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a 页 WYG0819-04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目录
  第十四卷
   论画四(画法下/)
    宋释仲仁梅谱
    宋董逌论画水
    宋陈郁论写照
    宋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b 页 WYG0819-0421b.png
    宋李澄叟画说
    元李衎竹谱
    张退公墨竹记
    元黄公望写山水诀
    元王绎写像秘诀
    明唐志契论画
    明杨慎论画家檀色
    明董其昌画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a 页 WYG0819-0422a.png
   明陈继儒论皴法
   明顾凝远论写生
   明汪砢玉论画
   明沈颢画麈
   无名氏画山水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a 页 WYG0819-04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十四
  论画四画(法下/)
    宋释仲仁梅谱
     口诀
 梅传口诀本性天然下笔有力最莫迁延醮墨浓淡不
 许浪传起笔纵逸曲径垂攲仰如秋月曲似弯弓转如
 曲肘直似箭边老如龙角嫩似钓竿拈如丁折条似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b 页 WYG0819-0422d.png
 弦嫩梢忌柳旧梢若鞭弓梢鹿角下笔忌繁枝无十字
 举花大钱闹处莫闹闲处莫闲老嫩依法新旧分年弃
 条无萼劲梢指天枯如苍眼一刺两连枯梢多刺黎梢
 是焉梢如铁戟花无十全花有重犯枝分后先花分钱
 眼须是虎髯花有六六泣露含烟如愁如语傲雪凝寒
 大放小放正偏侧偏大偏小偏移春朝元羞容背日骷
 髅笑颜离披侧谢先春状元背萼五点正萼一圈笑春
 向阳蓓蕾珠联左偏右偏护寒冲烟藏春放白蝴蝶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a 页 WYG0819-0423a.png
先披风带蒂萼取其员一开一谢花欲大然正须排七
一须争先吐三背四切忌圈繁造无尽意只在精严斯
为标格不可轻传
    取象
梅之有象由制气也花属阳而象天木属阴而象地而
其故各有五所以别奇偶而成变化蒂者花之所自出
象以太极故有一丁房者花之所自彰象以三才故有
三点萼者花之所自出象以五行故有五叶须者花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b 页 WYG0819-0423b.png
所自成象以七政故有七茎谢者花之所自究复以极
数故有九变此花之所自出皆阳而成数皆奇也根者
梅之所自始象以二仪故有二体木者梅之所自放象
以四时故有四向枝者梅之所自成象以六爻故有六
成梢者梅之所自备象以八卦故有八结树者梅之所
自全象以足数故有十种此木之所自皆阴而成数皆
偶也不惟如此花正开者其形规有至员之象花背开
者其形矩有至方之象枝之向下其形规俯有覆器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a 页 WYG0819-0423c.png
象枝之向上其形矩仰有载物之象于须亦然正开者
有老阳之象其须七背开者有老阴之象其须六半开
者有少阳之象其须三蓓蕾者有天地未分之象体须
未形其理已著故有一丁二点者而不加三点者天地
未分而人极未立也花萼者天地始定之象故有所自
而取象莫非自然而然也识者当以类推之
一丁 其法须是丁香之状贴枝而生一左一右不可
相并丁点须要端摺有力无令其偏丁偏即花偏矣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b 页 WYG0819-0423d.png
故诗有曰丁点须端摺安排不要偏丁偏花不正难使
叶如钱
二体 谓梅根也其法根不独生须分为二一大一小
以别阴阳一左一右以分向背阴不可加阳小不可加
大然后为得体故诗曰根莫与独发独发则成孤二体
强同势开源有放殊
三点 其法贵如一字上阔下狭两边者连丁之状向
两角中间者据中而起蒂萼相接不可不相接接不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6a 页 WYG0819-0424a.png
断续也故诗曰三点加丁上举房自此全落毛冲断却
带萼不相连
四向 其法有自上而下者有自下而上者有自右而
左者有自左而右者须布左右上下取焉
五出 其法须是不尖不员随笔而偏分折如花开七
分则全露如半开则见其半正开者则见其全不可无
分别也
五萼 其法须分别员尖要识中随花成上下掩映莫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6b 页 WYG0819-0424b.png
相同
六枝 其法有偃仰枝覆枝从枝分枝折枝凡作枝之
际须是远近上下相间而发庶有生意也故诗曰六位
须分别毋令写处同有人能识此何必觅春工
七须 其法须是劲其中劲长而无英侧六茎短而不
齐长者乃结子之须故不加英啖之味酸短者乃从者
之须故加英点啖之味苦诗曰举须如虎须七茎有等
殊中茎结青子六短就成虚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7a 页 WYG0819-0424c.png
八结 其法有长梢短梢嫩梢叠梢交梢孤梢分梢怪
梢等须是用木而成随枝而结若任意而成无体格也
九变 其法一丁而蓓蕾蓓蕾而萼萼而渐开渐开而
半折半折而正放正放而烂熳烂熳而半谢半谢而荐
酸诗曰九变如终始从丁次第开正开还识谢飘落委
苍苔
十种 其法有枯梅新梅繁梅山梅疏梅野梅官梅江
梅园梅盘梅其木不同不可无别也诗曰十种梅花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7b 页 WYG0819-0424d.png
须凭墨色分莫令无辨别写作一般春
三十六病枝成指撚落笔再填停笔作节起笔不颠枝
无生意枝无后先枝老无刺枝嫩刺连落花多片画月
取员树老花繁曲枝重叠花无向背枝无南北雪花全
露参差积雪写景无景有烟有月老干墨浓新枝墨轻
过枝无花枯枝无藓挑处捲虽圈花太员阴阳不分宾
主无情花大如桃花小如李弃条写花当枒起蕊树轻
枝重花并犯忌阳花犯少阴花过取奴花并生二本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8a 页 WYG0819-0425a.png

补之总论 木清而花瘦梢嫩而花肥交枝而花繁累
累分梢而萼疏蕊疏一为树二为体三为梢长如箭短
如戟宇宙高而结顶地步窄而无尽若作临崖傍数枝
枝怪花疏只欲半开若作梳风洗雨枝闲花茂只看离
披烂熳若作披烟带雾枝嫩花茂只要含笑盈枝若作
临风带雪干老枝稀只要墨拨淡荡花闲若作停霜映
日森空峭直只要花细香舒学者须要审此梅有数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8b 页 WYG0819-0425b.png
之格或有疏而娇或有繁而劲或有老而媚或有清而
健岂有类哉有生山岑者有生山谷者有生篱落者有
生江湖者其枝疏密长短有异不可不推
华光指迷 凡作花萼必须丁点端楷丁欲长而点欲
短须欲劲而萼欲尖丁正则华正丁偏则花偏枝不可
对发花不可并生多而不繁少而不亏枝枯则欲其意
稠枝曲则欲其意舒花须相合枝须相依心欲缓而手
欲速墨须淡而笔欲乾叶须员而不类杏枝欲瘦而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9a 页 WYG0819-0425c.png
类柳似竹之清如松之实斯成梅矣
补之疑难 或问云须不下数十茎今写其七何也公
曰花须少者梅禀少阳之气而成霜露之姿偶独发其
七耳或又曰花或有六出者今独写其五叶岂有况乎
公曰四出者六出者独谓疏梅乃村野人接之荆棘树
上今或杂而受气不清使其然乎独有者禀中和之气
有自然之性故写者取此弃彼或曰信矣梅为木不公
又曰梅为木不下一二丈小者此类尽令人作图障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9b 页 WYG0819-0425d.png
数花梢根皆具或有加山坡水石之类岂不失其本真

梅有四字叠花如品字交枝如叉字交木如桠字结梢
如爻字枝小有花多花少则不繁枝细嫩而不怪枝多
花少言其气之全也枝老而花大言其气之壮也枝嫩
花细言其气之微也梅有高下尊卑之别有大小贵贱
之辨有疏密轻重之象有间阔动静之用枝不得并发
花不得并生眼不得并点木不得并接枝有文武刚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0a 页 WYG0819-0426a.png
相合花有大小君臣相对条有父子长短不同蕊有夫
妻阴阳相应其木不一当以类推之(华光梅谱/)
   宋董逌论画水
画师相与言靠山不靠水谓山有峰峦崖谷烟云水石
可以萦带掩连见之至水则更无带映曲文斜势要尽
其窊隆派别故于画为尤难彼或争胜取奇以夸张当
世者不过能加蹙纹起浪若更作蛟蜃出没便是山海
图矣更无水也唐人孙位画水必杂山石为惊涛怒浪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0b 页 WYG0819-0426b.png
盖夫水之本性而求假于物以发其湍瀑是不足于水
也位时曲阳庙壁有画水世传为异盖水纹平漫隐起
若流动混混不息其后有梯升而崇者知壁为隆洼为
下随势为水以是衒于世俗而人初未识其伪也近世
孙白始创意作㶘浚原平波细流渟为潋滟引为决
泄尽出前人意外别为新规胜槩不假山石为激跃而
自成迅流不借滩濑为湍溅而自为冲波使夫萦纡曲
直随流荡漾自然长文细络有序不乱此真人水也尝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1a 页 WYG0819-0426c.png
言画漫水要不断水脉为工画急水要不混洄澜为工
若今以二说观世之画者真可一笑也夫漫流之失则
为池水风纹更无流脉画迅流者则浪头沸起反如印
版水纹天下岂胜其至众哉要知画水者当观其源次
观其澜又其次则观其流也不知此者乃陊池本中耳
故知汪洋涵蓄以滔没为平引脉分流以澹淡(音/琰)为势
至于聚为漪澜散为淰㴸识游泳乎其中而不系于物
者此真天下之水者也亦知求于此乎(广川画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1b 页 WYG0819-0426d.png
   宋陈郁论写照
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也夫帝尧秀眉
鲁僖司马亦秀眉舜重瞳项羽朱友敬亦重瞳沛公龙
颜嵇叔夜亦龙颜世祖日角唐高亦日角文皇凤姿李
相国亦凤姿尼父如蒙魌阳虎亦如蒙魌窦将军鸢肩
骆宾王亦鸢肩扬食我熊虎之状班定远乃虎头司马
懿狼顾周嵩乃狼肮若此者写之似足矣故曰写形不
难夫写屈原之形而肖矣傥不能笔其行吟泽畔怀忠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2a 页 WYG0819-0427a.png
不平之意亦非灵均写少陵之貌而是矣傥不能笔其
风骚冲澹之趣忠义杰特之气峻洁葆丽之姿奇僻赡
博之学虽寓放旷之怀亦非浣花翁盖写其形必传其
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
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曰写心惟难(话腴/)
   宋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一曰布置迫塞凡画山水必先置绢素于明净之室伺
神闲意定然后入思小幅巨轴随意经营若障过数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2b 页 WYG0819-0427b.png
壁过十丈先以竹竿引炭朽布山溪树石楼阁人物大
小高低一一位置然后立于数十步之外详审谛观自
见其可却将淡墨约定谓之小落笔然后肆志挥洒无
不得宜宋元君所谓盘礴睥睨意在笔先之谓也亦须
上下空阔四傍疏通庶几潇洒若塞满腹便不风致此
第一事也
二曰远近不分作山水先要分远近使高低大小得宜
假如一尺之山当作几大人物为是盖近则坡石树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3a 页 WYG0819-0427c.png
当大屋宇人物称之远则峰峦树木当小屋宇人物称
之极远不可作人物墨则远淡近浓逾远逾淡不易之
论也
三曰山无气脉画山于一幅之中先作一山为主却从
主山分布起伏馀山皆气脉连接形势映带如山顶层
叠下必有数重脚方盛得住凡多山顶而无脚者大谬
也此全景之大义也若夫透角不在此限
四曰水无源流泉必于山峡中流出顶上有山数重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3b 页 WYG0819-0427d.png
其源高远平溪小涧必见水口寒滩浅濑必见跳波乃
活水也间有画一摺山便画一派泉架上悬巾绝为可

五曰境无夷险古人布境不一有崒嵂者有平远者有
萦回者有空阔者有层叠者或多林木亭馆或多人物
船舫每遇一图必立一意若大障巨轴悉当如之
六曰路无出入山水贯出远近全在径路分明或林下
透见而水末复出或巨石遮断而琳琅半露或隐坡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4a 页 WYG0819-0428a.png
以人物点之或近屋宇以竹木藏之庶几有不尽之景
七曰石止一面各家画石皴法不一当各随所学一家
为法须要有顶有脚分棱面为佳
八曰树少四枝前代画树有法大槩生崖壁者多缠错
生坡陇者多高直干霄多顶近水多根枝干不可分左
右须当间作正背叶有单笔双笔更分荣悴乃按四时
九曰人物伛偻山水人物各有家数描画者眉目分明
点凿者笔力苍古必皆意态闲雅古人所作可法切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4b 页 WYG0819-0428b.png
可以行者望者负荷者鞭策者一例作伛偻之状则伪
甚矣此狂纵之习可不慎欤
十曰楼阁错杂界画虽末科然重楼叠阁方寸之间而
向背分明桷榱拱接而不离乎绳墨此为最难或论江
村山坞间作屋宇者可随处立向虽不用尺其制一以
界画之法
十一曰滃淡失宜下墨不论水墨设色金碧即以墨沈
滃淡须要浅深得宜如晴景空明雨夜昏蒙雪景稍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5a 页 WYG0819-0428c.png
不可与雨雾烟岚相似青山白云止当夏秋之景为之
十二曰点染无法谓设色金碧各有重轻轻者山用螺
青树石用合绿染为人物不用粉衬重者山用石青绿
并缀树石为人物用粉衬金碧则下笔之时其石便带
皴法当留白面却以螺青合绿染之后再加以石青绿
逐摺染之间有用石青绿皴者树叶多夹笔则以合绿
染再以石青绿金泥则当于石脚沙觜霞彩用之此一
家只宜朝暮及晴景乃照耀陆离而明艳如此也人物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5b 页 WYG0819-0428d.png
楼阁虽用粉衬亦须清淡除红叶外不可妄用朱金丹
青之属方是家数如唐李将军父子宋董源王晋卿赵
大年诸家可法日本国画常犯此病前人已曾识之不
可不谨(画史会要/)
   宋李澄叟画说
夫画花竹翎毛者正当浸润笼养飞放之徒叫虫也问
养叫虫者斗虫也问养斗虫者或棚头之人求之鸷禽
须问养鸷禽者求之正当各从其类又解系自有体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6a 页 WYG0819-0429a.png
岂可一豪之差也画牛虎犬马一切飞走要皆从类而
得之者真矣不然则劳而无功远之又远矣韩干画马
云厩中万马皆吾师之说明矣画花竹者须访问于老
圃朝暮观之然后见其含苞养秀荣枯凋落之态无阙
矣画山水者须要遍历广观然后方知著笔去处何以
知之澄叟自幼而观湘中山水长游三峡夔门或水或
陆尽得其态久久然后自觉有力水墨学者不可不知
也北人山水布置拙浊法度莽朴以其原野旷荡景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6b 页 WYG0819-0429b.png
委曲而然也山水上人物不拘巨细人物犬马屋木桥
梁只是点捽而成仿佛便休后生不知法度描染细巧
以媚俗眼此是人物景致便成补衲非山水也自江陵
登三峡夔门长流三千馀里重滩逆濑汇伏狂澜旋涡
回流雄波急浪备在其间登山则自夷陵之西悬崖峭
壁陡岸高峰峻岭深岩幽泉秀谷虎穴龙潭临危列险
骤雨狂风无不经历尽是今日之画式也岂不广哉真
所谓探囊得物也若悟妙理赋在笔端何患不精画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7a 页 WYG0819-0429c.png
如是思如是学不负名矣(画苑补益/)
   元李衎竹谱
予昔见人画竹尝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喜旋觉不类
辄叹息舍去不欲观之矣如是者凡数十辈后得澹游
先生所画回然不同遂愿学焉已而溯求其源澹游本
学于乃翁黄华老人老人学文湖州是时初闻湖州之
名二老遗墨皆未之见后从乔仲山秘书观黄华横幅
一枝数叶倚石苍苍疑澹游差不逮也甚欲取以为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7b 页 WYG0819-0429d.png
而无自得之或云黄华虽宗文每灯下照竹枝摸影写
真宜异乎常人之为者澹游特括读父书而已不必学
也予深以为然又念东坡山谷二公洎宋金两朝名士
赞美文湖州之笔与造化比尤以不即快睹为恨至元
乙酉来钱塘始见十馀本皆无足起予者妄谓苏黄之
评几于私其交亲后贤未免随声附和要当以黄华澹
游定优劣耳邂逅友人王子庆极谈兹事子庆曰君特
未见真迹前辈不轻推许也予曰近屡见之矣大书题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8a 页 WYG0819-0430a.png
识宁尽伪邪子庆曰非伪而何予茫然自失犹疑子庆
立论之偏漫诘之曰若尝见中州黄华老人所作乎子
庆曰黄华之作吾固未见湖州之作君又未之见也何
能决是非府史某人者藏本甚真明日借来以自定其
品第可乎越宿子庆果携过余则一幅五挺浓淡相依
枝叶间错折旋向背各具姿态曲尽生意如坐渭川淇
水间方以前辈议论为无愧黄华诚有取乎此而照影
之语未详自悔闻见寡陋若子庆之博识不可及也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8b 页 WYG0819-0430b.png
以善价致之犹靳用油纸临摹持归维扬明年四月重
来或出此见售遂酬以二十五劵欣然慰满平生矣自
是连得三本悉弃故习壹意师之日累月积颇似悟解
好事者往往徵索流布渐广谬相肯可独鲜于伯几父
谓以墨写竹清矣未若传其本色之为清且真也强予
用墨竹法加青绿画成虽粗可观终非合作将复讨论
其说而俗工咸不足问追寻近古得王右丞开元石刻
屡经模勒失真又得萧协律笋竹图绢素糜溃笔踪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9a 页 WYG0819-0430c.png
淡方谋对本临仿偶故人刘伯常过余曰吾旧藏李颇
丛竹图已久知君酷好辍以为赠二图俱宣和故物而
颇尤专美后来无出其右者于是又得画竹法盖自唐
王右丞萧协律僧梦休南唐李颇宋黄筌父子崔白兄
弟及吴元瑜以竹名家者才数人右丞妙迹世罕其传
协律虽传昏腐莫辨梦休疏放流而不反自属方外黄
氏神而不似崔吴似而不神惟李颇形神兼足法度该
备所谓悬衡众表龟鉴将来者也墨竹亦起于唐而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19b 页 WYG0819-0430d.png
流未审旧说五代李氏描窗影众始效之黄太史疑出
于吴道子迨至宋朝作者寖盛文湖州最后出不异杲
日升空爝火俱息黄钟一振瓦釜失声豪雄俊伟如苏
公犹终身北面世之人苟欲游心艺圃之妙可不知所
法则乎画竹师李墨竹师文刻鹄类鹜余知愧矣幸际
熙朝文物兴起辇毂之下齿荐绅之列薄宦驱驰辱遍
交贤士大夫讲闻稍详且竭馀力求购数年于墨竹始
见黄华老人又十年始见文湖州又三年于画竹始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0a 页 WYG0819-0431a.png
萧李得之如此其难也彼穷居僻学当何如邪退惟嗜
好迂疏久乃弥笃天成其志行役万馀里登会稽历吴
楚踰闽峤东南山川林薮游涉殆尽所至非此君者无
与寓目凡其族属支庶形色情状生聚荣枯老稚优劣
穷诹熟察曾不一致往岁仗国威灵远使交趾深入竹
乡究观诡异之产于焉辨析疑似区别品汇不敢尽信
纸上语焦心苦思参订比拟嗒忘予之与竹自谓略见
古人用意妙处求一艺之精信不易矣词赋为雕篆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0b 页 WYG0819-0431b.png
非壮夫尔雅注虫鱼安能磊落区区绘事之末固因献
笑大方之家以予夙性好之乐之积习成癖尚恐世有
与予同病者去古寖远未得其传悉取李颇文湖州两
家成法写予畴昔用力而得之者与夫命意位置落笔
避忌之类一一详疏卷端无所隐秘庶几后之君子一
览靡遗憾焉
    画竹谱
文湖州授东坡诀云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1a 页 WYG0819-0431c.png
焉自蜩腹蛇跗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竹
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
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
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坡
云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夫既心识所以然而
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且坡公
尚以为能然者不学之过况后之人乎人徒知画竹者
不在节节而为叶叶而累抑不思胸中成竹从何而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1b 页 WYG0819-0431d.png
慕远贪高踰级躐等放弛情性东抹西涂便为脱去翰
墨蹊径得乎自然故当一节一叶措意于法度之中时
习不倦真积力久至于无学自信胸中真有成竹而后
可以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也不然徒执笔熟视将何
所见而追之邪苟能就规矩绳墨则自无瑕颣何患乎
不至哉纵失于拘久之犹可达于规矩绳墨之外若遽
放逸则恐不复可入于规矩绳墨而无所成矣故学者
必自法度中来始得之画竹之法一位置二描墨三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2a 页 WYG0819-0432a.png
染四设色五笼套五事殚备而后成竹粘帧矾绢本非
画事苟不得法虽笔精墨妙将无所施故并见附于此
粘帧先须将帧干放慢靠墙壁顿立平稳熟煮稠面糊
 用棕刷刷上看照绢边丝缕正当先贴上边再看右
 边丝缕正当然后贴上次左边亦如之仍勿动直待
 乾彻用木楔楔紧将下一边用针线密缝箭杆许一
 杖子次用麻索网罗绷紧然后上矾毕仍再紧之
矾绢不可用明胶其性太紧绢素不能当久则破裂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2b 页 WYG0819-0432b.png
 紫色胶为妙春秋隔宿用温水浸胶封盖勿令尘土
 得入明日再入沸汤调开勿使见火见火则胶光出
 于绢上矣夏月则不须隔宿冬月则浸二日方开别
 用净磁器注水将明净白矾研水中尝之舌上微涩
 便可太过则绢涩难落墨仍看绢素多少斟酌前项
 浸开胶矾水相对合得如淡蜜水微温黄色为度若
 夏月胶性差慢颇多亦不妨再用稀绢滤过用刷上
 绢阴乾后落墨近年有一种油丝绢并药粉绢先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3a 页 WYG0819-0432c.png
 用热皂荚水刷过候乾依前上矾
一位置须看绢幅宽窄横竖可容几竿根梢向背枝叶
 远近或荣或枯及土坡水口地面高下厚薄自意先
 定然后用朽子朽下再看得不可意且勿著笔再审
 看改朽得可意方始落墨庶无后悔然画家自来位
 置为最难盖凡人情尚好才品各各不同所以虽父
 子至亲亦不能授受况笔舌之间岂能尽之惟画法
 所忌不可不知所谓冲天撞地偏重偏轻对节排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3b 页 WYG0819-0432d.png
 鼓架胜眼前枝后叶此为十病断不可犯馀各从已
 意
 冲天撞地者谓梢至绢头根至绢末阨塞填满者偏
 轻偏重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
 者对节者谓各竿节节相对
二描墨握笔时澄心静虑意在笔先神思专一不杂不
 乱然后落笔须要员劲快利仍不可太速速则失势
 亦不可太缓缓则痴浊复不可太肥肥则俗恶又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4a 页 WYG0819-0433a.png
 可太瘦瘦则枯弱起落有准的来去有逆顺不可不
 察也如描叶则劲利中求柔和描竿则婉媚中求刚
 正描节则分断处要连属描枝则柔和中要骨力详
 审四时荣枯老嫩随意下笔自然枝叶活动生意具
 足若待设色而后成竹则无复有画矣
三承染最是紧要处须分别浅深翻正浓淡用水笔破
 开时忌见痕迹要如一段生成发挥画笔之功全在
 于此若不加意稍有差池即前功俱废矣法用番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4b 页 WYG0819-0433b.png
 青黛或福建螺青放盏内入稠胶杀开慢火上焙乾
 再用指面旋点清水随点随杀不厌多时愈杀则愈
 明净看得水脉著中蘸笔承染露叶则淡染老叶则
 浓染枝节间深处则浓染浅处则淡染更在临时相
 度轻重
四设色须用上好石绿如法入清胶水研淘作分五等
 除头绿粗恶不堪用外二绿三绿染叶面色淡者名
 枝条绿染叶背及枝干更下一等极淡者名绿花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5a 页 WYG0819-0433c.png
 可用染叶背枝干如初破箨新竹须用三绿染节下
 粉白用石青花染老竹用藤黄染枯竹枝干及叶梢
 笋箨皆土黄染笋箨上斑花及叶梢上水痕用檀色
 点染此其大略也若夫对合浅深斟酌轻重更在临
 时
 调绿之法先入稠胶研匀别煎槐花水相轻重和调
 得所依法濡笔须轻薄涂抹不要厚重及有痕迹亦
 须嵌墨道遏截勿使出入不齐尤不可露白若遇夜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5b 页 WYG0819-0433d.png
 则将绿盏以净水出胶了放乾明日更依前调用若
 只如此经宿则不可用矣
五笼套此是画之结裹尤须缜密后设色乾了子细看
 得无缺空漏落处用乾布净巾著力拂拭恐有色脱
 落处随便补治匀好除叶背外皆用草汁笼套叶背
 只用淡藤黄笼套
 草汁之法先将好藤黄浸开却用杀开螺青汁看深
 浅对合调匀便用若隔夜则不堪用若暑月则半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6a 页 WYG0819-0434a.png
 即不堪用矣
    墨竹谱(说郛作管/道升撰)
墨竹位置一如画竹法但干节枝叶四者若不由规矩
徒费工夫终不能成画矣凡濡墨有深浅下笔有重轻
逆顺往来须知去就浓淡粗细便见荣枯乃要叶叶著
枝枝枝著节山谷云生枝不应节乱叶无所归须一笔
笔有生意一面面得自然四面团圞枝叶活动方为成
竹然古今作者虽多得其门者或寡不失之于简略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6b 页 WYG0819-0434b.png
失之于繁杂或根干颇佳而枝叶谬误或位置稍当而
向背乖方或叶似刀截或身如板束粗俗狼藉不可胜
言其间纵有稍异常流仅能尽美至于尽善良恐未暇
独文湖州挺天纵之才比生知之圣笔如神助妙合天
成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纵心所欲不踰
绳准故一依其法布列成图庶几后之学者不陷于俗
恶知所当务焉
一画竿若只画一二竿则墨色且得从便若三竿之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7a 页 WYG0819-0434c.png
 前者色浓后者渐淡若一色则不能分别前后矣然
 后梢至根虽一节节画下要笔意贯穿梢头节短渐
 渐放长比至节根渐渐放短每竿须要墨色匀停行
 笔平直两边如界自然员正若拥肿偏邪墨色不匀
 间粗间细间枯间浓及节空匀长匀短皆文法所忌
 断不可犯颇见世俗用蒲絟槐皮或叠纸濡墨画竿
 无问根梢一样粗细又且板平全无员意但堪发笑
 学者切忌不宜仿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7b 页 WYG0819-0434d.png
二画节立竿既定画节为最难上一节要覆盖下一节
 下一节要承接上一节中间虽是断离却要有连属
 意上一笔两头放起中间落下如月少弯则便见一
 竿员混下一笔看上笔意趣承接不差自然有连属
 意不可齐大不可齐小齐大则如旋环齐小则如墨
 板不可太弯不可太远太弯则如骨节太远则不相
 连属无复生意
三画枝各有名目生叶处谓之丁香头相合处谓之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8a 页 WYG0819-0435a.png
 爪直枝谓之钗股从外画入谓之垛叠从里画出谓
 之迸跳下笔须要遒健员劲生意连绵行笔疾速不
 可迟缓老枝则挺然而起节大而枯瘦嫩枝则和柔
 而婉顺节小而肥滑叶多则枝覆叶少则枝昂风枝
 雨枝触类而长亦在临时转变不可拘于一律也尹
 白郓王随枝画断节既非文法今不敢取
四画叶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少迟留则
 钝厚不铦利矣然写竹者此为最难亏此一功则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8b 页 WYG0819-0435b.png
 复为墨竹矣法有所忌学者当知粗忌似桃细忌似
 柳一忌孤生二忌并立三忌如叉四忌如井五忌如
 手指及似蜻蜓翻正向背转侧低昂雨打风翻各有
 态度不可一例抹去如染皂绢无异也
    竹态谱
凡欲画竹者先须知其名目识其态度然后方论下笔
之法如散生之竹竿下谓之蚕头蚕头下正根谓之
又名竻旁引者谓之边或谓之鞭节间乳赘而生者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9a 页 WYG0819-0435c.png
之须傍根生时谓之行边边根出荀谓之伪笋又名二
笋丛生之竹根外出者谓之蝉肚根竹下插土者谓之
钻地根凡竹从根倒数上单节生枝者谓之雄竹双节
生枝者谓之雌竹或云从下第一节生单枝者谓之雄
竹生双枝者谓之雌竹生长挺挺然者多笋笋初出土
者谓之又名蕊又名(下巧/反)又名竹胎稍长谓之牙
渐长名茁又名䈚(徒改反/又音台)又名子又名苞又名菌过母
名□(音/官)别称曰箨龙曰锦绷儿曰玉版师蔀叶谓之苞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29b 页 WYG0819-0435d.png
箨又名箈解箨谓之箬半笋谓之初篁梢叶开尽名䉜
方为成竹竹谓之竿竿中之水结而为膏曰黄竿上
之肤曰筠竹之皮曰笢(武尽/反)刮下青皮谓之筎火烧谓
之□火烧出汗谓之沥竹之节曰箹(乙孝/反)竹列谓之笐
竹叶谓之(尹涉/反)竹叶下垂曰箁箬竹枝谓之天帚竹
花谓之箮(虚元/反)又名华草又名𥳇竹实谓之练实竹有
病谓之篵(二公/反)竹枯换根谓之䈙竹枚谓之个积竹曰
攒批条曰篾稨而为瓦曰杀青而尺截曰简联简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0a 页 WYG0819-0436a.png
策熨而为版曰㸣(音/业)竹貌谓之蓊(上/声)竹声谓之刘(去/声)
色谓之苍筤竹态谓之婵娟竹深谓之竹得风其体
夭屈谓之夭屈谓之笑生而曲曰箞弱曰䈒(上/声)此其名
目之大略也若夫态度则又非一致要辨老嫩荣枯风
雨明晦一一样态如风有疾慢雨有乍久老有年数嫩
有次序根干笋叶各有时候今姑从根生笋长至于生
成壮老枯瘁风雨疾乍各各态度依式图列如左虽未
能悉备抑亦可见其梗槩用资初学不为达者设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0b 页 WYG0819-0436b.png
    竹根二种(凡散生之竹类先一年行根而敷/生次年出笋而成竹丛生之类不)
     (待行根而频年出笋成竿/然须至次年方成枝叶也)
一散生之竹根皆横生而长如筀竹淡竹甜竹描头竹
 白竹篌竹水竹䈥竹窈竹竹浮竹江南竹双叶竹
 凤尾竹龙须竹寸金竹雪竹竹箪竹䉑竹广竹之
 类是也
一丛生之竹根皆丛生而下短如苦竹慈竹簧竹桃竹
 枝竹荡竹刺竹由衙竹䉡竹钩丝竹之类是也竹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1a 页 WYG0819-0436c.png
 为物非草非木不乱不杂虽出处不同盖皆一致散
 生者有长幼之序丛生者有父子之亲密而不繁疏
 而不陋冲虚简静妙粹灵通其可比于全德君子矣
 画为图轴如瞻古贤哲遗像自令人起敬慕是以古
 之作者于此亦尽心焉(画苑补益/)
   张退公墨竹记(不知何代人画苑补益/附于李衍之后今从之)
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故写
墨君以左右叶摆阴阳梢根一向一背雀爪相依相靠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1b 页 WYG0819-0436d.png
孤一迸二攒三聚五春夏长于柔和秋冬生于劈刋天
带晴兮偃叶而偃枝云带雨兮坠枝而坠叶顺风不一
字之铺带雨无人字之排传前代之法则作后世之规
矩大抵竹观叠叶树看生枝埽叶者尖不似芦细不似
柳三不似川五不似手写枝者嫩不直立老不斜撼干
不鼓架节不鹤膝攧竹者不可太速太速则忙忙而势
弱不可太慢太慢则迟迟而骨瘦又不可肥肥而体浊
亦不可瘦瘦而形枯亦不可长长而辽窎亦不可短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2a 页 WYG0819-0437a.png
而寒躁叶要轻重相间枝宜高下相得得之心应之手
心手相迎则无不妙矣斯者动秀士之吟情引骚人之
咏句若不识其机无能得其意节若翘鹤势若匙柄取
多意之功叠叶如排剑戟顺四时之气写枝似卧龙蛇
节不厌高如苏武之出塞爪不厌乱若张颠之醉书布
势体似玉笼舞势形如金凤翻身嫩叶柔梢不带雨而
披风苍枝老节须傲霜而擎雪嫩兮分竿梢而枯润风
雨兮取枝叶而厌垂六七八十兮成丛成簇一二三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2b 页 WYG0819-0437b.png
兮靠岸偎堤或垒或叠叶如鸟羽可排或曲或直节似
龙脊相厌枝可安于顶节叶可攧于枝梢梢贵健而活
叶贵少而清不杂春夏秋冬须题雪晴风雨若枝叶迸
跳古怪清奇此妙格之精极也(画苑补益/)
   元黄公望写山水诀
近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
 当尽心焉
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员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3a 页 WYG0819-0437c.png
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
 发生
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员之法须方多员少
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
 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
 著色不离乎此石著色要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3b 页 WYG0819-0437d.png
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
 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埽屈曲为之再用淡墨
 破
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间相对谓
 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
 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
 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4a 页 WYG0819-0438a.png
大槩树要填空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少
 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
 出现
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
 则要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吴装容易入眼便墨
 士气
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摸
 写记之分林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4b 页 WYG0819-0438b.png
 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
 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
山水中唯水口最难画
远水无湾远人无目
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派要取活流之源
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
 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
 山之形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5a 页 WYG0819-0438c.png
山坡中可以置屋舍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
 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要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
 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山下有水潭谓之濑画此甚有生意四边用树簇之
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
 之流矣
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著笔若无题目便不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5b 页 WYG0819-0438d.png
 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
 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
 此者为上矣
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
 后代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
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在上谓之矾头
 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6a 页 WYG0819-0439a.png
 而已
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
 映大槩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
 好著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先命题目此谓之上品古
 人作画胸次宽阔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
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扁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
 矾停夏月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6b 页 WYG0819-0439b.png
著色螺青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作画祗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
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
 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
 成惜墨如金是也
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辍耕录/)
   元王绎写像秘诀
凡写像须通晓相法盖人之面貌部位与夫五岳四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7a 页 WYG0819-0439c.png
各各不侔自有相对照处而四时气色亦异彼方叫啸
谈论之间本真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
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厎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先
兰台廷尉次鼻准鼻准既成以之为主若山根高取印
堂一笔下来如低取眼堂边一笔下来或不高不低在
乎八九分中侧边一笔下来次人中次口次眼堂次眼
次眉次额次颊次发际次耳次发次头次打圈打圈者
面部也必宜如此一一对去庶几无纤豪遗失近代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7b 页 WYG0819-0439d.png
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之道必欲其正襟危坐如泥塑
人方乃傅写因是万无一得此又何足怪哉吁吾不可
奈何矣
    采绘法
凡面色先用三朱腻粉方粉藤黄檀子土黄京墨合和
衬厎上面仍用厎粉薄笼然后用檀子墨水斡染面色
白者粉入少土黄胭脂不用胭脂则入三枝红者前件
色入少土朱紫堂者粉檀子老青入少胭脂黄者粉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8a 页 WYG0819-0440a.png
黄入少土朱青黑者粉入檀子土黄老青各一点粉薄
罩檀墨斡以上看颜色清浊加减用又不可执一也
口角胭脂淡如要带笑容口角两笔略放起
眼中白染瞳子外两笔次用烟子点睛墨打圈眼梢微
起有摺便笑
口唇上胭脂蓦
鼻色红胭脂微笼
面雀斑淡墨水斡麻檀水斡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8b 页 WYG0819-0440b.png
髯色黑者依鬓发渲紫者檀墨间渲黄红者藤黄檀子

发先用墨染次用烟子渲有间渲排渲乱渲当自取用
手指甲先用胭脂染次用粉染根
凡染妇女面色胭脂粉衬薄粉笼淡檀墨斡
凡染法白纸上先染后罩粉然后再染提掇绢则先衬
背后
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绯红用银朱紫花合 桃红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9a 页 WYG0819-0440c.png
用银朱胭脂合 玉红用粉为主入胭脂合 柏绿用
枝条绿入漆绿合 黑绿用漆绿入螺青合 柳绿用
枝条绿入槐花合 官绿即枝条绿是 鸭绿用枝条
绿入高漆合 月下白用粉入京墨合 鹅黄用粉入
槐花合 柳黄用粉入三绿标并少藤黄合 砖褐用
粉入烟合 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 艾褐
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 鹰背褐用粉入檀子
烟墨土黄合 银褐用粉入藤黄合 珠子褐用粉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39b 页 WYG0819-0440d.png
藤黄胭脂合 藕丝褐用粉入螺青胭脂合 露褐用
粉入少土黄檀子合 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绿烟墨
槐花合 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入烟墨合 檀褐用土
黄入紫花合 山谷褐用粉入土黄标合 枯竹褐用
粉土黄入檀子一点合 湖水褐用粉入三绿合 葱
白褐用粉入三绿标合 棠梨褐用粉入土黄银朱合
 秋茶褐用土黄入三绿槐花合 油里墨用紫花土
黄烟墨合 玉色用粉入高三绿合 驼色用粉漆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0a 页 WYG0819-0441a.png
标墨入少土黄合 氁子用粉土黄檀子入墨一点合
 蓝青用三青入高三绿合 金黄用槐花粉入胭脂
粉合 鸦青用苏青衬螺青罩 鼠毛褐用土黄粉入
墨合 不老红用紫花银朱合 葡萄褐用粉入三绿
紫花合 丁香褐用玉红为主入少槐花合 杏子绒
用粉螺青墨入檀子合 氁绫用紫花厎紫粉搭花样
 番皮用土黄银朱合 鹿胎用白粉厎紫花样 水
獭毡用粉土黄合 牙笏用好粉一点土黄粉凝 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0b 页 WYG0819-0441b.png
靴用烟墨标 柘木交椅用粉檀子土黄烟墨合 金
丝柘同上不入墨 紫袍用三青胭脂合其馀一一不
能备载在对物用色可也
凡合用颜色细色头青二青三青深中青浅中青螺青
与苏青二绿三绿花叶绿枝条绿南绿油绿漆绿黄丹
飞丹三朱土朱银朱枝红紫花藤黄槐花削粉石榴颗
绵胭脂檀子其檀子用银朱浅入老墨胭脂合(辍耕录/)
   明唐志契论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1a 页 WYG0819-0441c.png
    论枯树
写枯树最难得苍古每画最不可少即茂林盛夏亦须
用之山水诀云画无枯树则不疏通此之谓也但名家
枯树各各不同如荆关则秋冬二景最多其枯枝古而
浑乱而整简而有趣到郭河阳则用鹰爪加以细密又
或如垂槐盖仿荆关者多也如范宽则直上如埽帚样
亦有古趣李成则繁而琐碎笔笔清劲董源则一味古
雅简当而已倪元镇云画枯树也则此数君可以兼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1b 页 WYG0819-0441d.png
要皆难及者也非积习数十年妙出自然者不能仿其
万一今人假古画丘壑山石或能勉为仅似若到枯树
骨髓暴露矣是以知枯枝要妙最难
    论点苔
画不点苔山无生气昔人谓苔痕为美人簪花信不可
缺者又谓画山容易点苔难此何得轻言之盖近处石
上之苔细生丛木或杂草丛生至于高处大山上之苔
则松邪柏邪或未可知岂有长于突处不坚牢之理乃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2a 页 WYG0819-0442a.png
近有作画者率意点擢不顾其当与否傥以识者观之
皆浮寄如鸟鼠之粪堆积状耳那得有生气夫生气者
必点点从石缝中出或浓或淡或浓淡相间有一点不
可多一点不可少之妙天然妆就不失之密不失之疏
岂易事哉古画横苔直苔不点苔者往往有之要未有
一点不中窾者此皆是预先画山石无一笔颓败破坏
之处故临点自然加一点一点好看少一点容或无妨
也今人不察妄谓山石丑处须以苔遮掩之此愈遮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2b 页 WYG0819-0442b.png
以愈丑是以浮寄烦肿之病都坐于此
    论用笔用墨
古画谱言用笔之法未尝不详乃画家仅知皴刷点拖
四则而已此外如斡如渲如捽如擢其谁知之盖斡者
以淡墨重叠六七次加而深厚者也渲者有意无意再
用细笔细擦而淋漓使人不知数十次点染者也捽与
擢虽与点相同而实相异捽用卧笔彷佛乎皴而带水
擢用直指仿佛乎点而用力必八法皆通乃谓之善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3a 页 WYG0819-0442c.png
笔乃谓之善用墨
    论气运生动
气运生动与烟润不同世人妄指烟润遂谓生动何相
谬之甚也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俱谓之气而
又有气势有气力有气机此间即谓之运而生动处又
非运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而不板活
泼迎人要皆可默会而不可名言如刘褒画云汉图见
者觉热又画北风图见者觉凉又如画猫绝鼠图画大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3b 页 WYG0819-0442d.png
士渡海而灭风画龙点睛飞去此之谓也至如烟润不
过点墨无痕迹皴法不生涩而已岂可混而一之哉(绘/)
(事微言/)
   明杨慎论画家檀色
画家七十二色有檀色浅赭所合古诗所谓檀画荔枝
红也而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多用之试举其略
徐凝宫中曲云檀妆惟约数条霞花间词云背人匀檀
注又钿昏檀粉泪纵横又臂留檀印齿痕香又斜分八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4a 页 WYG0819-0443a.png
字浅檀蛾是也又云卓女晓春醲美小檀霞则言酒色
似檀色伊孟昌黄蜀葵诗檀点佳人喷异香杜衍雨中
荷花诗檀粉不匀香汗湿则又指花色似檀也(丹铅总/)
(录/)
   明董其昌画旨
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摺为主每一动笔便想转折处如
写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树有四肢谓四
面皆可作枝著叶也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4b 页 WYG0819-0443b.png
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
树头要转而枝不可繁枝头要敛不可放树梢要放不
可紧
宋人多写垂柳又有点叶柳不难画只要分枝头得势
耳点柳之妙在树头员铺处只以汁绿渍出又要森萧
有迎风摇飏之思其枝须半明半暗又春二月柳未垂
条秋九月柳已衰飒俱不可混设色亦须体此意也
画须先工树木但四面有枝为难耳山不必多以简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5a 页 WYG0819-0443c.png

作云林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员笔其佳处在
笔法秀峭耳宋人院体皆用员皴北苑独稍纵故为一
小变倪云林黄子久王叔明皆从北苑起祖故皆有侧
笔云林其尤著者也
北苑画小树不先作树枝及根但以笔点成形画山即
用画树之皴此人所不知乃诀法也
北苑画杂树但只露根而以点叶高下肥瘦取其成形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5b 页 WYG0819-0443d.png
此即米画之祖最为高雅不在斤斤细巧
作画凡山俱要有凹凸之形先钩山外势形像其中则
用直皴此子久法也
山之轮廓先定然后皴之今人从碎处积为大山此最
是病古人运大轴只三四大分合所以成章虽其中细
碎处甚多要之取势为主
画树之诀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其向背
俯仰全于曲中取之或曰然则诸家不有直干乎曰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6a 页 WYG0819-0444a.png
虽直而生枝发节处必不都直也董北苑树作劲挺之
状特曲处简耳李营丘则千屈万曲无复直笔矣
赵大年平远写湖天渺茫之景极不俗然不耐多皴虽
云学维而维画正有细皴者乃于重山叠嶂有之赵未
能尽其法也
画树木各有分别如画潇湘图意在荒远灭没即不当
作大树及近景丛木画五岳亦然如画园亭景可作杨
柳梧竹及古桧青松若以园亭树木移之山居便不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6b 页 WYG0819-0444b.png
矣若重山复嶂树木又当直枝直干多用攒点彼此相
藉望之模糊郁葱似入林有猿啼虎嗥者乃称至春夏
秋冬风晴雨雪又不在言也
董北苑画树多有不作小树者如秋山行旅是也又有
作小树但只远望之似树其实凭点缀以成形者余谓
此即米氏落茄之源委盖小树最要淋漓约略简于枝
柯而繁于形影
枯树最不可少时于茂林中间出乃见苍秀树虽桧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7a 页 WYG0819-0444c.png
杨柳椿槐要得郁郁森森其妙处在树头与四面参差
一出一入一肥一瘦处古人以木炭画圈随圈而点之
正为此也
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有无笔墨
者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
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古人云石分三面此语是笔
亦是墨可参之
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此画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7b 页 WYG0819-0444d.png
(容台集/)
   明陈继儒论皴法
皴法董元麻皮皴范宽雨点皴(俗云芝/麻皴)李将军小斧劈
皴李唐大斧劈皴巨然短笔麻皮皴江贯道师巨然泥
里拔钉皴夏圭师李唐米元晖拖泥带水皴先以水笔
皴后却用墨笔(妮古录/)
   明顾凝远论写生
昔人写生先用心于行干分寸之间几多诘曲肤理纵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8a 页 WYG0819-0445a.png
横各覈名实虽有偃仰柔劲不同自具迎旸承露之态
勾萌拆甲以致花叶葳蕤脱瓣垂实皆一气呵成绝无
做作今人一枝一干既少别白朝荣夜舒情性全乖无
惑乎花不附本本不附土剪䌽欺人生意何在所以贵
贱修促苗裔㡭延皆可徵效(画引/)
   明汪砢玉论画
    绘事名目
(不描彩色/涂染出)     渲(翎毛谓/之染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8b 页 WYG0819-0445b.png
(界画/屋宇)       描(白描/人物)
(看真本/对临)      摸(用纸/拓影)
(对面/传)       写(花果草木/禽兽写生)
    画则
白描        水墨
浅绛色       轻笼薄罩
五色轻淡      吴装
大著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9a 页 WYG0819-0445c.png
    古今描法(一十/八等)
高古游丝描(十分尖笔/如曹衣纹) 琴弦描(如周/举类)
铁线描(如张/叔厚)     行云流水描
马蝗描(马和之顾兴裔/类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武洞/清)
混描(人多/描)      橛头描(秃笔也马/远夏圭)
曹衣描(魏曹/不兴)     折芦描(如梁楷尖笔细/长长撇纳也)
橄榄描(江西颜/晖也)    枣核描(尖大/笔也)
柳叶描(似吴道子/观音笔)   竹叶描(笔肥短/撇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49b 页 WYG0819-0445d.png
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也)  减笔(马远梁/楷之类)
柴笔描(粗大减/笔也)    蚯蚓描
    皴树法
松皮如鳞皴(写针有鼠尾蝴蝶/车轮爪离等名)
柏皮如绳皴     柳身皴如交叉麻皮皴
梅身要点擦横皴   梧桐树身稀二三笔横皴
    树枝四等
丁香(范/宽)       雀爪(郭/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0a 页 WYG0819-0446a.png
火燄(李遵/道)      拖枝(马/远)
    树叶二十七等
描叶(有八/等)      墨叶(一/等)
著色叶(一十/八等)
    皴石法
麻皮皴(董源巨然/短笔麻皴)   直擦皴(关仝/李成)
雨点皴(范宽俗名芝麻皴诸家皴法俱/备赖头山丁香树芝麻点缀皴)
大斧劈皴(李唐马/远夏圭)   小斧劈皴(李将军/刘松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0b 页 WYG0819-0446b.png
长斧劈皴(许道宁颜晖是也/名曰雨淋墙头)
巨然短笔皴(江贯道/师巨然)  泥里拔钉皴(夏圭师/李唐)
米元晖拖泥带水皴(先以水遍抹山形坡石大小/之处然后蘸佳墨横笔拖之)
又乱云皴      弹涡皴
鬼面皴       骷髅皴
马牙勾(如李将军赵千里先勾勒成山却以大青绿/著色方用螺青苦绿碎皴染兼泥金石脚)
    写石二十六种
飞白(无色竹/兰上用)     云母(中/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1a 页 WYG0819-0446c.png
山字(大青/石)     太湖(大黑/石)
盘陀       石笋(上尖/下大)
佛座大石     鬼面
骷髅(与上/同)     狮子(可大/石)
卧虎(同/上)      羊肚(白色小石植/竹蒲盆中)
马牙(勾/描)      马鞍(半大/石)
鹅子(小碎/石)     鹰座(大/石)
蚌蛤(小/石)      牡砺(如云/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1b 页 WYG0819-0446d.png
虾蟆       弹窝(大/石)
浆脑(白粉点出小/石亦可置盆)  笔架(势如/山)
插剑(细长/如剑)     坡脚(乱/石)
灵碑(青黑色仕女/竹木上用)  勾勒(白珊瑚纲/描)
   明沈颢画麈
    辨景
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
    笔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2a 页 WYG0819-0447a.png
笔与墨最难相遭具境而皴之清浊在笔有皴而势之
隐现在墨
米襄阳用王洽之泼墨参以破墨积墨焦墨故融厚有
味予读天随子传悟飞墨法轮廓布皴之后绡背烘熳
以显气韵沈郁令不易测
寒山凡夫与予论笔尖笔根即偏正锋也一日从晋人
渴笔书得画法题曰树格落落山骨索索溪蒙草茸云
秀其中卒笔恍顾妄穷真露古人云画无笔踪如书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2b 页 WYG0819-0447b.png
藏锋若腾觚大埽作山水障当是狂章笔迹不计
    位置
近日画少丘壑习得搬前换后法耳
大痴谓画须留天地之位常法也予每画云烟著厎危
峰突出一人缀之有振衣千仞势客讶之予曰此以绝
顶为主若儿孙诸岫可以不呈岩脚枯根可以不露令
人得之纸笔之外客曰古人写梅剔竹作过墙一枝离
奇具势若用全干繁枝套而无味亦此意乎予曰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3a 页 WYG0819-0447c.png
行家位置稠寒不虚情韵特减傥以惊云落霭束峦笼
树便有活机米氏谓王维画见之最多皆如刻画不足
学惟以云山为墨戏虽偏锋语亦不可无
古人有活落处残剩处嫩率处
郭河阳云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予亦云远山
有平无曲远水有去无来远人宜孤不宜似
一幅中有不紧不要处特有深致
先察君臣呼应之位或山为君而树辅或树为君而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3b 页 WYG0819-0447d.png
佐然后奏管傅墨若用朽炭踌躇更易神馁气索愈想
愈劣
    刷色
右丞云水墨为上诚然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
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
    点苔
山石点苔水泉索线常法也叔明之渴苔仲圭之攒苔
是二氏之一种今之学二氏以苔取肖钝汉也古多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4a 页 WYG0819-0448a.png
不用苔者恐覆山脉之巧障皴法之妙今人画不成观
必须丛点不免媸女添痴之诮
    命题
自题非工不若用古用古非解不若无题题与画互为
注脚此中小失奚啻千里
    落款
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
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4b 页 WYG0819-0448b.png
迂瓒字法遒逸或诗尾用跋或跋后系诗随意成致宜

衡山翁行款清整石田晚年题写洒落每侵画位翻多
奇趣白阳辈效之
一幅中有天然候款处失之则伤局(说郛/)
   无名氏画山水诀
画有十三科何以独重山水纸才一二幅已知写尽精
神初非学力能成自是天机好到丹青未见收之格范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5a 页 WYG0819-0448c.png
有甚工夫只遮打头准为妙手唐则郑虔王摩诘之辈
宋则郭熙朱学士之流儒者多能绘工难学所以明窗
净几佳楮轻缣号为小墨神仙遍貌烟霞境界曲尽变
态眼前景象层层出笔厎江山涏涏生脚根踏尽四海
五湖心中方有千崖万壑远近先分宾主布置全在安
排淡墨干而秃笔皴宿笔烘而浓墨解妙处不劳用托
因地须使烟煤远水无波巨浪有崩腾之状遥峰露影
近山宜点龊之繁春树薄而秋树疏夏云浓而冬云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5b 页 WYG0819-0448d.png
点梢有丁香鹿角皴石有斧脑箭头水边宜著孤舟岭
外深藏野寺人物则三四点而成江村则八九家宜画
风烟起则千里俱昏雪月白则三更如画禽鸟多栖古
木楼台半隔疏林巅崖作古木垂藤怒石起飞沦溅瀑
大图障先观气势小景致只作微茫钱唐带月观潮左
蠡无风起浪烟迷露寺日落垂亭平沙阔落雁成行山
径晚征夫问宿墨浓淡则路分远近笔老嫩则树有阴
阳地灵难以秘藏心匠齐凭收拾盈尺写寰中之景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6a 页 WYG0819-0449a.png
 人怀物外之思讶蓬岛而隔尘凡截匡庐而归户牖细
 评详断可擅名家技能压尽众人盘礴原非庸史一艺
 曲折但观纸上之图元气淋漓半吐胸中之异(画苑补/)
 (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四目录 第 56b 页 WYG0819-0449b.pn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