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
卷一百四 第 1a 页 WYG0534-06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卷一百四
  艺文志
  记
 汉
  黄陵庙记          诸葛亮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
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
卷一百四 第 1b 页 WYG0534-0647b.png
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
作三峰平治浲水顺遵其道呜呼非神扶助于禹人力
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麓峰
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
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𥪡一旌旗右驻一黄犊犹
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
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
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
卷一百四 第 2a 页 WYG0534-0647c.png
再建其庙貌目之曰黄陵庙以显神功
  荆州文学记         王 粲
有汉荆州牧刘君稽古若时将绍厥绩乃曰先王之为
世也则象天地轨仪宪极设教导化叙经志业用建雍
泮焉立师保焉作为礼乐以复其性表陈载籍以持其
德上知所以临下下知所以事上官不失守民听无悖
然后太阶平焉夫文学也者人伦之守大教之本也乃
命伍叶从事宋衷所建文学延朋徒焉宣德音以赞之
卷一百四 第 2b 页 WYG0534-0647d.png
降嘉礼以劝之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阖
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馀人于是童幼猛进
武人革面总角佩觿委介免胄比肩继踵川逝泉涌亹
亹如也遂训六经讲礼物谐八音恊律吕修纪历理刑
法六路咸秩百氏备矣天降纯嘏有所底授臻于我君
受命既茂南牧是建荆衡作守时迈淳德宣其丕繇厥
繇伊何四国交阻乃赫斯威爰整其旅虔苗不若屡□
寇侮诞启洪轨敦崇圣绪典坟既章礼乐咸举济济缙
卷一百四 第 3a 页 WYG0534-0648a.png
绅盛兹阶宇祁祁髦俊亦集爰处和化普畅休徵时叙
品物宣育百榖蘩芜勋格皇穹声被四宇
 晋
  桃花源记          陶 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复得一山山有
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卷一百四 第 3b 页 WYG0534-0648b.png
数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曰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卷一百四 第 4a 页 WYG0534-0648c.png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欲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复问津者
 南北朝
  西陵峡记          袁 崧
崧尝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古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
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意既成始信耳闻不如
卷一百四 第 4b 页 WYG0534-0648d.png
目见矣其叠萼秀峰奇搆异形固难以辞槩林木萧森
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察弥习弥佳流连信
宿不觉忘返身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奇观山水
有灵亦称知己谨记之于石
 唐
  沔州秋兴亭记        贾 至
在阳而舒在阴而惨性之常也履险而慄涉夷而泰情
之变也观揖让而退睹交战而竞目之感也闻韶濩而
卷一百四 第 5a 页 WYG0534-0649a.png
和聆郑卫而靡耳之动也夫其舒则怡惨则悴慄则止
泰则通退则元咎竞则有悔和则安乐靡则忧危情性
耳目优劣若此故君子慎居处谨视听焉沔州刺史贾
载吾家之良也理沔州未期月而政和于听讼堂之西
因高构宇不出庭户在云霄矣却负大别之固俯视沧
浪之浸阅吴蜀楼船之殷览荆衡薮泽之大亦有旨哉
性得情适耳虚目开且处动则倦理倦莫若静处静则
明惟明以理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沔州灵府恬
卷一百四 第 5b 页 WYG0534-0649b.png
而神用爽政是以和观其前户后牖顺开阖之易简也
上栋下宇无雕斲之饰俭也简近于智俭近于仁仁智
居之何陋之有况乎当发生之辰则攒秀木于高砌见
莺其鸣矣处台榭之月则纳清风于洞户见暑之徂矣
洎摇落之时则俯颢气于轩槛见火之流矣值严凝之
序则目素彩于檐楹见雪之纷矣政成讼清体安心逸
而诗人之兴常在当时之兴秋兴最高因以命亭焉余
自巴山徵赴宣室歇鞍棠树之侧解带竹林之下嘉其
卷一百四 第 6a 页 WYG0534-0649c.png
俛仰美其动息乃命进牍拈毫以记之
  九疑山图记         元 结
九疑山方二千馀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
而疑之谓之九疑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
嵩华之峻峙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
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
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
松百围榕栝并之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
卷一百四 第 6b 页 WYG0534-0649d.png
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山中四水南
流注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若度其高卑比洞庭
南海之崖直上可二三百里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
则几焉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
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巳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
妾国门东望不尽涯际西行几千里未见边陲当令以
九疑为南岳以昆崙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
居封君表作苑圃耳但苦当时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
卷一百四 第 7a 页 WYG0534-0650a.png
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故图画九峰略载山谷传于
好事以旌异之如山中之往迹峰洞之名称为人所传
说者并随方题记庶几观者易知时永泰丙午年也
  右溪记           元 结
州西百馀步有小溪南流数千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
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旋激注林木
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问可为郡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
卷一百四 第 7b 页 WYG0534-0650b.png
无人赏庆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立亭宇
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势焉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鄂州新厅记         赵 憬
昔自秦置郡有守汉魏以降因之其秩二千石虽有监
刺而宰制威福之重盖古之诸侯鄂在楚为国秦为县
吴为江夏郡绵历至宋乃维八郡置郢为鄂隋氏披其
郡犹谓之州官则刺史而政无条刺之法矣皇朝沿袭
卷一百四 第 8a 页 WYG0534-0650c.png
旧制或为郡或为州剖符责成其实乃太守之职前代
建置所理之处其城不恒今之州即旧城于江夏吴仲
谋经营之程普如守之当荆吴江汉之冲要为藩镇固
护之雄制天宝以前四方无虞第据细户众寡等襄州
望鄂是以齿于下后宇县沸腾屯兵阻险斯称巨防朝
廷寻州涉列将寄勋贤之众广德二年遂联岳沔事置
三州都团练使大历八年加观察处置使十四年六月
二使废时置当州防禦使上属于江西国家姑务省官
卷一百四 第 8b 页 WYG0534-0650d.png
息人而终虑咽喉襟带之地思典守者既轻其权矣复
欲俾任重尤难其选是年十月乃命秘书少监兼侍御
史李公授之公名兼陇西人也到官三年之五月使改
为三州防禦使江岳𨽻焉乃领元戎之副董江西诸军
锐师以伐叛于襄阳既而克平九月就加散骑常侍防
禦洎州如旧公之莅鄂也令兹四年以清德诚信为教
化以至公深仁为字育则廛闬里闾侨旧咏歌如婴儿
之得乳母馁夫之逢稔岁理军施令其士卒欢庆亦如
卷一百四 第 9a 页 WYG0534-0651a.png
之但加乎肃畏而巳繇是所防二千馀里洞庭彭蠡在
其间水舟陆车山薮坞野方诸侯井赋盐泉所入岁约
三千万绵商在其外明年西朝天子天子嘉之俾平水
土乃拜司空俾敷五教乃拜司徒入参大政出耀威武
范阳君以智略佐之由御史中丞行军司马节度留后
而领于是邦幕府得人于斯为盛下车之日无土不殖
桑麦翳野舟舻织川城高以坚士选以饱诗所谓谁谓
宋远谁谓河广者矣自贞观以来列名氏者而房梁公
卷一百四 第 9b 页 WYG0534-0651b.png
为首存乎东壁大历之后继声者宜司徒公为首遂列
于座右也贞元二年四月十九日记
  鄂政记           舒元舆
高平公以今皇帝三年春出镇鄂实泽国地连大别云
梦洞庭穆陵控扼胜势号为东南巨镇与江陵会府不
侔来临者苟能惠百姓军旅必咨怨苟能富军旅百姓
不堪命二德既不易备朝廷亦难其材自高平公为政
颛以诚信惠和抚下军旅受其抚勇知方百姓受其抚
卷一百四 第 10a 页 WYG0534-0651c.png
耻且格自春到秋政与稼日成至明年公知民心安军
心雄乃环视闾井城隍有陋狭不快人心者皆开张治
本鄂城置在岛渚间工势大凹凸凸者颇险凹者潴浸
不可久宅息不可议制度公命削凸堙凹廓恢闾巷修
通衢种嘉树南北绳直拔潴浸者升高明湖泽瘴疠勿
药有愈郡城旧制陋屋骈联自十二戟南直土地隘塞
若人胸次不开将佐序宇次第甚牢落州佐掾署亦牢
落公正立戟间指吏徒拆去陋屋南抵城牗下南面北
卷一百四 第 10b 页 WYG0534-0651d.png
向立射侯军容佐西翼东向立牙门料将院东翼西向
立门佐六掾院长廊联轩万门呀呀中央广除得以讲
校戎律布等列霜戟洞启公堂眈眈每至朔望日军吏
毕谒威容大修有以见堂堂仪观不可触犯也然后知
皇唐诸侯王之为贵耶鄂之军实三万先时营宇皆曲
陋低下岁有垫溺师徒患之公心亦患之引车出郡垒
东门之外良地伏在蔡下公自得心识手闻画之创新
营凡一十五所合三千间瓦鳞鳞檐盈盈轩门对开欲
卷一百四 第 11a 页 WYG0534-0652a.png
呀风雷若有神物借助其功观人骇目目不前见居人
庐舍先不如法者皆自我如法肯与琐琐胸臆经营细
碎不副大君委重柄之意者齐有乎则知公之为政不
专于鄂枝郡亦犹鄂复明年巡封略问遐迩亦若门门
有公犹将校僚吏卒伍元元咸不胜公惠熙熙相贺自
谓长庇公德宇下道路合声王人中贵闻政声到阙下
天子闻至五年冬十二月下诏徵公尹河南河洛人贺
声动河洛江汉人唁声动江汉天子又闻二地人贺唁
卷一百四 第 11b 页 WYG0534-0652b.png
声愈知公仁深不三月复迁公福上党上党父老喜跃
携壶浆箪食逾太行迎太行索险巇鄂人闻上党父老
迎我公过太行去若火入肠脏相与自相尤曰我曹皆
公庇荫贻惠父母生我公实活我今公去郡恨无史氏
记不书我公德不光照本邦是我曹负公也非公负我
曹也胡不率大宣声音咏思我遗爱使溢衢隘巷几采
教化者闻必寓于风雅立则天子史官得详载史策遗
爱遗惠岂谢古人耶是必愈见公德如卿云景星所出
卷一百四 第 12a 页 WYG0534-0652c.png
必为国瑞所至必为人福不颛在一人而巳某声名陋
小未縻人爵不敢擅断石惧累公德但置录鄂人咏思
之言将上告天子史官厌塞鄂人望若河南遗爱洛多
君子因以为民详矣上党新政方大未可测酌非陋文
褒述也
  黄鹤楼记          阎伯里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常驾黄鹤
还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
卷一百四 第 12b 页 WYG0534-0652d.png
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嵷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
必赖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鄂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
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
迤退公或登临送远游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
之累累玉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
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时来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
卷一百四 第 13a 页 WYG0534-0653a.png
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
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土洑镇保宁记        符 载
夏口至西南四百里其山曰西塞其镇曰土洑镇相距
可百许丈崖岸中断呀然摩霄大江浩浩横注其下其
馀控荆衡走杨越气雄势杰冈连水汇者盖数千里此
天用设险于吴楚也苟边将不虎化为豺狼以一鼓之
铁一丘之木撑斗键锁绝流束隘则江介之盛吞八九
卷一百四 第 13b 页 WYG0534-0653b.png
于镇中矣在昔僭吴偏宋或攻或守年代纷纶莫可悉
数永泰中代宗以董秦为淮西节度是镇𨽻焉秦数凶
戆昧懵王度乘先朝宽大之典幸是地咽喉之固虽无
拔扈之志而多割剥之暴至于士民工商连樯如云必
将沿于斯溯于斯主守者乃高其门阅厉其威容恣奸
吏巧诬听部伍强丏诬差毫釐诱入罪地输其缗钱鱼
盐丹漆羽毛小则半取之大则竭索之愁痛之声雷动
宇内小人君子咸谓为蛮貊之域无何李希烈自裨将
卷一百四 第 14a 页 WYG0534-0653c.png
驱除董秦夺其兵柄其土洑之民方组织祸阶军食不
足督索之酷倍百前政甲子岁希烈大逆不道德宗震
怒命宗臣曹王皋肃将天威诘诛暴乱节制江西之事
春二月王乞灵宗庙一战而克故是镇复归于我远近
皆辍涕为笑姁姁相贺枯骸瘠体脱去担负然否则倾
矣而未甚永泰元年夏四月国家裂诸侯之地俾大夫
卢公藩壤沔鄂以江蕲等六大郡属之车始至而沴气
肃清令始设而轴辖满盈和始扇而鱼鳖不惊浃辰之
卷一百四 第 14b 页 WYG0534-0653d.png
下旧染污俗咸与保宁矣昨野人出自山林来谒上郡
帆次于槛侧卒不识禁将不呵问无逗遛于时无裒敛
于货向至暮夜则渔者唱樵者和荡荡然罢鸣柝吠犬
之惊呜戏昔登太行摧轮之险今践通衢如砥之泰非
所托遇仁贤所守用德义则孰能致此欤是知王者之
御四海得贤而治失人而乱诸侯之守封略以德则固
恃险则亡其犹影响耶况大夫宽仁惠和文武光明存
易简为约束万夫知禁倚诚信为政令千里自化变我
卷一百四 第 15a 页 WYG0534-0654a.png
浇俗寖为贞淳若察近以远则他日手指陶钧心运动
植嗤嗤横目知受其大赖矣小子感前后之殊事乐人
庶之服悦故为保宁记以献敢无愧词贞元丙寅岁夏
五月三日山客符载记
  黄仙师瞿童记        符 载
朗川桃源桃花观南岳黄洞源居焉有弟子姓瞿字柏
庭年十四太和未散嗜欲不入傲然怀厌世之志大历
四年庚寅岁自辰溪来稽首宇下愿荫道域厕役𨽻之
卷一百四 第 15b 页 WYG0534-0654b.png
末位仙师以慈物轸虑遂许之虽处童孺给侍甚谨在
丑不弄率性恭默每旦暮仙师修朝拜之礼摄斋庄之
色焚香搥磬叩头擎跽如临君父如是者积二三岁不
衰矣或往往独行入溪洞中根究深处信宿方返仙师
让之辄云偶造佳地遭遇神灵睹云气草木屋宇饮食
使人澹然忘情不乐故处因求偕往仙师曰灵仙之府
必在左右然尚幼小谓所至之地不即尔也无何有丹
砂之役领至襄阳市阛阓之下齐人浩扰则瞑目不视
卷一百四 第 16a 页 WYG0534-0654c.png
神气醉泥返至逆旅通宵而后醒问其故捧手对曰太
朴散坏者久矣今之人圆冠方履以诈相尚以利相市
余所不堪方大骇其说不敢以常仆仆之其后数以前
事诣仙师亦有意将逝属暑雨坏道不得果去八年癸
丑夏五月甲辰晦正衣服拜稽于户外自言灵期逼近
难可留止请自是往至日月合于鹑首复近于兹地焉
仙师少加抚爱未即听遣室有同学道士朱灵辨者恐
童子精神慑懦为邪妖所攻将欲载丹符禦之童不怿
卷一百四 第 16b 页 WYG0534-0654d.png
且多傲词云他辰相见岁在降娄矣庭际有大栗树远
人不过数仞遂背行冉冉从树旁灭没化去有声隆然
如风飘雷震辨怪愕失次驰告邻落其四围索之千岩
沈沈漠然无声洞西行一二里有巨蛇威猛甚盛自道
中拖腹横据势不可近次至东隅见右足八指罗印于
地上折弱筱八枝纵横插植若志冥验之数馀不复睹
先是未潜景之日割芝圃间获珉石圆如五铢钱朗莹
可爱跪而授师曰此秦客所弃棋子也幸加秘护后有
卷一百四 第 17a 页 WYG0534-0655a.png
符契仙师灵辨状之不昧惜向时无断俛然发箧复睹
故物其惭愧慕望者可胜言哉后经时白昼假寝幻罔
而至备申抠衣之敬诊其容态但以承事尊上为疲耳
至于日者之约无替焉仙师以建中元年自武陵卜居
于庐山紫霄峰下古坛石室高驾颢气载弱岁慕道数
获践履其域话精微之际得闻此事太息良久自感悟
曰神远人乎哉道远人乎哉夫瞿氏之子受天之气生
人之世百骸六脏非有乎卓然异色也以一诚之志唯
卷一百四 第 17b 页 WYG0534-0655b.png
岩洞是慕彼秦人之宅尚得而往况仙师遁栖空山垂
二十年根之以浑元守之以太和遗肢体冥耳目息归
于踵神舍于素窈窈冥冥中含至精方将入天地之门
游化初之源磅礴万物不见其朕岂鸾鹤之驭而满其
道欤门人先往而师资尚淹留尘世天其意者以时人
溺于膻腥汨乱正气多扎瘥天昏之患使布阴德大拯
生命符三千之数耶弟子风波之民不能自拔泥淖继
芳金籍徒以区区文字纪其糟粕不亦悲夫然庶示于
卷一百四 第 18a 页 WYG0534-0655c.png
好事者其为起予之地耳贞元元年八月二十日符载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
二十五步常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
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
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卷一百四 第 18b 页 WYG0534-0655d.png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
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巳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
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
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
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
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
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
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邱之胜致之沣镐鄠
卷一百四 第 19a 页 WYG0534-0656a.png
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
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
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
丘之遭也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
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
卷一百四 第 19b 页 WYG0534-0656b.png
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
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巅
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余从州牧得之揽去翳
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
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
得以易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
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卷一百四 第 20a 页 WYG0534-0656c.png
  石涧记           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
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
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波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匡床十八九居之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
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余之
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
卷一百四 第 20b 页 WYG0534-0656d.png
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
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
险道狭不可穷也
  息壤记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塼甓而起者
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
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
之人莫敢夷史记天官书及汉志有地长之占而亡其
卷一百四 第 21a 页 WYG0534-0657a.png
说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昔之异书有记洪水
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帝乃令祝融杀鲧于羽
郊其言不经见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死岂帝之所
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
也土乌能神余恐学者之至于斯徵是言而惟异书之
信故记于堂上
  斥鼻亭神记         柳宗元
鼻亭神象祠也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恒新相
卷一百四 第 21b 页 WYG0534-0657b.png
传且千岁元和九年河东薛公由刑部郎中刺道州除
秽革邪敷和于下州之罢人去乱即治变呻为谣若痿
而起若矇而瞭腾踊相视驩爱克顺既底于理公乃考
民风披地图得是祠骇曰象之道以为子则傲以为弟
则贼君有鼻而天子之吏实理以恶德而专世祀殆非
化吾人之意哉乃命亟去之于是撤其屋墟其地沈其
主于江公又惧楚俗之尚鬼而难谕也乃遍告于人曰
吾闻鬼神不歆非类又曰淫祀无福凡天子命刺史于
卷一百四 第 22a 页 WYG0534-0657c.png
下非以专土疆督货贿而巳也盖将教孝悌去奇邪俾
斯人惇忠睦友祗肃信让以顺于道吾之斥是祠也以
明教也苟离于正虽千载之远吾得而更之况今兹乎
苟为不善虽异代之鬼吾得而攘之况斯人乎州民既
谕相与歌曰我有耇老公燠其肌我有病癃公起其羸
髫童之嚚公实智之鳏孤孔艰公实遂之孰尊恶德远
矣自古孰羡淫昏俾我斯瞽千载之冥公辟其户我子
洎孙延世有慕宗元时谪永州迩公之邦闻其歌诗以
卷一百四 第 22b 页 WYG0534-0657d.png
为古道罕用赖公而存斥一祠而二教兴焉明罚行于
鬼神恺悌达于蛮裔不惟止淫祀黜非类而巳愿为记
以刻石俾知教之首
  游黄溪记          柳宗元
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
州者以百数永最善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
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
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
卷一百四 第 23a 页 WYG0534-0658a.png
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
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
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
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
沈沈无声有鱼数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
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腭其下大石离列可
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响立自是又南数
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
卷一百四 第 23b 页 WYG0534-0658b.png
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传
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
其深峭者潜焉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
黄皇室主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益验
神既居是民咸安焉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后
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溪水上元和八年五月十六
日既归为记以启后之好游者
  零陵三亭记         柳宗元
卷一百四 第 24a 页 WYG0534-0658c.png
邑之有游观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
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
平旷恒若有馀然后理达而事成零陵县东有山麓泉
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籓以蔽之为县者积十
数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
之假湘源令会零陵政尨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
涖兹邑逃遁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宿蠹
藏奸披露首服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涂迎贺里闾门
卷一百四 第 24b 页 WYG0534-0658d.png
不施胥吏之席耳不闻鼛鼓之音鸡豚糗醑得及宗族
州牧尚焉旁邑仿焉然而未尝以剧自挠山水鸟鱼之
乐澹然自若也乃发墙籓驱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麓
万石如林积拗为池爰有嘉木美卉垂水丛峰玲珑萧
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鸟慕静深
别孕巢穴浮沈啸萃不蓄而富伐木坠江流于邑门陶
土以埴亦在署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陟降
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
卷一百四 第 25a 页 WYG0534-0659a.png
以燕好旅以馆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
在昔裨谌谋野而获宓子弹琴而理乱虑滞志无所容
入则夫游观者果为政之具欤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
及其弊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继是者咸有薛之
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余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
其事以书于石薛拜手曰吾志也遂刻之
  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     柳宗元
御史中丞清河男崔公来莅永州閒日登城北墉临于
卷一百四 第 25b 页 WYG0534-0659b.png
荒野丛翳之隙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步自西
门以求其墟伐木披奥欹侧以入绵谷跨溪皆大石林
立涣若奔云错若置棋怒者虎斗企者鸟厉抉其穴则
鼻口相呀搜其根则蹄股交峙环行愕目疑若搏噬于
是刳辟朽壤剪焚榛秽决浍沟导伏流散为疏林洄为
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者始判清浊效奇于兹地非人
力也乃立游亭以宅厥中直亭之西石若掖分可以眺
望其上青壁斗绝沉于渊源莫究其极自下而望则合
卷一百四 第 26a 页 WYG0534-0659c.png
乎攒峦与山无穷明日州邑耋老杂然而至曰吾侪生
是州艺是野眉尨齿鲵未尝知此岂天坠地出设兹神
物以彰我公之德欤既贺而请名公曰是石之数不可
知也以其多而命之曰万石亭耋老又言之曰懿夫公
之名亭也岂专状物而巳哉公尝六为二千石既盈其
数然而有道之士咸恨公之嘉绩未洽于人敢颂休声
祝于明神汉之三公秩号万石我公之德宜受兹锡汉
有礼臣惟万石君我公之化始于闺门道合千载佑之
卷一百四 第 26b 页 WYG0534-0659d.png
自天野夫献辞公寿万年宗元尝以笺奏𨽻尚书得专
笔削以附零陵故事时元和十年正月初五日记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
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
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
是乎在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
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
卷一百四 第 27a 页 WYG0534-0660a.png
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韦公
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
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
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
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游观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
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
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巳乃延客入观
卷一百四 第 27b 页 WYG0534-0660b.png
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
以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
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
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
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
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
为二千石楷法
  法华寺新作西亭记      柳宗元
卷一百四 第 28a 页 WYG0534-0660c.png
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有僧曰觉照照居寺西庑下庑
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筱簜蒙
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照谓余曰是其下
有陂池芙渠申以湘水之流众山之会果去是其见远
矣遂命仆人持刀斧群而剪焉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
焉茫焉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
地泽之大咸若有增广之者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
不可旷也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常员而心得无事乃
卷一百四 第 28b 页 WYG0534-0660d.png
取官之禄秩以为亭其亭且广盖方丈者一焉或异照
之居于斯而不早为是也余谓昔之上人者晨起晏坐
足以观于空色之实而游乎物之终始其照也逾寂其
觉也逾有然则向之碍之者为果碍耶今之辟之者为
果辟耶彼所谓觉而照者吾讵知其不由是道也岂若
吾族之挈挈于通塞有无之方以自狭耶或曰然则宜
书之乃书于石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卷一百四 第 29a 页 WYG0534-0661a.png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
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
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
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
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
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
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
卷一百四 第 29b 页 WYG0534-0661b.png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
得遁隐萦清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
特出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
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
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
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潭州杨中丞作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卷一百四 第 30a 页 WYG0534-0661c.png
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丘陵林麓距
其涯坻岛渚洲交其中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
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
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
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
廓渺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
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戴氏尝以文行累
为连率所宾礼贡之泽宫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
卷一百四 第 30b 页 WYG0534-0661d.png
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
文莫不总统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
之举也必以𩔖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
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
广堂不待饰而巳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
朋徒摅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
益𢡟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
志不果矣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
卷一百四 第 31a 页 WYG0534-0662a.png
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
德不可以不记
  钴鉧潭记          柳宗元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
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齧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
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
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旦款门
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劵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
卷一百四 第 31b 页 WYG0534-0662b.png
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
其泉于高者坠之潭有声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
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
潭也欤
  黄陵庙记          韩 愈
湘旁有庙曰黄陵自前古立以祠尧之二女舜二妃者
庭有古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考图经汉荆州牧
刘表景升之立题曰湘夫人碑今验其文乃晋太康九
卷一百四 第 32a 页 WYG0534-0662c.png
年又题其额曰虞舜二妃之碑非景升立者秦博士对
始皇帝云湘君者尧之二女舜妃者也刘向郑元亦皆
以二妃为湘君而离骚九歌既有湘君又有湘夫人王
逸之解以为湘君者自其水神而谓湘夫人者乃二妃
也从舜南征三苗不及道死沅湘之间山海经云洞庭
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郭璞疑二女者帝舜之后不当降
小君为夫人因以二女为天帝之女以予考之璞与王
逸俱失也尧之长女娥皇舜之后故曰君其二女女英
卷一百四 第 32b 页 WYG0534-0662d.png
自宜降曰夫人也故九歌词谓娥皇为君谓女英为帝
子各以其盛者推言之也礼有小君君母明其正自得
称君也书曰舜陟方乃死传谓舜升道南方以死或又
曰舜死葬苍梧二妃从之不及溺死沅湘之间余谓竹
书纪年帝王之没皆曰陟陟升也谓升天也书曰殷礼
陟配天言以道终其德恊天也书纪舜之没云陟者与
竹书周书同文也其下言方乃死者所以释陟为死也
地之势东南下如言舜南巡而死宜言下方不得言陟
卷一百四 第 33a 页 WYG0534-0663a.png
方也以此谓舜死葬苍梧于时二妃从之不及而溺死
者皆不可信二妃既曰以谋语舜脱舜之厄成舜之圣
尧死而舜有天下为天子二妃之力宜当为神食民之
祭今之渡湘江者莫敢不进礼庙下元和十四年春余
以言事得罪黜为潮州刺史其地于汉南海之揭阳厉
毒所聚惧不得脱死过庙而祷之其冬移袁州刺史明
年九月拜国子祭酒使以私钱十万抵岳州愿易庙之
圯桷腐瓦于刺史王堪长庆元年刺史张愉自京师往
卷一百四 第 33b 页 WYG0534-0663b.png
余与愉故善谓曰丐我一碑石载二妃庙事且令后世
知有子名愉曰诺既至州报曰碑谨具遂篆其事俾刻

  宜城驿记          韩 愈
此驿置在古宜城驿东北有井传是昭王井有灵异至
今人莫汲驿前水传是白起堰西山下涧灌此城城坏
楚人多死流城东陂臭闻远近因号其陂曰臭陂有蛟
害人渔者避之井东北楼十步有楚昭王庙有旧时高
卷一百四 第 34a 页 WYG0534-0663c.png
木万株多不得其名历代莫敢剪伐尤多古松大竹于
太傅帅襄阳迁宜城县并改造南境数驿材木取足此
株旧庙屋极宏盛今惟草屋一区然问左侧人尚云每
岁十月民相率聚祭其前庙后小城盖王居也其内处
偏高广圆方八九十亩号殿城当是王朝内之所也多
砖可为书砚自小城内地今皆属甄氏甄氏以小城北
立别墅以居甄氏有节行其子逢以学行为助教云
  湖南都团练副使厅壁记    吕 温
卷一百四 第 34b 页 WYG0534-0663d.png
湖中七郡罗压上游右振牂蛮左驰瓯越控交广之户
牖扼吴蜀之咽喉翼张四隅襟束万里天下之安危系
焉圣唐理虽偃革制不去备消息变化必惟其时由是
部分荆衡复古南镇轻其兵徒而重其统帅易其将校
而难其参佐所以显仁藏用明道晦权成师于礼乐之
中讲武于文会之内雍容易简四十馀年名迹风流冠
于当代始则裴谏议虬以逸材奇略傲视而静荒寇次
则赵相公璟以高标雅望郁起而为国桢其馀冯郎中
卷一百四 第 35a 页 WYG0534-0664a.png
嶷之之硕重房容州孺复之英达郑评事洌张著作季
文之秀美洎张和州惟俭卢侍御澥佐我先大夫宣慈
明允实有成绩是皆卓乎朝论清在人谣者矣元和三
年冬天子命御史中丞陇西李公以永嘉之清政京兆
之懿则廷赐大旆俾绥衡湘威如秋霜无私凋惠如冬
阳无私煦用人如止水无私鉴始下车表前副使殿中
侍御史扶风窦君常字中行以本官复职于是监察御
史河南穆君寂河内司马君纾范阳卢君璠太常寺恊
卷一百四 第 35b 页 WYG0534-0664b.png
律郎河东薛君存庆前咸阳县尉吴郡顾君师闵前太
子正字陇西李君础前太常寺奉礼郎京兆杜君周士
前延陵县尉同郡杜君赏群材响附各以类至文雅之
器岁馀大备错金碧于晴壑綷孔翠于春林遐迩翕然
称为盛府中行感会知巳竭其诚能黄钟音韵调于嶰
谷之竹大阿锋铓拭以华山之土其吟鸾凤断犀兕不
足怪也窦氏伯孝同时七人一居方伯二列华省四在
诸侯之馆名教之乐缙绅慕焉以温近守支郡且知故
卷一百四 第 36a 页 WYG0534-0664c.png
实得请连帅俾书公堂愧于不文安敢坚让元和五年
七月五日
  道州厅壁后记        吕 温
壁记非古也若冠绶命秩之差则有格令在山川风物
之辨则有图牒在所以为之记者岂不欲述理道列贤
不肖以训于后庶中人以上得化其心焉代之作者率
异于是或誇举名数或务攻为文居官而自记者则媚
巳不居其官而代人记者则媚人春秋之旨尽委地矣
卷一百四 第 36b 页 WYG0534-0664d.png
贤二千石者河南元结字次山自作道州刺史厅记既
彰善而不党亦指恶而不诬直举胸臆申为鉴戒昭昭
吏师长在屋壁后之贪虐放肆以生人为戏者独不愧
于心乎予自幼时读汉书循吏传慕其为人以为士大
夫立名于代无以高此前年冬由尚书刑部郎中出为
道州虽履剧自课而未能逮其意也往刺史有许子良
者辄移元次山记于北牖上而以其文代之后亦有号
君子之清者涖此熟视焉而莫之改岂是非之际如是
卷一百四 第 37a 页 WYG0534-0665a.png
其难乎余也鲁安知乎他即命圬而书之俾复其旧且
为后记以广次山之志云
  郢州孟亭记         皮日休
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
为之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
作遇思入咏不抱奇抉异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
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有芙
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
卷一百四 第 37b 页 WYG0534-0665b.png
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朓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
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声
此与古人争胜于毫釐也称是者众不可悉数呜呼先
生之道他复何言耶谓乎贫则天爵于身谓乎死则不
朽于文为士之道亦巳至矣先生襄阳人也日休襄阳
人也既慕其名亦睹其貌盖仲尼思文王则嗜昌歜七
十子思仲尼则师有若吾于先生见之矣说者曰王右
卷一百四 第 38a 页 WYG0534-0665c.png
丞笔先生貌于郢之亭每有往观之志四年荥阳郑公
诚刺是州余将抵江南舣舟而诣之果以文见责则先
生之貌纵视矣先亭之名取先生之讳公曰焉有贤者
之名趋厮走养朝夕言于刺史前耶命易之以先生姓
日休时在宴因曰春秋书纪季公子友仲孙湫字者贵
之也故书名曰贬书字曰贵况以贤者名署于亭乎君
子是以知公乐善之深也百祀之弊一朝而去则民之
弊也去之可知矣见善不书非圣人之志宴豆既撤立
卷一百四 第 38b 页 WYG0534-0665d.png
而为文咸通四年四月三日记
  襄州孔子庙学记       皮日休
天地吾知其至广也以其无所不覆载日月吾知其至
明也以其无所不照临江汉吾知其至大也以其无所
不容纳料广以寸管测景以尺圭航大以一苇广不能
逃其数明不能私其质大不能亡其险伟哉夫子后天
地而生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没知天地之终非日非
月光之所及者远不江不海浸之所及者溥三代礼乐
卷一百四 第 39a 页 WYG0534-0666a.png
吾知其损益百王宪章吾知其消息君臣以位父子以
亲家国以肥鬼神以享道未可诠其有物释未可證其
无生一以贯之我先师夫子圣人也帝之圣者曰尧王
之圣者曰禹师之圣者曰夫子尧之德有时而息禹之
功有时而穷夫子之道久而弥芳远而弥光用之则昌
舍之则亡昔否于周今泰于唐不然何被衮而裳垂旒
而王者哉
  枝江县南亭记        皇甫湜
卷一百四 第 39b 页 WYG0534-0666b.png
京兆韦庇为殿中侍御史河南府司录以直裁听群细
人谮搆之责掾南康移治枝江百为得宜一月遂清乃
新南亭以适旷怀亭俯湖水枕大驿路池形高低四望
空平青莎白沙控柞缘岸涩芰圆葭诞谩朱华接翠裁
绿繁葩春烛决湖穿竹渠鸣郁郁潜鱼历历产镜嬉碧
净鸟白赤洗趐窥吃缬霞縠烟旦夕新鲜泠泪喧啼怨
柳情绵合君骋望逍遥湖上令君宴喜弦歌未巳其寮
其民日致欣游成群使缨叹恋停车止征实为官业而
卷一百四 第 40a 页 WYG0534-0666c.png
费家赀不妨适我而能惠众呜呼是乃仁术也岂直曰
观而巳乎吾知韦君若是也多惜以尺刀效小割异日
赋政千里总戎疆场吾知其辩终也亦若是而巳矣乃
为作记刻于兹石以图永久
 
 
 
 
卷一百四 第 40b 页 WYG0534-0666d.png
 
 
 
 
 
 
 
 湖广通志卷一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