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18c 页
传法正宗记卷第二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编修
*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 天竺第二祖阿难尊者传
* 天竺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
* 天竺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
* 天竺第五祖提多迦尊者传
* 天竺第六祖弥遮迦尊者传
* 天竺第七祖婆须蜜尊者传
* 天竺第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
* 天竺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19a 页 T51-0719.png

* 天竺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传
*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国人也。姓婆罗门。其
父号饮泽。母号香志。始生姿质美茂。其体
金色。而照曜甚远。相者曰。是子夙德清胜。法
当出家。父母忧之。乃相与谋曰。必美妇可縻
其心。稍长苦为择娶。而尊者辞。不得已乃绐
之曰。非得女金色如我。不可为偶。父母乃以
婆罗门计铸金人。辇行其国。因观者求之。果
得金色女如迦叶者。遂以室之。先是毗婆尸
佛灭后。众以其舍利建塔。塔之像其面。金色
缺坏。是时迦叶方为锻金师。会有贫女。持
一金钱。求治为簿。欲往补之。迦叶闻且乐
为补已因相与愿。世世为无姻夫妻。以是报
九十一劫体皆金色。后生梵天。天之寿尽乃
出此婆罗门富家。及是夫妇而其体复然。故
初名迦叶波。此曰饮光。盖取其金色之义也
(记内翻梵语义类通华言者如此。迦叶波之类多有。或国本前录已传。不敢辄以梵学较之也)然皆
清净。虽偶未尝有男女意。终亦恳求出家。其
父母从之。即为沙门。入山以杜多行自修。会
空中有告者。曰佛已出。世请往师。之尊者即
趋于竹林精舍。致礼勤敬。如来乃分座命之
坐。而大众皆惊。谓其何以与此。如来知之。
乃说其夙缘以断群疑。寻为之说法。而尊
者即座成道。然其积修胜德。而智慧高远。故
如来尝曰。我今所有大慈大悲四禅三昧无
量功德以自庄严。而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一
朝乃以正法付之。嘱其相传。无令断绝。复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19b 页 T51-0719.png

槃。而尊者方在耆阇崛山。是时地震光明照
曜。即以天眼知之乃谓众曰。佛涅槃矣嗟乎。
正法眼灭世间空虚。与其徒即趋于拘尸那
城。既至乎双树之间。而如来既化已内于
金棺。尊者大恸。遂感如来足出于棺以慰其
哀慕。寻致栴檀白氎。以资其阇维。既而尊者
谓。金刚舍利宜与人天为其福田。吾等比丘
当务结集以惠来世为其大明。即以神通自
升须弥之顶。而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
得神通者当赴结集。遂击金钟。其偈因钟
声而普闻。故五百应真(或云一千)皆会于毕钵罗岩。
唯阿难以漏未尽。不得即预。宿户外终夕思
之。及晓乃得正證。遂以之叩户相告。尊者曰。
若然汝可以神通自户钥中入。阿难如其言
而至。是时佥议。三藏者宜何为先。尊者曰。乃宜先修多罗。因谓诸圣曰。此阿难比丘。总
持第一。而常侍如来。其所闻法如水传器。无
有遗馀。宜命以集修多罗藏。次命优波离以
集毗尼藏。复命阿难集阿毗昙达磨藏(他部或云命迦
旃延)已而尊者即入愿智三昧。观其所集。果无
谬者。然尊者处世方四十五年。终以结集既
毕。而说法度人亦无量矣。念自衰老。宜入定
于鸡足山以待弥勒。故命阿难曰。昔如来将
般涅槃。预以正法眼付嘱于我。我将隐矣。此
复付汝。汝善传持。无使断绝。乃说偈曰。
「 法法本来法
无法无非法
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非法」
阿难于是作礼奉命。复念。如来舍利皆在诸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19c 页 T51-0719.png

以夙约必别于阿阇世王。及至其门会王方
寝。因谓阍者曰摩诃迦叶将入定于鸡足山。
故来相别。王起奏之。遂以此周孝王之世。窅
然入其山席草而坐。自念。今我被粪扫服。持
佛僧伽梨。必经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至
于弥勒出世。终不致坏。乃语山曰若阿阇世
王与阿难偕来。汝当为开去已复合。于是寂
然乃入灭尽定。是时大地为之动。而阿阇世
王亦梦。其殿梁忽折。及觉而司门者果以尊
者之语奏。王闻泣下。为之叹息。即诣竹林精
舍。拜阿难命之同往逮至鸡足。而其山果辟。
尊者定体而俨在其间。王且哀且礼。命香薪
欲为焚之。阿难谓王曰。未可燔也。此大迦叶
方以禅定持身。而俟弥勒下生。授佛僧伽梨
乃般涅槃。王闻此而敬之益勤。及王与阿难
引去。而其山合如故。
* 天竺第二祖阿难尊者传
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帝利。斛饭王子。
而释迦如来之从弟也。始名阿难陀。此云庆
喜。亦云欢喜。盖当如来成道之夕。而尊者乃
生。王之家大庆且喜。以故名之。然有奇相。而
聪明睿智。不比凡者。少时闻如来出世。乃用
世幻自感。以如来初从释氏而出家成大圣
道。因往求为其弟子。如来许为之说法。遂成
须陀洹果。方如来欲人参侍。而尊者独为大
众所推其智慧善巧。而知时所宜。颇合圣意。
然其往世。于佛有大功德。故所闻法皆能记
之。若水传器而无有失者。故如来尝称其总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0a 页 T51-0720.png

林外。为魔所乱。如来即敕文殊师利。将咒往
解。尊者因与文殊偕还。而礼觐如来。如来化
已。大迦叶会诸罗汉于毕钵罗岩。结集法藏。
独以尊者大智多闻而常侍如来其闻法最
详。乃白众请之。以集修多罗阿毗昙达磨藏。
尊者领命。遂说偈曰。
「 比丘诸眷属
离佛不庄严
犹如虚空中
众星之无月」
寻作礼大众。乃升法座而曰。如是我闻一时
佛在某处说某经教。乃至天人等信受奉行。
是时大迦叶复问众曰。阿难所言其错谬乎。
皆曰。无异世尊之所说者也。乃大迦叶将入
定于鸡足山。乃以如来所授正法眼付之。尊
者使其传之勿绝。自是以法游化诸方。一日
尊者至一竹林之间。初闻比丘有误诵偈曰。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
睹见之。尊者因之叹息曰。如来乃世正法之
眼何速寂灭。使此群生失所依止。而迷谬圣
教。乃语其人曰。是非佛意。不可依之。汝应听
我演正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
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是比丘乃以闻其师。师
反谓阿难衰老。其言谬妄。岂宜信乎。汝可如
前诵之。尊者他日复闻诵其前偈。问其何以
然。而不从所教。是比丘者遂说其师之意。尊
者以其不重自语。而益感之。因入三昧。欲求
尊圣为之證者。然终不能得。于是念之。佛与
众圣皆已涅槃。必何从而明之。当是时也地
为之动。少顷光明遽发。俄然有一圣宿大士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0b 页 T51-0720.png

「 彼者讽念偈
实非诸佛语
今遇欢喜尊
而可依了之」
彼师弟子视大士神奇。乃禀其言。即诵尊者
所说。遂以之得第二果。尊者既得见證。而益
自警。谓身危脆犹若聚沫。况其衰老何堪久
乎。欲趣泥洹。复以阿阇世王尝慨不见如来
迦叶二尊圣所般涅槃。因约阿难。若当寂灭。
愿示其期。而尊者故往告之。及王之门。而阍
者词之。以王方寝。不敢以闻。然王于其梦。适
见一盖七宝饰之。千万亿众绕而瞻之。俄有
风雨暴至。遂吹折其柄。宝皆委地。王惊。及寤
会阍者以阿难事奏。王闻之遂失声号恸。哀
感天地即诣毗舍离城。方见尊者坐恒河中
流。王遽礼之。而说偈曰。
「 稽首三界尊
弃我而至此
暂凭悲愿力
且莫般涅槃」
是时毗舍离王亦在河侧。复说偈曰。
「 尊者一何速
而归寂灭场
愿住须臾间
而受于供养」
尊者见二国王皆来劝请。亦说偈曰。
「 二王善严住
勿为苦悲恋
涅槃当我净
而无诸有故」
尊者于是乃自念曰。我若偏住一国而灭度
之。诸国必诤。非其当也。此应以平等而度诸
有情。遂即恒河之中流而欲涅槃。其时大地
六种皆震。先有五百仙人栖于雪山。及是
相与乘空而来礼尊者足曰。今我等定于长
老当證佛法。愿乘见度。尊者默而许之。即变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0c 页 T51-0720.png

念。先时。所度弟子。宜当来集。须臾五百罗
汉。自空而下。为其出家受戒仙者寻皆得四
果。然其仙众之中有二罗汉。一曰商那和修。
一曰末田底迦(亦云未田地)尊者知其皆大法器。而
命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迦叶入
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用传汝等。汝受吾
教。当听偈言。
「 本来付有法
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
悟了无无法」
复谓商那和修曰。汝善行化。而护持正法无
令断绝。谓末田底迦曰。昔佛记云。灭度五百
岁中。当汝于罽宾国敷宣大法。后宜往之。以
兴教化。已而尊者超身虚空作一十八变。入
风轮奋迅三昧。乃分身四分。一惠忉利天。一
惠娑竭罗龙宫。一惠阿阇世王。一惠毗舍离
王。得者各建宝塔而供养之。是时当此周夷
王之世也。
* 天竺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
商那和修尊者。摩突罗国人也。亦曰舍那婆
斯。姓毗舍多。其父号林胜。母号娇奢耶。处胎
凡六载始生。而身自有衣。随体而长。梵曰商
诺迦犹。此曰自然服者。始西域有瑞草。常产
于胜地。遇得道圣人出世。其草则化为九枝
以应之。及尊者之生而化草果然。初事雪山
仙者。会其仙师从阿难求度。而尊者皆预其
出家。寻成道为阿罗汉。至是其胎衣遂变为
九条法服。先是如来行化尝至摩突罗国。见
一茂林顾谓阿难曰。此林其地名优留茶。吾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1a 页 T51-0721.png

法度人。阿难灭后。而尊者以其法游化至是。
欲图居之。会有二火龙。偕占其地。遂暴作
风雨以张其威。尊者乃入慈三昧以降之。因
谓龙曰。佛昔记此。当为伽蓝。汝宜见舍。龙以
佛记故喜舍之。尊者遂以立精舍。而说法广
度人天。果符佛语。久之尊者念欲付法。因入
三昧观佛所记圣士为其后者必在何国。出
定乃以神通独之吒利国。访其长者首陀善
意之舍。善意相见礼已。乃问其所以来。尊者
曰。我生子然故来命侣。善意曰。我嗜世乐
不暇相从。俟有子当以奉法。尊者即称善去
之。其后善意果有子。一曰优波吉罗。二曰优
波焰摩及育。其三者曰优波鞠多尊者。知必
法器。复诣善意而谓之曰。此第三子者优波
鞠多。适合佛记。当袭我传法。汝宜舍之。善意
以佛记故不敢见拒。于是鞠多即从其出家。
尊者因问之曰。汝年几耶。曰我年十七。又曰。
汝身十七。性十七耶。鞠多乃曰。师发已白。为
发白耶。而心白耶尊者曰。我但发白。非心
白也。鞠多因曰。我年十七。性非十七耳。尊者
益器异之。及其得戒成道。乃命之曰。昔如来
以大法眼付嘱大迦叶。迦叶入定而付我大
师庆喜。以至于我。我今以授于汝。汝善传之。
勿使其绝。听吾偈曰。
「 非法亦非心
无心亦无法
说是心法时
是法非心法」
已而尊者往隐于罽宾之象白山。欲以禅寂。
自居未几。会于定中乃见鞠多五百弟子慢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1b 页 T51-0721.png

座。鞠多之徒不测其何人。皆愤然不伏。遂驰
报鞠多。鞠多还见其师遽礼之。而其徒慢意
尚尔。尊者乃以右手上指。即有香乳自空而
注。遂问鞠多曰。汝识之乎。曰不测。鞠多即入
三昧观之。亦不能晓。乃请之曰。是瑞事果何
三昧耶。尊者曰。是谓龙奋迅三昧。如是五
百三昧而汝皆未之知。复谓鞠多曰。如来三
昧辟支不识。辟支三昧罗汉不识。吾师阿难
三昧而我不识。今我三昧汝岂识乎。是三昧
者。心不生灭。住大慈力。递相恭敬。其至此者
乃可识之。而鞠多弟子既见其神奇。皆伏而
悔谢。和修复为说偈。而教之曰。
「 通达非彼此
至圣无长短
汝除轻慢意
疾得阿罗汉」
鞠多诸徒。以是皆得證四果。尊者寻超身虚
空。作一十八变。以三昧火而自焚。是时也当
此周宣王之世也。鞠多乃以其舍利。建宝塔
于迦罗山胜处。与人天共其供养。
* 天竺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
优波鞠多尊者。吒利国人也。亦曰优波崛多。
亦曰邬波鞠多。姓首陀氏。父曰善意。年始十
七。会尊者商那和修。至其舍化导。因从之出
家。至二十乃證道成阿罗汉。遂广游化。初至
摩突罗国说法。其众翕然大集。而所闻者皆
得證道。方尊者说法之时。诸天雨华地祗皆
现。虽魔宫亦为之动。而波旬忧之。遂来作难。
以其魔力屡化花与玉女。欲乱其听法者。尊
者即入三昧。察其所以。魔乘其在定。持璎珞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1c 页 T51-0721.png

三者之尸化为花鬘。命波旬以软语慰之曰。
汝与我璎珞甚为珍惠。吾有花鬘以相奉酬。
魔大喜。乃引颈受之。即复为三者。腐尸臭
秽。魔甚恶之词于尊者曰。何用尸而相加乎。
尊者曰。汝以非法之物。欲乱我道众。吾以是
物应汝之意。又何厌乎。魔于是尽自神力而
不能去之。即升六欲天告诸天主。又诣梵王
求其解免。天各谓曰。彼十力弟子所作神变。
岂我天属而能去之。波旬曰。其将柰何。梵王
曰。汝可归心尊者。必得除之。乃为说偈。教其
回向曰。
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波
旬禀其言。下天复趋于尊者。礼悔恳至。尊者
曰。先圣命我降汝。虽然汝以是迁善乃得事
佛。不堕恶趣。魔闻喜之曰。尊者盖为我致大
饶益。愿为去此腐尸。曰汝于正法不娆害否。
波旬曰。伏而奉教。不敢尔也。尊者即为释之。
因谓波旬曰。汝尝睹如来。今可试现示我瞻
之。魔曰。现固不惮。愿尊者不必致礼。即入林
间化为如来。而奇相俨如。与其侍从自林而
出。尊者一见。其心忻然。若真睹大圣。不觉体
自投地。乃即礼之。魔不胜其礼。战掉自失。及
尊者拜起。不复见适尊仪。波旬自礼足尊
者。而说偈曰。
「 稽首三昧尊
十力大慈足
我今愿回向
勿令有劣弱」
后之四日。波旬大领天众复来作礼。赞叹而
去。然尊者化导。而后圣因其所證者最多。初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2a 页 T51-0722.png

肘广十二肘。而筹盈之。昔如来尝记。尊者当
为传法四世之祖。谓其虽无相好而所化度
如如来之日无异。至是而大圣之言验矣。最
后乃有长者子。曰香众。从尊者固求出家。尊
者问之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香众曰。我来
出家。非为身心。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曰夫
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
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
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
法僧绍隆圣种。即为披剃。受具足戒。仍告
之曰。汝父尝梦金日而生。汝以是可名提多
迦。寻谓之曰。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受以
至于今。今复付汝。听吾偈曰。
「 心自本来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
既而超身太虚。示十八变。复其座跏趺而化。
当此周平王之世也。多迦乃以室筹而阇维
之。收其舍利建塔供养。
评曰。他书列鞠多之事甚众。此何略乎。曰此
盖务其付受之本末耳。夫如来之后。其化导
得人。唯鞠多尊者最为多矣。然其事迹之繁。
吾恐虽竹帛不可胜载。而孰能尽书。若室筹
者聊志其得圣果者耳。未必极其所化。
* 天竺第五祖提多迦尊者传
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人也。其姓未详。初名
香众。少时会鞠多尊者盛化于摩突罗国。因
从其出家。以应对诣理。鞠多器之。则与落发
受具。始尊者生时。其父尝梦金日自舍而出。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2b 页 T51-0722.png

顶流泉四注。至是鞠多尊者乃为解之曰。宝
山者。吾身也。流泉者。法无尽也。日从屋出
者。汝入道之相也。其照曜天地者。汝智慧之
发晖也。因易今之名。梵语提多迦。此曰通真
量。盖取其梦之义也。然如来昔尝记之。及此
皆验。尊者得其师之说。忻然奉命遂礼之。乃
以偈赞曰。
「 巍巍七宝山
常出智慧泉
回为真法味
能度诸有缘」
鞠多尊者亦以偈而答曰。
「 我法传于汝
当现大智慧
金日从屋出
照曜于天地」
既而尊者以法自务游化。寻至中印度。会其
国有大仙者八千人。其首曰弥遮迦。闻之遂
帅众诣尊者。而礼之曰。念昔与尊者同生梵
天。我遇阿私陀仙。授之仙术。而尊者證果。乃
得应真。自是分离已更六劫。尊者曰。仙者所
指。诚如其言。然汝之务仙。终何所诣。曰我虽
未遇至圣。然私陀尊仙尝记之曰。却后六劫。
当因同学得无漏果。今之相遇岂不然耶。尊
者曰。汝既知尔。便可出家。仙法小道。非能致
人解脱。吾久于化导。亦欲休之。汝果趣大法。
岂宜自迟。遮迦喜其言。即求出家。是时遮迦
之众。见其尊仙如此皆慨之。谓多迦何足师
者而从之出家。尊者遂知众心龃龉。欲其信
之。即放光明超步太虚而若履平地。乃以所
化宝盖覆其仙众。复有香乳自其指端而注。
乳间现莲。莲间化佛。仙众视其神变非常。遂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2c 页 T51-0722.png

正念依佛。使僧威仪自然而成不须工为。仙
众如其言。而须发果自除去。袈裟生体。寻得
戒皆成四果圣人。尊者寻独命遮迦曰。昔如
来以大法眼密付大迦叶。展转而至于我。我
今付汝汝当传持勿绝。听吾偈曰。
「 通达本心法
无法无非法
悟了同未悟
无心亦无法」
偈已。尊者起身太虚。呈十八变。用火光三昧
而自焚之。是时也当此周庄王之世也。弥遮
迦与众收其舍利。建塔于班茶山。而供养之。
* 天竺第六祖弥遮迦尊者传
弥遮迦尊者。中印土人也。未详姓氏。既与其
神仙之众。皆师提多迦尊者。得度而證圣果。
遂以其所得之道。游化诸方。一日至北天竺
国。俄见其城堞之上有瑞云如金色。乃顾谓
左右曰。此大乘气也。兹城当有至人与吾嗣
法。及入其国至市。果有一人。持酒器逆遮迦
而问之曰。尊者何方而来。欲往何所。答曰从
自心来。欲往无处。又曰。识我手中物否。答
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又曰。尊者其识我否。
答曰。我即不识。识即不我。遮迦复谓之曰。汝
可自道姓氏。吾则后示本因。其人遂说偈。而
答之曰。
「 我今生此国
复忆昔时日
本姓颇罗堕
名字婆须蜜」
尊者闻之。乃悟其缘。谓婆须蜜曰。吾师提多
迦尝言。如来昔游北天竺谓阿难曰。此国吾
灭后三百馀年。当有圣人。姓颇罗堕。名婆须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3a 页 T51-0723.png

家。其人遂置器礼于尊者。傍立而言曰。我思
往劫。尝为施者。献一如来宝座。彼如来记我
曰。汝于贤劫当得佛法为第七祖。今之所会
乃其缘也。尊者大慈。幸见度脱。尊者即为其
剃度。以圆戒德。寻命之曰。我方老迈。将般涅
槃。如来正法眼藏今以付汝。汝当传之无使
断绝。听吾偈曰。
「 无心无可得
说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偈已。尊者即入师子奋迅三昧。腾身太虚高
七多罗树。却返其座。化火自焚。而天人悲
恸。哀感天地。其时当此周襄王之世也。婆须
蜜乃收其舍利。以七宝函贮之。建塔寘其上
层。而供养之。
* 天竺第七祖婆须蜜尊者传
婆须蜜尊者。北天竺国人也。姓颇罗堕。常衣
净衣持酒器。游处里巷而吟啸自若。人颇不
测。或谓其狂。及遇弥遮迦尊者。明其夙缘。遂
投器即从之出家。寻得付法。及遮迦灭已。乃
广其教化。至迦摩罗国。方大为胜事。遽有一
智士。趋其座前自谓。我名佛陀难提。今与尊
者论义。须蜜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
拟论义终非义论。难提以其义胜。甘心服之。
遂告曰。我愿求道。预甘露味。尊者乃与度之。
特命四果圣人为其受戒。未几乃命之曰。如
来正法眼藏今以付汝。汝其传之慎无断绝。
听吾偈曰。
「 心同虚空界
示等虚空法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3b 页 T51-0723.png

无是无非法」
已而须蜜超身呈十八变。乃入慈三昧以趣
寂定。是时释梵与诸天众皆来作礼。而说偈
曰。
「 贤劫圣众祖
而当第七位
尊者哀念我
请为宣佛地」
须蜜定已七日。以是乃出而示众曰。我所得
法而非有故。若识佛地离有无故。语已复入
寂定示涅槃相。天众闻法皆喜而礼之。遂散
其天花。其时当此周定王之世也。难提即其
本座建宝塔。以秘其全体。
* 天竺第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
佛陀难提尊者。迦摩罗国人也。姓瞿昙波氏。
生时顶有肉髻。光彩外发。性大聪明。文字
能一览悉记。年十四乃慕出家。专以梵行自
修。及婆须蜜尊者来其国。难提一旦就之发
问。遂伏其胜义。则依之为师。寻得付法。亦
领徒广务游化。初至提伽国。先是其国有毗
舍罗家生一子。号伏驮蜜多。年已五十。而口
未尝言。足未曾履。父母不测其何缘。皆为忧
之。或以问其国之习定业者。定者不能决。谓
其父母曰。将有大士传佛心印。非久至此。汝
可问之。及尊者入国。过毗舍罗之门。俄见有
白光发其舍上。尊者指之谓其众曰此家当
有圣人。口无言说。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所
触秽。是必嗣吾大隆教化。其所度者当有五
百成圣果者。又曰。其光上贯者。表其承我而
得法。其光下烛者。表其所出得人。然其所
出之者。号胁比丘。心大如地。当继我为第三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3c 页 T51-0723.png

物。尊者曰。我来求人。非须物也。主曰。我家
岂有奇人而可求耶。然唯有一子。不语不行。
年已五十。尊者欲之。固亦不吝。难提曰。汝之
言者。正吾所求。其父母即持子以与之。及尊
者携至精舍。忽自发语。即履七步。合掌说偈。
而相问曰。
「 父母非我亲
谁为最亲者
诸佛非我道
谁为最道者」
尊者即以偈答之曰。
「 汝言与心亲
父母非可比
汝行与道合
诸佛心即是
外求有相佛
与汝不相似
若识汝本心
非合亦非离」
蜜多闻法甚喜。乃慇勤致礼。尊者遂与之出
家。召众贤圣为其受戒。后乃命曰。如来法眼
密传至我。我今以付嘱汝。汝其相传勿令其
绝。听吾偈曰。
「 虚空无内外
心法亦如此
若了虚空故
是达真如理」
蜜多幸得法偈。即超身太虚。散众宝花。说偈
而赞之曰。
「 我师禅祖中
适当为第八
法化众无量
悉获阿罗汉」
尊者付其法已。遽起本座卓然而立。现大神
变。自其腹发异光八道照曜大众。而被其照
者仅五百人。获第二果。乃般涅槃。其时当此
周景王之世也。众遂即其所建宝塔。以閟其
全体。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4a 页 T51-0724.png

* 天竺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
伏驮蜜多尊者。提伽国人也。姓毗舍罗氏。蜜
多父母既疑其平生。及遇难提尊者说其夙
缘曰。此子往世明达。于佛法中欲为大饶益
悲济群生。故尝自愿。若我生处当不为父母
恩爱所缠。随其善缘即得解脱。其口不言者。
表道之空寂也。其足不履者。表法无去来也。
于是其父母之疑涣然大释。遂乐以师于难
提。得法乃游化至中印土。先是其国有长者。
曰香盖。香盖有子。曰难生。难生虽谷食而绝
无滓秽。至是香盖携之来礼尊者。且曰。此子
处胎。凡一十六年。及诞颇有奇梦。亦尝会仙
者相曰。此儿非凡器。当遇菩萨见度。适会尊
者。盖其缘也。愿以之出家。香盖遂谓其子曰。
汝已出家。无以我在慈而心喜。我返家而生
恼。尊者即曰。我今所在岂有彼此。诸漏已尽
安得生恼。蜜多以故度之。未几遂以法付之
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以付汝。汝其传之无使
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 真理本无名
因名显真理
受得真实法
非真亦非伪」
尊者付其法已。自念久于化导。所化已办。当
以灭尽三昧而自息之。于是遂般涅槃。诸天
皆作乐供养。沸涌于虚空。是时也当此周敬
王之世也。胁比丘遂以香薪而阇维之。敛其
舍利。建宝塔于那烂陀寺。
* 天竺第十祖胁尊者传
胁尊者。中天竺国人也。其姓未详。本名难
生。以其久处胎故也。初尊者将生。而其父香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4b 页 T51-0724.png

从其门而出至一法会。其光照曜于众。既而
忽然不见。及诞果光烛于室。体有奇香。父异
之。成童会伏驮蜜多尊者化于其国。香盖遂
携以诣之。道其所生之异。求与出家。蜜多
许之。会七阿罗汉为受具戒。方纳戒。乃于
坛之上现其瑞相。空中复雨舍利三七粒。然
尊者修行精苦未尝寝寐。虽昼夜而胁不至
席。以故得号胁尊者。既预付法。乃游化他土。
寻至花氏国。而憩于树下。遽以右手指地
而谓众曰。此地变金色。当有圣者入。会少顷
其地果为金色。俄有一长者之子。曰富那夜
奢。遽至其前合掌而立。胁尊者遂问曰。汝从
何来。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汝从何住。
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曰诸佛亦然。
尊者曰。汝非诸佛。曰诸佛亦非。尊者。因说偈
曰。
「 此地变金色
预知于圣至
当坐菩提树
觉花而成已」
夜奢亦说偈。而酬之曰。
「 师坐金色地
常说真实义
回光而照我
令入三摩谛」
因告之曰。我今愿师尊者。幸与出家。胁尊
者听之。即为剃度。命四果圣者与其受戒。
后乃命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以付汝。汝
其流传勿令之绝。听吾偈曰。
「 真体自然真
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
无行亦无止」
既付其法。即本座超身太虚而入涅槃。以三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4c 页 T51-0724.png

众竟以衣裓接之。是时当此周正定王之世
也。其众寻建塔庙。以秘舍利。而诸天布宝盖
以覆之。
* 天竺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传
富那夜奢尊者。花氏国人也。姓瞿昙氏。其父
曰宝身。号为长者。初宝身有子七人。各有所
尚。其一曰富那般多。好学仙术。次二曰富那
金子。好常寂静。次三曰富那月光。好角力相
击。次四曰富那胜童。好惠施念佛。次五曰富
那波豆。好杀嗜酒。次六曰富那吉丹。耽于嗜
欲。次七即富那夜奢。淡然无所好恶。其心不
静不乱。非凡非圣。尝曰。若遇大士坐于道场。
我则至彼亲近随喜。及胁尊者至其国方兴
佛事。而尊者遂诣其会。应对响捷。言皆造理。
果于胁尊者得正法眼。遂以之游化。道德所
被不啻千万之众。然其得圣果者盈五百人。
后至波罗柰国。遂有一长者来趋其会。尊者
谓其众曰。汝等识此来者耶。佛昔记云。吾灭
后将六百年。当有圣者号马鸣。出于波罗柰
国。说法于花氏城。摧伏异道。度人无量。今其
人也。然吾亦夜梦。大海遍溢乎一隅。方欲决
之。其水遂沛然流润诸界。今此来者。盖其大
海者也。将从吾出家以法济人。其流润者也。
于是马鸣致礼。前而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
是。尊者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曰佛既不识
焉知是乎。尊者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曰此
是锯义。尊者曰。彼是木义。却问。锯义者何。
马鸣曰。与师平出。却问。木义者何。夜奢曰。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5a 页 T51-0725.png

家。夜奢乃为度之以受具戒。然其会中因之
而證第四果者。凡二百人。其后命马鸣曰。汝
当转法轮为十二世祖。昔如来大法眼藏。今
以付汝。汝其传之。听吾偈曰。
「 迷悟如隐显
明暗不相离
今付隐显法
非一亦非二」
付法已。尊者即逞神通。为一十八变。却反其
座。泊然寂灭。其时当此周安王之世也。众遂
建塔。以閟其全体。
评曰。唐高僧神清。不喜禅者。自尊其宗。乃著
书而抑之曰。其传法贤圣。间以声闻。如迦叶
等。虽则回心尚为小智。岂能传佛心印乎。即
引付法藏传曰。昔商那和修告优波鞠多曰。
佛之三昧辟支不知。辟支三昧声闻不知。诸
大声闻三昧馀声闻不知。阿难三昧我今不
知。我今三昧汝亦不知。如是三昧皆随吾灭。
又有七万七千本生经。一万阿毗昙。八万清
净毗尼。亦随我灭。固哉清也徒肆已所爱恶。
而不知大屈先圣。吾始视清书。见其较论三
教。虽文词不嘉。盖以其善记经书亦别事之
重轻。不即非之。及考其讥禅者之说。问难凡
数十端。辄采流俗所尚。及援书传。复不得
其详。余初谓此非至论。固不足注意。徐思其
所谓迦叶等岂能传佛心印。尤为狂言。恐其
荧惑世俗。以增后生未学之相訾不已。乃与
正之。非好辩也。大凡万事。理为其本。而迹为
末也。通其本者故多得之。束其末者故多失
之。若传法者数十贤圣。虽示同声闻。而岂宜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5b 页 T51-0725.png

已付嘱摩诃迦叶。传曰。我今所有大慈大悲
四禅三昧无量功德而自庄严。而迦叶比丘
亦复如是。又谓鞠多为无相好佛。又谓僧伽
难提者乃过去婆罗王如来。降迹为祖。如此
之类甚众。是岂非圣人欲扶其法互相尊敬
而示为大小耶。楞伽所谓三种阿罗汉者。一
曰。得决定寂灭声闻罗汉。一曰。曾修行菩萨
行罗汉。一曰。应化佛所化罗汉。此罗汉者
以本愿善根方便力故。现诸佛土生大众中
庄严诸佛大会众故。若大迦叶传法数十贤
圣者。岂非应化佛所化之罗汉耶。佛所化者。
宜其所有四禅三昧无量功德与如来不异
也。不异乎如来而传佛心印。孰谓其不然乎。
若商那曰。阿难三昧而我不知。我今三昧而
汝不知。云此恐其有所抑扬耳。未可谓其必
然。经曰。入远行地已得无量三昧。夫入远行
地者。盖七地之菩萨也。七地菩萨尚能得无
量三昧。而化佛岂尽不能得耶。然佛之所传
心印。与馀三昧宜异日而道哉。夫心印者。盖
大圣人种智之妙本也。馀三昧者。乃妙本所
发之智慧也。皆以三昧而称之耳。心印即经
所谓三昧王之三昧者也。如来所传乃此三
昧也。清以谓馀三昧耶。其所谓七万七千本
生经。一万阿毗昙。八万清净毗尼。亦随我灭
者。此余未始见于他书。独付法藏传云尔。尚
或疑之。假令其书不谬。恐非为传法贤圣不
能任持而然也。是必以后世群生机缘福力
益弱不胜其教。以故灭之。方正像末法三者
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传¶ 第 725c 页 T51-0725.png

圣而致正末者耶。呜呼学者不求经不穷理。
动谬圣人之意为其说。虽能编连万世事。亦
何益乎。书曰。记诵之学不足为人师。清之谓
欤。
传法正宗记卷第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