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531-028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卷十
  山川志
襄阳府
  襄阳县
 凤凰山县东五里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废
 白马山县东十里下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
 习家池后山简日饮其上更名高阳池南雍州记每
卷十 第 1b 页 WYG0531-0289d.png
 年三月三日刺史褉饮于此
 谷隐山县东十三里习凿齿隐此一作谷隐
 玉山县东三十里
 鹿门山县东三十里汉光武梦苏岭山神命习郁立
 神祠刻二石鹿夹道口故名汉庞德公唐庞蕴孟浩
 然皮日休俱隐于此
 阳桥山县东五十里近桥故名春秋传楚为阳桥之
 役
卷十 第 2a 页 WYG0531-0290a.png
 虎头山县南三里山上有汉昭烈濯笔池金史乌珠
 驻马此山筑鹿门新城等堡
 凤山县南五里唐书孟浩然传樊泽曾为刻碑凤林
 山南即此
 岘山县南七里襄阳耆旧传晋羊祜每登此山置酒
 尝谓从事邹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哲登
 此山者多矣皆湮灭无闻对曰公德冠四海闻望当
 与此山俱传祜殁襄阳人感其德立祠刻碑于其上
卷十 第 2b 页 WYG0531-0290b.png
 唐孟浩然有诗
 山在县南十里下有习家池上有望海亭
 匾山在县南十里
 百丈山县南三十里旧传有麝香兽栖止刘表尝遣
 人采药遇坎穴得麝香数斗如石莲馨香芳馥非人
 间所有元兵逼襄阳宋来兴国以百艘侵百丈山即
 此
 龟山县西南五里括地志襄人上巳日来游多卧其
卷十 第 3a 页 WYG0531-0290c.png
 上谓可免灾
 望楚山县西南八里旧有三名曰楚山马鞍山筴山
 图经秦与齐韩魏攻楚方城秦君登山以望楚因名
 一云宋武陵王骏屡登陟以望见鄢城改今名晋刘
 弘山简九日尝登高于此
 募旗山县西南十里相传昔有兵卒于此募旗故名
 或云其形似旗其山起伏九里又名九里山
 伏龙山县西南二十里宋曾巩知郡事尝祷雨于山
卷十 第 3b 页 WYG0531-0290d.png
 有应
 桃花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旧传山有桃千树故名
 襄山县西五里以水驾山而下故名
 七里山 大城山俱县西七里
 阿头山县西十里下有曲隈相传昔郑交甫遇仙女
 解佩处
 万山襄沔记以岘山万山紫盖山为三岘
 马鞍山即刘弘山简宴处在县西四十里
卷十 第 4a 页 WYG0531-0291a.png
 隆中山县西三十里有隆中书院遗址即孔明读书
 处有十景曰三顾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甫岩
 控膝石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庵
 土门山县西四十里其形如门
 鹤子山县西五十里近鹤子川故名
 独乐山县西北六十里水经沔水又东径乐山即此
 孔明每登游好为梁父吟
 方山县西北下有水曲之隈乃汉女昔游处张衡南
卷十 第 4b 页 WYG0531-0291b.png
 都赋游女弄珠汉皋之曲即此
 紫盖山县西北五里宋改名中岘山
 柳子山县北七里
 陈庄山县北三十里
 梅林山县北四十里
 谢公岩县西南五里昔谢希逸游此故名
 岘岩县西南七里
 楚岩县西南十里
卷十 第 5a 页 WYG0531-0291c.png
 黄龙洞 风洞俱县南三十里
 白马洞县南(阙/)
 鹿门洞县南三十五里
 仙女洞县西北三十里
 碧云洞县西五里檀溪南
 汉江由均州历光化县西北里许别入榖城县径绕本
 县又经宜城东四里入安陆府境
 淳河县东三十里
卷十 第 5b 页 WYG0531-0291d.png
 滚河县东六十里
 唐河县东二百里源出河南南阳府唐县入汉江
 清泥河县西北三十里
 七里河县北七里东流入白河
 白河 清河俱县东北十里
 泥河县东北九十里
 襄水县西北五里源出柳子山北流为檀溪南流为
 襄水又名涑水
卷十 第 6a 页 WYG0531-0292a.png
 檀溪县西十里汉昭烈乘的卢过此彭年林水录云
 溪水出自鸭湖北经汉阴溪之阳为徐元直崔州平
 故宅习凿齿答谢安书每省家舅于檀溪念崔徐之
 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弥日
 五娘子洲县东五里
 蔡洲县东汉水中后汉蔡瑁居此
 虎尾洲县南三十里
 解佩渚县西十里郑交甫遇江妃解佩处
卷十 第 6b 页 WYG0531-0292b.png
 斩蛟渚县北郡守邓遐斩蛟处
 铁窗口府城西北四里樊城西
 田塍港县东南三十里
 隆盛港县东南四十里
 沙河港县南四十五里
 土山港县南五十里
 石牌港县西三十里
 竹筱港县北三十里
卷十 第 7a 页 WYG0531-0292c.png
 黄龙港县东南四十五里
 岘潭县南
 鱼浦潭县南八里
 沉碑潭县西北五里南部新书晋杜预南征纪功勒
 为二碑一立万山上一沉万山下潭中
 万人潭万山下
 黑龙池县东五里
 习家池县南八里襄阳记岘山南习家有大鱼池山
卷十 第 7b 页 WYG0531-0292d.png
 简每临此辄大醉归曰此我高阳池也城中小儿歌
 之曰山公何所往来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
 所知
 濯笔池县西虎头山上汉昭烈濯笔于此
 白马泉即习家池县东南十里
 甘泉县西南七里岘山上
 饮马泉县西南十里
 孝义井县城内以唐孝子尹怦得名
卷十 第 8a 页 WYG0531-0293a.png
 韩公井唐韩思复传襄州有昭王井传言服者死人
 虽渴不敢饮韩朝宗移书谢神自是饮者无恙人便
 号韩公井
 王粲井在习家池杜诗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葛井县西二十里
  宜城县
 毓秀山儒学后
 五车山县东二十里俗传有庞德公舁金弃此山下
卷十 第 8b 页 WYG0531-0293b.png
 鸡鸣山县东三十五里相传真武游此值鸡鸣故名
 两乳山县东三十里有龙潭古寺两山如乳状
 两耳山以形似名
 天龙山俱县东四十里有天龙坑
 卧牛山县东五十里
 南泉山县东七十里山南有泉
 铁砧山县东八十里
 偏头山鸡鸣山东
卷十 第 9a 页 WYG0531-0293c.png
 赤山县东南五十里土石皆赤下有深潭相传吕尚
 尝钓于此名钓鱼洞
 覆船山县南四十里
 凤凰山县南四十四里
 鹞子山牛心山南上有风洞
 牛心山县西南二十里
 女冠山县西南二十五里
 紫盖山县西里许
卷十 第 9b 页 WYG0531-0293d.png
 菜公山县西二十五里土产仙韭故名
 石梁山县西三十里上有庞德公祠
 蚌山县西三十五里山形似蚌
 王家岭县东里许
 走马冈县东南六十里
 赤湖冈县南五十里
 古羊冈县西北四十里
 夫子垭去城四十里相传夫子曾游此
卷十 第 10a 页 WYG0531-0294a.png
 上滴水岩五车山下有伍子胥庙
 下滴水岩赤山下
 卧虎岩县北
 仙人洞赤山半岩阔丈许相传有仙居此
 臭湖故襄城东
 杨柳湖县东一里
 泰山湖县南一里
 石子湖县南四十里
卷十 第 10b 页 WYG0531-0294b.png
 天鹅湖县西十五里
 糠皮湖县西北七里
 磨珠湖县北二里相传有龙磨珠于此
 长渠县西四十里曾巩记荆及康郎楚之西山水出
 二山之间秦白起攻楚壅水为渠以灌鄢即此
 潘家河县东七十里
 蛮河县西南四十五里发源房县界经南漳入县西
 南至破河脑入汉江按春秋时名鄢水左传楚屈瑕
卷十 第 11a 页 WYG0531-0294c.png
 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后曰夷水水经所谓汉水
 又南径宜城县东夷水注之是也又其后曰蛮水郦
 道元谓避桓温父名故改曰蛮水
 交丫滩在破河脑因蛮河水出汉二水交流故名
 灌子滩县北二十里
 连四洪滩灌子滩下一滩四洪相连
 拖鎗港县东十里
 阴港 朱家港俱县东三十里
卷十 第 11b 页 WYG0531-0294d.png
 王成港县东五十里
 清水港县东南十五里
 练港县东南四十里
 龙潭港县西南里许
 毛家港县北二十五里
 莲花池去县里许报恩寺前
 洗马池县东南六十里相传关忠义洗马处
 龙池县南十五里韩愈宜城驿记所谓白起堰是也
卷十 第 12a 页 WYG0531-0295a.png
 月牙池县西二十里
 金沙泉县东二里其水造酒甘美世谓宜城春又名
 竹叶春今塞梁元帝诗宜城酝酒今朝熟停鞭系马
 暂栖宿温岐诗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交交
 皆咏此
 珍珠泉县东七十里入汉江
 南泉县东九十里入汉江
 双池泉县西南二十里
卷十 第 12b 页 WYG0531-0295b.png
 甘泉井县城中
 杜康井县东
 关王井县东六十里
 八角琉璃井县南二里
 林公井县西门外
 朱公井县西仓边
 千佛井报恩寺北
  南漳县
卷十 第 13a 页 WYG0531-0295c.png
 玉溪山县治前其峰高峻有溪水声淙淙如玉佩故
 名
 舞旗山县东三十里
 八叠山县东南六十里晋司马懿凿山开道屈曲八
 叠
 四望山县南三十里一名太府山东望襄阳西望房
 陵南望荆门北望谷城皆见故名
 清溪山县南六十里其山高峻东有泉郭璞尝游此
卷十 第 13b 页 WYG0531-0295d.png
 赋诗清溪千馀仞中有一道士
 老鸦山县南七十里上接文阳洞下接三泉山周回
 四十馀里洞险峻幽深人不可近相传神农所居祷
 雨有应
 凤凰山县西三里
 十会山县西十五里
 鸡头山县西百八十里北临漳水一名临漳山
 荆山县西北八十里通典南漳汉临沮地有荆山相
卷十 第 14a 页 WYG0531-0296a.png
 传周卞和宅上有抱璞岩左传昭四年司马侯曰荆
 山九州之险十二年右尹子革曰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寰宇记荆山顶上有池乔松翠柏列绕其旁
 羊角山县西北百二十四里
 司空山县西北百三十里
 七里山县北五十里
 一锹岩县西南里许
 仙女洞荆山上抱玉岩东去县八十里
卷十 第 14b 页 WYG0531-0296b.png
 圣马洞县西南一里有石室可容三十人旧传有白
 马饮水其中故名
 笋石县北五十里石门寺内石上生成玉兔望月又
 生笋纹数茎
 清凉河县东十二里源出西溪洞与蛮河合
 漳河县南百三十里其水由当阳境入汉江
 蛮河县西南一里发源自房县经南漳入宜城西南
 六十里入汉江
卷十 第 15a 页 WYG0531-0296c.png
 沮水县南五十里王粲登楼赋倚曲沮之长洲即此
 潮水县西百里水一日一潮
 珍珠池县西南二十里人于池旁蹴嘑则四围水涌
 如珠
 一碗泉县西二百里
 三涌井灵泉寺内晋时僧聪达见此井祝曰吾教若
 兴水涌者三果如其言故名
  枣阳县
卷十 第 15b 页 WYG0531-0296d.png
 武王山县东五十里唐书地理志舂陵有霸山即此
 相传楚武王游猎处
 赤眉山县东八十里传赤眉尝军此地名北寨
 资山县东南六十里深邃阔远可以耕种脩篁大木
 环山之民皆资焉故名
 狮子山县南四十里上有汉光武庙
 无量山县南七十里
 青山县西南六十里
卷十 第 16a 页 WYG0531-0297a.png
 瀴源山县西南七十里上有二石名东西石虎
 大阜山县东北五十里上有仙人晒药台洗药池
 椒山县东北六十里上有寺
 甘泉山县东北七十里地肥而水甘故名
 九十九冈县东北二十五里宋邢居实诗岐路剧羊
 肠重冈九十九
 华阳河县东四十里
 白河县南四十里
卷十 第 16b 页 WYG0531-0297b.png
 中河县南五十里
 沙河县西南一里元张翥诗沙河岸边秋草白即此
 镇北河县北八十里
 瀴水县东五十里西流入汉江西魏置瀴河县以此
 浕水县南三十里源出浕山汉张衡南都赋滍澧𤄶
 浕是也
 蔡子池县北半里相传汉蔡伦造纸池
 汝泉县南八十里
卷十 第 17a 页 WYG0531-0297c.png
 义井县西北七十里
  榖城县
 赤山县东南八十里丹崖壁立下临汉水故名
 永安山县东南九十里
 老军山县南十里
 高亭山县南十五里上有高临庙
 屏风山县南五十里相传白玉仙人得素书于此
 金牛山县南八十里唐广德寺铸钟以牛负之路经
卷十 第 17b 页 WYG0531-0297d.png
 于此故名
 薤山县西南八十里山有孤竹三茎三年生一笋笋
 成竹枯代谢不巳每诸山云起此山无云终不雨人
 以为验
 倒驴山县西九十里高峻险绝行者驴每倒死故名
 开林山县西北四里汉萧何子封筑阳侯建国此山
 下
 谷山县西北十里有古谷城即春秋谷伯绥旧国又
卷十 第 18a 页 WYG0531-0298a.png
 有谷神山在县西十里上有石城
 界山县西北百二十里
 黑水河县东六十里
 白石河县西南三十里中有白石
 黄土河县西南三十五里
 乾汉河县北五里
 古洋河县东北一里
 粉水在县南雍州记云萧何夫人于此渍粉鲜洁异
卷十 第 18b 页 WYG0531-0298b.png
 于众水故名时人呼为粉青河又俗称南河东南入
 汉江
 沅漕洲县东五里
 小樊洲县南七十里
 卧牛池县南八十里
 古灵泉县南五十里古灵寺旁
 灵泉广德寺后
  光化县
卷十 第 19a 页 WYG0531-0298c.png
 马窟山县东五里中有石窟荆州图记汉时有白马
 数匹从此窟出形小似滇池马故名
 固封山县西北十里本名崇山唐改今名
 三尖山县西北六十里盘折幽邃抵河南南阳府境
 牛头山县北五里今名麒麟山
 杏儿山县北七十里多产杏
 蒿堰河县东南三十五里
 陡沟河县南三十里
卷十 第 19b 页 WYG0531-0298d.png
 泥河县北十里
 龙潭县西北五里
 黑龙潭县北五里
  均州
 乌头山州东三十里
 大观山州东南三十五里
 小观山大观山下
 大岳太和山州南百二十里水经注武当山一曰太
卷十 第 20a 页 WYG0531-0299a.png
 和山亦名嵾山又曰仙室荆州图副记山形特秀异
 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药石延年者萃
 焉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遁于此故亦曰谢
 罗山其峰最高者为天柱昔真武曾栖止修炼于此
 后人谓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更名武当其紫霄南岩
 舞龙真庆旧有宫元末燬于兵明永乐中改今名建
 太和南岩紫霄舞龙玉虚等宫观天柱巅冶铜为殿
 范以泥金恢宏壮丽副于五岳嘉靖间赐名元岳周
卷十 第 20b 页 WYG0531-0299b.png
 八百馀里为峰七十二岩三十六洞三十四台五井
 五泉三潭十四天门三洞天一福地一
 石阶山太和山内一名华岳地肺
 宝盖山 赤山 龙山 炮山 元望山 横山
 黄峰山 庙垛山 大界山 小界山 二陇山
 大龙山 康家山俱太和山七十二峰外
 鹤鸣山太和西
 外朝山太和后外向
卷十 第 21a 页 WYG0531-0299c.png
 远山州西北二十里
 方山州北十五里
 冷水山州北三十里上有泉性冷味清
 天柱峰 显定峰 万丈峰 狮子峰 皇岩峰
 中笔峰 紫霄峰 雷石峰 贪狼峰 巨门峰
 禄存峰 文曲峰 廉贞峰 武曲峰 破军峰
 中笏峰 千丈峰 大莲峰 小莲峰 大笔峰
 小笔峰 落帽峰 白云峰 紫盖峰 松萝峰
卷十 第 21b 页 WYG0531-0299d.png
 桃源峰 隐仙峰 叠字峰 金鼎峰 伏龙峰
 舞龙峰 灵应峰 阳鹤峰 健人峰 太师峰
 太傅峰 太保峰 始老峰 真老峰 皇老峰
 玄老峰 元老峰 仙人峰 隐士峰 大名峰
 中鼻峰 聚云峰 手扒峰 竹筱峰 槎牙峰
 灶门峰 九卿峰 伏魔峰 玉笋峰 拄笏峰
 大彝峰 把针峰 丹灶峰 天马峰 鸡鸣峰
 鸡笼峰 眉棱峰 复朝峰 香炉峰 九渡峰
卷十 第 22a 页 WYG0531-0300a.png
 展旗峰 金锁峰 青羊峰 七星峰 系马峰
 会仙峰 茅阜峰以上俱均州太和山计七十二峰
 九里冈州境
 玉虚岩 太子岩 崇福岩 滴水岩 灵应岩
 灵虚岩 紫霄岩 卧龙岩 尹喜岩 隐仙岩
 太上岩 沈仙岩 歘火岩 黑龙岩 白龙岩
 黑虎岩 风岩 皇后岩 白云岩 三公岩 朱
 砂岩 天马岩 藏云岩 隐士岩 云母岩 杨
卷十 第 22b 页 WYG0531-0300b.png
 仙岩 常春岩 集云岩 书字岩 谢天地岩
 北斗岩 升真岩 碧峰岩 九卿岩 雷岩 仙
 龟岩以上俱均州太和山计三十六岩
 白龙洞 雷洞 桃源洞 花花洞 试剑洞 磨
 针洞 试心洞俱太和山
 浍河州南六里
 浪河州南九十里
 响河州北十里
卷十 第 23a 页 WYG0531-0300c.png
 赵峪河 西河 蒿口河 梅溪河 白浪河 淄
 河 小淄河 黄沙河 屈原河 界河
 均水州东汉地理志丹水东流入均水
 沧浪水按易氏曰均州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水中有
 沧浪洲又名沧浪水盖汉沔合流即禹贡又东为沧
 浪也
 中洲州西北五里
 沧浪洲州东北四十里
卷十 第 23b 页 WYG0531-0300d.png
 浮洲
 乱石滩州东南十五里水中乱石簇立如铓
 石门滩州东南二十里
 磨针涧州太和山北相传真武修炼久之未契亟欲
 出山至涧遇老妪操铁杵磨针问曰难乎妪曰功至
 自成真武大悟
 黑龙潭太和山紫霄涧中
 白龙潭在太和山
卷十 第 24a 页 WYG0531-0301a.png
 天池 太乙池 苍水库池 上善池 上龙池
 炼丹池 饮马池 日池 月池俱太和山
 白花泉在太和山 甘露泉 益人泉 烈士泉
 金泉宋王齐有记 参斗泉相传二星所临
 龙井在太和山
 甘露井太和山玉虚宫内
郧阳府
  郧县
卷十 第 24b 页 WYG0531-0301b.png
 沧浪山县城山横似舟产古松三株下有圣水寺
 龙门山县东九十里两岩对峙如门水从中出可通
 楫
 古塞山县东南八十里战国时楚城此以备秦今名
 大塞山
 天马山县南二里又名天马崖旧传崖裂出天马王
 三字
 宝盖山县南三里又名西山上有石虾蟆仓卒视之
卷十 第 25a 页 WYG0531-0301c.png
 了不能辨山北有崖旁视之一穴甚明号星牖
 羊尾山县西百五十里
 白龙山县西二百二十里上有石盘如龙
 鸦鹘山县西北二里
 三台山县西北八十里
 锡义山县西北百八十里一名天心山道书福地记
 天心之山方圆百里四面有门上有石坛相传列仙
 所居山高谷深多产蘅其草风至不动风静反摇
卷十 第 25b 页 WYG0531-0301d.png
 黎子山县北七十里
 斧山县东北二十里
 雷峰山县东北六十里
 风火山县东北六十五里
 石鸡山县东北七十二里
 红岩县东南二里旧名赤壁龙滚滩侧高峻色赤日
 光霞彩朝夕掩映为一郡胜槩云
 尖岩县南百五十里峭削屹立千尺
卷十 第 26a 页 WYG0531-0302a.png
 仙女洞县境内
 武阳洞县西五十里悬崖深邃旱祷多应
 远河县东五十里
 龙门河县东六十里源出龙门山
 神定河县东南二十里源出竹山县流入汉江
 将军河县南百五十里北与红石河合流入汉江
 堵河县西三十里
 赵河县北七十里西流至府东为盛水堰溉田百亩
卷十 第 26b 页 WYG0531-0302b.png
 沄洲县东南五里
 龙滚滩县东二里相传有龙降于此
 马嘶泉县东北百四十里相传汉光武屯兵处有马
 忽嘶于地掘之得泉元至正间立有黑龙庙
 灵源井县明伦堂东教授林典所凿
 通益井县东城角指挥蔡洪凿
 品字井县前知县戴琰凿
 胡公井县前知府胡伦凿
卷十 第 27a 页 WYG0531-0302c.png
  房县
 牛心山县东二里
 青峰山县东八十里
 见日山县东百里
 十盘山县东百四十五里
 倒驴山县东二百里高险上有张果老倒驴迹
 建鼓山县东南二百里袁崧记云登勾将山见马鬣
 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国志建鼓与马騣山相接冬
卷十 第 27b 页 WYG0531-0302d.png
 夏积雪
 南山县南三里宋陈与义避兵奔此有诗
 石门山宋陈与义诗石门泄风无旦夜古木截道藏
 雷雨
 定山宋吴曾漫录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园三十六
 所俱县南七里
 南荒山县南十五里
 阜山县南百五十里左传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
卷十 第 28a 页 WYG0531-0303a.png
 至于阜即此
 望夫山县南二百里
 景山山海经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北归必经其上因
 名为雁塞山寰宇记房陵有三十五溪三十四山此
 其发源处也
 房山县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屋如房
 九室山县西四十里相传陈抟修炼处
 黄竹山县北百里竹色皆黄
卷十 第 28b 页 WYG0531-0303b.png
 杨子山县北百里
 马嘶山县北百三十里最高险马陟其巅则嘶
 香耳山县东北百里
 明月山去县四十里下有崖志公修行处夜望光如
 朗月
 瑶峰岭县东二百五十里
 志公岩县西四十里相传志公结庵处
 湖溪岩县西北十五里
卷十 第 29a 页 WYG0531-0303c.png
 八渡河县境内源出滴水崖流入汉江旁有八河渡
 马栏河县东三十里
 南枧河县西一里
 北河县北一里
 沮水县南五里源出景山东流入汉江左传江汉沮
 漳楚之望也
 粉水县东北五十里雍州记萧何夫人于此渍粉鲜
 洁异于诸水俗名粉渍水又盛弘之荆州记筑阳县
卷十 第 29b 页 WYG0531-0303d.png
 西有粉水源出房陵县取其水为粉鲜洁异于锦水
 故因名粉水
 小汤池县东十里青崖山下
 大汤池县东十五里土地岭东山下四时常温澄澈
 愈痼疾疮癣
 汤泉县东五里宋洪迈夷坚志泉中有朱砂
 八角琉璃井县西南隅上有真武庙
  竹山县
卷十 第 30a 页 WYG0531-0304a.png
 霍山县东三里
 方城山县东四十里山上平坦四面绝固山南有城
 周十馀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楚使卢戢
 黎侵庸地方城即此
 香炉山县东南五十里
 龙祇山县南二里旧道士王若冲于此山服柏叶上升
 鸡公山县南三里
 上庸山县西南四十里上庸水源出此雄峻为一方
卷十 第 30b 页 WYG0531-0304b.png
 镇古以上庸置邑
 庸城山县西五里庸人昔居于此上置鼓故又名悬
 鼓山与横鞍山相连
 筑山县西五里筑水所出汉昭烈屯兵筑口即此
 马鞍山县西五里
 鳌山县西十里
 黄茅关山县西十五里
 十转山县西二十五里
卷十 第 31a 页 WYG0531-0304c.png
 观山县西三十里
 燕子山县西三十五里
 宝峰山县西七十里
 女娲山县西九十里俗传女娲炼石补天处下有女
 娲庙宋刘光祖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洞谷声中一鸟
 鸣
 白马山县西百里水经注蜀孟达降魏文帝以为新
 城太守治房陵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达登
卷十 第 31b 页 WYG0531-0304d.png
 之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为上堵
 吟音韵哀切有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
 圣母山县西北三十里世传有圣母仙登此见恶蛇
 举而掷之迄今周回四十里无蛇
 中山县西北百五十里
 礜石山县北十里旧云山有礜石其白如雪
 仓乐山县东北百五十里昔有邑人徐元周积谷于
 此救饥乡人德之故名
卷十 第 32a 页 WYG0531-0305a.png
 九里冈县北七里
 鱼舵岩县西北百八十里
 韭菜岩县东北百里
 霍河县境合庸水即堵水
 北星河县北二里发源陜之白河界合水坪㟍峪观
 音沟诸水北来入庸水东注
 堵水县境一里源出陜西平利县界下流县东流入
 汉江
卷十 第 32b 页 WYG0531-0305b.png
 筑水县西五里源出筑山
 鳌水县西十里又名龟水其水多蛇龟邑人云莫饮
 鳌谷水水中有蛇龟
 上庸水县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南流入孔阳中有
 潭相传投石潭中雷雨即作
 孔阳水县西九十里源出檀溪岭水宜洗物除垢应
 刀剑亦甚利后周以此水名县
 秦口县东六十里
卷十 第 33a 页 WYG0531-0305c.png
 两河口县西南四十里官渡柿河二水至此相合故
 名
 一碗水县西二十里
 千尺井县境宋殷隐容家浚井千尺无水浚者不觉
 至一国题云梯仙国初得道者送此修行及还家巳
 三世矣浚者莫知所之
  竹溪县
 诰轴山县东隅
卷十 第 33b 页 WYG0531-0305d.png
 白岩山县东三十里
 马鹿山县东六十里
 竖棋山 峒崎山俱县东百六十里
 骑牛山县东南百二十里
 大峪山 五峰山俱县南十五里
 鼓圆山县南六十里两山相峙南为南鼓圆北为北
 鼓圆下各有洞
 红土一山县南百二十里
卷十 第 34a 页 WYG0531-0306a.png
 算盘山 白杨山俱县南百五十里
 张家山县南百八十里
 左旗山县西三十里
 望葫芦山县西百五里
 连钱山 鸡笼山俱县西北六十里
 上庸山县北十里雄峻为一方镇古以上庸置邑
 独松山县北四十里
 五星峰县治前
卷十 第 34b 页 WYG0531-0306b.png
 画屏峰县西五里
 车停冈县南十里
 椒林冈县北四十里
 白云岩县东十五里
 盐井岩县南百里
 风洞县东三十里
 北鼓圆洞 南鼓圆洞县鼓圆山之南北
 峒溪洞县西南三十里
卷十 第 35a 页 WYG0531-0306c.png
 水坪河县东三十里
 县河县东六十里
 樊停河县东北四十里
 住峪河县东南六十里
 柿河县东南百二十里
 浪河县南五十里
 南江河县南七十里
 小葛河县南百七十里
卷十 第 35b 页 WYG0531-0306d.png
 顺河 蚕河俱县南二百里
 竹溪河县西五里发源鸡山
 净峪河县东北五里
 两河口县东南七十里县河与龙堰河相连又名潭口
  郧西县
 南门山县南
 黄山县北里许
 槎牙山县东十里
卷十 第 36a 页 WYG0531-0307a.png
 石门山县东南十五里
 火车山县东南三十里
 娘娘山县西南八十里
 羊尾山县西南百五十里
 光点山县西六十里
 广顺山县北五里
 黄龙山在上津旧县东五十里山下有洞洞有泉祷
 雨辄应
卷十 第 36b 页 WYG0531-0307b.png
 赵湖山在上津东五十里
 嵩山在上津南六十里
 矿山在上津南百里产铁
 十八盘山在上津西百五十里高峻盘折十八盘方
 至其巅
 周恭山在上津西北二十里昔周恭耕此
 五峪山在上津北五里有五峰
 磨石岭县南二十里
卷十 第 37a 页 WYG0531-0307c.png
 界牌岭县西一里以南门背峪川分东西而岭居其
 中故名
 观军岭在上津南十五里
 悬鼓岩县西三里
 滴水岩县西三十里
 观音岩县西南三十里
 白岩在上津南百里
 如来岩在上津东北四十里内有佛像
卷十 第 37b 页 WYG0531-0307d.png
 老龙洞县西百八十里又上津南四十里亦有龙洞
 娘娘洞县西北八十里娘娘山下其泉九处出如沸
 鼎垂若素练声似震雷麓田悉资其灌溉
 仙人洞在上津西百一十里内有三教神像
 激浪河县东二里
 五里河县东二里至县前与天河合流入南门会汉水
 石门河县东南十五里空洞如门
 归仙河县东南五十里
卷十 第 38a 页 WYG0531-0308a.png
 芋门沟河县南五里
 南门河县南二里
 七里沟河县南三十五里
 火梅沟河冷箭流河俱县南五十里
 天河县西南一里
 小河县西门隅
 麦峪河县西北十里
 黄沙河县西北七十里源出上津县龙山入汉水
卷十 第 38b 页 WYG0531-0308b.png
 东河县西北八十里
 五里坪河县东北十里
 八道河县东北八十里
 箭河在上津东南二十里
 冷水河在上津东南八十里
 八里河在上津西南三十里
 罳峪河在上津西北五里
 汉水在县南五十里出嶓冢山经汉中东流至大别
卷十 第 39a 页 WYG0531-0308c.png
 入江
 吉水在县境源出陜西商县铁鹘岭过县西南百里
 入汉江俗呼夹河
 圣钟潭在天河内相传有钟飞入潭风雨则鸣
 动心潭在县西南一里其深莫测视之令人心悸
 月儿潭在县西北二十里
 相公池在县北七里宋相张士逊游览处
 莲花池在上津南八里
卷十 第 39b 页 WYG0531-0308d.png
 天池在上津西南百二十里上有泉并池有二亩许
 不由人力
 一碗泉在县北六十里有石孔大如碗泉自中涌出
 寒而清冽
 惠泽灵泉在上津龙王庙前
 方井在上津东关
  保康县
 笔架山县学前
卷十 第 40a 页 WYG0531-0309a.png
 蛇峪山去县五十步一名万朝山
 三十六榜山县东南十七里
 天马山县南十里
 石人山县南二十五里
 司空山县南八十里
 老架山县南百里
 楼鼓山县南百二十里
 马盘山县西南百里
卷十 第 40b 页 WYG0531-0309b.png
 冬瓜山县西四十里
 梭塞山县西百八十里
 万安山县西北十五里
 乌呼山县西北十五里
 五台山县西北十里
 三尖山县西北九十里
 万连山县北三里万峰相连叠翠可观
 悬壶岭县东南九十里
卷十 第 41a 页 WYG0531-0309c.png
 深溪河县东南百里
 鸡冠河县南百五十里
 板仓河县南五十里
 汤峡河县西三十里水温可愈疾一名汤羊河
 桑坪河县西百里
 大市河县西百二十里
 豆沙河县西北十五里
 粉青河县北三十五里
卷十 第 41b 页 WYG0531-0309d.png
 蒋口河县北四十五里
 清溪河县东北十五里
 苏泉县后山下知县苏惠和因山前疏凿民皆便之
 遂名
直𨽻归州
 楚台山旧城内楚襄王遇神女处建台其上
 卧牛山州东四里形如卧牛唐翰林李矗为刺史建
 亭其上
卷十 第 42a 页 WYG0531-0310a.png
 破石山州东十五里有大石破为十字登陟咸经其
 间
 鸡笼山州南二十里踞兵书峡口
 香炉山州南二十五里以形名
 龙王山州南六十里祈雨辄应
 牛角山州西一里
 八学士山州西十里山有八垤皆朝州治唐李矗建
 学士楼以对此山
卷十 第 42b 页 WYG0531-0310b.png
 野猪山州北十里在八学士山旁
 相公岭州东二里上有宋王宅址
 五老峰州署前一名文笔山
 铜鼓岩州南六十里悬岩上四乳突出以石击之其
 声清越
 兵书峡州东二十里汉诸葛武侯藏书处
 空舲峡州东四十里自州至长阳四百里内峡水奔
 流石碛险恶夏月水涨必空舲乃可上滩
卷十 第 43a 页 WYG0531-0310c.png
 白狗峡州南二十里两崖如削白石隐状𩔖狗唐杜
 甫诗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
 铁棺峡白狗峡东隋唐嘉话王果为雅州刺史舟经
 此峡仰见悬崖间一棺视之骸骨存焉旁有石志云
 三百年后水漂我将及长江垂欲堕欲堕不堕遇王
 果果怆然为殓葬而去
 都里峡州北五十里
 玉虚洞州南香溪二里内唐天宝中有人遇白鹿于
卷十 第 43b 页 WYG0531-0310d.png
 此薄而窥之有洞可容千人石壁异文成龙虎花木
 之状有石乳结成物象温润如玉左有二小洞名青
 莲水帘景极幽异
 莲花洞州南五十里中有石若莲花
 雷鸣洞叱滩中骇浪触石声若雷鸣
 乌牛石州前江中
 白马石与乌牛石相对
 铁心肝石大江峭壁悬石如伏肝
卷十 第 44a 页 WYG0531-0311a.png
 大江源出蜀之岷山由乌山经巴东入州出夷陵
 罗沱州西六十里有石可为砚
 夔沱即周武王封熊绎处今夔子国地
 五象溪州南十里有屈原碑嘉靖间被水冲没
 香溪州南二十里源出兴山至州左入大江传为昭
 君洗妆处按康熙初年会合三省官兵攻李寇于茅
 麓立塘运粮于此
 九龙滩州前怪石错出如九龙状
卷十 第 44b 页 WYG0531-0311b.png
 新滩州东二十五里原为坦地嘉靖间山圯两岸壁
 立大石横江怒涛如雷商贾必停舟卸装过此
 叱滩州西三里水石相激如喷叱声舟行至此多覆
 一名人鲊瓮黄庭坚诗命轻人鲊瓮头船
 莲花滩州南三里江水涌沸似莲花
 跃金滩兵书峡北宋寇莱公过黄牛峡夫人掷金簪
 于水默祷河伯舟至此有鲤鱼跃入舟剖之得簪
 洗马池得胜门外一里相传楚襄王洗马处
卷十 第 45a 页 WYG0531-0311c.png
 独清泉涌泉门外冬夏不涸清洁甘美
 清泠泉州东五里水极清泠
 濯缨泉州东南十里内有神蛇人秽其水蛇辄见
 楚王井楚台山北
 张公井州旧无贮水处明正德间张佥事伐石甃井
 人咸称便
 洗面井昭君洗面于此
  长阳县
卷十 第 45b 页 WYG0531-0311d.png
 石桥山县东三里
 莲子山县东四里
 金子山县南二里
 纱帽山儒学案山
 方山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山四面俱方有风穴口
 大如瓮夏则风出冬则风入春秋分则静袁崧云一
 名风井山重源浚发北注夷水清凉浚洌异于他溪
 纵伏暑之辰不敢澡濯
卷十 第 46a 页 WYG0531-0312a.png
 香花山县南三十里
 马鞍山县南三十五里
 芦黄山县西南教善里外交石门界
 雪山县西南教善里外交容美界
 巫灵山 宝尖山 绮黄山俱县西三十里
 石笋山县西四十里
 桑木山县西八十里
 石柱山 云绕山俱县西北
卷十 第 46b 页 WYG0531-0312b.png
 鸡公山县北四里
 青相山县北五十里
 若叶山 樱桃山 黄连山俱县北五十里
 龙角山清江北方域志山穴内有阴阳二石阴石常
 湿阳石常燥旱鞭阴石则雨涝鞭阳石则霁
 桃山安宁乡
 将军山隔江山势雄峻崖石如带铠甲状上有蔺将
 军庙
卷十 第 47a 页 WYG0531-0312c.png
 望川山山势高耸望见夷陵
 东峰岭县东一里
 马鬃岭县南八十里
 老鸦岭县西八十里
 青冈岭县西
 蒲岭县西百二十里
 文笔峰县东十里
 高峰县南德兴里外交松滋界
卷十 第 47b 页 WYG0531-0312d.png
 挂榜岩文笔峰侧峰屹悬河石色青白相间如挂榜
 观音岩县东二里
 白马岩县东南十五里清江之南石状如白马故名
 双柱岩县南三十里
 挂钟岩县南九十里
 龙头岩 象鼻岩俱县西十里两岩相对
 麂子岩县北十里
 赤岩县北三十里
卷十 第 48a 页 WYG0531-0313a.png
 狮子岩县北磨市里
 仙人岩县境内
 仙人洞县西二十里
 藏书洞县西二十里宋郭雍藏书处
 聚云洞三际和尚飞升于此
 龙门洞两崖剑立岩穴幽邃泉瀑飞注
 仙女洞清江南
 石笋县南二石若笋
卷十 第 48b 页 WYG0531-0313b.png
 百里荒横百里纵不知几百里深林茂箐熊虎之薮
 蛮獠盘踞
 清江县治南一名夷水源出旧施州开蛮界经建始
 县境流入本县至宜都县入大江蜀水皆浊此独清
 鳖浪滩 秋浪滩 西寺滩 石羊滩 靖安滩
 龙吟滩 虎啸滩俱县西北
 马达溪 磨石溪 鹅溪 株木溪
  兴山县
卷十 第 49a 页 WYG0531-0313c.png
 青龙山县东草木鲜华峰峦雄秀
 盘龙山县东二十五里
 仙侣山县东三十里层峰叠嶂曲折幽静荆州志昔
 有人入山采药爱其竹树葱茜留居数载一日相挈
 而出摘兰叶化小舟泛溪水而去
 天池山县东四十五里四围壁立一线通顶上有一
 池虽旱极不涸
 五指山县东五十里五峰如指上有铁瓦殿仙人桥
卷十 第 49b 页 WYG0531-0313d.png
 万寿宫玉皇阁夹路石栏扳锁而上旁有小石柱高
 百馀丈顶上老松数株雀巢如垒可望而不可至
 高兰山县东六十里峰峦秀起
 老君山县西高三十里
 高头山县西三十里一峰侵汉万木凌云对峙青龙
 拱揖罗经虽发脉万朝山而绵亘回绕为邑屏翰
 茅麓山县西北七十里周围百里高三十里峻壁陡
 岩险阻莫比逆寇李来亨盘踞其上凡十一年康熙
卷十 第 50a 页 WYG0531-0314a.png
 三年始讨平之
 罗经山县北二十里周五十里上有双峰直干霄汉
 峰回壑转耸青曳翠望之如两戟然
 天竺山县北七十里峰插云汉周围百馀里
 金紫山县北八十里
 万朝山自老君山分𣲖六十六峰兹山特出高五十
 馀里群山环拱万木苍森积雪经年未溶
 建阳峡源出宁都曲折四十八渡约十馀里至建阳
卷十 第 50b 页 WYG0531-0314b.png
 村流入香溪
 龙口峡县北二百五十里
 响水洞县东五里洞门悬岩仅容人内平坦如屋冷
 气袭人山后有小穴石级百步尽则平坦约方里许
 缘木而下有石柱数茎如莲花盖托之状再进数步
 一石如桥悬架两岸其下波沸如雷传有神龙居焉
 屈老洞县东五十里瀑布悬空夏凉冬温相传屈原
 读书于此
卷十 第 51a 页 WYG0531-0314c.png
 深渡河县西十里源出龙潭随山曲折二百里达县
 南阳河源出当阳飞瀑如雷流三百里至县西与深
 渡河会南入香溪达川江
 建阳河源出宁都曲折至建阳峡四十八渡南流至
 香溪入川江
 东阳河县东五十里
 点军河县北五十里
 平水河县北七十里
卷十 第 51b 页 WYG0531-0314d.png
 新奔滩县南三十里
 白马滩县南七十里
 珍珠潭县南一里相传昭君盥水坠珠花于此
 黄龙潭县西七十里
 龙口潭县北百里周四十里水从石涧迸出即县西
 河源
 白龙潭县东北百里高山之上潭阔数十丈
 龙池县北十五里
卷十 第 52a 页 WYG0531-0315a.png
 洗墨池县北三十里
 清泉学宫后引流绕大成殿后环入泮池至观澜门
 外会香溪入大江
  巴东县
 罗头山县东七里
 七宝山县东八十里
 铁炉山 红葵山俱县东三百二十里
 金笼山县东三百四十里
卷十 第 52b 页 WYG0531-0315b.png
 巴山县南一里又名金字山一峰分三冈而下形如
 金字县治依之
 桐水山县南五十里
 石柱山县南二百五十里
 高大山 虎头山俱县南二百里
 天宝山县南安居里
 马鞍山县西南三里
 安居山县西南五十里
卷十 第 53a 页 WYG0531-0315c.png
 野龙山县西二十里
 覆磬山县西四十里
 双□山县西三百里
 画眉山 镇南山俱县西三百一十里
 苦竹山 刀尖山俱县西三百三十里
 招蜂山县西北十里
 明月山 紫阳山俱县西北四十里
 石羊山 三盆山俱县西北五十里
卷十 第 53b 页 WYG0531-0315d.png
 小戒山县西北六十里势极高峻一道从崖间入止
 容一人过此则平旷可容百家昔人多避兵于此
 蜀口山 长丰山俱县西北百里
 飞凤山县北五里
 羊乳山县北三十里
 金盖山县北七十里
 梁台山县北三百二十里
 石门山县东北三十五里山有石径深若重门汉昭
卷十 第 54a 页 WYG0531-0316a.png
 烈为陆逊所破走径此门追者甚急乃烧铠断道得
 免
 向王山县东北五十里与明月山相连高大无树木
 常有云气冬则先有雪传古向王耕此
 龙会山县东北归州界上有水火风三洞
 青铜山去县北二十里尝产青铜今绝
 长岭县东南三百一十里
 长子岭县西南三百里
卷十 第 54b 页 WYG0531-0316b.png
 马岭县西南四百二十里
 仙人岩县西北后一都
 马岩清江南后一都
 破石峡县东归州界
 门扇峡县西大江两峰相对峭壁如门
 巴峡县西三峡之一袁崧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
 三声泪沾衣杜诗即从巴峡穿巫峡
 无源洞县东五里中有溪流飞泻如银深邃莫测两
卷十 第 55a 页 WYG0531-0316c.png
 岸可容万人居民每避兵于此
 罗头洞县东五十里
 锁洞县西北四十里
 下马洞县北十里
 秋石洞县北二十里
 大沱石县西北大江处欧阳修砚谱其色青黑斑斑
 其文微丽亦颇发墨
 将军石长丰里石直立百馀仞
卷十 第 55b 页 WYG0531-0316d.png
 杨柳荒县西南建始里
 青电荒县北在市里
 大江源出蜀之岷山自巫山经县属万流驿西瀼东
 瀼牛口等处入归州
 清江河自施州经县属野三关桃符口南滩长滩等
 处入长阳
 三坝河源出九江坪一流入房县一流入大宁一流
 入西瀼溪与大江合
卷十 第 56a 页 WYG0531-0317a.png
 三潮水石间有水一日三潮
 东瀼溪 西瀼溪县东西二水入大江唐杜甫常居
 此草堂址尚存
 罗溪长丰里
 紫阳溪 赤溪俱长丰里
 八斗滩县东十五里有二上八斗近香炉滩下八斗
 近横梁滩
 石门滩县东三十五里
卷十 第 56b 页 WYG0531-0317b.png
 清水滩县西十里江水泛急触而为漩舟人戒严于
 此
 白磁滩县南二百一十里
 温凉井县南三百里
 阴晴井县南四百里井上有云则雨无云则晴
 塔院井西岭上去江五里江长则长江消则消消不
 至涸长不至溢
 旧盐井县北八十里元置盐课司
卷十 第 57a 页 WYG0531-0317c.png
 通幽井相传饮此可疗疾下尝有鼓乐声
 相公井寿宁寺
  恩施县
 回龙山城内昂然奇秀如龙回头
 象耳山城内一名舵楼山
 龟山城内城隍庙居上
 成山城内土主庙在上
 连珠山县东五峰如贯珠宋政和中封山神为嘉惠
卷十 第 57b 页 WYG0531-0317d.png
 侯与此山相接控清江之口者曰龙首山
 金瓦山县东四十里岩石鳞次𩔖瓦而色黄
 石盘山县东四十九里项有大石如盘
 天楼山县东五十六里山势耸拔如危楼倚天
 画屏山县东六十里
 羊角山县东百馀里尖峰高耸天半
 巾子山县东百六十里
 东门山县东南百馀里旧有关在山之东土蛮以此
卷十 第 58a 页 WYG0531-0318a.png
 分界
 文笔山县南二里卓立如笔
 天成山县南十五里上有天生桥
 金柱山县南七十二里
 翠涛山文笔山西南山石高起数十寻中有窍通北
 透明俗号通明山
 客星山县西七里南连雪岭高出云霄
 猿啼山客星山北猿啼最多宋黄知命诗大猿叫罢
卷十 第 58b 页 WYG0531-0318b.png
 小猿啼箐里行人白昼迷春夏常积雪又名雪岭
 药山县西二十里下瞰麒麟溪
 石乳山县西北七十里周回百馀里多生石乳
 宜山县西北与月台对
 赭马山县西北百一十二里
 铜瓮山县北七十六里
 都亭山县北二百里崇冈深麓映带左右山下多良
 田广囿后周置亭州取此
卷十 第 59a 页 WYG0531-0318c.png
 飞凤山县北
 朝阳山大田所北门外与城内山连
 碧波峰县东抱城西绕委折如波
 旗峰县北十里与鼓水俱近演武场
 朝霞岭大田所东五十馀里
 瘦驴岭县西七十里宋黄庭坚诗艰危宁度瘦驴岭
 奔走莫随肥马尘
 通天岩县东八里上有窍通天下有澄潭莫测
卷十 第 59b 页 WYG0531-0318d.png
 洪岩县南三十里
 大龙洞城东十五里
 影娥洞城南十五里日影水光相荡照人洞境甚异
 双城洞县北四十五里
 清江绕城而东至宜都入大江
 西北江大田所西二十里有二溪合流下入洞又有
 桥高十馀丈若天生然
 头渡河大田所东十里派出龙洞口流为河
卷十 第 60a 页 WYG0531-0319a.png
 万顷湖大田所西南二百里与酉阳接界
 铁沟水城东苏轼赠乔太傅诗城东坡垄何所似风
 吹海涛低复起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
 朝贡水县东六十里
 麒麟溪城南相传宋雍熙中麒麟出此
 黔黎溪城西南三百四十里源出北荒中
 通潮溪连珠山北其水朝长暮消与海潮相通
 盘龙溪清江东北
卷十 第 60b 页 WYG0531-0319b.png
 嘉莲池县前一名鼓角池符瑞志宋端拱元年七月
 旋州鼓角池生嘉莲
 虾蟆池县南百二十里池多虾蟆春水涨辄跳跃出
 岸间后距先爪前趾变羽即随众鸟飞去土人往往
 张罗得之
 马公泉县北一里
 宜泉城北味极甘美
 文明井儒学内
卷十 第 61a 页 WYG0531-0319c.png
 龙冈井回龙山下景泰中凿清冽甘美
 广利井大田城内
 
 
 
 
 
 
卷十 第 61b 页 WYG0531-0319d.png
 
 
 
 
 
 
 
 湖广通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