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5b 页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七(成字号)


*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监元年)庚子(改普通)丁未(改大通)己酉(改中大通)乙卯(改大同)癸
(梁武帝大同九年止)

梁。萧姓。四主。共五十六年。

** (壬午)宝志大士说法王宫

初齐武帝。怒宝志惑众。收逮建康狱。是日人见志游
行市井。而捡较。仍在狱中。其夕语吏曰。门外有两舆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5c 页 X85-0595.png
食。金钵盛饭。汝可取之。果文惠太子竟陵王送供。至
建康。令以闻。帝悔谢。迎至禁中。俄帝宴后宫。志乃暂
出。巳而犹见行道于显扬殿。帝惊遣吏至问。吏白。志
久出在省中。帝益神敬之后志假神力于帝。见高祖
地下受锥刀之苦。自是永废锥刀。王仲熊问。仕何所
至。志不答。解杖头左索与之。熊后果至尚书左丞。徐
陵儿时。父携谒志。志摩其顶曰。此儿天上石麒麟也。
后果显于世。壬午梁武帝即位。召志至阙。帝一日整
容。问曰。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曰十二。问其旨如
何。曰在书字时节刻漏中。帝益不晓。又问。弟子何时
得以静心修习。曰安乐禁○初武帝梦。神僧告曰。六
道四生受大苦恼。何不为作水陆大斋救拔之。帝乃
扣沙门。惟志劝帝寻经。必有因缘。帝乃取佛经。躬自
披览。创造仪文。三年乃成。于夜捧文停烛。白佛曰。若
此文理协圣凡。愿拜起时。此灯自明。或仪式未详。灯
暗如故。言讫投地。一礼初起。灯烛尽明。天监四年二
月十五日。于镇江金山。依仪修设。志又尝假帝神力。
令见地狱苦相。问何以救之。曰夙生定业。不可顿灭。
惟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诏天下寺院击钟。当舒徐
其声○帝尝诏画工张僧繇。写志像。僧繇下笔。辄不
自定。志遂以指𠢐面门。分披出十二面观音相。或慈
或威。繇竟不能写。志曰。毗婆尸佛蚤留心。直至而今
不得妙。他日与帝临江纵望。有物溯流而上。志以杖
引之。随杖而至。乃紫旃檀。即以属供奉官。令雕志像。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6a 页 X85-0596.png
顷刻而成。神彩如生。

** (甲午)宝志大士示寂

宝志示现四十馀载。天监十三年冬。忽告众僧。令移
寺金刚神像。出置于外。乃密谓人曰。菩萨将去。因诣
内殿。与武帝永诀。帝大惊问曰。朕寿几何。志不答。以
手指脰及颈而出。回山燃一烛。以付后阁舍人吴庆。
庆以事闻。帝叹曰。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烛
我乎。十二月六日。无疾而终。举体香软。寿九十二。帝
为建塔于钟山独龙阜。敕陆倕制铭。王筠立碑。先是
志与帝。登钟山。指前独龙冈阜曰。此为阴宅。则永其
后。帝曰。谁当得之。志曰。先行者得之。是年示寂。帝乃
以金二十万。易其地。建浮图五级。镇以无价宝珠。葬
之日。车驾亲临。志忽现于云间。万众欢呼。声震山谷。
志尝垂语曰。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道场。又曰。京
都邺都浩浩。还是菩提大道。又曰。如我身空诸法空。
千品万类悉皆同。又尝问一梵僧。承闻尊者唤我作
屠儿。曾见我杀生么。曰见。曰有见见。无见见。不有不
无见。若有见见。是凡夫见。无见见。是声闻见。不有不
无见。是外道见。未审尊者如何见。梵僧曰。你有此等
见耶。志便休去。尝作十二时歌曰。平旦寅。狂机内有
道人身。穷苦巳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捉物
入迷津。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
识也非真。日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
无。起意便遭魔事娆。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6b 页 X85-0596.png
拗。不用安排只么从。何曾心地生烦恼。食时辰。无明
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
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
取虚空始出尘。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使通达
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
还不是。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日南午。
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燄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
苦。不曾迷莫求悟。任你朝阳几回暮。有相身中无相
身。无明路上无生路。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
文字没疏亲。不用将心求的意。任纵横绝忌讳。长在
人间不在世。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晡
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
要求真。作净业却劳神。忽认愚痴作近邻。言下不求
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日入酉。虚幻声音不长久。
禅悦珍羞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酒。勿可抛勿可守。
荡荡逍遥不曾有。纵你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
走。黄昏戌。狂子施功投暗室。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
何曾异今日。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如漆。昼夜
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人定亥。勇猛精进成
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超释迦越
祖代。心有微尘还质碍。放荡长如痴兀人。他家自有
通人爱。半夜子。心住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
用时便用无文字。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
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鸡鸣丑。一颗圆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6c 页 X85-0596.png
光明巳久。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
头亦无手。天地坏时渠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
如今谁动口。志又作大乘赞十首十四科颂十四
首。

** (已亥)慧约法师说戒王宫

慧约。姓娄氏。少有风德。族祖给事中娄幼瑜。每见约
辄起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
出世。方且师于天下。岂直老夫致敬而巳。梁武帝请
居省中。天监十八年四月八日。帝受约菩萨戒。复设
无遮大会。是日忽有甘露。降于庭。三足乌二孔雀历
阶驯伏。凡太子诸王公卿道俗。从约受戒者。四万八
千人。因大赦天下。

** (庚子)傅大士隐居双林

齐建武四年五月八日。傅大士降生于婺州义乌县
傅宣慈家。名翕。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名妙光。生子
普建普成。年二十四。溯水取鱼。于稽亭塘下。获鱼巳。
沉笼水中曰。去者适。止者留。人或谓之愚。会有天竺
僧嵩头陀。语曰。我昔与汝。于毗婆尸佛前。发愿度生。
汝今何时还兜率宫。因命临水观影。见圆光宝盖。便
悟前因。士笑曰。炉鞴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
度生为急。何暇思天宫之乐乎。于是弃鱼具。携行归
舍。因问修道之地。嵩指松山双梼树曰。此可矣。遂结
庵。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种植蔬果。为
人佣作。与妻妙光。昼作夜归。敷演佛法。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7a 页 X85-0597.png

** (庚子)二十八祖菩提达磨至震旦国(东土初祖)

菩提达磨。南天竺国香至王之第三子。姓刹帝利。本
名菩提多罗。遇般若多罗付法。因改名达磨。磨问多
罗。当往何国作佛事。曰汝虽得法。未可远游。且止南
天。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
根。慎勿速行衰于日下。曰彼有大士。堪为法器否。千
载之下。有留难否。曰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
数。吾灭后六十馀年。彼国有难。水中文布。自善降之。
汝至南方勿住。彼惟好有为功业。不见佛理。汝纵到
彼。亦不可久留。听吾偈曰。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
栖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又问
此后更有何事。曰从是去一百五十年。而有小难。听
吾谶。偈曰。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名不中。为遇
毒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又问。此后如何。曰却
后二百二十年。林下见一人。当得道果。听吾谶曰。震
旦虽阔无别路。要假儿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粒粟。
供养十方罗汉僧。复演诸偈。皆预谶佛教隆替。磨禀
教义。服勤四十年。迨多罗顺世。降伏六宗。化被南天。
经六十载。度无量众。后值磨叔父异见王欲毁佛法。
磨悯之。欲开其蒙。六众亦各念佛法有难。师将何匡
济。磨遥知众意。弹指应之。六众悉闻云。此我师信响。
皆至磨所。磨曰。一翳蔽空。孰能剪拂。前无相宗宗胜
欲行。磨曰。汝虽辩慧。道力未全。且与王无缘。胜辞磨。
竟至王所。广陈法要。王曰。汝今所解。其法何在。宗胜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7b 页 X85-0597.png
曰。如王治化。当合其道。王所有道何在。王曰。我所有
道。将除邪法。汝所有法。将伏何人。磨不起于座。悬知
宗胜义堕。召波罗提曰。宗胜不禀吾语。与王论屈。汝
急往救。波罗提曰。愿假神力。言讫。云生足下。至王前
时。王正问宗胜。忽见愕然。忘其所问答。曰乘空来者
是正是邪。提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无
邪正。王虽惊异。而骄慢方炽。即摈宗胜令出。提曰。王
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王怒而问曰。
何者是佛。曰见性是佛。曰师见性否。曰我见佛性。曰
性在何处。曰性在作用。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曰今
现作用。王自不见。曰于我有否。曰王若作用。无有不
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曰若
出现时。当有其八。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提即说偈
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
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
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王闻偈
巳。心即开悟。悔谢前非。咨询法要。王复问提。师承为
谁。曰即大王叔菩提达磨是也。王闻惊骇。遽敕近臣。
迎磨至王宫。磨为王忏悔往非。王闻泣谢。诏宗胜归
国。近臣曰。宗胜被谪时。巳捐躯投崖矣。磨曰。胜尚在。
召之当至。初胜受摈。耻不能正王。遂投身危崖。俄有
神人。以手捧承。置于岩上。胜曰。我忝沙门。当与正法
为主。不能抑绝王非。是以捐身自责。神何佑助。愿示
所以。于是神人说偈曰。师寿于百岁。八十而造非。为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7c 页 X85-0597.png
近至尊故。熏修而入道。虽具少智慧。而多有彼我。所
见诸贤等。未尝生珍敬。二十年功德。其心未恬静。聪
明轻慢故。而获至于此。得王不敬者。当感果如是。自
今不疏怠。不久成奇智。诸圣悉存心。如来亦复尔。胜
闻偈欣然。遂宴坐岩间。至是王遣使召胜。磨谓王曰。
知胜来乎。曰未知。曰再命乃来耳。使者至山。而胜辞。
果再命乃至。磨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乃辞祖塔。别
同学。后至王所。慰之曰。勤修白业。护持三宝。吾去非
晚。一九即回。磨汎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

** ○菩提达磨至金陵

达磨至南海。广州剌史萧昂。表闻武帝。帝遣使赍诏
迎请。以普通元年十一月。至金陵。帝问。朕即位以来。
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曰并无功德。曰
何以无功德。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
虽有非实。曰如何是真功德。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
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曰廓
然无圣。曰对朕者谁。曰不识。帝莫测玄旨。

** ○千岁宝掌和尚参菩提达磨

宝掌。中印度人。自降神受质。即左掌握拳。七岁祝发
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常不
食。日诵般若等经千馀卷。一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
千岁。今六百二十有六矣。故人以千岁称之。宋大明
中。游五台。南历衡岳黄梅匡庐。寻入建业。会达磨入
梁。就而扣请玄旨。悟无生忍。武帝高其道腊。延供内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8a 页 X85-0598.png
庭。未几如吴。述偈曰。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飘零
三浙游。更尽佳山水。遂遍探两浙名山。

** ○初祖菩提达磨至少林

达磨知武帝机不契。是岁十一月十九日。潜回江北。
二十三日。至洛阳。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
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 (甲辰)初祖菩提达磨传法慧可

慧可。武牢姬氏子。父以无子。祷祈既久。一夕有异光
照室。母遂怀妊。故生而名之曰光。自幼志气不群。博
极载籍。尤精玄理。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
然自得。出家受具。浮游讲肆。遍学大小乘义。年三十
二。返香山。终日宴坐。又八年。于寂默中。忽见一神人
谓曰。将欲受果。何滞此耶。大道匪遥。汝其南矣。翼日
觉头痛如剌。欲治之。空中有声曰。此换骨也。往见本
师。本师视其顶骨。如五峰秀出。以有神异。更名神光。
复谓曰。汝相吉祥。当有所證。神令汝南者。少林有达
磨大士。必汝之师也。光受教。遂造少林参磨。磨常面
壁默坐。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剌
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值
大雪。光夜侍立。迟明积雪过膝。立愈恭。磨顾而悯之。
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
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磨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
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
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磨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8b 页 X85-0598.png
置于磨前。磨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
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因与易名。曰慧可。光曰。
诸佛法印可得闻乎。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曰我心
未宁。乞师与安。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
曰我与汝安心竟。

** (戊申)傅大士设大会

傅大士住双林七年。一日行道次。感七佛相随。释迦
引前。维摩接后。惟释尊数顾。共语为我补处也。又一
日见释迦金粟定光三如来放光袭其体。士乃曰。我
得首楞严定。繇是弟子益众。大通二年。士欲导群品。
乃化妻子鬻身。助设大会。

** ○初祖菩提达磨示寂(西天二十八祖)

达磨居少林。为慧可说法。祇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可种种说心性。曾未契理。磨祇
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一日可忽曰。我巳息诸缘。
磨曰。莫成断灭去否。曰不成断灭。曰此是诸佛所传
心体。更勿疑也。魏永安二年。忽谓门人曰。时将至矣。
汝等盍言所得乎。道副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
文字。而为道用。磨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
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磨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磨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三拜。依位而立。磨曰。汝
得吾髓。乃顾可曰。昔如来以正法眼藏。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8c 页 X85-0598.png
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曰请师指陈。曰内
传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
虑竞生。云我西天之人。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
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
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
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
符密證。千万有馀。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
同本得。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
五叶。结果自然成。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吾自到此。
凡五度中毒。我尝自出。而试之置石。石裂。缘吾本离
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踰海越
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
巳终。言巳。乃与徒众。往禹门。止三日。有期城太守杨
衒之。蚤慕佛乘。问磨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
何。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此外如何。
曰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
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又曰。弟子归心三
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
攸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磨知恳到。即说偈曰。亦不
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
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
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
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9a 页 X85-0599.png
万差。多逢愚难。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曰吾
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曰师若
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磨不获巳。乃为谶曰。江槎
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衒之
莫测。礼辞而去。时魏氏奉释。禅隽如林。光统律师流
支三藏者。僧中鸾凤。而议多与磨相违。磨玄风遐振。
有识咸归。彼徒生嫉。数加毒药。莫能中伤。至第六度。
以化缘既毕。遂端居而逝。即己酉十月五日也。葬熊
耳山。起塔定林寺。其年魏使宋云。自西域还。遇磨葱
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曰西天去。云
归具奏其事。帝令启圹。惟只履存焉。诏取遗履于少
林寺供养。梁武帝追忆。自撰碑文。刻之钟山。其末云。
嗟乎。见之不见。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悔之
恨之。朕虽一介凡夫。敢师之于后云。

** (癸丑)梁武帝问道傅大士

癸丑正月。傅大士遣弟子傅暀。诣阙奉书于梁武帝。
帝诏迎赴阙。问师事从谁。曰从无所从。师无所师。事
无所事。又问。何不论义。曰菩陆所说。非长非短。非广
非狭。非有边非无边。如如正理。复有何言。

** (乙卯)梁慧约法师入寂

大同元年九月。慧约示微疾。武帝敕遣舍人问疾。约
曰。今夜当去。至五鼓。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诫门人
曰。夫有生有死。自然常数。勤修念慧。勿起乱相。言毕。
合掌而逝。约尝所乘青牛。吼泪不息。白鹤一双。自建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9b 页 X85-0599.png
塔。始环绕哀鸣。声甚悽惋。后三日欻然而去。

** (已未)傅大士说法王宫

大同五年。傅大士再入都。武帝延见。问曰。何为真谛。
曰息而不灭。曰息而不灭。此则有色。有色故钝。如此
则居士未免流俗。曰临财无苟得。临难无苟免。曰居
士大识礼。曰一切诸法。不有不无。大千世界所有色
像。莫不皆空。百川丛注不过于海。无量妙法不出真
如。如来何故于三界九十六道中。独超其最。视一切
众生。有若赤子。天下非道不安。非礼不乐。帝默然。一
日帝请讲金刚经。士才升座。以尺挥案一下。便下座。
帝愕然。有僧曰。陛下还会么。曰不会。曰大士讲经竟。

** (壬戌)昙鸾法师往生净土

东魏昙鸾。出家。志欲延寿。而后修佛法。闻江南隐士
陶弘景有仙术。至梁谒景。景欣然授以仙方十卷。及
还魏至洛。遇菩提流支。问佛法中有长生不死法否。
曰是何言欤。此土何曾有长生法。纵得少时不死。终
更轮回耳。即授以观经曰。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依
而修之。永出生死。鸾乃焚仙经。精修净土。魏主号为
神鸾。兴和四年。见香花幡乐来迎。奄然而逝。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七
甲子(齐武帝永明二年起)甲戌(明帝建武元年)辛巳(中兴元年)壬午(梁武帝天¶ 第 599c 页 X85-05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