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二
卷九十二 第 1a 页 WYG0534-03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卷九十二
  艺文志
  疏
 明
  述移宫始末疏        杨 涟
兵科都给事中臣杨涟谨奏为敬述移宫始末仰质圣
明以昭中外以定人心事前月李选侍移宫一节避至
卷九十二 第 1b 页 WYG0534-0377b.png
尊之宸严还相安之分位此亦宫侍本等事耳但当时
所以移宫其始末情形惟护驾诸臣知之外廷未必尽
知也外廷未必尽知之中外臣民则尽不知矣夫在中
之真情景未著则在外之閒猜度转讹及今不一昭明
将酝酿今日之疑端或漫成他时之实录是亦当事诸
臣含濡不言之过矣职偶以侍从小臣屡蒙先帝召见
又叨皇上眷顾常入扈从目击当日情形亦且身在事
内再四思维何敢噤不一语请与中外直述其光景可
卷九十二 第 2a 页 WYG0534-0377c.png
乎每忆先帝凭几之言留神国事间亦于选侍钟情而
毕竟再四丁宁则曰辅皇上要紧当时选侍忽从门幔
中手挽皇上而入复推皇上而出随有要封皇后之言
诸臣相顾错愕职更不胜忿激杞忧以我朝家法甚严
且召对外臣内廷更宜何如严肃况先帝动念寿宫君
臣正相引痛之时而忍于要挟求封作此悍然举动似
非知有顾惜忌惮者万一事权到手岂仅仅一名封足
了其称制垂帘之意乎哉职是以心口相问忧来无端
卷九十二 第 2b 页 WYG0534-0377d.png
此八月二十九日之光景也迨九月初一日子夜先帝
又急召诸臣职从诸臣甫至宫门而龙驭上宾矣痛哉
是时诸臣谓先帝昨日几前殊于诸臣恋恋今兹夜半
急宣当有未尽深语而已不可问矣此时主君为重宜
急入请见一见即呼万岁以慰人心而守乾清宫内使
乃有持梃不容阁部大臣入者职冒死忿詈谓先帝宣
召诸臣今已晏驾皇长子少未知安否汝等与宫人闭
宫坚阻不容顾命大臣应召请见意欲何为此初一日
卷九十二 第 3a 页 WYG0534-0378a.png
卯刻入宫之光景也诸臣扳望遗弓呼号毕恭请见皇
上于寝门拜呼万岁天语答以不敢当者三诸臣恳捧
龙轩至文华殿行嵩呼叩头礼巳而大小臣民共祈皇
上即日登极诸大臣以仪注未备表笺未上太平正始
不宜草率张皇皇上断以含殓未完祝告未行传谕从
容卜吉而中外诸臣皇皇犹以本日不登极为危者盖
先帝变出仓卒上无圣母之凭依中无皇后之慰藉而
在旁之蟠结窥伺谁为可恃以故中外汹汹共有过虑
卷九十二 第 3b 页 WYG0534-0378b.png
当时臣实妄言今日之事止在处之安与不安不在极
之登与不登此初一日辰刻之光景也是时诸臣又议
皇上宜归何宫有谓即当责成选侍托以皇上者职思
想先帝要紧语意又思想先日挽入推出景象又习闻
其上有深相交结之宠贵下有认为皇亲之党与中心
不敢应承但云从来冲龄天子不宜托之素无恩与德
之少年妇人耳且选侍如可托皇上必深知之虽强之
离而不得如不可托皇上亦必深知之虽强之就而亦
卷九十二 第 4a 页 WYG0534-0378c.png
不可得乃圣驾果径就慈庆宫矣此初一日已刻之光
景也御极之期既定于初六至初二日九卿科道有移
宫之公疏御史左光斗有移宫之专疏盖皇上一正位
九五决无避宫人复返青宫之理而断断又不可以同
居至初五日犹抗不奉旨而期且迫矣职是以有正名
位参及李进忠等之疏总以宫既不得不移移自不得
不速新天子旧宫嫔自有定分亦各有定宫即欲加恩
选侍原不在宫之移与不移且避至尊安本分为选侍
卷九十二 第 4b 页 WYG0534-0378d.png
自处计亦不可不谓远且深长不然当继述相传之初
李进忠等乃敢以包天积蠹得挟旧宫嫔踞天子之宫
以抗冲年之新主俾登极之后返青宫非理归乾清未
便乘乾伊始迟回于托处之安是尚成其为体统正而
朝廷尊也乎哉此初五日午刻职从诸臣于慈庆宫前
愤争移宫之光景也至本日移宫后职随向诸大臣谓
移宫自移宫隆礼自隆礼必两者相济而后二祖列宗
之大宝始安先帝在天之灵始妥大臣于此当密有调
卷九十二 第 5a 页 WYG0534-0379a.png
停即本日缉获罪珰亦只宜歼厥渠魁无过深求株引
此又以令反侧子各相安也大抵皇上冲龄方其宸居
未净先帝社稷之付托为重则平时之宠爱为轻及其
宸居已安既尽臣子防危之忠即当体皇上如天之度
今诸大臣言犹在耳也职之所以议移宫者始终如此
嗟夫保护圣躬肃清宫禁三公大老饶有主持且亦臣
子寻常事职又不过从旁与闻末议俱不足言不欲言
亦不必言乃再拾陈语琐琐言之岂得已哉岂得已哉
卷九十二 第 5b 页 WYG0534-0379b.png
移宫之欲速臣等一时之过计私忧止见皇上之当尊
乾清宫之当静绝不见宫嫔之有可徇亦绝不见移宫
之有甚苦乃移宫之后不知何来蜚语有捏倡选侍徒
跣踉跄绝食自裁并捏称皇八妹失所至入井者或传
处罪珰过甚甚至有谓内外交通作成此事者使风闻
忧时之士误取为一时感慨叹惜之资而傅影传声之
馀或伏此日不明不白之案事有关系不但在臣臣安
敢无言夫初一出宫之议事在呼吸之间初五移宫之
卷九十二 第 6a 页 WYG0534-0379c.png
争事在公卿疏请之后惩前虑后迫自臣心九庙神灵
监此热血若夫缉拿罪珰等人譬如人家主人谢世群
仆相与窃其帑藏主人之子偶尔究问创惩此亦清蠹
破丛之一道只在法司酌情法之平耳且亦于选侍恩
礼何与乃至今日有以此过为选侍惜者职谓宁可使
人今日惜选侍无宁使移宫不速不幸而成女后兜览
文书称制垂帘之事彼三十馀年凭依蟠结之群邪又
或得以因缘多事于以保惜先年之宠爱则得矣而辅
卷九十二 第 6b 页 WYG0534-0379d.png
皇上要紧之深意在天之灵果反以此为愉快也与哉
况两奉圣谕选侍居食恩礼有加近以哕鸾宫火复奉
有选侍皇八妹俱无恙之旨乃知皇上虽念及于孝和
皇太后当年之哽咽仍念及于光宗先皇帝前日之欷
歔海涵天盖义尽仁昭已是善处宫闱恩礼之间矣臣
区区一念之愚愿与中外昭示者如此今当一阳来复
之期又是天心泰转之会倘蒙圣明察臣之愚赦臣之
罪再采臣之言更于皇四弟皇六妹皇七妹皇八妹时
卷九十二 第 7a 页 WYG0534-0380a.png
勤召见谕安而优念其弟妹或不妨曲及其母若李选
侍者请自上裁再酌加恩数是盖尊爱先帝之爱子爱
女耳当亦圣母之所共喜者并祈传知阁部以服中外
之心以崇尧舜之美以杜傅影传讹之口臣愚万幸天
下万幸
  慎操威福疏         杨 涟
窃惟生杀予夺帝王御世之大权也是非可否士君子
持身之大义也权之所在人主可以行令义之所在匹
卷九十二 第 7b 页 WYG0534-0380b.png
夫可以行意是故书曰有言逆于心必求诸道有言逊
于志必求诸非道记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
与众弃之言帝王不可以意为喜怒也况乎喜怒不出
于一人之意而在旁在廷各以其意自为喜怒哉东厂
太监魏忠贤怙势作威朋奸乱政四年于兹先是满朝
大小臣工交章请剑皇上不即震怒贷以不死且为之
杖御史林汝翥矣且为之杀屯郎万燝矣廷臣方欲赴
阙叩阍以求圣心转悟伏念齿马投鼠事不可矶隐忍
卷九十二 第 8a 页 WYG0534-0380c.png
包含俟其悔祸数月以来寂然静听而忠贤亦稍稍敛
戢阁中传宣渐稀方幸其洗肠涤胃嘉与自新讵意包
藏祸心乘间报复借覆山西巡抚一事大发难端降吏
科都给事魏大中矣文选员外夏嘉遇矣吏部尚书赵
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上疏自列勒令回籍矣并降申
救科臣沈惟炳矣又降申救科臣许誉卿矣数日之间
内降斜封层见叠出问之阁臣阁臣不知也甚至旨下
而阁臣犹然不知也且公然大言于众曰不知何妨也
卷九十二 第 8b 页 WYG0534-0380d.png
是何忠贤大胆如此极哉彼不过托言圣怒云耳夫天
下者祖宗之天下法度者祖宗之法度也皇上亦在祖
宗法度之中即欲私喜一人私怒一人不可得奈何皇
上不自为喜怒以忠贤之喜怒为喜怒忠贤又不自为
喜怒以外廷之恩怨为喜怒哉从此丝纶不必设阁臣
黜陟不必设部曹是非不必设台谏止凭忠贤一手躬
定太平而附忠贤者不得志于清议日借助于忠贤暗
进百官之图明注党人之籍又为之激怒曰某某将不
卷九十二 第 9a 页 WYG0534-0381a.png
利于伊也此辈好名多舍不得官更舍不得死不降不
怕不杖不止来一个处一个再打几个管取无人敢一
开口忠贤认以为真遂宝其言以为圣书不问世间何
者为善但与我善者即是善人不问世间何者为恶但
与我恶者即是恶人朝取一人焉逐之暮取一人焉逐
之始犹小臣渐及大臣矣始犹斥逐渐及杀戮矣祗知
快私人之忿怒不顾损皇上之盛名祗知恣一已之凶
横不顾剥宗社之元气臣恐祖宗二百馀年培养之人
卷九十二 第 9b 页 WYG0534-0381b.png
材不堪忠贤一朝之芟刈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不当
忠贤一朝之断送也忠贤又动称皇上法世庙初政以
恐吓士大夫夫世庙躬揽乾纲首定大礼其所议之礼
政宗庙朝廷之礼也群臣争执圣心仁孝具在明伦大
典一书而当年尽罢各镇守终世庙之朝绝无内官干
预政事而严氏父子专擅终不能保其身皇上若梦寐
肃皇帝则忠贤之头正不知安顿何地乃欲皇上以嗜
杀为法祖是何敢于欺皇上并诬肃皇帝也此非忠贤
卷九十二 第 10a 页 WYG0534-0381c.png
之言也从来小人误人家国必先比附中官中官专权
乱政必先驱逐言官摈除大臣驱除摈逐必先借径内
批借径内批必先挑激圣怒挑激圣怒必曰朋谋结党
及天下公论不服人主往往代为分过曰亲裁曰独揽
又援引前代之异事而同名者以钳制天下人之口自
古及今如出一辙盖用忠贤者误忠贤而忠贤误皇上
也即如本朝王振汪直刘瑾辈其所口衔者何尝不曰
圣怒不曰结党而坏英宗武宗令名者即此三逆竖也
卷九十二 第 10b 页 WYG0534-0381d.png
而宋之司马光范仲淹程颐朱熹等岂非当时皆诬以
党人者哉后世公论何如也当神宗时攻张居正者指
为党其后攻王锡爵申时行者亦指为党先臣魏允贞
亦其一也甚而先帝在东朝且有以争册立为党者夫
不党先帝将党何人乎今之致位公卿者非其本身即
其子孙大抵皆当日号为党人者也若使当日无忠义
诸臣党护先帝于心危患深之时但畏祸占风比同三
王并封之奸相陛下安得有今日乎然则党人之名亦
卷九十二 第 11a 页 WYG0534-0382a.png
何负于国惟奸人借之以欺主空善类耳朱熹有言宰
相当以分别贤否忠奸为已任合天下之人以成天下
之事不惟不疾君子之党而不惮以身为之党不惟不
惮以身为之党又将引其君以为党而不惮臣读书至
此未尝不叹息而流涕也今之善党者不党权阉则党
权相耳彼其嘘气成雷举足撼岳触必碎而犯必焦故
人乐党之若夫从宗社立心从君父起见痴愚冷落迂
腐拘挛人皆指为怪物曾无蚍蜉蚁子之援可用立于
卷九十二 第 11b 页 WYG0534-0382b.png
根本之地未启口而先陷胸逐秋风而捲败叶此固天
下至孤而可怜人也而横以党目之乎然则必举朝尽
党忠贤而后谓之不党乎今日之事在南星幸不为尹
旻攀龙幸不为王越大中等幸不为戴缙独惜当汪直
时除商文毅外刘珝独能面斥王越曰汪直行事若公
道朝廷署公卿大夫欲何为珝非其人也犹能为此言
由今观之珝亦不可及也嗟乎直道难容清修不免宪
臣不许持宪礼官不敢言礼兵垣不敢言兵职方不许
卷九十二 第 12a 页 WYG0534-0382c.png
言将忠谏谓之渎扰深计谓之疑猜公正发愤谓之朋
党此自叔季所不宜有之事而叠见之圣明之世臣实
痛之臣备员九列待罪风纪附意顺旨陷主不义辱职
负官莫此为甚谨冒死上言伏乞皇上留神省览法祖
宗之懿美全尧舜之令名以票拟还内阁以黜陟还部
曹以是非还台諌即贷忠贤以不死乞严加戒谕令其
小心谨慎保全恩宠长守富贵毋代人操刃擅作威福
自取罪殃并戒附忠贤者倚冰易败铸错不成弃灰之
卷九十二 第 12b 页 WYG0534-0382d.png
罚将自及崖州之路勿自开臣虽以愚戆获罪亦所以
忠皇上而报二祖十宗之职分也
  参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    杨 涟
职惟太祖高皇帝首定律令内官不许干预外事其在
内廷祗供使令洒扫之役违者法无赦故在内官惟以
循谨奉法为贤圣子神孙相守未敢有改虽骄横恣纵
如王振刘瑾其人旋即诛戮故国祚灵长至今岂意圣
明在上乃敢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罔上行私倾害善
卷九十二 第 13a 页 WYG0534-0383a.png
类损皇上尧舜之令名酿宗社无穷之隐祸如东厂太
监魏忠贤其人者举朝尽为威劫无敢指名紏参职实
痛之职前以兵科给事中亲承先帝之命辅皇上为尧
舜之君言犹在耳今若亦畏祸不言是职自负忠直初
心并负风纪职掌负皇上起职田间特恩他日何面目
以见先帝于在天谨撮其大罪之著者二十四款为我
皇上陈之忠贤原一市井无赖人耳中年净身夤入内
地非能通文理自文书司礼起家者也皇上念其服役
卷九十二 第 13b 页 WYG0534-0383b.png
微劳拔之幽贱宠以恩礼原名进忠命改今名岂非欲
其顾名思义忠不敢为奸贤不敢为恶哉乃初犹谬为
小忠小佞以倖恩既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祖宗之
制以票拟托重阁臣非但令其尽心参酌权无旁分正
使其一力担承责无他卸自忠贤专权旨意多出传奉
传奉而真一字抑扬之间判若天渊传奉而伪谁为辨
之近乃公然三五成群勒逼讲嚷政事之堂几成闹市
甚至有径自内批不相照会者假若夜半出片纸杀人
卷九十二 第 14a 页 WYG0534-0383c.png
皇上不得知阁臣不及问害岂眇小以致阁臣郁郁叹
闷有坚意求去者坏祖宗二百馀年之政体大罪一也
旧阁臣刘一燝冢臣周嘉谟同受顾命之大臣也一燝
亲捧御手首定大计嘉谟倡率百官于松棚下义斥郑
养性立寝后封以清宫禁皇上岂遂忘之忠贤交通孙
杰论去急于剪已之忌不容皇上不改父之臣大罪二
也先帝彊年登极一月宾天进御进药之间普天实有
隐憾执春秋讨贼之义者礼臣孙慎行也明万古纲常
卷九十二 第 14b 页 WYG0534-0383d.png
之重者宪臣邹元标也忠贤一则逼之告病去一则嗾
言官论劾去至今求南部片席不可得顾于护党气殴
圣母者之人曲意绸缪终加蟒玉以赠其行是何亲于
乱贼何雠于忠义偏不容先朝有痛念弓鼎之老臣大
罪三也王纪钟羽正先年功在国本及纪为司寇执法
如山羽正为司空清修如鹤忠贤一则使人喧嚷于堂
辱而迫之去一则与沈㴶交搆陷之削籍去至今请一
复职起用不可得顾于柔媚善附之人破格点出骤加
卷九十二 第 15a 页 WYG0534-0384a.png
一品以归是正与我善者为善人与我恶者为恶人必
不容盛时有正色立朝之直臣大罪四也国家最重无
如枚卜忠贤一手握定力阻前推之孙慎行盛以弘更
为他词以锢其出岂正欲门生宰相乎妄预金瓯之覆
字窃作貂座之私情大罪五也爵人于朝莫重廷推去
岁南太宰北少宰推皆点陪一以盖枚卜点陪之案一
以伏借用为逐之奸致一时名贤不安俱去颠倒有常
之铨政掉弄不测之机权大罪六也圣政初新正资忠
卷九十二 第 15b 页 WYG0534-0384b.png
直乃满朝荐文震孟郑鄤熊德阳江秉谦徐大相毛士
龙侯震旸贾继春等九人抗论稍忤忠贤传奉尽令降
斥屡经恩典竟阻赐环长安谓皇上之怒易解忠贤之
怒难饶大罪七也然犹曰外廷之臣子也上年皇上南
郊之日传闻宫中有一贵人以德性贞静荷上宠注忠
贤恐其露已骄横状谋之私比托言急病立刻掩杀是
皇上且不能保其贵幸矣大罪八也犹曰无名封也裕
妃以有喜传封中外欣欣相告矣忠贤以抗不附已属
卷九十二 第 16a 页 WYG0534-0384c.png
其私比捏倡无喜矫旨勒令自尽不令一见皇上之面
昔尧以十四月而生假令当日裕妃幸存安知不为尧
母是皇上又不能保其妃嫔矣大罪九也犹曰在妃嫔
也中宫有庆已经成男凡在内廷当如何保护乃绕电
流虹之祥忽化为飞星堕月之惨传闻忠贤与奉圣夫
人实有谋焉以皇上麟趾开祥何妨斯男则百而忠贤
包藏祸心若此是皇上亦不能自保其第一子矣大罪
十也至于先帝之在青宫四十年操心虑患所与护持
卷九十二 第 16b 页 WYG0534-0384d.png
孤危威劫之不动利诱之不变者仅王安一人耳登极
一月致君尧舜安不可谓无微功皇上仓卒受命拥卫
防护安亦不可谓无微忠即使有罪亦当听皇上明正
其罪与天下共见之而忠贤以私忿矫旨掩杀于南海
子身首异处肉饱狗彘是不但雠王安而实敢雠先帝
之老奴与皇上之老犬马而略无顾忌也此后内臣谁
复肯为忠义者其馀大小内臣无罪而擅杀擅逐者又
不知其数千百也大罪十一也因而欲广愿奢今日讨
卷九十二 第 17a 页 WYG0534-0385a.png
奖赏明日封祠额要挟无穷王言屡亵近又于河间府
毁人居室起建牌坊镂凤雕龙干云插汉筑愁筑怨饮
憾吞声又不止于茔地擅用朝官规制僭拟陵寝而已
大罪十二也今日荫锦衣明日荫中书金吾之堂口皆
乳臭诰敕之馆目不识丁如魏良弼魏良材魏良卿魏
希孔及外甥野子傅应星等五侯七贵何以加兹不知
忠贤有何军功有何相业亦甚亵朝廷之名器矣大罪
十三也因而手滑胆粗用立枷之法以示威前岁枷死
卷九十二 第 17b 页 WYG0534-0385b.png
皇亲家人数命矣其枷号家人者欲扳陷皇亲也其扳
陷皇亲者欲动摇三宫也当时若非阁臣力为护持言
官极为紏正椒房之戚久兴大狱矣大罪十四也犹借
曰禁平人开税也良乡生员章士魁即有他罪自有提
学乃以争煤窑伤其坟脉托言开矿而死矣假令盗长
陵一抔土何以处之赵高鹿可为马忠贤煤可为矿大
罪十五也王思敬胡遵道侵占牧地果真小则付之有
司大则付之抚按学院足矣而径拿黑狱三次拷掠身
卷九十二 第 18a 页 WYG0534-0385c.png
无完肤以皇上右文重道昧爽幸学而忠贤草菅士命
使青燐赤碧之气先结于璧宫泮藻之间孔子之神将
无怨恫大罪十六也未也而且明悬监谤之令于台省
矣科臣周士朴执紏织监一事原是在工言工忠贤径
停其升迁使吏部不得守其铨除言官不敢司其封驳
险邪因之以偷换手眼那移升叙致士朴卒困顿以去
于以成中官之尊大得矣而圣朝则何可有此名色大
罪十七也未也而且将开罗织之毒于冠绅矣北镇抚
卷九十二 第 18b 页 WYG0534-0385d.png
臣刘侨不肯杀人媚人自是在刑慎刑忠贤以其不善
锻鍊竟命削籍明示大明之律令可以不守而忠贤之
意旨不可不遵将使罗钳吉网然后快心于以彰忠贤
之威焰得矣而国脉则何可崇此蕴毒大罪十八也未
也而且示移天翳日之手于丝纶矣科臣魏大中到任
已奉明旨鸿胪报单忽传诘责及科臣回话台省交论
又再亵王言几成解训无论玩弄言官于股掌而皇皇
天语提起放倒信手任心令天下后世视皇上为何如
卷九十二 第 19a 页 WYG0534-0386a.png
主大罪十九也最可异者东厂原以察奸细缉非常非
扰平民也自忠贤受事鸡犬不宁而且直以快恩雠行
倾陷野子傅应星为之招摇引纳陈居恭为之鼓舌摇
唇傅继教为之投匦打网片语违欢则驾帖立下如近
日之拿中书汪文言不从阁票不会阁知不理阁救而
应星等造谋告密犹日夜未已势不至兴同文之狱刋
党锢之碑不已者当年西厂汪直之横恐未足语此大
罪二十也尤可骇者东厂访缉何事而行藏诡秘如韩
卷九十二 第 19b 页 WYG0534-0386b.png
宗功者多往来忠贤司房之家其发银七万两更创肃
宁县新城诚可作郿坞深藏矣不知九门内外生灵安
顿何地大罪二十一也更可憾者王者守在四方祖制
不蓄内兵即四卫之设备而不操原有深意忠贤谋同
奸相沈㴶创立内操不但使亲戚羽党交互盘踞其中
且安知其无大盗刺客东南西北之人寄居内相家丁
倘或伺隙谋乱发于肘腋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拒识
者每为寒心忠贤复倾财厚与之交结昔刘瑾招纳亡
卷九十二 第 20a 页 WYG0534-0386c.png
命曹吉祥弟侄倾结将官忠贤盖已兼之不知意欲何
为大罪二十二也且皇上亦见近日忠贤进香涿州之
景象乎铁骑之拥簇如云蟒玉之追随耀日警跸传呼
清尘垫道人人以为驾幸涿州及其归也以舆夫为迟
改驾四马羽幢青盖夹护双遮则已俨然乘舆矣其间
入幕密谋叩马献策实繁有徒忠贤此时自视为何如
人想只憾在一人下耳不知更作何转念恐泰山之神
必阴殛之矣大罪二十三也皇上更不记前日忠贤走
卷九十二 第 20b 页 WYG0534-0386d.png
马大内之气象乎宠极则骄恩多成怨今春忠贤驰马
御前皇上曾射杀其马贷忠贤以不死圣恩已厚忠贤
不自伏罪请死且闻进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堤防介
介不释心腹之人时时打点从来乱臣贼子只争一念
放肆遂至收拾不住皇上若果有此事奈何养虎兕于
肘腋间乎此又寸脔忠贤不足尽其辜者大罪二十四
也凡此逆迹皆得之邸报招案长安之共传共见非出
于风影意度者忠贤负此二十四大罪惧内廷之发其
卷九十二 第 21a 页 WYG0534-0387a.png
奸杀者杀换者换左右既畏而不敢言惧外廷之发其
奸逐者逐锢者锢外廷又皆观望而不敢言更有一种
无识无骨苟图富贵之徒或扳附枝叶或依托门墙或
密结居停或投诚门客逢其所喜挑其所怒无所不至
内有授而外发之外有呼而内应之面背忽移祸福立
见间或内廷奸状败露又有奉圣客氏为之弥缝其罪
戾而遮饰其回邪故掖庭之内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
都城之内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即大小臣工积重之
卷九十二 第 21b 页 WYG0534-0387b.png
所移积势之所趋亦不觉其不知有皇上而只知有忠
贤每见中外有紧切当做之事当起用之人曰要与内
边说说或人不得用事不得行亦只说内边不肯宫中
府中大事小事无一不是忠贤专擅即章奏之上反觉
皇上为名忠贤为实且如前日忠贤巳往涿州矣一切
事情必星夜驰请一切票拟必忠贤既到始敢批发嗟
嗟天颜咫尺之间不请圣裁而驰候忠贤旨意于百里
之外事势至此尚知有皇上耶无皇上耶有天日耶无
卷九十二 第 22a 页 WYG0534-0387c.png
天日耶天祚圣明屡行谴告去年以荧惑守斗告今年
以长日风霾告又以一日三地震告而乾清之震尤甚
皆忠贤积阴蔽阳之象圣明偶不及觉察反加之恩而
忠贤益悯不畏死更甚之恶羽翼已成骑虎难下太阿
倒授主势益孤及今不为早治职不知皇上宗社何所
托圣躬之安危何所托三宫九嫔之安危何所托而如
此毒心辣手胆横已不能为下意棘必不肯容人即普
天共戴之皇子元良托重之贵妃能保时得其欢心而
卷九十二 第 22b 页 WYG0534-0387d.png
不犯其所忌职又不知贵妃皇子之安危何所托万一
少有差池职即欲死报皇上亦复何及伏念皇上天纵
聪明春秋鼎盛生杀予夺岂不可以自主何为受制么
么小竖令内外大小俱坐针毡之上而惴惴莫必其命
耶职在兵科时曾参及进忠名在御前盖实有见于忠
贤狼子野心不可向迩不意圣明断之不早养成今日
倘复优游姑息再念其随侍旧人客氏又从旁巧为营
解即不加处治小不忍则乱大谋臣不能为皇上策矣
卷九十二 第 23a 页 WYG0534-0388a.png
高皇帝洪武十年有内侍以久侍内庭从容言及政事
上即日斥遣随谕群臣曰汉唐之祸虽宦官之罪亦人
主信爱之过使然向使宦者不得典兵预政虽欲为乱
其可得乎今此宦者虽事朕日久不可姑息决然去之
所以惩将来也洋洋圣谟中官言及政事且惩将来况
忠贤欺君无上恶积罪盈岂容当断不断伏乞皇上大
奋雷霆将忠贤面缚至九庙之前集大小文武勋戚敕
法司逐款严讯考历朝中官交通内外擅作威福违祖
卷九十二 第 23b 页 WYG0534-0388b.png
宗法坏朝廷事失天下心欺君负恩事例正法以快神
人公愤其奉圣夫人客氏亦并敕令居外以全恩宠无
复令其厚毒宫中其傅应星陈君恭傅继教并下法司
责问然后布告天下暴其罪状示君侧之恶巳除交结
之径巳塞如此而天意弗回人心弗悦内治外安不新
开太平气象者请斩职以谢忠贤职知此言一出忠贤
之党断不能容职然职不惧也但得去一忠贤以不误
皇上尧舜之令名即可以报命先帝可以见二祖十宗
卷九十二 第 24a 页 WYG0534-0388c.png
之灵一生忠义之心事两朝特达之恩知于愿少酬死
且不憾惟皇上鉴职一点血诚即赐施行
  请诛魏党许显纯等七锦衣疏  李若愚
为罪状久明而罪律未协故国法屈而不伸杀运已过
而杀机尚留故戾气郁而弗宣伏望皇上大奋乾纲以
答天意以谢忠魂事臣刑官也在刑言刑窃以法者天
下之平也八辟八议五禁五戒实昉于虞周易之噬嗑
先王以明罚敕法法者人主所受于天虽天子不得以
卷九十二 第 24b 页 WYG0534-0388d.png
意出入也臣尝为理官六年矣每断死狱辄抚案流涕
笔欲下而止者三今亦何忍以过求于人然法之所在
听者不得蔽也今日之刑孰有大于许显纯等一案而
自冬洎夏何久不决也夫寇贼奸宄四者诸犯备有之
五辞之未陈欤五听之未丽欤五疑之未释欤五疵之
未捐欤悲夫悲夫逆珰之睥睨神器也路人知之羽翼
成矣盗帑藏擅封爵皆其小者也初发难实自杨涟二
十四罪疏始崔呈秀一辈奸党为之谋主劝其以威劫
卷九十二 第 25a 页 WYG0534-0389a.png
士大夫而钳其口封豕长蛇布满朝市罗钳吉网搜及
山林而许显纯田尔耕张体乾崔应元高守谦孙云鹤
杨寰诸刽子手鼓屠刀而进一落其手立见头足异处
肢体寸解除炮烙锯剉外杨涟左光斗等以割舌凿齿
死魏大中缪昌期周宗建周朝瑞以拔肋剖胁死黄尊
素李应升袁化中顾大章王之寀等以剔肠溃居死诸
如此刑具臣不知出自何例造自何代见者腐心闻者
酸骨至今念之犹令人泣尽而继以血也皇上在潜邸
卷九十二 第 25b 页 WYG0534-0389b.png
或亦闻其一二矣臣读史周兴来俊臣辈杀人如草菅
李林甫起大狱诬陷韦坚李邕等皆一时名臣天下冤
之今日之事将无同与而何不亦令若辈入瓮中也嗟
乎诸臣不死后世必谓某年某时大珰谋逆朝士无一
死节者祖宗三百年养士之报安在涟等因死而传其
名者忠贤为之也然忠贤止自领其大逆无道律涟等
之死忠贤为主使人而显纯等实为下手人重僇主使
而宽假下手谁氏例也谨按大明律一款一人杀三命
卷九十二 第 26a 页 WYG0534-0389c.png
者凌㓾不待时今许显纯一手杀忠义士十五人矣如
杀杨涟左光斗周起元王之寀四大臣比杀常人更加
一等而高攀龙以逮死赵南星以戍死苏继欧以缢死
刘铎以西市死吴裕中万燝以杖死又不与焉臣意此
诸凶者既下法司当照杀三命以上例凌㓾立刻寸磔
于市以谢天下犹恨其晚止若含糊奏报以图结局臣
恐梧丘有夜哭之鬼也前番拟许显纯决不待时举朝
閧然正谓其与律不协也昨河南司会审止许显纯拟
卷九十二 第 26b 页 WYG0534-0389d.png
决犹然前案未改也如明旨何其可偿诸忠臣命乎若
张体乾杀刘铎一事斩于西市者六人则体乾亦自应
与许显纯等同科他尚有优游原籍久不解究者更可
异也杀人如此而犹听其失出人之称斯辟也者其谓
之何又奚惑乎蕴隆虫虫而沴郁不散也汉臣有言烹
弘羊天乃雨若朝磔显纯辈而甘霖不夕沛者请治臣
罪以谢苍生臣窃见皇上忧劳百姓勤勤恳恳所以为
闾阎请命甚切而天泽不霈天意不应举国疑之佥以
卷九十二 第 27a 页 WYG0534-0390a.png
为其咎在此故敢据职掌极切言之又知诸权奸之将
剸刃于臣腹矣臣为法司义当死官何疑何惧抑臣犹
有忧也闻诸道路诸逆党实繁有徒即金吾一堂半属
魏忠贤家仆迄今虎而冠者尚不下十百辈也可不为
寒心乎嗟乎得臣犹在忧犹未歇萧墙肘腋间皇上未
见其形须察其影臣言及此五内如裂矣所谓杀运已
过而杀机尚留者或亦有不能尽载于书者欤臣恐诸
大臣之未得安枕卧也易之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君
卷九十二 第 27b 页 WYG0534-0390b.png
子以思患预防之说在张柬之之诛乱可鉴也敢为诸
大臣一诵之易之巽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君子以申命
行事其说在晋文公之返国可鉴也敢为我皇上一诵

  请补楚中三忠贞谥典疏    李若愚
为易名一代大典褒德千秋盛事谨据会典特举幽贞
事臣窃惟世运剥复全系人心人心邪正祇赖名教人
心者匡复宇宙之具谥法者春秋义也大夫没则请所
卷九十二 第 28a 页 WYG0534-0390c.png
以易其名者其制昉于周公而定于沈约杜预苏洵诸
名臣或以全德名或以一事名贞褊惠谬正不妨褒刺
并见夫法有赏罚一时之荣辱也谥有贞丑万世之荣
辱也一时之荣辱甚轻万世之荣辱甚重我国家郑重
其议五年一举行綦严矣然议者多拘挛守文不从名
教起念高贤湮没不传者比比而是往徐师鲁建议止
覈人品高下不拘官品泉壤始稍稍生色矣大明会典
一款实云官品未高勤事死义例得特谥臣考本朝以
卷九十二 第 28b 页 WYG0534-0390d.png
四品谥者鲁文恪是也以知县谥者邓文简是也钟同
以御史赠大理丞谥矣杨继盛以员外赠太常卿谥矣
何遵以主事赠尚宝卿谥矣陈选以布政赠光禄卿谥
矣沈鍊以经历赠光禄少卿谥矣近议邹智以州吏目
补谥矣杨源以五官监补谥矣何得以官品高下而废
劝惩大典也近奉明旨咨访谥册发单会议臣楚人也
例得言其乡先正顷如杨涟首发逆谋精忠大节已蒙
皇上鉴录先是给事中李沂抗疏击大珰杖阙下给事
卷九十二 第 29a 页 WYG0534-0391a.png
中孟养浩抗疏请册立杖阙下一段义烈俱载万历实
录中秉礼诸臣能任之惟据臣所耳而目之可表可传
者楚有三大贤公论久定祇以官爵未显议者阙焉臣
敢摅赤以闻故户部员外郎汉川张绪清操苦节胡威
刘涣一流人而风节不减薛仁辅惠政不减陆九渊绪
夙与张居正友及柄政不少逊始终以忠告相匡其力
拒故人巡抚一语至今在海内名人口居然孙觉钱顗
矣林居二十年孜孜以讲明正学成就人才为急远近
卷九十二 第 29b 页 WYG0534-0391b.png
谓程明道再见晚节上疏乞代师李材死中外义之迹
其一二正足廉顽立懦史臣焦竑传之以告四方而幽
芳徒抱嘉名未锡识者恨之故昆山县知县黄冈樊玉
冲为诸生便有徐稚非力不食梁鸿不肯因人热风节
起家两剧邑家无石储身无完衣苦节孤诣一肖其师
张绪九年满以吏礼兵启事皆不报父病乞身归竟以
孝死学臣董其昌表曰孝介先生铨臣王士骐志其墓
礼臣郭正域纪其传至今两邑尸祝之种种芳猷邹志
卷九十二 第 30a 页 WYG0534-0391c.png
完陈莹中不是过也公议已佥同矣而以官卑不为请
不有知县邓文简例欤故长兴县知县赠太仆少卿黄
梅石有恒清操卓识有胆有骨为令发奸摘伏澡身砺
节治平为两浙最壬戌侦知叶朗生谋逆闻于抚臣得
先发一日擒其魁请于朝立磔之不尔则吴越半壁皆
震矣逆党乘元旦拜万寿礼突执有恒以报前愤欲因
而起兵且逼夺其城印有恒曰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杀即杀耳朝廷仓库城池不是我买命物也遂遇害中
卷九十二 第 30b 页 WYG0534-0391d.png
外咸谓张巡许远后身今世何得有此社稷臣蒙上赠
且恤矣而易名大典方在会议臣有恒友也应为之请
自反此心可对君父臣不愧矣皇上若以臣为讆言请
徵诸左验张绪仕留都日久大节清风今留都人仕中
朝者余大成方孔炤等可访而证也樊玉冲历中州三
吴治迹最著今三吴中州京朝官多矣刘可法顾锡畴
等可访而证也石有恒死节始末大司马王洽抚浙时
尝列其状以闻现在朝端可访而证也其可令此三臣
卷九十二 第 31a 页 WYG0534-0392a.png
者姓氏不一耀于春秋也哉伏望皇上下该部一照会
典从公咨议簪笔之臣速定所以易其名者勿以官阶
不高而格之世教人心所补裨大矣
  请复建文庙谥并录诸死节臣疏 李若愚
为补旷世之逸典以慰高皇帝在天之灵事昔周孝王
之承统也以叔而继其侄也汉宣帝之承统也以孙而
祢其祖也若一切取忌讳勿动为大而已昭帝不乃戾
太子仇欤而宣帝帝之者何居此固帝大公无私之举
卷九十二 第 31b 页 WYG0534-0392b.png
动也高皇帝洪武四年立历代帝王庙择历代名臣三
十五人从祀异代之主且祀之天潢嫡子不忍独斩其
血食可知也矣异代之臣且祀之本朝名臣不忍久湮
其忠节可知也矣臣窃谓建文年号必不可不复也当
议也建文庙谥必不可不补也当议也逊国诸死节臣
必不可不录也当议也然非遇我皇上至仁至孝度越
今古臣亦不敢议也建文在位四年敬天爱民崇儒纳
谏无一失德事祇因误用汉削七国计以及于难悲夫
卷九十二 第 32a 页 WYG0534-0392c.png
不有废也其何以兴文皇帝既定鼎问朝臣葬建文礼
学士王景言宜用天子礼文皇帝特从其议盖长陵碑
文犹书其没曰崩称建文云今夫建文于高皇帝则懿
孙也于仁宗则从兄也于宣宗则叔父也于列宗暨皇
上皆族祖也比异代主亲疏悬矣若之何并其年号削
之也往者神庙俞修建文实录诏复其年号并祀逊国
诸臣一时忠臣义士莫不举手加额至今阙下久不行
何也高皇帝在天之灵恫乎有馀怆矣不宁唯是庙谥
卷九十二 第 32b 页 WYG0534-0392d.png
亦当议焉不有周懿王汉昭帝例在欤今大内即不便
设庙宜于留都太庙寝殿后别建一庙如祧庙制世供
其祀不亦情礼两安欤伏惟皇上力主其裁颁告天下
使后世知皇上尊祖敬宗之意史册且传为绝代佳事
臣为诸生时每读逊国死节诸臣状喟然叹曰高皇帝
数十年造士作人培此一段忠义为后来用何其盛也
永乐元年陈瑛请治诸臣罪文皇帝曰彼食其禄自尽
其心勿问上又语杨荣曰练子宁在朕固当用之则诸
卷九十二 第 33a 页 WYG0534-0393a.png
臣精忠已久在文皇帝鉴宥中矣弘治时给事吴世忠
请祠方孝孺诸臣事虽未行朝议韪之嘉靖中科臣杨
僎复以为言上特下礼部议几奉行矣夏言阻之议遂
中格臣尝私辑阐幽录一书请为皇上缕列其名文臣
则方孝孺齐泰铁铉陈迪暴昭黄观卓敬练子宁王叔
英王良周是修黄钺杨福龚泰曾凤韶程本立姚善陈
彦回刘璟颜伯玮胡先晏璧颜珏颜有为郑恕储福
子澄张炳汤宗葛诚余逢辰张紞侯太毛太卢回郭任
卷九十二 第 33b 页 WYG0534-0393b.png
黄魁陈植徐垕胡子昭景清茅大芳陈性善胡闰卢原
质廖升邹瑾刘端王高戴德彝彭与明程济陈继之韩
永董镛叶希贤魏冕王度甘霖高翔王彬韩郁高巍郑
公智钱芹巨敬黄彦清王艮宋徵刘伯完郑居贞郑叔
贞胡子义林嘉猷王琎叶仲惠黄希范孙镇程通蔡运
刘亨卫健陈思贤伍性原陈应宗林珏邹君默曾廷瑞
吕贤王省王贞唐子清郑华周缙黄谦卢振牛景元周
璿谢景朱宁龚翊刘政高贤宁梁田玉梁良玉何申宋
卷九十二 第 34a 页 WYG0534-0393c.png
和郭节梁良用梁中节何洲郭良王绅王稌唐愚士魏
泽王宾韩奕俞贞木史侍书俱有爵里事迹载在史乘
可考也又有松江同知雪庵和尚河西佣磨镜者老补
锅冯翁东湖樵夫诸君子史祇载其不屈遁迹梗概并
姓名不传矣又岂非千古一沉痛欤武臣除徐辉祖已
世受国恩外则廖镛谢贵彭二马宣朱鉴卜万瞿能宋
忠余瑱彭聚孙泰庄得陈质楚智孙岳张皂旗刚宋瑄
张伦鲁浚杨本王资赵谅倪谅周珙元梅殷耿璿耿瓛
卷九十二 第 34b 页 WYG0534-0393d.png
亦俱有爵里事迹载在史乘可考也馀发蒙振落不足
齿矣考其年诸将死节者视方铁辈稍稍逊焉岂武人
不读圣贤书忠义血性独少欤抑天固啬之欤臣不敢
知然以臣所闻一百四十八人忠肝义胆纵涂膏尘莽
陨身鼎镬犹堪与日月争光奈何圣明之世令其与草
木同腐朽也如高皇帝造士意何又何以教天下忠也
望皇上下礼官查议如臣言不谬择其尤表著者配享
建文祧庙其馀行各处提学官祀于学宫访有子孙给
卷九十二 第 35a 页 WYG0534-0394a.png
以衣巾世守其烝尝使乡里犹指名之曰此某忠臣裔
也则所以砺世磨钝者胜于华衮三锡多矣嗟乎假若
魏忠贤事成向来称功诵德辈求能为方孝孺练子宁
诸人者罕矣九原如可作也吾谁与归皇上赦臣臣生
固幸皇上戮臣臣死亦幸矣
  楚二社稷臣疏        李若愚
为社稷之大功未明纪年之史牒不光祈慰忠魂以光
信史以正告万世事臣楚人也楚世传三闾大夫忠义
卷九十二 第 35b 页 WYG0534-0394b.png
宁玉碎毋瓦全宁烈死毋佞生其俗然矣臣窃迹近事
则有张居正杨涟其人焜耀相望于数十年间足可并
千秋不朽而一以负谤没世一以击贼陨身臣尝从里
中父老与海内士大夫及仕壬午以前者称说居正辅
神庙十年间事甚确居正死四十馀年莫敢列其功烈
今礼臣罗喻义始言之托孤始末具载喻义疏中皇上
亦既怜而察之矣若杨涟其社稷诸大功正不在居正
下言者祇陈其忠烈惨死状而未一及其定策勘难始
卷九十二 第 36a 页 WYG0534-0394c.png
末是后死者之罪也长安曾諠传李若愚系杨涟死友
一语今朝士咸指臣曰杨涟友矣臣实未与涟友也臣
之友陈愚友之陈愚于涟有程婴杵臼义方困于公车
不能言也臣宜代之言何者知涟之深者莫如臣臣而
不言谁当言者皇上已恤涟矣已知涟矣臣复何言但
当年一腔热血未经说明国史野乘所传异辞涟目不
瞑于地下也涟受光宗遗诏犹居正之受穆庙顾命也
晏婴有言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涟之谓
卷九十二 第 36b 页 WYG0534-0394d.png
矣嗟乎逆珰谋移社稷矣是欲为操莽所为者也崔呈
秀一辈亦非上官子兰比皇上不见其俨然九锡欤不
见其越五等封爵而上之欤不见其布诸腹心大珰于
漕运咽喉地欤不遣诸珰遍握兵户两当事欤其谋已
定于甲子以前其后三王同出九鼎一线皇上在潜邸
若辈不啻举玉玦以示者三由今思之假设非杨涟二
十四罪一疏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祇因有此博浪一椎
激发天下忠臣义士气贼望顾莫支迁延以至数年圣
卷九十二 第 37a 页 WYG0534-0395a.png
人一出百灵拥护神器不震钟纽亡恙是鬼神实不逞
于逆珰而假手于涟也涟可不谓社稷臣欤臣更列其
两朝登极时事一数于我皇上前且以告后之秉董狐
笔者当神庙不豫光宗不得入侍疾事急矣涟时为给
事中率百官问疾请辅臣宿阁中引文彦博诃史志聪
故事为例力请入侍夜无轻出光宗谅闇奉遗诏下考
选撤奄税出诸章奏留中者皆涟主之也封后议起天
下事益岌岌矣涟上疏力争且请遗诏中首举册立涟
卷九十二 第 37b 页 WYG0534-0395b.png
又同诸大臣疏乞愿谨内臣奉皇长子居慈庆宫有机
在防微事贵慎始一疏今在御府可按也光宗闻奏语
太子此汝忠臣特召涟同阁大臣入对详在庚申实录
中是日上目属涟等者再涟盖简在帝心矣光宗宾天
涟趣阁部大臣伏乾清宫阍人格不令入涟攘臂大诟
曰皇帝晏驾太子安在汝曹隔大臣宫外欲何为阍人
却涟与诸大臣得入恸哭急请见太子三四始出诸臣
呼万岁涟促阁臣刘一燝韩爌奉熹宗左右手出乾清
卷九十二 第 38a 页 WYG0534-0395c.png
宫时内竖尚有大呼小主转者涟且格且诃之群臣咋
舌因奉熹宗入慈庆宫冢臣周嘉谟奏殿下天地神人
主朝夕视奠必臣等至方启行涟指王安曰先帝选檡
使汝须察上饮食动定必以告其不共命国有常刑涟
因自宿宫门外伺察非常五日须尽白举国佥谓涟于
此日功难堪矣移宫一疏千古大义也而奸辈反以为
口实涟亦自是引疾归矣癸亥起涟内台涟力引诸正
人满要津而旁观者益侧目云会逆珰恣横日甚一日
卷九十二 第 38b 页 WYG0534-0395d.png
将危社稷涟恐负光宗顾命誓以死报而二十四罪疏
入是时涟已义不顾身矣忠贤既杀涟白气亘天者三
日臣考正统间监国废储事部郎章纶以死争之身备
五刑沉犴狴数年复辟后升礼部侍郎纶死特赠礼部
尚书谥恭毅全录其子是时御史钟同亦以废储争杖
死朝廷后录其二子皆为京朝官涟之功之死不与二
臣同欤而赠官且吝一尚书衔即荫一子入监亦仅视
三品官老死牖下者例如社稷诸大功何恐亦未惬我
卷九十二 第 39a 页 WYG0534-0396a.png
皇上怜恤忠节意也臣为社稷言尔非为一人言也今
张居正功已明原赠原谥俱在无事更议矣其诸孙被
褐负薪令人酸楚闻其才多可录者合查当年荫典尽
还之犹未足偿其社稷功也居正亦可含笑入地矣独
涟大功未明赠恤未称不嫌续诸臣后一哀诉我皇上
前也伏望皇上推怜居正德意将涟始末细赐电察下
部照章纶例赠尚书加录其子得比钟同勿令止与老
死牖下者埒则史册有馀光而忠臣无覆盆矣
卷九十二 第 39b 页 WYG0534-0396b.png
  拯救水灾疏        欧阳东凤
惟君之有民犹父之有子相依为命犹元首之有四肢
相待而存故一指痛则元首岑岑若弊一子病则父母
遑遑靡宁况痛多于一指病滨于死亡其委顿仓皇之
状不知又当何如也兴化一邑僻在海隅视万里之天
阍邈然不相及而以当于一指一子之义谅亦皇上所
甚隐也顷者大水困城闾阎骚然十九惧死赖皇上从
诸臣之请霈然下蠲赈之诏视他处有加德泽诚渥然
卷九十二 第 40a 页 WYG0534-0396c.png
蠲旧逋矣而新租未除宽存留矣而起运如故臣亦知
秋灾现在勘议皇上非常之恩或有所待顾小民身处
汤火以日为岁望皇上拯援如望上天之膏泽日复一
日恨不旦暮遇之此何等情状而尚可以揖让雍容处
之也臣又知江北州邑被水者众何独喋喋以自干斧
钺顾他邑或有丰年而兴化则永为歉岁他邑犹存高
原而兴化则尽为洿池他邑仅渰阡陌而兴化则殃及
庐舍他邑之水旬日可消而兴化则汇为巨浸即今受
卷九十二 第 40b 页 WYG0534-0396d.png
水已三月所矣遍观乡村周遭二百馀里竟成湖海而
横目之民悉为鱼鳖即有仅存孑遗或移居城头或借
栖佛舍或结葑水面而叫号波涛之中或系舟树杪而
薰蒸风日之下欲刈草而无草可刈欲罟鱼而无鱼可
罟欲卖儿而谁买其儿欲鬻田而谁受其田有屋者拆
屋卖其薪有牛者杀牛卖其骨医疮剐肉苟延旦夕今
日如此明日何以为策今月如此来月何以为生妇子
相泣莫非其命此何等光景尚可以他邑例之也臣即
卷九十二 第 41a 页 WYG0534-0397a.png
不肖奉皇上德意院司檄文非不孜孜矻矻救死扶伤
然平籴而所籴者几何劝借而所借者几何发稻而所
发者几何赈粥而所赈者几何疮痍何时可复沮洳何
时可远耕艺何时可兴蚤夜思维黔驴之技已竭而凋
瘵无补臣愚以为当此之时惟有官民相安无事则现
在遗黎或可须臾勿致流徙若复追并钱粮则输纳后
期不足为异逃亡接踵不足为忧臣所大恐者绿林赤
眉黄巾黑山之徒自何而有皆此频遭饥馑疾疫税敛
卷九十二 第 41b 页 WYG0534-0397b.png
穷困无聊之众耳万一东啸西聚日滋月蔓乃始劳心
安集不亦难哉虽圣明在上万万无此然而不可不虑
也臣十九年至二十一年止拖欠漕折凤阳军饷马草
四司等银凡一万五千馀两以丰年所不供之全税而
取盈于大祲之凶岁臣知其必不能也即今漕粮三万
二千八百石有奇无论本色亦无论改折七钱即以五
钱计之便当折银一万六千两馀以大州邑所不能当
之重赋诛求于弹丸之穷邑臣又知其必不能也昔尧
卷九十二 第 42a 页 WYG0534-0397c.png
舜之世洪水已平而兖赋犹宽以十有三载文景之朝
方成殷富而屡诏除田租之半我皇上仁圣当御节爱
为心高欲慕尧舜之隆下不屑文景之盛而今天下之
有一兴化即唐虞之时之有一兖也臣愚以为运饷马
草四司凤阳等银无论旧逋新租存留起运凡未完者
似当尽行蠲免其漕折银两虽不可尽蠲亦当宽假三
五年之后俟疮痍已起或值丰收始尽力带徵不然则
有隆庆二三年抵借事例可援是在司国计者一查议
卷九十二 第 42b 页 WYG0534-0397d.png
之耳或谓蠲停过侈恐他州邑援例以请不知乾坤之
间四海之内水患连仍如兴化者宁有几处而孰敢妄
意援请也且兴化非独苦水也又苦粮重夫扬州一府
为州县者十而兴化特居其一是疆域之大小不侔也
一府凡七百馀里而兴化仅六十二里是户口之殷耗
不侔也一府共田一十三万三千三百馀顷而兴化仅
二万馀顷是田地之多寡不侔也九州县俱处上游而
兴化独居釜底是等则之上下不侔也使则壤而赋则
卷九十二 第 43a 页 WYG0534-0398a.png
民犹可支乃概府升科每顷不过六斗而兴化独至二
石二斗县府额粮不过六斗而兴化独至二石二斗县
府额粮不过二十万六千石有零而兴化则五万二千
石而馀概府漕米不过九万七千石有零而兴化则三
万二千而馀是总论额税则居一府四之一专论漕粮
则居一府三之一矣巨屦与小屦同价麻缕与丝絮共
论然且不可今反倒行而倍取之欲民勿困得乎先是
今督抚李尹兴化时目击民艰具奏均摊并请抵换不
卷九十二 第 43b 页 WYG0534-0398b.png
意牵于成法竟尔寝阁斯民阳九百六之运抑何厄也
臣今就中酌量议均摊则开纷扰之门议抵换则滋聚
讼之端不得己而求黄叶止啼之一术则惟有归复协
济而己盖兴化僻处一隅虽免迎送夫马之苦然而钱
粮偏重则其苦己十倍于江仪高宝等处不翅相当而
己乃复𣲖协济各驿馆水夫等银一千四百馀两是本
县无冲要之名而有冲要之实然则本县偏重之粮其
谁协济之臣愚以为协济各驿银两宜尽免𣲖协济江
卷九十二 第 44a 页 WYG0534-0398c.png
仪者即𣲖于江仪协济高宝者即𣲖于高宝以各州县
应徵之银还之各州县此不过与各州县求其平非欲
兴化独享其逸于理甚顺于情甚安固今日所当急议
者也至于宣泄水患则石䃮口为趋海之间而旁邑不
无复阻之计芒稻河为入江之路亦有成议而当事难
为无米之炊阖邑士民引领兹举有如饥渴何可不速
为议处而使斯民纷纷呶呶竟无虚日急急遑遑终无
生望此臣所为痛心疾首欲默不能者也夫臣贱有司
卷九十二 第 44b 页 WYG0534-0398d.png
也越分妄言自知无所逃刑顾抚任一方之寄为一方
请命于皇上臣受一邑之寄为一邑请命于皇上位有
高下忠无两心伏乞皇上俯念垂亡赤子敕下该部破
格勘议仍乞正臣位卑言事之罪即加诛戮如一蝼蚁
无足顾惜若弃忽臣言而不一省忧则亦民之命也臣
又何言而民又将谁望耶臣冒干天威不胜望阙叩祷
战慄悚惶之至
  直陈朝政疏         杨一鹏
卷九十二 第 45a 页 WYG0534-0399a.png
为圣主独任焦劳人心浑如醉梦臣昧死一言以励世
风以明臣谊事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义之所在无
可逃也今戎马在郊皇上之忧劳极矣而中原臣子泄
泄成风懋赏空悬奇功未奏臣遇感赐环可悠悠任运
默无一言乎臣思祖宗朝尊贤养士近三百年天下如
此其大古称不借才于异代岂至今而有君无臣则以
忠义摧折人心化为异物其所由来者渐矣臣敢一一
为皇上陈之文皇帝靖难之师天命固有所归逊国固
卷九十二 第 45b 页 WYG0534-0399b.png
未有失德也懿文太子高皇帝之嫡储文皇帝之兄也
当复建文年号以为懿文太子后此国家兴亡继绝之
义诸臣尽忠于建文即尽忠于太祖而屠戮太惨姚广
孝有言江南有秀才方孝孺即不可降幸勿杀之杀孝
孺则读书无种子矣今孝孺之禁未开何以服忠臣义
士之心从来公论无二百年不定者臣以为逊国诸臣
可加访问或录用子孙或建立祠庙彰国家表闾封墓
之仁景帝监国之初于谦功在社稷后诬以谋立襄藩
卷九十二 第 46a 页 WYG0534-0399c.png
弃之东市臣每念及谦勋著本朝而本朝报之如此其
薄虽恤谥有加犹不足偿忠魂之万一遗簪故履朝廷
能恝乎神宗初年故相张居正辅佐君德未雨绸缪勤
劳有加矣而论者以揽权太甚嫉妒其功试问万历初
年主少国疑之时有能托孤寄命如居正者乎逆珰魏
忠贤盗弄国柄藩王尚有颂厂臣功德建坊立祠者杨
涟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疏二十四大罪高冈鸣凤而
受祸最酷左光斗高攀龙周宗建等数十臣相继非命
卷九十二 第 46b 页 WYG0534-0399d.png
今皇上神武逆案固已钦定矣然自元恶外其馀用法
失出何者若辈附会权珰始以忠臣之性命博逆党之
功名今复以逆党之功各抵忠臣之性命此亦人心之
郁郁不平者也此数事系国家大体关本朝元气唐陆
贽草奉天以后诸诏介胄投戈诸道感泣臣以为宜下
诏引咎厚帷盖之恩矣且正诬罔之律使天下晓然知
臣子功在社稷久而弥光是培养人材鼓舞人心之大
机也至今日急著则又积习宜破也一科道官不可太
卷九十二 第 47a 页 WYG0534-0400a.png
重也科道之设所以广言路也今则道路之口皆以上
闻一挂弹章虽用兵如韩白卓异如龚黄公忠如周召
束手听勘矣夫言事易任事难臣愿无以议论挠诸臣
之成也一武臣不可偏轻也太祖开国徐常武人皆位
极人臣今则总兵元戎士大夫皆薄而不齿奔走恐后
于文臣之前何以作其死绥勘乱之气乎一门户不可
私立也食君之禄同为公家之臣同职公家之事则其
事非一家所议诸臣当平心和气以事一人无故而分
卷九十二 第 47b 页 WYG0534-0400b.png
门别户精神不以禦外侮意气专以角内衅范文子有
言臣不才但愿二三子辑睦以事吾君此正臣今日之
愿也臣被逆珰罢斥今始见天日感激上言触犯忌讳
惟圣主采择
  摘陈初政疏         朱炳如
为摘陈初政关系治理之渐以备采择事窃闻忠臣之
爱君必防其渐渐者其几隐其端微其事若不足介意
而深足为隐忧况君心之敬怠行政之得失用人之当
卷九十二 第 48a 页 WYG0534-0400c.png
否皆因之臣窃鳃鳃过计为皇上陈焉如大学士高拱
在先帝朝中外莫不知其阴险既经南北言官十三疏
论列具有指摘实迹非偶一风闻者比而左都御史王
廷又备言其恣肆之状尤为可据去邪无疑陛下当断
然行之矣乃犹豫未决不即罢斥偶因御史王嘉言设
喻之词误中圣意专差行人护送驰驿回籍更优以银
帑之赐臣恐大臣罔上行私不复顾忌凡可以自遂其
私何不可为此大臣奸欺无忌之渐不可不防也又如
卷九十二 第 48b 页 WYG0534-0400d.png
大学士徐阶在先帝朝中外莫不称为忠勤廉慎昔严
嵩柄政多年缙绅皆贪婪公行钻刺无耻及阶代为首
辅躬率百僚以礼义廉耻之行中外之臣欲望门多投
一刺恐为阶鄙一时海内称庆以正人柄用社稷苍生
之福乃有异常憸邪如齐康者朋奸助恶肆横诋毁忍
以纳贿诬阶此皆高拱手授齐康康欲取悦于拱以为
他日之地故不度常理依样誊写有臣如此党邪害正
关系治道匪轻陛下不即重究止薄示降用复冒宁远
卷九十二 第 49a 页 WYG0534-0401a.png
县丞之官非所以安元辅之心也今阶四乞归休荷陛
下眷留但恐心既不安终不能从容密勿如昔之处大
事决大疑而直以天下事为已任矣万一阶决于去而
陛下嗣服之初谁与共理康之罪不可一日姑息亟当
罢斥以从中外臣民公恶之心此言官党恶无忌之渐
不可不防也又御史陈守节疏乞圣明慎举动以重宗
社事奉旨罚俸二月夫守节怀忠恳之心中间词涉过
激事未的确偶出于传闻之误陛下当亮其无他姑假
卷九十二 第 49b 页 WYG0534-0401b.png
温词以优容之以作其蹇蹇匪躬之志而顾示以罚恐
诸臣闻之而解体也又若户部主事季齐芳于陛下登
极之日有重名器慎初政以图极治之请今览其疏言
多可采未几部院考察偶在降调之列臣素不识齐芳
一面未悉其平日为何如人诚如监察御史李文续所
论可槩知其轻率据其平日而公拟之则可但四海之
远万民之众先闻齐芳首有此疏俄报齐芳降调外任
皆不知为部院考察其平日而止疑其进言之迹皆曰
卷九十二 第 50a 页 WYG0534-0401c.png
齐芳因首疏而被斥矣此当曲处以释群疑以全大体
者也斯又言路阻抑之渐不可不防也如果臣言不妄
乞于高拱明示摈斥无更犹豫于齐康仍加罢革勿更
姑息于陈守节稍易其严切罚戒之旨以安言官于季
齐芳乞敕下吏部或召还原职或量赐迁转以释遐方
浅见之疑至于陈以勤未入内阁先陈十事皆有裨于
君德关系政体当命中书官大书一帙置诸座右时复
细阅有一事未当圣意即召以勤面问使之敷陈务得
卷九十二 第 50b 页 WYG0534-0401d.png
肯綮至于台省诸臣章疏即命辅臣会同商确摘其最
关君德政体者总若干条删去浮词提出紧要事实大
书一帙置之座右时亦细阅有一事未当圣意则召台
省诸臣面问之使之摅诚尽言庶陛下之乐取群言可
为初政之大助而诸臣之条列忠款不为无补之空言

  请协𠞰流寇疏        杨嗣昌
臣窃计图贼之法请布十面之网使贼不至纵逸则功
卷九十二 第 51a 页 WYG0534-0402a.png
可以立成其法当以陜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面此
四抚责之分任𠞰而专任防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
西四川为六隅面此六抚责之时分防而时协𠞰贼在
陜西则陜西四川湖广河南延绥山西各抚张六面而
总理入关与总督合𠞰贼在河南则湖广凤阳应天山
西山东河南各抚张六面而总督出关与总理会𠞰贼
在湖广则湖广河南陜西四川应天凤阳江西七抚张
七面而总督总理俱入楚会𠞰贼在江北则凤阳应天
卷九十二 第 51b 页 WYG0534-0402b.png
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各抚张六面而总督总理俱入江
北会𠞰却用总督总理为随贼所向耑任𠞰杀之官请
遣户部侍郎专理𠞰饷现在𠞰贼总兵杳有不堪者亟
应罢斥其馀分𨽻督理二臣勿与巡抚互相掣肘巡抚
所辖兵马责其自于行间选忠勇善战都司守备等官
领之俾其前顾功名进取之途甚远后顾军法逗遛之
罪难逃有贼地方守令文吏规避旷官请敕各该抚按
确举长才果堪绥抚吾民即司府首领州县佐贰咸可
卷九十二 第 52a 页 WYG0534-0402c.png
拔之正印倘能治兵讨贼则府正佐贰州县正印便可
超迁监司早行甄别劳绩最著军中必不可无则优加
职级劳多功少军中不关紧要则与循序别迁毋一槩
坐待事平人人化为暮气将士以久而成狎威惠以久
而两穷至于文武将吏能奏奇捷请勿待勘而先给银
帑之赏行伍壮夫能斩贼渠请不待叙而立授百户镇
抚之职遇有失事而其人可用文吏则住俸戴罪而程
后效武帅则充为事官而责立功如不可用文吏则请
卷九十二 第 52b 页 WYG0534-0402d.png
罢斥逮系武帅则请立行军法一或阵亡则请不待勘
而立加恤荫祭祠如是则功罪分明人人思奋矣
 
 
 
 
 
 湖广通志卷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