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6b 页



北山录卷第九


*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器弘者以虚受为美。心远者以赡闻为优(礼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子云。日知其所亡月无亡其能也。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优胜也)。故我
大圣暨古先哲王嘉赞博能高称上智。使圆
颅方趾贤愚于焉别矣(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
萨婆多师(西天小乘宗也。此云广解师。博通敏智。导利法化者也)十二时中
许一时学外。故于其宗悉能区别内外典籍。
善解论义。昙无德部(此云法镜部。即化他部分出也)俗艺咒术
为防己害。兼以闲邪开学不犯也(其宗立五藏。一律。二经。三
论。四咒。五菩萨藏也)华严经赞菩萨偈云。雅思渊才文中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6c 页 T52-0626.png
王。歌舞谭说众所欣(第十四卷)智论显结集罗汉德
云。读诵三藏。知内外经书。外道十八种大书。
亦尽读知(即毗伽罗吠陀论等)缅觌前风。圣人皆不限所
知。捐其小善。近崇文德。远成种智(熏习以成其种性)
有罗汉。不识赤盐之义。外党诸俗。深以为诮
(舍卫城法预婆罗门。常请僧食。问其义。能答者自与美食。不能者令下人与粗恶食。由是比丘皆不往其家。因至
佛所。佛不远有罗汉比丘。法预乃问之。何名赤盐。盐有几种。比丘言。我知汝是法预。轻慢比丘。今复恼我。盐止
是盐。闻比丘语已。心怀罔然。来至佛所。佛云。此比丘未从师学。故不能晓答盐也。有比丘名弗絺卢。佛令往问盐
义。比丘云。盐有二义。一种味如大海水同一咸味。二性味者有黑盐.赤盐.辛头盐.拔遮盐.毗揽盐.迦遮盐.私多
盐.毗迦盐。略语二种。若生若煮。是名盐义。法预闻之。欢喜而退)盖出朽宅则生死
凡夫藐哉何及(藐远也。圣人出于朽故火宅。在生死凡夫不能及也)语外事
则解脱圣智或不如凡夫也(但以一行一智断惑證圣。于所知未遍。或不
及凡夫)故采栋桴于𣏌梓。缴羽仪于鸿鹄。畋文彩
于虎豹。则于物几矣(几近也。栋桴与杞梓近。羽仪与鸿鹄近。文彩与虎豹近。以
类求之可也。缴弋射箭也)索遍知于罗汉则否矣(四加行位。尚如暗中放箭。
或中或否。况小圣哉)昔王城野人不谓大圣智周万物。问
以鄙贱刍牧之事。大圣俯其事而申之。牧族
奇其闻踊跃而信。因皆阶乎道也(放牛难陀。以佛生王宫出家
成道。必不晓放牧之事。岂曰遍知。遂往问佛。佛谓说放牛经一卷。皆四时所放安养之事。其族欢喜出家。皆获道
果也)故释氏子内审诸己。于进修之门。可学而
不学。可知而不知。结以不学无知之罪也。西
域所学。总有五明(一声明。谓诠显文字。二医方明。谓医术卜算。三工巧明。谓一切伎
艺。四因明。谓宗因喻三揩定邪正。五内明。谓识达因果。究畅真宗也)其摄拖苾驮。此
曰声明。则五明之一也。以其广记诸法声教
故也。而彼俗典总曰毗何羯喇拿。旧曰毗伽
罗论也。大数有五。如此方之五经焉。一曰悉
昙章。以成就吉祥为义。被于创学之流也。本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7a 页 T52-0627.png
以四十九字相承。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馀
字。合三百馀颂。颂凡四句。句以八字。合三十
二字。传是大自在天说(此文在西天相传。今不可尽知也)二苏呾
(即素呾览。此云契经即解声教之经也)则是一切声明之根本正
经也。略诠要议。有一千颂。是上古鸿儒波尔
仙所撰。其人为大自在天所护。面有三目。三
驮睹。有一千颂。专显字功。如上经矣(亦如上经是声明之
根本)四三弃啰。是荒梗义。意比田陇之夫创开
畎亩。其有三章。章各一千颂(有三篇也)广显声韵。
合成字体(若此方之乎侧四声。为学之先也)五苾栗底苏呾啰。即
是苏呾啰释也(上之四件是正经。此下并解释之者)上古造释众矣。
于中妙者有十八千颂。演其经本(演上四经也)是阇
耶昳底大学士所造。其人当此国之初矣(武德贞观
间也)凡造西土不习此者。于其所学徒然哉。其
有苾栗底苏呾啰议释二十四千颂。是学士
钵颠杜攞所造。斯乃重显前经(解前正经也)又有呵
利伐㨖论二十五千颂。广叙人事声明诸家
兴废(若今书史)即以其人为论目也。凡此诸书在异
域。法俗通学。始为有知矣(异域西国也)彼方论师。
前则龙猛.提婆.马鸣(猛即龙树也。南印度梵志。造智论十万偈。提婆者南印度
人。才超伦辈。一国有大自在天金铸高二丈。以颇黎为目。提婆凿之。梦神索眼。以手出眼还之。遂阙一目。师龙猛
出家。为外道所杀。马鸣者师胁尊者。本外道也。为月氏王说法。马垂泪悲鸣。又云。生时诸马尽鸣故名也)中
则无著.天亲(北印度人。佛灭九百年间出世)僧贤.清辩(僧贤。亦云众贤。清辩
造掌珍论。以芥子击脩罗窟。待弥勒出问义也)近则陈那.护法.法称.戒
贤.师子月.安慧.慧护.德光(戒贤。唐三藏往西国犹见之也)靡不
具兹内外之典也。马鸣大士撰苏远拿太子
歌词(太子好施舍男女等事)并本行诗(序佛成道等事。并佛所行赞。今在藏内也)
树以诗代书。寄南天竺国婆多婆汉那。彼方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7b 页 T52-0627.png
之人。咸皆诵咏(若此方文选等也)以为华而典也。其有
摩呾哩制咤。承佛先记。广兴赞咏。初造四百
颂。次造一百五十颂。无著世亲西土修词者。
莫不钻仰祖习为美焉(论语云。钻之弥坚。仰之弥高也。祖习师承也。祖宗也。
习学也)其身毒以婆罗门为上。不齿馀三姓(婆罗门。本
梵天苗裔。德尊也。刹帝利。但贵尔故皆不及也)故有四围陀书。可十万偈
(一云阿由。此云方命。谓医方等。二云殊夜。谓祭祀。书也。三婆么。谓礼仪十相音乐战法诸事等也。四阿达婆。
谓咒术等。皆梵天所说也)
咸悉口相传授。不书皮贝(七岁就师口诵学之。学
成为国之师也)彼国相承云。有学聪明法。一谓覆审生
(谓推求道理。审覆义味也)二显字母(从字生字。从声生声也)安神旬月
之内思若涌泉。计无此法则无以诵群言如
激箭也。昔者佛陀耶舍求那跋摩则其人也。
初耶舍至于秦。将事翻译。秦人试之。授以差
籍药方及诸书。于三日诵毕。求那所诵凡百
馀万言。诸来三藏罕有不至此者。华夏自燧
人氏仰观斗极。以定方名(伏牺□□民之纯钝。但识其母。不识其父。只知
蔽前。不知蔽后。饥则求食。饱则弃馀。太昊伏而化之。故曰伏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以辨方物也)庖
牺用之而画八卦造书契。至若三坟五典八
索九丘。皆古之遗书(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八索八卦之书。九丘九州
之志)如楚倚氏之所读者也(楚灵王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也)
洎仲尼。删诗定礼乐。赞易道修春秋。振崩坏
之俗(周自幽厉之后。东迁洛邑。诸侯专征礼乐崩坏。鲁哀公十一年。夫子自卫反鲁。十四年获麟。遂修春
秋。删诗。定礼。正崩瑰之俗)故有六经焉(春秋。礼记。周易。尚书。毛诗。乐章)故孔
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不学诗无以言)疏通知远书教
(正王言之道)广博易良乐教也(和民之情)洁净精微易教
(穷理尽性)恭俭庄敬礼教也(安上治民)属辞比事春秋教
(正褒贬之道事类相近也)左氏国语(左丘明以春秋事义未尽。置国语以互见也)马迁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7c 页 T52-0627.png
史记(司马迁得罪囚蚕室因修史记。以至汉武时凡一百三十卷)汉魏以后。皆有
书志(班固前汉书一百二十卷。司马彪后汉书八十卷。陈寿三国志等。诸国书籍极多)兼乎百
氏备于金马石渠之目(皆汉藏书之府。又近有经籍志吴氏西齐母氏东齐。皆
见其目)至若文章之始歌虞颂殷。逮周德下衰诗
人盛矣。诗人之后。骚宋变于风雅(骚屈原宋宋玉也。皆六
国时人也)贾马杨班渐变乎骚(贾谊司马相如杨雄班固也)逮安变乎
贾马(汉献帝时)晋宋已降。咸韶不接(咸韶尧舜之乐)齐梁之
间。花绘相拟(沈约刘协任昉谢安等)此方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也)定文字之所出。故穷大篆则于文字之不
惑也。彼方六释(一持业。二依主分出依士。三相违。四带数分同依士。五邻近。六有财也)
辩名题之因致。故穷世语典语。则于名题有
得矣(一切真俗世谛名题。皆以六释摄之。无不辩认宗旨者也)而康僧会.支道林.
澄.什.安.远。什门四圣(生肇融睿)梁僧祐.周道安.隋
彦琮.国初净.宣.林.概(慧净。道宣法林。明概)靡不洞闲本
教。该涉经史。研综词翰。咸事著述。极夫匡绍
者也(皆贞观译经之高僧)礼曰。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
不怠。谓之君子僧也。支遁注庄子逍遥篇。希
玄之宾高其致也。慧净撰英华集(诗集)丽藻之
士美其鉴也。由是表正人天。折冲师律。文场
法苑。何世旷能。尝有客听远公实相义。往复
移时。弥增疑昧。远引庄子义为连类。惑者乃
悟。自后安公时听远不废俗典。宋元嘉年(文帝也)
巳日(三月三也)车驾临曲水。命慧观与朝士赋诗。观
即座先献。周建德年。陈周弘正来聘询谋谈
士。昙延首应之(周武帝时也)大驾亲临释奠。延当席
抑扬。陈人敷衽。稽首拜听(展衣襟作礼而听也)因构诗四
十首简延。延用其韵酬和。如宿诵焉。彼乃图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8a 页 T52-0628.png
延形像归于陈(周都长安。陈都金陵)晨夕向北致礼。以为
昙延菩萨也。夫世以容词德行难以求备之
仁也。难语其阙真可谓堂堂乎难与并为仁
(如子张之容子责词颜回德行各有偏也)灵裕初出家。师令诵经。执
卷矢曰。我于三藏洎儒教。必望通晓。无或以
渝其志(渝变也)由是学光时彦。世号裕菩萨也。梁
武暮年。诏舍道法(弘明集云。梁武初崇道。至天监二年舍道归佛。具有文也)
鄙儒教。彼或虑人深溺不返(圣人令习外典。但使知之虑成耽惑溺于
邪径)或正失其极。将亡之数也(若失其正则迷于理)夫有益于
生民。大圣未尝袪之(儒道之教。皆益于人。是以吾教不必除之)故经
曰。不坏俗谛而建立真谛。彼二教仁智所行。
亦人天之报也(如清虚寡欲仁孝忠信。皆人天之行者也)但报在人
天。为道之门阶。何必舍而鄙之也。圣人不私
己。岂以己不欲而施天下乎(不可以己不欲而令天下皆黜之)
重名教。彼犹无亲疏。重礼乐彼犹无君臣。重
律。历彼犹昧寒暑。重刑法彼犹乱彝典(彝常也。
典法也)重廉让彼犹规僣竞。重道德彼犹尚浮伪。
况加之使人后二教混沌若鸟兽(人若不习二教。与鸟兽何别也)
而欲训之以无生乎(儒道尚昧。何由示之真理)夫欲绚美玄
黄先洁其素。欲涉道德先履仁义。故大圣遗
法二千年。而中华之人以先有孔老虚无仁
智。而后识精真之教。回向崇奉者。门门如日
教之矣(孝经曰。非家至而日见之)四夷之人。非二教所覃。于
今犹不能斋戒。而况能神游八解之理乎(八解脱观
名如内有观外无色等也)故释教籍二教以为前驱也(前导也)而
老教云自然者盖真如相似之名也。言万物
自然者。谓自然之道与万物为一(万物者有为事法也。自然者
无为真理也。万物事法与无为真理不即不离也)非万物不由因缘(不言万物不从因缘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8b 页 T52-0628.png
而生也)称之曰自然也。今说者未达(异执之徒也)乃毁内
教因缘之义。妄发挥自然之理。斯乃与西域
外道同见(如自然外道云。谁尖棘剌画离兽。谁掘河海与川源。暴风卒起。还自定万法。须知皆自
然)岂谓迦叶之贰化欤(清净法行经云。老子是迦叶所化也)而洙泗
之门以仁为至行非道德则必先于仁矣。故
虽由也可使治千乘之赋(诸侯之赋。可使子路治之)赤也可
使束带立于朝(公西华可使为通使之官立朝与宾客言也)楚子文无三
巳之色(楚令尹。姓斗。名谷。字乌兔。三仕为令尹不喜。三巳去职亦不愠。旧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
陈文子弃十乘之马。求其仁称(陈须无也。时崔杼弑君。文子弃四十
匹马而奔恶之也)仲尼之所不与(孔子皆曰。不知其仁明仁道难也)彼仁也
者。通乎百行。协于一德(专一之德)未有不由仁而广
大者。在五天称菩萨。在九州称仁人。盖人能
慈慧。慈慧能仁。菩萨行仁之极行。君子渐得
其门者矣。若使梁武不由二教。安得为君子
儒而至于大方乎(方道也。若言梁武局执。岂得称君子儒而至于大道乎)今为
论者必张孙吴之势(孙武吴起并六国时良将。各著兵书善战阵。今论义者与敌铿
锵。如孙吴之战势也)学戒者必敦颜柳之节(颜叔子孤居有少女。夜风雨屋倒
投之宿。叔子拒之不已。出屋令其入舍也。柳下惠姓展名离。食邑柳下谥惠。寒夜妇不及国门。柳下惠以衣覆之。
至明而去不犯男子不仁之行也)
栖禅者必慕巢由之高(许由巢父皆尧时高
士。尧将禅位。恶之而洗耳隐居不仕也)
维持者必思齐鲁之变(纲纪维持之者。
必须改更匡引。如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也)故持外教以诱掖。窥内
法以激志。亦恶有害焉(恶安也。初以外教诱引。后将内教训导。亦安有害也)
夫登木者竞其高。凿泉者竞其深。不有前懦。
谁为后勇。但梁氏虽至信。不审观前往存亡。
式恒其事(式用也)骤欲迁物从道以穷物之性不
虞东野毕之御而终于佚矣(颜回见东野毕车知其必败。以其马未调良
故也。既御果输败而马伤也)尝读断酒肉之文。慈愈于佛。轻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8c 页 T52-0628.png
身贷法。事过帝王(三度舍身入寺。与众为奴。臣下备钱百万。赎之众僧。默许方归。虽
屈身为座亦未过此。何必然也)且敕绫锦窠不得有鸟兽之形。
而嫌裁剪起杀伤之意(恐伤仁恕之道)斯虽得养虎之
术。而亦诲人杀心矣(周宣王之牧正梁鸯善养虎。以不与之生物为其因杀而怒也。
不以全物与之。为碎之而怒。饥饱以时。达其怒心不逆其意也。不使之喜。喜复必怒。虽欲绝之杀心而翻生其杀念
者也。罗绮本无杀相。今强兴杀想。此乃从无。设有亦是教人杀心之义也)宗庙郊祀。以面
为牺牲不为则不为何诬祖考耶。而或有负
(以面作肉。则成诬诳。不为又负祖考也)子由缁而乘。不鉴妍蚩。
式显誇傲。题于缥墉素扆之上。特不知是诱
敌致寇也(今有自披缁至显荣。不辩善恶。空恣傲倪。而又兼以捐弃上教之事。题粉壁素屏之上。
可谓自招于槃诘)昔周道安二教论。隋彦琮通极论。恣
纵心目。出没玄奥。假立宾主。先设奇难。后始
通之。将探赜异党枳棘邪径为法缭垣(先假立异宗。
诘难本教。然后答之。预备异宗所见也)而后世李仲卿等得之穿窬
为盗。隐其所通。演其所难。以制十异九迷等
论。诳彼所不知者(皆唐朝邪见之徒。诳以浅学者。不见安琮之论也)济其
毁词。岂非二士图驯而反噬(皆由二子著论防微反遭窃器以相攻也)
将安而货危也。但此论未已。邪难未止。夫先
王以衡斗去盗。而人以之于盗焉(置剑者比为杀贼。今贼反得
以用之)以兵戈止杀而人以之于杀焉。故所防逾
多。所资逾远。噫难乎哉。然守本教者。朴则
有馀。兼异学者。竞则有馀。非君子罔以谨其
极矣(若守本宗。可自质朴。因习异宗。遂多争竞。若兼异宗外学而能谦谨者。司谓君子僧也)故前
哲云。学之于身。如饵如乐。夫饵以醯醢盐梅。
齐之使和。济其不及。泄其所过。而后享之。五
藏平矣(济益也。泄减也。此乃齐侯与梁丘据晏遄台。晏子对齐侯之词也。左传第二十四文小异也)
乐以金石丝竹韵之使谐(金钟也。石磬。丝琴瑟。竹箫等。匏笙竽也。土埙也。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9a 页 T52-0629.png
革鼓也。木柷敔也。谓之八音也)节其将遗。剪其所淫(五声之后。不容弹矣。则有
繁手淫声。宜剪节之也)而后听之。五气正矣(五行之气)若专夫一
味一音。则于焉何取。昔慧远制沙门不敬论。
但欲自理。而不毁儒道。人到于今受其赐也。
周道安二教论。忘功指过。语发心斗。宇文氏
窥之。得卞庄子之刺虎也(昔卞庄子见二虎争食而斗将斩之。家人谏请伺
其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后刺之可一举双获也。果如其言。今道安与外宗相毁。皆极其瑕砾。周武得以窥之。
而用其谋也)
然帝邕恃威(邕周武名也。帝武成三年即位。至建德二年废佛道二教。至大成元
年崩。毁灭自癸巳至戊戌)不信不甚于桓玄。而桓则服周则
(桓玄将令僧拜及沙除。远公上书而止。又作不拜论)岂不以才识厚薄而可
知也。但时有不学者。心智聋瞽。恃其顽薄。如
豕如羊。很戾朋从。视于智艺。狎而笑之。以为
著文字。过比夫衡岱未云重也(其有佣昧浅识之徒。如豕如羊。翻
以习文字者。为山岳之过)
先圣以为群羊僧。不甚然乎(经律谓哑羊僧
也)复有狂狷之夫。弃乎本教。聊览坟素。游衍
内侮。若豕负涂。洁则忌之(狂狷进趋不得中者也。其有辞亲慕道。割
爱为僧。而不知励己进修。全弃教典。专心外习。吟咏风骚。而于本教反生轻侮。故我高德顾之忌如秽物。所谓辜
负先圣无利檀越。沈坠三涂。自贻伊咎也)
如宋慧琳慧休之流也(二子皆江表诗
僧。于道德则无取者也)琳词学回拔。为太祖所赏(太祖刘裕)每升
独榻。颜延之嫉其才。叹咜不平之曰。此三台
之座。岂可使刑馀居之乎。琳怠慢自贤。其师
道渊者有学行。文帝颇器重。尝诣傅亮宅。琳
先在座。渊至不为礼。渊色怒。亮笞琳二十。后
著黑白论。大较六度与五教并行。信顺与慈
悲齐立。其间自多伤毁。何承天以为琳比丘
捷生奇见也。颜延之谓之居其门而伺其阙。
为法盗害。何地可容。后抵罪于交州。鼓愤而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9b 页 T52-0629.png
卒。然傅公之为罚君子哉。不以己爱党过而
失刑。实肃物之教也。小人则不然。与其臣而
违君。介其卑而侮尊。且悦己之所利。而忘
于巨丑也。慧休为文。名冠上才。嗜酒色无仪
(蜀僧可朋亦然。死于逆旅。而尸弃郊野)孝武以其污沙门行。诏勒
还俗补扬州文学从事患不得志。终于句容
令焉。有僧明解者。篇什琴书丹青以为绝艺。
视后学负笈谓之驴子。显庆年(唐高宗时)西明寺成。
诏灵润令选有德者居之。寮寀有荐解者。润
公曰。公等国器。名臣出言不易宜求。戒定慧
学增长福田。何容举酒肉画师以当洪寄。解
闻尤以为怼遇。诏徵四科不问僧俗。遂射策
登第。喜曰。今得舍驴皮矣。后筮仕无成寒馁
沈疾将死。睹异形十人执烈炬而迎之。盖不
祥之兆也。故小人之量有君子之艺。未尝不
颠覆败辱。实天贻之不祥矣。其犹狂象燧尾
(以束芦系象尾烧之。令奔践敌人。谓之燧象也)怒鸡介羽(季郈邻居鸡斗。季氏以金介其翼。郈氏以
金为距二家。因以相攻致乱也)祇益其害也。故易曰。负且乘致
寇至(易解卦六三爻辞也。言居非其位。履非其正。乘二负四以容其身。寇之来也。自己所致矣)
小人不当有盗思夺之也。非独才艺由之。然
而貌亦未尝不然(非其才而有其艺。是以颠蹶。非其才而有其貌。亦致颠蹶)
阳货象孔子(鲁季氏家臣阳货。貌似孔子。而害季氏。以作乱出鲁也。故孔子曾至匡。为匡误
围。错认为阳虎。以阳虎曾暴于匡故也)项籍如帝舜(项羽也。舜目重瞳。项羽目亦重瞳也)
皆文犊状虎。而终残乃寿也。今为释不以道。
而但以儒学闻彼。盖断发一俗人耳。其可令
得终久乎(近代云顶山诗僧昭符毁佛轻人。投江而死。东川楚峦自缢而死。平膺死客舍冷然冻馁赤
地而卒。龟符终岁。疮痍皆轻慢之士也)昔晋道宝临剃发为诗曰。方
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源。真翛然之道意也。识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29c 页 T52-0629.png
者感其言。而励进是曰为文夫稻畦为衣。陶
土为器(稻畦袈裟。陶土瓦钵也)使人服而执之。澹然无为。
然后以经律为绳墨。以文章为润色。其能不
思容服而神何福欤。诗曰。维鹈在梁。不濡其
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鹈洿泽鸟也。梁鱼梁也。今泽鸟而居梁而濡其翼
者未之闻也。此诗本剌曹共好用小人升之爵位。但洁其衣服逍遥而已。无治国之心。如鹈洿在梁者也。今释子非
僧行而处僧田亦尔也)余尝观乎缁衣者。读书为文。唯知
有俗情。而不知其他。迨病喘喘然。泪横于目。
怨误于昔。其虽悔可追乎伤哉(处布金之地。受檀越之食。著信施之
衣。惑溺坟素。不事进修。自倚薄才。轻侮贤善。篾视本教。以为弃物。此乃贱住比丘。一旦风烛将临可不忙乎)
然有抱琳琅之器。炳龙象之姿。高出尘世。既
宽且慧。笃志好学。开卷求于未闻。务滋其美。
以崇其德。至若观夷叔让国。得其仁也。里名
胜母曾子不入。得其孝也(曾参至孝行次有胜母里。参恶其名而不入也)
柳下惠援寡室。得其贞也。颜叔子辞邻女。得
其慎也。孙叔敖爵益高身益卑(身为楚令尹而常谦卑也)
其防恶也。正考父三命循墙。得其恭也(正考父仲尼祖
也。宋君一命而俯。再命而伛。三命而偻循墙而走也)孟之反不伐。得其让也
(孟之仄也。鲁与齐战鲁败。孟之反奔而殿将入国门。国人功之。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不欲取其功。故
云得其让也)列禦寇不受郑子阳之粟。得其知难也
(列禦寇。郑人。家贫有客言也于郑子阳。子阳遗之粟。列子再拜而不受。其妻望之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皆佚乐。今有饥色。君遗先生何不受。曰君非自知。以人言而遗我罪我也。后子阳果及于难)爰精目
吐狐丘父之食。得其嫉恶也(爰精目乞食于狐丘父。丘父下壶餐餔
之。精目食已曰。子何为者。曰我狐父之人丘也。曰汝非盗也。遂呕出而死。狐丘之人为盗也。恶其不义也)谢
安喜愠不在色。得其量也(谢安。字安石。相东晋孝武帝。符坚统百万之众
攻晋。安亦无惧。及谢玄等破之。安亦不喜。可知量也)王敬之徐武于焚屋。得
其审也(武步也。王元度。字子敬。晋右军之子也。其屋遇焚。子敬衣冠从容而出也)戴逵不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30a 页 T52-0630.png
鼓琴于王门。得其耿介也(耿介倜傥也。戴逵戴颙兄弟二人皆善琴。两游
王氏门。有请颙鼓琴。颙辄鼓之。请于逵。逵谓使者曰。逵所鼓琴非为王门之伶人也。遂对使者碎其琴。即二戴优
劣可知也)其能酌一善于身足以光于朽骨。况兼之
者乎(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也)孔子谓鲁哀公曰。
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人。有贤
人。有圣人。庸人者心不则慎终之规。口不吐
格训之言(格法也。左传云。心不则德义之经曰顽。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不择贤以
托其身。不力行以定其志。见小暗大而不知
其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其所执。此庸人也。
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
之本。必有率也(率述也。循也)虽不遍百善之美。必
有处也。是故智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
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
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
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
士人也。君子人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妄(无诈妄之情也)
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无自矜也)思虑通明而辞不
专。笃行信道而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
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油然不进之貌也。越过也。君子虽能为可贵可信用而
不能使必贵己信己用己也。是以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也。不诱于誉不怨诽率道而行也)贤
人者。德不踰闲(闲法也)行中规绳。言足法于天
下而不伤于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也)富则天下无苑财(长短经云苑财苑积也。今有
依怨天下无怨恶也。谓以义得也)施则天下不病贫(病患也)此贤人
也。圣人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始
终。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
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
其邻(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此圣人也。公曰。善哉非子之贤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30b 页 T52-0630.png
则寡人不闻此言也。今揆兹五仪之人。为五
仪之僧。诚则皆不乖其本矣。若使裁其尊卑
励其情操去此取彼。易庸人为士君子。易士
君子为贤圣。则天下之僧皆高僧也。故斲石
刻木范金之像。石则石矣。木则木矣。金则金
矣。非变化则不能革其本态也。而人有生而
知之。有学而知之。但有知则不难乎迁(迁庸为智。
迁凡为圣)其所难在乎不知矣。世或以槃特不学不
谓无道(平生唯诵半偈而得圣果。偈云。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也)善星多闻
不谓立一德(善星比丘本释族。聪明诈作薄俱罗鬼惊佛。而生入地狱也)彼乃不
达槃特圣人也。善星庸人也。槃特不学而生
知。善星虽学而不知也。若使槃特无生知则
不圣。善星有学知则迁善矣。夫生而知之千
载无一。学而知之遍于天下。若以千载之一
而废乎天下者。非圣人之志也。况学以资生
知。若金之有砺(砺磨石也。金性虽利更假磨之也)舟之有楫(楫棹类也。
尚书云。若济川用汝为舟楫也)惟利与速物莫能加之。昔仲尼
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
自直。斩而用射。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
为。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励之。其入岂不益
深乎(因镞羽而弥深)子路再拜曰。故木以绳直。土自
水平。王用人器。未有不学而能自致奇功知
道者也。凡人之不学。其犹墙面(无所见也)人而博
学。不出户而知天下。始吾闻之。心存之躬尝
之。于所不学实若蔽目。于所远知诚不由足。
故有生之域(域涯也)贵乎有学既学矣。贵乎知
既知矣。则慕大觉之旷照。成遍知之有日。故
日就月将犹患失之。佛陀慷慨。仲舒下帏。恨
光阴之不再也(董仲舒下帏三年读书。不窥园圃。佛陀如上注)昔黄霸(汉相也)
异学第十五(异学外学也。习异宗之解。助本教之旨归者也)¶ 第 630c 页 T52-0630.png
与夏侯胜同下狱。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
当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受
之再更。而讲读不怠也(汉昭帝将议立武帝庙为世宗。胜奏武帝奢侈杀戮不宜
立庙。遂坐谤毁先帝。与黄霸同絷。霸乃求从学。会赦俱免也)常啼求法于法勇(般若
经常啼菩萨也)以骨骸致香花。兼俟乎宫门。凡七载。异
有所闻也。于予之眇志。实学知之。不足教知。
其困兢兢勤勤惭旷此生(已下北山自叙)尝撰释氏年
志。编年序事务成林薮(年志三十卷。又撰法华玄笺十卷。二众初学仪律新疏要
决十卷。识心澄观俱舍等论钞共百馀卷)鄙野一家之言。经郡邑寇乱
而亡矣。鄙以学无常师。遂体三教参玄之旨
趣。裁而录之。暮年神疲。不尽所志。而有告余
者曰。日月既逝。老之至矣。盖释文字乎(盖何不也。释
放也)余莞尔而笑(莞尔笑貌)曰。彼不吾知也。余今自
欲实腹精于义。何尝计利而进。度齿而废乎
(齿年也)夫去学而神虚焉。则善有所补。不则听言
哗噪。无若诵言为优(听言尘俗之言也。徒为喧噪。诵言典雅之言。闻之经济。优
者胜也)然法华诫其亲近(法华经不许亲近世俗文笔外道文字)华严责
其多闻者。盖恐封乎所嗜(封滞也)密设其防谓不
尔者。彼善财童子历抵一百一十城何为
也。
北山录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