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a 页 WYG0823-00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目录
  第八十九卷
   书辨證(下/)
    淳化法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a 页 WYG0823-00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九
  书辨證(下/)
    淳化法帖
     第一帝王书
  汉章 晋元 晋武 齐高 梁武 梁高 简文
   右七帖并一人手写伪帖晋武当是孝武梁高当
   是齐高(米芾法帖题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b 页 WYG0823-0051b.png
 卫巨山云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
 相杜度号善作草是章帝时已有草书矣然千字文者
 乃梁武帝得王羲之所书千字使周兴嗣以韵次之时
 南平王伟令萧子范亦制此文蔡远浪释辰宿一帖兴
 嗣文也岂得为汉章帝之书邪欧阳文忠以谓前世学
 书者已有此语不独始于羲之今急就篇之类尚有存
 者其词高古读之不问可知为汉人之文与兴嗣所作
 殊不类也文忠此说殆亦可疑尔(淮海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a 页 WYG0823-0051c.png
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似此者但谓之草犹古隶之
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然本无章名因汉建初
中杜操伯度善此书章帝称之故后世目焉今此卷首
帖偶章草便以为章帝书误矣然此书亦前代作录书
者集成千字中语耳米径以此辨之尚未中其病(黄伯/)
(思法帖误/)
东书堂帖定为杜度书千文章帝时既未有而杜度亦
汉人二说皆误或云是萧子云书(淳化阁帖释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b 页 WYG0823-0051d.png
米云晋武书当是孝武非也仆按省启帖与后谯王帖
虽在疑录似非一家书续帖中炎报帖颇与此笔法同
炎晋武名非孝武也然皆后人依放(法帖刊误/)
阿史病转差帖云晋宣帝亦未然(同上/)
安军破冈数朝三草书笔势糺绕若一其伪不疑仆幼
时尝观世传七贤书末有白字皆连名作点七人所作
了无小异虽当时笔法传授或同然人书不同亦如面
焉不应乃尔无别因疑其伪是时宿辈长者或谓不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a 页 WYG0823-0052a.png
后观窦暨书赋始知七贤帖果李怀琳伪作此三帝草
书亦是类也(同上/)
宋明帝帖云报休祜休范二家内人知祜晋平王也范
桂阳王也宋史以休祜为休祐盖册牍转写之讹当以
祜为是(同上/)
梁武帝书数朝脚气脚字微摹转失笔(山谷集/)
米云梁高当是齐高非也此帖末云萧衍正梁武名梁
武庙号高祖此书目误以祖为帝耳(法帖刊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b 页 WYG0823-0052b.png
吊江叔帖非唐文皇书按高宗永隆元年七月丙申江
王元祥薨即此帖所谓江叔也高宗多以国呼诸父如
滕叔不须赐谓滕王元婴犹以元祥为江叔此正高宗
书也叔艺韫多材帖亦高宗书中云聊以示蔼谓鲁王
灵夔之子范阳王蔼也灵夔亦高宗叔史称其笃学善
草隶此帖所谓叔艺韫多材慈深善诲蔼夙奉趋庭之
训早擅临池之工者以此后有答进枇杷并移营五桥
南二帖皆高宗书此数段并误入太宗帖中(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a 页 WYG0823-0052c.png
唐太宗临朝帖昨夜以下应是别日敕(山谷集/)
唐太宗废游甘泉帖只理会辽东一役(同上/)
陈文帝谓宣帝我名子以伯汝宜以叔此卷陈永阳王
伯智书误录在长沙王叔怀后又据陈史长沙王但有
叔坚而无叔怀其昆亦无此名观帖尾作名处疑是叔
慎叔慎陈岳阳王也盖摹传之变(法帖刊误/)
 第一卷汉章帝书当是后人集汉章草法如圣教序
 类耳王著既谬称章帝遂有谓千文不创自兴嗣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b 页 WYG0823-0052d.png
 得无愈失之邪晋武帝书品谱断赋述俱所不载余
 尝见米芾所临其大小帖幽深无际出有入无自是
 卫索间风度赋述仅称元帝如发硎刃虎骇鹗视孝
 武如露滋蔓草风送骤雨文孝王雅薄绵密纤润至
 康哀宣明简文皆所不载览其遗墨尽是夙工晋世
 书法之盛如此宋明略见赋述齐高颇著能品梁武
 晋安故是箕裘黄伯思谓安军破冈数朝三书糺绕
 若出一手定为赝作此殆未然帝王书多摹则前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a 页 WYG0823-0053a.png
 不解创搆结法偶同亦何缘悬断邪伯思谓吊江叔
 艺韫二帖为高宗书覈矣谓枇杷移营亦高宗未有
 据也叔怀弟也不当先伯智且以人臣置之唐后则
 文孝王亦不必在宋明前皆著误也(弇州山人藁/)
    第二汉魏吴晋人书
 张芝后一帖是 前五帖并张旭 崔子玉
 钟繇长风齐梁人书 皇象后臣象言(与章帝一/手伪帖)
 王廙二十四帖同上谢安前一帖是后六月帖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b 页 WYG0823-0053b.png
 (米芾法帖题跋/)
唐文皇右军传赞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当是时
远购冥搜古帖毕出而御府所畜其富无伦尚无伯英
书后世岂可复得非特唐也晋世见者亦寡故庾翼与
右军书云昔得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叹妙迹永
绝此卷章草芝白一帖差近古亦疑先贤摹放也前知
汝殊愁以下五帖米云皆张长史书信然但帖中有云
数往虎丘祖希时而祖希张玄之字也玄之与大令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a 页 WYG0823-0053c.png
时虎丘地在江左当是长史书二王帖辞耳(法帖刊误/)
崔子玉书云数附书知闻以解其忧唐人书也字亦非
(同上/)
伯英云吾上方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馀则序崔当在
张前(山谷集/)
尚书宣示钟书真迹本在王丞相导家导过江时藏衣
带中以遗逸少逸少以遗王修修死其母以修平日所
宝并入棺真迹遂绝此本右军所临者(法帖刊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b 页 WYG0823-0053d.png
白骑遂帖乃王大令临唐开元中在滑台人家并逸少
临宣示帖藏之故误录在钟部长风帖乃逸少早年书
殊未变钟体故亦误寘此长风范母子等语二王帖间
多有米云齐梁人书非也(同上/)
皇象文武帖盖写汉东观校书郎中高彪送幽州督军
御史第五永箴耳结字亦古象书人间殊少惟建业有
吴时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相传乃象书也
张怀瓘目以沈著痛快真得其笔势云皇象后章草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8a 页 WYG0823-0054a.png
表盖唐人伪作其体正与世传曹植书鹞雀赋同皆非
真迹至若孙皓上晋武表亦章草字字画高古与此有
问矣王小令此年帖本唐人所畜与二钟虞松三帖为
一卷珉帖末云辅国司马君笔势婉雅与有间矣此亦
无后五字(同上/)
王世将二十四帖与第一卷数朝等伪帖字势无异惟
后两表极古信能传钟氏笔意而右军学之也(同上/)
晋武帝王浑王戎王衍郗愔陆统桓温陆云谢安谢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8b 页 WYG0823-0054b.png
等十四帖武帝王戎书字有篆籀体气象奇古墨色如
漆内郗愔一帖即阁本法帖所录者昔使王著取溥家
书与阁下书杂模此卷中独取愔两行馀在所弃(宝章/)
(待访录/)
晋侍中郗愔第三帖毁当字作两行可笑(山谷集/)
谢安后一帖传摹远真米以为伪者盖以惶恐再拜当
时罕用然于尊老或有之陶华阳真诰中有帖云许玄
惶恐再拜正晋世体(法帖刊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9a 页 WYG0823-0054c.png
 第二卷张有道书变章法创今草为古今第一昔人
 谓其如清涧长流萦洄崖谷交龙骇兽奔腾拿攫今
 此诸帖法具有之米元章以真迹久绝疑为长史书
 恐长史不便解此耳书词祖希时面祖希张玄之也
 与大令同时其结体小疏亦在山阴之下余尝疑其
 为大令书又以为张融思光卮言载之甚详八月一
 帖自古雅米元章黄伯思谓崔子玉为唐人书无所
 据谓钟元常宣示帖为右军临书白骑遂帖为大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9b 页 WYG0823-0054d.png
 临书长风帖为逸少少年时书却琅琅可据虽然买
 王得羊尚可况赝元常真右军大令哉皇象后一表
 云是唐人书亦以章法类有道八月帖耳张茂先王
 茂弘一时名臣然俱入能品二帖风棱高利雅亦相
 当元子有真淳之称似未若虎儿恨不及见耳高平
 三世豪翰评者谓方回卓健逸发骪髀廉棱独表光
 绝览之故当尔尔卫公自誇得伯英骨与索靖一台
 二妙似不及索安石虚和流动著品不弱帖所云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0a 页 WYG0823-0055a.png
 民者五斗米道也皇恐再拜政是佞其师尊耳米颠
 不知便意非真亦轻于持论矣张华称丞相王珉称
 司徒卫瓘位至太保止称尚书令皆王著不读书故
 也(弇州山人藁/)
    第三晋宋齐人书
 庾翼已向帖 杜预亲故帖 王循 司马攸
 王劭 刘瑰之 刘穆之 王廞 张翼 陆云
 山涛 卞壶 谢发 羊欣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0b 页 WYG0823-0055b.png
  右皆与汉章一手伪帖(米芾法帖题跋/)
庾亮书云奉告书箱先为媞子作按江淮之间谓母曰
媞此云媞子未知目何戚也(法帖刊误/)
庾翼帖称故吏从事中郎按翼尝为陶侃太尉府从事
中郎此当是与陶侃启也(同上/)
杜预十一月二十四日帖云道远书问又简间得来况
非当时尺牍中语或是江左人书不特亲故帖伪也亲
故末云数附书信以慰吾心亦近世流俗语耳(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1a 页 WYG0823-0055c.png
晋刘超为人慎密自以书类元帝不敢与外书此帖不
应尚传又字势与元帝大别其伪审矣(同上/)
谢庄首终仕宋而题曰晋大误(同上/)
刘瑰之乃东晋时善八分者大令既不肯书太极殿榜
谢安石遂令瑰之以八分题之今此帖非真与王廙三
十四日帖无异(同上/)
王著叙王坦之书列于逸少诸子间意以名皆从之殊
不知坦之乃述子自太原王耳非琅琊族也非通古甚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1b 页 WYG0823-0055d.png
那至尔(同上/)
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皆真帖逸少七子上四人与
子敬书具传惟玄之肃之遗迹未见馀皆得家范而体
各不同是善学逸少书者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
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然而大令之书特
知名而与逸少方驾者盖能本父之书意所循者大故
也真行则法钟草圣则师张二家之法逸少所自出从
而效之所以特高于诸王犹鲁堂诸子由赐商偃皆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2a 页 WYG0823-0056a.png
儒称卒之得其传者子渊而已(同上/)
余观凝之字法最密恨不多见(山谷集/)
索靖七月二十六日帖本七纸晋王平南廙每宝玩之
值永嘉乱乃四叠缀衣中以度江唐蒲州桑泉令豆卢
器得之叠迹犹存今所录惟一纸耳摹传失真无复意
(法帖刊误/)
索征西笔短意长诚不可及长沙古帖中有急就章数
十字劣于此帖今人作字大槩笔多而意不足(山谷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2b 页 WYG0823-0056b.png
纪曕帖中有云贫家无以将意所谓物微意全也观此
语不待见笔迹可判其伪矣山涛启事与李怀琳所撰
七贤书中涛书自相戈盾但此启事文是而书非七贤
帖中笔语皆妄也(法帖刊误/)
陆士衡平复帖其书极似索靖笔法始知阁帖所刻陆
云书亦后人为之陆更古也(清河书画舫/)
晋太守山涛补吏部郎帖此下有十九字误置羊欣书
(山谷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3a 页 WYG0823-0056c.png
宋特进王昙书王昙首失一首字(同上/)
此卷伪帖甚众如庾翼后一帖与沈嘉王循司马攸刘
穆之王劭王廞张翼陆云羊欣卞壶谢发与前杜预一
帖及刘超刘瑰之纪瞻山涛等帖皆一体伪作孔琳之
帖有恨恨脚中转剧近明散未觉益十二字偏小盖行
侧注字摹帖者妄以入行耳当以本为胜王僧虔两启
皆佳结字与拟王琰乞江郢所统郡启同书声信不虚
(法帖刊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3b 页 WYG0823-0056d.png
 此卷伪帖过半自庾翼后一帖(首云已/向季春)等十七家皆
 一手书而韵俗笔弱滥厕诸名迹间始予观之但知
 其伪而未审其所从来及备员秘馆因汇次秘阁(川/本)
 (作御/府)图籍见一书函中尽此手帖每卷题云仿书第
 若干此卷伪帖及他卷所有伪帖者皆在焉其馀法
 帖中不载者尚多并以澄心堂纸写盖南唐人聊尔
 取古人词语自书之尔文真而字非故斯人者自目
 为仿书盖但录其词而已非临摹也国初论次法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4a 页 WYG0823-0057a.png
 时如王著辈不悟其非故但采其名杂载真帖间可
 胜叹哉今列此卷内一手伪帖于左
  庾翼后一帖 沈嘉 杜预后一帖(亲故/)王循
  刘超 司马攸 刘瑰之 刘穆之 王劭 纪
  瞻 王廞 张翼 陆云 山涛 卞壶
  右十五家并庾翼杜预后一帖皆一手伪书
  庾亮 庾翼前一帖 杜预前一帖 谢璠伯
  王徽之 凝之 操之 涣之 索靖 王坦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4b 页 WYG0823-0057b.png
  谢庄 王邃 王恬 王昙首 孔琳之
  王僧虔
  右十四家并庾翼杜预前一帖皆真帖其馀尽一
  手伪书(东观馀论/)
 第三卷庾元规书媞子江淮间呼母为媞书箱计是
 奉母作翼书法古雅启事似陶太尉者沈嘉字长茂
 窦暨评其势捷而疏鸷击失中杜预二帖米元章黄
 伯思以书辞疑之过矣伯思又谓刘超笔与元帝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5a 页 WYG0823-0057c.png
 因绝外交不应复有此帖绝外交语出自窦蒙然谓
 其一帖三行存者或即此耳怀祖乃有书名坦之不
 闻箕裘也今法亦似小拙司马攸即齐王也见能品
 刘瑰之御史中丞代王子敬题太极殿榜者索征西
 前一帖章法纯古虽经摹勒银钩宛然刘穆之评者
 比其类昂藏蹇谔之士纪札诚可疑所谓俗语也张
 翼逸少叹小人乱真者临仿乃有馀自运不足王敬
 豫导之子见能品陆士龙以下书不甚著羊敬元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5b 页 WYG0823-0057d.png
 彦琳皆入妙品僧虔两启结法与王琰乞江郢帖同
 此卷前辈评駮甚众要之不足论其笔法非后人可
 及也(弇州山人藁/)
    第四梁陈唐人书
 阮研 萧确(并同/章帝)虞世南 临乐毅论者俗人伪帖
 馀皆真 欧阳询比年亦俗人伪作(米芾法帖题跋/)
齐豫章王凝孙确子范之子在梁位司徒右长史此云
征南将军不知何据恐是梁邵陵王纶之子确也其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6a 页 WYG0823-0058a.png
孝经一章亦近世伪体非江左书阮研帖亦然萧子云
有章草史孝山出师颂一章甚古雅与此卷正书列子
远矣纸中王濛笔下徐偃信笃论也(法帖刊误/)
陈逵者晋西中郎将也此云陈朝陈逵书误矣(同上/)
褚河南潭府帖末云舅遂良报薛八侍中前外舅张知
常以为河南谪潭时无有薛姓为侍中者仆尝考之信
然按遂良以高宗永徽六年贬潭州都督前此上至神
尧时为侍中者裴矩齐王元吉杜如晦王圭魏元成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6b 页 WYG0823-0058b.png
师道刘洎张行成高季辅宇文节韩瑗凡十一人未有
薛姓者至仪凤中薛元超始作相既在遂良后又不作
侍中当时在外镇未有兼此官者及观字势亦学褚作
妩媚态其伪必矣后家侄至一帖乃真河南得意书翩
翩有逸敬体以前帖视之如蒹葭倚瑶林也(同上/)
山河帖乃褚河南所书枯树赋中钞出耳此庾子山作
而褚书之后褚遂良述四字后人妄益(同上/)
虞永兴大运帖欧阳率更比年帖皆集二公碑中字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7a 页 WYG0823-0058c.png
(同上/)
柳少师与弟帖末云诚悬呈人多疑之以颜籀注汉书
丞相衡传云字以表德岂人所自称柳不当称字然尝
观逸少敬谢帖自云王逸少白庐山远公集卢循与远
书自云范阳卢子先叩头则古人称字盖或有之(同上/)
陆柬之帖云近得告为慰上下无恙不得吴兴近问悬
心得药书散势耿耿尝也殊不类唐人语当是临晋宋
人帖不尔效其语作此耳(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7b 页 WYG0823-0058d.png
薄绍之宋世为丹杨尹书与羊欣齐名时号羊薄此卷
目为唐人谬甚矣(同上/)
 第四卷梁王筠沈约书诸书谱不载王结法殊散缓
 沈差有意耳阮交州在上下品行草入妙窦赋比之
 激溜悬磴张怀瓘云研行草出大王若飞泉交注此
 帖信有之黄长睿槩疑非真过矣萧确者邵陵王子
 窦称其宽而壮赊而密所书孝经一则耳真伪未可
 辨也萧思话庾品下上此帖亦佳梁武帝甚重萧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8a 页 WYG0823-0059a.png
 云今所书列子虽志在古雅如十月冻蝇何足师尚
 张怀瓘曰当世多影效子云肥钝无力者悉非也此
 本定赝作不然石本翻易失真出师颂故应佳恨未
 之见耳率更行草圉圉寒俭吾未敢服膺怀瓘乃谓
 其羊薄以后略无劲敌岂吾见其杜德机邪徐峤之
 浩父赋述称其姹钟门逶迤王后陆柬之吴郡人
 书断入妙品谓其工于仿效劣于独断今二帖与薛
 稷帖皆佳李北海翩翩自肆虽行草不同亦云麾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8b 页 WYG0823-0059b.png
 也(弇州山人藁/)
    第五杂帖
 李斯书(未知何/人书)程邈(与章帝/一手)蔡琰同上 何氏二帖
 (欧阳/询)敬祖鄱阳(二并/子敬) 孤不度德亮白(二并诸/葛书) 怀
 素同程邈 既移屋 足下并羊欣末有欣白字(米/)
 (芾法帖题跋/)
自苍颉至程邈书皆伪史籀书传世者岐鼓耳今此书
云扬州裴易德系字殊无三代体与其辞皆唐人笔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9a 页 WYG0823-0059c.png
李斯书米云未知何人书仆案其文云田畴耕耨为政
期月而致法令使父子为邹鲁乃李阳冰篆王密所撰
明州刺史河东裴公纪德碣中字也其碑略云惊逋复
田畴辟教以耕耨故为政可期月而致宽之则法令非
行公之化夷俗为邹鲁使父子长幼各得其宜此帖乃
摹田畴等十八字为斯书与碑中篆无铢黍差而米云
未知何人书盖未尝见此碑耳(法帖刊误/)
 法帖第五卷有斯篆十八字米南宫云未知何人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19b 页 WYG0823-0059d.png
 黄秘书著法帖刊误云案其文乃李阳冰篆王密所
 撰明州刺史河东裴公纪德碣中字米云不知何人
 书盖未见此碑也挍书考古精确类此然秘书又云
 自苍颉至程邈书皆伪史籀书传后世者岐鼓耳今
 此书云扬州裴易德系字殊无三代体与其辞皆唐
 人笔亦为未尽盖所为史籀书者即此碑额中字也
 乃碧落碑第二字唐字也阳冰最爱碧落碑故用
 之秘书以为扬字殆未考尔州琶惠三字皆在系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0a 页 WYG0823-0060a.png
 纪字之半但无易字疑以明字叠而成之特以大为
 小岂秘书却未考此碑之额邪若谓字无三代体与
 其辞皆唐人笔亦可为精鉴矣建炎三年此邦兵燬
 最酷旧物绝无存者待制仇公得此碑于榛莽中重
 刻之而或毁焉仅存其额识者深惜之二卿李公以
 台省旧德来临政成多暇访得墨本新知繁昌县玉
 牒善潼素工小篆专以属之辇石其家临视摹刻漫
 者阙之以成此一段奇事使裴公之政阳冰之笔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0b 页 WYG0823-0060b.png
 公之名俱传又俾某书其后按东武赵明诚德父金
 石录此碣又有八分书者今不知所在矣二卿名景
 和九江人也(玫愧集/)
凡称古文者皆仓颉遗法也古文虽非科斗书而世常
谓之科斗者以其类科斗尔此帖题曰苍颉书而了不
与科斗相类乃近大小二篆盖可疑也(淮海集/)
鲁司寇仲尼书者吴季子墓铭也铭在季子墓上其字
皆径尺馀唐张从申记云旧本湮灭开元中玄宗命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1a 页 WYG0823-0060c.png
仲容摹拓其书以传至大历中萧定又刻于石此小字
者盖后人依效为之者也欧阳文忠公谓孔子平生未
尝至吴以史记世家考之其历聘诸侯南不逾楚推其
岁月踪迹未尝过吴不得亲铭季子之墓又其字特大
非古简牍所容然则季子墓铭其真者犹疑非仲尼书
又况依仿为之者欤(同上/)
史籀之迹惟岐阳石鼓文李斯之书惟泰山诏为真迹
二世诏峄山之碑近世传者出于徐常侍夏英公家自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1b 页 WYG0823-0060d.png
唐封演已疑非真杜甫直谓野火焚枣木传刻尔不知
此谓史籀李斯二帖者何从得之也今汉碑在者皆隶
字而程邈此帖乃是小楷观其气象岂敢遂信以为秦
人书(同上/)
程邈在秦云阳狱作隶字乃今汉碑中字是也有此隶
方生今正书不应邈已作之(法帖刊误/)
宋儋唐明皇时人学钟书但作侧戾殊失天势王著录
此书不知乃唐士意为远古人故与斯邈并列其误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2a 页 WYG0823-0061a.png
此儋有嵩山圭禅师等碑传于世字亦不甚工(同上/)
宋儋笔墨精劲但文词芜秽不足发其书(山谷集/)
此书妄庸人传作卫夫人耳晋人岂尔恶邪(东坡集/)
卫夫人书既不甚工语意鄙俗而云奉敕敕字从力馆
字从舍皆流俗所为耳(同上/)
刘泾倅莫王贻永侍中孙为守得摹帖一卷乃胄曹参
军李怀琳伪作七贤帖又有李氏卫帖云卫稽首和南
近奉敇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不能拔赏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2b 页 WYG0823-0061b.png
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多历年二十著诗论草隶通解不
敢上呈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师可诣晋尚书馆书耳仰凭至鉴
大不可言弟子李氏卫和南此帖比今阁帖字亦多亦
其所撰也次无名帖次郗超帖亦摹在阁帖中次陆机
卫恒帖卫亦摹入阁帖也皆贞观间一种伪好物(米芾/)
(书史/)
卫夫人帖盖唐初李怀琳作事见窦暨述书赋如续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3a 页 WYG0823-0061c.png
中嵇康绝交书世传七贤帖皆怀琳伪迹也此与师帖
尤疏缪按梁萧子云答武帝敕云臣昔不能拔赏随时
所贵规摹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
传欲作论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许年始见敕
旨论书一卷商略笔状洞彻字体始变子敬全范元常
逮尔以来自觉功进此伪帖云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钟
繇遂历多载年二十著诗论草隶又云笔势洞精字体
遒媚皆窃取子云启中语欲小改之遂失其句读今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3b 页 WYG0823-0061d.png
高识岂无何不悟此又卫夫人乃晋李矩妻李充母名
铄字茂猗既与师书自当著名不但称夫族及姓也以
数事考之其伪不疑又前辈论此帖以其敕字从力馆
从舍为伪未中其病盖自二王以来讹字甚多陈为阵
策为筴皆二王辈自制不可据此定真伪也(法帖刊误/)
隋诏书中敬字缺其波盖淳化中摹此书时特省去避
讳耳或指此目为伪帖非也梁武帝书评乃命袁昂作
者其答启云奉敕遣臣评古今书臣愚短岂敢辄量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4a 页 WYG0823-0062a.png
海但天旨诿臣斟酌是非谨品字法如前此云梁武评
书误矣袁昂不以书名而评裁诸家曲尽笔势然论者
以其评张芝书云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则欲仙而已
至况薄绍之书乃云如仙人啸树则真仙也为比拟失
伦此亦一病也写此者字法局束天然太少疑非智果
书果号得右军骨借誉浮其实亦不至尔(同上/)
 黄长睿疑智果书不真此不习南朝书法也(冯班钝/)
 (吟杂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4b 页 WYG0823-0062b.png
何氏书若云何人耳或以为何姓非也米以二帖为欧
阳率更书良是(法帖刊误/)
蔡琰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不谓流俗仅馀两句
(山谷集/)
敬祖鄱阳二帖大令部中已有此重出耳敬祖王导子
武冈侯协也与大令不同时恐非其书(法帖刊误/)
孤不度德量力与亮白董卓以来二帖皆诸葛传中与
昭烈问答语有一段孙权据有江东以下与此文相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5a 页 WYG0823-0062c.png
误寘第十卷王大令部中皆章草书虽字画大小微异
而笔势若一大是全写亮传首语此文虽出亮言亦史
家润色之又中云亮曰亦史家所记米遂谓亮书差千
里矣仆谓此帖当是逸少书盖与此公章草豹奴帖笔
法同(同上/)
右帖四前二具载王献之帖中后二帖亦与献之笔法
(法帖释文/)
移屋有意适闲旷二帖真羊中散书与唐薛邕家所畜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5b 页 WYG0823-0062d.png
笔精帖字势同与法帖本部中三月六日帖殊不类彼
六日帖乃伪也笔精帖真羊公得意书或以为逸少则
过矣(法帖刊误/)
 第五卷为苍颉夏禹孔子史籀李斯程邈宋儋卫夫
 人古法帖随朝帖智果梁武帝评书及何氏二帖蔡
 琰一帖张旭晚后得足下二帖无名氏移屋及意适
 二帖著亦以时代错杂真伪难辨故别为一本耳颉
 文科斗祝融峰神禹碑绝无此法至史籀皆伪作无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6a 页 WYG0823-0063a.png
 疑黄长睿谓李斯田畴一帖乃李阳冰明州刺史裴
 君纪德碑语其字体亦当尔谓程邈所作隶书今汉
 碑中字此为伪搆果也宋儋开皇中人仕至校书郎
 窦蒙评其祖钟而体流著亦不晓邪智果书梁武帝
 评乃袁昂疏有梁武帝答诏耳书辞不同者深山道
 士帖为柳产疏为袁崧舞女仙人为萧思话疏为薄
 绍之龙跳虎卧帖为梁鹄疏为韦诞疏不载王右军
 评辞及遗李镇东程旷平桓玄范惟均孔琳之帖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6b 页 WYG0823-0063b.png
 载孟光禄何者为正耳吾尝怪其訾子敬薄伯英以
 为未当何氏者长睿谓为不知何氏以为欧阳率更
 亦以其书法近之耳敬祖一帖以为子敬语法俱似
 之或是好事者摹其书若圣教序之类孤不度德二
 帖极与子敬帖中章草相同而差小移屋二行及意
 适帖俱绝佳后有羊欣二字是欣书也(弇州山人藁/)
    第六王会稽书上
 适得书 知欲 差凉 比奉对 兄灵伏想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7a 页 WYG0823-0063c.png
 宰相无恙时 又不能 疾不退 夫人 想大小
 知足下连不快(智/永) 小佳 是月也 吾昨得(张/旭)
 追寻(子/敬) 疾患 二十日 馀可耳 定登
  右不注出者皆伪(米芾法帖题跋/)
自适得书至慰驰疏(或作/竦)耳中闻(疑当/作间)诸帖除穆松及
秋中二帖差似逸少书馀并近世不工书者伪作耳非
特笔无晋韵又宅上静眠过此如命等乃今流俗语不
待观笔迹已可辨之(法帖刊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7b 页 WYG0823-0063d.png
酸感至比加(一作/和)下及宰相并啖豆鼠伏想㛐等亦伪
作盖以逸少别帖垂三十年比加下㿃等语厕其间或
云宰相安和帖乃郗愔书谓宰相者简文作相王时也
殷生者殷浩也然此或是书郗愔帖语耳而结字实近
世人伪作愔书自与逸少早年抗衡而此帖了无晋韵
其非审矣(同上/)
宰相安和殷生无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即浩也邪
(东坡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8a 页 WYG0823-0064a.png
此卷有云伯赵鸣而戒晨爽鸠习而扬武此张说送贾
至文也乃知法帖中真伪相半(同上/)
王羲之饯行帖自成旅以从至开祖字当是虞永兴少
年时书(山谷集/)
鲤鱼帖敬字行成帖殷字皆缺语在第五章夫人及蔡
家二帖亦后人依放贾曾送张说赴朔方序中云备官
而行成旅比从下云有诏具僚爰开祖宴且申后命宠
以蕃锡此卷有此文自行字上祖字下皆亡之而作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8b 页 WYG0823-0064b.png
书多不缀属当是集逸少书写此序耳先辈以为张说
送贾至文非也米亦以自是月下为伪殊不知自行成
下已伪盖此帖失其首尾而米未尝考贾曾文也(法帖/)
(刊误/)
王羲之阔别帖阔别以下七行当是永禅师得意书也
(山谷集/)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帖末云遇信忽遽万不一陈字既
甚恶而笔语乃尔非逸少书无疑吾昨得一日一起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9a 页 WYG0823-0064c.png
米以为张长史书有之但米论书多以草字差大者为
非二王书一槩求之理恐未竟(法帖刊误/)
追寻帖米以为大令书非也字势圜紧既非献之体而
中云吾老矣馀愿未尽惟在子辈耳案大令寿四十三
初无后嗣与此不合又法书要录逸少帖内有此语固
宜在此卷(同上/)
不得临川问帖亦非逸少书庾子嵩非同时人也朱处
仁帖在十七帖间其中有云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29b 页 WYG0823-0064d.png
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耳而世俗遂误读为
往得其书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自连下语非若今
之谓书信也第一篇晋武帖中已详辨之(同上/)
二十日以下二帖结体虽疏词笔皆有王氏风气殆是
唐人纵笔临放非摹拓也(同上/)
 第六卷为右军书米元章黄长睿谓适得书至慰驰
 竦耳皆近世不工书者伪作中间结体小疏韵度落
 凡时或有之谓尽伪作则吾不敢惟殷生帖法浅促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0a 页 WYG0823-0065a.png
 为不得真耳然亦非郗愔书也庾子嵩逸少伯父行
 今称子嵩似亦无害彦国老不得尔晋人固字其父
 况他人乎昔人谓右军内擪大令外拓此大凡也元
 章诸君子泥之故右军笔稍大者涉放者皆定其非
 真迹(弇州山人藁/)
    第七王会稽书中
 初月二日 足下时事 吾怪足下 前从洛
 十月七日(集/成)当力 承足下(子/敬)荀侯 足下家极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0b 页 WYG0823-0065b.png
 仆近修小园
  右不注出皆伪(米芾法帖题跋/)
知足下故羸疾而冒暑远涉而失一笔冒多一笔古帖
或不可读类皆如此(山谷集/)
得都下九日帖中云蔡公者蔡谟也仁祖者谢尚也晋
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公破姚襄至洛故此云久当至
洛是时将以谢尚镇司州以病止故此云得仁祖二十
六日问疾更委笃与陶谷家所蓄逸少破羌帖中所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1a 页 WYG0823-0065c.png
事正同其帖云知虞帅云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
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
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
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
书示君仆尝跋之云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
襄于伊水遂至洛时将以谢尚镇之属病不行所云桓
公摧破羌贼及仁祖小差正当时事也是时逸少去会
稽内史已岁馀矣遁迹山水间宜不复以世务经怀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1b 页 WYG0823-0065d.png
此书乃叹宣武之威略悲旧都之始平忧国嗟时志犹
不息惜其一愤远引使才猷约结弗光于世独区区遗
翰见宝后人览之深为兴叹此帖草法极工惜不载法
帖间故附见此条(法帖刊误/)
蔡公遂逶笃又加㿃下日数十行观此语初和父所论
疾證似是也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如此令人短气今
年每读此语便复意寒足下时事少可数来主人相寻
以下十一行语鄙字画亦不韵非右军简札灼然不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2a 页 WYG0823-0066a.png
那得滥次阿堵中(山谷集/)
与足下意政同政当作正盖逸少祖尚书郎名正故王
氏作书正月或作初月或作一月他正字皆以政代之
后人相承敩之非也(法帖刊误/)
王羲之初月二日以下四帖语不类晋人自初月以下
十一行皆非右军手墨此或是集书时贵人戏作行布
其间以待后之别者耳(山谷集/)
自初月二日至前从洛帖皆伪如初月有云羲之是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2b 页 WYG0823-0066b.png
愿知心素致使如然也愿足下莫见责乃俗人伪作第
恐是著书观其所补永禅师千字格韵与此正同(法帖/)
(刊误/)
十月七日帖米以为集成予谓昨见君帖亦然盖二帖
字意皆不相属而十月帖颇取十七帖中足慰前可令
必达以副此志远想慨然等帖中语厕其间如云足下
尚停数日得告承长平未佳足下小大佳也知比得丹
阳书热日更甚期已至旦反想至七帖皆后人依仿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3a 页 WYG0823-0066c.png
有云不易可得过夏知有患者早乘凉行皆非当时人
语承足下还来一帖不论可见其伪荀侯帖云安好音
信明公还得归洛也词笔皆如初月帖(刘次庄释云安/好音信那可遇)
(得归洛也/) (同上/)
此卷有承足下还来一帖其后云不具释智永白而云
逸少书余观其语云谨此代申唐末以来乃有此等语
而书至不工乃流俗伪造永禅师书耳(东坡集/)
傥因行李愿存故旧鄙语非右军意书札亦相去远甚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3b 页 WYG0823-0066d.png
(山谷集/)
此以下八行是智永书之不臧者(同上/)
此帖世多论为差误盖太宗皇帝取其书类右军遂参
取其间所以贵之耳太宗于草圣最为深妙何乃特不
晓此释智永字邪(法帖释文/)
 邢侗淳化帖右军书评云行李帖智果书二果字省
 笔乃押字刘次庄释文误作智永(来禽馆集/)
深以为慰晚复毒热二帖唐文皇所临者羲之白耳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4a 页 WYG0823-0067a.png
不论可见其伪(法帖刊误/)
仆近修小园子殊佳帖米以为子敬书仆谓处动静以
下方是子敬笔前两行乃唐人书字势帖语与后迥殊
(同上/)
 第七卷右军书多神妙都下帖当今人物眇然而艰
 疾若此令人短气慨览今昔末运所乘贤俊并坠致
 足摧感黄伯思谓初月至前从洛帖皆伪毫发惝恍
 间非吾识所能辨也皇象帖杨用修谓勿勿非勿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4b 页 WYG0823-0067b.png
 也系石笔误然此三字甚明恐是三思之三因促还
 皇象草故止之勿三耳承足下还来帖后有释智永
 字流放无一笔铁门限法或云是智永临右军书亦
 非也自慰毒热二帖云唐文皇临本当别有据小园
 子帖米谓大令书似也右军父子俱在神品安得不
 交有结法岂因展笔小纵便尔致疑当由内擪之言
 误之耳七十帖游目汶岭又复谆谆必欲果此一段
 奇事然自谓年垂耳顺作书后不久当遂之岱矣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5a 页 WYG0823-0067c.png
 唯西游未果汶岭即岷岭用古字杨用脩辨之甚详
 (弇州山人藁/)
    第八王会稽书下
 此蒸湿(子敬/代父)月半同上 尊夫人(伪/) 适欲遣书(智/永)
  (米芾法帖题跋/)
羲之死罪小大悉佳帖书殊恶末云因缘不多亦近代
所为耳(法帖刊误/)
足下各如常亦唐人作此初月帖差胜中云淡闷干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5b 页 WYG0823-0067d.png
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
乾非也(同上/)
阔转久帖末云卒未近缘如何非晋士语(同上/)
阮公故尔一帖非逸少书(同上/)
蒸湿帖米云大令代父书非也盖结字殊不同词亦异
晋体(同上/)
脩龄王胡之也重熙郗昙也安西庾翼也其云一昨得
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说故不复付送让都共(或作/督)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6a 页 WYG0823-0068a.png
表亦复常言耳按翼之镇荆州以石虎衰暴屡表请北
伐康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孙绰辈亦致书谏之则逸
少所见之表殆亦论北伐事也翼之此举朝论弗以为
然故逸少以为常言及闻其迁襄阳乃云稚恭遂进镇
东西齐举想尅定有期也则始虽同群议而终以为当
犹赵充国之计䍐羌初是之者十三中十五最后十八
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无足怪也然翼有志无
年徒奋十倍之气而蔑一统之功此志士所嗟慨者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6b 页 WYG0823-0068b.png
少所书进镇帖唐张彦远载于书录今闻在王仲脩家
(同上/)
右军与周益州书凡三十许帖铨次者误置两卷中耳
按周抚字道和穆帝永和三年桓温攻成都李势降以
抚为益州刺史彭模击范贲获之益州平封建城公在
官十年卒蜀人庙祠之(山谷集/)
右军采药帖九日当采药至日欲共行也失一笔(同上/)
月半帖虽晋人语字不合作盖后人写二王尺牍中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7a 页 WYG0823-0068c.png
(法帖刊误/)
适欲遣书帖非逸少书(同上/)
逸少谓此郡难治云吾何故舍逸而就劳当是为怀祖
所捡察耳(东坡集/)
苏耆书画纪述与凤师尝阅数日内史与王述书乃云
此郡之弊不谓顿至于此诸逋滞非复一条不知何以
为治自非常才所济吾无故舍逸而就劳叹恨无复及
尔交人事请托亦未见北都冀得小差须日当何理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7b 页 WYG0823-0068d.png
帖刻在江南十八家帖中本朝以碑本刻入十卷中较
之不差豪发(米芾书史/)
此郡帖米谓与王述书非也逸少与蓝田方隙而为属
郡既检察苛急主者疲于课对正救过不暇岂复尺牍
间自彰其逋滞哉此帖官本传摹甚失真如以就劳为
能劳小却为小都皆转失草法也(法帖刊误/)
逸少十七帖本唐贞观御府中书张彦远云王草书中
烜赫著名帖也仆谓当时书卷首帖有十七日字故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8a 页 WYG0823-0069a.png
帖总谓之十七耳非帖数也本二十七条今官法帖有
其十五散寘逸少书三卷中又续法帖有五而邛竹杖
丝布衣汉讲堂诸葛颙天鼠膏四果种虞安吉七条不
载当是亡轶而世有完卷者传模殊精非此比也此卷
有帖云周益州送此邛竹杖乡尊长或须今送仆按十
七帖有云去夏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
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以前帖观之即知此
帖盖与周益州矣自昔相传十七帖乃逸少与蜀太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8b 页 WYG0823-0069b.png
者未必尽然然其中间蜀事为多是亦应皆与周益州
书也但来禽一帖则或以为与桓温而已本朝僧邦者
有寄李昌武翰林诗云来禽简寄桓宣武不知何据按
此帖有云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
也逸少视桓公位殊辽绝与书不当尔耳然当时真长
子猷辈犹嫚侮桓公彼亦能容逸少作书若交友盖无
足怪温飞卿诗云画图惊畏兽书帖得来禽此帖垂宝
非一世也(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9a 页 WYG0823-0069c.png
 第八卷昔人谓死罪帖足下各如常帖为非右军书
 蒸湿帖大令代父书吾皆不能辨然淡闷干呕咸古
 字须右军乃解作此蒸湿帖固一二有大令风又焉
 知非羲之偶为之邪凝操徽涣咸有家学何据定为
 子敬代笔也(弇州山人藁/)
    第九王大令书上
 相过终无复月 玄度何哉 前告先 以陈
 慕容(并无名/人伪帖) 薄冷 益郎(并欧/书) (米芾法帖题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39b 页 WYG0823-0069d.png
此卷王大令部伪者最少相过终无复日借匪献之韵
自可赏(法帖刊误/)
绛帖第九卷大令书第四行内面字右边转笔全不成
字正在石破处隐然可见今乃无其面字下一字与第
五行第七字亦不同又第七行第一字旧本行书正字
今本乃草书心字笔法且俗以此推之今之所见多非
旧本(云烟过眼录/)
鹅还慰姊意帖鹅者王氏子姓之小字耳犹袁羊顾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0a 页 WYG0823-0070a.png
之类或以此鹅即逸少所爱之鹅甚可鄙笑二十九日
帖云昨遂不奉恨深此近世人语非子敬书静息帖云
赖消息内外极生冷内外二字本行旁注故字差小而
昧者摹填著行中非也当依本为胜诸帖中此例甚多
如十七帖中远想慨然孔琳之帖恨恨脚中转剧等字
本皆侧注后人摹入行虽失格体犹于理未害至于读
兰亭叙者以不知老之将至旁一僧字为逸少作曾字
之误借使摹入行中则害理矣按古兰亭叙本二十八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0b 页 WYG0823-0070b.png
行至第十四行间特阔者盖接纸处而不与知字适在
此行之末梁舍人徐僧权于其傍著名当时谓之押缝
梁御府中法书率如此而此帖僧字下亡其权字近世
人殊不知此乃云僧者曾之误因读为曾不知老之将
至非也又按晋史逸少本传及书录第十卷皆载此叙
但云不知老之将至而无曾字益可是正乃知善摹帖
者勿问其黵灭注缺横斜细大一放其本而不小异乃
不失真矣今法帖多妄更易之至以注字入行太小既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1a 页 WYG0823-0070c.png
殊体不缀属后人不晓从而效之一行之中洪纤顿异
号子母体如第五卷近世伪作释智果书是也每一观
之使人深慨(法帖刊误/)
授衣帖历世所传自为一卷法帖中亡其帖尾政在此
耳下当云当今可复使不万全不愿其以多算难易得
之便自可令不为因累耳比者忉怛当不可言当不可
言献之死罪法帖无此四十三字又其间多有燥笔及
鱼食处而官帖不复依本其失多矣(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1b 页 WYG0823-0070d.png
静息帖云礜石深是可疑事兄憙患散辄发痈散者寒
食散之类散中盖用礜石是性极热有毒故云深可疑
(同上/)
奉对帖云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反
至此当是与郗家帖也梁中书郎虞和表云逸少为会
稽子敬为吴兴故三吴之地偏多遗迹又是暮年遒美
之时今此卷中亦时有吴兴帖然大令帖传于世佳者
尚多如乞假表庾公帖周姊帖洛神赋刘氏所藏十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2a 页 WYG0823-0071a.png
字等帖官帖中皆遗之(同上/)
昨遂不奉恨深帖有秦汉篆笔中令自言故应不同真
不虚尔中令书中有相劳苦语极佳读之了不可解者
当是笺素败逸字多缺尔(山谷集/)
玄度时来一帖米以为无名人作仆谓此真晋人语但
笔势疏缓多失落耳谓大令书则非盖中云仁祖欲请
为军司按献之以晋孝武太元十一年年四十三卒上
推谢尚于穆帝升平元年卒时献之方年十三请军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2b 页 WYG0823-0071b.png
又在升平前大令是时才十许岁安得已作书论时事
殆是穆帝时他人书后玄度何来迟亦此类(法帖刊误/)
王献之薄冷沉痼帖薄冷以下至消息二十八字是欧
阳率更书不但得之笔法其语气似隋唐间人(山谷集/)
薄冷益部二帖米以为欧阳率更书实然但米误以益
部字为益郎盖下接耆旧传字此帖盖借陈寿所著益
部耆旧传也(法帖刊误/)
咏史诗郁郁涧厎松数句乃集大令书(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3a 页 WYG0823-0071c.png
一月二十九日黄门帖亦王氏书而非大令也(同上/)
 第九卷中奉对帖是郗家离婚后语玄度帖长睿辨
 之极当但结法不类右军恐方回书耳薄冷益部二
 帖米辨为欧阳率更其险劲率更手也如非六朝后
 尺牍语何长睿书绝不及米持论往往胜之者米以
 法黄以事差覈耳(弇州山人集/)
    第十王大令书下
 吾当托桓江州 消息 疾不退 省前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3b 页 WYG0823-0071d.png
 近与铁石 知铁石 玄度何来迟 忽动(大唐左/卫长史)
 (张旭/书)承冠军 复面悲复 还此 得西问 海盐
 舍(并未详/何人书) 献之白不审 鄱阳归(右并/羊欣)
  第八此郡之弊苏大简子耆谓之与王述书及一
  昨得安西及增慨三帖正迹自苏氏归吾家(米芾/)
  (法帖题跋/)
吾尝托桓江州助汝帖米以为张长史书虽未必然要
非大令书也案此帖不至恶但纵任近俗无晋世清韵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4a 页 WYG0823-0072a.png
真非大令书但殊不知亦写右军帖词耳张彦远右军
帖录有此语此卷亡其半其上略云汝决欲来下(张录/于来)
(下之字下有三十/九字续帖略同)上方大枋想汝不过数枋足人方足
(张录云人/力当粗足)不果尔可白吾当托桓江州助汝(法帖刊误/)
续帖逸少部中有前段结字殊应模矩盖王氏子弟临
逸少书胜此远矣(同上/)
疾不退至分张帖诸大草字语类江表人玄度何来亦
似逸少语其字皆张长史藏真辈伪作或自书二王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4b 页 WYG0823-0072b.png
语耳与第二卷知汝殊愁及藏真长史部中诸帖一手
也豹奴桓嗣也王氏甥故二王帖中时及之如云豹奴
晚归家之类然此豹奴惟省一书帖亦后人依放(同上/)
梁武帝使殷铁石临右军书而此帖有与铁石共书语
恐非二王书字亦不甚工览者可细辨也(东坡集/)
王献之忽动小行帖一字笔误成十(山谷集/)
七月二日献之白七字人伪作也下章草云孙权据有
江东以历三世亦蜀志中语与第五卷章草不可争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5a 页 WYG0823-0072c.png
也语相接字虽大小异乃一人书语已见本章此段世
字缺中画盖唐人临摹时去之以避讳犹今集法帖时
殷敬二字多省其波也但东连吴会与用武之国连武
二字章草体差相乱摹者谬互置之(法帖刊误/)
极热敬惟府君帖云来时几得问希此消息极闷闷又
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云云/)极济事邪又服油帖云不
至绝艰辛也皆近世俗言字势亦不至佳非王氏帖明
(同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5b 页 WYG0823-0072d.png
复面悲积宋齐人书(同上/)
㛐等帖王氏书亦非大令(同上/)
右军写经换鹅时子敬尚幼少未必能作简此是好事
者为之耳如贞观初杨师道辈可作此字(山谷集/)
鹅群帖前辈谓此墨帖乃大令真笔仆观此书殊不恶
但怒张狂劲无晋诸贤韵味而前辈乃云此帖笔势险
远如从空中数丈外掷下恐是真笔此非仆之所敢知
也又此帖词云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6a 页 WYG0823-0073a.png
向彼谢之亦非当时尺牍体盖以大令父逸少尝书道
德经换鹅而山阴昙𥗝村道士举群赠之故以此事傅
会作是帖耳按崇虚馆乃宋明帝泰始四年建子敬晋
人相去亡虑五十馀年何得已称之其伪可无疑又案
魏收释老志太和十五年诏立道家寺宇于桑乾之阴
名崇虚寺去晋愈远矣(法帖刊误/)
 第十卷大令书吾当托桓江州疾不退至分张帖元
 章诸君子谓为长史藏真赝迹吾不能辨第谓长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6b 页 WYG0823-0073b.png
 藏真去此尚三舍耳合观伯英草与此结搆同恐是
 大令创草黄长睿所论崇虚观建自宋明帝泰始四
 年以此證书之讹亦得之然书笔郁劲遒发纵出自
 馀子亦以为快也(弇州山人藁/)
    淳化祖石刻
太宗皇帝时常遣使购募前贤真迹杂为法帖十卷镂
板而藏之每有大臣进登二府者则赐以一本其后不
赐或传板本在御府院往时禁中火灾板焚遂不复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7a 页 WYG0823-0073c.png
或云板今在但不赐耳故人问尤以官法帖为难得(集/)
(古录/)
太宗皇帝留意翰墨尝借王氏所收书以集阁帖十卷
(宝晋光英集/)
熙陵出御府所藏历代真迹命侍书王著模刻禁中釐
为十卷(格古要论云用枣木板刻置秘阁/谱系图云是为历代法帖之祖)各于卷尾篆
书题云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
(法帖谱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7b 页 WYG0823-0073d.png
顷为正字时见诸帖墨迹有藏于袐府者字皆华润有
肉神气动人非如刻本之枯槁也盖虽官帖亦其糟粕
(淮海集/)
大梁刘衍卿世昌云大德己亥妇翁张君锡携余同观
淳化祖石帖卷尾各有题识第一卷边高平范仲淹曾
观年月日题第五卷东坡张文潜等题又有姜白石小
楷三四十字第六卷洛阳伊川老夫不知为何人又太
学博士陈士元云此正祖石又有苏舜钦题第七卷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8a 页 WYG0823-0074a.png
简斋奉旨观于秋香亭下云魏晋法书非人间合有自
太宗皇帝刻石宠锡下方见不满十数臣与义顿首
谨书第八卷苏颂云此帖世不多见是日赏牡丹得观
于相君西斋张舜民题亦在此卷第十卷太宗书淳化
四年六月廿二日赐毕士安赐字上宝后段毕丞相黄
字书子孙保享等语百馀字逐卷有高宗内府印百馀
颗后有贾氏长字印又有一印合缝云是蔡太师印山
和尚锦装褫签头题云淳化祖石刻及见吴郡陆友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8b 页 WYG0823-0074b.png
又云尝观褚伯秀所记江南李后主命徐铉以所藏古
今法帖入石名升元帖此则在淳化之前当为法帖之
祖刘陆之说殊不相合偶读刘跂暇日记亦载此事云
马传庆说此帖本唐保大年摹上石题云保大七年仓
曹参军王文炳摹勒校对无差国朝下江南得此石淳
化中太宗令将书馆所有增作十卷为版本而石本复
以火断缺人家时收得一二卷然阁帖于各卷尾篆书
题云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摹勒上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9a 页 WYG0823-0074c.png
此侍书王著笔也而陈简斋亦云太宗刻石则衍卿所
谓祖石刻岂即南唐时帖乎抑太宗增刻者但不知南
唐亦作十卷否徐铉马传庆二说又不同今世言淳化
阁帖用银锭𣟴枣木板刻而以澄心堂纸李廷圭墨印
者则传庆板本之说合故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亦云用
枣木板摹刻故时有银锭纹用李廷圭墨打手揩之不
污手余尝见阁本数十止三本真者其纸墨法度种种
迥别妙在心悟固难以言语形容然又传仁宗尝诏僧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49b 页 WYG0823-0074d.png
希白刻石于秘阁前有目录卷尾无篆书题字所谓祖
石刻者岂即此与(辍耕录/)
 升元帖是南唐徐铉等所摹缘在淳化前故名为祖
 帖余家有澄清堂帖是竖竹帘纸墨色黯澹古香拂
 鼻镌手于转使处时露锋颖遂令逸少须麋宛然如
 在计知微亦曾见此二本以资近升元乃摹采为多
 致伤肥重(邢侗来禽馆集/)
 澄清初不定何代本取质娄江尚书尚书以询顾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0a 页 WYG0823-0075a.png
 尉研山研山大骇以为是南唐官拓的本系贺监手
 摹清润天授品列升元上往入吾囊中今流在中原
 愿属邢君善宝之娄江公及廷尉两笺犹在恨知微
 乃置澄清不揽采也(同上/)
王文肃公所藏淳化祖帖每卷有臣王著摹及汪俊陈
知古等名纸墨极新好每卷法帖第一第二下有臣王
著摹四字汉章帝书遐迩右有一二小字梁武帝下有
一十三三小字唐太宗书下有横裂纹第二卷钟繇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0b 页 WYG0823-0075b.png
多戎辂帖诸帖少见王珣少伯远帖诸帖有张芝书处
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戎辂表十二行张
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字诸刻皆草字第三
卷王涣之书反侧左之等下有陈知古三小字又有三
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纹羊欣书后有汪俊刻三
小字在欲何之左孔琳书有横裂纹叹具傍增悒悒脚
中四字何赖右有转剧近明散未觉盖八字悒悒十二
字傍添与今刻不同第四卷陈逵书后有横裂纹又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1a 页 WYG0823-0075c.png
四十三三小字欧阳书有横裂纹第五卷智果书书评
索靖俱全第六卷汝不可言下有裂纹小佳更帖问字
口有裂纹第七卷让未知如下有横裂纹七行篆书尾
后有第十卷十六板终七字八卷发庐帖后有莆田陈
知古五小字月半帖下有横裂纹六行尊夫人帖不字
右有裂纹取卿帖知耳耳字有补痕第九卷思慈帖后
有知古二小字思慈无往帖后有汪俊二十字第十卷
臣王著模四字在献之书旁求耳后篆尾前有第十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1b 页 WYG0823-0075d.png
三字在追求左第字与追字并十五板终四字与辰岁
十一四字并与七卷尾字稍大(六研斋二笔/)
 自太宗刻此帖转相传刻遂遍天下有二王府帖大
 观太清楼帖绍兴监帖淳熙脩内司帖临江戏鱼堂
 帖利州帖黔江帖卷帙悉同又有庆历长沙刘丞相
 私第帖碑工帖尚书郎潘师旦绛州帖绛公库帖稍
 加损益卷帙亦异其他琐琐者又数十家不可悉记
 而长沙绛州最知名要皆本此帖(松雪斋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2a 页 WYG0823-0076a.png
 王柏淳化帖记云本朝太宗皇帝天下甫定即遣使
 购募前贤真迹集为法帖十卷镂板于中禁每大臣
 登进二府者赐以墨本欧阳集古录云时禁中灾碑
 板被焚遂不复赐或云板今在但不赐耳故人间以
 官法帖为难得然当时命王著辨精粗而著之识鉴
 不明真伪莫察玉石杂糅遂为全帖之累前人论此
 固多矣此虽不能无疵今汇萃古人笔千百年间一
 开卷而粲然在目使人击节赏叹不已岂不快哉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2b 页 WYG0823-0076b.png
 来未暇论其少缪政恨真法帖之难见绛帖铨次不
 同希白长沙帖字行疏密亦异陈王本病于无精神
 临江本病于瘦弱俱不足以比肩阁本不特字体变
 动而摸拓亦无精墨是以山谷云当时歙州贡墨摸
 打则色浓(李庄简云用/李廷圭墨)后用潘谷墨则色淡此墨色
 浓淡之分也李庄简云初时板完好不用银钉后来
 板渐拆裂然后用银钉此银钉有无之分也山谷又
 谓墨浓则瘦墨淡则肥此字画肥瘦之分也然非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3a 页 WYG0823-0076c.png
 本则此皆不足辨予所见阁帖凡四本一为李庄简
 旧藏此为墨最浓而未见银钉一为先伯文定家藏
 墨淡而肥已有银钉一为闻人仲信家藏亦非先本
 一为潘氏维屏得故家物疑陈王本也淳祐癸丑之
 夏予偶得鬻碑尘败之帖两卷人所不售者细视之
 真李廷圭墨打者也精神体致绝出前四本手自装
 褫分为四册永为阁本之式以予草茅下士解后而
 得中原盛时难得之帖亦大过分矣而敢望其全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3b 页 WYG0823-0076d.png
 惟其不全故予得而宝之锡山尤公有云凤皇一毛
 麒麟一甲终是希世之宝况已得十分之二邪(鲁斋/)
 (集/)
    二王府帖
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当时皆用歙州贡墨墨本赐群
臣今都下用钱万二千便可购得元祐中亲贤宅从禁
中借板墨百本分遗宫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馀而不
甚黟黑又多木横裂纹士大夫不能尽别也(山谷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4a 页 WYG0823-0077a.png
余观近世所谓二王府帖者盖中原再刻石本非禁中
板本也前有目录卷尾且无篆书题字盖显然二物矣
(法帖谱系/)
    大观太清楼帖 太清楼续阁帖
大观初徽宗视淳化帖石已皴裂且王著标题多误诏
出墨迹更定汇次并武帝一帖合于西晋武帝帖后择
七卷后右军帖内误入智永书列在第五卷合首卷古
帖三段并而归一及跻晋宣于晋武上之类使先后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4b 页 WYG0823-0077b.png
序不紊迨名臣帖亦然俾蔡京书之及卷首末刊石太
清楼下此正国朝盛时典章文物灿然备具百工技艺
咸精其能视淳化草创之始自然不同且当时尽出元
藏真帖临摹定其舛误非若外方但因石刻翻刊京虽
骄吝字学恐出王著右是大观之本愈于淳化明矣(石/)
(刻铺叙/)
大观中奉旨刻石太清楼字行稍高而先后之次亦与
淳化帖小异其间有数帖多寡不同或疑用真迹摹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5a 页 WYG0823-0077c.png
卷尾题云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按大/观帖)
(大观太清楼帖今所传自有/两本而前人多混而为一)而又以建中靖国秘阁续
帖十卷易其标题去其岁月与官属名衔以为后帖又
刻孙过庭草书谱及贞观十七帖总为二十二卷吾家
收宣政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开禧以
后有𣙜场中来者已磨去亮字矣(法帖谱系/)
续阁帖十卷元祐五年庚午秘省乞以淳化阁帖所未
刊前代遗墨入石有旨从之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5b 页 WYG0823-0077d.png
巳八月毕工历十一年费缗钱一十五万乃成摸写者
待诏邵彰上其事者秘书少监邓洵武孙谔也首卷晋
唐帝后书二卷三卷悉王羲之书四又羲之暨其子操
之等笔五又所书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叙六又其家宝
章集七卷乃晋索靖所书月仪八则虞世南贺知章柳
公权帖后则无名人帖九则李怀琳书嵇康绝交书末
卷唐无名人所书月仪诸帖多不入此刻盖徽宗朝碑
方成诸郡翻本岁月在前惟鼎帖刊在绍兴故得取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6a 页 WYG0823-0078a.png
搀入卷帙(石刻铺叙/)
太清楼续阁帖温陵刘焘无言摹刻工夫精致亚于淳
化肥而多骨求备于王著乃失之粗硬遂少风韵(翰林/)
(要诀/)
    绍兴国子监本
绍兴中以御府所藏淳化旧帖刻板寘之国子监其首
尾与淳化阁本略无少异当时御府拓者多用匮纸盖
打金银箔者也字画精神极有可观今都下亦时有旧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6b 页 WYG0823-0078b.png
拓者元板尚存迩来碑工往往作蝉翼本且以厚纸覆
板上隐然为银锭𣟴痕以惑人第损剥非复旧拓本之
遒劲矣(法帖谱系/)
    淳熙脩内司本 淳熙秘阁续帖
淳熙间奉旨刻石禁中卷帙规模悉同淳化阁本而卷
尾乃楷书题云淳熙十二年乙巳岁二月十五日脩内
司恭奉圣旨模勒上石(法帖谱系/)
淳熙秘阁续帖十卷十二年三月被旨摹勒入石皆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7a 页 WYG0823-0078c.png
渡后续得唐朝遗墨首卷则钟繇王羲之帖次则羲献
书内黄庭小楷后有臣遂良临四字三卷欧阳询萧瑀
褚庭诲孙思邈狄仁杰张旭颜真卿七贤书四卷则明
皇批答裴耀卿等奏状五卷李白胡英李邕白居易帖
六则张九龄三相暨李绅告身七则李阳冰篆李德裕
毕諴李商隐书八则怀素颠草九则高闲亚栖齐已书
末卷则杨凝式并无名人帖上皆有内府图书宣和及
绍兴小字印章或睿思殿印如李绅告身高庙后有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7b 页 WYG0823-0078d.png
笔跋语黄庭经怀素颠草则有李主建业文房之印视
今长沙所镌笔法迥殊(石刻铺叙/)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慧照大师希白摹
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
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
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慧照大师希白摹勒第二卷
庆历八年重冬月慧照大师希白摹勒第三卷则五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8a 页 WYG0823-0079a.png
六月第四卷八年重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
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重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月摹
勒上石第九卷八年重冬月第十卷五年重秋月每卷
各有庆历及慧照大师希白重摹字不复赘录(法帖谱/)
(系/)
长沙帖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
历间慧照师钱希白摹镌自五年乙酉至八年戊子讫
事尝观杂文中载东坡目儋耳移合浦见桂帅程钦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8b 页 WYG0823-0079b.png
潭帖册各题其后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
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
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容斋随笔谓坡仙遗墨今藏
其家但二卷郗愔书第三卷帖何以断当字分两行希
白善书者于此殆不可晓今长沙帖间不存希白临摹
岁月或云土人又私翻木板有纹可辨(石刻铺叙/)
曹士冕曰淳化阁帖既颁行潭州即摹刻二本谓之潭
帖予尝见其初本当与旧绛帖雁行至庆历八年石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9a 页 WYG0823-0079c.png
残缺永州僧希白重摸东坡犹嘉其有晋人风度建炎
中长沙守城者以为炮石无一存者绍兴间第三次重
摸失真远矣(王氏法书苑/)
陈绎曾云希白摸刻潭帖风韵和雅血肉停匀但形势
俱圆颇乏峭健之气盖淳化之子也(翰林要诀/)
    刘丞相私第本
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
私第予顷在九江见故家所藏一本与长沙本绝相似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59b 页 WYG0823-0079d.png
而小异其后有人跋云此先丞相私第本也疑是刘氏
子弟所跋后复见一本于姑苏与九江所见同纸墨皆
与南碑不类而庆历等题字止三两卷有之盖即刘氏
本也(法帖谱系/)
    长沙碑匠家本
旧传长沙官本扃钥不可常得碑匠之家别刻一本以
应求者予顷收一本与长沙古本首尾略无小异而字
体形模小小不同疑其为碑匠家本顷又藏一本凡旧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0a 页 WYG0823-0080a.png
石损缺者皆别刻数行以易之其馀却只是旧石此必
碑匠所为也(法帖谱系/)
    长沙新刻本
旧刻燬于郁攸之变中兴以后复刻新石其间凡遇旧
帖损缺处并不复刻字亦无卷尾岁月刻手甚缪殊不
足观(法帖谱系/)
    长沙别本
嘉定间先君帅长沙予随侍在焉时碑房中有断石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0b 页 WYG0823-0080b.png
片乃法帖第一卷尾段字行高低正与淳化帖同而绝
不类古潭末后亦有淳化篆字此石实不知所从来近
岁三山林伯凤重刻于家直指为古潭帖余未敢臆断
(法帖谱系/)
    三山木板帖
三山帅司书库有历代帖板本盖好事者以长沙旧帙
刊勒卷帙规摹皆同今已散失不全矣嘉熙庚子备员
帅幕尚及见之(法帖谱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1a 页 WYG0823-0080c.png
    庐陵萧氏本
右法帖十卷用十干为号后崇宁五年萧公纶记其略
云皇祐先伯父大博作邑和州之含山得墨帖于丞相
兖国刘公摹刻未毕先君殿丞继之始终六年乃获成
就迄今五十馀年刓缺大半今续完之以藏于家盖用
潭帖刻也庆元间已损失二十馀段其少三百四十馀
(法帖谱系/)
    黔江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1b 页 WYG0823-0080d.png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买
石摹刻僧宝月古法帖十卷谋舟载入黔江壁之黔江
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集中予
淳祐甲辰道过三衢见好事家适有此帖其卷帙之多
寡次序之先后字行之长短悉同淳化阁帖而纸墨髣
髴似戏鱼堂中兴以前拓本其所以异者第一卷有淳
化篆书三行其次有楷书一行云降授供备库副使充
东南第八副将训练潭州诸军潭州驻劄秦世章家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2a 页 WYG0823-0081a.png
其后又二行云长沙汤正臣重摹男仙芝灵芝镌第二
卷至八卷尾各题长沙汤正臣重摹勒八字却无淳化
篆书及世章衔位又第八卷取卿女婿帖内第二行休
字立人作两点第二卷钟繇宣示帖内再世荣名作荣
名正与戏鱼帖同第九卷尾题长沙汤正臣摹勒七字
第十卷题长沙人汤正臣重摹男仙芝为一行此下似
别有字偶裁损不可考矣(法帖谱系/)
    蜀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2b 页 WYG0823-0081b.png
予顷得一帖凡数卷于蜀中次序先后高低皆与长沙
古帖同初亦疑为黔江帖今见秦氏真本则显然二物
矣大率此帖全用长沙古本摹刻而字行亦间有增减
处既不知所出未敢臆说姑附见于此(法帖谱系/)
    临江戏鱼堂帖
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堂上除去
卷尾篆题而增释文(石刻铺叙云得吕金/部和卿阁本临刻)故家所藏往
年拓本犹有典刑近所拓者字多刓缺亦有补换新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3a 页 WYG0823-0081c.png
者矣(法帖谱系/)
曹士冕曰刘次庄摹阁帖临江用工颇精致且石坚至
今不曾重摹独二卷略残缺然拓本既多颇失锋芒今
若得初本锋芒未失者当在旧绛帖之次新潭帖之上
然其释文间有讹处(王氏法书苑/)
此帖在淳化翻刻中颇为有骨格者淡墨拓尤佳(翰林/)
(要诀/)
正统二年佐归省还家道过临江府学见数碑埋没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3b 页 WYG0823-0081d.png
傍意其为戏鱼堂碑也俾训导同邑杜思昭起之果法
帖也其馀碑刻度埋没学傍土中惜无贤守令寻获(格/)
(古要论/)
    利州帖
庆元中四川总领权安节以戏鱼帖并释文重刻石于
益昌官舍石今已不存权总江州德安人其家犹有当
时墨本甚多释文字画较临江帖为稍大(法帖谱系/)
    北方印成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4a 页 WYG0823-0082a.png
余顷岁道过临川时李编修伯高宰是邑出所藏法帖
见示乃板本印成者是北地厚皮纸印每段自成一板
四围皆空白纸不施筐缘装表而自然整齐成册字画
亦甚可爱(法帖谱系/)
    泉帖
以淳化阁帖翻刻于泉州郡庠洪武四年辛亥知府召
任常性以刘次庄释文叙而刻之我仁宗皇帝命取入
秘府人不可得而见矣(格古要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4b 页 WYG0823-0082b.png
    澧阳帖
澧阳旧有法帖石本其后散失仅存者右军数帖而已
(法帖谱系/)
    绛帖
曹士冕曰绛州法帖二十卷乃潘舜臣用淳化帖重摹
而参入别帖比今所见阁帖精神过之舜臣事力单微
而自能镌石虽井阑阶砌皆遍刻无馀所以段数最多
或有长尺馀者舜臣死二子析而为二长者负官钱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5a 页 WYG0823-0082c.png
上十卷于绛州绛守重摹下十卷足之幼者复重摹上
十卷亦足成一部于是绛州有公私二本靖康兵火石
并不存百年之间重摹至再庆元间予官守长沙尝见
旧宰执家有南渡初亲自北方携得舜臣元所刻本未
分析时二十卷其家珍藏非得二千缗官陌不肯与人
乃北纸北墨精神焕发视金所摹者天渊矣(王氏法书/)
(苑/)
单炳文博雅君子也其论绛帖至为精密顷刻石襄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5b 页 WYG0823-0082d.png
有云淳化官本法帖今不复多见其次绛帖最佳而旧
本亦已艰得尝以数本较之字画多不侔炜家藏旧本
第九卷大令书一卷第四行内面字右边转笔正在石
破缺处隐然可见今本乃无右边转笔全不成字其面
字下一字与第五行第七字亦不同又第七行第一字
旧本乃行书止字今本乃草书心字笔法且俗以此推
之今之所见多非旧本临江帖大率与旧本同其间此
一帖尤不差但字体颇肥不逮绛帖之遒劲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6a 页 WYG0823-0083a.png
余既获见炳文绛帖辨證然后知近世所藏二十卷帖
多非旧物每恨未识真本而襄州所刻第九卷大令帖
亦毁于王旻之变虑其遂至泯绝因以旧所藏本摹刻
于家颇传诸好事者淳祐甲辰自霅川官满得阙遄归
假道三衢始获观真帖于沧洲毛监丞所不独第九卷
与单说正合而二十卷首尾俱全亦可谓珍玩矣且云
得之金华潘氏是殆师旦之苗裔也其帖之异同大略
条列于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6b 页 WYG0823-0083b.png
 绛帖总二十卷元无字号及段眼数目
 第二卷
 钟繇宣示帖第一行内报字右边直画勾起向左畔
 第二行芰字内下面夕字上画微仰曲第五行名字
 右角微有一点第十行当字上三旁有微损却在空
 处
 已欲日帖脚下有破石纹
 此卷内第一段与第三段右并缺角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7a 页 WYG0823-0083c.png
 第九卷大令帖正与单炳文襄州所刻石本纤微弗
 差故家所藏未有其比
右潘氏绛帖二十卷纸墨字画模印皆与今人所藏本
不同而第九卷显然可见自非单公炳文表而出之亦
将泯于无间矣北方所刻诸本往往南渡后北人转相
传模无足深怪但武冈旧刻未知始于何年亦止用新
本模刻为可恨耳(法帖谱系/)
    东库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7b 页 WYG0823-0083d.png
世传潘氏析居法帖石分而为二其后绛州公库乃得
其一于是补刻馀帖是名东库本第九卷之舛误盖姑
乎此今好事之家所藏绛帖率多此本字画精神遒劲
亦自可爱而卫夫人一帖及宋儋帖颇多燥笔有如兰
亭叙群字落笔之类此稍异于诸本其所以不及旧帖
者以第九卷大令书石不破缺而炳文所论三字已误
且逐卷逐段各分字号以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
平何以报愿上登封书为别此又异于旧帖也(法帖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8a 页 WYG0823-0084a.png
(系/)
    亮字不全本
此帖与东库本绝相似或只是一石但庾亮帖内亮字
皆无右边转笔盖避逆亮讳也(法帖谱系/)
    新绛本
右一帖二十卷首尾规模段眼字号并同东库本独卫
夫人宋儋二帖无燥笔又字画较东库本微局促墨法
虽与东库本同然实是两石吾家与毛希元皆有之(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8b 页 WYG0823-0084b.png
(帖谱系/)
绛帖前后各十卷相传驸马潘正夫以阁增损翻刊间
摹淳化被旨岁月于卷末然不见跋尾无自稽考编次
多有不同阁以汉章帝书为首列仓颉夏禹书于第五
绛则仓颉夏禹书为初卷寘历代帝王书于后帖之二
卷阁总二王帖为五卷绛则前后帖皆有之衍而为十
且以第二卷张芝王洽书析为第二第五卷以第三卷
庾元亮卞壸书析为第三第四卷古帝王帖则删汉章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9a 页 WYG0823-0084c.png
帝晋宣帝明康哀简文帝梁高帝简文名臣帖则削司
马攸王劭王廞梁萧子云僧智永唐李邕等数帖却增
入王濛羊咨书后帖一卷全刊入本朝太宗宸翰二卷
末冬晚书院偶成一章则当以吴越忠懿王书作标目
犹前段高宗皇帝书之类何由于谥号下花押如此是
自称于生前九卷增入张旭千文四十五字藏真草书
乃素书跋颠旭语后云颠草之趣贵在雄逸藏真乃云
其辞又非专为此卷千文但绛初入石定为直行冈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69b 页 WYG0823-0084d.png
与鼎 为横碑十卷增入颜鲁公王廙高闲李建中书
或谓他所刊之帖皆以横石而绛独立石印拓之际上
下字迹相联既裁为经册手轴则何所考竟且匠者摹
拓必通为一碑无缘逐截横拓何由相缀又谓纱纸纹
可辨要当自有眼目嘉定间李全在山东印拓绛帖以
遗要人又有自𣙜场贸易以来者殆古刻不存再翻新
本谓即冈帖伪为非也冈之梅斑粗率况其笔意予所
见绛帖陆续几十觉藏真草书笔势皆有截断处良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0a 页 WYG0823-0085a.png
元系横书绛刻入石迁就移作直行冈以绛为祖不敢
有毫发异乃独此帖易直为横鼎帖绍兴续刊者也亦
舍绛而取法于冈是横刊之为当矣至于以横碑剪为
直行装褙是又伪之拙者此以冈帖或鼎帖凑成其文
自不甚顺但今之辨帖者执此以别真赝(石刻铺叙/)
    北本
右二十卷亲戚刘用甫处有之墨色与古本相近而第
九卷大令书只同新本未知何处所刻(法帖谱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0b 页 WYG0823-0085b.png
    又一本
董良史家所藏本第九卷大令书字画亦误独面字有
右边转笔异于他本且不与旧本同也(法帖谱系/)
    绛帖残本
绛帖十二卷第一卷孔子仓颉秦汉魏人书第二卷晋
南朝唐宋帝王书第三第四卷晋人书第五第六卷右
军书第七第八献之书第九卷南朝隋唐人书第十卷
晋何氏卫夫人及隋唐僧人书第十一十二卷宋名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1a 页 WYG0823-0085c.png
书此刻岁久不完崇庆初高汝砺为节度使又补完之
增入颜鲁公诸帖且题于后今又不完存者五十七幅
碑入晋王府不易得矣元编修陈绎曾云骨法清劲足
正王著肉胜之失然駮马露骨又未免羸瘦之病盖淳
化之子今之学者不见古帖得此亦可宝矣惜不完也
王佐记(格古要论乃按绛帖本二十卷今止/存十二卷 金源南渡后不完残本)
    武冈旧本
右二十卷不知刻于何时碑段稍长而日月光天德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1b 页 WYG0823-0085d.png
字号问于行中字画亦清劲可爱而第一卷卫夫人宋
儋无枯笔第九卷大令帖诸字皆误信乎出于新绛也
(法帖谱系/)
后帖之九卷张旭书其藏真颠草数十字则横镌于石
笔势清劲蜿蜒立意本奇于绛之直行(石刻铺叙/)
    武冈新帖
右二十卷帖即旧石也中厄于庸谬之人厌其字画清
瘦颇修治遂失本真其最可鄙笑者又第二卷钟繇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2a 页 WYG0823-0086a.png
内再世荣名今名字已修作谷字矣且拓匠不工凡损
剥处凿痕宛然呈露而字画模糊略不可辨帖之谬者
莫甚于此(法帖谱系/)
曹士冕曰武冈军重摹绛帖二十卷殊失真且石不坚
易失精神后有武臣守郡嫌其字不精采令匠者即旧
画再刻谓之洗碑遂愈不可观其释文尤舛谬然武冈
纸类北纸今东南所见绛帖多武冈初本耳验其残阙
处自可见(王氏法书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2b 页 WYG0823-0086b.png
    彭州本
曹士冕曰彭州帖亦刻历代法帖十卷不甚精采纸色
类北纸人多以为北帖(王氏法书苑/)
掘地得之字画清劲颇类旧武冈而差优予家有之(法/)
(帖谱系/)
    乌镇本
旧传湖州乌镇张氏以绛阁二帖锓木家塾或遇良工
摹拓亦有可观后闻板归新市人家每连纸一幅可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3a 页 WYG0823-0086c.png
一段予在三山见一本于周氏后数卷板内时有直裂
纹比到霅上获一本于向氏叔壑之裔偶缺两卷且以
元祐间所拓戏鱼帖足之此刻字画差肥而极有笔意
颇胜诸帖惜其间错误数字为恨耳赵宰叔愚曰丙戌
岁在宗庠有以法帖板质于斋舍旅人者偶不记为何
人疑是此板亦未可知(法帖谱系/)
曹士冕曰详见淳化帖条下此乃板本非石也长沙折
府所藏二十卷摹刻颇精疑是此本第九卷复面帖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3b 页 WYG0823-0086d.png
误而鹅群帖止是微损字画尚完此稍异于新绛(王氏/)
(法书苑/)
    福清本
福州福清县民家有旧本板刻绛阁急就章雁塔题名
四帖其刻稍精卖碑家得之往往驾名官帖以惑人但
彼中匠者不善用蜡每每有砑光痕可以證验(法帖谱/)
(系/)
    资州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4a 页 WYG0823-0087a.png
资州以新绛前十卷刻石予家多有之前有目录元刻
麻石上续拓者不逮旧所得本遒劲矣(法帖谱系/)
    不知处本
豫章士友董良史家有法帖拓本数卷与淳化帖规模
相似而笔意差弱似不逮所见诸本且不知所出姑识
于此以俟识者(法帖谱系/)
    木本前十卷
甲秀陈氏藏此墨本不知所出(法帖谱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4b 页 WYG0823-0087b.png
    又木本前十卷
右一帖顷获于都下不知所出稍不逮甲秀所藏虽皆
出于新绛然亦自是一种(法帖谱系/)
    蔡州帖
蔡州临摹绛帖上十卷刻石出于临江潭帖之上(王氏/)
(法书苑/)
曹士冕曰上蔡临摸绛帖上十卷虽比旧绛帖少下十
卷而迥出临江长沙之上予尝见于长沙两府刘轙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5a 页 WYG0823-0087c.png
(同上/)
    汝帖
顷在洛中闻汝州新镌诸帖谓之汝刻其名已弗典矣
意谓其汇择必佳及见之乃大不然杂取法帖续帖中
所有者时载之又珉玉间簉不能辨也此犹亡害至其
集古帖及碑字中萃为伪帖并以一帖省其文别为帖
语及强名者甚多稍识书者便可别之如以逸少帖春
秋辄为患不得北军问远近清和等语乃摘取北军远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5b 页 WYG0823-0087d.png
近春秋等字集为一帖强为王衍书以续帖中诸县故
佳字强名为王桢之书取汝州东汉州辅碑中数字强
名为蔡中郎书取卫州魏孝文吊比干文中数行强名
为崔浩书如北齐碑便目为温子升后魏碑便目为沈
法会如此者甚多且如吊比干文魏孝文作而崔浩之
死在太武时乃目为浩书其不稽古如此至若张华帖
内杂以宝章集中王慈字薛稷帖中杂以法帖内子敬
字皆集成之字意全不相属取王筠帖中和南清豫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6a 页 WYG0823-0088a.png
(疑有/阙文)如是者不可具载幸世尚多古帖极有未传者
自可刻其全篇何必区区作伪以误后学但贻识者嗤
笑耳汝州既以石十馀刻之而越州复传其讹又刻之
二州之石殊可吊也信知识真者少何足怪云(东观馀/)
(论/)
汝帖十二卷第一卷三代金石文八种第二卷秦汉三
国人书十五种第三卷晋南朝帝王书第四卷魏晋九
人书第五卷晋人王郗桓三氏书第六卷二王书并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6b 页 WYG0823-0088b.png
神赋第七卷南朝十人书第八卷晋胡北朝十二人书
第九卷唐三朝帝后书第十卷唐欧虞褚薛书十一卷
唐李颜韩贺柳李六臣书十二卷韩愈及五代诸国七
人书其石不佳诸帖中最低者也(格古要论/)
淳化阁帖出而其子裔最良者为大观为潭绛戏鱼堂
修内司而其最下者为汝盖王寀辅道守汝州因遍搜
诸碑帖篆分隶草而节取之自皇颉夏禹以至钱忠懿
郭忠恕得十二卷其所留淳化亦不过十之一二自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7a 页 WYG0823-0088c.png
为甚博而惎精而不知其所得者多虎贲重儓之类耳
且自以险急偏倾之势发之石理粗而刻工拙第其刻
在汝今尚可拓耳(弇州山人藁/)
 说者谓宋南渡以前帖有六本其后摸刻以传者益
 多而绛潭泉汝四帖在焉然泉汝不及绛潭今潭帖
 已燬而泉帖取归秘府不易得矣(格古要论/)
    鼎帖
武陵郡斋板本较诸帖增益最多博而不精殊无足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7b 页 WYG0823-0088d.png
(法帖谱系/)
武陵帖二十二卷绍兴十一年辛酉十月郡守张斛集
秘阁法帖合潭绛临江沙海诸帖参校有无补其遗阙
以成此书后列郡官名衔(石刻铺叙/)
王伯谷所藏宋拓绛帖疑为澧州帖观其每数十行辄
有武陵二字又疑为鼎帖翻阅第一卷以宋太宗为弁
跋曰太宗皇帝御笔在绛州摹为诸帖之首后款名曰
鼎州提举曰沅辰判事常武为鼎州而武陵其附城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8a 页 WYG0823-0089a.png
也乃定为鼎帖特以绛州二字所误而世人只知有绛
帖遂误为绛州帖耳(容台集/)
    星凤楼帖
星凤楼帖刻于南康军虽以众刻重摸而精善不苟并
无今人书(王氏法书苑/)
曹士冕摸刻工致有馀清而不秾亚于太清楼续帖也
(翰林要诀/)
    玉麟堂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8b 页 WYG0823-0089b.png
汴人吴琚居父摸刻秾而不清多杂米家笔仗(翰林要/)
(诀/)
    宝晋斋帖
宋曹之格摸刻星凤之子在诸帖中为最下今佳帖难
得学者赖此得见晋唐彷佛耳(翰林要诀/)
宣德九年佐录囚至无为州学见此碑散亡不完命诸
生拓其存者六七碑字多米芾元章所书米友仁题其
后云羲之七帖先臣芾中年所临此字有云烟卷舒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9a 页 WYG0823-0089c.png
动之气非善双钩者所能得其精妙刻石者不能形容
其一二也绍兴六年丙辰十二月初七日臣友仁审定
凡卷首宝晋斋法帖卷第几俱篆字末有右曹氏家藏
真迹识以大图书(格古要论/)
    群玉堂帖
群玉堂帖十卷本平章韩侂胄自镌其家藏墨迹阅古
堂帖是也首卷全刊南渡以后帝后御书二卷则晋隋
名贤帖三则唐名贤帖四则怀素千文五六暨九卷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79b 页 WYG0823-0089d.png
本朝名贤帖七卷全刊山谷书八卷全刊米元章书末
卷则蔡忠惠石曼卿帖开禧末韩以罪籍嘉定改元被
旨儗入秘省乃改今名(石刻铺叙/)
 星凤楼帖宋尚书赵彦约刻于南康陈绎曾云是帖
 南宋曹士冕摸刻亚于太清楼续帖此外有利州帖
 宋庆元中刘次庄以戏鱼堂帖并释文重刻石于益
 昌其释文字画较临江帖稍大又蔡州帖临摹绛帖
 上下卷刻石出于临江潭帖之上彭州帖亦刻历代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80a 页 WYG0823-0090a.png
  法帖十卷不甚精采纸类北纸东库本世传潘氏子
  析居法帖石本分为二其后绛州公库乃得其上十
  卷绛州重刻下十卷足之一部名东库本其家复重
  刻上十卷亦足一部于是绛州有公私二本若赐书
  堂帖宋宣献公绶刻于山阳有古钟鼎识文绝妙但
  二王帖未精石已不存后有重摸本宝晋斋帖宋曹
  之格摸刻在诸帖中最下为星凤之子玉麟堂帖汴
  人吴琚居父摸刻群玉堂帖韩侂胄刻所载前代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八十九目录 第 80b 页 WYG0823-0090b.png
  迹最多后亦有宋人书至今有潘氏淳化阁帖乃潘
  九亮自摸入石顾氏淳化阁帖乃顾仲义借潘氏所
  藏宋本摹勒上石复刻淳化法帖释文考异最为详
  确(按潘顾二本皆以贾似道家/所藏重摹而潘本瘦顾本肥)馀刻玉泓馆兰亭柳
  公权兰亭十七帖兰馨烟条等帖潘氏亦镌宋本兰
  亭后有赵文敏公十八跋欲考阁帖者不可不知其
  支派也(珊瑚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