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金刚仙¶ 第 1007c 页
神僧传卷第九
* 金刚仙
僧金刚仙者。西域人也。居于清远峡山寺。能
梵音弹舌摇锡而咒物。物无不应。善囚拘鬼
魅束缚蚊螭。动锡杖一声。召雷立震。是日峡
山寺有李朴者。持斧剪巨木。刳而为舟。忽登
山见一盘石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广丈馀。
四蛇齧卉窒其穴而去。俄闻林木有声暴猛
吼骤。工人惧而缘木伺之。果睹枳首之虺长
可数十丈。屈曲蹙怒环其蛛穴。东西其首。俄
而跃西之首吸穴之卉团。而飞出颖脱俱尽。
后回东之首大画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
金刚仙¶ 第 1008a 页 T50-1008.png

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虺懵然而复苏。举
首又吸之。蛛不见更毒虺。虺遂倒于石而殒。
蛛跃出缘虺之腹咀。内齿折二头俱出丝而
囊之。跃出穴去。朴讶之返峡山寺语金刚仙。
仙乃祈朴验穴振环杖而咒之。蛛即出于僧
前俨若神听。及引锡触之。蛛乃殂于穴侧耳。
及夜僧梦见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
复能织耳。礼僧曰。愿为福田之依。语毕遂亡。
僧及觉布已在侧。其于精妙奇巧非世茧丝
之所能制也。僧乃制而为衣。尘垢不触。后数
年僧欲往番禺泛舶归天竺。乃于峡山金锁
潭畔摇锡大呼而咒水。俄而水辟见底矣。以
澡瓶张之。有一泥鳅鱼可长三寸许。跃入瓶
中。语众僧曰。此龙矣。吾将至海门以药煮为
膏涂足则渡海若履坦途。是夜有白衣叟挈
转关榼诣寺。家人传经曰。知金刚仙好酒。此
榼一边美酝一边毒醪。其榼即晋惠帝曾用
酖牛将军者也。今有黄金百两奉公。为持此
酒毒其僧也。是僧无何。取吾子欲为膏恨伊
之深痛贯骨髓。但无计而奈何。传经喜受金
与酒。得转关之法诣金刚仙。仙持杯向口次。
忽有数岁小儿跃出就手覆之。日酒是龙所
将来而毒师耳。僧大骇诘传经。传经遂不敢
隐。僧乃问小儿曰。尔何人而相救。儿曰。我昔
日之蛛也。今已离其恶业。而托生为人七稔
矣。吾之魂稍灵于常人。知师有难故飞魂奉
救。言讫而没。众僧聆之。共礼金刚仙。求舍其
龙子。僧不得已而纵之。后仙果泛舶归天竺
金刚仙¶ 第 1008b 页 T50-1008.png

* 怀信
释怀信者。居处广陵别无奇迹。会昌三年癸
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堙灭教
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四明。旅泊之宵
梦中如泛海焉。回顾见塔一所东度。是淮南
西灵寺塔。其塔峻峙校胡太后永宁塔少分
耳。塔第三层见信凭阑与隐之交谈。且曰。暂
送塔过东海。旬日而还。数日隐之归扬州。即
往谒信。信曰。记得海上相见时否。隐之了然
省悟。后数日天火焚塔俱尽。白雨倾澍。傍有
草堂一无所损。由是观之。东海人见永宁塔
不谬矣。
* 智广
释智广。姓崔氏。不知何许人也。德瓶素完道
根惟固。化行洪雅特显奇踪。凡百病者造之。
则以片竹为杖指其痛端。或一扑之无不立
愈。为𤼣者则起。跛者则奔。其后益加神验。或
遇病者一掴一叱皆起。或令烧纸缗掇散饮
食。或遇甚痛恼者。捩纸蘸水贴之亦差。尝循
江渎池咒食饲鱼。经夜其鱼二尺已上。亿万
许皆浮水面而殒。聊蹑流水救十千鱼生忉
利天也。自咸通初至九座山。忽逢巨蟒欲来
吞师。师锡自飞撑拄其口。师入其口趺坐入
定。神来谢罪师不顾之。逮出定蟒化为石矣。
继而雷雨大作涌沙成地。山神移山。八维荫
映。以乾符三年示寂。
* 从谏
释从谏。姓张氏。南阳人。徙居广陵为土著姓。
金刚仙¶ 第 1008c 页 T50-1008.png

理。遂舍妻子从披削焉。于是研精禅观心境
明白。不逾十载耆年宿德皆所推服焉。及来
洛师遂止敬爱寺。既年德并成缁黄所宗。每
赴供皆与宾头卢尊者对食。其为人天钦奉
若此。唐武宗嗣历改元会昌。爱驭凤骖鹤之
仪。薄点黑降龙之教。乃下郡国毁庙塔令沙
门复。初谏公乃乌帽麻衣潜于皇甫枚之温泉
别业。后冈上乔木骈郁巨石砥平。谏公夏日
常于中入寂。或补毳事。忽一日颓云驶雨。霆
击石傍。诸兄走往林中。谏公恬然跏坐若无
所闻者。诸兄致问。徐曰。恶畜生而已。至大中
初宣宗复兴内教。谏公归东都故居。其子自
广陵来觐。适与谏遇于院门。威貌崇严不复
可识。乃拜而问从谏所居。谏公指曰。近东头。
其子既去遂阖门不出。其割裂爱网又如此。
咸通丙戌岁夏五月。忽遍诣所向信家。皆谓
曰。善建福业。贫道秋初当远行。故相别耳。至
秋七月朔。清旦盥手焚香念慈氏如来。遂右
胁而卧。呼门人玄章等诫曰。人生难得。恶道
易沦。唯有归命释尊励精梵行。龙华会上当
复相逢。生也有涯与尔少别。是日无疾奄化。
行年八十馀矣。玄章等奉遗旨送尸于建春
门外尸陀林中施诸鸟兽。三日复视之。饥貌
如生无物敢近。遂覆以饼饵。经宿有狼狐迹。
唯啖饼饵而丰肤宛然。乃依天竺法阇维讫。
收馀烬起白塔于道傍。春秋奉香火之荐焉
普闻。
释普闻。唐僖宗第三子。生而吉祥。眉目风骨
金刚仙¶ 第 1009a 页 T50-1009.png

经世意。百计陶写之终不可回。中和元年天
下乱。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闻断发逸
游谒石霜诸。诸与语叹异曰。汝乘愿力而来
乃生王家。脱身从我火中莲也。闻夜入室问
祖师别传事。诸曰。待按山点头即向汝道。闻
因契悟。依止数岁。乃请遍游名山。诸曰。逢乾
即止。遇陈便住。于是远游。过昭武抵大乾。遥
望山巅蔚然深秀。问父老曰。彼有居者否。老
曰。有一陈嗣者。久隐其中。因悟师言。即拨草
至山。陈嗣一见乃分坐同住。因乞菜种于嗣
愿求斗斛。嗣曰。岂有斗斛与之一合。遂入山
垦种。后谷口之人相谓曰。前日僧入山经今
不出。必为虎所啖。往视之见茅庐一所。行者
数人指呼百诺。而重冈复岭菜已青矣。盖耕
种菜者。乃山神所投。行者乃虎也。陈嗣觉师
之胜乃曰。吾居此每苦恶兽毒虫之多。公来
皆屏迹。道德非吾所及。吾种之缘其属公乎。
既而道德播闻缁徒云集。遂成巨刹。忽有老
人跪请曰。我乃龙也。家于此山以行雨。不职
上天有罚当死。愿赐救护。师曰。汝得罪上帝
我何能致力。虽然汝可易形来。俄化为小蛇。
师以锡杖引入净瓶。良久风雷挟坐榻山岳
摇振。师宴坐达旦。天宇澄霁蛇自瓶出。有顷
复为老人形而谢曰。若非藉师法力则血肉腥
秽此地矣。无以报德。山中无水何以安众。当
以水延师道场也。即于峻谷穷源刮成石穴
涌泉一泓。始虽涓涓终焉衍溢。遂成一湖。今
在半山龙湖之名。盖始于此。冱寒不冰大旱
金刚仙¶ 第 1009b 页 T50-1009.png

祠其上。岁时享祀焉。今遇上元乃师诞辰。龙
必朝谢有祥云瑞气之应。院之右十五里有
隋义宁欧阳太守之庙。即今福善王也。庙食
至是历二百七十馀载。其神极灵祸福此邦。
民敬畏之牲牢享祭无虚日。师见而闵焉。一
日杖策之祠下。说偈见意。复与之约曰。能食
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是夕里之父老梦神
云。我今受禅师戒不复血食。祭我当如比丘
饭足矣。如是易血食以斋羞。至今遵之。神人
相安。神显灵异。护持此山。或云。师尝与神以
道力角胜负。庙傍有松巨干参天。师举手拗
下拂地三匝。而神实拂其二。遂屈而从之。一
日集徒曰。吾将他适。院事付聪教二门人。乃
说偈曰。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
住山聚众三十年。对人不欲轻分付。今日分
明说以君。我敛目时齐听取。寺众凄然坚请
且为佛法住世。师曰。汝等岂不知达磨只履
西归普化全身脱去之旨耶。何以去来生灭
视吾也。既而跨虎凌晨抵信州应供。到彼僧
房集。供罢就长者更觅一分与行者。长者谓
师独行不诺所请。遂觅水一盂。噀杖为虎高
驭而去。至开元寺。而龙湖寺僧至彼追之。乃
祝之曰。吾不复归山中。已有聪禅师矣。故龙
湖无开山祖师之塔。惟有跨虎庵基。为古今
之證。又有禅师照水自写真像。至今存焉。敕
谥圆觉禅师。凡有所祷其应如响。而院前有
师所坐之杉。至今间生异花。
* 怀浚
金刚仙¶ 第 1009c 页 T50-1009.png

释怀浚者。不知何许人也。憨而且狂。乃逆知
未来之事。其应如神。乾宁中无何至巴东。且
能草书笔法天然。或于寺观店肆壁书佛经
道法。以至歌诗鄙俚之词。靡不集其笔端矣。
与之语阿唯而已。里人以神圣待之。刺史于
公患其惑众。系狱诘之。乃以诗通状。辞意在
闽川之西东。然章句靡丽。州将异而释之。又
详其旨疑在海中。疑为杯渡之流。行旅经过
必维舟而谒。辨其上下峡之吉凶贸易经求
物之利钝。客子恳祈。惟书三五行终不明言。
事后多验。时荆南大校周崇宾谒之。书遗曰。
付皇都勘尔。后入贡因王师南讨。遂絷南府
终就戮也。押牙孙道能谒之。书字付竹林寺。
其年物故。营葬于古竹林寺基也。皇甫铉知
州。乃画一人荷校一女子在傍。寻为娶民家
女遭讼锢身入府矣。有穆昭嗣者。波斯种也。
幼好药术。随父谒之。乃画道士乘云提一匏
壶。书云。指挥使高某牒衙。推穆生后以医术
有效。南平王高从诲令其去道从儒。简摄府
衙。推属王师伐荆州。浚乃为诗上南平王曰。
马头渐入扬州路。亲眷应须洗眼看。是年高
氏输诚于淮海遂解重围。其他异迹多此类
也。尝一日题庭前芭蕉叶云。今日还债业。州
县无更勘穷往来多见殊不介意。忽为人所
害身首异处。刺史为其茶毗焉。
* 辛七师
辛七师。陜人。辛其姓也。始为儿时甚谨肃。未
尝以狎弄为事。其父母俱异而怜之。十岁好
浮图氏法。日阅佛书。自能辨梵音不由师教。
金刚仙¶ 第 1010a 页 T50-1010.png

父卒辛七哀毁甚。一日发狂遁去。其家僮迹
其所往至郡南。见辛七在一瓦窑中端坐。身
有奇光璨然若炼金色。家僮惊异。次至窑。
又见一辛七在焉。历是七窑俱有一辛七在
中。繇是陜人呼为辛七师。
* 简师
云居道简禅师。久入先云居之室。为堂中第
一座。属先云居将顺寂。主事请问南堪继嗣。
居曰堂中简。主事意谓令拣择可当者。佥曰。
第二座可然。且备礼请。第一座若谦让即坚
请第二座。师既密承授记略不辞免。即自持
道具入方丈摄众演法。主事等不惬素志。罔
循规式。师察其情乃潜弃去。其夜安乐树神
号泣。诘旦主事大众奔至麦庄。悔过哀痛请
归院。众闻空中连声唱曰。和尚来也。
* 契此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形裁腲(乃罪
切)鮾(乌罪切)蹙额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
以杖荷布囊入廛。市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
鱼𦵔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
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
之。又尝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
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
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
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
人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僧。亦荷布袋行。江
浙之间多画其像焉。
* 阿足师
金刚仙¶ 第 1010b 页 T50-1010.png

阿足师者。莫知其所来。形质痴浊神情不慧。
时有所言靡不先觉。居虽无定多寓阌乡。憧
憧往来争路礼谒。山岳檀施曾不顾瞻。人或
忧或疾。获其指南者其验神速。时陜州有富
室张臻者。财积钜万。止有一男年可十七。生
而愚騃。既挛手足。既懵言语。惟嗜饮食口如
溪[坚-臣+(虍-七+(一/谷))]。父母钟爱尽力事之。迎医求药不远千
里。十数年后家业殆尽。或有谓曰。阿足贤圣
见世诸佛。何不投告。希其痊除。臻与其妻来
抵阌乡。叩头抆泪求其拯济。阿足久之。谓臻
曰。汝冤未散尚须十年。悯汝勤虔为汝除去。
即令选日于河上致斋广召众多同观度脱。
仍令赍致其男亦赴道场。时众谓神通。而观
者如堵跂竦之际阿足则指壮力者三四人。
扶拽其子投之河流。臻洎举会之人莫测其
为。阿足顾谓臻曰。为汝除灾矣。久之其子忽
于下流十数步外立于水面。戟手谓其父母
曰。与尔冤仇宿世缘业。赖逢圣者遽此解挥。
傥或不然未有毕日。挺身高呼都不愚痴。须
臾沈水不知所适。
* 惟靖
释惟靖。吴门人也。年三十许入国宁寺巡僧
房。唱曰。要人出家请留。下至经藏院。见二众
阇黎大德慧政。便跪拜伸诚愿容执侍。政公
允纳与剪饰。于天台受具。尝侵星赴禅林寺
晨粥。而多虎豹随到寺门。虎踞地若伺候。靖
出复随。迟明巨迹极多。靖恐人知以锄灭虎
迹。俄患背疽困睡。有鸩鸟粪于疮所。非久全
愈。又虞冰雪备粳粒半斗。每日以铫合菜煮
金刚仙¶ 第 1010c 页 T50-1010.png

筑之而云。吾被此物知非理也。卒时年七十
馀。
* 齐州僧
史论在齐州时出猎。至一县界憩兰若中。觉
桃香异常访其僧。僧不及隐。言近有人施二
桃。因从经案下取出献论。大如饭碗。论时饥
尽食之。核大如鸡卵。论因诘其所自。僧笑曰。
向实谬言之。此桃去此十馀里。道路危险。贫
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论曰。请去骑
从与和尚偕往。僧不得已导论北出。荒榛中
经五里许抵一水。僧曰。恐中丞不能渡此。论
志决往。乃依僧解衣。载之而浮登岸。又经西
北涉二水。上山越涧数里。至一处。瀑泉怪石
非人境也。有桃数百株。枝干扫地高二三尺。
其香破鼻。论与僧各食一蒂。腹饱矣。论解衣
将尽力包之。僧曰。此或灵境不可多取。贫道
常听长老说。昔有人亦尝至此。怀五六枚迷
不得出。论亦疑僧非常。取两颗而返。僧切戒
论勿言。论至州使招僧。僧已逝矣。
* 蚬子和尚
京兆蚬子和尚。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
于洞山。混俗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
一纳。逐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其腹。暮即
宿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自为蚬子和尚。
华严静禅师闻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
深夜师归。严把住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遽答曰。神前酒台盘。严放手曰。不虚与我同
根生。严后赴庄宗诏入长安。师已先至。每日
金刚仙¶ 第 1011a 页 T50-1011.png

后不知所终。
* 扣冰古佛
扣冰澡光古佛。初参雪峰。峰曰。子异日必为
王者师。后自鹅湖归温岭结庵继居将军岩。
二虎侍侧。神人献地。为瑞岩院。学者争集。尝
谓众曰。古圣修行须凭苦节。吾今夏则衣楮。
冬则扣冰而浴。故世人号为扣冰古佛。后住
灵曜。天成三年应闽王之召。延居内堂。敬拜
曰。谢师远降。赐茶次师提起橐子曰。大王会
么。曰不会。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留十日以
疾辞。至十二月二日。沐浴升堂告众而逝。王
与道俗备香薪荼毗。祥耀满山。收舍利塔于
瑞岩正寝。谥妙应法威慈济禅师。自是至今
远近祈祷灵异非一。
* 全宰
释全宰。俗姓沈氏。钱唐人也。孩抱之间不喜
荤血。其母累睹善徵。劝投径山法济大师削
染。及修禅观亭亭高竦不杂风尘。慕十二头
陀以饰其行。谚曰。宰道者焉。迨乎诸方参请。
得石霜禅师印證密加保任。入天台山闇岩。
以永其志也。伊岩与寒山子所隐对峙。皆魑
魅木怪所丛萃其间。宰之居也。二十馀年。恶
鸟革音山精让窟。出入经行鬼神执役。或扫
其路。或侍其傍。或代汲泉。或供菜果。时时人
见宰未尝言后终于镇国院。
* 延寿
僧延寿。字冲玄。总角诵法华经。五行俱下。六
旬而毕。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衣无缯纩食
金刚仙¶ 第 1011b 页 T50-1011.png

与元帅有缘。他日当大作佛事。惜吾不及见
耳。初住天台智者岩。九旬习定。有鸟斥鴳巢
于衣裓(苦得切)后于国清行法华忏。夜见神人
持戟而入。师诃之曰。何得擅入。对曰。久积善
业方到此中。夜半绕像见普贤前莲花在手。
遂上智者岩作二阄。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
经万善庄严净土。乃冥心精祷得诵经万善。
乃至七度。于是一意专修净业。振锡金华天
柱峰诵经三载。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其
口。遂获辨才。初演法于雪窦。建隆元年忠懿
王请住灵隐。二年迁永明。日课一百八事未
尝暂废。学者参问。指心为宗以悟为则。日
暮往别峰行道念佛。旁人闻螺贝天乐之声。
忠懿王叹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专
功也。乃为立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居永明
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与众受菩萨戒。
夜施鬼食昼放生命。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时
人号为慈氏下生。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晨起焚香告众加趺而化。
* 全清
释全清越人也。得密藏禁咒之法。能厌劾鬼
神。时有市侩王家之妇患邪气。言语狂倒。或
啼或笑。如是数岁。召浦治之。乃缚草人长尺
馀。衣以五䌽。置之于坛。咒禁之良久。妇言。
乞命。遂志之曰。顷岁春日于禹祠前相附耳。
如师不见杀即放之远去。清乃取一瓿(步后切)以
鞭驱刍。灵入其中而呦呦有声。缄器口以六
乙泥。朱书符印之瘗于桑林之下。戒家人勿
金刚仙¶ 第 1011c 页 T50-1011.png

隔江而相持越城陷。人谓此为窖(音教)藏。掘打
瓿破。见一鸦闯(音朕)然飞出。立于桑杪。而作人
语曰。今得见日光矣。时清公已卒也。
* 自新
释自新。姓孙氏。临淄人也。濯戒寻师曾无懈
废。闻膺禅师化被钟陵。往参问焉。从云居长
往回锡隐广德山中。属两浙文穆王钱氏率
吏士躬征苑陵入山寺。群僧皆窜。唯新晏如。
问曰。何不避。对曰。东西俱是贼。令老僧去何
处逃避。王惊其吁直回戈遣归。见武肃王问
之。言无所屈加之高行。造应瑞院居之。假号
曰广现大师。初新尝入宣城山采药。穿洞深
去。始则阇昧寻见日分明。行仅数里。洞侧有
别窍。溪水泛泛然。隈一大松枝下有草庵。一
僧雪眉拥衲坐禅。旁有一磬火器。新击磬遂
开目惊曰。嘻师何缘至此。乃陈行止揖坐。取
石敲火煎茗。香味可爱。日将夕矣。僧让庵令
新宿。顾其僧上松巅大巢内。闻念法华经声
甚清亮。逡巡又咄骂云。此群畜生毛类何苦
生人恐怖。速归林薄不宜辄出叱去。新窥之
乃虎豹弭耳而去。明日谓其僧曰。愿在此侍
巾屦。僧曰。自此百日草枯四绝人烟非师栖
息处。又问莫饥否。相引至溪畔。有稻百馀穗。
收其谷手挪三掬黄梁。挑野蔬和煮与食。后
遣回去。送至洞口曰。相遇非偶然也。所食茶
与菜糜师平生不乏食矣。遂遵路回本院。已
月馀日命同好再往寻之失洞踪迹。后在浙
中充宝塔寺主。以天福中卒于住寺。年八十
金刚仙¶ 第 1012a 页 T50-1012.png

* 法本
释法本。不知何许人也。循良守法行止庠序。
言多诡激。天福中至襄州禅院。与一僧同过
夏。朝昏共处。心地相于法本尝言曰。贫道于
相州西山中住持竹林寺。寺前有一石柱。他
日有暇必请相访。其僧追念此言。因往彼寻
访洎至山下村中投一兰若寄宿。问其村僧
曰。此去竹林寺近远。僧乃遥指孤峰之侧曰。
彼处是也。古老相传昔圣贤所居之地。今则
但有名存耳。故无院舍。僧疑之。诘朝而往。既
至竹丛。丛中果有石柱。罔然不知其涯涘。当
法本临别云。但扣其柱即见其人。其僧乃以
小枝击柱数声。乃风云四起咫尺莫窥。俄然
耳目豁开楼台对耸。身在三门之下逡巡。法
本自内而出。见之甚喜问南中旧事。乃引其
僧度重门升秘殿参其尊宿。尊宿问其故。法
本云。早年襄州同过夏期此相访。故及山门
也。尊宿曰。可饭后请出。在此无座位。食毕法
本送至三门相别。既而天地昏暗不知所进。
顷之宛在竹林中石柱之侧。馀并莫睹。即知
圣贤之在世隐显难既。金粟如来独能化现
者乎。
* 点点师
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也。虽事削染恒若风
狂。有命斋食者。酒肉不间。每日将夕辄市黄
白麻纸笔墨寘怀袖以归所居之室。虽有外
户且无四壁。入后阖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
童蹑足伺之。见秉烛箕踞陈纸笔于前诃责
金刚仙¶ 第 1012b 页 T50-1012.png

之从明闇间熟视之闪烁若有人森列。状如
曹吏。襦裳皆非世之服饰。观者怖惧而退。诘
其故怒而不答。居数岁。邛笮(音昨)之人咸神异
之。后不知所终。
* 行遵
释行遵。福州闽王王氏之仲子。开运中状貌
若七十馀。然壮力不衰。或询其年腊则必杜
默。于阆中寓光国禅院。院徒以法律住持。人
不知遵之能否。有李氏子家命斋。饮啖之次
歘起出门。叫噪若有所责。谓李曰。今夜有火
自东南至于西北街。邻居咸令备之。是夕果
然煨烬无遗。众问其故。曰昨一妇女衣红秉
炬而过。老僧恨追不及耳。又于赵法曹家指
桃树下云。有如许钱不言其数。赵乃召人发
之。畚(音本)锸方兴适遇客至。为家童所取。喧喧
之际尽化为青泥。或经行人冢墓知其家吉
凶。至于风角鸟兽闻见之间。预言灾祸后必
合契。故州闾远近咸以预言用为口实。终于
晋安玉山。缁徒为荼毗焉。
* 僧缄
释僧缄。俗姓王氏。京兆人。恒居于净众寺。髭
发皓白而面色红润逍遥然。人莫测其情伪。
有华阳进士王处厚者。于伪蜀落第入寺写
忧于松竹间见缄。缄曰。得非王处厚乎。处厚
惊曰。未尝相狎何遽呼耶。缄曰。偶然耳。处厚
心知其异。咨曰。和尚某身迹奚若。缄曰。子将
来之事极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意言
蜀将亡也。嘱令勿泄。一日缄于案头拈文卷。
金刚仙¶ 第 1012c 页 T50-1012.png

下之文。何多诳乎。遂探怀袖赋[葶-丁+呆]示之。此岂
非程试之真本乎。处厚惊竦不已。乃曰。仆后
偶加润色。用补烛下仓卒之过也。师何从得
是本乎。缄曰。非但一赋。君平生所作之者皆
贮之矣。明日访之。携处厚入寺。谒太尉豳公
杜琮之祠。坐于西庑下。俄有数吏服色厖杂。
自堂宇间缀行而出。降阶再拜。缄曰。新官在
此便可庭参。处厚惶惧而作。缄曰。此辈将为
君之驱策。又何惧乎。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
否。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
行。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君亦
预其间。斯乃阴注阳受也。策人世之名食幽
府之禄。此阳注阴受也。处厚震骇不知所裁。
但问明年及第姓名。缄索纸笔立书一短封
与之。诫之严密藏之。脱泄祸不旋踵。至春试
罢。缄来处厚家留一简云。暂还弊庐。无复再
面也。后往寺觅之。已他适矣。乃拆短封视之。
但书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
百日为程。及榜出有八士也。二王处厚与王
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处厚唯狎
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乐。由是荒乱不起。
是夜暴亡。同年皆梦。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
行。验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详其缄之
年生于文宗太和初。成名在宣宗大中。王处
厚遇之已一百三十馀岁矣。
* 智晖
释智晖。咸秦人。姓高氏。童稚时至精舍辄留
止如家。圭峰温禅师见而异之为剃发。年二
金刚仙¶ 第 1013a 页 T50-1013.png

而还洛京。爱中滩佳山水创屋以居。号温室
院。日以施水给药为事。人莫能浅深之。梁开
平五年忽欲造圭峰山行。翛然深往坐岩石
间如常寝处。顾见磨衲数珠铜[(止-├+乍)*瓦]棕笠。藏石
壁间。触之即坏。敛目良久曰。此吾前身道具
也。因就其处建寺以酬夙心。方薙草有祥云
出众峰间。遂名曰重云。虎豹引去。有龙湫险
恶不可犯。晖督役夷塞之以为路。龙以移他
处。但见云雷随之。后唐明宗闻而佳之。赐额
曰长兴。住持四十馀年。节度使王彦超微时。
尝从晖游欲为沙门。晖熟视曰。汝世缘深当
为我家垣墙。彦超后果镇永兴申弟子之礼。
周显德三年夏诣永兴。与彦超别嘱以护法。
彦超泣曰。公遂忍弃弟子乎。晖笑曰。借千年
亦一别耳。七月二十四日书偈一首。乃加趺
而化。阅世八十有四。坐六十有四夏。初晖居
中滩。有病比丘为众恶弃之。比丘哀曰。我以
宿业白癞。师能为我洗摩。晖为之无难色。俄
有神光异香。方讶之。忽失所在归视疮痂亦
皆异香也。
* 谷泉
释谷泉。未详其姓氏。泉南人也。少聪敏性耐
垢污。大言不逊流俗憎之。去为沙门。拨置戒
律任心而行。造汾阳谒昭禅师。昭奇之密受
记莂。南归放浪湘中。闻慈明住道。吾往省觐。
慈明问曰。白云横谷口。道人何处来。泉左右
顾曰。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慈明呵曰。未
在更道看。泉乃作虎声。慈明以坐具摵之。泉
金刚仙¶ 第 1013b 页 T50-1013.png

有湫毒龙所蛰。堕叶触波必雷雨连日。过者
不敢喘泉。慈明暮归。时秋暑。捉其衣曰可同
浴。慈明掣肘径去。于是泉解衣跃入霹雳随
至。腥风吹雨林木振摇。慈明蹲草中。意泉死
矣。须臾晴霁。忽引颈出波间曰㘞(音祸)后登衡
岳之顶灵峰寺住懒瓒岩。又移住芭蕉。将移
居保真。大书壁曰。余此芭蕉庵幽占堆云处。
般般异境未暇数。先看矮松三四树。寒来烧
枯杉。饥餐大紫芋。而今弃之去。不知谁来住。
住保真庵。盖衡湘至险绝处。夜地坐祝融峰
下。有大蟒盘绕之。泉解衣带缚其腰。中夜不
见。明日杖策遍山寻之。衣带缠枯松上。盖松
妖也。又自后洞负一石像至南台。像无虑数
百斤。众僧惊骇莫知其来。后洞僧亦莫知其
去。遂相传为飞来罗汉。尝过衡山县见屠者
斫肉。立其旁作可怜态。指其肉又指其口。屠
问曰。汝哑耶。即肯首。屠怜之割巨脔置盆中。
泉喜出望外发谢而去。一市大笑。而泉自若。
化于嘉祐十五年六月六日。阅世九十有二。
坐六十四夏。郴人塔之至今祠焉。
* 矿师
矿师者。海坛戍卒之子。自七八岁不喜鱼肉
甘嗜野菜。每见家厨烹燀(音阐)毛鳞。则手掬沙
灰投于爨镬。贵其不食。自言开元寺塔隋朝
中我造也。多说未萌事后皆契合。便请出家。
因披法服。顶有香气如爇沈檀。时号为圣僧。
侍御史皇甫政请入府署。因作肉锤子百数。
惟一是素者。盘器交杂悉陈于前。意验之凡
金刚仙¶ 第 1013c 页 T50-1013.png

皇甫部曲一皆惊叹。自言寿止十三当定归
灭至是果终。
* 志言
僧志言。自言姓许。寿春人。落发东京景德寺
七俱胝院事清璲。璲见其相貌奇古直视不
瞬。心异之为授具戒。然动止轩昂语笑无度。
多行市里褰裳疾趋。举指画空伫立良久。时
从屠酤游饮啖无所择。众以为狂。璲独曰。此
异人也。人有欲为斋施辄先知以至。温州人
林仲芳自其家以摩纳来献。舟始及岸遽来
取去。仁宗每延入禁中。径登座加趺。饭毕遽
出未尝揖也。或阴卜休咎书纸挥翰甚疾。初
不可晓其后多验。仁宗春秋渐高嗣位未立。
默遣内侍至言所。言所书有十一郎字。人莫
测何谓。后英宗以濮王第十一子入继。众始
悟。普净院施浴。夜漏初尽。门扉未启。方迎
佛。而浴室有人声。往视则言在焉。其具斋荐
鲙者。并食之。临流而吐。化为小鲜群泳而去。
海客遇风且没。见僧操縆引舶而济。客至都
下遇言。忽谓之曰。非我汝奈何客记其貌。真
引舟者也。将死作颂不可晓。已而曰。我从古
始成就逃多国土今南国矣。仁宗遣内侍以
真身塑像置寺中。榜曰显化禅师。其后善者
礼之见额莹然有光。就视之得舍利。
* 宗本
释圆照。讳宗本。出于管氏。常州无锡人也。性
质直少缘饰貌丰硕言无枝叶。年十九师事
苏州承天永安道升禅师。其住瑞光。民有屠
金刚仙¶ 第 1014a 页 T50-1014.png

净慈。岁大旱湖井皆竭。寺之西隅有甘泉自
涌。得金鳗鱼因浚为井投鱼其间。寺众千馀
人汲以不竭。民张氏有女子死。梦其母曰。我
以罪为蛇。既觉得蛇于棺下。持以诣本。乃为
说法。复置故处。俄有黑蝉翔棺上。而蛇失所
在。母祝曰。若我女当入笼中。当持汝再诣净
慈。如其祝。本复为说法。是夕梦女曰。二报已
解脱矣。其显化异数如此。元符二年十二月
甲子将入灭。沐浴而卧。门弟子环拥请曰。和
尚道遍天下。今日不可无偈。幸强起安坐。索
笔大书五字曰。后事付守荣。掷笔憨卧若熟
睡然。撼之已去矣。门弟子塔师全身于灵岩
寺。阅世八十。坐五十二夏。
* 悟新
释悟新。姓王氏。韶州曲江人也。魁岸黑面如
梵僧状。依佛陀院落发。以气节盖众好面折
人。初住云岩。已而迁翠岩。旧有淫祠。乡人禳
禬酒胾汪秽无虚日。新诫知事毁之。知事辞
以不敢掇祸。新怒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
躬自毁折。俄有巨蟒蟠卧内。引首作吞噬之
状。新叱之而遁。安寝无他。未几再领云岩。建
经藏。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
镵于碑阴者。新恚怒曰。陵侮不避祸若是。
语未卒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析其碑阴中分
之。视之已成灰烬。而藏记安然无损。晚还住
黄龙。学者云委。属疾退居晦堂。政和五年十
二月十五日泊然而逝。讣闻诸方衲子为之
呜咽流涕。茶毗得舍利五色。阅世七十二。坐
金刚仙¶ 第 1014b 页 T50-1014.png

* 净梵
僧净梵。嘉禾人。姓笪氏。母梦光明满室见神
人似佛。因而怀娠。生甫十岁依胜果寺出家
祝发。从湛谦二法师学教得其传。初住无量
寿院。凡讲法华经十馀过。大观中结二十七
僧修法华忏。每期方便正修。二十八日连作
三会。精恪上通感普贤受羯摩法。呼净梵比
丘名声如撞钟。时长洲县宰王公度亲目其
事。题石为记。又尝梦黄衣人请入冥见王者。
令检簿云。净梵比丘累经劫数讲法华经。即
遣使送归。一日禅观中合众皆见金甲神人
胡跪师前。又在他处忏期蒙韦驮天点检。大
众中有戒不严净者。先以预定后果忏法不
全。时姑苏守应公有婢为崇所恼。请师授戒。
其妖即灭。葛氏请施戒荐夫。见夫绕师三匝
而去。待制贾公见师道行。即补为管内法主。
师住持十馀年。亡后焚躯有舍利五色。
* 道隆
婺州僧道隆。云游诸方寓江州能仁寺。所为
不常但呼为风和尚。绍兴元年行化抵瑞昌
投宿天花寺。夜有男子垂泣言。弟子不幸在
生前广造恶业现堕牛身。一尾生于头上形
模丑异。愿师慈悲为我忏悔令脱此苦。明日
至若山汤氏家。一门男女悉出作礼。启告曰。
前日牛产犊甚怪。尾出头上。恐于寒家生灾。
愿和尚畅此因缘以洗宿咎。须臾驱牛前来。
掉头摇尾若乞怜状。隆咄曰。汝昔者作业兹
日难逃。虽受此形本性何异。岂不闻沩山和
金刚仙¶ 第 1014c 页 T50-1014.png

便见灵光动耀照彻十方佛与众生本同一
体。其或未然当为说偈。牛受记毕随隆归寺。
观者以千数。牛见人俛而不食如羞𧹞态。除
夕忽殂。隆梦来谢。遂领众然炬爇之。
* 灵芝
灵芝律师。重造明州五台戒坛成。有一老人
神气超迈眉须皓白。进而启曰。弟子有三珠
奉献以为坛成之贺。言讫忽然不见。因置其
珠于坛心。屡现光相。其后有坛主会十师大
开戒法。越二日夜分有一僧登坛。忽睹珠光
外彻内现善财童子。僧乃惊呼。众起视之悉
皆环礼。自是每夜僧众益伸虔恳。而珠之所
现。或金色佛或六臂观音。或紫竹碧柳。或奇
木怪石。或迦陵频伽飞舞左右。或月盖(长者名)
或龙神献珠。神变非一。见者闻者皆谓希有。
* 常罗汉
嘉州僧常罗汉者。异人也。好劝人设罗汉斋
会。故得此名。杨氏媪嗜食鸡。平生所杀不知
几千百数。既死家人作六七斋具黄箓醮。道
士方拜章。僧忽至告其子曰。吾为汝忏悔。杨
家甚喜设座延入。僧顾其仆云。去街东第几
家买花雌鸡一只来。如言得之。命杀以具馔。
杨氏泣请曰。尊者见临。非有所爱惜。今日启
醮筵。举家内外久绝荤馔。乞以付邻家。僧不
可必欲就煮。食既熟就厅踞坐。拆肉满盘分。
置上真九位。乃食其馀。斋罢不揖而去。是夕
卖鸡家及杨氏悉梦媪至谢曰。在生时罪业
见责为鸡。赖罗汉悔谢之赐。今既脱矣。自是
金刚仙¶ 第 1015a 页 T50-1015.png

兴末年卒。肉身久而不坏。
* 胆巴
国师胆巴者。一名功嘉。葛刺思西番突甘斯
旦麻人。幼从西天竺古达麻失利。传习梵秘
得其法要。世祖中统间帝师八思巴荐之。时
怀孟大旱。世祖命祷之立雨。又尝咒食投龙
湫。顷之奇花异果涌出波面。取以上进。世祖
大悦。枢密副使月的迷失镇潮。而妻得奇疾。
胆巴以所持数珠加其身即愈。又尝为月的
迷失言异梦。及已还朝期后皆验。元贞间海
都犯西番界。成宗命祷于摩诃葛刺神。已而
捷书果至。又为成宗祷疾遄愈。赐予甚厚。且
诏分御前校尉十人为之导从。成宗北巡。命
胆巴以象舆前导。过云川语诸弟子曰。此地
有灵怪恐惊乘舆当密持神咒以厌之。未几
风雨大至。众咸惊惧惟幄殿无虞。复赐碧钿
杯一。大德七年夏卒。皇庆间追号大觉普惠
广照无上胆巴帝师。
神僧传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