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元 至美传¶ 第 459b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 元 至美传
至美。石湖。其号也。金陵毕氏子。生而颖粹。无经世意。
出家崇目院。宋咸淳间。得度登戒品。脱略世故。锐志
参访。如玉涧莹。云峰高。月坡明。为海内大宗匠。皆预
其席称上首。日与饱参多士。讲磨奋厉于天风寒籁
间。期厌初心乃巳。最后见无文传公于净慈。传公力
行古道。典刑具存。龙象交驰。丛林蔚若。师倾心事之。
尽揭源底。至元丁亥。都总统。移文起师。主吴之双塔。
瓣香为无文供。报所自也。未几。迁嘉禾之三塔寺。时
三塔久废。师训之暇。笃以兴废补敝。植僵起仆为怀。
鼎建养蒙堂。以处方来名胜。土木繁兴。中外轮奂。寺
元 至美传¶ 第 459c 页 X77-0459.png
产素痹。增置腴田五百馀亩。以裕斋钵。立长生库取
月息。为众朔望祝圣焚修。资印赎大藏经文。雕补千
佛圣像。寺之阙文。至师大备焉。筑室东偏。扁曰幻修。
计若将终焉者。既被旨。住平江之灵岩。又迁鄱阳之
永福。四明之育王。至顺辛未。复以杭之净慈起。所至
孳孳以弘道。建立为巳任。弗少懈。一日召徒。训后事。
嘱幻修。更为四禅名实称者处之。默坐至夜午。泊然
而逝。寿七十有四。议者谓。师操履严简。出处端详。原
始要终。而无间然。诚实录也。
*** 祖铭传
祖铭。字古鼎。奉化应氏子。幼颖悟。不近荤食。稍长学
通百氏书。而尤嗜佛典。年十八厌处尘俗。从金峨锡
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受具戒。出游诸方。首依竺
西坦公。掌记室。复走闽浙。多所参访。莫有契者。时元
叟在灵隐。师往谒焉。一语之下。遂坦然无疑滞。久之。
臻其阃奥。一时德誉蔼著。所与交游。皆雅望之士。去
留为丛林重轻。而师愈谦抑自持。有以舆从为相迎
者。悉谢绝之。唯杖履而巳。顺帝元统元年。师五十有
四。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学者不惮步险。争愿
趋往座下。后八年。迁普陀。浙东都元帅完者都公。威
震海上。而于师至礼甚恭。日本商航。数奉国命。盛赍
金币来聘。师每避去。未几。迁中天竺。至正七年。还主
径山。师在中竺时。有童子仇姓者。从师荷包笠。夜宿
苏之承天寺。见空中有一宝鼎。左右翼卫皆天神。若
月息。为众朔望祝圣焚修。资印赎大藏经文。雕补千
佛圣像。寺之阙文。至师大备焉。筑室东偏。扁曰幻修。
计若将终焉者。既被旨。住平江之灵岩。又迁鄱阳之
永福。四明之育王。至顺辛未。复以杭之净慈起。所至
孳孳以弘道。建立为巳任。弗少懈。一日召徒。训后事。
嘱幻修。更为四禅名实称者处之。默坐至夜午。泊然
而逝。寿七十有四。议者谓。师操履严简。出处端详。原
始要终。而无间然。诚实录也。
*** 祖铭传
祖铭。字古鼎。奉化应氏子。幼颖悟。不近荤食。稍长学
通百氏书。而尤嗜佛典。年十八厌处尘俗。从金峨锡
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受具戒。出游诸方。首依竺
西坦公。掌记室。复走闽浙。多所参访。莫有契者。时元
叟在灵隐。师往谒焉。一语之下。遂坦然无疑滞。久之。
臻其阃奥。一时德誉蔼著。所与交游。皆雅望之士。去
留为丛林重轻。而师愈谦抑自持。有以舆从为相迎
者。悉谢绝之。唯杖履而巳。顺帝元统元年。师五十有
四。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学者不惮步险。争愿
趋往座下。后八年。迁普陀。浙东都元帅完者都公。威
震海上。而于师至礼甚恭。日本商航。数奉国命。盛赍
金币来聘。师每避去。未几。迁中天竺。至正七年。还主
径山。师在中竺时。有童子仇姓者。从师荷包笠。夜宿
苏之承天寺。见空中有一宝鼎。左右翼卫皆天神。若
元 至美传¶ 第 460a 页 X77-0460.png
有所告曰。天帝以此鼎。还赐径山。诘旦以事质。其僧
曰。此必古鼎师。还迁径山也。因与之俱来。为求给役。
俄而径山命下。闻者异之。朝廷以师法席之盛。锡号
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十一年。颖豪乱作。师治妙
明庵于放生池上。曰。吾将老于是。十七年。杭再受兵。
师退而庵居。又数月。苗獠焚掠径山。丞相达识帖木
迩。延师入云居庵。暇则诣师问道。请礼弥笃。一日请
看经次。师惟默坐。公问。长老何不看经。师云。寻行数
墨为看经耶。公无语。师翻经云。老僧看经。看经去也。
公以手覆经云。请与说破。师云。伊尹周公阿谁做。公
遂领悟。巳而示微疾。更衣危坐。致书丞相。嘱以外护
佛法之意。俄而指语其徒曰。观世音金台至矣。吾平
生兼修之功。有验也。乃大书偈曰。生死纯真。太虚纯
满。七十九年。摇篮绳断。书巳掷笔而逝。留七日。颜貌
如生。行院概郡府官僚。设俎奠于道。茶毗。舌根数珠
不坏。得五色光舍利无算。建塔于径山及隆教普陀
青山。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若干卷。传于世。师意度直
率。不为缘饰。居处物用。清苦淡泊。晨兴盥颒以至浣
濯。未尝役童仆。自幼至耆年。未尝少休。修净业礼观
音像。日必千拜。而于大法。洞彻玄微。开示直截。踔厉
纵横。应变无穷。虽门庭峻拔。若不可少杀。随其夙器。
慈悲诱掖成就为多。至于文学。乃师之世业。里中袁
文清公桷。金华胡公长孺。黄公溍。蜀郡虞文靖公集。
长沙欧阳公玄。咸称慕之。见诸文字者。举可徵巳。
曰。此必古鼎师。还迁径山也。因与之俱来。为求给役。
俄而径山命下。闻者异之。朝廷以师法席之盛。锡号
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十一年。颖豪乱作。师治妙
明庵于放生池上。曰。吾将老于是。十七年。杭再受兵。
师退而庵居。又数月。苗獠焚掠径山。丞相达识帖木
迩。延师入云居庵。暇则诣师问道。请礼弥笃。一日请
看经次。师惟默坐。公问。长老何不看经。师云。寻行数
墨为看经耶。公无语。师翻经云。老僧看经。看经去也。
公以手覆经云。请与说破。师云。伊尹周公阿谁做。公
遂领悟。巳而示微疾。更衣危坐。致书丞相。嘱以外护
佛法之意。俄而指语其徒曰。观世音金台至矣。吾平
生兼修之功。有验也。乃大书偈曰。生死纯真。太虚纯
满。七十九年。摇篮绳断。书巳掷笔而逝。留七日。颜貌
如生。行院概郡府官僚。设俎奠于道。茶毗。舌根数珠
不坏。得五色光舍利无算。建塔于径山及隆教普陀
青山。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若干卷。传于世。师意度直
率。不为缘饰。居处物用。清苦淡泊。晨兴盥颒以至浣
濯。未尝役童仆。自幼至耆年。未尝少休。修净业礼观
音像。日必千拜。而于大法。洞彻玄微。开示直截。踔厉
纵横。应变无穷。虽门庭峻拔。若不可少杀。随其夙器。
慈悲诱掖成就为多。至于文学。乃师之世业。里中袁
文清公桷。金华胡公长孺。黄公溍。蜀郡虞文靖公集。
长沙欧阳公玄。咸称慕之。见诸文字者。举可徵巳。
元 至美传¶ 第 460b 页 X77-0460.png
*** 无见睹传(光菩萨附)
先睹。字无见。姓叶氏。世为天台仙居显族。生于宋咸
淳间。资性秀颖。幼绝腥醲。嗜读书。过目成诵。父母素
期以儒业成家。会沙门东洲善公者。过而识之。曰。此
法器。宜无滞乡里。父母诺之。从古田垕和尚薙染。即
事遍参。见藏室珍公于天封。方山宝公于瑞岩西庵。
而往来二公间。虽有所契。未臻其极。遂筑室华顶峰。
精苦自励。一日作务次。涣然发省。平生凝滞。当下冰
释。乃走西庵呈所解。山以偈印之。辞还华顶。山不能
留也。华顶高寒幽僻。人莫能久处。惟师一坐四十年。
足未尝辄越户限。于方丈中。搆娑罗轩。开导学者。梦
堂噩公序曰。至元大德间。无见睹禅师。以方山宝公
之道唱东南。于是天下英俊之俦。高洁之侣。雄豪魁
杰之伦。闻其风而神驰。觏其迹而心服。莫不襆肩[尸@憍]
足。忍饥渴。冒寒暑。形骈影属。以趋座下。禅师。则呴之
喻之。又从而呵怒之。凭之凌之。又从而抚矜之。飞而
上。吾矰缴之。走而下。吾网罟之。吾惟其得而巳。于弋
椓之勤奚恤。金之锻也器成。木之斲也材就。宜其弃
荣华而甘淡泊。黜聪明而返醇朴。靡然而就。弟子之
列。莫之牴牾也。以元元统甲戌五月望日。遗书谢道
侣。说偈跏趺而逝。阇维。白乳如注。舍利凝积成五彩。
于寺之西偏。锡号真觉。塔曰寂光。门人辈。集其法
语偈顿等成一卷。金华黄溍为序。刻而行之。师操行
卓绝。邈在霄汉。下视尘凡。故及门。皆切实生死之士。
元 至美传¶ 第 460c 页 X77-0460.png
正传之外。有曰光菩萨者。亦奇人。有回石头之风。遍
谒尊宿。于师言下了彻。伴影华顶。不复他之。年七十
三。无疾而逝。本匠工。以雕塑至光。人称光菩萨云。
*** 天目断崖禅师
了义。德清人。俗姓杨。母张氏。宋景定癸亥举师。六岁
始能言。从其母诵法华经。人世事懵无所知。姿貌凝
然。志若有所待。年十七。有僧遇之。举高峰上堂语。师
矍然起立。谓僧曰。能引我往见之乎。母具装遣之。行
见高峰于天目狮子岩之死关。以童子给侍左右。乃
令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因名之曰从一。他日室中。
举牛过窗棂话。师儗开口。峰随痛棒之。不觉堕于崖
下。同学明通。扪萝接磴以救之。则巳出半山无所苦
也。谓通曰。我机缘不在此。往江西见钦公去也。通曰
汝负老汉棒矣。即与还山之西禅庵。自誓曰。我七日
不證则决去。端直坚壁。忘废寝食。夜则攀树。露立达
旦。未及所期。豁然大悟。驰至死关。呼曰。老和尚。今日
谩我不得。呈颂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
踪。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明日峰上堂
云。我漫天网子。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蟹。今日有
蟭螟虫撞入。三十年后。向孤峰绝顶。扬声大叫去在。
自此呵励同学。言不少逊。乃曰。尽大地有一人发真
归源。我皆知之。峰叹其俊快。久参者愧焉。几有命如
悬丝之虑。遂归德清。其母为卖簪珥。同入武康上柏
山。结茅以居。人见其混俗。罔测其意。峰召之还山。峰
元 至美传¶ 第 461a 页 X77-0461.png
曰。大有人道。你[掐-臼+也]泥带水。师曰。两眼对两眼。峰为落
发受具。改名了义。元贞乙未。高峰示寂。师亦韬晦。或
游禅林居下板。孤峭严峻。不假借人辞色。或嬉笑怒
骂。粗言秽语。人所不堪。或不因劝请。随机开导。声如
奔雷。自是王公贵人争相迎。奉布施充斥。视之漠如。
以泰定三年。归坐祖山。学士大集。示众曰。除却语默
动静道。将一句来。又曰。一息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答者皆不契。观师就席之意。勉徇众望。多非得巳也。
至顺中。仁宗闻师道行。诏命宣政院。使赍香入山宣
问。敕有司加护。元统二年。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
禅师。玺书未至山而师化矣。前一日召众云。汝等克
念先宗。弘扬大法。念报佛恩。勿生懈怠。旦起众。闻空
中雷声隐隐。师巳跏趺就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
九。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
*** 中峰普应国师传
师。讳明本。俗姓孙。钱塘人。母娠师时。梦无门开道者
寄灯笼其家而生师。师生至性不好弄。而好歌梵呗
结趺坐。髫鬘读论孟未终卷。母丧辍学。年十五辄然
臂持戒。誓向空寂。久之。阅传灯录有疑。志在参决。遂
登死关。见妙公。妙发长不薙。衣弊不易。孤峭严冷。未
尝一启齿而笑。亦未尝为其徒剃落。独见师即驩然。
欲为祝发。盖亦巳知为大器焉。久之。诵金刚经。恍若
开解者。师自谓识量疏通。于义趣无不融贯。然非性
也。巳薙染给侍死关。入天目。于东南诸山最高寒。廪
发受具。改名了义。元贞乙未。高峰示寂。师亦韬晦。或
游禅林居下板。孤峭严峻。不假借人辞色。或嬉笑怒
骂。粗言秽语。人所不堪。或不因劝请。随机开导。声如
奔雷。自是王公贵人争相迎。奉布施充斥。视之漠如。
以泰定三年。归坐祖山。学士大集。示众曰。除却语默
动静道。将一句来。又曰。一息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答者皆不契。观师就席之意。勉徇众望。多非得巳也。
至顺中。仁宗闻师道行。诏命宣政院。使赍香入山宣
问。敕有司加护。元统二年。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
禅师。玺书未至山而师化矣。前一日召众云。汝等克
念先宗。弘扬大法。念报佛恩。勿生懈怠。旦起众。闻空
中雷声隐隐。师巳跏趺就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
九。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
*** 中峰普应国师传
师。讳明本。俗姓孙。钱塘人。母娠师时。梦无门开道者
寄灯笼其家而生师。师生至性不好弄。而好歌梵呗
结趺坐。髫鬘读论孟未终卷。母丧辍学。年十五辄然
臂持戒。誓向空寂。久之。阅传灯录有疑。志在参决。遂
登死关。见妙公。妙发长不薙。衣弊不易。孤峭严冷。未
尝一启齿而笑。亦未尝为其徒剃落。独见师即驩然。
欲为祝发。盖亦巳知为大器焉。久之。诵金刚经。恍若
开解者。师自谓识量疏通。于义趣无不融贯。然非性
也。巳薙染给侍死关。入天目。于东南诸山最高寒。廪
元 至美传¶ 第 461b 页 X77-0461.png
粟屋材。微飞挽则莫能至其上。师昼服力役。夜事禅
定。十年胁肤不沾席。后于妙言下。机旨洞契。妙以其
克肖。书偈付之。师益自晦。未尝以师道自任也。然而
玉在山珠在渊。其光气自不可掩。况审之以咨决。重
之以记莂哉。至元间。松江瞿霆□。施田建寺于莲花
峰。号大觉正等禅寺。妙将迁化。以寺属师。师辞。师每
谓。住者必无上大道。其力可以开明人天。夙植福缘。
其力可以荫结徒众。明智通变。其力可以酬酢事宜。
故凡住持。道为之体。而缘与智为之用。有其体而缺
其用。则化权不周。事仪不备。犹之可也。使无其体。而
徒倚其用。则虽处众而众归。制事而事宜。亦不足言
矣。况三者并缺而冒焉。尸之者。其于因果。能无惧乎。
当五山缺主席。宰执大臣。致书币屡以为请。师皆力
辞。至于穷厓孤洲。草栖浪宿。屏遁其迹而避之。然四
方学者。北殚龙漠。南踰六诏。西连身毒。东极抟桑。裹
粮蹑[尸@憍]。万里奔走。而辐辏赴师者。殆无虚日。南诏僧
玄鉴。素明教观。辨博英发如。曰。吾闻。大唐有禅宗。使
审是耶。吾将从学。设或未当。吾将易其宗旨。而俾趋
教观。繇其国来。一闻师言。即悟昔非洞发源底。方图
归以倡其道。而没于中吴。鉴之徒。画师像归国。像出
神光烛天。南诏遂宗禅。奉师为禅宗第一祖。至治三
年春三日。山木稼。其徒之老异之。秋八月甲子。师遂
入寂。即山之西冈。塔其全身。未逝前一日。遣别其外
护并法属。一一皆师手书。是日白虹贯山。师世寿六
定。十年胁肤不沾席。后于妙言下。机旨洞契。妙以其
克肖。书偈付之。师益自晦。未尝以师道自任也。然而
玉在山珠在渊。其光气自不可掩。况审之以咨决。重
之以记莂哉。至元间。松江瞿霆□。施田建寺于莲花
峰。号大觉正等禅寺。妙将迁化。以寺属师。师辞。师每
谓。住者必无上大道。其力可以开明人天。夙植福缘。
其力可以荫结徒众。明智通变。其力可以酬酢事宜。
故凡住持。道为之体。而缘与智为之用。有其体而缺
其用。则化权不周。事仪不备。犹之可也。使无其体。而
徒倚其用。则虽处众而众归。制事而事宜。亦不足言
矣。况三者并缺而冒焉。尸之者。其于因果。能无惧乎。
当五山缺主席。宰执大臣。致书币屡以为请。师皆力
辞。至于穷厓孤洲。草栖浪宿。屏遁其迹而避之。然四
方学者。北殚龙漠。南踰六诏。西连身毒。东极抟桑。裹
粮蹑[尸@憍]。万里奔走。而辐辏赴师者。殆无虚日。南诏僧
玄鉴。素明教观。辨博英发如。曰。吾闻。大唐有禅宗。使
审是耶。吾将从学。设或未当。吾将易其宗旨。而俾趋
教观。繇其国来。一闻师言。即悟昔非洞发源底。方图
归以倡其道。而没于中吴。鉴之徒。画师像归国。像出
神光烛天。南诏遂宗禅。奉师为禅宗第一祖。至治三
年春三日。山木稼。其徒之老异之。秋八月甲子。师遂
入寂。即山之西冈。塔其全身。未逝前一日。遣别其外
护并法属。一一皆师手书。是日白虹贯山。师世寿六
元 至美传¶ 第 461c 页 X77-0461.png
十一。僧腊三十七矣。师所至。四众倾慕。香茗金币。拜
礼供养。悉成宝坊。而师一衲一箪。未尝属目。人念其
丰肌暑月腠腐。奉葛衣以袣袢者。师一不以近体。他
可知巳。虽屡辞名山。以自放于山林江海。解縢屩脱
袍笠。在处结茆以居。一皆名曰幻住蒲团禅板。昼作
夜参。规程条章。井井森列。仪矩慎严。如临千众。至于
激扬提唱。机用翕㸌。婴之者胆丧。闻之者意消。每谓
其教传佛心宗。单提直指。恶有所谓微妙授受。恶有
所谓言语依解哉。故于教法。欲救其弊砭其病。皆以
身先之师之于物。洪纤高下。缓急后先。拒之不遗。接
之不携。人虽见其发于悲愿。而不知其一以诚。而匪
事夫空言也。当世公卿大夫。如徐君威卿。郑君鹏南。
赵君子昂。一闻师之道。固巳知敬。及亲炙言容。无不
歆慕终其身。江浙丞相脱驩公。最号严重。读师之书。
敛衽望拜。高丽沈王。以天属懿亲。万里函香拜礼。起
谓左右曰。某阅人多矣。未有如师福德最胜者。获师
开示。涕泣感发。师躬巳以究其道。岂有毫发涉世意
哉。然而其名不行而彰。其道不言而信。自非行戒相
应声。寔一致永久益。章而弗昧。亦何以致此哉。
*** 石屋珙禅师传
清珙。字石屋。苏州常熟人。俗姓温。母刘氏。生之夕有
异光。及长依崇福永惟出家。二十祝发。越三年受具。
走天目见高峰和尚。峰问。汝为何来师曰。欲求大法。
峰曰。大法岂易求邪。须然指香可也。师曰。某今日亲
礼供养。悉成宝坊。而师一衲一箪。未尝属目。人念其
丰肌暑月腠腐。奉葛衣以袣袢者。师一不以近体。他
可知巳。虽屡辞名山。以自放于山林江海。解縢屩脱
袍笠。在处结茆以居。一皆名曰幻住蒲团禅板。昼作
夜参。规程条章。井井森列。仪矩慎严。如临千众。至于
激扬提唱。机用翕㸌。婴之者胆丧。闻之者意消。每谓
其教传佛心宗。单提直指。恶有所谓微妙授受。恶有
所谓言语依解哉。故于教法。欲救其弊砭其病。皆以
身先之师之于物。洪纤高下。缓急后先。拒之不遗。接
之不携。人虽见其发于悲愿。而不知其一以诚。而匪
事夫空言也。当世公卿大夫。如徐君威卿。郑君鹏南。
赵君子昂。一闻师之道。固巳知敬。及亲炙言容。无不
歆慕终其身。江浙丞相脱驩公。最号严重。读师之书。
敛衽望拜。高丽沈王。以天属懿亲。万里函香拜礼。起
谓左右曰。某阅人多矣。未有如师福德最胜者。获师
开示。涕泣感发。师躬巳以究其道。岂有毫发涉世意
哉。然而其名不行而彰。其道不言而信。自非行戒相
应声。寔一致永久益。章而弗昧。亦何以致此哉。
*** 石屋珙禅师传
清珙。字石屋。苏州常熟人。俗姓温。母刘氏。生之夕有
异光。及长依崇福永惟出家。二十祝发。越三年受具。
走天目见高峰和尚。峰问。汝为何来师曰。欲求大法。
峰曰。大法岂易求邪。须然指香可也。师曰。某今日亲
元 至美传¶ 第 462a 页 X77-0462.png
见和尚。峰嘿器之。授以万法归一之语。三年罔所得。
辞他行。峰曰。温有瞎驴。淮有及庵。宜往见之。乃见及
庵。庵问何来。曰。天目。曰。有何指示。师曰。万法归一。庵
曰。汝作么生会。师无语。庵曰。此是死句。什么害热病
底教。汝与么。师拜求指示。庵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
处急走过。意旨如何。师答不契。庵曰。这个亦是死句。
师不觉汗下。后入室。庵。再理前语诘之。师答。上马见
路。庵呵曰。在此六年。犹作这个见解。师发愤去。途中
忽举首见风亭。豁然有省。回语庵曰。有佛处不得住
也。是死句。无佛处急走过也。是死句。某今日会得活
句了也。庵曰。汝作么生会。师曰。清明时节雨初晴。黄
莺枝上分明语。庵颔之。久乃辞去。庵送之门。嘱曰。巳
后与汝同龛。俄而庵迁湖之道场。师再参。命典藏钥。
庵常与众言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一众刮
目。后入霞雾山卓庵。名曰天湖。躬自薪蔬。吟咏自得。
有终焉之志。既而当湖福源虚席致恳。师坚卧不起。
或让之曰。夫沙门者。当以弘法为重任。閒居独善。何
足言哉。遂幡然而行。龙象归之。云涌涛奔。唯恐或后。
未几。复还天湖。至正间。朝廷闻师名。降香币以旌。耆
德皇后。锡金磨衲衣。人以为荣。师澹如也。至正壬辰
秋七月二十有一日。示微疾。中夜与众诀。其徒请问
后事。索笔书曰。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
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掷笔而逝。阇维
舍利五色。璨然无数。其徒收灵骨。合及庵舍利。塔于
辞他行。峰曰。温有瞎驴。淮有及庵。宜往见之。乃见及
庵。庵问何来。曰。天目。曰。有何指示。师曰。万法归一。庵
曰。汝作么生会。师无语。庵曰。此是死句。什么害热病
底教。汝与么。师拜求指示。庵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
处急走过。意旨如何。师答不契。庵曰。这个亦是死句。
师不觉汗下。后入室。庵。再理前语诘之。师答。上马见
路。庵呵曰。在此六年。犹作这个见解。师发愤去。途中
忽举首见风亭。豁然有省。回语庵曰。有佛处不得住
也。是死句。无佛处急走过也。是死句。某今日会得活
句了也。庵曰。汝作么生会。师曰。清明时节雨初晴。黄
莺枝上分明语。庵颔之。久乃辞去。庵送之门。嘱曰。巳
后与汝同龛。俄而庵迁湖之道场。师再参。命典藏钥。
庵常与众言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一众刮
目。后入霞雾山卓庵。名曰天湖。躬自薪蔬。吟咏自得。
有终焉之志。既而当湖福源虚席致恳。师坚卧不起。
或让之曰。夫沙门者。当以弘法为重任。閒居独善。何
足言哉。遂幡然而行。龙象归之。云涌涛奔。唯恐或后。
未几。复还天湖。至正间。朝廷闻师名。降香币以旌。耆
德皇后。锡金磨衲衣。人以为荣。师澹如也。至正壬辰
秋七月二十有一日。示微疾。中夜与众诀。其徒请问
后事。索笔书曰。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
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掷笔而逝。阇维
舍利五色。璨然无数。其徒收灵骨。合及庵舍利。塔于
元 至美传¶ 第 462b 页 X77-0462.png
天湖之原。示不忘同龛之语。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
十有四。弟子愚太古者。高丽国人。师说偈印可。有金
鳞上直钩之句。后归。王尊之。以为国师。数道师德。王
甚渴仰。及师化。表达朝廷。诏谥佛慈慧照禅师。移文
江浙。请净慈平山林公。入天湖。取师舍利之半。馆伴
归国。建塔供养。师有上堂法语。山居偈颂。缉本盛行
于世。
*** 文述传
文述。字无作。明之慈溪人。自幼不御不洁。读书吾伊。
入口辄成诵。既长。从师受五经。纵观子史百家之书。
阅佛书。忽心融神会。恍然如素习。即日白父母。愿出
家度生死。落发于东溪牧公。得戒于大用諿公。参历
至径山元叟端公。亟称赏之。以为有道之器。过净慈。
谒海东屿。亦见器许。然俱无所解悟。遂杖策入天童。
见怪石奇禅师。与语契合。奇欲倚之以大其家。即令
入室侍书。其后砥平石主是山。又掌藏钥。诸山法侣。
遂籍籍闻师声誉。咸愿礼迎宣演大法。会凤跃山等
慈法席虚。行宣政院。起师主之。俄迁大梅之护圣。二
刹皆衰陋。丛林仪范多废缺。师至。申以约束。人人自
律。至其为众说法。则脱略窠臼。拨去枝叶。使听者涣
然无疑。名缁奇衲。风靡而至。师之名益闻。帝师锡以
觉智圆明之号。归老于福昌。辟一轩于寺之左。扁曰
舒啸。湖海名德。若断江月江商隐梦堂诸公。皆迎致
其中修供养。缙绅之贤者。亦时时过从。为方外友。如
十有四。弟子愚太古者。高丽国人。师说偈印可。有金
鳞上直钩之句。后归。王尊之。以为国师。数道师德。王
甚渴仰。及师化。表达朝廷。诏谥佛慈慧照禅师。移文
江浙。请净慈平山林公。入天湖。取师舍利之半。馆伴
归国。建塔供养。师有上堂法语。山居偈颂。缉本盛行
于世。
*** 文述传
文述。字无作。明之慈溪人。自幼不御不洁。读书吾伊。
入口辄成诵。既长。从师受五经。纵观子史百家之书。
阅佛书。忽心融神会。恍然如素习。即日白父母。愿出
家度生死。落发于东溪牧公。得戒于大用諿公。参历
至径山元叟端公。亟称赏之。以为有道之器。过净慈。
谒海东屿。亦见器许。然俱无所解悟。遂杖策入天童。
见怪石奇禅师。与语契合。奇欲倚之以大其家。即令
入室侍书。其后砥平石主是山。又掌藏钥。诸山法侣。
遂籍籍闻师声誉。咸愿礼迎宣演大法。会凤跃山等
慈法席虚。行宣政院。起师主之。俄迁大梅之护圣。二
刹皆衰陋。丛林仪范多废缺。师至。申以约束。人人自
律。至其为众说法。则脱略窠臼。拨去枝叶。使听者涣
然无疑。名缁奇衲。风靡而至。师之名益闻。帝师锡以
觉智圆明之号。归老于福昌。辟一轩于寺之左。扁曰
舒啸。湖海名德。若断江月江商隐梦堂诸公。皆迎致
其中修供养。缙绅之贤者。亦时时过从。为方外友。如
元 至美传¶ 第 462c 页 X77-0462.png
柳道传。黄晋卿。危太朴。李季和。尤号知巳。年近七旬
益畏烦杂。退居花屿湖。当白莲盛开。月色娟好。趺坐
一小艇。泛湖水中。清绝如须菩提可画也。居恒必蚤
起。礼拜诵持。虽祁寒溽暑不懈。临众甚严。接宾朋则
津然。喜见眉目。抵掌笑语。滚滚不能休。有以为问者。
师曰。成就后学。不可不肃。客以欢来。故不然也。三山
文海郁公。以一钵行四方。每视其去留为重轻。然独
从师游湖上。钦重爱恋。久而忘去。盖阅世愈多。而情
之所及者愈淡。乃更求深山密林。浩然长往。使人投
筇顿足。以想见其风裁。皇庆二年九月。示疾终。
*** 日本梦窗国师传
智曤。更名疏石。字梦窗。姓源氏。势州人。宇多天王九
世孙。九岁出家。群书一览辄能记。暨长。绘死尸九变
之相。独坐观想。慨然有求道志。一夜梦。游中国疏山
石头二刹。一庞眉僧。持达磨像。授之曰。尔善事之。寤
而叹曰。洞明吾本心者。其唯禅观乎。遂更名疏石。谒
无隐范公。又见一山宁公。不甚契。后求指决于高峰
日公。于言下有省。因夕坐久。偶作倚壁势。身忽仆去。
豁然大悟。平生碍膺之物。冰解雪融。心眼烂然如月。
佛祖玄机。一时烁破。高峰嘱其护持。且出其然无学
元公手书一通。𢌿之以寓相传付授之意。师志在烟
霞。出世非所愿。聘致皆力辞之。甲州之龙山庵。五台
山之吸江庵。与夫泊船庵。退耕庵。兜率内苑。皆师避
隐之所。或慕迫之不巳。至逃入海屿以避之。春秋五
益畏烦杂。退居花屿湖。当白莲盛开。月色娟好。趺坐
一小艇。泛湖水中。清绝如须菩提可画也。居恒必蚤
起。礼拜诵持。虽祁寒溽暑不懈。临众甚严。接宾朋则
津然。喜见眉目。抵掌笑语。滚滚不能休。有以为问者。
师曰。成就后学。不可不肃。客以欢来。故不然也。三山
文海郁公。以一钵行四方。每视其去留为重轻。然独
从师游湖上。钦重爱恋。久而忘去。盖阅世愈多。而情
之所及者愈淡。乃更求深山密林。浩然长往。使人投
筇顿足。以想见其风裁。皇庆二年九月。示疾终。
*** 日本梦窗国师传
智曤。更名疏石。字梦窗。姓源氏。势州人。宇多天王九
世孙。九岁出家。群书一览辄能记。暨长。绘死尸九变
之相。独坐观想。慨然有求道志。一夜梦。游中国疏山
石头二刹。一庞眉僧。持达磨像。授之曰。尔善事之。寤
而叹曰。洞明吾本心者。其唯禅观乎。遂更名疏石。谒
无隐范公。又见一山宁公。不甚契。后求指决于高峰
日公。于言下有省。因夕坐久。偶作倚壁势。身忽仆去。
豁然大悟。平生碍膺之物。冰解雪融。心眼烂然如月。
佛祖玄机。一时烁破。高峰嘱其护持。且出其然无学
元公手书一通。𢌿之以寓相传付授之意。师志在烟
霞。出世非所愿。聘致皆力辞之。甲州之龙山庵。五台
山之吸江庵。与夫泊船庵。退耕庵。兜率内苑。皆师避
隐之所。或慕迫之不巳。至逃入海屿以避之。春秋五
元 至美传¶ 第 463a 页 X77-0463.png
十一。国主后醍醐天王。强起师主南禅。入见引坐。师
言所志求退。王曰。吾心非有他。欲朝夕问道耳。及王
妃薨。强师再入南禅。请宣说大戒。执弟予礼弥谨。赐
国师之号。王即世。太仓天王。复从师受戒。愿为弟子。
敷宣之际。有二星降于庭。光如白日。两宫国母。请师
于仙洞受五戒。廷议重师名德。复强师入天龙。锡师
号正觉心宗普济。遗以手书。其略曰。道振三朝。名飞
四海。主天龙席。再转法轮。秉佛祖权。数摧魔垒。国中
以为荣。后化于兜率内院。世寿七十九。僧腊六十。弟
子奉全身塔于院之后。送者黑白二万馀人。皆哀恸
不胜。分存日所剪爪发。于云居。发中累累生舍利
云。师仪观高朗。慧学渊深。凡所莅止。如见一佛出世。
香花供养。惟恐或后。故管领源公赖之。尝与人言曰。
我从先人。听国师剧谈佛法。颇达真乘。遂能死生如
一。临事不慑。而先人竟死于忠。吾亦知委身以事君
者。皆国师化导之力。然则师之道。非特究明心学。实
足增其世教之重。且其抗志高明。视荣名利养。澹若
无物。唯欲栖身林泉。虽屡典大刹。皆迫于王命而起。
世称大善知识。非师孰能当之。
宋文宪曰。宋南渡后。传达磨氏之宗于日本者。自
千光禅师荣西始。厥后无学元公。以佛鉴范公之
子。附海舶东游。大振厥宗。高峰纂而承之。师为高
峰之遗胤。
*** 松隐茂师传
言所志求退。王曰。吾心非有他。欲朝夕问道耳。及王
妃薨。强师再入南禅。请宣说大戒。执弟予礼弥谨。赐
国师之号。王即世。太仓天王。复从师受戒。愿为弟子。
敷宣之际。有二星降于庭。光如白日。两宫国母。请师
于仙洞受五戒。廷议重师名德。复强师入天龙。锡师
号正觉心宗普济。遗以手书。其略曰。道振三朝。名飞
四海。主天龙席。再转法轮。秉佛祖权。数摧魔垒。国中
以为荣。后化于兜率内院。世寿七十九。僧腊六十。弟
子奉全身塔于院之后。送者黑白二万馀人。皆哀恸
不胜。分存日所剪爪发。于云居。发中累累生舍利
云。师仪观高朗。慧学渊深。凡所莅止。如见一佛出世。
香花供养。惟恐或后。故管领源公赖之。尝与人言曰。
我从先人。听国师剧谈佛法。颇达真乘。遂能死生如
一。临事不慑。而先人竟死于忠。吾亦知委身以事君
者。皆国师化导之力。然则师之道。非特究明心学。实
足增其世教之重。且其抗志高明。视荣名利养。澹若
无物。唯欲栖身林泉。虽屡典大刹。皆迫于王命而起。
世称大善知识。非师孰能当之。
宋文宪曰。宋南渡后。传达磨氏之宗于日本者。自
千光禅师荣西始。厥后无学元公。以佛鉴范公之
子。附海舶东游。大振厥宗。高峰纂而承之。师为高
峰之遗胤。
*** 松隐茂师传
元 至美传¶ 第 463b 页 X77-0463.png
松隐。茂禅师。字实庵。明奉化郑氏子。自幼喜趺坐。十
六依传法寺希颜出家。使司米盐细务。师叹曰。离家
为求道。苟羁绁于此。何异狗苟蝇营者耶。乃潜行大
江之西。见南涧泉公。师昼夜系念。无须臾间断。一夕。
松月下炤。起步檐隙间。闻泉声有触。遽往白之泉公。
泉公曰。此间寻常施设。不足发子大机大用。盍往见
古林茂公乎。师即担簦启行。既至。古林问曰。尔来欲
何为。师曰。正为生死事大。特来求出离尔。林曰。子明
知四大五蕴。是生死本根。何缘入此革囊耶。师儗议
欲答。林以杖击之。师豁然有所悟入。自是机辩峻绝。
纵横自如。林深器之。命居第一座。至正壬午。宣政院。
命长瑞云之清凉。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免走鹘落。
瞬目辄失。有沙门至问。对未竟。以手拍地而笑。师曰。
滞货何烦拈出耶。沙门嘘一声。师厉声喝之。沙门有
省而去。住清凉十五年。时退隐东堂。影不出山。凝尘
满席。元明良公。师法侄也。迎归天童之此轩。一旦示
微疾。左右请书偈。师举手指心曰。我此中廓然。何偈
之为。端坐凭几。握右手为拳。以额枕之而逝。世寿八
十五。腊七十。引龛行茶毗法。火方举。忽有物飘洒晴
空中。似雪非雪。霏微缤纷。盘旋烈𦦨之上。至火灭乃
巳。盖天华云。火后舍利如珠玑者。颇众。宋文宪序曰。
濂闻方策所载。灵僧示灭。多有天华之祥。或者谓。大
乘境界。去来无迹。奚以神异为事。殊不知末习浇漓。
人怀厌怠。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启正信
元 至美传¶ 第 463c 页 X77-0463.png
哉。示现微权。固与诸法实相同一揆。有如师者其事。
盖无让于古云。
*** 竺远源公传
正源。字竺远。姓欧阳。南康人也。生之夕。梵僧见梦于
其母。具戒后。参虚谷陵公。公以龙潭灭纸炬语问之。
师对以焦石可破层冰。公曰。破后奚为。应之曰。探索
乃知。公诘曰。所知者何事。方思对其语。公遽举杖击
之。师悚然默喻。由是智开识融。外内无碍。而人归之
矣。出世。凡五主巨刹。皆方镇大臣。遣使者所邀致。位
尊而不以为荣。德盛而守之以谦。居道场。增室庐之
未备。主径山。掩乱兵之遗骼。在灵隐。楼阁皆为煨烬。
惟师所居独存。类有神以相之者。以元至正二十一
年六月。示寂。寿七十又三。塔全身于径山。弟子分
爪发于道场。舍利丛然乎其间。
*** 桐江大公传
绍大。吴氏子。世居严之桐江。故因以为号。师神观孤
洁。不乐处尘𡏖中。一触世氛。唯恐有以涴之。具戒后
上双径。谒大辨陵公。公道价倾东南。见师甚喜。授以
心印。师退自计曰。如来大法。其止如斯而巳乎。遽辞
去。遍历丛席。诸尊宿告之者。不异径山时。慨然曰。吾
今而后知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公。公俾给侍左右。
师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
辨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自在无畏。寻以心法既明。
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每夜敷席于地。映像前长明
盖无让于古云。
*** 竺远源公传
正源。字竺远。姓欧阳。南康人也。生之夕。梵僧见梦于
其母。具戒后。参虚谷陵公。公以龙潭灭纸炬语问之。
师对以焦石可破层冰。公曰。破后奚为。应之曰。探索
乃知。公诘曰。所知者何事。方思对其语。公遽举杖击
之。师悚然默喻。由是智开识融。外内无碍。而人归之
矣。出世。凡五主巨刹。皆方镇大臣。遣使者所邀致。位
尊而不以为荣。德盛而守之以谦。居道场。增室庐之
未备。主径山。掩乱兵之遗骼。在灵隐。楼阁皆为煨烬。
惟师所居独存。类有神以相之者。以元至正二十一
年六月。示寂。寿七十又三。塔全身于径山。弟子分
爪发于道场。舍利丛然乎其间。
*** 桐江大公传
绍大。吴氏子。世居严之桐江。故因以为号。师神观孤
洁。不乐处尘𡏖中。一触世氛。唯恐有以涴之。具戒后
上双径。谒大辨陵公。公道价倾东南。见师甚喜。授以
心印。师退自计曰。如来大法。其止如斯而巳乎。遽辞
去。遍历丛席。诸尊宿告之者。不异径山时。慨然曰。吾
今而后知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公。公俾给侍左右。
师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
辨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自在无畏。寻以心法既明。
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每夜敷席于地。映像前长明
元 至美传¶ 第 464a 页 X77-0464.png
灯读之。一大藏全文。阅之至三过。皆通其旨趣。师之
志犹未巳。儒家言。及老氏诸书。亦择取而嚅哜之。自
是内外之学。两无所愧矣。出世。凡三坐道场。学子翕
集座下。甚至无席受之。能正容悟物。人见之意消。有
求文句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以第一义为归。间
游戏翰墨。发为声诗。冲和简远。有唐人遗风。至于有
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捉金
帛。悉属之知因果者。或尤之。则曰。吾知主法而巳。尝
患滞下疾。拭净不忍用厕纸。摘菽叶充之。生平不畜
长物。所服布袍。或十馀年不易。报身七十有四而化。
维那发遗箧。欲行唱衣故事。唯纸衾一具而巳。大笑
而去。其刻苦。盖人之所不能堪。非见解正力量弘。岂
易致是哉。
*** 千岩长禅师传
元长。字无明。一号千岩。越之萧山董氏子。七岁经书
过目成诵。出入蹈炬循彟。有若成人。年既长。从授经
师。学法华经。指义而问。师弗能答。受具戒于灵芝寺。
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本公在座。见师即
呼。问曰。汝日用何如。对曰。唯念佛尔。公曰。佛今何在。
师方儗议。公厉声喝之。师遂作礼求指示。公以无字
授之。遂缚禅于灵隐山中。后又随顺世缘。将十载矣。
一旦喟然叹曰。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中醯
鸡耶。即复入灵隐山危坐。胁不沾席者三年。因往望
亭。闻雀声有省。亟见本公。公复斥之。师愤然来归夜
志犹未巳。儒家言。及老氏诸书。亦择取而嚅哜之。自
是内外之学。两无所愧矣。出世。凡三坐道场。学子翕
集座下。甚至无席受之。能正容悟物。人见之意消。有
求文句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以第一义为归。间
游戏翰墨。发为声诗。冲和简远。有唐人遗风。至于有
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捉金
帛。悉属之知因果者。或尤之。则曰。吾知主法而巳。尝
患滞下疾。拭净不忍用厕纸。摘菽叶充之。生平不畜
长物。所服布袍。或十馀年不易。报身七十有四而化。
维那发遗箧。欲行唱衣故事。唯纸衾一具而巳。大笑
而去。其刻苦。盖人之所不能堪。非见解正力量弘。岂
易致是哉。
*** 千岩长禅师传
元长。字无明。一号千岩。越之萧山董氏子。七岁经书
过目成诵。出入蹈炬循彟。有若成人。年既长。从授经
师。学法华经。指义而问。师弗能答。受具戒于灵芝寺。
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本公在座。见师即
呼。问曰。汝日用何如。对曰。唯念佛尔。公曰。佛今何在。
师方儗议。公厉声喝之。师遂作礼求指示。公以无字
授之。遂缚禅于灵隐山中。后又随顺世缘。将十载矣。
一旦喟然叹曰。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中醯
鸡耶。即复入灵隐山危坐。胁不沾席者三年。因往望
亭。闻雀声有省。亟见本公。公复斥之。师愤然来归夜
元 至美传¶ 第 464b 页 X77-0464.png
将寂。忽鼠翻食猫之器。堕地有声。遂大悟如蝉蜕。污
浊之中。浮游玄间。上天下地。一时清朗。被衣待旦。复
往质于公。公问曰。赶州何故云无。对曰。鼠餐猫饭。公
曰。未也。对曰。饭器破矣。公曰。破后云何。对曰。筑碎方
甓。公乃微笑。祝令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师既受
付嘱。乃隐天龙之东庵。耽悦禅味。不与外缘。有二𧉮。
日来环绕座下。师为说皈戒。𧉮矫首低昂。作拜势而
去。自是声光日显。笑隐方主中竺。力荐起之。丞相脱
欢。亦遣使迫师出世。皆不听。无何诸山。争相劝请师
度。不为时所容。杖锡踰涛江而东。至乌伤之伏龙山。
誓曰。山若有水。吾将止焉。俄山泉溢出。作白乳色。师
遂依大树以居。实泰定丁卯冬十月也。久之。乡民翕
然宗之。邑大姓二楼君。为之创因旧号建大伽蓝。重
楼杰阁。端门广术。辉映林谷。内而齐鲁燕赵秦陇闽
蜀。外而日本三韩八番罗甸交趾琉球。莫不奔赴膜
拜。咨决心学。至有求道之切。断臂师前。以见志者。朝
廷三遣重臣。降名香以宠嘉之。江淮雄藩。若宣让王。
则下令加护其教。若镇南王。则亲书寺额。赐僧伽黎
衣。及师号。帝师亦再降旨。俾势家无有所侵陵。并锡
大禅师之号。资政院。又为启于东朝。命朝臣制师号。
并金襕法衣。以赐焉。师疏眉秀目。丰颐美髯。才思英
发。顷刻千偈。包含无量妙义。得其片言。皆珍惜宝护
惟谨。论者谓。师践履真实。谈辨迅利。或无愧于智觉
云。至正丁酉。师年七十有四。示微疾。会众书偈云。平
浊之中。浮游玄间。上天下地。一时清朗。被衣待旦。复
往质于公。公问曰。赶州何故云无。对曰。鼠餐猫饭。公
曰。未也。对曰。饭器破矣。公曰。破后云何。对曰。筑碎方
甓。公乃微笑。祝令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师既受
付嘱。乃隐天龙之东庵。耽悦禅味。不与外缘。有二𧉮。
日来环绕座下。师为说皈戒。𧉮矫首低昂。作拜势而
去。自是声光日显。笑隐方主中竺。力荐起之。丞相脱
欢。亦遣使迫师出世。皆不听。无何诸山。争相劝请师
度。不为时所容。杖锡踰涛江而东。至乌伤之伏龙山。
誓曰。山若有水。吾将止焉。俄山泉溢出。作白乳色。师
遂依大树以居。实泰定丁卯冬十月也。久之。乡民翕
然宗之。邑大姓二楼君。为之创因旧号建大伽蓝。重
楼杰阁。端门广术。辉映林谷。内而齐鲁燕赵秦陇闽
蜀。外而日本三韩八番罗甸交趾琉球。莫不奔赴膜
拜。咨决心学。至有求道之切。断臂师前。以见志者。朝
廷三遣重臣。降名香以宠嘉之。江淮雄藩。若宣让王。
则下令加护其教。若镇南王。则亲书寺额。赐僧伽黎
衣。及师号。帝师亦再降旨。俾势家无有所侵陵。并锡
大禅师之号。资政院。又为启于东朝。命朝臣制师号。
并金襕法衣。以赐焉。师疏眉秀目。丰颐美髯。才思英
发。顷刻千偈。包含无量妙义。得其片言。皆珍惜宝护
惟谨。论者谓。师践履真实。谈辨迅利。或无愧于智觉
云。至正丁酉。师年七十有四。示微疾。会众书偈云。平
元 至美传¶ 第 464c 页 X77-0464.png
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遂投笔而逝。
弟子辈。用陶器函盖。奉全身于青松庵。宋文宪铭
之。其序曰。濂。初往伏龙山见师。师吐言如奔雷。时濂
方尚气颇欲屈之。相与诘难数千言。不契而退。越二
年。又往见焉。师问曰。闻君阅尽一大藏教。有诸。濂曰。
然。曰耳阅乎。抑目观也。曰。亦目观尔。曰。使目之能观
者。君谓谁耶。濂扬眉向之。于是相视一笑。自是厥后。
知师之道。超出有无。实非凡情之可窥测。因缔为方
外交。垂三十年。其激扬义谛。往来尺牍之在箧衍者。
墨尚湿也。虽缠于世相。不能有所證入。而相知最深。
铭。非濂为而孰宜。其为名贤追慕之如此。
*** 无用贵师传
守贵。字无用。别号水庵。婺之甄氏子。其家业于耕樵。
每使之行馌田间。师志弗乐。乃同乡童子。从师学诗
书。年十八。入里之康侯山。为僧所事丛脞。师又弗乐。
弃之往浙水西。日以问道为事。适千岩长公。缚禅于
龙华。往拜之。授以向上一机。冥参默究。恍若有所契。
龙华与天龙院邻。天龙沙门平大道。务起废。之挽千
岩主之。及千岩走乌伤。复与之俱。山有废刹。曰圣寿。
千岩新之。命师领其徒。至正丙戌。还天龙。复往参中
峰本公。断崖义公。梁山宽公。其反覆叩答。不异见千
岩时。既而退居嘉兴。建庵为逸老计。忽一夜。梦大道
来别曰。吾巳弃人间世矣。师大惊。急拿舟往视之。大
道果告寂。因名所居庵。为应梦。师自是复主天龙。天
弟子辈。用陶器函盖。奉全身于青松庵。宋文宪铭
之。其序曰。濂。初往伏龙山见师。师吐言如奔雷。时濂
方尚气颇欲屈之。相与诘难数千言。不契而退。越二
年。又往见焉。师问曰。闻君阅尽一大藏教。有诸。濂曰。
然。曰耳阅乎。抑目观也。曰。亦目观尔。曰。使目之能观
者。君谓谁耶。濂扬眉向之。于是相视一笑。自是厥后。
知师之道。超出有无。实非凡情之可窥测。因缔为方
外交。垂三十年。其激扬义谛。往来尺牍之在箧衍者。
墨尚湿也。虽缠于世相。不能有所證入。而相知最深。
铭。非濂为而孰宜。其为名贤追慕之如此。
*** 无用贵师传
守贵。字无用。别号水庵。婺之甄氏子。其家业于耕樵。
每使之行馌田间。师志弗乐。乃同乡童子。从师学诗
书。年十八。入里之康侯山。为僧所事丛脞。师又弗乐。
弃之往浙水西。日以问道为事。适千岩长公。缚禅于
龙华。往拜之。授以向上一机。冥参默究。恍若有所契。
龙华与天龙院邻。天龙沙门平大道。务起废。之挽千
岩主之。及千岩走乌伤。复与之俱。山有废刹。曰圣寿。
千岩新之。命师领其徒。至正丙戌。还天龙。复往参中
峰本公。断崖义公。梁山宽公。其反覆叩答。不异见千
岩时。既而退居嘉兴。建庵为逸老计。忽一夜。梦大道
来别曰。吾巳弃人间世矣。师大惊。急拿舟往视之。大
道果告寂。因名所居庵。为应梦。师自是复主天龙。天
元 至美传¶ 第 465a 页 X77-0465.png
龙素无恒产。募斋民二千家。每临食时。辄取一小瓯。
聚之养四众。凡大道未竟之业。师殚志毕虑。为造僧
室与演法堂。堂上为阁。以安吴越钱氏所造大悲尊
像。又买并寺之地。以为蔬畦。而寺制所有者。小大咸
饰。隐然如大伽蓝矣。辛丑八月。作偈一首。副以高丽
净瓶。寄别行省丞相达识公。明日沐浴。索笔书颂曰。
一蜗臭壳。内外秽恶。撒手便行。虚空振铎。天龙一指
今犹昨。掷笔而化。世寿七十有二。丞相加叹。遣官为
具后事。奉全身塔于西冈。师平生不畜长物。寒暑唯
一布衣。戒行甚峻。常落一齿。左右椟藏之。中生舍利。
五色烨然。日见增长云。
*** 日本古先原公传
印原。字古先。相州藤氏子。藤为国中贵族。师生有异
徵。垂髫时。辄刻木为佛陀像。持以印空。人异之。十三
剃发受具戒。遍历诸师户庭。咸无所證入。乃嘅然叹
曰。中夏乃佛法渊薮。盍往求之乎。于是。绝鲸波之险。
奋然南游。初参无见顶公于天台华顶。公语之曰。汝
缘不在此。中峰本公。现说法杭之天目山。炉韛正赤。
此真汝导师。宜急行。师即蓬累而出。往见中峰。中峰
一见。遽命给侍左右。屡呈见解。辄遭呵斥。退而涕泣。
至于饮食皆废。中峰怜其诚恳。乃谓之曰。此心包罗
万象。迷则生死。悟则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驱斥。
涅槃之悟。犹是入眼金尘。当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
则焦头烂额。唯存不退转一念。生与同生。死与同死。
聚之养四众。凡大道未竟之业。师殚志毕虑。为造僧
室与演法堂。堂上为阁。以安吴越钱氏所造大悲尊
像。又买并寺之地。以为蔬畦。而寺制所有者。小大咸
饰。隐然如大伽蓝矣。辛丑八月。作偈一首。副以高丽
净瓶。寄别行省丞相达识公。明日沐浴。索笔书颂曰。
一蜗臭壳。内外秽恶。撒手便行。虚空振铎。天龙一指
今犹昨。掷笔而化。世寿七十有二。丞相加叹。遣官为
具后事。奉全身塔于西冈。师平生不畜长物。寒暑唯
一布衣。戒行甚峻。常落一齿。左右椟藏之。中生舍利。
五色烨然。日见增长云。
*** 日本古先原公传
印原。字古先。相州藤氏子。藤为国中贵族。师生有异
徵。垂髫时。辄刻木为佛陀像。持以印空。人异之。十三
剃发受具戒。遍历诸师户庭。咸无所證入。乃嘅然叹
曰。中夏乃佛法渊薮。盍往求之乎。于是。绝鲸波之险。
奋然南游。初参无见顶公于天台华顶。公语之曰。汝
缘不在此。中峰本公。现说法杭之天目山。炉韛正赤。
此真汝导师。宜急行。师即蓬累而出。往见中峰。中峰
一见。遽命给侍左右。屡呈见解。辄遭呵斥。退而涕泣。
至于饮食皆废。中峰怜其诚恳。乃谓之曰。此心包罗
万象。迷则生死。悟则涅槃。生死之迷。固是未易驱斥。
涅槃之悟。犹是入眼金尘。当知般若如大火聚。近之
则焦头烂额。唯存不退转一念。生与同生。死与同死。
元 至美传¶ 第 465b 页 X77-0465.png
自然与道相符脱。使未悟之际。千释迦。万慈氏。倾出
四大海水。入汝耳根。总是虚妄尘劳。皆非究竟之事
也。师闻遍身汗下。益厉精猛积之之久。忽有所省。现
前境界。一白无际。中峰印之。复见诸大老。皆无异词。
会清拙澄公。将入日本建立法幢。师送至四明。澄公
曰。子能同归。以辅成我乎。师曰。云水之踪。无住无心。
何不可之有。即摄衣升舟。其后澄公能化行于遐迩
者。皆师之力也。然瓣香酬法乳。的归之中峰。师化大
行。专以流通大法。建立梵宫为事。若丹州之愿胜。津
州之保寿。江州之普门。信州之盛典。房州之天宁。皆
郁然成大兰若。而建长之西。复创广德庵。命其徒守
之。如慧林。等持。真如。万寿。净智。皆师受请弘化之刹。
劳绩之见不与焉。年度比丘千馀人。非所度而受法
称弟子者。不与焉。师临众端严。见者若未易亲。及闻
其诲者。温若春阳。莫不悦服而去。人有来求法语偈
颂者。濡毫之顷。翩翩数百言。曾不经意。皆契合真如。
师不自以为是也。取语录并外集。投火中曰。吾祖不
立文字。留此糟粕何为。门人欲画师像。预索赞语。师
作一圆相。题其上曰。妙相圆明。如如不动。触处相逢。
是何面孔。其方便为人皆类此。甲寅春正月。坐化于
长寿院。
*** 福源传
福源。字古渊。赐号佛性普明大禅师。师生太原李氏。
李氏故旧族。历唐宋。以儒业为显官。祖奉训大夫知
四大海水。入汝耳根。总是虚妄尘劳。皆非究竟之事
也。师闻遍身汗下。益厉精猛积之之久。忽有所省。现
前境界。一白无际。中峰印之。复见诸大老。皆无异词。
会清拙澄公。将入日本建立法幢。师送至四明。澄公
曰。子能同归。以辅成我乎。师曰。云水之踪。无住无心。
何不可之有。即摄衣升舟。其后澄公能化行于遐迩
者。皆师之力也。然瓣香酬法乳。的归之中峰。师化大
行。专以流通大法。建立梵宫为事。若丹州之愿胜。津
州之保寿。江州之普门。信州之盛典。房州之天宁。皆
郁然成大兰若。而建长之西。复创广德庵。命其徒守
之。如慧林。等持。真如。万寿。净智。皆师受请弘化之刹。
劳绩之见不与焉。年度比丘千馀人。非所度而受法
称弟子者。不与焉。师临众端严。见者若未易亲。及闻
其诲者。温若春阳。莫不悦服而去。人有来求法语偈
颂者。濡毫之顷。翩翩数百言。曾不经意。皆契合真如。
师不自以为是也。取语录并外集。投火中曰。吾祖不
立文字。留此糟粕何为。门人欲画师像。预索赞语。师
作一圆相。题其上曰。妙相圆明。如如不动。触处相逢。
是何面孔。其方便为人皆类此。甲寅春正月。坐化于
长寿院。
*** 福源传
福源。字古渊。赐号佛性普明大禅师。师生太原李氏。
李氏故旧族。历唐宋。以儒业为显官。祖奉训大夫知
元 至美传¶ 第 465c 页 X77-0465.png
南阳令圭。举二子。长德英登进士。次威大将军珍明。
师父也。母苏氏。长斋奉佛。诵金刚观音经。为日课不
少怠。一夕。梦老僧捧僧伽黎付之。觉而有娠。生时多
祥瑞。父母爱之。授书不读。而以栗麦子。纪念观音。父
怒挞之。师泣告曰。儿愿学佛。不愿选官也。父益怒。驱
使辱之。复闭之空室。绝其食。庶有回心。师执志愈坚。
父母不得巳。𢹂送妙觉院。礼朗公为师。而披剃焉。受
具习大乘经论。兴定中。元兵南下。师潜遁山谷间。食
树皮草根得不死。恨至道未闻。事定后。走真定西牛
见廓乐老人一公。机语相入。一公五坐道场。师为侍
者。后见圆明照公。照一日举僧问云门啐啄之机。门
云响问师。汝如何会。对曰。今日痛领和尚一问。曰。意
旨如何。对曰。一声齐和处。千古意分明。照化。师复见
一公。公曰。源侍者。汝来也亲切处道一句看。师进前
曰。即日恭惟和尚尊候万福。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对
曰。满口牙是骨。耳朵两片皮。公作色曰。何曾见圆明
来。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公喝之。师儗议。公便打曰。
满口牙是骨。耳朵两片皮。师忽省作礼。一公印之以
偈。出世凡三主大刹。于潭柘最久。不动声色。而起振
颓废。声价重诸方。师具智慧力。开折摄门。不避强禦。
魔阐必挫。善类必植。故能开田居山。整洪规。敦后学
继古德之风。太师国王。锡海云宗师。摩衲大衣。海云
以授师。师瓣香。寔归廓乐。不以海云厚巳而异其志。
海云尝谓人曰。源公。天性真淳有节义。特立世表。人
师父也。母苏氏。长斋奉佛。诵金刚观音经。为日课不
少怠。一夕。梦老僧捧僧伽黎付之。觉而有娠。生时多
祥瑞。父母爱之。授书不读。而以栗麦子。纪念观音。父
怒挞之。师泣告曰。儿愿学佛。不愿选官也。父益怒。驱
使辱之。复闭之空室。绝其食。庶有回心。师执志愈坚。
父母不得巳。𢹂送妙觉院。礼朗公为师。而披剃焉。受
具习大乘经论。兴定中。元兵南下。师潜遁山谷间。食
树皮草根得不死。恨至道未闻。事定后。走真定西牛
见廓乐老人一公。机语相入。一公五坐道场。师为侍
者。后见圆明照公。照一日举僧问云门啐啄之机。门
云响问师。汝如何会。对曰。今日痛领和尚一问。曰。意
旨如何。对曰。一声齐和处。千古意分明。照化。师复见
一公。公曰。源侍者。汝来也亲切处道一句看。师进前
曰。即日恭惟和尚尊候万福。曰。如何是佛法大意。对
曰。满口牙是骨。耳朵两片皮。公作色曰。何曾见圆明
来。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公喝之。师儗议。公便打曰。
满口牙是骨。耳朵两片皮。师忽省作礼。一公印之以
偈。出世凡三主大刹。于潭柘最久。不动声色。而起振
颓废。声价重诸方。师具智慧力。开折摄门。不避强禦。
魔阐必挫。善类必植。故能开田居山。整洪规。敦后学
继古德之风。太师国王。锡海云宗师。摩衲大衣。海云
以授师。师瓣香。寔归廓乐。不以海云厚巳而异其志。
海云尝谓人曰。源公。天性真淳有节义。特立世表。人
元 至美传¶ 第 466a 页 X77-0466.png
不得而亲疏之。堂堂乎了事本色人也。以至元某年
坐化。塔于潭柘。其与万松老人多和炤公诸耆宿唱
酬。此事问答机衡。师语尤为逸格。既大兴潭柘。功成
而弗居。退处东庵。若不知者。其巽退如是。然性孤硬
诸方以源铁橛称之。
*** 无极导师传
无极导禅师者。吴兴赵氏子。宋宗室也。母计氏。素慕
佛乘。咸淳四年十月。将诞。梦白光盈室者三夕。师之
生。未尝啼哭。元兵下江南。居民逃散。母𢹂之匿苫中。
游兵俘母去。父求之遇害。某氏怜其孤儿育于家。稍
长。常语人曰。谁无父母。吾父死将奈何。母被俘而北。
吾愿毕此生以求见。不然何以生于天地间耶。啼泣。
誓于观音大士。日暮必二千拜。期以见母。凡艺事。苟
可款曲近人者。虽至污贱甘为之。遂隐于刀镊。以行
走十寒暑。至河间之乐寿县。有老翁示其处。盖贵宦
家。见母而不能辩。师乃称巳乳名。与内外族姻。抱持
恸哭。哀动路人。母曰。吾不幸至此。朝夕祷天乞归。此
虽富贵。从汝归死足矣。然居此久。容徐图之。踰年言
于官。而后奉母以南。因请曰。母子相离二十有三年。
幸而见母。皆佛菩萨力。乃制竹舆。坐母其上。负戴以
行。十步则辍而拜。至普陀洛伽山而返。犹以未足以
报亲。报亲莫如入道。遂从铁山琼禅师落发。咨叩玄
要。深坐崖庵。昼则以菅。夜则霜露凝寒。豺虎交前弗
顾也。及庵信公。说法道场山。侍母进谒。益夺烈坚忍
坐化。塔于潭柘。其与万松老人多和炤公诸耆宿唱
酬。此事问答机衡。师语尤为逸格。既大兴潭柘。功成
而弗居。退处东庵。若不知者。其巽退如是。然性孤硬
诸方以源铁橛称之。
*** 无极导师传
无极导禅师者。吴兴赵氏子。宋宗室也。母计氏。素慕
佛乘。咸淳四年十月。将诞。梦白光盈室者三夕。师之
生。未尝啼哭。元兵下江南。居民逃散。母𢹂之匿苫中。
游兵俘母去。父求之遇害。某氏怜其孤儿育于家。稍
长。常语人曰。谁无父母。吾父死将奈何。母被俘而北。
吾愿毕此生以求见。不然何以生于天地间耶。啼泣。
誓于观音大士。日暮必二千拜。期以见母。凡艺事。苟
可款曲近人者。虽至污贱甘为之。遂隐于刀镊。以行
走十寒暑。至河间之乐寿县。有老翁示其处。盖贵宦
家。见母而不能辩。师乃称巳乳名。与内外族姻。抱持
恸哭。哀动路人。母曰。吾不幸至此。朝夕祷天乞归。此
虽富贵。从汝归死足矣。然居此久。容徐图之。踰年言
于官。而后奉母以南。因请曰。母子相离二十有三年。
幸而见母。皆佛菩萨力。乃制竹舆。坐母其上。负戴以
行。十步则辍而拜。至普陀洛伽山而返。犹以未足以
报亲。报亲莫如入道。遂从铁山琼禅师落发。咨叩玄
要。深坐崖庵。昼则以菅。夜则霜露凝寒。豺虎交前弗
顾也。及庵信公。说法道场山。侍母进谒。益夺烈坚忍
元 至美传¶ 第 466b 页 X77-0466.png
胁不傅席。过杭之净慈。值无有元公。与语器之。偶泛
湖闻渔歌。脱然有省。走證元公。公隔窗语师曰。此间
无尔栖迹处。师拂衣去。寻筑慈照庵于弁山之阳。母
以念佛三昧终于庵。既葬。一夕空中有白衣人语曰。
缘在宜兴。乃得玉峰于万山之中建寂炤禅院。又于
邑东北。作中隐院。接云水往来者。宜兴之人。翕然宗
之。以至顺三年正月六日。无疾趺坐而化。世寿六十
五。僧腊三十。阇维。舍利无算。分塔于寂炤中隐二处。
左丞危素。为之铭曰。建炎渡江乘六龙。维城布护多
其宗。吴兴近辅友徐隆。熊罴奄至迅如风。孤儿父母
迍苫中。父死母俘儿莫从。天地远。河山重。呱呱夜哭
天蒙蒙。归依大士极严恭。隐身刀镊冀母逢。十年瀛
州睹音容。迎归苕霅欢声同。一朝剪发辞樊笼。禅林
叩击师琼公。歘聆渔歌万念空。前后际断无初终。西
游荆溪隐玉峰。寂而能炤真圆通。岩岩两塔树柏松。
史氏著铭示无穷。
*** 同新传
同新。字仲益。别号月泉。燕都房山郭氏子。从鞍山坚
公祝发。能以苦行事众。日执役。夜读经。聪慧顿发。欲
寻诸方。向同行诉参访之意。同行杂笑之。师不胜愤。
书偈于壁而去。曰。气宇冲霄大丈夫。寻常沟渎岂能
拘。手提三尺吹毛剑。直取骊龙颔下珠。谒清安方公。
公问。欲行千里。一步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师叉手
进前。公曰。果是脚根不点地。师拂袖便出。复见大明
湖闻渔歌。脱然有省。走證元公。公隔窗语师曰。此间
无尔栖迹处。师拂衣去。寻筑慈照庵于弁山之阳。母
以念佛三昧终于庵。既葬。一夕空中有白衣人语曰。
缘在宜兴。乃得玉峰于万山之中建寂炤禅院。又于
邑东北。作中隐院。接云水往来者。宜兴之人。翕然宗
之。以至顺三年正月六日。无疾趺坐而化。世寿六十
五。僧腊三十。阇维。舍利无算。分塔于寂炤中隐二处。
左丞危素。为之铭曰。建炎渡江乘六龙。维城布护多
其宗。吴兴近辅友徐隆。熊罴奄至迅如风。孤儿父母
迍苫中。父死母俘儿莫从。天地远。河山重。呱呱夜哭
天蒙蒙。归依大士极严恭。隐身刀镊冀母逢。十年瀛
州睹音容。迎归苕霅欢声同。一朝剪发辞樊笼。禅林
叩击师琼公。歘聆渔歌万念空。前后际断无初终。西
游荆溪隐玉峰。寂而能炤真圆通。岩岩两塔树柏松。
史氏著铭示无穷。
*** 同新传
同新。字仲益。别号月泉。燕都房山郭氏子。从鞍山坚
公祝发。能以苦行事众。日执役。夜读经。聪慧顿发。欲
寻诸方。向同行诉参访之意。同行杂笑之。师不胜愤。
书偈于壁而去。曰。气宇冲霄大丈夫。寻常沟渎岂能
拘。手提三尺吹毛剑。直取骊龙颔下珠。谒清安方公。
公问。欲行千里。一步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师叉手
进前。公曰。果是脚根不点地。师拂袖便出。复见大明
元 至美传¶ 第 466c 页 X77-0466.png
皓公。杖拂之下。多所资发。终以碍膺未尽。思还清安。
方公固无恙。示以恶辣钳槌。又三年。方始豁然。晦迹
未久。耆宿拥而归鞍山。海云简禅师寔为之首。林泉
伦公。为引座度衣。一音才举。万众驩呼。大元皇帝御
宇。帝师癹斯八。命师主济南灵岩寺。时云水四集。师
毋德之。不无贤愚之别。繇是。口语纷然。师引退归鞍
山。众遮留。不可。师。每念兵火荐经。藏教残阙。学士无
从获睹其完。于是。厚损衣钵。并倡惬同志。自走江南
购求之。载罹寒暑。跋涉艰难。始获全文而归。远近奔
赴。皆得见闻随喜。不翅白马西来也。山东东西道提
刑耶律公。相访以祖道迎。往济南观音院。结夏。师疾
作矣。呼侍僧示以法要。说偈云。咄憨皮袋。兀底相殃。
伎俩不解。思想全忘。来无所从。去亦无方。六凿空空。
四达皇皇。且道。这个还有质碍也无。良久云。撤手便
行。云天茫茫。偈毕俨然而逝。世寿六十有六。僧腊四
十有五。师性豪迈。道眼清明。接运有机变。长韵语。善
谈论。麈尾一扬。倾座耸听。终日而无厌也。且滑稽辩
给。人不敢以轻率触。有雪窦持之风。茶毗时。送者万
人。香花彩幡塞路不可行。非道化入人之深。乌能至
是。诚一代英杰衲子也。
*** 觉宗传
觉宗。字道玄。别号松溪。扶风南氏子。世业儒。母陈氏。
奉佛弥谨。每岁首。尝过法门寺饭僧。一日昼寝。梦法
门坦公。授巳玉像。高仅寸许。巳接而吞之。遂娠。陈氏
方公固无恙。示以恶辣钳槌。又三年。方始豁然。晦迹
未久。耆宿拥而归鞍山。海云简禅师寔为之首。林泉
伦公。为引座度衣。一音才举。万众驩呼。大元皇帝御
宇。帝师癹斯八。命师主济南灵岩寺。时云水四集。师
毋德之。不无贤愚之别。繇是。口语纷然。师引退归鞍
山。众遮留。不可。师。每念兵火荐经。藏教残阙。学士无
从获睹其完。于是。厚损衣钵。并倡惬同志。自走江南
购求之。载罹寒暑。跋涉艰难。始获全文而归。远近奔
赴。皆得见闻随喜。不翅白马西来也。山东东西道提
刑耶律公。相访以祖道迎。往济南观音院。结夏。师疾
作矣。呼侍僧示以法要。说偈云。咄憨皮袋。兀底相殃。
伎俩不解。思想全忘。来无所从。去亦无方。六凿空空。
四达皇皇。且道。这个还有质碍也无。良久云。撤手便
行。云天茫茫。偈毕俨然而逝。世寿六十有六。僧腊四
十有五。师性豪迈。道眼清明。接运有机变。长韵语。善
谈论。麈尾一扬。倾座耸听。终日而无厌也。且滑稽辩
给。人不敢以轻率触。有雪窦持之风。茶毗时。送者万
人。香花彩幡塞路不可行。非道化入人之深。乌能至
是。诚一代英杰衲子也。
*** 觉宗传
觉宗。字道玄。别号松溪。扶风南氏子。世业儒。母陈氏。
奉佛弥谨。每岁首。尝过法门寺饭僧。一日昼寝。梦法
门坦公。授巳玉像。高仅寸许。巳接而吞之。遂娠。陈氏
元 至美传¶ 第 467a 页 X77-0467.png
告其夫。夫遣人过寺候之。坦公适其日化去。因相誓
曰。若得一子。必令出家事佛。诞之日。室有光。空鸣梵
音。闻者惊异。既成童。绝荤茹。无戏弄。喜于静处跏趺。
父母以师不忘宿因。将行其誓。会蒙古兵入境。父子
不能相保。师被执入武川。给侍军主太傅公淳。谨异
他侍。太傅公奇之。许令出家。乃诣妫川青山寺林法
师处剃度。因泣下曰。吾父母安在。儿今巳出家矣。不
三年通诸经。从武川英公。听华严疏。五年揭其底蕴。
游神华藏海中。纵横得妙。座下龙象。无出师右者。繇
是。名称远闻。自以说食不可期饱。走见圣因。圣因老
禅匠也。问曰。闻子情华严。何不开讲度生。来此何为。
师曰。生死事大。因曰。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
相关。子如何会。师儗议。因喝之。师出。因召云。上座。师
回首。因曰。分明认取。师领其旨。次日上方丈曰。昨日
蒙和尚一喝。某甲有个见处。因曰。试举看。师拂袖便
出。因笑而可之。宪宗元年。矾山令。遗书圣因。求主灵
山法席者。因曰。无如觉宗。遂以师应命。行之以偈曰。
十载志如铁。玄关皆透彻。跳出荆棘林。踏破澄潭月。
好向孤峰顶上行。灵光独耀无时节。师升堂说法。十
馀年间。众至数千。增饰佛宇。金碧之辉。炤映泉石。丛
林所宜有。无不毕备。灵山复大振。与诸钜刹齿。至元
四年。潭柘龙泉住持文公。退隐西堂。师补其处。法席
视灵山为尤盛。师道貌修整。临众俨然。人望之生畏
敬心。然门庭孤峻。不以一言之合。一机之契。便尔许
曰。若得一子。必令出家事佛。诞之日。室有光。空鸣梵
音。闻者惊异。既成童。绝荤茹。无戏弄。喜于静处跏趺。
父母以师不忘宿因。将行其誓。会蒙古兵入境。父子
不能相保。师被执入武川。给侍军主太傅公淳。谨异
他侍。太傅公奇之。许令出家。乃诣妫川青山寺林法
师处剃度。因泣下曰。吾父母安在。儿今巳出家矣。不
三年通诸经。从武川英公。听华严疏。五年揭其底蕴。
游神华藏海中。纵横得妙。座下龙象。无出师右者。繇
是。名称远闻。自以说食不可期饱。走见圣因。圣因老
禅匠也。问曰。闻子情华严。何不开讲度生。来此何为。
师曰。生死事大。因曰。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
相关。子如何会。师儗议。因喝之。师出。因召云。上座。师
回首。因曰。分明认取。师领其旨。次日上方丈曰。昨日
蒙和尚一喝。某甲有个见处。因曰。试举看。师拂袖便
出。因笑而可之。宪宗元年。矾山令。遗书圣因。求主灵
山法席者。因曰。无如觉宗。遂以师应命。行之以偈曰。
十载志如铁。玄关皆透彻。跳出荆棘林。踏破澄潭月。
好向孤峰顶上行。灵光独耀无时节。师升堂说法。十
馀年间。众至数千。增饰佛宇。金碧之辉。炤映泉石。丛
林所宜有。无不毕备。灵山复大振。与诸钜刹齿。至元
四年。潭柘龙泉住持文公。退隐西堂。师补其处。法席
视灵山为尤盛。师道貌修整。临众俨然。人望之生畏
敬心。然门庭孤峻。不以一言之合。一机之契。便尔许
元 至美传¶ 第 467b 页 X77-0467.png
可。必潜观嘿审。了然无疑于心。然后首一肯。故衲子
望崖而退者居多。以至元某年。坐蜕。塔于潭柘。
*** 明孜传
明孜。字舜田。浙之黄岩人。童幼读书。记性绝人。内典
过目。辄神解心领。往仙居三学寺。礼雪山景公落发。
闻天童坦禅师道望。诣之一见。问曰。达磨不东来。二
祖不西往。其意云何。师应声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坦曰。此子。机锋敏绝。宗门令器也。因遍参耆硕。若古
林茂公。竺原道公。东州永公。元叟端公。东屿海公。尤
器重之。时日溪泳公。居天宁。拉掌三藏。相与激扬宗
旨。声誉益著。泰定初。始领陀。如天台之净惠。仙居之
广度。处州之连山。皆师敷座处。寻谢院。归隐雁山。为
登高临深久计。而丞相别怯里不花。强起王天宁。辞
不获。乃笑曰。出处随缘尔。遂行。先是寺毁于火。师至
升堂集众扬翇。曰吾徒赤手。尚能有所建立。况兹寺
力犹可为乎。于是众志坚一。施财以资经始。曾不踰
年。而穹殿突堂。重门修庑。凡楼阁库藏之制。靡不雄
伟壮丽。内外秩然。行院上师行。锡金襕衣。佛智普慧
之号。师法轮初轫时。每为三学诸宿所牵。曰。此吾师
受经地。其可使为他山重乎。如斯至再。累历望刹。说
法。时众林立捧拥。气肃如秋。闲则诗文自娱而巳。尝
即中峰下。辟室以居。松下畜一鹤。自号鹤松主人。每
朝夕瀹茗款客。引鹤起舞。顾影蹁跹。翛然自得。外虑
不入于心。忽一日鹤死。赋诗悼之。不踰年。师亦厌世
望崖而退者居多。以至元某年。坐蜕。塔于潭柘。
*** 明孜传
明孜。字舜田。浙之黄岩人。童幼读书。记性绝人。内典
过目。辄神解心领。往仙居三学寺。礼雪山景公落发。
闻天童坦禅师道望。诣之一见。问曰。达磨不东来。二
祖不西往。其意云何。师应声曰。金不博金。水不洗水。
坦曰。此子。机锋敏绝。宗门令器也。因遍参耆硕。若古
林茂公。竺原道公。东州永公。元叟端公。东屿海公。尤
器重之。时日溪泳公。居天宁。拉掌三藏。相与激扬宗
旨。声誉益著。泰定初。始领陀。如天台之净惠。仙居之
广度。处州之连山。皆师敷座处。寻谢院。归隐雁山。为
登高临深久计。而丞相别怯里不花。强起王天宁。辞
不获。乃笑曰。出处随缘尔。遂行。先是寺毁于火。师至
升堂集众扬翇。曰吾徒赤手。尚能有所建立。况兹寺
力犹可为乎。于是众志坚一。施财以资经始。曾不踰
年。而穹殿突堂。重门修庑。凡楼阁库藏之制。靡不雄
伟壮丽。内外秩然。行院上师行。锡金襕衣。佛智普慧
之号。师法轮初轫时。每为三学诸宿所牵。曰。此吾师
受经地。其可使为他山重乎。如斯至再。累历望刹。说
法。时众林立捧拥。气肃如秋。闲则诗文自娱而巳。尝
即中峰下。辟室以居。松下畜一鹤。自号鹤松主人。每
朝夕瀹茗款客。引鹤起舞。顾影蹁跹。翛然自得。外虑
不入于心。忽一日鹤死。赋诗悼之。不踰年。师亦厌世
元 至美传¶ 第 467c 页 X77-0467.png
矣。师生赤城黄岩之野。赫然名动东南。生能被恩宠
于朝。死能使公卿贵人。奔走叹惜。非其卓行高识。有
以异乎人者。其何以致是。
*** 坱圠传
坱圠子。姓蒋。号清谷。不知何许人。年二十五。涉猎经
史。言辞简邃。髼首垢面。动静不羁。至正初。抵松江。坐
大古圜室。巳则历市廛𦍕狂。人呼为风子。一夕。叩府
人沈蒲团门。家人拒之。不肯去。且告之曰。将蒲团来
坐我。沈异之。撱一蒲团导。诣蔬圃草蓬中宴坐。沈徐
䁥启之。有所省发。辄委俗倾身。服役为弟子。繇是。人
多崇尚。争施与。因以其地为庵。即所号为扁。乃融然
一室。足不踰阃者三年。尝有问者曰。近思录定。然后
始有光明。是金丹否。答曰。贤且去味中庸。又尝手诗
示沈。云。万紫千红总是春。何须饶舌问东君。哑人得
梦向谁说。竖起空拳指白云。又云。不偏不倚立于中。
不著西边不著东。超出东西南北外。一毫头上钓苍
龙。一日进沈曰。吾乘化尽矣。若等勉之。言绝而蜕。
*** 元湛传
元湛。号秋江。不知何许人。操守端靖。久从禅者游。有
所发明。行息无定。一日杖锡至松岩。爱其山水深秀。
不忍去。乃趺坐石上。荆棘围绕。风露凄苦。是夜有二
虎。环其左右。若相卫护者。湛命之伏。虎皆伏。湛以手
枕虎背熟睡。迟明虎去。如是者屡夕。山民闻之以为
神。即其处创阿兰若奉之。湛不交世事。不应檀斋。虽
于朝。死能使公卿贵人。奔走叹惜。非其卓行高识。有
以异乎人者。其何以致是。
*** 坱圠传
坱圠子。姓蒋。号清谷。不知何许人。年二十五。涉猎经
史。言辞简邃。髼首垢面。动静不羁。至正初。抵松江。坐
大古圜室。巳则历市廛𦍕狂。人呼为风子。一夕。叩府
人沈蒲团门。家人拒之。不肯去。且告之曰。将蒲团来
坐我。沈异之。撱一蒲团导。诣蔬圃草蓬中宴坐。沈徐
䁥启之。有所省发。辄委俗倾身。服役为弟子。繇是。人
多崇尚。争施与。因以其地为庵。即所号为扁。乃融然
一室。足不踰阃者三年。尝有问者曰。近思录定。然后
始有光明。是金丹否。答曰。贤且去味中庸。又尝手诗
示沈。云。万紫千红总是春。何须饶舌问东君。哑人得
梦向谁说。竖起空拳指白云。又云。不偏不倚立于中。
不著西边不著东。超出东西南北外。一毫头上钓苍
龙。一日进沈曰。吾乘化尽矣。若等勉之。言绝而蜕。
*** 元湛传
元湛。号秋江。不知何许人。操守端靖。久从禅者游。有
所发明。行息无定。一日杖锡至松岩。爱其山水深秀。
不忍去。乃趺坐石上。荆棘围绕。风露凄苦。是夜有二
虎。环其左右。若相卫护者。湛命之伏。虎皆伏。湛以手
枕虎背熟睡。迟明虎去。如是者屡夕。山民闻之以为
神。即其处创阿兰若奉之。湛不交世事。不应檀斋。虽
元 至美传¶ 第 468a 页 X77-0468.png
皈依者踵继。开道之外。不杂尘俗一语。漠如也。将化
别众。就龛说偈曰。洗浴著衣生祭了。跏趺宴坐入龛
藏。花开铁树泥牛吼。一月长辉天地光。又谓其众曰。
后十五年寺当火。启吾龛则火可止。至期果然。众匍
匐开龛。见其神色如生。爪发皆长。复封固瘗之。或云。
湛得法宝方山。断桥伦禅师之法孙也。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别众。就龛说偈曰。洗浴著衣生祭了。跏趺宴坐入龛
藏。花开铁树泥牛吼。一月长辉天地光。又谓其众曰。
后十五年寺当火。启吾龛则火可止。至期果然。众匍
匐开龛。见其神色如生。爪发皆长。复封固瘗之。或云。
湛得法宝方山。断桥伦禅师之法孙也。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