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往生居士第七¶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3a 页


净土圣贤录卷八


* 往生居士第七

** 差摩竭

迦维罗卫国城中。有释种长者子。名差摩竭。行诣佛
所。白佛言。菩萨何行。疾得无上正真之道。普具三十
二相。从一佛国。到一佛国。临寿终时。其心不乱。所生
不堕八难之处。常知去来之事。悉成诸法。周满达事。
知一切法。无所挂碍。信解空行。得不起法忍。恒以至
心欲作沙门。未曾犯戒。不乐居处。佛为说菩萨忍辱
布施等行。终言无我无人。诸法如化。是时差摩竭得
不起法忍。五百比邱。及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3b 页 X78-0293.png
皆得住不退转地。寿终悉当生于西方无量佛清净
国。常护持无数佛法。教化成就一切人民。使不退转。
如是无极恒沙边劫。当于此土。以次作佛(菩萨生地经)

** 阙公则

阙公则者。赵人也。晋武帝时。居于洛阳。萧然恬放。日
常诵正法华经。既卒。其友为设会于白马寺。至夕转
经。忽闻空中有声。仰见一人。形色光丽。曰。我阙公则
也。生西方安乐世界。与诸上人来此听经。堂中人共
见之。有汲郡卫士度者。受业于公则。其母常饭僧。是
日将中。忽空中下钵。正落母前。谛视之。乃公则常所
用钵也。有饭满中。其香充堂。食者七日不饥。支道林
为之赞曰。大哉阙公。歆虚纳灵。神化西域。迹应东京。
徘徊霄墟。流响耀形。岂钦一赞。示以匪冥(大唐内典
录。念佛宝王三昧论)。

** 张野

张野。字莱民。寻阳人也。性孝友。田宅悉推与弟。甘苦
与九族共之。州郡屡辟不应。朝命拜散骑常侍。亦不
就。入庐山白莲社。为远公门人。义熙十四年。与家人
别。入室端坐而逝。年六十九(东林传)

** 张诠

张诠。字秀实。野之族子也。尚情高逸。好古乐道。荷锄
力田。带经不释。以散骑常侍徵。不起。庾悦荐为寻阳
令。亦不应。巳而入庐山依远公。研穷佛经。深有悟入。
宋景平元年。西向念佛。无疾而卒。年六十五(东林传)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3c 页 X78-0293.png

** 何昙远

何昙远。庐江人。宋御史中丞万寿之子也。少奉法。持
菩萨戒。年十八。居父丧。哀毁成疾。遂归心净土。请僧
数人于家。忏悔宿业。久而益虔。一夕转经竟。众僧巳
眠。昙远忽自歌诵。僧异而问之曰。见佛身黄金色。光
丈馀。自西而至。幡华翼从。充满虚空。佛熙怡徵笑。诏
昙远速去。昙远素羸弱。至是神色壮厉。便取香华散
之空中。至五更。忽然而终。宅中芬香。数日乃歇(冥祥记)

** 魏世子

魏世子。梁郡人。生当宋世。奉佛精进。率诸子女。修西
方净业。唯妇独不信。其女病死。七日复苏。即升高座
诵无量寿经。下启父言。儿去便往无量寿国。儿及父
兄。池中各有大莲华。当生其内。唯母独无。不胜此悲。
故归启报。语竟而瞑。母自是亦奉法焉(冥祥记)

** 庾诜

庾诜。字彦宝。新野人也。博通经史纬候之学。而性尚
夷简。特爱林泉。蔬食敝衣。不修产业。忍辱柔和。好行
其德。梁武帝少与诜善。及起兵。署为平西府记室。不
屈。普通中。诏以为黄门侍郎。称疾不起。晚年于宅内
建道场。六时礼忏。诵法华经。每日一遍。夜中忽见一
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
去。中大通四年。昼寝。忽惊觉曰。愿公复来。不可久住。
言讫而逝。举室咸闻空中唱云。上行先生。巳生弥陀
净域矣。时年七十八(南史)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4a 页 X78-0294.png

** 宋满

宋满。恒州人。生当隋世。笃志净业。每持佛名。以豆记
数。满三十石。设斋供佛。俄有三僧至会乞食。食巳。香
华布空。飞腾而去。未久。满面西坐脱(佛祖统纪)

** 郑牧卿

郑牧卿。荥阳人。举家修净业。唐开元中。病笃。或劝进
鱼肉。不许。手执香炉。一心西向。忽闻异香蔚然。遂逝
其舅尚书苏颋梦宝莲华开。牧卿坐其上(佛祖统纪)

** 高浩象

高浩象。东平人。杜门静居。日诵无量寿经。尝于定中
坐红莲华。泛白玉池。初未见佛。即于华上倾心致敬。
遥睇金容。光辉四映。一夕见众菩萨来迎。寂然而化
(佛祖统纪)

** 李知遥

李知遥。长安人。笃志净土。为五会念佛。导诸众信。晚
得疾。忽云和尚来也。洗漱著衣。然香炉中。出堂顶礼。
闻空中说偈云。报汝李知遥。功成果自招。引君生净
土。将尔上金桥。却就床坐。泊然而化。异香满室。众共
闻之(净土文)

** 孙忠

孙忠。明州人。早慕西方。蔬食持戒。于府城东筑庵。凿
二池。种白莲临池建阁。月集众为念佛会。尝见佛身
现空中。趋出。呼其二子至。同拜礼焉。久之始隐。后人
因名其地为驻佛巷。宋元祐八年。释可久神游西方。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4b 页 X78-0294.png
见金台标孙忠名。久之。忠得疾。请道俗百人为念佛
会。忽仰视虚空。合掌问讯。手结双印。怡然而化。阖城
皆闻天乐异香。渐向西没。二子能继其业。亦向西坐
(佛祖统纪)

** 左伸

左伸。天台临海人。从法师神照受菩萨戒。闻大乘法
要。豁然开悟。自是严奉戒律。造西方三圣像。旦夕虔
事。求生净土。诵法华经三千四百部。金刚经二万卷。
绍圣二年秋。有疾。命其子沙门净圆唱法华首题。巳
而梦三伟人立江皋。召伸登舟。瞥然西迈。伸知往生
有期。乃请僧诵阿弥陀经。遽曰。我巳见佛光。即沐浴
更衣。戒左右勿哭。勿逼我前。端坐结印而化(法华持
验记佛祖统纪)。

** 孙良

孙良。钱塘人。隐居阅大藏。尤得华严之旨。尝依大智
律师。受菩萨戒。日课佛名万声。二十年不辍。忽令家
人请僧唱佛名。方半日。望空合掌曰。世尊菩萨。巳荷
降临。即退坐而化(佛祖统纪)

** 贾纯仁

贾纯仁。湖州人。长斋修净业。一日示疾。西向念佛。宴
坐而逝。顶上有白光圆相。异香满室(佛祖统纪)

** 范俨

范俨。仁和人。居常蔬食。不牵世缘。曰。百年旅泊耳。尚
何求哉。日诵法华经。手书一部。求生净土。大观中。忽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4c 页 X78-0294.png
见普贤乘六牙白象。放金色光。谓俨曰。汝尝诵法华。
念弥陀佛。得生净土。故来相报。越一夕。睹众圣授手。
就座合掌而逝(佛祖统纪)

** 孙忭

孙忭。钱塘人。号无诤居士。掩关晦迹。日阅华严金刚
诸经。以净土为归。母龚氏。修净业。偶得疾。请清照律
师说法。端坐而化。未几忭梦至莲池。见清照在侧。旁
一人授以梵字帖。不识其人曰。请十三日斋耳。时方
十二月。及期。忽得疾。有僧问疾。欲为祈祷。忭曰。生死
巳定。何必祷。即报清照云。当暂相违。遂跏趺作印。西
向坐脱。翼日清照至。为说法封龛归庵三日。亦逝(佛
祖统纪)。

** 唐世良

唐世良。会稽人。持戒奉佛。日勤礼拜。老而得疾。未尝
就枕。诵弥陀经十万过。一日谓家人云。佛来迎我。言
讫作礼。即坐逝。时行者宗利。在道味山。夜梦西方有
异光。幡华天乐。空中声云。唐世良巳归净土(佛祖统纪)

** 陆浚

陆浚。钱塘人。少为吏。久之弃去。预西湖系念会。以净
土为归。每对佛前忏悔。声泪并下。间与友人相见。说
净土因缘。未尝不感慨呜咽。恐此生之不度。净业之
难成也。临终请圆净律师说净土法门。讽观经至上
品上生章。圆净语之曰。此时好去。浚曰。众圣未齐。且
待少时。起就竹床。面西端坐。顷刻化去(佛祖统纪)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5a 页 X78-0295.png

** 王阗

王阗。字无功。明州慈溪人。再举进士不第。布衣蔬食。
遍参讲席。晚年专修念佛三昧。述净土自信录。其序
云。吾佛净土法门。一言以蔽之曰。在凡夫获不退而
巳矣。何则。此土修行。圆教初信。小乘初果人。邪见三
毒永不复起。兹为断惑发悟。创入圣流。越生不昧其
所證。斯超四趣。不失人天。至于凡夫地中。虽伏惑发
悟菩萨。一经生死非常之变。则忘其所證所修。是故
遇缘或退。仍堕苦涂者有之。乃若凡圣同居净土。如
极乐国等。虽具三界。唯有人天。故一切含识获生者。
即长辞四趣。又助缘大备。寿数莫量。纵至钝根。一生
熏修。无不證圣果。宁复有退失事乎。如来赞劝之本
意。不过如此。且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加愿导之。
即预优品。若夫愚朴辈。但能称佛发愿者。莫不往生。
呜呼。观净土一门。则知圣人无弃物矣。彼守痴空之
徒。效无碍无修。起自障心。绝他学路。可不哀哉。绍兴
十六年四月丁卯之夕。忽闻异香满室。谓弟子沙门
思齐曰。此吾净业所感也。乃沐浴更衣。面西趺坐而
化。焚其躯。得舍利如粟者百八粒(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 王日休

王日休。字虚中。卢州人。宋高宗朝。举国学进士。弃官
不就。博通群经。训传六经语孟数十万言。一旦弃去。
专修西方之业。布衣蔬食。日课千拜。著书名龙舒净
土文。自王公士大夫。下至屠丐僮奴皂𨽻优妓之属。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5b 页 X78-0295.png
咸以净土法门。劝引皈依。其文浅说曲喻。至详至恳。
若父兄之教子弟然。日休每晨起礼佛。祝愿言。弟子
日休。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然香敬礼尽虚空界
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缘觉声闻圣众。
乞成就一切善愿。济度无量无边众生。临命终时。一
刹那间。见阿弥陀佛。證无生忍。了六神通。不出此间
一岁。即来此间教化众生。渐渐变此南阎浮提。尽娑
婆世界以至十方无量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又
祝云。弟子日休。为此南阎浮提无巨无细一切众生。
敬礼诸天天帝日月后土一切灵祇。为此等众生。感
谢覆载照临生养卫护之恩。谨为此等众生。念南无
释迦牟尼佛一百八遍。以种无上善根。念南无阿弥
陀佛一百八遍。以结无上善缘。愿此等众生。常沐洪
恩。欢喜相向。不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进修佛法。脱
离苦海。即变此南阎浮提为极乐世界。又祝云。弟子
日休。谨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敬礼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声闻诸上善人。
仰惟大慈大悲。悯念众生沈沦苦海。无有出期。特展
威神。递相劝勉。分身于此震旦国中。教化众生。使不
相争相杀。不相食相陵。易世浇漓。共跻仁寿。及于此
南阎浮提尽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浊恶世界。身为国
王大臣。百僚庶尹。教化众生。同修佛道。脱离苦海。即
变吾国以至十方浊恶世界。皆为清净极乐世界。又
祝云。弟子日休身在世网。宿业深重。愿为平昔所杀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5c 页 X78-0295.png
众生。所食众生。及南阎浮提所杀所食一切众生。日
诵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
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一百二十遍。仰惟如来。大慈大
悲。以日休所诵如来名号。一声一如来。度一众生。尽
其所诵之数。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其详载净
土文中。乾道中。庐陵李彦弼有疾。垂死。梦一人自称
龙舒居士。谓曰。汝起饮白粥。疾当瘳。且汝尚忆阙仲
雅教汝修行捷径否。彦弼曰。每日念佛不辍。既觉。索
粥饮之。立愈。彦弼初未识日休。既而见画像。与梦合。
使诸子往受学焉。日休将卒前三日。遍别道友。勖以
精修净业。云将有行。不复相见。及期。与生徒讲书毕。
礼诵如常时。至三更。忽厉声称阿弥陀佛数声。唱言。
佛来迎我。屹然立化。彦弼闻而感之。为刻日休像。并
述其事传远近。自是庐陵人多供事之。咸祐中。吕元
益重刻净土文。至祝愿篇。版中得舍利三颗。其叔父
师说载其事于篇首云(乐邦文类净土文)

** 楼汾

楼汾。明州人。兄宝洲。好内典。每与沙门谈道。汾从旁
倾听。信向日切。年二十二得疾。遂一志西归。谓父母
曰。但得生净土。见佛闻法。世间胜事。何以过此。遂请
僧讽观经。设像对卧床。注视久之。曰。吾巳身在西方
矣。遂称佛名。向西而化(佛祖统纪)

** 张元祥

张元祥。长安人。居常念佛不辍。一日谓家人曰。西方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6a 页 X78-0296.png
圣人来此。待我饭毕。同往净土。及饭讫。焚香面西。跏
趺而化(佛祖统纪)

** 元子平

元子平。不详其所出。依京口观音寺。念佛诵经。一日
忽闻空中音乐。即西向坐化。异香数日不绝(佛祖统纪)

** 姚约

姚约。湖州仙潭人。潜心内典。觉海友公兴净业社。约
实主其事。忽告友公曰。久厌浮生。不日西去。师可助
我念佛。友遂日与诵佛名。一日就座而化。既而见梦
于友曰。约巳往生净土。师之力也。友曰。欲从公游。得
乎。约曰。师世寿未尽。寺中景懿当先至。懿同社僧也。
阅月便终(佛祖统纪)

** 梅福

梅福。松江人。诵经持戒。系念净土。临终。预知时至。即
绝粒饮水。称大势至菩萨。至七日。澡浴更衣。端坐告
众曰。势至菩萨。今来迎我。即座化去(佛祖统纪)

** 胡嵩

胡嵩。湖州人。平时信向佛法。修诸功德。一夕忽梦佛
语曰。汝可造屋迎我。嵩乃建阁以奉弥陀。临终之夕。
忽云佛光照我。言讫而化(佛祖统纪)

** 陆伟

陆伟。钱唐人。初为州吏。中年厌世。勤修净业。结法华
华严二社各百许人。阅二十年。遂成大会。伟手书法
华华严圆觉金刚金光明诸经。一日易衣端坐。唱佛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6b 页 X78-0296.png
而化(佛祖统纪)

** 阎邦荣

阎邦荣。池州青阳人。中年尝遇僧劝修净业。持往生
咒。遂断荤血。每旦向西诵咒千遍。又率诸男女同声
诵之。积二十年。绍熙元年正月朔。阅大涅槃经。叹曰。
人生梦幻耳。吾何恋乎。三月朔。闻异香芬馥。弥日不
歇。其子梦阿弥陀佛。放大光明。遍照堂宇。皆作金色。
越五日晨起。如常课诵讫。顾家人曰。我今日当行。慎
勿相搅。遂面西瞑目。跏趺而坐。日过中。瞿然起曰。我
去也。便起立。行数步。舒手结印。微笑而化(乐邦文类)

** 吴克巳

吴克巳。字复之。自号铠庵居士。居于婺之浦江。尝苦
目疾。或劝令持圆通大士号。从之。疾良巳。遂起深信
心。读楞严至空生心内。犹云点太清。豁如发蒙。既读
宗镜录。久之。有悟入。著法华枢键。回向极乐。曰。不读
法华。无以明我心本具妙法。不生安养。无以證我心
本具妙法。如来谆谆示诲。智者恳恳宏经。佛祖垂慈。
初无异辙也。乾道中。寓苏州。与宝积实公为莲社。命
工绘十界九品图于两庑。一示万法唯心。一指西方
径路。社友钟离松为之记。嘉定七年冬。终于宝山。遗
言以僧礼茶毗。寿七十五(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 陈君璋

陈君璋。黄岩人。生于元时。年四十。皈心佛法。与妻叶
氏。诵法华经。回向极乐。历二十年。疾笃。命其子景星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6c 页 X78-0296.png
扶之坐。曰。吾归去。景星曰归何处去。曰。没处去。令死
后用桑门阇维法。合掌称阿弥陀佛而逝(往生集)

** 王九莲

王九莲。不详其所出。亦元时人也。虔修净业。依经作
观。然夜所梦佛。皆肖像。非活佛也。一日遇僧寂公。告
以故。寂公曰。此易耳。子能忆先公容貌乎。曰。能。梦所
见与生时有异乎。曰。不异也。寂公曰。佛本无相。因心
有相。子欲见佛。即以先公作阿弥陀佛想。作眉间白
毫光想。作面如真金想。作坐宝莲华想。久久想成。渐
见其身。日高日大。遍虚空界。则见活佛矣。九莲如法
修之。自后每梦见父。心辄谓是佛。久之。其父遂引坐
莲华。与说法要。九莲心开。进修益笃。有父执马生者。
远客归。见九莲言。某日得危疾。为冥吏所摄。历诸地
狱。正惶急。忽有金光照身。光中一人坐莲华。呼我字。
谛视之。乃尊公也。命吏送归。遂复活。不识尊公何修
至此。九莲语以故。马生亦感动。誓同修净业云(琅环记)

** 杨嘉袆

杨嘉袆。字邦华。吉安泰和人。明万历中诸生也。少好
学。于书无所不窥。巳而潜心内典。年十三。持不杀戒。
蚤虱无所伤。至二十馀。入南京国子监。俄疾作。梦游
地狱。见地藏菩萨于冥阳殿。觉而放诸生物。延僧诵
经。唱佛号巳而谓人曰。吾将逝矣。青莲华现吾前。非
净土境乎。遂昼夜唱佛号不绝。命侍者息烛曰。吾常
在光明中。不须烛也。问何所见。曰。莲开四色。问见弥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7a 页 X78-0297.png
陀否。曰。见弥陀现千丈身。问观音。曰。身与弥陀等。唯
不见势至耳。言讫。忽跃起拈香曰。弥陀经功德。不可
说。不可说。不可说。吾巳得上品生矣。寂然而逝(往生集)

** 陈道民

陈道民。法名明觉。吴江人。自幼蔬食。嘉靖二十六年。
投祇园法师为弟子。受优婆塞戒。六时课诵。口不离
佛。万历十五年九月。预知时至。别诸道友。十七日夜。
其妇方篝火络丝。道民向妇拱手作别。坐床角上。脱
鞋与袜。以带并束之。曰。明朝著不成矣。归亟呼儿女
环视。中夜念佛声寂。便化去(狯园)

** 唐廷任

唐廷任。字体如。金华兰溪诸生也。天性醇悫。躬孝友
之行。巳而觉世无常。倾心至道。参云栖宏公。受念佛
三昧。遂力行之。阅十三年如一日。年六十。当仲冬之
旦。谓诸子曰。新春十有一日。吾行矣。至期。盥漱整衣
端坐。手结印。口称佛号。微笑而逝。事在万历三十一
(往生集)

** 戈以安

戈以安。钱塘人。事云栖宏公为师。法名广泰。事亲孝。
好行阴德。晚岁奉佛甚虔。与僧元素结春秋二社。为
念佛会。诵华严经。巳而曰吾大限迫矣。当为西归计。
遂闭一室习禅诵。晨夕不辍。预尅归期。前二日。家人
来视。甚悲。以安曰。生必有灭。奚悲为。吾方凝神净域。
面觐弥陀。若等勿以情爱乱我正念。请元素至。共唱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7b 页 X78-0297.png
佛号。及期而化(往生集)

** 孙叔子

孙叔子。安庆桐城人。父境吾居士。读云栖弥陀疏钞。
喟然叹曰。至哉妙用。旋乾转坤。所谓十世古今。始终
不离于当念。其唯念佛一门乎。铸阿弥陀佛像。按四
十八愿以为庄严。像成。送之云栖。因乞法名为广寓。
称弟子。叔子年十二。从焉。遂受五戒。法名大圩。归而
断荤血弃科举业。修念佛三昧。勤苦不惜身命。俄见
两比邱持莲华立于前。曰。孺子善哉。一心净土。复见
化人诵金刚经一昼夜。乃瞿然起坐。曰。弥陀观音。皆
来迎我。结金刚拳印。唱阿弥陀佛数声。泊然而寂。有
净土十二时歌传于世。其室中岁产瑞芝。卒之岁。有
大如斗者。其色或如金。或如赤白轮(往生集云栖法汇)

** 郭大林

郭大林。汤阴人。亦专志净业。年七十六。一日谓其子
曰。明午吾去矣。无疾而逝(往生集)

** 刘通志

刘通志。顺天人。精勤念佛。年五十二。得疾。念益切。其
法侣李白斋先卒。通志绝而复苏。谓家人曰。白斋与
我。当同生净土。巳维舟待矣。为我易衣。挂念珠于项
从之。遂逝(往生集)

** 郝熙载

郝熙载。钱塘诸生。为人忠信不欺。晚归云栖之教。法
名广定。居家禅诵无间。巳而得疾。一日忽举首视窗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7c 页 X78-0297.png
外。谓其子曰。今者别一乾坤矣。夜半云。佛坐莲华台
现吾前。吾往矣。遂逝。事在万历三十九年(往生集)

** 杜居士

杜居士。遗其名。顺天宛平人。隐西山端光寺侧古斋
堂中。三十年专志念佛。对人唯合掌称佛号。预知将
终。礼忏九日。诵至忏中恳切语。辄流涕哽咽。遂绝食
日饮水少许。忏毕坐脱。浃旬始殓。颜色如生。有五色
云盘屋上。山中人传异之(往生集)

** 吴大恩

吴大恩。仁和人。仁慈好施。恤孤穷。护生命。乡里称之。
巳而皈心佛法。晨夕诵经。唱佛号。一日别众。跏趺而
逝。神色焕然。室有香气。事在万历四十年(往生集)

** 吴继勋

吴继勋。字用卿。江南徽州人。性沈毅。嗜善若渴。晚修
净业。持往生咒。唱佛号。日有定课。尝失足堕江中。有
物籍之。流十里。跃而登舟。众以为神。巳而患背疽。持
诵自若。俄而正念示寂(往生集)

** 华居士

华居士。杭州江干人。醇朴无伪。与人不款曲。中年独
处一室。不涉世事。唯孜孜念佛而巳。及将卒。自知时
至。更衣正寝。手整冠。端坐。别众而逝(往生集)

** 顾原

顾原。字清甫。号宝幢居士。应天人。嘉靖间诸生也。少
豪隽。工诗。善书画。年及四十。尽弃所习。断酒肉。搆小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8a 页 X78-0298.png
楼。独坐其上。精修禅观。豕人女子。绝不见其面。每夜
五更起。击大木鱼。高声唱阿弥陀佛。其舍旁有屠儿。
每闻木鱼声即起屠家。一日迟起。恚而责其妻。妻曰。
尔不闻彼道人日打木鱼念佛邪。自不知罪。乃责我。
何也。屠儿愕然即折刀不复屠。一时屠儿从而徙业
者甚众。原与栖霞云谷禅师善。结西方社。憨山清公
一日至栖霞寺。望见一道者。閒閒如孤鹤。即之。其目
不瞬。脱若遗世。巳而入殿门。礼舍利塔。瞻拜良久。塔
顶忽现五色光。赭如宝错。清公异之。以语云谷。云谷
曰。此宝幢也。方作西方观耳。顷之。示微疾。请名僧数
人相对唱佛号。巳而内人走报曰。满宅闻莲华香。众
惊喜。原恬然如平时。徐语僧曰。我坐莲华中半月馀。
见弥陀法身。遍虚空世界。世界皆金色。佛视我微笑
而挈我。又以袈裟覆我。我决定往西方矣。诸子涕泣
请曰。父即往。奈儿辈何。原笑曰。汝将谓我生邪。死邪。
而独不观于日乎。日出于东而没于西。是果没乎。遂
尅期。沐浴更衣。端坐而逝。莲香三日始歇(憨山梦游集)

** 朱元正

朱元正。海盐诸生也。平生有志圣学。律身甚严。年六
十馀深入禅悦。居宅后敝屋中。闭关不问家事。每日
晨诵法华经一卷。日过中则静坐。其门人陈则梁访
之曰。先生年高。盍少开酒禁。元正曰。子谓我须调养
血气邪。不知我于生死巳画得断。则梁竦然。其年七
月语其子曰。吾在此无事。可行矣。问何处去。曰。西方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8b 页 X78-0298.png
去。子及孙固留。至十二月朔。示微疾。不食。家人苍黄
治殓具。元正曰。勿忙。此后八日半夜事也。及期。端坐
欲逝。复曰。吾生平秋毫不负人。今冬舍后匠人。为我
平后门一片地。欲待明年元日。便老人出关行步。其
好意未报。因取纸作诗谢之。寂然而逝。时方鸡鸣。预
戒家人。临行勿令妇女来。过二三时乃来。来亦勿哭。
比天明。眷属至。皆哭。元正复张目摇头。令妇女去。去
尽乃瞑(法华持验纪事)

** 周廷璋

周廷璋。号楚峰。云南人也。生于正德嘉靖间。为人淳
朴。治家不计有无。有辄散之贫者。人与之语。辄笑。或
谑之詈辱之。亦笑而巳。素向佛法。晨起必诵金刚弥
陀观音诸经各一卷。充然自得。曰。吾不离日用。不涉
贪爱。如是而巳。年八十七。以清明日上冢。决辞祖考。
还谓其妇曰。吾将行矣。弥陀迎我。观音势至俱来也。
巳而曰。观音谓我绝荤五日。可西行。遂日食一粥一
蔬。至期。沐而冠。令子弟诵七如来名而巳。诵经既毕。
端坐而逝。翼日。有香发于体。貌如生(金刚灵应录)

** 程见山

程见山。以字传。遗其名。天性孝友。少为贾。巳而弃去。
家居精研佛理。礼诵有定程。虽冗不废。晚年益静默。
日以禅观为业。疾革。家人方苍黄。见山云。汝等无出
声。我方澄念。以西方为归。平时所愿。今克从矣。遂卒。
年七十六(刘子威禅悦小草)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8c 页 X78-0298.png

** 张守约

张守约。浙江秀水县人。贫而好施。倡诸同志。广行利
益事。以百千种计。晚乃尽谢世事。一蔬一饭。日诵西
方佛名。尝拟寒山诗三百首。激劝缁素。一以净土为
归。一云。净土大法门。弥陀大愿力。千生万劫来。今朝
始识得。当生难遭想。慎勿更错失。念佛求往生。贵在
心专一。一云。物外寄閒身。诸缘任运歇。不染半默尘。
唯念一声佛。性使软如绵。心要硬如铁。肯作无益事。
水底去捞月。一云。昨日入莲社。口佛心亦佛。今日火
宅中。事杂念亦杂。若非根器深。未免尘劳汩。是以古
哲人。山中修净业。一云。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
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贵断疑。实
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一云。七十古来稀。前面无多
日。急急辨盘缠。犹恐来不及。横也任他横。直也任他
直。安得閒工夫。与之分皂白。妻陶氏。自归守约。亦课
诵无间。守约诣普陀礼大士。陶氏谓二子曰。吾平日
参是心作佛。至今始悟。娑婆缘尽。吾其行矣。尅期端
坐而逝。次日守约归。成殓。俄而棺上出青莲华。其数
(拟寒山诗并序往生集)

** 庄广还

庄广还。字复真。嘉兴桐乡人。少为儒。巳而学医。年四
十馀。颇厌世事。遂从事养生术。久之致疾。乃喟然曰。
吾独不能为天地间一閒人乎。遂搆小园。叠石树华
木。啸歌其中。一日睹华开落。悟身无常。即毁园。闭关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9a 页 X78-0299.png
坐禅。取金刚诸经诵之。偶出游杭州。遇一翁。与之语
学佛。翁曰。子学佛。谁所师。曰。未也。翁曰。子不读柳子
厚服气书乎。云栖有莲池禅师者。近在此。盍往师之。
应曰。诺。遂徒步诣云栖。谒莲池。莲池授以念佛法。遂
受五戒。归家日课阿弥陀佛五万声。未半载。心地寂
然。年八十。再诣云栖。受菩萨戒。归老于家。居常病其
乡人。不知正法。多宗邪教。阅净土诸经论。掇其语要。
名曰净土资粮集。以导众信。乡人从而化焉(净土资粮集)

** 鲍宗肇

鲍宗肇。字性泉。绍兴山阴人。家世信佛。宗肇既冠。断
荤酒。能覆诵法华楞严二经。每日一周。其父命鬻楮
于嘉兴。怒其折阅。罚之跪。良久起。则巳默转楞严竟
矣。尝从紫柏散木诸老师游。晚而归心云栖。笃志净
业。兼肆力于方山合论永明宗镜录诸书。信解通利。
自号天鼓居士。著书曰天乐鸣空。临终嘱其子治斋。
邀法侣王季常等缁衣数人至。同声诵西方佛号。日
西时。忽合掌谢众曰。与诸君永别矣。遂趺坐而化(天
乐鸣空集)。

** 庄严

庄严。字平叔。松江华亭人。深达佛法。导诸同事。衣履
所馀。常以施人。家有一子一婿。视之泊如也。閒作诗。
及小词。皆清远有致。尝调满庭芳一阕云。六十馀年。
片时春梦。觉来刚熟黄梁。浮华幻影。有甚好风光。冷
眼轻轻觑破。急翻身蹬断丝缰。儿孙戏从他搬演。何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9b 页 X78-0299.png
必看终场。青山茅一把。残生活计。别作商量。但随缘
消遣。洗钵焚香。先送心归极乐。恣逍遥。宝树清凉。堪
悲也。回头望处。业海正茫茫。天启四年。卒于其友胡
子灏之园。昆山王弱生录其词。以为数年中所见学
道人。以平叔为第一也(王弱生河渚集)

** 黄承惠

黄承惠。字元孚。杭州钱塘人。为人耿介。不合俗。不能
治生产。事大母母尽孝。好施与。邻人寒无衣者。解衣
衣之。无食者。倾其囊中钱与之。妻弟闻启初。奇其清
苦。导往云栖宏公所。以弟子礼见。宏公名之曰净明。
其后得呕血疾。积三岁弗瘳。且亟。启初教之念佛。承
惠方苦痛。弗省。启初厉声曰。汝眼光堕地。即今知痛
者。毕竟落在何处。承惠悚然曰。将奈何。启初曰。莫如
念佛。承惠曰。尔教我念自性弥陀邪。念极乐弥陀邪。
启初曰。汝将谓有二邪。承惠遽有省。请慧文法师至。
设佛像。为说净土因缘。承惠欣然。请法师为剃发。受
沙弥戒。屏家属。唱佛号。默转莲华经七日。家人皆闻
莲华香。忽微笑说偈曰。一物不将来。一物不将去。高
山顶上一轮秋。此是本来真实意。乃命家人治斋供
佛。请僧唱佛号。读云栖发愿文。至云阿弥陀佛。放光
接引。垂手提𢹂。欢然起坐。谛观佛像而逝(憨山梦游集)

** 闻启初

闻启初。字子兴。法名大晠。与承惠同乡里。少善病。志
欲出生死。乃往云栖受念佛法门。云栖示寂。憨山
往生居士第七¶ 第 299c 页 X78-0299.png
公来吊。启初作礼白言。愿薙发为弟子。清公曰。佛性
四大不能拘。岂毛发能为碍乎。况子有亲在。未可也。
启初乃巳。俄而疾作。启初曰。吾当直往西方耳。疾无
伤也。及疾甚。神志瞀乱。不能自持。大惧。亟命家人请
僧至。唱佛号。越一日。瞀乱如故。复瞿然曰。生死根株。
非他人所能拔也。立起。盥沐著衣。对佛焚香炼臂。哀
苦忏悔。彻夜无少倦。及还坐。神安志定。净土现前。乃
薙发披袈裟。别众而逝。憨山清公闻而叹曰。勇哉闻
生。其可谓烈丈夫矣(憨山梦游集)

** 沈咸

沈咸。字稚咸。吴江人。少颖异。弱冠补诸生。性纯孝。父
母相继殁。哀毁骨立。偶阅弥陀楞严诸大乘经。有省
参谒云栖大师归。乃除荤腥。屏居邑之水西庵。专修
净土。日诵佛号五万声。寒暑无间。复庄书楞严经以
荐母。尝与僧渊鉴结净土会。邑中人多从而化焉。忽
一日谓其子妇曰。吾世缘巳尽。西方佛来接引。吾随
之归矣。顷之。面西趺坐而逝。时万历三十九年也。子
宏。亦修净业。尝血书金刚经(章梦易撰沉居士传)

** 朱鹭

朱鹭。字白民。吴江诸生也。少有俊才。亲亡。弃诸生。学
长生术。巳而参云栖宏公。探求法要。宏公化去。鹭因
礼塔作偈曰。我昔初谒师。问参禅念佛。可用融通得。
师答随口出。若然是两物。用得融通著。快哉此一语。
令人心胆悦。时时举向人。诸方遍传说。念佛人无尽。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0a 页 X78-0300.png
是指亦无尽。灵山会未散。莲池舌长活。短偈作供养。
合掌无缝塔。与王在公同游径山。辟一轩居之。阅般
若经。晚居苏州莲华峰下。偕山僧修念佛三昧。自号
西空居士。年八十。作辞世偈。沐浴更衣而逝(云栖法
汇吴江志憨山梦游集)。

** 吴瞻楼

吴瞻楼。遗其名。太仓人。晚年以家事付二子。笃修净
土。一意西迈。日持佛号万声。诵大小弥陀经。及往生
咒。兼作西方观。不杂馀业。阅十二年如一日。西方圣
境。累见目前。床前时涌白莲华。大如臼。童稚皆见之。
年七十馀。怡然坐脱。子孙以事佛世其家焉(现果随录)

** 吴鸣珙

吴鸣珙。字叔宝。太仓人。家素饶。好施。然不甚通佛法。
年六十馀。忽别众沐浴。延隆福寺印初法师。授三皈
五戒。大呼出去者再。合掌逝矣。顷复开目语人曰。吾
才发永绝尘世愿。勇猛念阿弥陀佛。莲华世界。忽巳
现前。自省平日何善。乃获此报。传语诸公。各须努力。
言讫索水自照。恍悟曰。今生吴叔宝。前生徐和尚。复
大呼快哉而逝。异香发于室(现果随录)

** 王醇

王醇。字先民。扬州人。遍游吴越山水。参一雨禅师。受
优婆塞戒。居山日诵莲华经。巳而归扬州。居慈云庵。
虔修净业。颜其居曰宝蕊栖。临终。预知时至。结跏趺
坐。请僧环诵佛名而逝(王先民传)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0b 页 X78-0300.png

** 陈至善

陈至善。字用拙。常熟人。孩时闻祖母诵佛号。啼辄止
既入塾。读论语。至朝闻道。夕死可矣。入问母曰。人死
安归。母不能答。以告其父。父曰。汝意云何。至善曰。欲
知生死。其必闻道乎。父曰。是儿他日定入无生法。及
长。闻云栖之风。慕之。笃志净业。放诸生命。有寂公者。
嗣法云栖。巳而结茅藤溪。至善为募金搆禅院。一日
寂公梦至善缁衣黄绦。含笑言别。亟走视之。见至善
方诵佛号。右胁而逝(常熟志)

** 张光纬

张光纬。字次民。无锡人。年十四。补诸生。明亡。弃举业。
家居课生徒。年五十馀。妻子尽丧。孑然独处。因究心
内典。自号息庐居士。奉云栖之教。所著文率以净土
为归。日课佛名万计。兼观佛像。每夕礼佛。双灯结华。
或如珠。或如粟。或如璎珞。如鬘云。一夕左灯忽现莲
华。有佛跏趺其上。峨峨金容。相好毕具。良久方灭。光
纬拜吁。愿得再见。越三日夕。左灯之上。现佛立像。右
灯之上。亦涌莲华。佛斜坐其上。家人咸见之。光纬受
优婆塞戒。尤以戒杀为第一义。一蚊一蚁咸所护念。
晚而长斋。祭先祀神。悉用菜果。食饮无所择。有珍味。
辄以饷人。冬夏一冠。二十年不易也。年七十三时。自
为终制。不受人吊。不立木主。殡不过七七。自谓无营
无恋。无瞋恚。泊然待尽而巳。未几卒。有净土剩言。刻
行于世。其念佛说三篇尤切于学者。略言。经云。执持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0c 页 X78-0300.png
名号。一心不乱。执持云者。若可把捉而非把捉。儒家
所谓拳拳服膺。朱子训以恭敬奉持者是。下文弗失。
便是不乱义。儒家又言顾諟。朱子释以常目在之。即
是观佛义。亦即是不乱义。口诵佛名。眼观佛像。耳还
自听。声从舌流。禅味悦心。鼻闻香气。如是念佛。反六
还一。云何得乱。吾今念佛。作一方便。自视此心。如净
宝瓶。佛名如谷。逐字逐句。如谷投瓶。贯珠而下。谷既
无尽。瓶亦不满。不放一粒。抛向瓶外。顾念此瓶不满
径寸。中藏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微尘数佛。三十六万
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安住其
中。我亦与之俱会一处。游乐宴息。方是我安身立命
处也。又曰。石南和尚偈曰。念佛切莫贪多念。且念一
百心不乱。九十九声一念差。捋转数珠都不算。如是
一百百至千。从千至万如珠贯。箭射不入刀不侵。百
万魔军皆退窜。吾向来念佛。亦只囫囵念过。今始知
须字字从心里出。还须字字入心里去。当念佛时。先
要闭目端坐。凝神定虑。不可有一毫杂乱心。躁竞心。
昏惰心。开口出声。务令声从心发。心籍口传。息调声
和。不徐不疾。字字分明。句句相续。分之则一字可作
一句。贯之则百千句直如一句。绵绵密密。自一声以
至千万声。自一刻以至十二时。无断无续。不缺不漏。
久之纯熟。华开见佛。到时自验。决不赚人。又云。念佛
之至。须兼作观。瞑目向西。端坐默想。神与形离。蓦直
西去。渐见树林。及诸水鸟。金绳界道栏楯交罗。取次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1a 页 X78-0301.png
遄行。宝池胜莲。香台楼阁。种种在目。俨然如来现身
丈六。观音侍左。势至侍右。放眉间光。垂手接引。我及
海众。同摄光中。随引而上。礼足悲恳。于时忽见金掌
摩顶。甘露洒身。此心廓然。获大安隐。徐徐神返。若出
定然。于彼世界中。日游一遍。往生路熟。时至不迷。愿
以此告诸念佛人。须知心念。莫但口念。入此门时。去
佛不远(净土剩言)

** 袁列星

袁列星。字垣三。昆山人。尝寓杭州西溪。因自号西溪
居士。成童时习举业。一日闻外祖母诵金刚经无四
相句。即有契入。既而遇悦山禅师。参求向上。日加精
进。会白嵩老人自雪峰来昆。列星再三叩击。言下洞
然。遂受记莂。巳而道风日播。随机接引。慧辩无碍。提
唱一乘。兼宏净土。时诸同辈好修仙术。兼慕枯禅。多
有不信净土者。列星晓之曰。净土法门。圆通广大。我
向来密修密證。不敢轻以语人。非秘而不言也。时节
未至。恐言之无益耳。诸佛甚深法藏。二乘声闻辟支
佛闻之。尚是不信。盖彼住在涅槃清净。巳證神通妙
用。不知净土大庄严海。处处现成。故诸佛呵二乘为
邪。谓其堕无为坑。饮三昧酒。可叹今之禅者。尚未能
到涅槃清净二乘境界。便空腹高心。未得为得。未證
为證。于六根未动时。认著一个光影。以为既悟。便尔
莽莽荡荡。呵斥净土。真可怜悯。就使真正大彻大悟
摸著娘生鼻孔。还能逃得寂光净土否。又曰。知是般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1b 页 X78-0301.png
事。便拨向一边。密云老人云。你要拨向那一边。真正
痴人前不可说梦也。古德云。今时禅者。以透过法身
为极则。不知逶过后又作么生。假饶透后有甚么消
息。亦是病。真实语言。所宜痛省。今时禅者尚不出微
细所知魔。反指修净土者为愚。亦甚惑矣。夫尽空虚
有十法界。净土是第一法界。故九界同归。但修净土
者。人道为易。盖地狱饿鬼。众苦煎逼。并不知有佛名。
诸佛日以威神法力。清净光明。哀怜救护。彼盲然聋
然。不一知也。如或业尽心开。一闻佛名。地狱饿鬼。立
变清凉法界矣。畜生痴迷罔觉。修罗嗔根炽盛。难睹
慈光。而最不肯修净土者。尤莫如天仙道。彼非不知
净土之为美也。但巳得神通妙用。飞腾变化。出有入
无。亦能放现金光。幻出诸菩萨形像。幻出种种庄严
胜具。以为净土之乐。不过如是。而不知其堕于幻识
也。都是自巳精气神团聚幻成。吾佛所呵不修正觉。
未是无为。报尽还堕者也。吾人本来一切现成。旋天
转地。不待安排。更无他物。并非鍊而成者。若曰修鍊
而得。都是魔说。吾前所谓不生不灭。惟不生者不灭。
若修鍊而成。即是有生。无有不灭者也。元精元气。不
出元神。元神者识之别名也。大丈夫要复本来。方将
洗净神识。斩断命根。奈何反修成一个神识。愈胶愈
固。难以骤拔。久之中力衰败。有未至劫火而先坏者。
纵能坚持牢固。劫火一到。同归于尽。盖劫火不唯破
有形。亦能破无形。无自安慰曰。吾道如虚空。永不能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1c 页 X78-0301.png
坏也。须知虚空亦是神识幻出。无上道眼方能覤破。
天仙现种种胜境。毕竟不十分光明。不十分正大。岂
如净土一切如来。同其光明遍彻。一切菩萨声闻。同
共光明遍彻。一切水鸟树林华香音乐。同共光明遍
彻。于一毫端。建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妙法轮。非天仙
法界所可拟其万一者也。诚能深信净土。专而行之。
巳超过百亿天仙。倘犹不能断除学仙之念。是未明
乎大小之分也。盖净土法门。乃一切圣贤所归宿地
也。得生净土。福慧双足。来返娑婆。遇仙度仙。遇魔度
魔。遇人度人。遇鬼度鬼。遇恩度恩。遇仇度仇。方是大
丈夫事。君今决定信修净土。永不退转。池中莲华。便
巳舒条吐萼。一切诸佛光明。塞满汝眼。一切法音。塞
满汝耳。一切妙典。塞满汝心。一切妙香妙味。塞满汝
口汝鼻。如是加护。一丝不露。胜境尽绝。便是一尊古
佛矣。有不天地皆归。仙魔毕度者哉。康熙五十九年
二月。卒于宝树庵。年六十二。门人辑其言。为西溪居
士集(西溪集)

** 皇甫士坊

皇甫士坊。字子仪。钱塘人。世业医。士坊少读龙舒居
士净土文。惕然深省。与思齐大师为方外交。笃修净
业。平居作净土诗。积百馀首。今录其尤切要者。一云。
大哉净土门。至简亦至易。持名愿往生。无人不果遂。
凡夫根器薄。辗转生疑贰。自疑积习深。宿业难捐弃。
复虑念力微。胜境莫能致。不知无始来。罪性本虚伪。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2a 页 X78-0302.png
但能持佛名。速灭生死罪。如风扫云雾。如灯除暗昧。
云暗本非真。心空涤陈秽。况此万德名。感应难思议。
如石性本沈。得舟终不坠。如人犯官刑。皇恩能赦庇。
佛力妙难思。自力亦奇异。勿谓念力微。念力必如意。
念比金石坚。念比锋刃利。念西决生西。念佛佛必至。
先圣有格言。匹夫难夺志。一云。二乘见偏空。执理而
废事。遂谓无净土。心净即土义。不知心与土。非一亦
非二。诸土唯心生。一心众土备。极乐心之净。娑婆心
之秽。极乐是虚名。娑婆亦应伪。爱重生娑婆。念专自
西去。净秽既生心。土亦随所与。譬如一轮月。映入诸
水内。水清月自明。水浊月晦昧。月比本来心。水比诸
世界。一心含万刹。莫作有无解。无实亦无虚。事理两
无诖。又作十二时颂曰。平旦寅。常时佛课在凌晨。一
刻工夫十声号。能超生死出沈沦。希有法。妙难论。往
生全以信为因。君能听受无疑惑。便是多生受记人。
日出卯。朝露易晞人易老。试将亲友细寻思。眼前多
少埋芳草。要修行。须及早。一寸光阴无价宝。閒时不
肯念弥陀。直待临终空懊恼。日高辰。人世迁居必择
邻。莫向人天求福报。寿终难免再沈沦。生忉利。作转
轮。暂时快乐未为真。劝君念佛求西去。永作逍遥自
在人。禺中巳。食时处处炊烟起。自餐饱饭自充饥。自
巳修持了生死。子忆娘。母忆子。到底工夫全在巳。拚
舍身心见愿王。十万馀程近如咫。日南午。佛日当空
目不睹。一条直路少人行。反向长途受辛苦。不谈禅。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2b 页 X78-0302.png
不挥麈。念念弥陀常作主。虽然身未出娑婆。栖神巳
在莲华土。日昳未。六蛇共室真堪畏。出没阎浮是几
遭。多生还不分泾渭。猛回头。涤尘胃。人命无常须不
讳。死字常将挂在眉。才觉西方有滋味。晡时申。叹息
人身似转轮。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休
错过。莫因循。几多带角与披鳞。千佛慈悲难救度。尘
沙劫数自沈沦。日落酉。返照馀光不悠久。堪笑愚人
顾目前。死生大事君知否。臭钱财。閒茶酒。赚得凡夫
终日走。波波不暇念弥陀。腊月到来空束手。黄昏戌。
一盏孤灯明夜室。上床别了袜和鞋。魂梦冥冥黑如
漆。叹人身。容易失。要出轮回须念佛。无边罪障一时
消。佛光皎似千轮日。人定亥。富贵功名不常在。枕上
黄梁梦未醒。痴情犹自忧千载。略因循。成懈怠。一息
不来穷劫悔。孤负西方老愿王。遥垂金臂恩如海夜。
半子。净秽相形分彼此。不是娑婆苦折磨。谁肯灰心
厌生死。既厌离。要知止。黄金地上乐无比。眼前烦恼
为谁来。都是西方促装使。鸡鸣丑。君愿往生谁掣肘。
烦恼场中正好修。念佛须教心应口。离是非。无可否。
凡事随缘我何有。但看莲华不陆生。结根偏在泥中
藕。后不详其终(儒斋净土诗)

** 罗允枚

罗允枚。太仓人。父梦一僧求寄居。及旦而允枚生。四
五岁时。犹能忆前生事。一日绕柱走。头晕仆地。自后
遂失所忆。及长。以多病弃举业。参檗岩老人。了彻向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2c 页 X78-0302.png
上。复回心净土。康熙四十年秋。病且革。忽闻空中声
云。胜莲居士。尚馀寿一纪。巳而顿痊。因自号胜莲。时
州人罕知修净业者。允枚首倡念佛社。三四处。莲风
大振。五十二年秋病复作。人以为忧。允枚绝不介意。
一夕梦神告曰。汝劝人修净业功甚大。今延汝寿矣。
允枚性慈善。凡放生育婴赈饥诸善事。咸乐成之。年
七十一。其年六月二日。遍别亲友云。将于初六日辞
世。至期沐浴端坐说偈曰。七十一年。拖著皮袋。今日
撇下。何等自在。偈毕寂然。顷之家人哭唤不巳。忽张
目曰。累我更迟七日。十四日晨起曰。今日吾必行矣。
亟请乾行长老暨道友某某。来助我念佛。众至。唱佛
名。至辰刻。忽耸然曰。大士来矣。合掌向西。称佛而脱
(周安士文稿)

** 周梦颜

周梦颜。一名思仁。字安士。昆山诸生也。博通经藏。深
信净土法门。自号怀西居士。尝以众生造无量罪。唯
淫杀二业。实居大半。因著戒杀戒淫二书。其戒杀书。
名万善先资。言多恳切深痛。自言每过一切神祠。必
祝愿云。唯愿尊神。发出世心。勿受血食。一心常念阿
弥陀佛。求生净土。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中
间若杀一小鱼虾。乃至家中眷属。若有一人伤一蚊
蚁。唯愿尊神是纠是殛。迅雷击碎所著书板。思仁自
今二十四岁。直至寿尽。临河见鱼。仰面见鸟。不思救
度。反萌杀机。亦同此誓。思仁自今二十四岁。直至寿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3a 页 X78-0303.png
尽。若梦寐中见人杀生。不能至心称佛名号。发救度
心。而反欢喜赞成其事。亦同此誓。其戒淫书。名欲海
回狂。劝诸淫者。先观胎狱。了种种苦。是谓息淫原始
方便。次观此身诸虫猬集。宛转游行。食人脑髓。是为
初开不净方便。次观男女脓血洟唾。恶露中满。犹如
溷厕。粪秽所都。是为息淫对治方便。次想死人正直
仰卧。寒冰彻骨。黄水流出。臭不可闻。遍体生虫。处处
钻啮。皮肉渐尽。骨节纵横。乃至冢破骨出。人兽践踏。
而我此身。终亦如是。次念法华所说因缘生相灭相。
与不生灭。是为断淫穷原方便。次观自身。在极乐世
界七赛池内莲华之中。莲华开敷。见阿弥陀佛。坐宝
莲华。及诸种种庄严瑞相。亦见自身礼拜供养于佛。
作是观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永脱淫阱。是为究竟
解脱方便。又尝辑西归直指四卷。乾隆四年正月。与
家人诀云。将西归。家人请以香汤沐浴。却之曰。我香
汤沐浴久矣。谈笑而逝。异香郁然满一室。年八十四。

初有王孟邻者。与梦颜交。其年十一月朔。谓梦颜曰。
十七日为弥陀圣诞。吾将行矣。至十六日。问梦颜曰。
云何决定得生净土。梦颜曰。当于念佛时。发四宏誓
愿。则净因坚固。决无退转。孟邻以为然。十七日。念佛
坐逝。颜色不变。

又有余鹤亭者。见梦颜所著书悦之。
因问往生之诀。梦颜为指示法要。鹤亭欢喜奉行。未
几遍别亲友。遗偈而逝(欲海回狂。万善先资。安士文稿)

** 沈中旭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3b 页 X78-0303.png

沈中旭。字启白。吴县人。少豪宕。急人之难。既而以医
名。益喜施。贫者不取药直。或与之钱粟。年二十五丧
偶。不复娶。虔修净业。所过僧坊街头桥下。遍书西方
佛名。及警策语。劝人念佛。遇有危疾。辄蹙然曰。孽深
矣。吾力不能救汝。奈何。病者涕泣。固以请。则曰无巳。
其必念佛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能至心称念
一声者。灭八万亿劫生死之罪。汝能信否。其人唯唯。
曰。汝能念否。其人复唯唯。曰诚如是。疾可为也。乃下
药焉。亦往往有奇验。从而归佛者甚众。中旭年七十
馀有疾。其嗣子戒门者。屏人勿通。其逝也。无知状者。
然至今城西人论数十年来。白衣中修净业者。必以
中旭为首称云(二林居后集)

** 杨广文

杨广文。字道原。吴县人。少孤不娶。皈心净业。岁饥。道
有弃儿。辄收养之。至十数。长而后遣之。门有乞者。教
令唱佛名。即予之钱。由是乞者踵至。每语人曰。一心
念佛。求生西方。只此八字。是无上法门。更无他说。乾
隆三十五年得疾。其友沈炳往省之。唱佛名不绝口。
明日遂逝。年六十馀(二林居后集)

** 顾天瑞

顾天瑞。苏州城西。大村人也。中年长斋。为念佛会。妻
陆氏。亦长斋。日诵佛名甚虔。年六十三。得微疾。预知
将终。沐浴易衣就寝。

其姒俞氏。别室居。忽闻陆氏遥
语云吾先去。姆早晚好来也。俞氏亟遣子视之。逝矣。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3c 页 X78-0303.png
俞氏故长斋修净业。居半载无疾而逝。天瑞后数年。
别诸亲故。沐浴唱佛名。亦无疾而逝。事在乾隆三十
五年(二林居后集)

** 姜见龙

姜见龙。字元标。吴县人。尝倡设义冢。埋诸暴骼。岁饥。
捐金以赈。家遂中落。习眼科以自活。初好长生术。一
夕梦至一所。巉崖幽谷。阴风飒然。急觅路行数里。忽
见天日。幢幡蔽空。宝舆中一人趺坐。身金色。见龙请
曰。夙生罪障。误入险涂。愿见救拔。舆中人言。汝能发
愿否。见龙稽首曰。愿从今日。作佛家奴。舆中人言。甚
善。明日当有比邱。导尔修行。慎勿错过。言毕。顿失所
见。及旦。果有一僧款门而入。为言修行之要。无过念
佛。能念佛者。决生西方。能念佛者。得不退转。能念佛
者。疾成正觉。见龙大喜。日持佛名万馀。声彻里巷。乾
隆四十三年八月。示微疾。谓诸子曰。吾一心求生西
方。无他恋也。其月既望。书偈曰。脱郤五浊苦。往生极
乐土。七宝莲胎圆。一念成正果。明日将午。寂然而逝。
年七十五(姜昆成述)

** 沈炳

沈炳。字敬孚。长洲人。年十五。得喘病。过三十而剧。因
发出世心。持佛名颇切。至年五十病益甚。自正月至
五月。一息仅属。遂矢愿长斋。其友杨广文往省之。劝
持金刚经。扶起授之读。尽卷。居三日。加持至三卷。半
月而病愈。自后日以三卷为常。持佛名不辍。夜坐辄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4a 页 X78-0304.png
至晓。喘病遂除。而身微伛。阅五年。夜坐顷。自誓不取
正觉。终不休歇。脊梁忽声振。挺竖如平人。寻受五戒
于旅亭会公。炳常言世间万法。生灭不停。唯有一句
阿弥陀佛。是大休歇处。又自谓念佛工夫。尤于病中
得力。诸苦煎熬。独一念炯然。不曾打失耳。乾隆四十
六年十一月。示微疾数日。其月晦。晨起盥沐毕。喘甚。
回身向西。结跏念佛。其妻在旁。挥之去。巳而寂然。则
坐逝矣。遗言以龛殓。用茶毗法。其妻亦长斋。修净业。
巳而出家为尼(二林居后集)

** 王恭

王恭。字礼言。太仓人。为人恬澹寡嗜欲。少弃举子业。
好为诗。所居南园。故宗老文肃公别墅。竹石萧凉。偕
诸群从。觞咏自得。年五十馀。辍诗不复为。长斋修净
业。自号破有居士。一夕梦游净土。觉而志以诗曰。无
多些子没商量。梦入莲邦大歇场。诸上善人谭法性。
各天帝释雨华香。鸟音树乐无停响。珠阁金台尽放
光。咫尺仙原曾不隔。莫教迷路叹渔郎。又曰。雪山老
子最多情。指点归家路甚明。不住直须这里住。无生
恰好个中生。投将种后芽旋发。培得根来果自成。领
取台山蓦直去。何劳万里访蓬瀛。时年七十二矣。其
明年夏。卧疾园之潭影轩。轩前有莲池。华未放。一莲
药傍崖石。独对榻而开色鲜好。满二日。恭课佛名如
常时。手结印而逝。而华亦萎。时乾隆四十七年五月
八日也。亡何。刘河人有以乩降神者。恭子冲往叩之。
往生居士第七¶ 第 304b 页 X78-0304.png
乩大书曰。我破有主人也。问今居何处。答幸登莲界。
问颇忆家否。答何思何虑。问家事。答南无佛。固问。又
书南无佛。如是者三。遂寂(顾成志。许培秀述)
论曰。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伥伥
然靡所依也。既长。观庾彦宝王虚中诸公行事。遗弃
世荣。一心西迈。诚慕之。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
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之数日出。而死巳随其后矣。
昔人谓念佛一门。于居士尤为吃紧。置身烈火之中。
浸心烦恼之海。一息不来。而铁床铜柱随之。非仰赖
佛力。何以敌此。其有览诸君子之遗迹。而奋然兴起
者乎。是皆莲胎骨肉也。余愿执鞭以随其后。

净土圣贤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