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50-05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翼述信卷二   庐州府同知王又朴撰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卷二 第 1b 页 WYG0050-0555b.png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彖传本义方叙天道忽叙圣人忽又叙天道下又补
 叙圣人似于文法欠顺窃疑大明终始三句与上二
卷二 第 2a 页 WYG0050-0556a.png
 节俱以天道言惟首出二句始说到圣人若曰昔宓
 羲氏画三阳爻而名之曰乾因而重之仍名为乾文
 王系之以元亨利贞四者皆天德也乃乾有四德而
 元为之首大矣哉乾之元乎万物之所资始而为亨
 为利为贞胥根焉乃统括乎天德者也是故云之行
 行此元也雨之施施此元也品物之流形流形此元
 也是乾之亨始而亨者矣夫此始而亨也始不常始
 有终其始者也其终也终非竟终终而即始者也惟
卷二 第 2b 页 WYG0050-0556b.png
 其终始迭运循环无端所以不息而为乾乾也此义
 也画卦之圣人于画此六阳爻而仍名为乾之时已
 大为明白指示矣则此元亨利贞之词夫岂文王之
 臆说哉然即画卦之圣人所以画六阳爻而仍名之
 曰乾者亦非圣人师心自用也盖七政齐而四时行
 日纬乎天必历月之十二而一周其自阳气方生以
 及渐长至于极盛则有初有二有三有四有五有六
 是六爻之位实各因乎时自然而成者也夫阳之在
卷二 第 3a 页 WYG0050-0556c.png
 物者莫若能六阳即六龙也惟各因乎其自然之时
 则四时乘此六阳以行乎天者有春即有夏有春夏
 即必有秋冬是其收敛闭藏天岂别有一六阴之气
 (阙/)
卷二 第 4a 页 WYG0050-0557a.png
 
 
 
                 可测之物
 也总之生机既谓之元又谓之和何也元气即和气
 自其资始谓之元自其䜣合谓之和总之为物或曰
 万或曰品或曰庶何也万明其数之多品见其类之
 异庶言其生之同各有攸当也(此尔雍正乙巳年在/都门所抄未审何氏)
卷二 第 4b 页 WYG0050-0557b.png
 (所著今按其义亦多散见说统中疑为近时学人纂/集前儒杂论而加畅者凡后所采皆于上标附见字)
 (为/识)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
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
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
天德不可为首也
 程传曰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旨哉言乎一部易
 莫非象莫非理也朱子本义曰天乾卦之象也凡重
卷二 第 5a 页 WYG0050-0557c.png
 卦皆取重义此独不然者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则见
 其一日一周而明日又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
 能也窃按行健二字亦即是重乾之意矣又按大象
 夫子多另取一义不与彖同乃此曰行健曰不息仍
 即彖传终始之意即坤象厚德亦即安贞也盖天地
 之道为物不贰故不容别有所为义矣
 初变姤遇巽巽伏故象潜巽为德之制又曰巽以行
 权故言龙而戒其勿用也传曰阳在下阳释龙下释
卷二 第 5b 页 WYG0050-0557d.png
 潜既在下自然勿用故勿用不复释也说统曰只一
 在字便见是安住时节勿轻动作则阳德完固
 二变同人遇离明故两曰见二地位同人曰于野故
 此曰在田说统曰以天下同得之理感天下同然之
 心象日之方升虽未中天光已遍被故其施自普按
 此固以变气言也
 三变履遇兑变气合二四互离故曰日三为内卦之
 终离之三亦曰日昃故曰终日离日互在下故曰夕
卷二 第 6a 页 WYG0050-0558a.png
 居下乾之终即开上乾之始而二三四五皆互乾又
 重刚也故曰乾乾重刚故厉而履卦辞曰履虎尾不
 咥人故厉旡咎传曰反复道者程子以为进退动息
 必以道朱子以为重复践行之意用六刁氏以为指
 出道字则终日乾乾确有可依据此三说皆极有味
 盖此爻变履履者礼也朱子以九二之半与九三为
 亨亨礼之德也君子嘉会足以合礼所谓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故有终日乾乾夕惕若之象双湖
卷二 第 6b 页 WYG0050-0558b.png
 胡氏曰初二为地地者龙之下位五上为天天者龙
 之上位三四人位非龙之所据乾九三一爻实居六
 十四卦人道之首圣人尤致意焉此诸爻所以不言
 乾而三独言乾乾也
 四变小畜遇巽小畜上往而施未行巽又进退不果
 者也故有或跃或在之象云峰胡氏曰其位上下之
 交其时进退未定之际跃以或言审于进也渊以在
 言安于退也窃按或之者疑之也徂徕石氏曰夫子
卷二 第 7a 页 WYG0050-0558c.png
 加进字以断其疑也
 五变大有遇离离火炎上又为雉故曰飞五天位故
 曰在天离明故曰见二五有中正之德故皆曰大人
 敬仲杨氏曰皆尊仰之之谓见皆蒙其泽之谓利云
 峰胡氏曰二之施以德言五之造兼德与位言敬承
 程氏曰语称天地曰造化曰大造造者天之为圣之
 事也圣人居天位行天道所造于天下万世者大矣
 故曰大人造也仁和沈端恪公说二五两爻云虽有
卷二 第 7b 页 WYG0050-0558d.png
 见龙在田之德而尤宜见九五之大人则为下不倍
 矣虽有飞龙在天之德而尤宜见九二之大人则居
 上不骄矣按此义实出程传朱子据九五文言以为
 只是言天下利见夫大德之君今人却别作一说恐
 非圣人本义乃本义又仍程说何也此间必有讹误
 上变夬遇兑以乾之至健而犹有柔之决故曰亢亢
 亦时之所不能违者也按位以五为中正过之则盈
 盈不可久者穷则变变则通也详见文言
卷二 第 8a 页 WYG0050-0559a.png
 用九节说者不一介甫王氏谓蒙上九而言虽为来
 注采用而理则偏程传泛论朱子非之而取欧说谓
 为占得乾卦六爻皆变之辞援春秋蔡墨筮乾之坤
 为证乃用六刁氏疑为不然(说详后/文言)近于都门抄本
 又云爻数用九而爻位止六是为群龙无首之象又
 据先天图乾坤坎离艮兑震巽皆对待成九数为说
 语愈新奇而旨愈岐出学者何所执以为信守乎窃
 按蔡墨既有此筮则朱子之论为确次崖林氏曰乾
卷二 第 8b 页 WYG0050-0559b.png
 变之坤与本是坤者不同坤变之乾与本是乾者不
 同故乾旡首之吉终不可同于坤牝马之贞坤永贞
 之利终不可同于乾之元亨故圣人别著自此至彼
 之象占折衷曰此亦因乾坤以为六十四卦之通例
 如自复而姤则长而防其消可也自姤而复则乱而
 图其治可也先儒谓须合本卦变卦而占之者近是
 又云此不可为首与不可为典要语势相似非戒辞
 也若言恐用刚之太过不可为先则天德二字是至
卷二 第 9a 页 WYG0050-0559c.png
 纯至粹无以复加之称非若刚柔仁义倚于一偏者
 之谓尚恐其用之太过而不可为先则非所以为天
 德矣程子尝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盖即不可为首
 之义如所谓不可端倪不可方物亦此意也又按都
 门抄本云乾六爻不言凶亦不言吉者纯粹中着不
 得一吉字也凝庵唐氏曰六龙各极其盛并不言吉
 必至无首方吉甚矣龙德之贵全也二说正可互参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
卷二 第 9b 页 WYG0050-0559d.png
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
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元亨利贞
 本义分疏四德兼天人而言字字精确朱子又云属
 北方者便着用两字董氏曰北方天气之终始有分
 别之意故北字篆文两人相背至于四端五脏四兽
 属北方者皆两朱子又云伊川说贞字只以为正恐
 未足以尽贞之义须是说正而固又曰正字也有固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50-0560a.png
 字意思但不分明终是欠缺按朱子诸说贞字原是
 正固二义不知何故于乾之卦辞及诸卦爻之言贞
 者又止以一正字毕之也 安溪李氏曰上言性之
 德下言君子所性
 本义曰此第一节申彖传之意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
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50-0560b.png
 敬承程氏曰龙德而隐惟有龙德故能隐也彦陵张
 氏曰提出龙德二字便见非石隐自甘的了又曰不
 易不成有二说一说不为世所变易曰不易不以一
 善成名曰不成一说道可以易世不易者无必用之
 心隐可以成名不成者无洁身之迹受轩贡氏曰人
 在世间都被世界转移去不易乎世这是出风尘的
 汉子然才是特立便要成名既不易乎世又不成乎
 名才潜得不凡所以遁世无闷得此已是没世界的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50-0560c.png
 心肠浑乎道心之微矣按此此其所以为龙德而隐
 者也乐行忧违先儒多作出处说既与潜字有碍且
 讲忧违亦牵强孔氏吴氏之说即今安溪李氏所谓
 去其所不愿之意然文意浅且与上四句重复无味
 用六刁氏曰二句𦂳跟上意说一则曰无闷再则曰
 无闷不亦乐乎乐天知命故不忧不忧者不戚戚于
 贫贱也行即人生行乐耳之行违即天与水违行之
 违违与行反行其乐而违其忧如孔子之乐以忘忧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50-0560d.png
 及颜子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也此其胸
 中确有自得处全不以世故动其心所以为潜龙也
 按此说似新而实确学者详之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
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本义以二亦字代之字似未确盖此数句即𦂳跟龙
 德正中来彦陵张氏曰人知龙德之变化而不知龙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50-0561a.png
 德所以变化处只在平常日用之间故圣人指出实
 地以示人耳孩如郑氏曰善盖一世而不伐忘乎善
 矣圣人以吾之所以谨而信者庸言庸行而已矣原
 无善也此德之所以为博也而人之被其德者亦化
 焉而不知圣人未尝知吾之善为能有所及于人人
 亦安能知其善之出于圣人也安溪李氏曰在下而
 曰见者言行之著不可掩也至诚之感必有动也中
 则庸矣中则无邪矣紫溪苏氏曰论圣人之德则曰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50-0561b.png
 龙德论圣人之学则曰庸信庸谨此乾之所以为易
 知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
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
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合订曰德言进业言居进者不留居者不迁也进以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50-0561c.png
 进其所居居以居其所进日知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也按进德居业本义分心与事故来注于知至句云
 念念不差知终句云事事皆当此即坤卦之敬以直
 内义以方外大学之明明德止至善中庸之尊德性
 道问学所谓内外交养千古作圣功夫不过如此孩
 如郑氏曰不曰所以修业而曰所以居业盖修辞立
 诚即是修了既修了则有可居矣犹之屋然修者方
 在营搆既成则可居也按此譬甚精然则修字直贯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50-0561d.png
 至立诚非止修其辞而已黄氏以修作修为之修谓
 如先行其言之意此本义所谓见于事者无一言之
 不实也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程传分属知行朱子云
 知至则知其道之所止至之乃行矣而验其所知也
 知终则见其道之极致终之乃力行而期至于所归
 宿之地也是以至之终之属行盖知行皆有存𤼵两
 层功夫故大学于知先定静安以明明德后即格物
 而止至善诚意先慎独以明明德后即润身以止至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50-0562a.png
 善也此二句朱子之说甚详细用六刁氏约其旨曰
 知至是知到下手处至之便是下手了知终是知到
 尽头处终之便是尽头了看到那里就做到那里即
 知以为行知甫及之而仁便能守之也合订曰几者
 𤼵动之微善几之动原有不容己之势迎而导之扩
 而充之犹射者之机发而即至此说机字甚确又说
 统曰至即真几微眇处几非亲履其域者不可与也
 与几正见其能至耳终即义理安顿处义非毕了其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50-0562b.png
 事者不可存也存义正见其能终耳此等语皆极精
 可味刁氏又曰从下卦论之三居上则君子进德修
 业于上岂有骄焉者乎从上卦论之三在下则君子
 进德修业于下岂有忧焉者乎此说上下字有着落
 盖在上在下皆非中故曰厉也骄与忧皆可咎不骄
 不忧则无咎也此兑之说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
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
卷二 第 15a 页 WYG0050-0562c.png

 安溪李氏曰或跃者有时而跃飞潜未定之象也又
 变卦遇巽故曰上下进退无常无恒合订曰无常无
 恒谓上下进退随乎时而无期必之意期于必上是
 干进也邪也期于必退是离群也离群隐遁避世也
 又曰欲及时三字诠跃字义最切孩如郑氏曰此立
 而能权之事也时者权之妙用也无常旡恒人所难
 测曰或曰在变化之神也非为邪非离群与时屈伸
卷二 第 15b 页 WYG0050-0562d.png
 君子之时中也若为邪若离群则小人之无忌惮矣
 按无忌惮正与乾乾惕若相对盖不戒慎恐惧即无
 忌惮非必放僻邪侈无所不为始为小人也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形容民胞物与道理淋漓尽致一篇西铭正好作此
 注脚
卷二 第 16a 页 WYG0050-0563a.png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
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亢爻以其居上之上故曰贵曰高上本无位又阳居
 阴则非同声同气而尊严深隐万物不得而利见之
 矣故曰无民处上之上而下无应故曰贤人在下位
 而无辅也以变卦夬论之其理亦同详见第六节
 本义曰此第二节申象传之意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
卷二 第 16b 页 WYG0050-0563b.png
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龙原能飞而上腾之物初之巽伏则下而不可上二
 之离明正中有君德而时位则止于田故曰时舍明
 非不足于飞也舍乃传舍言非其正位盖至五方位
 乎天德也上治当照传义不说开以避天下治也句
 为是上治上字正与初爻下字对云峰胡氏谓初之
 下以人言看来各爻皆专以人事言也故与前后不
卷二 第 17a 页 WYG0050-0563c.png
 同用九而加以乾元者元首也以乾之首出而天德
 不为首则枢始于环中以应无穷而天下有不治者
 乎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
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
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林氏曰此节上下卦相应初四为始初潜藏四乃革
 矣革潜为跃也二五为中二文明五乃天德矣言德
卷二 第 17b 页 WYG0050-0563d.png
 称其位也三上为终三与时偕行上偕极矣
 本义曰此第四节又申前意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𤼵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
下平也
 说统曰天道之运只是一气乾元者天阳一元之气
 亦如人之有元气也万物皆资一元之气以为生生
卷二 第 18a 页 WYG0050-0564a.png
 之始而其生生者虽析之有元亨利贞然总之一片
 生意而略分其始终而已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而
 元之所以统天也胡氏曰前言性命此言性情言性
 而不言命非知性之本言性而不言情非知性之用
 也都门抄本曰非利贞时始各正亦非利贞时始见
 性情如云元亨时尚未各正则资始流形即应混成
 一片如云虽各而未正则又东亏西欠资始流形从
 何处挪移补凑得来夫命见于性性见于情情见于
卷二 第 18b 页 WYG0050-0564b.png
 生生见于元亨始亨即其性情至利贞时节摧残灭
 没似无复始亨之性情矣不知槁其外不槁其中剥
 其形不剥其神其生机隐隐跃跃始亨之性情犹不
 能已而后知始固乾始亨亦乾始利贞亦莫非乾始
 真统天者矣故曰大矣哉按此所赞大大其所利也
 程传解不言所利谓为旡所不利非可指名此方与
 下大哉乾乎不混乃朱子则谓不言所利为贞诸家
 遵之似与传相左然旡所不利即各正其性命亦非
卷二 第 19a 页 WYG0050-0564c.png
 止言利而旡贞字在内乔氏以刚健中正分属元亨
 利贞安溪李氏用之此义实出于本义故下曰纯粹
 者刚健中正之至极精者又纯粹之至极二语确甚
 胜程传六德之说参说统孙氏郑氏程氏诸论曰此
 条只是就他气机运动而为元亨利贞处细细想像
 许多妙处出来一气之通复是刚一气之通复无间
 息是健一气流行恰当而不遇是中一气分派职司
 而不侵是正而此一气之刚健中正者略无混杂是
卷二 第 19b 页 WYG0050-0564d.png
 纯略无疵颣是粹而此纯粹之极微极妙不可名状
 处是精赞乾元而总归之一精真所谓上天之载旡
 声旡臭之至者也夫曰精则不容名言矣惟圣人以
 乾卦六爻𤼵挥之而全乾之精蕴旁通而无馀精即
 情也微言之则曰精显言之则曰情情之所向即是
 时圣人默会其变化之妙时乘六龙以御天之道一
 气舒卷万化归元云行雨施天下自平此圣人体元
 之极功也
卷二 第 20a 页 WYG0050-0565a.png
 本义曰此第五节复申首章之意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
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此节初爻与上爻据诸先儒之论义皆太浅于亢之
 悔竟说成崇高富贵挟势凌人如后世骄泰之君跋
 扈之臣而于此爻则但说个无道则隐而已窃意乾
 之六爻皆取象于龙龙也者能大能小能上能下出
 没变化不可测识之物当其飞腾而上也则兴云致
卷二 第 20b 页 WYG0050-0565b.png
 雨而泽及万物然飞不止则亢而非潜则亦不能飞
 系辞大传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
 也是必飞而后为龙德之至亦必潜而乃为龙德之
 成论语曰隐居以求其志是也其在于人惟孔子足
 以当之故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然则天下无道而
 不与易则易乎世矣非敢为佞而疾固如其怵于佞
 而德必不可衰则又成乎名矣此特麟凤之不至者
 也而曷以称龙德之隐此可以知君子之行事夫德
卷二 第 21a 页 WYG0050-0565c.png
 必兼善而后成君子固以成已而成物者为行也知
 其不可而犹为之是又无日而不可见之行也然则
 龙非不潜而实又未尝潜如必于潜焉则隐而已矣
 未之能见也独行而已矣德之未成也此则果哉而
 旡难者所为岂龙德而隐首乎君子法天者也是以
 于此有所不为焉文言盖首疏明潜龙之义此则疏
 明勿用之义也学者苟执成见而疑于余说盍取前
 后两段逐字逐句细细读之
卷二 第 21b 页 WYG0050-0565d.png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二龙德在中前言其已成之德此则言其德之所
 以成者也广平游氏曰乾之道不尽于九二故有学
 问之功坤之道盛于九二故不习旡不利安溪李氏
 曰聚则理得于心辨则理验于事宽居以待其熟也
 仁行以固其守也四者亦有元亨利贞之序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
卷二 第 22a 页 WYG0050-0566a.png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以乾重乾三四在重卦之间故曰重刚云峰胡氏曰
 九三九四当合看复之六四曰中行四居五阴之中
 也益之三四皆曰中行三与四居六爻之中也乾之
 三四亦居六爻之中而文言以不中称之非但谓其
 不中也谓其重刚而不中尔盖下乾之刚以二为中
卷二 第 22b 页 WYG0050-0566b.png
 三则重刚而遇乎中上乾之刚以五为中四则重刚
 而不及乎中过则忧不及则疑用六刁氏曰因乾乾
 之时惕而为乾乾之心故虽危而无咎也安溪李氏
 曰惕者平日戒惧之心疑者临事谨审之虑又曰三
 人之阳也为人之正位焦氏谓四立于头上空虚之
 处也合订曰三爻之不在天不在田实象四不在田
 亦实象至天人相接之间上下进退无常本人也而
 近于天谓之在人不可也近于天而未离乎人谓之
卷二 第 23a 页 WYG0050-0566c.png
 在天不可也两在两不在此所谓或之也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
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此学聚问辨之极功圣作物睹之实事也安溪李氏
 曰四者亦元亨利贞之德合德仁也合明礼也合序
 义也合吉凶智也又曰先天弗违者气数未至而念
 与天通后天奉时者风气既开而因时有作震川归
卷二 第 23b 页 WYG0050-0566d.png
 氏曰自圣人言之皆从其心之欲初非有所因袭故
 曰先天自天而言则皆其自然之理而圣人奉之也
 故曰后天语皆有味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
人乎
(附/见)龙何以亢亢何以仍称曰龙动以天故也伊尹之放
 太甲周公之正百官处非其位贵有位乎抚非其氏
卷二 第 24a 页 WYG0050-0567a.png
 高有民乎上下交疑流言朋兴下有辅乎于斯时也
 虑退于进虑亡于存虑丧于得馁已如褰裳而去之
 将能亢乎惟二圣与时偕极必用其极内无顾虑而
 外无所于避让也然后能营迁于桐抗世子法于伯
 禽自非圣人全体一天而谁与领此周公告召公曰
 收罔勖不及是其悔也令非龙而亢凶咎丛之矣悔
 云乎哉又曰知进不知退三语是但有进而旡退所
 以谓之亢处亢时行亢事不如是便不谓之正如伊
卷二 第 24b 页 WYG0050-0567b.png
 周桐宫负扆之时若有知退一念天下事不可为矣
 唯圣人极深研几精义入神见得处亢至正之道当
 如此所谓旁行不流是也非成变化而行鬼神何足
 语此故再曰其唯圣人乎以深赞叹之易之为书专
 示人变易从道避凶趋吉也孔子着一知字特开人
 以学易之门也子钟崔氏曰亢龙与时偕极圣人之
 不得已也何以悔曰圣人居易俟命甚无乐乎处极
 重之势也凡言亢者必极重而难反是以悔悔亦圣
卷二 第 25a 页 WYG0050-0567c.png
 人之情乎曰圣人未尝远于人情也情有喜怒哀乐
 圣人必不择乐而避哀事有吉凶悔吝圣人必不择
 吉而避悔说统曰龙有亢乎六位时乘亢亦龙之一
 位也位在则道在若虑亢之有悔而先处于不亢之
 地此智士之所为耳岂曰龙德又曰圣人所为不失
 其正者当进存时只据理所当为时所得为分所应
 为的事猛力向前未尝先留一着以为退步及时至
 事已把经天纬地的事业一担收拾无一毫留恋无
卷二 第 25b 页 WYG0050-0567d.png
 一毫感慨如四时之序成功者退一般此之谓进退
 存亡不失其正又白云许氏曰尧老舜摄舜亦以命
 禹伊尹复政厥辟周公复子明辟君臣之间皆有是
 道合观诸说则亢非骄亢之亢悔非悔过迁善之悔
 可知矣窃谓过而有咎之谓悔不及而有咎之谓吝
 亢龙之悔不但伊周也即汤武之惭德夷齐之饿死
 小弁之怨屈原之沉凡孝子忠臣一意过当既至此
 际则不得不出于此皆亢龙之有悔者也故曰与时
卷二 第 26a 页 WYG0050-0568a.png
 偕极又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丧若如常说则六龙皆曰时乘是六爻各有其时
 时各有其义时非圣人不能也岂有九二之与时偕
 行为乾乾之君子者而上九之与时偕极乃为庸恶
 陋劣之鄙夫哉且进退存亡得丧相因此必然之理
 即留侯二疏子陵君平辈皆知之不必圣人也而何
 以一再推重而极赞之至此若象传盈不可久自谓
 上九爻位已盈盈则难久即所谓穷之灾盖穷则必
卷二 第 26b 页 WYG0050-0568b.png
 变此各卦上爻之通义非谓势位已盈如所谓高明
 之家鬼瞰其室也
 本义曰此第六节复申第二第三第四节之意按此
 数节言有尽而意无穷夫子之赞乾也至矣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
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
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
卷二 第 27a 页 WYG0050-0568c.png
地类行地旡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
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
应地旡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卦辞历来皆以利牝马之贞作一句读窃疑乾坤二
 纯卦夫子以天地象之夫天地之大一也则此元亨
 利贞四字在此二卦必遵夫子作四德方是未有天
 备四德而地缺其一者也应于元绝句亨绝句利绝
 句牝马之贞绝句乃元亨利三德皆与乾同独贞谓
卷二 第 27b 页 WYG0050-0568d.png
 为牝马之贞者以四时观之元属春亨属夏利属秋
 当此之时皆有阳在焉谓为坤顺乾以为元以为亨
 以为利可也至于贞则属冬建亥之月纯阴无阳似
 乎坤独有其贞也者故特下一牝马字不读夫子之
 大象所谓地势坤乎又不读夫子彖传所谓牝马地
 类行地旡疆乎夫乾之健以言其气也气则浑然者
 尔故其才其占止此元亨利贞四字圆满具足此外
 再著不得一个字若夫坤则有形迹可言矣其元其
卷二 第 28a 页 WYG0050-0569a.png
 亨其利昭然在人耳目至贞之时则有形者化有迹
 者灭不可得而见也不得而见将其势不已歇乎乃
 化者复育灭者复生然其所育所生谓即其所化所
 灭者不得也形则已易也其所育所生谓非即其所
 化所灭者亦不得也气则犹传也形已易则不得以
 形言气犹传而已赋于形又不得以气言是故曰地
 势坤也惟其曰地势也故曰牝马之贞盖牝马随牡
 以行牡之所至牝亦至之地之顺天以左旋实相类
卷二 第 28b 页 WYG0050-0569b.png
 焉夫天地之形如鸟之卵气化所运未有转其壳内
 之青而不转其青内之黄者天之行既健而不息而
 地处天之中其势亦不得不行其行之势亦不得不
 与天同其不息是非地之能行也有所以行乎地者
 所以行者既健则所行者自旡疆矣然何以不言他
 物而必取义于马且曰牝马者盖乾为马也马之贞
 则惟乾为能贞矣而牝马又顺乎牡者也牝马之贞
 则乾贞而坤亦贞矣是则坤顺天以为元亨利者而
卷二 第 29a 页 WYG0050-0569c.png
 亦顺天以为贞并未尝独有其贞也然又不可曰牝
 马之元亨利贞也故止言牝马之贞而可以例矣夫
 夫子于乾曰行健曰不息今于坤亦曰行地曰旡疆
 不几混而同之乎盖乾不能以旡坤坤亦不能以旡
 乾也乾而旡坤则元亨利贞著于何所坤而旡乾则
 元亨利贞凭何主持然则乾坤一而二二而一者矣
 夫乾坤既合为一而必分为二卦者盖其德虽同而
 其性则异故以才言则刚者乾而柔者坤以情言则
卷二 第 29b 页 WYG0050-0569d.png
 动者乾而静者坤以定体言则天为乾而地为坤以
 人事言则父乾而母坤君乾而臣坤夫乾而妻坤以
 治言则尧舜乾而禹汤坤文王乾而武周坤也以学
 言则孔颜乾而曾孟坤周与大程乾而伊川朱子坤
 也得于性者异而德之所成则同矣 或必以牝马
 之行地为言试问牝马如何能行地无疆以无疆为
 东西南北之寥廓耶则陵谷川泽凡牝牡马皆不能
 行也以无疆为终古如斯而牝马生生不已为取其
卷二 第 30a 页 WYG0050-0570a.png
 能历久耶则大地之上羽毛鳞介之物未有不生生
 不已者何以独取乎牝马此其说之必不可通者世
 之学人万勿昏昏读遇 菽园杂记曰牝马受胎后
 牡者近身则以蹄触之易称牝马之贞者以此殆所
 谓从一而终乎故彖曰安贞吉也 乾坤同有是元
 亨利贞之德乃乾于四字之外旡馀辞坤则曰利牝
 马之贞下又言利又言贞不胜其词之繁者何也盖
 元亨利牝马之贞言坤之德卦之体也以下占词卦
卷二 第 30b 页 WYG0050-0570b.png
 之用也先迷后得主执事也得朋丧朋与人也安贞
 持已也且坤旡成而代有终得主则辅主以有为君
 之元亨即臣之元亨矣得朋丧朋则朋辅主以有为
 朋之元亨亦已之元亨矣故不复言元亨而止再言
 利言贞也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十一字为
 句合订曰牡者牝之主也主未往而臣先焉岐路茫
 茫欲往何之失主而迷也主往而臣后焉亦步亦趋
 利有攸往得主而利也主何以得后之斯得之矣后
卷二 第 31a 页 WYG0050-0570c.png
 之者主之也身主之心即主之念兹在兹知有主而
 不知有他也又曰文图西南巽离坤兑阴方也东北
 乾坎艮震阳方也贤人隐于草野罗而致之使拔茅
 连茹而征是得朋于西南也既已同升于朝则君之
 臣也非我朋也是丧朋于东北也说最精当得未曾
 有 安贞本义作安于贞似于永贞有碍合订作顺
 字解盖此占辞已属人事与上牝马之贞亦不嫌复
  彖传于元曰顺承天于亨曰合无疆盖因卦辞未
卷二 第 31b 页 WYG0050-0570d.png
 明出坤之元亨即乾之元亨故特指而言之至利贞
 则已言得主而利与牝马之贞矣故不必再赘而但
 赞其柔顺焉 先儒盖见彖传牝马四语遂以卦词
 利牝马之贞为一句果如是则何不曰利柔顺贞而
 必曰柔顺利贞乎窃以利贞二德顺而相似盖一利
 即贞如四时一收敛即闭藏果木一成实即坠落人
 事一有宜不宜即成其所宜行而不成其所不宜行
 故易各卦于利贞二字恒相连 传三言旡疆初言
卷二 第 32a 页 WYG0050-0571a.png
 天继言地终言人事无疆即不息也大象于乾曰天
 行于坤曰地势盖天为气而地有形乾坤者天地之
 德也夫积气为天而行夫气者则乾成形为地而成
 其形之势者则坤故健不曰天气而曰天行坤不曰
 地形而曰地势也
初六复霜坚冰至 象曰复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
道至坚冰也
 本义曰按魏志作初六复霜今当从之
卷二 第 32b 页 WYG0050-0571b.png
 初变复遇震为足故曰复为雷之奋为大涂奋于大
 涂则有复霜坚冰之意本义曰驯顺习也孔氏曰若
 鸟兽驯狎然言顺其阴柔之道习而不已乃至坚冰
 也来注曰驯致其道似就阴顺阳而言阳初入则复
 霜阴始凝而顺阳于始阳久入则坚冰阴坚凝以顺
 阳于终
 (附/见)乾言云雨阳和之气坤言冰霜严凝之气霜而曰
 履实实要在践复上承受这个霜履得霜则由此
卷二 第 33a 页 WYG0050-0571c.png
 而冰冰而坚吾之操履与之俱极其至矣阴德妙于
 凝有凝结凝定二义不凝如何成得冰霜不凝如何
 唤做顺如草木之实个个结得坚凝聚那全阳之气
 在其中方是活种会𤼵生凝稍不坚便旡生意臣事
 君子事父妻事夫彻骨髓为忠为孝为节俱有那冰
 心在曰驯致不过凝之极也人生天地止为有那冰
 霜之履在故确乎不拔不能履霜而能云雨旡之矣
 按此似与程朱诸儒说异然玩夫子彖传文言其赞
卷二 第 33b 页 WYG0050-0571d.png
 坤也总只一个顺字夫所谓顺者乃阳行而阴即随
 之以行故来注曰阳初入则复霜而顺阳于始阳久
 入则坚冰以顺阳于终盖此爻变复而复之反对为
 姤姤五月卦也用六刁氏曰一阴始生便有凝意以
 其由𤼵散而翕聚也此时阴气在下催逼上阳气来
 故天道越炎热了然验之井泉则已寒故虽坚冰之
 时甚远而圣人已见微知著若云初冻则坤之十月
 矣岂待智者而知之哉据此说观之则十月之时一
卷二 第 34a 页 WYG0050-0572a.png
 阳始生渐逼阴气上来阴气若不顺以退听则必逆
 而与战如何能结得霜与冰来惟其能凝因以知其
 能顺惟其凝之坚因以知其顺之至顺者地道之光
 者也故此曰驯致其道而上爻曰其道穷坤之地道
 即如乾之天则若如常说则不过由履霜而渐致坚
 冰耳曷以云其道而驯致之哉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卷二 第 34b 页 WYG0050-0572b.png
 二变师遇坎师大人吉故曰直方大六二中正中故
 直正故方双峰胡氏曰地之生物也藏于中者毕达
 于外而无所回隐此可见其直其成物也洪纤高下
 飞潜动植随物赋形而各有定分此可见其方若其
 大则地之无不持载固不待言而可见矣尔瞻叶氏
 曰六二之动方矣然由其存于内者直是以见于外
 者方也庸成陆氏曰直者顺之极也稍不顺即枉如
 其直以出之则方直方故大不习者大而化也化故
卷二 第 35a 页 WYG0050-0572c.png
 光地道含万物而化光子瞻苏氏曰夫有习而利则
 利止于所习矣折中曰顺天理之自然而无所增加
 造设于其间故曰不习无不利习者重习也乃增加
 造设之意不习无不利即所谓坤以简能者是也若
 以不习为无藉于学则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者
 岂无所用共心哉用六刁氏曰乾以美利利天下不
 言所利坤以美利利天下不习所利地道其著于此
 乎又曰初爻言道戒其驯上爻言道戒其穷二之道
卷二 第 35b 页 WYG0050-0572d.png
 尽善故赞其光安溪李氏曰乾五为卦主故五独言
 天德坤二亦为卦主故二独言地道按此数说皆极
 精确可味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
以时𤼵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三变谦遇艮之笃实辉光章象艮止含象本气三阳
 位而阴居之故曰含章也用六刁氏曰三不中正本
 非可贞也韬晦章美故可贞耳居上卦之下从王象
卷二 第 36a 页 WYG0050-0573a.png
 居下卦之终无成有终象不居成功自含章来克终
 臣职自可贞来庸成陆氏曰无成有终非始虽无成
 而后必有终也无成即于有终处见之其不敢成者
 正其代君以终事而不为始也是即安于后得主利
 之贞者与按程传惟其知之光大故能含晦浅暗之
 人有善惟恐人之不知岂能含章数语东莱吕氏极
 赞其有味知言哉安溪李氏曰言含章者非终不𤼵
 也乃以时而𤼵耳或从王事即其时𤼵者也云峰胡
卷二 第 36b 页 WYG0050-0573b.png
 氏曰阳主进阴主退乾九三阳居阳故曰乾乾其德
 主乎进也坤六四阴居阴故曰括囊其位主乎退也
 乾九四阳居阴坤六三阴居阳故皆曰或进退未定
 之际也特其退也曰在渊曰含章唯进则皆曰或圣
 人不欲人之急于进也如此三多凶故圣人首于乾
 坤之第三爻其辞独详焉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四变豫遇震之惧故有括囊慎密之意矣鲜来氏曰
卷二 第 37a 页 WYG0050-0573c.png
 坤为囊阴虚能受囊之象也括结囊口也四变而奇
 居下卦之上结囊之象也四近君多惧誉则有专美
 之嫌咎则有败事之累惟晦藏其智无咎无誉则不
 害矣朱子曰凡得此爻在位者便当去未仕者便当
 隐庐陵胡氏谓为极有功于易盖隐忍容悦乃小人
 全身窃位之智非括囊之义也按含章括囊皆以韬
 晦不露为义然含则有时而𤼵三以阴居阳静中有
 动也括则无时可出四以阴居阴静而无动也庸成
卷二 第 37b 页 WYG0050-0573d.png
 陆氏曰阳宜在上故乾以初为无用之地阴宜在下
 故坤以四为无用之地曰潜曰括其乾坤之妙用所
 居无事而根柢是者与隆山李氏曰誉者咎之招也
 六四之所以无咎者以其无誉也按此故象止言无
 咎而不及无誉欤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五变比遇坎比三不宁方来以上下应故有黄裳元
 之象黄中色裳下饰坤土故黄图书皆以土之五数
卷二 第 38a 页 WYG0050-0574a.png
 居中也裳本下何以象五盖五位尊而以六之卑居
 之所谓闇然之章不显之文也元者坤之所以资生
 文言所谓畅于四支𤼵于事业皆根于此即本立而
 道生者也象传文在中实疏明此三字之义即子服
 惠伯之告南蒯亦分三事先儒多以元吉二字合说
 谓如大吉大利之类殊误又坤全体皆顺德而以黄
 裳分中顺者亦非按程传作圣人示戒并举羿莽娲
 武之事隆山李氏谓坤六爻皆臣道而以皋夔稷契
卷二 第 38b 页 WYG0050-0574b.png
 为言缙云冯氏又执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之义谓以
 人臣而行君事如伊周霍光所为焦氏又引周官注
 及诗绿衣黄裳之喻独取象于后然朱子谓程说云
 此爻何曾有这义又云不遇是说在上之人能尽柔
 顺之道黄中色裳是下体之服能似这个则旡不吉
 云云盖易只是个象不必指定是说何人何事此为
 得之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卷二 第 39a 页 WYG0050-0574c.png
 上变剥遇艮本有阳而阴盛极为阴剥阳本无阳而
 变阳则为龙之来战龙阳也于野上在卦外也爻至
 上而极又遇艮止故曰穷也其血玄黄义详文言安
 溪李氏曰此即说卦所谓战乎乾也说卦主乎乾之
 健而胜阴此则主乎阴之盛而抗阳然其为战则一
 也盖阴既盛则阳必有以胜之然后人退听而天命
 行其在天者阳德之刚不战之战也在圣人亦如之
 大贤以下则战而后胜众人则有不能胜者而阴道
卷二 第 39b 页 WYG0050-0574d.png
 盛矣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合订云坤全变而为乾直以为乾不可也其体固坤
 也仍以为坤不可也已变乾也坤以贞为主贞而永
 斯为坤中之乾矣四德首元而终贞乾知大始以元
 为主坤作成物以贞为主用九曰乾元用六亦可言
 坤贞乾元不息之谓永曰永贞是以乾之始为坤之
 终故曰以大终也又用六刁氏曰所云无首与不可
卷二 第 40a 页 WYG0050-0575a.png
 为首者即中庸所谓既无虚假自无间断谚所谓不
 须另起头是也总要打合到健字上去所云永贞大
 终者即其在初而凛履霜之戒在二而有直方之利
 在三则守含章之贞在四则为括囊之慎在五则有
 黄裳之吉在上则无龙战之伤所谓永贞而大其终
 者也盖大终者即艮之上九以厚终也之意总要打
 合到厚字上去此说与诸儒别然大象已有厚字矣
 似非牵凿应备录以存一义
卷二 第 40b 页 WYG0050-0575b.png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
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先儒多以元亨利贞四德逐句分析而又言人人殊
 窃按此不遇仍是将卦辞与六二之爻词再一咏叹
 增出一个时字来所谓赞易如乾之一再中之耳四
 德于乾已详坤惟顺乾而已则乾之元亨利贞即坤
 之元亨利贞而又何必分配以释之乎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
卷二 第 41a 页 WYG0050-0575c.png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
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附/见)坤道只一顺要从头顺起故𤼵于初爻盖臣子有
 大顺有大不顺皆积渐所成也一念几微之际若辨
 之早则乱萌何由生不知隐微处积之便是弑逆胚
 胎从微处辨就从微处顺方是履霜实际故曰盖言
 顺也按此说似创而实确愚昔尝论曹孟德与武侯
 同一事幼闇之主同一专宫府之权后主之材非能
卷二 第 41b 页 WYG0050-0575d.png
 贤于献帝也况君宜自取之遗命国人皆闻则蜀为
 武侯所有莫不谓然后主即甚騃无知而左右如黄
 皓辈岂不倖功害宠以启君臣之衅乃中外帖然至
 武侯没世而卒无异议此必其始终小心一切禀令
 后行虽孱君在上而天威咫尺如凛斧钺其所以顺
 之者在几微之际哉观于澹泊宁静之言及出师两
 表而知之矣乃由其几微之顺积为大顺至于鞠躬
 尽瘁而其子其孙亦皆世笃忠贞所谓积善之馀庆
卷二 第 42a 页 WYG0050-0576a.png
 也若夫孟德当其初起之时岂即有弑夺之心萌于
 念虑其告诸文武期于死后得书故将军曹某之墓
 原非假语乃自许昌迎驾献帝于流离播迁之日得
 安亨玉食锦衣已属望外嗣后芟夷群雄操皆亲之
 蹈不测者数矣而天子晏然其感慕倾心宜何如者
 顾乃猜疑嫌忌与近臣一再图之不己非操矜己功
 能飞扬跋扈轻主以凌其上积渐至于不可耐断不
 至此其所为不顺者亦止在此几微之际耳观于奉
卷二 第 42b 页 WYG0050-0576b.png
 迎之时原为挟令之谋而臣主之谊实无有也乃由
 其几微之不顺积为大不顺至于篡逆而其子孙亦
 为司马氏灭无遗种所谓积不善之馀殃也使操能
 于此几微之际早辨之亦即于此几微之际早顺之
 则伊周之烈何以加焉盖天地阴阳各有得失不必
 阳皆为善而阴皆为恶乃阳主舒阴主敛乾主健坤
 主顺敛则必凝也顺则其道也此顺之一念能结于
 中由是而造次颠沛皆必于是所谓至死不变之贞
卷二 第 43a 页 WYG0050-0576c.png
 矣如始而不能固结则放辟邪侈无所不为所以终
 身之操视其初履而辨之不可不早也然则文言与
 象传前后固皆一旨而顺即是坤顺不必又易以慎
 字如六四之所系已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
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直方之义本义已云程传备矣窃按乾言诚坤言敬
 义盖乾画奇故一诚字尽之坤画偶故有敬义二义
卷二 第 43b 页 WYG0050-0576d.png
 先儒多以颜子配乾仲弓配坤盖克己复礼即闲邪
 存诚也敬恕即敬义也按潜室陈氏说义是把吾心
 做个应事应物的尺寸区处停当是为义以方外敬
 即正中之警惕义即敬中之条理此方外之义非恕
 而何愚读原本大学以为知止即独中之惺惺易所
 谓敬以直内也虑即絜矩以格物易所谓义以方外
 也今观陈氏以敬为正中之警惕义即敬中之条理
 又朱子云敬以直内是持守工夫义以方外是讲学
卷二 第 44a 页 WYG0050-0577a.png
 工夫格物正朱子所谓讲学者然则愚论非谬矣
 敬承程氏曰人只一心被许多人欲牵扯便觉立脚
 不住内直则旁引不得外方则移动不得不能引与
 不能移合更无东西走作去处是之谓立此说立字
 甚精德不孤者朱子固云敬而无义则做事出来必
 错了只义而无敬则无本何以为义皆是孤也德不
 孤即解大字是也又按人之所行而有所疑则必更
 而之他折中之所谓重习也今不必重习而所行无
卷二 第 44b 页 WYG0050-0577b.png
 有不宜则又何所疑乎不疑其所行所行谓乾彖传
 固云行地无疆也此坤之顺以承天而时行也欤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易斋吴氏曰弗敢二字著力弗敢则为含章敢则为
 龙战矣程子曰天地日月一般月之光乃日之光也
 地中生物者皆天气也惟无成而代有终者地之道
 也拙侯谷氏曰爻言有终此言代有终则并其终亦
卷二 第 45a 页 WYG0050-0577c.png
 非坤之所敢有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
 君启陆氏曰天地变化而独言草木蕃者草木得气
 之先盖无情者先通其应也天地闭而独言贤人隐
 者贤人见几明决盖有识者预睹其微也贤人难进
 而易退惟其难进故当其治也草木既蕃而未出惟
 其易退故当其乱也草木未凋而先隐
卷二 第 45b 页 WYG0050-0577d.png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𤼵于
事业美之至也
 中非执一而明通公溥无所拘也通亦非圆融而脉
 络分明无所混也正其位所以立天下之大本居其
 体所以行天下之达道以黄中者正位则美在其中
 矣以通理者居体则畅于四支𤼵于事业矣如此盛
 德大业以为美美其至矣哉故曰至哉坤元也盖以
 黄中正位美在其中申释爻辞一个黄字以通理居
卷二 第 46a 页 WYG0050-0578a.png
 体畅于四支𤼵于事业申释爻词一个裳字美之至
 申释爻词元吉二字诸说分析未明而说统又浑为
 一意皆非也合订曰体如人身之四体元首尊而股
 肱卑也按此正裳字之意下文所谓四支即四体人
 有四端如有四体事业实𤼵于此按先儒谓六五当
 与六二并看二就工夫处说五就成就处说盖直内
 方外之君子即黄中通理之君子敬以直内即所以
 为黄中义以方外即所以为通理二之直内方外是
卷二 第 46b 页 WYG0050-0578b.png
 内外夹持两致其力到五之黄中通理则内外通贯
 旡所容其力矣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旡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
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疑字诸家皆作疑似谓阴盛极与阳钧敌而无小大
 之差然寒暑昼夜男女雌雄实不相类何以阴盛极
 而即似乎阳也如谓其钧体相敌则此六阴之时未
 见又有一六阳者来与为敌也至未离其类皆谓阳
卷二 第 47a 页 WYG0050-0578c.png
 尚未离阴之类此亦难解合订又谓类字即彖词乃
 与类行之类以上六统五阴而居其上是知有类而
 不知有君以血为杀伤此亦疑于诸说之以血为阴
 谓与下文不相属耳然义俱未安窃按疑字正从六
 二之不疑所行来盖坤顺之德全在以阴丽阳故初
 曰凝曰驯三曰含章五曰黄裳皆顺乎乾而无所用
 其疑矣至二四六则皆以阴居阴阴则闇闇则多疑
 四则惧而不敢疑也二之得中有为积之厚流之光
卷二 第 47b 页 WYG0050-0578d.png
 不疑故不习而无不利也惟至上六而顺之道穷以
 六阴具足之时似无一阳而阳至反疑于是乎有战
 盖此爻实变剥者也然嫌于无阳而已非实无阳也
 当夫六阴升于上而乾之六阳即起于下若阳迫阴
 以出者是其战也阳主之故曰龙战所谓天有权而
 人将退听也乃人欲无穷朋从之扰类难自克不惟
 私中有私而公中又有私焉龙虽战而未能即胜乎
 私是欲离其类而犹未能离也则为天人交战故天
卷二 第 48a 页 WYG0050-0579a.png
 理存而未存人欲去而未去所谓两伤而称之为血
 然虽为血而天自玄地自黄理欲虽杂出而实有不
 可杂者存则人终不能以胜天也是以疾风暴雨不
 终朝旱乾水溢所间有顺者常而不顺者其变也安
 溪李氏曰夫子之意以为阴不宜称龙阳不宜称血
 故言龙战尊阳之辞也曰血责阳之义也曰玄黄又
 存阳之意也夫子所以赞易者即其所以作春秋之
 微指欤
卷二 第 48b 页 WYG0050-0579b.png
  乾坤总论
 天地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乾之六画皆阳阳几于孤
 矣坤之六画皆阴阴又似于独矣而圣人皆系以元
 亨利贞之四德夫子一则谓其资始一则谓其资生
 且阳大而阴小阳正而阴邪者也以阳居阴则处失
 其地以阴居阳则据非其位乃乾于九二谓有大人
 之德坤于六五谓有元吉之象此其故何哉盖尝论
 之天地虽分其实一气而已即其轻清上升之天而
卷二 第 49a 页 WYG0050-0579c.png
 指为阳然未尝无阴也即其重浊下凝之地而指为
 阴然未尝无阳也圣人有见于一岁之内十二月之
 间其为阴为阳者各自初以至于六于是画六奇以
 为乾画六偶以为坤而此一岁之内十二月之间其
 为六阳者实皆挟阴以俱行其为六阴者亦各附阳
 以迭运分之而又无可分也于是于六画之奇不名
 之为阳而名之曰乾以为名之为阳则将嫌于元阴
 也于六画之偶不名之为阴而名之曰坤以为名之
卷二 第 49b 页 WYG0050-0579d.png
 为阴则又将疑于无阳也惟夫六阳六阴交相错处
 于天地之间而天之所以行则为春夏秋冬四时节
 令之互嬗地之所以顺乎天亦有东西南北五方风
 土之相资圣人于是以为皆有元亨利贞之四德焉
 使四者缺其一则天之行或几乎息而何以能健为
 万物之所资始地之势将不胜夫载而何以承天为
 万物之所资生然则乾也者天之所以行夫气坤也
 者地之所以厚其势者也而岂孤阳独阴之足病乎
卷二 第 50a 页 WYG0050-0580a.png
 哉乃若殽而为爻则有阴有阳之可名矣虽然六爻
 之阳亦乾健之阳而非他卦之阳爻可比也六爻之
 阴亦坤顺之阴而非他卦之阴爻可比也是以乾之
 九二以元亨利贞四者之健德而处下卦之中位位
 不称其德且以阳居阴阴臣也而变同人故龙见而
 但在田焉然以乾健之阳而处乎阴则外实而中虚
 中虚则望道未之见而德日新矣外实则充积极其
 盛而业富有矣此其所以与九五皆称为大人也坤
卷二 第 50b 页 WYG0050-0580b.png
 之六五以元亨利贞四者之顺德而处上卦之中位
 德不愧其位且以阴居阳阳君也又变比故为黄而
 称元吉焉惟以坤顺之阴而处乎阳则中不息而外
 无为中不息则悠远舒长而德可久矣外无为则垂
 裳端拱而业可大矣此其所以视六二而为美之至
 也九四则次于九二而变小畜六三则次于六二而
 变谦是以均无憾词焉至于九三之重刚与六四之
 重阴其不中一也然以乾健之阳处下之上而变履
卷二 第 51a 页 WYG0050-0580c.png
 则能惕而无咎矣以坤顺之阴处上之下而变豫则
 能慎而不害矣若夫乾之初以阳居阳也则爱而惜
 之坤之初以阴居阳也则勉而望之至两上爻乾以
 阳居阴而以为亢坤以阴居阴而以为战者盖阳虽
 潜于下而为乾健之阳处又得地势将奋迅欲出不
 终潜也第初阳甚微出非其时则未免失身而变姤
 故圣人戒其勿用焉若夫坤之初六阴丽于阳而所
 处又极下岂非顺之至者而变复故以为有履霜坚
卷二 第 51b 页 WYG0050-0580d.png
 冰至之象焉乃乾之健健而至于极上位尊而不可
 攀志高而不能下且内柔而外刚又变夬能勿亢乎
 坤之顺顺而至于极上顺已至而旡可复加势已盛
 而有可自擅且内外皆昏而多疑又变剥能勿战乎
 故夫子于两上爻皆谓之穷穷者极也乾健之所以
 必亢也物极则反者也坤顺之所以不终也盖必合
 全卦之德再求之本爻之变而后知其说皆出于自
 然而不可易矣夫本卦者性也变爻者情也原性以
卷二 第 52a 页 WYG0050-0581a.png
 审情亦即情以验性此圣人说易之旨也 折中曰
 乾言诚实心以体物是乾之德也坤言敬虚心以顺
 理是坤之德也而要之未有诚而不敬未有敬而不
 诚者乾坤一德也诚敬一心也圣人所以分言之者
 盖乾阳主实坤阴主虚人心之德必兼体焉非实则
 不能虚天理为主然后人欲退听也非虚则不能实
 人欲屏息然后天理流行也自其实者言之则曰诚
 自其虚者言之则曰敬是皆一心之德而非两人之
卷二 第 52b 页 WYG0050-0581b.png
 事但在圣人则纯乎诚矣其敬也自然之敬也其次
 则主敬以至于诚故程子曰诚则无不敬未能诚则
 必敬而后诚而以乾坤分为圣贤之学者此也 (附/见)
 乾六爻皆取龙为象坤之取象曰履霜曰直方曰含
 章曰括囊曰黄裳曰龙战不一而足阳纯而阴杂也
 
 
 易翼述信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