之。澄左乳傍有一孔。
围四寸。通彻肠。有时或肠从中出。或以絮塞孔。夜欲
读书时辄拔絮。则一室洞明。又斋时至水边引肠出
洗。还内其中。后年一百九岁终。
竺佛调。事图澄为师。常居山林。修行为务。终于山所。
经数年后。调白衣弟子八人入山伐木。忽见调在高
岩之上。衣服鲜洁。姿容悦畅。皆惊喜礼拜曰和尚在
耶。调曰吾常在耳。良久不见。八人乃苦发冢开棺看。
不见尸。唯衣屦存焉。
* 玄高入魏 帛远□□(二字[蠹-虫]灭。疑是死秦二字)
秦玄高。居河北林阳堂山。深穷教典。学徒千有馀人。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4a 页 X87-0244.png
时魏虏拓跋焘。据平城。焘闻高之名请入魏都。后焘
害高而卒。举国悲恸。高弟子玄畅在云中。去魏都六
百里。卒到。悲恸无巳。因与同学泣请和尚再起。示与
一言。须臾眼开。颜色如故。语诸弟子曰。大法应化。随
缘盛衰。汝等不久复应如我尔。汝等死后。大法当兴。
言绝又卒。
帛远。字法祖。少以儒学知名。长乃为僧。明解经论。兼
善翻译。后见干戈交争。欲潜于秦陇。会张辅为秦州
剌史镇秦陇。与远俱行。辅以远名行显。著欲令反服
为之僚友。远志固不移。由是结憾。欲便害之。行死于
途。远忽语诸道人及弟子曰。我数日当有对至。便辞
别。分布经像及衣盂等讫。明晨诣辅处共语。辅令收
之行鞭。忽然而卒。须臾陇上道俗闻而悲恸。率兵以
伐于张辅。辅兵败亦卒。孙绰道贤论中。以帛远比于
晋嵇康。(镇下。一有于字)
* (药)慧休吟云 道林放鹤
慧休。姓汤氏。善于风雅。有名天下。故有诗曰。日暮碧
云合。佳人殊未来。从古迄今皆称扬休碧云之句。梁
昭明编入文选书。为江淹之诗。未可知也。
支遁。字道林。入山阴讲演维摩经。于时许询作都讲。
林通一义。众咸谓询不能解。询设一难。众咸谓林无
以酬。其辩说问难终无以止。时剡山人有遗林马者。
受而养之。时或讥之。林曰。好其神骏尔。有遗林鹤者。
林曰。汝是冲天之物也。宁为耳目之玩乎。遂开笼放
害高而卒。举国悲恸。高弟子玄畅在云中。去魏都六
百里。卒到。悲恸无巳。因与同学泣请和尚再起。示与
一言。须臾眼开。颜色如故。语诸弟子曰。大法应化。随
缘盛衰。汝等不久复应如我尔。汝等死后。大法当兴。
言绝又卒。
帛远。字法祖。少以儒学知名。长乃为僧。明解经论。兼
善翻译。后见干戈交争。欲潜于秦陇。会张辅为秦州
剌史镇秦陇。与远俱行。辅以远名行显。著欲令反服
为之僚友。远志固不移。由是结憾。欲便害之。行死于
途。远忽语诸道人及弟子曰。我数日当有对至。便辞
别。分布经像及衣盂等讫。明晨诣辅处共语。辅令收
之行鞭。忽然而卒。须臾陇上道俗闻而悲恸。率兵以
伐于张辅。辅兵败亦卒。孙绰道贤论中。以帛远比于
晋嵇康。(镇下。一有于字)
* (药)慧休吟云 道林放鹤
慧休。姓汤氏。善于风雅。有名天下。故有诗曰。日暮碧
云合。佳人殊未来。从古迄今皆称扬休碧云之句。梁
昭明编入文选书。为江淹之诗。未可知也。
支遁。字道林。入山阴讲演维摩经。于时许询作都讲。
林通一义。众咸谓询不能解。询设一难。众咸谓林无
以酬。其辩说问难终无以止。时剡山人有遗林马者。
受而养之。时或讥之。林曰。好其神骏尔。有遗林鹤者。
林曰。汝是冲天之物也。宁为耳目之玩乎。遂开笼放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4b 页 X87-0244.png
之。
* 法相滑稽 僧渊言谑
法相。诵习为务。后渡江南山越城寺。游纵放荡。或时
裸袒干冒朝达。唯以言笑滑稽相谑。时晋镇北将军
司马恬恶其不节。招而鸩之。频倾三大钟。相饮之。神
色无易。因兹礼重。
康僧渊。来于长安。貌杂胡人。语变中国。时遇殷浩。浩
问渊佛经深远之理。僧渊却辨俗书性情之义。自昼
至曛浩不能屈。由是改观。琅琊王茂弘以渊鼻高眼
深之言戏之。渊复以言谑于王曰。贫道鼻高者。面之
山。眼深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其
急辩言谑如是。
* 崇慧登梯 通达入镬
崇慧。少有大量。复振雄名。后挂锡章信寺。大历初有
道士史华上表乞与释门角教法。遂于东明观坛前
架刀成梯。史华登蹑其上如磴道焉。释崇慧乃于章
信寺大树刀梯。增高百尺。东明之梯极为低小。以刀
横架锋刃若霜雪之色。慧跣足登陟坦若平道。复蹈
烈火作探油汤。口餐铁叶。史华掩袂而退。
通达。幼晓教。其栖止无定。乃入大白山不食。饥则食
草而息依树端坐。后有大将军薛万均闻而异之。迎
归私第供养百有馀日。不违正軏。忽于一夜后索食
欲食。苦求方得。从行亦僻。欲求入内夜宿。将军兄弟
大怒。打之几死。仰而告曰。卿巳打我身肉都损。血污
* 法相滑稽 僧渊言谑
法相。诵习为务。后渡江南山越城寺。游纵放荡。或时
裸袒干冒朝达。唯以言笑滑稽相谑。时晋镇北将军
司马恬恶其不节。招而鸩之。频倾三大钟。相饮之。神
色无易。因兹礼重。
康僧渊。来于长安。貌杂胡人。语变中国。时遇殷浩。浩
问渊佛经深远之理。僧渊却辨俗书性情之义。自昼
至曛浩不能屈。由是改观。琅琊王茂弘以渊鼻高眼
深之言戏之。渊复以言谑于王曰。贫道鼻高者。面之
山。眼深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其
急辩言谑如是。
* 崇慧登梯 通达入镬
崇慧。少有大量。复振雄名。后挂锡章信寺。大历初有
道士史华上表乞与释门角教法。遂于东明观坛前
架刀成梯。史华登蹑其上如磴道焉。释崇慧乃于章
信寺大树刀梯。增高百尺。东明之梯极为低小。以刀
横架锋刃若霜雪之色。慧跣足登陟坦若平道。复蹈
烈火作探油汤。口餐铁叶。史华掩袂而退。
通达。幼晓教。其栖止无定。乃入大白山不食。饥则食
草而息依树端坐。后有大将军薛万均闻而异之。迎
归私第供养百有馀日。不违正軏。忽于一夜后索食
欲食。苦求方得。从行亦僻。欲求入内夜宿。将军兄弟
大怒。打之几死。仰而告曰。卿巳打我身肉都损。血污
(锡)琳祜会郊 可育面壁¶ 第 244c 页 X87-0244.png
不净。可作汤洗却。待涌沸便脱衣入镬。状如冷水。傍
人怪之。犹索加火。遂合宅大惊。
* 琳佛须生 翼像泪落
慧琳。住建明寺。寺有塑佛一体。琳尝供养。日日唯勤
礼拜兹佛。忽一日见佛生三十茎须。琳乃召寺僧问。
尽叹灵感。
昙翼。学通三藏。为世推称。后游经蜀。郡剌史毛据依
重之。忽获得阿育王瑞像一躯。日夕供养其像。每遇
饥荒之时。辄见泪落如雨。似哭泣之状。
* (支)东兴尚广 西化可知
操曰。教法东兴后汉以来。迄今几于二千载。其有人
隐迹林野。于高僧传中尚不能广录。况佛西化天竺
诸国。始于鹿野终至鹤林。圣贤赞助事繁广。其可知
也。今于东土高僧传中。略采灵异之事。撰为蒙求。志
欲勉诱后进童儒。继圣贤之踪者也。
释氏蒙求(终)
大僧都释 义空四择 校订
人怪之。犹索加火。遂合宅大惊。
* 琳佛须生 翼像泪落
慧琳。住建明寺。寺有塑佛一体。琳尝供养。日日唯勤
礼拜兹佛。忽一日见佛生三十茎须。琳乃召寺僧问。
尽叹灵感。
昙翼。学通三藏。为世推称。后游经蜀。郡剌史毛据依
重之。忽获得阿育王瑞像一躯。日夕供养其像。每遇
饥荒之时。辄见泪落如雨。似哭泣之状。
* (支)东兴尚广 西化可知
操曰。教法东兴后汉以来。迄今几于二千载。其有人
隐迹林野。于高僧传中尚不能广录。况佛西化天竺
诸国。始于鹿野终至鹤林。圣贤赞助事繁广。其可知
也。今于东土高僧传中。略采灵异之事。撰为蒙求。志
欲勉诱后进童儒。继圣贤之踪者也。
释氏蒙求(终)
大僧都释 义空四择 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