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4b 页




北山录卷第四


*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柰苑馀波。永平肇流(波罗奈国之苑也。亦云婆罗痆斯国。此云注绕城。以江绕城
种于花木。有苑号鹿野。如来常于此说法。后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法始流于此。故云肇也)葱岭之
东暨于流沙。风光渐远(震旦之西山最高者曰窗岭。以其窗翠故也)被于
中夏。在于汉世。微有经学。禅律未融(融明也。自竺法兰
等创赍四十二章经至。又安清等持经像到。然未晓禅律)人虽落发。事犹类俗。
衣无条叶。食通肴胾。供会斋忏。颇均祠祀
(僧无戒律。与俗不异。衣谓袈裟。此云坏色。有三种衣。一僧伽梨。此云合成。割之重合。三长一短也。二郁多罗僧。
此云上著衣。最在上者。两长一短。今七条也。三安陀会。此云中宿衣。谓近身。即五条也。亦谓执作衣。此乃三衣
也。如来皆令割载以为条叶。取象稻田。盖取出生福慧义。肴胾肉也。均同也)朱士衡为出
家首焉(士衡。颖川人。出家后以大法为已任。于洛阳讲小品。往往不通。每叹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
不尽。遂往至于阗。果获正品梵本。遣弟子送归洛阳。于阗小乘白王云。汉地僧以婆罗门书一乱正典。因焚之不
损即今放光般若是也)魏初昙柯罗创传戒法。金牒玉检五
篇七聚(元魏也。佛法入汉。戒律自柯罗始也。波罗夷.谓残.波逸提.提舍尼.突吉罗五篇也。加偷
兰遮。恶作恶说。是为七聚)绳口体之愆违(绳正也。口过有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身有三种。杀.盗.淫。持戒律能正之使无过也)节服馔之慢易。烈烈乎
商飙。凄凄乎寒霜。秩秩乎科条(烈烈威也。凄凄严也。秩秩
清也。言戒法严峻也)不威而肃。不刑而治。神州有沙门。
自柯罗始也(汉虽有沙门。而戒律未备)昔汉末安世高。吴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4c 页 T52-0594.png
康僧会。并遐域之畸人也(世高。安息国王太子。僧会。康居国王太子。所谓
方外而不偶人俗者也。庄子云。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也)学究天人之奥。德动
鬼神之契(孙皓将禁淫祀及欲毁废。令张昱诘难会。尽日不能屈也。世高游至䢼亭。湖神乃见
因化之而舍恶趣也)至若智参幽运。会如不及(世高知有宿债而两来酬之也)
制作垂文。会或过之(会才辩立言成典也)自是已前师训
未彰(自汉永平至吴赤乌。虽有翻译未甚流美也)会之墙仞莫有得其门
(子贡云。夫子之墙数仞。得其门者寡)魏世有月支人支谦。受业
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语曰。天下博知不出
三支(本月支国优婆塞汉末游洛。精究成艺。遍通异书。晓六国语。多所探习也)谦为人
细长黑瘦。眼白而睛黄。语云支郎。支郎眼中
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汉末避难归吴。孙权拜
为博士。辅东宫与韦曜同列。而吴志不载。史
臣之不直也(东宫即太子和也。遭赞而废。韦曜。字弘嗣好学善属文。迁太子中庶。后累
迁至侍中。脩吴史未就。为孙皓所诛)蜀有普曜经。莫究孰为译者
(一卷。入藏见行)夫草昧至言。于忿欲之俗则必凿枘
锄铻(柄凿柄也。锄铻不齐貌。楚词云。不量凿而正秉而木破矣如以善而投恶)疑谤纷糺。
非神德尊威之贤则无崇功被物。而蜀志不
记传其人者。盖刘氏将欲反汉。旧物兴戎于
魏。游玄之教虽弘。元匠之勋未显。遂使后世
集录者耿然追恨(刘备。承汉献之末。三分据蜀。北有霸魏之雠。东有孙吴之敌。积谷训
兵。干戈日阻。岂暇弘阐于空寂之教哉。又陈寿蜀志云。诸葛相失在不置史官。是以无文而载矣)晋初
竺法护时号焞煌菩萨(高僧竺法护。焞煌人。八岁出家。后往西国。笃志好学。
万里寻师。孙绰方之山巨源。译正法华等经。晋惠时卒于绳池也)门下有作者七人。
其始译正法华。既定诂训命康那律讲授。讽
诵者翕然为美。至罗什世重译为妙法莲华。
而护所译稍潜其耀(罗什弘始年于逍遥园重译。于世盛行正法华稍歇。今在藏内)
盖睹大辂者。不以椎轮为贵也(文选云。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5a 页 T52-0595.png
于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增微于曾冰之凛。椎轮古栈车也。大辂玉辂也。得华忘朴之义)护门
法乘(竺法乘。依法护为沙弥。幼而神悟玄鉴过人。有诈投护。急求钱二十万。护未苔。乘年十三在师侧。即
语云。和尚已相许前人。果非求财者。将观护之道德也)才慧俊拔。孙绰方
诸王浚冲。以皆少有机悟之鉴也(王戎。字浚冲。太源人。浑之
子。与阮籍友少之二十岁。相得如时辈。每至某家辄之戎室。谓其父曰。浚中清尚非乡伦也。与乡语不如阿戎矣)
竺法雅(河间人。拟正有庶少善外学。长达佛经。才思俊赡。时贤企慕。兼善著述)康法朗
(中山人。善戒节西游诸国还)以经中义类拟议儒书。为生解之
例。谓之格义以训门学。尝与道安法汰讲谈
诸经。皆妙尽其要。朗门人令韶每入定。数日
不起。朗终刻木为像。如事生之礼。帛法祖风
神之秀也。于王导则以简率于下望之则庄敬
以为王公风道斯言卞令轨度格物故也(帛远。字法
祖。本姓万。河内人。才思俊彻敏朗绝伦。日诵万言。值晋乱将遁陇右。秦州剌史张辅重之。欲令反服不从遂杀
之。蕃汉追悼。孙绰道贤论方之稽康也)祖弟法祚。德行冲允。实祖之
季也(祚亦有少誉被博士徵不就。二十五出家。洞明佛理梁州剌史张光。以祚兄不肯反服辅杀之。光又
逼之祚。亦坚志不从。亦为光所害)帛高座卓朗之杰也(帛尸梨蜜多罗。吉交。国
人时呼为高座。以其善说法故。本国王之子让位出家。于东晋译药师等经)王导谓之曰。
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尸梨蜜笑曰。若使贫道
只如檀越为今日。岂得游历至此(晋咸康中卒。春秋八十馀。
葬石子冈。冈在吴后起寺焉)支遁常遣人就竺潜买剡𡵙山侧
沃洲小岭(支遁。字道林。姓关氏。陈留人。幼有神俊聪明秀彻。王濛甚重之。后于沃州小岭立寺。
晚出山阴讲维摩经。许询为都讲也)潜曰。欲来辄给。岂闻巢许
买山而隐(竺潜。字法深。姓王。晋大将军敦之弟。事忠州刘元真为师。元真有才誉。后隐剡山当世
追踪问道者也)遁后与高丽道人书曰。上座竺法深。忠
州刘公之弟子。体性贞峙。道俗纶综。往在京
邑。维持法网。内外具瞻。弘道之匠也。顷以道
业靖济不耐尘俗。考室山泽。修德就闲。今在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5b 页 T52-0595.png
县之𡵙山。率合同游。论道说义。高栖浩然。遐
迩有。咏孙绰以潜比刘伯伦。谓旷大之体同
焉。时𡵙山竺法友从深受阿毗昙(一百卷)一宿便
诵。深曰。经目则诵见称昔人。若能仁更兴大
晋者。必取汝为五百之一人矣(法友年二十四。便能讲说。后立剡县
城南台寺焉)晋成世康僧渊.康法畅.支敏度俱过江
(僧渊。本西国人。生长安为僧。常乞食自资。德逾畅度。与殷浩对问内外典籍。浩词屈不能对)畅常执
麾尾行。每值名宾。辄清谈尽日。庾元规曰。
此麈尾何以常在。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
故常在耳。著人物始义论(支亩度著译经录。今行于世)支遁初
至京。王濛器重之。谓人曰。精微之功不减辅
嗣。殷融与卫玠交时。谓其神情俊彻后进莫
有继之者。及见遁叹息以为重见若人(若人如此人谓
珍也)遁每讲善标宗会。而章句或有所遗。时为
宗文者所陋。谢安闻之曰。此乃九方堙相马。
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庄子云。九方堙善相者。淮南子。秦穆公召伯乐使求
马。三月而反曰。已得矣在沙丘。公曰。何马也。曰牡而黄及至骊而牝。公怒曰。子之所求毛色牝牡不知之。伯乐喟
然曰。一至此乎。所观者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忘其所不见。马至而果天下之
马也)后出沃州。于山阴讲维摩经。许询为都讲。
遁通一义。众谓询无所措难。询设一难。亦
谓遁不能通(世说。许询。字玄度。好游山水。而便登涉隐永兴幽穴。每致四方诸候之遗。山阴县
在越州。即王右军兰亭曲水在此。有越王勾践小城犹在)哀帝徵出京。王濛宿
构数百语。谓遁莫能抗。遁徐曰。贫道与君别
来多年。君语了不长进。郗超问谢安。林公谈
何如嵇中散(郗超。字嘉宾。桓温记室参军形质短小多机辩。嵇康为中散大夫)安曰。
嵇努力裁得去耳。又问。于殷浩何如。曰亹
亹论辩。恐殷制支超拔直上。殷有惭德。后超
与亲友书云。林法师神理所通玄拔独悟。数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5c 页 T52-0595.png
百年来绍明大法。令真理不绝一人而已。遁
幼以鸡子无命。其师与争辩且不胜。死后见
形。投卵于地。壳破雏行。遁乃感而蔬食(遁与师论
卵生用未足杀之无罪。以其慧辩师不能胜。乃死之现形。掷卵以悟之也)礼云。国君春
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遁若始乃
未知。既知矣则不违仁。何俟师之诲焉(盖师见其
前犹未悟尔)有遗马者养之曰。吾爱其神骏。聊复畜
之耳。有饷鹤者放之曰。尔冲天之物。宁为
耳目之玩乎。先经营馀姚坞山。至于名辰独
还坞中。或问其意曰。谢安在昔数来相见。
辄移旬日。今触情举目莫不兴想。孙绰比诸
向子期(向秀字子期)以雅尚庄老风好同焉。于法
(高阳人。少有异操)隐居岩壑。时冰雪甚。有一虎入房。
兰神色无忤。后往江东。将适西域至交州。终
于象林。遁为赞曰。于氏超世综体玄旨。嘉遁
山泽。明驯虎凶。孙绰方于阮嗣宗。俱以高尚
不群也。兰之门于法开于道邃。开之门于法
威。凡三世负盛誉。开每与支遁争即色空义。
盖龙虎之勍敌也(庐间何默申明开难高平郗超宣述林解并传于出也)孙绰
为威赞曰。易曰白马(贲卦文也)诗员蘋藻。班如在
场。芬若渟潦。于威明发。介然遐讨。有洁其
名。无愧怀抱。开尝使威出都。途经山阴。算
支遁讲般若其辰所至处示其攻难。威至郡
果不出其计。乃往复数番。遁引退因厉声曰。
君何足复受人寄载来耶。后诏徵讲放光经。
邃从兰过江。没于交趾(南激之地。通典云。彼国人立足拇相交也)
超图像支遁赞曰。英英上人。识通理清。朗质
王莹。德音兰馨。孙绰比于阮威(咸字仲容。家贫七月七日皆
晒好衣。咸于庭晒犊鼻[示*昆]。或问之曰。焉能免俗也)以其高风一致也。剡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6a 页 T52-0596.png
山竺法崇(不详何许人。少入道唯专法华一经。后著义疏四卷行之)曾游湘州麓
(今潭州也)山神化为大人。诣崇请戒。乃舍山为寺
(居之少时。治湘士。后还剡之葛岘山。茅庵泉饮而已)潜门人竺法义。忽患
心疾。至念观音。梦被人破肠。其疾乃愈(义年十二
遇潜。异之劝出家。游刃众典。九善法华。卒东晋太元五年)傅亮云。吾先君与
义公游处。每闻观音神异。莫不大小肃然。孝
武徵出京就讲(孝武。晋简文帝子。名昌明。立二十四年崩)古者出家从
师命氏(取师之姓)道安受业佛图澄。澄姓帛。安以
师莫过佛。遂通以释氏为姓。中夏沙门呼释
氏。自安始也。语曰。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习凿
齿与谢安书曰。比见释道安。固是非常胜士。
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
人之耳目。无重威笃罚可以整群小之参差。
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由来未见。
其人内外群书皆略遍观。阴阳计数亦皆通
会。佛经妙义固所游刃。翻覆筹算无可比肩。
恨足下不同日而见也。慧远初为儒。年过乎
弱冠。遇道安于太行恒山。喜曰。以为真吾
师也。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以夜续
昼。贫旅多阙。昙翼每给以灯烛之费。安闻之
曰。道士诚知人矣。尝他日安叹曰。使道流东
土其在远乎。远后盛德既彰。声华洽闻。外国
咸称汉有大乘道士。每东向庐山稽首焚香
遐诚展敬。罗什入关。远致书通好。什答书其
卒章曰。经云末后东方有护法菩萨。勖哉仁
者善弘其事。殷仲堪之荆州至山。与远临北
涧谈易移景不倦。卢循初据江州。以父嘏同
为书生。欢然笃旧。有谏者曰。循为国冠。与之
厚得不疑乎。远曰。我佛法中情无取舍。岂不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6b 页 T52-0596.png
为识者所察。洎宋武讨循。左右曰。远公素
笃循交。裕曰。远公世表之人。心无彼此。乃
赍书遗钱米。远讲丧服记。宗雷并执卷(宗炳雷次
宗)。雷后著义疏。首称雷氏宗炳嘲之曰。昔与
足下共。于释和尚间面受此义。今便题卷首
称雷氏乎。慧持形长八尺。常蹑屣衲衣半胫。
将入蜀。兄止之曰。人生爱聚。汝独乐离如何。
持曰。若滞情爱聚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
道。正以西方为期耳。同学慧永于西林岭上
别立一室欲禅。辄往居焉。常有一虎在屋。
宾至则使去。于一日会何无忌于虎溪。远从
徒百馀庄而肃。永独衲衣草屦荷钖提钵。松
下飘然而来。时以清散之风多于远也。其门
德行有道祖僧迁道流。富有才思。远每谓祖
等曰。夫易悟尽如汝辈。则吾不复忧后生矣。
(孔子曰。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其后迁流夭世。远曰。此子并才
义英茂清悟日新。使此长往一何痛哉。有慧
要者。患山中无刻漏。乃于水上立十二叶芙
蓉。因波转以定十二时。晷景无差耳(又尝作木鹉。令飞
数百步。有张山人者。广政中于蜀主殿前立浑仪楼。注以水银。令木人执二时牌子。随水银转对殿报时。晷刻不
差。张山人。名思训。本遂州人。后入京。系司天监)有僧澈者。善篇牍。尝
至山南攀松而啸(卢山南也)于是和风远集。众鸟
悲呜。超然有胜气。退而咨于远曰。律禁管弦
歌舞。一吟一啸可得为乎。远曰。以乱意言之
皆为违法。澈闻唯而止。其姑道仪见于高尼
传也(尼传四卷)议者以为佛图澄之门豫樟𣏌梓也
(即安公是)道安之门昆蓝琮璧也(琮璧美王出于昆山蓝田 远公是也)
什之门瑚琏簠簋也(生肇等也。殷瑚夏琏周簠簋也)慧远之门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6c 页 T52-0596.png
犀象齿革也(道祖等。象之是犀之革也)慧光之门孔翠羽毛
也(光姓杨。定州人。师佛陀出家。俊异朗悟。所习诸经便为人说。师为出家更多颖俊。时俗呼为圣沙弥。尤攻
律部。造疏注经甚多。门学如林。入室九人。道晖为首。儒生冯衮也)玄奘之门沈檀
兰蕙(窥基。字洪道。造百本疏)去圣逾远。道德降矣。艺行
美矣(晋宋之代。多脩禅观。得道者多。隋唐已降。慧学者多。艺解美矣。得道者少)将非泉涸
之鱼失江湖之所在多其煦沫耶(逐声教而依荡。随慧解以浇漓)
宋人魏人南北两都(宋刘氏都江南。魏元氏都洛邑)宋风尚华。
魏风犹淳。淳则寡不据道。华则多游于艺
(晋宋高僧。艺解光时。弘阐法教。故曰华也。元魏高僧以禅观行业据道。故曰渟然在人不在他也)夫何
以知观乎。北则枝叶。生于德教。南则枝叶生
辞行。昔臧氏宰漆雕氏。以大蔡繁简知臧氏
之优劣(臧氏鲁大夫。漆雕开鲁贤人。宰家宰也。臧氏世贮大蔡之龟。文仲贤三年一十。武仲二年一卜。
已下一年一卜。简少也。繁多也。知其优胜劣弱也)今奚独不若于凭乎其
(奚何也。臧氏以蔡龟之象而知优劣。何不以淳华而知其师训也)文章之家屈宋
杨马递相祖迷(屈平。宋玉。杨子云。马长乡。皆祖述文章之士)虽欲速鞭
难其齐足。故道德言行古今殊世。厥若坡陀
(不齐貌)浸微矣(渐次貌)夫琢奇璞为美器。良工之
能也。构贞材为广厦。哲匠之力也。授专门以
成德。仁师之训也。故鸟可以择木。鱼可以择
泉。臣可以择君。弟子可以择师。夫不能为臣
而求能为君。不能为子而求能为父。不能为
弟子而求能为师者难矣(忖己度事可矣)故为人在恕
己也。然父子天属也。其有不象者(父子之道天性也。若禹
鲧不象者也)君臣国体也。故有象不象者(浇之元凯为象也。四凶为不
象也)师资义会也。安得有不象者乎。如舜生均。
文王生武王。父子象不象也(舜大圣。生商均不肖。为父子不象也。文王
圣。生武王亦圣。为父子之象也)庭坚为虞臣。飞廉为纣臣。驩兜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7a 页 T52-0597.png
为尧臣。龙逢为桀臣。君臣象不象也(庭坚皋陶也。与虞
舜为象。飞廉与纣为象也。驩兜与尧。龙逢与桀。为君臣不象者也)仲尼之门。颜闵尚
于仁义。鬼谷之门。苏张尚于谲诈。克象也
(苏秦张仪并师鬼谷子。学纵横[椑-(白-日)]阖之术也)故仲尼之门。三尺童子犹
耻言其霸。昔释公道行乎关右。庐山化被于
江左。法汰亮直于晋世(法汰与道安同行。道安往襄阳。汰至荆州。桓温迎之。身
长八尺。风恣可观。与道恒法师论议而破之。兴瓦官寺。王珣谢安常礼焉)道生果断于宋
(谓定言一切众生皆得成佛于宋代)夫何象也历观前往。孰能
不由道德之室而至于大名乎(杨雄云。师者人之摸范也。不摸不范。
不可以为师也)礼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
继其志也。故不能继释氏圣人而能继释氏
之君子。何莫由师之道焉。夫澄至安。安至
远。远至昙顺。顺至僧慧。凡五世。价重帝王。
风动四方。事标史册(书曰四方风动唯乃之休)其或立德也(谓禅
观之行者)立功也(翻译流传)立言也(讲说著述)为天下之人也。
僧会支遁为天下之人。而一会一遁其后篾
闻也。然有至乎累世者。或青出于蓝。或冰出
于水。但为一方之贤。未果为天下之贤者也。
故为弟子者患师不得于安远。为师者亦患
弟子不至于安远。夫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悬
象在天。光流于下。琴瑟在御。知音难閟。冰雪
载驾。遗躅宁隐(此上喻好事匿于内光华彰干外必有迹也)如彼德行
秉躬语默信时(既蕴德行不言。人自信。若桃李之自蹊也)虽高岸已谷。
松柏已朽。而徽华弗蔽。洋洋乎盈耳哉(洋洋美誉
也)曹马之年(魏晋之代也)经论权舆。源流混淆(教法初来。若
混淆之浊水流泛未广)宣唱者但包括大义玩味玄旨。至
于剖析名相罔有攸据(罔无。攸所也。教文多阙)岂非声教
所覃未备者欤。安公初见译诸部小论。蹈咏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7b 页 T52-0597.png
称庆。以为幸睹三藏全矣。而未知但沧溟畎
浍耳(畎浍田畔。沟渠喻所睹者也。沧溟喻未睹者也)虽上士假微诠以悟
旨。而中则实未多也。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毗
昙毗婆沙(此云觉铠。西国人。蒙逊子茂处请译于姑臧。凡一百卷)学者挹其波
澜浩若无涯涘矣。后秦佛陀耶舍善大毗婆
沙。时号赤髭也(此云觉明。罽宾国人。婆罗门族。年十三随师日诵三万言。诵大小乘经数百
万。性度简慠。不为诸僧所遇。罗什于沙勒甚相隆厚。自龟兹至长安。译十住经大毗婆沙等。姚爽疑其所诵。令诵
于羌籍药方可五万言。二日诵。就覆之不误一字)卑摩罗叉善十诵。时号
青眼也(此云无垢眼。罽宾国人。苦节律藏。与罗什相遇。什礼为师。译十诵律为六十卷。卒寿春石涧
寺。时号青眼律师也)魏昙始足白。于时呼白足阿练若
(始行不履地。练若即僧也。无争寂静义)耶舍在沙勒。为罗什师。
后至姑臧。闻什为秦污戒曰。罗什如好绵纩。
何可使入棘林中乎(姚兴尝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一旦后世。何可使法
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已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每至讲说。常先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
勿取臭泥)什启秦主曰。夫欲宣通无上法教。宜令文
义理趣圆通。贫道虽复读诵其文。未善其理。
唯有耶舍。深达经教。今在姑臧。愿诏徵之。一
言三详。然后著笔。使微言不坠取信千载。兴
乃聘耶舍。耶舍笑曰。明旨既降。便应载驰。檀
越待士既厚。脱如罗什见处则未敢闻命。兴
叹其机慎。重诏教喻。乃至悲夫晋杀窦犊。仲
尼不济于河(孔子自卫将之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鸣犊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
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问何谓也。窦犊舜华简子未得志须之晋赵之贤大夫也。简子今杀之。刳胎焚林则麒
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云云。遂回车不渡也)秦蛊罗什。耶舍辞于入
国。岂非害一贤而群贤不塈(塈至也)玩一德而众
德将离乎。当弘始初童寿译三论(中百中观十二门也)
空门者辐凑。后译成实。善法相者云委。其时
以为究畅名数靡有过于此论。什首命僧睿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7c 页 T52-0597.png
讲传。谓之曰。此争论中。有七处破阿毗昙宗。
而在言小隐。若能不问而解可谓英才。睿启
发幽微果不咨什。什叹曰。吾传译经论。得与
子相值。无所恨矣(睿魏郡长乐人。依僧贤法师为弟子。谦虚内敏。佐罗什译经。善摄
威仪。弘赞经法。常回此业愿生安养。坐不背西。临终洗浴烧香向西合掌。严然而卒)或谓什门
四圣生肇融睿上首。精难则观肇第一。或谓十
哲。道恒道标加焉(道生。僧肇。道融。僧睿。昙影。慧严。慧观。本传无名。凭者有南齐道
凭。非什门下。有僧䂮者。甚俊恐是字误)而恒标降于八人。犹负翼
亮之才(道恒京兆人。九岁出家。为隐士张忠嗟曰。此小儿有出人之相。在俗有辅政之功。在道有光显
之德。事后母甚孝。博综经书。佐罗什译经。道标亦雅有才力。皆有佐助之功也)可居王佐。
姚兴务其经纶。以金紫岩廊之位强之二贤。
虽逼霸威而终不为其臣也。是知贤达背向
各有所得。务轩荣者以籍莽食杼为飞走(譬之鸟兽
不可与同群)味虚玄者以黼衣食豢为桎梏(犹入庙之牺牲)而
伊尹吕望求为人臣(伊尹汤相。吕望太公也。武王臣)卞随务光
俱为让主(尧禅位而不受者也)岂不各反其好恶异其荣
悴哉。如恒标者。尚能以形骸为逆旅。而岂
顾其名器。是以。接风云之遇。割君亲之爱。
泛五湖而不为难(范蠡辞越王勾践。乘扁舟泛五湖。王以金铸招之而不返)
蹈沧海而不为遥(鲁连云宁蹈沧海死不事无道主)彼区区之秦
何所致哉。使唐虞之际与元恺相齿(八元八恺尧之贤臣相齿
齐年也)殷周之始与伊尹齐足。犹虑失之矧乎
此时爵禄曷云重矣(此时谓偏霸伪秦)昔支林慧远致誉
望者多婴此难(为王臣所逼也)而振去若轻埃。挥绝
若腐缠(腐缠朽索也)不足难也。故巢由可为皇臣。
非帝力所能起也。夷叔可为帝臣。非王力所
能起之也。绮李可为王臣。非霸力所能起之
(静民则法曰皇。谓炎昊之主也。德象天地曰帝。谓尧舜也。仁义所往曰王。夏殷周也。秦汉皆曰霸也)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8a 页 T52-0598.png
夫居俗外而为俗内。所起不亦难哉。宋文帝
尝述生公顿悟义。群僧构难。帝以麈尾扣机
曰。若使逝者可兴。岂为诸公所屈(竺道生。钜鹿人。幼而
颖悟。聪哲若神。钻仰群经。斟酌杂论。止青园寺。初见泥洹经。乃说顿悟成佛义。笼罩旧说。时以为邪说。被迁摈
于庐山。及后分经至。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乃升座论义数番。麈尾纷然而坠隐几乃卒。言忍死以待经也。故宋文重
举之)颜延之著离识论。帝令慧严辩同异。往复
终日。帝笑曰。公等今日无愧支许之谭也。支
遁才章茂逸。得僧会之风。僧肇笔削奇迈。
又得支林之风。安远生睿之徒。各擅其美。自
后缁列。寡有绍其音徽者。齐梁之后。世尚
纡丽。词亏体要。致使求其雅言立意曾不及
于汉魏之间箴论(若杨子云之续虞箴等)而况于圣人经籍
乎。故悬象岳渎不以妍华为天地之文章。以
其能纲纪覆载为文章(悬象经天也。岳渎缔地也)。人文安不
然乎。尝读殷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
新。孔丘诔曰。旻天不憖遗耆老。莫相子位焉。
呜呼哀哉(孔丘卒。鲁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呜呼哀
哉。尼父无自律文。在左传三十。与今小异)斯文也天之将丧久矣。不
有盛德大业。其孰能兴之者焉(仲尼以天纵多能故哀诔之)
著般若无知论(僧肇。京兆人。家贫佣书为业。因得历观经史善庄老。后见古维摩经云。方
知所归矣。罗什至从之翻译。著不迁等四论。义熙十年卒于长安。年三十一)刘遗民见而
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融讲新法华经。开
为九辙号九辙法师。什曰。佛法之兴融其人
也(道融。汲郡林虑人。师爱其聪明。先令外学。令往林中。借论语竟不赍归。于彼已诵。师更以本覆之。
不遗一字。至立年才解冠绝。闻什至往咨禀。什见而奇之。卒于彭城。年七十四矣)。什译中论
始二卷。融更剖扸。预贯始终。时师子国有一
婆罗门。乘驼负书而来。请求捔试优劣。优则
行之。秦人睹其口眼便辟。将改吾观(有回敬之心也)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8b 页 T52-0598.png
什告融曰。此外道聪慧殊人。捔言必胜。岂可
使无上大道在吾徒为彼而屈。如吾所观。在
君一人而已。融自顾才力可济(济成也)但患外道
书籍未尽披读。乃密写其目。一览而诵既刻
日。爰整其徒。对[改-己+易]于王庭。彼外道恃其博知。
倍意攻融。融出其所知。讨其所不知。彼遽
保其强诵。而融列其所诵。并诸夏群书。编目
尤广。其所诵梵志蹇而肆(肆放也。蹇吃情放也)罗什济词
而嘲之。彼殒越而亡也(济益也。云逃也)昔符师征晋。
大事将去。谢安知玄而举之。爰致大勋。天下
服其远鉴。而什之知融。何莫安之俦欤。故质
斯兴废。同在一举耳(质形对也。以什举融。可对安举玄)融性不
狎喧。常登楼披玩。僧睿初为僧贤弟子。贤友
僧朗。讲放光经。亟遭睿讥难。朗谓贤曰。睿比
格难。吾累思不能通。可谓贤贤弟子也。睿魏
郡人。秦主问姚嵩曰。睿公何如。曰邺卫之松
柏。兴召见大赏悦。敕给俸吏力车舆。后谓嵩
曰。此乃四海之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乎。睿
平生素不背西(愿生西方也)昙影初从什。什谓姚
主曰。昨见影公。亦是此国风流标望之僧也。
宋僧导(京兆人。十岁出家。后著成实论疏。起寿春光山寺)止寿春。孝武
诏于京銮舆降跸。导以孝建之初三纲更始。
悲不自胜(元嘉三十年。太子劭弑文帝自立。三月为武陵王骏与诸王杀之即帝位。改元建武。号孝
武皇帝)帝亦哽噎敕开讲。帝及公卿会焉。导曰。
昔王宫托生。双林见灭。自尔已来岁逾于载。
淳源永谢。浇风不追。给苑丘墟。鹿园芜秽。九
十五种(外道之类。或云九十六)以趣下为升高。三界群生
以火宅为净土(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岂知上圣流涕
大士悽惶者哉。因则涕泗。四众为之改容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8c 页 T52-0598.png
(导卒寿春石涧寺年九十六也)时石涧寺僧因亦当世名匠。或
问之与导孰愈。因曰。吾与导同师什公。方孔
门则。导入室。吾升堂矣。道猷述顿悟义。孝武
曰。生公孤情绝照。猷公直辔独上。可谓克明
师匠无忝微旨(道猷吴人。生公弟子。师云后见胜鬘经披卷叹曰。先师昔义与此经闇合。
因注之五卷。后孝武诏讲顿悟义。竞辩之徒闻奏互起。犹皆破之。帝乃抚几称快)晋慧远慧持
兄弟也。宋法爱法瑗远持也。爱为芮国师。俸
三千户。瑗文帝使述生公顿悟义。何尚之闻
乃叹曰。常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今日复闻
象外之谈。可谓天之未丧斯文也。僧远隐上
定林寺。齐太祖銮驾诣远。远门狭不容舆。
盖太祖欲见远。远称老足不垂床。太祖遣问
兴卧转跸而去。文慧太子竟陵王(萧子良也)崇为师
范。何默周颙吴苞张融禀戒受道焉。昔沙门
称贫道于帝王。南齐法献玄畅俱为僧正。武
帝与语皆名不坐。后僧钟称贫道。帝嫌之问
王俭曰。先辈沙门于帝王何所称正殿坐不。
俭曰。汉魏佛法未兴不记传。自伪国称贫道
亦预坐。及晋初亦然。中世有庾冰桓玄等。
皆欲使沙门尽敬。朝议纷纭。事皆休寝。宋之
中朝。亦颇令致礼。而寻见不行。自迩迄今。多
预坐称贫道。帝曰。献畅二僧道业如此。尚自
称名。况复馀者揖拜太甚称名亦无嫌。自后
称名献畅始也。梁宝亮性率直。每对武帝称
贫道上。虽有间然而挹其神志。亮青州人。
初至京。袁璨异之曰。珠生合浦。魏人取以照
乘。璧在邯郸。秦人请以华国。天下之宝当与
天下共之。非复上人贵州所宜专也。僧旻七
岁出家居虎丘。或问曰。沙弥何姓。家在何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9a 页 T52-0599.png
处。对曰。贫道姓释。家于此山。张融谢眺少相
厚善。陆倕尝与宾从造旻。旻称疾不见。倕欣
然曰。法师不趋于世。此诚弟子所望也。萧昂
出守吴兴(吴兴郡汉置也。古防风氏之国。至隋废郡改为湖州。即乌程县也)将谒旻。
旻曰。吾山薮病人。无事见贵二千石。昔戴颙
居北岭。宋江夏王入山。颙高卧牖下不与相
见。吾虽德薄。请附戴公之事矣。及萧至后户
而遁。夫摈世者禄干之不及。尚利者干禄之
不及。既得禄狎侮为志。于其贤虽始降礼。
若欣遇而无恒其心。卒能以权势而卑之(既有禄相
及。则亲狎而侮慢。虽有贤者而能下礼相接。然见遇之道其心不恒。则恃其权势而以踞傲终之也。则今贵门皆然
也)然能病其终卑而兆其始遇则高。见之昭昭
不贻己戚矣(顾其始而知其终。则免其自贻伊戚也)智藏事师。以孝
敬闻。师疾绝食。藏亦绝食。师进饮。藏乃饮。
但性伤乎许直(讦举人私也)而以誉行为干橹故不
至于危殆也。尝舍财大忏。谢几卿指挂衣竹
戏之曰。犹留此物。尚有意耶。藏曰。身犹未
灭。意何由可尽。道安之门人法遇领徒四百。
时有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罚而不遣。安
闻之。以筒缄杖寄遇。遇曰。此由饮酒者也。我
训不勤。远贻忧赐。乃集众命维那行杖至三。
因泣下自咎。魏道辩门人亡名。负才傲世。辩
挞而徙黄龙。其初无恨想。晨夕向辩遥礼。唐
智正之门人。智见师所著述。必侍立而书累
载。初不贻坐。或久而仆。正责曰。翘足七日
匪劳。今尔心轻何不然也(释迦因地。七日翘一足。赞底沙如来)北远
之门智微每讲析幽微。皆云。大法师意如此。
因则声泪俱发(庐山慧远。姓贾。雁门人。谓之南远。泽州硖石寺慧远。姓李。燉煌人。著涅
槃经疏者。谓之北远也)礼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9b 页 T52-0599.png
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然良家子在
家。家有训从师。师有教故能克意。尽所敬
而行敬。尽所信而行信。是以大圣皆命族姓
子而勉之(不貌卑贱律禁出家)非绳枢瓮牖者之能也(贫家以绳
系枢。以瓮作牖也)哀今弟子罕有不闻言于师范者。彼
以礼疏而来。此以恩薄而往(弟子既于师疏师遂顾之恩薄故不住而去也)
然牵牛蹊田而夺之牛(春秋有牵牛以蹊田为过也。而夺之牛罪之太甚矣。今喻
师之恩薄已非而便舍之不事若夺牛之甚也)本轻而末重也(师之恩薄本轻而不敬为末重)
如尊虽义不至卑则欲据其事欤(父纵不父子不可不子也)
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
(为人子者。不患无所立而患不孝。敬恭父命何常之有)夫能移此于其师者。
岂使过及其身乎(移事父不忘不怨之道。而事于师则固无其过矣)故有假
师而为名侮师之凉德(凉薄也。假借也。以其师之德薄殊无敬顺之仪。但假
借师名而已)将升堂则筋骨捷解。俾侍坐则手足窳
(窳菰在穴也。卧而不起。懒人慵惰。如菰在穴卧而不起也)斯或尾大而难掉
(左传。尾大不掉。今或弟子胜师故相轻傲也)故训罚之不至。或螟蛉
之有似物类之相召(螟蛉者蜂取虫而咒之似我。似我不日而虫化为蜂也。今弟子
乃他人所生取以教之。令作其资)其威尚不谨其容。而德岂能服
其心欤(官有威刑事公尚不惧其容。今师以德如何能伏其心也)今浇季之风。
师求弟子。匪弟子求师。师以此始。弟子以此
终。嗟乎何日不由之矣。夫鲁国先师以冉有
仆樊迟御。子贡籴颜回爨(冉求字子有。樊须字子迟。端木赐字子贡。颜回
字子渊。昔夫子在陈。则赐籴同爨也)其何至于此哉。彼德厚可慕
而弟子实慕德故也。梁惠布三果至人也。妙
穷三论。时号得意布也。见乐生净土者告云。
方土乃净非吾愿也。如何在莲华中十劫受
乐。未若三涂救苦者也(生西方下品中生在花中六劫。下品下生在莲华中十
二劫。开花方得见佛。不如三涂救苦众生。此乃悲增菩萨也)凡法集先众往而默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599c 页 T52-0599.png
彼哗者惮若衔枚德之至也(升堂先往。后生惧之。而默静也)卒后
手屈三指地动七日。史奏得道人星灭矣(高僧传慧
布誓生三涂救苦众生)昔魏玄高有愿生三恶道。齐僧景
亦如之。唯圣人与圣人而能至于此也。陈衡
岳慧思(衡岳南岳也。在湖南。今岳州也)證法华三昧。能知前
生事。顶有肉髻。知达人心。毒不能害。怨不能
动。初智顗悦其风而造焉。思曰。昔灵山同听
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遂示普贤道场四
安乐行。顗行道经三七夕诵至药王品心缘
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见与慧思同在灵山听
佛说法。思云。此之灵相非尔不感。非我莫识。
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思以三观义传顗。顗
以四教义裨之。三观四教之宗旨自衡岳天
台始也。梁策草堂约为智者(慧约法师也)陈隋以顗
为智者(即今江陵玉泉寺关将军起寺者也)惟有道之贤。听虚名
非美。视虚器非重。心若浮云。迹犹过羽(唯器与名
不可以假人。而有道之高士视浮名亦不以为贵)而帝天下者。师其圣。友
其贤。固其然也(以梁陈隋贵有天下不可不尊圣而友贤乎)或问岳位。
告云。吾铁轮王位中人耳(四加行位菩萨为四州王。铁轮王则合是煖位
也)或问天台位。告云。吾不领徒众。当净六根
(一云八地已上六根清净。二云初地已上。三云资加亦清净。今顗与思。恐俱是地前资加也)为他损
己。只是五品内人耳。嘉祥初闻天台颇轻于
(高僧慧皎住嘉祥寺)亦既目觌乃伏膺为徒。又以三轮
剖断经例制胜之论。而特闻于天下者也。弟
子智恺专门之业虽不尽于师。而于死则有
称焉。南土四朝克尚玄理(宋齐梁陈)资于龙树提婆
为不拔之论。真谛虽译对法唯识等部(真谛三藏陈朝
至)会王室多虞。天步孔艰(孔甚艰难也。后主变乱也)承业学
徒所究未弘。有法遇钻研讲记殆乎过半。惜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600a 页 T52-0600.png
哉短命不极其志。将死之日勒焚遗草。闻者
为之涕零。自后其徒没没焉(遇法师所讨唯识未尽其旨。而至唐慈恩著
唯识疏十卷)洎真谛南回综习无闻。故色心之学终
少闻于尽善。章疏之家必先意于空理(自真谛去后。
少传法相。多弘空性也)国初玄奘(贞观年)译唯识授门下基(窥某姓尉
迟。字洪道。鄂公敬德之犹子也。造百本疏。慈恩和尚也)兼之瑜伽也(并大乘论)译俱
舍授门下光(未详)兼之婆沙也(并小乘论)可谓法相光
华。名数渊弘。精搜真俗。通乎大道。彼空宗之
学悄若乎不纾其志也(奘三藏。自贞观年往西国。学经论法相。至贞观回。大弘
法相。空性之徒睹之。若风恬而波偃)太宗高宗制圣教序(今见冠经首也)
华藻耀乎天文。真风翔乎海隅。洎玄宗注般
若。盖二圣鸿基之积润也(玄宗注金刚经。见行于世)但世
以译经则易。译论则难。而传者亦如之(传经者。
止于寻文刻旨叙意连环故为易也。传论者。循环性相洞达幽微故为难也)寔由经但断疑
生信。旨远而文近。论则殚穷性相。训畅精微。
为义必典。为文尚华。错综音律。铿锵彬蔚
(彬蔚文彩兴盛貌也)宾主相由。钩赜为美。自非上智不能
见往复之意。故学之者鲜不功倍为山(浅近之者闻而
轻侮。盖非其境也。为山九仞起于累土也)辩参神化。以教行中夏始
不译论。求其师资辅会之道难矣(至今学经之徒。其侣若
林。究论之士。若披沙见宝也)夫法学之侣。知经律而不知论
者。但直赞述其文而已。至于攀援大义。则不
谓之洞达者也(故今蜀中凡善传经者皆兼习论。然后传演方为美也)其罗什
译经则龌龊。译论则舒缓。玄奘反之。故什世
经学则优(优胜也)奘世论学则倍矣。昔慧休者
一鞋三十年。遇泥则跣曰。泥软易蹈。吾不欲
损信施故也。每告众曰。吾所听经律皆三二
十遍。犹恨少功。欲兼异部。未遑多涉。今之学
宗师议第七(议经律论禅各有师承宗祖之道)¶ 第 600b 页 T52-0600.png
者罕有备通。文句薄知则预师范。致有穷括。
莫知由绪。此法灭在人矣。所以终夜长想有
慨于怀尔。
北山录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