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a 页 WYG0822-00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目录
  第七十卷
   历代名人书跋一
    周史籀石鼓文
    秦李斯峄山碑
    秦李斯泰山刻石
    秦李斯会稽刻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b 页 WYG0822-0050b.png
    秦程邈篆书
    后汉张芝帖
    后汉崔瑗张平子墓铭
    后汉蔡邕石经
    后汉蔡邕陈仲弓碑
    后汉蔡邕陈仲弓碑阴
    后汉蔡邕酸枣令刘熊碑
    后汉蔡邕夏承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a 页 WYG0822-0051a.png
   后汉蔡邕西岳华山庙碑
   后汉蔡邕太尉刘宽碑
   后汉蔡邕鲁峻碑
   后汉蔡邕小黄门谯君碑
   后汉蔡邕老子铭
   后汉张昶华山祠堂碑
   后汉蔡琰胡笳引
   魏钟繇上尊号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b 页 WYG0822-0051b.png
   魏钟繇受禅表
   魏钟繇贺捷表
   魏钟繇力命表
   魏钟繇荐季直表
   魏钟繇墓田丙舍帖
   魏钟会周公礼殿记
   魏梁鹄大飨碑
   魏梁鹄修孔子庙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a 页 WYG0822-0051c.png
   魏曹植帖
   吴皇象急就章
   吴皇象吴大帝碑
   吴皇象文武帖
   蜀汉诸葛孔明书
   蜀汉张飞刁斗铭
   晋索靖月仪帖
   晋索靖章草急就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b 页 WYG0822-0051d.png
   晋索靖出师颂
   晋嵇康帖
   晋山涛山公启事帖
   晋庾亮帖
   晋庾翼真迹
   晋王洽帖
   晋王洽仁爱帖
   晋王濛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a 页 WYG0822-0052a.png
   晋王珣真迹
   晋谢安中郎帖
   晋谢安六十五字真迹
   晋桓温书
   晋桓温旱燥帖
   晋顾恺之女史箴真迹
   晋杨羲黄素黄庭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a 页 WYG0822-005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
  历代名人书跋一
    周史籀石鼓文
 石鼓文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
 以为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韩退之直以为宣玉之鼓
 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馀庆置
 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傅师求于民间得之十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b 页 WYG0822-0052d.png
 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识者过半余
 所集录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其可疑者三今世所有
 汉桓灵时碑往往尚在距今未及千载大书深刻而磨
 灭者十犹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共和元年
 至今嘉祐八年实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细而刻浅
 理岂得存其可疑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与雅颂
 同文而诗书所传之外三代文章真迹在者惟此而已
 然自汉以来博古好奇之士皆略而不道其可疑者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6a 页 WYG0822-0053a.png
也隋氏藏书最多其志所录秦始皇刻石婆罗门外国
书皆有而独无石鼓遗近录远不宜如此其可疑者三
也前世传记所载古远奇怪之事类多虚诞而难信况
传记不载不知韦韩二君何据而知为文宣之鼓也隋
唐古今书籍粗备岂当时犹有所见而今不之见邪然
退之好古不妄者予姑取以为信尔至于字画亦非史
籀不能作也(集古录/)
欧阳文忠公谓今世所有汉桓灵时碑往往而在距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6b 页 WYG0822-0053b.png
未及千载大书深刻而磨灭者十有八九此鼓自宣王
时至今实千有九百馀年鼓文细而刻浅理岂得存以
此为可疑余观秦以前碑刻如此鼓及诅楚文泰山秦
篆皆粗石如今世以为碓臼者石性既坚顽难坏又不
堪他用故能存至今汉以后碑碣石虽精好然亦易剥
缺又往往为人取作柱础之类盖古人用意深远事事
有理类如此况此文字画奇古决非周以后所能到文
忠公亦以为非史籀不能作此论是也(金石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7a 页 WYG0822-0053c.png
欧阳集古所录其文可见者四百七十有四磨灭不可
识者十二三盖予先世所藏夲犹在集古之前也国朝
崇宁中蔡京作辟雍取十鼓置讲堂后予尝见之辟雍
废徙置禁中而岐下有摹夲殊失古意并录之以见三
代书踪非后世摹写所能及也(资古绍志录/)
石鼓文周宣王之猎碣也唐自贞观以来苏勖李嗣真
张怀瓘窦暨窦蒙徐浩咸以为史籀笔迹虞世南欧阳
询褚遂良皆有墨妙之称杜甫八分小篆歌叙历代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7b 页 WYG0822-0053d.png
亦厕之苍颉李斯之间其后韦应物韩愈称述为尤详
至夲朝欧阳修作集古录始设三疑以韦韩之说为无
所考据后人因其疑而增广之南渡之后有郑樵者作
释音且为之序乃摘丞殹二字以为见于秦斤秦权而
指以为秦鼓伪刘词臣马定国以宇文泰尝蒐岐阳而
指以为后周物呜呼二字固不足为石鼓重轻然近人
稍有惑其说者故予不得不辨集古之一疑曰汉桓灵
碑大书深刻磨灭十八九自宣王至今为尤远鼓文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8a 页 WYG0822-0054a.png
而刻浅理岂得存予谓碑刻之存亡系石质之美恶摹
拓之多寡水火风雨之及与不及不可以年祀之久近
论也且如诅楚文刻于秦惠王时去宣王为未远而文
细刻浅过于石鼓远甚由始出于近岁戕害所不及至
无一字磨灭者颜真卿干禄字刻于大历九年显暴于
世工人以为衣食业摹拓为多至开成四年才六十六
载而遽已讹阙由是言之年祀久近不足推其存亡无
可疑者二疑以谓自汉以来博古之士略而不道三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8b 页 WYG0822-0054b.png
以谓隋世藏书最多独无此刻予谓金石遗文溷于瓦
砾历代湮没而后世始显者为多三代彝器或得于近
岁其制度精妙有马融郑玄所不知者又诅楚文笔迹
高妙世人无复异论而历秦汉以来数千百年湮沈泉
壤近世始出于人间不可谓不称于前人不录于隋氏
而指为近世伪物也予意此鼓之刻虽载于传记而经
历乱离散落草莽至唐之初文物稍盛好事者始加采
录乃复显于世及观苏勖叙记尤喜予言之为得也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9a 页 WYG0822-0054c.png
夫隋之不录又无足疑者况唐之文籍视今为甚备而
学者不敢为臆说自贞观以来诸公之说若出一人固
不特起于韦韩也而韦应物又以为文王时鼓宣王时
刻言之如是之详当时无一人非之传记必有可考者
矣小篆之作夲于大篆丞殹二字见于秦器固无害况
丞字从山取山高奉丞之义著在说文字体宜然非始
于秦也唐初去宇文周为甚近事语尚在于长老耳使
文帝镌功勒成以告万世岂细事哉宜时人共知之况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9b 页 WYG0822-0054d.png
苏勖之祖邳公绰用事于周文物号令悉出其手岂得
其贤子孙乃不知其祖之所作者乎呜呼三代石刻存
于世者坛山吉日癸巳刻与此耳而吉日癸巳无所考
据独此鼓昔人称说如是之详观其字画奇古足以追
想三代遗风而学者因可以知篆隶之所自出好异者
又附会异说而诋訾之亦已甚矣其鼓有十因其石之
自然粗具鼓形字刻于其旁石质坚顽类今人为碓硙
者其初散在陈仓野中韩吏部为博士时请于祭酒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0a 页 WYG0822-0055a.png
以数橐驼舆致太学不从郑馀庆始迁之凤翔孔子庙
经五代之乱又复散失夲朝司马池知凤翔复辇至于
府学之门庑下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搜访而足
之大观中归于京师诏以金填其文以示贵重且绝摹
拓之患初致之辟廱后移入保和殿靖康之末保和珍
异北去或顷济河遇大风重不可致者皆弃之中流今
其存亡特未可知则拓夲留于世者宜与法书并藏讵
可轻议也哉绍兴己卯岁予得此夲于上庠喜而不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0b 页 WYG0822-0055b.png
手自装治成帙因取薛尚功郑樵二音参校异同并考
覈字书而是正之书于帙之后其不知者姑两存之以
俟博洽君子而质焉(复斋碑录/)
大都国子监文庙石鼓十枚其一已无字其一但存数
字今渐磨灭其一不知何代人凿为臼而字却稍完此
鼓据传闻徽宗时自京兆移置汴梁贵重之以黄金实
其字金人得汴梁奇玩悉辇至燕京移者初不以此鼓
为何物但见其以金涂字必贵物也亦在北徙之列置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1a 页 WYG0822-0055c.png
之王宣抚家后为大兴府学大德之末集为大都教授
得此鼓于泥土草莱之中洗刷扶植足十枚之数后助
教成均言于时宰得兵部差大车十乘载之于今国子
学大成门内左右壁下各五枚为砖坛以承之又为疏
棂而扃鐍之使可观而不可近然三十年来摹拓者多
字画比当时已多漫灭者然移来时已不能如薛尚功
钟鼎款文所载者多矣大抵石方刓而高略似鼓耳不
尽如鼓也(道园学古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1b 页 WYG0822-0055d.png
石鼓文前人音辨多矣然皆以断文连属曲取意义其
字有不可识者亦强为之辞质诸真刻或前后相远十
馀字何其陋邪余旧藏甲秀堂小谱图画鼓形随缺补
字以意想像则我车既攻维杨及柳之句不止乎此因
取真刻置几上列钱为文以求章句参以薛氏款识及
古文苑等书隐度成章因影得表其阙文不敢以己意
填补依穆天子传例补以围方其有重文亦注于右不
可识者阙音惟郑樵音训最为乖诞因削去不用昔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2a 页 WYG0822-0056a.png
熙间杨文炳以诅楚石鼓泰山峄山碑作周秦刻石释
音其琅邪之碑不类秦文亦与收入似未尽善今皆删
定止存泰山峄山刻字并二世诏文正诅楚绊(缝/)(遂/)
二字共成一卷仍以周秦刻石为题号云(周秦石刻释/)
(音/)
右石鼓文十其辞类风雅然多磨灭不可辨世传周宣
王猎碣初在陈仓野中唐郑馀庆始迁之凤翔宋大观
中徙开封靖康末金人取之以归于燕圣朝皇庆癸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2b 页 WYG0822-0056b.png
始置大成至圣文宣王庙门之左右岂物之显晦自有
时耶鼓之所自先儒辨證已详固不敢妄议然其文曰
天子永宁则为臣下祈祝之辞无疑又曰公谓天子则
似是畿内诸侯从王于狩臣述其君语天子之言吁鼓
之时世虽不可必但其字画高古非秦汉以下所及而
习篆籀者不可不知也迪自为诸生往来鼓傍每抚玩
弗忍去距今才三十馀年昔之所存者今已磨灭数字
不知后今千百年所存又何如也好古者可不为之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3a 页 WYG0822-0056c.png
护哉间取郑氏樵施氏宿薛氏尚功王氏厚之等数子
之说考订其音训刻诸石俾习篆籀者有所稽云至元
己卯五月甲申奉训大夫国子司业潘迪书(石鼓文音/)
(训/)
乌乎三代之文字存于今者惟禹治水文穆王吉日癸
巳史籀石鼓夫子比干盘铭延陵墓碣及法帖所载皇
颉文二十八字间见商周鼎彝款识而已夫苍夏之文
漫不可考吉日癸巳延陵墓碣数字而已比干盘铭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3b 页 WYG0822-0056d.png
复罕用商周款识又不多得法帖所载翻摹失真然严
正婉润端姿旁逸铦利钩杀自然而无涯生动而神冯
机发秀出惟石鼓文焉耳矣窦暨所谓远则虹伸结络
迩则琼树离披旨哉言也惜其岁久剥落至唐始显遂
至纷纷疑议欧阳文忠谓其书非史籀不能作但疑其
自宣王至今实千有九百馀年理岂得存是不然也夫
石刻之易漫者以其摹拓者多故也今石鼓委置草莱
泥土之中兀然不动至唐始出以故完美如初况其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4a 页 WYG0822-0057a.png
之质顽性坚若世为碓硙者哉此不足疑一也郑渔仲
谓是秦篆因其以殹为也见于秦斤以丞为丞见于秦
权其文有曰嗣王有曰天子天子可为帝亦可为王秦
自惠文称王始皇称帝以为惠文之后始皇之前所作
也余按易书经文无也字则知古转用殹丞字正当从
山取奉丞高意六月宣王之诗也曰王于出征以佐天
子吉日宣王田猎之诗也曰天子之所曰以燕天子祈
父刺宣王之诗也曰予王之爪牙此不足疑二也温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4b 页 WYG0822-0057b.png
威使三京以为后周文帝猎于岐阳所作盖因史大统
十一年西狩岐阳之语而云也尤为谬妄夫自秦汉晋
宋隋唐以来苟能书者如斯冰瑗邕诸人皆名后世岂
后周时有能书若此而不名乎况其诗词严古尤非南
北朝时所能到者且苏勖韦韩诸公去后周未远不应
谬称如是此不足疑三也故今断然以为宣王田狩之
诗而史籀之书也盖宣王田狩岐阳之时从臣赞美刻
词出于一时若车攻吉日则田猎东都时所作者其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5a 页 WYG0822-0057c.png
多与石鼓同如我车既攻我马既同修备之词一也麀
鹿麌麌麀鹿趍趍兽多之词同也车攻曰四牡庞庞四
牡奕奕吉日亦曰四牡孔阜盖即石鼓六马四马
其写之谓也他如驾言徂东驾言行狩即我其用道之
谓也曰之子于苗即君子之求之谓也曰选徒嚣嚣徒
御不惊即徒孔庶𨖍从既简之谓也曰建旐设旄悠
悠旆旌即其斿鼎斿之谓也其曰赤芾金舄即华敕填
填之谓也曰会同有绎即来乐天子之谓也曰决拾既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5b 页 WYG0822-0057d.png
佽弓矢既调即秀弓孔硕彤矢镞镞之谓也曰两骖不
倚不失其驰即左骖幡幡右骖騝騝之谓也曰助我举
柴即我鹿允异之谓也曰大庖不盈即我公谓大害不
余及之谓也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以燕天子即君子
乃乐天子永宁之谓也曰吉日维戊吉日庚午即日维
丙申之谓也曰田车既好即田车既安我车既好之谓
也曰从其群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即我以隮于原我
戎止射其来大有其来䢱䢱之谓也曰儦儦俟俟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6a 页 WYG0822-0058a.png
田若反之谓也曰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即秀弓时射射
之族族之谓也曰漆沮之从即于水一方之谓也曰殪
此大兕即我驱其特之谓也又况石鼓漫灭者其词繁
而不杀不若车攻二诗严肃简洁足该十篇之意故偶
见删削也古诗三千馀篇而夫子定为三百十一萹此
类是也若以不见收录遽以是疑之则论语所引素以
为绚兮偏其反而之句皆逸诗也岂可以是而尽疑论
语乎前人音辨者多皆有得失或前后相远者有之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6b 页 WYG0822-0058b.png
多寡不同者有之欧阳集古所录可见者四百六十有
五胡世将资古所录虽后出可见者四百七十有四吾
衍氏比资古又加三字余得宋时拓夲虽不能如集古
资古吾氏所载然比今世所有者极为精好因装潢成
轴每鼓后以释文谱之其阙文依吾氏潘迪补以围方
末书杜甫以下诸贤诗文时一观焉则俨如对古人矣
时洪武乙丑夏五月朔后学赵古则书(铁网珊瑚/)
永乐之初余与馀姚柴广敬同被简入翰林讲学之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7a 页 WYG0822-0058c.png
因论及石鼓文广敬为道其师赵撝谦得善夲审定为
周宣王时诗史籀所书无疑永乐十一年予从太宗皇
帝来北京乃得见石鼓于太学门下亟摹拓成卷间一
展玩惜其讹阙已多时广敬去世七八年欲求赵先生
所藏卷一观庶稍补其阙文而不可得今稽勋员外郎
柴兰广敬侄也忽持此卷示予阅之信为善夲而赵先
生之文援引切当辨论精覈真博雅君子哉广敬纯谨
该洽不愧其师而兰亦甚似之先生之所以教者可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7b 页 WYG0822-0058d.png
矣卷留予阁中凡两日得从容观览俯仰今昔为之慨
(王文端公集/)
石鼓文并音训在今北京国子监先圣庙门内始余欲
求之而未知鼓之所在永乐七年来北京乃见之于此
欲摹拓其文未暇及而归后四年扈从再至又明年始
摹得之深加爱惜乃令工人装潢成卷并录韦韩苏之
诗欧阳公王顺伯跋尾于后以藏于家盖自宣王至今
二千二百六十馀年矣而犹存此刻信物之奇古莫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8a 页 WYG0822-0059a.png
先于此者然考其文之所存则其漫灭剥落已十之八
九当欧阳公为集古录时尚存四百五十六字后二百
二十八年当元后至元己卯国子司业潘迪为音训时
所存犹三百三十九字当时已惜其剥落之甚又后有
七十有六年至今永乐十二年甲午则仅馀二百七十
八字矣就二百七十八字中昏缺难辨字或存半体证
以音训而后可识者又九十八字盖其岁月益深则磨
灭益甚加以摹拓椎击之多其不能无损缺亦理势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8b 页 WYG0822-0059b.png
也昔王顺伯居宋南渡后不获见此鼓而甚贵其文以
为难得况至于今又二百馀年其可宝贵当何如也故
并述其年岁之久近其文之多寡使后乎今者得以此
参考(素斋集/)
周宣王石鼓文十其义与车攻吉日之诗相类而辞亦
间有同者鼓距今垂二千三百馀年散而复合晦而复
明意者神物护持如韩昌黎之所言哉不然何历年之
远若是也宋薛氏尚功郑氏樵施氏宿王氏厚之各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9a 页 WYG0822-0059c.png
训释不能无议焉者如以时作畤矢作尖作雾舛讹
甚多不可殚举然诸家皆为摸夲所误石鼓盖未之见
也元潘氏迪取诸家说重为考订间亦以垐作即阪作
𨹘夫迪亲见之犹混鲁鱼矧诸家乎滋躬诣鼓旁详加
摩玩文之漫剥者犹隐然有迹可辨也乃笔之以归沈
潜其义参考诸说是者取之误者正之其未详者不敢
强为之说鼓之所自诸家考辨已明不复容喙乃以王
氏辨疑及古今歌咏附载于后以见是鼓也直为周宣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19b 页 WYG0822-0059d.png
之物好异者不烦哓哓云正德戊寅秋九月望古绛陶
滋序(石鼓文正误/)
   秦李斯峄山碑
秦相李斯书峄山碑迹妙时古殊为世重故散骑常侍
徐公铉酷耽玉箸垂五十年时无其比晚获峄山碑摸
夲师其笔力自谓得思于天人之际因是广求己之旧
迹焚掷略尽文宝受学徐门粗坚企及之志太平兴国
五年春再举进士不中东适齐鲁客邹邑登峄山求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0a 页 WYG0822-0060a.png
秦碑邈然无睹逮于旬浃怊怅于榛芜之下惜其神踪
将坠于世今以徐所授摹夲刻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
庶博雅君子见先儒之指归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承
奉郎守太常博士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副使赐
绯鱼袋郑文宝记(墨池编/)
右秦峄山刻石者郑文宝得其摸夲于徐铉刻石置长
安此夲是也封演闻见记载此碑云后魏太武帝登山
使人排倒此碑然而历代摸拓之以为楷则邑人疲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0b 页 WYG0822-0060b.png
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残缺不堪摹写然犹
求者不已有县宰取旧文勒于石碑之上置之县廨今
人间有峄山碑者皆是新刻之夲而杜甫诗直以为枣
木传刻者岂又有别夲欤按史记夲纪二十八年始皇
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而其颂诗不载其他始皇登名山凡六刻石史记皆具
载其词而独遗此文何哉然其文词简古非秦人不能
为也秦时文字见于今者少此虽传摸之馀然亦自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1a 页 WYG0822-0060c.png
贵云(金石录/)
府城西北隅有摹峄山秦碑极精制旁刻云峄山秦刻
磨灭久矣宋初惟江南徐铉有摹夲赞皇李建中传写
得之遗余曾祖金紫公传子孙四世踰百年靖康建炎
兵火相寻旧藏文籍散落殆尽独此刻仅存命善工勒
于青社郡舍阜昌甲寅河南李仲坦志石虽舋校邹峄
摹夲有间矣(于钦齐乘/)
右峄山碑青社夲断裂多矣余得之习礼检讨尝见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1b 页 WYG0822-0060d.png
思孝论峄山翻夲次第云长安第一绍兴第二浦江郑
氏第三应天府学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邹县第七
然余于蜀中夲未之见也(杨士奇东里续集/)
   秦李斯泰山刻石
右秦二世诏李斯篆天下之事固有出于不幸者矣苟
有可以用于世者不必皆贤圣之作也蚩尤作五兵纣
作漆器不以二人之恶而废万世之利也篆字之法出
于秦李斯斯之相秦焚弃典籍遂欲灭先王之法而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2a 页 WYG0822-0061a.png
以己之所作刻石而示万世何哉按史记秦始皇帝行
幸天下凡六刻石及二世立又刻诏书于其旁今皆亡
矣独泰山顶上二世诏仅在所存数十字尔今俗传峄
山碑者史记不载又其字体差大不类泰山存者其夲
出于徐铉又有别夲云出于夏竦家以今市人所鬻校
之无异自唐封演已言峄山碑非真而杜甫直谓枣木
传刻尔皆不足贵也余友江邻几谪官于奉符尝自至
泰山顶上视秦所刻石处云石倾不可镌凿不知当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2b 页 WYG0822-0061b.png
何以刻也四面皆无草木野火不及故能若此之久然
风雨所剥其存者才此数十字而已夲邻几遗余也比
今俗传峄山碑夲特为真者尔(集古录/)
右秦泰山刻石大中祥符岁真宗皇帝东封兖州太守
摸夲以献凡四十馀字其后宋莒公摸刻于石欧阳公
载于集古录者皆同盖碑石为四面其三面稍磨灭故
不传世所见者特二世诏书数十字而已大观间汶阳
刘跂斯立亲至泰山绝顶见碑四面有字乃摸以归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3a 页 WYG0822-0061c.png
虽残缺然首尾完具不可识者无几于是秦篆完夲复
传世间矣以史记夲纪考之颇多异同史云亲巡远方
黎民而碑作亲𨊩远黎史云大义休明而碑作著明史
云垂于后世而碑作陲于后嗣史云皇帝躬圣而碑作
躬听史云男女礼顺而碑作体顺史云施于后嗣而碑
作昆嗣史云具刻诏书刻石而碑作金石刻皆足以正
史氏之误然则斯碑之可贵者岂特玩其字画而已哉
碑既出斯立摸其文刻石自为后序谓之泰山秦篆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3b 页 WYG0822-0061d.png
(金石录/)
右秦二世东行诏书李斯篆其篆甚佳余在两京廿馀
年求之不能得比连得于洪遵道而楮墨亦佳京师四
方之所趋也而好古博雅之士皆在其所收畜周秦以
来金石刻皆富然余独见邹仲熙高庭礼陈思孝有斯
刻固其难得如此也(东里续集/)
余既得泰山秦篆又求得刘跂此谱遂附于后以见秦
刻在泰山者其未磨灭盖不止于今之所传墨夲也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4a 页 WYG0822-0062a.png
天府学有此谱石刻余得之张士谦云(同上/)
余家旧藏此刻仅五十一字乃二世诏即欧阳公所谓
江邻几夲赵氏所谓兖州及宋莒公摹夲是也近得刘
谱视前加九十三字后序谓篆石埋植土中崇四五尺
五十一字在南面稍平故常为人摹拓其三面皆残阙
蔽闇跂刮磨垢蚀而字始出盖刻文起西面而北而东
而南共二十二行其末行制曰可三字复转刻西南棱
上由是篆文首尾几于复完而俾之传世此则跂之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4b 页 WYG0822-0062b.png
也欧阳文忠宋莒公皆不知峄山碑四面有字盖在刘
谱未出之前元吾衍子行号称博洽其学古编云石皆
剥落惟二世诏一面稍见岂亦未尝见刘谱邪(金薤琳/)
(琅/)
   秦李斯会稽刻石
秦颂德碑丞相李斯小篆史记始皇三十七年上会稽
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颂德二世元年春行郡县至
会稽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彰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5a 页 WYG0822-0062c.png
世成功盛德越绝云秦皇东游至会稽以正月甲戌到
大越舍都亭取钱唐岑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三
寸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于越东山上其道九
曲去越二十一里水经云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
在山侧梁书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范云为主簿以
山上有始皇石刻三句一韵多作二句读之并不得韵
又有字皆不详云夜取史记读之明日登山读之如流
张守节史记正义云会稽刻李斯书其字四寸画如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5b 页 WYG0822-0062d.png
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也姚令威丛语云尝上会
稽东山自秦望山之岭并黄茅无树木复自小径别至
一山俗名鹅鼻山山顶有石如屋大插一碑于其中文
皆为风土所剥隐约就碑可见缺画如禹庙没字碑之
类不知此石果岑石欤非始皇之力不能插于石中此
山险绝罕有至也绍兴二十八年王詹事(十/朋)为签书判
官莫舍人(济/)教授府学梁寺丞(安/世)为会稽尉用令威所
记锐意搜抉三公各赋三十四韵以纪其事王公诗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6a 页 WYG0822-0063a.png
云秦颂德碑世传在秦望山莫知所在教授莫子齐好
奇嗜古搜访甚力有言在何山者莫以语十朋何山见
图经在秦望东南疑其真秦望十朋语县尉梁次张劝
其亲往梁慨然而行命工登山梁得之碑石仅存字磨
灭已尽墨片纸而还作诗具记始末因次其韵且记吾
三人好事之癖永以示后人莫公诗叙云秦会稽石刻
唐人如张守节司马贞皆尝援以證史记绍兴初舅氏
姚令威删定登山吊古见碑石犹存后二十馀年分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6b 页 WYG0822-0063b.png
是邦以语签判王龟龄勉邑尉梁君求之则石已缺字
不可见矣以诗记其事龟龄既赓以济首发其端书以
示济按会稽秦颂德碑凡二百九十六字视秦世泰山
之罘诸刻独此碑字为最多唐李嗣真云斯小篆之精
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千钧强弩万石洪
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周越法书苑独
载封禅碑数十字而已至欧阳公赵德父集录天下金
石遗文殆尽亦不复有秦望山碑姚令威纪鹅鼻山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7a 页 WYG0822-0063c.png
石屋所插一碑今石屋故在碑盖无有梁次张所摸片
纸指为秦碑乃在何山其去鹅鼻尤为隔绝尽记夲末
以俟后之君子(施宿会稽志/)
李斯书峄山颂淳化间守太常博士郑文宝以徐铉所
授夲刻于长安国学泰山颂至元间行台侍御史李处
巽获刘跂所摸夲刋于建邺郡庠由是其迹仅存而所
传浸广予考诸记载始皇及二世抵越取浙江岑石刻
颂于山亦斯笔也磨灭久矣好古博雅者盖愿见而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7b 页 WYG0822-0063d.png
可得予乃以家藏旧夲摸勒置于会稽黉舍庶与峄泰
等文并贻于后但史记攸长作修长世字作三十追道
作追首又作追守轨度作度轨今则俱依石刻至正元
年辛巳岁夏五月望日承德郎绍兴路总管府推官东
平申屠駉识(金薤琳琅/)
右秦会稽刻石按史记始皇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
望于南海立石刻颂秦德后其石人称秦望山碑山在
会稽县东南四十里宋书载竟陵王子良刻日登秦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8a 页 WYG0822-0064a.png
山主簿范云以山上有始皇石刻人多不识乃夜取史
记读之明日登山云读如流子良大悦以为上宾则晋
宋以来石固无恙欧阳公赵明诚皆好集古文不应此
独见遗郑夹漈通志金石略虽尝载之而云疑在越州
亦无真见此皆予之所未晓者元至正初东平申屠子
迪为绍兴路推官以家藏旧刻刻于路学即今之所传
是也然不知其先何从得之予观其字画与峄山碑绝
类岂亦出徐鼎臣郑文宝之所摹而申屠氏尝藏之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8b 页 WYG0822-0064b.png
(同上/)
   秦程邈篆书
李季忱示余程邈篆四简简十二字余考之自汉以后
书篆书所不至也篆法贵得歪匾应势故笔力常有馀
此书尽之或谓书家但言邈在云阳狱初从简便作书
主于𨽻徒故号隶文当多事时用之适当遂公行之邈
不更为篆文篆自史籀后李斯因之作为小篆由汉逮
今不能改岂邈与斯当秦之世固尝为此篆文不可考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9a 页 WYG0822-0064c.png
也张怀瓘曰古文谓孔子壁中书篆书史程邈作也隶
书程邈所献也初未信此言逮得季忱所藏铭刻于是
信之知唐世书多怀瓘自有据也(广川书跋/)
   后汉张芝帖
伯英书小纸意气极类章书精神照人此翰墨妙绝无
侣者(山谷集/)
章草高古可爱真伯英之妙迹(绛帖平/)
   后汉崔瑗张平子墓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29b 页 WYG0822-0064d.png
右汉张平子墓铭世传崔子玉撰并书按范晔汉书张
衡传赞云崔子玉谓衡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此铭
有之则真子玉作也其刻石为二夲一在南阳一在向
城天圣中有右班殿直赵球者知南阳县事因治县署
毁马台得一石有文验之乃斯铭也遂龛于厅事之壁
其文至凡百君子而止其后亡矣其在高第者登尚书
及员外郎谢景初得其半于向城之时自凡百君子以
下则亡矣今以二夲相补续其文遂复完而间其最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0a 页 WYG0822-0065a.png
四字然则昔人为二夲者不为无意矣据徐方回所记
二十有一字乃赵球所得南阳石之亡者今不复见则
又亡矣惜哉(集古录/)
   后汉蔡邕石经
右汉石经遗字者藏洛阳及长安人家盖灵帝熹平四
年所立其字则蔡邕小字八分书也其后屡经迁徙故
散落不存今所有者才数千字皆土壤埋没之馀磨灭
而仅存者尔按后汉书儒林传叙云为古文篆隶三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0b 页 WYG0822-0065b.png
者非也盖邕所书乃八分而三体石经乃魏时所建也
又按灵帝纪言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
外蔡邕传乃云奏求正定六经文字既已不同而章怀
太子注引洛阳记所载有尚书周易公羊传论语礼记
余今所藏遗字有尚书公羊传论语又有诗仪礼然则
当时所立又不止六经矣洛阳记又云碑上有谏议大
夫马日磾议郎蔡邕等名今论语公羊后亦有堂溪典
马日磾等姓名尚在据邕传称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1a 页 WYG0822-0065c.png
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自书于碑于
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今石夲既已磨灭而岁久转写
日就讹舛以世所传经书夲校此遗字其不同者已数
百言又篇第亦时有小异使完夲具存则其异同可胜
数邪然则岂不可惜也哉而后世学者于去古千百岁
之后尽绌前代诸儒之论欲以己之私意串通其说难
矣余既录为三卷又取其文字不同者具列于卷末云
(金石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1b 页 WYG0822-0065d.png
   后汉蔡邕陈仲弓碑
右汉陈仲弓碑其额题云汉文范先生陈仲弓之碑碑
文字已漫灭蔡邕字画见于今者绝少故虽漫灭之馀
尤为可惜以校集夲不同者已数字惜其不完也(金石/)
(录/)
   后汉蔡邕陈仲弓碑阴
右汉陈仲弓碑阴故吏姓名多以刓缺蔡邕小字八分
惟此与石经遗字耳石经字画谨严而此碑阴尤致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2a 页 WYG0822-0066a.png
可爱(金石录/)
   后汉蔡邕酸枣令刘熊碑
隶释谓欧阳公不知碑在酸枣无以名其官遂谓之俞
乡侯季子碑而引王建题此碑诗云不向图经中旧见
无人知是蔡邕碑而又疑其非中郎笔法予则以为建
生于唐其云蔡邕碑者盖夲之图经而非凿空而言洪
氏不当于此而疑之也(金薤琳琅/)
   后汉蔡邕夏承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2b 页 WYG0822-0066b.png
蔡邕书夏承碑如夏金铸鼎形模怪谲虽蛇神牛鬼厖
杂百出而衣冠礼乐已胚胎乎其中所谓气陵百代笔
阵堂堂者乎予由是始知为中郎之迹碑在今广平府
(王恽秋涧集/)
予承乏广平见府治后堂有碑仆地阅之乃汉北海淳
于长夏承碑建宁三年蔡邕伯喈所书八分体按古者
天子诸侯士葬必斲木树丰碑凿孔贯绳繂以悬棺而
下圹秦汉以下始易石臣子因书君父之功于其上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3a 页 WYG0822-0066c.png
碑额有孔政古制也及考文字自苍颉鸟迹之后变化
不一由大小篆至八分书若秦丞相李斯汉议郎蔡邕
皆足以师古传后下此不闻矣然则邕之书胡可易得
哉于戏光和苦邑之刻予固未及见之今观此书风神
骨立想亦逼真矣计自东汉灵帝建宁三年至今凡一
千三百五十有五岁而此刻尚存岂非神物守护之至
邪因与诸同寅谋复树于堂之东隅创一小轩以覆之
扁曰爱古志书法也若承之功德与夫墓之所在碑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3b 页 WYG0822-0066d.png
所从来因不暇考论但碑之下截凡一百一十字年久
藓蚀系后人摸刻览者当自择之成化己亥春三月望
日南舒秦民悦跋于碑阴(广平志/)
   后汉蔡邕西岳华山庙碑
此碑后题云新丰郭香察书杨文贞公跋谓汉魏之碑
多不载书刻人氏名此独详焉遂因之有闻于今而文
贞惟以为郭香书而不曰香察其意盖疑香察不类人
名故也隶释云东汉循王莽之禁人无二名郭香察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4a 页 WYG0822-0067a.png
者察涖他人之书其说为得此文贞之所未知然洪氏
亦不言为何人书也按徐浩古迹记以碑为蔡中郎书
浩深于字学且生唐盛时殆非凿空而言者洪氏失之
于不考耳(金薤琳琅/)
   后汉蔡邕太尉刘宽碑
汉太尉刘文饶碑二故吏李谦等立一门生商苞等立
一在今西都上东门外官道之北洛阳尉射圃中近世
好事者亭以覆之目其亭为宝刻盖以是碑为蔡中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4b 页 WYG0822-0067b.png
书故名焉二碑阴各有题名唐湖城公刘爽修碑记亦
存焉予官洛五年每过上东必裴徊碑下想文饶之高
风玩中郎之妙楷与欧阳信夲之观索靖碑坐卧不能
去何以异云因令工椎拓二碑及阴文装为三帙而时
观之政和二年七月初吉黄某长睿父书(东观馀论/)
   后汉蔡邕鲁峻碑
右汉司隶校尉鲁峻碑水经注以峻为恭赵氏谓方舆
志寰宇记皆作峻而辨水经之误予家旧藏此碑峻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5a 页 WYG0822-0067c.png
明白可识赵氏果有其夲何乃不知而必欲证之以地
里书也欧阳公谓峻最后为屯骑校尉而碑首题云司
隶校尉莫晓其义隶释云汉人碑志或以所重之官揭
之司隶官尊而职清非列校可比故书之也此足以祛
欧公之惑郑夹漈又谓此碑书于蔡邕按徐浩古迹记
其叙邕书惟三体石经西岳光和殷华冯敦数碑及考
其他字书亦未闻邕尝书此不知郑氏何所据也(金薤/)
(琳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5b 页 WYG0822-0067d.png
   后汉蔡邕小黄门谯君碑
近世有信安何籀者以隶书知名目是碑为蔡中郎书
未知何据自谓学此法清劲有古意与梁孟皇行笔正
相反予谓汉世隶法至魏大变不必梁蔡势自尔也此
碑意象古雅在樊常侍蔡藁长二碑上借非中郎自可
师法大观三年八月癸未西都掾廨装长睿书(东观馀/)
(论/)
   后汉蔡邕老子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6a 页 WYG0822-0068a.png
右汉丞相边韶撰字为隶书不著名氏世以为蔡邕书
据碑延熹八年八月桓帝梦见老子尊而祀之韶时典
礼因而为铭碑在亳州卫真县太清宫(欧阳棐集古录/)
(目/)
右汉老子铭旧传蔡邕文并书盖杜甫李潮小篆八分
歌有曰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世云此碑
是也今验其词乃边韶延熹八年作非光和中所立未
知甫所见是此碑否而夲朝周越书苑遂以为韶撰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6b 页 WYG0822-0068b.png
而邕书初无所据(金石录/)
   后汉张昶华山祠堂碑
华阴县华山下有汉魏文帝三庙庙有石阙数碑一碑
是建安中立汉镇远将军段煨更修祠堂碑文汉给事
黄门侍郎张昶造昶自书之元帝又刋其二十馀字二
书有重名传于海内又刋传中司隶校尉钟繇弘农太
守毋邱俭姓名广六行郁然循平是太康八年弘农太
守河东卫叔始为华阴令河东裴仲恂役其逸力修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7a 页 WYG0822-0068c.png
坛庙引道树柏迄于山阴事见永兴元年华百石所造
(水经注/)
   后汉蔡琰胡笳引
蔡琰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不谓流落仅馀两句
亦似斯人身世邪(山谷集/)
   魏钟繇上尊号奏
右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篆额在颍昌相传为钟繇书其
中有大理东武亭侯臣繇者乃其人也曹氏父子睥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7b 页 WYG0822-0068d.png
汉祚非一朝夕势极事就乃欲追大麓之踪窃箕山之
节后世果可欺乎又自比沩汭纳汉二女丰碑至今不
磨所以播其恶于无穷也当时内外前后劝进之词不
一此盖刻其最后一章魏志注中亦载此文有数字不
同非史臣笔削之辞也皆当以碑为正碑自造于华裔
之后石理皴剥字迹晻昧今世所传者多是前一段尔
(隶释/)
   魏钟繇受禅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8a 页 WYG0822-0069a.png
右魏受禅表篆额在颍昌亦曰钟繇书所谓表者盖表
揭其事非表奏之表也碑云黄初元年十月辛未受禅
于汉汉纪作乙卯魏志作十一月庚午裴松之注所载
甚详盖是月十三日乙卯汉帝使张音奉玺绶诏册禅
位于魏魏王辞者三及汉册四至乃以二十九日辛未
升坛受命碑之所载是也水经云繁昌城内有三台人
谓之繁昌台坛前有二碑其后六字生金论者以为司
马金行故曹氏六世迁魏而事晋此盖附会符命之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8b 页 WYG0822-0069b.png
(隶释/)
   魏钟繇贺捷表(一作戎/路表)
右魏钟繇书其辞云戎路兼行履险冒寒因述曹仁徐
晃破关侯事其后题云建安二十四年闰月九日南蕃
东武亭侯臣繇上按建安二十四年冬曹公军于靡陂
而仁等破侯后未尝出征履险冒寒之役又古人笺启
不书年此二事可疑又云侯已被矢刃据三国志侯围
曹仁于樊为仁所败而走后为孙权害于临沮与此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9a 页 WYG0822-0069c.png
不同(集古录/)
今考魏志是年十月曹操自汉中还洛阳孙权上书乞
讨侯自效王军靡陂至正月始还孙权传侯首至吴志
称闰月权征侯十二月获之按操以闰十月南征以正
月还洛往复正当寒际此繇表所谓履险冒寒正是也
操未至而闰月中徐晃已破侯走之此繇表所谓征南
将军与徐晃并力而侯已被矢刃者正是也则此表与
魏志所书正合非伪也征南将军即权耳其矢刃者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39b 页 WYG0822-0069d.png
侯为晃破虽未即杀之而侯已被创矣至十二月权始
追获之盖徐晃之破侯在闰十月孙权之杀侯在十二
月今繇以闰十月上操表乃贺是月之破侯非贺十二
月杀侯也因此致疑则此表与史书正合非伪明甚又
按古人笺启多不用年至表奏则用年者有之若刘琨
上晋元帝表称建兴元年是也又魏志是年九月相国
钟繇免故闰十月表但称东武亭侯耳皆与史合其曰
南蕃者蕃音皮谓南蕃郡也东武南蕃之属故并著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0a 页 WYG0822-0070a.png
或读为蕃镇之蕃误矣(东观馀论/)
戎路表宣和御藏所记最为琅琅黄伯思董逌攻守若
输墨毋复馀论第余所见两石夲皆劲而纤长又不无
剥蚀此刻独完好纸墨皆精翩翩有宣示风然是思陵
手拓似不无肉胜之叹(弇州续藁/)
   魏钟繇力命表
始顺伯示余以定武兰亭叙书赐官奴乐毅论谓无以
复加矣顺伯笑曰未也又有过此者乃出钟繇力命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0b 页 WYG0822-0070b.png
谛观久之心为之醉字画精到乃至是乎顺伯博雅好
古畜石刻千计单骑赋归行李亦数箧家藏可知也评
论字法旁求篆隶上下数千载衮衮不能自休而一语
不轻发先钟后王字家固有定论以此三者坐判优劣
岂为知者道邪(楼钥攻愧集/)
   魏钟繇荐季直表
右钟繇荐季直表真迹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
花美女之态上有河东薛绍彭印章真无上太古法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1a 页 WYG0822-0070c.png
为天下第一予于至元甲午以厚资购得于方外友存
此山后因飘泊散失经廿六年不知所存忽于至正九
年六月一日复得之恍然如隔世事以得失岁月考之
历五十六载嗟人生之几何遇合有如此者后之子孙
宜宝藏之吴郡陆行直题(铁网珊瑚/)
成侯在魏铭功五熟釜为魏宗室岂独勋业为不可及
其楷法传于世者亦不可企及若戎路表是也此卷荐
季直表其法度与戎路表无少异汉季楷法全似隶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1b 页 WYG0822-0070d.png
古雅可见于后二王为翰墨宗匠顾岂能外此哉分湖
陆隐君酷嗜古今浙右法书名画多出于其家此卷尤
隐君所宝者更五六十年而复归于隐君信神物去来
真有神护云遂昌郑元祐(同上/)
袁昂论书云钟书有十二意外巧妙实亦多奇又李嗣
真谓钟元常正隶如郊庙既陈俎豆斯在又比寒涧
壑秋山嵯峨虞世南云钟繇驰骛曹喜蔡邕仿学而致
一体真楷独得精妍夫能书之士其评品钟书如此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2a 页 WYG0822-0071a.png
重也然唐文皇论书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黄
长睿谓逸少所临钟书尚书宣示及破关羽等帖字皆
匾阔殊无长体岂文皇误以广为修乎长睿又云汉隶
用笔结体圆劲雅淡字皆匾而弗椭今传世者若钟书
力命表诸帖古隶典刑具存夫真赏之士其推察钟书
如此其至也此卷钟元常荐季直表真迹世不多有仔
细观之果符诸贤之论而其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
幽深无际古雅有馀盖其楷书去古未远纯是隶体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2b 页 WYG0822-0071b.png
若后人妍媚纤巧之态也或疑此帖唐人所书其间民
字缺而不全夫民字之不全特唐人避讳而剜拨之非
不全书也痕迹犹存端可察识观者亦观其笔势字体
与夫英气雅韵不可舍夲而求末遗精而究粗也要当
鉴以心目至正十八年戊戌五月望日袁泰题(同上/)
右钟繇荐季直表真迹黄初到今千二百馀年矣而纸
墨完好不渝信希世之宝也应祯往年在天府得见二
王真迹今复于相城沈启南所观此区区馀年何多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3a 页 WYG0822-0071c.png
也弘治四年人日长洲李应祯记(同上/)
史载钟太傅事魏殊有伟绩此荐季直表又见其为国
不蔽贤之美其书平生所见特石刻耳若真迹之存于
世者则仅止此启南所藏法书甚多吾固知其不能出
此上也吴宽(匏翁家藏集/)
弘治初客从越来持钟元常书荐焦季直表示予察验
真伪将售诸博文家予未敢决亦以岁月绵阁已甚不
能不传疑也后乃归之沈先生启南家先生长子云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3b 页 WYG0822-0071d.png
为予中表姊夫更诹于予予应之犹是也他日外舅太
仆李公阅而赏叹不置特为鉴定题曰此千二百年之
真迹希世之宝也然后众论乃定公又言曩于秘府见
二王书二王书则人间未闻影响二十年前有以十八
字为右军书嘉兴人以重价购去然固亦未能决者也
(祝允明祝氏集略/)
右钟元常荐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表宣和书谱及米
史黄论与他名家品目皆不见记载惟张士行法书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4a 页 WYG0822-0072a.png
要尝一及之且与戎路力命尚书宣示并称但戎路诸
帖咸有石刻传世而此帖不传刻夲殆不可晓而陆行
直郑元祐袁仲宣在元世皆博学名能书家其题语珍
重如此必有所据先友李公应祯尝亲为余言其妙谓
虽积笔成冢不能髣髴其一波拂也公书法妙一世其
言如此余又安能置喙其间哉但诸公题语皆称焦季
直余验焦字实侯字之误盖侯字上有关内两字实关
内侯也至后但称直而不言季盖季姓直名关内侯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4b 页 WYG0822-0072b.png
爵也若以为焦姓则上关内字似无所属以为地名不
应荐人而直举其郡望且当时亦无所谓关内郡者故
余定为侯字无疑而华氏入石直标为荐季直表云徵
明识(甫田集/)
魏太傅钟成侯元常书世不多见见者唯淳化间数帖
及戎路力命二表而已宣示乃右军临笔长风白骑识
者有疑戎路力命纷纷若讼独此荐季直表最后出由
分湖陆归荡口华复为之刻石以传自华氏之刻行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5a 页 WYG0822-0072c.png
天下之学钟书者不复知有淳化阁帖矣此表小法楷
法十各得五觉点画之间真有异趣所谓幽深无际古
雅有馀昔人故不欺我也华氏藏为大戎胁取夤缘佐
朱提权相复见法籍入天府寻用代禄转落缇帅家缇
帅没余乃偶得之贾人手亦云幸矣好事者意此神品
无上法书不应历唐宋间寥寥乃尔又历千五百年而
完好若未触手甚或以纤媚疑之第此正纯绵裹铁书
家三昩也庸讵知非其时卧江左深山中不得排金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5b 页 WYG0822-0072d.png
入紫闼而亦用此故不堕兵燹邪藉令李怀琳宋儋白
首临池办此结体否咀赏之馀因敬题于后(弇州山人/)
(藁/)
   魏钟繇墓田丙舍帖
庆元二年孟冬壬子见馀姚施令尹盖司谏之子也出
其家所藏墓田帖碑石余诵山谷之诗曰平生半世看
墨夲摩挲石刻鬓成丝为之三叹(攻愧集/)
   魏钟会周公礼殿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6a 页 WYG0822-0073a.png
高朕修周公礼殿记初平五年立初文翁为蜀郡立学
安帝永初中火灾被焚献帝时太守高朕重修立之今
碑在成都府学礼殿东南柱上形方上下小其木坚若
金石木碑传远者唯此尔集古并录目并误作石柱天
下录云钟会书(汉隶字原/)
   魏梁鹄大飨碑
右大飨之碑篆额在亳州谯县魏文帝延康元年立相
传为梁鹄书碑字有不明者唐大中年亳守李暨再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6b 页 WYG0822-0073b.png
故有文可读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王曹操死
其子丕嗣位改元延康魏志云丕以七月甲午军次于
谯大飨六军是时汉鼎犹未移也丕为人臣而自用正
朔刻之金石可谓无君之罪人也武王载西伯神主于
军中者吊民伐罪之师也丕以奸贼之心欲吞吴剪蜀
遂攘神器耳操之肉未寒而置酒高会酣饮无算金奏
间作秘戏毕陈誇辞谀语无所忌惮可谓无父之罪人
也士大夫椟藏其碑者特以字画之故尔碑云八月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7a 页 WYG0822-0073c.png
谯而史作七月亦不必多辨也(隶释/)
   魏梁鹄修孔子庙碑
右鲁孔子庙之碑篆额嘉祐中郡守张稚圭按图经题
曰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魏志黄初二年正月诏以
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吏
卒守卫碑云元年而史作二年误也后汉孔僖传注以
羡为崇圣侯亦误也文帝履位之初首能尊崇先圣刋
写琬琰知所夲矣使其味素王之言行六经之道则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7b 页 WYG0822-0073d.png
止鼎峙之业而已哉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甚有
石经论语笔法大飨盖不相远若繁昌两碑则自是一
家亦有以为鹄书非也(隶释/)
   魏曹植帖
按隋秘府所藏有魏黄初萹其书至唐初已亡莫知为
何等书也以类推之如子建之遗文在当时固多有存
亡者奚独鹞爵等赋云乎唐太宗出御府金币致天下
古夲命魏元成及虞褚定其真伪萹各有印印以贞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8a 页 WYG0822-0074a.png
为文今鹞爵赋及赠王仲宣诗皆有此印疑为唐秘府
所藏矣亡何遽为武氏子脂泽所得良为可惜最后在
建业文房而后归之浮休张氏盖几于屡脱而仅脱者
一缣素之传固亦有幸不幸哉今自隋炀帝至浮休居
士所题其为帖凡五虽乏精神颇多态度或疑赝伪或
谓临模固亦在疑信间然迹其所由来则源流固自可
考今藏于新普安史君任公之家嘉定八年春王正月
临邛魏某得以寓目辄题其后(魏了翁鹤山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8b 页 WYG0822-0074b.png
   吴皇象急就章
右章草汉黄门令史游急就章二千二十三字相传为
吴皇象书摹张郡公家夲象书惟官夲法帖所载文武
将坠等四帖其馀不复多见而章草自唐以来无能工
者其法盖仅存世传独吴越钱氏所藏萧子云出师颂
最为近古他如索靖月仪等未必尽真此书规模简古
气象沉远犹有蔡邕钟繇用笔意虽不可定为象书决
非近世所能伪为者自李斯作仓颉其后爰历博学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9a 页 WYG0822-0074c.png
将元尚与急就五家继作皆为小学所宗故字书略备
今仓颉而下皆亡独此书有颜师古注夲尚在乃相与
参校以正书并列中间临拓转写多不无失实好事者
能因其遗法以意自求于刻画之外庶几绝学可复续
也宣和二年上巳日知颍昌军府事缙云叶梦得题(石/)
(林集/)
   吴皇象吴大帝碑(一作天发/神谶碑)
皇象书吴大帝碑在江宁府书虽夲汉隶然探奇振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49b 页 WYG0822-0074d.png
有三代纯朴气自是绝艺非如东汉遗书循一矩律藉
蹈缀袭窃而自私也自王愔志定录古今书而象已在
著录中至庾肩吾以象品入上中其后李嗣真因之不
改不知当时所定果何据也羊欣称象善草书世称沉
著痛快而张怀瓘惟称象小篆入能品其他不见称于
人今官书有象章草帖故自精深奇崛前世独不言象
为隶字何也意谓既以书入品第则或不尽著其言又
诸人或有兼数书著者此又不可知也余疑此碑近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0a 页 WYG0822-0075a.png
书画尚完故是前人未见当其评书时不得睥睨于其
间也不然书隶至此而可遗其品目哉象尺书曰太子
屏风在此已久而未得之又曰想必醉令作鳢鱼梅羹
相待其自矜持如此(广川书跋/)
右吴孙皓天玺元年段石冈纪功德碣八分书相传出
皇象极高古而其文缺坏不可见者已三之一盖宋元
祐中此碣已断为三在天禧寺门外时转运副使胡宗
师徙置漕台今在应天府学又不知何时所徙也考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0b 页 WYG0822-0075b.png
志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上有年月字遂改明年
为天玺元年是年鄱阳言历阳上石文理成二十字云
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
吴兴阳羡山有石宝之瑞又改明年为天纪以协石文
此碑不见于志考其文有天发神谶等语则亦当时瑞
应之事然天纪四年王浚遂入吴矣(东里集/)
   吴皇象文武帖
皇象文武帖盖写东观校书郎高彪送幽州督军御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1a 页 WYG0822-0075c.png
第五永箴耳结字亦古史夲云吕尚七十此云师尚七
十史夲云明其果毅此云昭其果毅盖作史者避晋讳
当以此为是五将三门下当云地有九变邱陵山川人
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无曰已能务在
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谓无
人莫识己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后无所亲
先公高节永越可尊佩藏斯戒以厉终身时蔡邕辈并
赋诗送永独彪作此箴邕等甚美之以为莫尚也全章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1b 页 WYG0822-0075d.png
见东汉书此段轶之象书人间殊少惟建业有吴时天
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相传乃象书也张怀瓘
目以沉著痛快真得其笔势云(法书要录/)
   蜀汉诸葛孔明书
武侯手翰惟此数十字嗟乎钟繇梁鹄之迹布寰区至
老瞒秽滓犹有馀氛而独无表章及此者余于无信二
国诸帖未尝不薰沐正襟拜启于前流涕于后也(墨林/)
(快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2a 页 WYG0822-0076a.png
   蜀汉张飞刁斗铭
涪陵有张飞刁斗铭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
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
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
空馀诸葛秦州表左袒何人复为刘(杨升庵集/)
   晋索靖月仪帖
晋人评书以索靖比王逸少近世惟淳化官帖中有靖
书其后购四方得月仪十一章今入续帖中其笔画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2b 页 WYG0822-0076b.png
密然与前帖中书亦异不知谁定之李嗣真曰靖有月
仪三章观其趣尚大为遒竦今月仪不止三章或谓昔
人离析然书无断裂固自完善殆唐人临写近似故其
书剞劂径出法度外有可贵者(广川书跋/)
今年冬得黄熊所携索幼安月仪帖一卷按幼安真迹
为宣和殿所藏而先已刻之秘阁续帖中米元章与其
友人书谓月仪帖不能佳而黄长睿遂未信以为赝物
独董逌称其笔画劲密他人不能睥睨然亦是唐人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3a 页 WYG0822-0076c.png
手也月仪有正二三九凡十一章俱称具告君白了不
可晓其辞亦错杂绝不类晋人尺牍而中得一二古雅
如黄初时语然终不可晓也此夲刻颇精楮墨亦佳有
古色或是阁帖真夲故存之(弇州续藁/)
   晋索靖章草急就萹
自秦同书文丞相斯作仓颉萹中车府令高作爰历萹
太史敬作博学萹至文园令相如作凡将萹黄门令游
作急就萹皆书文之林苑欲识字者不可不知惜哉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3b 页 WYG0822-0076d.png
将以上不可复见特急就存焉者以昔贤多喜书之故
也其文虽出小学家而亦西京文气未衰之际词致雅
驯故颜籀赏其清靡籀注此书尝得皇象钟繇卫夫人
王会稽等萹夲备加详覈今世所传惟张芝索靖二家
为真皆章草书而伯英夲祇有凤爵鸿鹄等数行至靖
所书乃有三之二其阙者自母繜而下才七百五十字
此夲是已盖唐人摹而弗填者神韵笔势古风宛然予
遂手拓一通陶隐居谓之填郭书近世谓之双钩书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4a 页 WYG0822-0077a.png
欲知笔径所自故尔予既手拓复补其遗字于卷终因
以备忘云(东观馀论/)
右索靖章草急就萹一千四百五十字阙七百五十九
字余闻世有此唐人硬黄临夲旧矣不知藏谁氏求之
久不获绍兴甲子偶得秘书郎黄长睿双钩所摹于福
唐凡西晋前钟张卫索书帖存于今者大抵无复真迹
流传腾拓既多仅见其点画尔长睿好古善隶楷能得
古人用笔意其气韵精采尚可髣髴其典刑兵兴以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4b 页 WYG0822-0077b.png
剽剥煨烬之馀故家名流所藏殆尽幸有遗者不可无
传于世闽无美石乃使以版刻置之燕堂以示好事者
杜子美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古今所
恨云石林叶梦得书(石林集/)
   晋索靖出师颂
史孝山出师颂系古章草法在宋时有两夲天府志索
幼安所谓银钩之敏而人间则盛推萧子云余旧于文
寿承所见一卷上有祐陵泥金御题征西司马索靖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5a 页 WYG0822-0077c.png
与宣和瓢印盖天府夲也第黯不甚可别细玩其行
笔处亦似微蹇涩往往有枫落吴江之恨今年秋家弟
敬美购得一卷其大小行模相髣髴而结法特加遒密
古雅墨气如新又有太平公主胡书王涯仆射永存珍
秘二印越国公钟绍京半印楮尾米友仁敷文鉴定以
为隋贤书遂入绍兴内府余窃谓二迹皆自幼安临出
特绍兴之所入者佳而宣和之所藏当小次耳小米不
能别所以而槩以隋贤目之大似暗中摸索余良幸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5b 页 WYG0822-0077d.png
再觏此希世之珍所小不满者子云奇迹遂以永绝令
人慨叹(弇州续藁/)
钟太傅书自晋渡江时止传宣示表百馀年间妙迹已
绝宁知今世有索靖出师颂邪此书在槜李项子京家
故是甲观其昌(戏鸿堂法帖/)
   晋嵇康帖
绝交书文徵仲以尾有右军字疑为逸少此非知书者
张怀瓘言家有叔夜草写此书常宝惜人与两纸王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6a 页 WYG0822-0078a.png
不易繇此言之实嵇之手迹特怀琳临仿之耳怀瓘又
言王少纵逸乏丈夫之气故评草书登品者八人嵇亚
而王殿今以此卷并观良非过论唐人双钩下真迹一
等顷幸得见于京师会四明王生以廓填擅场因命为
二夲一自随一遗无功閒中时一展玩雨散风行颓然
天放龙章凤姿犹若得其髣髴者无功其善有之(澹园/)
(集/)
   晋山涛山公启事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6b 页 WYG0822-0078b.png
此卷有山公启事使人爱玩尤不与他书比然吾尝怪
山公荐阮咸之清正寡欲咸之所为可谓不然者矣意
以谓心迹不相关此最晋人之病也(东坡集/)
   晋庾亮帖
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
日不能去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
以谓伯英再生今不逮子敬甚远正可比羊欣耳(东坡/)
(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7a 页 WYG0822-0078c.png
   晋庾翼真迹
晋庾翼稚恭真迹在张丞相齐贤孙直清汝钦家古黄
麻纸全幅无端末笔细弱字相连属古雅论兵事有数
翼字上有窦蒙审定印(米芾书史/)
   晋王洽帖
燕石入笥卞和长号玉石亦自有辨但知者绝少则昩
者众矣真赝相昡则伪者常胜后有真者不复察也余
观王敬和帖而伤之仁庙时购法书四方洽之书落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7b 页 WYG0822-0078d.png
挥豪有郢匠成风之势其帖已具宝章集今入秘阁者
不求真伪谓真洽书也余尝察其书正唐所摹以留御
府者岂知世复有旧札遗纸存乎今观李氏所收帖然
后可以辨矣世反疑为临家者是岂不使卞和长号也
(广川书跋/)
   晋王洽仁爱帖
王导行草见贵当世洽在诸子中又最知名而书不减
父风下笔有新意此帖当是以其兄散骑常侍恬之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8a 页 WYG0822-0079a.png
也语故切至笔锋鲜润加之结密未必不冰寒于水(曹/)
(勋松隐集/)
   晋王濛帖
观王濛书想见其人秀整几所谓毫发无遗恨者王荆
公尝自言学濛书世间有石刻南涧楼者似其苗裔但
不解古人所长乃尔难到(山谷集/)
   晋王珣真迹
米南宫谓右军帖十不敌大令迹一余谓二王迹世犹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8b 页 WYG0822-0079b.png
有存者惟王谢诸贤笔尤为希觏亦如子敬之于逸少
耳此王珣书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用卿得此
可遂作宝晋斋矣(画禅随笔/)
   晋谢安中郎帖
右谢太傅书一十六字申屠子迪家藏也子迪言宋亡
时府库悉官取北来书悉为兵士剔取犀玉标轴文字
委藉泥土间其先君忍斋御史偶得诸弃遗中信知神
物护持邪昔王子敬每作佳书以遗太傅太傅辄题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9a 页 WYG0822-0079c.png
后还之敬甚懊恨盖太傅是右军辈行也襄阳米芾所
谓宝晋斋者政为谢公书在也某获观中秘甚多乃不
曾见太傅书当是遗轶如此者尚多也绍兴中中原旧
收法书名画往往复购之精鉴尤当纸墨印识一一可
据子迪善宝之(道园学古录/)
   晋谢安六十五字真迹
右晋太傅南郡公谢安字安石书六十五字四角开元
小玺御府书也永存珍秘印入唐相王涯家翰林之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59b 页 WYG0822-0079d.png
建中御府所用更兵火水土之劫者八百年历代得以
保之必有神护元祐中见晋十三帖于太史李玮第云
购于侍中王贻永家太宗皇帝借其藏书摸阁帖但取
郤愔两片馀王戎陆云晋武帝王衍及此谢帖谢万帖
共十二帖皆不取模版余特爱此帖欲博以奇玩议十
年不成元符中归翰长蔡公建中靖国二月十日以予
笃好见归余年辛卯今太岁辛巳大小运丙申丙辰于
辛卯月辛丑日余生辛丑丙申时获之此非天邪米芾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60a 页 WYG0822-0080a.png
(宝晋英光集/)
谢太傅六十五字真迹后有米元章行楷百馀字米自
贵其小楷云不轻为人写惟跋古帖与前贤墨迹用之
所谓狮子捉象必全其力今在嘉禾项晦夫家若王右
军奉橘期小女修载等真迹皆项氏之传贵者(容台集/)
   晋桓温书
蜀平天下大庆东兵安其理当早一报此桓元子书蜀
平盖讨谯纵时也仆喜临之人间当有数百夲也(东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60b 页 WYG0822-0080b.png
(集/)
   晋桓温旱燥帖
右旱燥帖晋臣温手迹字法淳古无俗韵亦一代佳札
臣之事君以忠而已非贵乎虚拘苛礼也古者奏事乃
用亲札而不以繁文尽恭盖君臣之义同于父子各无
所疑通其情实之为美于温此帖可见绍兴戊午四月
初四日臣米友仁恭题(珊瑚网/)
   晋顾恺之女史箴真迹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61a 页 WYG0822-0080c.png
 虎头与桓灵宝论书夜分不寐此女史箴风神俊朗欲
 与感甄赋抗衡自余始为拈出千载快事也其昌(戏鸿/)
 (堂法帖/)
    晋杨羲黄素黄庭经
 黄素黄庭经陶榖跋以为右军换鹅书米芾跋以为六
 朝人书无虞褚习气惟赵孟頫以为飘飘有仙气乃杨
 许旧迹而张雨题吴兴过秦论直以为学杨义和书吴
 兴精鉴必有所据非臆语也按真诰称杨书祖效郤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七十目录 第 61b 页 WYG0822-0080d.png
 力同二王述书赋亦云方圆自我结搆遗名如舟楫之
 不系混宠辱以若惊其为书家所重若此顾唐时止存
 带书六行今此经行楷数千字神采奕然传流有绪岂
 非墨池奇遘耶元时在鲜于枢家余悉从馆师韩宗伯
 借摹数行兹勒以冠诸帖杨在右军后以是神仙之迹
 不复系以时代耳其昌(戏鸿堂法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