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唐僧晃 第 183b 页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弘法科(四)
**** 唐僧晃
绵州涪城南昌冯氏子。躯干颀硕。貌气雄毅。
学博材敏。幼负乡里誉。尝梦手持日月。坐太虚中。自
视光釆晃然。因即以立名焉。苦求父母出家。父母恐
其逸去。夜系两足屋柱上。忽自解。乃叹曰。志之所在。
天地鬼神从之。况他物哉。父母感悟。使依彖法师受
业。夙夜匪懈。卒通大小乘学。会梁末周初。法复淆滥。
晃独操守。非类弗亲。登坛之后。偏攻十诵。周保定间。
唐僧晃 第 183c 页 X77-0183.png
进习僧祇。又禀心法于昙相禅师。及开禅师等。既而
遐迩颂德。声达天朝矣。武皇帝诏于明德殿法集。授
职本州三藏。有隋启祚。仍以僧正。匡御本州。益部钦
风。前后州主。皆授戒香。开皇十五年。别置头陀众于
所住之振响寺。以导堕窳。仁寿后。率寺众转藏经。周
而复始。供给䞋施。一出檀越。武德初终于所住。春秋
八十五。方其将终之际。莲池竭。慈竹凋。蔷薇冬时盛
华。识者以为荣枯两瑞。必有生灭之徵焉。
**** 唐吉藏
安息国人也。祖以避仇居南海。父迁金陵。而
生藏焉。时西竺真谛三藏昉至。父𢹂之以见。谛曰此
儿吉祥之所聚也。遂以名。父亦出家。名道谅云。谅平
生苦节寡伦。乞食听法无少怠。每持钵归。必跣足入
塔。遍献佛像。然后分施。至虽涕涶便利。皆以手承。祝
施众生所应食者。其笃谨之行。始终无歉。然每𢹂藏
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甫七岁。遂依朗出家。而采涉
日至。年十九为众覆述。精辨锋起。获誉扬邑。具戒之
后。其闻转盛。陈桂阳王尤所钦礼。隋混壹。遂东游止
嘉祥寺。敷畅如常。时开皇末。炀帝在蕃邸。置四道场。
招徕贤彦。召居慧日寺。复于京师。置日严寺。教旨又
以藏居之。昙献禅师。请开法华。七众繁拥。财施填积。
既以建诸福田。且为十无尽藏。付献行檀。卒成曲池
大像。伟特高显。见者翘勤。不能自巳。
齐王暕邀藏私
第法集。一时至者。六十馀人。仍推藏为论主。沙门僧
粲自号三国论师。最先徵问。往还四十馀番。藏体貌
遐迩颂德。声达天朝矣。武皇帝诏于明德殿法集。授
职本州三藏。有隋启祚。仍以僧正。匡御本州。益部钦
风。前后州主。皆授戒香。开皇十五年。别置头陀众于
所住之振响寺。以导堕窳。仁寿后。率寺众转藏经。周
而复始。供给䞋施。一出檀越。武德初终于所住。春秋
八十五。方其将终之际。莲池竭。慈竹凋。蔷薇冬时盛
华。识者以为荣枯两瑞。必有生灭之徵焉。
**** 唐吉藏
安息国人也。祖以避仇居南海。父迁金陵。而
生藏焉。时西竺真谛三藏昉至。父𢹂之以见。谛曰此
儿吉祥之所聚也。遂以名。父亦出家。名道谅云。谅平
生苦节寡伦。乞食听法无少怠。每持钵归。必跣足入
塔。遍献佛像。然后分施。至虽涕涶便利。皆以手承。祝
施众生所应食者。其笃谨之行。始终无歉。然每𢹂藏
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甫七岁。遂依朗出家。而采涉
日至。年十九为众覆述。精辨锋起。获誉扬邑。具戒之
后。其闻转盛。陈桂阳王尤所钦礼。隋混壹。遂东游止
嘉祥寺。敷畅如常。时开皇末。炀帝在蕃邸。置四道场。
招徕贤彦。召居慧日寺。复于京师。置日严寺。教旨又
以藏居之。昙献禅师。请开法华。七众繁拥。财施填积。
既以建诸福田。且为十无尽藏。付献行檀。卒成曲池
大像。伟特高显。见者翘勤。不能自巳。
齐王暕邀藏私
第法集。一时至者。六十馀人。仍推藏为论主。沙门僧
粲自号三国论师。最先徵问。往还四十馀番。藏体貌
唐僧晃 第 184a 页 X77-0184.png
闲暇。辞彩秀发。飞激注射。霶然有馀。四座皆动容而
退。王欲更延两日。众亦莫之敢抗矣。
大业初。写法华
经二千部。隋之季世。造二十五尊像。舍房供养。别置
普贤像。对以坐禅。观实相理。及义旗初届京师。武皇
受谒于虔化门下。藏前叙曰。惟四民涂炭。乘时拯溺。
道俗仰泽穹昊。不胜庆赖。武皇大悦。劳问勤至。武德
初。诏选十大德。纲维法务。而藏其一焉。俄兼住实际
定水二寺。齐王元吉。愿承归戒。屈住延兴寺。至是年
气渐衰。屡增病苦。诏赐良剂。中使相寻。武德六年五
月卒。春秋七十有五。上览遗表哀悼。东宫巳下。皆致
书尉问。赠以钱帛。今上在秦邸。有尉辞不录。诏葬南
山藏讲三论一百馀遍。法华三百馀遍。大品智度华
严维摩各数十遍。并著疏。盛行于世。临终制死不怖
论。文多不录。弟子慧远嗣。
**** 唐智藏
姓魏氏。华阴郑县人。年十三。事蔼法师出家。
住西魏长安陟岵寺。当周之灭法。独逃匿诸檀信家。
剃发染服。曾不为变。至随氏迁都龙首。诏居大兴善
寺。开皇三年。乃卜终南丰谷之东阜。以老焉。亦其故
隐之地也。诏遣左卫大将军晋王广。就山宣旨引见。
藏固辞。上益敬慕之。乃遣内史舍人虞世基尉问。并
施油香薰炉。三衣什物。仍名其寺为丰德。每岁三长
之月。藏必弘智论。以阐化。武德初。制立僧官。而藏为
首选。然终非世检所乐也。
尝以兴善官供频繁。愿乞
食如律。晚行头陀西郊柏林墓所。文帝出游。过也而
退。王欲更延两日。众亦莫之敢抗矣。
大业初。写法华
经二千部。隋之季世。造二十五尊像。舍房供养。别置
普贤像。对以坐禅。观实相理。及义旗初届京师。武皇
受谒于虔化门下。藏前叙曰。惟四民涂炭。乘时拯溺。
道俗仰泽穹昊。不胜庆赖。武皇大悦。劳问勤至。武德
初。诏选十大德。纲维法务。而藏其一焉。俄兼住实际
定水二寺。齐王元吉。愿承归戒。屈住延兴寺。至是年
气渐衰。屡增病苦。诏赐良剂。中使相寻。武德六年五
月卒。春秋七十有五。上览遗表哀悼。东宫巳下。皆致
书尉问。赠以钱帛。今上在秦邸。有尉辞不录。诏葬南
山藏讲三论一百馀遍。法华三百馀遍。大品智度华
严维摩各数十遍。并著疏。盛行于世。临终制死不怖
论。文多不录。弟子慧远嗣。
**** 唐智藏
姓魏氏。华阴郑县人。年十三。事蔼法师出家。
住西魏长安陟岵寺。当周之灭法。独逃匿诸檀信家。
剃发染服。曾不为变。至随氏迁都龙首。诏居大兴善
寺。开皇三年。乃卜终南丰谷之东阜。以老焉。亦其故
隐之地也。诏遣左卫大将军晋王广。就山宣旨引见。
藏固辞。上益敬慕之。乃遣内史舍人虞世基尉问。并
施油香薰炉。三衣什物。仍名其寺为丰德。每岁三长
之月。藏必弘智论。以阐化。武德初。制立僧官。而藏为
首选。然终非世检所乐也。
尝以兴善官供频繁。愿乞
食如律。晚行头陀西郊柏林墓所。文帝出游。过也而
唐僧晃 第 184b 页 X77-0184.png
叹。命侍从。皆脱所服以施。得衣凡百有馀聚。藏悉以
充营构。然其所御。惟纳布大衣。厚重可四斤许。服之。
卒六十五夏矣。曾未尝顷刻去身也。常坐一食。形相
挺特。颀然八尺二分。而步履轻安。每食时。千持澡瓶。
足蹑木履。幽梗盘沮。自东阜四里。乘厓而至。午后复
上。则亦似获神足通者。故或图写其容貌。存之至今。
京师慈门寺沙门小昙。为建碑于寺门之右。而颍川
沙门法林为之文。
**** 唐法素
住京师之会昌寺。本师智顗。专事福业。昔与
素俱留江表。所至之地必设大会。以斋万人。夜以告
素使集事。而明起视之。无不如意。其材谞皆此类。隋
季东都城守。饿莩相枕藉。素不忍见。寺有一丈金像
二躯。素因冶其一。籴米作糜。以活之。顷之米尽。又欲
取其一以冶。寺僧辨约诸僧。共拒弗许。素泣曰。诸大
德。昔如来。以头目髓脑。布施众生。或作肉山。或作大
鱼。以济饥馁。况此化形邪。今日之事。使素一身之价。
比二像者。亦所不惜。而赢瘠如此。无足堪尔。且像以
宝成。终当沦失。盍亦利益众生。以满如来悲愿也。诸
僧固弗许。后城破像亡。果如素所言云。
**** 唐慧龄
姓萧氏。祖即梁明帝。父仕隋为梁公。姑入隋
后宫。寔嫔炀帝。今特进宋公其季父也。龄未出家时。
犹获以贵族。婿秦孝王女。然非其志也。久之秦王女
殂。因薙落。学出世法。武德初。还京师。住庄严寺。广听
众部。尤于摄论致心力。且闲于篇什草隶。故京师之
充营构。然其所御。惟纳布大衣。厚重可四斤许。服之。
卒六十五夏矣。曾未尝顷刻去身也。常坐一食。形相
挺特。颀然八尺二分。而步履轻安。每食时。千持澡瓶。
足蹑木履。幽梗盘沮。自东阜四里。乘厓而至。午后复
上。则亦似获神足通者。故或图写其容貌。存之至今。
京师慈门寺沙门小昙。为建碑于寺门之右。而颍川
沙门法林为之文。
**** 唐法素
住京师之会昌寺。本师智顗。专事福业。昔与
素俱留江表。所至之地必设大会。以斋万人。夜以告
素使集事。而明起视之。无不如意。其材谞皆此类。隋
季东都城守。饿莩相枕藉。素不忍见。寺有一丈金像
二躯。素因冶其一。籴米作糜。以活之。顷之米尽。又欲
取其一以冶。寺僧辨约诸僧。共拒弗许。素泣曰。诸大
德。昔如来。以头目髓脑。布施众生。或作肉山。或作大
鱼。以济饥馁。况此化形邪。今日之事。使素一身之价。
比二像者。亦所不惜。而赢瘠如此。无足堪尔。且像以
宝成。终当沦失。盍亦利益众生。以满如来悲愿也。诸
僧固弗许。后城破像亡。果如素所言云。
**** 唐慧龄
姓萧氏。祖即梁明帝。父仕隋为梁公。姑入隋
后宫。寔嫔炀帝。今特进宋公其季父也。龄未出家时。
犹获以贵族。婿秦孝王女。然非其志也。久之秦王女
殂。因薙落。学出世法。武德初。还京师。住庄严寺。广听
众部。尤于摄论致心力。且闲于篇什草隶。故京师之
唐僧晃 第 184c 页 X77-0184.png
经题寺额。多出其手。每与兄东宫中舍钧赋咏。名章
俊句。脍炙众口。识者歆艳焉。
又智證者宋公之兄。太
府卿之子也。于龄则从弟。久同住。以道业相勉勖。襟
谊洒落。朋侪称誉之。未几。兄钧弟證皆弃背。而龄独
以家世。专务法华。罔敢或坠。特进尝采掇十有馀家
钞疏之菁英者。别为一集以流通。且时召京辇名僧。
指摘玼类。复自敷弘。以利益群品。太府情存佛理。读
诵为先。钞写之多。殆将千部。虽当朝参之冗。犹命侍
者。执经在前。公事微隙。便以披展。呜呼是何其继志
述事之盛欤。则武皇之德。在天下者。尚可议耶。
**** 唐普济者
真观初山居沙门也。骁悍果敢。睡盖莫欺。
节约俭退。利贼潜迹。言论所指。知足为先。所以一坐
说法。施积如山。曾无顾涉。听委监护。偏熟大品法华
二经。仍随文句解释。音吐宏畅。达于一里。万众皆闻。
配藉住光明寺。寻以喧扰遁逃。不知所之。
**** 唐智满
太原贾氏子也。七岁出家。即宗定业。弱冠登
具。乃弘律乘。又听涅槃。能通大指。住上党石墨山。聚
徒行道。隋初法运再隆。推而广之。则满之力为多。故
礼忏以摄疏情。宴坐以陶凡累。而黑白仰为菩萨戒
师。然非明證。法不轻授。未几徙居黎城东山之流泉
精舍。息心之士。从之如归市。俄依瓒禅师于雁门。久
之徙入京。益弘静学。隋季之乱。复偕同志五十馀人。
西遁岚州土安山。方天下扰攘。而斯地深僻。曾不觉
知。抑固道力所感欤。义旗初建。高祖诏于许公宅供
俊句。脍炙众口。识者歆艳焉。
又智證者宋公之兄。太
府卿之子也。于龄则从弟。久同住。以道业相勉勖。襟
谊洒落。朋侪称誉之。未几。兄钧弟證皆弃背。而龄独
以家世。专务法华。罔敢或坠。特进尝采掇十有馀家
钞疏之菁英者。别为一集以流通。且时召京辇名僧。
指摘玼类。复自敷弘。以利益群品。太府情存佛理。读
诵为先。钞写之多。殆将千部。虽当朝参之冗。犹命侍
者。执经在前。公事微隙。便以披展。呜呼是何其继志
述事之盛欤。则武皇之德。在天下者。尚可议耶。
**** 唐普济者
真观初山居沙门也。骁悍果敢。睡盖莫欺。
节约俭退。利贼潜迹。言论所指。知足为先。所以一坐
说法。施积如山。曾无顾涉。听委监护。偏熟大品法华
二经。仍随文句解释。音吐宏畅。达于一里。万众皆闻。
配藉住光明寺。寻以喧扰遁逃。不知所之。
**** 唐智满
太原贾氏子也。七岁出家。即宗定业。弱冠登
具。乃弘律乘。又听涅槃。能通大指。住上党石墨山。聚
徒行道。隋初法运再隆。推而广之。则满之力为多。故
礼忏以摄疏情。宴坐以陶凡累。而黑白仰为菩萨戒
师。然非明證。法不轻授。未几徙居黎城东山之流泉
精舍。息心之士。从之如归市。俄依瓒禅师于雁门。久
之徙入京。益弘静学。隋季之乱。复偕同志五十馀人。
西遁岚州土安山。方天下扰攘。而斯地深僻。曾不觉
知。抑固道力所感欤。义旗初建。高祖诏于许公宅供
唐僧晃 第 185a 页 X77-0185.png
养。及躬往顶礼。殊觉凛然。顾谓裴寂曰。孤于禅师。毛
发惊竦何耶。寂曰。此则戒神所护而然。他日又见曰。
弟子举义师。以戟定天下。凡以济拔众生也。惟禅师
慈悲加被。愿使往来无障。武德元年。诏以许公宅。为
义兴寺。俾满居之。三年诏入京。时都督弘农公刘护。
以捡狁方𡨥边。人情恐骇。奏疏留之不遣。
贞观二年
夏四月示有微疾。而禅坐如常日。沙门道绰问曰。万
法本空。然或以观相入。或以机缘悟。何也。答曰。缘无
所缘。相无所相。如是悟入法亦无法。乃溘然而逝。是
年六月九日也。寿七十八。建塔树碑。葬于龙山童子
谷。
**** 唐道暀
生周氏。汝南人。幼出家。志尚高洁。负笈居金
陵高座寺。善阿毗昙心。凡所讲记。非其好也。隋开皇
十二年。因偕大将军周罗睺。远游庐岳。寓止东林精
舍。沙门法拥劝引之。遂栖遁。不复涉世。弘道度人。修
治祠塔。未尝告倦。虽季岁𡨥扰。犹匡奖徒众自若。贞
观二年九月属疾。越旬浃。忽大星陨西阁池水中。山
谷大明。如秉千炬。二十三日方午食。谓弟子曰。僧食
讫未。答曰未也。曰唤上座来。遽委以后事竟卒。时诸
殿阁门顿开。异香满寺七日。春秋八十二矣。
**** 唐僧邕
姓郭氏。太原介休人也。祖宪荆州剌史父韶
博陵太守邕神识沈静。幼齿上庠。年十有三。违亲入
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稠公。即授禅法。才数日。造诣
殊深。稠抚之。谓诸门人曰。五停四念。尽在此子矣。俄
发惊竦何耶。寂曰。此则戒神所护而然。他日又见曰。
弟子举义师。以戟定天下。凡以济拔众生也。惟禅师
慈悲加被。愿使往来无障。武德元年。诏以许公宅。为
义兴寺。俾满居之。三年诏入京。时都督弘农公刘护。
以捡狁方𡨥边。人情恐骇。奏疏留之不遣。
贞观二年
夏四月示有微疾。而禅坐如常日。沙门道绰问曰。万
法本空。然或以观相入。或以机缘悟。何也。答曰。缘无
所缘。相无所相。如是悟入法亦无法。乃溘然而逝。是
年六月九日也。寿七十八。建塔树碑。葬于龙山童子
谷。
**** 唐道暀
生周氏。汝南人。幼出家。志尚高洁。负笈居金
陵高座寺。善阿毗昙心。凡所讲记。非其好也。隋开皇
十二年。因偕大将军周罗睺。远游庐岳。寓止东林精
舍。沙门法拥劝引之。遂栖遁。不复涉世。弘道度人。修
治祠塔。未尝告倦。虽季岁𡨥扰。犹匡奖徒众自若。贞
观二年九月属疾。越旬浃。忽大星陨西阁池水中。山
谷大明。如秉千炬。二十三日方午食。谓弟子曰。僧食
讫未。答曰未也。曰唤上座来。遽委以后事竟卒。时诸
殿阁门顿开。异香满寺七日。春秋八十二矣。
**** 唐僧邕
姓郭氏。太原介休人也。祖宪荆州剌史父韶
博陵太守邕神识沈静。幼齿上庠。年十有三。违亲入
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稠公。即授禅法。才数日。造诣
殊深。稠抚之。谓诸门人曰。五停四念。尽在此子矣。俄
唐僧晃 第 185b 页 X77-0185.png
徙居林虑山周氏废教。遁于白鹿山中。阶开皇初定
门载辟。魏之信行禅师。稔闻名誉。愿与流通。遣人招
之下山。九年信行被诏入京。而邕偕戾止。逮信行唱
灭。而邕则引众承业。罔替轨范。贞观五年十一月十
六日。终于化度寺。春秋八十有九。上赙帛追福。以表
崇敬之意。以其月二十二日。奉遗命。阇毗于终南山。
弟子收舍利起塔于信行塔左。其碑则左庶子李百
药文。率吏令欧阳询书。
**** 唐道哲
生齐郡临邑唐氏。初从颖川明及法师。究十
地地持。又从魏郡希律师禀四分晚从河内询禅师
习定。俄以京邑静业尤盛。杖锡造焉。既授仁觉寺沙
门昙迁摄论之旨。遂辞去。隐于终南山之骆谷。粒食
艰继。授受须净。于时有请益信士张晖下山。大雪迷
道。七日方达。弹指出定。从之受食。盖哲坚守正念。有
食无法。宁死而巳。
既而徙居大庄严寺华馆。日中分
卫。谢却僧利。众益重之。盩庢县民。营构梵宇。致徒进
业。道俗屯赴。一且告别门人。东归庄严。问讯耆德。奄
然而卒。贞观九年正月也。春秋七十二。始葬于京师
之西郊。久之盩厔之人发之以归火厝。而以馀烬。起
砖塔于城西龙岸乡端正树侧。
**** 唐善慧
姓荀氏。河内温人。学至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然知世相虚幼非坚久。乃薙染于徐州之彭城寺。创
圆具戒。诵法华经。听摄大乘论。时天下饥乱。慧虽冻
馁。益奉法自励。洗秽护净。隆于常日。大业之季。负锡
门载辟。魏之信行禅师。稔闻名誉。愿与流通。遣人招
之下山。九年信行被诏入京。而邕偕戾止。逮信行唱
灭。而邕则引众承业。罔替轨范。贞观五年十一月十
六日。终于化度寺。春秋八十有九。上赙帛追福。以表
崇敬之意。以其月二十二日。奉遗命。阇毗于终南山。
弟子收舍利起塔于信行塔左。其碑则左庶子李百
药文。率吏令欧阳询书。
**** 唐道哲
生齐郡临邑唐氏。初从颖川明及法师。究十
地地持。又从魏郡希律师禀四分晚从河内询禅师
习定。俄以京邑静业尤盛。杖锡造焉。既授仁觉寺沙
门昙迁摄论之旨。遂辞去。隐于终南山之骆谷。粒食
艰继。授受须净。于时有请益信士张晖下山。大雪迷
道。七日方达。弹指出定。从之受食。盖哲坚守正念。有
食无法。宁死而巳。
既而徙居大庄严寺华馆。日中分
卫。谢却僧利。众益重之。盩庢县民。营构梵宇。致徒进
业。道俗屯赴。一且告别门人。东归庄严。问讯耆德。奄
然而卒。贞观九年正月也。春秋七十二。始葬于京师
之西郊。久之盩厔之人发之以归火厝。而以馀烬。起
砖塔于城西龙岸乡端正树侧。
**** 唐善慧
姓荀氏。河内温人。学至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然知世相虚幼非坚久。乃薙染于徐州之彭城寺。创
圆具戒。诵法华经。听摄大乘论。时天下饥乱。慧虽冻
馁。益奉法自励。洗秽护净。隆于常日。大业之季。负锡
唐僧晃 第 185c 页 X77-0185.png
西上。路频逢盗。然执持破瓶。以垢布自蔽。冬十月抵
京。适值吉藏法师。方阐法华。愿从禀受。众以鄙陋拒
之。慧独扫雪藉地而坐。所得辞义。台弗遣佚。或问之。
辄举其要。禅定寺沙门法喜引至房。恩意勤厚。慧以
其智观明达。复师事之。武德初。随住蓝田之津梁寺。
多置禅坊。以招胜侣。贞观九年正月。终于骊山之凉
泉精舍。春秋四十有九。弟子奉其灵舆。合葬于太原
沙门慧达之兆。达诵法华行坐不辍声。其遍数之多。
且馀五千。性尤矜恤生物。低目直视。地有虫貌。必敛
身避之。不敢跨越。有问之者。则塔曰。死内莫定。又焉
知此物之不先巳而成正觉耶。贞观八年四月。趺坐
而终。
**** 唐道岳
姓孟氏。河南洛阳人也。父皓仕隋临淄令有
治声。隐士西门义以道自高。未尝于谒。忽求见归美
焉。皓因出绍续绩等诸子。使品目之。义曰。府君六子。
皆伟器也。然其三季。必非世俗所可縻絷。盖指净土
寺旷法师。及岳等也。
禀成论杂心于志念智通二师。
复究摄论于道尼师。惮烦因入太白山。投慧安师。研
精其指。后住京师明觉寺。闭门五载。无食息暇。自尔
无小凝滞矣。至于外义伏文。非疏莫了。三藏所录。并
留南中。仍为赂遗啇贾。使必致之。果于广州显明寺
得凯师笔迹。三藏口传。俱沙论本。并十八部论记。显
明即凯师所住寺也。顿惬所怀。寻依安卒业于太白。
安许之共给。绵历岁叙。无所匮乏。时虽凶歉。德绪益
京。适值吉藏法师。方阐法华。愿从禀受。众以鄙陋拒
之。慧独扫雪藉地而坐。所得辞义。台弗遣佚。或问之。
辄举其要。禅定寺沙门法喜引至房。恩意勤厚。慧以
其智观明达。复师事之。武德初。随住蓝田之津梁寺。
多置禅坊。以招胜侣。贞观九年正月。终于骊山之凉
泉精舍。春秋四十有九。弟子奉其灵舆。合葬于太原
沙门慧达之兆。达诵法华行坐不辍声。其遍数之多。
且馀五千。性尤矜恤生物。低目直视。地有虫貌。必敛
身避之。不敢跨越。有问之者。则塔曰。死内莫定。又焉
知此物之不先巳而成正觉耶。贞观八年四月。趺坐
而终。
**** 唐道岳
姓孟氏。河南洛阳人也。父皓仕隋临淄令有
治声。隐士西门义以道自高。未尝于谒。忽求见归美
焉。皓因出绍续绩等诸子。使品目之。义曰。府君六子。
皆伟器也。然其三季。必非世俗所可縻絷。盖指净土
寺旷法师。及岳等也。
禀成论杂心于志念智通二师。
复究摄论于道尼师。惮烦因入太白山。投慧安师。研
精其指。后住京师明觉寺。闭门五载。无食息暇。自尔
无小凝滞矣。至于外义伏文。非疏莫了。三藏所录。并
留南中。仍为赂遗啇贾。使必致之。果于广州显明寺
得凯师笔迹。三藏口传。俱沙论本。并十八部论记。显
明即凯师所住寺也。顿惬所怀。寻依安卒业于太白。
安许之共给。绵历岁叙。无所匮乏。时虽凶歉。德绪益
唐僧晃 第 186a 页 X77-0186.png
进。俄谢安出山。安留之又二载。隋大业八年。召住大
禅定道场众时三百馀。皆以岳学无师授。未宜弘阐。
有同德沙门法常智首僧辨慧明等。相与引重。而请
焉。乃以三藏本疏。判通俱沙。或初犹未信。及举纲顿
网。宏密叵测。而诤锋遽息。
。武德初。卧疾蓝谷感化寺
岩有乳泉。岳手承之。可得二升而绝曰。吾无以感之
耳。方默念诵。辄沸觱间一日可得一升。以资饮食。疾
良差。二年以三藏疏本。文句繁多。刊削成部。合二十
二卷。减疏本三分之二。以便观览。且著十八部论疏。
行世。
贞观初西域波颇三藏至京师诏翻译。而岳亦
有职。其间颇闻岳善俱沙而心疑之曰。此吾西国之
极则者。今言其善。谬耳。间问以大义。则岳答如流。颇
曰。智慧人智慧人。今上尝延宗法师于宫集众。立三
宗义。而岳问以八正通局贤圣。宗无对。道士刘进喜
创开老子。岳问。以道生一二徵据前后。道士伹瞪目
而巳。岳戏曰。先生高视前彦。岂谓目击取通乎。众大
笑。
六年八月。兄旷化。悲悼不自胜。或劝之裁抑。岳𢪛
泪曰。同居火宅。共溺爱流。生死未断。何得不悲。八年
秋。皇太子集诸硕德。于弘文馆论义。岳慷慨谈吐。特
拔其类。太子顾曰。此法师为谁。左庶子杜正伦曰。大
总持寺道岳法师也。总持则隋之禅定。太子曰。于寺
何职。答曰。未也。太子乃曰。皇帝为寡人造寺。正将以
收召名德。张大教法。而上人如此。其无职可乎。即屈
知寺任允副。虚襟屡辞。不许。徙住普光寺。九年弟明
禅定道场众时三百馀。皆以岳学无师授。未宜弘阐。
有同德沙门法常智首僧辨慧明等。相与引重。而请
焉。乃以三藏本疏。判通俱沙。或初犹未信。及举纲顿
网。宏密叵测。而诤锋遽息。
。武德初。卧疾蓝谷感化寺
岩有乳泉。岳手承之。可得二升而绝曰。吾无以感之
耳。方默念诵。辄沸觱间一日可得一升。以资饮食。疾
良差。二年以三藏疏本。文句繁多。刊削成部。合二十
二卷。减疏本三分之二。以便观览。且著十八部论疏。
行世。
贞观初西域波颇三藏至京师诏翻译。而岳亦
有职。其间颇闻岳善俱沙而心疑之曰。此吾西国之
极则者。今言其善。谬耳。间问以大义。则岳答如流。颇
曰。智慧人智慧人。今上尝延宗法师于宫集众。立三
宗义。而岳问以八正通局贤圣。宗无对。道士刘进喜
创开老子。岳问。以道生一二徵据前后。道士伹瞪目
而巳。岳戏曰。先生高视前彦。岂谓目击取通乎。众大
笑。
六年八月。兄旷化。悲悼不自胜。或劝之裁抑。岳𢪛
泪曰。同居火宅。共溺爱流。生死未断。何得不悲。八年
秋。皇太子集诸硕德。于弘文馆论义。岳慷慨谈吐。特
拔其类。太子顾曰。此法师为谁。左庶子杜正伦曰。大
总持寺道岳法师也。总持则隋之禅定。太子曰。于寺
何职。答曰。未也。太子乃曰。皇帝为寡人造寺。正将以
收召名德。张大教法。而上人如此。其无职可乎。即屈
知寺任允副。虚襟屡辞。不许。徙住普光寺。九年弟明
唐僧晃 第 186b 页 X77-0186.png
略来省。固留之。略善涅槃。住东洛天宫寺。十年二月
疾。太子医馈相望。卒于所住寺。寿六十九。丧事取给
太子家。令葬郊南杜城西隅。略既送葬归。疚痛缠结。
十二年卒。寿六十七。
**** 唐玄琬
族出弘农华阴杨氏。其先有徙雍之新丰者。
子孙繁衍。因别谱谍焉。琬年志学薙落。为昙延法师
弟子延公一代名匠。婉既登具。依洪遵律师。习四分
三载。即敷演。侪类推敬。又听昙迁法师摄论兼法华
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百等。皆研覈无馀蕴。然以延
公在日。愿。造释迦丈六金像。继志述事。罔敢或愆。乃
于仁寿二年。袖敛众施。就所住京辇寺。设模以铸。于
时空色澄湛。杲日流辉。天华如云母。飘洒四至。终坠
像前。观者以为异。及脱模。光相殊特。视关辅间。无与
比。且造经四藏。备极庄严。其缮写之际。必精加考證。
使无所遗谬。每岁以二月八日。灌沐圣躯。开讲设斋。
众兼悲敬。惟受戒以清净为本。运当像末。恐致亏犯。
故于春首。礼二十五佛。持千转神咒。庶几毁禁之流。
澄源洁巳。登檀纳法。明白无疑。贞观初诏为皇太子
诸王。授菩萨戒。既而东宫创普光寺。召居之。且诏授
皇后妃主。并六宫等戒。问遗填委。而随以施予。及营
建功德无蓄积。未几皇后于苑内德业寺。书经一藏。
于延兴寺。构藏并书经。皆诏琬监护。于是卷帙自周
朝所残毁者。悉从校正。而法宝之全伊琬之力也。九
年正月。上书东宫。陈四条。以行慈戒杀。顺气奉斋。为
疾。太子医馈相望。卒于所住寺。寿六十九。丧事取给
太子家。令葬郊南杜城西隅。略既送葬归。疚痛缠结。
十二年卒。寿六十七。
**** 唐玄琬
族出弘农华阴杨氏。其先有徙雍之新丰者。
子孙繁衍。因别谱谍焉。琬年志学薙落。为昙延法师
弟子延公一代名匠。婉既登具。依洪遵律师。习四分
三载。即敷演。侪类推敬。又听昙迁法师摄论兼法华
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百等。皆研覈无馀蕴。然以延
公在日。愿。造释迦丈六金像。继志述事。罔敢或愆。乃
于仁寿二年。袖敛众施。就所住京辇寺。设模以铸。于
时空色澄湛。杲日流辉。天华如云母。飘洒四至。终坠
像前。观者以为异。及脱模。光相殊特。视关辅间。无与
比。且造经四藏。备极庄严。其缮写之际。必精加考證。
使无所遗谬。每岁以二月八日。灌沐圣躯。开讲设斋。
众兼悲敬。惟受戒以清净为本。运当像末。恐致亏犯。
故于春首。礼二十五佛。持千转神咒。庶几毁禁之流。
澄源洁巳。登檀纳法。明白无疑。贞观初诏为皇太子
诸王。授菩萨戒。既而东宫创普光寺。召居之。且诏授
皇后妃主。并六宫等戒。问遗填委。而随以施予。及营
建功德无蓄积。未几皇后于苑内德业寺。书经一藏。
于延兴寺。构藏并书经。皆诏琬监护。于是卷帙自周
朝所残毁者。悉从校正。而法宝之全伊琬之力也。九
年正月。上书东宫。陈四条。以行慈戒杀。顺气奉斋。为
唐僧晃 第 186c 页 X77-0186.png
之目。而覼缕数百言极切至。东宫优答之。语多不录。
是岁诏禁杀。起三月尽五月。以琬再请。乃特听尽此
岁。十年冬有疾。上书东宫。委以大法。寻奉遗表。上国
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三德论。各一卷。十二月
七日。卒于延兴寺所居房。寿七十五。讣闻东宫哀恸。
[赐-勿+月]赠如礼。诏恻悼加赐物。特进萧瑀太府萧璟宗正
李伯药詹事杜正伦等。并以躬尝北面执心丧。香华
幢盖。送者数万人。弟子五百馀人。遵命阇维于终南
山寺。建塔葬烬骨。奉灵像。太子洗马兰陵萧钧制铭
宗正卿李伯药制碑文。琬无恙日。从受具戒者。三千
馀人。受归戒者二千馀万人。右仆射杜如晦临终发
誓愿历劫为师。大将军薛万彻母及昆季。钦崇轨范。
蔬素终身。普光道岳法师识洞幽微。禀承约饬。武德
初天下丧乱。客僧莫可乞丐。琬悉估鬻假贷。以共给
存济。尤喜推奖材德。智首律师身处林泉。而名蜚辇
毂。卒使毗尼之学。盛于有唐。则亦有所从来云。
**** 唐志超
姓田氏。其先同州冯翊人。后徙并之榆次。超
小欲脱俗。而二亲以无他子。常抑绝之。弱冠强为纳
室。超夜坐床上。为妻说法。妻亦感激流泪。久之辞去。
年二十七。依里之开化慧瓒禅师薙落。既受具。即往
定州探律禀教。阅五载而学有成绪。乃入太原之西
北山。创立禅林。晓夕修定。玄侣闻风。不远而至。大业
初。有司禁僧。不得檀出寺门。超入京师将以闻上。内
史以事非要害。拥蔽不通。季年𡨥盗充斥。并部尤甚。
是岁诏禁杀。起三月尽五月。以琬再请。乃特听尽此
岁。十年冬有疾。上书东宫。委以大法。寻奉遗表。上国
王赏罚三宝法。安养苍生论。三德论。各一卷。十二月
七日。卒于延兴寺所居房。寿七十五。讣闻东宫哀恸。
[赐-勿+月]赠如礼。诏恻悼加赐物。特进萧瑀太府萧璟宗正
李伯药詹事杜正伦等。并以躬尝北面执心丧。香华
幢盖。送者数万人。弟子五百馀人。遵命阇维于终南
山寺。建塔葬烬骨。奉灵像。太子洗马兰陵萧钧制铭
宗正卿李伯药制碑文。琬无恙日。从受具戒者。三千
馀人。受归戒者二千馀万人。右仆射杜如晦临终发
誓愿历劫为师。大将军薛万彻母及昆季。钦崇轨范。
蔬素终身。普光道岳法师识洞幽微。禀承约饬。武德
初天下丧乱。客僧莫可乞丐。琬悉估鬻假贷。以共给
存济。尤喜推奖材德。智首律师身处林泉。而名蜚辇
毂。卒使毗尼之学。盛于有唐。则亦有所从来云。
**** 唐志超
姓田氏。其先同州冯翊人。后徙并之榆次。超
小欲脱俗。而二亲以无他子。常抑绝之。弱冠强为纳
室。超夜坐床上。为妻说法。妻亦感激流泪。久之辞去。
年二十七。依里之开化慧瓒禅师薙落。既受具。即往
定州探律禀教。阅五载而学有成绪。乃入太原之西
北山。创立禅林。晓夕修定。玄侣闻风。不远而至。大业
初。有司禁僧。不得檀出寺门。超入京师将以闻上。内
史以事非要害。拥蔽不通。季年𡨥盗充斥。并部尤甚。
唐僧晃 第 187a 页 X77-0187.png
而超徒众云臻。粮粒山积。一夕持炬排门。白刃交临。
而坐者株杌。略不摇动。贼皆拜伏。超因随宜诱掖。以
导其善。高祖起义。超亦迁住凝定寺。义宁二年。入京
奉贺受禅。引见太极殿。左仆射魏国公裴寂于邀其
第之别院以居。无何而沙门。灵润智信智光等。以贵
游之地。非宴寂之场。乃延之蓝田山化感寺。武德五
年。又徙晋之介山抱腹岩。既而复治汾州介休县之
光严寺。盖山林则便于练行。朝市则易于接物也。贞
观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卒于光严。寿七十有一。葬汾
城之南山。
**** 唐静琳
姓张氏。其先南阳人。后徙京兆之华原。琳方
幼时。外国道人。过其家。叹曰。此儿当隆佛法。不可处
之尘埃中也。七岁从俗流出家。非其本志。遂去而从
他师焉。周氏之祸久。汩没不能振。隋初。依昙猛法师
究定慧学。于时法运复亨。琳弱冠犹以沙弥南游樊
邓受具。寻赴青齐。披讨律部。又研十地于觉法师所。
乃旋邺都从炬法师。禀采华严楞伽思益等义。既而
匡众阐化。名声益起。偶至蒲晋。为道逊道顺二法师
留讲十地。久之叹曰。药本治病而服药增病。岂其理
哉。学识材辨。秪以生慢也。宜求所以治之者。于是始
习静念处等法。俄而渐进大乘无得。离念唯识等观。
入白鹿山绝粒者数矣。昏则登危巅高树。以坐其上。
动经旬浃。后造泰岳。夜见火光。环照峰峦。即追求之。
见数尼。共议唯识。忽然而隐。未几。入关中。遇昙迁禅
而坐者株杌。略不摇动。贼皆拜伏。超因随宜诱掖。以
导其善。高祖起义。超亦迁住凝定寺。义宁二年。入京
奉贺受禅。引见太极殿。左仆射魏国公裴寂于邀其
第之别院以居。无何而沙门。灵润智信智光等。以贵
游之地。非宴寂之场。乃延之蓝田山化感寺。武德五
年。又徙晋之介山抱腹岩。既而复治汾州介休县之
光严寺。盖山林则便于练行。朝市则易于接物也。贞
观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卒于光严。寿七十有一。葬汾
城之南山。
**** 唐静琳
姓张氏。其先南阳人。后徙京兆之华原。琳方
幼时。外国道人。过其家。叹曰。此儿当隆佛法。不可处
之尘埃中也。七岁从俗流出家。非其本志。遂去而从
他师焉。周氏之祸久。汩没不能振。隋初。依昙猛法师
究定慧学。于时法运复亨。琳弱冠犹以沙弥南游樊
邓受具。寻赴青齐。披讨律部。又研十地于觉法师所。
乃旋邺都从炬法师。禀采华严楞伽思益等义。既而
匡众阐化。名声益起。偶至蒲晋。为道逊道顺二法师
留讲十地。久之叹曰。药本治病而服药增病。岂其理
哉。学识材辨。秪以生慢也。宜求所以治之者。于是始
习静念处等法。俄而渐进大乘无得。离念唯识等观。
入白鹿山绝粒者数矣。昏则登危巅高树。以坐其上。
动经旬浃。后造泰岳。夜见火光。环照峰峦。即追求之。
见数尼。共议唯识。忽然而隐。未几。入关中。遇昙迁禅
唐僧晃 第 187b 页 X77-0187.png
师为开摄论。仁寿四年。诏送舍利于华原石门山之
神德寺。就以课业。大业三年。沙门还源。延讲摄论于
辇下之明轮妙像诸寺。久之至东都。齐王暕情深定
理。每从咨决。鸿胪苏夔禀宗玄训。若高阳沙门道雄
道体。赵郡之道献明则。成承善诱。造诣幽微。洪哲致
问曰。怀道者多。所专何业。答曰。山谷高深。意定何在。
哲曰。山高谷深。由来自尔。答曰。若如来言正当馀处
取土填谷齐山乎。哲叹伏。十三年具表闻上。将西巡
灵迹。属𡨥盗纵横。道途梗沮。仅达襄邓。义宁二年。诏
住京之大总持寺。武德三年。正平公李安远奏。造弘
法寺迎居之。惟敷中论。或维摩起信而巳。夜则燕寂。
玄琬律师。躬膺令则任城王及其母楚国太妃安平
公主。皆邀至第宅授戒。国子祭酒萧璟工部尚书张
亮檐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并为弟子。又请智首律
师阐扬四分凡十遍。率先学众禀服教法住持。京辇
虽沙弥净人。犹明律相。斯非其功欤。贞观十四年。十
月二十六日。以疾卒于弘法之房。
是日先有素交法
常来候。琳谓之曰。不恋此生不贪来报缘集即有缘
散则无又曰。以巳之疾。悯彼之疾。因垂泪。盖念诸苦
趣也。复诫门人曰。生死道长。各宜自拔。时春秋七十
六矣。火葬于终南至相寺舌独不坏。再烧之愈觉明
洁。檀那造木塔五丈。以表其德。琳于洛邑。尝为通事
舍人李好德。课试场屋文业。及好德犯国宪。因逃匿
求度。以免罪。后事发觉。逮琳狱。上特原之。或谋害一
神德寺。就以课业。大业三年。沙门还源。延讲摄论于
辇下之明轮妙像诸寺。久之至东都。齐王暕情深定
理。每从咨决。鸿胪苏夔禀宗玄训。若高阳沙门道雄
道体。赵郡之道献明则。成承善诱。造诣幽微。洪哲致
问曰。怀道者多。所专何业。答曰。山谷高深。意定何在。
哲曰。山高谷深。由来自尔。答曰。若如来言正当馀处
取土填谷齐山乎。哲叹伏。十三年具表闻上。将西巡
灵迹。属𡨥盗纵横。道途梗沮。仅达襄邓。义宁二年。诏
住京之大总持寺。武德三年。正平公李安远奏。造弘
法寺迎居之。惟敷中论。或维摩起信而巳。夜则燕寂。
玄琬律师。躬膺令则任城王及其母楚国太妃安平
公主。皆邀至第宅授戒。国子祭酒萧璟工部尚书张
亮檐事杜正伦司农李道裕。并为弟子。又请智首律
师阐扬四分凡十遍。率先学众禀服教法住持。京辇
虽沙弥净人。犹明律相。斯非其功欤。贞观十四年。十
月二十六日。以疾卒于弘法之房。
是日先有素交法
常来候。琳谓之曰。不恋此生不贪来报缘集即有缘
散则无又曰。以巳之疾。悯彼之疾。因垂泪。盖念诸苦
趣也。复诫门人曰。生死道长。各宜自拔。时春秋七十
六矣。火葬于终南至相寺舌独不坏。再烧之愈觉明
洁。檀那造木塔五丈。以表其德。琳于洛邑。尝为通事
舍人李好德。课试场屋文业。及好德犯国宪。因逃匿
求度。以免罪。后事发觉。逮琳狱。上特原之。或谋害一
唐僧晃 第 187c 页 X77-0187.png
冤家者三人。其一人中悔。投林受戒。俄而受戒者。死
而复苏曰。见阎王。王使与二人辨对谋害冤家事。吾
称以从琳受戒。不复知且引琳为證。王命追所證者
有报琳巳生他方金粟世界矣。吾因获免罪。放还。
**** 唐昙韵
高阳人。史不详氏族。始出家诵法华经。尚馀
二卷。以俗境纷嚣。遂遁入恒岳之蒲吾山。以终习焉。
有禅者诲之曰。道在观心离念。非独诵经所能得也。
韵承此语。即遍游五台。孑然携影。住北台木瓜寺。馀
二十载。然地高气寒。韵夜行尽坐。思略昏散。前所诵
经顿忆不忘。隋仁寿间。瓒禅师方业定。雁门川中。背
负绳床。随处燕嘿。韵闻而往依之。既而瓒赴禅定之
诏。韵复居比干山。又适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于
是静学。覃被夷夏矣。且其地戒法所未及。有薙落阅
三十年。而为沙弥者。至是咸获受具。则韵之功诚多。
贞观十六年。无疾端坐。而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
八十馀。韵自十九入山。历六十年。摄心无逸。血气盛
时身生蚤虱。听其咂啮。不忍弃捐。虽土蚤之多。毡席
凝血。亦曰我宿债合偿。一弗除屏。后于耳顺之年。蚤
虱并无。此特血气衰耳。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何致
尔。尝谓门人曰。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而不
为所挠。又食于蛊家。而匙抄其虫。置之器底。使不为
害。蛊主惧焉。吾德何以及此。又欲写法华经。忽有善
书者。请为书之。未旬浃而功毕。方将䞋谢竟隐去。因
宝而藏之岩窟。屡经𡨥乱。馀物虏掠殆尽。惟此经委
而复苏曰。见阎王。王使与二人辨对谋害冤家事。吾
称以从琳受戒。不复知且引琳为證。王命追所證者
有报琳巳生他方金粟世界矣。吾因获免罪。放还。
**** 唐昙韵
高阳人。史不详氏族。始出家诵法华经。尚馀
二卷。以俗境纷嚣。遂遁入恒岳之蒲吾山。以终习焉。
有禅者诲之曰。道在观心离念。非独诵经所能得也。
韵承此语。即遍游五台。孑然携影。住北台木瓜寺。馀
二十载。然地高气寒。韵夜行尽坐。思略昏散。前所诵
经顿忆不忘。隋仁寿间。瓒禅师方业定。雁门川中。背
负绳床。随处燕嘿。韵闻而往依之。既而瓒赴禅定之
诏。韵复居比干山。又适南部。离石龙泉文成等郡。于
是静学。覃被夷夏矣。且其地戒法所未及。有薙落阅
三十年。而为沙弥者。至是咸获受具。则韵之功诚多。
贞观十六年。无疾端坐。而终于西河之平遥山。春秋
八十馀。韵自十九入山。历六十年。摄心无逸。血气盛
时身生蚤虱。听其咂啮。不忍弃捐。虽土蚤之多。毡席
凝血。亦曰我宿债合偿。一弗除屏。后于耳顺之年。蚤
虱并无。此特血气衰耳。然犹以为吾业未应尽。何致
尔。尝谓门人曰。吾见超禅师每宿有壁虱之房。而不
为所挠。又食于蛊家。而匙抄其虫。置之器底。使不为
害。蛊主惧焉。吾德何以及此。又欲写法华经。忽有善
书者。请为书之。未旬浃而功毕。方将䞋谢竟隐去。因
宝而藏之岩窟。屡经𡨥乱。馀物虏掠殆尽。惟此经委
唐僧晃 第 188a 页 X77-0188.png
弃林莽间。箱襆巳烂。而卷帙如新。韵平居勒苦。老而
愈励。苟跏趺稍倦。遽起礼佛。其自率皆此类。
**** 唐慧进
姓鲍氏。潞之上党人。幼循戒检未谐剪削。年
十三。乡闾以其精苦。断爱却欲。不愿妻息。出于志诚。
乃共白其父母。放使出家。始居郡之梵境寺。受具后。
即趋邺都听采。然以律假缘求非文不合。因复闭关
自读尝所讲者终八十遍。适闻洪律师设席于相。一
坐八年。有虔无怠。由尔随师南北用裨进业。略计前
后。寻究弘阐四分一宗约三百遍。其专志累功如此
者。
盖亦鲜矣。隋文之季。有同寺僧。嫉其能。兴谤于外。
进曰。世间每以名迹致嫌。而无诤行者。惟空生为然。
予虽不敏。请从而后。遽揭襆而出。众共挽留之。进曰。
予兹迫于缘故尔。非诚泥于去留也。诸君好住。吾岂
郁郁。久居此哉于是遍游东川北部。周揽五台泰岳
常山雁门之胜。而禅师慧瓒方道王朔漠。又往而师
事焉。瓒入关遂访巢许旧迹于箕山之颠。得古寺基。
构而居之。迄三十馀载。缁素承风追逐。使幽沮之地。
成参请之场。贞观十九年正月十五日。卒于山寺。寿
八十六。其同乡有明瓒者亦宗四分。形质素瑰玮。晚
岁风疾。顿乖仪节。虽衣服颓陊。而饮啖不衰。尝御众
于法住寺。化洽韩潞沁泽等州云。
**** 唐清迈
蜀之梓潼人。少游京师。贞观中玄奘三藏回
自西域。诏造广福寺。为太穆后追度。且就以翻译。其
所须吏力。悉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仍召诸方大德。
愈励。苟跏趺稍倦。遽起礼佛。其自率皆此类。
**** 唐慧进
姓鲍氏。潞之上党人。幼循戒检未谐剪削。年
十三。乡闾以其精苦。断爱却欲。不愿妻息。出于志诚。
乃共白其父母。放使出家。始居郡之梵境寺。受具后。
即趋邺都听采。然以律假缘求非文不合。因复闭关
自读尝所讲者终八十遍。适闻洪律师设席于相。一
坐八年。有虔无怠。由尔随师南北用裨进业。略计前
后。寻究弘阐四分一宗约三百遍。其专志累功如此
者。
盖亦鲜矣。隋文之季。有同寺僧。嫉其能。兴谤于外。
进曰。世间每以名迹致嫌。而无诤行者。惟空生为然。
予虽不敏。请从而后。遽揭襆而出。众共挽留之。进曰。
予兹迫于缘故尔。非诚泥于去留也。诸君好住。吾岂
郁郁。久居此哉于是遍游东川北部。周揽五台泰岳
常山雁门之胜。而禅师慧瓒方道王朔漠。又往而师
事焉。瓒入关遂访巢许旧迹于箕山之颠。得古寺基。
构而居之。迄三十馀载。缁素承风追逐。使幽沮之地。
成参请之场。贞观十九年正月十五日。卒于山寺。寿
八十六。其同乡有明瓒者亦宗四分。形质素瑰玮。晚
岁风疾。顿乖仪节。虽衣服颓陊。而饮啖不衰。尝御众
于法住寺。化洽韩潞沁泽等州云。
**** 唐清迈
蜀之梓潼人。少游京师。贞观中玄奘三藏回
自西域。诏造广福寺。为太穆后追度。且就以翻译。其
所须吏力。悉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仍召诸方大德。
唐僧晃 第 188b 页 X77-0188.png
谙练大小乘经论。为时所尊尚者。十一人。为證义员。
而迈寔与其选。同居慈恩寺。有译经图纪四卷。行世。
**** 唐昙光
汴之张氏子。自幼及长。洁志清范。诸胜阃奥。
莫不登践。逮乎立年。盛明律藏。命宗树义。人所推崇。
则皆励烁二。师之规诲矣。励公尝指以谓人曰。使吾
道流通于河右者。繄亦赖此予而巳。俄而又听法华
地论于玉法师所。修止观法门于嵩岳相禅师所。定
慧交资。戒捡益著。会东都以光有素德。举以住持。诏
住天宫寺。仍充寺之上座。以抚绥清众。然而汎爱之
诚。终古罕类。西方律学。莫不咨询。故其房宇门人。肩
联踵接。有所成就。西明寺律师。君度奕奕标举一时
俊烈。亦光之所进也。麟德二年。东都讲说。师资导达。
弥所钦羡焉。
**** 唐复礼
生京兆皇甫氏。虚静寡欲。游心内学。出家住
兴善寺。颇以赋咏之工。为名士所过从。三藏地婆河
罗。实叉难陀等。译大庄严论华严经等。皆承诏缀文
正义。永隆二年。太子文学权无二。述释典所疑十条。
以问。因为徵诘剖析。以辟其凝滞。假设宾主。撰十门
辨惑论三卷。以贻之。无二复书有曰。续晨凫之足。凿
混沌之窍。百年之疑。一且顿尽。永遵觉路。长悟迷源。
爇烦恼之薪。餐涅槃之饭。请事斯语。以卒馀年。其为
外教之士。悦服如此。加复深综玄机。特契心法。作真
妄颂。天下尤传播。草堂宗密独见许焉。有文集行世。
**** 唐怀素
姓范氏。其先南阳人。曾祖岳。高宗时为绛州
而迈寔与其选。同居慈恩寺。有译经图纪四卷。行世。
**** 唐昙光
汴之张氏子。自幼及长。洁志清范。诸胜阃奥。
莫不登践。逮乎立年。盛明律藏。命宗树义。人所推崇。
则皆励烁二。师之规诲矣。励公尝指以谓人曰。使吾
道流通于河右者。繄亦赖此予而巳。俄而又听法华
地论于玉法师所。修止观法门于嵩岳相禅师所。定
慧交资。戒捡益著。会东都以光有素德。举以住持。诏
住天宫寺。仍充寺之上座。以抚绥清众。然而汎爱之
诚。终古罕类。西方律学。莫不咨询。故其房宇门人。肩
联踵接。有所成就。西明寺律师。君度奕奕标举一时
俊烈。亦光之所进也。麟德二年。东都讲说。师资导达。
弥所钦羡焉。
**** 唐复礼
生京兆皇甫氏。虚静寡欲。游心内学。出家住
兴善寺。颇以赋咏之工。为名士所过从。三藏地婆河
罗。实叉难陀等。译大庄严论华严经等。皆承诏缀文
正义。永隆二年。太子文学权无二。述释典所疑十条。
以问。因为徵诘剖析。以辟其凝滞。假设宾主。撰十门
辨惑论三卷。以贻之。无二复书有曰。续晨凫之足。凿
混沌之窍。百年之疑。一且顿尽。永遵觉路。长悟迷源。
爇烦恼之薪。餐涅槃之饭。请事斯语。以卒馀年。其为
外教之士。悦服如此。加复深综玄机。特契心法。作真
妄颂。天下尤传播。草堂宗密独见许焉。有文集行世。
**** 唐怀素
姓范氏。其先南阳人。曾祖岳。高宗时为绛州
唐僧晃 第 188c 页 X77-0188.png
曲沃县丞。祖徽延州广武县令。父强右武卫长史。皆
居京兆。遂占籍焉母李氏梦云雷震骇而娠。及生神
光满室。卜之当为王者师。幼而聪慧。器度老成。甫十
岁。忽从二亲求出家。贞观十九年。玄奘三藏。方回自
西域。获事焉。始探经论。既登具。专务律学邺郡法励
律师。一方之名匠也。依之三载。悉与指摘古人瑕玼。
乃叹曰。吾宁自弃乎。咸亨元年。发心别述开四分记。
上元三年。诏住西太原寺。仍听道成律师讲。永淳元
年所述记文毕功。凡成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两卷
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俄而疾。谓弟子秀章曰。余报
将终矣。时空中有乐音。奄然而逝。寿七十四。腊五十
三。素所宗萨婆多部量中取大小行。斥古疏十六失。
其与南山不无牴牾。开元中。嵩山宾律师造饰宗记。
以解释之。对砺旧疏也。
**** 唐爱同
姓赵氏。天水人也。家世衣冠。弱龄辞俗。具戒
后。以弥沙塞律。训导来学。而从之游者。偃然若风之
于草。沛然若水之于壑也。昔在刘宋时。罽宾三藏觉
寿。译出此律。而羯磨一卷。亦并流通。久而亡逸。不可
考求。使叔季无所依据。由是同于大律之内。抄成一
卷。被之行事。似为全美。神龙中。义净三藏领翻译事。
诏与文纲充證义。所出诸经。与有力焉著五分律疏
十卷。及终。且遗嘱西明寺玄津律师。为加润色。而安
史之乱。复致泯绝。悲夫。
**** 唐道亮
生越之朱氏。八岁出家。淹贯经业。既受具。禀
居京兆。遂占籍焉母李氏梦云雷震骇而娠。及生神
光满室。卜之当为王者师。幼而聪慧。器度老成。甫十
岁。忽从二亲求出家。贞观十九年。玄奘三藏。方回自
西域。获事焉。始探经论。既登具。专务律学邺郡法励
律师。一方之名匠也。依之三载。悉与指摘古人瑕玼。
乃叹曰。吾宁自弃乎。咸亨元年。发心别述开四分记。
上元三年。诏住西太原寺。仍听道成律师讲。永淳元
年所述记文毕功。凡成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两卷
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俄而疾。谓弟子秀章曰。余报
将终矣。时空中有乐音。奄然而逝。寿七十四。腊五十
三。素所宗萨婆多部量中取大小行。斥古疏十六失。
其与南山不无牴牾。开元中。嵩山宾律师造饰宗记。
以解释之。对砺旧疏也。
**** 唐爱同
姓赵氏。天水人也。家世衣冠。弱龄辞俗。具戒
后。以弥沙塞律。训导来学。而从之游者。偃然若风之
于草。沛然若水之于壑也。昔在刘宋时。罽宾三藏觉
寿。译出此律。而羯磨一卷。亦并流通。久而亡逸。不可
考求。使叔季无所依据。由是同于大律之内。抄成一
卷。被之行事。似为全美。神龙中。义净三藏领翻译事。
诏与文纲充證义。所出诸经。与有力焉著五分律疏
十卷。及终。且遗嘱西明寺玄津律师。为加润色。而安
史之乱。复致泯绝。悲夫。
**** 唐道亮
生越之朱氏。八岁出家。淹贯经业。既受具。禀
唐僧晃 第 189a 页 X77-0189.png
河中三论。复开涅槃大经。寻居幽僻习定。名响海寓。
神龙元年。诏与宗师十人。入长乐内道场坐夏。上时
从受菩萨戒。睿宗为相王。送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
园问道。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书张锡国子监周业
崔融秘书监贺知章睦州刺史康诜皆结师资。传香
火请问禅要。卒年八十二。门人慧远等建塔。万齐融
铭。
**** 唐秀公
齐安人。髫年既丁父母忧。即依蜀部之兴律
师出家。诵习。又依以进具。而毗尼之学。于是畅通。遂
为兴公传律上首。阅四载。入长安。蹐律师宣公之席。
陶练诸部。勤以忘倦。出入函丈。凡十六年。则其所造
之深。所得之富。其尚可以语言尽乎。然后锦归乡里。
报所生地恩。旋游六安。大敷讲训。粤有贞固律师。解
冠诸生。馀成业者。不可胜纪。卒于安州之十力寺。寿
七十。
**** 唐德感
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优赡。于瑜
伽论。左所如意高宗诏为译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
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扬称旨。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
田至三千户。上赐赞曰。河汾之秀。山岳之英。早袪俗
累。夙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
鸣教门歆艳焉。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顷之升
寺任。中外肃然。卒年六十馀。著义门。行于世。
**** 唐道氤
生长安高陵之长孙氏。父容殿中侍御史。母
马氏梦五色云覆顶。而娠。逮娩香气芬复。童稚俊秀。
神龙元年。诏与宗师十人。入长乐内道场坐夏。上时
从受菩萨戒。睿宗为相王。送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
园问道。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书张锡国子监周业
崔融秘书监贺知章睦州刺史康诜皆结师资。传香
火请问禅要。卒年八十二。门人慧远等建塔。万齐融
铭。
**** 唐秀公
齐安人。髫年既丁父母忧。即依蜀部之兴律
师出家。诵习。又依以进具。而毗尼之学。于是畅通。遂
为兴公传律上首。阅四载。入长安。蹐律师宣公之席。
陶练诸部。勤以忘倦。出入函丈。凡十六年。则其所造
之深。所得之富。其尚可以语言尽乎。然后锦归乡里。
报所生地恩。旋游六安。大敷讲训。粤有贞固律师。解
冠诸生。馀成业者。不可胜纪。卒于安州之十力寺。寿
七十。
**** 唐德感
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优赡。于瑜
伽论。左所如意高宗诏为译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
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扬称旨。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
田至三千户。上赐赞曰。河汾之秀。山岳之英。早袪俗
累。夙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
鸣教门歆艳焉。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顷之升
寺任。中外肃然。卒年六十馀。著义门。行于世。
**** 唐道氤
生长安高陵之长孙氏。父容殿中侍御史。母
马氏梦五色云覆顶。而娠。逮娩香气芬复。童稚俊秀。
唐僧晃 第 189b 页 X77-0189.png
学成中进士科。亲里被荣耀。尝有梵僧。分卫过其门。
饭巳欲去。[(厂@((既-旡)-日+口))*页]曰。巳暮。因留宿。晤语至夜分。梵僧多称
道出家功德。及晓辞行。未远即不见。氤由是无仕宦
心。遂事京邑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弟子。而薙染焉。登
具后。勇习经论。先是兴善寺复礼法师。善属文。使为
西方赞。以验其才力。辞丽意真。读者若身生净域。而
目接尊容也。礼师[(厂@((既-旡)-日+口))*页]左右。叹赏久之。且宣言于众。以
为氤之论议。诚不可及。上闻诏与良秀法修。随驾幸
洛阳。俄述净业障经疏。疏成。御史李竫请。于天宫寺
开演。时一行禅师奏。建论场于福先寺。召集天下英
髦之士。学兼内外者。竖立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论
诸大义宗。以示佛法之盛。于是众共推氤。首升座。而
六科之辩。卒皆屈伏。一行叹而谓其人曰。法有所凭。
吾死亦足矣。既而驾还。诏扈从如初。适得小疾表辞。
帝遣中使赐方药。诏曰。法师服食此方并药。所患必
痊。愈早来西京相见也。其顾遇若此。属一行迁化。葬
蓝田铜人原。送者自东宫巳下。京官九品以上。与士
庶男女。无虑数万人。诏设斋。氤作表白法事。宰相张
燕公说独趋前执氤手曰。释门后彦。寓内罕俦。幸为
我录向所作悼文。以重箧笥。
开元十八年。诏于华萼
楼。定二教优劣。道士尹谦。对语失次。论宗乖舛。诏赐
氤绢五百疋。用旌其能。帝注金刚经。至若有人先世
罪业。应堕恶道。乃至罪业消灭。则获阿耨菩提。终疑
其谬。而未遽下笔。遂诏问氤。氤对以为佛力经力。十
饭巳欲去。[(厂@((既-旡)-日+口))*页]曰。巳暮。因留宿。晤语至夜分。梵僧多称
道出家功德。及晓辞行。未远即不见。氤由是无仕宦
心。遂事京邑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弟子。而薙染焉。登
具后。勇习经论。先是兴善寺复礼法师。善属文。使为
西方赞。以验其才力。辞丽意真。读者若身生净域。而
目接尊容也。礼师[(厂@((既-旡)-日+口))*页]左右。叹赏久之。且宣言于众。以
为氤之论议。诚不可及。上闻诏与良秀法修。随驾幸
洛阳。俄述净业障经疏。疏成。御史李竫请。于天宫寺
开演。时一行禅师奏。建论场于福先寺。召集天下英
髦之士。学兼内外者。竖立瑜伽唯识因明百法等。论
诸大义宗。以示佛法之盛。于是众共推氤。首升座。而
六科之辩。卒皆屈伏。一行叹而谓其人曰。法有所凭。
吾死亦足矣。既而驾还。诏扈从如初。适得小疾表辞。
帝遣中使赐方药。诏曰。法师服食此方并药。所患必
痊。愈早来西京相见也。其顾遇若此。属一行迁化。葬
蓝田铜人原。送者自东宫巳下。京官九品以上。与士
庶男女。无虑数万人。诏设斋。氤作表白法事。宰相张
燕公说独趋前执氤手曰。释门后彦。寓内罕俦。幸为
我录向所作悼文。以重箧笥。
开元十八年。诏于华萼
楼。定二教优劣。道士尹谦。对语失次。论宗乖舛。诏赐
氤绢五百疋。用旌其能。帝注金刚经。至若有人先世
罪业。应堕恶道。乃至罪业消灭。则获阿耨菩提。终疑
其谬。而未遽下笔。遂诏问氤。氤对以为佛力经力。十
唐僧晃 第 189c 页 X77-0189.png
圣三贤。亦莫之测。陛下曩于般若会中。闻薰不一。更
沈注想。自发现行。帝豁然悟入。氤且为疏之。以讲青
龙西明崇福三寺。皆用香泥。筑讲堂地。士之执新疏
而听者。日盈千数。著对御论衡一卷。大乘法门五卷。
名教并信法仪各一卷。唯识疏六卷。法华经疏六卷。
御注金刚经疏六卷。二十八年七月十六日。终有遗
表进呈。帝遣内给事贾文镶。宣诏吊慰。赠帛五十疋。
以助安厝。寿七十三。僧腊五十三。以其年八月十三
日。葬于终南山逍遥园侧。
**** 唐光仪
宗室琅琊王子也。武后时。与越王起兵。得罪
族诛。仪方襁褓。乳母窃负逃民间。且八岁。诏求之急。
乳母惧与决舍去。仪独行。终以冻馁。依老僧落发于
青龙寺。稍长经律通贯。习禅燕。自以为出家之乐。诚
非世俗荣名利达。所可比也。会中宗诏访琅琊王后。
仪因向寺主吐实。寺主大骇。即言之扶风郡郡太守
悦其状貌。逼妻以女。不可。遽以闻。召见。诏使返服袭
父爵。恳辞。愿守志自放丘壑。诏许之。仍听缮治兰若。
领徒众以居。平生素爱终南山水之胜。自法兴诸寺
之葺。而庵庐精舍。往往皆是。侍卫瞻候者。常数千百
人。虽权要卿相。所不逮。亦其势然也。开元二十三年。
六月二十三日。集弟子垂训讫。北首枕肱。右胁卧而
卒。弟子禀遗命。葬之少陵原南。复辟天宝寺于其地。
以弟子世传守焉。
**** 唐玄俨
姓徐氏。越之诸暨人。年十二。师事富春僧晖
沈注想。自发现行。帝豁然悟入。氤且为疏之。以讲青
龙西明崇福三寺。皆用香泥。筑讲堂地。士之执新疏
而听者。日盈千数。著对御论衡一卷。大乘法门五卷。
名教并信法仪各一卷。唯识疏六卷。法华经疏六卷。
御注金刚经疏六卷。二十八年七月十六日。终有遗
表进呈。帝遣内给事贾文镶。宣诏吊慰。赠帛五十疋。
以助安厝。寿七十三。僧腊五十三。以其年八月十三
日。葬于终南山逍遥园侧。
**** 唐光仪
宗室琅琊王子也。武后时。与越王起兵。得罪
族诛。仪方襁褓。乳母窃负逃民间。且八岁。诏求之急。
乳母惧与决舍去。仪独行。终以冻馁。依老僧落发于
青龙寺。稍长经律通贯。习禅燕。自以为出家之乐。诚
非世俗荣名利达。所可比也。会中宗诏访琅琊王后。
仪因向寺主吐实。寺主大骇。即言之扶风郡郡太守
悦其状貌。逼妻以女。不可。遽以闻。召见。诏使返服袭
父爵。恳辞。愿守志自放丘壑。诏许之。仍听缮治兰若。
领徒众以居。平生素爱终南山水之胜。自法兴诸寺
之葺。而庵庐精舍。往往皆是。侍卫瞻候者。常数千百
人。虽权要卿相。所不逮。亦其势然也。开元二十三年。
六月二十三日。集弟子垂训讫。北首枕肱。右胁卧而
卒。弟子禀遗命。葬之少陵原南。复辟天宝寺于其地。
以弟子世传守焉。
**** 唐玄俨
姓徐氏。越之诸暨人。年十二。师事富春僧晖
唐僧晃 第 190a 页 X77-0190.png
出家。證圣元年。以恩制获度。隶贯悬溜寺。弱冠从光
州岸师。禀具戒。时崇福融济二律师。皆训徒上京。俨
往依之。升堂入室。蒙其印可。由是名声重矣。及睿宗
受戒于安国。诏充大德。后还江左。偏以四分开导。俄
居法华山。敷阐金刚般若。而蹑屩檐簦之俦。听讲请
戒。云凝风休。如是几三十载。不起于座。开元二十四
年。诏颁行御所注经于天下。都督河南元彦冲。躬造
山中。请俨俯临郡治。设筵唱演此经大义。以称上意。
初光州岸公尝梦。神僧谓曰。玄俨诚一世之法器。教
之小乘。非所空自尔每以般若命之宣畅。至是果际
遇。岂非命欤。未几内捐衣钵。外率檀信。装饰石城。百
尺弥勒像。而润州剌史齐浣。运心极广。视物惟均。方
舟结乘。奉迎俨于丹阳。馀杭吴兴等郡。为诸新度受
具则化之所被。自广陵迄于信安。地方千里。餐规沐
德。殆且万人。福缘之盛。乃如此。天宝元载十一月七
日示疾。坐终于寺之戒坛院。寿六十八。卜于是月二
十。窆之秦望山下。建塔植松。以表其地。万齐融述文。
颂德。兹不录。
俨凡礼佛名经一百过。设无遮会十筵。
著辅篇记十卷。羯磨述章三篇。金刚义疏七卷。讲金
刚经疏一百过。
**** 唐慧日
生东莱辛氏。中宗朝得度。及登具足。乃慕义
净三藏之为人。于是而游西域焉。始泛舶三载。遍历
东南海中诸国。达中印土。礼谒圣迹。访求梵夹。咨禀
善知识。十有三载。莫不皆以净土为真归。弥陀为良
州岸师。禀具戒。时崇福融济二律师。皆训徒上京。俨
往依之。升堂入室。蒙其印可。由是名声重矣。及睿宗
受戒于安国。诏充大德。后还江左。偏以四分开导。俄
居法华山。敷阐金刚般若。而蹑屩檐簦之俦。听讲请
戒。云凝风休。如是几三十载。不起于座。开元二十四
年。诏颁行御所注经于天下。都督河南元彦冲。躬造
山中。请俨俯临郡治。设筵唱演此经大义。以称上意。
初光州岸公尝梦。神僧谓曰。玄俨诚一世之法器。教
之小乘。非所空自尔每以般若命之宣畅。至是果际
遇。岂非命欤。未几内捐衣钵。外率檀信。装饰石城。百
尺弥勒像。而润州剌史齐浣。运心极广。视物惟均。方
舟结乘。奉迎俨于丹阳。馀杭吴兴等郡。为诸新度受
具则化之所被。自广陵迄于信安。地方千里。餐规沐
德。殆且万人。福缘之盛。乃如此。天宝元载十一月七
日示疾。坐终于寺之戒坛院。寿六十八。卜于是月二
十。窆之秦望山下。建塔植松。以表其地。万齐融述文。
颂德。兹不录。
俨凡礼佛名经一百过。设无遮会十筵。
著辅篇记十卷。羯磨述章三篇。金刚义疏七卷。讲金
刚经疏一百过。
**** 唐慧日
生东莱辛氏。中宗朝得度。及登具足。乃慕义
净三藏之为人。于是而游西域焉。始泛舶三载。遍历
东南海中诸国。达中印土。礼谒圣迹。访求梵夹。咨禀
善知识。十有三载。莫不皆以净土为真归。弥陀为良
唐僧晃 第 190b 页 X77-0190.png
导也。承兹法训。思欲利人。振锡还乡。又涉四载。至北
印土健驮罗国。东北大山。尽七日夕断食。扣头毕命。
誓祷观音现相。俄而空中紫金色。身长一丈馀。坐宝
莲华。右手摩顶。而告日曰。汝当劝令众生。念佛诵经。
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到彼国巳。见佛
及我。所得利益。胜过诸行。说巳忽灭。日断食困甚。闻
法强壮。即踰[葸-十+夕]岭。过流沙凡十有八年。达于京师。开
元七年也。贡佛真容梵夹等。诏赐号慈悯三藏。又著
往生净土集。行世且兴渠为五辛之一。而东土之明
律者多不能识。或以为芸薹葫荽阿魏等。乃于净土
集中。具书之。以晓将来云。五辛此土惟四。兴渠者讹
梵也。华云形具。根如细蔓菁而白。其气如蒜。日尝于
于阇国见之。馀国亦无有。维时方冬。枝叶巳尽。独留
其根。以待食用。日言其根之状。殊。详而枝叶则莫之
详也。天宝七年卒。年六十九。塔白鹿原。
**** 唐法慎
生江都之郭氏。稍具知识。即念出家。父母虽
爱。不能夺也。既从瑶台成律师受具戒。旋于太原东
塔寺究律藏。言入希微。理参玄要。识者推伏焉。众请
任以纲领职。乃默然东归。率诵金刚般若经如意轮
心咒。化乡里。诸所设施。莫克尽述。大略皆以隆显教
门。敷弘法席而巳。且维扬东南之冲要。朝廷土大夫。
所从来往。必脩剌门下。然尤以得见为𢠢。以不得见
为大辱。故黄门侍郎卢藏用退而叹曰。宇宙之内。信
有高人。若太子少保陆象先。兵部尚书毕构。少府监
印土健驮罗国。东北大山。尽七日夕断食。扣头毕命。
誓祷观音现相。俄而空中紫金色。身长一丈馀。坐宝
莲华。右手摩顶。而告日曰。汝当劝令众生。念佛诵经。
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弥陀佛国。到彼国巳。见佛
及我。所得利益。胜过诸行。说巳忽灭。日断食困甚。闻
法强壮。即踰[葸-十+夕]岭。过流沙凡十有八年。达于京师。开
元七年也。贡佛真容梵夹等。诏赐号慈悯三藏。又著
往生净土集。行世且兴渠为五辛之一。而东土之明
律者多不能识。或以为芸薹葫荽阿魏等。乃于净土
集中。具书之。以晓将来云。五辛此土惟四。兴渠者讹
梵也。华云形具。根如细蔓菁而白。其气如蒜。日尝于
于阇国见之。馀国亦无有。维时方冬。枝叶巳尽。独留
其根。以待食用。日言其根之状。殊。详而枝叶则莫之
详也。天宝七年卒。年六十九。塔白鹿原。
**** 唐法慎
生江都之郭氏。稍具知识。即念出家。父母虽
爱。不能夺也。既从瑶台成律师受具戒。旋于太原东
塔寺究律藏。言入希微。理参玄要。识者推伏焉。众请
任以纲领职。乃默然东归。率诵金刚般若经如意轮
心咒。化乡里。诸所设施。莫克尽述。大略皆以隆显教
门。敷弘法席而巳。且维扬东南之冲要。朝廷土大夫。
所从来往。必脩剌门下。然尤以得见为𢠢。以不得见
为大辱。故黄门侍郎卢藏用退而叹曰。宇宙之内。信
有高人。若太子少保陆象先。兵部尚书毕构。少府监
唐僧晃 第 190c 页 X77-0190.png
陆馀庆。吏部郎中严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尉房琯
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侍郎李憕。著作郎綦母
潜。名士王昌龄。佥所赡奉。愿同洒扫。
天宝七载。十月
十四日。晨兴盥漱。就胡床跏趺。默睹西方。既曛而灭
于龙兴寺之别院。春秋八十三。夏六十二。缁素弟子
北距泗沂。南踰领徼。望哭者千族。送葬者万人其得
法上首。曰会稽昙一福建怀一等。树塔于城西蜀冈
之原。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撰文勒碑。大理司直张
从申书。赵郡李阳冰篆额。
**** 唐道绰
姓卫氏。并州汾水人。弱龄处俗。爰知恭让。十
四出家。讲大涅槃二十四遍。晚禀瓒公禅法。修涉尤
谨。久之承鸾法师净土遗业。乃于石壁谷玄中寺。法
师旧治之地。行般舟方等九品十观。讲无量寿经。将
二百遍。
绰行道次。有僧于定中见所持数珠。其相量
之。大如七宝山。睹西方胜境。繁缛难举。由是道俗竞
传。化旺朔土。贞观二年四月八日。绰以天年有限。与
众相辞。于是闻者奔赴。增山填谷。咸见鸾法师乘七
宝船浮空而至告绰曰。汝净土堂成。伹馀报未尽耳。
又见化佛住立空际。天华下散。男女皆以裙裾承得。
薄滑可爱。时以莲华插于乾地。七日不萎。逮绰年跻
七秩。容力休盛。齯齿新生。谈述雄畅。益勤劝念。绰复
躬穿百八木槵子。以贻人。及著净土论二卷。其所授
据。皆天亲龙树慧远等。故信从之徒。有以麻豆为数
量。而积之满数斛者。绰平居四仪不敢背西。口称尊
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侍郎李憕。著作郎綦母
潜。名士王昌龄。佥所赡奉。愿同洒扫。
天宝七载。十月
十四日。晨兴盥漱。就胡床跏趺。默睹西方。既曛而灭
于龙兴寺之别院。春秋八十三。夏六十二。缁素弟子
北距泗沂。南踰领徼。望哭者千族。送葬者万人其得
法上首。曰会稽昙一福建怀一等。树塔于城西蜀冈
之原。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撰文勒碑。大理司直张
从申书。赵郡李阳冰篆额。
**** 唐道绰
姓卫氏。并州汾水人。弱龄处俗。爰知恭让。十
四出家。讲大涅槃二十四遍。晚禀瓒公禅法。修涉尤
谨。久之承鸾法师净土遗业。乃于石壁谷玄中寺。法
师旧治之地。行般舟方等九品十观。讲无量寿经。将
二百遍。
绰行道次。有僧于定中见所持数珠。其相量
之。大如七宝山。睹西方胜境。繁缛难举。由是道俗竞
传。化旺朔土。贞观二年四月八日。绰以天年有限。与
众相辞。于是闻者奔赴。增山填谷。咸见鸾法师乘七
宝船浮空而至告绰曰。汝净土堂成。伹馀报未尽耳。
又见化佛住立空际。天华下散。男女皆以裙裾承得。
薄滑可爱。时以莲华插于乾地。七日不萎。逮绰年跻
七秩。容力休盛。齯齿新生。谈述雄畅。益勤劝念。绰复
躬穿百八木槵子。以贻人。及著净土论二卷。其所授
据。皆天亲龙树慧远等。故信从之徒。有以麻豆为数
量。而积之满数斛者。绰平居四仪不敢背西。口称尊
唐僧晃 第 191a 页 X77-0191.png
号。日期七万。而沙门道抚。自京之弘福寺逃往依止。
绰今年且八十四矣。尚康强无恙。亦其进修之力所
感欤。
**** 唐鉴真
姓淳于氏。广陵江阳县人也。总丱之岁。侍父
入大云寺。见佛像感悟。求出家。父奇其志许之。遂依
智满禅师。听训诲。长安元年。诏天下度僧。因获隶寺
为息慈。大云即今之隆兴寺也。神龙初。从道岸律师
先受菩萨戒。景龙初乃复诣长安实际寺。从荆州恒
景律师。登具足戒。观光两京。陶冶三藏。阅数稔。言旋
淮海。以戒律利物。郁为一方宗首。开元中。日本国沙
门荣睿普照等。礼真足而请曰。吾国居大海中。距华
夏。以风之逆顺。为近远。而未易以道路计。然佛法于
天下。固无彼此之沮。而师范之来。或难之。此三宗之
传。所以犹缺然也。和尚其能辍此方之化。为吾国之
行。则善矣。真因感其意。而问曰。昔闻南岳思禅师生
彼为王。兴起大教。又闻国相长屋。造千袈裟附舶。施
中国名德。且绣偈于衣缘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
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言之。则诚善地也。吾何为自
弃。而不为是行哉。乃募比丘思托等十四人。天宝二
年六月。买舟载经律。由杨子江至越州浦止。署风山
出洋。遇风涛盛壮。舟几溺。俄见空中。神将介甲而立。
风涛寻定。所历蛇海鱼海鸟海之异。而后抵岸达日
本。王躬迎导入城。安止大寺中。遽即其寺之卢遮那
殿立坛。以为王受菩萨戒。次及夫人王子等。且选本
绰今年且八十四矣。尚康强无恙。亦其进修之力所
感欤。
**** 唐鉴真
姓淳于氏。广陵江阳县人也。总丱之岁。侍父
入大云寺。见佛像感悟。求出家。父奇其志许之。遂依
智满禅师。听训诲。长安元年。诏天下度僧。因获隶寺
为息慈。大云即今之隆兴寺也。神龙初。从道岸律师
先受菩萨戒。景龙初乃复诣长安实际寺。从荆州恒
景律师。登具足戒。观光两京。陶冶三藏。阅数稔。言旋
淮海。以戒律利物。郁为一方宗首。开元中。日本国沙
门荣睿普照等。礼真足而请曰。吾国居大海中。距华
夏。以风之逆顺。为近远。而未易以道路计。然佛法于
天下。固无彼此之沮。而师范之来。或难之。此三宗之
传。所以犹缺然也。和尚其能辍此方之化。为吾国之
行。则善矣。真因感其意。而问曰。昔闻南岳思禅师生
彼为王。兴起大教。又闻国相长屋。造千袈裟附舶。施
中国名德。且绣偈于衣缘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
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言之。则诚善地也。吾何为自
弃。而不为是行哉。乃募比丘思托等十四人。天宝二
年六月。买舟载经律。由杨子江至越州浦止。署风山
出洋。遇风涛盛壮。舟几溺。俄见空中。神将介甲而立。
风涛寻定。所历蛇海鱼海鸟海之异。而后抵岸达日
本。王躬迎导入城。安止大寺中。遽即其寺之卢遮那
殿立坛。以为王受菩萨戒。次及夫人王子等。且选本
唐僧晃 第 191b 页 X77-0191.png
土有德行沙门十人为师。度沙弥澄脩等四百人。教
以白羯磨法。国之造寺施田者日至。号大和尚。后无
疾辞众。逝于天平宝寺。七年癸卯岁。五月五日。即代
宗广德元年也。寿七十七。
**** 唐惟悫
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上党潞人。九岁从舅
氏之有名称于释门者出家。久之辞去游学。教旨禅
宗毗尼之道。靡不探讨。年四十。犹宿留京辇。时故相
房公融。巳捐馆舍。其子弟居赐第。一日请斋尚未饭。
出经一函曰。此相公在南海时。所译楞严经十卷。今
筵中仅十僧。可僧各一卷以结缘。悫坐次当四。得经
见富楼那问生起义。文婉而理玄。遂誓作疏流通。及
归所住崇福寺。遽画文殊菩萨像。且诵其名号。十年
志益不衰。忽梦文殊乘狮子。入其口。由是下笔若神
助。大历丙子也。及疏就。又梦文殊自口出。成三卷。今
盛行于世。
一说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入内得其本。
未几馆陶沙门慧震。传之于悫而流通焉。
既而蜀之
资中恒沇法师。作义章。号资中疏云。
**** 唐守直
字坚道。姓范氏。钱唐人。齐信安太守瑝八叶
孙。既薙染。遂依苏之支硎寺圆大师。受具戒。登坛之
夕。独见光长丈馀。久之乃灭。盖其得戒之相也。后依
江陵之真公者三年。乃遍礼天下圣迹。以博所闻见。
寻从无畏三藏。受菩萨戒。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讲
起信论二十过。南山律抄四十过。始愿诵华严经。即
于中夜梦。神人以一珠施之。觉而惘然。如珠在握。旋
以白羯磨法。国之造寺施田者日至。号大和尚。后无
疾辞众。逝于天平宝寺。七年癸卯岁。五月五日。即代
宗广德元年也。寿七十七。
**** 唐惟悫
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上党潞人。九岁从舅
氏之有名称于释门者出家。久之辞去游学。教旨禅
宗毗尼之道。靡不探讨。年四十。犹宿留京辇。时故相
房公融。巳捐馆舍。其子弟居赐第。一日请斋尚未饭。
出经一函曰。此相公在南海时。所译楞严经十卷。今
筵中仅十僧。可僧各一卷以结缘。悫坐次当四。得经
见富楼那问生起义。文婉而理玄。遂誓作疏流通。及
归所住崇福寺。遽画文殊菩萨像。且诵其名号。十年
志益不衰。忽梦文殊乘狮子。入其口。由是下笔若神
助。大历丙子也。及疏就。又梦文殊自口出。成三卷。今
盛行于世。
一说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入内得其本。
未几馆陶沙门慧震。传之于悫而流通焉。
既而蜀之
资中恒沇法师。作义章。号资中疏云。
**** 唐守直
字坚道。姓范氏。钱唐人。齐信安太守瑝八叶
孙。既薙染。遂依苏之支硎寺圆大师。受具戒。登坛之
夕。独见光长丈馀。久之乃灭。盖其得戒之相也。后依
江陵之真公者三年。乃遍礼天下圣迹。以博所闻见。
寻从无畏三藏。受菩萨戒。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讲
起信论二十过。南山律抄四十过。始愿诵华严经。即
于中夜梦。神人以一珠施之。觉而惘然。如珠在握。旋
唐僧晃 第 191c 页 X77-0191.png
入五台山中。揽阅凡二百过。以毕其愿。且披大藏三
过。开元二十六年。诏举高行。因隶贯庐山大林寺。大
历二年。移藉天竺灵隐峰。五年三月。寓止龙兴净土
院。谓其徒曰。夫至德之人。乘如而来。乘如而去。然彼
欲以长绳系白日者。岂足以同语此哉。以其月之二
十九日。告终。寿七十一。腊四十五。建塔以窆。门人皎
然如昼为之铭。
**** 唐圆照
姓张氏。京兆蓝田人。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
师。受近圆。乃究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
新经。频敷座席。屡主坛场。开元中。诏参译务。大历十
三年。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至安国寺。定夺新
旧两疏是非。照材学优赡。其所编稡制作。多不具述。
于教门颇有功绪。在代肃二朝。尤用事。职至应奉。赐
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捡校。鸿胪少卿。食
封一百户。终于别院。寿八十二。腊五十八。
**** 唐辨才
姓李氏。襄阳人。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家。稍
长善记忆。每受经。必以等身为限。事不重问。义不再
思。师甚器之。年十六遂落发。隶乡里之大云寺。遍游
列郡名山。俄纳戒于荆州玉泉寺。久闻京师安国寺
怀威律师。报恩寺义颁律师名。即造而请业焉。二师
皆推为上首。天宝十四载。上以北方习骑射。嗜杀戮。
刚犷之气。黩武玩兵。宜必以善导柔服之。诏才临坛
度人。以致其教诫。至德初。宰臣杜鸿渐奏。住龙兴寺。
诏加朔方管内教授大德。庶令猃狁之乡。粗识毗尼
过。开元二十六年。诏举高行。因隶贯庐山大林寺。大
历二年。移藉天竺灵隐峰。五年三月。寓止龙兴净土
院。谓其徒曰。夫至德之人。乘如而来。乘如而去。然彼
欲以长绳系白日者。岂足以同语此哉。以其月之二
十九日。告终。寿七十一。腊四十五。建塔以窆。门人皎
然如昼为之铭。
**** 唐圆照
姓张氏。京兆蓝田人。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
师。受近圆。乃究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
新经。频敷座席。屡主坛场。开元中。诏参译务。大历十
三年。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至安国寺。定夺新
旧两疏是非。照材学优赡。其所编稡制作。多不具述。
于教门颇有功绪。在代肃二朝。尤用事。职至应奉。赐
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捡校。鸿胪少卿。食
封一百户。终于别院。寿八十二。腊五十八。
**** 唐辨才
姓李氏。襄阳人。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家。稍
长善记忆。每受经。必以等身为限。事不重问。义不再
思。师甚器之。年十六遂落发。隶乡里之大云寺。遍游
列郡名山。俄纳戒于荆州玉泉寺。久闻京师安国寺
怀威律师。报恩寺义颁律师名。即造而请业焉。二师
皆推为上首。天宝十四载。上以北方习骑射。嗜杀戮。
刚犷之气。黩武玩兵。宜必以善导柔服之。诏才临坛
度人。以致其教诫。至德初。宰臣杜鸿渐奏。住龙兴寺。
诏加朔方管内教授大德。庶令猃狁之乡。粗识毗尼
唐僧晃 第 192a 页 X77-0192.png
之道。仍命为国建法华道场。及复两京回鸾。累降玺
书褒美。晚年尤留心于顿教大乘。永泰二年。仆固怀
恩叛。招诱吐蕃犯边。才以因果祸福之语晓之。屠杀
之惨为戢。大历三载。诏充章信大德。时府帅虢国常
公。与护戎任公。数过从讲道。十三年十二月八日。安
坐绳床而寂。寿五十六。未几卜窆寺之西北隅。先是
邑子石显。执役于城上。夜闻管弦声。异香散空中。由
是以知才之所往生者。必安养矣。谥曰能觉。襚以紫
衣。其恩荣闻于塞外云。
**** 唐慧明
汉太丘长陈寔之后。晋永嘉南渡。曾祖仲文
佐命于陈。封丹阳公。祖令双溪谷熟二县。考令兰陵。
遂家焉。明则兰陵产也。丱岁舍父母出家。受具习律。
叹曰。自神禹以功有天下。而刑戮滋生。伯成子高弃
其诸侯以耕。而况我辈之学空寂者乎。纷纷诤论。一
何至于此极哉。乃诣方岩究心法。天宝初。将游五台。
会淮汴阻兵不果。仍筑兰若三所于宛陵之石门。先
是其地苦虎狼之暴。俗尤嗜弋猎。自明以慈悲化摄。
皆革心不相伤忤。五年戾止鱼陂。时有瑀公。神异僧
也。见曰。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也。他日与登鱼陂之
颠。见东南有峰。秀拔可爱。因指以谓瑀公曰。告宿缘
在兹。庶几其可得乎。八年诏天下度人。州将韦南金。
举明高行。黑白状请。隶州之宁化道场。明辞。改隶佛
川。即鱼陂所望之峰也。按郡志。地故梁吴筠宅也。昔
有于青山之南。斸出古佛二躯。而水随以腾涌。由是
书褒美。晚年尤留心于顿教大乘。永泰二年。仆固怀
恩叛。招诱吐蕃犯边。才以因果祸福之语晓之。屠杀
之惨为戢。大历三载。诏充章信大德。时府帅虢国常
公。与护戎任公。数过从讲道。十三年十二月八日。安
坐绳床而寂。寿五十六。未几卜窆寺之西北隅。先是
邑子石显。执役于城上。夜闻管弦声。异香散空中。由
是以知才之所往生者。必安养矣。谥曰能觉。襚以紫
衣。其恩荣闻于塞外云。
**** 唐慧明
汉太丘长陈寔之后。晋永嘉南渡。曾祖仲文
佐命于陈。封丹阳公。祖令双溪谷熟二县。考令兰陵。
遂家焉。明则兰陵产也。丱岁舍父母出家。受具习律。
叹曰。自神禹以功有天下。而刑戮滋生。伯成子高弃
其诸侯以耕。而况我辈之学空寂者乎。纷纷诤论。一
何至于此极哉。乃诣方岩究心法。天宝初。将游五台。
会淮汴阻兵不果。仍筑兰若三所于宛陵之石门。先
是其地苦虎狼之暴。俗尤嗜弋猎。自明以慈悲化摄。
皆革心不相伤忤。五年戾止鱼陂。时有瑀公。神异僧
也。见曰。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也。他日与登鱼陂之
颠。见东南有峰。秀拔可爱。因指以谓瑀公曰。告宿缘
在兹。庶几其可得乎。八年诏天下度人。州将韦南金。
举明高行。黑白状请。隶州之宁化道场。明辞。改隶佛
川。即鱼陂所望之峰也。按郡志。地故梁吴筠宅也。昔
有于青山之南。斸出古佛二躯。而水随以腾涌。由是
唐僧晃 第 192b 页 X77-0192.png
其地得名。旁有吴王古祠。巫以祸福撼闾里。致血祭。
明至泊舟祠下。风雨骤作。林木屋瓦飞折。顷之霁。一
伟丈夫。前拜。谒受戒。且请徙道场其地。及道场之徙。
偶获铜盘土中。盘底铭慧明字。建中元年正月十二
日。示疾以逝。寿八十四。腊五十一。树塔于寺之西山。
而葬灵舆焉。得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菩萨戒弟子。
剌史卢幼平颜真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
**** 唐道遵
字宗达。姓张氏。吴兴人。幼事报恩寺兴大师
出家。年十二。从天竺义威律师。受具戒。始习毗尼开
遮之指。后传天台明静之宗。于是广书法华。辟经院。
置道场于支硎山。以招徕学者。大历元年。州将韦元
甫。兵部尚书刘晏。侍御史王圆。开州剌史陆向。殿中
侍御史陆迅。大理评事张象。既惬真心。愿专胜境。相
与表闻。诏特署法华道场。由是江东。总建道场。一十
七所。皆自遵始。天宝中。方行三昧于灵岩道场。光明
烛天。身在光中。莫分彼此。异日以问荆溪然公。公曰。
智慧光明。从心流出。盖子精志之所致也。又尝于寺
道场中。觉身坐虚空。廓然无碍。识者知为垢尽之相。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卒于所居寺。寿七十一。腊
四十六。门人树塔旌德焉。
**** 唐摩驮都
华言法界。一名悟空。生京兆云阳车氏。拓
跋魏之裔也。天宝九载。罽宾国愿内附。遣大首领萨
婆达干。三藏舍利越摩来朝。且请使者巡按。明年诏
中使张韬光。偕国信行官傔使四十人西迈。时空名
明至泊舟祠下。风雨骤作。林木屋瓦飞折。顷之霁。一
伟丈夫。前拜。谒受戒。且请徙道场其地。及道场之徙。
偶获铜盘土中。盘底铭慧明字。建中元年正月十二
日。示疾以逝。寿八十四。腊五十一。树塔于寺之西山。
而葬灵舆焉。得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菩萨戒弟子。
剌史卢幼平颜真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
**** 唐道遵
字宗达。姓张氏。吴兴人。幼事报恩寺兴大师
出家。年十二。从天竺义威律师。受具戒。始习毗尼开
遮之指。后传天台明静之宗。于是广书法华。辟经院。
置道场于支硎山。以招徕学者。大历元年。州将韦元
甫。兵部尚书刘晏。侍御史王圆。开州剌史陆向。殿中
侍御史陆迅。大理评事张象。既惬真心。愿专胜境。相
与表闻。诏特署法华道场。由是江东。总建道场。一十
七所。皆自遵始。天宝中。方行三昧于灵岩道场。光明
烛天。身在光中。莫分彼此。异日以问荆溪然公。公曰。
智慧光明。从心流出。盖子精志之所致也。又尝于寺
道场中。觉身坐虚空。廓然无碍。识者知为垢尽之相。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卒于所居寺。寿七十一。腊
四十六。门人树塔旌德焉。
**** 唐摩驮都
华言法界。一名悟空。生京兆云阳车氏。拓
跋魏之裔也。天宝九载。罽宾国愿内附。遣大首领萨
婆达干。三藏舍利越摩来朝。且请使者巡按。明年诏
中使张韬光。偕国信行官傔使四十人西迈。时空名
唐僧晃 第 192c 页 X77-0192.png
奉朝授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随使者出安西。十二
载。至健陀罗国。罽宾东都城也。其王礼接唐使者于
此。及使者归。报空方以疾笃。留健陀罗国。于是发愿。
师事舍利越摩出家。肃宗至德二年也。年二十九。受
具戒于迦湿弥罗国。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
提。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魏地为教授。于蒙提寺。讽
声闻戒。习根本律。盖北天之学。皆萨婆多部也。巡礼
八塔。咨师舍利越摩。归觐君亲。摩因授空十地回向
轮十力三经梵夹。佛牙舍利以别。至骨咄国。小海南
岸。地忽摇动。雨雹交作。而霆击不巳。时众商奔避一
大树下。商主曰。龙神怒如此。众中或有舍利异宝。可
出之海中。毋以为性命害也。空欲以利东夏故。潜乞
龙神宥过。终不出。自卯及申始霁。即而请勿提提羼
鱼。出十力经于丘兹莲华寺。请尸罗达磨。出十地回
向轮经于北庭。贞元五年己巳。至京师。上佛牙舍利
经本。诏功德使窦文场。付左神策军。缮写进呈。署空
壮武将军。试太常卿。居章敬寺。返云阳。二亲之坟树
拱矣。
**** 唐道澄
姓梁氏。京兆人。父涉中书舍人。幼使出家。无
所顾恋。偶有禅者过之。谓曰。可名道澄。且付以瓶锡
仪范之器。号律沙弥。受具后。历横肆。习南山钞。谨持
守以进于学。然姿性率略。所处不恒。奉恩庄严草堂
诸刹。所至安之。尤以护生为务。建中二年。坐夏云阳
山。一虎忽哮吼入门。澄若有所语者。虎摇尾摄耳去。
载。至健陀罗国。罽宾东都城也。其王礼接唐使者于
此。及使者归。报空方以疾笃。留健陀罗国。于是发愿。
师事舍利越摩出家。肃宗至德二年也。年二十九。受
具戒于迦湿弥罗国。文殊矢涅地。为亲教师。邬不羼
提。为羯磨阿遮利耶。驮里魏地为教授。于蒙提寺。讽
声闻戒。习根本律。盖北天之学。皆萨婆多部也。巡礼
八塔。咨师舍利越摩。归觐君亲。摩因授空十地回向
轮十力三经梵夹。佛牙舍利以别。至骨咄国。小海南
岸。地忽摇动。雨雹交作。而霆击不巳。时众商奔避一
大树下。商主曰。龙神怒如此。众中或有舍利异宝。可
出之海中。毋以为性命害也。空欲以利东夏故。潜乞
龙神宥过。终不出。自卯及申始霁。即而请勿提提羼
鱼。出十力经于丘兹莲华寺。请尸罗达磨。出十地回
向轮经于北庭。贞元五年己巳。至京师。上佛牙舍利
经本。诏功德使窦文场。付左神策军。缮写进呈。署空
壮武将军。试太常卿。居章敬寺。返云阳。二亲之坟树
拱矣。
**** 唐道澄
姓梁氏。京兆人。父涉中书舍人。幼使出家。无
所顾恋。偶有禅者过之。谓曰。可名道澄。且付以瓶锡
仪范之器。号律沙弥。受具后。历横肆。习南山钞。谨持
守以进于学。然姿性率略。所处不恒。奉恩庄严草堂
诸刹。所至安之。尤以护生为务。建中二年。坐夏云阳
山。一虎忽哮吼入门。澄若有所语者。虎摇尾摄耳去。
唐僧晃 第 193a 页 X77-0193.png
澄后徙居章信寺。或问其故。澄曰。出家可滞一方乎。
西域之法。三时分房。俾无贪著。后世易之。哀哉。贞元
二年二月八日。上于寺从澄受菩萨戒。京甸倾瞻。赐
赉优渥。澄尽以回施二田。五年。上幸澄所居问修心
法门。且诏为妃主嫔御。受菩萨戒。十六年四月。赐号
大圆。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终。
**** 唐大光
姓唐氏。湖州之安吉人。母梅。感异梦生光。及
薙落。诵法华经。三月即能忆持。游京师。肃宗燕见之
熟视之曰。畴昔之夜。朕梦。僧声演大乘。而口出光明
者。兹非其人乎。因赐今名。属上生辰。召齐于定国寺。
馆之千福寺。看经道场。遣中官赵温等。宣谕以送。仍
赐墨敕。许随意住持天下名山。后徙蓝田精舍。精舍
之僧先梦。天童降谓曰。大光经声。彻于有顶。功德不
可量也。一日忽有臂从天下。抚其心匈。又梦。僧引乳
使光吮其湩。自尔神形舒畅。气貌融裕。久之山行。偶
坠穷谷龙泉中。心不迷乱。但发愿持多宝塔品十万
遍。俄觉此身跃然而出。如有物捧持之者。龙朔初。诏
住资圣寺。寺即赵国公长孙无忌宅也。二年诏为文
德皇后追福。七年资圣灾。栋宇器物俱烬。惟诸经卷
无所损。事闻。所赐殊渥。百姓亦捐弃财币盈钜万。寺
以再成。未几。疏乞归省。诏未即允。光随得疾莫疗。欲
赴水死。强起跨驴往。驴伏不行。乌群噪其上。人稍知
之。交开谕乃解。复顶戴经卷行道。寻有诏允所请。既
归。构塔于乌程。日持多宝品。以偿昔愿。永泰元年。浙
西域之法。三时分房。俾无贪著。后世易之。哀哉。贞元
二年二月八日。上于寺从澄受菩萨戒。京甸倾瞻。赐
赉优渥。澄尽以回施二田。五年。上幸澄所居问修心
法门。且诏为妃主嫔御。受菩萨戒。十六年四月。赐号
大圆。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终。
**** 唐大光
姓唐氏。湖州之安吉人。母梅。感异梦生光。及
薙落。诵法华经。三月即能忆持。游京师。肃宗燕见之
熟视之曰。畴昔之夜。朕梦。僧声演大乘。而口出光明
者。兹非其人乎。因赐今名。属上生辰。召齐于定国寺。
馆之千福寺。看经道场。遣中官赵温等。宣谕以送。仍
赐墨敕。许随意住持天下名山。后徙蓝田精舍。精舍
之僧先梦。天童降谓曰。大光经声。彻于有顶。功德不
可量也。一日忽有臂从天下。抚其心匈。又梦。僧引乳
使光吮其湩。自尔神形舒畅。气貌融裕。久之山行。偶
坠穷谷龙泉中。心不迷乱。但发愿持多宝塔品十万
遍。俄觉此身跃然而出。如有物捧持之者。龙朔初。诏
住资圣寺。寺即赵国公长孙无忌宅也。二年诏为文
德皇后追福。七年资圣灾。栋宇器物俱烬。惟诸经卷
无所损。事闻。所赐殊渥。百姓亦捐弃财币盈钜万。寺
以再成。未几。疏乞归省。诏未即允。光随得疾莫疗。欲
赴水死。强起跨驴往。驴伏不行。乌群噪其上。人稍知
之。交开谕乃解。复顶戴经卷行道。寻有诏允所请。既
归。构塔于乌程。日持多宝品。以偿昔愿。永泰元年。浙
唐僧晃 第 193b 页 X77-0193.png
西廉使韦元甫。表请光为六郡持念之首。且为别立
道场。大历间。鲁公颜真卿剌郡。乌程宰则李绅公垂
之父也。绅生未期而疾作。名光脩治佛事而愈。绅小
字光。盖以此。贞元中。绅官于朝。间出剌拜于持经道
场。永贞元年十二月既望之夕示灭。寿七十。绅时以
相国制文勒碑。噫荣矣。
**** 唐慧琳
本疏勒国人也。冒姓裴氏。始事不空三藏。为
室洒。印度声明。支那训诂。靡不精究。尝谓翻梵成华。
华简而梵细。简则意遗。细则语衍。然而俾其意不至
遗。语不至衍。非夫淹该博综。易足臻尔。于是引用字
林字统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以参合之。撰
大藏音义。自贞元四年。迄元和五载。成一百卷。置其
本于西明大藏。使京邑传写。十五年庚子卒。寿八十
七。
**** 唐端甫
族赵氏。居天水。世为秦著姓。母张梦。梵僧谓
曰当生贵子。即出舍利囊中。使吞之。及娩。见所梦僧。
白昼入室。摩其顶曰。教法必赖以大兴。言讫讫失所
在。甫高颡深目。大颐方口。身六尺五寸。音吐如钟。始
十岁。以沙弥。事崇福寺道悟禅师。十七岁。受具戒为
比丘。隶安国寺。学毗尼于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论
于安国寺素法师。究涅槃经于福林寺崟法师。既而
甫梦。梵僧以琉璃器。满盛舍利。使吞之曰。三藏大教。
尽纳汝腹矣。自是妙智宏辨。囊括川注。而谒文殊于
清凉。阐华严于太原。其声闻之美。达于帝聪。德宗朝。
道场。大历间。鲁公颜真卿剌郡。乌程宰则李绅公垂
之父也。绅生未期而疾作。名光脩治佛事而愈。绅小
字光。盖以此。贞元中。绅官于朝。间出剌拜于持经道
场。永贞元年十二月既望之夕示灭。寿七十。绅时以
相国制文勒碑。噫荣矣。
**** 唐慧琳
本疏勒国人也。冒姓裴氏。始事不空三藏。为
室洒。印度声明。支那训诂。靡不精究。尝谓翻梵成华。
华简而梵细。简则意遗。细则语衍。然而俾其意不至
遗。语不至衍。非夫淹该博综。易足臻尔。于是引用字
林字统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以参合之。撰
大藏音义。自贞元四年。迄元和五载。成一百卷。置其
本于西明大藏。使京邑传写。十五年庚子卒。寿八十
七。
**** 唐端甫
族赵氏。居天水。世为秦著姓。母张梦。梵僧谓
曰当生贵子。即出舍利囊中。使吞之。及娩。见所梦僧。
白昼入室。摩其顶曰。教法必赖以大兴。言讫讫失所
在。甫高颡深目。大颐方口。身六尺五寸。音吐如钟。始
十岁。以沙弥。事崇福寺道悟禅师。十七岁。受具戒为
比丘。隶安国寺。学毗尼于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论
于安国寺素法师。究涅槃经于福林寺崟法师。既而
甫梦。梵僧以琉璃器。满盛舍利。使吞之曰。三藏大教。
尽纳汝腹矣。自是妙智宏辨。囊括川注。而谒文殊于
清凉。阐华严于太原。其声闻之美。达于帝聪。德宗朝。
唐僧晃 第 193c 页 X77-0193.png
出入宫禁。抗论儒道。诏赐紫方袍。岁时锡子异等夷。
顺宗在春坊。相与卧起。视若兄弟。恩礼特隆厚。宪宗
御极。数幸其寺。常承顾问。待之不啻宾友。而甫仪范
超迈。辞辩华赡。虽造次应对。未尝不推致佛乘。而扬
搉玄理。由是天子益重其为人焉。乃迎真骨以祈灵。
开秘殿以请福。录左街僧事。凡十年。其阐扬涅槃唯
识。课持瑜伽悉地。转上所施。以崇饰塔庙。务极雕绘。
而丈室单床。惟日诵金刚经。默观净二而巳。王公舆
台。壹以诚接。然豪门贵族。莫不瞻向。议者以为其有
常不轻行。开成元年六月一日卒。其年七月六日。茶
毗于长乐之南原。获舍利圆莹。谥大达。塔号玄秘。寿
六十七。腊四十三。弟子僧尼千馀辈。会昌中。相国斐
公休颂德树碑原上。
**** 唐知玄
字后觉。姓陈氏。眉州洪雅人。曾祖图南。梓州
射洪令。祖宪考邈。皆名场不捷。母魏。梦月入怀而娩。
襁褓见佛像僧仪必笑。五岁。祖指花令赋诗。不数步
即就。且有唯馀一朵在。明日定随风之句。祖吟咏久
之。叹曰。吾望汝登高第雪耻。今如此。其志见矣。则终
将归于空门乎。所居邻宁夷寺。七岁听法泰法师讲
涅槃经。忽若有所寤。夜又梦。其寺之殿佛。手为摩顶。
因力求出家。不可禁止。年十一。诣唐兴四安寺落发。
其师并以大经远公义疏。辩公圆旨授之。皆习复无
遗误。年十三。升座阐演于大慈寺之普贤阁下。时丞
相杜公元颖。方出镇蜀。闻其名而命之。听者万计。率
顺宗在春坊。相与卧起。视若兄弟。恩礼特隆厚。宪宗
御极。数幸其寺。常承顾问。待之不啻宾友。而甫仪范
超迈。辞辩华赡。虽造次应对。未尝不推致佛乘。而扬
搉玄理。由是天子益重其为人焉。乃迎真骨以祈灵。
开秘殿以请福。录左街僧事。凡十年。其阐扬涅槃唯
识。课持瑜伽悉地。转上所施。以崇饰塔庙。务极雕绘。
而丈室单床。惟日诵金刚经。默观净二而巳。王公舆
台。壹以诚接。然豪门贵族。莫不瞻向。议者以为其有
常不轻行。开成元年六月一日卒。其年七月六日。茶
毗于长乐之南原。获舍利圆莹。谥大达。塔号玄秘。寿
六十七。腊四十三。弟子僧尼千馀辈。会昌中。相国斐
公休颂德树碑原上。
**** 唐知玄
字后觉。姓陈氏。眉州洪雅人。曾祖图南。梓州
射洪令。祖宪考邈。皆名场不捷。母魏。梦月入怀而娩。
襁褓见佛像僧仪必笑。五岁。祖指花令赋诗。不数步
即就。且有唯馀一朵在。明日定随风之句。祖吟咏久
之。叹曰。吾望汝登高第雪耻。今如此。其志见矣。则终
将归于空门乎。所居邻宁夷寺。七岁听法泰法师讲
涅槃经。忽若有所寤。夜又梦。其寺之殿佛。手为摩顶。
因力求出家。不可禁止。年十一。诣唐兴四安寺落发。
其师并以大经远公义疏。辩公圆旨授之。皆习复无
遗误。年十三。升座阐演于大慈寺之普贤阁下。时丞
相杜公元颖。方出镇蜀。闻其名而命之。听者万计。率
唐僧晃 第 194a 页 X77-0194.png
骇服。自是不敢斥其名。而呼之为陈菩萨矣。或传其
前身。盖汉州三学山知铉也。尝讲十地经。感地变琉
璃云。受具戒于净众寺辩贞律师。禀俱舍论于十长
山固律师。于是抵三峡。历荆襄。而驻锡于京辇之资
圣寺。获依安国信法师。究唯识论。旁攻外典百家之
言。然以乡音不类忧之。乃曰课大悲咒象耳山。中夕
梦僧易其舌。旦能秦语文宗尤加礼重。儒者杨茂先。
留意竺坟。慕谢康乐之为人。注释经义。时就质问。及
终。玄独见其服紫衣。戴碧冠。前拜谢乘空而去。讣至。
则知其命子以紫袈裟。碧芙蓉冠敛。且曰。吾非簪裳
累。则提瓶挈屦。侍玄公久矣。今遽尔柰何。
武宗始犹
尚内教。后惑邪说。故群臣莫之谏。尝以德阳节。会缁
黄麟德殿。诏玄独抗道众。帝躬发老子。治大国如烹
小鲜义。使相问答。玄所对凡数千言。皆谓神仙固山
林之事。非帝王所宜行。上大怒。左军仇士良。内枢杨
钦义。惜其才美。密讽贡祝尧诗五章解之。玄即日归
乡里。既而以巾栉。游湘湖间。方杨给事汉公。廉问桂
岭。迎止开元寺。属宣宗龙飞。内枢杨公统左禁军。以
定𠕋功。请复教。首乞访玄声迹。诏居宝应寺。寿昌节
讲赞。赐紫伽黎。署三教首座。俄诏徙法乾寺玉虚亭。
则上于藩邸所造者。大中三年。诏悉兴建天下废寺。
至图玄肖象禁中。以存模楷。八年上章乞还山。广明
二年春。僖宗远难幸蜀。遣郭遵泰。以玺书诏。赴行在
所。仍许肩舆自随。上降接勤重。谈论颇悦。且欲赐美
前身。盖汉州三学山知铉也。尝讲十地经。感地变琉
璃云。受具戒于净众寺辩贞律师。禀俱舍论于十长
山固律师。于是抵三峡。历荆襄。而驻锡于京辇之资
圣寺。获依安国信法师。究唯识论。旁攻外典百家之
言。然以乡音不类忧之。乃曰课大悲咒象耳山。中夕
梦僧易其舌。旦能秦语文宗尤加礼重。儒者杨茂先。
留意竺坟。慕谢康乐之为人。注释经义。时就质问。及
终。玄独见其服紫衣。戴碧冠。前拜谢乘空而去。讣至。
则知其命子以紫袈裟。碧芙蓉冠敛。且曰。吾非簪裳
累。则提瓶挈屦。侍玄公久矣。今遽尔柰何。
武宗始犹
尚内教。后惑邪说。故群臣莫之谏。尝以德阳节。会缁
黄麟德殿。诏玄独抗道众。帝躬发老子。治大国如烹
小鲜义。使相问答。玄所对凡数千言。皆谓神仙固山
林之事。非帝王所宜行。上大怒。左军仇士良。内枢杨
钦义。惜其才美。密讽贡祝尧诗五章解之。玄即日归
乡里。既而以巾栉。游湘湖间。方杨给事汉公。廉问桂
岭。迎止开元寺。属宣宗龙飞。内枢杨公统左禁军。以
定𠕋功。请复教。首乞访玄声迹。诏居宝应寺。寿昌节
讲赞。赐紫伽黎。署三教首座。俄诏徙法乾寺玉虚亭。
则上于藩邸所造者。大中三年。诏悉兴建天下废寺。
至图玄肖象禁中。以存模楷。八年上章乞还山。广明
二年春。僖宗远难幸蜀。遣郭遵泰。以玺书诏。赴行在
所。仍许肩舆自随。上降接勤重。谈论颇悦。且欲赐美
唐僧晃 第 194b 页 X77-0194.png
号。顾问诸学士。学士未及奏。而上遽洒御翰以悟达
曰。开示悟入法华之旨。其宜号悟达国师。以表朕意。
玄陈让再三。不允。遂辞疾归卧九陇旧庐。正月二十
七日。见所居之室。悉现微妙胜境。二月七日。忽空中
有声曰。必生净土。问谁为此声者。则应曰。佛也。若菩
萨降庭。明珠堕膝。是岂娑婆报尽。而宿昔罪福之感
骤至耶。七月中。召弟子慈灯。作遗表。嘱后事。以尸施
鱼鸟。叮咛告戒。右胁面西而寂。寿七十三。腊五十四。
玄生平谨于持守。而笃于进脩。然其利物之效。尤多
著见。骆谷真符县雍氏者。宅当大潭上。潭有鱼。足而
齿。异甚。或欲网钓。则兴云雾拥蔽。雍氏日豢之四世
矣。玄适抵其地而知之。为授归戒。出水鼓跃逝去。夜
梦雍氏曰。吾巳生天矣。
次而导江玉垒山神。益昌北
郭龙门神。皆受戒。徵验见弟子僧彻传。兹不复录。塔
在今茶陇山祐圣寺。秦蜀间。户图事其像。有或图李
商隐执白拂。以侍立者。则商隐亦尝为之役也。商隐
号义山。能辞章。玄居京师兴善寺时。商隐居永崇里。
尝苦眼疾。望祷玄。明日玄寄天眼偈三章。疾遂愈。
**** 梁智宣
泉州人。唐之季。佛法尤隆盛。宣方壮。慨经教
之流通此方者。尚未尽。且天竺。吾世尊所瑞应地。为
其弟子。而未始造诣。是非可愧乎。于是结侣西迈。悉
得其所愿而归。开平元年五月。达京师。进辟支佛骨。
梵书多罗叶夹经律。会太祖新受唐禅。见宣太悦。礼
数勤厚。宣即请译所进梵夹。然以天下多故。未遑也。
曰。开示悟入法华之旨。其宜号悟达国师。以表朕意。
玄陈让再三。不允。遂辞疾归卧九陇旧庐。正月二十
七日。见所居之室。悉现微妙胜境。二月七日。忽空中
有声曰。必生净土。问谁为此声者。则应曰。佛也。若菩
萨降庭。明珠堕膝。是岂娑婆报尽。而宿昔罪福之感
骤至耶。七月中。召弟子慈灯。作遗表。嘱后事。以尸施
鱼鸟。叮咛告戒。右胁面西而寂。寿七十三。腊五十四。
玄生平谨于持守。而笃于进脩。然其利物之效。尤多
著见。骆谷真符县雍氏者。宅当大潭上。潭有鱼。足而
齿。异甚。或欲网钓。则兴云雾拥蔽。雍氏日豢之四世
矣。玄适抵其地而知之。为授归戒。出水鼓跃逝去。夜
梦雍氏曰。吾巳生天矣。
次而导江玉垒山神。益昌北
郭龙门神。皆受戒。徵验见弟子僧彻传。兹不复录。塔
在今茶陇山祐圣寺。秦蜀间。户图事其像。有或图李
商隐执白拂。以侍立者。则商隐亦尝为之役也。商隐
号义山。能辞章。玄居京师兴善寺时。商隐居永崇里。
尝苦眼疾。望祷玄。明日玄寄天眼偈三章。疾遂愈。
**** 梁智宣
泉州人。唐之季。佛法尤隆盛。宣方壮。慨经教
之流通此方者。尚未尽。且天竺。吾世尊所瑞应地。为
其弟子。而未始造诣。是非可愧乎。于是结侣西迈。悉
得其所愿而归。开平元年五月。达京师。进辟支佛骨。
梵书多罗叶夹经律。会太祖新受唐禅。见宣太悦。礼
数勤厚。宣即请译所进梵夹。然以天下多故。未遑也。
唐僧晃 第 194c 页 X77-0194.png
**** 晋光嗣
姓李氏。太原文水人。幼依台山真容院浩威
出家。既纳戒游方。受心法。辨论纵横。侪辈莫之抗。俄
南游。谒王氏于闽。忠懿王敬之。至两浙谒钱氏。武肃
王尤加敬焉。然二王皆遣使送香茗。而两浙又以钵
盂一万副。及敛诸州牧宰俸入。泛大舶。至沧州。使归
为文殊供养。时则降龙大师。弹压台山诸刹。众所畏
伏。因为俵之。众寡均等。于是其徒致疏。请嗣继其师
主院事。诏补都纲职。总辖台山诸刹。赐师号超化。十
五年。兴废食饥。不可殚纪。天福元年遘疾。九月五日。
遂示寂。门人塔舍利。至今存。
**** 晋景超
既持律范。尤事参询。抵庐峰。有终焉之志。且
日诵法华。以自课。俄字礼华严法华二经。皆如其数
者。至于再。然亦再爇手指以庆。于是舍利出肤体。或
得之坐卧游历地。极圆莹可爱。天福中。卒于所住。今
其塔尚存。
**** 晋志通
扶风张氏子。家世显贵。童稚即离俗。唐季扰
攘。乃东游洛下。传瑜珈教法于缚日啰三藏。天福四
年。朝廷遣使吴越。通获附舟。以揽天台罗浮之胜。而
卜所归趣焉。然三藏亦以梵夹。托其流通。时文穆王
元瓘。方居帅府。命具威仪乐部。迎以登岸。馆于真身
塔寺。供施丰腆。未几。游赤城华顶。阁锡于智者道场。
益脩净土业。山中旧有招手石。相传为定光招手。接
智者处。峻耸崭立。薄天半。通再从其上投下。以祈生
安养。或救之苏。复去隐于越之法华山。逮将寂。忽白
唐僧晃 第 195a 页 X77-0195.png
气盈衍。房地如傅粉者。遂坐逝。阇维睹五色云。盘结
火聚上。且咸闻异香云。
**** 晋道舟
姓管氏。朔方回乐人。髫年出家于龙兴寺之
孔雀院。檀信依仰。俄能创建永兴寺。以致群众。时韩
公洙。方帅灵武。遂辞去。西遁贺兰山白草谷。精诚之
至。感甘泉既枯而复涌。且有灵蛇。游泳其中。寻而说
法导俗。绝食祷雨。剌血画千手眼大悲像。中和二年。
关辅犹扰攘不巳。乃于城南念定院塔下。断左臂焚
之像前。乞加被。以宁谧天下。获迅雷烈风洪澍之应。
若夫左则以救旱。久饿以请雪。皆如愿。天福六年二
月六日。集门人垂戒毕。遂趺坐以逝。如入禅定。众因
漆纻以事。宋建隆中。奇士郭忠恕。著文颂德。
**** 晋遵诲
姓李氏。谯郡人。祖世不仕。母张氏梦神人遗
巳宝珠而娠。方乳哺。善知人喜愠。稍长至佛宇僧舍。
必徘徊顾盻。不忍去。年十一。师事毫城开元寺崇諲
律主落发。诵法华经。能覆忆。迨弱冠乃登戒。顷之访
道汴洛。禀法华经义于智潜法师。梁开平二年。首阐
所业于相国寺之药师院。后唐长兴二年。以疏钞训
迪门徒。门徒之升其堂者。馀二十人。晋天福二年。诲
习华严义。敷扬于五台。以继颙大师之武。缁素云萃。
因镌经于石。列置殿之三面。以垂永久。又以四年。会
僧俗二百四十人。使人诵一卷。总成三部。以周一年。
如是二十年。不少间旷。复施食以劝鬼神。发菩提心。
上闻诏赐号真行大师。开运二年。正月十六日示疾。
火聚上。且咸闻异香云。
**** 晋道舟
姓管氏。朔方回乐人。髫年出家于龙兴寺之
孔雀院。檀信依仰。俄能创建永兴寺。以致群众。时韩
公洙。方帅灵武。遂辞去。西遁贺兰山白草谷。精诚之
至。感甘泉既枯而复涌。且有灵蛇。游泳其中。寻而说
法导俗。绝食祷雨。剌血画千手眼大悲像。中和二年。
关辅犹扰攘不巳。乃于城南念定院塔下。断左臂焚
之像前。乞加被。以宁谧天下。获迅雷烈风洪澍之应。
若夫左则以救旱。久饿以请雪。皆如愿。天福六年二
月六日。集门人垂戒毕。遂趺坐以逝。如入禅定。众因
漆纻以事。宋建隆中。奇士郭忠恕。著文颂德。
**** 晋遵诲
姓李氏。谯郡人。祖世不仕。母张氏梦神人遗
巳宝珠而娠。方乳哺。善知人喜愠。稍长至佛宇僧舍。
必徘徊顾盻。不忍去。年十一。师事毫城开元寺崇諲
律主落发。诵法华经。能覆忆。迨弱冠乃登戒。顷之访
道汴洛。禀法华经义于智潜法师。梁开平二年。首阐
所业于相国寺之药师院。后唐长兴二年。以疏钞训
迪门徒。门徒之升其堂者。馀二十人。晋天福二年。诲
习华严义。敷扬于五台。以继颙大师之武。缁素云萃。
因镌经于石。列置殿之三面。以垂永久。又以四年。会
僧俗二百四十人。使人诵一卷。总成三部。以周一年。
如是二十年。不少间旷。复施食以劝鬼神。发菩提心。
上闻诏赐号真行大师。开运二年。正月十六日示疾。
唐僧晃 第 195b 页 X77-0195.png
右胁称佛名号而逝。寿七十一。腊五十一。门人奉遗
命。葬于隋河北之寺庄东原。
**** 周道丕
长安贵胄里宗室子也。父从晏。寔昭宗昆季
五院之长。母许氏。以无嗣息。尝躬诵莲经普门品而
妊。及生。秀整可爱。甫周晬。父以王事。没于霍山军中。
而丕辍乳哺。有戚容。七岁绝荤膻。每游佛寺。辄忘返。
而保寿继能法师尝相往来。因白母。从之出家。未几。
昭宗幸石门。而丕九岁尔。及驾回巳能偕其师。迎驾
如礼。十九岁。徇众请讲金刚般若经。听者悦服。既而
朱晃逼驾。迁洛阳。长安焚荡。丕独负其母。东征华阴。
会刘道开乱。遂入华山。居岩穴中。谷麦翔涌。斗万钱。
然丕素得咽气术。卒赖以济。而日巡丐以奉母。无小
乏。母或问食未。则跪曰。有施主。于戏可谓孝矣。年二
十。母命之曰。汝亦知汝父之死所乎。霍山草木长矣。
汝能收其遗馀以归葬。则吾庶几无憾。于是丕含悲
茹苦。即其地。昼夜呗梵。聚群骸以祷之曰。诚吾父者。
则必动转以自异。阅数日。果有枯髅。跃而出至丕前。
起仆再三。丕大恸擗踊良久。乃迎以葬之华阴。先是
母梦。从晏尉抚。如平生云。既而曜州牧。娄继英。招住
洛阳福先弥勒院。盖晋道安。翻经设浴之地也。天祐
三年。诏赐紫衣。梁唐之兴。皆被宠署。晋天福间。诏入
梁苑副录左街僧事。开运初。升左街僧录。汉乾祐之
季。谢病乞自便。不许。周广顺初。诏充左街僧录。日下
即赴任。仍不许陈让。时世宗以晋王尹京。议沙汰。以
命。葬于隋河北之寺庄东原。
**** 周道丕
长安贵胄里宗室子也。父从晏。寔昭宗昆季
五院之长。母许氏。以无嗣息。尝躬诵莲经普门品而
妊。及生。秀整可爱。甫周晬。父以王事。没于霍山军中。
而丕辍乳哺。有戚容。七岁绝荤膻。每游佛寺。辄忘返。
而保寿继能法师尝相往来。因白母。从之出家。未几。
昭宗幸石门。而丕九岁尔。及驾回巳能偕其师。迎驾
如礼。十九岁。徇众请讲金刚般若经。听者悦服。既而
朱晃逼驾。迁洛阳。长安焚荡。丕独负其母。东征华阴。
会刘道开乱。遂入华山。居岩穴中。谷麦翔涌。斗万钱。
然丕素得咽气术。卒赖以济。而日巡丐以奉母。无小
乏。母或问食未。则跪曰。有施主。于戏可谓孝矣。年二
十。母命之曰。汝亦知汝父之死所乎。霍山草木长矣。
汝能收其遗馀以归葬。则吾庶几无憾。于是丕含悲
茹苦。即其地。昼夜呗梵。聚群骸以祷之曰。诚吾父者。
则必动转以自异。阅数日。果有枯髅。跃而出至丕前。
起仆再三。丕大恸擗踊良久。乃迎以葬之华阴。先是
母梦。从晏尉抚。如平生云。既而曜州牧。娄继英。招住
洛阳福先弥勒院。盖晋道安。翻经设浴之地也。天祐
三年。诏赐紫衣。梁唐之兴。皆被宠署。晋天福间。诏入
梁苑副录左街僧事。开运初。升左街僧录。汉乾祐之
季。谢病乞自便。不许。周广顺初。诏充左街僧录。日下
即赴任。仍不许陈让。时世宗以晋王尹京。议沙汰。以
唐僧晃 第 195c 页 X77-0195.png
丕职所系。召问可否。丕曰。今天下初定。疮痍未起。而
有所去取。则徒以见其不镇静耳。未见所以澄清也。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苟稍动则縻烂矣。故愿大
王缓其事。以须后举。幸甚。世宗以为然。议遂寝。丕后
每谓其徒曰。上久有志于汝辈。汝辈宜自谨。勿犯也。
乞解职归洛阳。
周显德二年。诏毁僧寺。且立帐以限
僧。然不至于酷甚。则丕之力也。
其年六月八日。示微
疾。十日早作。命弟子营粥云。有首楞严菩萨相迎。趣
令鸣乾稚。俄而化。寿六十七。腊四十七。立石塔葬之
龙门广化寺左。
丕平生脩杜多行。若法华金刚仁王
上生经等。皆一字一礼。佛名经则遍礼。未灭之二年。
犹礼首楞严经。故其瞑目之际。或能致首楞严菩萨。
则其精进如此。
赞曰。
「 鸣呼佛日
匿影双林
世间长夜
阱擭尤深
康庄大路
群盲曷寻
昌运方开
声教东被
远取贝书
钻研密指
振笔玄关
文腾义委
钞疏流通
侈目华耳
长筵娄展
高座频升
经诠律法
讲贯传承
尽众生界
灿烂真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有所去取。则徒以见其不镇静耳。未见所以澄清也。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苟稍动则縻烂矣。故愿大
王缓其事。以须后举。幸甚。世宗以为然。议遂寝。丕后
每谓其徒曰。上久有志于汝辈。汝辈宜自谨。勿犯也。
乞解职归洛阳。
周显德二年。诏毁僧寺。且立帐以限
僧。然不至于酷甚。则丕之力也。
其年六月八日。示微
疾。十日早作。命弟子营粥云。有首楞严菩萨相迎。趣
令鸣乾稚。俄而化。寿六十七。腊四十七。立石塔葬之
龙门广化寺左。
丕平生脩杜多行。若法华金刚仁王
上生经等。皆一字一礼。佛名经则遍礼。未灭之二年。
犹礼首楞严经。故其瞑目之际。或能致首楞严菩萨。
则其精进如此。
赞曰。
「 鸣呼佛日
匿影双林
世间长夜
阱擭尤深
康庄大路
群盲曷寻
昌运方开
声教东被
远取贝书
钻研密指
振笔玄关
文腾义委
钞疏流通
侈目华耳
长筵娄展
高座频升
经诠律法
讲贯传承
尽众生界
灿烂真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唐僧晃 第 196a 页 X77-019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