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唐昙良 (自动笺注)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三
淛東沙門曇噩
精進
解科(三)
****唐曇良
生潞之氏。
年逾志學出家
大論識者
賞音
入京住真寂寺
仁壽詔送舍利亳州開寂
寺。
寺與老君廟相去不遠
於是置塔而葬焉。
卒年
十餘矣。
****唐智嶷
姓康
其先西竺居人也。
後居襄陽
十餘世矣。
性敏於佛事法華諸經。
不待師授。
純熟
如故習。
昉薙落即通大部
仍傳慧遠十地
進具
後。
入關住靜法寺
仁壽置塔于瓜州崇敬寺。
嶷卒以
禪悅自老
無所事於世俗云。
****唐靈璨
懷州遠公門人也。
遊學鄴都
蘊正理。
地涅槃備經講授
儔侶十人
遠公入關
大興善
公元597年
寺。
開皇十七年
詔補眾主。
淨影寺
仁壽置塔詔送
舍利懷州長水寺。
頃又送澤州
古賢景淨寺
起塔
澤固遠公生地
初至州治
閱旬浹間。
十八種相
前後迭起
後璨復徙禪定寺
唐武德初
卒於所住
春秋七十。
****唐海順
姓任氏
河東蒲坂人
幼孤
事母孝。
年當志學
始從沙門道愻出家
誦習勤敏可愛
登具後。
持守
潔。
尤勇務定業
以為三輪之中。
口過特甚
緘默
不言
却掃蓬扉匡坐而巳。
棲巖寺沙門
神素性嗜
幽棲
學專大論
荷帙諮參焉。
然其徒頗眾。
鑽仰
尤多
順上請意其微有厭色
退而歎曰。
陳亢
一得三。
今亦得二矣。
素曰何謂也。
一則見忤容。
則聞妙義
素慚
從容言於素。
順也曠劫深尤
賢聖
周旋五趣
莫能自免
致生茲穢土
此凡
未能出有欲河。
無為岸。
不由心駒失轡而晦沈
坑掐者乎。
涕泣濡襟。
又曰每念二輪交轍息駕
六道長驅
思歸無路。
所賴生得為人啟期亡憂於
貧賤
出家弘道僧度不易公侯
順今兼之
一何
慶。
且以大冥之室。
仰屬傳鐙
雖不面奉如來
幸遇
法師耳。
不量短梗。
輒揆深源。
願即賜以明珠投之渾
浪。
一生有獲千載無恨也。
素曰敬聞君子之志矣。
後累更僧任竟罷法席
未幾
致書沙門道傑
禪理
有答俱不錄
且作三不為篇。
一曰
我欲
偃武脩文
身死名存。
研石通道
祈井流泉君肝在內
我身處邊。
荊軻拔劒。
毛遂捧盤。
不為則巳。
則不然。
將恐兩虎共鬪勢不俱全
永絕今好長存來怨。
是以
反跡荒徑。
息影柴門
其二曰。
我欲剌股。
錐刃懸頭
梁書臨雪。
彩牒映螢光
一朝鵬舉萬里
鸞翔縱任
遊說
君王高車反邑。
衣錦還鄉
恐鳥殘以羽
折。
由芳籠飡詎貴鉤餌
難甞。
是以高巢林藪深穴池
塘。
其三曰。
我欲衒才鬻德
入市趨朝
四眾瞻仰
三槐
附交。
標形引勢。
達名超。
箱盈綺服。
厨富甘肴
諷揚
泫管。
美詠歌謠
將恐塵棲弱草露宿危條無過日且
風朝
是以還傷樂淺惟知苦遙。
格言彝訓
公元618年
盡述
武德元年八月十五日
卒于所住寺
春秋三
十。
先是沙門行友與順厚善
順每垂戒勗而友作息
心論以對。
沙門慧本甞約順遯去。
不果
順言
則茲然其悅義敦舊如此
****唐智琚
姓李氏
新安壽昌人
父褘梁散騎員外郎
始聽坦師釋論。
次聽雅公般若論。
又聽譽公三論
二十七。
即就敷楊辨無礙
所知識。
及坥將迎
五部大經囑累。
聲譽載隆。
玄素攸仰。
甞謂入室弟子
明衍曰。
吾以華嚴大品涅槃釋論四部義疏
付囑
公元619年
汝。
再三握手忽然而終。
常州建安寺
武德二年
六月十日也。
窆于毗壇南寺之舊兆。
衍姓丘氏晉陵
名族
****唐曇瑎
江都人也。
學精成實。
兼通涅槃大品諸經。
坐法筵。
徵難蜂起
學者憚焉。
帝居晉邸造寺京師
延瑎居之。
內史蕭琮昆季
屈禮受學
以德服人
如此
仁壽末
詔送舍利熈州環谷山谷寺
獲瑞
應焉。
不書別錄也。
****唐法侃
榮陽鄭氏子也。
幼𨽻泰山靈巖寺出家
登具
之後
淵法師
研究十地地持之旨。
齊曆告終
周廢大
教。
南度建業
隋既平陳北止江都安樂寺
曹毗
士為解攝論。
當侃覆敘。
自聽之。
每於隱義
必合
掌稱善。
隋煬居晉邸出鎮楊越
召住日嚴俄而退
歸。
棲心止視匠物弘多
隋仁壽初
詔侃往宣州安置
舍利
未幾
又往黎州皆獲瑞徵
具如別錄
國初詔選
大德
統攝僧尼之任
而侃以儀矩恬肅預其數。
公元623年
徙居興善寺
武德六年十一月卒于寺。
壽七十三。
葬京之東郊
侃少服紫石
至是遂發疾
醫者教以益
猪肉壓之。
侃曰。
人生必死。
寧得爾耶。
其堅護戒足
如此
****唐善胄
瀛州淮氏。
辭俗。
鑽研六論涅槃。
齊亡南奔
陳境。
時屬荐飢
莫之行丐
得一餅粗延喘息。
以致
羸悴
見者忽之。
至一寺。
方講即入往來論義三番
高座不能對。
飲氣而殂。
胄始不知也。
他日造則見治
喪具
問其故乃曰。
法師昨為北僧所難而死。
胄寤為
巳遁去。
後過他講。
亦如之。
連斃三人
發聞吳越
北歸
遠法師
京邑淨影寺
覆述。
竪義鋒銳
不可當
玄侶盈千。
莫不歎服
制涅槃疏胄輒命筆
刊削
遠聞戒曰。
吾死後乃可
爾今如此無乃甚歟。
曰。
使法師世則孰知胄者。
尚何脩定哉。
遠從之。
遠逝
詔為涅槃眾主。
淨影寺
開皇末
蜀王秀
岷嶓施利悉營尊像
京師供養
文帝置塔葬
舍利
詔往梓州牛頭山華林寺
瑞應具別記。
太業造
寺。
應選命俄住禪定
弘業夙疾作。
法席之盛
不減於舊。
未幾
良差胄曰。
吾其能久乎。
或問其故曰。
老而死理數然耳。
十三年欲反元所住寺
不許
公元620年
取土窒口。
眾懼許之。
武德三年八月
終於淨影寺
七十一。
胄初臥疾間。
謂其門人曰。
平生正信
用心教門
未甞怠。
其生淨土必矣。
戒掃汛房宇以俟。
起坐合掌曰。
世尊來也。
侍人曰。
安置世尊坐。
懺悔慙愧狀。
良久曰。
世尊去矣。
鞠躬送客者。
不復語卒。
葬于城南韋曲北崖
弟子慧威嗣。
大總持寺云。
****唐慧覺
齊之范氏子
素明華嚴十地
榮名遠著。
門學
成風
大隋闡隆像法
詔置武德寺於并城之南澤
文皇相周之時。
躬履鋒刃
失捷逃難之地也。
以覺
慧解彰。
聞詔居之。
受請高陽眾盈千餘
地隘莫容。
施主為造大堂
不日而就。
陞座竪義
聞者愜寤。
著華
十地維摩等疏。
并纘義章一十三卷
行于世。
武德
三秊
獫狁南侵
時小恙。
謂其門人曰。
吾去矣。
門人
曰。
虜𡨥阻絕人路。
去將安之。
生死道長明當別矣。
乃悉出所畜。
飯嚫其眾。
正念泠然逮且而化。
春秋九
十矣。
****唐道顏
定之李氏子也。
初以涅槃十地從遠公學。
開悟尤多
入京住淨影寺
仁壽置塔。
詔送舍利
桂州以葬道遠而俗鄙
佛事無梗顏之力也。
****唐寶襲
貝州人也。
出家雍州三藏休法師之弟
公元596年
子。
年十八。
即宗智度論聲動時傑
開皇十六年
詔補
大論眾主。
仍於通化寺
四時開化
仁壽置塔詔送舍
利於嵩州嵩嶽寺
久之
又送于邢州沈愛寺。
靈瑞
別傳
文帝升遐禪定道場
蒙召供養
武德末
卒于
所住。
春秋八十矣。
弟子恭明洪皆善先業
恭於貞
觀初。
充濟法上座
後入弘福知普光寺任。
洪亦入普
知浴事月再浴僧。
志生內院
****唐慧遷
瀛州人
蚤歲落髮
愛翫地論。
負錫求慕郢匠
及見遠公併通涅槃地持百家之說。
每至講授則羣
具敘
齊亡法廢。
南奔于陳。
隋興北歸
從遠入關
公元597年
大興善寺
開皇十七年
詔立五眾
補遷為十地
公元602年
主。
寶光寺弘演
仁壽二年
詔送舍利鄉里之弘
公元604年
博寺。
置塔瑞應別錄
四年又於海州安和寺置塔
舍利
遷於京邑頻開十地
法筵之盛無與比者
禪定道場
武德末
卒于所住。
春秋七十有九。
****唐道
其先廣陵戴氏後。
度江家于無錫
年十一。
吳郡建善寺闍梨
出家
年十七。
入都聽
實論深文奧義
舉莫之遺。
時匠謂其懸日月於胸
中。
注江河於口內
誠當其目矣。
陳亡朋侶彫喪。
歸鄉里之鳳光寺。
化誘如初
後徙毗壇弘業寺。
闡導
公元626年
無替寒暑
武德九年八月
終於寺房。
即以其月二十
三日
窆于扶塘之山。
同寺沙門法宣銘勒碑文
錄。
****唐靜藏
俗姓張
澤州高都人
九歲清化詮禪師
出家
研習定業
具戒後益盡理趣
宗徒有歸。
年二十
三。
鄉里德遠法師京師
會遠卒。
乃徧閱法席
稟經論。
然於攝論十地尤所專志
還住淨影寺
公元613年
導有眾。
大業九年
詔入大鴻臚教授東蕃三國僧並
遵義訓。
武德初
詔以大僕宇文達持節撫河
南。
將行
達以甞受歸戒於藏也。
遂詣藏別求指誨
藏曰。
世界無常
佛有誠誥。
別易會難。
自珍重。
達以
藏言有驗再拜曰。
弟子不反
願師陰加祚祐。
至相
州果為賊王德仁所害。
其子世壽奏請藍田散谷廢
修立度僧二七人
以嚴冥福
帝問。
欲何名世壽以
詢藏。
藏曰。
山上潤玉
下有流泉
可名玉泉寺
公元626年
延居之。
近遠道俗
造山脩覲皆為之發藥
武德九年
十二月入京染時恙。
終于寓邸
春秋五十六。
子道
刪今住終南至相寺
****唐普明
生衛氏
蒲之安邑人
始依外兄道愻法師
家。
年十三矣。
又使為延興沙門童真弟子
性聰
敏以大法為巳任。
負笈周遊
曾無定止
是以經論滿
抱。
儕類厭服
年十八。
開勝鬘起信
登具後。
則專究
涅槃四分攝論。
年二十四。
開涅槃。
三十。
開攝論。
言粹
公元610年
義暢。
學者臻萃
大業六年
詔處大禪定道場名列上
班。
一坐
十八
武德元年
詔住其鄉之仁壽寺
從民
望也。
晝講夜禪
一遵教典
旦日誦戒本一徧。
金剛
若二十徧。
六時禮懺
悉以回向
淨土終身行之。
無所
變。
雕像寫經
不復載。
既而終。
春秋八十有六。
子義淹尤脩潔
能世其業。
蒲阪東原而敬遷葬
樹碑其側。
****唐法周
史失其鄉里姓氏
學於涅槃攝論。
究心
力。
京師曲池之靜覺寺。
地有泉石竹樹之勝。
與同志。
笑譚其間
由是德益蓄而名益起矣。
仁壽
詔送舍利韓州修寂寺塔焉。
周於唐貞觀初
以疾
卒。
時年八十矣。
****唐惠誕
雍州人也。
夙從曇延法師
聽涅槃攝論遂得
其旨。
講授之際。
可觀者。
初住延興寺。
仁壽奉詔
舍利杭州天竺寺坎而置塔。
得一古函。
安葬其中
略無所歉。
誕後以唐之貞觀初
卒於所住寺焉。
****唐辨相
瀛州氏子
早依遠公
十地少林大小
三藏
徧闚其奧。
而於涅槃尤精覈
南遊徐部研究
公元587年
攝論。
披閱毗曇。
名播東壤。
開皇七年
隨遠入關住淨
影寺
弘通侍養
二者俱至。
仁壽置塔。
詔送舍利於越
大禹寺。
靈驗別錄
還京開導益盛。
大業初
詔入
東都內道場。
今上居秦邸教旨召居勝光寺。
晚以素
業所資。
慧門初闢。
追崇淨影
仍就講說
又圖遠形相
公元1101年
敬禮
貞觀元年
以疾卒。
壽七十餘。
****唐道
其先弘農楊氏
大尉震後也。
徙居河東
公元591年
邑之鳴條
隋開皇十一年
甫冠。
遂東投聞喜依真
法師剃落
具戒
遣學涅槃項之往峴頭誦習
華。
因念曰。
經不云乎
所聞寧少。
所解須多。
欲通其要。
公元594年
必俟博遊
十四年
青州何記論師所。
採涉成實論
二年
以為吾論其興矣。
能有始終者。
吾誨其敢
怠乎。
未幾
而記遷化
於是周流齊土
徧閱裝寂安藝
之門而道滋進。
仍依滄冀魏念二師
習毗曇論依道
尚於清河洪該於汲郡
練治成實論
四載
甞與該
公定義謂論有云。
唯一苦受而有三差
此文豈非
一行苦為苦受。
三差者。
正以於一苦受。
而隨情說
三受也。
此是經部師計而䟦摩述以為宗。
可不爾耶
該曰然。
傑曰。
若使果起酬因。
說苦受為樂受
亦可因
成感果。
惡業為善業。
若言善業樂果
善業非惡
業。
亦可樂受酬善因樂受非苦
若言樂受酬。
善因
而體。
即苦亦可善業惡果
而體即惡業
若言
是一苦
情說
亦可唯是一惡業。
情說
公元589年
善。
此中句意覆却例決終是一妨。
茫然
開皇九年
自衛適鄴。
學攝論於林法師
又稟四分洪律師
志念法楞二師
赴隋。
漢王召乃與俱讀婆沙論。
三載
頗窮其指。
甞難念師曰。
若觸空非觸入處者。
亦應識
空非識住處
若以識非分
是識住處者。
亦應觸非分
公元602年
是觸入處。
念公含笑直視而巳。
仁壽二年
受楞法師
十地等論。
于時如智景之大論十力大乘
兩達之
涅槃。
舜龕之律部。
皆萃并晉而扣擊同異
可觀者。
時人諺曰。
大頭難人殺。
文帝晉陽亂。
歸鄉
里。
阿毗曇心地持等。
五六過。
歎曰。
言說之妄。
終無
益於生死
遂依真慧禪師於麻谷思擇觀理。
深入
起。
慧以其宿習所致贊美之。
後約成實安般法尤
發明
徐俾神素法師集諸部之言安般法者。
以利
公元618年
後來
武德元年
或請開十地論。
傑笑曰。
晝講夜禪
志決矣。
即為開之。
凡三十餘遍。
且遣門人二十輩。
公元1101年
化於外。
貞觀元年七月二十八日以疾卒。
壽五十五。
桑泉樊綽素與傑友善
既亡。
二女
忽夢乘空
至曰。
吾生西方極樂土矣。
今來迎傑師耳。
臥病
甞見綽在其旁云。
綽甞為沙門
周廢教遽內室
至是
傑瞑。
眾聞樂音香氣滿空中者。
****唐功迥
姓邊
汴州浚儀人
六歲
慈親口授觀音經
持如。
宿習
十六歲。
釋俗服入泰嶽苦心忘倦
二十五
年。
遂於慧福寺十地勝鬘。
晚撰法華五卷
且前
講演五十餘遍。
至藥草品天必降雨
又制佛地
般若無性攝論論疏
未幾卒。
壽六十六。
未卒之前
靈光連二夜。
見於住室
迥謂門人曰。
願乘此瑞
往生樂土
不食二十日
終之日常汲井亦竭。
殯數日始復舊
****唐神迥
俗姓田
馮翊臨晉人
弱齡舍俗問道四方
廣融三藏而以大論著名
尤善辭章
序引注解
經。
且有文集四十餘卷
行世
每於春首放浪丘壑
結制京寺禁足不出
殊懷簡傲季世之僧傑也。
時人為之諺曰。
大論釋迦迴。
法界多羅一時領。
以其竪義之際。
英俊三五輩別難。
然後總領
公元614年
通之。
隋大業十年
召住禪定寺
貞觀初
詔入鴻臚
大論訓誨三韓僧。
三年遂擁錫遊蜀化偃風草
四年
七月一日遷神于法聚寺闍維昇仙橋南。
弟子
察收其餘燼。
與同學玄究繕塔于終南山仙遊寺
為文以銘究頗才藻未立而終。
****唐智琰
字明璨
生吳之朱氏。
祖獻梁員外散騎侍郎
父珉陳奉朝請
母夫人張氏。
夢升通玄寺塔
相輪
上遠虗空
了無懼意。
遂姙。
琰及生輒異群童。
八歲
通玄璩法師出家
十二歲覆誦法華經
十六歲。
都學報恩寺持法師成實論
條振頴拔
宿慧開發
九歲
歸覲二親鄉里
仍於本寺弘演
辨對如流。
駭歎
進具於京之秦皇延法師
未幾
依大莊
嚴寺爝法師重研成實。
本意得情款。
其功倍矣。
公元585年
至德三年。
二十二歲
朝廷仁王齊。
名德
員。
升高座。
琰居其列。
而折機縱難。
上尤欣賞
公卿
莫不愛其閑雅伏其敏捷
陳亡即東遁虎丘山
且三十載。
其間尚書令楚國公楊素左僕射
國公蘇威投戈接禮。
委使承顏
煬帝在蕃邸出
鎮揚部。
盛招英彥
書幣既至
不得而辭。
俄以疾返舊
隱。
文帝降璽書候問。
季年鋒鏑沸騰
海寓同弊。
公元614年
門人迎出毗壇
十載國朝
天下靜謐
武德七年
公元1108年
州總管武陽公李世嘉公私同請。
貞觀八年十月十
一日
終于虎丘東寺
壽七十一。
其月二十二日
窆于寺之南嶺
常州弘業沙門法宣寺主智峯
等。
樹碑
惟琰平生脩十六妙觀
祈願淨土
行法華金
光明懺悔法。
感應之至。
鑪未爇而煙起
瓶纔空而
水溢
彌陀像。
行三淨業
結會五百人講涅槃法
維摩各三十徧。
觀經一百一十徧。
****唐法礪
其先趙之李氏也。
後以宦遊
家相
則相
產也。
牙齒自始生。
老死皆堅。
完無動搖脫落者。
年十五。
靈裕法師度為弟子
受具後。
從靜洪律師
四分
又聽集恒州淵公大義
故能於開闡之際。
辭吐
簡詣
攻難彌堅。
尤為識者稱賞
晚復遊攬江南
討擊
乃返鄴中開導昆季
隋曆告終
徒侶解散
有唐啟祚臨漳裴師遠迎說法
久之
化風大暢。
昇堂入室者。
相繼慧休法師方以義理之學。
當世
礪與友善
乃因之以著本疏而該博斯稱。
公元1109年
九年十月
於鄴日光寺。
壽六十七。
平生講律
四十餘徧。
四分十卷
羯磨三卷
懺儀輕重
敘等。
門人道爍徇緣衛州
誠亦青藍冰水云。
****唐道
俗姓呂
河南東平人
年甫十四。
負帙彭城
諸師間。
討論奧旨
太尉尚書今揚素見而顧。
謂諸
公曰。
基法師佛法之寄也。
即請於東都闡揚心論。
業初。
著玄章并鈔八卷
行世
五年詔。
慧日道場
義集御駕臨幸
卿大夫
咸在。
諸德推基升座不敢
或先。
中原𡨥蕩。
又鼓錫巴蜀
敦閱大乘
遂約攝論
著章鈔八卷
海寓傳襲
國朝貞觀初
將修疏。
十年
月終于都城之福感寺。
壽六十餘。
時蜀有慧景寶暹
皆宗攝論。
****唐智徽
俗姓焦
澤州高平人也。
年十三出家
依州之
清化寺。
遠法師
聽學偏𨗉涅槃。
勤恪
供僧務。
夜讀章疏
受具後。
敦謹戒撿。
歲開涅槃十地地持
公元611年
維摩勝鬘以為常。
煬帝在御加禮焉。
大業七年
詔入
東都內道場。
久之
兵起徽杖䇿歸鄉里。
行檀盡捐積
蓄。
弗靳。
獲濟者眾。
懷州都督鄖國公張亮
請受菩薩
公元1112年
戒。
且闡涅槃經
夏滿席散
徽亦告終
貞觀十二年
月二十日也。
春秋七十九。
徽極仁孝
昇座所部
析。
輒曰。
大師如是
涕泣數行下。
每謂其徒。
父母
生吾肉身
法師生吾法身
思報此恩。
惟有弘教利物
耳。
舍此莫可為也。
****唐法恭
生吳之顧氏。
初娩有異光燭室。
童年事武丘
聚法師出家
登具後。
受成實於餘杭寵公毗曇於𤣱
公。
建寵將終。
乃付以塵尾託之。
道統
自爾法席之盛。
不減前輩
復遊建康
歷宗匠。
盡祛平生礙膺之惑。
旋軫鄉里
進修視昔有加。
隋開皇中
剌史劉權
公元1111年
山庭
起住回向寺。
國朝貞觀十一年
詔與常州
宣。
同赴洛對楊黼侍燕經筵
賜縑
且留供養
出牧雍州聞而敬慕致書疏。
為戒師。
既發大
心。
仍頒豐施
於是朝野緇素
駢肩而至。
負笈而趨矣。
公元1114年
十四年十月十六日
遷化西京莊嚴寺
春秋七
十有三。
詔加賻贈官給靈輿資費
使弟子慧驡扶護
歸。
葬。
以十五年二月十五日
窆於山之南嶺
則中
書令江陵公岑文本朝散大夫著作劉子翼銘。
****唐神照
姓淳于
汴州中牟人
九歲
隋亂親戚故舊
零替
依賴者。
獨母而巳。
未幾
母亦逝去。
無所
年十二投尉氏明智律師出家
于時海內初定
學徒
雲集
糇粮未充
照巡乞村邑
周給六祀。
勞而無倦
誦法華勝鬘雖久人無知者。
受具聽律。
又往鄴下
法師所。
攝大乘論
一徧無遺
呼之一徧照而
河南一徧照之名。
遂行之。
至今
復依空法師許州
研雜心論纔八卷
為省師疾而輟。
他日開闡通貫
異。
爾後華嚴涅槃成實雜心隨詣略不辭
造像數百
鋪。
寫經數千卷
盡輸所積。
能斷金剛般若經新譯
辭理似少一行
及驗貝本果然
貞觀中
以疾卒于
安業寺。
壽五十九。
****唐玄會
字懷默
姓席氏
其先安定人
祖官京兆
因家
樊川之秘坂焉。
年十二。
精苦絕倫
儀矩秀挺
漢王
諒見而奇之。
特奏出家
海覺寺。
總法師究涅槃
推以覆述造涅槃義章四卷
義源文本時文釋鈔四
卷。
武德初
沙門曇顯開國望。
慈悲寺奏以為
主。
於是引接後昆
弘演此部。
殆四十徧。
性尤謙抑
一隅
但有座席
皆加採涉。
復舊文。
傾瀉如新
誠象末罕儔也。
總法師曰。
何德而能致此入室
子乎。
相法師曰。
經謂後五百歲。
福智者。
其此子乎。
不然
足以大教於今日哉。
嶽法師曰。
此公就我
學俱舍。
欲以同事攝耳。
莊嚴善知識
非此公
而誰。
振法師曰。
此公就我學迦延。
欲以贊成我也。
夫以大道而下問於小術
是非象龍於免徑邪。
八年
詔住弘福寺定業益進
甞夢登無量壽佛
遂像彌陀一座常擬繫念方欲遁之山林以終其身。
挽留請。
開涅槃至諍論魔事作。
因反慈悲寺臥
疾。
見佛來迎而瞑。
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也。
春秋五
十有九。
葬高陽原後於城之西南隅。
塼塔遺骸
供養
****唐僧辯
俗姓張
世居渚宮南陽
梁氏失守
遂入
關為馮翊人
七歲
讀書日誦千言
十歲雖未薙落而
數以升座
覆述維摩仁王二經
獲譽於時
隋開皇初
蘇威度僧三千人
且先試所業辯年最小而所習
淹稔主司善之。
獲免眾試類得出家。
受具後。
從智
凝法師尋討經論
累閱寒暑
大業間
禪定道場
公元1101年
之元
出關弘化蒲虞陜虢間。
甞於芮城開攝論。
者駢擁。
檀越使帳慢其上以容空露。
巳而道士致問。
辯曰。
正法自明
邪風故翳。
道士益欲進。
風起
帳慢
纏結
冠褐
塵盆塞口鼻。
餘人皆莫覺。
大笑散去。
觀間。
翻經舘。
詔徙弘福寺
證義道嶽法師闡俱舍
公元1113年
論因輟巳講而聽之。
出鈔三百餘紙。
十三年六月
十三日
卒於所住寺
時方亢旱
炎曦隆赫
停龕二旬
顏貌明潤
逮葬而雨率土
歡抃
壽七十五。
著攝論中
唯識思塵佛性無性等。
章疏並行世。
****唐道
欒城氏子
年十五。
坥禪坊。
備公
出家
備自十六。
至八十。
弘大論。
名重河間
亮諮
久之
乃蒙遣往封龍山誦經
儔侶三十。
並事禪那
素無淨人
惟亮齒稚位卑
營眾務。
徒跣
積至
七年
承聞瓚禪師盛化并部。
受具
即往從之。
究定
學。
又徙無量壽寺從嚴律師
習律。
自爾專業四分矣。
未幾
侍嚴往石州聽地持論
別為其地之員秀才者。
起信論。
且往呂州聽龕律師講。
而後歸。
唐初詔住
滿師義興寺自常敷唱以振厲
後輩
還鄉里。
其師
備公尚無恙
欣其有所成立而來者覲也。
為建律筵
橫經請益者數踰八百。
分鐙之士。
四十餘人
至今
觀十九年。
壽七十矣。
****唐道
尹姓
世居河東父嚁仕江陵令五人
公元586年
洪其三也。
開皇六年
十三歲出家。
京邑曇延法師
專究涅槃。
覆述通暢
復受地論於願法師傍貫餘經
德器崇振。
文帝崩。
詔居禪定道場
自爾弘演無暇日。
貞觀初
詔為律藏上座
無何
詔任大總持寺主。
公元594年
十四年
寶昌寺。
涅槃之請。
時有白雉訓狎不去
至終弘福寺譯經
證義講涅槃八十七徧。
季年
以疾卒。
壽七十九。
****唐道
姓侯氏
濮陽人也。
七歲丁內艱免喪
求師于
鄉里靈巖寺
浹旬
誦通涅槃二帙。
落髮益加砥
即事講演
及升戒品
旋習律儀
彭城嵩法師
攝大乘論
門徒鼎盛
因於眾中過見推揖。
每令覆講
後隱太嶽凡閱四秋
將詣洛無與偕者。
以時禁不
獨行
但念觀音
旁有皓首沙門
何許來相𢹂入
城。
不知所在
以為冥感所致
避難三蜀多寶
寺。
開攝論維摩
聽者千數
暹法師東海人也。
尤負
才藝
傲視羣眾
造因改容
酬遣總管鄧國公
行臺左僕射贊國竇軌長史申國公高士廉范陽
盧承慶
嶽牧官僚
俱申虔仰。
彭門山久經
廢。
因以習道安居之暇構壞營𡉏。
蔚成淨坊。
盡刻三
藏經典於寺之北巖
玄奘法師
翻譯京師慈恩
寺。
起因校定
兼充正義
奘師深加歎賞
慧日寺
楷法師延請說法
帝城緇侶
得所未聞。
專業涅槃華
大品維摩法華楞伽等經。
十地地持毗曇智度攝
大乘對法佛地等論。
四分律等。
攝論維摩有疏。
公元583年
三秊三月
終于慧日
明年反葬彭門
春秋七十
有二。
****唐普光
史失姓氏
鄉里素事三藏奘法師
勤悋非儕
所及
其智解尤莫可測。
後預傳譯
由是嶷然獨見
頭角
初奘以舊翻俱舍論文義多缺。
因出梵本再譯
以授光。
其義多是西印薩婆多師私所記憶
光為著
公元645年
疏解判。
行之。
且奘自貞觀十九年
終於麟德元年
大小乘經律論。
七十五部。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光所
筆受
十七八。
晚於玉華宮
般若經裨贊之功。
殊甚
****唐道
字玄惲
其先伊闞韓氏。
祖代京兆
子孫
焉。
年十二依青龍寺俗名大宗廟諱
以字行
覈律部。
尤慕上乘
顯慶間
以奘師新翻經論
入內
養。
仍選慈恩寺大德輪番行道
不替于時
世預其列。
東宮西明寺亦以英博召居之。
時宣律師盛闡
毗尼
世輔不敢怠。
編類一書
號法苑珠林
百篇
釐為十帙
以使內學披攬。
著述頗多既而卒。
壽臘
之詳。
史不具述
****唐法寶
久依奘法師
學方譯婆沙論。
寶以非想見
之疑。
請益奘。
因別出十六字入論中遮難辭。
寶白曰。
此固梵本語邪。
奘曰。
吾以義意作之耳。
寶曰。
師豈宜
凡情粉飾聖量哉。
若俱舍之六離合釋義尤以寶
為定。
時光二師之。
於奘師是猶什公之得融叡云。
公元703年
長安三年
義淨三藏福先西明寺翻譯
詔偕法
藏勝莊等。
證義聞譽益著。
****唐道
姓褚氏
未詳何許人
年踰齠齓
出家
受具
後。
遂學毗尼光州岸公
門下
持誦法華至老尤
公元760年
不怠
上元元秊
示疾終于錢唐法華寺
春秋七十
九。
法臘五十八。
****周會隱
失載氏族
素以道德學問
有名京師
麟德
公元761年
二年
詔與西明寺玄則十人
禪林要鈔北門
西龍門
修書所其書蓋集大藏諸經。
精義所成也。
呈。
藏之秘閣
隱亦甞預翻譯
不錄
****周圓測
明敏
新翻唯識論
得時譽。
後講新瑜
伽論。
尤得其指。
二論譯畢。
奘公私為弟子基師
弘闡
使專其美。
而測輒闚竊
以先之而破其情計
然能以法為樂如此
天后初。
詔入譯經舘。
證義員。
大乘顯識等經。
****周嘉尚
蚤從三藏奘師研習諸論。
晚於玉華宮
譯大
般若經
證義
綴文之職。
之疾使悉疏所翻經
論部卷數目
所造功德讀于前。
合掌歡喜以謝。
后初。
詔入義淨三藏譯場
時稱宿匠云
****周彥悰
久遊三藏奘師之門。
貞觀末
譯舘人物
尤盛。
寶之角立
而悰長於著述
沙門慧立
流亞
立甞三藏西域記備言所歷諸國山形勝
道里夷險
風俗美陋。
而悰為之牋釋
行世云。
****周義忠
生潞之襄垣尹氏
九歲
即依淄州沼闍梨
出家
使誦涅槃大經
未幾習復
無小脫誤
時年
十三矣。
年二十受具足戒
深研四分律
旁通十二門
論。
且為眾開演
沼謂之曰。
蹄涔之水。
足以吞舟
之魚。
慈恩基師有聲海㝢
相與𢹂持而就學焉。
五秊
受法無垢稱等經。
百法因明俱舍成實
唯識等論。
高座屢登。
長筵每展。
於是著成唯識纂要。
成唯識論鈔。
法華經鈔。
無垢稱鈔。
百法論疏
平常
必向西北方。
行坐冥心
兜率內院以祈往生
一日
澡漱訖。
望空拜如有所禱。
頃之跏趺諸子
教戒
異香充庭
光影燭室。
合掌仰矚曰。
穢弱比丘
大聖
躬至接引
遂逝。
時年七十二。
****周慧沼
夙業翻傳。
始依三藏奘師大慈恩寺
後從
大乘基師及菩提流志
譯大寶積經於崇福寺
選充
證義員。
****周宗哲
西河平遙人也。
稚歲天資聰穎
尋師範。
三藏奘公
翻經論哲從之。
時歷周星
學窮諸典。
淹貫該博
門下
號得意
啟後又謂之為法江哲。
哲曰。
為謝諸人
為此目殊。
不知法海在乎太原
也。
所指者。
浮丘云。
甞著義例沼法師以其佛位
事喻中。
三點三目
分上下。
勝劣配屬
太成巧誣
豈知哲哉。
****唐浮丘
姓張氏
太原人也。
挺然奇表
慧悟絕倫
博綜
群書
言分雅俗
尤於瑜伽志意加到。
四方學者
造其門。
然訥於宣剖。
深藏若虗
于時哲公方盛有辨
說之譽。
獨知所推。
許以法海之目歸焉。
年七十餘終
所居崇福寺
****唐道成者
不知何許人也。
顯慶中
設席京師
敷弘
分。
採稟之侶。
有同霧市
文綱出澄照之門。
然亦升
入室屢矣。
懷素著述多本於成。
垂拱中
日照
藏譯顯識等經。
詔成與明恂嘉尚證義
後莫詳其終。
****唐恒景
公元648年
當陽文氏。
貞觀二十二年
恩澤出家
初依
文綱律師
研究毗尼
後於覆舟山泉南十里所。
精舍
隆興智者彈師故跡
修習止觀法門
則天稱制中宗纂曆被詔入內供養
尊以師禮。
公元709年
戒法
景龍三年詔許歸山
先甞追召天下行高
僧。
二十餘人
常於內殿修福
至是散齊
仍詔中書
下。
及諸學士等。
林光殿。
送景。
上親賦詩
中書令
嶠。
中書舍人李乂等。
應制和。
江陵道玄奘
以還鄉。
御賜則其榮於衣錦晝行多矣。
著順多義
公元712年
二卷
正法七卷
佛性二卷
先天元年。
九月
二十五日卒。
春秋七十九。
弟子奉葬於所住寺之西
原。
****唐智昇
未詳何許人
懸解二乘
尤善毗尼
然於著述
蓋出天性
每以大藏之目。
雖有聶道真道安明佺等。
所撰晉魏漢等錄。
亦姑以記其翻傳歲月
人物名字
耳。
若其同本異出
以一為二。
以舊為新。
後先渾淆
公元730年
雜濫
則其過不可枚舉
乃於開元十八年庚午
開元釋教二十卷
甄別之至。
遂能江泌女子
之文。
以塞妖忘之源。
後有作者圓照貞元錄。
相去遠矣。
又續道宣內典一卷
靖邁圖紀一卷
****唐圓暉
失載俗氏。
有名關輔間。
為學麤究性相
專志俱舍。
禮部侍郎賈曾好之。
每邀暉談演
若非想見得非得章。
文義號繁難者
則伸暢梗
槩。
莫不曉然
每病古師疏指難
尋乃與聖善懷遠
律師節略注釋
使其徑捷
以便學者
後有崇廙者。
鈔以解焉。
古疏出光寶二師
今獨暉疏盛行于世。
****唐玄逸
姓竇氏
玄宗神武皇帝外父也。
標姿拔俗
學業名家
既廁緇流
披閱龍藏
喟然歎曰。
聖時
遙。
簡編倒錯
一至爾乎。
據古目錄所載。
大小
經律論。
東西聖賢集。
一千八百部。
以校酬其卷帙
詳考音字
總為書三十卷
釋教廣品曆章。
行之
天下
然不富貴所縱。
而能以空寂自治
苟非有大
過人者。
曷足臻是。
猗歟偉哉。
****唐靈㠋
不知何許人
乾封中
西明獲與南山宣公
法席
切問近思
靡憚行役
然所師承
亦莫克定
晚懼
宣意指。
乃復隨宣所講收采
以解刪補
鈔中別號
為記。
又撰輕重訣。
遭世喪亂
遂爾湮沒
哀哉
****唐吳興法海
字文允
丹陽之張氏。
少𨽻鶴林寺
染。
尋訪師友
研究經論
於是東魯之書。
西來之指。
探其源奧。
甞謂人曰。
佛學無他
心地而巳矣。
餘皆
椎輪也。
天寶中
揚州法慎律寺講席
曇一靈一
等。
人共推為顏冉焉。
尤與杼山晝公交善
黑白二徒
林下遊者多從之。
****唐慧苑
京兆人
少師賢首法藏
稟受華嚴宗指。
寶藏論。
四種教。
一迷異執教則凡夫也。
二真
一分半教則二乘也。
三真一分滿教則初心菩薩也。
四真具滿教則初地菩薩也。
如來藏眾生
未甞
不有而能識之者
蓋寡如生盲人未甞識其父母
妻子也。
諸師處判。
或依或違。
且集詁訓二卷
專以音
一家義云
****唐神迴
幼入法流
節行孤峻
寶應間
稱心寺大義
律師
三觀左溪朗禪師殊得天台之旨。
辭章
宏贍字畫遒妍。
真影讚。
法華經文句序。
為世所
貴。
不詳其終。
****唐崇政
太原侯氏子
幼𨽻郡之崇福寺出家
誦經
餘紙。
皆覆習。
時因目之政經藏。
然氣偉神肅。
儀觀
麗。
見者為興起
相國王公縉。
請政弘闡俱沙論歎
剖判之長。
詶答之當。
非他人所可及
代宗朝。
充章信寺大德
不起
終於寺。
春秋五十八。
****唐良賁
姓郭氏
河中虞鄉人也。
風表峻整
識鑑淵曠
永泰中。
參預不空三藏傳度梵本
代宗請為菩薩戒
師。
仁王國經新出。
詔撰疏曲盡經意
有表進上
後有奏乞流行
表詔答等文皆不錄
尋於章信安國
公元772年
二寺演導。
聽者數百人
官供不匱
大曆七秊正月
不空奏請入目錄。
詔可賁先於六年徙居集州
十二
三月十日
無疾枕肱右臥。
終於符陽
遺表上念
誦儀對御二卷
春秋六十一。
臘二十九
闍維灰中
舍利百餘粒。
後置塔於上都城東。
****唐省躬
睦州廬人
然不姓氏所從出。
童年即強
識。
大言高。
耆宿皆偉其器。
從師𨽻業聖德寺
依姑
開元道恒師
毗尼
殊愛其勤謹
晚講維揚
著順正錄十卷
世呼淮南記主。
自號清冷山
沙門云。
****唐神清
字靈庾
姓章氏
綿州昌明人
季孟出家
名清其仲也。
在娠即母惡葷羶
兒時佛像致禮
年十三。
開元寺辯智法師
誦法楞伽維摩佛頂
等經。
司使試所習。
太守喬琳異之。
落髮
則大
曆中也。
年十七。
眾請講法華。
聽者厭服
歲滿慧義
寺如律師受具
尋詣京邑
優文贍學入內應奉
所親
復歸慧義寺演導。
元和中
卒于寺山絕頂
塔其遺身白門蘭若
蓋郪城北郭外。
所謂北山者。
前後著述法華玄箋十卷
釋氏年誌三十卷
新律
要談十卷
亦名清鈔
二宗初學一卷
有宗七十五
法疏一卷
亦名法源記
所以解小乘計五位心心
所不相應無為法體業用於以詳括
故曰法源
也。
識心論。
澄觀論。
俱舍義鈔。
北山參玄語錄
弟子
將嗣。
尤善俱舍起信二論
****唐乘恩
不知何許人
志學尋師頡頏黌肆。
樂於
養。
講習之美。
四方所歸
天寶末
關中版蕩
避地
姑臧
翕然影附
乃自念以差虜之封
習俗易變。
佛法之幸也。
故重撰百法論疏并鈔行之。
示寂
沙門法信稟本道節度使張朝義表進乞使兩街
大德
詳定
詔許之。
仍賜其僧紫衣
本道大德
公元863年
咸通四年三月也。
****唐丹甫
素習持犯之業。
於亘文律師
文即省躬弟子
也。
甫於躬為孫。
會稽誠律範之淵藪
曇一玄儼
唱。
既高而和者寡矣。
及甫聲塵愈起。
邁于前烈
允文者。
又以匠手相之。
故行事之際。
宜甫風能
草也。
咸通末年
門生智章傳嗣至今
****唐慧普
蘄之蘄水氏子也。
出家既謹尸羅
尤以誦
公元817年
涅槃大經
為業。
元和十二年
卜築廣濟山。
以便
治。
其於大經
能盡記憶
四十二卷
或疑而試之。
則果
公元849年
通暢
凝滯
大中三年
集眾跏坐而逝。
入禪定。
子奉全身
塔山香火不絕至今
****唐玄暢
字申之
宣城氏子也。
九齡
即依涇縣
西寺清逸上人
教授經法
年十九。
獲薙落。
滿歲
具於福州兜率戒壇
尤知究習律藏
中之遊厭足
異聞
乃趨京師西明寺從慧正師。
徧討律師宣公
道勝迹。
遂受三學大德之職。
會昌廢教。
眾議上表
以諫。
庶幾上聽停罷前詔
於是兩街僧錄靈宴辯
章等。
共推暢為首
悉錄歷代帝王事。
進奏弗聽。
大中
初。
賜紫伽梨
詔充內外大德
咸通間
詔充追福
首領
總持寺維那
上座
懺悔法。
加佛號一萬
五千併請以本生心地觀一部八卷
入藏。
詔許之。
公元875年
乾符初
賜號曰。
法寶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卒。
壽七十
九臘五十九。
其年四月二十五日
于長安縣高陽
公元877年
小梁村。
四秊尚書禮部侍郎崔沆勒文其碑。
頌德
****唐玄約
正平張氏。
幼入鄉里隆興寺
肄業日誦
千言
落髮
滿分戒。
探尋篇聚。
久歷歲時
玄賾
貫。
眾所推仰
戾止長安聖壽寺
臨壇講律
兼講俱舍
論共四十餘徧。
且著金華二十卷
明論旨。
名重
汾沁間。
北面門人百餘輩。
卒年七十六。
﨟五十六。
維獲舍利
構磚浮圖郡城之西。
****梁彥暉
姓孫氏
東京武陽縣人
襁褓間。
聞父誦金
剛經則喜笑
得意
又其家甞齋僧
磬梵俱作。
即合
掌。
稱曩謨。
年十五。
從師太原京兆洛陽聽習
進具
嵩山少室寺。
頗沙毗尼涯涘
次探經論
必底淵源
其曰。
為善不同
同歸于治。
治則戒定慧也。
入聖機械
此其極致耳。
是故南燕之人。
號為佛子
初寄明福講
百法論。
四海英髦
雲趨波委
常嬴百數
因明百法
公元911年
各百許徧。
滑臺鈔。
行世
乾化元年。
秋八月三日終。
壽七十二。
臘五十二。
****梁從審
公元864年
落䰂江都禪智寺
咸通五年
燕臺
奉福寺受具戒。
乃復徧歷形勝
歸首眾。
法律
公元916年
為下所畏服。
然專誦淨名經。
未甞小怠。
貞明二年
月十八日。
忽構微疾
明日遂卒。
維獲舍利
纍石以
葬筠源。
沙門靈護為之銘。
****後唐虗受
嘉永禦兒人。
既納戒。
負笈習學上都
明論
不怠宣導
咸通中應奉聖節祝讚
仍充左
鑒義
流輩弭伏
廣明中黃巢犯闕
逃難至越因開
涅槃維摩二經大善寺
且以謙雅諸師所釋。
崇福
繁略不中
同光中
遂作義評鈔十四卷
又鈔解俱
論疏賈曾侍郎
沙門圓暉等。
序。
餘若法華百法
識各有別行義章
狷急與世寡合
弟子終無可
意者
自執治食
薪生濕旅吹旅滅。
怒沃之水。
終日不復食。
晚年昏眩每講輒載竺。
以其不為
日光所爍。
爾或譏其慢眾。
怡然不以介意
元帥
錢王行部
至越受出謁
王。
嚮風禮之。
有加。
乾化
中。
度戒召充監壇選練職。
吳越此職自受始。
同光間。
王薦于朝。
賜紫衣。
詔且至受方講上生經疏序有
曰。
洪鑪虗受
受忽置麈尾顧眾曰。
得名無典
乃爾耶。
何謂虗受
因狀以聞。
王歎曰。
此僧之於
公元925年
榮命不可得矣。
其言蓋先讖也。
歲乙酉受終誥牒降
元帥府
天下瓜裂
使者之來必由青州泛海而南。
風波之險。
期月足以達岸。
至是始詢知。
登舟
之日。
正受讖言之日也。
何武肅之能前察哉。
****後唐景霄
丹丘徐氏
始依表公聽涉及守言闍
敷演鄉里
又慕而從之。
資性剛介
狷急少容忍。
人故寡與之合。
然貌殊陋劣
而氣頗悍。
納戒後。
即獎
初學於金華之東白山
時有江西徽猷律師
方自
所業著。
所謂龜鑑錄者。
行世偶領徒到寺。
適值
霄講持犯篇默聆其說而歎賞久之
由是而愈重
矣。
作簡正記二十卷
闢邪妄。
武肅王錢氏
召主臨
公元556年
竹林寺
天成二年
臨壇於北塔院
後竟終於南。
寶塔寺葬大慈山謚本受塔號清涼
****後唐貞誨
姓包氏
常熟人
年十三。
依州之龍興
落䰂
沈靜強敏
閱歲法華
然覆習。
日課
以為恒。
年十九登具足戒
益遊伊洛河汾以覈窮
公元904年
經論
唐天祐元年
至汴之相國寺演導。
日閱法華
公元916年
許徧。
人初未之知也。
逮梁建都四方雲委
貞明二年
元年元帥孔公捨奉資。
置堂於西塔院
延誨長講誨
旁讀大藏教文。
二時行道
誦法華精進靡間。
且甞
誠其徒曰。
異端之說。
汩亂真心
不可聞也。
吾願釋
公元935年
彌勒內院
非所冀望
清泰二年。
二月十一日。
向空合掌曰。
眾聖相迎。
吾其往矣。
眾亦皆聞天樂音
俄而卒。
壽七十三。
臘五十四。
十八日遷神東郊
莊之原以葬。
****後唐歸嶼
姓湄氏
壽春人
父元旭賢而善風鑑。
以其
宜於出家也。
許焉。
開元寺宗律師
未幾
通法
仁王等經。
弱冠登具。
聽習推講授。
後聞洛陽
京兆經論之盛。
行訪師友
僅十載。
大小乘。
性相
宗。
因明俱舍唯識等論。
維摩上生經。
皆涉淵窮奧
人莫之詰。
復就南燕暉公是正之。
而新鈔未善。
加緝
治於東京相國寺
學徒領悟
名達宸聽
蓋甞與後
公元934年
主。
同筆研
即位詔訪之。
不可逃。
入覲
時屬嘉
慶節
方詔絕天下僧道
恩命至嶼獨賜紫袈裟
演法
大師號
兩街威儀
迎導至寺。
仍詔改東塔御容院為
講院
主講事。
荐以閩帥所貢。
賀壽禮物帛三百
公元936年
匹賜之。
教門有光。
清泰三年三月十日
弟子洪演
曰。
無常至矣。
汝其進脩勿怠。
焚香合掌初夜長逝
春秋七十五。
僧臘五十五。
越十八日
塔于東郊寺莊
東岡
****後唐令諲
陜府閿鄉氏子
出俗
徧歷宏匠。
彌陀
百法中觀經論
醇粹
自是聲光振發
檀信
依矣。
洛南長水
或構伽藍
就中闡揚
訓徒之暇。
維摩上生以為常。
如是僅三十年。
未甞小怠。
清泰
二年
終于所居寺。
壽七十一。
臘五十一。
闍維舍利
山麓
****漢僧照
范陽氏子也。
年十四。
秀偉聰寤之姿。
沙彌
憫忠寺
歷歲
即能暗誦最勝王大悲維摩
法華等經。
深文奧義
十數年。
亦巳淹貫
天祐中
杖錫南屆。
中山元帥王處直邀住法華寺
易定
隴西李公表薦。
賜紫方袍
至真大師號。
扶風
公請僧正
非其志。
洛陽
或命於法林寺
法華
經席。
都闕浩穰
象龍輻輳
服膺稛載者多矣。
乾祐
公元934年
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滅
春秋七十。
臘五十四。
太傅公方侍中守洛。
躬飭喪禮
四月三日
城南
舍利明潤
通守濟陽丁公為樹塔。
葬之廣
化寺南岡
****漢巨岷
姓任氏
西河人
父賁丘園游藝自樂。
母王氏
佛學
八關戒
清淨無他念。
岷生始七歲
志氣
然。
有成
或甞𢹂以入郡之淨心院。
宣遠論師
方房
居。
之如宿契
泣求依止
二親不能奪。
十歲日課
法華維摩二經
迨圓具。
即習毗尼
深涉大乘理趣
一經
因明輸金二論
開演盈十遍。
尋究俗典。
公元948年
詔住天王院
玄侶羣集
官給資費無所乏。
乾祐元年
詔遣廷臣
賜紫方袍圓智大師號。
俄詔徙崇福寺
公元949年
堂院。
仍充管內僧正
撿䇿四眾
風偃草。
二年十一
五日
無疾而終
享齡七十三。
夏五十四。
闍維
舍利
具表以聞。
詔葬西山天龍寺
謚達識
****漢從隱
洛陽三鄉劉氏。
丱歲敏慧
然志篤辭俗。
親聽。
依邑之竹閣院披薙。
受具嵩陽
復就長水
彌陀中觀百法諸論於諲公
諲公老矣。
使隱代
赴布金請。
後唐清泰中
因受諲曯累。
日為眾三登
座。
以致勤意。
昝尤永。
旁覽藏典。
精苦修潔
人莫與
亢。
乾祐二年正月
以疾終。
壽五十三。
臘三十二。
火化
遺骨塔之。
****漢夢江
洛陽長水縣氏子
出家懸泉院。
仁王
般若經
百法論。
後唐清泰中
龍門廣化請為眾開
演。
駕幸其寺。
詔問應對稱旨
即詔賜紫伽梨
辭不
受。
勤於訓導
晚年一食
行道禮佛
遇佛慈忍
二十
公元956年
餘年。
如一日。
周顯德三年
以疾終于所居天宮寺
緇白悲慕建塔
****漢希覺
字順之
姓商氏
世居晉陵
後徙湮陽。
而覺生
焉。
素業儒。
唐季之亂。
窘乏無所歸。
甞以傭書獲事給
事中羅公隱於其家。
公偶與語。
哀之曰。
何至此。
公元888年
多與之直而勸之學。
文德初
時年二十有五。
乃遊溫
公元889年
州。
開元寺出家
龍紀中
受具戒。
即究律部于西明
慧則律師
則蓋法寶大師上足
廣明中
關輔
難浙滸。
覺始見之天台
及則長往
覺繼講訓溫州
俄而武肅錢王季弟鏵來牧。
禮貌加重
或誣以微
過。
不問
徙居錢唐大錢寺。
文穆王
命主千佛
伽藍
仍借賜紫服。
私暑以文光大師號
未幾
老病
解職
嘯傲山房
以道自樂。
示寂之年。
八十五矣。
作有增暉二十卷
江東讒書五卷
雜詩賦十
五卷
****周智佺
張姓
鄴之永濟人
九歲獲事師於臨清王
城寺
受具戒。
克勤佛事
誦經之暇。
禮拜旋繞
必晝
三夜三。
不少廢。
巳而本師遣從滑臺明福寺暉公
未朞月。
頓領玄要
暉公之門。
疇昔號為傑然者
十輩
皆出其下。
於是睢陽之請。
法澤霶霈矣。
久之
汴都信士捨宅
萬歲百法院致居之。
隨赴諸檀。
襯施
前後齋僧三十萬。
天雄軍戴張郭三氏
以觀
音院召。
抑其衰莫疲薾時乎
佺於百法淹貫
辯給
初不臨文
每覧大藏
以輔知見
諷誦誠慤
深夜無人聲。
或聞戶外
彈指贊歎者。
魏帥陳君思讓
公元958年
篤志歸嚮
表薦紫衣歸政大師號。
顯德五秊
秊八
十有三矣。
忽命弟子奉晏等。
造木轝曰。
必以西方禮。
闍維我。
其秊十一月十一日
奄爾而逝。
塔其遺骨焉。
****周澄楚
姓宗氏
鄉里
則未之聞也。
世守儒素
母趙
齋潔
產楚之夕。
光爛一室
鄰落驚訝
七歲偶入寺
佛像
作禮
歸問其父曰。
夫以黃金色相
蓮華
上。
豈佛獨然
餘者亦能如此否。
父曰。
蠢動含靈皆可
得佛
而況人哉。
欣然出家
十歲即為相國寺
弟子
體貌岐嶷
異羣童。
識者知其為法偉器
受具
究習新章。
毗尼之奧。
獨能深入
時輩莫之敵。
號律虎
王公大人
日造請益
周天福間
詔入內道
場。
賜紫伽梨
仍署號真法大師
充新章宗主。
凡妃主
公元959年
之入道者
皆為授戒。
顯德六年十月十一日
北面
西。
無疾而終
壽七十一。
夏五十。
****宋傳章
姓彭氏
開封東明人
父諲力農
尤明佛經
旨。
母邢夢遊伽藍
器物而娠。
旋以語其父。
父喜曰。
必生男子
當令出家
年十一。
遣事邑之秘公為弟子
淨名仁王法華經
即能覆誦
既落𩭄。
從其師。
禮文
殊於五臺
受具
當是時。
浚郊清朗
睢陽之道雅。
法華
而其師以唯識
是皆內實而外名者也。
故章
獲歷扣密傳。
以資開演
筵張席啟。
徒侶環列
垂二十
載。
未甞小輟。
周廣順中
左街僧錄廣智大師
薦聞于
公元964年
朝。
賜紫方袍
乾德二年
左街僧錄道深之薦。
賜號
義明大師
示疾終。
春秋五十五。
法歲三十六。
以其
十一月十六日
茶毗于都城之南原
舌根不壞。
其父之死茶毗也。
舌根不壞。
固知持誦法華
公元972年
驗。
有如此者
開寶五年
門人樹塔併葬焉。
相國寺
慧大師彝炳銘。
****宋繼倫
姓曹氏
晉陽人
弱齒入道
其師始以法華
使習誦
輒日能暗復三紙。
時眾異其敏慧
逮登具。
二十一矣。
然自講貫法華之餘。
復覽唯識因明二論
遽以敷演
徒侶之盛。
恒百五十。
姿性慈忍
範堅
潔。
其貌感風行。
人望心服
劉氏據有并汾。
猶加敬
禮。
僭署法寶大師號。
右街僧事。
四眾倚以修進。
示疾
口述偈。
生知足天。
彌勒內院
既瞑頂過
公元970年
半日猶暖。
開寶三年也。
得壽五十二。
闍維舍利
供養云。
****宋義楚
姓裴氏
相之安陽人
季父二。
出家
以行
業致名位
曰修進。
則甞於法華經一字一拜矣。
而猶
日課觀音普門支品。
今方為歷下臨壇大德
曰省倫。
甞誦大悲楞嚴呪各一億徧。
今方主青丘香嚴院。
七歲
以親命來省二父
而進因以薙染焉。
既登具
勤學罔懈。
俱舍一宗造微臻極。
遂以圓暉疏傳。
講十
許徧。
後以教門諸文。
而世之昧者用之。
多致舛謬
悉類粹而區分之。
使一藏義理事實昭著効白。
而士
執筆皷舌者。
無所疑惑
則於天下誠。
便起晉開運
公元954年
二年
至周顯德元年
成書
總五十部。
列四百四十門。
釋氏六怗。
蓋擬唐之白氏云。
進呈
賜紫伽梨
教大師號。
仍以其書付史舘
開寶中
卒于龍興伽藍
壽七十四。
臘五十四。
晚年自以瞽。
懺悔過曰。
吾之
述作又豈免於芟夷
佛意。
破碎法章哉。
既而復明
者。
以其至誠所感。
其書則樞密相國王公朴。
敘其端
云。
****宋義莊
姓張氏
滑臺人。
童子鄉州開元寺
經業
登戒
負笈法華義於洛邑
操履厭物
見過
人。
眾請居九曜寺。
建隆初
左散常侍申公為奏。
賜紫
公元978年
衣。
太平興國三年
八月終世
壽七十八。
僧臘五十
公元979年
九。
明年二月
靈輿塔於龍門菩提寺西。
****宋普勝
姓張氏
深州陸澤人
幼事五臺華嚴寺超化
大師出家
性尤強記
凡百章一覧即了。
不數稔獲
青藍之譽。
且刪多補少。
成貞辨鈔。
四卷行世
寶間。
賜紫衣。
號宣教
太平興國四年七月四日
疾。
終于淨土院
壽六十三。
臘四十三。
樹塔葬舍利
龍門山寶應寺西阜
讚曰。
摩訶衍
 譬彼流泉
 氣鐘脉發
 行地無偏
 或坎而得
 厥用靡宣
 以烹以餁
 以溉以灌
 日但饔飱
 歲寧旱暵
 人之於學
 必此其由
 惟寂惟寞
 亦優亦游
 積之勿怠
 養之勿媮
 所聞既多
 汪洋演迤
 沛然施之
 利澤遐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