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531-03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卷十一
  山川志
长沙府
  长沙县
 谷山在县西七十里
 大富山在县北七里
 鹅羊山在县北二十里杜光庭福地记鹅羊山许逊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531-0320b.png
 斩蛟处宋史食货志长沙一郡乌山铜炉之所六十
 有四麻潭鹅羊山铜户数百馀家
 书堂山在县北五十里唐欧阳询读书处
 智度山在县北五十里
 云母山本名铜官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水经注湘水
 又北径铜官山西临湘水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故亦
 谓之云母山也列仙传长沙云母服之长生
 定王冈在县东寰宇记定王庙连冈一丈俗谓之定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531-0321a.png
 王冈
 湘江在城外水经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又东
 北过阴山县西又北过澧陵县西又北过临湘县西
 注湘水又径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又右径临
 湘故城西县治湘水滨临川侧故即名焉
 浏渭水在城北五里经浏阳县前名浏水西名渭水
 水经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
 与涝溪水合西入于湘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531-0321b.png
 沩水在城北水经注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入临
 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
 穿水在城内
 靖港在县西北五十里明一统志李靖讨萧铣驻兵
 于此
 铜官浦在城北六十里水经注湘水右岸铜官浦出
 焉荆州记程普关公分界于此铸铜棺为誓相侵者
 以铜棺贮之方舆胜览铜官浦在宁乡县界三十里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531-0321c.png
 旧志楚铸钱处唐杜甫铜官渚守风诗水耕先浸草
 春火更烧山
 鸳鸯洲在城西北
 明月池在城内明一统志世传在长沙星下故不涸
 宋政和中取醴陵明月石置池上故名
 流杯池在城北五里明一统志五代马希范凿为上
 已祓禊宴集之地
 龙门泉在县北智度山下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531-0321d.png
  善化县
 关山在县东四十里
 伏龙山在县东五十里
 昭山在县东五十里下有潭曰昭潭水经注湘水又
 北径昭山西九域志长沙县有昭山
 岳麓山在县西五里隔湘江旧名麓山水经注湘水
 又北径麓山东其山东临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
 多所萃焉盛弘之荆州记长沙西岸有麓山其下有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531-0322a.png
 精舍左右林岭环回泉涧旁有矾石每至严冬其水
 不停霜雪元和郡国志岳麓山在长沙县西隔湘江
 水六里盖衡山之足徐灵期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
 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方舆胜览岳麓山又名灵岳
 峰乃岳山七十二峰之一自湘西古渡登岸夹径乔
 松泉涧盘绕诸峰叠秀下瞰湘江岳麓寺在山上百
 馀级乃至今名惠光寺下有李邕麓山寺碑
 尖山一名圭峰在县西二十里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531-0322b.png
 云盖山在县西二十里峰峦秀丽望之如盖上有虎
 溪蛇井
 华林山在县西六十里
 锡山在县南三里隋书地理志长沙县有锡山
 骞旗山在县南三里
 妙高峰在县南高耸云表江流环带宋张栻建城南
 书院于此
 仙女岭在县西七十里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531-0322c.png
 金牛冈在县西湘中记汉武时有田父牵一赤牛告
 渔人求渡渔人曰舟小岂能胜牛田父曰但相容不
 重君船于是登舟及半牛粪于船田父曰以此相赠
 既渡渔人怒其污以桡拨弃水欲尽方觉是金讶其
 异蹑之见人牛俱入岭遂掘之不可得
 抱黄洞在岳麓山
 靳江即瓦官水在县西二十里其水自湘乡万载塘
 经宁乡之麻山过楚靳尚墓前入湘江水经注湘水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531-0322d.png
 又北左会瓦官水口湘浦也九域志长沙有靳江
 漏水在县西
 昭潭在县东水经注湘水又北径昭山西山下有旋
 泉深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亦或谓之曰湘州潭
 元和郡国志隋改湘州曰潭州取昭潭为名
 橘州在县西四里水经注湘水又北径南津城西西
 对橘洲或作吉字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子洲戍故
 郭尚存寰宇记橘洲在江中时有大水洲渚皆没此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531-0323a.png
 洲独存故湘中谚云昭潭无底橘洲浮
国朝雍正七年
敕建江神庙于洲上
 禁蛙池在岳麓山下明一统志相传宋张栻读书于
 此厌蛙声聒耳禁之蛙遂无声
  湘潭县
 壶山在县东三十里上有巨石如壶
 五顶山在县西七十里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531-0323b.png
 石鳍山在县西九十里
 隐山在县西一百一十里
 银山在县西一百四十里
 陶公山在县西一百四十里明一统志晋陶侃卜筑
 于此
 石马山在县南五十里
 晓霞山在县南七十里
 历山在县南二百里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531-0323c.png
 昌山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夷坚志昌山周四十里
 多筱簜花结实每石得米五斗宋庆元间米翔贵民
 赖以饲上有雷祖庙祷之始获有米
 金紫山在县西南一百四十里
 石龙峰在县西百里
 琵琶峰在县南百里南岳七十二峰之一
 玉几峰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草衣岩在县西百里明一统志五代周时蜀僧奉初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531-0323d.png
 结草为衣居岩中
 落星石在县北
 云湖在县南六十里受乌石四十八泉灌田千亩
 涓水在县西南十五里发源南岳北合数溪径县之
 龙口东流入湘江
 凿石浦在县西百里唐杜甫有宿凿石浦诗
 晚洲在县南一百一十里唐杜甫诗晚洲适知名秀
 色故异状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531-0324a.png
 锦湾在县西
 洗砚池在县南
 空泠峡在县西北六十里水经注县北有空泠峡惊
 浪雷奔迅同三峡又作空舲十道四番志湘水空泠
 滩荆州记空舲峡甚高峻又作空灵唐杜甫诗空灵
 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稠青泉在县北三十里
 碧泉文献通考湘潭有碧泉方舆胜览碧泉在湘潭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531-0324b.png
 县西南七十里沉碧如染溉田五十馀亩
  湘阴县
 白鹤山在县东五十里
 玉池山在县东六十里
 神鼎山在县东六十里
 垒石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水经注湘水自汨口西
 北径垒石山西而北对青草湖亦或谓之青草山也
 青山在县南三十里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531-0324c.png
 白霞山在县南五十里
 黄陵山在县北四十五里大江之濆上有舜二妃庙
 水经注黄水西流入于湘谓之黄陵口
 汨罗山在县北七十里汨罗江畔上有屈原墓
 玉笥山一名石帆山在县北七十里屈潭之左隋于
 此置玉州水经注罗水西径玉笥山罗含湘中记云
 道士遗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脚山甄列湘中记屈潭
 之左玉笥山屈平之放栖于此山而作九歌焉太平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531-0324d.png
 广记汉武好仙于玉笥山顶上置降真坛大设丹灶
 道士昼夜祈祷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侧飘风大震卷玉笥而去因名玉
 笥山焉
 汨罗江在县北七十里汉书地里志罗县注盛弘之
 荆州记云县北带汨水沿汨西北去县三十里名为
 屈潭屈原自沉处隋书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
 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因鼓棹争归习以相传为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531-0325a.png
 竞渡之戏水经注汨水东出豫章艾县桓山西径罗
 山北谓之罗水又西为屈潭即罗渊也屈原怀沙自
 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昔贾谊史迁皆尝径此弭
 楫江波投吊于渊汨水又西径汨罗戍南西流注于
 湘世谓汨罗口异苑长沙罗县有屈原自投之川山
 水明净异于常处民为立祠在汨潭之西岸盘石马
 迹犹在相传云原投川之日乘白骥而来
 青草湖在县北百里详岳州府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531-0325b.png
 三十六湾水在县南湘水也北流至县门泾江口析
 𣲖东流为三十六折唐许浑诗夜深吹笛移船去三
 十六湾秋月明
 黄水在县北四十里水经注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
 又合黄陵水口黄水又西流入于湘
 文洲武洲在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水中二洲左右
 相对
  湘乡县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531-0325c.png
 东台山在县东十里
 蟹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龙山在县西一百八十里九域志湘乡有龙山
 珍涟山在县西一百八十里
 葛仙山在县北一百八十里明一统志上有丹灶洗
 药池世传葛仙翁炼丹处
 石鱼山在县西南十里水经注涟水东入湘乡县历
 石鱼山下多玄石山高八十馀丈广十里石色黑而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531-0325d.png
 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若刻画
 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鱼膏腥因以名之酉阳杂
 俎湘乡有石鱼山石黑色理若生雄黄有鱼形
 岳龟山在县西南三十里
 龙梅山在县西南百里
 韶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明一统志世传韶氏三女于
 此升仙
 望岳峰在县东九十里与南岳祝融峰相望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531-0326a.png
 文笔峰在县南九十里
 金紫峰在县南百里
 芭蕉岭在县南二十五里
 龙岩在县西三十里
 鸣水洞在县南
 八仙石在县南九十里有钜石八相对而峙
 涟水在县儒学前水经注涟水出连道县西澬水之
 别水出邵陵县界控引众流合成一溪东入湘乡县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531-0326b.png
 湑水在县东出安化县龙安山
 洗笔池在县北明一统志唐褚遂艮贬潭州行部至
 邑洗笔池上后人为立祠宋邑令榜曰唐大都督褚公洗
 笔池咸淳间邑令赵必槐于池上得断碑刻褚公湘
 潭偶题诗远山崷崒翠凝烟烂熳桐花二月天游遍
 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
 铜坑龙井在县东明一统志凡旱祷雨投以楮币受
 则沉否则浮洪武七年封为铜坑龙井之神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531-0326c.png
 仙人井在县东
 芗水井在县南水芬馥如兰
  醴陵县
 玉仙山一名王乔山在县东十里周王子乔炼丹于
 此上有三空洞登真观宋太宗御书阁后汉书郡国
 志醴陵县注荆州记曰县东西四十里有大山山有
 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臼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
 此室即合金沙之臼唐书地理志醴陵县有王乔山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531-0326d.png
 小沩山在县东三十里
 东山在县东
 西山在县西二里明一统志唐李靖驻兵于此石壁
 上有靖遗像
 凤凰山在县西五里
 吉仙山在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昔有吉仙修炼于
 此
 丁仙山在县南七里明一统志上有石坛世传丁令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531-0327a.png
 威得道处
 五凤山在县南六十里
 章仙山在县北七十里明一统志世传臧真人得道
 于此后讹臧为章
 姜岭在县北二里
 水帘洞在县西南七里
 渌水在县儒学前水经漉水出醴陵县东漉山西过
 其县南注渌漉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通典醴陵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531-0327b.png
 有漉水又名渌水
 金鱼洲在县南
 状元洲在县南
 角鲤池在县东
 醴泉在县北五里
 醍醐泉在县西凤凰山
 梅花泉在县南续搜神记长沙醴陵县有小水一处
 名梅花泉有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流出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531-0327c.png
 有新斫木片逐水流上有深山人迹樵人异之相谓
 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才
 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人世
  攸县
 鹤岭山在县东四十里
 司空山在县东四十里南齐司空张岊得道于此唐
 天宝七年敕建朱阳观宋致和二年改阳升观唐苏
 师道司空山记略司空山者乃梁朝张司空轻举之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531-0327d.png
 地当南岳之东隅连云阳之福地振潇湘之胜境作
 郡邑之崇丘下有温水源故名温泉山亦名紫麟山
 及司空隐此得道遂名司空山焉有古坛三级方广
 数文故老相传云司空朝斗之坛也旁有杉松松皆
 偃盖每新秋皓月居人过客静夜之间往往犹闻步
 虚杵臼之声东南隅有秀峰十二耸翠卓立又司空
 宅在山之西坛井宛然在焉
 鸾山在县东九十里名山记宋彭天益入对徽宗问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531-0328a.png
 攸州风景对曰鸾山配凤岭金水对银坑邑人谭渊
 创鸾山书院卢思道神仙篇寥廓南山右超越凤州
 西
 明月山在县北九十里
 甘棠山在县北百二十里
 紫云山在县东北百二十里
 朝天峰在县北一里
 凤岭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531-0328b.png
 显圣岩在县东南宝相寺后
 攸水在县东十五里水经注攸水出东南安城郡复
 县封侯山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
 蔡公潭在县东三里
 洗药池在司空山唐苏师道记池水冬温夏冷异香
 袭人掬饮可以愈病
 温水泉在县东六十里
 洗药井在县东南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531-0328c.png
  益阳县
 浮丘山一名浮梁山在县西百里隋书地理志益阳
 有浮梁山唐书志永泰元年都督翟灌开新道自望
 浮驿经浮丘至湘乡
 九冈山在县西二百里
 小庐山在县南六十里上有香垆峰瀑布泉宋张栻
 诗峰势香炉直溪声夹水潺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
 山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531-0328d.png
 龟台山在县东南
 白鹿山在县西南宋杨亿诗澬江水急鱼行涩白鹿
 峰高雁度迟明一统志唐裴休读书山上白鹿衔花
 出听因名
 五溪山一名军山在县西北五十八里文献通考益
 阳有五溪山明一统志三国吴潘浚讨五溪蛮营兵
 于此
 梓梁岩一作子良在县西九十里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531-0329a.png
 平冈在县南后汉书郡国志益阳县南十里有平冈
 冈有金井数百浅者四五尺深者不测俗传云有金
 人以杖撞地辄便成井
 澬江源出宝庆之路山流经县境入洞庭水经注澬
 水东北出益阳其间径流山峡名之为茱萸江又东
 径益阳县北又谓之澬水应劭曰县在益水之阳今
 无益水亦或澬水之殊目矣
 乔江即高水在县南八十里澬水经乔口入湘江水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531-0329b.png
 经注湘水之左岸有高口水出益阳县西北径高戍
 南高水又西北右屈为陵子潭东北流注湘
 □洲在县前
 关侯滩在县西南五里水经注县有关羽濑所谓关
 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
 肃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羽闻吾欬唾之声不
 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夜闻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
 不渡荆州记石子山溪西有小溪关羽南征曾憩此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531-0329c.png
 因名羽滩
  浏阳县
 宝盖山在县东七十里
 大围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杜光庭三十六洞天记
 大围山好生上元洞天三百里在潭州
 太湖山在县西三峰鼎峙上有巨湖
 猿啼山在县南
 霜华山在县南八十里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531-0329d.png
 道吾山在县北十五里元欧阳玄诗道吾山头白龙
 卧叠障层江深紫罗
 大光山在县东北九十里
 洞阳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明一统志唐孙思邈炼丹
 于此山间有潭龙神居之
 弄光岩在县东五十里
 双枫浦一名青枫浦在县南方舆胜览浏阳有双枫
 浦名胜志浏水至县南三十五里为青枫浦县有八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531-0330a.png
 景枫浦渔樵其一也唐杜甫诗辍棹青枫浦双枫旧
 巳摧
 中洲在县儒学前
 义井在县西
  宁乡县
 大沩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唐裴休葬此文献通考
 宁乡有大沩山
 石鼓山在县南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531-0330b.png
 鹜山在县西南一百里
 七星岭在县西六十里
 青龙岩在县西大沩山
 玉潭在县南半里通鉴纪事五代汉乾祐元年马希
 萼以群蛮攻迪田马希广遣牙内指挥使崔洪琏将
 兵七千屯玉潭
  安化县
 芙蓉山在县东六十里宋张栻芙蓉山诗上头壁立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531-0330c.png
 起千寻下到群峰次第深兀兀篮舆自吟咏白云流
 水此时心
 移风山在县东七十里明一统志梅花猺于此归化
 因名
 浮泥山在县北七十里
 大峰山在县北七十里
 浮青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文献通考安化有浮青山
 宋毕田诗山色有无青欲浮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531-0330d.png
 黄罗岩在县南百里
 灵龟洞在县南四十里
 观音洞在县北三十里
 青羊潭在县东芙蓉山下明一统志唐天宝六载有
 樵者登山见青羊出卧潭侧
 明镜泉在县南
  茶陵州
 邓阜山在州东六十里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531-0331a.png
 云阳山在州西十里湘中记云阳之墟可以避世隐
 居文献通考茶陵县有云阳山楚纪遁甲记沙土之
 祇云阳氏之墟罗泌路史云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
 之云阳非秦之云阳也茶陵之山其峰有云阳其上
 有云阳氏冢
 青台山在州南六十里
 泰和山在州北六十里
 会仙峰在州东二十里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531-0331b.png
 石人峰在州东八十里
 灵岩在州东念仙山下
 秦人三洞在州西云阳山明一统志上有石门深不
 可入时闻洞中有钟磬声世传秦人遁迹于此
 褒书石在州二十二都
 洣水在州南水经注洣水出江州安城郡广兴县太
 平山西北流径茶陵县之南地理志谓之泥水者也
 汉书志茶陵县有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531-0331c.png
衡州府
  衡阳县
 石窟山在县东三十里湘水记昔有人掘山作穴高
 十丈长一里许溪水经其下
 清泉山在县东四十里山有清泉溉田数十顷
 界浦山在县东一百里耒阳界上接浦口故名
 雨母山在县西二十里亦云云阜其上有石坛湘水
 记舜南巡经此后立祠每祭有云气起按唐书地理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531-0331d.png
 志衡阳有西母山或西雨字近讹称也
 伊山在县西三十里晋桓伊读书处亦名桓山唐张
 祐伊山诗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
 大云山在县西一百里跨衡邵祁三县界申泰芝飞
 升处
 石鼓山在县北二里烝湘合流其下前有潭水深不
 测水经注临烝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土
 有兵革之事罗君章云扣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531-0332a.png
 复声
 花药山在县西南二里明一统志相传神仙炼丹于
 此有五色禽栖牡丹树上故名
 花光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宋僧花光善尽梅居此
 石盘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石盘
 巨庇峰在县东七十里峰巅有天池冬夏不涸
 回雁峰在县南里许徐灵期南岳记南岳周回八百
 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唐杜荀鹤诗猿到夜深啼岳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531-0332b.png
 麓雁知春信别衡阳
 碧云峰在县西南衡岳志上有紫金台云气如黛
 岣嵝峰在县北五十二里九域志衡阳有岣嵝山湘
 中记岣嵝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唐
 韩愈岣嵝峰诗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摹奇
 会善峰在县北五十三里衡岳志古名毛女峰下有
 会善寺乃十八高僧相会处一云即女善峰也
 白石峰在县北五十五里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531-0332c.png
 天圣岩在县西南四十里岩有小龟出辄雨至下多
 仙迹
 分水冈在县北一百十三里湘乡界
 马岭冈在县东南五十九里
 黄龙冈在县西北三十里
 曾青冈 灵寿冈俱在县西北界衡山记衡山有曾
 青冈出曾青可合仙药有灵寿冈多灵寿木
 虎崖在县东八十里怪石怒立如虎踞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531-0332d.png
 湘水在县东水经湘水又东北过重安县东又东北
 过酃县西承水从东南来注之元和郡国志衡阳城
 东傍湘水北背烝水九域志衡阳有潇湘水
 烝水在县西朱子考定禹贡九江之一汉书地理志
 承阳县注应邵曰承水之阳师古曰承水源出零陵
 永昌县界东流注湘也承音烝水经注承水出衡阳
 重安县西邵陵界邪姜山东北流至重安县径舜庙
 下庙在承水之阴又东北径重安县南故零陵之钟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531-0333a.png
 武县武水入焉水出钟武县西南表山东流至钟武
 县故城南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至湘东临
 承县北东注于湘谓之承口郡国志临烝县俯临烝
 水其气如蒸故曰临烝九域志衡阳县有烝水
 上潢水在县北三十里出岣嵝峰屈曲流六十里入
 于湘
 西湖在县儒学前周回十顷
 零湖在县东二十里府志指为酃湖此伪撰也说见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531-0333b.png
 参考
 三角潭在县东一百里
 云集潭在县南每云兴则雨集
 龙祖潭在县南百里
 石鼓潭在县北二里石鼓山下
 七里滩在县北三十里
 东洲在县南湘水中
 白沙洲在县南十里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531-0333c.png
 朱紫潭在县南一里回雁峰左
 略塘在县北九十五里周回十里今名客塘水经注
 承水东合略塘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
 声于水水辄变渌作铜腥
 烟雨池在回雁峰下
 义水井在县东二十里
 灵照井在县南太平寺后昔庞蕴居此井为蕴女灵
 照所汲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531-0333d.png
 苏家井在县南二里王昌龄诗作临苏耽井复向衡
 阳求
 罗家井在县南三里
 金乌井舆地胜览金乌井在衡阳县北二十里
 春溪井在县西南花药山下
  衡山县
 衡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是为南岳尚书舜典五月南
 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又岷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531-0334a.png
 山之阳至于衡山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
 山镇曰衡山尔雅释山江南衡风俗通衡山一名霍
 山言万物霍然大也白虎通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
 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后汉书郡国志湘南侯
 国衡山在东南郭璞曰山别名岣嵝水经注湘水又
 北径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容
 峰容峰最为竦桀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
 若阵云非清霁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醴泉流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531-0334b.png
 其右山经谓之岣嵝山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
 祝融冢楚灵王之世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容峰之
 东有仙人石室学者经过往往闻讽诵之音矣衡山
 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湘江七百里中有
 九脊故□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罗含湘中记
 度应权衡位直离宫故曰衡山徐灵期南岳记衡山
 者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翼轸钤总万物故
 名衡山下踞离宫统摄火师故号南岳赤帝馆其巅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531-0334c.png
 祝融宅其阳逮于轩辕以潜霍二山副焉
 武阳山在县南文献通考衡山县有武阳山
 祝融峰在县西北三十里道书第二十四福地湘州
 记祝融峰上有青玉坛方五丈有盖香行道处酉阳
 杂俎祝融峰下有石榴花春秋皆发名山记铁脚道
 人采药衡岳夜半登祝融峰观日出仰天大叫曰云
 海荡吾心胸唐韩愈诗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
 轻烟里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531-0334d.png
 紫盖峰在岳庙东有宋徽宗御书寿岳二字盛弘之
 荆州记山有三峰其一名紫盖天景明彻有一双白
 鹤回翔其上树萱录岳之诸峰皆朝于祝融独紫盖
 一峰势转东去唐杜甫望岳诗祝融五峰尊峰峰次
 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天柱峰在岳庙西北即双柱峰衡岳志名山三百六
 十有八柱此为第六柱也太平广记唐咸通间中秋
 苦雨赵知微领客登天柱峰𧢇月月色如昼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531-0335a.png
 石廪峰与紫盖峰相接湘中记形如仓廪有二户一
 开一閤闭则岁丰开则岁俭唐韩愈谒岳庙诗紫盖
 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芙蓉峰在岳庙后盛弘之荆州记衡山有三峰一峰
 名芙蓉上有泉水飞流如一幅练分映青林直注山
 下
 朱明峰在岳庙后衡岳志昔有邝仙修真于此一日
 偶复游罗浮骑牛入朱明洞不复出云此南岳前洞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531-0335b.png
 也
 赤帝峰在岳庙后古名炼玉峰上有惠车子尸解处
 狮子峰在岳庙后即柿蒂峰下有灵源但闻石间泠
 泠然而不见水
 烟霞峰在岳庙右
 掷钵峰在岳庙后世传思大和尚掷钵于此故名
 弥陀峰在衡山左东北有岩虚险而暗古木怪藤荫
 蔽其间下有弥陀寺唐柳宗元为记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531-0335c.png
 香炉峰与朱陵洞近
 架鹤峰即紫霄峰晋尹真人飞升于此
 轸宿峰在祝融峰南
 瑞应峰在岳庙西北
 紫云峰在岳庙左有胡文定书院湛甘泉精舍
 集贤峰在岳庙右衡岳志唐李泌张九龄旧游地有
 南岳书院宋胡文定与子致堂五峰朱晦庵张南轩
 讲学其中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531-0335d.png
 华盖峰在岳庙后产灵芝亦名灵芝峰
 天堂峰在岳庙右
 安上峰在岳庙后下多古刻不可辨
 永和峰在岳庙右
 观音峰在衡山右亦名碧萝峰
 云居峰在岳庙西南有云居寺寺内有唐太宗御书
 梵经五十卷
 红花峰在岳庙西南即石榴峰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531-0336a.png
 云龙峰在岳庙右
 明月峰在岳庙右
 双石峰在岳庙西南下有双峰能仁二寺
 潜圣峰在岳庙西衡岳志昔高僧希迁游南岳寻方
 广寺访惠海尊者一日见精舍号方广遇尊者止宿
 送出返顾人宅俱无
 妙高峰在崇岳乡衡岳志中有平坦一区为惠海尊
 者诵经处时有五白衣长者听经乃龙王也愿献寺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531-0336b.png
 基一夕拥沙为平地故建方广寺
 天台峰在方广寺西有智者顗禅师拜经台遗址
 莲花峰在崇岳乡四水环绕山如莲花拥出有宋徽
 宗题天下名山四字
 青岑峰在岳庙后
 白马峰在县治西
 永参峰在岳庙右
 仙岭峰在永参峰右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531-0336c.png
 朝日峰在岳庙左仙传拾遗赫胥氏葬于衡山之朝
 阳峰
 惠日峰在岳庙东衡岳志昔有高僧憩此隋帝赐号
 惠日因以名峰
 灵药峰在岳庙左
 瑰霄峰在岳庙左
 会仙峰在岳庙右
 降元峰在岳庙西仙箓云昔炎帝之女致斋于此感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531-0336d.png
 元君降故名
 文殊峰在岳庙北衡岳志唐宣宗太子慕道自霍之
 衡至峻坡西望见金色瑞相弥陀僧以为文殊降故
 名
 金简峰在衡山后东为大禹岩衡山记天柱之掖有
 金简峰禹治水时获金简玉书处
 云密峰在衡山西北衡山记云密峰有大禹治水碑
 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潆之最为胜境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531-0337a.png
 仙岩峰在衡山后下有石岩南有大洞道家谓为朱
 陵洞天之东门
 翠鹫峰在岳庙北
 崱屴峰在衡山后世传惠车子修行处
 祥光峰亦名鹤鸣峰在岳庙西
 雷祖峰在衡山后当祝融之麓
 白云峰在紫盖乡有白云洞为朱陵洞天之东便门
 九女峰在紫盖乡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531-0337b.png
 灵禽峰在岳庙西北
 云隐峰在紫盖乡
 耆阇峰在岳庙北
 喜阳峰在祝融峰之左
 凤凰峰在永平乡衡岳志昔祝融君登南岳谒元君
 感碧鸡凤凰集此故名记云上有峻坡生梧桐朱鸟
 荐瑞故来仪焉马融赋云惟梧桐之所生兮在衡山
 之峻坡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531-0337c.png
 采霞峰在武阳乡即应相峰衡岳志齐褚白玉字元
 璩隐南山十馀年采霞而食因名
 晓霞峰在县东每旭日衔山丹霞掩映
 巾紫峰在县北山无林木多杜鹃花状若紫巾上有
 紫金台下有白龙潭流杯池
 吐雾峰与巾紫相连山雾升腾虽晴亦雨
 日华峰在岳庙东一名日盖峰
 圣灯岩在衡山金简峰岩有珊瑚芝每阴晦之夜灵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531-0337d.png
 光上下如秉烛状
 靖居岩在县西二里有飞泉古木罗汉果树泻洪亭
 在其上宋张公绶泻洪亭诗潺潺石磴泻洪泉路蹑
 丹梯入紫烟应有高人无问处庵罗双树碧参天
 懒残岩在衡山后唐异僧懒残居此甘泽谣懒残者
 名明瓒衡岳寺执役僧也遇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懒
 而食残故号懒残也邺侯外传尝于衡岳寺读书懒
 残谓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531-0338a.png
 朱陵洞在衡山有泉悬若垂帘洞渊集衡山洞名朱
 陵太虚之天汉武帝外传西王母谓上元夫人曰共
 造朱陵山食灵瓜其味甚美忆此有七千岁矣唐杜
 光庭三十六洞天记朱陵洞天七百里在衡州衡山
 县朱子诗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毗卢洞在衡山芙蓉峰衡岳志毗卢洞往往有佛光
 显现常于望日亭见之甚确竺庵禅师曰山形似洞
 故以洞名周围五十馀里传即古禹王城也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531-0338b.png
 静谷在衡山巾紫峰右明忠诚伯茹瑺游息处
 试心石在衡山会仙桥衡岳志路并石侧足以入前
 崖挺出下临万仞之壑
 飞仙石在衡山黄庭观魏夫人飞升处衡岳志魏夫
 人坛是一巨石其上圆阔其下尖浮寄于他石之上
 一人试手推即动人多致力即不动游人至洁焚香
 以指点之亦微动或云麻姑送夫人乘云至此云化
 为石也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531-0338c.png
 响石在岣嵝峰洽闻记岣嵝峰有响石呼唤则应
 兴乐江在县三都受衡阳诸小溪水入于湘宋张栻
 游南岳唱酬诗序乾道丁亥十有一月与晦庵联骑
 渡兴乐江宿雾尽卷诸峰玉立心目顿快
 茶陵江在县南源出芝水会安仁之水入于湘
 乌石港在县西南十里水出衡山东入于湘
 龙隐港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出衡山下东入湘
 舜溪在衡山又名舜井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531-0338d.png
 夕阳溪在衡山石榴峰下
 甘溪 苦溪在县东出武阳乡入于洣
 石湾浦在县东发源凤凰山入湘
 雷家浦在县南三十里
 络丝潭在衡山岳庙后
 观湘洲在县东上有观湘书院
 寿涧在紫盖峰下
 雷池在祝融峰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531-0339a.png
 流杯池在巾紫峰下石上九曲可以流觞
 老龙池在崱屶峰右
 洗衲池在衡山方广寺侧世传梁惠海尊者洗衲于
 此
 虎爬泉在祝融峰
 贯道泉在衡山湘南寺后
 白龟泉衡岳志在九真观泉自岩窦迸出清泚甘冽
 其色早晚两变有白龟大如钱白如玉隐于石窦间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531-0339b.png
 人罕得见遇者吉祥延寿
 白鹤泉在白龟泉侧罗含湘中记衡山有悬泉滴沥
 嵓间声泠泠如弦音白鹤回翔其上如舞
 金井在县西北
  耒阳县
 虎踞山在县东四里
 侯计山在县东七十里水经注耒阳县有汉水东出
 侯计山广舆记一名侯憩山诸葛武侯尝憩此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531-0339c.png
 石臼山在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有石臼巨人迹旧
 传苏耽尝游此有苏仙祠在焉
 马阜山在县北二里盘踞二十馀里
 侯昙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九域志耒阳有侯昙山明
 一统志一名侯堂山跨安仁县界有石井常涸遇旱
 祀之则水出祀毕水仍乾
 鷔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其形独秀不与众山连旧传
 有白鷔翔于上故名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531-0339d.png
 相公山在县东北四十里蜀相诸葛武侯尝驻兵于
 此因名
 城冈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明一统志冈峦秀拔东西
 有银瓶皮帽二峰对峙北有清溪水注白马渡
 天门岭在县东南四十里石岩中有流泉祷雨多应
 樟艎岭在县南二里汉处士罗训隐此
 狮子岩在县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岩有石乳滴成狮
 子状宋隐士侯彭老避暑于此亦名侯公岩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531-0340a.png
 直钓岩在县东南六十里无械仙翁修炼处
 五色石范绾云林石谱衡州耒阳县土中出石磊块
 巉岩大小不等石质稍坚一种色青黑一种灰白色
 一种黄而斑四面奇巧扣之无声
 耒水在县东南汉书地理志耒阳县注师古曰在耒
 水之阳水经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又西北过耒阳
 县之东又北过酃县东北入于湘注耒阳东傍耒水
 水东肥南有郡故城又耒水西北至临承县而右注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531-0340b.png
 湘水谓之耒口
 肥水在县南三十里水经注汉水东出侯计山其水
 清澈冬温夏冷西流谓之肥川隋书地理志洡阴县
 有肥水
 大别水在县东三十里水经注十三州志曰大别水
 南出耒阳县太山北至酃县入湖也
 浔水在县东五十里源出安仁界流至鷔山乡入于
 耒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531-0340c.png
 马水在县东北七十里出马水乡至小江口入耒
 白沙浦在县南十五里
 雨濑在县西南耒水中荆州记耒阳有雨濑县时旱
 百姓共壅塞之则甘雨溥降若一乡独壅则雨亦偏
 应随方所祈信若符刻
 靴洲在县东耒水中俗传葬杜甫遗靴于洲上明解
 缙诗蔡伦池上雾如纸杜老祠前秋日黄为问靴洲
 江上水流船三日到衡阳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531-0340d.png
 石卢塘在县东七十里水经注肥川之北石卢塘塘
 池八顷其深不测有大鱼常至五月辄一奋跃水涌
 数丈波襄四陆细鱼奔迸随水登岸不可胜计
 汤池在县东南其水夏温冬沸水经注温泉水在郴
 县之西北左右有田数十亩资之以溉常以十二月
 下种明年三月榖熟温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馀波散
 流入于耒水也
 蔡伦池在县西南二里庾仲雍湘州记应阳县有蔡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531-0341a.png
 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伦舂纸臼刘澄之江州记蔡
 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许丈石色堪为书砚
  常宁县
 逍遥山在县东六十里九域志常宁有逍遥山
 塔山在县东南山腰有阿育王叠石塔藏典昔阿育
 王叠石建释迦真身舍利白玉净相宝塔其在南瞻
 部洲者十有九此其第九塔也
 盟山在县北七十里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531-0341b.png
 舂水水经注湘水又西北得舂水口水上承营阳舂
 陵县西北潭山又北径新宁县东又西北流注于湘
 水也隋书地理志新宁县有舂江
 吴水在县西源出永州界径县入湘
 樟水在县北合宜水入湘
 宜水在县北水经注湘水又北与宜溪水合水出湘
 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众川泻浪共成一
 津西北流东岸山下有龙穴宜水径其下天旱则拥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531-0341c.png
 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于湘隋书地理志
 新宁县有宜溪水
  安仁县
 凤凰山在县东南二里
 熊耳山在县东南十里明一统志山高峻状若熊耳
 有远天湖可容万家
 杨梅峰在县西北十里明一统志五代时马殷将欧
 阳頵于此立寨屯兵以备南汉宋沈通父子亦保障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531-0341d.png
 于此
 大石岭在县东二十里
 宝塔岭在县东南十里
 李朝洞在县南七十里
 巨人迹石在县大石岭
 小江水在县南合洣水入湘九域志安仁县有小江
 水
 永乐水在县南源出郴州清溪径县境流至衡山义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531-0342a.png
 塘合洣水入湘
 白沙江水在县北三十里
 药湖在县东南四十里世传神农洗药于此
 潭湖在县北二十里
 月潭在县东南宝塔岭下
  酃县
 吾登山在县西二里旧名湘山明嘉靖间知县易宗
 周更名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531-0342b.png
 云秋山在县西四十里广舆记云烟黯淡常如秋时
 青台山在县北十里
 万阳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府志周回三百里上有古
 木怪石盖众山之宗按即汉书志酃县母山也一名
 万阳山
 黄阳山在县西炎帝陵前十里两峰并峙如双幢然
 桥头峰在县北茶陵界
 大风岭在县东四十里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531-0342c.png
 牛岭在县东永宁界世传许旌阳逐蛟蛟化牛伏此
 集雷岩在县东八十里
 洣江在县西水经洣水出茶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
 西府志洣泉在县东洣水之源合云秋水北流径茶
 陵州之南西北过攸县与容水洋湖水会入湘水
 斜濑水在县西二十里
 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经云秋山下东北流县治东
 复折西北合洣水入湘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531-0342d.png
 沔渡水在县东源出万阳山
 河漠水在县西十里与斜濑水会
 酃湖后汉书郡国志酃县注荆州记曰有酃湖周回
 三里水经注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
 以给酿酒甚醇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湖边尚有酃
 县故治宋史地理志嘉定四年置酃县因酃湖为名
 按宋置酃县今酃县也与汉酃县皆以酃湖名府志
 曲附通典载入衡阳酃县酃湖竟无可考然详按水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531-0343a.png
 经酃居耒洣之间今县洣江北去耒水南来酃湖在
 酃县无疑与衡无涉
 桃溪在县南五十里源出云阳北流合云秋水至茶
 陵会洣水入于湘
 鸣玉泉在县治
 龙王井在县东洣泉坊
  桂阳州
 鹿头山在州治东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531-0343b.png
 大凑山在州西广舆记旧经云出银矿当其盛时烹
 丁纷错商旅辐凑故名开宝二年上览桂阳监岁入
 白金数谓宰相曰山泽之利虽多颇闻采纳不易诏
 减三分之一
 龙渡山在州南三十里
 潭流岭在州北一百三十里
 职方岩在州西南宋黄照邻读书处照邻官职方因
 名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531-0343c.png
 屯湖水在州南三十里源出龙渡山北流入郴界为
 招旅江民田多资灌溉
 湟水距州七十里水经注徐广曰湟水一名洭水出
 桂阳通四会亦曰漼水也汉武帝元鼎元年路博德
 为伏波将军征南越出桂阳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
 其别名也又桂水出桂阳县北界山山壁高耸三面
 特峻石泉县注瀑布而下北径南平县而东北流届
 钟亭右会钟水通为桂水也故应劭曰桂水出桂阳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531-0343d.png
 东北入湘
 乌龙潭在州北十里
 十八滩在州西水石相激几二十里
 锦泉在州治内
  临武县
 韩张山在县治后明一统志唐韩愈张署同时迁谪
 韩令阳山张令临武及北还会宿于此故名宋绍兴
 间佥判范寅因作韩张亭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531-0344a.png
 舜峰山在县西三十相传舜南巡驻此上有舜祠山
 顶平衍四面壁立邑民尝据巅筑寨为避兵之地
 华阴山在县西三十里隋书地理志临武县有华阴
 山广舆记跨临武蓝山两县高秀如华岳
 石龙岩在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有石如龙岁旱洗
 之即雨
 秀岩在县南十五里石室天成可坐数百人四壁璀
 璨彩色俱备下有二穴水出其左为溪流二百馀步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531-0344b.png
 复入右穴伏而不见泠泠之音乍远乍近宋邑令王
 淮以米南宫所书秀岩二字镌诸石壁以名之
 金粟岩在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峭拔飞泉下注
 龙洞在县北二十里中有潭潭中石龙长丈馀时有
 烟云缭绕
 溱水在县南水经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绕城西北
 屈东流注溱水导源县西南北流径县西而北与武
 溪合山海经曰肆水出临武西南注于海入番禺西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531-0344c.png
 肆水盖溱水之别名也
 骡溪水在县西南源出西山东北流与武水合
 武水在县西北水经注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
 山东南流右合溱水乱流东南径临武县西谓之武
 溪县侧临溪东因曰临武县通典临武县有武溪
 汤池在县东五十里石山连峙池在山半水如汤沸
 石栏内幽草奇卉隆冬不萎下有田数亩四时可种
 山巅一池乃其源也其热尤甚旁石皆热即寰宇记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531-0344d.png
 所谓焦石
 贾公井在县治后明初邑令贾元凯凿
  蓝山县
 茅龙山在县西十里
 九疑山在县西五十里宁远界九域志蓝山县有九
 疑山详永州府
 黄蘖山在县西九十里广舆记山产黄蘖故名亦谓
 之都庞山与连州分界即五岭从东第三都庞岭是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531-0345a.png
 也
 石柱山在县北五十里明一统志一名天柱下有岩
 洞石乳融结奇怪万状
 东楼峰在县南五十里其下有岿水
 蓝岭在县北四十里山势广袤跨桂临宁远蓝山之
 界四时苍翠邑以此名九域志蓝山县有蓝山
 羊车岭世传有仙以羊驾车经此
 舜岩在县西舜乡石窟中有水腾沸即舜水之源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531-0345b.png
 钟水在县东水经钟水出桂阳南平县部山北过其
 县东又东北过宋渚亭又北过钟亭与鸡水合注部
 山即部龙之峤也五岭之第三岭也钟水即峤水也
 庾仲初曰峤水南入始兴漼水注于海北入桂阳湘
 水注于江是也鸡水即桂水也
 舜水在县西源发舜岩经县西合岿水历桂阳常宁
 界入湘
 岿水在县南三里源出九疑东北合春水入于湘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531-0345c.png
 蓝溪水在县北四十里出蓝岭下与舜水合
 疑水九域志蓝山县有疑水
  嘉禾县
 石燕山在县北十里广舆记顶有石壁夏秋雨过小
 石坠下如燕雌雄相比可为药
 石门山在县北十里有岩穴如门岿水贯其中
 桐梁水源出晋岩飞流悬注
 珠泉在县城北吐沫如珠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531-0345d.png
永州府
  零陵县
 高山在城内一名东山上有法华寺
 辉山在城内旁有绿井
 万石山在府治后唐崔能作万石亭柳宗元为记九
 域志零陵县有万石山
 香零山在城东五里明一统志唐柳宗元尝登蒲洲
 石矶以望之名胜志地产香草唐世上供郡人若之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531-0346a.png
 刺史韦宙奏罢
 西山在城西唐柳宗元记穷山之高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零陵山水志自朝阳岩至黄茅岭而
 北长亘数里皆西山也
 群玉山在城西宋董居谊宅仙洞记零陵县西二里
 为群玉山地势清胜一郡之奇观也山之下有宅仙
 洞
 石城山在城西五里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531-0346b.png
 小石城山在城西黄茅岭北唐柳宗元有记
 嵛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峰秀出
 云庄山在县南四十里
 鸦山在县南一百五里
 阳明山在县东南一百里山高崄绝明嘉靖间有僧
 秀峰禅定于此今为秀峰道场
 戴花山在县西南五十里
 永山在县西南一百里永水出焉永州因山得名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531-0346c.png
 石角山在县东北五里
 福田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明一统志崖壁峭绝中有
 孤峰岿然俗名阿育王塔下有如意泉
 芝山在县西北去西山二里蒋本厚永州山水纪山
 顶一洞入数十步稍暗从东北出见潇湘合流处
 焦山在县西北一百里晏殊𩔖要帝舜南巡憩息之
 所
 乳泉山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531-0346d.png
 金牛岭在县东二十里
 石门岭在县东五十里明一统志岭上有石门如楼
 阁羚羊往来其间
 五星岭在县南四十里蒋本厚永州山水纪零陵山
 水之佳无过东南东南最高者无过五星岭壁立千
 寻行径止容一人至绝顶众山罗列如儿孙
 鸣水岭在县南一百十里有瀑布泉声闻数里
 黄龙岭在县北二百里下有黄龙观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531-0347a.png
 黄檗岭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连亘道州猺獞居之
 华严岩在府儒学后唐为石门精室柳宗元有诗
 朝阳岩在城西潇水之浒岩有洞名流香洞唐元结
 以岩东向遂名朝阳且为之铭
 火星岩在朝阳岩之上石上多镌宋人题识明太守
 唐宝更名德星
 澹山岩在城南宋王淮记岩去城二十五里许昔有
 澹姓者家焉遂名澹岩旧经云有周正实者秦时人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531-0347b.png
 隐居于此未来之事皆能先知
 丹崖在县南百里广舆记唐永泰间陇西令唐节去
 官家崖下自称丹崖翁元结刺道州特访之作铭曰
 磳磳丹崖其下谁家门前钓舟篱下钓车不知几峰
 为尔四墉竹出岩下泉飞户中
 承平洞在县西一百里林泉深邃
 红玉洞在县西四十里相传何仙姑修炼处
 龙洞在县西南七十里明一统志唐世旻所居地刘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531-0347c.png
 建锋举为永州刺史马殷攻之不屈而死后或闻钲
 鼓声且数昼见尝有一木自洞流出止于石荆岸人
 送之中流诘旦复还如是者数四适天旱祷而雨遂
 取其木像而祀之今石荆岸有庙
 小丘在城西钴鉧潭朱子云庄山诗小丘横翠几层
 嶂复嵯峨
 鸂鶒石在府治云林石谱永州署依山有一石联缀
 石上宛若水禽有唐人刻字目之为鸂鶒石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531-0347d.png
 化石在城南八十里有石状如人郡国志昔淮南王
 兵败被逐至此化为石
 湘水在城西水经湘水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
 洮阳县东又东北过泉陵县西钱邦芑湘水考湘水
 自全州而下至永州府城北与潇水合曰潇湘历祁
 阳合桂阳诸水过回雁峰下至衡州城北与烝水合
 是为烝湘经湘阴入洞庭与沅水合又曰沅湘此三
 湘也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531-0348a.png
 潇水在县西朱子考定九江之一即营水也水经注
 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流山西流径九疑山下又西
 径营道县又东北径营浦县南又西北径泉陵县西
 又北流注于湘水朱子韩文考异曾子开曰湘水出
 全潇水出道二水至永合而为一以入洞庭地理今
 释潇水一名营水出今湖广永州府宁远县北注湘
 水按水经注洞庭之渊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绎
 其大指犹曰清湘云尔非二水也然朱子考定九江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531-0348b.png
 以潇烝易潕澧又于考异中著曾子开之说必有所
 据今以营水考之其所出泠道今宁远也所经泉陵
 今府治也导源委输潇营合一异名同水盖不诬矣
 永水在县南百里源出永山流入潇水
 黄溪在县东七十里柳宗元记环永之治百里其间
 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愚溪在城西一里柳宗元愚溪诗序灌水之阳有溪
 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531-0348c.png
 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今予家
 是溪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得专而名焉宋苏轼诗应
 同柳州柳遂使愚溪愚
 高溪在县北九十里广舆记宋乾德中有唐叟者世
 居溪上一日厌喧杂登舟而去往来垂钓伏腊则暂
 归受子孙谒见如是者三十年杨万里为之建高风
 亭
 石箄滩在县北四十里明一统志其石皆片断连缀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531-0348d.png
 状如箄筏或云秦始皇造桥于上有异人乘箄往助
 之后弃箄去
 垂幔滩在县西南百里枕湘江之岸峭壁倚穴遥望
 如帷幔
 钴鉧潭在城西唐柳宗元记钴鉧潭在西山西冉水
 自南奔注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小石潭在县西唐柳宗元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伐木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531-0349a.png
 清冽
 石马潭在县北五十里
 蒲洲在县东十里柳宗元尝登蒲洲石矶有诗
 南池在城东柳宗元游宴南池序于暮之春徵贤合
 姻登舟于兹水之津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
 荡若无外横碧落以中贯凌太虚而径度
 圣泉在府学内
 袁家渴在城东唐柳宗元记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531-0349b.png
 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
 百家濑合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在袁家渴西南柳宗元记渠之广或咫尺或倍
 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
 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鳞环周
 石涧在石渠西北柳宗元记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
 亘石为底达于两涯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司马塘在县北以柳宗元名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0531-0349c.png
 湮塘在县东北百馀里其深莫测明一统志相传昔
 有民得一鳝将烹之有老叟曰此湘江之龙也烹之
 恐祸及民怒以为诞排之翼日一村俱湮
 发珍井在府治内明唐瑶铭有冽寒泉潇湘通脉一
 勺分甘民力乃足载闻易训井井往来涖兹土者尚
 慎之哉
 紫岩井在城内宋张浚号紫岩居永浚此因以名井
 吕虎井在城东山上明一统志吕蒙驻兵于此插剑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0531-0349d.png
 泉涌谓其有力如虎因名
  祁阳县
 龙山在县儒学后
 大宝山在县东四十里与祁山对峙其中流水纡曲
 凡十馀渡山腹有路蜿蜒达梅溪青冈
 白水山在县东六十里九疑诸水至此合流双峰夹
 峙束而为沟名紫罗峡名山记山下有水白如练
 苦竹山在县东一百里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0531-0350a.png
 包山在县西一百四十里
 祁山在县北十五里名山记县居此山之南故名祁
 阳
 乌符山在县北六十里宋逸士蒋晖所居有吕嵓题
 壁诗白玉蟾镇蛟符
 四望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山最高登
 其巅望见衡邵永道四郡
 三台山在县东北十五里三峰秀出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0531-0350b.png
 白鹤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明一统志昔楚白公出奔
 避此其末孙屈处静炼丹绝顶跨鹤仙去仙坛丹灶
 存焉
 云头山在县东北四十里
 石门山在县东北九十里高岩夹立一水涌波又名
 峡山有似三峡也
 排山在县东北百里为衡祁两县界置驿
 石燕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水经注湘水又东北得□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0531-0350c.png
 口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
 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风雷相薄则石
 燕群飞颉颃若真燕矣罗君章曰今燕不必复飞也
 九域志祁阳县有石燕山
 竹岭在县东六十里
 熊罴岭在县北三十里
 楼真岩在县北三十里
 灵岩在县东北六十里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0531-0350d.png
 雷泽洞在县西七里
 狮子垘在县南一里湘江之侧有巨石状如狮子古
 谶云狮子衔毬出状元明成化庚子水泛垘口沙壅
 如圆毬时姚江王华馆于邑宁良家明年辛丑华廷
 对第一遂应其谶云
 镜石浯溪考在磨崖碑之左以溪水拭之可鉴人须
 眉昔有窃去者石遂暗归则明彻如故吴璥祁阳石
 镜铭楚之南粤之北惟祁之阳懿厥质江山千里何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0531-0351a.png
 咫尺天之苍苍其正色
 祁水在县东即宝庆之馀溪水也入县境东北流九
 十里至县城北入湘水罗含湘中记零陵有祁水注
 湘水经注湘水径祁阳县南馀溪水注之水出西北
 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其水扬清汎浊水色
 两分
 清江水在县东百里源有七泉流至归阳市与白河
 江合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0531-0351b.png
 白河江水在县北百里源出马江步大泉陂流至两
 江口会清江合流入湘清江水绿白河江水白如泾
 渭两分天下名胜志浯溪流入湘江有清江白河江
 及三江水皆注之
 浯溪在县南五里唐元结刺道州爱其山水因家焉
 作大唐中兴颂颜真卿大书磨崖石刻之溪上有峿
 台唐亭浯溪考自双井发源绕漫郎宅过渡香桥北
 入湘范成大骖鸾录浯溪近山石涧也喷薄有声流
卷十一 第 63a 页 WYG0531-0351c.png
 出江中临江石厓数壁才高寻丈中兴颂在最大一
 壁碑之上馀石无几所谓石厓天齐者丹鉊总录浯
 水有二北浯在琅琊南浯在九疑零陵陆容菽园杂
 记浯溪峿台唐亭皆在今永州府祁阳县治南五里
 唐元结次山爱其胜异遂家其处命名制字皆始于
 结字从水从山从广曰吾者旌吾独有也
 溘浪滩在县东八十里滩上有潭潭底有巨钟一巨
 锅一有时而鸣锅鸣则旱钟鸣则雨
卷十一 第 63b 页 WYG0531-0351d.png
 龟潭在县东二里深不可测明一统志昔人有龟潭
 二字刻于崖上
 甘泉在县治北一里许水色深靓甘芳清冽湘南第
 一泉也邹浩甘泉铭山下出泉其甘如醴井冽而食
 大国百里莫之令而自均民到于今受其利云行雨
 施自今伊始水不可以中止其孰止之
 寒泉在县西南元次山文编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
 有寒泉出于石穴峰上有老木寿藤垂荫泉上近泉
卷十一 第 64a 页 WYG0531-0352a.png
 堪戙维大舟惜其蒙蔽不可得见踟蹰行循其水本
 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太寒故名曰寒泉
  东安县
 象鼻山在县东一里
 八十四山在县北一百五十里山周四十馀里卢洪
 水出焉经此山者凡八十四涉故名
 赤石山在县西五里岩石皆赤
 金凤山在县西三十里上有天宁寺
卷十一 第 64b 页 WYG0531-0352b.png
 唐帽山在县北一里
 黄华山寰宇记昔有猎者于此见二鹿俄有人问云
 见二马否答曰但见二鹿其人曰吾为虞帝五至衡
 山与安上道士相闻是吾二马也
 狮子岭在县东三十里
 金字岭在县西四十里下有舜庙亦名舜峰
 诸葛岭在县南三里明一统志先主牧荆州遣诸葛
 亮督零陵长沙桂阳三郡调赋屯驻于此
卷十一 第 65a 页 WYG0531-0352c.png
 石牛岭在县北一百十里
 龙岩在县北一百里明一统志相传昔有樵者遇黄
 衣九老曰吾九龙居此久矣语讫不知所在
 卢洪江水在县东源出清化乡流入零陵高溪江口
 入湘
  道州
 元山在儒学后以唐李合宋吴必达乐雷发三状元
 得名
卷十一 第 65b 页 WYG0531-0352d.png
 安定山在州西二十里宋周惇颐故宅在其麓山西
 石壁刻道山二大字
 营山在州西四十五里隋书地理志营道县有营山
 九域志县有营道山
 五老山在州西北五里山下有五龙井详祠祀
 潇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白鸡山在州西北六十里与广西全灌诸山联接
 穿岩在州西三十里一名月岩名山记东西两门通
卷十一 第 66a 页 WYG0531-0353a.png
 道岩前有石如走猊伏犀其状不一明王会月岩图
 记自东观之如月上弦自西观之如月下弦就中观
 之如月之望随行进退盈亏万状
 斑竹岩在州南五十里述异记昔舜南巡葬苍梧之
 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协哭泪下沾
 竹竹文上为之斑斑然
 含晖洞在州南五里唐刘禹锡记薛景晦为道州得
 异境有石室穹然如夏屋因名曰含晖钱邦苞记洞
卷十一 第 66b 页 WYG0531-0353b.png
 内镌周惇颐同邻人蒋瓘陈赓欧阳丽治平四年三
 月六日同游道州含晖洞二十八字
 窊尊石在州东唐元结集州东左湖湖东有小石山
 山巅有窊石可以尊乃作亭尊上又诗巉巉小山石
 数峰载窊亭窊石堪为尊状𩔖不可名
 五如石在州东唐元结序涍泉之阳有怪石焉名之
 曰五如建五如亭郡国志五如石在道州左北岸前
 后左右及登山巅皆相似故以五如名
卷十一 第 67a 页 WYG0531-0353c.png
 祁寮石郡国志在道州子城西开元寺前江东王安
 中谪居每乘舟往来在上刻祁寮维舟石五字
 濂溪在州西二十里道山之下宋周惇颐世家其间
 宋史周惇颐传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
 溪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名山记道山下有石窦
 深广不可穷有泉溢窦而出者濂溪也按今江西九
 江府濂溪周子诗云吾欲固易足名廉朝暮箴又苏
 轼诗云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则九江自为廉溪
卷十一 第 67b 页 WYG0531-0353d.png
 而营道乃濂溪也
 庳滩在州宜阳乡舟行至此入泷有险滩二十四巫
 滩麻滩流滩其尤也
 爱莲池在州儒学西濂溪书院之北
 知时泉在州望仙门内明一统志凿石像龙以导其
 流夏至则盈秋分则涸宋绍兴间郡守辛敩建亭泉
 上
 七泉在州城东唐元结七泉铭序凡人心若清惠必
卷十一 第 68a 页 WYG0531-0354a.png
 忠孝守方直终不惑也故名五泉其一曰潓泉次曰
 𣷡泉次曰涍泉汸泉淔泉欲来者饮漱其流有所感
 发矣一曰漫泉自旌漫浪也一出东山命曰东泉
 圣脉泉在州西濂溪故里名山记清冷莹彻如飞霜
 喷玉大旱不涸积雨不溢知州方进刻其上曰圣脉
 故人呼圣脉泉
  宁远县
 九疑山在县南六十里亦名苍梧山山海经南方苍
卷十一 第 68b 页 WYG0531-0354b.png
 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
 零陵界中郭璞曰山今在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峰
 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汉书武
 帝纪注九疑山半在苍梧半在零陵又地理志营道
 县九疑山在南水经注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
 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岨异岭同势游者疑
 焉故曰九疑山唐元结集九疑山方二千馀里四州
 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亦曰
卷十一 第 69a 页 WYG0531-0354c.png
 舜登九疑疑巳而悲从人有作九悲之歌因谓之九
 疑有九水出于山中四水南流注于南海五水北注
 合为洞庭若度其高卑比洞庭南海之崖直上可二
 三百里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则几焉九疑山图说九
 峰箫韶女英石城娥皇朱明桂林华盖巴林石楼也
 明一统志九峰之外障曰万岁山
 天门山在县东南四十里
 追凉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卷十一 第 69b 页 WYG0531-0354d.png
 舂陵山在县东北七十五里五山相接舂水出焉
 石梯岭在县西北八十里
 玉琯岩在县南九疑山去舜源峰五里晋书律历志
 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璟于泠道舜祠下得玉琯十
 二上于朝
 高士岩在县南舜祠之西明一统志旧名野猪岩亦
 名啸父昔有猎者见群豕逐入岩不见因得乐器一
 部无为观道士献于朝
卷十一 第 70a 页 WYG0531-0355a.png
 龙岩在县西南丹桂乡
 紫虚洞在县南唐道州刺史薛伯高命曰斜岩宋至
 道初太守张观改名有寇准题名
 碧虚洞在县南亦名嘉鱼洞唐元结名曰无为洞上
 有李峤篆刻中有水通九疑山之碧虚桥南注舜溪
 彭祖石在县南明一统志地名彭祖村有池池内有
 石若钓矶上有人迹世传彭祖尝至此
 舜源水在县南六十里源出舜源峰流至县东西折
卷十一 第 70b 页 WYG0531-0355b.png
 西北与沲潇二水合流经府城入湘
 舂水在县北源出舂陵山又名都溪水流经衡州府
 入湘罗含湘中记零陵有舂水注湘水经注都溪水
 入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径其县西县本泠道县
 之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又西与五溪俱会县有
 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溪门故曰都溪也西北流
 径泠道县北又北流注于湘水也
 天湖在九疑山九疑志在麓床三级之上水常自溢
卷十一 第 71a 页 WYG0531-0355c.png
 中有禽大如雁锦羽尾长六尺湖东有洞洞左右二
 石人如冠剑而立
 采药池在县北五里
 青涧王歆之神境记九疑山过半路皆行竹松下夹
 路有青涧涧中有黄色莲花芳气竟谷
  永明县
 亭山在县治后一里
 白塔山在县西五里唐武德中置县治于此
卷十一 第 71b 页 WYG0531-0355d.png
 镇峡山在县西六十里为入粤通衢
 大掩山在县北十五里掩水出焉
 白鹅山在县西北十五里
 都庞岭在县北五十里通典道州江华郡有都庞岭
 今谓之永明岭明一统志东北连掩山西南连荆峡
 镇其绝顶曰都逢土人语讹呼逢曰庞
 遨水在县西南源出广西富川县木马山流入县界
 掩水在县西北源出大掩山东流与沲水合经三江
卷十一 第 72a 页 WYG0531-0356a.png
 口与潇水舜源水合
  江华县
 沱山在县治后旧名三华土人谓之凤岭
 吴望山在县南五十里九域志江华有吴望山明一
 统志旧名秦山吴孙权未建号时山忽有声如雷因
 开洞穴石有文彩权以为瑞唐天宝中改名吴望山
 冬冷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接粤西贺县界
 歌父山在县东南五十里盛弘之荆州记冯乘县有
卷十一 第 72b 页 WYG0531-0356b.png
 歌父山传云老父少不娶妻而善于讴歌年八十馀
 病将终命乡里六七十人与上穴中邻人辞归老父
 歌而送之声振林薄响遏行云
 白芒岭在县西通典道州有氓渚岭今谓之白芒即
 五岭之一也
 阳华岩在县东南五里宋黄潜狮子岩记潇湘水石
 之富甲于天下元次山作阳华岩铭谓其下可家焉
 暖谷在县南五里寒亭之侧蒋之奇记方盛寒入此
卷十一 第 73a 页 WYG0531-0356c.png
 谷中其气温然虽挟纩炽炭不若也
 沱水在县东九域志江华县有沱水明一统志源出
 九疑山石城娥皇二峰流至县别为二又十里合为
 一经三江口合潇水舜源水北流入湘
 砯水在县东南源出九疑山女英峰与沱水合水中
 多石湍急有声
 秦水源出吴望山广舆记水声呜咽如秦陇
  新田县
卷十一 第 73b 页 WYG0531-0356d.png
 凤凰山在县东一里又名鹧鸪山
 鳌鱼山在县南五里
 五龙山在县北二十里
 迁官岭在县西十里上有峻石名曰迁官
 
 
 
 湖广通志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