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往生居士第四之二¶ (自动笺注)
淨土聖賢錄續編卷三
*往生居士四之
**裴永度
裴永度。
江南泰州人
世居曲塘鎮
耕稼為業。
性恬
無所好。
而見善必為。
幼即篤信佛法
長齋課佛名無
間。
既而歸依高旻古光和尚
滿分優婆塞戒。
行持
嚴潔
未嘗缺漏
其妻亦信向念佛法門
優婆夷戒。
夫婦同居一室
數十年中
履踐純白
無得而議
焉。
早年無子。
唯一女。
齋素奉佛。
未幾懇求出家
之。
薙髮披緇
苾芻尼大戒
永度捨宅為庵。
令妻
同修淨業
自則別搆靜室
獨居念佛數十年。
年近七旬
一日告其親族曰。
五日後當相別矣。
以吾遺蛻焚化
此身如幻。
勿錯相愛惜也。
至期。
端坐
持佛名而逝。
家人從其遺命
闍維
舍利百餘粒如
豆。
五色晶瑩
遂貯以瑠璃缾。
供奉庵中。
時道光初年
事也(染香續集)。
**鍾九思
九思
杭州人
西溪
為人長厚
篤信三寶
鄰近
茅蓬數十
九思一一護持
供養不怠
或以事故
多金
亦無怨色
與人交易
無分欺詐
婦沈氏同
淨業
九思作諸功德
樂助之。
一子一女
樸素
公元1826年
勤謹
道光六年初夏
九思微疾
至二十四日清晨
告其妻曰。
我以平日忠實不欺
淨願肫切
蒙佛菩薩
接引
今午西去
爾等好事
量力常作。
慎守我志
也。
及午曰。
為我香燭
復謂沈氏曰。
爾來無多
公元1827年
緊要
言訖而逝。
年五十二歲。
明年七月
沈氏亦示
疾。
邀其夫兄。
將家交付畢。
靜坐念佛
至二十一日
子女曰。
好人
然而逝。
年五十四歲(染香續集)。
**周光
周光
字西蓮
甯諸生
天性純厚
淡於榮利
家世
貴顯
絕無紈袴習。
中年
長齋奉佛。
日誦金剛般若經
佛號萬聲
求生淨土
朋友相見
寒暄語外
提唱淨土法門
諄諄勸勉
貲重彌陀經疏鈔。
校讐
流通江淮間。
耄年
神氣矍鑠
念佛益銳。
嘉慶
公元1842年
二十二年秋
患疝疾甚危。
執持名號不輟
疾旋巳。
人或以此
稱之。
則云我於爾時
初亦痛苦難忍
繼想
既是假。
則苦亦非真。
況身之與心。
精麤判然
彼身
痛苦
無如彼何。
我心自念佛
彼亦無如我何。
身心角立
漸漸只知有心
不知有身
痛苦遂絕
矣。
尋卒。
嘗作淨土百餘首
刊行於世。
一云
早投清
泰為捿息
休向濁塵論有無
煩惱時徵定力
念頭
起處作工夫。
尺香勤課三千佛。
趁意隨輪百八珠。
倚閭眼望
可憐子尚迷塗
一云
娑婆障道事
縱橫
說著蓮邦夢亦清。
一息不來千劫恨。
寸陰肯捨
六時名。
如雞抱卵相續
似火鎔金鍊愈精。
下情
根除却盡。
自然真性圓明(染香集淨土詠)
西史氏曰。
言苦莫過於有身
是故有身有罪業。
有罪業即有痛苦
洵能知身假苦不真。
返本窮源
罪亡心滅。
西蓮其智矣乎
**路坤
路坤。
江𡩋人。
慈善
三寶
其弟某。
服官他處
坤嘗
至其署。
廚中日事宰割
惻然傷之。
常以因果勸諭
其弟。
仍復不斷
坤遂發願茹素
即於署中剌舌血。
阿彌陀經
求生淨土
辭歸
讀書教子
以道自樂。
未幾
子入邑庠
乃令教讀自活
自此不問家事
一心
念佛
寒暑疾病少間
周光交好
常以淨業
淬厲
體素肥。
茹素刻苦
日漸減瘦
晚年
骨立
課誦益密。
無時無事
不迴西方
素喜誦
金剛經
每於佛前跪誦。
困頓俯伏
卷未終。
不起也。
染病垂危
家人為備身後事
坤於恍惚間。
梵僧
八人
身皆丈餘。
其室中。
舖設壇場
作佛事
坤方
隨誦彌陀經。
遽醒。
經聲猶喃喃在口。
而病若失矣。
年。
無疾而逝(染香集)。
**吳允升
允升
字常導
徽州歙縣人
少年貿易蘇杭間。
偶於
虎邱一僧
熟視之。
謂曰。
頗有善根
惜二十九歲
水戹
柰何
允升甚恐
求解免之䇿。
良久曰。
以往
戒殺放生
每日䖍誠念佛
大悲呪
或可免
耳。
允升信受奉行
并常以此勸人。
至二十九歲。
因歸
里道由杭州
江干附舟
同舟十七人
開行數十里。
而潮適至。
巨浪洶湧
瀕危
忽憶前僧言。
合掌
佛。
未幾
舟覆
允升墮水。
昏瞀聞人語曰。
允升
勸人念佛有功
可免此難。
開目顧視
則身巳登岸
漁人撈救而出也。
冠履被水衝去。
平日念佛
十八子數珠一串
猶牢持手中。
其同舟十六人
巳漂
無蹤矣。
自是信念功德
不可思議
不復還里。
於吳山開相館。
謂藉此可與人因果
自愈精進
臂香求生西方四字
以表行願
承雲棲之
遺風
多知信向念佛法門
從事者。
祇屬老年
每月
一日
於寺中念佛
謂之老兒會。
少年則否。
會中亦不
敢多集人。
恐涉異教之嫌。
允升慨然曰。
念佛之法。
老少
佛為正教
我朝崇尚
乃一一為開導之。
時延公儉田。
方主鹽政於杭。
允升有舊
募捐
百金為倡。
紫陽山寶成寺
念佛會。
每植會期
諸人開演利益
廣說因果
發心者。
勸其發心
巳發
心者。
勉其精進
又於城中仙林寺等處。
皆舉會勸化
信從日眾
每期不下千餘人
率皆恂恂恭謹
絕無
喧囂之習。
中西方殿
丈六像。
是時重新者。
一日清晨
人共見大勢至菩薩鼻中。
白光如繩。
殿庭
逾數刻始滅。
自是以來
杭城念佛之風大行
城鄉之間。
互相感化男女老幼
數珠
喃喃者。
見為常。
不復詫異
允升之名。
婦孺皆知
每值會期
延佇其來。
西湖靈峰寺
伏虎禪師遺跡也。
穨廢
巳久。
允升道光初年發願重興。
經營數載。
始告厥
成。
年六十六卒。
臨終時。
正念分明
自言見無數菩薩
公元1829年
經行於前。
趺坐泊然而化。
時在道光九年五月朔
(染香續集)
西史氏曰。
路坤念佛
本求往生
而兼免現生病苦
常導念佛
本圖脫難
而復獲瑞應臨時
孰謂念佛
功德
但利身後乎。
顧彼二公者。
實力奉行
諦信
貳。
今人少時之力。
逞意貪求
不能徼倖於萬一。
謂佛無靈驗。
盡棄前功
良可慨也夫
**范元
范元禮。
字用和
錢塘人
幼習儒。
履踐篤實
事親孝。
有疾
刲股和藥以進。
霍然
母余氏病。
復刲之而愈。
父母沒。
妻隨亡。
時甫壯年
慨然卻塵緣。
從養真家
遊。
經十餘年。
頗著功效
後閱雲棲書。
有省。
遂於雲棲
五戒
志堅持。
乃至獸毛蠶吐。
不以著體。
盡棄所
習。
專修淨土
觀想一法
尤為精密
先是其母臨終
時。
彌留瞀亂
元禮勸以專心觀想觀世音
其母從之。
一日忽謂曰。
我見菩薩接引
將到勝妙處矣。
言訖
然而終。
元禮深信觀想之效。
慈善好施與。
作放
恤貧等事
審慎周詳
不惜勞瘁
貧難僧眾
供養
公元1828年
不缺。
一時緇白
無不耳其名者。
道光八年夏
關城
南大洞閣。
百日念佛期。
一日靜息間。
壯歲玄功
忽現。
天地之氣於虗空中。
縷縷然。
汩汩然。
從口鼻
公元1821年
貫入。
直至丹田
與巳之元氣和合。
此時輕安之境。
可言喻。
頃有嬰兒
長數寸。
頂門出。
游漾於前。
經時
許。
仍由頂門入。
自此以後
每至靜極忘念之際。
輒有
嬰兒出入如前。
初意甚喜。
轉念曰。
得非如楞嚴
五十種陰魔之謂耶。
若作奇特
將受羣邪。
念佛
在西方。
聖境不現。
以此為。
時時覺照
正念
前。
嬰兒乃不復出
從此唯心之旨。
深有契悟
信行
願力
愈加純摯
常語人曰。
此乃生平第一險關
少不
公元1831年
省覺
便墮旁門
以知修行不可不慎也。
十一年夏
靜於清泰門外寂照寺
其地有瞽目沈嫗。
志念佛。
為媳所阻。
元禮聞之曰。
是可轉也。
所患者貧耳。
以資糧。
自當無辭
遂入城。
為募月米數斗
取給
外。
有餘則逮其媳。
歡然不阻
元禮復為演說念佛
利益
并教以懺悔發願
閱數月。
鄰人來告曰。
曩者
念佛老嫗
生西去矣。
問其由。
具言自得供養後。
如何
精勤念佛
如何懺悔發願
至某月。
預知去期。
以告媳。
及期
沐浴更衣
合掌坐逝。
遺言致謝范公。
唯尚無
棺殮
媳將賣女營辦
奈何
元禮即謀諸善友
得殮資
若干
交其鄰人持去。
旬日後。
元禮詣其家訪之。
至則
有手數珠
喃喃持佛名者。
其媳也。
一見元禮
歡然
迎謝。
坐次
其鄰舍人麕至
爭欲識范公面。
交口
為述老嫗近事
一如向者鄰人之言。
復指一幼女曰。
此即蒙恩免賣者也。
問嫗安柩在。
則曰自棺殮後。
共議
城中人。
尚肯遠來作善
我等鄰舍
豈可
視。
遂集貲買地。
并其子久停之棺。
同日安葬矣。
元禮
欣然歸。
是年冬
其所經紀善事
促了之。
明年正月
侶所。
以次過從
殷殷敘談
若將遠別者。
子有松江
之行。
語之曰。
出外
好自作務。
年老
倘有變故
倉皇
遽拋正事
負人委任
其子領之。
謂是老年人
公元1832年
過慮語也。
至二十四日
早起
家人曰。
今日殊覺
急。
然又如常食粥。
粥後。
復詣鄰舍盤桓刻許。
歸家
堂中端坐念佛
姪輩有問
搖手止之。
至午
漸微
遂終。
次日酉時入殮
其頂猶溫。
年六十三。
在道
十二年(染香續集)
西史氏曰。
用和示子別友。
先期了結諸務
可謂
預知時至矣。
然則何不明言之。
曰。
預知者。
自知
以穩心地耳。
非圖稱美於人也。
況至時而
友齊臨。
或有助道之益。
設使眷屬圍繞
涕淚哭泣
非欲成反敗耶。
和之不言
良有以也。
**孫復元
復元
字敏斯
仁和庠生
慈善
幼喜讀感應篇陰
隲文。
立願遵行
所居屠肆相對
一日晨起
見屠豕。
發願戒殺
買豬放雲棲
不能斷肉食。
而常茹素
蚊蚋蚤蝨
不偶傷。
壯年後。
日課佛號金剛經大悲
懺。
記功過格。
二載
夜行無燭。
目前輒有光明。
自奮勉。
行諸功德
尤以濟貧放生急務
事無巨細
盡力為之。
嗣因襄理鹺務
塵擾紛紜
夜行光明
隱。
矍然曰。
自誤大矣
辭歸黽勉如前。
光明
顯。
益信感應不虗
念佛觀想
一意西馳
數十無間
七旬外。
彌加精進
屢感瑞應
或夢大星如盌。
燭照
身。
或夢長跪白蓮
對佛持誦
一夕就枕
聞人語曰。
德由巳積。
福自天來。
開眼無所覩。
語音歷歷在耳
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正禮拜時
恍惚見一披
袈裟者。
立於蒲團前。
頂禮時。
首著其衣。
舉首
則又
見其據高座
越三日
精力憊倦
臥持佛號
牟尼
相。
復現於窗牗間。
至三月二日早起
神志怡悅
隨意
行坐
略無病態
迨晚。
家人曰。
明日為我螺螄
擔。
鱔鰻數百斤
散放河池
且曰我死。
等務念佛
放生
力行善事
勿忘此語。
時方繩牀
燈下握管
親書放生文疏
字畫端楷
無少舛錯
書畢安臥
微聲
佛號而終。
年七十五(染香續集)
西史氏曰。
觀想功深
而屢感瑞應
宜矣。
至其聞人語
虗空
聖容禮拜
雖云一誠所感。
不幾鄰於魔
事乎。
姑錄之以俟有識者正焉。
**張清新
清新
字六華
金山貢生
少孤。
事母孝。
及長。
徧遊
名勝
樂與方外交
名利淡如也。
年三十餘。
歸依軼羣
靈公
法名真倓
旋禮豁然開公
奉葷酒戒
長齋念佛
戒殺放生
一門眷屬
咸欣從事
晨夕佛聲浩浩
三十
如一日。
所居洙涇鎮。
皆熏其德而善良
暇則手數
珠。
稱佛名者比比然也。
清新嘗於崇福寺結淨制二
七日
解制後。
朝山禮海。
徧參諸識
心性益徹。
勵志西
歸。
以其餘閒。
薝蔔詩集若干卷。
佛旨相契
公元1831年
十一年冬微疾
命子詣崇福水陸道場
明年
公元1833年
五月
病劇
曰。
吾三日內西歸
眷屬等勿得悲惱
請洪基和尚至。
家人同聲念佛
至初四日
沐浴
坐而逝。
頂煖一晝夜。
壽六十二(染集續集)。
**丁繁
丁繁
字小山
金山庠生
自幼舉子業
不談佛法
亦不毀謗
父母欲為聘室。
決志不從
曰。
吾行吾志
也。
所親伺察之。
乃知其密行淨業巳久。
向者特不
公元1832年
露相耳。
道光十二年夏
𨺗發血症。
延至八月十六夜
忽微笑。
父母曰。
報緣巳盡。
吾得西方去矣。
朗誦
號千聲
而絕。
年二十二(染香續集)。
**李勤
李勤
字香臺
仁和人
生而醇厚
與人無忤
頴悟好學
經史子集靡不周覧
淡於名利
無意進取
出世
籠。
從元學家遊。
志意清潔
皎然不污。
中年後。
信向
乘。
在家五戒
法名妙淨
由是進修緜密
宗門
事。
頗有省發
而特以淨土歸宿
嘗曰。
一知半解
無濟
吾寧守穩當法。
不敢大言自欺也。
家故
豐。
布施罔惜。
且能不矜不伐
三寶中事
極意
尊崇
嘗鐫旃檀佛像
金剛經塔。
互碑二座
立於海
潮寺中。
工費不敷
質典以足其數。
繼又鐫極樂
全圖一碑
以志信願。
一日齋僧宿寺中。
乘間
踰垣
其室
明方覺。
門戶洞啟
竟未失物
信為鬼
呵護
國清寺鑑堂和尚
近今叢林傑出
早卒於
杭。
遺槀一卷
收拾而刊傳之。
未嘗鑑公也。
道光十二年夏
姪女姑。
病將革。
日夕顧之
正念
卒能佛化去。
未幾
勤亦病。
醫者曰。
積勞
傷氣所致
宜善靜攝
不爾
恐益深。
醫去。
勤曰。
是正
我取小失大也
烏乎可。
精勤念佛
并手一切
德事。
至十月
病劇
十一日中夜
趺坐持佛名。
然而
逝。
先是三日前。
家人僧帽一頂
急製與之。
遽戴
頭上
喜曰。
縵衣吾固有之。
所少者此耳。
今得頂戴
彌陀
吾願足矣
即此成殮
以遂吾志。
次日就木
時。
所親試啟帽視之
煖氣氤氳
如揭釜上葢云。
年四
十七(染香續集)。
**張惇
張惇五。
一名爻泰
字敘堂
長洲附生
晚年篤信
業。
善慶德公習。
久之淨業益純。
持長齋。
後因
高減食。
長女開齋
少女曰。
小孝無益
以是往生
劵。
可矣。
未幾
少女抱病
病中絕不念佛
惇五訝曰。
重力劣。
誠可懼也。
可不自省乎。
日課佛號十萬
聲。
一日忽謂德公曰。
緩急
非時相招
幸必援我。
越數日。
夜扣德公門。
欲延淨侶數人。
德公意謂惇五
並未有疾
必其女逝。
先遣數僧去。
德公繼往。
惇五
趺坐逝矣。
踰旬。
其女亦念佛而逝
始知其病重
公元1834年
念。
正以勵其父之努力也。
時在道光十四年(西歸見聞錄)
西史氏曰。
全父齋戒
激父勇猛
成父往生
孝之至矣。
少女善於啟發
敘堂亦樂於信從
敘堂沒而少女
隨逝。
豈非因緣會遇
宿願而來者哉。
**曹諧和
諧和
法名廣智
字聲五
江南上元人
染絳於蘇。
公元1827年
家焉。
道光七年秋
文榮視其妻病。
文榮教以淨
土法門。
從之。
既而疑焉。
謂文榮曰。
人說君以念佛
人。
何故
文榮曰。
誘人以惑業受苦果。
輪轉三塗
是流
他鄉也。
謂之誑可。
勸人以戒定慧往生極樂
究竟
菩提
乃勸人歸家也。
何誑焉。
諧和言下有省。
如何
可以歸家
曰。
持戒為基。
作福為助。
執持名號
一心
不亂
歸家消息也。
欣躍而去。
歸依杯渡海公。
五戒靈鷲義公
一夕忽夢黑山在前
欲上
溪水隔之。
紅日西沉之象。
遂醒。
塵緣將盡。
公元1834年
益進
家資三千金。
不數年而布施罄矣。
十四年四月
以資輟業歸。
先是諧和勸母修淨業
母以其無子。
命之納妾
謂母曰。
願母同生淨土足矣
五濁造業
事。
嗣續可不計也。
既而奉母還鄉
未幾其母念佛
逝。
是年六月
諧和示疾
越六日亦念佛安坐而逝。
女見之。
深信心。
念佛四十九日。
吉祥坐脫(西歸見聞錄)
西史氏曰。
百日之內。
亡其三人
在世俗豈無物議
一門眷屬
同託蓮胎。
實堪慶幸
誠可知者道。
**潘遵懋
潘遵懋。
字意蘭
吳縣人
小業賈。
丱角後。
歸心佛乘
淨土法門
力行之。
有程課。
仁慈好施
恤孤窮。
生命
飯僧修寺諸功德
無不隨喜
平居自奉
泊如也。
年三十
咯血疾。
發心刺舌血。
法華經
經畢而
疾閒。
自是屏絕塵累
專心禪誦
一室之內。
鑪香缾水
蕭然寒衲
日與家人輩說無生法
風日晴美
出遊
名藍蕭寺
與一二禪慧
林下契
善慶德公尤所莫
逆。
嘗隨德公鄮山
阿育王塔前。
設涅槃供。
獲睹
公元1835年
舍利瑞相
臂香翹敬
求生安養
道光十五年春
舊疾
復作
自知不起
德公曰。
病亟矣。
立意西歸計。
淨侶
日來我家
為我助念。
我以持名切故。
兩三
不起雜念
不見佛來。
奈何
自恨障深緣淺。
痛哭
責勵
淚涔涔下。
德公多方開示
越日
德公曰。
西方
大白光來。
照我身心
樂不可言
持念益切。
一夕
蓮池境界
莊嚴勝妙
如經所說
明日忽起。
曰。
見佛
無數
徧滿虗空
我以念力勇猛
得中品生矣。
寄語
學。
努力進修
早來淨土
毋自阻也。
合掌佛而逝
公元1840年
人得其日課之簿。
持經念佛
按日登記
二十年
一日云(僧覺阿撰潘意傳)。
**宋萊
宋萊。
字望山
蘇州人
年六十餘。
淨土法門
日持佛
號數萬
曰。
憑仗六字
了當一生矣。
後館錢萬里
江氏
館主以其持齋念佛故。
禁之不可
遂辭之。
巳而
移席他所。
師生相得
謂其徒曰。
學堂甚好。
我設終於
此。
可乎。
一日學徒入塾。
見萊方合掌念佛
復入
公元1835年
故。
即之逝矣。
下得一紙
三日前所書期也。
室有
異香
經宿不散。
事在道光十五年(宋梅浦述)。
**周慶孫
慶孫
字雲田
蘇州國學生
事母孝。
曲阜孔氏。
而孔氏招之。
將為援例得官
率其妻子往。
舟覆
河。
妻子俱死。
慶孫僅以身免
遂意進取
母家居。
虔修淨業
自號夷白居士
為人謹而葸。
戒恐破。
不敢
受。
齋恐開。
不敢持。
經論畏深。
不敢閱。
鐵君定公
慶孫善。
謂曰。
佛門修持
不知足
如此自餒
幾生
能了生死耶。
慶孫默然
一日忽到定公處。
投地頂禮
曰。
今日始知君之善也。
近閱藏經
無量妙益。
決意
長齋矣。
持名亦甚得力
微君則不及此
精進數載。
十五年八月望
早啜粥一盂
箸忽落地
無疾而終
覺阿在朱涇即是菴。
是月下旬
夢張惇五
慶孫
慶孫不言
惇五覺阿曰。
竭力僅能到西方
耳。
不及品位高也。
醒而異之。
九月
其弟到庵。
覺阿
述其夢。
始知慶孫之巳卒也(西歸見聞錄)。
**陳居士
陳居士
遺其名。
常熟人
世英茂才從父也。
平日
起。
爇香默然
誦經課佛。
家人莫之知者
密行也。
雨寒暑不間。
歷有年所
道光十五年七月
自言九月
二十三日西歸
家人以其無疾。
弗信。
及逝之前三日。
微疾
起居如常
至期坐脫
家人環呼。
開目
數言。
旋曰。
吾行矣。
遂瞑。
異香發自毛孔
既殮。
室猶三
日香也(徃生近驗錄)
西史氏曰。
修密行者
蘊釀必深。
體發異香
所以顯之
也。
**余邦賢
余邦賢。
紹興人
少業賈。
年六十餘。
輟業與妻同修
公元1838年
土。
念佛之外
嘗各禮華嚴經八部
道光十八年
年八
十六矣。
妻先示疾
邦賢亦病。
一日妻謂其媳曰。
為我
辭汝翁。
吾欲行矣。
媳訝之。
以告邦賢。
邦賢曰。
姑緩三
日。
與同行。
妻聞曰。
諾。
果至三日
同時化去
時為
月二十三(朱寅堂述)。
**吳宗魏
宗魏
字秋亭
元和人
父濂。
淨業往生
事載本傳
周氏
故有肝疾。
宗魏侍奉極孝
病劇
刲股以進。
旋巳。
既而母歿。
宗魏於七日中剌血。
地藏本願
經。
歸心佛乘
宗教兼通
諸方老病
亟稱之。
巳而專
淨土
自號一如居士
長齋五戒
於寄葉庵結蓮
社。
其於放生施衣捨槥諸善事
盡力助行。
一日
疾。
自知不起
遺書道友
一以淨土相勗
自謂平日
功夫
病中祇存一半
有退無進。
難甚難。
諸君子切
切謂平日且作世事
待病時用功。
悔之無及
自誤
不小
沈痛若此
歿之前一日。
其友錢文燦省之。
念佛否。
時宗魏言巳艱澀
索筆書曰。
死苦如是
往生
願力愈堅
翌日遂逝。
遺言不焚衣。
接煞
不繪遺容
時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吳今帆述)。
**張齒延
張齒延。
常熟國學生
素善飲。
自命不凡
聽人談及佛
典。
聲色俱厲
一日偶閱因果輪回之說。
忽明生死
大事
戒殺屏飲。
日持金剛經
大悲呪
佛號
回向
西。
懺悔病業。
巳而斷葷血
時方風疾
右體偏枯
公元1839年
勸食調養者。
笑謝而巳。
道光十九年春
手書普門
品數冊。
刊印散施
謂人曰。
苦海慈航
覿面錯過也。
是秋
夢吞蓮華
自是益精進。
告其弟爾旦曰。
吾誦普
門品
須滿一萬二千。
方酬我願。
爾旦詰其故。
太息曰。
世間四苦
生老病死
吾歷其三。
未可預剋者死耳。
公元1840年
然亦駸駸迫矣。
可弗早備資糧耶。
二十年正月十一
夜。
爾旦臥不成寐
聞齒延誦普門品
琅琅然問之。
則齒延正在熟睡
並未出聲
夢中誦也。
明日晨起
常誦畢。
以事往姻戚家。
忽痰湧塞㗋。
急送之歸臥
不醒
十三日晚
其友謝鳳梧來視疾
令爇香然燭於
榻前
以其平日數珠授之。
手忽舉。
掐珠至胸前。
目光
上燭
舉體皆動。
而氣遂絕。
眾決之曰。
善逝也。
必生
西方
獨妻不信
向棺祝曰。
果爾
當於夢中相報
越五
日。
夜夢有人傳語曰。
勿哭勿哭。
汝家此人。
巳往越十
萬億佛土矣。
醒而異之。
平生未誦彌陀經。
不知
萬億佛土五字為何義。
次日問諸大眾
始知其夫往
生。
有明驗矣。
爾旦。
字眉叔
亦修淨業
往生近驗錄
行世(徃生近驗錄)。
**金庭
金庭棟。
字友蘭
蘇州人
篤修淨業
道光二十年冬
疾。
自知將終。
邀其歸依師亮寬和尚
善友數人來。
告之曰。
吾生死將判。
諸公助成勝緣耳。
舉聲
佛號
良久曰。
此時目前所現之地。
七寶合成
踏之柔輭
耳中所聞之聲。
則微妙難狀。
且極西見金
八字分明
一友正之曰。
汝誤矣。
今所誦者六字
耳。
庭棟以手指曰。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八字耶。
久之
合掌告師曰。
弟子行矣。
遂逝(徃生近驗錄)。
**徐僖
徐僖。
字夢白
吳庠增廣生
少遊黔滇。
江山之勝。
襟曠如。
節孝等事
輒為表彰
中年
遊幕於外。
四旬
餘。
遇朱麟書龍舒淨土文𢹂贈。
信奉佛乘
更號
夢蓮
十齋
立淨課。
矢願往西。
尊勝庵。
歸依亮寬
和尚
法名如超
六旬餘。
業益專。
靈鷲義公菩薩
戒。
城中盧師庵。
方募建大通閣。
極力貲助。
道光
公元1841年
二十一年夏
忽清釐家。
務謂家人曰。
人生七十。
巳慶
古稀
吾七十有二。
今秋殆必歸矣
反本瑣言數則。
臨終諸事
一則云。
人生如寄
生必有死。
死固人之
常事
妻孥兒女情長
以為從此永別
不禁痛哭
號。
殊不知全受全歸
令終為福。
吾輩既修淨業
脫離苦海
直往樂邦
所望臨終一心不亂
庶可
往生
若聞哀哭之聲。
必至為情愛所牽。
寸心散亂
平日修持
都屬無用
眷屬之愛吾哭吾。
適所
以惡吾害吾矣。
切記於氣將斷絕時。
各人助吾念佛
不可混叫亂哭。
須俟瞑目一二時。
方可舉動
易衣
屍。
寧遲毋速。
邵康節先生伊川丈人
臨終謂家
人曰。
侯吾就殮方哭。
勿急叫號
俾吾失路
語見康節
外傳
是可法也。
又作禪淨四料云。
念佛參禪
老實
鈍漢
念到佛即心。
把話頭看。
參禪念佛
直須
桶底脫
倘有一點疑。
盡頭難著力。
念佛參禪
是二
即是一。
參念要膠黏
否則放佚
不念亦不參。
得法
可捨法。
若未到岸時。
欲渡苦無筏。
其年秋
遘疾
僧人善友
到家念佛
牀前供像拈香
七月二十
一日起病
至八月二十一日帀月
粒米未進。
飲水
漿而巳。
延醫進藥。
不服口。
疾革時。
合掌朗念而逝。
妻嚴氏。
平居持呪課佛名。
年七十三。
下痢
臥牀
起。
素患耳聾
一日聰聽
身中痛苦俱絕。
其子立方
西方之說進。
曰。
余固時時念佛
未嘗廢忘也。
至夜
二鼓時。
家人曰。
天明去矣。
起坐
朗念輪珠一
串。
力竭不能支。
就寢
天明
曰。
時至矣。
起坐
合掌
立方勸直往西方
決然應曰諾。
遂終(反本瑣言徐稼甫述)。
**錢萬鎰
萬鎰
字翼山
常熟人
梅里鎮。
世業酤。
巳而戒殺
淨業
改前行。
膝下一子
病瘵。
念佛而終。
旁人
誹笑之。
萬鎰奉佛如故
一夕店屋失火
望空祝曰。
業應焚燒
願勿傷鄰舍
撲滅後。
鄰果無恙
萬鎰
母吳氏。
長齋念佛
母從之。
旋復自斷葷血
然餘習未
除。
飲酒
至戚謝鳳勸戒
力除之。
道光二十二
年春
妻亡。
處之淡然
有勸續娶者。
萬鎰拒之曰。
有子
而殤。
續復何為。
且吾志在出世
屑屑嗣續哉。
咯血疾。
念佛加勵。
生死心益切。
至七月初。
劇。
進食輒吐。
鳳梧往視之。
告以古德斷食見佛之事。
欣然曰。
有此大便宜事
吾當勇為。
即於次日盥沐
佛前拈香發誓
七日齋。
出貲放生
求生淨土
日夜
念佛不輟
渴則噉瓜而巳。
人問徹夜不睡。
得不疲乏
乎。
曰。
利其不睡。
得多念佛
我無病時。
不得安閒
今病
得閒。
正好著力。
疲乏之有。
七日期滿
神識瞀亂
進以薄糜。
即苦脹悶
久之
瞀亂益甚
大懼。
合掌枕上
命然指。
鳳梧曰。
此時發此願與然指同。
不如一意
西方之為愈也。
遂閉目念佛
初若勉強
用力猛勵。
志安定
復得助緣者十數人
晝夜佛聲相續
初十日
晚。
自言見一人牀前
瓜果俱勿食。
問之曰。
吾上
使人也。
言訖不見
明日
忽見西方三聖光明相好
住立於前。
涌身金臺
空中聲言
汝身未淨。
香湯沐浴
浴畢。
三聖現前如故
又謂家人曰。
吾巳
淨土
無數蓮華
吾坐其中
樂不可言
復自指身
曰。
此非吾身也。
十二日清晨
告其母曰。
盈室矣。
西趺坐合掌而逝。
年三十八(謝鳳撰錢翼山傳)
西史氏曰。
逆境初心不退
纏疾苦而正念堅持
卒乃瑞感金臺
神遊蓮域。
其高品位無疑
嗚呼
矣哉
**華漢
華漢槎。
字以傳
蘇州人
七旬餘。
善士文勳
念佛法門
且招之供養
信心篤實
歸依在經茂公。
一日禮佛時。
倐見蓮華
徧滿虗空
自是念力益純。
公元1844年
二十四年正月十九日晚
課佛名至夜半
不絕
公元1841年
口。
人詰之。
曰。
將往西方
明晨
自著衣冠
欲往蔣文勳
辭別
因天雨而止。
人以其無疾。
不介意
頃入視之
趺坐合掌逝矣(楊周尚文述)。
**方步
方步瀛。
字小湘
崑山人
善書畫。
藝能
既習扶鸞術。
神教大悲呪
從之。
晨起
定課數十徧。
巳而遇張
爾旦勸修淨土
專心西邁
一日微疾
起居如常
向晚謂其僕曰。
吾逝期在明日
汝慎勿告女主
僕曰。
不以告。
事後有怨。
曰。
設有怨。
汝言生死之事。
他人所可預知也。
僕頷之。
明日
有友過從
步瀛延之
坐。
曰。
為我彌陀經。
友曰。
吾未習學
如何
步瀛取經
授之。
曰。
教汝
從容誦經終卷。
纔舉佛號
目光
燭。
掀髯微笑
視之
化去矣(汪石心述)。
**朱麟書
麟書
字文泉
新陽庠生
年近五旬
遘危疾。
生大怖
畏。
棲心內典
手不釋卷
常以勸善諸書贈人。
志存
利濟
時亮寬和尚師林退院
尊勝庵。
梵行
歸依五戒
法名如因
結社尊勝
月一集。
四明
懺法
與社諸人
互相䇿勵
講演淨土法門
兩目
矓。
不能看書
課誦益勤。
行住坐臥間。
默誦西方
號不輟
年七十。
示疾數月。
臨逝前數日。
夢寐中見
光。
偈言三首
一云
一入塵勞名利牽。
忙忙營逐不
知愆。
室人交謫盈耳
生計無聊老年
樂道安貧
知有命。
存心養性諸天
隨緣應世前業
幻境
華任變遷
一云
旅泊他鄉七十
升沈變態豈無由。
回頭覺岸歸去
不變隨緣自在遊。
一云
業報今巳
盡。
自性幸不迷。
踏著無生路。
引心巳到西。
及革。
起坐
佛而逝
氣絕逾時
掌猶緊合不釋
在道光二十
五年冬月(郭仰山徐稼甫述)。
**陳鍠
陳鍠。
法名廣聲
字西堂
嘉興石門人
業賈蘇州
長齋
奉佛。
為人鯁直
歸依杯渡海公。
復從靈鷲義公受五
戒。
日與朱麟書結念佛。
社於定慧寺
宂忙不輟
公元1845年
二十五年十月
下痢
至初六日
有友談雲屏往省
公元1841年
之。
鍠曰。
子來恰好
明日一早欲行。
為我小普陀
邀朱寅堂作別
時寅堂以路遠時晚
不至
復顧其弟
曰。
汝學醫。
試為余診脈
自後衇象此者
不可
示方也。
頃之從容念佛
至夜半
聲漸厲。
人問見佛否。
曰。
大和尚
特遠耳。
天明
泊然而寂。
年五十五。
四載蘇州薛紹基者。
在日
常主其家。
勸之念佛
亦發信行
六旬
疾篤神識瞀亂
忽作鍠口音
云。
此刻緊要
何故念佛
且須向西臥。
紹基自舉
轉。
家人往視
宛然是鍠聲吻。
頃之
紹基佛而逝
公元1848年
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中事也(錢安軒朱寅堂述)
西史氏曰。
藉助而往生者。
屢聞之矣。
至若經數
載。
而乃故舊深情
顯靈蹤而接引
斯誠極千古
異事哉。
**郭觀光
觀光
字尚賓
一字仰山
蘇州元和人
為人醇謹
醫。
不與人計利。
病者招之輒往。
中年西方教
從杯
渡海公受歸戒。
法名廣仁
晨起
靜埽斗室
默誦
號。
寒暑無間
祖遺魚蕩一所
在陸墓北塘。
租人
捕魚
為祭埽費。
觀光再三族人商議
解囊金代之。
請示勒石
捐作放生河。
生靈無算
常與家人言。
八月有凶。
道光二十九年。
歲次己酉。
春間病篤
人為恐懼
觀光搖手曰。
勿慮
木樨香未聞。
余命
絕也。
至八月
復病。
命延僧唱佛。
初五日
家人問逝期。
觀光二指
至初七日晚
合掌而逝。
頂上煖氣勃發
良久乃散。
年五十六(郭辰生述)
西史氏曰。
余識仰山談道會。
和藹之風。
溢於眉宇
及叩其淨業之修。
余固決其必定生也。
而卒能不出
所料。
其化族捐河一節
不尤足多乎。
總論曰。
古今來。
才人傑士
講道論德者。
不少概見
其臨逝安詳
諸瑞應。
什百千萬中。
未有一人也。
獨此念佛往生之人。
或聞異香盈室
或見化佛迎空。
種種休祥
未易悉數
而世之顛倒凡夫
不此之警覺
反自附於儒者之列。
毀之斥之。
卒至沈淪苦海中。
而莫之救也。
悲夫
*往生雜流第五
**吳生
吳生
杭州人
祖父庠生
大清順治初年
大兵
城。
父母失散
被掠。
張將官標下服役
時年方十
三。
自歎吾本儒家子。
今下若此
必是宿業
遂於佛
立誓
持齋念佛
日誦金剛經
回向生西
年十六。
官發糧充丁。
即將糧銀買香供佛。
跪誦阿彌陀聖號。
公元1834年
至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忽告本官
欲往西方
本官
不信
訶為妖言
次日
又到提督乞假
提督怒。
批本
官捆打十五。
毫無怨言
又向各營作別。
自限十一月
一日歸西
是日五更
沐浴焚香
禮佛畢。
仍至本官
叩辭
本官大怒
遣兵迹之。
見其西向三拜
端坐
偈曰。
身在營中出家
身披鎧甲袈裟
刀刀親見
彌陀佛。
箭射著白蓮華
偈畢。
吐火
焚其軀。
合營
官長
遙望羅拜
本官合門齋戒(蓮藏)。
**沈承先
沈承先。
崑山人
宣化坊。
木工
年七十餘。
持齋
佛。
專修淨土
不停斧斤
而佛聲亦不絕口
康熙
三月
預知時至
三日前。
徧別親友
謂將往西方
不復相見
家人曰。
明日十五。
當行矣。
明晨
澡浴
易衣
向西趺坐
取一淨几置前。
焚香念佛而終(西歸直指)。
**周絢堂
周絢堂。
陽人
辦事公門
既而勘破世情
立除澆
惡。
靜坐一室
白衣呪。
持齋放生
行方便
見貧而
無歸者。
隨力救護
後遇旵莊道人
勸修淨土
銳志
念佛
六時不懈
并轉以教友朋。
從中信向者。
曾刻
公元1786年
極樂津梁
廣為施送。
乾隆五十一年春荒
邑中募賑
公元1834年
粥糜
絢堂殫精竭力
晝夜從事
一日五鼓忽起。
索浴
更衣
妻子曰。
吾生西時至矣。
汝等勿效世俗
但一
心念佛。
言畢。
端坐而逝。
略無一語家事
是早。
猶有
人見絢堂在粥厰中。
往來撿視云(蓮宗集要)
西史氏曰。
絢堂既巳往生
何以復在粥厰
意者慮人
疑謗
故示奇蹤耳。
願力之宏。
不益見哉。
**姚生
姚生。
長洲縣役。
家貧
聘妻卒。
不復娶。
役事諸人
寺院中事
竭心力為之。
為人正直
面斥人過。
夜定
必坐。
佛號萬聲無間
年二十餘。
以疾卒。
端坐而逝。
盈室
頂如灼也。
鐵君定公贊以詩曰。
醴泉芝草
本無根與原。
居士西方來。
廣度諸有緣。
緣盡便歸去
脚跟牽纏
斯人難最得。
高望睪然(西歸見聞錄)。
**宋寶官
宋寶官。
華亭人
家貧
賣醬度日
事母孝。
奉養甘旨
昆季
聞人淨土法門
篤信遵行
一日告其母
曰。
母有兄在。
兒將西歸
念佛坐逝。
時在嘉慶十六
年(染香集)。
**陳德心
德心
字大坤
蘇州農夫也。
夏日納涼
偶遇村館。
敬信錄。
塾師講解
有省。
沿街收拾字紙
彭二林居
士聞之。
招入文星閣
勸修念佛三昧
德心素不識字
奉教靜篤
後漸能書
未幾
為蘇郡妙濟堂司放生
等事
每見髑髏
頻生嗟歎
悟世非常
於是念佛
勤。
終身不娶。
年六十九。
身健如常
自知時至
走別
親友
至期。
堂中寂然閉戶久之
同事推門入視。
案上供佛一尊
雙燭輝煌
香烟滿室
德心面西坐逝
公元1813年
矣。
時嘉慶十八年八月望日事也(染香集)。
**東門匃者
東門匃者
松江星橋
一破屋中。
日向市門誦心
一卷
一錢
與之則連聲稱謝
訶之亦不介意
足供一日穅𥝖。
即闔扉念佛
西齋方伯異之。
親餽
錢米
欲葺其廬。
匃者卻之。
西齋曰。
我所施皆廉俸
盜泉乎。
匃者曰。
素知操守嚴潔
我懼為衣房屋
移我素志耳。
無巳請為公飲僧。
即𢹂所贈往東禪
供。
巳則仍歸破廬。
念佛如故
嘉慶中
無疾坐脫
里人
葬之桃華庵後(染香集)。
**癡頭道士
癡頭道士
姓王
直隸人
極愚。
親亡乏食
困臥敝廬
所為計。
或與之錢。
亦莫辨數之多寡
京邑陳道人
為徒。
令日埽地拾柴。
晚則課彌陀佛號數百。
禮拜
香為度。
癡頭誦佛不成韻。
每昏沈欲睡。
道人長竿
擊之曰。
愚昧若此
不知精進耶。
如是三載
呵呵大笑
道人復擊之。
癡頭曰。
今日打我不得矣。
詰其故曰。
枯坐十八年
不知修法
若能如我老實
禮念。
生西方見佛矣。
道人奇之。
莫測其所謂。
癡頭登峭崖。
西向合掌
屹立而化。
闍維舍利
粒(染香集)
西史氏曰。
道士往生
古傳罕聞
癡頭愚昧之子
千古特出之人。
黃冠者流
則曰我學神仙
念佛
愚夫所為
豈非反被聰明誤耶。
**周耀發
周耀發。
蘇州伶人也。
演劇
不唱淫辭
暇則默誦
號。
中絕宰殺
晚年
念佛禮拜
勤謹
額間成叩印。
且逢人即勸。
優伶中。
間有其所感發者。
年六十六。
示疾
臥牀月餘
念佛不輟
一日令妻子掖起。
曰。
欲行矣。
為我取滌腸湯來。
妻子不解
問之。
曰。
淨水耳。
飲水一盞
腹中滃然作聲久之
令家人稱佛名
坐向西。
誦數聲。
合掌而終。
移時
鼻筯下垂
長尺許。
公元1826年
久之方隱。
事在道光六年十一月(錢安軒述)
西史氏曰。
篤信念佛
固佳矣。
未知回向淨土
否。
往生未可定也。
第其端坐向西。
從容而逝。
即不生。
不遠矣。
**瞿晉
瞿晉
常熟人
不信佛。
求生西方大愚
道光
公元1812年
十七年三月
咯血漸劇。
服藥不效
忽夢神告曰。
之病。
唯孫姓者可治。
醒而憶及戚友中有孫旃林。
診衇
旃林曰。
病深矣。
投藥不過盡人事
君能念佛
回向
即是妙方
否則非吾所治也
遂持佛名。
家人曰。
吾今戒殺
為我生命放之。
且曰。
今悟矣。
當詣和尚受戒
以懺宿業
獨言獨語
從未有與
之言此事者。
及卒前兩日
家事屬母。
料理積逋
遠行者。
至四月十四日
強起憑几
仰首若有所
見。
急稱阿彌陀佛
連唱十餘聲。
首俯而絕(徃生近驗錄)
西史氏曰。
或疑既巳緣熟。
神曷必藉口於孫姓。
噫。
佛世一城人難化。
獨與目連有緣
寧不聞之乎。
**孫松
公元1837年
孫松亭。
錢唐人
素奉斗。
道光十七年秋
病亟
旌葢
輿馬來迎。
謂人曰。
吾從之行矣。
季弟又村止之。
曰。
鬼神趣。
大善處。
不可從也。
良久曰。
若輩悉滅形
矣。
吾將安歸
又村以淨土法門進。
松亭奮然
欲誦佛
名。
舌本強澀
格格不能六字
又村助誦之。
始琅
出聲
千餘聲乃寂(徃生近驗錄)。
**陳畫叟
陳畫叟。
紹興人以善畫遊滇。
家焉。
長齋奉佛。
數十
年。
鄰有善女人
為叟所敬服
有疑必諮。
習為常。
道光
公元1839年
十九年夏
年六十餘。
忽厭齋素
臨飯減食。
且漸形聲
色。
子婦邀其敬服者。
相勸勉。
遂愧而自責
曰。
余為
舌根所誤矣。
家人曰。
今後供饌
勿問余隨緣而巳。
又何擇哉。
由是仍復如常
一日忽命設祭於寢。
子婦
異之。
曰。
余將西歸
先靈別。
無他故也。
問其期。
曰。
日後
從之。
至期晨沐
衣冠西向趺坐爇香。
朗誦佛名。
子婦曰。
尚有屬付
可邀鄰女來。
家人佯諾之。
而未
往。
叟顧日影
太息曰。
緣止如是
吾不欲久稽矣。
遂合
掌而終。
此事范西民孝廉滇中
得於鄰女自述
者(徃生近驗錄)。
**丁童子
童子
常熟人
梅里鎮。
七歲時。
聞其父母持佛名。
每朝持之。
未幾
微疾
晨臥。
蹶然興曰。
今日
課佛名。
自誤大矣
盥漱禮誦畢。
就寢
至晚。
告母
曰。
吾隨佛西去
願勿驚訝
乃連誦佛名。
良久暈絕
不意
猶望其蘇。
聞喉中作聲。
若欲有言
喚之不應
大聲大慈大悲四字
遂絕。
次日就殮。
舉體皆冷。
而頂則尚煖也(徃生近驗錄)
總論曰。
或疑雜流往生
純是淨土聖賢隨機化導
近理
畫地自限者多矣。
觀是錄中。
皂隷
若伶
人。
若勾者。
乃至闡提外道
但得發心
都能成就
猥曰
下愚根鈍
不足以上智乎哉
淨土聖賢錄續編卷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