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a 页 WYG0822-00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目录
  第七十一卷
   历代名人书跋二
    晋王羲之黄庭经
    晋王羲之乐毅论
    晋王羲之东方朔画赞
    晋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b 页 WYG0822-0081b.png
    晋王羲之兰亭修禊序
    晋王羲之告誓文
    晋王羲之十七帖
    晋王羲之借船帖
    晋王羲之竹叶帖
    晋王羲之稚恭帖
    晋王羲之破羌帖
    晋王羲之月半帖橘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a 页 WYG0822-0082a.png
   晋王羲之与周益州帖
   晋王羲之笔阵图
   晋王羲之来戏帖
   晋王羲之尚书帖
   晋王羲之升平帖
   晋王羲之甘䉀帖
   晋王羲之论诸葛昏书
   晋王羲之治头眩方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b 页 WYG0822-0082b.png
   晋王羲之狸骨帖
   晋王羲之荅庾元规帖
   晋王羲之快雪帖
   晋王羲之二谢帖
   晋王羲之思想帖
   晋王羲之雨晴帖
   晋王羲之瞻近帖
   晋王羲之野凫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a 页 WYG0822-0082c.png
   晋王羲之游目帖
   晋王羲之此事帖
   晋王羲之袁生帖
   晋王羲之干呕帖
   晋王羲之鹘不佳帖
   晋王羲之三帖
   晋王羲之清晏帖
   晋王羲之积雪凝寒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b 页 WYG0822-0082d.png
   晋王羲之霜寒帖
   晋王羲之此郡帖
   晋王献之洛神赋
   晋王献之保母帖
   晋王献之十二月帖
   晋王献之送梨帖
   晋王献之授衣帖
   晋王献之辞中令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a 页 WYG0822-0083a.png
   晋王献之中秋帖
   晋王献之杂帖
   晋王献之帖
   晋王献之玄度帖
   晋王献之耆旧帖
   宋羊欣帖
   宋谢灵运古诗帖
   宋谢庄诗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b 页 WYG0822-0083b.png
   齐谢脁海陵王墓铭
   梁萧子云飞白萧字
   梁萧子云别帖
   梁萧挹智藏法师碑
   梁陶弘景瘗鹤铭
   梁陶弘景奏章藁
   梁陶弘景帖
   梁孙文韬茅君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a 页 WYG0822-0083c.png
   梁刘灵羊祜碑
   陈僧智永书千字文
   陈僧智永真草千文
   陈僧智永仿钟元常宣示表
   陈韦霈金陵栖霞寺碑
   后魏沈馥定鼎碑
   东魏韩毅大觉寺碑
   后周赵文渊华岳庙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b 页 WYG0822-0083d.png
   后周赵文渊河渎碑
   隋梁恭之老子庙碑
   隋丁道护启法寺碑
   隋丁道护兴国寺碑
   隋史陵禹庙残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a 页 WYG0822-00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一
  历代名人书跋二
    晋王羲之黄庭经
 世疑黄庭经非羲之书以传考之知尝书道德经不言
 写黄庭也李白谓黄庭换鹅其说误矣然羲之自写黄
 庭授子敬不为道士书此陶贞白曰逸少有名之迹不
 过数首黄庭为第一贞白论书最精不应误谬今世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b 页 WYG0822-0084b.png
 传石本笔画反不逮逸少他书观开元中陆元悌奉诏
 检校言右军真行惟有黄庭告誓知非楷字矣天宝末
 又为张通儒盗去莫知所在乃知旧书不传今所见者
 特后世重拓叠摹不得其真久矣蜀本黄庭笔墨粗工
 皆非可贵第以其名存之(广川书跋/)
 蕲水吕君得黄庭经最为异者见使评之余谓今世所
 传黄庭经多唐临黄庭之亡久矣后人安所取法以传
 邪张怀瓘谓逸少佳迹自永和后而黄庭经永和十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a 页 WYG0822-0084c.png
年书也字势不联翩而点画多少虽摹拓相授有失其
初若无胜槩可存纵传授有据亦何取哉吕君得石书
署其年永嘉支离其字尤不近古其永字等颇效王氏
变法皆永嘉所未有余是以知其非也(同上/)
黄庭世有数本或响拓或刋刻皆正书盖六朝及唐人
转相摹放所以不同此𢎥临学殊工字势源放欧率更
固自合作殊可佳叹(东观馀论/)
陶隐居与梁武论书表云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b 页 WYG0822-0084d.png
曹娥乐毅论是也当时临拓伪写已多况今日乎此刻
尤有笔意真可宝也倪瓒(停云馆帖/)
   晋王羲之乐毅论
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摸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
莫不临学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昨
收禁中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
朝伊夕始兴薨后仍属废帝废帝既没又属馀杭公主
以前王所重恒加宝爱陈氏诸王皆求不得及天下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8a 页 WYG0822-0085a.png
统四海同文永处处追寻累载方得此书刘运公特尽
神妙其间书误两字不欲点除遂雌黄治定然后用笔
陶贞白云大雅吟乐毅论太史箴等笔力妍媚纸墨精
新斯得之矣智永记(法书要录/)
贞观十三年四月九日奉敕内出乐毅论是王右军真
迹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赐司空赵国公长
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特
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8b 页 WYG0822-0085b.png
集特进郑国公魏徵侍中护军安德郡开国公杨师道
等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褚
遂良记(墨池编/)
王羲之书旧传惟乐毅论乃羲之亲书于石其他皆纸
素所传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迹惟乐毅论石本其后随
太宗入昭陵朱梁时耀州节度使温韬发昭陵得之复
传人间或曰公主以伪本易之元不曾入圹本朝入高
绅学士家皇祐中绅之子高安世为钱塘主簿乐毅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9a 页 WYG0822-0085c.png
在其家予尝见之时石已破缺末后独有一海字者是
也其家后十馀年安世在苏州石已破为数片以铁束
之后安世死石不知所在或云苏州一富家得之亦不
复见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梦溪笔谈/)
右晋乐毅论石在故高绅学士家绅死家人初不知惜
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摸传其本其家遂秘藏之渐为难
得后其子弟以其石质钱于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复有本矣益为可惜也后有甚妙二字吾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9b 页 WYG0822-0085d.png
友圣俞书也论与文选所载时时不同考其文理此本
为是惜其不完也(集古录/)
高绅为湖北转运使道中闻砧声清远因得此本于其
覆而已断裂矣遂载以归完理缉缀椟以木箱所可辨
者如此后世之传布皆止于海字则其碎而不缉者良
可惜也(姑溪集/)
乐毅论石本旧藏高绅学士家集古录云火焚其石者
非也元祐间余侍亲官徐州时故郎官赵竦被旨开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0a 页 WYG0822-0086a.png
梁洪挈此石随行已断裂用木为匣贮之竦尤珍惜亲
友有求墨本者必手摸以遗之竦没今遂不知所在(金/)
(石录/)
乐毅论旧石刻断轶其半者字瘦劲无俗气后有人复
刻此断石文摹传失真多矣完书者是国初翰林侍书
王著写用笔圜熟亦不易得如富贵人家子非无福气
但病乏韵耳(山谷集/)
乐毅论世无全文高绅所藏石至海字止以史记校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0b 页 WYG0822-0086b.png
四才得其一尔今世所传又其摹于此者盖无取也观
梁武帝评书谓此论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弘景亦疑摹
本梁去东晋六十年其书不存况今去梁后又数百岁
中间冯承素已见六本今世所传亦莫能辨先天中太
平败后咸阳老妪投书灶下是弘景所评已亡矣后世
存者可求其真邪(广川书跋/)
乐毅论世传为羲之正书第一此阁老宜兴公所藏其
前有褚氏小印后云贞观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中书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1a 页 WYG0822-0086c.png
河南郡开国公臣褚遂良奉敕审定及排类上复有绍
兴并米芾贾似道诸印张宣公敬夫跋谓细观行笔知
为真迹无疑按徐浩古迹记云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太
宗以二王书装成部帙命起居臣褚遂良排署则云贞
观六年者非也徐氏又云太平公主爱乐毅论以织成
锦袋盛之及没窃于咸阳老妪县吏捕妪妪惊投之爨
下书述记云长安神龙之际太平公主奏借乐毅论出
外拓写遂失所在其说与徐氏合则真迹在唐已不存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1b 页 WYG0822-0086d.png
矣然余又尝见僧智永题乐毅论谓自梁世摹出天下
珍之他日遂良记拓本乐毅论贞观十二年四月九日
内出乐毅论真迹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赐长孙无忌
等于是人间始有其本观二说则乐毅论之传世皆后
人所摹而此特其一欤宣公道学君子赏鉴恐非所长
或题语出其一时而不暇详考亦未可知也都穆跋(寓/)
(意编/)
   晋王羲之东方朔画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2a 页 WYG0822-0087a.png
东方曼倩画赞笔圜净而劲肥瘦得中但字身差长盖
崔子玉字形如此前辈或随时用一人笔法耳(山谷集/)
画赞世传晋右将军王羲之书考其笔墨蹊径辄不类
知后人为之托之逸少以传也昔王濛子修尝求书右
军王羲之为写东方朔画赞与之敬仁亡其母见平生
所㤅内棺中故知此书不传久矣唐自贞观购书逮开
元搜访亦既尽矣校定大王书二卷黄庭第一画赞第
二告誓第三韦挺以画赞是伪迹夫画赞已亡而更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2b 页 WYG0822-0087b.png
者可知其为伪也今世所传疑不在韦挺论中彼得存
于贞观而入录当亦有可乱真处今之传者不能便入
贞观录也(广川书跋/)
李阳冰上李嗣真论右军诗有云画像赞洛神赋姿仪
雅丽有矜庄严肃之象视之信然(攻愧集/)
   晋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右小字曹娥碑越州石氏所刻古雅纯质不失右军笔
意余平生所阅不下数十本俱不及此张云门倪元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3a 页 WYG0822-0087c.png
皆好古博雅之士其题语珍重如此可宝也元镇题为
辛亥岁盖洪武四年在当时已不易得况今嘉靖壬子
相去百八十一年又可多得邪太仓顾君出以相示漫识
如此是岁冬十一月十日徵明时年八十有三(珊瑚网/)
右军曹娥碑拓法近古而精又文氏停云馆物昔人谓
此书如幼女漂流于波浪间今求所谓漂流波浪之势
了不可得意者其外弱而中劲庶几得孝女意于形似
之表欤(弇州续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3b 页 WYG0822-0087d.png
曹娥碑真迹宋高宗有跋元文宗以赐鉴书博士柯九
思赵吴兴再跋余馆师韩公得之长安有历代题识宋
高宗但题曰晋贤书曹娥碑绢黯墨渝仅可想见字形
(容台集/)
   晋王羲之兰亭修禊序
右兰亭修禊序世所传本尤多而皆不同盖唐数家所
临也其转相传摹失真弥远然时时犹有可喜处岂其
笔法或得其一二邪想真迹宜如何也世言真本葬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4a 页 WYG0822-0088a.png
昭陵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其所藏书画皆剔取
其装轴金玉而弃之于是晋魏以来诸贤墨迹遂复流
落于人间太宗皇帝时购募所得集以为十卷俾摹传
之数以分赐近臣今公卿家所有法帖是也然独兰亭
真本亡矣今予所得皆人家旧所藏者虽笔画不同聊
并列之以见其各有所得至于真伪优劣览者当自择
焉其前一本流俗所传不记其所得其二得于殿中丞
王广渊其三得于故相王沂公家又有别本在定州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4b 页 WYG0822-0088b.png
家其四得于三司蔡给事君谟世所传本不出乎此其
或尚有所未传更俟专采(集古录/)
王右军禊饮序草号称最得意书宋齐以来以藏在秘
府士大夫间未闻称述岂未经大盗兵火时盖有墨迹
在兰亭右者及萧氏宇文焚荡之馀千不存一永师晚
出所见妙迹唯有兰亭故为虞褚辈道之所以太宗求
之百方期于必得其后公私相盗今竟失之书家晚得
定武石本盖髣髴存古人笔意耳(山谷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5a 页 WYG0822-0088c.png
右米姓秘玩天下兰亭本第一唐太宗获此书命起居
郎褚遂良检校冯承素韩道赵模诸葛贞汤普彻之流
模赐王公贵人著于张彦远法书要录此轴在苏氏题
为褚遂良模观其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法皆率意落
笔馀字钩填咸清润有秀气转摺毫铓备尽与真无异
非深知书者所不能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
作正以此本为定熠熠客星岂晋所得卷器泉石流腴
翰墨戏著谈标书存马式郁郁昭陵玉碗已出戎温无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5b 页 WYG0822-0088d.png
类谁宝真物水月何殊志专用一绣缫金鐍瑶玑锦綍
猗欤元章守之勿失壬午闰六月大江济川亭舣宝晋
斋艎对紫金群山迎快风避暑九日手装(宝晋英光集/)
兰亭序在唐贞观中旧有二本其一入昭陵其一当神
龙中太平公主借出拓摹遂亡其后温韬发诸陵兰亭
复出太宗朝留神书学尝出使购求艺文诸书当时已
无兰亭矣仁祖复尚书篆求于四方时关中得兰亭墨
书入录字画不逮逸少它书其后秘阁用此刻石为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6a 页 WYG0822-0089a.png
法帖今诸处兰亭本至有十数惟定州旧石为胜此书
虽知皆唐人临拓然亦自有佳致若点画校量固有胜
劣惟彷像得真为最佳也(广川书跋/)
兰亭自唐太宗刋在玉石后流落定武民间世以定本
为贵伯常尊君道祖世以米薛名者侍其先枢密守定
武别以玉石刋一本易民间太宗以归薛道祖道祖长
安人也自此天下以长安薛家本为贵道祖又留刋一
石在使宇留刋一石在谯门计之民间所易者一石只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6b 页 WYG0822-0089b.png
定武自有三本然皆经道祖手元用太宗碑本便上石
皆善本也及之与伯常游数于其家参之曲折精微得
兰亭妙处一开不能逃也隽道此本真薛家好本也然
伯常又说玉石本惟背后有五色莲花记者为贞观时
本耳此石后来亦不在长安薛家盖道祖死其弟尚书
嗣昌奏之宣和之间已取归汴京龛在宣和殿上靖康
丁未载归沙漠呜呼中国所存者亦可知矣隽道妙于
翰墨方能珍玩之他人有之未必能披玩法书如此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7a 页 WYG0822-0089c.png
道祖讳绍彭其幼子伯常讳经绍兴二十八年八月十
三日钱及之中叟书(俞松兰亭续考/)
定武兰亭叙凡三本其一李学䆒本传为智永所模薛
氏别刻本易以归长安宣和间归御府其二字肥有薛
道祖别刻留定武与前本方驾人多误为旧本非也其
三断字差瘦得于修城役夫后藏康伯可家旧刻与岐
阳石鼓俱载以北宋元功云尝从使北闻在中原杨伯
时云与薛氏为姻家定武本以玉石刻背舒元舆牡丹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7b 页 WYG0822-0089d.png
赋并记之以广异闻淳熙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右北平
荣芑书(桑世昌兰亭博议/)
世传王羲之书兰亭叙惟定武所藏石刻独得其真乃
欧阳询所摹刻之唐内府者也熹尝见三本纸墨不同
而字迹无异缙绅题者剖析毫末议论纷然大约奇秀
浑成无如此拓陈舍人至浙东极论书法携此本观之
看来后世书者刻者不能及矣亦可为一慨云淳熙壬
寅岁浙东提举常平司新安朱熹记(朱子文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8a 页 WYG0822-0090a.png
兰亭出于唐诸手所临固应不同然其下笔皆有畦町
可寻惟定武本锋藏画劲笔端巧妙处终身效之而不
能得其髣髴世谓此本乃欧率更所临予谓不然欧书
寒峭一律岂能如此八面变化也此本是真迹上摹出
无疑学右军书者至兰亭止矣今世所传石本刓一角
者皆定武所自出也然其工拙妍丑如人面之不同览
者自当具眼耳又定武一石前辈纷纷各有异论既有
眼必知所择定不向人言下转也此卷有山谷题字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8b 页 WYG0822-0090b.png
谷之言云尔乃知当时真赝混淆矣山谷之孙字子迈
今为农丞过予见后题欲令去予不忍与以为去此题
则兰亭废矣周翰者文及之字多见其名于书帖后雅
尚如许亦足以赎粉昆之疵矣嘉泰壬戌十有二日白
石道人姜夔尧章书(白石道人集/)
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有日减无日
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然极难辨又有未损五字者
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9a 页 WYG0822-0090c.png
行携以自随至南浔北出以见示因从独孤乞得携入
都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至大三年九月
五日孟頫跋于舟中独孤名淳朋天台人(王氏法书苑/)
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
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
别矣王顺伯尤延之诸公其精识之尤者于墨色纸色
肥瘦秾纤之间分豪不爽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
礼如聚讼盖笑之也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19b 页 WYG0822-0090d.png
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与王子庆所藏赵
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
次宝应重题子昂(同上/)
仆曩时侍赵文敏公学书暇日尝论禊帖定武本佳者
绝难得僧独孤本见存更有赵子固及越人倪中刚武
唐吴静心此三本流落人间不知何如至正甲申谒莹
之于竹庄出此本见示乃其祖静心先生所藏文敏公
题跋甚详诚可宝也句曲外史张天雨(珊瑚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0a 页 WYG0822-0091a.png
薛绍彭自为一书辨定武石刻号称详密李学究本最
所宝惜当时士大夫家有此刻者可偻指数而苏才翁
所蓄则钱惟演家物也后陈季常得之后曾觌得之最
后子固得之尝江行覆舟入水濒死犹手握之高出水
而不置曰吾性命可弃也而此不可弃其见宝惜如此
子固遂流落江东予闻诸陈子山陈子山闻之张伯雨
云此卷意度与今御府藏唐人响拓盖相似而周君自
言得之江东印章题跋具可徵其为李本何疑哉洪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0b 页 WYG0822-0091b.png
四年岁在辛亥冬十月癸巳眉山苏伯衡识(苏平仲集/)
学书家视兰亭犹学道者之于语孟羲献馀书非不佳
惟此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譬之德盛仁熟而动容周
旋中礼者非勉强求工者所及也此卷刘会孟诸公鉴
定以为定武旧本初见未觉其妙久玩之令人有悟入
处真可宝也哉(逊志斋集/)
姜尧章所记定武兰亭五字或损或不损偏旁结搆与
在明秘藏本不必尽合然一展阅间纸色拓法知为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1a 页 WYG0822-0091c.png
宋时物无疑也悦生堂一百十七刻以修城为甲而定
武诸本次之古懿永兴宣城又次之在明其自保爱故
当不出此数种也(弇州续藁/)
兰亭叙六朝时已有刻石余收开皇本是隋时刻者唐
文皇因见刻本遂访真迹于越州辨才得之命汤普澈
冯承素褚遂良欧阳询各摹一本原与隋时本相似不
知宋代何以独称定武为欧阳询摹下真一等群公聚
讼缘此而起以至点画波撇之间各加辨证又有五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1b 页 WYG0822-0091d.png
损本七字损本及会字首行有阙有全纷纷同异如王
顺伯尤延之辈而吴兴踵之为十三跋十七跋独尊定
武不知右军肯点头否也(容台集/)
   晋王羲之告誓文
王羲之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其
真本云维永和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而书亦真
小开元初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
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至八年县丞李延业求得之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2a 页 WYG0822-0092a.png
岐王岐王以献便留内不出或云其后却借岐王十二
年王家失火图书悉为灰烬此书亦焚矣(国史纂异/)
逸少为王述所困自誓去官超然于事物之外尝自言
吾当卒以乐死然欲一游岷岭勤勤如此而至死不果
乃知山水游放之乐自是人生难必之事况于市朝眷
恋之徒而出山林独往之言固已疏矣(东坡集/)
告誓文今入晋书传中昔逸少为王怀祖徼也当时以
不能堪点摘细事遂脱帻自投朝廷以其誓苦故不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2b 页 WYG0822-0092b.png
以官开元中此书得于润州瓦官讲堂䲭尾其书一字
为数体一体别成点画不可一槩求之实天下奇作李
延业献之岐王十二年岐王宅焚则宜世不得传今碑
字刻画过于严重无复前法似是唐妙手拓摸以传陶
弘景论书谓逸少自吴兴前书犹未为称凡厥好迹皆
是永和十许年中自失郡告归不仕后略不复自书然
告誓文当时已出知鸱尾得者别本也贞观书目已列
告誓文武平尝见于小函同乐毅论黄庭经共藏便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3a 页 WYG0822-0092c.png
此本不一传摹相承不能辨其真赝也(广川书跋/)
   晋王羲之十七帖
逸少谓吾书比钟繇当抗衡比张芝草犹当雁行后世
论者或异其说至唐然后无异辞信其书出钟张右也
庾肩吾以芝为工夫第一繇天然第一而逸少工夫不
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然尝考之芝临
池学书池水尽黑繇卧画穿被于工夫至尽不可谓繇
工夫特后于逸少也今观其书卓荦天成者盖逸少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3b 页 WYG0822-0092d.png
能其谓积学而至者恐不得笔力妙处观十七帖者当
以是求之(广川书跋/)
右王逸少十七帖乃先唐石刻本今世间有二其一于
卷尾有敕字及褚遂良解如意挍定者人家或得之其
一即此本也洛阳李邯郸家所蓄旧本颇与此相近其
馀世传别本盖南唐后主煜得唐贺知章临写本勒石
寘澄心堂者而本朝侍书王著又将勒石势殊疏拙又
有一版本亦似南唐刻者第叙次颠舛文为十七帖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4a 页 WYG0822-0093a.png
误目为十八帖摹刻亦瘦弱失真独敕字本及此卷本
乃先唐所刻右军笔法具存世殊艰得诚可喜也按张
彦远法书要录与余所著法帖刊误论此帖本末颇完
今并列于左方云政和二年五月初吉黄伯思书(东观/)
(馀论/)
逸少书自六朝以降一人而已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唐太宗殊加爱重至为亲作传绍兴天子尤喜之以千
金易一字真迹遂多又为书其传千载之下何其幸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4b 页 WYG0822-0093b.png
此十七帖乃江南李氏墨本字不失真形范高古思贤
宜珍藏之(松隐集/)
官本法帖号为佳玩然其真伪已混殽矣如刘次庄有
能书名其所刻本亦有中分一字半居前行之厎半处
后行之颠者极为可笑唯此十七帖相传真的当时虽
已入官帖卷中而元本故在人间得不殽乱此本马庄
甫所摹刻也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
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已胸襟流出者窃意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5a 页 WYG0822-0093c.png
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书词问讯蜀
道山川人物屋宇图画至纤至悉盖深有意于游览而
竟不遂岂所谓不朽之盛事信难偶邪因念顷年庐阜
终更诸公议遣使蜀而孝庙记怜不欲使之远去议乃
中寝然东留讫无补报而徒失西游之便每以为恨今
观此帖重以慨然又念仙游之日远无复有意于人世
也熹记(朱子文集/)
唐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嗜书者二十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5b 页 WYG0822-0093d.png
人隶弘文馆习书出禁中法书以授之寻又置拓书三
人此馆本之始也开元六年命整理御府古今工书钟
王等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视贞观时无所增减龙朔
三年装进馆内法书至九百四十九卷然则当时馆本
必不止十七帖此十七帖特以世所共传而其后有敕
勒充馆本故名之曰馆本十七帖耳卷尾僧权二字不
完是粱之徐僧权云(黄文献公集/)
右军十七帖因首有十七日字故名八碑共二十九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6a 页 WYG0822-0094a.png
中间多与淳化法大同小异佐家藏者是木版绝妙但
不能考其所从来宣德中佐见大理寺丞苏州仰瞻所
藏石本后有唐文皇押字疑其为馆本也宋黄长睿云
右军草书十七帖最为可师此书中龙也佐识(格古要/)
(论补/)
右十七帖不全石刻在关中近时蒋侍御伯宣亦刻石
于吴下顾不若此刻犹存拙意也黄伯思亟称此帖为
书中龙盖妙在行款耳此本行款当为模勒者展促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6b 页 WYG0822-0094b.png
失之矣昔唐太宗购二王书右军书有三千馀纸取其
迹以类相从率一丈二尺为卷此帖亦一丈二尺凡百
七行九百二十三字余收有淳熙修内司帖一卷行款
正同后复得赵松雪对临墨迹皆神采焕然可宝也往
时周府东书堂晋府宝贤堂各用入刻皆不复知此矣
漫记于此(陆深俨山集/)
   晋王羲之借船帖
王羲之借船帖书之尤工者也故山北卢匡宝惜有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7a 页 WYG0822-0094c.png
卢公致书借之不得云只可就看未尝借人也卢出潞
州旌节在途才数程忽有人将书帖就卢求售阅之乃
借船帖也惊异问之云卢家郎君要钱遣卖耳卢叹异
移时不问其价还之后不知落于何人京师书侩孙盈
者名甚著盈父曰仲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宝
多经其手真伪无所逃焉公借船帖是孙盈所蓄人以
厚价求之不果卢公时甚急切减而赈之日久满伯千
方得卢公韩太冲外孙也故书画之尤者多阅而识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7b 页 WYG0822-0094d.png
(尚书故实/)
   晋王羲之竹叶帖
王逸少竹叶帖长安水丘氏传宝之今不知所在三十
年前见其摹本于䨓寿(东坡集/)
   晋王羲之稚恭帖
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行书帖真迹天下法书第
二右军行书第一也帖辞云羲之死罪复想朝廷清和
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也羲之死罪长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8a 页 WYG0822-0095a.png
某年月日太常少卿萧祐鉴定在王圭禹玉家后有禹
玉跋以门下省印印之时贵多跋后为章惇子厚借去
不归其子仲修专遣介请未至是竹丝乾笔所书锋势
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清字破损予临得之
(宝晋英光集/)
   晋王羲之破羌帖
王羲之桓公破羌帖有开元印唐怀充跋笔法入神在
苏之纯家纯卒其家定直久许见归而余使西京未还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8b 页 WYG0822-0095b.png
宗室仲爰力取之且要约曰米有其直见归即还余遂
典衣以增其直取回仲爰已使庸工装背剪损古跋尾
参差矣痛惜痛惜(米芾书史/)
破羌帖今在米淮阳家崇宁癸未春米在都下以泉十
五万得之后有开元印记及陶谷等题字余尝跋之云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襄于伊水遂至洛时
将以谢尚镇之属病不行此帖所叙桓公摧破羌贼及
喜仁祖小差正当时事也是时逸少去会稽内史已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9a 页 WYG0822-0095c.png
馀方遁迹山水间宜不复以世务经怀而此书乃叹宣
武之威略悲旧之始平忧国嗟时志犹不息盖素心如
此惜其一愤远引使才猷约结弗光于世独区区遗翰
见宝后人览之深为兴叹(东观馀论/)
破羌帖宝晋斋谓之王略帖洵是右军名迹然今之所
传或是老颠临得者羌字落笔入头太轻不似内史骨
力惟戏鱼堂乃极神隽八面变化几与禊帖埒(墨林快/)
(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29b 页 WYG0822-0095d.png
   晋王羲之月半帖橘帖
右军月半帖褚爱州所论序也橘帖余曩在都见数家
有此墨本或肥或瘦真伪为不可知要皆有数笔佳可
爱韦苏州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才酸亦未黄书
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盖取诸此(山谷集/)
   晋王羲之与周益州帖
右军与周益州书凡三十许帖铨次者误置两卷中耳
按周抚字道和穆帝永和三年桓温攻成都李势降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0a 页 WYG0822-0096a.png
抚为益州刺史彭模击范贲获之益州平封建城公在
官十年卒蜀人庙祠之(山谷集/)
   晋王羲之笔阵图
王右军笔阵图前有自写真纸𦂳薄如金叶索索有声
赵竦得之于一道人章惇借去不归王右军书家谓在
山阴县王氏右军东方朔画赞糜破处欧阳询补之在
丁讽学士家归宗室令畤刘泾以僧繇画梁武帝像易
(米芾书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0b 页 WYG0822-0096b.png
   晋王羲之来戏帖
王羲之来戏帖黄麻纸字法清润是少年所书满一幅
其间数字难辨六朝写经褊字注之后人复以雌黄涂
盖岁久胶落字见五分在丁晋公孙受绘像恩泽者方
下云晋公故物也欲以二十千见归予即以其直取君
以予与来往议此帖书黏于后质于其邻大姓贾氏得
二十千盖意其可赎也今十五年矣犹在贾氏曾经人
用薄纸拓书墨即透数行仍污静地深可叹惜(米芾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1a 页 WYG0822-0096c.png
(史/)
   晋王羲之尚书帖
王逸少尚书十二帖凡六十二行五百十有三字黵二
灭一注五缺七字大观戊子岁八月二十六日癸卯洛
阳官廨装云林子书(东观馀论/)
   晋王羲之升平帖
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此帖升平二年书讵其终
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1b 页 WYG0822-0096d.png
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意未易遽识也
长睿父题(东观馀论/)
   晋王羲之甘䉀帖
此帖中云甘䉀十丈初不可晓因思曹子建诗云都䉀
虽甘杖之必折十丈云者恐若木千章竹万个之类䉀
似竹于文从焉此帖以之俗从草非是(东观馀论/)
   晋王羲之论诸葛昏书
此卷有论诸葛昏书案晋谢石尝求昏诸葛恢稚女恢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2a 页 WYG0822-0097a.png
不许及恢亡乃成昏于时王右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
恢之遗则威仪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世说作我/在别本作)
(诸葛/在非)遣女裁得尔耳始不知此何与逸少事而嗟赏若
此及观此帖乃云二族旧对故欲结援诸葛若以家穷
自当供助昏事又云欲速知决始知右军为主兹事故
观谢妇发此叹也己丑岁十一月十九夜长睿书(东观/)
(馀论/)
   晋王羲之治头眩方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2b 页 WYG0822-0097b.png
治头眩方世传王逸少书今绛州石帖中有此帖甚著
于世政和丁酉岁六月七日襄州教授丹阳陈君孝友
见过云崇宁间彭諌议君时守浔阳役兵于山间斸石
得一大石中空内有小石若碑版然视之有刻文即此
碑也大石未破时坚完无际不解缘何中有此碑殊可
异也陈之父时亦官浔阳得此拓本陈因以见遗视之
比绛帖差纵逸结字互有工拙要之此本当在绛刻前
但不知何世所刻按逸少尝在江州岂晋以后好事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3a 页 WYG0822-0097c.png
因移写于斯石欤意其薶没已久土或变石故是刻藏
于石间理不足怪或以此帖为虞永兴书恐未必然或
虞尝临此书故微翻其体今世所有魏晋诸帖中往往
唐人临模尔洪纤拘放结体不一真赏者自能辨之是
月九日黄某于丹阳东斋书(东观馀论/)
   晋王羲之狸骨帖
狸骨方今官帖中定为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唐人谓此
本苟兴治劳之方右将军临之至今谓狸骨帖梁武帝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3b 页 WYG0822-0097d.png
常以古书杂迹一卷问于陶隐居对以狸骨方是子敬
书亦似摹迹在梁已疑其伪今定为右将军书果何据
邪虽然右军尝写此帖或子敬临之亦不可知也(广川/)
(书跋/)
   晋王羲之荅庾元规帖
逸少于书自谓真出钟草出张后生雷同失其当处敬
元谓古肥进之谓今瘦书至瘦硬似是逸少迥绝古人
处若更论势巧形密意疏字缓皆不足者也世传谓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4a 页 WYG0822-0098a.png
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荅亮
而翼遗书曰张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
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荅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书法正自然功胜岂待积学而至哉议者不知书
有天机自是性中一事而学习特求法度规矩尔至于
离方遁圜不守绳墨自作胜槩谓非天德不可也但见
庾翼此语便谓初不若翼愔不知此语何所凭藉而知
其昔不逮二子邪(广川书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4b 页 WYG0822-0098b.png
   晋王羲之快雪帖
晋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字逸少书快雪帖见张
彦远法书要录本朝参知政事苏公太简家故物故有
翰林学士院印唐赐魏丞相徵传之子孙故有郑公之
后印又传于褚遂良之孙长史故有褚印予在都下以
好玩十种易于苏太简孙秘书激字志东志东与余德
友也苏才翁子美有跋及国老押署绍圣丙申以示翰
林学士蔡公仍以翰林印印之即太简作翰林时所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5a 页 WYG0822-0098c.png
一日驸马都尉王晋卿求之不与已乃剪去国老署及
子美跋著于摹本乃见还因详录得之之自绍圣丁酉
海岱楼题米芾审定(宝晋英光集/)
快雪帖相传为右军正书今在真行之间米老亦有此
疑米老有小楷跋语未知其论何如也(容台集/)
   晋王羲之二谢帖
右军真迹近世渐少观二帖纸札尚完殊可爱也案正
观日录洎淳化法帖皆不收此岂当时为好事者秘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5b 页 WYG0822-0098d.png
不出邪熙宁丙辰冬至日丹阳苏颂子容馀杭郡西阁
(苏魏公集/)
右军书法万世所宗昔人称欧虞之体谓如壮士美人
者但能精于一偏尚且传之后代而况得其全者哉是
知此字当使好事宝之也元丰乙丑五月望日西安县
斋丹阳崔希仲德举题(珊瑚网/)
正观尤爱右军书访求殆尽其后并葬昭陵今所存法
帖人谓皆哀疚之问故不复进上得传于后岂其然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6a 页 WYG0822-0099a.png
此书亦然又法帖之所遗也当用文锦玉轴重装以遗
子孙宝之海陵曹辅子方信安郡斋书(同上/)
   晋王羲之思想帖
大德二年二月廿三日与霍公谨集鲜于伯几池上郭
右之出右军思想帖真迹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之势
观者无不叹赏神物之难遇也孟頫书(戏鸿堂法帖/)
右军真迹世所罕有此思想帖与余旧平安帖行笔墨
色略同皆奇迹也平安帖有宋海岳签题此帖无签题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6b 页 WYG0822-0099b.png
而有赵魏公跋同观者自霍清臣而下凡十有三人皆
鉴赏名家咸咨嗟叹赏神物之难遇若此余何幸得附
名其后哉嘉靖丁巳冬十一月十有三日长洲文徵明
题时年八十有八(郁逢庆续书画题跋记/)
   晋王羲之雨晴帖
羲之与子侄辈书草草似不经意及寻绎之笔笔皆有
位置如大辩智人虽语默无常悉證于道此帖是也千
载间虽有作者往往得彼失此曷能集大成也(松隐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7a 页 WYG0822-0099c.png
   晋王羲之瞻近帖
右羲之瞻近帖行书之狎邻于草者也典午冲靓放旷
之风乌衣诸王富贵居养之素蔼然见豪楮间宜其名
百世也第宋淳化宣和似搜罗晋帖靡遗而此帖独不
见有表识岂非金源得宋故物易故以新而然欤明昌
七印签帖金书全仿宣和其篆籀朱法精粗不侔后世
瞭然在目假令当时不相师法政未为失观辨章良公
成甫家清玩见右军真迹二帖当亚快雪至正丁酉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7b 页 WYG0822-0099d.png
月己未庐陵欧阳玄识此(圭斋集/)
   晋王羲之野凫帖
昔年危内翰大朴出示羲之野凫帖且云别有喜色帖
在江右出自丞相周益公家传授次第一一有据须溪
刘会孟平之谓如兰亭裹鲊尤为佳绝濂恨未见之近
豫章人士来求墓文忽持此帖为贽须溪题识宛然居
后因惊喜曰此殆太朴所言者遍示中朝善书者咸定
为真迹无疑或取唐临者比之神气夐然不侔鄱阳刘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8a 页 WYG0822-0100a.png
彦炳最号精鉴法书日阅此而不厌狂欲起舞真伪之
辨固自有异哉须溪所书名中藏三代人物字伪署者
辄易别谩并及之(宋学士集/)
   晋王羲之游目帖
余在京师数见右军墨迹率皆窘束羞涩类钩摹而成
者决知其非真也今观此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
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
人惊叹自失世之临者虽积笔成山吾知其不能到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8b 页 WYG0822-0100b.png
右军谁足以与此哉或以纸笔未故为疑秘阁有唐初
诰文纸色如新则此帖之尚完不足怪也浦江郑君仲
辨最博雅善书亦谓为右军真迹无疑相与熟玩久之
因识其后(逊志斋集/)
   晋王羲之此事帖
右王右军此事帖凡二十字盖尝为金源氏物章宗数
印犹烂然楮墨间签题亦其手书信可宝也成化戊戌
岁五月壬午吴宽观于徐太守维亨为题(匏翁家藏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9a 页 WYG0822-0100c.png
   晋王羲之袁生帖
右袁生帖曾入宣和御府即书谱所载者淳化阁帖第
九卷亦载此帖是又曾入太宗秘府而黄长睿阁帖考
尝致疑于此然阁本较此微有不同不知当时临摹失
真或淳化所收别是一本皆不可知而此帖五玺烂然
其后贉纸及内府图书之印皆宣和装池故物而金书
标签又出裕陵御笔当是真迹无疑此帖旧藏吴兴严
震直家震直洪武中仕为工部尚书家多法书名画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39b 页 WYG0822-0100d.png
皆散失吾友沈经时购得之尝以示余今复观于华中
甫氏中甫尝以入石矣顾此真迹无前人题识俾余疏
其本末如此嘉靖九年腊月三日文徵明识(郁逢庆书/)
(画题跋记/)
   晋王羲之干呕帖
晋右军王逸少书干呕帖其字画圆劲雄雅而纸亦古
色是知唐初人所临也于书行空间直界成路益为久
而卷舒恐致禙绢丝纹磨损字面故置之书筒而秘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0a 页 WYG0822-0101a.png
乃知前人宝爱如此之笃太宗时已尝刻诸淳化古帖
石中上有南唐内合同并集贤院印及卷首尾古印朱
文十数又鹅溪黄素革首前后皆用宣政内府图书印
之当必数帖成轴不然何以革首外边各亦有印文邪
今存者此帖耳是以书谱止载其首帖之号云皇庆二
年十二月朔乔篑成仲山父题(王氏法书苑/)
右晋右将军王羲之干呕帖尝刻之淳化帖中以石刻
较之分豪无异真至宝也或者谓其纸墨萧瑟或又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0b 页 WYG0822-0101b.png
其为唐摸政不必计也其笔法高古断非后人所及今
见石刻一行半段皆宝惜之况此帖典刑具存非水月
镜象可比者乎其直界成路乔仲山以为置书筒中者
非也古人宝爱名帖尝以自随如王世将得索靖廿四
日帖置之衣𢃄中至宣和间摺㾗犹在即此类也其周
遭诸印多用赭墨亦非后人伪为长洲文彭谨题(同上/)
   晋王羲之鹘不佳帖
鹘当是右军诸孙小字右军自誓墓后谓我卒当以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1a 页 WYG0822-0101c.png
死然间语凝之辈蓝田望不逾我而位遇辽邈当由汝
曹不如坦之邪今又云鹘等不佳都令人弊见此辈吾
衰老不复堪此曹公有云生子当如孙仲谋人于子孙
虽贤豪不能忘情剧可叹也此帖连白石枕邺中战场
诸迹为濮中李少师柬之家物米元章之父阿奢以弈
胜获之遂为米氏物后有尊德乐道印见元章书史甚
详今则割为一卷而有开成二年柳公权记一条岂全
卷题字亦随之而割邪结体比他迹形势稍廓落而遒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1b 页 WYG0822-0101d.png
耸雄迈有威凤翔霄神骥追影势余老矣后先所见右
军父子手笔唐临至八本譬之玄奘入五印度睹薄伽
梵金光明相能不悲喜敬题于后(弇州续藁/)
   晋王羲之三帖
余前得先右军大热此月二帖于昆山顾氏乃黄琳美
之家物转入陆太宰全卿顾氏其外孙也大热帖更世
久纸墨已尽揭而犹有揾入肤理者细玩之极纯雅可
爱当是真迹此月帖笔势圜逸而间有襄阳意疑为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2a 页 WYG0822-0102a.png
南宫临本后得淡闷干呕帖于慧山谈氏印识题跋甚
众结法精美有度而发笔微怯据鉴定以为唐人临本
也真迹纵潦倒如裴叔则病剧回眸犹足掩映数人临
帖从真迹上翻出优孟抵掌尚近于王孙隆准薛绍彭
云古囊织缥可复得白玉为躞黄金题况为之后者乎
珍重珍重(弇州山人藁/)
右军大热帖纸纹磨灭几尽而墨色黯然犹具完字政
如李夫人游魂居帏帐中可望而不可即此一奇也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2b 页 WYG0822-0102b.png
锋势纯熟无纤豪作意摹拟态定临本淡闷帖在宋时
黄秘书即有定论以为非后人伪作此本则非出过庭
临盖唐人草得二王法无踰孙者其落脚差近前而直
皆孙笔也此月帖王长公鉴为米家风非入书家三昧
者不能断此语世间无论有晋魏几人解识真唐隋当
时薛米诸人第得见我辈不至矜诩若尔(莫廷韩集/)
   晋王羲之清晏帖
此帖致佳乃释之者最可笑或作有异产已可捧腹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3a 页 WYG0822-0102c.png
云所使有丰一乡是何言语况并出亦改为使愈不可
解细绎之乃所出有无一乏也始涣然明了盖所出者
地产之也所有者非地产而聚于此者皆无一乏也文
义草法无一牵强右军诸帖如此等处多有之不尽能
(墨林快事/)
   晋王羲之积雪凝寒帖
此六十三字表里莹润骨肉和畅有法有致最为合作
乃载在长沙本者今阁帖盛传而他帖皆不闻海内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3b 页 WYG0822-0102d.png
之者古哲名迹可惜矣而赏鉴之苦心灵识亦与之俱
澌均可惋怅后世有大力者一蒐而表章之庶不致洪
钟瓦缶之叹耳(墨林快事/)
   晋王羲之霜寒帖
右军诸书果无有纯于真者唯此收于绛帖驯雅整栗
寄巧于拙藏老于嫩有不可尽之妍米谓右军无真字
而以快雪帖为真快雪今盛传未见真体故又疑米所
见另一帖果尔则此𢃄行者谁复能为之必老颠误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4a 页 WYG0822-0103a.png
以此为快雪帖耳快雪之为行书既审则真书之此为
第一又何疑乎(墨林快事/)
   晋王羲之此郡帖
余知右军非晋贤兹观其治郡大略苦于逋滞是必清
理无留难也舍逸而就劳是耐鞅掌不鄙俗役也至于
人事请托则又近情善处不致乖迕而独坐一语又非
深明于得人先有司之心法者不能道恐先哲之美为
字学所盖故于评字而推言之不以为烦焉(墨林快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4b 页 WYG0822-0103b.png
   晋王献之洛神赋
献之洛神赋迹遗头尾外得一十三行都二百五十字
重加整背祥符八年八月十日周越记(戏鸿堂法帖/)
子敬能作方丈字观其细书巧妙方丈不足为大令右
军法虽同其放肆豪迈大令差异古人用功精深所以
绝迹也治平三年三月廿八日襄(同上/)
今世所传洛神赋予见者四本惟王和甫家者号最胜
结字疏密得法然不若此书亦自与周子发家者稍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5a 页 WYG0822-0103c.png
子发谓子敬爱书洛神赋人间宜有数本似未见其馀
也昔马澄评右军书谓劝进洛神赋诸书十馀种皆作
今体知逸少尝书此赋子敬当是习其家学尔然书录
不记子敬洛神赋其传之失实将后人摹拓邪字法端
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乡整
严非善书者不能(广川书跋/)
大令好书洛神赋而李阳冰论右军书与画像赞同称
右军之迹不复可见不知更胜此否柳公权记于前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5b 页 WYG0822-0103d.png
题其后何止公惭卿邪(松隐集/)
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二百五十字人间止有
此本是晋时麻笺字画神逸墨彩飞动绍兴间思陵极
力搜访仅获九行百七十六字故米友仁跋作九行定
为真迹宋末贾似道执国柄不知何许复得四行七十
四字欲续于后则与九行之跋自相乖忤故以绍兴所
得九行装于前仍依绍兴以小玺款之却以续得四行
装于后以悦生葫芦印及长字印款之耳孟頫数年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6a 页 WYG0822-0104a.png
窃禄翰苑因在都下见此神物托集贤大学士陈公灏
委曲购之既而孟頫告归延祐庚申忽有僧闯门持陈
公书并此卷数千里见遗云陈公意甚勤勤也陈公诚
磊落笃寔之士不失信于一言岂易得也因并及之至
治辛酉既装池适老疾不能跋壬戌闰五月十八日雨
后稍凉力疾书于松雪斋(松雪斋集/)
又有一本是宣和书谱中所收七玺完然是唐人硬黄
纸所书纸略高一分来亦同十三行二百五十字笔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6b 页 WYG0822-0104b.png
沈著大乏韵胜余屡尝细观当是唐人所临后却有柳
公权跋两行三十二字云子敬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
数本此其一焉宝历元年正月廿四日起居郎柳公权
记所以吾不敢以为真迹者盖晋唐纸异亦不可不知
(同上/)
赵吴兴曾得洛神十三行于陈集贤灏自题此晋时麻
笺思陵极力搜访仅获九行百七十六字故米友仁跋
作九行宋末贾似道复得四行七十四字欲续于后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7a 页 WYG0822-0104c.png
于九行之跋不相属遂以四行别装于后以悦生印及
长字印款之今此本不知犹在人间否余所摹秀州项
子京藏是宣和谱中所收吴兴云更有唐人临本后有
柳公权跋亦神物也视世所传十三行宋拓何啻霄壤
邪其昌(戏鸿堂法帖/)
   晋王献之保母帖
右嘉泰癸亥越人掘地得古碑乃晋兴宁三年乙丑岁
王献之保母李意如圹志也云善为文能草书王谢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7b 页 WYG0822-0104d.png
婢定小异耳又有小砚背刻王献之永和五字二者以
致行都别镌此本四明楼尚书钥摹以相示字画固妙
其辞则有望于八百馀年后守官之人自兴宁距今适
八百三十馀年预知如此盖当时卜地如郭璞辈固不
乏也五月二十八日记(平园集/)
保母碑虽近出故是大令当时所剜较之兰亭真所谓
固应不同世人知爱兰亭不知此也丙戌冬伯机得一
本继之公馀丈得此本令诸人赋诗然后朋识中知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8a 页 WYG0822-0105a.png
此文丁亥八月仆自燕来还亦得一本又有一诗僧许
仆一本虽未得然已可拟世人若欲学书不可无此仆
有此独恨驱驰南北不得尽古人临池之工因公馀出
示令人重叹孟頫(书画题跋记/)
右王献之保母帖说者谓胜于定武兰亭初刻盖此帖
乃献之亲书于砖而又晋工刻之若兰亭则冯承素等
钩摹而又唐工镌之所以精神气韵夐然不侔也或者
不知犹妄有所疑姜尧章乃作辨评一篇设为问荅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8b 页 WYG0822-0105b.png
据甚详传雅君子宜取而览之正不必求题识之多也
(潜溪集/)
   晋王献之十二月帖
晋太宰中书令王献之字子敬十二月帖黄麻纸辞云
十二月割至否中秋不复不得想未复还恸理为即甚
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庆等大军下一印曰铎书是唐
相王铎印后有君倩字前有绢小帖是褚遂良题曰大
令十二月帖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9a 页 WYG0822-0105c.png
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元与快雪帖相
连苏太简家物上有国老才翁子美题跋云卤僧守一
所藏先令以命服得之子美子激字志东与余分藏以
书画宝玩易之(米芾书史/)
   晋王献之送梨帖
王献之送梨帖云今送梨三百颗晚雪殊不能佳上有
黎干黎氏印所谓南方君子者跋尾半幅云因太宗书
卷首见此两行十字遂连此卷末若珠还合浦剑入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49b 页 WYG0822-0105d.png
平太和三年三月十日司封员外郎柳公权记后细题
一行曰又一帖十二字连之余辨乃右军书云思言叙
卒何期但有长叹念告公权误以为子敬也缝有正观
半印世南孝先字跋孝先是本朝王曾丞相字刘季孙
以一千置得余约以欧阳询真迹二帖王维雪图六幅
正透犀带一条砚山一枚玉座珊瑚一枝以易刘见许
王诜借余砚山去不即还刘为泽守行两日王始见还
约再见易而刘死矣其子以二十千卖与王防唐太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0a 页 WYG0822-0106a.png
书窃类子敬公权能于太宗书卷辩出而复误连右军
帖为子敬公权知书者乃如此其跋冯氏西升经唐经
生书也乃谓之褚书者同也盖能书者未必能鉴余既
跋定之苏子瞻于是跋诗曰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
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盖以晋
史太宗赞贬子敬也然唐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
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耳子敬天真超逸岂
父可比也(米芾书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0b 页 WYG0822-0106b.png
敬美弟自燕中归得大令此卷后有柳诚悬文与可二
跋考诚悬跋盖并右军思言叙卒何期但有长叹念告
不二字俱误以为大令故有剑合延平珠还合浦语米
元章鉴定之遂析为二卷而子瞻所题家鸡野鹜同登
俎春蚓秋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十万
签盖右军思言帖尾也元章左袒大令故不谓为然而
诚悬跋后细题又一帖十二字连之语皆为元章所削
去恐后览者以诚悬跋语致疑备记于此若大令笔虽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1a 页 WYG0822-0106c.png
稍有剥轶而存者犹自煜煜射人眉睫间元章所称天
真烂熳故不虚也诚悬搆结淳古生平锋锷敛尽隐然
有羹墙思吾弟其善有之(弇州续藁/)
子敬后几百年而为柳诚悬诚悬又几百年而为文与
可前者纸渝故当墨敝后者笔近乃宜色鲜然而墨色
浓淡文不及柳柳不及王前后几如倒置乃知古今人
不相及非独用笔用墨亦然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吾不
得而见之矣幸有子敬片楮在持是以观凡称右军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1b 页 WYG0822-0106d.png
迹墨沈昏淡者皆赝品也(王世懋奉常集/)
   晋王献之授衣帖
右摹本王大令献之授衣帖一卷七十二行有徐僧权
陈惠辨押尾盖梁御府法书也笔势闳放实子敬书之
合作者政和二年夏四月洛阳官舍装(东观馀论/)
   晋王献之辞中令帖
子敬称州民当是上扬州刺史耳盖会稽王时为扬州
秉政故也书法遒逸疏爽然右军家范不无少变北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2a 页 WYG0822-0107a.png
吴兴皆其滥觞少可惜耳(弇州山人藁/)
大令辞中令帖书家不甚传或出于米元章黄长睿之
后耳观其运笔则所谓凤翥鸾朔似奇反正必非唐以
后诸人所能梦见也李北海似得其意(容台集/)
   晋王献之中秋帖
米姓晋唐法书真迹秘玩目有献之中秋帖赵松雪以
为宝晋刻石即此余因出石刻校之间有不类处夫形
似且失况其精神气韵欲得之难矣此真迹所以可贵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2b 页 WYG0822-0107b.png
而恨世不多见也(匏翁家藏集/)
   晋王献之杂帖
子敬书如河间少年自不拘束此当行草中也宋孝武
学书或真行草书杂在一纸或作数字或学前辈名人
能者而子敬诗赋赞论亦入此书谢太傅善书不重子
敬每作好书必谓被赏太傅辄题后以荅之尝问子敬
君书何如右军曰故当胜太傅曰物论殊不尔子敬曰
世人那得知此帖超轶陵突似欲出其家学宜诸人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3a 页 WYG0822-0107c.png
逸气过父之语也(广川书跋/)
   晋王献之帖
告姜秀还二帖及得柰如告至晚或成伤皆子敬书广
袤肥瘦后先不同乃尔岂稚老结字固自异乎抑具诸
家法别作体乎长睿父观(东观馀论/)
张怀瓘云子敬草书幼师父而后法张芝仆谓献之行
草亦然模矩虽出于逸少而笔气飘飘已面元常庭域
矣故自谓与尊故当不同人那得知非夸辞也观此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3b 页 WYG0822-0107d.png
纵轶若此而唐文皇目以拘挛饿隶无乃太贬乎(同上/)
   晋王献之玄度帖
大令之书极易辨大扺无右军八面变化故其辞多复
间架不茂实所以贵于人间者笔画劲利态致萧疏无
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非勉强仿效可以梦见
诸如此等皆是其真迹无疑(墨林快事/)
   晋王献之耆旧帖
余幼习二王帖见其释文为柳六惠盖缘帖中下字多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4a 页 WYG0822-0108a.png
一带笔而误也及得刘氏释文乃知误自宋人刋误辨
正皆不及之则并官帖中亦呼之为六惠矣(墨林快事/)
   宋羊欣帖
此帖在王文惠公家轼得其摹本于公之子锴以遗吴
兴太守孙莘老使刻石置墨妙亭中(东坡集/)
   宋谢灵运古诗帖
伯英妙迹永绝之后隋唐能书者论草圣惟言永禅师
张长史而已今观此卷始知元气在天壤间代不乏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4b 页 WYG0822-0108b.png
但艺有专兼流传有显晦耳岂谢公以佳诗雅韵掩其
书名邪况宣和宸翰内外签题玉玺玉轴干皆全谱中
论评又备极推奖庆仰神物感惠难胜值而有之此生
之倖会也不愧恶拙僭书卷末时至正庚午蕤宾节日
前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荣僧肇薰香敬题(珊瑚网/)
   宋谢庄诗帖
谢庄词翰传自高祖广平王闻得于南唐字画遒劲势
若飞动庄六朝文翰俱美元祐己巳十一月望日石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5a 页 WYG0822-0108c.png
戍镜湖遗老贺方回云(戏鸿堂法帖/)
瑞雪咏山夜忧怀园引长笛弄庄集中不载诚秘异之
文故庄手书珍惜不传于世也之肖再识(同上/)
谢庄诗帖于新都汪景淳得摹本未见真迹书法似阁
帖所谓萧子云者小加妍隽宋高宗书近之其昌(同上/)
   齐谢朓海陵王墓铭
海陵志在沈翰林括家沈庆历中在金陵厨人以方石
镇肉视之有文刻乃此志也后为人借去不还遂亡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5b 页 WYG0822-0108d.png
在此本今世殊难得然海陵乃齐世而沈云宋海陵王
非也又云谢朓撰并书而志但云朓立耳然玄晖自以
草隶名当时后人目以飞华满目残霞照人此志结字
高雅必朓书也沈载此文于其书亦小异如温文著性
石本云著性嗣德方衰石本云方褰晚夜何长石本云
晓夜当以石本为是政和元年正月十一日黄某长睿
父书(东观馀论/)
   梁萧子云飞白萧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6a 页 WYG0822-0109a.png
壁书萧字者梁侍中萧子云之所飞白也韩晋公领浙
西之岁得于建邺佛寺置之南徐官舍函以屋壁俯瞰
坐隅及晋公入赞庙谟启于私第朱方官吏俟其代者
完葺旧府圬墁故堂吏人以壁字昏蒙方以垩扫涂上
时故殿中李侍御士举为部从事以晋公翰墨代无等
俦自护壁书施拓于下耽玩研味略无已时士举重焉
绐而方得及士举府除职停寓壁字于小吏之舍至甲
申岁士举为江西从事通好江淮时李评事约盛阅图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6b 页 WYG0822-0109b.png
书以示寮友士举方以壁字言于座中李君因而求之
士举云得卿皇象羊欣萧纶各一帖大郑画屏一扇即
辍与之不尔当自持去李君富于图书酷好遐异遂以
所求三帖并法士画屏一扇易焉后十馀日壁书自吴
负来士举于道病卒向若李君不阅雅迹士举不言此
书即壁字为朽壤于小吏之家逸品绝前贤之迹固知
兴亡继绝后不乏人工极艺精中必有物加以子云与
国同姓所书萧字圜卷侧掠体法备焉信众贤之妙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7a 页 WYG0822-0109c.png
实后代之茂范其飞白书起于蔡中郎其后张敬礼王
逸少子敬并称妙绝子云曲尽其法欧阳率更云萧侍
中飞白轻浓得中如蝉翼掩素其为前贤所重如此嗟
乎景峤此书今访天下绝矣惟此萧字在乎旧都三百
年间竟无颓圯俾后之传授似阴有保持余与李君寓
家南徐邻而友善获睹妙迹感有将坏之壤晋公出之
方绝之迹李君维之用徵其事故以字志之唐崔备(法/)
(书要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7b 页 WYG0822-0109d.png
   梁萧子云别帖
今世所传萧子云书或见之碑转相拓拓刻深画重去
真远矣虽况以春蚓秋蛇人不谓过也丽正所藏盖自
唐贞观入录后散亡民间张河东初购得之五代入江
南李氏江南平始还内府今视其书与世所闻异矣劲
特挺拔更无后世俗态求于纤瘦浓淡未尝有遗恨昔
传子云作笔而心用胎发故得纤细不失或疑非兔翰
不足称劲是不然丰狐之柱路扈尝用之但不知胎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8a 页 WYG0822-0110a.png
非壮发可用以作笔此予未之考也(广川书跋/)
   梁萧挹智藏法师碑
右梁智藏法师碑梁湘东王萧绎撰铭新安太守萧几
作叙尚书殿中郎萧挹书世号三萧碑法师者姓顾氏
几挹皆称弟子衰世之弊遂至于斯予于集古录不忍
遽去者以其字画粗可佳舍短取长可矣(集古录/)
此楷法自钟元常后唯江左诸贤颇得之故萧殿中书
是碑古雅可喜然下至隋唐其法遂亡虞褚欧薛弗能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8b 页 WYG0822-0110b.png
逮也此可与识者论云政和癸巳岁四月二十七日黄
某长睿父书(东观馀论/)
   梁陶弘景瘗鹤铭
右瘗鹤铭资政邵公亢尝就焦山下缺石考次其文如
左其不可知者阙之故差可读然文首尾似粗可见虽
文全亦止此百馀字耳而欧阳文忠集古录谓好事者
往往只得数字唯余所得六百馀字独为多矣盖印书
者传讹误以十为百当时所得盖六十馀字故云比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9a 页 WYG0822-0110c.png
家本为多此铭相传为王右军书故苏舜钦子美诗云
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新传瘗鹤铭文忠以为不类王
法而类颜鲁公又疑是顾况云道号同又疑是王瓒仆
今审定文格字法殊类陶弘景弘景自称华阳隐居今
曰真逸者岂非其别号欤又其著真诰但云己卯岁而
不著年名其它书亦尔今此铭壬辰岁甲午岁亦不书
年名此又可证云壬辰者梁天监十一年也甲午者十
三年也按隐居天监七年东游海岳权驻会稽永嘉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59b 页 WYG0822-0110d.png
一年始还茅山十四年乙未岁其弟子周子良仙去为
之作传即十一年十三年正在华阳矣铭后又有题丹
阳尉山阴宰数字又唐王瓒诗字画亦颇似瘗鹤但笔
势差弱当是效陶书故题于石侧也或以铭即瓒书误
矣王逸少以晋惠帝大安二年癸亥岁生年五十九至
穆帝升平五年辛酉岁卒则成帝咸和九年甲午岁逸
少年方三十二至永和七年辛亥岁年三十八始去会
稽而閒居则不应三十二年已自称真逸也又未官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0a 页 WYG0822-0111a.png
朝及閒居时不在华阳以是考之此铭决非右军也审
(东观馀论/)
宋曹士冕云焦山瘗鹤铭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前辈
慕其字而不知其人最后云林子以华阳真逸为陶弘
景及以句曲所刻弘景朱阳馆帖参校然后众疑释然
其赏鉴可谓精矣以余考之一本山樵下有书字真宰
下有立石二字一本我传尔铭作出于上真尔其藏灵
作纪尔岁辰张峃本作丹阳外仙邵亢本作丹阳仙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0b 页 WYG0822-0111b.png
又有作丹阳外仙尉者且中间辞句亦多先后不同尚
俟拿舟过扬子手自摹印以稽其得失之一二可也(王/)
(氏法书苑/)
右梁陶弘景正书瘗鹤铭刻京口焦山西南之麓下临
江水予弘治甲子尝游焦山问僧铭之所在则云已崩
裂堕江虽水落亦不复见予信之载其语游山记中正
德丁丑冬再至京口钱逸人德孚为予言尝识其处予
既惊喜且自笑昔为僧所诳遂与德孚及乡贡士俞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1a 页 WYG0822-0111c.png
明渡江登山踏雪寻之果得于石壁之上可读者仅二
十字因拓以归未至铭数十步崖上有宋嘉熙二年陆
放翁题字云踏雪观瘗鹤铭乃知昔人好奇已先于予
铭残阙而录其全文好奇之士庶几同一快也(金薤琳/)
(琅/)
瘗鹤铭见称于世不在兰亭之下但以其僻在荒寂山
僧惮于摹拓绐云崩裂堕江人间既少其本虽京口士
大夫往来山中亦以僧言为信吾师南濠先生家藏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1b 页 WYG0822-0111d.png
刻甲于东南尝录其文悉加题品为金薤琳琅凡数十
卷独以未得此铭为恨迩者放舟京口冒雪渡江果得
于山石之下亲拓以归由是此铭复传人间而僧亦不
能隐矣昔姜白石有兰亭考俞寿老有兰亭续考元庆
敢窃其义取古今论辨缉为一编名之曰瘗鹤铭考天
下后世岂无同予之好者乎正德戊寅正月十日姑苏
顾元庆谨书(瘗鹤铭考/)
   梁陶弘景奏章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2a 页 WYG0822-0112a.png
陶隐居书故自入流其在华阳得杨许三真君真迹最
多而学之故萧远澹雅若其为人今金陵有许长史旧
馆坛碑最先一行乃隐居书又世有画版帖四十三字
与碑字笔势同今观其为杨琼瑶作奏章藁与前二书
虽真行不同要非异手作也袁昂论书以隐居若吴兴
小儿形状未成长而骨体甚峭快今审其疏比之钟王
为未成就然神韵閒旷那可以峭快目之独窦暨谓其
高爽自然逸轨奋举颇近实云政和乙未岁二月二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2b 页 WYG0822-0112b.png
二日黄某长睿观(东观馀论/)
   梁陶弘景帖
陶弘景年四五岁以荻为笔灰中草书后遂工草𨽻缘
求宰不遂脱朝服挂神武门而去评书谓弘景师祖钟
王采其骨气至真草体势反合欧虞此帖清高闲澹雅
有秀韵是知欧虞作略得六朝韵为深帖语似邀屈画
工故其说颇详云(松隐集/)
   梁孙文韬茅君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3a 页 WYG0822-0112c.png
茅君碑三茅者盈太元真君固定录真君衷保命仙君
皆汉景帝中元间人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
年来江左句曲之山哀帝元寿二年乘云而去至梁普
通三年五百四十四年矣固至孝元时拜执金吾卿衷
宣帝地莭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并解任还家修
学成帝永始三年固为定录真君衷为保命仙君梁普
通三年道士张绎建此碑孙文韬书(元丰类藁/)
   梁刘灵羊祜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3b 页 WYG0822-0112d.png
右羊祜碑梁大同中以旧碑残缺再书而刻之碑阴具
载其事刘之遴撰刘灵正书(金石录/)
   陈僧智永书千字文
右千字文今流俗多传此本为浮屠智永书考其字画
时时有笔法不类者杂于其间疑其石有亡缺后人妄
补足之虽识者览之可以自择然终汨其真遂去其二
百六十五字其文既无所取而世复多有所佳者字尔
故辄去其伪者不以文不足为歉也蔡君谟今世知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4a 页 WYG0822-0113a.png
者犹云未能尽去也嘉祐八年十月十八日书(集古录/)
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刑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
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云
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放者又在此论下矣(东/)
(坡集/)
智永千文唐粉蜡纸拓书内一幅麻纸是真迹末后一
幅上有双钩摹字与归田赋同意也料是将真迹一卷
各以一幅真迹在中拓为数十轴若无钩填一字固难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4b 页 WYG0822-0113b.png
辨也是贾安公物作润笔送王荆公其弟安国得之今
在叶涛处安国婿也有古跋云契阔艰难不敢失坠学
欧阳询行体(米芾书史/)
智永拓梁所集千字至八百本江淮诸寺各留其一至
唐真伪并出藏书者已病其难得也观右军书记永和
世谓默符圣典有乡背之宜而智永取名谓潜印玄踪
尽其家法故侧勒弩踢策掠啄磔虽尽其法度而纵擒
缓急自出法度外此岂可求于书侩画贩而论真伪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5a 页 WYG0822-0113c.png
千字其初本得右军遗书梁武帝尝令殷铁石拓一千
字每字一纸杂碎无序因命周兴嗣次为韵语其成时
一夕须发尽白当世甚重诏令萧子云写进而后世以
书名者率作千字以谓体势尽备可以见笔力然非书
得成法者亦不能尽工杨文公谓敕当为梁字本后人
作草书笔画转移误耳陈时朝廷命令未加敕字其说
诚然知为字谬也(广川书跋/)
   陈僧智永真草千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5b 页 WYG0822-0113d.png
智永真草千文旧有石刻今阁老长沙公所藏乃其真
迹较之石本字大而肥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
书第一穆辱游公门公尝示穆清明上河图继复出此
一日之间获观二妙何其幸与何其幸与(寓意编/)
智永真草千文崔氏所藏真迹薛嗣昌刻之长安漕司
者翻本尚完好但太瘦生且波发处多有可恨此纸晚
得之徽人汪生是枣本耳而肥以长安石本较之不啻
江妃之望玉环也刻手工拙固如此哉今智永千文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6a 页 WYG0822-0114a.png
推史家碑疑此即是也(弇州续藁/)
   陈僧智永仿钟元常宣示表
此永师仿钟元常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
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过纸背者唐以后此
法渐澌尽矣(画禅室随笔/)
   陈韦霈金陵栖霞寺碑
正德丙子余以应试始至南畿若清凉牛首灵谷雨花
台及聚宝门外诸胜处无不游而摄山则未一到嘉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6b 页 WYG0822-0114b.png
癸卯岁得交于云浦盛君君雅有栖山之志寄余栖霞
二大字围竟五尺许妙甚然无书者姓名或是蔡君谟
笔甲子之岁偶得栖霞寺碑乃陈韦霈书后为宋僧怀
则翻刻字画全拟怀仁集右军书体而篆额题刻云僧
有朋暇日雨窗因手制成册是岁乙丑九月霜降后三
日谢湖老懒漫记于嘉趣堂(珊瑚网/)
   后魏沈馥定鼎碑(一名御/射碑)
右魏定鼎碑景明三年建在今怀州流俗谓之定鼎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7a 页 WYG0822-0114c.png
也景明魏宣武年号也碑云定鼎迁中之十年按魏孝
文以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至此景明三年盖十年矣
(集古录/)
右后魏御射碑在今怀州按北史及魏书宣武纪景明
三年十月庚子帝躬御弧矢射远及一百五十步群臣
勒铭于射所即此碑也碑云维魏定鼎迁中之十载又
云皇上春秋一十有七据史及孝文吊比干文皆云太
和十八年迁都洛阳至景明三年盖九年矣而碑作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7b 页 WYG0822-0114d.png
载恐误又史云宣武以太和七年生景明四年当年二
十而碑言年十七则当以碑为据然则宣武终于延昌
四年盖寿三十五岁而史以为寿三十三者亦误也予
按礼记问天子国君之年对者皆不敢斥言今魏人乃
书其君之年于碑岂礼也哉(金石录/)
   东魏韩毅大觉寺碑
右东魏大觉寺碑在洛阳碑阴题韩毅书据北史毅鲁
郡人工正书神武用为博士以教彭城景思王攸当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8a 页 WYG0822-0115a.png
碑碣往往不著名氏毅以书知名故特自著之也然遗
迹见于今者独此碑尔(金石录/)
右大觉寺碑阴题银青光禄大夫臣韩毅隶书盖今楷
字也庾肩吾曰隶书今之正书也张怀瓘六体书论亦
云隶书者程邈造字皆真正亦曰真书自唐以前皆谓
楷字为隶至欧阳公集古录误以八分为隶书自是举
世凡汉时石刻皆目为汉隶有一士人力主此论予尝
出汉碑数本问之何者为隶何者为八分盖自不能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8b 页 WYG0822-0115b.png
也因览此碑毅自题为隶书故聊志之以祛来者之惑
(同上/)
   后周赵文渊华岳庙碑
右后周华岳庙碑万纽于瑾撰赵文渊字德本书按后
周书列传有赵文深字德本盖唐初史官避高祖讳故
改渊为深耳万纽于瑾者唐瑾也周文帝时赐姓名文
复以于谨与同姓更万纽于云(金石录/)
   后周赵文渊河渎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9a 页 WYG0822-0115c.png
右河渎碑后周天和二年建内史大夫琅琊王褒字子
渊造文赵兴郡守赵文渊字德本奉敕书余尝读杨大
年谈苑云千字文题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敕
字乃梁字传写误尔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敕至唐显
庆中始云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敕敕之名始定于此
按此碑及唐瑾撰华岳庙碑皆文渊奉敕书后周去梁
时未远又隋薛道衡撰老子碑唐初虞世南撰孔子庙
堂杜如晦碑欧阳询书昭陵九成宫碑皆作奉敕如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69b 页 WYG0822-0115d.png
之类甚多略举一二要知不独始于显庆大年之论非
也然则唐人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不谓之敕者盖言命
令当繇庙堂出非谓敕之名始于此也然文渊奉敕书
碑而自著其字何哉(金石录/)
   隋梁恭之老子庙碑
右老子庙碑隋开皇二年薛道衡撰道衡文体卑弱然
名重当时今所取者特其字画近古故录之其碑石所
题唐人姓名字皆不俗亦可也(集古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0a 页 WYG0822-0116a.png
   隋丁道护启法寺碑(仁寿二年周彪/撰丁道护正书)
此书兼后魏遗法与杨家本微异隋唐之交善书者众
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杨本开皇六年去此十七年
书当益老亦稍纵也莆阳蔡襄(蔡忠惠公集/)
右启法寺碑丁道护书蔡君谟博学君子也于书尤称
精鉴余所藏书未有不更其品目者其谓道护所书如
此隋之晚年书学尤胜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
也后显于唐遂为绝笔余所集录开皇仁寿大业时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0b 页 WYG0822-0116b.png
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而往往不著名氏每执卷惘然
为之叹息惟道护皆自著之然碑刻在者尤少余家集
录千卷止有此尔有太学官杨褒者喜收书画独得其
所书兴国寺碑是梁正明中人所藏君谟所谓杨家本
者是也欲求其本而不知其碑所在然不难得则不足
为佳物古人亦云百不为多一不为少者正谓此也(集/)
(古录/)
   隋丁道护兴国寺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1a 页 WYG0822-0116c.png
右隋兴国寺碑阴丁道护书道护所书兴国启法两寺
碑皆在襄阳欧阳公尝得启法寺碑列于集古录中而
于太学官杨褒处见兴国寺碑以不得入录为恨今碑
阴又有襄州镇副总管柳止戈以下十八人姓名字画
尤完好欧阳公所未见也蔡君谟题其后云在杭州日
坐有客曰小说称丁真永草永固知名丁何人也予谓
道护岂其人邪按法书要录丁觇与智永同时人善隶
书世称丁真永草非道护也(金石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1b 页 WYG0822-0116d.png
丁道护书启法寺碑一兴国寺碑一皆隋开皇中立启
法寺今为龙兴寺在襄阳城西兴国寺今为延庆寺在
望楚山欧阳永叔云兴国寺碑不知所在特见其摹本
于太学官杨衷家而此碑阴又有道护书襄州镇副总
管府长史柳止戈而下十八官号姓名其字犹可喜得
之自余始世盖未有传之者也(元丰类藁/)
   隋史陵禹庙残碑
右隋禹庙残碑其文字磨灭十五六而其末隐隐可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2a 页 WYG0822-0117a.png
 云会稽郡(下阙/三字)史陵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按张怀瓘
 书断云褚遂良尝师史陵盖当时名笔也今此碑磨灭
 而仅存世之藏书者皆未尝有非余收录之富则遂不
 复见于世矣(金石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一目录 第 72b 页 WYG0822-0117b.pn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