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050-03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孔义集说卷十四
           光禄寺卿沈起元撰
  下经
(震下/震上)  中爻艮坎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彖传
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
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易/举)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050-0303b.png
(正程传云迩也下脱不/丧匕鬯句本义从之)
 孔仲达曰虩虩恐惧之貌因惧自修所以致福笑言
 哑哑不敢失则时然后言乐然后笑后有则也匕以
 载鼎实鬯秬黍之酒特言匕鬯者郑玄云人君于祭
 祀之礼尚牲荐鬯而已○陆君阳曰虩蝇虎象人心
 之恐动○石守道曰物得雷动则得亨通人能戒惧
 则亦得亨出者言出即可主祭祀○苏子瞻曰震震
 阴而达阳者也故亨○程传震为动为恐惧为有主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050-0304a.png
 震而奋发动而进惧而修有主而保大皆可以致亨
 故震则有亨当震动之来则恐惧不敢自宁旋顾周
 虑虩虩然也恐惧自修则可致福能恐惧而后自处
 有法则也有则则安而不惧处震之道也○本义震
 有亨道震来当震之来时也震惊百里以雷言不丧
 匕鬯以长子言也能恐惧则致福而不失其所主之
 重○语录言人常似震来时虩虩然后能笑言哑哑
 到得震惊百里亦不丧匕鬯相连一串下来○郭白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050-0304b.png
 云曰自乾坤而来变之始者莫先于震故为动之始
 天下之理不动则不亨故天地万物待震而后亨内
 外重震故有远迩大震之象大震而不丧匕鬯此其
 所以可守宗社为祭主也○张紫岩曰上坤下震为
 复其一在内虽动而静至震则内外俱动矣动吉凶
 悔吝所自生也动而畏天必获后福阳动为笑言长
 子主器有动而代天之象不必以储贰言之○朱汉
 上曰震动于积阴之下奋击而出亨也畏而恐惧所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050-0304c.png
 以致亨坎为棘艮为手以棘载肉而升之俎者匕也
 坎震为酒离为黄酒黄郁鬯也○赵复斋曰阳气之
 动雷霆之威所以生物也品物流形始见其则○项
 平甫曰出即帝出乎震之出谓君出而太子守者非
 ○李西溪曰有则谓君子所履出处语默皆有常则
 不以恐惧而变也○吴草庐曰凡震字皆谓动也震
 声闻于百里闻者皆惊震象乾君也坤国邑也分乾
 之一阳以主坤之国邑者诸侯也一阳象雷之声二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050-0304d.png
 阴象百里之地○胡双湖曰鼎君父正位凝命之事
 震长子主器之事震所以继鼎犹坤之承乾互艮为
 门阙宗庙象艮为山山下为坛有社稷象○胡云峰
 曰文王自以震来虩虩释震字以笑言哑哑以下释
 亨字○蔡虚斋曰震来虩虩以心言震惊百里以事
 言不丧匕鬯不惧也不惧由于能惧 凡事皆当惧
 惧便是震来君子心常敬畏所以致福而无失○焦
 弱侯曰笑言哑哑非侈然自放循其法则不失常度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050-0305a.png
 而已○余子华曰震惊百里只是足笑言哑哑一句
 意大意谓人平时能恐惧则可致福虽卒然祸变之
 来亦无可畏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𧰼传震来虩虩恐致
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房玄龄曰震之初九谨始恐惧以致福豫之初六唱
 始逸豫以贻凶○孔仲达曰刚阳之德一卦之先刚
 则不闇于几先则能有前识故处震惊之始能以恐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050-0305b.png
 惧自修而获吉○郭白云曰震动之初恐惧修省
 不可缓也过此则危矣○沈守约曰震来虩虩始震
 而知惧也哑哑在福而犹慎不敢肆其声也爻变为
 坤顺也卦变为豫后笑言之象○都圣与曰震来虩
 虩于初笑言哑哑于后原始要终先恐后福故初九
 所言如此○赵复斋曰为一卦之主尽震之义故以
 卦辞明之○蔡进斋曰震之用在下四泥于柔而未
 光初刚无系必达于上故吉○赵汴水曰既重而卦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050-0305c.png
 无二主初实主之周公不他为之辞亦以别于九四
 之震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𧰼传震
来厉乘刚也
 王介甫曰贝者人之所宝六二之所宝者位也○程
 传六二柔顺中正善处震者而乘初九之刚震来既
 猛则已处危矣六二所贵者中正震惧之来当守中
 正无自失也远避以自守过则复其常矣勿逐而自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050-0305d.png
 得也卦位有六七乃更始事既终时既易也○吕蓝
 田曰以柔乘刚震来必危而无应必丧其所资应在
 六五所居高险故曰跻于九陵若反而求之柔中自
 守则必得其所丧○张紫岩曰刚阳浸长必丧其资
 惟应五斯不失臣道之常○王童溪曰亿多也郑氏
 曰十万曰亿六五亿无丧象曰大无丧也亿大数也
 贝货二所资也居则其位用则其财○朱汉上曰艮
 山陵也避初之五震足升于四之上跻于九陵也二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050-0306a.png
 动成离离为赢赢贝也自二至上又自初至二其数
 七七日得○李蒙斋曰震之六二其太王避狄之事
 乎○赵汴水曰初自下震上自二视之曰来两阳之
 震初为盛二迫于其上不胜危厉仓遽而逃大丧其
 资○吴草庐曰居中得正有堕甑弗顾之达则有去
 珠复还之喜○胡双湖曰初四以离为贝九阳爻陵
 互艮艮止故勿逐○胡云峰曰常情震惊则多丧失
 故丧匕鬯丧贝每每言之○何玄子曰二柔懦为雷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050-0306b.png
 所怖至于丧资视不丧匕鬯者有间矣然恐惧自守
 处震之大方也雷霆无竟日之怒故曰勿逐七日得
 ○华霞峰曰勿逐自得中正之故勿逐地位自立得
 高所以丧而无丧
  按二变为兑兑为毁折为附决丧贝象震体为跻
  互艮止为勿逐进退之道具于象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象传震苏苏位不当也
 虞仲翔曰互坎为眚三变得正坎象不见为无眚○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050-0306c.png
 本义以阴居阳当震时而居不正是以如此若因惧
 而能行以去其不正则可无眚○张紫岩曰以阴居
 下卦上有互艮体钦慎之心止矣唯震行不息以充
 其道眚乃亡也○杨诚斋曰震而不行徒震耳行改
 图也此恐惧所以修省也○郑东谷曰来苏苏息皆
 安缓意远于初阳无迫之者○王秋山曰前震既终
 其势少苏后震方来未可为安三阴柔不中正即其
 少苏而遂以为苏曰苏苏苟目前而忘后虑者也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050-0306d.png
 居刚故能行应上则震终也○胡云峰曰初雷荐雷
 之间互坎之下○熊梅边曰下震终而上震继故两
 言震○龚泉峰曰三居位不当去初已远震少绥矣
 故曰震苏苏息也苏苏虩虩之反散缓休息不知警
 惧也震行无眚所以进之○俞石涧曰震行谓雷之
 行雷动而行于天下则万物畅达乃无灾眚若当行
 之时而不行则万物夭阏君子法之故行则无眚不
 行则有眚三虽震体而互艮止恐其止而不行故勉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050-0307a.png
 之
  按震动乃怠惰之药苟安目前患不旋踵故于三
  之绥散而戒其勿以艮止也
九四震遂泥 象传震遂泥未光也
 虞仲翔曰坤土得水为泥位在坎中故遂泥在坎阴
 中与屯五同义故未光○程传居震处柔失刚健之
 道居四无中正之德陷溺重阴之间不能自震奋者
 也故云遂泥泥滞溺遂无反之意欲震动则莫能奋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050-0307b.png
 震道亡矣以刚处动本有光亨之道陷于重阴岂能
 光也○沈守约曰震变为坤雷入地也○项平甫曰
 初九一阳动于二阴之下得震本象故其福与卦辞
 同九四以一阳动乎四阴之中则震变成坎遂陷于
 泥无惊远惧迩之威故不能如卦辞光大也○赵复
 斋曰四近五以止为尚故无凶悔吝○胡云峰曰震
 之亨在初而不在四○何玄子曰互体艮下牵二柔
 止而不进亦失其所以为震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050-0307c.png
  按在人事则溺于私牵于欲虽有刚德而不能奋
  发者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象传震往来厉危行也
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虞仲翔曰可以守宗庙社稷为祭主故无丧有事○
 张子祸至与不至皆惧则无丧有事○本义以六居
 五而当震时无时而不危也以其得中故无所丧而
 能有事○王童溪曰震之成体虽在于初四二爻而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050-0307d.png
 得尊位大中以主天下之动者则六五也○郭白云
 曰二以来厉而丧贝则五之往来皆厉宜大有丧不
 失中道可以大无丧矣○项平甫曰二居下震之上
 故称来五居重震之上故称往来二五之厉即震之
 恐惧也○赵汴水曰亿无丧万无失也有事犹言有
 事于泰山盖不丧匕鬯以为祭主也六二亿丧六五
 亿无丧者九四非初九之震六五非六二之中故二
 丧而后得五无丧而有事四刚五柔而刚不能胜者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050-0308a.png
 五为君而中四为臣而不中○吴草庐曰二居柔则
 志气馁故逢初九之震而丧其贝五居刚则持守坚
 故逢九四之震而无所丧失○熊梅边曰震往亦厉
 震来亦厉皆以危惧待之故能不失其所有○俞石
 涧曰二曰震来指初之来以五视初则初之始震为
 既往四之荐震为复来五盖震往而复来之时○高
 忠宪曰不丧匕鬯六五当之其事在中安得丧乎于
 有事匕鬯之时体在中之义则当震惧而失其守者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050-0308b.png
 可识矣
  按震往来与震来句法同则往来作重震看者为
  允危行行字作去声读释厉字盖震动之道不可
  晏安无事危行即有事也有事而不离于中所以
  无丧与震无眚同旨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
媾有言 象传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胡安定曰震不于其躬于其邻者谓九四之刚不能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050-0308c.png
 及己之身邻谓五有往来之厉能观此邻戒以自修
 省则无咎○本义能及其震未及身之时恐惧修省
 则可无咎○沈守约曰变为离离为目视矍矍象○
 项平甫曰震之六爻初最先震上最远于震初之震
 来虩虩其恐甚矣上则不然其于震也索索然若有
 而若无未尝如初之恐故为征凶若能不以其躬之
 远于震者为安而以其邻之迫于震者为法能畏惧
 惊戒以从事于中则虽凶而无咎矣人必恐惧而后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050-0308d.png
 有得上惟不震是以中未得五惟震厉是以不丧其
 中故圣人欲上六之法之也 六三之苏苏上六之
 索索皆震远而声小不足于恐惧者也○俞石涧曰
 上六处重震之极雷声渐小而渐消散故曰震索索
 矍矍两目左右顾而不定貌即矍铄之矍以阴柔处
 动极故其视矍矍盖动极当静征行则必凶故戒之
 婚媾有言羡文观爻传不释可见
  按震索索二句多作恐惧自失解细玩既知恐惧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050-0309a.png
  何以征凶何以畏邻戒而得无咎项氏俞氏善言
  易矣盖震以初为主故与上极远雷将息矣索索
  者震之懈矍矍者动之肆以震声消索忘惧而肆
  志动必得凶以邻戒而知畏则可无咎文义自具
  开合婚媾句强为之说皆属未安俞氏之说似不
  可易
(艮下/艮上)  中爻坎震
 程传艮止也不曰止者艮山有安重坚实之意非止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050-0309b.png
 义可尽也阳动而上进之物既至于上则止矣阴者
 静也上止而下静故为止○本义取坤地而隆其上
 之象亦止于极而不进之义○赵汴水曰探其源乾
 之索至艮而止阳之升亦至艮而止玩其𧰼一阳止
 于二阴之上阳自止也二阴欲升阂于阳而止能止
 阴也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象传艮止
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050-0309c.png
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
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王辅嗣曰凡物对面而不相通否之道也艮止而不
 相交与之卦也各止而不相与何得无咎唯不相见
 乃可也背无见之物无见则不得其身矣相背者虽
 近而不相与故行其庭不见其人也易背为止以明
 背即止也○孔仲达曰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若止于面则对面不相通必有凶咎止而无见则所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050-0309d.png
 止在后所止无见何及其身既不获其身则相背虽
 近而不相见故得无咎凡应者一阴一阳二体不敌
 今上下位爻皆峙敌不相交与故曰上下敌应不相
 与也然八纯卦皆六爻不应独于此言之者此卦既
 止而不交爻又峙而不应与止义相协故兼取以明
 相与则有咎也○李氏鼎祚曰艮为门阙今重艮两
 门之间庭中之象○周子艮其背背非见也静则止
 止非为也○苏子瞻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此所以不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050-0310a.png
 获其身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此所以行其庭不见
 其人也○程传止之道唯其时仲尼仕止久速是也
 艮体笃实有光明之义○朱子定则明凡人胸次烦
 扰则愈见昏昧中有定止则自然光明庄子所谓泰
 宇定而天光发是也○杨龟山曰艮者万物之所成
 终而成始也止于此复出乎震不终止也故曰时止
 则止时行则行○徐进斋曰光明阳德也艮以一阳
 进居二阴之上光明著见非阴暗所能掩蔽其道自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050-0310b.png
 然光明○郑东谷曰艮之彖辞惟曰无咎而已无咎
 非善之至也故夫子于彖传备言之圣人之止事物
 作于吾前而不为事物之所乱时止时行行不累吾
 之止动静不失其时动不害吾之静此道之所以光
 明也今艮重艮也有六位焉上下皆敌应而不相与
 犹人之相背也故曰艮其背艮其背则在我者不获
 其身在人者不见其人此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也圣人见可欲而不乱必不见而不乱有所见则复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050-0310c.png
 乱矣故艮其背非圣人之所谓艮仅能免于咎而已
 彖传言艮止也此三画为艮圣人之事也又言艮其
 止止其所也此重卦为艮而成六位之不相与也夫
 止而至于止其所其执一者之谓乎说者不详其义
 于艮其背止其所皆大其辞以为圣人之事乌有圣
 人之止而唯曰无咎者乎○项平甫曰卦辞为艮其
 背彖为艮其止晁说之氏曰彖亦当为艮其背自王
 弼以前无艮其止之说今按古文背字为北有讹为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050-0310d.png
 止字之理○赵汴水曰时行时止动静以时其道光
 明文王言外之意也○兰惠卿曰艮其背不获其身
 我不应人也行其庭不见其人人不应我也人我不
 交悔吝从何而生○冯厚斋曰合全卦言上一阳肩
 也中二阴脊骨也下一阳腰也下二阴足也背之象
 分二卦而言上一人背而立也下一人亦背而立也
 一阳为肩二阴手足也三四内外之交庭也○姚小
 彭曰言辅不言口言身不言面言夤不言心言限不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050-0311a.png
 言腹言腓不言股言趾不言足皆不获其身也○胡
 云峰曰人身唯背不动艮止象不获其身内艮象不
 见其人外艮象○何玄子曰艮其背主静之功学者
 之事也时止则止四语圣人发明艮止之义程子所
 谓静亦定动亦定也是道也唯敦艮之上九足以当
 之若彖辞所称艮其背者则以止为止也人之精神
 尽在于面不在于背故圣人教之以艮其背此求止
 法也使面之所向一如其背则应用交错扰攘万端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050-0311b.png
 未始不寂然矣然而其初未能也必自艮背而入故
 曰艮其止夫道无方所以背为止明乎有方所矣彼
 其心一于背即视身与背若不相涉视人与己滋不
 相涉则上下敌应之象也内不与外未尝引外物而
 入外不与内莫能诱吾心而出虽未能忘乎有所然
 操存之熟则可以驯至于无所故曰无咎也先儒看
 彖辞太好又以不获其身为无我不见其人为无物
 细绎彖象中俱无此意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050-0311c.png
  按彖不直曰艮而曰艮其背正以明六画卦之艮
  也三画卦则无背象彖辞皆从背起义彖传至艮
  其止始释卦辞是以二字祇承艮其止四句来不
  兼承时止则止四语时止则止四语专论三画卦
  艮止之义苏氏郑氏何氏深契易旨敌应不相与
  原非美事惟艮止之义乃得无咎王童溪所谓施
  于他卦则不能无咎也观敌应不相与之原非美
  事即可见止其所之未为尽善与彖传上截所言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050-0311d.png
  时止时行者相悬殊甚六画卦之本象与三画卦
  艮止之义自不可混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传艮其趾未失正也
 本义阴柔居艮初艮趾象占者如之则无咎又以其
 阴柔故又戒其利永贞○郭白云曰止于未动之先
 则易止于既动之后则难止于先故得无咎利永贞
 者利在久于其道而固守之也○朱汉上曰初六不
 正宜有咎事止于初其止早矣未失正也○赵汴水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050-0312a.png
 曰人之能行必有其才有其时有其位乃可初六阴
 柔则无才卦为止则无时在下则无位是未可行而
 宜止者也艮其趾故无咎人之于止能安者难故利
 永贞○王秋山曰当止而行者非正也当止则止则
 不失其正○易外止莫止于山之足初山之足不可
 移者也故曰利永贞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传不拯其随未
退听也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050-0312b.png
 程传六二居中得正得止之道者三主乎止者也刚
 而失中不得止之宜刚止于上非能降而下求二虽
 中正之德不能从也二之行止系乎所主非得自由
 腓之象股动则腓随虽咎不在已其心不快在上者
 未能下从也退听下从也○本义三为限则腓所随
 也过刚不中以止乎上二体柔弱不能往而拯之是
 以不快○张紫岩曰互坎坎心病为不快○朱汉上
 曰二动成巽巽为股其随者随九三也三震二动成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050-0312c.png
 兑泽雷之象三坎为耳听也○吴懿鼎曰拯以拯人
 之陷溺为言三互坎陷乃待乎拯二阴柔能为陷而
 不能为拯三动于震二即随之腓之行止不得自由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列孟喜/作裂) 象传艮其限危
薰心也
 王辅嗣曰限身之中也三当两象之中故曰艮其限
 夤当中脊之肉○虞仲翔曰限腰带处坎为腰故艮
 其限夤胁肉艮为背坎为脊震起艮止故裂其夤○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050-0312d.png
 张子一身而动止中列危至薰心○杨诚斋曰限阈
 也九三奇而横有门限象艮为门阙○朱汉上曰下
 体欲静上体欲动而争之则上下不相属○沈守约
 曰艮变为坤艮为背坤为腹在腹背之间体之限身
 之夤也○张紫岩曰艮一阳居上阳止其所得止静
 之道因而重之三位在四阴中有互坎互震体于止
 静失矣○郑亨仲曰心处中背处阴夤在背与心密
 相向列其夤则忧危之厉薰灼及心○赵汴水曰以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050-0313a.png
 一阳介于四阴之中故曰限限隔也在身为膺鬲亦
 限也○胡双湖曰夤为膂膂脊骨以卦体横看九三
 似脊骨四阴似夹脊肉○俞石涧曰三居上下二体
 之间其象如门之限阈在人身则腰也九三过刚不
 中妄动于艮止之时故其象如此重震重艮皆以两
 刚爻取义震初动而四则止艮上止而三则动震之
 四互艮止于震动之时故有震遂泥之失艮之三互
 震而动于艮止之时故有列其夤之患盖与卦义相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050-0313b.png
 反故也○唐凝庵曰以坎心当艮之坚木震动生火
 有薰心象○何玄子曰震性好动而欲限之使不动
 然好动之性终在妄想坐驰纡轸内热薰灼其心三
 至上肖离火有薰象互坎为心病
  按此爻之象病不在止而在动以刚居刚非能静
  止者况处坎震之位坎陷则急欲出险震动则势
  不可止而下牵于艮体欲止不可欲动不能当分
  界之际穷于进退上下无交而过刚之资又不得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050-0313c.png
  自安故其𧰼如此艮其限者谓身在限所爻之本
  象列夤薰心乃以坎险震动之故诸儒多作上下
  两截看且以三不当止而强止为过夫上下两截
  乃成卦之本象卦以止为义三乃艮主能止非过
  何至有列夤薰心之象虞氏震起艮止一语可为
  妙会宗其说者得之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传艮其身止诸躬也
 孔仲达曰艮卦总两体为一身两体不分乃全全乃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050-0313d.png
 谓之身九三止于下体不与上交所以体分夤列六
 四已入上体则不分而身全○胡安定曰人之体统
 而言之则谓之身分而言之则腰足而上谓之身六
 四出下体之上在上体之下身𧰼也夫人患不能自
 止其身今能止之得其道使四肢不妄动故无咎○
 石守道曰四过中而近上心之所也心者身之主故
 四即曰艮其身心始思虑知其宜静便能止之○吕
 蓝田曰六四以阴居阴止乎至静在上体之下任一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050-0314a.png
 身之事○徐进斋曰四当心位不言心者心不可见
 身者心之区宇也身止则知心得其所止矣○项平
 甫曰四在辅之下腰膂之上正当艮其背之地在诸
 爻之中独得其所止故合于卦辞之无咎象恐人误
 以身为正面故以躬解之伛背为躬躬者见背而不
 见面也○赵汴水曰不获其身心自与身对不见其
 人己乃与人对今言艮其身殆行其庭不见其人者
 是以无咎○俞石涧曰阳好动阴好静六四纯乎阴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050-0314b.png
 静虽互震体而不妄动○吴敬斋曰视听言动身之
 用也非礼勿视听言动艮其身也○易外躬者举腰
 膂而言躬从身从吕吕脊骨止于身之后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传艮其辅以中正也
 杜元凯曰震为车辅颊车互震而艮止其上也○虞
 仲翔曰三至上颐体艮止之艮其辅也○苏子瞻曰
 口欲止言欲寡○程传序中节有次序也○本义悔
 谓以阴居阳正字羡文协韵可见○赵复斋曰能默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050-0314c.png
 故能言非默而不言也由言以推行所谓艮者亦如
 是而已○郭白云曰五君位主天下之止者也天下
 命令之所由出可不慎乎○李西溪曰颊之两旁背
 后可得而见咸言其面故并见颊舌艮言其背故止
 见其辅口言则辅动辅止则言寡故有序○沈守约
 曰艮而为巽巽出命言象○李隆山曰人所见于外
 者言行在下有腓趾以象其行在上有辅颊以象其
 言所以明艮之义则一○姚小彭曰以中正当作以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050-0314d.png
 正中于韵为协○王秋山曰互体震震为声音故以
 出言取义○龚泉峰曰非不言也言而有序所以为
 艮○唐凝庵曰咸之辅在上艮之辅在五皆阴也辅
 有两故以阴取象
上九敦艮吉 象传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程传人之止难于久终故节或移于晚守或失于终
 事或废于久上能厚于终止道之至善○本义以阳
 刚居止之极敦厚于止 语录艮居外卦者八而皆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050-0315a.png
 吉○赵复斋曰其安仁者乎○邱行可曰艮者震之
 反震之用在下故震阳最下者独吉震四之阳为互
 艮失所以为震矣故遂泥艮之用在上故艮阳最上
 者独吉艮三之阳为互震失所以为艮矣故列夤○
 王秋山曰艮止也自初至五皆未得其止至上则以
 刚居柔是能止也处卦之外是知止也居艮之终止
 其止也重艮之上厚之至也是以重厚之德得其所
 止而安者也○吴草庐曰上变成坤故象与临上复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050-0315b.png
 五同此一卦之主故不言艮其盖诸爻之艮皆上之
 敦也○胡双湖曰咸艮皆以人身取象但差一位咸
 九四为心而艮九三为心咸上六为辅而艮六五为
 辅大要欲以九当心以六当辅故不能不差一位尔
 ○胡云峰曰敦临敦复皆取坤土艮山乃坤土而隆
 其上者其厚也弥固○易外艮者物之终始内艮所
 以成始外艮所以成终上九重艮之极终始皆成故
 曰敦曰厚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050-0315c.png
䷴ (艮下/巽上)  中爻坎离
 程传止必有进屈伸消息之理止之所生亦进也所
 反亦进也渐所以次艮进以序为渐以序不越次也
 ○王秋山曰止于下而巽于上为不遽进之义又木
 生于山其长也不速非如生于下隰之易也亦渐之
 象
渐女归吉利贞 彖传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
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050-0315d.png
不穷也
 孔仲达曰渐者不速之名妇人之嫁备礼乃动故渐
 之所施在女归渐是徐动不当进退但卦所名渐是
 之于进也进得位往有功进以正可以正邦此就九
 五得位刚中释利贞也以六二适九五进而以正也
 其位刚得中者此卦爻皆得位上言进得位嫌是兼
 二三四等故特言刚得中以明得位之言惟九五也
 止不为暴巽能用谦故能渐而动进不有困穷也○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050-0316a.png
 程传天下之事进必以渐者莫如女归臣之进于朝
 人之进于事皆当有序廉耻之道女之从人为大故
 以女归为义○吕蓝田曰艮止于下巽进而上不可
 以速故其进徐也○郭白云曰进之渐者无若女归
 渐则为归速则为奔凡天下之进如女归之渐无不
 吉也卦辞言女归爻言鸿渐其义一也传言渐之进
 如女之归则吉所以明卦辞也○张紫岩曰渐臣道
 也互离在中离为日为明君明于上时可进矣君有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050-0316b.png
 刚中之德而后可与有为臣之进也恃此而已人臣
 进用莫病于躁动知止则定度时而动鲜不入矣○
 朱汉上曰归自内之外也坤之四成巽女往也乾之
 三成艮男下女也○毛伯玉曰易未有一义明两卦
 者晋进也渐非进以渐而进耳○单氏沨曰内不止
 则非渐之道外不巽则非进之道○赵汴水曰上卦
 乾夫之家六三进为四归于夫也之往也之有进有
 退渐之所之则进也○梁孟敬曰在下者能止则不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050-0316c.png
 骤进以援上在上者能巽则能谦逊以待下又内止
 而无争竞之心外巽而有恭顺之意进得位以位言
 进以正以道言○胡双湖曰进得位以下自论九五
 一爻恐人以进得位为六四之进得阴位故特结之
 以其位刚得中也○来矣鲜曰进之心愈急则进之
 机愈阻内艮止则未进之先廉静无求外巽顺则将
 进之间相时而动所以进不穷○吴敬斋曰止而巽
 终是进但进以渐故卦名为渐若巽而止则终于止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050-0316d.png
 而事坏乱矣故卦名为蛊○何玄子曰三四非偶因
 相比而相合然非正应终不若得其正之为当故借
 二五以明利贞之义○华霞峰曰凡进皆利于贞彖
 传进得位以下何尝说女归之义进得位进以正专
 指五言卦自二至五刚柔皆得其正初柔上刚亦为
 上下各得其位自九五得位而正通卦无不正故曰
 有功曰正邦合一卦之正俱归九五之位之正也
  按渐之卦义所包甚广义重在渐不在进渐乃所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050-0317a.png
  以为进耳故非晋升比女归吉非成卦之由也少
  长不配不应与咸恒不同并与家人归妹以之命
  名者不同彖辞特借巽女艮男之𧰼以女归作渐
  字样子爻之鸿渐一例故夫子以渐之进三字释
  女归吉其义已了以下所云得位得中惟孔疏极
  得或以得位以正指六四或以自二至五皆得正
  位或以九三为刚得中均未允协夫进得位进以
  正者蒙上文渐之进来进乃卦义非谓某爻进某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050-0317b.png
  位也说者必以卦变实之曲矣其特以九五得位
  释利贞者亦有微旨焉长女少男非应而合既不
  以正下止上巽似非进用之才木生于山非日出
  地上之明盛又非地中生木之升长则疑卦无可
  进之时故特举九五得位正中以明卦时之可进
  紫岩得其旨矣末举卦德以明渐义之善艮止也
  而曰动以止为动见止之妙用巽为进退为不果
  也而曰不穷以退为进似不果而实不穷见巽之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050-0317c.png
  仁德不独士子进身为然王道之成圣德之修何
  一不贵于渐乎此大𧰼所为居贤德善俗即彖传
  所为有功正邦也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传小子之厉义
无咎也
 虞仲翔曰艮为山为小径坎水流下山故渐于干艮
 为小子初失位故厉○孔仲达曰鸿水鸟干水涯○
 程传居下才弱上元应援常情之所危故惧而有言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050-0317d.png
 在下所以有进用柔所以不躁无应所以能渐于义
 自无咎○张紫岩曰渐坎离在中鸿水物其色文明
 飞有序来有时故渐六爻皆况鸿初位互坎下为干
 艮下为小子○王童溪曰鸿之为物非其往不往非
 其居不居六爻之位自初至上尊卑大小各得其正
 故取于鸿渐小子云者古人谦辞初以谦卑之志处
 此下位自危自警不敢妄逞而恐失进退之义故曰
 小子厉○郭白云曰易以象言之则一卦一爻内天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050-0318a.png
 地万物无不具圣人或取诸身或取诸物独能举其
 一以明之耳理不能尽也震为龙而乾称龙乾为马
 而坤称马坤为牛而离称牛皆非说卦之象八卦无
 鸿而渐称鸿故知易之取象贵夫触类而长之○沈
 守约曰艮变为离为鸟而止于下鸿渐于干象离为
 言有言象○项平甫曰初离水而至于干犹在水土
 之滨止于此而不进则于义固无失也○杨慈湖曰
 进欲其知时故以鸿为象进欲其渐故以干磐陆木陵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050-0318b.png
 为象○李西溪曰鸿之飞长在前幼在后此其序也
 初处最下小子也鸿之进常有弓缴之危故厉有言
 遇有危事则鸣以警众即俗语所谓雁奴也其防患
 有道故无咎○胡双湖曰鸿全体象互离为飞鸟互
 坎为水居自坎北而离南象鸿之迁徙离目艮身俨
 一飞鸿○胡云峰曰幼者在后唯恐失群故危之而
 号呼长者必缓飞以俟之小子厉有言之象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象传饮食衎衎不素饱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050-0318c.png

 虞仲翔曰承三应五故不素饱○程传渐进于上将
 行其道以及天下岂空饮食而已○本义磐大石进
 于磐而益安矣衎衎和乐意六二柔顺中正进以其
 渐而上有九五之应故其象如此○郭白云曰饮食
 衎衎盖君臣相遇而和乐也与诗嘉宾式燕以衎同
 意○王童溪曰由干而之磐君子得位之象不素饱
 犹诗不素餐○张紫岩曰身安道行君子乐之○郑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050-0318d.png
 东谷曰二艮体止于中正也渐而止于中正得所止
 也○雷西仲曰初在下而无应故危二得位而上应
 故吉○胡云峰曰艮为石磐象互坎饮食象鸿食则
 呼众衎衎和鸣柔顺有应象○何玄子曰艮变为巽
 正传所谓止而巽其道不穷者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禦寇 象传
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顺
相保也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050-0319a.png
 王辅嗣曰与四相得不能复反者也非夫而孕故不
 育也○程传四阴三阳相比而无应相比则相亲而
 易合无应则元道而相求夫谓三妇谓四○本义鸿
 水鸟陆非所安九三过刚不中而无应故其象如此
 ○郭白云曰以卦辞言女归故以夫妇为言○张紫
 岩曰易以夫妇象君臣三舍乾阳而趋坤阴本非志
 合道同而遇不以正鲜能成事居互坎坎险背道为
 不复离坎不相济为不育且坤失母道也○王童溪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050-0319b.png
 曰征往丑类也谓渐之六爻皆无不正三若独往而
 不复于正道则离其群丑妇失其道而得孕于非交
 所以不育嗜欲之寇甚于盗贼惟礼义可以已之使
 三也以道制欲而不失吾正则四亦不陷于不义此
 顺以相保之道三艮之主贵于知止○项平甫曰三
 为艮主自应能止然以纯刚之质当渐进之时乃在
 互坎之中正得山上有木之象惧其进而犯难故有
 劝戒之辞三征则离艮而入巽故有离其群丑之悲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050-0319c.png
 刚止于外下蔽二阴与之相保共禦寇贼则顺道也
 群丑谓俦类诗从其群丑○郑亨仲曰三务进而妄
 动故征则不可还四失守而私交故孕则不敢育○
 王秋山曰四非偶也乃寇也三若移其不中之刚而
 为得正之刚禦而去之则彼此不失其正故利○胡
 双湖曰艮止本不宜征既征不复亦止义妇孕离为
 大腹不育互坎血卦而润下有胎漏之象寇互坎象
 利禦寇艮止象卦辞女归吉者以三四两爻也爻辞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050-0319d.png
 夫妇凶者亦三四两爻也卦以两体论巽女有归艮
 男之象爻以应否论四女无归三男之理○胡云峰
 曰鸿群不乱止则相保有禦寇象○熊南沙曰以下
 禦上艮体止而巽体顺物莫能违故利禦寇
  按易中夫妇男女之象或以卦体或以爻位皆从
  阴阳也即卦体之男女亦以主爻之阴阳而定此
  卦三四乃少男长女之主爻故以夫妇言艮当止
  以当渐时而征巽本顺以比少男而合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050-0320a.png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象传或得其桷顺以
巽也
 孔仲达曰桷取其易直可安与三相得故无乘刚之
 咎○程传鸿趾连不能握枝故不木栖居正而巽顺
 得桷也○张紫岩曰位高危道也履高位而安其惟
 顺乎谓顺于道或云者得之难自坤之巽曰顺以巽
 ○王童溪曰处近君之地为巽之主体顺巽之德而
 不失其正所以无冒进之咎○冯厚斋曰巽为木而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050-0320b.png
 处艮山之上九三之奇画衡于下桷象○易山斋曰
 四进巽体故言渐于木○俞石涧曰桷指三非应故
 曰或○焦弱侯曰四方入巽回翔木杪其飞渐高然
 或得平柯犹暂为栖息可进而不遽进渐之最善也
 巽体柔爻才性时位参合皆宜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传终莫
之胜吉得所愿也
 王辅嗣曰进得中位而隔乎三四不得与其应合故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050-0320c.png
 妇不孕各履正而居中三四不能久塞其途不过三
 岁必得所愿○程传陵高阜象君位○张紫岩曰君
 臣皆有中德睽必合自三至五历三位而应为三岁
 艮上为陵○朱汉上曰巽为高艮为山山而进于高
 陵也○杨诚斋曰得所愿岂惟位高如丘陵功业亦
 如丘陵矣然岂一日之致哉亦三岁之渐而至也○
 胡双湖曰四离体为大腹有孕象二无预于离又居
 坎体下故但曰不孕○俞石涧曰五二正配故吉三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050-0320d.png
 四邪匹故凶○郝象山曰二欲进于五九三为艮止
 撰坎以阻之○华霞峰曰二不轻进五不轻任相须
 之久相信之深推诚一日结契终身而夙昔之愿始
 酬于二见君臣之合于五系夫妇之交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陆胡氏程氏/作逵从之) 象传
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王辅嗣曰进处高洁不累于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
 乱其志峨峨清远仪可贵也○孔仲达曰居无位之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050-0321a.png
 地是不累于位者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
 用为物之仪表○胡安定曰陆当作逵云路也○王
 介甫曰其进也渐而不失时其翔也群而不失序所
 谓进退可法者也六爻皆鸿至于上而曰其羽可用
 为仪要其终而不可乱也○程传尔雅九达谓之逵
 通达无阻蔽之义于渐之时居巽之极必有其序如
 鸿之飞于云空贤达之高致也羽鸿之所用进也○
 张子无应于下羽洁无污且处于高故曰渐陆○王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050-0321b.png
 童溪曰在六爻之上一卦之外不应复为九三之于
 陆渐于云路翾翾其羽进退可观○沈守约曰卦之
 上至高也巽之极至洁也巽为风变为坎坎为云风
 云之路○钱融堂曰不可乱谓其行序之有伦若接
 止于陆其羽不展尚何不可乱之有○王秋山曰巽
 体之极是风之高者鸿遇风则其羽尤为閒雅不急
 不迫喻上九以阳刚处渐之极而执巽用柔居无位
 之地德愈高而望愈隆进退容止之间从容有序可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050-0321c.png
 为天下仪表○俞石涧曰鸿之飞有序虽疾风不乱
  按陆当作逵秦树峰云渐以进非渐以退也
䷵ (兑下/震上)  中爻离坎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传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
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
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虞仲翔曰乾天坤地三之四天地交以离日坎月战
 阴阳阴阳之义配日月则万物兴故曰天地之大义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050-0321d.png
 震东兑西离南坎北六十四卦中此象最备四时正
 卦天地之大义也○陆君阳曰渐四爻得正故女归
 吉归妹四爻失正故征凶○程传泽上有雷雷震而
 泽动男动于上而女从之嫁归之象大率以说而动
 未有不失正者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唱随之礼
 苟徇情肆欲惟说是动则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说
 而忘其顺凶无攸利○本义妹少女也兑以少女而
 从震之长男而其情又为以说而动皆非正也诸爻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050-0322a.png
 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爻又皆以柔乘刚故征凶
 而无攸利归者女之终生育者人之始 语录归妹
 未有不好只是说以动累他○王童溪曰震东方兑
 西方天地生成之义其在人则震长男兑少女天地
 之大义而震与兑见之故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说无纪极动无止息未有不失其正者初与上虽当
 位然亦阳下阴上何动而不凶以柔乘刚则柔下制
 乎刚刚受制乎柔何往而利○项平甫曰古之言嫁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050-0322b.png
 者例称归妹易帝乙归妹诗伣天之妹是也男三十
 而娶女二十而嫁男常长女常少故曰所归妹也卦
 名归妹者震东兑西夫妇之正位以卦德言之凡说
 而动皆不正之事自归妹之外皆不可行以卦爻推
 之则二四以阳居阴有男以不正从女之象三五以
 阴居阳有女以不正从男之象○郑东谷曰长男居
 上少女居下少女说以动而又先下于男○吴草庐
 曰兑为少女而居内卦内卦夫家也妇人内夫家故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050-0322c.png
 以入于夫家为归○胡云峰曰随亦动而说者而曰
 元亨利贞何也易以内卦为贞随贞震此动而彼说
 归妹贞兑女说而男动○胡双湖曰乾交坤而为九
 四坤交乾而为六三是天地交也出震见离说兑劳
 坎是万物兴也○何玄子曰震为天交于地之始兑
 为地交于天之终六爻坤乾交于上下坎离交于南
 北震兑交于东西象天地之交
  按归妹彖传夫子于释彖之先补出天地之大义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050-0322d.png
  人之终始者盖易重交易非交易则不生此卦卦
  体二象本无不善文王彖辞专从卦德爻位而言
  非夫子不能得其意而仍不泥其辞也姤彖传补
  天地相遇于释彖之后此补于释彖之先其义一
  也于此可悟观象玩辞之法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传归妹以娣以恒也
跛能履吉相承也
 孔仲达曰为妻而行则凶为娣而行则吉○胡安定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050-0323a.png
 曰跛者足之偏侄娣非正配而能尽其道以配君子
 犹足虽偏而能履地而行也○程传居下而无正应
 娣也刚阳在妇人为贤贞之德娣虽贤何所能为承
 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不能及远然在其分为善
 ○张子爻为阳故能履非匹故跛○郭白云曰无应
 无归因人之归而为娣媵○张紫岩曰兑下为娣兑
 毁足为跛○兰惠卿曰跛者不能专行依人乃可娣
 妾之道承正室以行则吉○冯厚斋曰女以女弟为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050-0323b.png
 娣故文从女从弟以江有沱诗云不我以与此同义
 ○赵复斋曰归妹之时柔尊为女君刚而位下盖贱
 者也六五接二王姬下嫁初九承二贱妾上从○蔡
 进斋曰无应不行跛象居位得当而近二故能履适
 二而媵乎五得娣之正○俞石涧曰跛虽能履常在
 人后○观彖女必待聘而行惟妾媵则不论礼之齐
 备从嫡而适固其常也归妹非恒以娣为之则恒矣
 能与君相承故曰跛能履吉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050-0323c.png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传利幽人之贞未变常

 王辅嗣曰在内履中而能守其常故利幽人之贞○
 张紫岩曰离为目为视兑毁之为眇二以互离居兑
 中若眇者之有见然其德本明其毁外至曰眇能视
 泽中为幽人○项平甫曰九二当以六五为妇虽与
 三相比而非正配当守幽人之贞以俟正配然后不
 失其常○赵复斋曰眇能视不说彼色也利幽人之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050-0323d.png
 贞不慕彼势也安静守正则六五嫔矣○吴草庐曰
 归妹九二即履之九二故其占同
  按程传本义以六爻为女诸儒从之项平甫则以
  阳爻为夫阴爻为妇丘氏以二为妹之正身六五
  则归妹者也胡双湖颇许其说愚谓卦名归妹则
  六爻皆归妹之时无容指某爻为妹某爻为归此
  六十四卦之通例也既名归妹固当以女为主女
  而无应则皆无偶之象初三四上皆无应则皆无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050-0324a.png
  偶故不复分爻之阴阳及内外卦之男女唯以位
  之上下取象初在下卦之下为娣四在上卦之下
  为愆期以阳而皆作女象明卦时也至二五有应
  则有配有配则阳夫阴妇有自然之象不容更为
  矫輮周公爻辞于二不言归妹非略之也言幽人
  深明九二之异于初四之阳爻也五曰帝乙归妹
  明其为归妹之主爻也曰月几望明与二配为坎
  月与离日之相望也且二之辞与履二同不应于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050-0324b.png
  履为士之幽于此为女之幽五之辞与泰五同不
  应于泰为妹归于二于此为归二之妹读易者但
  当以爻辞之明文为据而得其所为不可为典要
  者正不必曲为之说又考易例于卦之三男三女
  尤有不甚泥者恒之六五以震男之阴为妇家人
  之九五以巽女之阳为主渐之九五巽女之阳而
  以艮男之阴为妇又何疑于此卦兑女之九二为
  夫乎夫在归妹卦时九二亦可为女而周公以为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050-0324c.png
  幽人者凡卦有主爻或以一爻为主或以两爻为
  主固随成卦之义而变而二五之主爻率不可易
  诸卦皆然即如渐与此卦反对皆以三四两爻为
  主而二卦爻辞于此两爻皆不取皆以二五中正
  相应之爻以明卦义之正此又所谓既有典常者
  也玩传云未变常者正以卦象女下男女说而动
  为变其常理惟九二中正自守以男下女以致六
  五正应之嫔故特以未变明爻义之美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050-0324d.png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传归妹以须未当也(当/字)
(平/声)
 虞仲翔曰须需也初至五体需象○孔仲达曰未当
 其时则宜有待○赵汴水曰须待也归于君子曰归
 复还父母曰反归三须而未进者也○王秋山曰兑
 为少女三兑之成卦者也其少可知须待年也古者
 诸侯一娶九女其娣侄则有待年于父母之国者今
 归而反以娣之待年者自处故曰反归以娣传言未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050-0325a.png
 当言其归未当其时也
  按柔不中正少女之主爻卦辞所以为征凶者也
  而爻不言凶并无悔吝咎厉之占即玩爻辞亦无
  凶象则以为女之不正人莫之取者似非爻义盖
  归妹以六五为女君正嫡不可有二则馀皆娣也
  娣为诸妾中之最贵者观初爻可见初以贤贞为
  娣何独于三则因人所弃而为娣或以须为女之
  贱者夫须贱于娣以须反归而转得为娣于理不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050-0325b.png
  顺以待训须本之注疏待年之说王氏最允盖彖
  言征凶者合二卦说而动而言也至爻之本位祇
  有兑之说而无震之动不得坐以动而失行之罪
  所以爻与彖不同也至此爻之须而反归者三上
  无应未有所归三体互坎动则下体成乾合水天
  需之象见险而止故曰须以少女而变为乾父乃
  待年于父母家之象故曰反归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迟去/声) 象传愆期之志有待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050-0325c.png
而行也
 刘长民曰四居下体之上位过乎少女女过盛年愆
 期也○胡安定曰以刚阳之质居阴柔之位不为躁
 进故待其礼之全备然后归于君子斯得其时也迟
 待也○程传阳刚在女子为正德处柔乃妇人之道
 其愆期为有待非不售也待得佳配而后行也○本
 义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贤女不轻从人○张紫岩
 曰四居兑上兑正秋为愆期至震而动为有时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050-0325d.png
  按四为震初何得有愆期之象盖雷居互坎中震
  遂泥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传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
行也
 王会之曰下应于二君礼于臣尊下乎卑帝乙归妹
 也天子归妹于臣下以贵行也虽王姬下嫁夫妇之
 礼不可废故小君降心而不凌其夫则其礼容不如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050-0326a.png
 娣之盛焉善之善也○程传居尊下应尚礼而不尚
 饰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月望阴之盈几望未至
 于盈以柔中在尊贵之位以贵而行中道也○本义
 六五尚德而不贵饰○朱汉上曰坎月在震东离日
 在兑西日月相望阴之盛也○胡双湖曰君谓五娣
 谓初与三故两爻皆称娣○胡云峰曰娣以容饰为
 事五君也岂假容饰以悦人者良在德而不在袂月
 几望在中孚小畜以位言阴盛而与阳亢在归妹以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050-0326b.png
 德言阴盛而可与阳对也○俞石涧曰六五虽王姬
 之贵而阴爻虚初九虽在下而阳爻实是其君之袂
 不如娣也○观彖婚姻之道皆男求女独帝女下嫁
 以女求男此爻适当其象则归妹之义不徒无凶而
 反吉矣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传上六无
实承虚筐也
 程传上六女归之终而无应女归之无终者也筐篚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050-0326c.png
 之实妇职所供诸侯之祭割牲取血筐篚无实则无
 以奉祭祀妇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
 羊而无血○王童溪曰处归妹之穷震之极动不静
 也柔无能才不堪也虚不实诚不存也以女言之承
 筐无实以士言之则刲羊无血矣故无攸利而象则
 特取虚筐无实盖归妹上六女子也○张紫岩曰兑
 为羊为金互坎在上为无血○赵复斋曰乘五非娣
 也上极非须也无应非妇也体柔非夫也故无适而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050-0326d.png
 可○杨诚斋曰震有虚筐象兑羊象○赵汴水曰女
 六之象爻兼言士女明无一而利释辞止言女主本
 卦而言○熊梅边曰二五得归妹之正偶初三以非
 应故皆为娣而上六则不婚之男不嫁之女○胡双
 湖曰承筐女之职刲羊士之功夫妇之礼不成故爻
 以士女言之
  按上三本不相应不必更以应言女者爻之阴士
  者震之体皆指本爻言此与恒卦六五以爻阴称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050-0327a.png
  妇人体震称夫子同也本义约婚不终之意似非
  爻象上三皆阴何以为婚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050-0327b.png
 
 
 
 
 
 
 
 周易孔义集说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