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526-A¶
1526-A¶ 第 580a 页

* No. 1526-A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序

人生五浊恶世。根尘濡染。昏迷沈著。其能出离火宅
者盖寡。至于剪发披缁而为僧。固巳高于众人矣。然
僧之为僧。岂若是而止哉。识心见性。超出死生。精持
戒律。真积力久。诠演教法。垂范将来。百千万僧中。间
见一二。表表伟伟。卓乎不可企及。举世佛徒莫不宗
仰之。此高僧所以有传也。作者有人。读者有人。修之
者又有人。然未有思其人。追其踪。想像其高致。即其
曩昔经行宴坐之地。崇饰杰阁而严奉之。纪述行业
而偈赞之。图绘顶相而瞻敬之者。玛瑙讲师元敬节
庵乃克为之也。阁始创于前主僧了性。工未就而迁
住他刹。节庵实踵成之。始会萃名宿尝驻锡于钱塘
者得二十有四人。命东嘉僧元复抚其事实而系之
赞。续访求又得六人焉。节庵并述而赞之。图其形置
之阁。又虑不能流布四方。乃合而成书。名以西湖高
僧事略。锓梓以惠学者。噫。佛法盛于东南。异人辈出。
前人既为后人所高矣。灯灯相传。续佛慧命。将使后
人而复高后人。深有望焉。

宝祐丙辰长至日吴郡莫子文序
1526-A¶ 第 580b 页 X77-0580.png

*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目录


* 晋三藏理法师
* 齐玉泉超法师
* 隋下竺观法师
* 中竺千岁和尚
* 唐径山钦禅师
* 唐虎跑中禅师
* 唐下竺标禅师
* 唐圆泽和尚
* 唐韬光禅师
* 唐鸟窠林禅师
* 唐招贤通禅师
* 唐无著喜禅师
* 五代白云翊禅师
* 五代长耳相和尚
* 五代永明潜禅师
* 五代智觉寿禅师
* 五代五云逢禅师
* 宋孤山圆法师
* 宋慈云式法师
* 宋明教嵩禅师
* 宋真悟堪律师
* 宋功臣山政禅师
* 宋海月辨法师
* 宋辨才净法师
* 宋南屏臻法师
* 宋大智照律师
* 宋三藏道法师
* 宋妙行净律师
* 宋僧统宁法师
* 宋晋水源法师
1526-A¶ 第 580c 页 X77-0580.png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玛瑙元敬 东嘉元复)仝述
明 云栖祩宏 重梓

* 晋三藏理法师

师名慧理。西竺人也。东晋咸和初。来游此土。至杭。见
山岩秀丽。曰。吾国中天竺灵鹫山之一小朵。不知何
年飞来。佛在世时。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洞
旧有黑白二猿。遂呼之。应声而出。人始之信。飞来峰
由是得名。师即地建两刹。先灵鹫。后灵隐。常宴坐岩
中。因号理公岩。今󰢍塔在焉。

赞曰。

「 一峰飞来
 自西而东
 师亦戾止
 爰指其踪
 呼猿洞冷
 宴坐岩空
 花开花落
 几度春风」


* 齐玉泉超法师

师名昙超。姓张氏。清河人也。身长八尺。蔬食布衣。独
宿山林。虎兕不伤。建元末。栖钱塘灵苑山。夏常讲经。
有一老人来听。诘其姓氏。曰。我非人。乃龙也。居富春
鹿山之下。乡民凿山侵龙居。龙忿不雨。今累月矣。屈
1526-A¶ 第 581a 页 X77-0581.png
师一往诲化群龙。师允其请。且曰。吾此地亦无水。汝
能致之乎。老人即抚掌。泉自涌出。今玉泉是也。师乃
往彼结坛。为龙受戒。浮舟讲经。雨大沾洽。嘉定三年。
赐号灵悟大师。

赞曰。

「 身世两忘
 以道自胜
 灵苑谈经
 有龙来听
 求泉泉生
 求雨雨应
 龙何为哉
 惟师是令」


* 隋下竺观法师

师名真观。字圣达。钱塘范氏。世本显仕。师生有奇相。
舌紫罗纹。手左右掌为仙人字。出家通经律论。时彦
曰。钱塘有真观。佛法当天下一半。寻谒天台智者。请
受禅观。智者以师齐年。止为法兄弟。开皇十五年。于
灵隐山头陀石室宴坐。众于南去建南天竺寺请师
居焉。是为开山始祖。常讲法华。以为心要。感皋亭神
请讲。舍祠宇为佛殿。每盥洗馀滴。地不为濡。人尤异
之。师有雅操。文帝三徵。秦王两延。皆以疾辞。大业中。
因山行。自标葬地。未几示寂。梦与智者同辈翼佛还
山。觉而叹曰。吾六十二应终。以讲法华力延一纪。今
七十四。生期毕矣。中夜入寂。塔在东冈。久废不治。天
禧中。慈云重修。

赞曰。

「 一乘妙法
 阐自台祖
 年齐道同
 宜袭其武
 徵命频繁
 弗移砥柱
 清风凛然
 可激千古」


* 中竺千岁和尚

师名宝掌。中印土人。魏晋间东游。自云六百七十三
岁。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生。左手握拳。有珠在掌中。
1526-A¶ 第 581b 页 X77-0581.png
因以为名。始抵峨嵋五台。南返衡庐。入建邺。与达磨
遇于梁朝。遂扣法焉。洎来二浙。爱天竺之胜。结茅而
居者四十五年。复往四明天台。及诸名山。游历将遍。
唐贞观十五年还竺峰。久之移居浦江宝岩。显庆二
年正旦。手捏一像。九日而成。与其貌无异。即告徒曰。
吾誓住世千岁。自来支那。忽四百岁。今巳过七十有
二年矣。说偈而化。世称千岁和尚。遗记灭后有僧来
取吾骨勿拒。越五十四年。刺浮长老至彼作礼。塔户
倏开。得其骨。皆连锁金色。因持来。别建塔藏之。为中
竺开山始祖。

赞曰。

「 人寿几何
 朝露逝川
 生周涉唐
 本誓则然
 东迟达磨
 心印始传
 孰云佛法
 独在西天」


* 唐径山国一钦禅师

师名道钦。吴郡昆山人。姓朱氏。世服儒业。年二十八。
即贡于礼部。道由丹徒。遇鹤林玄素禅师。得指入道
之要。遂出家。大悟宗旨。久之辞去。素曰。汝乘流而行。
遇径即止。师至临安东北山下。问途于樵者。曰。此径
山也。师自东北而登。涉重冈。西至高峰北岩中。据石
床而坐。俄有老人素衣拜于前曰。我龙也。自师至此。
吾属五百皆不安居。当挈归天目。愿以此地为立锡
之所。言讫不见。北峰之阳有草庵可居。盖龙所造也。
大历三年。代宗诏至阙下。礼遇有加。一日在内廷。帝
至起立。帝曰。师何以起。师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
见贫道。帝悦。赐号国一。逾年辞归杭州。即其庵所建
1526-A¶ 第 581c 页 X77-0581.png
寺。是为开山始祖。示寂后。谥号大觉。

赞曰。

「 代有觉士
 出于文儒
 宴坐双径
 龙骧厥居
 珠渊鳞屋
 化为精庐
 国之一号
 帝赐不诬」


* 唐大慈山中禅师

师名寰中。姓卢氏。蒲坂人也。生有异相。其声如钟。出
家于并州童子寺。受心印于百丈海禅师。结茅于南
岳。一日南泉至。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苍天苍天。泉
云。苍天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会即便会。莫忉忉。
泉拂袖而出。赵州问般若以何为体。师云。般若以何
为体。赵州大笑而出。师明日见赵州扫地。师问般若
以何为体。赵州置帚。附掌大笑。师便归方丈。师后住
浙江大慈山。上堂示众云。山僧不解答语。只能识病。
又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
一寸。时学者甚众。山素缺水。师拟飞锡。夜梦神人告
曰。勿他之。我移南岳小童子泉就师取用。诘旦见二
虎以爪跑于地。泉自涌出。味甘如饴。有僧自南岳至。
乃曰小童子泉涸矣。故东坡题诗云。亭亭石塔东峰
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
抚掌。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佩响。故知此老
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咸通三年三月十五日无
疾而逝。寿八十三。腊五十四。僖宗谥性空大师定慧
之塔。

赞曰。

「 履践真实
 心悟无际
 南泉赵州
 激扬酬对
 居乏寒泉
 虎跑以济
 惟德斯彰
 风清日丽」

1526-A¶ 第 582a 页 X77-0582.png

* 唐下竺标法师

师名道标。富阳秦氏。七岁。神气清茂。有沙门过而识
之。劝令出家。至德二年。诏通佛经七百纸者命为比
丘。师首中其选。得度。居南天竺寺。护戒甚严。永泰中。
住持奏赐寺额。居十二年。其徒多归之。常于灵鹫峰
之南西岭下葺茅为堂。号西岭草堂。怡然养浩。不干
人事。尤工诗章。搜鍊精巧。与吴兴皎然会稽灵彻鼎
立齐声。时人有洞冰雪摩云霄之誉。称西岭和尚。一
时名公如李益白居易陆羽之流皆敬之。长庆三年
示寂。葬于山中。

赞曰。

「 出尘异相
 挺见垂髫
 业真空法
 怡然养高
 适意吟咏
 配雅与骚
 名标当世
 可摩云霄」


* 唐圆泽和尚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峨嵋
礼普贤大士。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溯峡。师不可。源强
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汲水。师见而泣
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巳三年。今见
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愿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
十二年后。钱塘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
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如期至天竺。当中
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
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
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儿曰。李公
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
1526-A¶ 第 582b 页 X77-0582.png
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
寻巳遍。却回烟棹上瞿唐。遂去。莫知所之。

赞曰。

「 京洛有约
 峨嵋是行
 机先一语
 洞达三生
 汲罂事异
 扣角诗清
 永怀陈迹
 山空月明」


* 唐韬光禅师

师号韬光。莫详族里。穆宗时。结茅于灵隐西峰巢构
坞。与鸟窠林公为友。刺史白居易重其道。尝具馔饭
之。以诗邀云。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
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来伴吃。
斋罢一瓯茶。师答云。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枕
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白云乍可
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城市不堪飞锡到。恐惊莺
啭画楼前。其高致如此。庵以师号得名。宋丞相陈公
尧佐留题庵中。赓唱者甚众。绍兴中。宗正少卿冯楫
作修庵记。

赞曰。

「 道藏于身
 所存异辙
 或入市廛
 或居深樾
 翳翳巢构
 牧守折节
 岂曰韬光
 若揭日月」


* 唐鸟窠林禅师

师名道林。富阳潘氏。母梦日光入口有娠。诞时异香
满室。遂名香光。幼出家。诣长安西明学华严。代宗诏
国一禅师至阙。师谒之。得法南归。抵西湖秦望山。有
大松树盘屈如盖。乃止其上。时人因以鸟窠名之。复
有鹊巢其侧。自然驯狎。元和中。刺史白居易入山访
之。问曰。师之住处何其危险耶。师曰。太守危险尤甚。
1526-A¶ 第 582c 页 X77-0582.png
曰。余忝郡守。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
非险乎。公悦。以偈问曰。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
叩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师答曰。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
事。祇此浮生是梦中。衣衲穿弊。寒暑不更。经历年岁。
未常下山。长庆四年入灭。塔于北山喜鹊寺。

赞曰。

「 去险就平
 世俗同律
 璇室雕宫
 倾危相袭
 至人无心
 险平如一
 谓余不信
 巢鹊可质」


* 唐招贤通禅师

师名会通。本郡人。姓吴。名元卿。德宗朝为六宫使。方
春韶阳。花卉盛发。玩赏移时。忽闻空中有言曰。虚幻
之相。开谢不停。能坏善根。仁者安可视之。因大感悟。
自是忽忽不乐。帝怪而问其故。以愿从释为对。帝召
相者视之曰。此人当绍出世法。遂放归。见韬光。光指
其谒鸟窠。求度。三请不从。乃先创庵。事既成。韬光力
言之鸟窠。乃为祝发。服勤数年。未蒙印授。一日告辞。
鸟窠曰。汝何往。曰。诸方学佛法去。曰。若是佛法。吾此
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鸟窠于身上拈起
布毛吹之。师即豁然大悟。于是不复他行。常居左右。
世号布毛侍者。今招贤寺乃师道场。

赞曰。

「 金貂职近
 紫禁春浓
 割弃富贵
 瞥如轻鸿
 求师慕道
 劳苦在躬
 不具智勇
 岂悟真空」


* 唐无著喜禅师

师名文喜。嘉禾语儿溪人。姓朱氏。开成年间进具。初
1526-A¶ 第 583a 页 X77-0583.png
习四分律。兼讲法华。常往五台山礼文殊大士。夜投
古寺。遇老僧问南方佛法住持众数。师皆答巳。却问
此间佛法如何住持。僧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又问
多少众。僧曰。前三三后三三。师罔然。吃茶毕。令童子
送出门。俄失所在。但见高林深谷而巳。后参仰山契
悟。命为典座。一日见文殊跨狮子缘鼐侧。师诃曰。文
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遂掌之。文殊涌空曰。苦瓠连
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咸通中。
筑室千顷山居之。光启三年。钱武肃王请住馀杭慈
光院。奏赐紫衣及无著号。光化三年。移住无著院。是
冬夜半告众曰。三界心尽。即是涅槃。趺坐而化。时方
丈发白光垂树同色。建塔灵隐之西坞。

赞曰。

「 未见仰山
 五台遭卖
 既见仰山
 何劳缘鼐
 物罕为奇
 客频招怪
 咄咄文殊
 草贼自败」


* 五代白云翊禅师

师名道翊。不知何许人。石晋天福四年。卓庵天竺山
西北。草衣木食。高行绝尘。一夕见前峰有光烛天。迹
其所起。视之。得异木焉。人莫能名之者。师乃取之。命
匠者孔仁谦刻为观音大士像。夜梦白衣人曰。雕像
巳就。明日有僧自洛阳来。随身有古佛舍利。当求之。
巳而僧果至。如其梦求之。得舍利三颗。纳于大士顶
门。自是灵异大著。吴越时。忠懿王始一新道场而奉
之。宋天圣中。诜寂二僧。又迁殿东南直乳窦峰。治平
二年。郡守蔡公襄表其事上之。曾鲁公奏赐灵感观
1526-A¶ 第 583b 页 X77-0583.png
音院额。

赞曰。

「 大士心光
 奇木斯寓
 众胡不见
 心不应故
 师心佛心
 同体显露
 现白衣身
 永福皇祚」


* 五代长耳相和尚

师名行修。号法真。泉南陈氏。家本豪右。尚儒学。师独
存心清净。不乐处俗。十三出家。遍参诸方。得法于雪
峰禅师存公。师生有异相。耳垂至肩。上过于顶。下可
结颐。时号长耳和尚。后唐天成二年。自天台国清寒
岩游钱塘。吴越国王待以宾礼。居南山法相院。平昔
常募人作福。或问和尚募人作福。未审有何形段。师
曰。能遮百丑。乾祐四年仲冬二日。钱氏以诞辰饭僧。
问永明。此会有圣僧否。永明曰。长耳和尚乃定光如
来化身也。既而永明预戒侍者曰。长耳或来。但云我
寝矣。师诣永明。侍者依戒告之。师取永明革履覆之
而返。翌日坐逝。门人漆其全身。至今存焉。崇宁二年
赐谥崇慧大师。

赞曰。

「 佛为群生
 悲愿叵量
 应身衍福
 为世津梁
 现大人相
 双耳悬珰
 永明有语
 是佛定光」


* 五代永明潜禅师

师名道潜。河中府人。姓武氏。初谒清凉法眼。一见异
之。许入室。一日问曰。子参请外看甚么经。师曰。华严。
法眼曰。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师曰。世出世
间一切法皆具六相。法眼曰。空具六相否。师不能答。
法眼曰。子却问我。师如语而问。法眼曰。空。师言下开
1526-A¶ 第 583c 页 X77-0583.png
悟。法眼曰。子作么生会。师云。空。法眼然之。后因四众
士女入寺。法眼曰。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
今睹金银朱紫杂遝。是破戒否。师曰。好个入路。法眼
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而为王侯所重在。师寻辞往
三衢古寺阅藏经。钱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
化定慧之号。周显德元年。建慧日永明寺。请师居之。
为开山始祖。众常五百。果符法眼之记。永明至宋改
名净慈。

赞曰。

「 嶷嶷法器
 孕灵河嵩
 空华严相
 绍法眼宗
 名闻霸府
 冕玉致恭
 永明祖令
 杲日当空」


* 五代智觉寿禅师

师名延寿。字冲元。馀杭王氏。少为华亭镇将。以官钱
放生。坐死。及市。颜色不变。文穆王异之。放令出家。居
龙册寺。执劳供众。日唯一食。长坐不卧。得法于天台
韶国师。初住雪窦。寻归西湖。建隆二年。忠懿王请为
永明第二代。居十五年。众常二千。署智觉号。移天台。
所居夜施食朝放生。六时散花行道。日课一百八事。
未常暂废。馀力诵法华经。计一万三千部。别号抱一
子。先是师于禅观中蒙观音大士以甘露灌口。获大
辩才。著宗镜录百二十卷。以会天台贤首慈恩异同
之弊。诗偈几千万言。传播海外。高丽国王致书叙弟
子礼。奉金线织成袈裟紫水晶数珠金澡瓶为献。开
宝八年示寂。塔于净慈山。

赞曰。

「 佛无异法
 取舍不同
 我以一镜
 照彼三宗
1526-A¶ 第 584a 页 X77-0584.png
 甘露所灌
 渊流莫穷
 宜尔异国
 翕然向风」


* 五代五云逢禅师

师名志逢。馀杭人氏。生而恶荤。肤体香洁。出家于临
安之东山。通贯三学。晋天福中。参天台韶国师契悟。
一日入普贤殿宴坐。倏有神人跪膝于前。师问为谁。
曰。护戒神也。师曰。吾虑宿愆未殄。汝知之乎。曰。师有
何罪。唯小过耳。师曰。何也。曰。凡折钵水亦施主物。师
常辄弃之。非所宜也。言讫而隐。师自此悉饮之。吴越
王闻其名。赐召紫衣。署普觉号。命住功臣山。开宝初。
忠懿王建普门精舍。请扬宗要。为开山始祖。四年。以
老固辞。时大将凌超以五云山新创华严道场奉施
为终老之所。出入𢹂大扇。乞钱买肉饲虎。虎每迎之。
载以还山。雍熙二年示寂。

赞曰。

「 荤血之味
 生所弗知
 虎不得肉
 犹巳饥之
 妥尾出林
 迎载而归
 孰云异类
 感化一机」


* 宋孤山圆禅师

师名智圆。字无外。钱塘徐氏。八岁出家。传天台三观
于奉先源清。师尝叹荆溪没后。微言坠地。于是留意
撰述。作十疏通经。师蚤勤儒学。兼涉老庄。自号中庸
子。居孤山玛瑙院。有高世之节。时王文穆罢相来牧
郡。僧悉迎于关外。慈云遣使邀师偕往。师以疾辞。笑
谓使者曰。为我致意慈云。钱塘且驻却一僧。闻者叹
服。师少抱羸疾。多杜门独居。惟与处士林逋为邻友。
相好以诗文自娱。杂著五十一卷。题曰闲居编。乾兴
1526-A¶ 第 584b 页 X77-0584.png
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文挽辞。越二日示寂。门人
奉遗训。斲院之后山。敛以陶器。合而󰢍之。后十五年
积雨山颓。启陶。睹师真身不坏。爪发俱长。其唇微开。
齿若珂雪。谥号法慧。治平二年改名宝胜院。绍兴二
十一年创延祥观。有司新师所居以广之。移额山北
并塔迁焉。

赞曰。

「 鸿毛贵势
 蝉蜕尘嚣
 羸然一榻
 叠简飞毫
 屹屹孤山
 云林寂寥
 迹则刬矣
 弗夷其高」


* 宋慈云式法师

师名遵式。字知白。台州宁海叶氏。母梦咽明珠而生。
出家于东掖山。传天台教于宝云通师。未几。继其席。
祥符八年。刺史薛公请居灵山天竺寺。寺久废。师按
其旧而新之。王文穆出守。重师之道。奏复天竺名。寻
请赐慈云号。章献太后遣使赍白金命修忏。师著金
光明护国仪文上之。因奏请天台教文入藏。又依经
撰集诸忏法盛行于世。常行三昧以九十日为期。师
力行之。感应非一。凡为法祈祷必然指。唯存三焉。及
建光明忏堂。每架一椽一甃。必诵大悲咒七遍。屡经
兵火。岿然独存。愿力致也。师诗文典雅。有金园灵苑
天竺别集。天圣九年归东岭草堂。明年十月十八日
夜有大星陨于山。师示寂。累谥法宝禅慧。淳祐八年。
其徒明禋祷晴获应。上御宸翰。加谥圣应。淳祐十一
年。明禋祷晴复应。上御宸翰。加谥正觉。

赞曰。

「 台岭一宗
 兴于法智
 师出宝云
 金昆玉季
1526-A¶ 第 584c 页 X77-0584.png
 示无生忍
 住不退地
 徽号累旌
 终古不坠」


* 宋明教嵩禅师

师名契嵩。字仲灵。藤州镡津人。姓李氏。七岁出家。既
受具。常戴观音圣像。诵其名号。日十万声。经传杂书
靡不博记。得法于洞山聪公。庆历中至钱塘。乐湖山
之胜。遂税驾焉。自号潜子。一室翛然。闭户著书。作辅
教论十馀万言。明儒释一贯。又著定祖图正宗记。抱
其书入京师。因府尹龙图王公素以书献。仁庙嘉叹。
诏付传法院编次。旌以明教之号。赐其书入藏。韩忠
献公欧阳文忠公皆称道之。由是名振海内。巳而东
还。属蔡公襄为守。延置佛日山。居数年。退老于灵隐
永安精舍。熙宁五年示寂。阇维。六根不坏者三。曰眼
曰舌曰童真。并顶骨数珠五物存焉。所出舍利。红白
精洁。状如大菽。葬于永安院之左。门人编其书曰镡
津集。

赞曰。

「 闭户著书
 引古连今
 披诚帝阙
 真气森森
 名驰海宇
 道振禅林
 百炼不耗
 斯表精金」


* 宋真悟堪律师

师名允堪。钱塘人。年九岁。有客指小桂试之。答曰。始
生岩谷畔。早有月中香。辨博精通。撰律宗十二部经
解经传。并法门赞序等文。庆历七年赐号真悟大师。
崇宁间加谥智圆。嘉禾陈舜俞撰行业记。元󰢍西湖
涌泉山。后迁塔西湖。

赞曰。

「 三无漏学
 以戒为先
 至人不生
 宗其谁传
1526-A¶ 第 585a 页 X77-0585.png
 援笔作记
 弘范人天
 寥寥千古
 宝月高悬」


* 宋功臣山政禅师

师名惟政。字涣然。华亭黄氏。幼有卓识。十八具戒。即
游方问道。凡三十年。罢参。居功臣山净土院。出入常
跨一黄牛。庆历中。侍郎蒋公堂与师契密。尝赠诗云。
禅客寻常入旧都。黄牛角上挂瓶盂。有时带笠穿云
去。便好和云作画图。盖实录也。或问师何不谈禅。曰。
徒费言语。吾懒。宁暇曲折。但日夜烦万象敷演耳。性
简率。冬不附炉。惟以荻花作毬。纳足其中。客至共之。
特好玩月。每盘膝坐大盆浮池中。自施转之。吟啸达
旦。率以为常。诗峭拔。思致甚高。一日蒋公曰。明日府
中宴客。别设素馔延师。愿同清话。师诺之。明日留一
偈而去。偈曰。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
僧只合居岩谷。国士筵中甚不宜。又山中偈曰。桥上
山万重。桥下水千里。惟有白鹭鸶。见我常来此。又送
僧偈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
持赠君。常自赞其像曰。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
须菩提。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人皆传
诵焉。笔法有晋人风。秦少游尤所爱玩。凡见其笔迹。
必取蓄之。世称为政黄牛。

赞曰。

「 高韵超俗
 清吟绝尘
 一笠牛背
 林间水滨
 貌癯趣淡
 莫得而亲
 何以自怡
 岭有白云」


* 宋海月辨法师

师名慧辨。字讷翁。华亭富氏子。受业普照。从天竺韶
1526-A¶ 第 585b 页 X77-0585.png
及浮石矩传天台教观。韶将老。命师代讲。梦章安以
金篦击其口曰。汝勤于诲人。当得辨智。久之。率继其
席。嘉祐中。翰林沈公遘帅郡。以严为理。察师道行。独
异之。俾涖僧职。迁都僧正。东坡时为通守。尝与师为
方外之游。讲授二十五年。往来常千人。无何。归隐草
堂。但六事随身而己。熙宁六年冬。旦起盥濯别众而
化。遗戒须待东坡至方可合棺。四日坡始抵山中。见
其趺坐如生。顶尚温煖。作三绝哭之。师没二十一年。
东坡追序其事云。余去杭。梦至西湖上。有大殿。榜曰
弥勒下生。故人海月辨师之流皆行道其间。乃作赞
辞。颍滨铭其塔。

赞曰。

「 沧海孤月
 生于云间
 飞轮竺岭
 万象光寒
 知之者谁
 眉山老仙
 有如不信
 铭赞皎然」


* 宋辨才净法师

师名元净。字无象。于潜徐氏。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
条。八十一日乃灭。父叹曰。是宿世沙门也。自幼出家。
受业于慈云。日夜精勤。慈云没后。复事明智。年二十
五。赐紫衣及辨才号。太守沈公遘谓上天竺观音道
场以音声忏悔为佛事。非禅那居。请师以教易之。师
至。吴越竞来。凿山增室。几至万础。学者数倍。十七年。
有利而夺之者。逾年夺者败。复以𢌿师。赵清献公赞
之云。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光辉。越二
年谢去。老于南山龙井之上。平生精修净业。行成力
具。著应非一。尝与僧熙仲同食。仲视师眉间有光如
1526-A¶ 第 585c 页 X77-0585.png
萤。揽之得舍利。后常有于卧起处得舍利者。元祐八
年示寂。寿八十一。果符初生肩痕之徵。塔成。东坡志
其行事。颍滨为铭。

赞曰。

「 法苑将兴
 栋梁攸属
 挥麈白云
 雨花飘馥
 维赵及苏
 式是高躅
 龙井风清
 过者必肃」


* 宋南屏臻法师

师名道臻。传四明法智之道。初住金山龙游。侍读吴
公倅都。闻师名。革兴教禅居请主之。学者朋来。师每
讲次。会文集义。贯穿始终。浙西台学大振自南屏始。
尝述二偈赞妙宗钞曰。佛许六即辨。蛣蜣何不通。知
一不知二。失西又失东。三十若果成。一切皆常乐。蛣
蜣不究竟。诸佛断性恶。后与净觉岳公辨教门。陈词
有司。乞筑高台。竖赤幡。仿西竺圣师与外道角胜。以
幡标显处。义堕者断首截舌悬之。府尹杜而不从。闻
者凛然。初吴公多于休沐请讲。盛服止阃外。师未登
座不辄入。东坡云。与师语群集。有所遗忘。师则应口
诵之。衮衮不休。东坡祭辨才文云。讲有辨臻。即谓师
也。崇宁中谥实相。

赞曰。

「 维南有山
 天设翠屏
 师讲其下
 鬼神来听
 法战之勇
 气肃千兵
 坡言不泯
 尚为典刑」


* 宋大智照律师

师名元照。字湛然。馀杭唐氏。少依祥符东藏慧鉴师
学毗尼。及见神悟谦公讲天台教观。遂抠衣出门。博
究群宗。以律为本。又从广慈受菩萨戒。戒光发见。顿
1526-A¶ 第 586a 页 X77-0586.png
渐律仪罔不兼备。南山一宗蔚然大振。常披布伽黎。
杖锡持钵。乞食于市。杨无为赞之曰。持钵出。持钵归。
佛心常在四威仪。初入廛时人不识。虚空常有鬼神
知。四主郡席。晚居灵芝。凡三十年。众常数百。尝言化
当世莫若讲说。垂将来莫若著书。撰资持济缘行宗
应法住法报恩诸记。十六观小弥陀义疏。及删定律
尼本。共百馀卷。芝园集二十卷。自号安忍子。政和六
年秋。命讽普贤行愿品。趺坐而化。渔人皆闻天乐声。
建塔灵芝西北。谥大智。

赞曰。

「 毗尼秘藏
 终南著称
 中微孰振
 大智崛兴
 仪合万行
 论集诸乘
 芝园西迈
 天乐来迎」


* 宋三藏道法师

师名法道。旧名永道。顺昌毛氏。出家宗唯识百法二
论。又受要天总持三藏密咒轨。及传圆顿戒法于圆
照师。咸得其要。政和中赐椹衣。主左街香积院。赐号
宝觉。林灵素以左道罔上。宣和初诏改僧为德士。服
冠巾。天下从之无敢后。师独毅然抗诏。黥流道州。后
七年还僧。建炎三年赐圆通法济号。绍兴间赐对。上
面命欲为之去其涅迹。师曰。虽感圣恩。然先皇之墨
不忍除也。上曰。这僧到老倔强。计自便。故事。道场僧
左道右。崇观以来遂易旧制。师不能平。诣朝廷。与道
士刘若谦论辨。卒获改正。十七年秋。说偈端坐而化。
茶毗。舍利无数。建塔九里松。

赞曰。

「 维古至人
 为法亡身
 身既亡矣
 涅奚足云
1526-A¶ 第 586b 页 X77-0586.png
 蛮乡瘴重
 黼座恩新
 等视无碍
 太虚浮云」


* 宋北关妙行净律师

师名思净。钱塘喻氏子。好画阿弥陀佛。臻其妙。杨无
为呼为喻弥陀。世因以称焉。弃家学佛。就北关僦舍
饭僧。不二十年。及三百万。移妙行额。广所居为寺。至
今接待不绝。属离乱。寺独不焚。师造贼垒。愿以一身
代一城之命。贼竦然。为之少戢。或者问师能画弥陀。
何不参禅。师答曰。平生只解念弥陀。不解参禅可奈
何。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何用动干戈。师儿时游西
湖多宝山辄作念曰。异时当镌此石为佛。后果为弥
勒像。侍郎薛公问弥勒见在天宫说法。凿石奚为。师
答曰。咄哉顽石头。全凭巧匠修。只今弥勒佛。莫待下
生求。其随机应答类如此。师平生务实。不事虚饰。绍
兴七年冬。趺坐而逝。侍郎无垢张公九成铭其塔。

赞曰。

「 永脱世尘
 不为物转
 本有弥陀
 毫端发见
 钵饭流香
 石像符愿
 无垢为铭
 师其可见」


* 宋僧统宁法师

师名赞宁。姓高氏。其先世渤海人。天祐中。师生于吴
兴郡之德清金鹅别墅。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宗。
著述毗尼。时人谓之律虎。文学日茂。声望日隆。武肃
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
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诏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改赐
通慧。诏修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又诏撰三教圣贤事
1526-A¶ 第 586c 页 X77-0586.png
一百卷。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咸平初
加右街僧录。师又著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
十九卷。内翰王禹偁作文集序。极其赞美。及有书称
其文辞。末云。所谓时雨降矣。日月出矣。灌溉爝火复
何为哉。至道二年示寂。葬龙井坞。崇宁四年加谥圆
明。

赞曰。

「 学富道充
 名闻邦国
 纶巾屡膺
 爰宠其职
 史馆译场
 削浮纂实
 曰古曰今
 光明罔极」


* 宋晋水源法师

师名净源。字伯常。姓杨氏。生而敏慧。依东京报慈寺
海达大师得度。奋志参寻。初见华严承迁。次见横海
明覃。后见长水子璿。尽得华严奥旨。声誉籍甚。住泉
之清凉。苏之观音。杭之祥符。湖之宝阁。秀之善住。左
丞蒲公守杭。尊其道。以慧因院易禅为教。命师居之。
所至。缁素景慕。师笔力遒劲。合华严證圣正元二疏
为一以便观览。制华严楞严圆觉三忏法。及作法华
集义通要十四卷。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经。高丽国王
子为僧曰统义天。航海而来。问法于师。朝廷遣侍讲
杨杰馆伴。化及外国。其道可知矣。元祐三年冬示寂。
茶毗。得舍利无数。󰢍于慧因院之西北。寿七十八。先
世泉之晋水人。故学者以晋水称之。

赞曰。

「 法界无尽
 一心洞明
 奋厥馀力
 诠释群经
 作式垂范
 聿有骏声
 慕法者众
 海国扬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