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077-059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三 元 刘玉汝 撰
邶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
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
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
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
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
诗缵绪卷三 元 刘玉汝 撰
邶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
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
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
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
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
卷三 第 1b 页 WYG0077-0593d.png
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首章以柏舟为比者不得于夫而隐言之敦厚之意
也绿衣终风亦然
二章反求诸心而知己之不能度物往愬兄弟而兄
弟又不能察己之心则穷亦甚矣
后二章乃言众妾见侮而心忧直言群小而隐言日
月盖妾贱夫贵立言之等以此而观庄姜之心岂真
不能度物哉特不能度庄公之狂暴而移易此心耳
首章以柏舟为比者不得于夫而隐言之敦厚之意
也绿衣终风亦然
二章反求诸心而知己之不能度物往愬兄弟而兄
弟又不能察己之心则穷亦甚矣
后二章乃言众妾见侮而心忧直言群小而隐言日
月盖妾贱夫贵立言之等以此而观庄姜之心岂真
不能度物哉特不能度庄公之狂暴而移易此心耳
卷三 第 2a 页 WYG0077-0594a.png
众妾见怒实由庄公致然然其忧思止于如此不过
其则皆得性情之正大序所谓𤼵乎情止乎礼义者
此类是也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按此篇永乐/大典缺卷)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
其则皆得性情之正大序所谓𤼵乎情止乎礼义者
此类是也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按此篇永乐/大典缺卷)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
卷三 第 2b 页 WYG0077-0594b.png
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
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
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
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首言别时景物乃以燕燕兴己与妾次言送别之地
大归归宗也于野托言与卷耳陟冈同妇人送迎不
出门末二句言送别之情既送而又远送之既别而又
瞻望之瞻望弗及则又为之泣涕泪有尽心难忘也
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
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
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首言别时景物乃以燕燕兴己与妾次言送别之地
大归归宗也于野托言与卷耳陟冈同妇人送迎不
出门末二句言送别之情既送而又远送之既别而又
瞻望之瞻望弗及则又为之泣涕泪有尽心难忘也
卷三 第 3a 页 WYG0077-0594c.png
故曰实劳我心当此之时卫国祸乱有不可胜道者
而隐然不露辞极浅近平易而其中自有叹恨不尽
之意所以为不可及末述仲氏平素之德相厚之意
相勉之辞以致别后难忘之思嫡妾之间处变如此
而性情皆不失其正犹南有樛木江有汜之遗意焉
卫风初变而犹美于此可观盖庄姜述仲氏之德而
以身心言是其平日知学古人而用力于身心者故
事君事夫为嫡为妾无间于死生常变皆能以大义
而隐然不露辞极浅近平易而其中自有叹恨不尽
之意所以为不可及末述仲氏平素之德相厚之意
相勉之辞以致别后难忘之思嫡妾之间处变如此
而性情皆不失其正犹南有樛木江有汜之遗意焉
卫风初变而犹美于此可观盖庄姜述仲氏之德而
以身心言是其平日知学古人而用力于身心者故
事君事夫为嫡为妾无间于死生常变皆能以大义
卷三 第 3b 页 WYG0077-0594d.png
自勉真可为闺门之训矣世之君子徒口耳之是学
可愧也哉
当从传移置此篇于终风后后凡言错脱者并依此
例移置为是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
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
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
可愧也哉
当从传移置此篇于终风后后凡言错脱者并依此
例移置为是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
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
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
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
卷三 第 4a 页 WYG0077-0595a.png
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庄姜以古人古道自处所以不见答于庄公庄公资
质本已狂荡而又未尝学问不知师古是以处闺门
之间言不道忠信身不循礼义心志回惑无有定时
此庄姜所以忧也故此诗专为庄公心志无定而作
首言不古处者无定之原也继言无良不述者无定
之实也不相好与不顾不报而复俾我报我者皆待
已无定之情也胡能有定之辞终篇不易焉然既无
庄姜以古人古道自处所以不见答于庄公庄公资
质本已狂荡而又未尝学问不知师古是以处闺门
之间言不道忠信身不循礼义心志回惑无有定时
此庄姜所以忧也故此诗专为庄公心志无定而作
首言不古处者无定之原也继言无良不述者无定
之实也不相好与不顾不报而复俾我报我者皆待
已无定之情也胡能有定之辞终篇不易焉然既无
卷三 第 4b 页 WYG0077-0595b.png
定矣而曰胡能曰宁不皆为疑辞而不为决辞先曰
德音而后曰无良既曰不报而又曰报我皆有望之
之情望之者望其定也苟能有定则所以报我顾我
者必有其道矣此其所以望也首呼日月末呼日月
父母忧思之至所以结也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
德音而后曰无良既曰不报而又曰报我皆有望之
之情望之者望其定也苟能有定则所以报我顾我
者必有其道矣此其所以望也首呼日月末呼日月
父母忧思之至所以结也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
卷三 第 5a 页 WYG0077-0595c.png
愿言则怀
不忍斥言惟取比寓意与柏舟绿衣同故传于柏舟
谓与下篇相类者此其一也前二章以一句比后二
章因前比增为二句比且其取义亦以渐而加始止
取义终风继增以霾又增以曀因曀又增以雷有此
事有此情而取比复有此义如层澜叠障以写此情
工于比者也又比之一体 前篇言不报而又曰报
我言不顾而此篇又曰顾我庄姜之忧岂谓其不答
不忍斥言惟取比寓意与柏舟绿衣同故传于柏舟
谓与下篇相类者此其一也前二章以一句比后二
章因前比增为二句比且其取义亦以渐而加始止
取义终风继增以霾又增以曀因曀又增以雷有此
事有此情而取比复有此义如层澜叠障以写此情
工于比者也又比之一体 前篇言不报而又曰报
我言不顾而此篇又曰顾我庄姜之忧岂谓其不答
卷三 第 5b 页 WYG0077-0595d.png
不顾者谓其所以答我顾我者非其义也非其礼也
故既曰顾我而又曰谑浪笑敖既曰肯来而又有莫
往莫来之时是其所以答我顾我者乃所以为不答
不顾也庄公之为人无定如此且将无以为家而何
以为国无可奈何则惟有悼思嚏怀而已矣柏舟绿
衣与此皆能止乎礼义所谓相类者以此不日有曀
兼比前顾我笑敖肯来莫来之意末章则深念而未
已耳诗凡后章合前章意者此亦可见
故既曰顾我而又曰谑浪笑敖既曰肯来而又有莫
往莫来之时是其所以答我顾我者乃所以为不答
不顾也庄公之为人无定如此且将无以为家而何
以为国无可奈何则惟有悼思嚏怀而已矣柏舟绿
衣与此皆能止乎礼义所谓相类者以此不日有曀
兼比前顾我笑敖肯来莫来之意末章则深念而未
已耳诗凡后章合前章意者此亦可见
卷三 第 6a 页 WYG0077-0596a.png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州吁以嬖人之子弑君而虐用其民阻兵而用以释
怨从军者自知其必死亡而作是诗首章自言其用
兵之状而有已独死亡之怨次章举主将之名言所
以用兵者为此事见其师出无名不以我归而军士
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州吁以嬖人之子弑君而虐用其民阻兵而用以释
怨从军者自知其必死亡而作是诗首章自言其用
兵之状而有已独死亡之怨次章举主将之名言所
以用兵者为此事见其师出无名不以我归而军士
卷三 第 6b 页 WYG0077-0596b.png
无义不反顾之心矣举孙子仲而州吁不言可知三
章军行而居处则不特无不反顾之义而且无斗志
矣丧马而往求之林下则不特无斗志而且失伍离
次矣失伍离次而惟思室家有不遂偕老之叹则军
士之情益可见矣卫庄公不能脩身以正其家又不
能以义方教其子使州吁恃宠骄奢阻兵安忍弑君
残民而卒受讨贼之诛诗存此篇所以著柏舟绿衣
之祸至于如此其为世戒深矣
章军行而居处则不特无不反顾之义而且无斗志
矣丧马而往求之林下则不特无斗志而且失伍离
次矣失伍离次而惟思室家有不遂偕老之叹则军
士之情益可见矣卫庄公不能脩身以正其家又不
能以义方教其子使州吁恃宠骄奢阻兵安忍弑君
残民而卒受讨贼之诛诗存此篇所以著柏舟绿衣
之祸至于如此其为世戒深矣
卷三 第 7a 页 WYG0077-0596c.png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诗有章四句而三句兴或三句比者比兴之一例也
凯风吹棘辞同而一比一兴比兴之所以异二章最
可观后三章兴又自不同棘薪无令借彼发此言彼
则如彼此则如此是平说寒泉黄鸟借彼形此言彼
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诗有章四句而三句兴或三句比者比兴之一例也
凯风吹棘辞同而一比一兴比兴之所以异二章最
可观后三章兴又自不同棘薪无令借彼发此言彼
则如彼此则如此是平说寒泉黄鸟借彼形此言彼
卷三 第 7b 页 WYG0077-0596d.png
犹然而此乃不然是抑扬说此兴之取义者又有此
二例他可类推 育我而劬劳者父母之恩也首述
父母之恩者将自责而先推本以发端言之序也
次章而下皆自责也子壮大而不令使母劳苦不安
非子之责乎故曰痛自刻责然母非实劳苦而以劳
苦为词故曰微指其事而婉词几谏焉然善婉词几
谏而无以慰悦其心未有能安之者故以慰母心终
焉此诗本欲几谏而先自责几谏之词寡而自责之
二例他可类推 育我而劬劳者父母之恩也首述
父母之恩者将自责而先推本以发端言之序也
次章而下皆自责也子壮大而不令使母劳苦不安
非子之责乎故曰痛自刻责然母非实劳苦而以劳
苦为词故曰微指其事而婉词几谏焉然善婉词几
谏而无以慰悦其心未有能安之者故以慰母心终
焉此诗本欲几谏而先自责几谏之词寡而自责之
卷三 第 8a 页 WYG0077-0597a.png
词多盖几谏固人子所当然而自责尤人子之难事
何则几谏犹见父母之有过自责则不见父母之过
而惟见其为己之罪尤足以感动亲心固有不待几
谏而父母自喻于道者矣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
豫者以负罪引慝也夫负罪引慝者事亲之要道也
说苑谓深受其罪使亲哀怜罗仲素谓天下无不是
底父母皆此意也凡为人子者苟或处人伦之变或
事难事之亲首当以此为法况亲之小过而能一以
何则几谏犹见父母之有过自责则不见父母之过
而惟见其为己之罪尤足以感动亲心固有不待几
谏而父母自喻于道者矣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
豫者以负罪引慝也夫负罪引慝者事亲之要道也
说苑谓深受其罪使亲哀怜罗仲素谓天下无不是
底父母皆此意也凡为人子者苟或处人伦之变或
事难事之亲首当以此为法况亲之小过而能一以
卷三 第 8b 页 WYG0077-0597b.png
是行之岂特无愧于七子虽舜之尽道不患不及矣
夫子以卫风虽不足道而七子深可为法故存此以
为世教使读是诗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也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
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雄雉之自得本以兴君子之不自得然下文不言而
夫子以卫风虽不足道而七子深可为法故存此以
为世教使读是诗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也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
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雄雉之自得本以兴君子之不自得然下文不言而
卷三 第 9a 页 WYG0077-0597c.png
君子不自得之意隐然于其中取兴以兴意又是一
体
前二章词平易而意悠长此章直赋其忧思词愈平
易而意愈悠长故程子曰思之切矣盖写其自然之真
情所以为至
此言德行又言不忮不求则已亦知德行者矣张子曰贫
与富交强者必忮弱者必求愚谓已与人交遇弱者
忮遇强者求强弱虽有人己之殊而忮求则皆在己
体
前二章词平易而意悠长此章直赋其忧思词愈平
易而意愈悠长故程子曰思之切矣盖写其自然之真
情所以为至
此言德行又言不忮不求则已亦知德行者矣张子曰贫
与富交强者必忮弱者必求愚谓已与人交遇弱者
忮遇强者求强弱虽有人己之殊而忮求则皆在己
卷三 第 9b 页 WYG0077-0597d.png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㳽济盈有鷕
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
卬须我友
何以见此诗之为刺淫乱以第三章而知之第三章
言昏姻始终之正礼而无所美因是知前后之所言
者皆比体而所比为此事又因所比者皆非美辞而
知第三章之无所美乃所以刺淫乱也故传于第三
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
卬须我友
何以见此诗之为刺淫乱以第三章而知之第三章
言昏姻始终之正礼而无所美因是知前后之所言
者皆比体而所比为此事又因所比者皆非美辞而
知第三章之无所美乃所以刺淫乱也故传于第三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77-0598a.png
章言深刺淫乱之人然则第三章乃此诗之主一篇
之要也古者昏姻必以礼而行礼各有时旭日冰泮
时也鸣雁归妻礼也纳采用雁昏姻之始事亲迎归
妻昏姻之终事也诗人工于咏一章四句而昏礼之
始终备矣谓非一诗之主一篇之要可乎愚尝因是
推之此诗分各章而论则首章取比言人有当然之
理次章取比言世有不然之人三章则直陈昏姻之
正礼末章则取比兼言其一然一否者以结之此则
之要也古者昏姻必以礼而行礼各有时旭日冰泮
时也鸣雁归妻礼也纳采用雁昏姻之始事亲迎归
妻昏姻之终事也诗人工于咏一章四句而昏礼之
始终备矣谓非一诗之主一篇之要可乎愚尝因是
推之此诗分各章而论则首章取比言人有当然之
理次章取比言世有不然之人三章则直陈昏姻之
正礼末章则取比兼言其一然一否者以结之此则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77-0598b.png
四章各一意也若合一篇而论则首次二比乃为第
三章之兴而一然一否以兴之者所以见第三章之
言为寓刺也末章又取比以终第三章之事谓人多
不待时之至礼之备我之待之以见第三章之意人
当行之而乃不然所以深明其为刺以结之也其例
则见于卷耳汉广卷阿凤凰车马二章分言则一比
一赋合言则彼之比为此之兴又汉广与巧言秩秩
章皆兴而又比特彼为一章此则为一篇耳故愚详
三章之兴而一然一否以兴之者所以见第三章之
言为寓刺也末章又取比以终第三章之事谓人多
不待时之至礼之备我之待之以见第三章之意人
当行之而乃不然所以深明其为刺以结之也其例
则见于卷耳汉广卷阿凤凰车马二章分言则一比
一赋合言则彼之比为此之兴又汉广与巧言秩秩
章皆兴而又比特彼为一章此则为一篇耳故愚详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77-0598c.png
此诗以正礼刺淫乱以二比为兴又以一比终之其
前后兴比皆一然一否又诗之一体盖诗不一体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
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
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
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
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
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
前后兴比皆一然一否又诗之一体盖诗不一体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
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
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
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
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
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77-0598d.png
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
不售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
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
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夫妇之际有难于言亦有不忍言者故多取比以寓
意敦厚之意也谷风一篇大意不出于首章其次章
三章则终首章后段之意四章以下则终首章前段
之意诗于首章略见一篇大意者长篇长章间有此
不售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
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
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夫妇之际有难于言亦有不忍言者故多取比以寓
意敦厚之意也谷风一篇大意不出于首章其次章
三章则终首章后段之意四章以下则终首章前段
之意诗于首章略见一篇大意者长篇长章间有此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77-0599a.png
体盖亦自然之势也此诗本言夫之见弃而首章止
以怒言宽柔不迫辞不尽意皆厚之道也
首章述其见弃之由由其夫好色而不好德也然将
去而心有所不忍情不胜其苦者盖犹有及尔同死
之望也
二三章自省己德之无违而不得与同死矣故有绝意
之词然于新昏虽以二毋戒之而二我亦有警之之
意其辞虽隐而意亦悲矣
以怒言宽柔不迫辞不尽意皆厚之道也
首章述其见弃之由由其夫好色而不好德也然将
去而心有所不忍情不胜其苦者盖犹有及尔同死
之望也
二三章自省己德之无违而不得与同死矣故有绝意
之词然于新昏虽以二毋戒之而二我亦有警之之
意其辞虽隐而意亦悲矣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77-0599b.png
四章详言黾勉同心之事如此
五章承上章章断意连惟长篇长章间有此体此则
言不宜有怒而怒矣然此止曰为雠曰阻曰毒至末
方言其怒者盖是三者怒之本也先有此三者于心
而后形于色昔育至御穷言先贫后富尤无可去之
义故至末方言之
末章亦承上章言昔育既育之意亦章断而意连有
洸有溃极言武怒以终首章之意然辞既终而犹欲
五章承上章章断意连惟长篇长章间有此体此则
言不宜有怒而怒矣然此止曰为雠曰阻曰毒至末
方言其怒者盖是三者怒之本也先有此三者于心
而后形于色昔育至御穷言先贫后富尤无可去之
义故至末方言之
末章亦承上章言昔育既育之意亦章断而意连有
洸有溃极言武怒以终首章之意然辞既终而犹欲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77-0599c.png
其念昔者怨之深望之至也
谷风之妇人有德之妇人也其始夫妇和而闺门治
故能以贫而致富今既富而见弃是前贫后富无去
之意而能反身省德述己勤家之素不忍遽去而有
望夫之情以遂其同死之义不贤而能是乎其夫所
以弃之者徒以好色不好德之故则其不能正身以
齐家可知矣夫者家之主也为家之主而不好德则
今虽富也岂可保乎其家之衰必自兹始矣夫卫国
谷风之妇人有德之妇人也其始夫妇和而闺门治
故能以贫而致富今既富而见弃是前贫后富无去
之意而能反身省德述己勤家之素不忍遽去而有
望夫之情以遂其同死之义不贤而能是乎其夫所
以弃之者徒以好色不好德之故则其不能正身以
齐家可知矣夫者家之主也为家之主而不好德则
今虽富也岂可保乎其家之衰必自兹始矣夫卫国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77-0599d.png
之风其初本非不美也上则庄公有贤妻而不见答
下则谷风有贤妻而见弃上者下之效家者国之本
君臣上下之间皆无以正其家则一国之风安得而
不衰乎其卒至淫风大行而静女作其所由来者渐
矣有国有家者可不于此而监之哉
风雅皆有谷风篇意者曲名同而音调异用风之曲
调则为风用雅之曲调则为雅朱子谓小雅大雅如
今之歌曲按其腔调而作愚谓朱子此说乃作诗之
下则谷风有贤妻而见弃上者下之效家者国之本
君臣上下之间皆无以正其家则一国之风安得而
不衰乎其卒至淫风大行而静女作其所由来者渐
矣有国有家者可不于此而监之哉
风雅皆有谷风篇意者曲名同而音调异用风之曲
调则为风用雅之曲调则为雅朱子谓小雅大雅如
今之歌曲按其腔调而作愚谓朱子此说乃作诗之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77-0600a.png
一例耳诗亦有先作而后被之八音者如周南召南
周公采文王时事诗而被之管弦者今皆可见若按
腔调而作如谷风扬之水小明大明小旻名旻犹可
以当之其他诸篇不可得而尽知之矣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
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前二句谓君后二句谓已于君则重言以见其微之
甚于己则言己以君故而困辱于此盖虽为劝君之
周公采文王时事诗而被之管弦者今皆可见若按
腔调而作如谷风扬之水小明大明小旻名旻犹可
以当之其他诸篇不可得而尽知之矣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
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前二句谓君后二句谓已于君则重言以见其微之
甚于己则言己以君故而困辱于此盖虽为劝君之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77-0600b.png
辞而亦有激励其君之意意者君臣同寓于卫如鲁
昭公子家羁之类臣虽为君图归而有不得遂者故
寓激励之意于劝勉之中庶君有以自振而为归之
谋不然虽劝之归归可得乎是徒劝而无益也故此
诗若止言劝恐未足以尽诗人之意大抵诗有正意
而其中复含一意本甚明白者不可以为艰险而略
之也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
昭公子家羁之类臣虽为君图归而有不得遂者故
寓激励之意于劝勉之中庶君有以自振而为归之
谋不然虽劝之归归可得乎是徒劝而无益也故此
诗若止言劝恐未足以尽诗人之意大抵诗有正意
而其中复含一意本甚明白者不可以为艰险而略
之也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77-0600c.png
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
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
伯兮袖如充耳
比篇所赋皆由感物而起故所兴虽为一章之兴而
实一篇之兴盖诗有为一章起兴者有为一篇起兴
者不可不知也 观式微知君臣之在卫微之甚观
旄丘知其在卫留之久久则愈微故黎臣之望救甚
切而卫人视之漠然矣然此诗之辞不迫而有序四
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
伯兮袖如充耳
比篇所赋皆由感物而起故所兴虽为一章之兴而
实一篇之兴盖诗有为一章起兴者有为一篇起兴
者不可不知也 观式微知君臣之在卫微之甚观
旄丘知其在卫留之久久则愈微故黎臣之望救甚
切而卫人视之漠然矣然此诗之辞不迫而有序四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77-0600d.png
何字怪之之辞怪其不救而未责也
二必字决辞怪而以意决之也然亦非实然盖揆之
人情当有此二者岂可谓卫人无此情乎所必者二
事故曰曲尽亦未遽责之也
三章乃序己困弊之状往告之情是宜动心矣而乃
不与我同心此已有责之之意然不直言其不来救
故曰微讽切之靡同以心言见其不来者非不能来
亦非不得来乃不肯来耳不肯者心不肯也
二必字决辞怪而以意决之也然亦非实然盖揆之
人情当有此二者岂可谓卫人无此情乎所必者二
事故曰曲尽亦未遽责之也
三章乃序己困弊之状往告之情是宜动心矣而乃
不与我同心此已有责之之意然不直言其不来救
故曰微讽切之靡同以心言见其不来者非不能来
亦非不得来乃不肯来耳不肯者心不肯也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77-0601a.png
四章极言琐尾流离之苦其诉之迫切矣而乃如无
闻者由其心之不同是以耳之无闻无闻则不以入
于耳岂复动其心乎其不肯来可知矣故曰尽其辞
焉然亦不明言其无救意止曰充耳而又曰如盖犹
有望之之意已固不可轻绝人亦不可遽自绝也故
传于下有何哉二字政此意词尽而意不尽矣
此篇不责卫君而斥其臣既优柔而不迫于其臣又
微讽切之含蓄而不露至诉其琐尾流离则惟以言
闻者由其心之不同是以耳之无闻无闻则不以入
于耳岂复动其心乎其不肯来可知矣故曰尽其辞
焉然亦不明言其无救意止曰充耳而又曰如盖犹
有望之之意已固不可轻绝人亦不可遽自绝也故
传于下有何哉二字政此意词尽而意不尽矣
此篇不责卫君而斥其臣既优柔而不迫于其臣又
微讽切之含蓄而不露至诉其琐尾流离则惟以言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77-0601b.png
已而不及其君盖寓于他国虽责人而犹有望于人
亦不可自弱其君以取慢于人既得尊敬主国责望
君臣之体尤得在外从君处难济君之道为此诗者
其如卫宁武子之流欤 末章传言黎之君臣愚谓
此篇皆臣自言而君在其中亦婉意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
亦不可自弱其君以取慢于人既得尊敬主国责望
君臣之体尤得在外从君处难济君之道为此诗者
其如卫宁武子之流欤 末章传言黎之君臣愚谓
此篇皆臣自言而君在其中亦婉意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77-0601c.png
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按此篇永乐/大典缺卷)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
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
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
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
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首章之兴乃一篇之兴与旄丘同
出宿饮饯下文言有行故知为始嫁来时之途次诸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
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
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
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
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首章之兴乃一篇之兴与旄丘同
出宿饮饯下文言有行故知为始嫁来时之途次诸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77-0601d.png
姑疑当为夫之姊妹诸姬娣侄安得有姑
三章出宿饮饯下文言还车臻卫故知为适卫之途
也
此诗始末皆述思归之意无宁父母之词故知其父
母之已终其思卫也止思土地之美亦无宁兄弟之
意盖知无归宁之义也始也思胜义故思而谋继则
疑其可否而问终又疑之而不敢遂则能以义胜思
而制之矣既以义不敢归而犹不能已于思此诗所
三章出宿饮饯下文言还车臻卫故知为适卫之途
也
此诗始末皆述思归之意无宁父母之词故知其父
母之已终其思卫也止思土地之美亦无宁兄弟之
意盖知无归宁之义也始也思胜义故思而谋继则
疑其可否而问终又疑之而不敢遂则能以义胜思
而制之矣既以义不敢归而犹不能已于思此诗所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77-0602a.png
以作也然始终思归而义之所在终不敢违亦足为
既知而能自克者之劝矣当此之时文王后妃武王
康叔之泽犹有存者使卫之人君能因是以导之则
民知自克岂遽有流而不止之患哉惜乎君暗政昏而
又甚之夫子删诗而存此为戒切矣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
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
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
既知而能自克者之劝矣当此之时文王后妃武王
康叔之泽犹有存者使卫之人君能因是以导之则
民知自克岂遽有流而不止之患哉惜乎君暗政昏而
又甚之夫子删诗而存此为戒切矣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
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
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77-0602b.png
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
实为之谓之何哉
忧者忧世乱君暗也窭贫叹已也莫知叹人莫我知
也人兼君与家人言窭贫难堪而又艰苦而人又莫
知我尤所不可堪也后章益遗君莫我知也谪摧家
人莫我知也君虽不我知而家人能相安犹可处也
今家人亦不知我又谪之又摧之益无以自安其困
于内外真可谓极矣视汝坟之勉以义者为何如然
实为之谓之何哉
忧者忧世乱君暗也窭贫叹已也莫知叹人莫我知
也人兼君与家人言窭贫难堪而又艰苦而人又莫
知我尤所不可堪也后章益遗君莫我知也谪摧家
人莫我知也君虽不我知而家人能相安犹可处也
今家人亦不知我又谪之又摧之益无以自安其困
于内外真可谓极矣视汝坟之勉以义者为何如然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77-0602c.png
之人也一归于天而安于命未尝以是而移易其心
故下三言意之所归而三章不易其辞焉凡章末语
不易而再三申之者说见殷其雷 传以之与哉叶
二哉字又重韵为韵为何亦可互叶此诗用韵有二
例
卫诗言王者二篇北门伯兮也当此之时卫人犹供
王役犹知有王王令犹行于诸侯也王事国非大夫
任之而谁任此非怨于事也怨其既适而又厚益之
故下三言意之所归而三章不易其辞焉凡章末语
不易而再三申之者说见殷其雷 传以之与哉叶
二哉字又重韵为韵为何亦可互叶此诗用韵有二
例
卫诗言王者二篇北门伯兮也当此之时卫人犹供
王役犹知有王王令犹行于诸侯也王事国非大夫
任之而谁任此非怨于事也怨其既适而又厚益之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77-0602d.png
耳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
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
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
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上言北风雨雪赤狐黑乌下言携手而去不言所以
去之因故知上所言者为比北风雨雪以比危乱之
气象愁惨狐乌以比危乱之形迹昭彰观传言所见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
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
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
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上言北风雨雪赤狐黑乌下言携手而去不言所以
去之因故知上所言者为比北风雨雪以比危乱之
气象愁惨狐乌以比危乱之形迹昭彰观传言所见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77-0603a.png
无非此物则似当为赋今以为比者盖以所见为比
也比义为长 以好我语同去之人则欲与我留者
是祸我也非所以相爱也此见不可不去之意虚邪
既亟则见去不可不速之意曰其曰只且辞缓而意
迫又三章不易其辞则去当速也决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
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泃美且
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也比义为长 以好我语同去之人则欲与我留者
是祸我也非所以相爱也此见不可不去之意虚邪
既亟则见去不可不速之意曰其曰只且辞缓而意
迫又三章不易其辞则去当速也决矣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
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泃美且
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77-0603b.png
女子俟人于城隅而又出于外野既贻人以管复贻
人以荑曾不知耻而为男子者女子期而不至则踟
蹰踯躅既见而受其彤管之贻又受其荑之贻于美
物则物与人皆美于微物则物以人而美明述而备
言之其不知耻尤甚盖至此而卫之淫风成矣邶风
之淫诗莫甚于静女然只一诗而已举一而馀可知
矣
详考邶风柏舟已变而未淫凯风始淫而犹有安母
人以荑曾不知耻而为男子者女子期而不至则踟
蹰踯躅既见而受其彤管之贻又受其荑之贻于美
物则物与人皆美于微物则物以人而美明述而备
言之其不知耻尤甚盖至此而卫之淫风成矣邶风
之淫诗莫甚于静女然只一诗而已举一而馀可知
矣
详考邶风柏舟已变而未淫凯风始淫而犹有安母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77-0603c.png
之七子能孝雄雉之妇人知德匏有苦叶之淫乱有
刺谷风之去妇犹有从一之望泉水之卫女犹知不
归之义其淫奔之风至静女而始甚然其驯至有渐
也使当凯风以来渐坏之际得贤君以拯救之岂不
可以复于正而卫之君臣不然狄已病邻而不知恤
乐已杂优而不知觉贤人则使之仕不得志忠臣则
使之无以为家俗日坏而君日昏使人思避而去之
则卫国之俗乌得不流而为静女之淫乎静女既作
刺谷风之去妇犹有从一之望泉水之卫女犹知不
归之义其淫奔之风至静女而始甚然其驯至有渐
也使当凯风以来渐坏之际得贤君以拯救之岂不
可以复于正而卫之君臣不然狄已病邻而不知恤
乐已杂优而不知觉贤人则使之仕不得志忠臣则
使之无以为家俗日坏而君日昏使人思避而去之
则卫国之俗乌得不流而为静女之淫乎静女既作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77-0603d.png
卫风既坏而又加以新台二子乘舟之诗作夫妇之
伦渎父子之恩伤卫虽未灭而其灭也可必矣读者以
邶诗循序而观之而后知变与正之积渐次第至明
且备诚非诸国所能及以首变风诚可为万世之戒
惩
新台有泚河水㳽㳽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
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伦渎父子之恩伤卫虽未灭而其灭也可必矣读者以
邶诗循序而观之而后知变与正之积渐次第至明
且备诚非诸国所能及以首变风诚可为万世之戒
惩
新台有泚河水㳽㳽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
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77-0604a.png
燕安婉顺也燕婉之求婚姻之正礼嫁娶之大义男
女夫妇之本心也宣公作新台以要其妇于礼安乎
于义顺乎诗人既举新台之显迹继言燕婉之正义
而所刺乃徒恶其形之恶何也盖上言所求者安顺
下言得之者乃有恶疾之人燕婉之辞三而无所易
恶疾之人二而无适指所以见此人之所为于礼不
安于义不顺也既见其形之恶又见其礼之悖其意
正其辞婉诗人之善刺也不然诗人之刺不以礼而
女夫妇之本心也宣公作新台以要其妇于礼安乎
于义顺乎诗人既举新台之显迹继言燕婉之正义
而所刺乃徒恶其形之恶何也盖上言所求者安顺
下言得之者乃有恶疾之人燕婉之辞三而无所易
恶疾之人二而无适指所以见此人之所为于礼不
安于义不顺也既见其形之恶又见其礼之悖其意
正其辞婉诗人之善刺也不然诗人之刺不以礼而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77-0604b.png
以形不亦舛乎盖合礼则虽恶疾之人安且顺也苟
不安顺则其所恶者岂尽恶其形恶而已哉故此诗
重在燕婉之求一语而三章皆用之所刺之意既明
则上言新台之鲜明峻洁者乃所以自表其恶也恶
疾有二意者所刺之人必有彷佛其一疾者举二疾
而言抑有类此疾者欤皆婉意也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
汎汎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不安顺则其所恶者岂尽恶其形恶而已哉故此诗
重在燕婉之求一语而三章皆用之所刺之意既明
则上言新台之鲜明峻洁者乃所以自表其恶也恶
疾有二意者所刺之人必有彷佛其一疾者举二疾
而言抑有类此疾者欤皆婉意也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
汎汎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77-0604c.png
二子乘舟相继乘舟而往也宣公欲杀伋伋知之寿
亦知之国人则疑之而宣公独忍之夫妇之淫祸遂
及于继嗣矣国人恶宣公之恶而爱二子之贤故于
二子之事始则忧其行继则疑其有害终则思之不
能已此诗所以作也伋恶伤父之志寿欲代兄之死
其心非有他也然死非其所陷父于恶亦未得为尽
善若宣公不能为父之恶不容诛矣圣人存此篇以
终邶风正欲以为夫妇父子兄弟之永监而太史公
亦知之国人则疑之而宣公独忍之夫妇之淫祸遂
及于继嗣矣国人恶宣公之恶而爱二子之贤故于
二子之事始则忧其行继则疑其有害终则思之不
能已此诗所以作也伋恶伤父之志寿欲代兄之死
其心非有他也然死非其所陷父于恶亦未得为尽
善若宣公不能为父之恶不容诛矣圣人存此篇以
终邶风正欲以为夫妇父子兄弟之永监而太史公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77-0604d.png
之言尤足以励薄俗而警后人是以传有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