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563a 页
甄正论卷中
大白马寺僧玄嶷撰
公子曰。天上无地诚亦有之。天尊神力不无
其实。案此经文。天尊当说度人经时。七日
七夜诸天日月。璿玑玉衡一时停轮。神风静
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此则神力
所致。圣德灵感故得日月驻景以停运。风云
敛霭以澄清。若非大圣孰能至此。
先生曰。无天尚解造天。无地犹能立地。日月
任其笔削。风云随其指挥。确实论之。并无
其事。且璿玑斡运金浑应象。三百六十五度
四分度之一。十二交会昼夜百刻。周旋潜转
靡有少停。春秋二分冬夏两至。纵有盈缩。大
数不亏如也。簿蚀差时行次失度。史必书之
以表天事。但日度稍长犹为吉应。尚书史策
以示将来。况天一不转经七百刻。自有天
地以来。未有若此之大瑞。自合别饰史词光
诸简牒。典载不纪。明并虚焉。若言此之璿玑
日月风云山海之等并论天上之天不是人间
卷二 第 563b 页 T52-0563.png
之天者。且诸天上界咸无日月。自然光明远
近相曜。以花开合为昼夜。不与此土相同。
宋文明等但见此土日月山海。谓诸天上还
同此境亦有日月风云山海等物。不知诸天
之上元无此等。圣教具详。此可略示虚又明
也。
公子曰。上天无日月等。先生辩之。至如天
尊说经。利益实广。经云。天尊说度人经。一遍
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二遍盲者目明。三
遍喑者能言。四遍跛者能行。及周十遍乃
至妇人怀孕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地藏发泄金玉露形。枯骨更生皆起成人。以
此言之。神功大矣。
先生曰。余闻之。有人寐而梦者。于梦中又占
其梦。果如然也。向已具论。子仍固执。何异占
梦乎。余告子以上天下境胜劣不同。岂有盲
聋喑跛之疾。亦无冢墓骸骨之秽。虽有死生之事。皆是变化所为。无产生之生。无尸死
之死。今此经云天尊于始青天中说法。乃云
一国男女。天上岂有国耶。又云。盲聋等病天
上元无此疾。案此经文。元来不委上天善
恶。出自胸臆造此伪经。乃委巷之浮谈。非典
实之雅论。虚伪之状。此又彰焉。
公子曰。先生所诠无非伪也。然则道法流行
为日已久。教迹匪一义理多门。祇如三世
因果六道业缘。地狱天堂罪福报应。皎然不
昧。岂徒言哉。
先生曰。此更虚也。天尊之事灵宝之经。首尾
近相曜。以花开合为昼夜。不与此土相同。
宋文明等但见此土日月山海。谓诸天上还
同此境亦有日月风云山海等物。不知诸天
之上元无此等。圣教具详。此可略示虚又明
也。
公子曰。上天无日月等。先生辩之。至如天
尊说经。利益实广。经云。天尊说度人经。一遍
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二遍盲者目明。三
遍喑者能言。四遍跛者能行。及周十遍乃
至妇人怀孕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地藏发泄金玉露形。枯骨更生皆起成人。以
此言之。神功大矣。
先生曰。余闻之。有人寐而梦者。于梦中又占
其梦。果如然也。向已具论。子仍固执。何异占
梦乎。余告子以上天下境胜劣不同。岂有盲
聋喑跛之疾。亦无冢墓骸骨之秽。虽有死生之事。皆是变化所为。无产生之生。无尸死
之死。今此经云天尊于始青天中说法。乃云
一国男女。天上岂有国耶。又云。盲聋等病天
上元无此疾。案此经文。元来不委上天善
恶。出自胸臆造此伪经。乃委巷之浮谈。非典
实之雅论。虚伪之状。此又彰焉。
公子曰。先生所诠无非伪也。然则道法流行
为日已久。教迹匪一义理多门。祇如三世
因果六道业缘。地狱天堂罪福报应。皎然不
昧。岂徒言哉。
先生曰。此更虚也。天尊之事灵宝之经。首尾
卷二 第 563c 页 T52-0563.png
虚伪不可为證。道家宗旨莫过老经。次有庄
周之书。兼取列寇之论。竟无三世之说。亦无
因果之文。不明六道之宗。讵述业缘之义。地
狱天堂了无辩处。罪福报应莫显其由。自
馀杂经咸是陆修静等盗窃佛经妄为安置。
虽有名目殊无指归。余更别举例论之。道家
称天尊说经在尧舜以前上皇之代。其时淳
风尚质醨俗未萠。人无矫妄之心。时有无为
之化。老子说经当衰周之末。帝王之季。君
昏于上臣乱于下。征伐不由天子。礼乐出自
诸侯。以大陵小恃强侵弱。人怀狙诈俗变浇
浮。何因天尊当淳朴之日。乃说地狱天堂罪
福因果。三世六道应报业缘。老子当浇醨
之代。乃说无为无事恬淡清虚雌柔寡欲
逗机之义。何其爽欤。以理推之。虚伪非谬。
公子曰。先代天尊先生执伪。后之静信复岂
妄哉。请少详之。无为孟浪。案道经云。乐静
信宿禀仙才早殖德本。功满行就道證天
尊。大弘教迹广演经论。岂并伪耶。
先生曰。上古本无。犹能伪造元始。下代同
伪。岂不解假立天尊。公子前惑其本今迷
其末。诬其源而溯其流。曷可得耶。此宋文明
等为元始立天尊。自知无据。为佛经说释迦
弃储后之位出家修道證得佛果。遂伪立乐
静信修道證得天尊。兼说经教具信因果等事。趋日避影重觉心劳欲隐而彰伪迹逾
显。非唯外无俗学。不明得姓因由。亦乃内无
识智。不悟立主虚伪。且乐氏之姓出自乐正
周之书。兼取列寇之论。竟无三世之说。亦无
因果之文。不明六道之宗。讵述业缘之义。地
狱天堂了无辩处。罪福报应莫显其由。自
馀杂经咸是陆修静等盗窃佛经妄为安置。
虽有名目殊无指归。余更别举例论之。道家
称天尊说经在尧舜以前上皇之代。其时淳
风尚质醨俗未萠。人无矫妄之心。时有无为
之化。老子说经当衰周之末。帝王之季。君
昏于上臣乱于下。征伐不由天子。礼乐出自
诸侯。以大陵小恃强侵弱。人怀狙诈俗变浇
浮。何因天尊当淳朴之日。乃说地狱天堂罪
福因果。三世六道应报业缘。老子当浇醨
之代。乃说无为无事恬淡清虚雌柔寡欲
逗机之义。何其爽欤。以理推之。虚伪非谬。
公子曰。先代天尊先生执伪。后之静信复岂
妄哉。请少详之。无为孟浪。案道经云。乐静
信宿禀仙才早殖德本。功满行就道證天
尊。大弘教迹广演经论。岂并伪耶。
先生曰。上古本无。犹能伪造元始。下代同
伪。岂不解假立天尊。公子前惑其本今迷
其末。诬其源而溯其流。曷可得耶。此宋文明
等为元始立天尊。自知无据。为佛经说释迦
弃储后之位出家修道證得佛果。遂伪立乐
静信修道證得天尊。兼说经教具信因果等事。趋日避影重觉心劳欲隐而彰伪迹逾
显。非唯外无俗学。不明得姓因由。亦乃内无
识智。不悟立主虚伪。且乐氏之姓出自乐正
卷二 第 564a 页 T52-0564.png
子春。子春者殷之掌乐之官。因〔官〕-【宫】官官命氏后
为乐姓。年岁近远捡验可知。若静信实得天
尊当殷之末代周之首年商书周书何为不
载。史纪洞纪何故不书。又鞫静信所化之
域。竟无其所。东至日窟。西穷月竁。北指玄
洲。南临丹浦。推究境土并无静信所都。可谓
语薜荔于长流。足惊视听之说。蒂芙蕖于
乔木。殊为理外之谈。徒怀挟弹之心。宁知陷
阱之毙。
公子曰。元始法身静信报果。咸云。假伪无一
实存在于下愚。不无二惑。窃凭书史。敢立实
宗。轻忤高怀。伏垂矜恕。
先生曰。子何言之过也。余少阅坟典长讨
名理。年过知命研几不疲。傍瞻宇宙之间。叹
言论之无偶。俯观时代之上。恨知音之盖稀。
向与子谈未摅怀抱。若能架虚成实变伪为
真。此则功侔造化之功。力迈陶钧之力。希一
清耳。子薄言焉。
公子曰。先生以天尊书史不载以为虚妄。在
于仆也诚亦如然。祇如灵宝之经。典记具载。
岂亦伪乎。案吴楚春秋及越绝书。咸云。禹治
洪水。至牧德之山。见神人焉。谓禹曰。劳子
之形。役子之虑。以治洪水。无乃怠乎。禹知是
神人。再拜请诲。神人曰。我有灵宝五符。以役
蛟龙水豹。子能持之不日而就。禹稽首而
请。因而授之而诫禹曰。事毕可秘之于灵山。
勿传人代。禹遂用之其功大就。事毕乃藏之
于洞庭苞山之穴。至吴王阖闾之时。有龙威
丈人。于洞庭之苞山得此五符。献之于吴
为乐姓。年岁近远捡验可知。若静信实得天
尊当殷之末代周之首年商书周书何为不
载。史纪洞纪何故不书。又鞫静信所化之
域。竟无其所。东至日窟。西穷月竁。北指玄
洲。南临丹浦。推究境土并无静信所都。可谓
语薜荔于长流。足惊视听之说。蒂芙蕖于
乔木。殊为理外之谈。徒怀挟弹之心。宁知陷
阱之毙。
公子曰。元始法身静信报果。咸云。假伪无一
实存在于下愚。不无二惑。窃凭书史。敢立实
宗。轻忤高怀。伏垂矜恕。
先生曰。子何言之过也。余少阅坟典长讨
名理。年过知命研几不疲。傍瞻宇宙之间。叹
言论之无偶。俯观时代之上。恨知音之盖稀。
向与子谈未摅怀抱。若能架虚成实变伪为
真。此则功侔造化之功。力迈陶钧之力。希一
清耳。子薄言焉。
公子曰。先生以天尊书史不载以为虚妄。在
于仆也诚亦如然。祇如灵宝之经。典记具载。
岂亦伪乎。案吴楚春秋及越绝书。咸云。禹治
洪水。至牧德之山。见神人焉。谓禹曰。劳子
之形。役子之虑。以治洪水。无乃怠乎。禹知是
神人。再拜请诲。神人曰。我有灵宝五符。以役
蛟龙水豹。子能持之不日而就。禹稽首而
请。因而授之而诫禹曰。事毕可秘之于灵山。
勿传人代。禹遂用之其功大就。事毕乃藏之
于洞庭苞山之穴。至吴王阖闾之时。有龙威
丈人。于洞庭之苞山得此五符。献之于吴
卷二 第 564b 页 T52-0564.png
王。阖闾吴王得之。示诸群臣莫能识之。闻鲁
孔丘者。博达好古多所。该览。令使赍五符以
问孔丘曰。吴王闲居。有赤乌衔此书以至王
所。莫识其文。故令远问。孔丘见之而答使
者曰。丘闻之。禹治洪水。于牧德之山遇神人。
授以灵宝五符。后藏之于洞庭之苞山。君王
所得。无乃是乎。赤乌之事丘即未详。先是江
左童谣云。禹治洪水。得五符藏之洞庭苞
山。湖龙威丈人窃禹书得吾书者丧国庐。
寻而吴果灭矣。此则事迹分明书史具载。谓〔之〕-【三】【宫】〔之〕-【宋】【元】【明】【宫】之虚之虚也。言何玷欤。
先生于是咍然而笑谓公子曰。向子泻河汉
之词。发雷霆之向。谓纵坚白之辩。乃肆染
素之谈。以此而观。言何容易。向共子论灵宝
经伪。未曾说灵宝符非。若得引符證经。亦
可指火为水。况吴楚春秋近代始撰。越绝之
书修非尚古。纵将为实不得例经。且符题灵
宝。显此符之有灵。效验可凭。堪为宝重。此表
符之功。用非摽经之妙宗。自是鬼神之箓术
数之事。岂以道陵之符。妄云老子所授。乃
将夏后符本。勒为老子之符。冀成灵宝。经实比类而说。足可知之。且三坟五典。唐虞以
上之事。述易修诗。孔丘姬朝始撰。岂以坟典
俱曰俗书。證是宣尼所作。以此喻彼。昭然可
知。又灵宝之事有其二义。若越绝等书在宋
文明前造。则文明等取符上灵宝之目伪题
所撰之经。若于文明后修此之二书亦皆虚
伪。妄创五符之迹。用證灵宝经题。以事参之
前后咸伪。又云。吴王得符俄丧其国。此乃
孔丘者。博达好古多所。该览。令使赍五符以
问孔丘曰。吴王闲居。有赤乌衔此书以至王
所。莫识其文。故令远问。孔丘见之而答使
者曰。丘闻之。禹治洪水。于牧德之山遇神人。
授以灵宝五符。后藏之于洞庭之苞山。君王
所得。无乃是乎。赤乌之事丘即未详。先是江
左童谣云。禹治洪水。得五符藏之洞庭苞
山。湖龙威丈人窃禹书得吾书者丧国庐。
寻而吴果灭矣。此则事迹分明书史具载。谓〔之〕-【三】【宫】〔之〕-【宋】【元】【明】【宫】之虚之虚也。言何玷欤。
先生于是咍然而笑谓公子曰。向子泻河汉
之词。发雷霆之向。谓纵坚白之辩。乃肆染
素之谈。以此而观。言何容易。向共子论灵宝
经伪。未曾说灵宝符非。若得引符證经。亦
可指火为水。况吴楚春秋近代始撰。越绝之
书修非尚古。纵将为实不得例经。且符题灵
宝。显此符之有灵。效验可凭。堪为宝重。此表
符之功。用非摽经之妙宗。自是鬼神之箓术
数之事。岂以道陵之符。妄云老子所授。乃
将夏后符本。勒为老子之符。冀成灵宝。经实比类而说。足可知之。且三坟五典。唐虞以
上之事。述易修诗。孔丘姬朝始撰。岂以坟典
俱曰俗书。證是宣尼所作。以此喻彼。昭然可
知。又灵宝之事有其二义。若越绝等书在宋
文明前造。则文明等取符上灵宝之目伪题
所撰之经。若于文明后修此之二书亦皆虚
伪。妄创五符之迹。用證灵宝经题。以事参之
前后咸伪。又云。吴王得符俄丧其国。此乃
卷二 第 564c 页 T52-0564.png
凶妖之书。岂曰慈悲之教。殒身灭国寔由灵
宝之符。夫子徒欲光扬。讵能掩其灾祸。饰
词崇伪若得骊珠。讨本究源乃成鱼目。斯言
之玷。返属子焉。
公子曰。灵宝教伪既如所言。老子之书岂亦
称伪。至如化胡成佛。事迹显然。尹喜之传具
陈出塞之说。备载元始内传化胡之经咸
述所因。非无故实。
先生曰。此又伪于灵宝矣。且老子仕周为柱
下史。后遂西之流沙至函谷关。为关令尹
喜演黄帝书。重广其文。为道德二篇上下两
卷。论修身理国诫刚守雌挫锐解纷行慈
俭谦下之道。成五千馀言。尹喜又录老子
与喜谈论言旨。为西升记。其中后人更增
加其文参糅佛义。大旨略与道经微同。多说
人身心情性禀生之事修养之理夭寿之由。
后人又改记为经。此经首章云。老子西升。闻
道竺乾有古先生。不生不灭善入无为绵绵
长存。是以升就经末又云。老子谓尹喜曰。
古先生者。吾之师也。还乎无名吾今升就亦
返一源。参验此言。足明老子知有释迦。所
以舍官西赴。还乎无名者涅槃之理。返一
源者不二之称。一中之本真如之体也。吾
之师者。老子将就释迦抠衣学道。故遥尊曰
宝之符。夫子徒欲光扬。讵能掩其灾祸。饰
词崇伪若得骊珠。讨本究源乃成鱼目。斯言
之玷。返属子焉。
公子曰。灵宝教伪既如所言。老子之书岂亦
称伪。至如化胡成佛。事迹显然。尹喜之传具
陈出塞之说。备载元始内传化胡之经咸
述所因。非无故实。
先生曰。此又伪于灵宝矣。且老子仕周为柱
下史。后遂西之流沙至函谷关。为关令尹
喜演黄帝书。重广其文。为道德二篇上下两
卷。论修身理国诫刚守雌挫锐解纷行慈
俭谦下之道。成五千馀言。尹喜又录老子
与喜谈论言旨。为西升记。其中后人更增
加其文参糅佛义。大旨略与道经微同。多说
人身心情性禀生之事修养之理夭寿之由。
后人又改记为经。此经首章云。老子西升。闻
道竺乾有古先生。不生不灭善入无为绵绵
长存。是以升就经末又云。老子谓尹喜曰。
古先生者。吾之师也。还乎无名吾今升就亦
返一源。参验此言。足明老子知有释迦。所
以舍官西赴。还乎无名者涅槃之理。返一
源者不二之称。一中之本真如之体也。吾
之师者。老子将就释迦抠衣学道。故遥尊曰
卷二 第 565a 页 T52-0565.png
师。并是老子西升经文既称佛是己师。如何
翻云化胡为佛。若老子本拟往天竺化胡。何
所回避而言。闻道竺乾有古先生善入无为。
化胡之义。此其虚也。但其文合云乾竺。乾
者天也。故易二卦以象天地。足知乾者
天之谓也。后人抄写误升竺字于乾字之上。
故云竺乾。又案西蕃葱岭以西至于西海。东
西南北唯有五天。无竺乾之国。明是后代传
写误也。老子不化胡之迹。居然可知。其尹喜
传老子出塞记及文始内传。并是近代道士
等见佛法兴盛俗薄其教。苟怀姤忌伪造此
等文书云。老子化胡成佛。今直据化胡之
文。足以显经本伪。案史记及前汉书西夷
传。诸蕃部落各殊。一蕃之中又分数部。西蕃
之国咸悉城居。国号蕃名其数极众。月支疏
勒碎叶铁勒大夏大宛居延休屠波斯。天竺。
略举大数。子细甚多。天竺之中东西南北及
中分为五国。国号天竺。人曰婆罗门。与胡
境相去向有万里。若老子亲化婆罗门成
佛。不应经云化胡。况释迦本是中天竺国太
子。元自未登王位。何得经云佛是胡国王。验
此经文再三皆妄。良由宋文明等以佛法至
此百姓归依。遂伪造化胡之经云。佛是老子
化作。诬惑聋俗欲令敬奉。又宋文明等生
长江滨不谙西域。传闻西是胡国。乃疑佛亦
是胡。复闻佛是王种。还谓佛是国王。望风伪
造此经论。说化胡之事。国名王号殊不相
当。何异肝胆楚越。以经验国虚伪自分。不待
言谈方辩假妄。
翻云化胡为佛。若老子本拟往天竺化胡。何
所回避而言。闻道竺乾有古先生善入无为。
化胡之义。此其虚也。但其文合云乾竺。乾
者天也。故易
天之谓也。后人抄写误升竺字于乾字之上。
故云竺乾。又案西蕃葱岭以西至于西海。东
西南北唯有五天。无竺乾之国。明是后代传
写误也。老子不化胡之迹。居然可知。其尹喜
传老子出塞记及文始内传。并是近代道士
等见佛法兴盛俗薄其教。苟怀姤忌伪造此
等文书云。老子化胡成佛。今直据化胡之
文。足以显经本伪。案史记及前汉书西夷
传。诸蕃部落各殊。一蕃之中又分数部。西蕃
之国咸悉城居。国号蕃名其数极众。月支疏
勒碎叶铁勒大夏大宛居延休屠波斯。天竺。
略举大数。子细甚多。天竺之中东西南北及
中分为五国。国号天竺。人曰婆罗门。与胡
境相去向有万里。若老子亲化婆罗门成
佛。不应经云化胡。况释迦本是中天竺国太
子。元自未登王位。何得经云佛是胡国王。验
此经文再三皆妄。良由宋文明等以佛法至
此百姓归依。遂伪造化胡之经云。佛是老子
化作。诬惑聋俗欲令敬奉。又宋文明等生
长江滨不谙西域。传闻西是胡国。乃疑佛亦
是胡。复闻佛是王种。还谓佛是国王。望风伪
造此经论。说化胡之事。国名王号殊不相
当。何异肝胆楚越。以经验国虚伪自分。不待
言谈方辩假妄。
卷二 第 565b 页 T52-0565.png
公子曰。若也此经是伪。何得云老子为胡王
及群臣说涅槃法华华严金光明等经。经今
见实。岂曰虚乎。
先生曰。化胡本妄说经是虚。此不合疑。子何
蔽也。且涅槃等经。并是佛说。各有缘起具论
法相。诠因果于三世。明罪福于六道。辩报应
之业。显真如之理。旨意不论化胡。何关老子
所说。宋文明等元来未窃佛法。谓如道经义
趣。妄云老子所说。推寻本迹何大狂疏。凡
所述作须委由绪。故双林示灭。三藏开结集
之宗。两楹梦奠。十哲撰纪言之论。姬文拘
羑。明夷之义载敷。马迁下狱。太史之书方
著。咸有所以非无表明。修静辈江左庸流素
蓄邪见。徒知心矫岂悟迹虚。案前汉书。武
帝元狩中。遣霍去病讨丐奴。至皋兰过居延
斩首大获。昆耶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
降获金人。帝以为神列于甘泉宫。及开
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傍有身毒国。
身毒名天竺。始闻有浮图之教至哀帝元寿
元年。博士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
图之经。此并佛法东流之渐。何因不说老子
化胡之事。若化胡不虚史传自然合录。直以
元无此事。虚状不可妄书。
公子曰。化胡之经先生称伪。何为唐朝昊天
观道士尹文操奉敕修老子圣纪。引化胡等
经传云。老子化身乘六牙白象。从日中下降
净饭王宫。入摩耶夫人胎中。生而作佛。据
此所说。佛即老子应身。何妨实说经也。
先生不觉卢胡久之而叹曰。斯言之过。致子
卷二 第 565c 页 T52-0565.png
惑焉。但老子当过关日。自云。竺乾有古先
生。方将撤轫金河里粮玉塞。经履砂硕跋
涉山川。百舍忘疲一心访道。远慕圣德遥尊
曰师。今化胡经中自身作佛。前后乖谬吾谁
的从。验西升之首章。类化胡之末句。彼谈此
说终始参差。良为搆虚词多舛误。且老聃之
适竺乾藉其释迦盛德。准此佛生已久。声闻
远被东周。老聃慕义钦风。驱车以之西上。
而云至彼之后身方入胎。伪在目前。讵烦言
辩。作伪心劳踪迹彰露。既云乘象入胎变身
为佛。如何复说老子化胡。必其入胎不虚降
生有实。老子身已作佛遣谁相化。即是伯阳
自生为佛。何关伯阳化胡成佛。案此化胡入
胎两皆是妄说经之事一概咸虚。设令老
子实入母胎受生作佛。佛是老子应身。即是
道门宗祖。道士等自合削发染衣宜从缁
侣。变枭声于秽向。革狼顾于邪心。而乃毁
五乘之圣文。誉三张之鄙教。践迷涂而踠
足。泛欲海以沈艎。不复本以归宗。良为此
经先伪。
公子曰。此又云伪仆何言哉。但道法之兴基
于遂古。教门宏远宗致幽深。其谈咏者重
玄。所归依者三宝。正真大道无上福田。修而
行之咸蒙利益。或控青鸾于上汉。或驾白鹤
生。方将撤轫金河里粮玉塞。经履砂硕跋
涉山川。百舍忘疲一心访道。远慕圣德遥尊
曰师。今化胡经中自身作佛。前后乖谬吾谁
的从。验西升之首章。类化胡之末句。彼谈此
说终始参差。良为搆虚词多舛误。且老聃之
适竺乾藉其释迦盛德。准此佛生已久。声闻
远被东周。老聃慕义钦风。驱车以之西上。
而云至彼之后身方入胎。伪在目前。讵烦言
辩。作伪心劳踪迹彰露。既云乘象入胎变身
为佛。如何复说老子化胡。必其入胎不虚降
生有实。老子身已作佛遣谁相化。即是伯阳
自生为佛。何关伯阳化胡成佛。案此化胡入
胎两皆是妄说经之事一概咸虚。设令老
子实入母胎受生作佛。佛是老子应身。即是
道门宗祖。道士等自合削发染衣宜从缁
侣。变枭声于秽向。革狼顾于邪心。而乃毁
五乘之圣文。誉三张之鄙教。践迷涂而踠
足。泛欲海以沈艎。不复本以归宗。良为此
经先伪。
公子曰。此又云伪仆何言哉。但道法之兴基
于遂古。教门宏远宗致幽深。其谈咏者重
玄。所归依者三宝。正真大道无上福田。修而
行之咸蒙利益。或控青鸾于上汉。或驾白鹤
卷二 第 566a 页 T52-0566.png
以冲天。御辩气以宣游。蹑云网而飞步。此
并史传之所载。吾子奚可诘焉。
先生从容而答曰。夫子向来所立。咸舍实以
凭虚。亦背正而扶伪。余谓子知前迷而后悟。
识今是而昨非。反乃捧萤光以比日。策蹇足
以齐骏。用兹拟议何不量力者欤。道之为
教。诚亦多涂。本自一气派成万汇。子云遂
古。此不虚谈。自二仪象著三才位形。同禀一
道虚而能通。辩之在人人外无道。用之则见
舍之则隐。契会斯理谓之得道。能体之者免
于灾横。顺生而寿。苟违斯理必罹殃咎。逆
生而夭。故老子云。外其身而身存。庄子云。
杀生者不死此顺生也。老子云。吾所以有大
患为吾有身。庄子云。生生者不生。此逆生也。
外身者。谓不自贵有己身。不陵人傲物。不
贪声色人我滋味等法。众共推之。免于患难
终其寿考。此杀生者不死也。有身者。自贵有
己身。陵人傲物。贪声色财利以资奉其身。
生益其生为物所患。身受折辱婴于患祸
夭其天年。此生生者不生也。此以人行论道
若以国论者。君主去奢侈屏声色。卑宫室薄
赋敛。省徭役劝农桑。君上垂拱而逸。臣下
鼓腹而乐。上下交泰风雨以时。日月贞明祚
历长远。此外其身而身存。尧舜是也。君主奢
侈憍泰崇饰宫室。耽爱声色徭赋繁重。头会
箕敛劳苦生人。法令滋章杀戮非罪。风雨愆
时星辰失度。君昏于上臣扰于下。盗贼交起
宗社倾灭。此为有身。桀纣是也。修之于行
谓之身道。行之于国谓之化道。故孔安国云。
并史传之所载。吾子奚可诘焉。
先生从容而答曰。夫子向来所立。咸舍实以
凭虚。亦背正而扶伪。余谓子知前迷而后悟。
识今是而昨非。反乃捧萤光以比日。策蹇足
以齐骏。用兹拟议何不量力者欤。道之为
教。诚亦多涂。本自一气派成万汇。子云遂
古。此不虚谈。自二仪象著三才位形。同禀一
道虚而能通。辩之在人人外无道。用之则见
舍之则隐。契会斯理谓之得道。能体之者免
于灾横。顺生而寿。苟违斯理必罹殃咎。逆
生而夭。故老子云。外其身而身存。庄子云。
杀生者不死此顺生也。老子云。吾所以有大
患为吾有身。庄子云。生生者不生。此逆生也。
外身者。谓不自贵有己身。不陵人傲物。不
贪声色人我滋味等法。众共推之。免于患难
终其寿考。此杀生者不死也。有身者。自贵有
己身。陵人傲物。贪声色财利以资奉其身。
生益其生为物所患。身受折辱婴于患祸
夭其天年。此生生者不生也。此以人行论道
若以国论者。君主去奢侈屏声色。卑宫室薄
赋敛。省徭役劝农桑。君上垂拱而逸。臣下
鼓腹而乐。上下交泰风雨以时。日月贞明祚
历长远。此外其身而身存。尧舜是也。君主奢
侈憍泰崇饰宫室。耽爱声色徭赋繁重。头会
箕敛劳苦生人。法令滋章杀戮非罪。风雨愆
时星辰失度。君昏于上臣扰于下。盗贼交起
宗社倾灭。此为有身。桀纣是也。修之于行
谓之身道。行之于国谓之化道。故孔安国云。
卷二 第 566b 页 T52-0566.png
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
也。故老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又云。大道废
有仁义。则明道家之道斯之谓矣。君能体道
无为则时邕俗泰。人能体道无为则全生保
寿。寿有三等。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
寿八十岁。所言不死者。终其三寿不为夭
死。子云谈咏重玄者。即老经云。玄之又玄。此
明徼妙两观同出一心之妄。见此见彼识辩
心生。推寻识辩之心竟无的主。此事冥昧不
可了知。故云玄也。玄者深远冥昧之称。又玄
者则此冥昧之理。亦不可得。更复冥昧深远。
故云又玄。此老子无慧心圣智。不能鉴幽达
微。故致此疑也。子云归依三宝者道家伪经
无三宝之义。唯老子经文有三宝。经云。我
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
为天下先。此意慈者慈悲悯念之理。俭者廉
恕不贪之义。不敢为天下先者。谦退卑敬之
行。若此三者依而行之。诚亦有益于行。是俗
中仁恕廉让之道。谦光济物之德。归依此宝
实是人中善人。竟无因果业报之理。道家每
朝礼此三宝。未知有何功德。又云。正真大道。
正者不偏之义。真者非假之状。大者广博=搏【明】博
之名。道者虚通之理。言此行=行此【三】此行=行此【宋】【元】【明】此行之道。正而不偏。真而不假。大而能广。推而验之。并是假号。道者通理本无识性。由人行之可偏可正。故云。道可左可右。明无定正也。真假之状博
之名。道者虚通之理。言此行之道。正而不
偏。真而不假。大而能广。推而验之。并是假
号。道者通理本无识性。由人行之可偏可正。
故云。道可左可右。明无定正也。真假之状人
所目之在于理中何真何假。此非真也。广
狭之相系之在心。心外无道。又不大矣。故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
也。故老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又云。大道废
有仁义。则明道家之道斯之谓矣。君能体道
无为则时邕俗泰。人能体道无为则全生保
寿。寿有三等。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
寿八十岁。所言不死者。终其三寿不为夭
死。子云谈咏重玄者。即老经云。玄之又玄。此
明徼妙两观同出一心之妄。见此见彼识辩
心生。推寻识辩之心竟无的主。此事冥昧不
可了知。故云玄也。玄者深远冥昧之称。又玄
者则此冥昧之理。亦不可得。更复冥昧深远。
故云又玄。此老子无慧心圣智。不能鉴幽达
微。故致此疑也。子云归依三宝者道家伪经
无三宝之义。唯老子经文有三宝。经云。我
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
为天下先。此意慈者慈悲悯念之理。俭者廉
恕不贪之义。不敢为天下先者。谦退卑敬之
行。若此三者依而行之。诚亦有益于行。是俗
中仁恕廉让之道。谦光济物之德。归依此宝
实是人中善人。竟无因果业报之理。道家每
朝礼此三宝。未知有何功德。又云。正真大道。
正者不偏之义。真者非假之状。大者广博=搏【明】博
之名。道者虚通之理。言此行=行此【三】此行=行此【宋】【元】【明】此行之道。正而不偏。真而不假。大而能广。推而验之。并是假号。道者通理本无识性。由人行之可偏可正。故云。道可左可右。明无定正也。真假之状博
之名。道者虚通之理。言此行之道。正而不
偏。真而不假。大而能广。推而验之。并是假
号。道者通理本无识性。由人行之可偏可正。
故云。道可左可右。明无定正也。真假之状人
所目之在于理中何真何假。此非真也。广
狭之相系之在心。心外无道。又不大矣。故
卷二 第 566c 页 T52-0566.png
云。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王居
一焉。域者界域。谓人居止之境也。道无定质。
因人行显不出人境。故与天地人三才齐其
大小。轮转生死之域。邅回世谛之间。妄号正
真虚名大道。有名无实何其谬乎。又云无上
福田者。夫道用舍由人无别。主宰周旋不越
人境。何有无上之能。又福田之名道书不载。
事出释典偷窃伪安。道纵修行不离生死。驾
鹤冲天。五千元无此说。控鸾上汉。七篇曾
不涉言。此出神仙传中。岂关老庄之旨。但仙
由芝朮之力。兼资丹液之功。非是薰修。何
关于道。且神仙之传多涉虚诬。祗如汉淮南
王安坐犯下狱自杀。神仙传说云。得八公之
术白日升天。又晋朝嵇叔夜被钟会谮见诛
斩于都市。神仙传乃云得仙。汉书晋书咸有
列传神仙之类。即此之流。不足可凭。又子
云御辩气以宣游者。庄周逍遥篇。破健羡之
情。斥神仙之术。虽云列子御风。无风则止
不能无待。况乎龙凤哉。自非乘天地之正。御
六气之辩。方始无待。此是庄周寓言。假托而
说用杜希求之心。非谓实有然也。蹑云网
者。灵宝玉京山伪经步虚词云。旋行蹑云网。
乘虚步玄纪。此是道陵修静等伪造云。天尊
在玄都玉京山说法讫。诸天真人围绕天尊。
蹑云霞之上赞咏而行。谓之步虚。此是伪经。
前已破讫。何得引伪还證伪耶。
公子又云。此伪敢不闻命。据实经證先生许
乎。
先生曰焉不许哉。
一焉。域者界域。谓人居止之境也。道无定质。
因人行显不出人境。故与天地人三才齐其
大小。轮转生死之域。邅回世谛之间。妄号正
真虚名大道。有名无实何其谬乎。又云无上
福田者。夫道用舍由人无别。主宰周旋不越
人境。何有无上之能。又福田之名道书不载。
事出释典偷窃伪安。道纵修行不离生死。驾
鹤冲天。五千元无此说。控鸾上汉。七篇曾
不涉言。此出神仙传中。岂关老庄之旨。但仙
由芝朮之力。兼资丹液之功。非是薰修。何
关于道。且神仙之传多涉虚诬。祗如汉淮南
王安坐犯下狱自杀。神仙传说云。得八公之
术白日升天。又晋朝嵇叔夜被钟会谮见诛
斩于都市。神仙传乃云得仙。汉书晋书咸有
列传神仙之类。即此之流。不足可凭。又子
云御辩气以宣游者。庄周逍遥篇。破健羡之
情。斥神仙之术。虽云列子御风。无风则止
不能无待。况乎龙凤哉。自非乘天地之正。御
六气之辩。方始无待。此是庄周寓言。假托而
说用杜希求之心。非谓实有然也。蹑云网
者。灵宝玉京山伪经步虚词云。旋行蹑云网。
乘虚步玄纪。此是道陵修静等伪造云。天尊
在玄都玉京山说法讫。诸天真人围绕天尊。
蹑云霞之上赞咏而行。谓之步虚。此是伪经。
前已破讫。何得引伪还證伪耶。
公子又云。此伪敢不闻命。据实经證先生许
乎。
先生曰焉不许哉。
卷二 第 567a 页 T52-0567.png
公子曰。西升之经老子所说不同。灵宝天
尊之伪与佛经事迹颇亦相参。经云。老子说
学道成圣积行艰苦。故云。动则经再劫自惟
甚苦勤。此则具论劫数之事。何可异焉。
先生曰。西升之记。诚老子所说。后人加增
佛事杂糅其文。案老子道德二篇。元无劫数
之旨。何因西升记内即有劫数之名。又此土
书史。并无劫事。道家所说与俗颇同。咸云。
天地未分之前混沌无形。二仪开后物象方
著。本无劫坏劫成之义。且佛法未融东夏之
前。此土唯有劫杀劫贼之事。无劫数劫名
之文。此记所论劫者。佛经至此之后。道士等
盗窃佛经之劫加增西升记。文欲参乱佛劫。
以代混沌之说。案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老子说。天地开辟之
初。万物著形之始。言道生元气。元气生天地。
天地生人及阴阳。阴阳生万物。此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也。则与俗书所说大纲略
同。老子若知劫初之因。何故不说前劫坏而
此劫生。而言道生一。以彼證此。明是参糅佛
劫不惑。至于灵宝伪经。亦具论劫事。并是修
静等盗写佛经以益其数。此亦可知。
公子曰。西升论劫。子谓后人增加所说。因
果罪福修善攘灾。不无其事。至于行道建
斋威仪整肃。则有三箓祈请三元大献。次则
明真涂炭灵宝自然。科仪严密不谢佛教。欲
以为非讵能离间。
先生曰。道家因果老子不诠。说在伪经灵宝
之部。事非道典迹是佛经。修静文明潜为盗
卷二 第 567b 页 T52-0567.png
窃前以具辩无事重陈。秖如三箓明真三
元涂炭自然斋法。并出灵宝之文。元非老庄
之教。文明修静等所造。此事咸是伪修。状迹
先彰不烦再释。但子仍惑。须破积疑。案伪灵
宝斋仪云。三箓者。一者玉箓。二者金箓。三者
黄箓。玉箓者为。天子修之。金箓者为王公修
之。黄箓者为庶人修之。或拜日月精灵。或
拜星辰气象。或拜五岳仙宫。或拜四渎水
府。叩头乞哀搏颊祈福。多料纹䌽。情规于
财利。广支灯火。意在于油烛。相欺以妄行
之于今。与夫邪巫解祷有何殊异。行邪求福
神岂向诸。自然涂炭咸此之类。三元者。上
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
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释云。
上元日是天官挍计之日。中元日是地官挍
计之日。下元日是水官挍计之日。此天地水
三官挍计之日。此天地水三官挍算功过
之事。并是修静等架虚矫立。元无其事。设使是实。自是冥道鬼神之事。鬼道所摄。在于
道士何得预焉。又云。此三日三官挍算人间
行业罪福之事。故须设斋忏悔以灭其罪。此
益虚也。捡寻老庄之文。本无此事。并出灵
宝伪经。且冥司之理严于俗法。至如世谛法
中凡人犯罪。曾未发觉自首即原。事已彰
露虽首不免。若未三官挍算之日以前。预建
三元礼忏悔容其免罪。至挍计之日。犯状已
显。罪发方忏。此乃伏款希免其坐。定不得原。
人间粗浅尚不免罪。冥道细密如何可赦。虚
有斋忏之文。竟无免罪之理。以妄行妄庸情
元涂炭自然斋法。并出灵宝之文。元非老庄
之教。文明修静等所造。此事咸是伪修。状迹
先彰不烦再释。但子仍惑。须破积疑。案伪灵
宝斋仪云。三箓者。一者玉箓。二者金箓。三者
黄箓。玉箓者为。天子修之。金箓者为王公修
之。黄箓者为庶人修之。或拜日月精灵。或
拜星辰气象。或拜五岳仙宫。或拜四渎水
府。叩头乞哀搏颊祈福。多料纹䌽。情规于
财利。广支灯火。意在于油烛。相欺以妄行
之于今。与夫邪巫解祷有何殊异。行邪求福
神岂向诸。自然涂炭咸此之类。三元者。上
元。中元。下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
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释云。
上元日是天官挍计之日。中元日是地官挍
计之日。下元日是水官挍计之日。此天地水
三官挍计之日。此天地水三官挍算功过
之事。并是修静等架虚矫立。元无其事。设使是实。自是冥道鬼神之事。鬼道所摄。在于
道士何得预焉。又云。此三日三官挍算人间
行业罪福之事。故须设斋忏悔以灭其罪。此
益虚也。捡寻老庄之文。本无此事。并出灵
宝伪经。且冥司之理严于俗法。至如世谛法
中凡人犯罪。曾未发觉自首即原。事已彰
露虽首不免。若未三官挍算之日以前。预建
三元礼忏悔容其免罪。至挍计之日。犯状已
显。罪发方忏。此乃伏款希免其坐。定不得原。
人间粗浅尚不免罪。冥道细密如何可赦。虚
有斋忏之文。竟无免罪之理。以妄行妄庸情
卷二 第 567c 页 T52-0567.png
不悟。徒设严急之科。谅无雪愆之益。
甄正论卷中
甄正论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