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唐明浚 (自动笺注)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六
淛東沙門曇噩
精進
感通
****唐明濬
姓孫氏
齊人
章草
每以持誦金剛般若經
公元650年
為業。
永徽元年。
二月十二日夜暴卒
捫其心胸
微有
暖氣
周時蘇云。
初有青衣二童子。
引至閻王所。
王問
平生以何業自脩
曰但誦金剛般若經而巳。
王曰善
哉。
可勝言耶。
師可誦滿十萬過。
決定往生淨土
弟子雖欲復見師。
不可得也。
自爾精苦倍百必滿
公元651年
其數。
明年二月卒。
寺眾咸聞天異香云。
****唐慧悟
少辭俗。
隱居太白山中。
持誦華嚴經尤勤至。
俄一居士自遠來。
請悟齋。
悟以其遠未即許。
居士
曰。
無若也當有以致之。
於是居士置悟懷袖間籋虗
空竟去。
至一道場
見五百聖僧
翔集其地。
悚然
趨就下座。
居士曰。
師宗華嚴是誠佛之境界巳。
小乘何足道。
而師謙如此
復引悟居其上。
齋訖所得
䞋施視他尤豐腆
居士且謂。
此齋端為悟設。
而五百
聖僧臨事
泛請者也。
其時
永徽中云。
詳載
應驗錄。
****唐解脫
太原臺山夾川邢氏子也。
出家
即業定。
住照果寺。
後遁五臺山南佛光寺
地盛華木。
每至
夏始發其側有清涼池。
文殊常所遊息也。
脫甞三
見於此云。
因語脫曰。
自悔責。
無始過愆
則於道可
入。
奉行不敢違而心安靜矣。
且感佛為見身說偈。
其偈曰。
諸佛寂滅甚深法。
曠劫脩行今乃得。
能開
明此法明
一切諸佛隨喜
遽隱去。
乃問。
何者是寂
滅法。
空中有聲曰。
方便智為鐙。
照見心境界。
欲究真
實法。
一切無所見。
脫居佛光中四十年。
遊從之士
僅七八百。
永徽中卒。
巖窟靈軀尚存
而寺之故堂
十餘間。
猶未頺弛
曜公年百六歲矣。
猶能言當時
曰。
解脫上人中臺東南三十里大孚靈鷲寺見文
殊。
我纔年十五爾。
娑婆寺普明禪師
欲求見文
殊請法。
空中聲曰。
汝未得定。
宜服藥以冀長生
不知藥處。
心疑之。
空中報曰。
前長也。
性無毒
味。
芳烈
服之能仙。
明久服之。
一日徧告朋友騰去。
[夭明]禪師舊隷忻之秀容建國寺。
年八十徙居望人
俗所尊仰而從之。
祈福者如市。
然莫窺其所造詣
也。
永徽中有瞽者。
不知何許人
能以法華一部
度入
琵琶
手彈口誦
音調清婉
亦每歸趣望人山。
****唐靜之
姓趙
雍州高陵人
二親求嗣
持誦觀音
號。
既孕。
固却欲絕葷。
平昔
甫七八歲時
即依文
彌陀觀。
白骨觀。
皆有成。
每志出家
親以僅一子
不許
未幾父官于蜀。
俄而父卒。
念欲自焚以報。
或引
金剛般若以為捨身不如持經。
剃落
專依江禪師
業定。
貞觀初
隱居道江彭山光化寺
一坐十餘年。
不事別房
受其訓者。
二百餘人
晝夜進脩罔怠。
靈巖深山中。
虎與俱無所忤素善。
利州道禪師
安居劍閣北之窮腹山。
儔侶十餘輩。
蓄米四石
三月竟而所食一石
未盡
忽鼻患肉塞。
百方莫能
療。
有令般若心經萬徧者。
至五千徧即肉脫而
愈。
甞於秦州毒蛇所螫。
痛甚。
三昧力隨獲消除
有疾苦亦如之。
由是撰集諸家觀門一卷
行世
公元652年
三年
詔居西明寺
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右脇臥而
卒。
壽五十七。
其未卒也。
利州所居寺。
胡桃
忽凋
殘。
撓拔。
殿宇仆壓而像略無損。
其必有所關係哉。
****唐智勤
世族鄧之朱氏。
隋仁壽間
內出舍利
天下
名郡各置大興善寺
安葬焉。
仍度僧以領香火
小因以其恩獲薙染
隷茲寺。
誠敏自將志之所
在皆致瑞應
初以母疾禱觀音
忽其家園樹生佛像
枝葉上。
母遂康泰無他
隋季大業之亂。
寺院殘破
孑遺
獨其寺經像完具
勤能以死捍禦也。
一日
大至
勤俗服避匿
賊見欲殺之。
空中聲曰。
可脫
去俗服。
脫去
驚喜禮拜乞福。
且迎歸其營。
養。
久之入蜀聽暠法師講。
時眾至三千。
法師一委
調護終其席無乖異。
後闡維摩三論
鄉里各二十
餘過。
徙隱北山
晝夜行道
困則倚立而巳。
未甞睡眠
偶行巖嶺間。
棟宇靚深
大寺
輒入瞻仰
如是
往來再三
俄不復見。
又苦絕糧
當其地之經行處。
墳起
夕墾之且如故。
稍出赤色大粒穀。
深掘獲穀
二十餘石。
山居十餘年。
感召類此
既而郡以佛法
陵替
合道俗逼請。
出山大興國寺
且俾檢校本郡
僧尼
諸王剌史就稟歸戒。
永徽初
杜門閱藏。
每見神
公元659年
旁立若聽狀。
初中後。
夜聞彈指謦欬聲。
顯慶四年
省符慈恩寺
起勤不屈
其年五月弟子
悉治其
寺之頺阤者。
十五日徑樹盡枯落
十六日蚤作
疇昔
聽經神人前拜
勤止之曰。
莫拜。
侍者但聞其語。
殊莫
知其有人也。
於是剃髮著衣執香爐
趺坐繩牀上。
使
弟子大品經訖往生品。
唱滅。
停數日顏色不少變。
香氣馥然充一寺
春秋七十四。
****唐智顯
出家
遼州之護明寺戒操貞峻
觀勇
銳。
人莫知其所造。
隋季所在盜起。
遇則鋒刃相交
決勝負
而兼拜之動經旬朔。
顯每居間和解往反
群眾嘉賴
後與道俗行。
突厥
并被驅掠
顯忽隱
不可求訪
間復得之曰。
我念觀音故能然爾有
同學久隱箕山
一日獵者盡奪其粮。
遙知之遣遺
以米。
救苦之心。
莫之量測
悲體無方
隨類普現。
其行位之殊則庶幾乎可尚矣。
不知所終
****唐法聦
姓陳氏
出家
住蘇之常樂寺
後於攝山
霞寺獲薙染焉。
俾誦大品不久
便通。
又造會稽一
慧敏二法師席。
以聽其講。
心累蕩然
得無罣礙
貞觀
十五年。
開導蘇杭等州。
受其道者
三百人
自爾
嚴涅槃。
輪環闡演。
至二十餘過。
十九年嘉興縣高王
之神降其祠之史曰。
為我聰法師菩薩戒
既受
戒。
又降其史曰。
自今可悉斷酒五辛
祈福
必請僧。
祠下設齋
行道
二十一年。
海鹽縣鄱陽府
君因齋會
神降其史曰。
為我聦法師涅槃經
餘數紙。
而又降曰。
神道業障多。
苦惱此身。
每為鱗
甲細蟲之所噉嚙。
蒙法師講說
餐稟之益。
遂獲輕
公元656年
昇。
可更啟請大品也。
顯慶元年。
冬語諸弟子曰。
捨報之後
即以施諸禽鳥
然亦恒講不輟
一日忽見
麈尾從座墮地
視之端坐而終。
年七十一。
****唐明慧
公元664年
志求大乘
講誦夜。
未甞睡瞑。
麟德元年
三藏示滅京兆北坊玉華宮
慧方於大慈
恩寺夜遶佛行道三鼓矣。
白虹四道南北貫東
井下
塔院
慧念以為傳記所載。
世尊涅槃白虹
十二道
太微
今其數雖減。
世尊三分之二。
非聖
人莫足當之。
無乃華法師如許耶。
詰且以其
事白眾。
眾未之信。
却後九日。
訃聞因大歎服
****唐圓相
蜀人也。
七歲出家
住法聚寺通內外學
善屬
公元661年
文。
時號奇童
龍朔元年
以疾終。
掩息之際。
忽有長虹
若練。
自房穿屋上天塔上。
鈴索大鳴
三門畫剝
落。
夜每聞鼓角聲者。
百餘日。
由是鳥雀不復巢其屋。
公元673年
咸亨四年
甘露降于講堂前。
椶櫚枝葉間。
文集三十
行世
****唐清虗
梓州慧義僧也。
平生素以持誦金剛
若經為專業
常居山中
鹿馴擾。
隣家失火
連甍
公元702年
接棟皆燬。
虗所在之屋。
獨無他。
長安二年
偶遊藍
悟真寺
方北院舊無井泉
華嚴大師法藏
虗之德。
請禱泉。
虗即入彌勒誦經
自夜達且者三。
似見三玉女以刀子剜閣西北山腹地。
明日掘之得
公元704年
泉於其處。
四年坐夏少林寺
以為山頂佛室有妖
崇。
殺人
虗治之遂巳。
青龍二十。
入內祈雨
祈二
七日乃得雪
以為未稱民望
使就寺佛殿內虔禱。
於是虗煉一指雨大霔。
指燼而復出如故
寺瀕江。
水至屋輒墊溺
獨虗院截然無所苦。
其他異驗率類
此。
****唐岸禪師
并州人
平生淨土業。
每於定中。
觀音
勢至菩薩
或現全相虗空中。
人爭覩以為異。
岸念
欲圖之以傳示久遠
而世無善工
一日二男子。
西京來曰。
且將遊五臺謁岸願併力繢事
既而出所
畫與所見虗空中者。
良肖岸喜遽厚施以酬之。
不取
獨取草屨二䩫。
以去
久之岸集弟子曰。
吾茲必
往生
其亦有願偕者乎。
一小童子旁侍前進曰。
幸得奉杖屨。
於是使其歸决父母
父母以為誑而戲
之。
沐浴淨衣如法
入道場果稱佛須臾而瞑
岸咄曰。
為此子所先。
即索筆讚二菩薩曰。
觀音
遠接。
勢至逢迎
寶瓶冠上顯。
化佛前明
俱遊十
方剎。
持華候九生
願以慈悲手。
提獎西行
趺坐
公元685年
而卒。
垂拱元年。
正月七日也。
春秋僅八十。
****唐禮宗
姓宋氏
會稽人也。
出家
長壽寺和尚
禪觀
長壽推許之。
後注涅槃經八十卷
鄭卿尚書
公元708年
方領郡事。
致疏請開演
不肯往。
景龍二年
御史
夫馮思暴亡而甦曰。
遙見鉅樹。
枝柯繁茂
可蔭數
畝。
二童子。
手持簿引至其地。
按覆罪愆
判官
也。
舊相識張思義判官旁。
招手呼曰。
吾是汝舅
洛陽倉吏
長官越格誣殺之。
今以假貸太平寺
錢。
反油麵故。
脫放
汝所坐者無他
但甞於天后宮
中亂耳。
苟能造涅槃經鑄鍾可也
張且引馮巡視
諸司輕重生處
臨行囑之曰。
涅槃經必得禮宗大師
所傳於天台者。
此經蓋為善神所呵護
功德之多
在他經無與為比
又曰人生閻浮
不脩功德可憐哉。
且曰吾家洛城道光坊內。
十字街第三
宅有池亭
樹之觀。
幸為我問妻子安否也。
既而馮求善本
未能
遽得。
復入立限畢功乃巳。
自爾住世四十八年宗
之住世則九十七年也。
****唐華嚴和尚
幽州之城北。
日以華嚴為業。
其誦聲
無近遠聞之。
如在左右
人因名之。
華嚴和尚云。
歲通天中
都督張仁愿晨興
謂其妻曰。
昨夜經聲。
聞巳否。
曰聞。
曰卿以為聲發何地。
曰其必發於衙署
前爾。
曰非也。
發於城北。
至今誦猶未巳也。
妻曰。
城北
去此遠。
安得而聞也。
於是小豎走馬覆視之而信。
其妻大驚
一日仁愿曰。
心願盍趣償之。
仁愿
諾茲方製袈裟五百領以施應真
曰君欲知應真
所住之地乎。
即今馬鞍山竹林寺是巳。
異日如其
言求之而得寺。
然受袈裟者獨缺一人
而使歸之於
華嚴和尚則知華嚴一應真也。
****唐文照
少禮曇延法師
畫影河中府栢梯寺而
剃落焉。
專誦諸經。
罔知詮顯。
每自念其稟受之濁而
憤悱殊甚時方假𥧌。
夢法師身長丈餘。
目光四射
謂照曰。
汝所欲得者。
安能為汝致之哉。
吾斯但有
聦明一卷
汝謹誦之。
母忽也。
遂出諸袖中以授之。
取視則金剛般若經也。
即誦七過而悟。
自爾義解才
辨集厥躬。
非世學力所至也。
****唐道鑒
吳郡馮氏。
𨽻居歷下靈巖山寺
道行
於時
卒年七十八。
元和中
吳郡馮生明經待選
長安
一日老僧遇。
謂之曰。
吾於子鄉同姓同。
寧無
意於同遊哉。
來往靡間。
歲餘
生調尉東越方治。
裝。
僧亦負錫詣別。
生問僧奚之。
吾廬齊之靈巖寺
西廡下。
京師十年
于茲矣。
將歸子而不鄙則
他日幸以相過也。
許諾
既而果訪焉。
無有也。
生獨
念。
曰鑒公純直豈謾語者。
於是蹭蹬行寺中。
西廡
下。
壁畫殊肖鑒。
且其旁有石記曰。
馮氏子吳郡人
年十八為浮圖
卒年七十八。
乃與昔日老僧不小
誤。
生因驚異而去又姑蘇靈巗寺者。
吳王闔廬
公元516年
舘娃宮西去城二十里。
梁天監十五年
客居士操
水墨
就殿隅西北廡下
梵僧像。
一丈五寸
於堊堵
公元713年
神貌奇古
靈蹤化跡
往住為世利益。
先天二年
公陸像先子以疾求醫
未効。
公慮其增劇憂甚。
適僧
分衛過門
視之索水以噀病即巳。
公喜厚以幣謝
不受
問問所在
答曰。
蘇之吳縣西靈巖寺也。
郎君
歷其行李之便。
或可以枉顧也。
久之陸子果補尚書
祠部郎管廉使意獲迂道其寺以展疇昔然徧
扣而力探之。
終莫能得。
俄覩畫像注目察之曰。
此非
前日起我之死者歟。
寺之人因縱言感通應變事。
陸子益施香火資數萬緡。
以致殷勤云。
會昌初
見夢
山隣陸宣曰。
吾茲將西歸天竺矣。
命工模其
五年
詔毀天下寺四十餘所。
靈巖與焉。
大中
公元866年
復教。
寺亦仍舊
咸通七年
蝗甚盛至。
蔽天亘野
植物
之可食者無遣類。
城郭輒嚙人衣服肌髮。
百姓
之。
時耆文吳元讓數十百人
爇香泣禱畫像前。
公元878年
越境無所乾符五年
寺僧詣闕請鍾備法器。
投牒神䇿
軍吏訝曰。
昨甞有僧請鍾矣。
計會其州
寺額正爾。
抑己乃出於重乎。
物色之則像也。
稱智積菩薩傳者以為始有梵僧來禮謂然。
****唐法江
江東人
遊蜀居法聚寺。
寺即隋之蜀王秀
造者。
仁壽中
甞塔舍利
勝事尤多
一日忽謂其
同房之徒曰。
外有檀越萬餘輩。
悉戴冒方被拘攣。
告訴
急救也。
其徒即出視之無所見。
但見漁者
竹器螺子
馳報江。
江使以錢贖而投之水。
長安大興善寺。
本隋之舍衛寺也。
先天中
灾摩孑遺
東明道士李榮巴西輕薄戲謔
為之辭曰。
何曾善。
言興却不興。
如來赤盡
惟有一群僧。
聞而怒且奮然
事大費繁勢莫之卒。
就俄一德衣弊
貌陋。
破囊於地曰。
幸還成佛殿
驟步去。
不知
在。
徐察之人無識者。
尋倒其囊。
黃金千兩
由是
四集
而寺以亟成。
****唐守如
閩人
住同愛寺。
勸誘閩中士民慕悅之。
公元722年
解難
若巳飢渴
精舍庵廬所至有成就。
開元十年
議於其寺。
浴室以便大眾
地勢他處隆亢。
出其下。
且遠不易致。
雖枯槹瓶綆無用也。
既而卑遠
源一夕頓涸。
清泉迸出
浴室二十餘步。
而近。
識者以為如誠德所感云。
****唐法秀
出家京師佛寺
時遊終南山水間。
每勸眾
成辨善務。
雖至老。
未甞懈。
開元之季。
夢人教以手巾
袈裟各五百事施回向寺。
寤則備其物如數。
而後
回向所在無有也。
忽有一僧謂秀曰。
我知回向處。
君茲俱齎所施物。
與名香一斤
以從我則回向可得
矣。
於是許諾
二日始覺。
地極深僻敻絕
復進
碾石一具
橫道側。
秀念以為此非跡轍所能到。
顧有磨磑等器。
則去人居不遠矣。
乃出所持香。
焚碾
石上
禮拜哀禱再三
午達谷中昏霧四塞
咫尺
不相覩。
頃之明霽遙見崖半金碧輝映
微識其榜曰。
回向之寺。
所偕之僧。
旁贊努力
竟造而鐘磬鐙燭。
影滅聲沈矣。
詰且侍者引謁上和尚白來意。
和尚
使歷諸房散所施而所散之施。
且四百九十九事。
歷之房亦爾然。
其人皆在無他往者
至一房則塵
網暗戶牖
俄有老僧
謂秀曰。
此固汝主唐天子房也。
共住時頗進修
而性嗜樂音
終以犯律凡境
可惜
也。
遂拈壁上玉尺八。
予秀曰。
此亦汝主。
在日常所
者。
第今以汝施手袈裟併遺之。
則猶足以旌山
中不忘意。
且以趣其蚤來歸也。
後果見上。
上即取
玉尺八。
吹之宛然宿習
****唐慧符
姓戚氏
諸暨人也。
少有膂力
任俠不事
生業
投師出家香嚴寺
納戒之後
顧能矯跡柔心
頓變初操。
持律安禪
研尋經論
無何乃入灊縣霍山
天柱峯結庵而居焉。
久之
有鉅蛇張口向符。
若將
者。
符徐語之曰。
吾有宿負
即請償之。
苟汝以業縛而
欲以遽脫者。
宜易形來。
吾為授戒巳而。
果有童子
依符度世
乃為落髮披衣而去。
或訴其私度於官。
辨具實。
吏察非常
而縱之。
平生持呪
歸鄉
公元730年
里。
患疽癤者。
請呪之。
立愈。
開元十八年卒。
闍毗骨節
相連鎖不散。
****唐處寂
資州周氏子。
出家受具
師事寶修
師。
心法
隱居山北蘭若
杜多行。
海內知其名。
后時
詔見。
賜摩納僧伽梨
懇辭放還山。
跏趺胡牀
晝夜常坐。
不昏寐。
虎伏其下如衛護
積四十六年。
未甞出山
神異寢著。
新羅無相師自其國來。
謁。
寂先命洒掃曰。
遠客至矣。
開元初
郡守王曄視事
諸僧
必赴府致賀禮。
不則胥吏廉其罪。
於是寂不
往。
其徒以為言。
寂曰。
緣業有在吾未死
雖曄其如
何。
後曄果以寂見慢發怒悉引諸僧
坐廳事。
問寂狀。
仆地
左右扶掖屏著而絕。
蓋曄故黃冠也。
小功景雲中
器使民社
然於吾教終莫加恤
公元734年
也。
寂卒於二十二年之正月
壽八十七。
****唐德秀
富陽孫氏子。
出塵區。
夙圓戒檢。
慈悲
物之心。
要於一切有情拔苦。
與樂。
使皆悅豫無所
愁困
則其願望始云足矣
然尤以幽冥之趣。
飢虗
患。
每施飲食
必候。
夜深人靜觀想
祝唄以行事率。
終始愆期素。
浙汭之民。
誠所敬嚮
示寂定山
其跡殊神異則。
天寶初載也。
遷座入塔。
天雨
七顆
弟子以瓶盛之。
而󰢍於塔。
久之或有誤發
其塔者。
見秀貌如生
舍利緣傅齒上如
因加緝之
成大浮圖
且有白蛇出入守護之狀。
以故樵牧無敢
近者。
****唐僧
鴈門趙氏
幼入鄉塾
勤苦備至而曾莫
之有所得
僧尼惟能合掌畏憚而巳。
年甫十二。
母使依五臺山華嚴寺淨覺師薙落。
受具
性益昏
鈍。
負薪汲水
時眾異之。
年三十有六。
發願
覿文殊從乞智慧
庶幾進學成業
隆冬盛雪
跣登東臺絕頂
一老附火坐。
雲問其所自。
自山下。
我自山下來。
無行跡。
豈欺我哉。
雪前
來。
遂問雲曰。
奚為徒跣積雪如此
雲語之故。
人曰。
善哉巳而。
又曰。
茲於菩薩不獲見者。
師復
於何處求耶。
雲曰。
必造北臺
老人頷首曰。
吾意亦爾。
師先往。
滯留也。
雲因徧歷臺頂幽勝
告別老人
北臺薄暮矣。
見老人於絕頂附火如初
恠而
其先至之由。
曰吾知徑路耳。
雲獨念。
以為菩薩
安能若是
即嗚足禮拜。
老人自以俗人固辭
雲拜不
為止
老人曰。
吾第為師入定觀之。
乃閉目。
頃之開目
語雲曰。
前身堰牛也。
以甞力挽藏經舟。
故獲僧報。
昏鈍之質猶在者。
蓋以心中積劫瘀肉未去耳。
今當去之。
可就龍王堂中取钁來。
且使雲謹閉目曰。
不聞吾語。
毋開。
尋覺施钁於胸前者
然無痛苦
而爽
殊甚
老人曰。
瘀肉去矣。
開目
開目
文殊
薩前立。
謂雲曰。
而後
汝於經教
既善記持
亦無忘
失。
而於華嚴東院
因緣尤稔
汝宜精進受吾付囑
悲哀禮謝。
舉頭頃忽然不見。
後坐寺中。
育王塔。
經行持經。
夜將初鼓
見光一道
北臺
照塔所。
久而不散。
中現寶閣
金榜善住字。
雲曰。
菩薩固巳授記矣。
其敢忽忘乎。
於是依所現建閣
東㵎院而居之。
極為世所推重
呼之牛雲
菩薩
公元735年
表顯
開元二十三年
無疾而逝。
壽六十三。
臘四
十四。
****唐慧秀
陳留李氏
幼依洛陽天宮寺得度
天后時。
每迎入內問法
未來事。
輒中禍福
世率敬事之。
開化京師資聖寺
一日使弟子夜毋點鐙。
雖佛前
長明鐙。
亦須滅却
弟子不聽
秀因曰。
延燎之患不可
不備
且某寺常以不備故。
灾及其殿。
某寺及鐘樓
寺及經藏然。
至今痛惜爾。
追悔可得耶。
時皆
公元734年
以為泛言。
莫之喻。
是夕三鼓寺灾。
而所煨燼
僅此三
者。
然後其所非他矣。
玄宗之潞邸也。
諸王
過秀。
留施一笛以別。
秀即持以命其徒曰。
藏之
必用以奉獻也。
開元中
弟子達摩取以進上
且謂秀
先所戒約如此
上聞駭異
賜予豐縟
須之病卒。
百歲
****唐懷道
出家𨽻福州愛同寺
蚤歲即務參詢。
尤勤禮
誦。
一日於拜次。
得珠圓瑩。
疑非蚌胎所可產。
後其寺
文殊像。
以為額珠尤稱。
又甞得舍利亦異。
遂置
南㵎塔中
弟子常主塔事。
暗誦法華
道督使
公元757年
誦。
晝夜不敢輟。
至德二年
忽有白㲲伽梨一頂
降塔
中。
如此類。
不可曉。
或謂志誠之所感致也。
非歟。
****唐寶達
杭州靈隱寺僧也。
素以持誦秘祝
獲効於世。
其所居之院。
有印沙牀照佛鑑等法器
浙江之潮。
天下尤險壯。
秋高氣盛
則波湍激
至敗隄防
城郭
為生民患。
於是禱禳之。
夜見偉人玄冠
衣。
徒從造前。
謂達曰。
弟子蓋吳伍員也。
昔以復
雪恥之志。
憤怒天地間
隳凌品彚
則其獲
譴訶善類多矣。
茲賴師以慈憫悲悼之誠。
使患解
脫纏蓋。
庶幾陞濟矣。
言訖而隱。
西岸沙漲
人謂達所感致焉。
****唐元皎
靈武人
素以持誦明祝為業。
天寶末
玄宗
肅宗皇太子
收兵圖復兩京
遂循物情大位
至德二年
駕指扶風
詔皎前發
先是皎有美譽關陜
間。
及上東反。
欲得戒行僧俱。
於是官屬以皎應。
詔至鳳翔
擇僧三七員。
開元寺
藥師道場
然鐙
誦經
六時行道
忽於道場中。
叢生李樹四十九枝。
聞。
上大喜。
四月十八日
皎等表賀
詔答曰。
李繁滋。
國之興兆。
況在伽藍之內。
足加覺樹之榮。
感此殊祥
與師同慶
皎署內供奉
****唐福州楞伽寺懷一
景龍中
力造精舍愛同寺東。
就功緒。
而地無水源
眾患之。
忽地有二禽。
翔舞
上者。
一遽命穴之。
深纔尺餘
觱沸以供伏臘
澇不
加溢。
而旱不加耗
苟溢耗則寺之休咎係焉。
或謂
公元766年
靈泉
永泰二年示滅
****唐子鄰
范氏。
世居兗州乾封大范村。
父峻朝不喜
寶。
見輒唾罵之。
或加歐焉。
小字麟兒
生數歲。
見僧
則加敬。
開元初
東都廣愛寺慶修律師岱宗
道由
范氏。
一見之。
拜求出家
問曰。
父母許否。
對曰。
不令
知之。
知則遭箠撻矣。
先行某且至。
律師行未五里
公元752年
而鄰遽及之。
遵洛染削
宛如宿契
十一年忽辭歸寧
覲。
其父則喪明
其母則逝。
三載矣。
然鄰欲知母所
在處
夜詣嶽廟
敷具法華經
求見天齊王
王果
鄰問故。
鄰曰。
母王氏之亡巳。
除服
敢問王今何所
在。
王顧簿吏對曰。
王氏見繫獄受苦
鄰曰。
何罪。
王曰。
生和尚時食雞卵
且取白傅頭瘡。
悲號委頓
原恕
曰業非他力所能免。
為師計者。
可即往鄮山
阿育王塔
詰朝
遵途到寺。
舍利塔前。
投籌膜
拜。
至四萬數。
俄聞呼隣聲。
仰見母在雲氣中。
曰謝汝
之力。
忉利天
特來報汝。
復至關輔
講解得譽
宗時。
入內殿。
善占敘。
時輩靡及
賜紫方袍
充供
奉。
代宗永泰中
不空重譯諸經。
鄰與舘職之選。
****唐玄宗
永嘉人也。
蚤年鄉里永定寶壽寺之常
靜師出家
稟具之後
遊學諸方
受法印於江陵
朗禪師室中
移錫紫金山
結宇以習智觀。
且以淑
羣眾
先是山多虎暴
自宗之來。
暴遂絕。
一日方擁
徒說法。
一老趨進拜跪如禮。
宗問為誰豈誤耶。
何素未甞交接
而見敬如此
其必有說焉。
老父曰。
前生罪業
墮身虎中
苟非禪師教化
愈益啖噬
物類
地獄矣。
茲幸獲遂天趣
不知所自而忘。
公元767年
致謝哉。
語訖隱去。
大歷二年宗告滅。
春秋八十六。
****唐大川
漢州棲賢寺僧也。
寺舊號靈異
先有深藏者。
持律不謹
乃為神人擲于山下七里
而僅傷足一
趾。
以警之。
懲艾為善人。
大歷初
北山倐變黃金色。
巖石之文。
如樓閣。
有佛菩薩行道狀。
川脩四聖
法於其間
綿竹之人。
莫不敬事
一旦出死檀越象。
檀越治喪甚備
靈輿方舉。
雙鹿前引歸其
寺。
然亦不知鹿何自至也。
輿及門閾。
寺額無故
地。
遠近驚歎
故其寺闢祠。
以奉其像焉。
****唐懷感
未詳姓氏鄉里
好學力行
四方仰以模範
疑諸經論
所謂念佛之効不假宿昔
而即生安養
善導而問之。
曰。
傳教度人。
若乃開講
自信
而後講。
為復自信而姑講。
以肆欺邪。
答曰。
諸佛誠
不信不講。
導曰。
審如所見
則諸經論所謂念佛
生。
又豈魔說哉。
於是入道場三七日。
自以罪障深重
不覩靈瑞為恨。
便欲絕粒畢命
導弗許。
更令精進
年後
見金玉毫
念佛三昧
決疑七卷
掌面西而逝。
****唐法詵
姓孫氏
母夢吞明珠而娠。
及生。
奇相異表
群兒
從師薙落。
依年受具
遺形治性
隱居自得
於是地恩貞大師
華嚴經菩薩戒起信付囑之。
一夕夢。
乘舟渡海
山橫其前。
巳而所乘之舟。
凌峰
竟濟。
不為所礙。
既寤。
駭汗喜莫之勝。
由是貫華
公元747年
無所底滯
天寶六年
繢盧舍那像於蘇州常樂寺
公元767年
大歷二年
眾請於常州龍興寺開闡
將升法座
忽有
神光
如曳紅縷
大漸明。
縈旋空中
修行先覩
公元778年
焉。
十三年十一月七日
沙門惠覺
夢鉅塔三級陷地。
繼而詵以疾卒。
壽六十臘四十三。
弟子太初正覺
秀嗣。
墓則吳興晝公為碑
邗城肅公為頌。
****唐齊翰
字等至
吳興沈氏子。
高曾仕陳隋入國朝
公元749年
隱德
翰素無適俗韻
天寶八載。
八月五日。
以制
公元750年
獲薙落。
𨽻名永定寺
九載十月
五分壇。
納俱形戒。
遷𨽻開元
大曆中
轉𨽻虎丘
二州道俗請也。
翰專
門相部義疏
尤通法華
化王蘇湖間。
凡有大功德事。
公元751年
未甞不迎以為主。
十年入流念佛道場
正定中。
西方諸相頓現。
純誠所致此。
遂以其年。
終於虎丘
公元750年
壽六十八。
臘二十六
****唐法照
公元767年
不知何許人
大曆二年
依止衡嶽雲峯寺
習罔怠。
甞於僧堂晨粥
覩缽內五彩雲氣驟起。
而山
寺影其中
寺東比五十里。
有山。
山下有㵎。
北去
㵎有石門
石門
行可五里
有寺金榜
署云大聖
林寺。
當是時。
目了而心疑之。
蓋以平生未甞造也。
他日又現臺山諸寺於午鉢雲氣中。
樓觀池榭
寶嚴餝。
而無山林穢惡諸物。
併現十方佛國清淨
可愛
食畢乃滅。
於是照問嘉延曇暉二師之甞遊五
公元769年
臺者。
其言與所見尤合。
四年遂起五會念佛道場
衡州湖東寺
六月二日
祥雲彌覆一寺
雲中樓閣
現。
且有梵相數僧。
身長丈許。
執錫行道
阿彌陀佛
普賢
一萬菩薩
身高大咸在。
自未至酉方滅。
人見者率感泣作禮
晚照道場外。
一老人謂
之曰。
先發願往金色世界
奉覲大聖
今可去矣。
答曰。
時危路險未可也。
老人曰。
但亟去無憚也。
忽不
見。
八月十三日
同志衡嶽
五年四月五日
抵五
公元770年
臺。
遙見白光數道佛光寺之南矣。
明日詣寺攬
其境。
則悉無異昔日鉢中所現者。
四鼓
又一光自
北山來。
正觸照身。
照即入堂問眾。
眾曰此大聖不思
議光。
常以感悟有緣者耳。
照因具威儀
尋光由寺東
北。
行十五里。
果得山㵎石門等。
善財難陀青衣
年八九歲。
立石門外
若預候照者。
引照入門
北行
五里
過金門樓
入門大聖竹林寺也。
地純黃金
華甫方二十里。
兩廡周遭
一百二十院。
比之鉢中
所覩者。
分明耳。
講堂之中。
獅子座上。
文殊處西。
普賢處東。
菩薩眾。
左右圍繞
說法之音歷歷可聽
照前作禮
問言。
末劫凡夫
智淺障深。
法海淵洪。
雖欲
修行
罔得其要。
惟願大聖指陳
使知所在
文殊報曰。
修行門。
無過念佛
福慧二嚴
無遺者。
我於過去
劫中。
念佛故。
今獲一切種智
是以一切波羅蜜
乃至諸佛。
念佛生。
汝當勤念。
無令休息
照又問其
云何
曰此世界西。
阿彌陀佛
彼佛願力不可
議。
汝當繫念
令無間斷
命終之後
決定往生
說是
巳。
時二菩薩
舒金色手。
為照摩頂授記言。
汝以念
功德力故。
不久獲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有善男女
等。
必欲疾成佛道者
念佛而巳。
於是菩薩
各說
伽陀發明之。
照則勸喜踴躍。
疑網頓除。
作禮以謝。
合掌住側。
文殊使之巡歷菩薩諸院。
徧請教戒
及遊
七寶果園
其果纔熟。
大如盌許。
取而食之。
身意泰然
旋辭菩薩以出。
青衣至于門外
遂失所在
徘徊
竚眺。
倍增悲感
十三日復偕五十餘僧。
金剛窟。
無著遺跡
禮二十五佛名。
而照獨見地瑩琉璃
宮殿
嚴淨
文殊普賢菩薩佛陀波利等。
坐立儼然
餘僧則無所見也。
是夜三鼓
又見五鐙於所止華嚴
西樓上。
默祝曰。
願分百鐙。
如其數。
曰願千鐙
亦然
且其比列之整。
非世能擬
乃復獨詣金剛
大聖
佛陀波利引入聖寺
語具覺救傳。
十二月
照於寺之念。
佛道場。
絕粒要期誓生淨土
七日之夜
方唱佛次。
梵僧造道場。
謂照曰。
汝盍亦流通所見
境界乎。
不應
明日申時
則有梵僧老者
見曰。
異之事。
宜普示眾生。
使發菩提可也
照曰。
非敢閟
也。
第恐俗情騰謗耳。
其僧曰。
大聖之居此山。
謗議
紜。
尚莫之止。
況汝所見境界耶。
性善性惡均為菩
公元771年
提。
塗毒鼓緣自應不謬。
六年正月
華嚴寺僧崇暉
明謙等三十餘人
立石記于金剛般若院地。
當是
時忽聞鐘聲雅亮
節解分明
眾尤驚異
以為照所開
示斷不虗矣。
後照又建竹林寺一區自表顯。
十二
九月十三日
照𢹂弟子純一惟秀歸政智遠
沙彌
惟英。
優婆塞希陵八人
東臺
先覩白光數四
異雲靉靆
雲開紅色
文殊乘青獅子
五色
身光內。
微雪飄灑
圓光徧暎山谷
詳載絳州兵椽王
士詹記。
****唐道義
浙東三衢人
開元初
臺山掛錫清涼寺
鬻院。
典座職。
負薪樵。
不堪勞苦
而每織竹鞵
貿
有力者代之。
時披納衣出遊
東北行可五里所。
老僧楞伽山下
氣貌古朴
神情澹雅
童子
隨後
其實於義未甞識也。
忽呼名童子覺一
使邀義
就寺啜茶
相與入寺。
徧閱諸院。
見大閣三重
上下
九間
黃金色。
輝耀奪目
既而老僧謂義曰。
山寒
住。
可蚤還也。
唯諾辭出
僅百許步。
回顧其地。
莾然
山林也。
大曆初
上疏言狀
詔即其地置金閣寺
以十節度貲費
西域沙門純陀都料
蓋造寺成。
仍詔賜不空三藏焉。
****唐三刀師
廬陵曹氏子。
伯連也。
剛毅而心柔善
金剛經
經卷
每以竹筒盛而佩之。
自誓畢生
娶。
天下方以安史之亂
所至不寧
江南尤甚
公元772年
七年
十一月廣州呂大夫叛。
刺史劉寧
洪州
會府路嗣恭徵兵三千人
番禺
於是伯連在選
中。
呈閱
又差充行營小將
伯連患之。
遂亡命。
府即
諸處要害捕逐
尋獲於州之洋口。
械送州處分。
命斬於朱木橋。
三斬刀刃不入
寧怪而問其故。
曰。
怯懦
使從軍
或恐剉衂威武
所以逃也。
然而
不入不自知
果何說也。
無乃金剛經之力歟。
問經安在
答曰。
被獲時。
失墜於數百步之外
遽令求而得之
竹筒之上有刀痕三。
歎異聽為
僧。
世號三刀師
𨽻名郡之龍興寺云。
****唐智鐙
不知何許人
薙落𨽻業荊州天崇寺。
素學
尼。
尤日以金剛般若經自課
貞元中。
遇疾死。
七日
甦曰。
初見人。
衣冠王者
吏卒坐堂上。
鐙至降階
貌敬甚。
延之堂上
相賓主。
坐定因曰。
和尚有誦
公元633年
功德故。
特與延壽十年
宜復進脩以斷輪轉
鐙問
僧中以薏苡仁
為食後藥石。
是否
王曰。
此於律無之
鐙曰。
有正非正開遮之條如何
王曰。
後人所加。
佛意也。
鐙竟不知所終
****唐普明
不知何許人
素業禪定
尤能舉唱宗乘。
以啟
群類
大曆初
受請居胙縣之河上蘭若
學者螘慕
檀越之以財施者。
盈門
右僕射義成軍。
滑州節度
使賈耽
久惑鉛汞之術。
沙門不加敬。
及見明。
則下
避席再拜
將迎如禮。
因以州之龍興寺延之。
其道
公元792年
法之盛。
一時冠。
貞元壬申。
閏十二月十日。
奄然
公元794年
滅。
火化舍利
起塔其寺。
後。
十年趙宋受周禪。
西討
劉旻
滑人柴清者。
號材勇
使覘師晝伏夜行
以避
巡邏
而常若明以導其前者
卒達國境
無他
則亦
明之靈蹟歟。
蓋清於鄉里每拜其像。
固然爾。
****唐自覺
博陵望都人也。
幼從開元寺沙門知欽出家
公元757年
至德二年
試經獲度。
受具戒。
復習經律論於靈
公元766年
壽縣之禪法寺
研玩九年
皆臻閟奧
大曆元年九月
徙居平山縣重林山寺
清溪白石
誠得隱遁之勝。
袒肩跣足以遊。
掇蔬拾橡以食。
虎狼交跡勿恤也。
五月
節度使張君。
旱暵造山。
謁覺禱雨
隨禱輒
霑足
張君由是事之勤恪
鼓鑄大悲手眼觀音
四十九尺。
蓋以表平生所發四十九願也。
始結小庵
其旁以舘。
傭徒𨽻。
後遂拓之以成大寺
正今所謂
大悲者。
覺甞夜稱佛號
至三鼓。
見金色光三道
燭地
彌陀觀音勢至空中
佛獨伸臂摩覺頂。
公元795年
且呼覺名字曰。
當利守志無悛。
貞元十一年
月之望。
又聞神人報曰。
師必於今歲入滅。
其年六月
十三日
果卒於大悲寺
十三年四月十八日
遷神
葬於寺南。
五季顯德初
泉府治其象以資國用
熾炭從事而工遽踣。
至今像猶胸頂穿穴
受禪
完備如初
公元797年
唐天竺僧
亡其名。
韋皐武子三日
其家飯僧
堂上
姆抱徧求祝願
有天竺僧
獨謂其父。
善視
之。
異日必能樹功西陲
進位北闕
韋氏門戶
賴之以
興起焉。
其父因問故。
曰兒前身諸葛武侯也。
武侯
昭烈漢統
而蜀民德之。
感念之至。
而識乘之生遂
君家
君家之福。
宜與此兒相似也。
武侯既有
於蜀。
則今之來者將享其報。
蓋吾佛所謂業緣者是
巳。
其父心以為然。
後臯用張鎰薦知隴州
李楚琳
臯即帥鳳翔朱泚誅之。
易名奉義以旌焉。
加臯
公元784年
禮部尚書
興元初
徵為左金吾衛將軍
貞元中
尹成
南蠻吐蕃入𡨥。
屢立戰功
封南康郡王
進位大尉
貴顯於蜀。
則僧之言。
果信弗誣。
****唐無著
永嘉人也。
少稟志操
自出受具
即習大乘
無少怠。
遊方京師雲華寺。
澄觀法師
研究華嚴
公元767年
通暢法界之指。
凡諸經論
莫不弘闡
大曆二年
討勝
五臺
駐錫華嚴寺
時五月
坐夏堂中
啜茶次。
見老
僧貌陋甚。
袒據北牀
問曰。
子從南方來。
所持數珠
一觀
著遽授之。
轉盻間失老僧所在
著心以為異。
曰。
昔有覩石臼木杵於此
而終獲入聖寺者。
我其庶
幾哉。
間登般若經眺望
吉祥鳥。
翔舞虗空中。
蒨絢
鼓翼趨東北去
明日白光兩道穿戶入。
朗照
寺內。
久之而滅。
同房法等。
祝曰。
若果菩薩垂意者。
再發。
果發如初
獨往金剛致禮
倦而假寐
石上
三聞叱牛飲水聲
寤覩一翁
形服古朴
著起執其
手。
何從來。
山外求粮來。
曰居何地。
臺山
翁問
著。
何為在此。
久聞金剛窟。
隨喜來耳。
曰師欲
困睡耶。
請就所止啜茶
相持東北行。
精舍
翁扣
門。
呼均提者三。
一童應聲出。
年可十四五。
髮齊眉。
短褐纔及脛。
翁授之紖使先牽牛以入。
直升堂坐
揖。
著坐其傍。
童子畢。
又進酥酪
雋永
咽之神
澄爽
棟宇牀座器用
金玉遲象玳瑁物。
其華
瑰瑋
槩非人間世也。
翁問著所營治
大小二乘
染指而巳。
然則初出家心將何求。
務求大乘
從初心所求即得。
問齒臘。
曰三十一矣。
師純
如此
自今至三十八。
福根德芽。
茂殖於茲地矣。
起謝著曰。
吾老倦欲偃息
師可去。
請留一宿
師有二伴待歸。
可留邪。
且師執情未盡
故欲留耳。
以為執情在學佛者所當盡。
而伴亦安敢顧戀乎。
曰持三衣否。
受戒來持之。
曰又道執情當盡。
竟起
揮手別。
著方趨出
翁曰。
聽吾一偈
即唱曰。
一念淨心
菩提
勝造恒沙七寶塔。
寶塔究竟碎為塵。
一念
心成正覺
呼均提送著。
且拊著背再。
著偕童子
至金
剛窟前。
童子曰。
此寺何名。
童子曰。
以為此窟何
名。
著曰名金剛
金剛下有二字
師能憶否。
無乃
般若字乎。
童子莞然曰。
此正般若寺也。
復唱曰。
上無嗔供養具。
口裏無嗔吐妙香
心裏無嗔是真寶
無染無垢真常
忽然俱滅
迴望嚮遇翁處。
白雲
荏苒
湧出尋丈許。
五彩霓。
菩薩獅子
上。
而諸菩薩圍繞四散
頃之白雲東方漸蔽沒。
復見時。
汾州菩提寺主修政等六僧。
亦詣窟禮敬
而適與著會。
著問其所得。
但聞山石振吼如霹靂
聲而巳。
因為陳述上事
六僧悵惋
尤知罪障所累
云。
隱居山中終其身。
元和中
門人文一追狀其事。
行于世。
****唐法照
長慶間
每見於陜府閭閻中。
口剌剌。
若有所
持誦
金剛般若經也。
一日避雨逆旅過中矣。
度不
可以分衛
因遣童子
彘肩於市。
熟烹薄切
胡餅
上。
捲食之。
須臾皆盡。
傍若無人
見者怒詬。
以為非法
少年甚欲歐之。
夜照入室閉戶
持誦如常時。
頃之
明達屋壁
香氣充塞庭宇
而或相率羅拜於前
謝罪
照終趺坐不為動。
****唐守素
性高介。
與人不變窮達
京兆大興善寺
歷歲月。
未甞出戶
法華經滿三萬七千部。
狢子
夜則馴擾聽經
烏鵲午則就掌取食。
寺庭青桐
株。
蓋素所手植者。
夏月清蔭扶疎
可愛
元和中
大夫之尋涼避俗者多。
於此寺桐忽發汗
如墨潘滴
瀝。
飄灑衣服
不可澣濯
遊者患之。
素祝之曰。
我培
擁汝。
而汝如此
我且伐汝矣。
汗遂不發。
則素之志。
易量耶。
****唐會宗
姓蔡氏
荊州人
少𨽻公安出家薙落。
長慶
初。
忽染瘵疾
施藥石。
莫足療。
中痞外瘦。
衣食
自勝
發願
畢世金剛般若經
以祈生善趣。
至五
十過
夜夢有人使開口者。
開口
出髮喉中千餘
莖。
又夢吐螾長寸許。
閱月遂愈
****唐鑑空
姓齊氏
吳郡人
始名君房
世儒者。
讀書通大
意。
不務記憶
著述中時病尤困。
家貧
干謁吳楚
侯。
無所遇。
得錢盈貫
疾作
盡費以醫藥
然後愈。
元和初
錢唐
屬歲大侵
念丐午飡天竺寺
至孤
山寺西。
則餓困不能進。
湖堤上。
雪涕長喟
俄有梵
僧笑其傍曰。
師秀才
旅遊趣嚮亦足未。
於是空聞
呼之異也。
而疑之。
姑應之曰。
足矣
且師呼法師
誰歟
梵僧曰。
曾不憶誦法華經洛京同德
乎。
空曰。
吾生年巳四十五矣。
足跡未甞一印洛京地
又何知夫同德寺哉。
曰子方且飢火所燒。
不能
知也。
探囊一棗如拳許。
曰此吾國所產。
上智
之。
了知三際
智則僅了前生
掬水嚥之。
遂枕
石而寢。
寤則洞憶同德講經事。
昨日
即問曰。
震和
尚安在。
攀緣未斷。
再生蜀中為僧。
今則斷矣。
曰神
上人安在
宿願力故。
揚化無佛法地。
悟法師
在。
曰渠甞於香山石佛前發願。
以為苟不證無上
菩提者。
當為武士
以紓國難
今聞巳仕為大將軍矣。
梵僧復語空曰。
當時儔侶併我與子凡五人
就中
解脫者。
惟我耳。
三人雖未出生死。
而猶以進脩
不致下劣
獨子以廣說異端獅子座上。
疑悟學者
使於空理。
妄起分別
且怠於律巳。
或缺戒珠
果報
然。
無足恨者。
空遽拜曰。
和尚慈悲
垂哀救。
梵僧
囊出一鏡
背面瑩徹
曰夫世間貴賤之分。
人生脩短
之期。
佛法盛衰興替
覧此可知也。
一覧謝曰。
謹佩誨飭
梵僧仍納鏡囊中而去。
十許步。
失所
往。
是夕投師落髮靈隱寺
受具參方。
行益孤峻
公元827年
大和元年
洛陽龍門天竺寺
河東理說其事。
空偶曰。
我壽至七十七。
臘三十二。
持缽乞食
餘有九
年。
死後則佛法其衰乎。
理詰之。
不加答。
乃索筆題
經藏北垣曰。
一沙衰洹河沙
兔而罝犬而拏。
牛虎
相交角與牙。
寶檀終不滅其花。
不知所終
****唐定光
出家𨽻成都福感寺。
即俗所謂大石寺也。
阿育王舍利塔在焉。
始塔在寺西南
天寶之季。
章仇
兼瓊來為長史
劒門
一人長丈餘。
持戟遮馬曰。
福感寺護塔神也。
聞公捧檄視郡事。
故此奉迎
小事
欲以訴公。
惟公其幸聽之。
塔所處地未極
善。
請遷之東北四十二步。
則可爾。
下有大石
願勿
掘也。
許諾
到郡纔數日。
即以所見
府主
議遷塔。
命先掘地。
果得大石
不可動。
鑱鑿之。
輒復平滿
故。
於是遣胥卒。
夜候其旁。
白彘數十
以喙擁碎石
鏨鑿處。
隨以舌䑛。
堅剛如鐵。
固非人力比也。
遷塔如神所訴。
而寺以石名。
武宗既廢教。
光反儒服
宣宗立法愈益振。
光獲歸寺。
力起頹弛
尋募赤
金萬餘斤。
大鍾
鼓籥之次。
忽有煙焰五色如虹蜺。
分兩道出塔相輪上。
荏苒空界
觀者訝之。
****唐法相
姓俞
吳之長水人
七歲
師使習誦法華
僅三
閱旬浹。
通徹全部
視諸兒卓異
大曆中
具足戒
公元776年
京師安國寺
遂復該綜毗尼部文
十一載
有成緒。
及歸。
從之學者如市。
郡太守奏置戒壇
開元寺
就推相。
充寺綱管。
既臨壇且為眾依止
恒施
白衣歸戒。
漉水囊。
所至輒用
平生未甞畜長
所坐
公元841年
之地。
每有烏棲止。
驅之不去
會昌元年二月十日
弟子清濬清高等曰。
吾其逝矣。
累足右脇而臥。
聞天晝鳴
夕覩瑞光
壽八十九。
臘六十九。
是年
公元893年
月。
遷龕塔於來蘇之原。
後唐景福二年
弟子
與義
州剌史曹信。
大理司直方將重治其塔發之。
見遺
骸若銅色
舌若芙蓉
齒全四十二。
香湯熏沐
用其年
五月二十五日以葬焉。
****唐法正
江州開元寺
專業金剛般若經
日課
七過
未甞或間。
長慶初
疾暴卒。
復甦云。
有人
至一所。
官府者。
王服衮冕坐殿上。
問正曰。
在生
何所脩習
正即以經對。
王遽揖以升殿
命設高座
使
登之誦經
發題
王瞿起立
侍衛合掌堦下
考掠
榜擊訟諍之聲頓息
及誦至七過而罷。
則有蒙被
而往善道者矣。
然其讙呼鼓舞者相擁也。
於是
公元742年
王謂正曰。
上人自今日。
整得三十年
享壽世間
幸益
加習持。
以臻果位
遣使送。
正還前阻一穽
俾正俯
窺之。
忽推墮其中
竟獲寤。
正後果逮八十餘歲卒。
****唐亡名僧
甞客東京佛寺中。
出錢使淨人以沽。
寺眾
怒謀辱之。
或曰
無庸
第當不與之飲可也
頃之淨人
以瓶𢹂酒歸。
眾奪瓶碎之庭上。
酒著凝結不流
其僧遽以他器承之。
酒入器中無小狼藉
其僧因飲
自若
或問何術以致此。
始辭不知
固詰之。
則曰。
持誦金剛般若經
必先則聲融暢
無所得
飲則反是
吾茲欲持誦故。
敢以煩淨人
諸君見怒。
則吾以為不得飲必矣。
而偶如此
其將亦經力致之
歟。
雖吾亦不能知也。
駭然而散。
****唐監源
未詳何許人
至行
循持律範。
表率
季。
不徒為言說而巳。
然尤融貫華嚴
每講則盈席皆
士大夫
時號勝集
倉廩之中。
所積纔數百斛
而沿
夏涉
晨鬻午齋之饋。
日給千人
未甞匱。
非冥有感
能爾乎。
所居之寺多異徵。
慧觀禪師
寺之耆德也。
云。
夜必見三百餘僧。
持蓮鐙歷歷凌空而去。
開元中
冀公崔寧
疑其妄。
信宿山中
以候。
仍預禁山之四
旁三十里毋作火。
初猶無所覩也。
三日之夜。
見百餘
鐙現空中
復現光之赤色千餘尺。
於是冀公蹙然
作禮
未曾有。
俄而間出金色手。
七尺許。
二菩
黃白色。
閃爍正視
明日之晝。
一鐙現庭上。
太陽爭輝
玻璃山約三里
寶珠一顆
徑一丈。
可愛
西嶺山門上。
大虹橋。
橋上梵僧老叟童子
間出二炬
空中交相往來
送迎狀。
其下兩兩
立四菩薩
通身雜色光。
高六七十尺。
標榜寺額
於大松林
後作篆書三學字。
又一鐙爛然下垂二繡
帶。
夜出山東林之間。
方中
金銀二鐙。
照知
法師墳側。
奇特事也。
南康王韋臯
每歲三月
寺設三百菩薩齋。
中令白敏中
既為繕治眾宇。
且盡
公元854年
疏其靈跡以聞。
大中八年
詔改頟開照
東川毗尼
之學。
卒推源之宗主云。
****唐惟忠
出家
𨽻居成都[郫-卑+((白-日+田)廾)]縣之法定寺。
行堅謹。
素為鄉里敬服
寺舊有浮圖
聳峻
一日雷霆
驚。
昏霧擁蔽
浮圖中心之木。
忽爾自出旁地
正亦
不知何以致然也。
先是寺之彌勒像。
靈應異常
忠因
禱扣。
以為浮圖者。
諸佛菩薩舍利所託也。
天龍神鬼
所宜呵護
而忽動搖如此
世間妄議所從發。
謗法
之罪。
所從得矣。
是故菩薩捨身命。
不使眾生受謗
法罪
惟願大士加被焉。
久之其木復處浮圖如常
時。
雷霆昏霧之變。
無異於昨。
或見四神人。
身與浮
圖齊。
扶掖其木者。
豈非忠所感邪。
忠竟示滅于寺。
****唐靈幽
不知何許人
上都之大溫國寺。
暴卒
甦。
遂往豪州鍾離寺。
考求金剛經碑本
然後審知
行者
皆欠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一節
因奏朝廷
添上之。
且頒之天下
蓋其初入冥。
所謂閻羅王者。
問幽平生何所專業
答以誦經
使誦之盡一卷
王曰。
善則善矣。
然猶未甚善也。
乃語以所欠之文。
且曰。
公元856年
汝壽十年
可趣為作前事也。
奉命不敢違。
****唐惟恭
荊州法性寺
迭宕無行
然於金剛
若尤謹持誦。
同寺有靈巋者。
跡相類。
人以二害呼之
一日巋偶出。
去寺一里所。
遇六七少年
容貌頗都。
被亦華潔。
手執樂器
龜茲部。
問巋以恭所在
巋疑
必至行香
且欲知恭處也。
即語之不敢妄。
翌日
迴寺始及門
聞鍾聲曰。
恭卒於昨夜二鼓時。
推此則
所見少年
天樂以迎之者
使恭平生壹務於善。
誦經之力。
豈止生天而巳哉。
於是自爾感悟
其所造詣
未可與恭同日語
****唐遂端
張姓
𨽻業明州德潤寺。
平生專以持誦
公元861年
華經為恒業
咸通二年
趺坐以逝。
頃之蓮華青色
出其口者七莖
近遠爭覩。
以為希有
葬之東山
屢發
光影
及二十餘年。
眾復啟其封而視之
顏貌如生
是迎歸其寺。
漆布
奉安真身院。
寺即吳太子
太傅都卿侯闞澤讀書堂也。
德潤
字云
****唐智辯
勤學記憶
聽釆入神
所領寤非可以情識
造。
講演音吐溜亮
辨析切剴。
然而下相依之士。
莫或至。
獨嘆曰。
吾誠斷佛種邪。
柰何於人無緣如此
宿德過而教之曰。
子宜賸作餅餌
林野鳥獸
集地。
旦暮散擲。
且祝之曰。
願於來世為我法屬。
得至
菩提
於是如其言。
訖二十年不一日廢。
闡化
開元寺
致眾千數
較其齒纔皆二十。
宿德之教。
果驗不誣
****唐寗師
岐陽人
寗姓也。
時習呼其姓。
亡其名。
昭宗
初年
寗甞於所居暴卒
三日而甦。
眾驚問之。
乃曰。
入冥矣。
始見吏坐曹
世官府。
遽謂我曰。
和尚有
壽而無祿柰何
即撿其籍曰。
有乾荷葉石耳
命隷
導之歷攬。
於是至一所。
門榜李克用
寗窺之。
一眇目黑龍
鐵柱上。
一所朱全忠
青毛
額虎。
鎖繫
而前有血肉狼藉
如噉物狀
次曰王建
一白兔。
臥金牀上
次曰李茂貞
見數女侍
一王
冠冕坐。
楊行密陰蔽莫之覩矣。
因以問導者。
者曰。
將來之主也。
餘處皆黯然深窅
不知所往。
還。
而吏乃使歸。
且戒之曰。
但多轉誦功德經
寗詢何
經為功德經。
金剛般若是也
事傳岐帥。
惡其惑眾
聽。
禁之甚嚴。
後卒驗無小異
世稱寗入冥和尚
荷葉
以壽終所止云。
****唐法藏
鄜州寶臺寺
資性質朴
幹材
甞於葦
募緣
伽藍一區
堂殿偉麗
鄉里皆歎。
以為
不可及
暴卒而甦。
繕寫金剛般若經
加勤於舊。
旦暮不輟
問之則曰。
吾死時正夢寐
梵僧
語我。
起造固善。
功德不可量。
然而互用三寶
柰何
發露以從懺悔
又勸書寫讀誦是經曰。
不徒
消罪。
亦足延壽
是以不敢忘也。
後一百十歲而終。
****唐神智
姓力氏
婺之義烏人
師事雲門寺沙門
孝薙落。
年十二。
日中一食
持誦大悲心呪。
精厲
會昌滅法。
雖易形服
志操不小變。
大中初
教門
復興
乃遊諸暨
築室以事禪燕。
仍祝水以療疾
近遠求者。
多獲効。
於是施子日至
而眾以給。
未幾
京師
相國裴休
甞夢一僧
久能憶其貌。
及見智。
夢中者。
敬愛之。
且其女為物所憑。
狂寱莫治。
祝之七日頓愈。
裴公因以其懿行偉績聞上。
寺額
大中聖壽
復以神䇿軍所鑄鍾一口
天后綉㡧藏
公元886年
五十卷賜之。
而殿扁則公手書者。
光啟二年
二月終。
壽六十八。
臘四十八。
於邑南山
****梁鴻楚
字方外
姓唐氏
永嘉人
幼從表兄弟
出家
龍宮寺。
受具
回鄉里。
州將朱襃
知其名。
欽挹之。
唐大順中
請以城南大雲寺
委楚修治
居。
詔許焉。
於是楚裒施率工。
追還舊觀
乾化初
吳越
錢氏
召楚於錢唐龍興寺
臨壇開戒
且奏賜紫衣師
號。
楚以凉德不稱其服。
力辭。
詩人鄭說高其義。
贈以
篇什
楚於法華經尤所通貫
其集眾講演
凡五十餘
公元932年
座。
又甞剌血繕寫
以充供養
長興三年
蓮華產於
講堂之中。
重跗複蕚。
香氣芬郁
六月五日夜
行道
誦經
頃之侍者但覺聲微鐙暗。
就視趺坐而逝矣。
壽七十五。
臘五十二。
****石晉法本
天福中
僧有坐夏襄陽禪剎者。
而本亦在
焉。
解制
其僧謂本曰。
出家鄴都西山竹林寺
寺前石柱標準
他日有暇。
無惜見訪
一擊石柱
則某必奉迎
久之本果如約
往至鄴都
徧求所謂
林寺者無有也。
或謾指一處曰。
古老相傳
以為此有
賢聖棲止
然亦空名
無實跡。
復何必以自苦也。
石柱峻拔
獨念曰。
昔其僧固有以教我矣。
一擊
之。
風雲四合
只尺無所覩。
少焉開霽
樓臺突兀
巳在山門下。
頃之
僧從內出
相與道故舊。
喜甚
遂握
手歷階登秘殿
尊宿坐大榻。
顧問再三
備述
交契始末
尊宿曰。
留一即去
食畢。
本乞住。
其僧
尊宿不可
遽別
罔知所之
讚曰。
「竪為三際
 橫為十方
 中有一物
 不可測
 從本以來
 光明洞達
 佛與眾生
 無小懸隔
 於此乎感
 於彼乎通
 彼此相涉
 如太虗空
 虗空湛然
 孰分彼此
 乃至感通
 其理亦爾
 當念入滅
 當念出生
 勿於善惡
 而起現行」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