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a 页 WYG0819-03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目录
  第十三卷
   论画三(画法上/)
    梁元帝山水松石格
    唐王维山水诀
    唐王维山水论
    唐张彦远论画六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b 页 WYG0819-0391b.png
    唐张彦远论画山水树石
    唐张彦远论画工用拓写
    五代荆浩画说
    五代荆浩笔法记
    宋黄休复论画石
    宋董羽画龙辑议
    宋李成山水诀
    宋郭熙山水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a 页 WYG0819-0392a.png
   宋郭熙画诀
   宋苏轼论画竹
   宋苏轼论传神
   宋苏轼论画水
   宋郭若虚论制作楷模
   宋韩拙山水纯全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a 页 WYG0819-039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十三
  论画三(画法上/)
    梁元帝山水松石格
 夫天地之名造化为灵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
 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由是设粉壁运神情素
 屏连隅山脉溅瀑首尾相映项腹相近丈尺分寸约有
 常程树石云水俱无正形树有大小丛贯孤平扶疏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b 页 WYG0819-0392d.png
 直耸拔凌亭乍起伏于柔条便同文字(原阙/八字)或难合于
 破墨体向异于丹青隐隐半壁高潜入冥插空类剑陷
 地如坑秋毛冬骨夏荫春英炎绯寒碧暖日凉星巨松
 沁水喷之蔚冂褒茂林之幽趣割杂草之芳情泉源至
 曲雾破山明精蓝观宇桥彴关城行人犬吠兽走禽惊
 高墨犹绿下墨犹赪水因断而流远云欲坠而霞轻桂
 不疏于胡越松不难于弟兄路广石隔天遥鸟征云中
 树石宜先点石上枝柯末后成高岭最嫌邻刻石远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a 页 WYG0819-0393a.png
大忌学图经审问既然传笔法秘之勿泄于户庭(画苑/)
(补益/)
   唐王维山水诀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
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
冬生于笔下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岐莫作
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
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b 页 WYG0819-0393b.png
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
是疏疏泛舟楫之桥梁且宜高耸著渔人之钓艇低乃
无妨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峭壁巉岩之处莫可通
途远岫与云容相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山钩锁处沿流
最出其中路接危时栈道可安于此平地楼台偏宜高
柳映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远景烟笼深岩
云锁酒旗则当路高悬客帆宜遇水低挂远山须要低
排近树唯宜拔迸手亲笔砚之馀有时游戏三昧岁月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a 页 WYG0819-0393c.png
遥永颇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
塔顶参天不须见殿似有似无或上或下茅堆土埠半
露檐廒草舍庐亭略呈樯柠 山分八面石有三方闲
云切忌芝草样 人物不过一寸许松柏上现二尺长
(说郛/)
   唐王维山水论(画苑补益作/荆浩山水赋)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
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b 页 WYG0819-0393d.png
诀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楼台树塞道路人塞石看三
面路看两头树看顶𩕳水看风脚此是法也凡画山水
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岭有穴者岫峭壁者崖悬
石者岩形员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名为壑也两山
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
为坂也依此者粗知山水之髣髴也观者先看气象后
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
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6a 页 WYG0819-0394a.png
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可置有路处则
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
密处则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
水㾗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
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
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
而萧森有雨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
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6b 页 WYG0819-0394b.png
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早景则千山欲晓
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
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
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
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
芦鸟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
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
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7a 页 WYG0819-0394c.png
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
得一般山藉树而为衣树藉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
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
手之画山水也(王氏画苑/)
   唐张彦远论画六法
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
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
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遗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7b 页 WYG0819-0394d.png
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
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
形似在其间矣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
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
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
也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
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然则古之嫔
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台阁竦峙古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8a 页 WYG0819-0395a.png
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
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
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
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至于鬼神
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
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至于经营位置则
画之总要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
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毕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8b 页 WYG0819-0395b.png
也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
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
也呜呼今之人斯艺不至也宋朝顾骏之常结搆高楼
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
豪天地阴惨则不操笔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
和其墨滓徒污绢素岂曰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
贵冑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
能为也(历代名画记/)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9a 页 WYG0819-0395c.png
   唐张彦远论画山水树石
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
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
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详古人之意
专在显其所长而不守于俗变也国初二阎擅美匠学
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
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结菀柳功倍愈拙不胜
其色吴道玄者天付劲豪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9b 页 WYG0819-0395d.png
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
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树石之状妙于韦鶠
穷于张通(张璪/也)通能用紫毫秃锋以掌摸色中遗巧饰
外若浑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杨仆射之奇赡朱审之
浓秀王宰之巧密刘商之取象其馀作者非一皆不过
之近代有侯莫陈厦沙门道芬精致周沓皆一时之秀
也吴兴郡南堂有两壁树石余观之而叹曰此画位置
若道芬迹类宗偃是何人哉吏对曰有徐表仁者初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0a 页 WYG0819-0396a.png
僧号宗偃师道芬则入室今寓于郡侧年未衰而笔力
奋疾召而来徵他笔皆不类遂指其单复曲折之势耳
剽心晤成若宿构使其凝意且启幽襟迨乎搆成亦窃
奇状向之两壁盖得意深奇之作观其潜蓄岚濑遮藏
洞泉蛟根束鳞危干凌碧重质委地青飙满堂吴兴茶
山水石奔异境与性会乃召于山中写明月峡因叙其
所见庶为知言知之者解颐不知者拊掌(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论画工用拓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0b 页 WYG0819-0396b.png
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
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
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
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
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
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
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纨吴练冰素雾绡精
润密致机杼之妙也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越巂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1a 页 WYG0819-0396c.png
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上品/石绿)蜀郡之鉊华(黄丹也/出本草)
始兴之解锡(胡/粉)研鍊澄汰深浅轻重精粗林邑昆崙之
(雌黄也忌/胡粉同用)南海之蚁(紫也造粉胭脂/吴绿谓之赤胶也)云中之鹿
胶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采章之/用也)漆姑汁鍊煎并为
重采郁而用之(古画皆用漆姑汁若鍊煎谓/之郁色于绿色上重用之)古画不用
头绿大青(画家呼粗绿为头/绿粗青为大青)取其精华接而用之百年
传致之胶千载不剥绝仞食竹之豪一划如剑江南地
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迹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1b 页 WYG0819-0396d.png
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淮南子曰宋人善画吴人善
(冶赋/色也)不亦然乎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
备摹写(顾恺之有/摹拓妙法)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彩笔
踪亦有御府拓本谓之官拓国朝内库翰林集贤袐阁
拓写不辍承平之时此道甚行艰难之后斯事渐废故
有非常好本拓得之者所宜宝之既可希其真踪又得
留为證验遍观众画惟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
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2a 页 WYG0819-0397a.png
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
所谓画之道也(历代名画记/)
   五代荆浩画说
灵台记整精致朝洗笔暮出颜勤渲砚习描戳学梳渲
谨点画烘天青泼地绿上叠竹贺松熟长写梅人兰蒲
湛稽菊匀锤绢冬胶水夏胶漆将无项女无肩佛秀丽
淡仙贤人雄伟美人长宫样妆坐看五立量七若要笑
眉弯嘴挠若要哭眉锁蹙气努狠眼张拱愁的龙现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2b 页 WYG0819-0397b.png
降啸的凤意腾翔哭的狮跳舞戏龙的甲却无数虎尾
点十三斑人徘徊山宾主树参差水曲折虎威势禽噪
宿花馥郁虫捕捉马嘶蹶牛行卧藤点做草画率红间
黄秋叶堕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
光于思忖不如见色施明物件便(唐六如画谱/)
   五代荆浩笔法记(一名画/山水录)
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
神钲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3a 页 WYG0819-0397c.png
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
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
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
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明
年春来于石鼓岩间遇一叟因问具以其来所由而荅
之叟曰子知笔法乎曰叟仪形野人也岂知笔法邪叟
曰子岂知吾所怀邪闻而惭骇叟曰少年好学终可成
也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3b 页 WYG0819-0397d.png
六曰墨曰画者华也但贵似得真岂此挠矣叟曰不然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
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
也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
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谢曰故知
书画者名贤之所学也耕生知其非本玩笔取与终无
所成惭惠受要定画不能叟曰嗜欲者生之贼也名贤
纵乐琴书图画代去杂欲子既亲善但期终始所学勿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4a 页 WYG0819-0398a.png
为进退图画之要与子备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
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
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
非因笔复曰神妙奇巧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妙者
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奇者荡迹不
测与真景或乖异致其理偏得此者亦为有笔无思巧
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此谓实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4b 页 WYG0819-0398b.png
足而华有馀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
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
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
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夫病有二一曰无形二曰有
形有形病者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
于岸可度形之类也是如此之病不可改图无形之病
气韵俱泯物象全乖笔墨虽行类同死物以斯格拙不
可删修子既好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原夫木之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5a 页 WYG0819-0398c.png
为受其性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如密如疏匪青匪翠
从微自直萌心不低势既独高枝低复偃倒挂未坠于
地下分层似叠于林间如君子之德风也有画如飞龙
蟠虬狂生枝叶者非松之气韵也柏之生也动而多屈
繁而不华捧节有章文转随日叶如结线枝似衣麻有
画如蛇如素心虚逆转亦非也其有楸桐椿栎榆柳桑
槐形质皆异其如远思即合一一分明也山水之象气
势相生故尖曰峰平曰顶员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5b 页 WYG0819-0398d.png
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通山中曰谷不通曰峪峪
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
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夫画山水无此象亦非也有画
流水下笔多狂文如断线无片浪高低者亦非也夫雾
云烟霭轻重有时势或因风象皆不定须去其繁章采
其大要先能知此是非然后受其笔法曰自古学人孰
为备矣叟曰得之者少谢赫品陆之为胜今已难遇亲
踪张僧繇所遗之图甚亏其理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6a 页 WYG0819-0399a.png
如水晕墨章兴吾唐代故张璪员外树石气韵俱盛笔
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曲庭
与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
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李将
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项容山人
树石顽涩棱角无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然
于放逸不失真元气象元大创巧媚吴道子笔胜于象
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陈员外及僧道芬以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6b 页 WYG0819-0399b.png
粗升凡格作用无奇笔墨之行甚有形迹今示子之径
不能备词遂取前写者异松图呈之叟曰肉笔无法筋
骨皆不相转异松何之能用我既教子笔法乃赍素数
幅命对而写之叟曰尔之手我之心吾闻察其言而知
其行子能与我言咏之乎谢曰乃知教化圣贤之职也
禄与不禄而不能去善恶之迹感而应之诱进若此敢
不恭命因成古松赞曰不凋不容惟彼贞松势高而险
屈节以恭叶张翠盖枝盘赤龙下有蔓草幽阴蒙茸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7a 页 WYG0819-0399c.png
何得生势近云峰仰其擢干偃举千重巍巍溪中翠晕
烟笼奇枝倒挂徘徊变通下接凡木和而不同以贵诗
赋君子之风风清匪歇幽音凝空叟嗟异久之曰愿子
勤之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吾之所居即石鼓岩间所字
即石鼓岩子也曰愿从侍之叟曰不必然也遂亟辞而
去别日访之而无踪后习其笔术尝重所傅今遂修集
以为图画之轨辙耳(笔法记/)
   宋黄休复论画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7b 页 WYG0819-0399d.png
前辈画太湖石皆以浅深墨淡嵌空而已黄居宝以笔
端摤擦(上七常反/下七葛反)文理纵横夹杂砂石棱角峭硬如虬
虎将踊厥状非一也其有画松竹花雀变态旧规皆如
湖石之类(益州名画录/)
   宋董羽画龙辑议
画龙者得神气之道也神犹母也气犹子也以神召气
以母召子孰敢不致所以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潜于
渊深入无厎人不可得而见也古今画图者角难推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8a 页 WYG0819-0400a.png
形貌其状乃分三停九似而已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
腹至尾三停也九似者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
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是名为九似也
雌雄有别雄者角浪凹峭目深鼻豁须尖鳞密上壮下
杀朱火烨烨雌者角靡浪平目肆鼻直鬐员鳞薄尾壮
于腹龙开口者易为巧合口者难为功但要挥豪落墨
随笔而生筋骨精神伫出为佳贵乎血目生威朱须激
发鳞介藏烟鬃鬣肘毛爪牙噀伏其雨露踊跃腾空点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8b 页 WYG0819-0400b.png
其目而飞去若张僧繇叶公则其人也(唐六如画谱/)
   宋李成山水诀
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
物摆布高低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
轻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辟绰繁细则失神发
树枝左长右短立石势上重下轻摆布裁插势使相偎
上下云烟取秀不可太多多则散漫无神左右林麓铺
陈不可太繁繁则拍塞不舒山高峻无使倾危水深远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9a 页 WYG0819-0400c.png
勿教穷涸路须曲折山要高昂孤城置之远边墟市依
于山脚雪天不用云烟雨里无多远望山水仍居隘窄
渔翁要在平滩朝晴晃朗暮雨阴昏舍屋不在多开鱼
钓有时而作藤蔓依缠古木窠丛簇扎山头高山烟锁
其腰长岭云翳其脚远水萦纡而来还用云烟以断其
派怪石巉岩而立仍须土阜以培其根原野旷荡相连
苍山依其低浅石须员混锋芒八面棱层木要交叉挺
干四时枯茂迅风拔木暴雨崩崖浅流则岸畔平滩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19b 页 WYG0819-0400d.png
涧则陡崖直下耸坡之土必要高低则地浅烟林之木
亦宜疏密则繁絮重岩切忌头齐群峰更宜高下孤峰
远设野水遥拖道路时隐时显桥梁或有或无远怕阴
昏近防重浊颠崖怪石不用频施峻岭枯槎也宜少作
遥烟远曙太繁恐失朝昏密树稠林断续防他版刻山
原峻险依稀樵径犹存崖岸倾危隐约云林深暗平川
虽远参差皴染而成流水泉源彷佛还多攧扑布两路
有明有晦起双峰陡高陡低雾薄明爽舒晴烟蔼濛腾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0a 页 WYG0819-0401a.png
欲雨乔木耸直蟠屈者一株两株乱石礧堆奇怪者三
块两块点树叶稀疏间密皴石脉以重分轻亭庵不在
常施楼观仍须间作人物转顾多般野店犹防相似气
象春山明媚夏木繁阴秋林摇落萧疏冬树槎牙妥帖
树根栽插龙爪宛若㧓拿石布棱层根脚还须带土之
字水不过三转溅瀑水不过两重侵天一道飞泉涌瀑
多湍彻厎翻涛巨浪浅濑平流烟波茫茫云浪浩浩山
无独木石不孤单林烟一派便休古木数株而已乔木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0b 页 WYG0819-0401b.png
疏于平野矮窠密布山头孤烟远自水边薄霭骤依岩
脚野桥寂寞遥通竹坞人家古寺萧条掩映松林佛塔
春水绿而潋艳夏津涨而瀰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
而凝泚新窠肥滑岸石须要皴苍古树槎牙景物兼还
秀媚分清分浊庶几轻重相兼淳重淳轻病在偏枯损
体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叠巘层峦但起伏峥
嵘而各异不迷颠倒回还自然游戏三昧(画苑补益/)
   宋郭熙山水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1a 页 WYG0819-0401c.png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其常处
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
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
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
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
俗之行而必与箕颍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
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
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1b 页 WYG0819-0401d.png
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
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
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

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馀消缩为小景而不少
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
临之则价低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2a 页 WYG0819-0402a.png
之形势气象若士女人物小小之笔即掌中几上一展
便见一览便尽此皆画之法也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
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
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
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
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
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2b 页 WYG0819-0402b.png
画亦有相法李成子孙昌盛其山脚地面皆浑厚阔大
上秀而下丰合有后之相也非特论相兼理当如此故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
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
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
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
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3a 页 WYG0819-0402c.png
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
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
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
妆冬山惨澹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
烟岚之景象正矣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
习不能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
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山之人物以标道路
山之楼观以标胜槩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3b 页 WYG0819-0402d.png
谷断续以分浅深水之津渡桥梁以足人事水之渔艇
钓竿以足人意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
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
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
众木之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
帅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
陵愁挫之态也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
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4a 页 WYG0819-0403a.png
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
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
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
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
变态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
不究乎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
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
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4b 页 WYG0819-0403b.png
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
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
处此画之意外妙也
东南之山多奇秀天地非为东南私也东南之地极下
水潦之所归以漱濯开露之所出故其地薄其水浅其
山多奇峰峭壁而斗出霄汉之外瀑布千丈飞落于云
霞之表如华山垂溜非不千丈也如华山者鲜尔纵有
浑厚者亦多出地上而非出地中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5a 页 WYG0819-0403c.png
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非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极高
水源之所出以冈陇拥肿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其
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
迤逦拔萃于四达之野如嵩山少室非不峭拔也如嵩
少类者鲜尔纵有峭拔者亦多出地中而非地上也
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
岫泰山特好主峰天台武夷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
王屋林虑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天地宝藏所出先圣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5b 页 WYG0819-0403d.png
窟宅所隐奇崛神秀莫可穷其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
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
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
吾画此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佳张颠见公
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今执笔者所养之不
扩充所览之不淳熟所经之不众多所取之不精粹而
得纸拂壁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
于溪山之颠哉后生妄语其病可数何谓所养欲扩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6a 页 WYG0819-0404a.png
近者画手有仁者乐山图作一叟支颐于峰畔智者乐
水图作一叟侧耳于岩前此不扩充之病也盖仁者乐
山宜如白乐天草堂图山居之意裕足也智者乐水宜
如王摩诘辋川图水中之乐饶给也仁智所乐岂只一
夫之形状可见之哉何谓所览欲淳熟近世画工画山
则峰不过三五峰画水则波不过三五波此不淳熟之
病也盖画山高者下者大者小者盎晬向背颠顶朝揖
其体浑然相应则山之美意足矣画水齐者汨者卷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6b 页 WYG0819-0404b.png
飞激者引而舒长者其状宛然自足则水之态富赡也
何谓所经之不众多近世画手生吴越者写东南之耸
瘦居咸秦者貌关陇之壮浪学范宽者乏营丘之秀媚
师王维者阙关仝之风骨凡此之类咎在于所经之不
众多也何谓所取之不精粹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
之水岂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
鲁而胜绝者龙岩一槩画之版图何异凡此之类咎在
于所取之不精粹也故专于坡陀失之粗专于幽閒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7a 页 WYG0819-0404c.png
之薄专于人物失之俗专于楼观失之冗专于石则骨
露专于土则肉多笔迹不混成谓之疏疏则无真意墨
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水不潺湲则谓之死水
云不自在则谓之冻云山无明晦则谓之无日影山无
隐见则谓之无烟霭今山日到处明日不到处晦山因
日影之常形也明晦不分焉故曰无日影今山烟霭到
处隐烟霭不到处见山因烟霭之常态也隐见不分焉
故曰无烟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7b 页 WYG0819-0404d.png
山大物也其形欲耸拔欲偃蹇欲轩豁欲箕踞欲盘礴
欲浑厚欲雄豪欲精神欲严重欲顾盼欲朝揖欲上有
盖欲下有乘欲前有据欲后有倚欲下瞰而若临观欲
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体也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
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
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
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8a 页 WYG0819-0405a.png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
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
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
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山有高有下高者血脉在下其肩股开张基脚壮厚峦
岫冈势培拥相勾连映𢃄不绝此高山也故如是高山
谓之不孤谓之不仆下者血脉在上其颠半落项领相
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直下深插莫测其浅深此浅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8b 页 WYG0819-0405b.png
也故如是浅山谓之不薄谓之不泄高山而孤体干有
仆之理浅山而薄神气有泄之理此山水之体裁也
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水者天地之血
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
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
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
不生无深远则浅无平远则近无高远则下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9a 页 WYG0819-0405c.png
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
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
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
在三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瞭
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山有三大山大于木木大于人山不数十重如木之大
则山不大木不数十百如人之大则木不大木之所以
比夫人者先自其叶而人之所以比夫木者先自其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29b 页 WYG0819-0405d.png
木叶若干可以敌人之头人之头自若干叶而成之则
人之大小木之大小山之大小自此而皆中程度此三
大也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
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盖山尽出不唯无秀
拔之高兼何异画碓觜水尽出不唯无盘折之远兼何
异画蚯蚓
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0a 页 WYG0819-0406a.png
以足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
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远山无皴远水无
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林泉高致/)
   宋郭熙画诀
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
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见世之初
学据把笔下去率尔立意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
目已令人意不快那得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0b 页 WYG0819-0406b.png
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
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
上下也
林石先理会一大松名为宗老宗老已定方作以次杂
窠小卉女萝碎石以其一山表之于此故曰宗老如君
子小人也
山有戴土山有戴石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
木肥茂木有在山木有在水在山者土厚之处有千尺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1a 页 WYG0819-0406c.png
之松在水者土薄之处有数尺之蘖水有流水石有盘
石水有瀑布石有怪石瀑布练飞于林表怪石虎蹲于
路隅雨有欲雨雪有欲雪雨有大雨雪有大雪雨有雨
霁雪有雪霁风有急风云有归云风有大风云有轻云
大风有吹沙走石之势轻云有薄罗引素之容
店舍依溪不依水冲依溪以近水不依水冲以为害或
有依水冲者水虽冲之必无水害处也村落依陆不依
山依陆以便耕不依山以为耕远或有依山者山之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1b 页 WYG0819-0406d.png
必有可耕处也
大松大石必画于大岸大坡之上不可作于浅滩平渚
之边
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
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
妙也哉此亦非难近取诸书法正与此类也故说者谓
王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之执笔转腕以结字
此正与论画用笔同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2a 页 WYG0819-0407a.png
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或曰墨之用何如荅曰用
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
砚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东川
与西山笔用尖者员者粗者细者如针者如刷者运墨
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
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而取
青黛杂墨水而用之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
润而不枯燥用浓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浓与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2b 页 WYG0819-0407b.png
则松棱石角不瞭然故尔瞭然然后用青墨水重叠过
之即墨色分明常如雾露中出也淡墨重叠旋旋而取
之谓之干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
墨再三而淋之谓之渲以水墨滚同而泽之谓之刷以
笔头直往而指之谓之捽以笔头特下而指之谓之擢
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以笔
引而去之谓之画画施于楼屋亦施于松针雪色用淡
浓墨作浓淡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烟色就缣素本色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3a 页 WYG0819-0407c.png
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风色用黄土或埃
墨而得之土色用淡墨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
而浅深取之瀑布用缣素本色但焦墨作其旁以得之
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画
之处所须冬燠夏凉宏堂邃宇画之志思须百虑不干
神盘意豁老杜诗所谓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
不受相促逼王宰始肯留真迹斯言得之矣一种画春
夏秋冬各有始终晓暮之类品意物色便当分解况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3b 页 WYG0819-0407d.png
间各有趣哉其他不消拘四时而经史诸子中故事又
各须临时所宜者为可谓如春有早春云景早春雨景
残雪早春雪霁早春雨霁早春烟雨早春寒云欲雨春
早春晚景晓日春山春云欲雨早春烟霭春云出谷满
溪春溜春雨春风作斜风细雨春山明丽春云如白鹤
皆春题也
夏有夏山晴霁夏山雨霁夏山风雨夏山早行夏山林
馆夏雨山行夏山林木怪石夏山松石平远夏山雨过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4a 页 WYG0819-0408a.png
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夏山雨罢云归夏
雨溪谷溅瀑夏山烟晓夏山烟晚夏日山居夏云多奇
峰皆夏题也
秋有初秋雨过平远秋霁亦曰秋山雨霁秋风雨霁秋
云下陇秋烟出谷秋风欲雨又曰西风欲雨秋风细雨
亦曰西风骤雨秋晚烟岚秋山晚意秋山晚照秋晚平
远远水澄清疏林秋晚秋景林石秋景松石平远秋景
皆秋题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4b 页 WYG0819-0408b.png
冬有寒云欲雪冬阴密雪冬阴霰雪朔风飘雪山涧小
雪四溪远雪雪后山家雪中渔舍舣舟沽酒踏雪远沽
雪溪平远又曰风雪平远绝涧松雪松轩醉雪水榭吟
风皆冬题也
晓有春晓秋晓雨晓雪晓烟岚晓色秋烟晓色春霭晓
色皆晓题也
晚有春山晚照雨过晚照雪残晚照疏林晚照平川返
照远水晚照暮山烟霭僧归溪寺客到晚扉皆晚题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5a 页 WYG0819-0408c.png
松有双松三松五松六松怪木古木老木垂岸怪木垂
崖古木乔松至一望松皆祝寿用青松长松
石有怪石坡石松石兼云松者也林石兼之林木秋江
怪石怪石之在秋江也江上蓼花蒹葭之致可以映带
远近作一二也
云有云横谷口云出岩间白云出岫轻云下岭
烟有烟横谷口烟出乱山暮霭平林轻烟引素春山烟
岚秋山烟霭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5b 页 WYG0819-0408d.png
水有四溪溅扑松石溅扑云岭飞泉雨中瀑布雪中瀑
布烟溪瀑布远水鸣榔云溪钓艇
杂有水村渔舍凭高观耨平沙落雁溪桥酒家桥梁樵
子皆杂题也(林泉高致/)
   宋苏轼论画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
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
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6a 页 WYG0819-0409a.png
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
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
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
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
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
竹乎(东坡集/)
   宋苏轼论传神
传神之难在于目顾虎头云传神写照都在阿堵中其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6b 页 WYG0819-0409b.png
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见颊影使人就壁画之不作
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我也目与颧颊似馀无不似
者眉与鼻口盖可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
人之天法当与众中阴察其举止今乃使具衣冠坐注
视一物彼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凡人意思各有所
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彩殊
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
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能举体皆似邪亦得其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7a 页 WYG0819-0409c.png
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谓顾陆吾尝见
僧维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
吾得之矣乃与眉后加三纹隐跃可见作仰首上视眉
扬而頞蹙者遂大似南都人陈怀立传吾神众以为得
其全者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者也
故以所闻者助发之(东坡集/)
   宋苏轼论画水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7b 页 WYG0819-0409d.png
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
印板水纸争工拙于豪釐间耳唐广明年处士孙位始
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
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始知微
欲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
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
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
中绝五十馀年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8a 页 WYG0819-0410a.png
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采兄弟李怀衮之流
皆不及也(东坡集/)
   宋郭若虚论制作楷模
大率图画风力气韵固在当人其如种种之要不可不
察矣画人物者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则有善
功方便之颜道像必具修真度世之范帝皇当崇上圣
天日之表外夷应得慕华钦顺之情儒贤即见忠信礼
义之风武士固多勇悍英烈之貌隐逸俄识肥遁高世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8b 页 WYG0819-0410b.png
之节贵戚盖尚纷华侈靡之容帝释须明威福严重之
仪鬼神乃作丑䰩驰趡之状士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态
田家自有醇氓朴野之真恭骜愉惨又在其间矣画衣
纹林石用笔全类于书画衣纹有重大而调畅者有缜
细而劲健者勾绰纵掣理无妄下以状高侧深斜卷摺
飘举之势画林木者有樛枝挺干屈节皴皮纽裂多端
分敷万状作怒龙惊虺之势耸凌云翳日之姿宜须崖
岸丰隆方称蟠根老壮也画山石者多作矾头亦为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9a 页 WYG0819-0410c.png
面落笔便见坚重之性皴淡即生窊凸之形每留素以
成云或借地而为雪其破墨之功尤为难也画畜兽者
全要停分向背筋力精神肉分肥圜毛骨隐起仍分诸
物所禀动止之性(四足唯兔掌厎/有毛谓之建毛)画龙者析出三停(自/首)
(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
(耳似/牛)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仍要騣鬣肘
毛笔画壮快直自肉中生出为佳也(凡画龙开口者易/为巧合口难为功)
(画家称开口猫儿合/口龙言其两难也)画水者有一摆之波三折之浪布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39b 页 WYG0819-0410d.png
之字之势分虎爪之形汤汤若动使观者浩然有江湖
之思为妙也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匀壮深远透空
一去百邪如隋唐五代已前洎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
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
失绳墨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笔迹
繁杂无壮丽閒雅之意画花果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
阳向背笋条老嫩苞萼后先逮诸园蔬野草咸有出土
体性画翎毛者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件自觜喙口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0a 页 WYG0819-0411a.png
眼缘丛林脑毛披蓑毛翅有梢翅有蛤翅翅邦上有大
节小节大小窝翎次及六梢又有料风掠草(弥缝翅/习之间)
尾压磹尾肚毛腿裤尾锥脚有探爪(三/节)食爪(三/节)撩爪(四/节)
托爪(一/节)宣黄八甲鸷鸟眼上谓之看棚(一名/看檐)背毛之间
谓之合溜山鹊鸡类各有岁时苍嫩皮毛眼爪之异家
鹅鸭即有子肚野飞水禽自然轻梢如此之类或鸣集
而羽翮紧戢或寒栖而毛叶松泡已上具有名体处所
必须融会阙一不可设或未识汉殿吴殿梁柱斗栱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0b 页 WYG0819-0411b.png
手替木熟柱驼峰方茎额道抱间昂头罗花罗幔暗制
绰幕猢狲头琥珀枋龟头虎座飞檐扑水膊风化废垂
鱼惹草当钩曲脊之类凭何以画屋木也画者尚罕能
精究况观者乎(图画见闻志/)
   宋韩拙山水纯全论
    论山
凡画山言丈尺分寸者王右丞之法则也山有主客尊
卑之序阴阳逆顺之仪其山各有形体亦各有名习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1a 页 WYG0819-0411c.png
水之士好学之流切要知也主者众山中高而大也有
雄气敦厚旁有辅峰丛围者岳也大者尊也小者卑也
大小冈阜朝揖于前者顺也无此者逆也客者不相下
而过也分阴阳者用墨而取浓淡也凹深为阴凸面为
阳山有高低大小之序以近次远至于广极者也洪谷
子云尖曰峰平曰顶员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
曰崖崖下曰岩岩下有穴而名岩穴也山大而高曰嵩
山小而高曰岑锐山者高峤而纤峻也卑小尖者扈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1b 页 WYG0819-0411d.png
小而众山归丛者名罗围也言袭涉者山三重也两山
相重者谓之再木映也一山为伾小山曰岋大山曰峘
岋谓高而过也言属山者相连属也言峄山者连而络
绎也络绎者群山连续而过也山冈者其山长而有脊
也言翠微者近山傍坡也山顶众者山颠也岩者洞穴
是也有水曰洞无水曰府言堂者山形如堂室也言嶂
者如帏帐也言小山别大山鲜不相连也言绝景者连
山断绝也言屋者左右有山夹山也言碍者多小石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2a 页 WYG0819-0412a.png
平石者盘石也多草木者谓之岵无草木者谓之垓石
载土谓之崔嵬石上有土也土载石为之砠土上有石
也土山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垄冈岭相连掩映林泉
渐分远近也言谷者通路曰谷不相通路者曰壑穷渎
者无所通而与水注者川也两山夹水曰涧陵夹水曰
溪溪中有水也宜画盘曲掩映断续伏而后见也山有
四方体貌景物各异东山敦厚而广博景质而水少西
山川峡而峭拔高耸而险峻南山低小而水多江湖景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2b 页 WYG0819-0412b.png
秀而华盛北山阔墁而多阜林木气重而水窄东山宜
村落薪锄旅店山居宦官行客之类西山宜用关城栈
路罗网高阁观宇之类北山宜用盘车骆驼樵人背负
之类南山宜江村渔市水邦山阁之类但加稻田渔乐
勿用车盘骆驼要知南北之风故不同耳深宜分别山
有四时之色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
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之说四时之气象也郭
氏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谓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3a 页 WYG0819-0412c.png
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深远自近山边低坦之
山谓之平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
谓之阔远有烟雾暝漠野水隔而髣髴不见者谓之迷
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以上山之名状
当备画中用也兼备博雅君子之问若问而无对为无
知之士不可不知也或诗句中有诸山名虽得名即不
知山之体状者恶可措手而制之凡画全景者山重叠
覆压咫尺重深以近次远或由下增叠分布相辅以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3b 页 WYG0819-0412d.png
次尊各有顺序又不可太实仍要岚雾锁映林木遮藏
不可露体如人无衣乃穷山也且山以林木为衣以草
为毛发以烟霞为神采以景物为妆饰以水为血脉以
岚雾为气象画若不求古法不写真山惟务俗变采合
虚浮自为超越古今心以自蔽变是为非此乃懵然不
知山水格要之士难可与言之嗟乎今人是少非多拘
今亡古为多利之所诱夺博古好今学者鲜矣傥或有
得其蕴奥者诚可与论也彼嗟古傲今侮慢宿学之士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4a 页 WYG0819-0413a.png
适足以此言为戏耳
    论水
夫水者有缓急浅深此为大体也有山上水曰涀涀谓
出于高陵山下有水曰潺潺谓其文溶缓山涧间有水
漰湍而漱石者谓之涌泉岩石间有水滭泼而仰沸者
谓之喷泉言瀑泉者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
尺分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瀼腾沸喷溅漂流
虽龟鼍鱼鳖皆不能容也言溅瀑者山间积水欲流而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4b 页 WYG0819-0413b.png
石隔罅中猛下其片浪如滚有石迎激方圆四折交流
四会用笔轻重自分浅深盈满而散漫也言淙者众流
攒冲鸣湍叠濑喷若雷风四面丛流谓之淙也言沂水
者不用分开一片注下与瀑泉颇异矣亦宜分别夫海
水者风波浩荡巨浪卷翻山水中少用也有两边峭壁
不可通途中有流水漂急如箭舟不停者硖水可无急
于此也言江湖者注洞庭之广大也言泉源者水平出
流也其水混混不绝故孟子所谓源泉混混不舍画夜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5a 页 WYG0819-0413c.png
是也惟溪水者山水中多用之宜画盘曲掩映断续伏
而复见以远至近仍宜烟霞锁隐为佳王右丞云路欲
断而不断水欲流而不流此之谓欤夫砂碛者水心逆
流水流两边急而有声中有滩也夫石碛者辅岸绝流
水流两边洄环有纹中有石也言壑者有岸而无水也
然水有四时之色随四时之气春水微碧夏水微凉秋
水微清冬水微惨又有汀洲烟渚皆水中人可住而景
所集也至于渔濑雁泺之类画之者多乐取以见才调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5b 页 WYG0819-0413d.png
况水为山之血脉故画水者宜天高水阔为佳也
    论林木
夫林木者有四时之荣枯大小之丛薄咫尺重深以分
远近故木贵高乔苍逸健硬笔迹坚重或丽或质以笔
迹欲断而复续也且或轻或重本在乎行笔高低晕悉
由于用墨此乃画林木之格要也洪谷子诀曰笔有四
势筋骨皮肉是也笔绝而不断谓之筋缠转随骨谓之
皮笔迹刚正而露节谓之骨伏起员混而肥谓之肉尤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6a 页 WYG0819-0414a.png
宜骨肉相辅也肉多者肥而软浊也苟媚者无骨也骨
多者刚而如薪也劲死者无肉也迹断者无筋也墨而
质朴失其真也墨微而怯弱败其正形其木要停分而
有势不可太长太长无势力不可太短太短者俗浊也
木皆有形势而取其力无势而乱作盘曲者乏其势也
若只要刚硬而无环转者亏其生意也若笔细脉微者
怯弱也大凡取舍用度以木贵苍健老硬其形甚多或
耸而迸枝者或曲折而俯仰者或躬而若揖者或如醉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6b 页 WYG0819-0414b.png
人狂舞者或如披头仗剑者皆松也又若怒龙惊虬之
势腾龙伏虎之形似狂怪而飘逸似偃蹇而躬身或陂
侧倒起饮于水中或岭峻倒崖而身复起为松之仪其
势万状变态莫测凡画根者临岸倒起之木其根起伏
出拔土外狂而且迸也其平立之木当以大根深入崖
中傍迸小根方宜出土也凡作枯槎槁木务要窍嵌空
耳且松者公侯也为众木之长亭亭气槩高上盘于空
势铺霄汉枝迸而覆挂下接凡木以贵待贱如君子之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7a 页 WYG0819-0414c.png
德周而不比荆浩曰成材者气槩高干不材者抱节自
屈有偃盖而枝盘头低而腰曲者为异松也皮老苍鳞
枝枯叶少者为古松也右丞曰松不离于弟兄谓高低
相亚亦有子孙谓新枝相续为幼松者其梢凌空而耸
出其针交结而荫重也且柏者若侯伯也诀曰柏下丛
生要老逸而舒畅皮宜转纽捧节有纹多枝少叶节眼
嵌空势若蛟龙身去复回荡迭纵横乃古柏之状也幼
柏者叶密枝迸梢耸拔也桧者松身柏皮会于松柏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7b 页 WYG0819-0414d.png
名曰桧其枝横肆而盘屈其叶散而不定古桧之体也
馀种群木难以具述惟楸梧槐柳形仪各异大槩有叶
之木贵要丰茂而荫郁至于寒林者务森耸重深分布
而不杂宜作枯梢老槎背后当用浅墨画以相类之木
伴和为之故得幽韵之气清也林罅不用明白尤宜烟
岚映带诚为咸熙深得乎妙用者哉梁元帝云木有四
时春英夏荫秋毛冬骨春英者谓叶细而花繁也夏荫
者谓叶密而茂盛也秋毛者谓叶疏而飘零也冬骨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8a 页 WYG0819-0415a.png
谓枝枯而叶槁也其有林峦者山岩石上有密木也有
林麓者山脚下林木也林回者远林烟瞑也大要不可
狂斜倒起隐淡直立辨其形质可一一分明又云质者
形质备也杂木取其大纲用墨点成浅淡相等林木者
山之衣也如人无衣装使山无仪盛之貌故贵密林茂
木有华盛之表也木少者谓之露骨如人少衣也若作
一窠一石务要减矣
    论石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8b 页 WYG0819-0415b.png
夫画石者贵要磊落雄壮苍硬顽涩矾头菱面层叠厚
薄覆压重深落墨坚实凹深凸浅皴拂阴阳点均高下
乃为破墨之功也且言盘石者平大石也然石之状不
一或层叠而秀润或崔嵬而颠崄有崖岩嵯峨者有怪
石崩坍者或直插入水而深不可测者或根石浸水而
脚石相辅者崒屼嶙𡼏千怪万状纵横放逸其体无定
而入皴文多端也有披麻皴者有点错皴者或斫
者或横皴者或匀而连水皴纹者一画一点各有古今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9a 页 WYG0819-0415c.png
家数体法存焉昔人云石无十步真山有十里远况石
为山之体贵气韵而不贵枯燥也画之者不可失此论

    论云雾烟霭岚光风雨雪雾
夫通山川之气以云为总也云出于深谷纳于嵎夷弇
日弇空渺渺无拘升之晴霁则显其四时之气散之阴
晦则逐其四时之象故春云如白鹤其体闲逸和而舒
畅也夏云如奇峰其势阴郁浓淡叆叇而无定也秋云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49b 页 WYG0819-0415d.png
如轻浪飘零或若兜罗之状廓静而清明冬云澄墨惨
翳示其玄溟之色昏寒而深重此晴云四时之象春阴
则云气淡荡夏阴则云气突黑秋阴则云气轻浮冬阴
则云气惨淡此阴云四时之气也然云之体聚散不一
轻而为烟重而为雾浮而为霭聚而为气其有山岚之
气烟之轻者云捲而霞舒云者乃气之所聚也凡画者
分气候别云烟为先山水中所用者霞不重以丹青云
不施以彩绘恐失其岚光野色自然之气也且云有游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0a 页 WYG0819-0416a.png
云有出谷云有寒云有暮云云之次为雾有晓雾有远
雾有寒雾雾之次为烟有晨烟有暮烟有轻烟烟之次
为霭有江霭有暮霭有远霭云雾烟霭之外言其霞者
东曙曰明霞西照曰暮霞乃早晚一时之气晖也不可
多用凡云霞烟雾霭之气为岚光山色遥岑远树之彩
也善绘于此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故不可逆
其岚光当顺其物理也风虽无迹而草木衣带之形云
头雨脚之势无少逆也如逆之则失其大要矣继而以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0b 页 WYG0819-0416b.png
雨雪之际时虽不同然雨有急雨有骤雨有夜雨有欲
雨有雨霁雪者有风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
有欲雪有雪霁凡雨雪意皆本乎雪色之轻重类于风
势之缓急想其时候方可落笔大槩以云别其雨雪之
意则宜暗而不宜显也又如尔雅云天气下而地不应
曰雪言暗物而轻也地气登而天不应曰雾言暝物而
重也风而雨之为霾言无分远近也阴风重而为曀言
无分于山林也此皆不时之气也霏雪之流至于鱼龙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1a 页 WYG0819-0416c.png
草莽之象吕氏之言甚明鸾翔凤翥之形陆机之论深
得然穷天理之奥埽风雪之候曷可不深究焉
    论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舟车四时之景
凡画人物不可粗俗贵纯雅而幽闲其隐居傲逸之士
当与村居耕叟渔父辈体貌不同窃观古之山水中人
物殊为闲雅无有粗恶者近之所作往往粗俗殊乏古
人之态言桥彴者通船曰彴彴者以横木渡于溪涧之
上但人迹可通也关者在乎山峡之间只一路可通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1b 页 WYG0819-0416d.png
无小溪方可用关也城者雉堞相映楼屋相望须当映
带于山崦林木之间不可一一出露恐类于图经山水
所用惟古堞可也画僧寺道观者宜横抱幽谷深岩峭
壁之处唯酒旆旅店方可当途村落之间以至山居隐
遁之士放逸之徒也务要幽僻有广土处可画柴扉房
屋平林牛马耕耘之类有广水处可画渔市渔泺及捕
鱼采菱晒网之类也言舟船者大曰舟小曰船渔人乘
者为艇隐逸所乘曰船或插以网罩或旋以丝纶者渔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2a 页 WYG0819-0417a.png
艇也或为木屋或作棚幕者游船也以小桨所摇者谓
之飞航独一木所造者谓之相槽于山水中所宜用者
其舟船游漾轻浮不可重载其馀江海巨载之舟于山
水中少用也品四时之景物务要明乎物理度乎人事
春可画以人物欣欣而舒和踏青郊游翠陌竞秋千渔
唱渡水归牧耕锄山种捕鱼之类也夏可画以人物坦
坦于山林阴映之处或以行李憩歇水阁亭轩避暑纳
凉玩水浮梁浴鹤江浒晓汲涉水过渡之类也秋则画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2b 页 WYG0819-0417b.png
以人物萧萧玩月采菱浣纱渔笛捣帛夜舂登高赏菊
之类也冬则画以人物寂寂围炉饮酒惨冽游宦雪笠
寒人骡轴运粮雪江渡口寒郊雪猎履冰之类也若水
野之间春兼于禽鸟者可画以燕雀黄鹂夏画鸂鶒鸥
鹭秋画征鸿群鹜冬宜画以落雁鸣鸦今各举其大槩
耳若能知此以随时制景任其才思则山水中装饰无
不备矣
    论用笔墨格法气韵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3a 页 WYG0819-0417c.png
夫画者笔也斯乃心运也索之于未状之前得之于仪
则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握管而潜万象挥豪而扫
千里故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
而成吴道子笔胜于质为画之质胜也尝谓道子山水
有笔而无墨项容山水有墨而无笔此皆不得全善惟
荆浩采二贤之能以为已能则全矣盖墨用太多则失
其真体损其笔而且浊用墨太微即气怯而弱也过与
不及皆为病耳切要循乎规矩格法本乎自然气韵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3b 页 WYG0819-0417d.png
全其生意得于此者备矣失于此者病矣以是推之岂
愚俗之可论欤凡未操笔当凝神著思豫在目前所以
意在笔先然后以格法推之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也其用笔有简易而易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或取气
格而笔迹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纵横变用在乎
笔也然作画之病者众矣惟俗病最大出于浅陋循卑
昧乎格法之大动作无规乱推取逸强务古淡而枯燥
苟从巧密而缠缚诈伪老笔本非自然此谓笔墨格法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4a 页 WYG0819-0418a.png
气韵之病古云用笔有三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何
谓版病腕弱笔痴取与全亏物状平扁不能员混者版
也刻病者笔迹显露用笔中凝勾画之次妄生圭角者
刻也结病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滞碍不能流畅
者结也愚又论一病谓之礭病笔路谨细而痴拘全无
变通笔墨虽行类同死物状如雕切之迹者礭也凡用
笔先求气韵次采体要然后精思若形势未备便用巧
密精思必失其气韵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得于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4b 页 WYG0819-0418b.png
其间矣且善究其画山水之理也当守其实实不足当
弃其笔而华有馀实为质干也华为华藻也质干本乎
自然华藻出乎人事实为本也华为末也自然体也人
事用也岂可失其本而逐其末忘其体而执其用是犹
画者惟务华媚而体法亏惟务柔细而神气泯真俗病
耳恶知其守实去华之理哉若行笔或粗或细或挥或
匀或重或轻者不可一一分明以布远近气弱而无画
也其笔太粗则寡其理趣其笔太细则绝乎气韵一皴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5a 页 WYG0819-0418c.png
一点一勾一斫皆有意法存焉若不从古画法只写真
山不分远近浅深乃图经也焉得其格法气韵哉凡画
有八格石老而润水净而明山要崔嵬泉宜洒落云烟
出没野径迂回松偃龙蛇竹藏风雨也
    论观画别识
琼瑰琬琰天下皆知其为玉也非卞氏三献孰别其荆
山之姿而为美骅骝騕袅天下皆知其为马也非伯乐
一顾孰别冀北之骏而为良若玉之无别安得琼瑰琬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5b 页 WYG0819-0418d.png
琰之名马之无别岂分骅骝騕袅之骏别玉者卞氏耳
识马者伯乐耳天下后世亦无复以加诸是犹画山水
之流于世也隐造化之情实论古今之赜奥发挥天地
之形容蕴藉圣贤之艺业岂贱隶俗人得以易窥其端
倪盖有不测之神思难名之妙意寓于其间矣凡阅诸
画先看风势气韵次究格法高低者为前贤家法规矩
用度也傥生意纯而物理顺用度备而格法高固得其
格者也虽有其格而家法不可揉杂者何哉且画李成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6a 页 WYG0819-0419a.png
之格岂用杂于范宽正如字法颜柳不可以同体篆隶
不可以同攻故所操不一则所用有差信乎然矣归古
验今善观乎画者焉可无别欤然古今山水之格皆画
也通画法者得神全之气攻写法者有图经之病亦不
可以不识也以近世画者多执好一家之学不通诸名
流之迹者众矣虽博究诸家之能精于一家者寡矣若
此之画则杂乎神思乱乎规格难识而难别良由此也
惟节明其诸家画法乃为精通之士论其别白之理也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6b 页 WYG0819-0419b.png
穷天文者然后證丘陵天地之间虽事之多有条则不
紊物之众有绪则不杂盖各有理之所寓耳观画之理
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者不能达是理也画有纯
质而清淡者僻浅而古拙者轻清而简妙者放肆而飘
逸者野逸而生动者幽旷而深远者昏暝而意存者真
率而闲雅者冗细而不乱者重厚而不浊者此皆三古
之迹达之名品参乎神妙各适于理者然矣画有初观
而可及究之而妙用益深者上也有初观而不可及再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7a 页 WYG0819-0419c.png
观而不可及穷之而理法乖异者下也画譬如君子欤
显其迹而如金石著乎行而合规矩亲之而温厚望之
而俨然易事而难悦难进而易退动容周旋无不合于
理者此上格之体若是而已画犹小人欤以浮言相胥
以矫行相尚近之而取侮远之而有怨苟媚谄以自合
劳诈伪以自蔽旋为交搆无一循乎理者此卑格之体
有若是而已傥明其一而不明其二达于此而不达夫
彼非所以能辨识也昔人有云画有六要一曰气气者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7b 页 WYG0819-0419d.png
随形运笔取象无惑二曰韵韵者隐露立形备意不俗
三曰思思者顿挫取要凝想物宜四曰景景者制度时
用搜妙创奇五曰笔笔者虽依法则运用变通不质不
华如飞如动六曰墨墨者高低晕淡品别浅深文彩自
然似非用笔有此六法者神之又神也若六法未备但
有一长亦不可不采览焉画有真可傅于世不自显其
名者所谓有实则名自得故不期显而自显也画有一
时虽获美名久则渐销所谓以誉过于实者故不期销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8a 页 WYG0819-0420a.png
 而自销矣凡观画者岂可择于冠盖之誉但看格清意
 古墨妙笔精景物幽閒思远理深气象脱洒者为佳其
 未当精绝惟寘巧密者鲜鉴矣(山水纯全集/)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十三目录 第 58b 页 WYG0819-0420b.png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