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534-07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卷一百十一
  艺文志
  记
皇清
   玉泉山记         王新命
 关圣夫子浩然正气充塞天地洋溢古今固非一方
 一日之显灵也予读史至长坂之役未尝不废书而
卷一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534-0786b.png
 叹曰英风正气千古勃勃今癸亥之冬以巡采
殿木路出当阳士人言城西四里为关夫子墓因造谒焉
 乔松古木蔚然阴翳风霜冰雪气象森冽展拜毕走
 长坂想见当年据水断桥瞋目横矛之状历历在目
 犹如一日也由是山行六十里有峰耸立林壑深秀
 名曰玉泉历传为夫子遇智者处稗史载之甚悉而
 予以夫子之威灵雄杰何地不显而独显于兹山且
 以夫子之成仁取义奋忠勇为神明又何待智者数
卷一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534-0787a.png
 语而气始平是不能无疑也继而爽然曰天地之大
 总归于正凡德慧术智皆从正气而生智者之与夫
 子遇实以正相感也不然智者一学佛人耳虽明通
 圆觉亦不过如法深道林高坐清谈安得与夫子之
 英灵互相印证是智公之智神化于夫子一正之中
 故玉泉胜迹之所以传也今夫子在天之灵如日星
 河岳而兹山之名又巳炳垂天壤如来不可思议老
 子比拟犹龙何待予为之记而予以夫子不过各得
卷一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534-0787b.png
 其正以成其夫子而巳人皆得天地形气之正以生
 人心各有一夫子存焉当全其道义养其刚大保合
 各正持此正以修身则诚通鬼神志贯金石持此正
 以出政则胞与民物徇公忘私扶三纲而植五常安
 往而不遇吾心之夫子哉登斯山者当作如是观
   太和山记         王永祀
 已酉孟秋由汉上泛一叶游太和计十有二日舟次
 樊城前所夙经者勿论自此溯流山不甚嵚崎水浩
卷一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534-0787c.png
 瀚曳为练汇为轮暗沙潾潾舟行石齿间触之时作
 裂帛声又两山束水浦屿中亘望者疑为汉水将尽
 也巳循枉渚鼓泄而济始依山足达于中流他如乱
 石石门诸滩嶒嵘澎湃怪石竞立如象如马舁夫从
 江心浩淼中悬絙直上水涨怒啮人趾不得前篙师
 疾呼贾勇与水争凡十馀折险始渡过均州数十里
 弥天放白入水插青天为兹山开神区入境固异至
 均舍舟从陆距郊田在草间过大山平楚生风过会
卷一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534-0787d.png
 真庵庵故周藩造也是中有羽流习静者居焉庵有
 桂八株匝阴布地时才吐萼恨行促不能亲其馥郁
 袭人也过此为遇真宫为元和观万木扶疏夹道而
 峙从元和造岭树尤奇千寻百抱郁盘樛虬鹊渡成
 桥见树而不见山山下草木晻暧望莫穷际马行雾
 中上下萧森人天一气忽雾稍敛霁色挂于树杪光
 不能胜初若避然少顷螺髻吐日曀阴渐消万光㶷
 灿从稠绿中出如临沧海而观日出也过此为回龙
卷一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534-0788a.png
 观路渐巇下十八盘纡磴幽径回复多姿中又有九
 渡涧水流□□然绿依波影寒碧一湾山至此断而
 复续中多环抱蜿蜒见奇甫行数里山益加峻大约
 前此山之胜在树至此壁立万仞山多棱棱见骨又
 以石取胜望紫霄宫金碧辉煌在层峦叠嶂间如展
 旗禹迹诸胜行者罕习惜未搜榛而求觌面失之若
 夫杉桧参天株可十围曲如盖直如幢立如人不可
 指数而七星尤称最使分其一二植于通都当亦与
卷一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534-0788b.png
 虞山之桧慈仁之松争雄过南岩马不可度策杖步
 行见斜桥一泓涓涓不知所自及朝天宫瀑布自山
 中来散珠溅沬始知其山水相得过此岌屹高悬旁
 顶称绝巘矣及身与齐而此峰忽前顾又一峰列焉
 数登数失亦如之盖天柱峰在过南岩时望若几席
 至近而七星香炉中笏诸峰反能蔽之上天门梵音
 佛号沸然而至山鸣谷应望前峰者如猿背之相引
 心悸不能止循一磴不数武辄憩憩巳复登屐齿告
卷一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534-0788c.png
 劳腰膂不摄然以所适为安不知疲也登天柱绝顶
 呼吸云汉如出胸臆远望汉水有若高楼巨榭俯视
 沟涧然下瞷诸峰或光昱盈袖或淡烟弥壑阴霁散
 施又如棋布此时巳觉此身在碧落也至冶金之工
 搆造之丽所费于少府金钱者无算此何异于土木
 祷祠乎而当时不称厉亿代奔命恐后者何也有所
 托于不朽耳独怪此山密迩关陇当秦皇汉武寤寐
 三山瑶岛间曾不得一遇至元有闻而大显于明倘
卷一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534-0788d.png
 令早显右军不致思于汶岭梦得不独羡于九子也
 次日绿章奏毕别山而返还顾群峰依依殢人犹以
 南岩玉虚遇真全胜未揽也返乃造观焉过南岩宫
 观绝壑有石洞祀元君旁循曲径至舍身岩异松夹
 石而出山形岝崿不可状遂亭焉细岚绀日绿塍清
 潭皆成丽瞩情不给赏过玉虚日巳告夕挟童子往
 观宫制丽甚直逼未央建章如会仙楼水帘洞薄暝
 一登遑及探幽过遇真旁祀三丰真人圆峤方壶其
卷一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534-0789a.png
 信然也当令钝根起悟矣予所不足者过会真以雨
 游玉虚苦晚舍遇真而宿元和过南岩而无善主舞
 龙爉蠋以马瘏告罢有胜情而无胜具二者之奇幽
 仅寄于友夏记中卧游而巳嗟乎忆辛未予方十六
 同伯兄季弟往谒距今三十九年矣嗟前度之再来
 痛劫灰之巳过蓼莪鹡原诸感交并回忆所涉十不
 记一兹特笔之使后此之年偶一把玩便如杖履聊
 可补刘家数十回也若谓为嵾崒写照乌乎敢
卷一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534-0789b.png
   黄州宋贤祠记       宋 荦
 仕而过黄靡不言苏子瞻王元之至于张文潜秦少
 游非其忘之即不知之矣仕而过黄者靡不言子瞻
 元之之雪堂竹楼至于子瞻墨堂非其忘之即不知
 之矣予判黄之二年梅州张长人过予而言曰吾黄
 自兵燹以来诸名胜悉委榛莽如子瞻洗墨池独赵
 文敏手书三字犹存瓦砾中此寒山一片石也吾君
 得无意乎余闻即大喜命舆人移置东斋又三年为
卷一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534-0789c.png
 康熙已酉予董漕自淮归日长无事因念先贤故迹
 久就荒芜使后人靡有瞻仰守土者责也言之太守
 渤海罗公及九属诸有位咸捐资重修之始从坡里
 坊求池之旧址甃砌剔壤水泓然瀵欲出池旧无桥
 与亭今创建其上以文敏字嵌门檐间既而曰池得
 矣无堂何以祠爰建堂池之东祠子瞻其中以文潜
 少游为配两先生固尝游黄又苏门士也遂名曰雪
 堂堂成犹有馀材因建楼池之西祠元之名曰竹楼
卷一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534-0789d.png
 墨池因故址雪堂竹楼非其地而佐之从名也使游
 人过客聚而瞻之者不忘也合之为宋贤祠云祠既
 成移余书之复者置楼上移余东斋花木自中州来
 者植池侧而傍为数楹招僧末子住其内以供朝夕
 于是黄之人若忘其为旧有而焕然新出于耳目之
 前也不数月余以先太夫人弃世将去郡归里惆怅
 者久之岁且暮张子长人复自梅州来别余因坦步
 池上张子曰甚矣先贤之赖有使君也抑吾闻之昔
卷一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534-0790a.png
 韩魏公年少以家艰从其兄游黄黄人思之为刻其
 诗于四十年后使君忘之乎又曰昔尝读楚故载东
 坡洗墨池蛙口食墨而黑黄人殆未之信也是二说
 者余悯然念之遂为记
   重筑吴家堤记       刘鸿诰
 易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水能润物也不治害物亦
 甚九州之内分支析条搜源极流累帙莫罄禹贡一
 篇历历若指诸掌相其势而治其要也要则虽小必
卷一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534-0790b.png
 治吾楚夙号泽国荆襄沔阳实江汉都会监利介数
 郡冲则又江汉之所徘徊环拱激荡潴蓄之邑也地
 洼而民贫十年不得三稔宜哉古者有沟洫畎浍自
 沟洫制废疏瀹不行民命国赋耑恃堤防监邑田之
 名垸者星罗棋列赋或十石百石千石其地之有田
 有庐即筑其地之堤独泰马一垸以万石计居邑赋
 半城郭在焉邑之盛衰民之饥饱视之故土与粮周
 数百里临江曰南堤近北曰北堤北堤不常溃因不
卷一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534-0790c.png
 常筑南有荡洗颓齧之患每农隙辄兴役往者里胥
 恃此为垄断甚至石粮派及六七井戊午秋邑侯程
 藻来守此邑劝农禁羡搜抉积弊至于堤工乃叹曰
 凋残之民其堪此厉政乎爰是广谋深虑计土不浮
 锱铢程工釐及分寸每石二井堤之隆然而起坦然
 而实者倍昔民困以苏乃灾沴不息辛酉七月黄潭
 溃于江陵建瓴之势怒涛瞬息趋监邑四境茫茫无
 际侯心恻然命舟拯溺全活甚众未几奉檄有司秋
卷一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534-0790d.png
 闱九月返水稍落堤稍出亲历所谓北堤者溃口百
 馀洎鸡鸣睹隔岸奔腾滂沸汹涌万状问里人曰此
 何地也里人曰地名吴家剅黄潭之决使然也创始
 无稽剅左右有峻岭剅北地势卑下为沱潜水故道
 岁五六月必涨涨必瀰瀰辐辏入剅而南泻泰马河
 东注垸之毛家口福田紫微小沙口西注垸之三湾
 蔡家潭高家老直浸邑西北隅堤如城然河如隍然
 岭如郭然吴家剅其一关锁也一有不虞则垸为海
卷一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534-0791a.png
 之腹而剅为淮之胃矣丙申半圯前尹何筑继韩继
 王增之侯曰每岁必溢之水攻堤三面束以一剅呜
 呼其危哉里人曰不宁是也剅以北皆深沟大壑芦
 荻万顷远方盗窃之徒出没其中戊戌已亥大馑白
 昼劫财物限堤不得越而南侯曰堤去邑才二十里
 邑有仓库职守之任也南垸居民凑集强梁所觊觎
 也前尹惓惓其有深心乎拣北堤溃口费繁者并剅
 为十以例上之监司韪之择日复临诸口度其广狭
卷一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534-0791b.png
 深浅多寡阅月垸堤竣剅堤亦竣计工若干井面二
 丈脚视面三倍高六丈长视高二倍向也喷沫扬涛
 忽焉行旅如云登之者望清溪缥缈纵横若带碧草
 含烟牛羊漫野禽鸟啁啾渔者牧者刍荛者商贾者
 往者来者负而携者或歌而过者顾斯堤而乐之唐
 乐天司马江州筑虎丘堤七里堤遂名白公宋东坡
 守杭不欲废西湖遂筑长堤至今称为苏堤若二贤
 者皆能兴利除害相势治要其泽之与名直与天壤
卷一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534-0791c.png
 同不朽游人咏士著为诗歌今之堤虽不创始于侯
 侯及民以实心实政深于创始垸之人不欲忘侯德
 将以程公名堤而垂诸贞珉属予为文予因详及通
 邑之水道隐言堤工之利弊使后司牧者守良法哉
   天门县儒学记       谭 篆
 天门古竟陵也邑学宫旧在城内规模庳隘宜非瞻
 依居养之地父老传百年前佥宪柯公感清河之祥
 徙置北郭即今学庙地也佥宪精堪舆家言揽辔卜
卷一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534-0791d.png
 吉马忽跽地异而凿之泉涌石出是为唐吴道子绘
 镌先师像兆食吉遂迁建焉其宫古城环绕两湖襟
 带雉楼屏列于前凫洲峰插乎左烟钟霜艇夏荷秋
 蘋之胜恢恢㸌㸌郁若蟠龙云庙制中为文庙为两
 庑前为戟门为棂星门庙东为祭器库戟门左为神
 厨东北为启圣祠左右名宦乡贤祠庙后为明伦堂
 堂后为尊经阁东西石坊为表坊外泮水方广十亩
 四时澄澈不随两湖为消长开豁深阒有严有翼百
卷一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534-0792a.png
 馀年于兹矣癸未兵燹尊经阁及斋号官署祠庖等
 皆毁岿然独存者大成殿明伦堂已丑火灾殿复毁
 先师木主移置明伦堂顾瞻泮璧恫然心目吾邑数
 百年叆叇琼宫之盛一旦鞠为茂草阅数年西泠顾
 公巡视楚北同闽中黄公司李驻节天门肃礼圣庙
 徘徊徙倚慨然者久之爰集诸生而语之曰郦道元
 含巾吐柘陆季疵万羡西江竟陵烟月似吴天夙慕
 之矣以故休风颢气代钟名哲在先朝理学名臣则
卷一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534-0792b.png
 鲁文恪莲北公顾命元老则周冢宰敬松公陈司徒
 正甫公词林宗匠则钟学宪退谷公谭徵聘鹄湾公
 骎骎乎其盛也今两湖烟月光照黉宫而顾瞻俎豆
 风雨鸟鼠之不恤无亦多士之憾而司牧者之职事
 欤夫庙者貌也先王饰庙以隆礼将以报德也不崇
 其貌无以示敬如兴道何且道之在天地也发于山
 川泄于人文而吾身参两焉是上自日月星辰下至
 昆虫草木所以位育者于是赖之国家举帝王之政
卷一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534-0792c.png
 养士取人率用是理况是邑三澨名区人文所萃而
 庙与学委诸榛棘如报德何遂请守宪王公巡宪孟
 公太守张马二公欣然同意爰偕邑侯刘君学正王
 君各捐官禄首登役书而义风所激竞相举助凡木
 石黝丹髹垩佣募咸取足焉而邑侯暨学正又命工
 图式敦事者务极弘壮以合于度士旅徒胥勤效职
 事后不期年庙学一新工始辛丑讫以壬寅念兹胶
 庠重兴落成之日适当
卷一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534-0792d.png
国家改元觐光之始黄公继至率群僚从师儒聿观厥
 成复顾诸生而庆之曰先师参前倚衡之训欲随所
 在见道也况专业其地者乎继自今入其门者如见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趋隅仰止进德修业庶其升堂
 入室用而行之中都摄相之政则吾与有官君子及
 尔多士所当念也于时圜桥观者退而皆若有得焉
 是役也官不纪费而下不知劳甍栋杰搆迥出城北
 故危若仰止逸若履冰义河之上巍然焕观一时师
卷一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534-0793a.png
 氏弟子咸勃焉兴起故居是邦乐有贤士大夫也勉
 我同志倡明正学以绍前休庶无负黄公今日父师
 之教哉乃公谓是足以振今作后也勤使寓书于篆
 属记其盛篆滥竽史职届兹告养归里躬际其盛不
 辞诠次其说如此
   桃花夫人祠罢赛记     董以宁
 桃花洞在汉阳城北楚人于此祀夫人者也今不曰
 息夫人祠而曰桃花夫人祠有灵爽能祸福人其地
卷一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534-0793b.png
 卫生昔将往赛请余观焉且曰甚哉夫人之灵至今
 未泯也自受楚王之宠而痛念息侯终身隐忍非其
 志有足悲者耶徐庶归曹不设一谋夫人归楚不肯
 一言各有志焉不可强也夫人之志在息则祠之名
 当仍系以息夫人也余曰噫嘻庶之不得巳而归曹
 为母也夫人当国破君亡之后巳无望于楚矣乃不
 自引决而归楚何为耶庶于先主君臣之分未亡本
 以夫人之故当蔡侯止见弗宾夫人不能以礼相拒
卷一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534-0793c.png
 迨息侯怒而请楚伐蔡反为楚灭夫人亦当思召祸
 由已庶几以一死报息侯而犹然归楚耶纵不死于
 灭息之日而入宫之后不当为大声疾呼之拒耶乃
 不拒而与之生二子矣顾以不言见志曰吾一妇人
 事二夫其又奚言岂不言而遂足以谢息侯不言而
 遂不妨于事二夫耶但若以不言之故死犹庙祀将
 臣之不忠而事二君者虽备受宠荣而但期无所建
 明则皆不失为忠而可列之祠典也其谁不托曰吾
卷一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534-0793d.png
 许身而不许心耶陶潜能全其身为晋之人则可系
 之晋张承业能全其身为唐之人则可系之唐若夫
 人身辱于楚与息义绝矣而犹得系之以息耶想楚
 人亦或有见于此而特以其能祸福人不敢废祀故
 讳言息而姑以其地名之耶抑楚人好巫姑托之于
 夫人而楚之鬼亦窃夫人之名以自逞耶不然则夫
 人以隐忍失节亦柔靡之至矣其又能于数千年之
 后反逞其威灵以为人祸福耶又或者古今来疾风
卷一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0534-0794a.png
 板荡忠烈为难如夫人之失节而能歉然于心者其
 灵亦遂巳不泯耶卫生闻余言而叹因为罢赛余至
 息县忆而记之息县者古息侯之国也
   重建岳麓书院记      周召南
 岁戊申予以镇抚之暇与耆旧诸君子修明掌故刻
 长沙郡志成因而稽古今风教之盛衰则巍科大节
 在南宋为尤著考其时为连帅郡守者多名臣大儒
 相与崇正学之功居多所称师帅守牧其人则杨文
卷一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0534-0794b.png
 靖真西山朱考亭诸先生也所称倡道讲学其人则
 胡文定父子吕东莱张南轩诸先生也若夫讲学肄
 业之地则环州邑为书院者十数处而岳麓为最大
 朱张之谦席为最专前后安抚刺郡四刘公所创建
 为最备当在咸平祥符之间海内四大书院独岳麓
 奉诏赐额颁经籍敦聘山长立三舍法则恩数为最
 异虽百世可也余奉
今上诏建义学亟为卜郡庠左师书院制选佳士而鼓
卷一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0534-0794c.png
 昕之蒸蒸起矣诸耆旧子弟复抱岳麓图志以请愿
 得襄事还旧观若山川文献之灵勃焉相贶者爰集
 藩臬守令师儒而告之佥曰韪哉举端谨者董其事
 得云阳诸生刘温良长沙义耆魏朝荣任之即以春
 夏之交涤其灌莽搜其残碣疏其流泉鸠工庇材役
 者千指日给直作食如理家事属部倅某时一阅视
 耳江以东吏民若不知有将作也踰岁六月而工竣
 按图以报院之左阜隆起别为礼殿陛戟廊庑如郡
卷一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0534-0794d.png
 县孔子庙独循旧制肖杏坛像四子侍焉别增名宦
 乡贤祀有事于岳麓者为不同院以内为堂者二曰
 成德曰静一皆讲堂而成德则陈钟鼓敷皋比之地
 也为祠堂者二曰崇道曰君子报功也为台者一曰
 道乡怀古迁客也为亭者二曰拟兰曰及泉临曲水
 幕冽井也合而缭之以絙凡二里许昔人动称数年
 十数年次第而就者今皆巍然翼然丹艧灿然一旦
 复其壮观而坚浑雅丽数倍于前谓非天人交助之
卷一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0534-0795a.png
 力不可予因是而窃有感焉唐虞立德三代立政而
 教行于德政之间孔子兼之以学为宗故子思直指
 修道谓教而其要言曰修道以仁夫仁亦二氏之所
 窃据也然二氏必不可以治天下者无其道焉耳宋
 儒惩唐之弊濂溪挺生于楚文不在兹乎迨淳熙乾
 道时诸大儒迭为此邦之师帅牧守以理学为吏治
 南轩先生适以其学侍魏公于幕府密赞忠勤考亭
 夫子嗣且以安抚帅潭政教大行比于邹鲁海内学
卷一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0534-0795b.png
 者咸以岳麓为归则两公之能周其仁益明矣然而
 浮屠老子之宫当时非不并盛诸名臣大儒但力举
 其政教以匡翊忠孝廉节之原未尝喋喋焉与之相
 排击也亦恃吾道有以包举之尔今五百年昌期再
 振当必有绍述绝学者来主之予愿有志之士敬业
 于此以求道与仁之实际而大用于天下勿徒滋朱
 陆之辩而成洛蜀之竞也斯社稷赖之矣诸士谓落
 成当有记敢以鄙意质于大君子云是役也为栋宇
卷一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0534-0795c.png
 若干楹计费三千馀缗方与督学使议将以饩士之
 廪筦钥之司山长堂长之名仿宋制请于
朝而诸生先砻石求记岁月并勒藩臬郡县及郡人士
 同志而襄事者于其端
   新建前湖南方伯升任山东大中丞郎公祠堂
    记           赵申乔
 康熙四十有四年冬楚南士民合词言于有司曰前
 方伯郎公之治湖南也勤以莅官廉以率属顺民之
卷一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0534-0795d.png
 欲偕与休息以宣布
朝廷德意距今三十馀年而讴思勿替者如一日虽巳
 俎豆长郡学宫未足为公报也应请阖省崇祀名宦
 以光钜典有司胪列其事以上乔适建节是邦因下
 所司核实皆言宜如所请巳通檄各属置主入祠矣
 然而邦人之尸祝者则犹未慰也盖先生遗爱在人
 愈久而愈不能忘是宜庙食兹土世世勿绝而焄蒿
 悽怆如或见之庶有以揭虔妥灵昭示来者遂卜地
卷一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0534-0796a.png
 于郡城之吉鸠工庀材不数月而告成事升主之日
 乔斋韨拜谒祠下寮属将吏皆在列士民炷瓣香搏
 颡阶前无虑千百数且有叹息泣下者既而嗣君辈
 以丽牲之碑不可以阙焉无词也属乔为文以记乔
 学识弇陋无能导扬休美顾自念受先生特达知者
 逾二十年知先生之治行尤详且忝任封疆凡官于
 斯土有功德于斯民者均宜表章懿迹传信惇史而
 况余小子之于先生也虽不斐其何敢辞先生讳永
卷一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0534-0796b.png
 清奉天广宁人初知浑源州以平贼有功擢守赣州
 府引例回避改补汾州秩满迁东昌副使转湖广下
 荆南道旋臬山左未一载晋藩湖南楚省南北分司
 自先生始再补河南以课最加级至三十二遂开府
 山东不数日卒于任先生扬历外僚所至俱有惠政
 可纪而其有德于楚南尤深盖是时楚南甫脱兵火
 茕茕孑遗未安衽席彼长民者不思拊循而喔咻之
 顾诛求无艺以自封殖民是以益困先生正身率下
卷一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0534-0796c.png
 尤勤于吏事凡闾阎之利病政治之得失侃侃持论
 期必达其志非苟焉巳者永宝等府溪流悍急漕运
 岁为民累先生力言改折之便得报可湖衡以南旧
 食粤盐滩险道远商民交病先生详请改食淮盐至
 今称利便焉其他缮城垣修学校户口田赋条目井
 井皆可垂诸久远时上官所为多不忌既恶先生异
 已而心害其能乃摭他事齮龁先生竟罢去先生怡
 然就道无几微见词色士民扶老携幼环泣攀辕者
卷一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0534-0796d.png
 相望也上官为之愧诎夫以先生之宏才伟略使得
 建牙列戟于湖湘间以起沈疴而苏积困岂不大有
 造于斯民欤故知先生者咸重惜之然先生去楚南
 多历年所而邦人追思之至今勿敢替先生之所得
 不既多耶先生再起豫藩乔筮仕睢阳令幸隶属末
 窃见先生阔达有远略而临事果毅执义深坚即贲
 育无以夺之每争事上官前务申其议必得当乃已
 尤喜推贤奖善郡县吏廉洁有行能者则荐扬之必
卷一百十一 第 22a 页 WYG0534-0797a.png
 力惟恐或后然意所不可辄加谴诃不少假以故有
 司惴惴奉约束维谨乔素硁拙不善仕宦独荷先生
 许可每进谒辞色甚温所以期待者甚厚厥后乔以
 樗材谬邀行取微先生之赐不至此犹忆睢阳得代
 时拜辞先生训诲殷勤奖藉备至方期长侍门墙奉
 典型乃不踰年而先生遂乘箕尾山颓水坏负痛良
 深又自惭驽下弗克稍效尺寸以报所知惟是承乏
 两浙及移抚楚南皆得与诸嗣君共事日以大义相
卷一百十一 第 22b 页 WYG0534-0797b.png
 劘而诸嗣君遭
圣明致身通显其树立殆未可量于以世济其美而光
 大前猷则先生真可以不朽矣今者瞻庙貌之聿新
 恍音容之如在不才如乔而得附芜词以昭来兹岂
 非余小子之厚幸哉先生性警敏通知世务之变自
 州刺史以至监司所治皆繁剧徵发期会不严而办
 为臬长平反大狱全活者甚众已具载志传故不备
 书
卷一百十一 第 23a 页 WYG0534-0797c.png
   饷济黔兵记        赵宏恩
 吾侪经国论缓急不问彼此也庚戌冬月三日余抚
 六里闻乌蒙不戢率尔诪张黔提羽书至以近标驱
 锋镝虑重地空虚调楚兵镇古州臂指相需邻封是
 赖矣主持者遣师戍无容少缓然千军就道刻日遄
 征漫曰脂我车秣我马非易易焉急则不备糇粮积
 仓何在乎缓则不济变生仓卒何恃乎余挂甲寒更
 秉烛定算按其程筹其食马步恤其便水陆酌其宜
卷一百十一 第 23b 页 WYG0534-0797d.png
 饷糈调其给草豆度其继而择属僚之才者指画檄
 委焉先使骑者进于陆饷预驰矣买舟载步卒溯流
 上挟锐携坚以干弁督鱼贯悬帆给十日食以难挟
 而行也其十日外辰沅诸郡储以济未也或前之舛
 乎事外者易米从不继则发仓之见储不难市以归
 也三日具四日而军行费俭画周期速事举余心差
 慰焉兵既出笔其概以为理军者式
   重建合江亭记       李 徽
卷一百十一 第 24a 页 WYG0534-0798a.png
 蒸湘之会石鼓峙焉先儒朱子所称一郡佳处者也
 书院而前惟武侯之祠书院迤后则合江之亭记书
 院者考亭朱子记武侯祠者南轩张子题合江亭者
 昌黎韩子而碑刻韩诗合江亭下者亦南轩先生手
 书也雍正已酉亭就圯而碑得全或有神物相之矣
 衡守陈君修已治人之暇兴起废坠复首建是亭而
 请余记匪为衡人侈厥观欲为衡人正厥德也朱子
 书院之记曰诸生之所以学而非今之人所谓学则
卷一百十一 第 24b 页 WYG0534-0798b.png
 昔吾友张子敬夫所以记夫岳麓者语之详矣顾于
 下学之功有所未究是以讲其言者不知所以从事
 之方而无以蹈其实然今亦何以他求为哉亦曰养
 其全于未发之前察其几于将发之际善则扩而充
 之恶则克而去之其亦如是而已矣后之学者信能
 于朱子所述未发将发善与未善之间而得其所以
 为善之实乎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故
卷一百十一 第 25a 页 WYG0534-0798c.png
 曰仁者人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而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即以父母之顺为高远穷理尽
 性穷此中之理精义入神精此中之义阴阳合德而
 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所体者此
 撰所通者即此德也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皆当于是
 乎遇之故曰生生之谓易是所以为善之实而已发
 未发一以贯之者也吾愿与衡湘人士共喻之且愿
 与古今人士共质之也遂拜手而为之记
卷一百十一 第 25b 页 WYG0534-0798d.png
   新建乾州学宫记      李 徽
 由尧舜至于汤汤之道即尧舜之道由汤至于文王
 文王之道即尧舜与汤之道由文王至于孔子孔子
 之道即尧舜汤与文王之道故曰尧以是传之舜舜
 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氏之门递相授受其云
 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先王之
 道即孔子之道也至知言养气一章反复推明乎愿
卷一百十一 第 26a 页 WYG0534-0799a.png
 学孔子之义则旁稽博引而断以孔子为生民所未
 有岂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放勋重华之古帝与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者其道尚处于有可加而祖述尧舜
 斯文在兹之语举不足信欤尹耕莘野而三聘未来
 说筑傅岩而旁求未至伊傅之迹不涉于商廷也列
 庄诸子放言避世而激昂于时命之大谬盖亦株守
 乎前人之遗迹而涂穷道阻遂以无所复之尔惟吾
 夫子集群圣之大成秉时中以善世东西南北往复
卷一百十一 第 26b 页 WYG0534-0799b.png
 周旋于衰周列国之君臣而辙环几遍天下者非当
 时列辟能求夫子又非夫子而不知当时列辟之终
 不可与有行也鲁论云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
 不行巳知之矣故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道行则义与行义行而道亦行也于焉序书传礼删
 诗正乐序易传以著其渊源作春秋以通其义例传
 孝经以厚其根柢而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可
 以行之一时传之万世用之天下国家而古今各得
卷一百十一 第 27a 页 WYG0534-0799c.png
 其当不然则诗书礼乐徒具文矣生民以来宁有是
 哉夫子之道盖以通造化之穷而尽性命之理故九
 夷可居荆楚可入而两阶干羽七旬仅格之苗民亦
 可使骎骎向化依附宫墙也辰郡乾州实苗疆重地
 设学取士者垂二十年而学宫未建沈丞元会由沅
 江循吏擢莅兹土军兴旁午拮据馈运之馀毅然以
 建学兴教为已任上请之各宪下谋之乾人积累经
 营迟之又久而后大殿两庑戟门泮沼以及乡贤名
卷一百十一 第 27b 页 WYG0534-0799d.png
 宦围墙照壁诸规制咸得以次告成贞固坚好因以
 徵予一言道其义而又切切于明伦堂署之未及也
 沈君所以嘉惠乾人属望后起者意良厚矣予愿乾
 州人士其亦入则孝出则弟因先圣之文以求先王
 之道由是而升堂入室则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肃肃
 雍雍师师济济者将于是乎在
  恭建
万寿宫记            赵宏恩
卷一百十一 第 28a 页 WYG0534-0800a.png
万寿宫在长沙府城之乾位雍正七年(臣赵宏恩/)
命抚湖南仰赖
天子敛福敷锡岁丰人和越明年敬率僚属相地营度
  既量功练日凡湖南之文武群吏悉输所费踊跃
  恐后爰属衡永郴道副使(臣许登瀛/)董理其凡用
  之材与凡役之事经始于五月初六日至九月廿
  四日告成为宫八楹
天子之位在焉直宫之南为堂以宣讲
卷一百十一 第 28b 页 WYG0534-0800b.png
圣谕广训十六条而夹墀之东西为长廊广庑以属于
  门立门之制三而重之各为甬道以属于墀直中
  门之外为坊又垣屏其南坊之左右又为门东西
  出其外则憩息之所与营卒徼巡之庐皆具规模
  大壮辉焕离明翼翼将将靓深严肃每岁致为伟
  观
万寿圣节元日冬至朝贺暨朔望宣讲行礼文武群吏
  之坐立有位焉进退有容焉士庶属耳目焉臣子
卷一百十一 第 29a 页 WYG0534-0800c.png
  之常仪
国家之大体也(臣宏恩/)窃惟为人臣者有出入践更均
  劳之义无内外之分天威不违颜咫尺无远近之
  异况遭际
盛朝比迹唐虞
圣天子生知之质德备功隆荡荡巍巍如天地之无不
  覆帱如日月之无不照临而
一人躬敇万几犹夙夜不遑暇逸敬之至是以不怠诚
卷一百十一 第 29b 页 WYG0534-0800d.png
  之至是以不息薄海内外无思不服震叠式序协
  于神人自前史所纪𤪙图瑞牒之多川岳效灵百
  神修助骈阗杂遝靡不毕陈以显答至治之馨香
  发光华之格被易所谓圣人作而万物睹礼记所
  称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者正在
  今日而我湖南之僚吏其敢不殚心一力整齐其
  纲纪绥靖其氓俗以报
高厚之万一乎八府三州之士庶其敢不祗奉
卷一百十一 第 30a 页 WYG0534-0801a.png
圣谟率德改行乎于此拜手稽首颂
天子万寿即于此益儆官邪申明民义则是宫之建所
  以禀
明威壹瞻听其于澄吏治正人心均有攸系焉盖不独
  以展礼容也是用志其岁月刻之石以告来者
   新修武昌府儒学碑记    王士俊
 余少读南丰曾氏宜黄学记而爱之又怪其峙义太
 阔非郡邑可称然教学之道源流毕注盖粹然儒者
卷一百十一 第 30b 页 WYG0534-0801b.png
 之言也鄂之为学亦自庆历建学时巳有之明弘治
 间厥新其旧且增加焉台曰望鲁堂曰仰高其前之
 大者曰聚德旁曰履素曰精白今其尚有存焉者乎
 康熙乙丑官斯土者复新其旧则今之武昌郡学是
 也我
国家重道崇儒肇新阙里卿云之瑞载在史书夫教学
 之道余无敢赘袭前言若乃规模制度于今备矣古
 者士之见师以菜为贽故入学有释菜礼唐以前以
卷一百十一 第 31a 页 WYG0534-0801c.png
 周公为先圣孔子配贞观间始以孔子为先圣自宋
 迄明诏天下州邑皆得建学而士大夫之始谒者一
 如释菜礼雍正九年冬余奉
命抚楚得循往例瞻拜周览导仪者肃而退余乃询于
 众曰楚材号天下久矣而学制缺如可乎且夫皓首
 穷经其入芹宫也始称博士弟子员弟子之职入孝
 出弟非其事乎崇圣祠者推圣人之尊以尊之其义
 仿诸王者之禘今僻在一隅九成避暑犹曰非宜况
卷一百十一 第 31b 页 WYG0534-0801d.png
 辉煌庙貌其何以妥神灵而广锡𩔖非所以教孝也
 明伦堂者明伦也明伦也者明则旌之其不明者将
 夏楚焉今俨然踞大成之上事师如事亲叱咤不加
 道一而已其又南面临之而夏楚也非所以教弟也
 孝弟之道乖而望文艺之成侈衣冠之族陋矣乃发
 道库公项银若干两以襄厥事奉崇圣于明伦旧址
 而别辟堂于西与学斋讲堂相接鸠匠庀材匝两月
 而工成盖明年仲春释菜日也惟时勤民事者祀于
卷一百十一 第 32a 页 WYG0534-0802a.png
 左乡大夫之贤者祀于右文僚武职待趋跄而屏息
 者各止其所阒无人声东西有栏负贩不得假道以
 滋喧则又推崇圣明伦之意而及其馀也
御书镌板别贮两楹以待四方之学者虽望鲁仰高诸
 胜犹有待然以暇游息其间慨然想江汉秋阳之遗
 意从此楚材辈出如冯宋科名张李相业其上焉者
 为周程儒术则教学之道且将阔前言而大之余不
 敏姑以孝弟之本有关制作者为楚学者告焉其同
卷一百十一 第 32b 页 WYG0534-0802b.png
 官有事兹土者例得列名于后余谨徇众而为之记
 其事于石
 
 
 
 
 
 湖广通志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