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感通上 正传三十三 附见三¶ (自动笺注)
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
*感通上正傳三十三附見
洛京永寧寺天竺勒那漫提傳一
榮陽沙門釋超達傳二
魏文成沙門釋慧達傳三
魏常山衡唐精舍釋道泰傳四
九江東林寺僧融傳五
魏末魯郡沙門釋法力傳六
蜀土青城山釋植相傳七
蜀土潼州沙門僧林傳八
荊州沙門釋慧簡傳九
涼州沙門僧朗傳十
太山朗公谷山寺僧意傳十一
太山丹嶺寺釋僧照傳十二
相州鼓山釋道豐傳十三
鄴下莊嚴寺釋圓通傳十四
太原沙門釋慧寶傳十五
鄴下寶明寺釋僧雲傳十六
梁州薛寺釋僧遠傳十七
上黨元開府釋慧瑱傳十八
相州大慈寺釋洪獻傳十九
東川沙門釋慧雲傳二十(傅大士)
隋鄂州沙門釋法朗傳二十一
隋蜀部灌口山竹林寺釋道仙傳二十二
攝山栖霞寺釋慧峯傳二十三
蘇州重玄釋慧巖傳二十四
東都寶楊道場釋法安傳二十五(法濟)
蔣州大歸善寺釋慧偘傳二十六
唐京化度寺釋轉明傳二十七
安州沙門賈逸傳二十八
雍州義善寺釋法順傳二十九(智儼)
蒲州普濟寺釋道英傳三
雍州梁山沙門釋又德傳三十一
唐京師辯才寺釋智則傳三十二
京師律藏釋通達傳三十三
勒那漫提
天竺僧也。
元魏洛京永寧寺
五明道術
信州刺史綦母懷文
思多知。
天情博識
國家營宮器械
所不關。
利益公私
一時之最。
勅令
永寧寺
見提有異術
常送餉祇承冀有
聞見
而提視之平平初無敘接。
文心恨之。
洛南玄武館有一蠕蠕客。
曾與提西域
交。
乘馬衣皮。
時來造寺
二人相得言笑
掌。
彌日不懈
旁見夷言
不曉往復
謂提曰。
弟子好事人也。
比來供承望師降
意。
而全不賜一言
北狄耳。
獸心人面殺生
血食
何足可尚。
不期對面遂成彼此
提曰。
爾勿輕他。
縱使萬卷書。
未必相過也。
懷文曰。
所知當與捔技賭馬
提曰。
有何耶。
算術之能。
無問望山臨水。
高深
圍圌蹋窖不舛升合
提笑而言曰。
小兒戲耳。
庭前有一棗樹極大
子實
滿。
時七月初悉已成就。
仰視樹曰。
爾知
其上可有幾許子乎。
文怪而笑曰。
算者所
知。
必依鉤股標候。
天文地理亦可推測
草木繁耗有何形兆
計斯寔漫言也。
提指
蠕蠕曰。
此即知之。
憤氣不信
即立契賭
馬。
寺僧老宿來同看。
其立旁證。
具告
蠕蠕
彼笑而承之。
文復要云。
必能知者幾
許成核。
幾許菸死無核
斷許既了。
蠕蠕
腰間皮袋裏出一物
似今秤衡
穿五色
線。
線別貫白珠
以此約樹。
或上或下。
旁或側。
抽線䀹眼。
周迴良久
向提撼頭而
笑述其數焉。
遣人子實下盡
一一看
閱。
疑者文自剖校量子數成不。
卒無欠
䞉。
因獲馬而歸。
提每見洛下人遠向嵩高
少室取薪者。
自云。
百姓許地
擔負辛苦
我欲暫牽取二山洛水待人伐足。
放去
不以為難。
此但數術耳。
無知
者誣我為聖。
所以不敢
提臨欲終語弟
子曰。
我更停五三日往一處行。
汝等念修
正道懷眷戀。
便寢疾閉戶臥。
弟子
門隙視之
見提身不著床在虛仰臥
相告同視。
一僧忽欬。
提還床如舊
遙謂曰。
門外誰何不來入。
我以床熱故取涼
勿怪也。
是後數日便捨命矣。
釋超達
未詳其氏。
元魏中行業僧也。
多學
有知解。
帝禁圖讖尤急。
所在搜訪
有人
誣達有之。
收付榮陽獄。
魏博陵公檢
勘窮劾。
達以實告。
大怒車輪繫頸
防衛之。
自知活路
專念觀世音
至夜四
更忽不見車輪
所在見守防者皆大昏睡。
因走出外將欲遠避。
久繫獄。
脚遂[戀-心+足]急
不能遠行天曉
虜騎四出追之。
惟逃必不免
因伏草中騎來蹋草並靡。
雖從邊過對而不見
仰看虜面。
悉以牛
皮障目。
一心服死。
至誠稱念。
夜中虜去。
尋即得脫
僧明道人。
北臺石窟寺主。
魏氏王天下也。
每疑沙門為賊。
收數
僧互繫縛之。
僧明魁首
以繩急纏從
頭至足。
剋期斬決
明大一心觀音
至半夜覺纏小寬。
私心欣幸精到彌切。
及曉索然都斷既因。
得脫逃逸奔山。
明旦
獄監來覓不見
惟有斷繩在地
知為神
力所加也。
即以奏聞
信道不反
一時釋放
釋慧達
姓劉。
名窣(蘇骨反)和。
咸陽東北
定陽稽胡也。
不事佛。
目不識字
為人
兇頑
勇健多力樂。
行獵射。
梁城突騎
襄陽
父母兄弟三人並存
居家大富
豪侈
鄉閭縱橫不理
後因酒會遇疾
命終備覩
地獄眾苦之相。
廣有別傳
具詳聖迹
達後
出家
住于文成郡。
慈州東南平原
即其
生地矣。
見有廟像
夏禮處于下安
民寺中。
曾往吳越
備如前傳
至元太武
大延元年
流化將訖。
便事西返
行及涼州
番禾郡東北望御谷。
遙禮之。
人莫有曉
者。
乃問其故。
達云。
此崖當有像現。
靈相
圓備
世樂時康
如其有闕。
則世亂民苦。
行至肅州酒泉縣城西七里石㵎中死。
骨並碎。
葵子大可穿之今在城西古寺
中。
塑像手上
寺有碑云。
吾非大聖
遊化
為業。
不具矣。
爾後八十七年至正光初
大風雨。
雷震山裂
挺出石像
舉身丈八
形相端嚴
無有首登。
即選石命工彫鐫
別頭
安訖還落。
因遂任之。
魏道陵遲
其言
公元520年
驗矣。
周元年
涼州城七里㵎。
忽有
光現徹照幽顯
觀者異之。
乃像首也。
便奉
山巖安之。
宛然符會
儀容彫缺四十餘
年。
身首異所二百餘里。
相好還備。
太平
公元561年
在。
保定元年
置為瑞像寺焉。
乃有燈光
鍾聲飛嚮
相續不斷
莫測其由。
建德初
年。
像首頻落。
大冢宰齊王
躬往看之。
安處
夜落如故
經數十。
更以餘物為
頭。
終墜於地。
後周佛法
僅得四年隣
國殄喪。
識者察之方知先鑒。
雖遭廢除
像猶特立
開皇之始經像大弘
莊飾尊儀
公元609年
寺宇
大業五年
煬帝躬往禮敬厚施
增榮麗。
改舊額為感通寺焉。
故令模
傳形不可測
約指丈八臨度終異。
發信彌增日新
余以貞觀之初歷遊關
表。
故謁達之本廟。
圖像儼肅日有隆敬
石隰丹延綏威嵐等州。
圖寫其形所在
供養
號為劉師佛焉
因之懲革胡性。
奉行
戒約者殷矣。
見姚道安制像碑。
釋道泰
元魏末人。
常山衡唐精舍
夢人謂
曰。
若至某年。
終於四十二矣。
彌惡
之。
及至期年重病
甚憂悉以身資為
福。
友人曰。
余聞供養六十二億菩薩
與一
觀世音同。
何不至心歸依
可必增壽
泰乃感悟
遂於四日四夜專精不絕
所坐
帷下忽見光明戶外而入。
觀音足趺
間金朗照
語泰曰。
觀世音耶。
褰帷頃。
便不復見。
悲喜流汗便覺輕。
所患遂愈
年四十四。
方為同意說之。
泰後
終於天命
更有一僧
其緣同泰。
故不疏
耳。
僧融
梁初人。
九江東林寺
篤志汎博
遊化己任
曾於江陵一家受戒
奉佛為
業。
有神不復宗事
悉用給施
融便撒
取送寺。
因留設福。
至七日後。
主人母見一
鬼持赤索欲縛之。
母甚遑懼。
乃更請僧
讀經行道
鬼怪遂息。
晚還廬山
獨宿
旅。
天雨雪中夜始眠。
有鬼兵其類甚
眾。
中有將帶甲挾刃形奇壯偉
有持胡
床者。
乃對融前踞之。
便厲色揚聲曰。
何謂鬼神無靈耶。
速曳下地
諸鬼將欲
手。
融默稱觀世音
聲未絕即見所住床後
一天將。
可長丈餘。
黃皮袴褶
手捉金
剛杵擬之。
鬼便驚散
甲冑之屬碎為塵粉。
融甞於江陵
夫妻二人
俱受五戒
後為
劫賊引。
夫遂逃走
執妻繫獄
遇融於路
求哀請救
融曰。
至心觀世音
更無信
餘道。
入獄後。
稱念不輟
因夢沙門立其
前。
足蹴令去。
忽覺身貫三木自然解脫
門猶閉。
閽司數重守之。
無出理。
還更
眠。
夢見向僧曰。
何不早出。
門自開也。
既聞
即起。
重門洞開
便越席而出。
東南數里將
民村
天夜闇冥
其夫先逃夜行晝伏
相遇大驚駭。
草間審問
乃其夫也。
遂共
投商者。
遠避竟得免難。
釋法力
未詳何人
精苦有志德。
欲於魯
郡立精舍
而財不足
沙彌明琛
往上
谷。
乞麻一載。
將事返寺。
行空澤中忽遇
野火
在下無得免理。
于時法力倦眠。
比覺而火勢已及。
舉聲稱觀。
未逮
音。
應聲風轉火焰尋滅。
安隱而還
沙門
智者
本為白衣獨行大澤
猛火四面
一時
同至自知必死。
合面於地稱觀世音
無火燒。
舉頭看之。
一澤之草纖毫並盡。
惟智所伏容身耳。
因此感悟出家為道
厲精翹勇眾所先之。
沙門道集。
壽陽
西山遊行
二劫所得
縛繫於樹將欲
殺之。
惟念觀世音守死而已
劫引刀屢斫
無傷損。
自怖而走。
集因得脫
廣傳此事。
沙門法禪等。
山行逢賊。
惟念觀音
挽弓
射之。
欲放不得
賊遂歸誠投弓於地。
又不
能得。
知是神人
捨而逃走
禪等免脫所在
通傳
並魏末人。
別有觀音感應傳。
文事
廣。
不具敘之。
釋植相
姓郝氏
梓橦涪人
當任巴西郡
吏。
太守鄭貞。
齎獻物下楊都
見梁祖
王公崇敬三寶
便願出家
及還上蜀。
家屬
并其妻子既同相志。
一時剪落
出家後。
梁大同中專習苦行
一食常坐正
心佛理。
以命自期
時南武都
孝水縣
法愛道人
高衒道術
相往觀之。
愛於夕中
自以呪力現一大神
身著衣冠容相璝
偉。
來舉繩床離地四五尺。
便誦戒。
即馳去。
斯須復來舉床(僅動一角如前)復去。
爾又來在相前立。
正意貞白初無微動
尋爾復去。
屋頭現面。
舍棟破裂
其聲甚
大。
相亦無懼。
神見不動便來禮拜求哀
謝。
至旦語愛曰。
汝所重者。
此是邪術
正法也。
可捨之。
相後往益聽講
以生在
邊鄙玄頗涉俗
雖遭輕誚。
亡懷在道
忤意
又因行路寄宿道館
道士有素
聞相名。
恐化徒屬
拒不延之。
其夜群虎遶
院相吼。
道士通夕不安
及明追之。
從受
菩薩戒焉。
又曾行弘農
水側見人垂釣
勸止之。
不從其言。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
擎頭四顧來趣。
釣者因即歸命相出家。
梁道漸衰。
而涪土軍動。
彖法師分飛
域。
入靜林山。
相入青城山
聚徒集業。
梁王蕭撝
素相欽重
供給獠民以為營理
未暇經始便感重疾
知命不救
弟子
曰。
常願淨土
而無勝業
雖不生三
途。
亦不生天堂
還生土作沙門也。
汝等努力行道
方與吾會。
加坐儼然奄便
遷化
時年四十有四
其山四面獠民。
見其
坐亡皆來嘆異
禮拜供養改俗行善
弟子
銜命露屍松下
初相置足於綿州城西柏林
寺。
成就堂頭梧桐一株
極為
茂。
忽以四月十五日
無故葉落。
維那
打鍾
初不發聲
大小疑怪不測所以
上坐僧超謂有大變
執錫逃避
須臾信報。
相已終卒。
樹枯鍾噎。
表其遷化之晨也。
寺去青城四百餘里。
潛運之感。
非人
謀。
梁初又有道僧朗
有神異。
其迹略
同。
誌公之類矣。
僧林
吳人
深有德素
行能動物
梁大同
中。
潼州
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圌
山上有神祠。
土民敬之
每往祭謁。
林往居
之禪默累日
忽有大蟒繩床前。
舉頭
揖讓者。
林為授三歸
受已便去。
因爾安
怗卒無災異
山北涪水之陽。
素來無猿。
林栖已來
便有兩頭依林而住。
有初
見者云度水來。
及後林出山門。
猿還洄度。
如此非一
年月淹久孚乳產生
有數
十。
有時送林至龍門口。
竚望而返。
後往
水巖故寺中。
屋宇並摧止有叢林。
便即露坐
虎蹲於林前。
目視林。
乃為說法
良久
便去。
爾後孤遊雄悍不避惡狩。
常行仁濟
感化極多。
末卒于潼部。
釋慧簡
不知何許人
梁初在道
戒業弘峻
殊奇膽勇
荊州廳事東。
先有三間別齋。
來屢多鬼怪
時王建武臨治。
無有能住
者。
惟簡是王君門師。
專任居之。
自住一間
餘安經像
俄見一人黑衣無目
壁中
便倚簡門上
時簡目開心了。
但口不得語。
意念觀世音
良久鬼曰。
承君精進故來相
試。
神色不動
豈復逼耶。
欻然還入壁中
簡徐起澡漱禮誦訖。
還如常眠。
寐夢向人曰。
僕以漢末居此數百年
為性剛直所不
堪。
君誠淨行好人
相容耳。
於此遂絕。
積載
安隱如初
若經他行猶無有人能
之者
僧朗
涼州人
魏虜攻
城民素少。
乃逼
斥道人用充軍旅。
隊別兼之
及轒䡴所擬
舉城同陷。
收登城僧三千人
軍將
魏主所。
謂曰。
道人坐禪行道
復作賊。
深當顯戮
明日斬之。
至期食時赤氣數丈
貫日直度。
天師寇謙之
帝所信奏曰。
天降異正為道人實非本心
不須殺。
弟赤竪王。
亦同謙請。
乃下勅止之。
猶虜
散配役徒
唯朗等數僧別付帳下。
及魏軍
東還
與同中路共叛。
陣防嚴設更無
走處。
東西絕壁莫測淺深
上有大樹旁垂
崖側
遂以鼓旗竿繩繫樹懸下。
夜大闇。
崖底純棘無安足處。
欲上岸頭復恐軍覺。
投計慞遑捉繩懸住。
勢非支久。
共相謂曰。
今厄至矣。
惟念觀世音耳。
便以頭扣石。
心專注。
須臾光明
從日處出。
通照天地
見棘中有下處
因光至地還忽暗冥。
是神也。
相慶感遇
便就以眠。
良久方曉。
軍眾警覺將發。
山谷萬重不知出路
望日行。
值一大虎出在其前。
相謂曰。
脫虜難復入虎口
朗曰。
不如君言。
正以
我等有感
所以現光。
今遇此虎。
將非聖人
示路也。
於是二人徑詣虎即前行
若朗
小遲虎亦暫住。
至曉遂得出路。
而失虎所
在。
便隨道自進
七日達于仇池
又至梁漢
出于荊州
不測其終。
僧意
不知何人
貞確有思力。
登座
說。
天花下散在于法座
元魏中。
太山
朗公谷山寺
聚徒教授
迄於暮齒精誠
倦。
寺有高驪像。
相國像。
胡國像。
女國像。
吳國像。
崑崙像。
岱京像。
如此七像並是金
銅。
俱陳寺堂。
堂門常開。
而鳥狩無敢入者。
至今猶爾。
靈裕像讚云。
應感而來
誠無
指屬
神通冥著。
理隔尋常之議乎。
意奉
自資
束躬供養
終前夕。
有一沙彌
來已久。
見拜云。
違奉已來
常為天帝驅使
栖遑無暇
修道業。
不久天帝請師講
經。
願因一言得免形苦。
意便洗浴燒香
端坐靜室待時至。
及期果有天來入寺
及房。
冠服羽從偉麗殊特
眾僧初見但謂。
世貴入山參謁
不生驚異
及意爾日
疾而逝。
方知靈感
都講住在光州
自餘
香火唄匿散在他邑。
後試檢勘
同日
終焉。
有說云。
僧意志湛
朗公同侶
前傳
闕之。
故今緝綴得初果。
其塔見存
在泰
靈巖寺側。
別傳
僧照
未詳氏族
泰山丹嶺寺。
虛放
喜追奇。
每聞靈迹譎詭
無不登踐
承瀑
公元531年
布之下多諸洞穴仙聖攸止。
魏普泰
行至榮山。
飛流下有穴。
因穴隨入。
行可
五六里。
便出穴外。
微逕東北上數里。
石渠兩三步。
西流而且徹。
帶渠藥
延蔓委地
渠北有瓦舍三口
形甚古陋。
庭前穀穗縱橫
鳥雀殘食。
東頭屋裏有數
黃帙。
中間有鐵臼兩具
亦有釜器。
並附遊
塵。
都無炊爨之迹。
西頭屋內有一沙門
儼然飛塵沒膝。
四望惟見茂林懸㵎。
復人居。
須臾逢一神僧。
年可六十。
眉長丈
餘槃掛耳上。
相見欣然如舊
所從來。
云。
同學三人來此避世
一人外行未返。
一人死來極久。
入滅定。
在西屋內汝
見之未。
今日何姓為主
答是魏家
僧云。
享國已久不姓曹耶。
照云姓元。
僧曰。
不知
遂取穀穗擣之作粥。
又往林中葉下
與之令噉。
僧云。
汝但食。
我不噉
此。
又問誦何經。
照云。
誦法華。
神僧頷頭曰。
大好精進業。
東屋格上如許經。
並自誦之。
欲得聞不。
合掌曰。
惟敢聞命
彼遂部別
誦之。
聲氣朗徹
乃至通夜
照苦睡。
僧曰。
睡。
我自恒業耳。
達日不眠。
更為造食
謝曰。
幸得奉謁
今且暫歸尋來接事
僧亦
不留
但言。
同學行去。
汝若值者大有
悟。
恨不見之。
既言須歸好去
照尋路得
還。
結侶重往。
瀑布與穴莫測其處。
終南
諸山亦有斯事。
既多餘涉。
不無其理云。
釋道豐
未詳氏族
世稱得道之流
弟子
三人相州鼓山中。
不求利養
或云。
練丹
黃白醫療占相
世之術藝無所不解
齊高
往來并鄴
過問之。
應對不思隨事標舉
帝曾命酒并蒸肫。
勅置豐前令遣食之。
無辭讓。
極意飽噉。
大笑
不與言。
去後弟子曰。
除却床頭物。
發撤床。
向者蒸肫猶在不似噉嚼處。
石窟
寺有一坐禪僧
每日至西則東望山巔
丈八金像現。
此僧私喜謂覩靈瑞
日日禮拜
如此可經兩月
後在房臥
忽聞枕間有語
謂之曰。
天下更何處有佛。
汝今道成。
即是
佛也。
爾當好作佛身。
莫自輕脫
此僧聞已
便起特重。
傍視群僧猶如草芥
大眾
側手指胸云。
爾輩頗識真佛不。
泥龕畫
像語不能出脣。
智慮何如
爾見真佛
知禮敬。
猶作本日欺我。
悉墮阿鼻
又眼
精己赤叫呼無常
合寺知是驚禪。
及未發
前輿詣豐所。
徑即謂曰。
兩月已來
東山現金像耶。
答曰實見
又曰。
汝聞
枕間遣作佛耶。
答曰實然
豐曰。
風動
心耳
若不早治或狂走難制。
便以針針
三處
因即不發。
及豐臨終弟子曰。
吾在
山久
令汝等有谷汲之勞。
今去無以相遺。
留一泉與汝。
既無陟降辛苦努力勤修
道業
便指竈旁去一方石
遂有玄泉
映。
不盈不減
於今見存
釋圓通
不知氏族
出家
汎愛通博以溫
見稱
鄴都莊嚴寺
研諷涅槃。
公元573年
詳覈
高齊武平四年
夏中講下
一客
僧。
形服素履弘雅
因疾乃投諸寺中。
僧侶其所患纏附臭氣熏勃。
皆惡之無
敢停者。
通觀量識宏遠
深異其度。
乃延
房中
雖有穢污初無輕憚。
日積情欵
薄通其意。
何所學。
答曰。
涅槃通以素業
相沿
宛然若舊。
乃以經中深要先德積迷
未曾解者。
並敘而談之。
客僧亦同其所
更為章句釋冷然雅有其致。
通欣於道
合。
更倍由來
經理湯藥曉夕相守。
曾於夜
中持春酒一盞云。
客人寄患服此為佳。
嚬眉飲之。
一咽便止。
病愈
便辭
去。
通曰。
今授衣將逼。
官寺例得衣賜。
可待
三五日間
當贈一襲寒服
客云。
藉亂不少
何容更煩。
通固留之。
作衣遺已。
臨別
通手誡曰。
修道不欺暗室
法師前以酒見
及。
恐傷來意
正理也。
從今已往此事
宜斷。
頗曾往鼓山石窟寺不。
小僧下舍
小寺
正在石窟五里
當繞㵎驛東。
有一
小谷。
東即竹林寺
有緣之次念相訪也。
公元574年
敬謝前誡。
當必往展。
於是而別。
至明年夏
初。
石窟山寺往者希。
遂減莊嚴
定國
興聖總持官寺
百餘僧為一番
通時
預居石窟
意訪竹林
大集客主
問寺所
在。
眾皆大笑誡通。
勿傳此妖言
竹林竟無
適莫
流俗之恒傳耳。
通惟客僧見投。
欵遇言及斯事。
計非虛指。
眾亦異焉
各齎香花與通俱行。
至寺北五里小谷。
出劣通人逕。
行可五里昇于山阜
見一
老公
手巾袜額布裩短褐
執󰑁開荒二十
餘畝。
遙見群僧放馬而前曰。
何處道人
徑路
僧云。
住在石窟
欲向竹林
公大
公元573年
怒曰。
去年官寺馬噉我生苗。
我兒遮護
打幾死。
今復將此面目來耶。
曳󰑁來逐。
僧十餘望谷馳走
獨不逐通。
語通曰。
是爾
干健不返
放使入山餧虎。
通即東出數里。
值一曲㵎淺而森茂
尋㵎又東。
但聞南嶺
上有諷詠之聲。
通問竹林所在
應聲
曰。
何處來。
豈非圓通法師乎。
曰是矣。
遂披林踰險就
敘離闊喜滿言情
下山小寺僧徒烏合
心性動止不稱
具瞻
雖然已能降重
終須到寺。
相進數里。
忽見雙闕高門長廊複院。
修竹干雲青松
蔽日
門外黑漆
槽長百餘尺。
凡有十行
鋪首銜環
金銅綺飾貯以豆。
旁有馬跡
掃洒清淨
乃立通門左告云。
須前諮大
和上
須臾引入講堂西軒廊下
和上
高床
侍列童吏五六十人
和上年可九十
許。
眉面峯秀狀類梵僧
案理文書
有過事者。
通禮却立
和上命曰。
既住官
寺。
厚供難捨
何能自屈
此寺誠無可觀。
具述意故
乃令安置
將通巡房禮訊。
兩房僧各坐寶帳
交絡眾飾映奪日光
引僧云。
彼是何人
輒敢來入。
振手遣去。
慚色
顧謂通曰。
情意不同令人阻望。
小僧住房可以消息
乃將入室
具敘
緣。
設中食。
食如鄴中常味。
後引觀圖
莊嚴園池臺閣
遊歷不可得遍。
自陳曰。
儻得廁迹風塵常供掃洒
生願
畢矣。
僧曰。
相逢以為意。
但須和上
知果不。
夜與通宿
曉為諮白
和上曰。
甚知
來意
不惜一房
凡受官請為報不淺
如僧法。
不得兩處生名。
今且還去
除官
名訖來必相容
以為恨。
遣送出至馬
槽側
顧慕流淚
自傷罪重不蒙留住
執僧
手別。
西行百步
迴望猶見門闕儼然
步步
返望更行數里許。
欻見峯㟧巉巖
非復
寺宇
悵望尋路。
行達開荒之地。
了無蹤緒
但有榛木耳。
識者評云。
前者舉󰑁驅僧。
神怪
令通獨進。
示現有緣耳。
大和
上者。
不是頭盧耶。
大乘論。
尊者
頭盧羅睺羅等十六諸大聲聞。
散在諸山渚
中。
又於餘經亦說。
九十九億大阿羅漢
於佛前取籌住壽於世。
在三方諸山海
中。
守護正法
石窟寺僧。
每聞異鍾唄
洞發山林
故知神宮仙寺不無其實
余往
相部尋鼓山焉。
在故鄴之西北也。
望見
石狀鼓形
俗諺云。
石鼓若鳴。
方隅
靜。
隋末屢聞其聲。
四海沸騰
固非妄。
思魏都云。
神鉦迢遞高巒
靈響時警於
四表是也
神武遷鄴之後
因山上下
伽藍
樵採陵夷工匠窮鑿。
神人厭其
諠擾。
捐捨者多。
故近登臨罕逢靈跡
傳說竹林
往往殊異
良由業有精浮。
故感
見多矣。
近有從鼓山東面而上
見山
大道
列樹青松
尋路達宮。
綺華難紀。
珍木美女相次歡娛
問其丈夫
皆云適往少
逼暮當還。
更進數里。
並是竹林
尋徑西
行乃得其寺。
眾僧見客
歡遇承迎供給
飲指其歸路
乃從山西北下
武安縣
十數里也。
武平齊。
無別服。
東夏坊有給事郭彌者。
謝病歸家養素
巷。
洽聞內外慈濟在懷。
先廢老僧悉通收
養。
宅居讀誦
忽聞有扣門者。
令婢看之。
見一沙門執錫擎鉢。
貧道鼓山竹林
寺。
逼時乞食
近門聲接。
遙應曰。
眾僧
但言乞食
何須詐聖。
身自往觀四尋不見
方知非常人也。
悔以輕肆其口故致聖者
潛焉。
武德初年
介山抱腹巖有沙門慧休
者。
高潔僧也。
靜修禪。
忽見神僧三人
佛堂側。
休怪之謂尋山僧也。
入房坐具
將往禮謁
後往詣。
神僧中小者抱函在
前。
大者在後乘虛
冉冉南趣高嶺
白雲
北迎[雨(電-雨+大)]藹不見
後經少時又見一僧東趣
巖壁
休追作禮
遂入石中
此巖數有鍾鳴
依時而扣。
雖蒙聲相不及言令。
斯亦感見
參差不可一准
大略為言
巖穴靈異要惟
虛靜
必事喧雜希聞奇相矣。
釋慧寶
氏族未詳
誦經二百餘卷
優先
公元572年
達。
共知名。
齊武平三年
從并向鄴。
達艾陵川
道尋徑入山。
暮宿巖下
似人居逈無所見寶端坐室前。
上觀松樹
見有橫枝懸磬
去地丈餘。
夜至二更
有人
身服草衣
自外而至。
口云。
此中何為有俗
氣。
寶即具述設敬。
與共言議問寶。
即今
姓統國
答曰。
姓高氏
齊國
寶問曰。
尊師
山居早晚
後漢時來。
長老得何經業
恃己誦博頗以自矜
山僧曰。
道者未應
如此
欲聞何經為誦之。
寶曰。
樂聞花嚴。
僧即少時誦之便度。
聲韻諧暢非世所聞
更令誦餘。
率皆如此
驚歎曰。
何因大部
經文倏然即度。
報曰。
是有作心。
我是無作
心。
忘懷萬物者。
彼我自得矣。
寶知為
神異求哀乞住。
山僧曰。
國中利養召汝。
何能自安
且汝情累未遣。
住亦無補。
至曉
便捨去。
寶遂返尋行迹
達鄴敘之。
釋僧雲。
不知何人也。
辯聰詞令明大
小。
崇附齋講恒以常住
齊鄴盛昌三寶
公元574年
著名焉。
寶明襟帶眾理
四月十
五日說戒時。
並集堂。
雲居上首乃白
眾曰。
戒本防非。
人人誦得。
何勞煩眾數數
聞之。
令一竪義後生開悟
雲氣
當時無敢抗者。
咸從之。
訖於夏末常廢說
戒至七月十五日旦
將昇草坐。
雲所在。
大眾新歲未受交廢自恣
一時崩騰四出
追覓。
乃於寺側三里許。
於古塚內得之。
血流如刀割處。
借問其故。
云有一丈夫。
三尺大刀厲色瞋云。
改變布薩妄充
竪義
刀膾身形痛毒難忍
因接還寺竭情
公元544年
懺悔
乃經十載說戒布薩
讀誦眾經以為
常業
臨終之日。
異香迎之神色無亂
欣然
而卒。
時感嘉其即世懲革不墜彝倫云。
僧遠
不知何人
梁州薛寺為性疎誕
不修細行
追隨流蕩歡醼為任。
齊武
三年
夢見大人
切齒責之曰。
汝是出家
人。
面目如此
猶縱造惡
何不取鏡自照。
遠忽覺悸流汗
至曉以盆水自映。
乃見
眼邊烏黯。
謂是垢汗。
便洗拭之。
眉毛一時
手落盡。
自咎責。
奈遭此譴。
改革
反形易性。
弊衣履一長齋
遵奉
儀。
昏曉行悔。
悲淚交注
一月餘日又夢。
前人含笑謂曰。
知過能改。
是謂智乎。
赦汝
前愆
勿復相續
忽驚喜而覺。
流汗遍身
津潤眉毛漸出。
遠頻感兩報信知三世
自後竭精奉法
中不暫怠。
卒為練行僧也。
鄉川所歸終於本土
釋慧瑱
上黨人
奉律齊真貞確難拔
住郡
元開府寺。
靜一房禪懺為業。
會周建
六年
國滅三寶
抱持經像隱于深
山。
遇賊欲劫之。
初未覺也。
忽見一人
長丈餘。
美鬚面。
紗帽
青袍
九環
吉莫皮靴
白馬朱鬉。
自山頂徑至瑱
前。
下馬而謂曰。
今夜賊至。
師可急避。
瑱居
懸崖之下。
絕無餘道。
疑是山神
乃曰。
今佛
毀滅
貧道容身無地
故來依投檀越
有賊來。
正可於此取死
更何逃竄神曰。
既遠投弟子
弟子亦能護師
正爾住此。
失所在。
當夜忽降大雪可深丈許。
遂免賊
難。
後群賊更往。
神遂告山下諸村曰。
賊欲
劫瑱師。
急往共救。
乃各持器仗入山
相遇拒擊驚散
從此每日瑱恒憑之安
山阜
不側其卒。
釋洪獻
鄴人。
履道門早明律檢。
聽涉勞
頓。
兩目俱暗。
相州大慈寺
無前
常處房中
禮誦為先不輟晨夕。
開皇十四
年。
忽感一神
自稱般若檀越來從受戒
談話
房僧綱禪師
上堂中食
若乃
將綱一襆衣來嚫獻云。
勞陳法事
利益
少。
輒奉衣物
願必受之。
獻納櫃中
後綱
食還怪失衣襆
搜求寺內。
乃於獻所得
之。
具以告語
綱終不信。
神遂發撤綱房衣
物被案。
狼藉滿庭。
竿扇秤尺摧折數段。
空中語曰。
僧綱不好設齋供養
寶。
我會禍汝未央
獻雖目冥乃與般若
及事目覩
神語獻曰。
伴眾極多悉在
紫陌河上
三十人相隨
可令寺家設食。
眾僧便於西院會之。
神曰。
大好飲食
勞費
師等。
雖然僧綱不赴齋供
後會使知。
奈之何
恐迫不已
便私費財物營諸齋
福。
般若乃曰。
既能行福
相放矣。
仍以絹
兩匹付獻云。
當以一匹
大眾一匹
綱師。
對眾受得具皆聞見
仍依付領。
於後彌勤本業
遂卒於所住。
釋慧雲
范陽人
十二出家
遊聽為務。
年十
八。
乘驢止于叔家。
叔覩其驢快。
規害
之。
適持刀往見。
東牆下黃衣人。
揚拳逆叱
曰。
此道人方通法大士
何敢害也。
叔懼
告婦。
婦曰。
君心無剛
正眼花所致耳。
聞已
復往。
又見西牆下黃衣人云。
勿殺道人
大禍交及。
叔怖乃止。
明旦辭往姊家。
叔又
持刀送之。
告雲曰。
此路幽險
故送度難。
在前行。
正在深阻叔在其後
揮刀欲斫。
忽見姊夫在旁。
竟免加害
雲都不知也。
皇中。
周流飡挹
具瞻經論
名高東夏榮冠
一時
後領徒五百來過叔氏。
敘見當衢
化。
深惟昔釁。
奉絹十匹。
夫妻發露
雲始
知之。
乃為說法治斷。
安然無恨。
常以此事
戒諸門人曰。
吾昔不乘好物
何事累人
學徒無華飾。
且得支身。
成誦於口
也。
不測其終。
陳宣帝時
東陽郡烏傷縣
大士傅弘者。
體權應道躡嗣維摩
時或
分身濟度為任。
依止雙林導化法俗
金色
表於胸臆
異香流於掌內。
或見身長丈餘
過於膝。
脚長二尺指長六寸
兩目明亮
瞳外耀。
色貌端峙有大人之相。
梁高撥亂
偏意釋門
貞心感被來儀賢聖
沙門
發迹金陵
然斯傅公雙林明道
時俗
言莫知其位。
遣使齎書
梁武曰。
林樹下當解脫善慧大士
白國主救世
菩薩
條上中下善。
希能受持
上善者。
虛懷為本。
不著為宗。
相為因。
涅槃為
果。
其中善。
略以持身為本。
治國為宗。
上人果報安樂
下善
略以護養眾生
聞之延住建業
乃居鍾山定林寺
坐蔭
高松臥依盤石
四澈六旬天花甘露
流於地。
帝後於華林園重雲殿。
般若題。
獨設一榻
與天旨對楊。
玉輦昇殿
晏然箕坐
憲司譏問
但云法地無動。
動則一切不安
且知梁運將盡。
救愍兵災
公元569年
乃然臂為炬冀攘來禍。
至陳太建元年
夏中
本州右脇而臥。
奄就昇遐
于時
赫曦
身體溫暖
色貌敷愉光采鮮潔
香氣充滿屈申如恒。
觀者發心莫不驚嘆
遂合殮於巖中
數旬之間香花散積
後忽失
其所在。
往者不見號慕轉深。
悲戀之聲慟噎
山谷(陳僕射徐陵為碑銘見類文)。
僧朗
一名法朗
俗姓許氏
南陽人
年二十
餘欣欲出家
尋預剃落
栖止無定。
多住鄂
州。
形貌與世而殊有奇相飲同俗
為時
共輕。
常養一猴一犬
其狀偉大黃赤色。
狎餘人惟附於朗。
日夕相隨未曾捨離
食時以木盂受食。
朗噉飽已餘者用餧。
同器食訖。
猴便取盂戴之騎犬背上。
先朗
而行。
人有奪者輒為所咋。
朗任犬盤遊
無常度。
陳末隋初。
行於江嶺之表。
章服
威儀越序。
杖策徒行護養生命
復讀
誦諸經。
偏以法花為志。
素乏聲哢清靡
不豐。
乃潔誓誦之。
一坐七遍
如是不久
如雷動。
福力之可階也。
其誦必以七數
為期
乃至七十七百七千逮于七萬。
聲韻
任縱而起。
其類箏笛發明故所
經。
旁人觀者視聽皆失。
脣吻不動。
而囀
咽喉
遠近亮澈。
因以著名
然臂脚及手。
申縮任懷。
有若龜藏
時同肉聚。
或往酒
席。
同諸醼飲而嚼㗱猪肉
不測其來。
世語曰。
法華五處俱時縮。
猪肉滿口顙。
復巡江洄泝
拱手舟中
猴犬在旁。
都無
隨意所往。
凌犯風波
眴息之間便
所在
比丘尼為鬼所著。
超悟玄解
統辯經文
居宗講導聽採雲合
不測也。
莫不讚其聰悟
朗聞曰。
邪鬼所加。
何有
正理
須後撿挍
他日清旦
猴犬前行徑至
尼寺
朗隨往到禮佛遶塔至講堂前。
尼猶
講說
朗乃厲聲呵曰。
小婢
吾今既來。
何不
下座。
此尼承聲。
下走出堂前。
對於
朗從卯至
不移處。
通汗流地默無
言說
問其慧解奄若聾癡。
百日已後方服
本性
其降行通感皆此類也。
大業末歲猶
塵飛而朗口惟唱賊。
朝夕不息
官人
惑眾
遂幽而殺之。
襄陽法琳素與交遊
奉其遠度
因事而述。
故即而敘之。
釋道仙
一名僧仙
康居國人
遊賈
業。
往來吳蜀
江海上下集積珠寶
故其
所獲貲貨乃滿兩船
時或計者云。
直錢
十萬貫。
瓌寶填委
貪附彌深。
惟恨不多。
取驗吞海。
行賈達于梓州新城郡牛頭山
僧達禪師說法曰。
生死長久無愛不離
自身尚爾況復財物
仙初聞之。
欣勇內發
思惟曰。
在生多貪
志慕積聚
向聞正
法。
此說極乎。
若失若離要必當爾。
不如
寶江中出家離著。
索然無擾豈不樂哉
一船深江之中。
又欲更沈。
眾共止之。
修福業。
仙曰。
終為紛擾
勞苦自他
即又沈
之。
便辭妻子
又見達房凝水滉瀁=漾【明】瀁。
知入水=定【】,〔水〕-【元】【明】水定信心更重瀁。
知入
水定信心更重。
灌口山竹林寺出家
焉。
初落髮日對眾誓曰。
不得道者終不出山
逈絕人蹤結宇巖曲
禪學之侶相
次屯焉。
每覽經卷
始開見佛在其=某【三】其=某【】【元】【明】其處。
無不哽咽
何不值但見遺文其處。
哽咽
何不值但見遺文
而仙挺卓
群。
栖禽狩。
或有問學方者
答對
善權冥符正則
自初入定。
一坐則以四五
日為恒。
唯客到其門。
潛然即覺。
起共接
語。
若無人往端坐靜室寂若虛空
有時
預告
明當有客至。
或及百千。
如其
公元517年
曾無缺長。
梁始興王澹。
褰帷三蜀禮以師敬。
携至陜服沮曲。
天監十六年
青溪山。
終焉志也。
便薙草止客繩床
于時道館崇敞巾褐紛盛。
屢相呵斥甚寄憂心焉。
仙乃宴如曾無屑〔意〕-【三】〔意〕-【】【元】【明】意。
一夕道士忽見東崗火發
野火焚害仙也。
各執水器來救。
仙方坐大火猛焰洞然
咸歎火光神德
道士李學祖等。
捨田造像
寺塔欻成。
遠近歸信十室而九。
刺史鄱陽王恢
躬禮受法
天監末
始興王冥感
於梁泰寺造四天王
六齋辰=晨【三】辰=晨【】【元】【明】辰常設淨供。
仙後赴會
四王頂上五色光。
仙所執爐自然煙發
太尉陸法和
微賤日。
數載在山。
供仙給使
僧有肆責者。
仙曰。
此乃三台貴公
何緣罵辱
不測其後貴也。
果遂袞服
或勞疾。
見縹衣童子青溪水出椀盛妙藥跪而進服
無幾便愈。
居山二十八年。
復遊井絡
化道大行陜服沮曲。
天監十六年
青溪
山。
終焉志也。
便薙草止客繩床
于時
崇敞巾褐紛盛。
屢相呵斥甚寄憂心焉。
宴如曾無屑意
一夕道士忽見東崗火
發。
野火焚害仙也。
各執水器來救。
見仙
坐大火猛焰洞然
咸歎火光神德
道士
李學祖等。
捨田造像
寺塔欻成。
遠近歸信
十室而九。
刺史鄱陽王恢
躬禮受法
監末。
始興王冥感
於梁泰寺造四天王
六齋常設淨供。
仙後赴會
四王頂上
五色光。
仙所執爐自然煙發
太尉陸法和
微賤日。
數載在山。
供仙給使
僧有肆責者。
仙曰。
此乃三台貴公
何緣罵辱
不測
後貴也。
果遂袞服
或勞疾。
見縹衣
童子青溪水出椀盛妙藥跪而進服
幾便愈。
居山二十八年。
復遊井絡
化道
行時酷旱
百姓請祈。
仙即往龍穴
以杖
扣門數曰。
眾生憂苦
何為嗜睡如此
語已
登即玄雲四合大雨滂注
民賴斯澤。
咸來禱
欽若天神
有須舍利即為祈請
應念即至如其所須。
蜀王秀
作鎮岷絡。
王者
尋遣追召
全不承命
王勃然動
色。
領兵仗往彼擒之。
必若固蹤可即
加刃。
聞兵都無畏懼
僧伽梨
被已
端坐念佛
王達山足
雲雨雜流雪崩下。
水涌滿川藏軍無計
事既窘迫
乃遙歸懺
禮。
因又天明雨霽
山路清夷得至仙所。
盡敬
便為說法
發信心。
乃邀還成都
靜眾寺。
厚禮崇仰
郭恭敬。
號為仙闍
焉。
開皇年中返于山寺
道路自淨山神前掃。
一夜客僧止房。
仙往曳出。
房因即倒。
年百餘歲端坐而卒。
仍=乃【三】仍=乃【】【元】【明】仍葬彼山。
益州今猶有木景白疊尚存
云是聖人仙。
闍梨
猶有木景白疊尚存
云是聖人仙。
闍梨許。
釋慧峯
不知何人
栖霞寺
聽詮公三
論。
深悟其旨。
最為得意
名價遐布眾所
推美
詮每云。
峯之達解思力
不及也。
年老且復相依
遊心正理
身範律儀
攝靜松林惟一食。
衣服麁素略無寸積。
顧步鏘鏘雅有風彩
未出都偏弘十誦
讚誘前修
聽者如市。
有問云。
今學大乘
講律
峯云
此致非汝所知
學正法而
大小相乖乎。
陳天嘉年卒。
春秋六十。
終告弟智琨曰。
去處懸遠
非汝所知
終後屈一指
將之雖伸還屈。
時議謂證
初果。
釋慧巖
蘇州重玄寺。
相狀如狂不修
檢。
時人不齒
多坐房中不同物議
忽獨歡
笑戲於寺中。
以物指撝曰。
此處為殿。
此處
為堂。
乃至廊廡厨庫。
無不畢備
可月
餘因告僧曰。
欲知巖者。
浮圖鈴落。
亡沒
矣。
至期果然
乃返鎖其房。
戶開端坐
已卒。
遠近聞之屯赴闐𨶮。
各捨金帛遂成
大聚
依言締構成名寺。
事皆符焉。
自終
至今四十餘載猶如存在
見處佛堂
用通
禮謁云。
釋法安
姓彭
安定孤人
出家
太白
山九隴精舍
慕禪為業。
麁食弊衣卒于終
老。
開皇中
來至江都令通晉王
時以其形
矬陋言笑輕舉
不為通。
日別門首
不去
試為通之。
王聞召入相如舊
便
慧日
王所遊履必齎隨從
駕幸泰山
時遇渴乏
四顧惟巖無由致水。
安以刀刺
石。
引水崩注。
用給帝王
時大嗟之。
問何
力耶。
答王力也。
從王入磧。
達于泥海
遭變皆預避之得無損敗
後往泰山
寺僧來請檀越
安為達之。
王乃手書
壁為弘護也。
初與王入谷
安見一僧著弊
乘白而來
王問何人
安曰。
朗公也。
創造神通
故來迎引
及至寺中又見一
神狀甚偉大
講堂上。
手憑鴟吻下觀
眾。
王又問之。
答曰。
太白山神
從王者也。
爾後諸奇不可廣錄。
大業之始。
帝彌重之。
威轢王公見皆屈膝
常侍三衛奉之若神。
又往名山召諸隱逸
智辯釋誌公證公
杯度
一時總萃慧日
道藝二千餘人
四事
供給資安而立
又於東都為立寶楊道場
公元579年
惟安一眾居中樹業。
至十一年奏。
四方
難。
無疾而終所住。
春秋九十八矣。
初將終
前。
告帝後事
安其亡後百日火起出於內
宮。
彌須慎之。
及至寒食油沸上焚。
夜中
閉。
三院宮人一時火死
帝時不以為怪。
太白
資俸官給
安德潛於內。
外同諸
侶。
惟眠不施枕頸無委曲。
延頸邊口
流涎溜。
每至升許為異。
時有釋法濟者。
通微異僧也。
發迹陳世。
及隋二主皆宿
禁中
妃后雜住精進寡慾
人罕登者。
文帝
長安為造香臺寺
後至東都龍天道場
帝給白馬
常乘在宮。
如有疹患
水飲
之。
無不必愈
又能見鬼物。
預覩未然
業四年。
忽辭上曰。
天命不常復須後世
願弘護荷負含生
便爾坐卒。
剃髮將殮。
髮生半寸許。
帝曰。
禪師滅定何得
之。
大鍾打之一月餘日。
不出身相
如生
天子廢朝百官素服
勅送于蔣州
官給行到設齋
物出所在
東都王公
下。
為造大幡四十萬口。
日齋百僧
至于
七。
人別日䞋二十五段。
通計十餘萬匹
福力故。
各傾散家珍云。
釋慧偘
姓湯
晉陵典河人也。
受學於和
闍梨
靈通幽顯
世莫識其淺深
翹敬
尊像
事同真佛
每見立像不敢前坐。
人造像惟作坐者。
道行遇諸因厄無不救
濟。
或見被縛之猪。
和曰解脫首楞嚴。
猪尋
解縛
主因放之。
自爾偏以慈救為業。
大眾
集處輒為說法
隨事讚引即物成務
無不悟而歸於道。
末往鄴下大弘正法
向之徒至今流詠。
臨終在鄴。
人問其所獲。
云得善根成熟耳。
侃奉其神化有年稔。
眾知靈異不廣之。
後往嶺南歸心
諦。
因授禪法專精
不久大有深悟。
末住栖
霞。
安志靈靜
往還自任不拘山世
時往
都偲法師所。
素知道行
禮接之。
將還
山寺
請現神力
侃云。
許復何難。
即從窓中
出臂。
數十丈。
解齊熙寺佛殿上額。
將還
房中
語偲云。
世人無遠識。
見多驚異
故吾
公元605年
所不為耳。
大業元年
終於蔣州歸善
寺。
春秋八十有二。
初侃終日
三衣襆遙
𢱍堂中自云。
三衣還眾僧。
吾今死去。
便
房內
大眾驚起追之。
乃見白骨一具
坐床上。
就而撼之鏗然不散。
釋轉明
俗姓鹿氏
未詳何許人
形服僧儀
貌非弘偉
容止淡然無喜慍
隋大業
公元612年
八年
無何而來居住雒邑
告有賊起。
覆檢
宗緒莫從。
帝時惑之。
未能加罪。
公元613年
權令收禁
不測其然也。
至明年六月
果逢梟感作逆
驅逼凶醜充。
東都
戮極甚。
方委其言有據。
下勅放之。
而明雖
被拘散。
情計如常
與諸言議曾無所及
帝往江都行達偃師
時獄中死囚數有五
十。
剋時斬決
明日吾當放此死厄。
即往獄
所假為餉遺面見諸囚告曰。
明日車駕
從此過。
爾等一時大呼云有賊至。
若問所
由云吾所委。
當免死矣及至期會便如
所告。
勅乃總放諸囚。
收明入禁
便大笑
受之。
都無憂懼
于斯時也四方草竊人不
聊生
如明語矣。
大業末歲猶被拘縶。
越王
踐祚方蒙釋放
往還自在
恒居乾陽
門內
別院供擬恐其潛逸
密遣三衛私防
護之。
及皇泰建議軍國謀猷
恒預帷幄
利害
世充。
倍加信奉
守衛嚴設
公元620年
恒度
至開明二年
唐武德三年也。
從洛宮安然而出。
周圍五重不見迹。
偽都之將敗也西達京師
太武皇帝夙奉音
深知神異
隆禮敬之
勅住化度寺
禁中
具陳徵應。
後事咸同合契
其年八月忽然不見
衣資什物儼在房
中。
尋下追徵合國周訪了無所獲。
尋明在
道行涉冥祥。
有問學者
乃云。
常以平等
一法
志而奉之。
顧其遊步四朝
貴賤
屬。
明道幽極
皆往師之。
情一榮枯
寔遵平等
言調譎詭不倫和韻
或云。
法師者見謗大乘生報無擇
法師者從
羊中來。
如此授記其例不一
行至總持
僧眾曰。
不久此等流血矣。
宜共慎之。
以為卓異
共怪輕誕。
及遭法該等事
簿錄戮之都市
方悔前失
隋末有鮑子
明者
未詳何人
煬帝遠召藝僧遂霑慧日
而歷遊寺院不止房堂。
隨夜即宿略無定
所。
既請官供曾不臨赴。
不著三衣而服
公元613年
裙帔
驚叫漫走言無准度。
大業九年
緋裹額唱賊而走。
時人以為徵兆也。
及梟
起逆。
諸軍並著屯項袹頞。
如其相焉。
東都
召問通塞
惡罵曰。
賊害天下
有國乎。
帝時在涿郡
聞之大悅
召而勞遣。
明又以箕盛土。
當風之後覆。
感逆黨。
並被誅剪長夏門外
日別幾千。
遠應斯舉。
公元614年
大業十年
無故卒于雒邑
賈逸者。
不知何人
隋仁壽初遊于安陸
言戲出沒有逾符讖
形服變改時或緇素
一時分身諸縣
及至推驗方敬其德。
行迹不經而為無識所恥。
有方等寺沙門
慧暠者。
學行通博
逸因過之
以紙五十幅
施云。
法師由此得解耳。
不測其所因也。
後有諍起。
暠被引禁。
官司責問
引辯而答。
紙盡事了。
如其語焉。
故徵應所指。
如此
也。
至一家云。
承卿有女欲為婚媾
市中唱令告乞云。
他與我婦須得
贈。
廣索錢米日成就。
數往彼門揚聲
述。
女家羞恥
遂密殺之。
埋在糞下。
經停三
日。
行遊市上
逢人言告被殺之事。
大業
五年
天下清晏
逸與諸群小戲於水側
騎橋檻。
手挵之云。
羊頭羊頭
眾人
倚看笑其所作。
江都禍亂
咸契前言
知所終。
蜀郡又有揚祐師者。
佯狂
絡。
古老百歲者云。
初見至今貌常不改
年四十。
著故黃衫
食噉同俗
栖止無定。
大集身必在先
言笑應變不傷物議
記來驗。
時共稱美
迄于唐初猶見彼土。
後失其所在。
釋法順
姓杜氏
雍州萬年人
稟性柔和未思
沿惡。
辭親遠戌無憚艱辛
十八棄俗
家。
事因聖寺僧珍禪師
受持定業
姓魏
氏。
志存儉約野居成性
京室東阜地號馬
頭。
空岸重邃堪為靈窟。
珍草創伊基勸俗
修理
端坐指撝示其儀則
忽感一犬不知
何來。
白身黃自馴擾
徑入窟內口銜
土出。
須臾往返勞而不倦
食則同僧過中
不飲。
即有斯異。
四遠響歸。
乃以聞上。
高重之。
日賜三升用供常限
乃至龕成
無為而死。
所謂聖寺是也
順時躬覩
斯事。
更倍歸依
力助締構隨便請業
末行
慶州勸民設會
供限五百。
及臨齋食
更倍人來。
供主懼焉。
順曰。
無所畏也。
但通
周給而莫委供所。
由來千人皆足。
有清
張弘暢者。
家畜牛馬
本弊惡。
人皆患
之。
無取者。
順示語慈善
如有聞從。
後更無觝嚙其導發異類如此也。
常引眾驪山
夏中栖靜。
地多虫蟻無因
種菜
順恐有損害
就地示之。
令虫移徙
不久往視
如其分齊恰無虫焉。
順時
腫。
膿潰外流
人有敬而𠲿者。
或有以帛拭
者。
尋即差愈餘膿發香流氣難比拭帛猶
香氣不歇
三原縣民田薩埵者。
生來
聾。
又張蘇者。
亦患生瘂。
聞命與共
議。
如常日。
永即痊復
武功縣毒龍
魅。
眾以投之。
端拱對坐
龍遂託病僧言
曰。
禪師既來。
義無久住
極相勞嬈。
尋即釋
然。
故使遠近瘴癘淫邪所惱者無不投造。
不施餘術。
但坐而對之。
識者謂有陰德
所感。
幽靈偏敬致。
言教所設。
多抑浮
詞。
顯言正理
神樹廟見焚除
巫覡
事躬為併儅
禎祥屢見絕無障礙
其奉正
如此
篤性綿密情兼汎愛。
道俗貴賤
邀延
而一其言問胸懷莫二
復重
難治
深願未果者。
隨時指示
得遂
心。
時有讚毀二途聞達於耳。
相似不知
作餘語。
因行南野將度黃渠
其水汎溢。
涉而度。
岸既峻滑
雖登還墮。
水忽斷流
便
墮陸度。
順上岸水還復
門徒目覩
不測其然也。
所以感通幽顯
聲聞朝野
鄙夫利其財食
順言涉世
不留
心。
隨有任用
情志虛遠但服麁弊
卒無
兼副
雖聞異議大笑之其不競物情
若此也。
今上奉其德仰其神引入內禁
隆禮崇敬
儲宮王族懿慼重臣
戒約是投
公元640年
無爽歸禁。
貞觀十四年
都無疾苦
告累
門人
生來行法令使承用
言訖如常坐定
南郊義善寺
春秋八十有四臨終雙鳥
房。
驚哀切。
因即坐送于樊川北原
穴處之。
京邑同嗟。
制服亘野
肉色不變
月逾鮮。
安坐三周枯骸不散。
自終至今
異香流氣屍所。
學侶等恐有外侵。
乃藏
于龕內。
四眾良辰赴供彌滿
弟子智儼名貫
至相。
幼年奉敬雅遵餘度。
神用清越振績
京臯。
華嚴攝論。
尋常講說
至龕所化導鄉
川。
故斯塵不終矣。
釋道英
姓陳氏
蒲州猗氏人也。
年十八。
叔休=𠇲【三】休=𠇲【】【元】【明】休律師出家
而休律師出家
二親重之。
便為取婦。
五年同床不相觸。
素在市販與人同財
乃使妻執燭
分判文疏
付囑留累。
遂逃而剃落落髮【三】剃落落髮】【元】【明】剃落剃落
并州炬法師下。
聽花嚴等經。
學成
公元590年
返邑。
其妻尚在
開皇十年
方預大度
乃深
公元599年
惟曰。
法相可知
心惑須曉。
開皇〔十〕-【三】〔十〕-【】【元】【明】十九年十九年
遂入解縣太行山栢梯寺。
修行止觀
忽然
大解
南埵悟人北嶺悟法。
二空深鏡坐處樹枝
下映四表
於今見在
因爾營理僧役。
以事考心。
後在京師勝光寺。
曇遷
聽採攝論。
講悟既新眾盈五百。
多採
教尠能如理。
而英簡時問義。
惟陳止
觀。
無相思塵。
諸要槃節
深會大旨
遷彌重
之。
語諸屬曰。
爾雖日考通文義。
無擇
昏明
得其妙者惟道英乎。
自爾儀服飲噉
未守篇章
頗為時目作達者也聽講之暇
供僧役。
有慕道者
其所為。
事呈理。
調伏心行寄以弘法
常云。
余冥
坐禪尋理性。
如有所詣。
開目
還合常識
故於事務遊觀役心使有薰習。
然其常坐開目如線。
動逾信宿
初無頓𥇒。
公元613年
後入禪定稍程異迹
大業九年
嘗任直
歲。
與俗爭地
遽鬪不息
便語彼云。
吾其死
矣。
忽然倒仆如死之僵。
諸俗同評。
道人
詐。
針刺甲。
雖深不動。
氣絕色變將欲
洪膖。
傍有智者令歸命
不敢諍。
願還
生也。
尋言起坐語笑如常
又行龍臺澤池
側見魚之遊。
乃曰。
吾與汝共諍=爭【三】諍=爭【】【元】【明】諍。
(我)+何【三】(我)+何【】【元】【明】何者為勝諍。
何者
勝。
不及我。
可不及汝耶。
脫衣
水。
弟子持衣守之。
經于六宿。
比出。
告曰。
雖在水中惟弊士坌我耳。
又屬嚴冬
雪壯
乃曰。
如此平淨之處。
何得不眠。
脫衣仰臥經于三宿
乃起而曰。
幾被火炙
殺我。
如是隨事以法對之。
縱任自在誠難
偶者。
晚還蒲州普濟寺
置莊三所
麻麥
田。
皆在夏縣東山深隱之所。
不與俗爭。
用接羇遠。
故使八方四部其歸若林。
厲眾僧務。
躬事擔運。
難險緣者必先
踐。
夜則跏坐為說禪觀
時或弊其勞者。
不覺其疲。
一日說起信論。
至真實門。
然不語怪往觀之氣絕身冷。
眾知滅想即
而任之。
經于累宿方從定起。
河東道遜。
高世名僧祖習心道。
同學也。
初在解縣
領徒盛講。
及遜捨命
去英百五十里。
相報
終夕便知告其眾曰。
遜公已逝。
與送乎。
人問其故。
答曰=云【三】曰=云【】【元】【明】曰。
此乃俗事
心轉即是曰。
此乃俗事
心轉
即是
及行中路乃逢告使。
知微通感
如此
終前夕集眾告曰。
急須收積。
明日多聚人畜食穀草。
不測其言。
英亦自運。
催促甚急
至夜都了索水剃洗
還本坐處。
被以大衣
告曰。
人謂余為英禪
師。
禪師之相不可違世
門人志褒曰。
師知英氣息可有幾耶。
褒以事答。
自言
如是
說法要。
又曰。
無常常也。
不可
欺。
不可空死。
令誦華嚴賢首偈。
臨終
勸念善處
明相既現奄然申逝。
近人
公元636年
手循從下而冷。
貞觀十年九月中也。
春秋
七十有七。
初將終日
眾問後事
英曰。
有明教。
依行之。
無累矣。
英何言哉。
感群鳥集房。
數盈萬計
悲鳴相切
及其
終夕
褒公侍側
見有青衣二童
執花而
入。
紫氣如光從英身出騰焰屋棟
及明霧
結周二十里。
人物失光。
三日方歇。
蒲晉一
川。
化行所聞哀屯赴如喪重親
遠驗英
不有損失
又感僧牛吼叫聲徹數里流
嗚咽不食水草經于七日
將欲藏殮。
俗爭之。
僉曰。
不樂喧譁
但存道業便
即莊南(夏禹城東延年陵東
鑿土龕之)才下一󰑁地忽大
震。
人各攬草臨臥地驚懾
周十五里皆大
動怖。
又感白虹兩道連龕柩所。
白鳥二頭
翔鳴柩上。
至于龕所迴旋而逝。
詳英道開
悟慧入神
故得靈相氤氳
存亡總萃
不負身世
斯人乎。
釋叉德。
姓徐
雍州醴泉人
形質長偉秀眉
骨面。
立履清白麁素衣。
放言來事
弘獎
年有凶暴毒勵流者。
必先勸四
民令奉三寶
其所施設禮佛設齋
稱名念誦
用其言者攘災禍。
不信
莫不殃終。
預記未然略如對目。
時遭亢
旱。
懼而問焉。
叉以手指撝。
某日當雨
齊某處。
時雨至。
如其言。
或蝗暴廣狹
澤潤淺深
事符明鏡不漏纖失。
執志
慎。
濫刑科。
力所未行不受其法。
故壯
年在道惟遵十戒
而於篇聚雜相。
多所承
修。
末於九峻山南
阿耨達池
鐫石鉢。
公元638年
即於池側濟眾生。
貞觀十二年
卒於
山舍
百姓感焉。
為起白塔
苕然上表
釋智則
姓憑
雍州長安人
二十出家
止辯
才寺。
凝法師攝論四十餘遍。
性度掉舉僅
觀採
恒披敗納裙垂膝上
有問其故
則云。
衣長多立耳。
遊浪坊市宿止寺中。
京邑將五十載。
法食一同僧伍。
施單床上加以薦。
瓦椀木匙餘無一物
或見其襤縷經營者。
隨得服用
言終不
及。
則雖同僧住形有往來
門無開閉
房僧不知靈異
號為狂者
則聞之仰面
曰。
道他狂者
不知自狂。
出家離俗只為衣
食。
往往遮障鎖門鎖櫃。
費時亂業
種種
聚斂役役不安
此而非狂。
更無狂者
乃撫
大笑
則性嗜餺飽。
寺北有王摩訶家。
令辦之。
須便輒往。
因事伺候
兩處俱見。
委分身。
言行相投
無瑕謬。
貞觀
來。
獨房宿竟夜端坐
嘅𠻳達曙
余親目
見。
故略述其相云
釋通達
雍州人
三十出家
栖止無定。
初辭
世壤遍訪明師
問道方皆無稱悅。
乃入
太白山
不齎糧粒不擇林巖。
飢則食草息
依樹
端坐思玄動逾晦序。
意用漠漠
無歸
經跨五年栖遑靡息。
因以木打
塊。
塊破形銷
覩斯廓然大悟
晚住京
師律藏寺。
遊聽大乘
情量虛蕩
一裙一帔
布納重縫。
所著麻鞋經三十載。
繪帛雜飾
未曾冠體。
冬夏一服不蔽氷炎。
常於講
評敘玄奧
不肖之夫言行矛楯
及至
飲噉無異俗人
達曰。
大乘之學豈其
耶。
若指聖懷斯寔凡庶
不同也。
左僕
房玄齡
聞而異焉
迎至第中
父事隆重
而達體。
道為功性不拘檢
單裙露腹
放達餘言。
玄齡風表處之。
不以形言
致隔。
其見貴如此也。
常以飲水噉菜。
性遊縱。
或攬折蒿藋生宛而食。
至於桃杏
瓜果生吞皮核。
人問所由
云信施難棄
也。
貞觀已來稍顯神異
往至人家
歡笑
吉愁懆必凶。
或索財賄
或索功力
隨命
多少則須依送。
若違其語後失過前。
騎驢歷寺遊觀
達往就乞。
惜而不施
尋死
斯例不一也。
京室貴賤
宗事
之。
福禍由其一言
說導唯存離著。
所得
財利營寺宇。
大將軍薛萬均
初聞異行
迎宅供養百有餘日。
不違正軌
忽於一夜
食欲噉。
不與之。
苦求不已
試與遂
食。
從爾已後改前迹。
專顯變應
其行多
僻。
欲往入內宿。
將軍兄弟大怒
打之幾死。
仰而告曰。
卿已打我。
身肉都毀血污不淨
可作湯洗。
沸涌已。
脫衣入鑊。
狀如冷
水。
旁人怖之。
猶索加火。
合宅驚奉恣其
寢處
曾負人錢百有餘貫。
後既辦得無人
可送。
乃將錢寺門伺覓行人
隨負多少
倩達西市
眾皆止之。
而達付而不禁
勘儅不失一文
斯達量虛懷
定難准
也。
時逢貴欲大齋
乃命寺家多令
疏請。
及至明旦
來赴數千。
而供度閴然不
知何擬。
大眾咎之。
達曰。
他許送供。
計非
妄語
臨至齋時僧徒欲散。
忽見熟食
連車接輿充道而來
即用施設
大餘
長。
供僧庫。
不委其所從來
食訖須臾
人車不見
盛業京輦
朝野具瞻
敘事
舒。
故不曲盡
高僧傳卷第二十五感通
釋明琛
齊人
遊學兩河
通鑒知譽。
經論雖富。
而以徵難為心。
當魏明代釋門
云盛。
琛有學識遊肆而已
故其雅量頗非
鴻業
時有智翼沙門
道聲載穆。
遠近望塵
學門若市。
不勝幽情深忌聲略
私結密
交廣搜論道
初為屋子論議法。
立圖著經。
外施名教內搆言引。
牽引出入罔冒聲說
聽言可領。
及述茫然
勇意之徒相從雲集
觀圖望經怳若雲夢
一從指授渙若氷消
來學者先辦泉帛。
屋子入學遂多。
餘有獲者不能隱祕
故琛聲望少歇於前。
更撰蛇勢法。
其勢若葛亮陣圖
常山蛇
勢擊頭尾至。
大約若斯
還以法數傍蛇比
擬。
乍度乍却前後參差
余曾見圖極是
畏。
畫作一蛇長三尺。
時屈時伸傍加道
品。
大業之季。
大有學之。
則不行。
想應絕
滅。
初琛行蛇論遍於東川
有道行者深相
諫喻
決意已行博為道藝。
潞州上邑思弘
法華
乃往巖州林慮縣谷寺請僧。
忘其
名。
往講。
琛素與知識。
聞便往造
其人聞至
中心戰灼
知琛論道不可相抗
乃以情告
曰。
此邑初信。
事須歸伏諸士俗等已有傾
心。
願法師不遺故舊
共相成贊。
今有少衣
裁。
輒用相奉琛體此懷乃投絹十匹。
琛曰。
本來於此
可有陵架意耶。
幸息此心。
然不
肯去。
欲聽一上
此僧彌怖。
不獲已如常
上講
最後入堂
齎絹束掇在眾中曰。
座法師昨夜以絹相遺。
不須論議
然佛
宏曠
是非須分。
脫以邪法化人
幾許
諸士俗。
高座聞此懾怖無聊
依常唱文如
疏所解。
琛即喚住欲論至理
高座爾時
意奔勇。
泰然待問
琛便設問
隨問便解。
疊雖多無不通義
精神擾攘
思難無從
即從座起曰。
高座法師猶來闇塞
如何
頓解若斯
當是山中神鬼助其念力
爾何能至耶。
高座合堂一時大笑
琛即出
邑。
共伴二人
投家乞食
得氣滿噎而不
下。
解喻
何所諍耶。
論議不來常大理
何因頓起如許煩惱
不應
相隨東出
歎吒登嶺。
困極止一樹下。
語二伴曰。
煩惱不可言
意恐作蛇。
便解剔衣裳
赤露而臥。
翻覆不定
長展兩足
須臾之間。
兩足忽合。
而為蛇尾
翹翹上舉
自動
語伴曰。
我作蛇勢論今報至矣。
卿可上樹
心若至。
則有吞噬之緣。
急急上樹
猶未變。
伴便上樹
仍共交語
每作蛇論。
果至如何
言語之間。
奄便全身作蛇。
唯頭
未變亦不復語
宛轉在地舉頭自打
打仍
不止
至於碎。
欻作蟒頭。
身形忽變長五
丈許。
舉首四視目如火星
于時四面無量
諸蛇一時總至
此蟒舉頭
地五六尺許。
趣谷而下
諸蛇相隨而去。
其伴目驗斯報。
至鄴說之。
高僧傳卷第三十五
唐釋道宣
*感通篇中(本傳三十九人附見四人)
趙州頭陀沙門僧安傳一
益州青城山飛赴寺香闍梨傳二
益州多寶寺猷禪師傳三
益州沙門僧度傳四
益州野安寺衛元嵩傳五
前梁益州沙門釋尚圓傳六
後梁荊州玉泉山釋法行傳七
荊州神山釋道穆傳八
隋初荊州四望山開聖寺釋智曠傳九
涪州相思寺釋無相傳十
濾州等行寺釋童進傳十一
益州沙門釋富上傳十二
鄭州會善寺釋明恭傳十三
益州長陽釋法進傳十四
代州耆闍寺釋道幽傳十五
襄州禪居寺岑闍梨傳十六
丹陽天保寺通闍梨傳十七
京師凝觀寺釋法慶傳十八(單道琮)
益州天勅山釋德山傳十九(旭上)
荊州青溪釋道悅傳二十
荊州內華寺釋慧耀傳二十一
嶽沙門釋道辯傳二十二(神)
益州建明寺釋慧琳傳二十三
京師救度釋洪滿傳二十四
益州福化寺釋慧聰傳二十五
京師法海寺釋法通傳二十六
荊州開聖寺釋慧因傳二十七
巴陵顯安寺釋法施傳二十八
蜀川沙門釋慧岸傳二十九
荊州開聖寺釋法運傳三
幽州北狄帝示階沙門傳三十一
箕州護明寺釋智顯傳三十二
蘇州常樂寺釋法聰傳三十三
代州昭果寺釋僧明傳三十四
代州五臺釋明隱傳三十五
代州五臺釋法空傳三十六
京師定水寺釋明𤀹傳三十七
京師普光寺釋明解傳三十八(宋尚禮)
兗州法集釋法沖傳三十九
僧安
不知何人
戒業精苦坐禪講解
號多能
齊文宣時
王屋山
聚徒二十許
人講涅槃。
發題有雌雉。
來座側伏聽
食時出外飲啄
日晚上講依時赴集
未了絕不至。
眾咸怪之。
安曰。
雉今
公元573年
生人道。
不須怪也。
武平四年
安領徒至越
州行頭陀
忽云。
往年雌雉應生在此。
至一家。
遙喚雌雉。
一女走出。
舊相識
拜歌喜。
父母異之。
引入設食。
安曰。
何故名雌雉耶。
答曰。
見其初生如雉
毛。
既是女故名雌雉也。
大笑為述本緣
女聞涕泣
苦求出家
二親欣然許之。
為講
涅槃。
聞便領解一無遺漏
至後三卷
茫然
不解
于時始年十四。
便就講說
遠近咸聽。
歎其宿習
因斯躬勸。
從學者眾矣。
香闍梨者。
莫測其來。
以梁初至益州青城
飛赴寺
欣然有終志。
時俗每至三月
三日
必往山遊賞。
多將酒肉共相酣樂
勸喻曾未能斷。
後年三月
又如前集。
例坐已了。
香令人於座穿坑方丈
人莫知
意。
謂人曰。
檀越等恒自飲噉
未曾與香。
日為眾須飡一頓
諸人爭奉肴酒
隨得隨
盡。
若填巨壑
識者怪之。
至晚曰。
大醉
飽。
扶我就坑不爾污地。
及至坑所。
張口
雞肉自口出。
即能飛鳴
羊肉自口出。
馳走
酒食亂出。
將欲滿坑。
魚䱉鵝鴨
交錯
眾咸驚嗟
誓斷辛殺。
迄今酒肉
上山
此香之風德也。
益州別駕羅研朝。
誌公謂曰。
益州貴賤
答曰甚賤。
初不
是人也。
誌曰。
為人所賤。
何為久留
不測此語。
為有識者說之。
或曰
將不指
青城香闍梨乎。
遂往具述
香曰。
檀越
來。
固非虛說
其夜便化。
弟子等營墓將殯。
怪棺太輕。
及開止見几而已
益州多寶寺猷禪師者。
𣕾道人
姓楊氏
讀誦四十餘年。
日夕不捨
後院壁圖九
想變。
露置繩床
被覆上。
依僧例。
夜則
寢中。
一日方出一食
如是漸增七日
食。
以為常。
弗之怪也。
如此又經二十餘
年。
忽經一月不出者不畜侍人
僉議
出秖是入定
不勞看之。
一夜風雨盛。
壁廊倒。
旦共往視
試撥椶被。
一無所見
繩床坐褥存焉。
僧度
不知何人
去來邑野略無定所
語出沒時有預知
號為狂人
周趙王在益
州。
有郫人與王厚。
便欲反。
時有告者。
王未
信之。
至旦郫兵果至
王厚者為主
在城西
大街
方床大坐
僧度乃戴皮靴一隻
城西遺糞而走。
盤陀塔。
棄靴而迴。
眾怪
之而莫測也。
又復將反者。
紙筆請度定
吉凶
便操筆作州度兩字
反者喜曰。
州度
與我。
斯為吉也。
擇曰往亡
我往彼亡。
必剋之。
趙王西門樓。
精兵三千騎
往。
始交即退。
隨後殺之。
盤陀斬郫兵千
餘。
京觀
今塔東特高者是。
後方驗度
皮相
皮郫聲同。
遺糞而走。
散於塔地。
言州度(徒各切)反即斫頭
目前取驗。
定後。
聞於王。
遣人四追。
遂失所在
衛元嵩
益州成都人
出家
亡名
法師弟子
聰頴不偶
嘗以夜靜侍傍曰。
洶洶貴耳賤目
即知皁白其可得哉。
曰。
汝欲名聲
若不佯狂
不可得也。
嵩心
然之。
佯狂漫走。
人逐成群
觸物擒詠。
周歷二十餘年。
亡名入關移住野安。
自制
琴聲
天女心風弄。
亦有傳其聲者。
謂兄曰。
土狹不足展懷
欲遊上京
國士抗對
兄意如何
兄曰。
當今王褒庾信
名振四海
何所知。
自取折辱
答曰。
彼多
讀書
自為文什
至於天才大略非其分也。
兄但聽看。
即輕爾造關。
無過所。
乃著俗
服。
關中却迴
防者執之。
嵩詐曰。
我是長安
于長公家人
欲逃往蜀耳。
關家迭送至
公曾在蜀。
忽得相見
與之交遊
貴勝
士靡所不詣。
即上廢佛法事。
自此還俗
祖納其言。
又與道士張賓密加扇惑
帝信
而不猜。
便行屏削。
嵩又制千字詩
龍首
青煙起。
長安一代是也
符讖緯。
事後
公元588年
曉之。
隋開皇八年
京兆祈死
三日而穌。
云見閻羅王
問曰。
卿父曾作何官。
曰臣父
在周為司命上士
王曰。
若然錯追。
可速放
去。
然卿識周武帝不。
答曰。
曾任左武侯
法。
恒在階陛甚識。
王曰。
可往看汝武帝去。
一吏至一處。
門窓椽瓦並是鐵作
於鐵
窓中一人瘦身鐵色鐵枷鎖。
見泣曰。
大家
何因苦困乃爾
答曰。
我大遭
苦困。
不見耳。
今得至此
大是快樂
曰。
作何罪業受此苦困。
答曰。
不知耶。
以信衛元嵩毀廢佛法
故受此苦。
祈曰。
大家
何不注引衛元嵩來。
帝曰。
我尋注之。
曹司處處搜求
乃遍三界
無不見。
公元573年
我暮得脫
何所更論。
卿還語世間
人。
元嵩作福
早來相救
如其不至解脫
無期
祈穌不忘冥事
起福助云。
釋尚圓
姓陳
廣漢洛人
出家呪術救物
梁武陵王蕭紀
宮中鬼怪魅諸婇女
或歌
或哭紛然亂舉。
王乃令善射控弦擬之。
鬼乃現形
放箭射。
鬼便遙接。
還返擲人。
久而不已
聞圓持呪
入宮中。
諸鬼競前
作諸變現
龍蛇百獸倏忽前後
在空在地
怪變多端
圓安坐告曰。
小家鬼。
何因
入王宮。
能變我身
則可自變萬種
秖是小
鬼。
可住聽我一言
諸鬼合掌住立
圓始發
云。
南無佛陀。
鬼皆失所
自爾安靜
武帝
召。
大蒙賞遇
值梁覆擾。
行至
所有
惱因之護衛
年八十一終所住。
治城今已
摩滅
釋法行者。
不知何人
論法師神足也。
本住玉泉
煬帝隆重見於別傳
性素
不倫言多卓異
或居山谷
時入市廛
每往
清溪
路由覆船頂。
泉流茂木乃顧曰。
之後
當有大福慧人營搆伽藍
智者
來儀
果成先告。
又嘗往當陽城
竹弓
射之。
後有山賊圍城
如所前相。
每出
言。
云梁休咎
宣帝惡之。
令追將戮。
隨使至
焉。
抗不前曰。
償命於此地。
尋有使至。
致命
盡遂斬之。
無有血。
臨終說眾要偈。
辭理切附不可具載
皆述業報不可逃避
及戮訖。
逡巡屍靈遂失
僕射蕭瑀
行至
四望山
因禪師所為宣帝懺曰。
先人殺聖
人罪者。
禮悔之餘。
願為及也。
傳曰。
以為
後梁纘曆
勢不超挺。
守一城。
傍被禦衛。
有何榮荷
隨妄造愆。
故斬聖人
延厚祚。
所謂前望失於後途
不久入流離關壤。
無辜責誠不可欺。
釋道穆
松滋人。
性愛山林
初入荊州神山
將事巖隱
迅雷烈風震山折木神蛇繞
床群虎縱吼。
心安泰然都無外想。
七日
一定蛇虎方隱。
登山遠眺
山東依浚
壑。
西顧深流。
終焉之志
山神變形謝過
云。
田伯玉也。
請受戒。
施法式。
毒潛亡。
祭祀絕於羶辛。
祈澤應時雲雨
此衛候不一
可知也。
居山三十餘載。
聲及遠。
遊遁之賓咸歸向請。
沙門則僧展
僧安
士則劉虬車綴。
敘言命的無爽風
聲。
梁湘東王蕭繹
德經過。
挂錫之所
建臺一區
立碑敘胤。
簡文為頌。
立碑在於
山頂
及穆將終。
欣於觀遠。
行至山峯
卒。
春秋七十矣。
釋智曠
姓王
本族太原
中居徐部。
厥考
荊州新豐縣
母初將孕。
入流浴。
童子
寶船來投。
便覺有娠
生長
敏而重行
太清初。
喪亂無像
元帝當辟。
曠少勇
招募壯士隨軍東行
未幾淪陷
深悟虛
假。
遂不婚娶專求離俗
初值巾褐
誘以神
仙。
受符籙次陳章醮
便問。
此術能致道
乎。
答曰。
籙既護身
章亦招貨。
曠曰。
斯乃
保茲苦器
便名道耶。
又請度世法。
示斷
粒。
必到玉清
七日便飛。
至期不應
道士
曰。
爾猶飲水
無有赴。
次更七日絕水
飲。
道士又曰。
爾夜尚眠。
無感耳。
又更七
日常坐不臥。
三期屢滿。
靡剋昇天
氣力
休強。
遠近驚異
後值高僧
授戒為佛弟子
德行動人
漸示潛迹
江陵張詮者。
二世
眼盲。
曠曰。
爾家塚內棺枕古井
移墳開
甃。
必獲禳焉。
因即隨言。
瞽者見道請求
落。
眾咸憚之。
便伐薪施僧。
空閑靜慮
言。
有古鐘。
可掘出懸寺。
仁州刺史謂為
詭惑
鞭背百下無慘無破。
便送出臺
拘在
尚方
有力者試以八尺械懸來捶膝。
傍觀
謂言糜碎
而曠容既無撓肉亦無痕。
獄吏
云。
居士能忍飢。
便絕食七日
身色如故
市衢見行
驗獄猶有。
委分身。
梁宣大定
三年
從人草屩
今夜當急行。
三更
火發
四門出人
不泄燒殺七千。
曠在獄。
引囚二百安步而出。
年將不惑
始蒙剃落
進戒以後
頭陀州北四望山
此地福德
安天子。
去城六十猛獸所屯。
初止以後
馳弭床側
每夕山隅四燈同照。
士俗雲赴
奄成華寺。
宣明二年
平顯二陵皆在寺
前驗於往矣至於梁元覆敗王琳上迫。
梁國移並預表莂。
有一宰鴨而為齋者。
夜告便曰。
何有殺牲而充淨供。
自爾便
斷。
曾度夏水
徒侶數十
欲住不可欲去無
從。
前岸兩船無人將至。
曠笑而舉聲呼之
船自截流直到
遂因濟水
誡以勿傳。
又於
咸陽佛迹寺。
牛產犢。
出首還隱
過信次。
將離弋。
僧告曠無惻。
答曰。
犢是寺居士
侵用僧物。
今來償債
其羞不
出。
牛母無他
因執爐呵誡犢子
疾當償報。
何恥生乎。
應言便出。
神異冥徵不可
公元600年
載。
開皇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終於四望
聖寺
春秋七十有五。
自剋終期天香滿
室。
合寺音樂西南而去。
未亡二年
預云終
事。
示如脾痛。
律師曰。
阿那含人亦有
疾不。
未答間自云。
報身法然。
遷神後手
公元601年
三指
仁壽元年
永濟寺僧法貴。
死而又
穌。
閻羅王
放還正值乘宮殿自空直
下。
罪人喜曰。
三果聖僧來救我等。
所造八
寺咸有靈奇。
或涌飛泉
時降佛跡
慧日
道場法論備見若人為之碑頌
彰德行。
涪州相思寺無相禪師者。
非巴蜀人
不知
何來。
忽至山寺隨眾而已
不異恒人
其寺
涪州上流大江水北
崖側有銘方五尺
許。
字如掌大。
不可識。
下有佛迹
相去
尺。
長三尺許。
蹈石如泥
道俗敬重
相以一
渡水返還無船。
乃鉢安水中曰。
何為
常擎汝。
汝可自渡水
便取芭蕉葉搭水
立上而渡。
隨後來。
須臾達岸。
時採樵者
見之相語
覺知便辭去。
徒眾苦留不住
至水入船。
諸人禮請
不與篙檝
捉船舷。
直爾渡水
不顧而去。
即令尋逐
莫測
往。
釋童進
姓李
綿州人
昔周出家
拘禮
度。
樂飲酒。
謂人曰。
可以等身也。
酣醉
遺尿臭穢。
眾共非之。
遠識者曰。
賢愚難識。
周武東征
云須毒藥
勅瀘
營造
監吏力科。
採藥蝮頭鐵猩𩰿
大蜂野葛鴆羽等數十種
釀以鐵瓮
成。
皮衣
琉璃障眼。
方得近之。
不爾氣衝
成瘡致死
著人畜肉穿便死。
童進聞之。
往彼監所
官人弄曰。
能飲一盃豈非酒士
進曰。
得一解酲亦要。
官曰。
任飲多少
一升
便取鐵杓。
於藥瓮中取一杓飲之。
言謔自若
都不為患
道士等聞皆來看。
又舉一杓以勸之。
皆遠走避
或曰
此乃故
殺人
何得無罪
進曰。
無所苦藥。
進自飲有
誰相勸。
乃噫曰。
今日得一醉臥方石上。
遺尿所著石皆碎。
良久睡覺
精爽如常
爾後飲酒更多。
食亦逾倍
隋初得度
配等
行寺。
抱疾月餘而終。
年九十餘。
弟子檀越
等。
終後檢校衣服
床褥皆香。
絕無酒氣
富上者。
莫測何人
恒依益州淨德寺宿。
一大笠在路。
晝日坐下讀經
人雖去來
令施
擲錢者亦不呪願
每於靜路
入閙中。
狀如五十。
雖在多年無所獲。
信心者曰。
城西北人稠施多。
在此何為
答曰。
一錢兩錢養身命。
復用多為陵州
史趙仲舒者。
三代酷吏也。
無信敬。
聞故往試。
騎馬直過。
佯墮貫錢。
富但讀
經。
未曾顧。
去遠取錢。
富亦不顧
返來曰。
見我墮地以不
曰見。
曰。
錢今何在。
曰見一人拾將去。
舒曰。
爾終
日在路唯乞一錢
豈有貫錢在地
不取
者。
見人將去。
何不止之。
答曰。
貧道物。
何為浪認。
仲舒曰。
我欲須爾身上袈裟
曰。
欲相試耳。
公能將去。
復有與者。
可謂
一種
即疊授與
仲舒下馬禮謝曰。
弟子
周朝人。
官歷三代
大與眾僧往還
少不貪
者。
聞名故謁。
本非惡意
請往陵州
富曰大
善。
貧道廣欲結緣公助安撫
即是
長相見受供養也。
舒辭歎曰。
中有人不
輕慢
爾後不見
益州人薊相者
從揚
州還見之。
亦埋笠路側。
顏狀如常
釋明恭
鄭州會善寺
昔在俗。
是隋高下
[狗-口+一]騎。
與伴三人膂力相似
而時所忌。
帝深
慮以事除之。
作兩裹餅啗。
一餅一具
鹿角
一餅五升鹽。
賜食之並盡。
其噉
鹽者出至朝堂
腹裂而死。
恭噉鹿角全無
所覺。
厭俗出家會善寺
其力若神不可
當者。
曾與超化寺爭地
彼多召無賴者百
餘人。
來奪會善秋苗
眾咸憂惱
恭曰勿愁。
獨詣超化。
脫其大鐘塞孔。
乾飯六升
中。
水和可噉。
一手承底一手取噉。
須臾
盡。
仍取大石
三十人轉者。
恭獨拈之如
小土塊。
遠擲于地。
超化既見一時驚走
隋末賊起。
周行抄掠
先告寺曰。
明當兵至。
可辦食具
并大猪一頭
無力制。
隨言為
辦。
至時列坐
鋪奠食具
不忍斯。
負拄
會所
與賊言議
賊先讓食。
恭乃鋪餅數
十。
安猪裹之。
從頭咬拉。
須臾並盡。
賊眾
伏。
恭召為護寺檀趣。
群賊然之。
故會善一
寺。
隋唐交軍
絕賊往來
恭之力也。
曾山
行。
虎猪交鬪
猪漸不如
恭語虎曰。
可放令
去。
不肯
便一手捉頭
一手撮尾。
拋之
深谷
氣力也。
多難信而實有之。
恭戒
貞嚴
常依眾食。
所噉如恒人
一食有值
機候
便噉二百人料。
眾但深訝。
莫知其所
公元622年
由。
武德五年
終於本寺。
春秋八十五。
時會
有客遊沙彌
口作吳語
厨下然火
乾竹
大如臂。
兩指折而燒之。
恭時怪訝
亦以指
折而不得
沙彌出後
恭抱厨柱起。
沙彌
衣置磉上。
柱壓之。
沙彌來求不得
見在
柱下
欲取不得
恭笑為捧柱取衣。
此亦難
可思者。
釋法進
蜀中新繁人
在俗精進不噉辛腥。
田農作。
以鏵刃為鍾磬
步影而齋。
有送
食晚。
便飲水而已
犁田不損蟲蟻
時空中聲曰。
闍梨
出家時到
如是四五
聲。
合家同聞。
進因詣洛口山出家。
頭陀
不居寺舍
蜀王秀
聞名知難邀請
參軍郁九閭長卿往。
便將左十人
辭王
曰。
有道德。
如請不來當申俗法。
王曰。
威逼
但以理延。
明當達此。
長卿出郭門。
顧曰。
今日將爾輩往兜率天彌勒佛
望得。
何況山中道人有何不來
初至吉陽
山下
日暮見虎道蹲。
命人射之。
馬皆退走
欲投村恐違王命
俄見一僧負襆上山
卿命住為伴。
餘從並留。
步至寺所。
召入至
床。
又見虎在床下
怖不自安
進遣虎出。
述王意。
雖有答對
而怖形于相狀
進曰。
越初出郭門一何雄勇
今來至此一何
憚。
長卿頂禮默然
因宿至旦
令先往益。
後來
行至望鄉臺
顧視進行已及。
即與
見王
入內受戒
即日辭出
所獲嚫施
一無所受。
令往法聚寺停。
王顧諸佐曰。
見此僧令寡人毛竪
戒神所護也。
後更召
入城。
王遙見即禮。
進曰。
王自安樂
自安
樂。
何為苦相惱亂無益之事耶。
諸僧
曰。
為地主。
應善問訊
何為訶責
進曰。
大德畏死。
須求王意。
眼見惡事都不諫勉
何名弘教
不畏死。
責過何嗛乎。
雖盛
床筵厚味重結
而但坐繩床麁餅而已
乃至妃姬受戒
但責放逸不念無常
又辭
入山
重延三日
限滿便返。
清信等咸設
食而邀之。
至時諸家稱進到。
總集計會
分身數十處焉。
有時與僧出山赴食。
爾而笑。
人問其故。
山寺淨人穿壁盜蜜
耳。
及還果如所說斯事非一
旦述之耳。
王門慈藏者。
為州僧官
立政嚴猛
衣香花少闕加捶。
僧眾苦之。
而為王所重。
無敢諫者。
以事白進請救濟
答曰。
其威
如此
豈能受語耶。
苦請不已
進造藏房
門。
藏走出。
謂曰。
法門未可如是
爾亦大力
也。
還返入房
人以大甚大力
自此
便息言
由此安。
開皇中卒山。
年九十
六。
釋道幽
代州耆闍寺僧。
解經論。
仁壽中
於寺講婆伽般若并論。
聽眾百餘人
日午
繩床
如睡見一天人。
殊為偉異
自云。
釋提桓因
故來奉請
在天講經
初聞
介介不許之。
以畏死。
答云。
為造佛堂
未成。
事有不可
眠覺向侍者如法師述之。
如曰。
此事罕逢
人生終死。
死時不知何道
得生天。
勝人也。
開通法利天解勝人
何得不往。
佛堂中功不足及言。
幽從
之。
不久又如前夢
依如天請。
天帝乃以少
香注幽手中。
時來迎。
及覺見掌中有香
氣熏一寺
自後前說法。
下講至廊下
諸僧
遙見香煙充滿床側
驚怪來看。
香爐正念蟬蛻而去。
于時外道俗。
雲氣從寺而出如一段雲。
騰空直上
飄而沒。
襄州禪居寺岑闍梨者。
未詳何人
住寺
念為業。
先見之明
而寺居山藪
資給
粒食不繼
每日將坩入郭。
乞酒而飲。
又乞滿坩。
可三斗許。
將還在道行飲達寺。
坩亦空竭
明日復爾
在寺解齋
將篤坩。
厨請粥三升
仍挂杖頭入眾
以杖打僧頭。
上至下。
人別一擊
日日如是
人以其卓
異常
或疑打已災散。
不辭受之。
岑將粥
入房
舊養黧犬一頭
一寺內鼠乃有數
千。
每旦來集
犬鼠同食
庭中堛滿。
道俗
觀。
一時一鼠
悲惋無聊
必是犬殺。
便
告責犬。
犬便銜來。
岑見懊惱
以杖捶犬。
鼠埋已悲哀慟哭
寺僧鼠囓衣及箱。
告於岑。
岑總召諸鼠。
各令相保
一鼠無保。
岑曰。
汝何囓人衣。
杖捶之。
不敢動。
為寺貧。
便於講堂東北白馬泉下濼中
遷記。
某處為厨庫某處為倉稟。
人並笑
之。
經宿水縮地出
如語便作。
遂令豐渥
遙記云。
却後十六年。
當有愚人於寺南立
重閣者。
然寺基業不虧
鬪訟不可住耳。
徽中恰有人立重閣。
由此相訟。
如其
焉。
丹陽通闍梨者。
天保寺。
唐貞觀末
已八十。
氣力休健。
儀容率素
常服納衣
一寸
線如指大。
以用紩納。
清潔誦法
華經。
市中乞食所得不異流俗
得錢財修
寺舍
其寺大堂梁時所立。
朱砂灑塗
極厚
唐初善禪師
大銅像須水銀就
刮取所用充足餘趾猶赤。
是知昔人
福竭於所貴。
不以為辭。
不用者。
昔物何
在。
其寺基郭。
補修所須。
有古鎮國金可
治護
乃於寺北四十步。
依言掘得十斤
用盡得三十斤。
便曰。
地下大有
更取殺人
於是便止。
後輒自營土窟於寺北擬終事。
時未之驗也。
不久告僧云。
尋常命終須有
付囑
引諸財物指訂囑授
極有分明
經三
日而神氣爽健
云將去。
不知所在便
就窟視之
門已塞開一小孔。
在土撮臥。
已終矣。
年九十餘。
京師西北有廢凝觀寺
夾紵釋迦
公元583年
丈六
儀相超異放光明。
隋開皇三年
僧法慶所造。
捻塑纔了未加漆布
忽終。
同日寶昌寺僧大智又終。
三日穌。
說云。
初去飄飄乘風雨。
可行百里
乃見
宮殿人物華綺非常
又見一人似若王者
左右儀仗甚有威雄
頃間慶來
而面有
憂色
又見大像。
殿上人曰。
慶造我未了
何為令死。
其人遽而下殿拜訖。
呼階下人
曰。
慶合死未。
答云。
未盡而食盡。
彼曰。
可給荷葉而終其福壽
言已失像及慶所
在。
時即問凝觀寺僧云。
慶公死來三日
丈六一夕亦失。
達曙方見。
共嗟怪。
詳未訖。
人報云。
穌活
眾咸往問。
大智
說同。
自爾旦旦解齋
荷葉六枚
中食
枚。
凡欲食時
先以煖水耎濕方食之。
流遠近率諸士女以成其像。
依像懺禮
無爽晨昏
大業初卒。
春秋七十六。
近如
公元654年
雍州渭南人單道琮者云。
永徽五年因患
風儀容改異。
後味飲食咸臭。
唯噉土
飲水
時俗為人蟺。
周行告乞
可年四
十餘。
釋德山
姓山氏
莫測何人
棄妻入山
修道
鬚髮不暇削。
衣食不暇給。
唯息緣靜
念為得性也。
人莫知其觀行
視其相狀
定者
時遊竹林龍池
開悟道俗
以清
簡為本。
每云。
煩亂法道俗同弊。
故政煩
國亂
心煩則意亂。
水清魚石可見
清則想倒可識。
清簡尚自諠煩。
況在
亂使焉可道哉。
後入馬鞍山
每多毒蛇
人必死。
然山來往都不為害
諸餘僮侍晨
夕所行。
一無所懼。
曾蹋被嚙。
山以水洗之。
尋爾還復
後還天勅山夏坐樹下
人來
所逢虎迫逐
便入繩床下。
虎蹲床前
曰。
床下佛子肉味可勝貧道耶。
脫衣以施。
屈起而永去。
後其小子於山訪獲
山曰。
爾來何為
曰久不奉見
生死不知
故來定
省。
山曰。
汝去各自覓活
更來與杖。
後數
年又來。
山取杖欲捶之。
兒却住曰。
闍梨
兒如他人
他人可受打耶。
山大笑曰。
吾不
爾者
必更來敗我道意
遂長去。
山年九
十餘。
終於山谷舍。
益州草堂寺旭上者。
不知何許人
少居草堂
唯以禪誦為業。
無所營。
蜀土尤尚二月八日四月八日
二時四方大集馳騁遊遨
諸僧忙遽
一閑者。
而旭端坐竹林泊然寂想。
瓶水
爐香自然
諸人城西看了相從參之。
儼然不動等同金石
三日之後方復如常
四眾敬而異之。
故覩如朝日之初出。
同共
目之為旭上也。
年九十八。
釋道悅
姓張
荊州昭丘人
十二於玉泉寺
出家受戒
安貧苦節
尤能持念大品法華
常誦為業。
隨有經戒日一卷
人並異之。
智者入於玉泉
未有鐘磬
泉源所獲
怪石一片
懸而擊之。
聲響清徹
於此
每誦卷通。
扣磬一下
聞者肅然
且其誦聲
清流激韻。
聽者忘疲
所以幽明往者
有祥感。
一時水腹脹如鼓。
更無餘求。
般若
一夜誦經次。
腹忽如裂水出
流。
試手洪腫頓消
病忽失所
所謂
轉障輕受者也。
朱粲賊擾。
唯悅守山。
來求減以惠給餘。
更重取煮而不熟
慚而
返之。
他日又來將加害命。
坐地不動曰。
害吾止此。
吾欲自見寺舍取盡。
遂放令引
路。
行數步又坐曰。
沙門也。
引路之人。
浮幻形骸任從白刃
賊奇其高尚也。
送還
本寺。
一生不衣蠶衣
唯服麻布
漢陽王
至山。
悅風秀眉蘊服。
請受戒品
又遺
厚供一無所受。
作大三衣一襲以奉
之。
因問何不繒帛耶。
答曰。
蠶衣損命。
忍辱之名。
布服儉素
慈悲之相。
王曰。
不恥夫子見稱
沙門慈忍其然也。
步影而食。
少差虛嗽。
留一分。
以資飛走
沈泳之屬。
慈善所熏。
或飛來肩上。
或浮
泊手中。
雖衣弊服而絕無蚤虱
時又巡村
乞虱養之
誡勿令殺。
悅居山五十餘年。
七十二矣。
終於巖所
永徽中
有人於青
溪見一僧
擎錫跣足
自云般若師
已不
見。
生存常誦般若
故人咸號焉。
釋慧耀
姓岐
襄陽人
沈密
訥言敏行
人共重之。
受具後歷遊訪道。
至鄭川命師
所。
又往衡岳思師所。
伏膺請益觀用清
明。
思公於眾曰。
公於實相觀善有玄趣。
山數年。
值思長往
欲絕武當以希素尚
行至巴丘曰。
此地禪律罕聞
隨行化。
江陵導因道懿法師
聞志焉相携
西上
公元594年
導因寺。
十四年不出戶庭惟味禪靜。
智顗返鄉
歎為故鄉不乏賢友足為模楷
遺法也。
因是道俗稍來禮謁
耀杜門密行
公元602年
不偶時俗
仁壽二年
告人曰。
不願
惱此眾僧。
欲往內華寺可以閑放
眾固留
公元603年
不許
至三年二月有疾
見思二師來迎。
至三月六日跏坐直身而卒。
年七十九。
葬於內華。
未終前。
寺中三十餘人
咸夢寶
傾倒
及明異口同音而說之。
昔日導因
天皇寺是也
見有栢殿五間兩廈
將軍張僧瑤。
自筆圖畫
殿其工正北盧
舍那相好威嚴
光明時發
殿前五級亦放
光明
祥徵休咎故不備述
由此奇感聊附
此焉。
釋道辯
齊人
泰山靈巖寺
無常所。
遊行為任。
經史洞達偏解數術
大業
中來遊襄部。
年過七十。
與同邑僧神辯。
相隨杖策
登臨眺望山水
多所表詣如曾
聞見
行至禪居寺南嶺望云
此寺達者
營。
極盡山勢
眾侶繁盛清肅有餘。
如何
銳於前起閣。
寺僧非唯寡少
更增諠諍。
接曾未經涉。
恰如其言。
於是盤遊諸寺
勝負
莫不幽通前識鑒徹精靈
又至諸
墓亦陳休咎
有士俗忘姓名
去者請為圖
墳塋
巡歷峴原示其一所曰。
此中安墓
足食豐財
入地三尺一升
又深一丈
獲石二片五彩交映
斯曰財緣。
依言掘鑿
果獲石。
遂行卜葬
至今殷有。
襄州有袁
山松者。
博覽經誥。
時號儒宗
辯學廣故
來尋造。
楊子太玄王弼易道
相探
瞋。
辯曰。
楊王道術未足研尋
可賜愚徒
無聞智者
勃然變色
笑辯抑揚
辯曰。
學未周。
信其前述
可除我固。
當為指歸
便
太玄經云。
又於玄象偏所留心
曾不
臥夜便露視。
宿度之所次。
孛彗之光
景。
便告人云。
吾昔於裕法師所。
學觀七曜
告余云。
晉朝道安
於此術。
人雖化往
文在焉。
其所素女之經。
最為要舉。
恨失
其本。
如何得之
時有一僧偶然獲本。
請為
披決
辯得欣然
即為銷摘。
此僧茫味情
猶夢海。
遂以惠之。
辯曰。
安目彌天
誠非虛
稱。
學統彌綸數術窮盡
此雖四紙文綜無
遺。
要約包富靈臺所盡。
于時月臨井宿
便
云。
事在西楚
可告道俗
營水備。
不盈
漢江大漲。
汛溢襄邑城隍將沒。
預見
明其類若此
所得財物並用市金。
將事
丹擬延其壽。
人告來盜不可行之。
便云。
遁甲六丁
吾明此術。
常以月朔加氣
相欺
不畏也。
義寧年。
與神辯南遊
嶺表
不知所往。
釋慧琳
姓薛
綿州神泉人
以隋初隱於建
明寺。
清虛守靜與物不群
寺有塑像常在
供養
為生鬚三十六枚。
大業末年
掃一
古墳。
竪二竹竿云。
天眼
後忽拔一云
農揚為魔所拔也。
不久義寧嗣曆
有時
複衣夏坐墳上。
日雖炎赫無熱狀。
口雖
涉道形同於俗。
言談之次以理居先
雒縣
先有育王浮圖
琳忽一時歷村借車三百
乘。
云欲向雒縣浮圖於此安置
經旬
日遂被火燒。
武德年中
潛伏草野
人莫知
也。
彼有楊祜師不測何人
直往草中
見。
曾生未面宛若舊朋
各云。
別來八百年
矣。
曾為人呪病得差
病者令女齎裙以施。
女遂留衣送直。
遙見謂曰。
但將裙來我
公元630年
須錢
女驚其聖。
貞觀四年從物故。
釋洪滿
姓梁
安定人
在俗年十五遇時患。
雙足攣躄
常念觀音經三年
忽有僧執澡
罐。
在前不言
問曰。
師從何來。
答曰。
檀越常喚所以來。
滿扣頭問曰。
弟子往何
罪報
今施此攣躄
僧曰。
前身拘縛物命
餘殃致爾。
汝但閉目。
吾為汝療之。
滿隨言
冥目
但覺兩膝上各如拔六七寸。
丁却既
了。
開目將欲謝恩
失僧所在
起行如故
滿
乃悟是觀音
因爾精誠誓不妻娶
後忽自
禪觀
安坐不動。
乃經三日七日者。
開皇
初元變俗從道
救度寺。
大業併入
公元639年
法海
貞觀十三年卒。
春秋八十三矣。
釋慧聰
姓王
出家已後遊行齋講
不釋
卷。
尋經旨趣心自欣躍
苦形節食知足
行。
自云。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
不專誦經
典。
行禮四眾
尚得六根清淨
何為
不禮諸佛世尊
即於別院閉門。
常禮萬五
千佛
依經自唱。
一一禮之。
寺僧其所作。
壁隙伺之。
見禮頭下天龍八部等亦
頭下
數數非一
諸人來其院者。
無不心戰
走出。
恒聞異香蔚蔚爾。
及死在。
貞觀年中
絕人往。
每夜聞彈禮拜行道等相。
釋法通
姓關
京兆鄠人
小出家。
尫弱
隨風偃什似任羅綺
由是同侶頗輕之。
流淚
一朝觀音慨慷曰。
通聞菩薩
聖鑒所願剋從。
乞垂提誘免斯輕侮
因斯
觀音經晝夜不捨
後歲餘歸本生覲母。
旦食訖。
假寐庭樹下。
少間中涎沫流
液。
向有三升
以為物忤。
遽呼覺問。
何事
如此
通曰。
向見有人三驢馱䈥。
通噉始
一驢
孃呼遂覺。
二失之。
自爾身力
肌膚堅䩕。
密舉大木不以為重。
寺有
僧戡者。
膂力之最。
竊取袈裟安在柱下
戡初不見
謂是神鬼所為
通笑為舉梁抽
取。
大駭服。
大石重五百餘斤。
南山負來供僧用。
今見在貯水禽鳥
隋高祖重之。
西蕃一人
大壯
在北
門試相撲無得者。
帝頗恧之云。
大隋國無
有健者。
召通來令相撲
通曰。
何處出家人
為此事。
必知氣力
把手即知。
便喚彼來。
任其把捉
其人努力把捉
通都不以為懷。
至通後捉。
總攬兩手急搦。
一時出外灒。
彼即蟠臥在地乞命
通放之曰。
不敢
捉。
恐爾手碎去。
於是大伏。
舉朝稱慶京邑
弄力者聞而造之。
通為把豆麥便碎。
倒曳
車牛却行
當時壯士命為天力士也。
煬帝
末。
避亂南山
乃負一具磑并犢子
大神
通也。
未幾丁母憂出山歸葬
事了返山。
力兼百夫
未曾忤物
精誠節約
時輩推之。
武德初卒。
春秋五十六。
釋慧因
姓張
清河武城人
昔依賢法師
雅志卓然眾所推伏
屈知寺任。
遂巡
蜀川詢求禪律
無夷險必往參請
大通
自蜀而返。
于時州別一寺
但三十
僧。
因即其一。
持維志節終始無忘。
後為
開聖本寺。
去荊五十餘里。
山藪曠逈阻絕
風烟
乃獨止此山草菴蘭若
二十餘載。
遠咸依。
智者遺言
今宛符會
貞觀十九
年大旱。
而寺石泉獨無有竭。
自負水外
給。
飛走由斯獲濟
江陵令盧行餘。
承聞往
之。
水飲馬。
因負而給之。
行餘謂少。
頗出
恚言
便遣馬就寺。
俄值群猪來。
路人無敢
犯。
後有二人
寺北竊食辛肉。
虎來擁遶哮
吼。
將噉其人。
得急逃竄無方
因聞往救。
虎乃潛退
斯戒德慈明若此也。
法華
部。
毘尼戒本。
往常誦。
未忘心口
年七
十五。
卒於本寺。
釋法施
姓江
武當人
少而弘直。
神智
測。
形無定方。
出處不滯
巴陵顯安寺。
樹下宴默
而人亦莫之顧也。
荊南
公元300年
云。
晉永康元年
僧房床下生一樹。
隨伐
隨生。
如是非一
樹生逾疾。
咸共異之。
置而
不剪
旬日之間植柯極棟。
遂移房避之。
已後
樹長便遲。
但極晚秀夏中方有花。
秋落與眾木不殊
多歷年稔人莫識也。
外國僧見攀。
流涕曰。
娑羅樹也。
處其下涅槃。
吾思本事所以泣耳。
花開
公元434年
細白不足觀採
元嘉十一年
生一花。
色如芙蓉樹。
今見在此。
一方奇迹也。
隋末喪亂
稱兵非一
蕭銑時羅縣
拊背巴陵城曰。
天子城也。
後果王之
米極平賤
施誡深藏
不測其言。
於後米
斗直萬五千。
飢餒者眾。
如此記授來事
指諸掌。
趙郡伐偽梁。
銑問。
今事如何
遺雙銅筋。
銑曰。
令我同矣。
遂舉歸化
姓咸賴
其德弘矣。
嘗於江陵頭陀
虎來
床側
人來語虎曰。
佛子閉目。
虎即低頭
目。
斯遇猛獸如家犬者。
斯人在斯
誦勝天
一部
靜念出觀誦而美之
精進牢強
越於常伍。
潛形高邁
釋慧岸者。
未詳何人
面鼻似胡。
言同蜀漢
公元620年
往來市里默言無准
人不之異。
武德三年
科租至岷州
程期甚促
人初不聞。
謂在
天外
人有僦購科索萬錢
轉更驚急
謂往
鬼國被去者。
皆為死計。
費資糧。
不行
之計。
岸於新繁大笑曰。
但去必見歡喜
捉負租拗折數枚
眾人去至鹿頭道逢勅
公元623年
停。
前言之驗也。
武德六年
輒復悲泣
自禁
曰誰能見煩惱因。
沒水求死。
眾人
爭入水接之。
端坐水底已卒。
卒後其年
亢旱不收。
疫死眾矣。
釋法運
姓鄧
荊州長林人
姿容挺秀
有拔
群之美。
至於算曆五行
洞其幽致
傳述
二晦星。
運為一也。
後值智曠禪師
誨以
出俗之資。
便削除俗玩。
剃髮入道
學禪
要志樂閑寂
別於開聖西北一道場。
觀行不隔昏曉
嘗誦七佛呪等救濟
不輒應。
隋末虎暴摩頂曰。
天下正亂百姓
遑遑
汝可遠藏莫為他厭。
八營賊主
道生承名迎接安置供給
蕭銑次立又加
奉敬
所獲施物即入悲敬二田
於州
別置道場
號為龍歸精舍
銑乃請問興亡
答曰。
貧道薄德不得久為善友
不測
言也。
不久趙郡王泝游兵至。
又加頂謁
兵。
東下圖像隨身
留一影令運慈屬。
所謂道德感動也。
有信士女
夕供施。
妖邪鬼怪見必迴心
社廟神祇
參歸戒。
武德中化往
春秋六十。
葬於開
聖寺智曠禪師塔側。
貞觀年中
遼西柳城靺鞨帝示階者。
十八時逃入高麗
拾得二寸銅像
不知
神明
皮袋中。
每有飲噉酒肉
拔出
之。
高麗捉獲
具說我是北邊靺鞨
不信
謂是細作
斫之三刀不傷皮肉
疑是神人
有何道術
答曰無也。
供養神明而已
出示之。
曰此我國中佛也。
說本末。
像背上有三刀痕。
遂放之令往唐國
彼大
佛事
諮問也。
其人得信在懷深厭俗
網。
今在幽州出家
聰明儀止
巡講採
聽。
隨聞便解。
有疑錄出。
以問者皆深隱
思者難之。
釋智顯
遼州護明寺。
出家
戒操貞峻
立操耿介
勇銳居懷。
聞川聞見莫不高賞。
專務坐禪
不知其所詣。
隋末賊起。
川原
交陣相推不已
經旬朔。
顯於兩陣以道
和通
往返彌時
隨和散。
合郡同嘉。
敬而
重之。
後與道俗十餘行值突厥
并被驅掠
遂隱不見
後訪得問。
云我念觀音
值賊。
有同學在箕山守靜
獵者奪糧頓盡。
顯遠知之使人送米。
通幽解網非可究
也。
而任吹虛舟無所拘礙
每有苦處輒往
救拔
是知大悲攝濟隨方利生
雖行位殊
倫。
心焉靡異。
不測其終。
釋法聰
姓陳
蘇州常樂寺
負帙周游
法席參詣
隨聞雖曉然本意
意在息言
然言為理詮。
事須博覽
不著本無得虛
延。
灰除垢。
灰亦須淨。
後往金陵攝山
寺觀泉石僧眾清嚴
一見發心思從
解髮
時遇善友依言度脫
遂誦大品不久
便通。
又往會稽
一音敏法師講。
得自
公元641年
心蕩無累
貞觀十五年
杭蘇等州。
開導集眾。
道者三百餘人
自爾華嚴
公元645年
相續二十餘遍。
貞觀十九年
嘉興縣
王神。
降其祝曰。
為我聰法師菩薩戒
依言為授。
又降祝曰。
自今以往酒肉五辛
一切悉斷。
後若祈福可請眾僧。
在廟設齋
公元647年
行道
二十一年
海鹽縣鄱陽府神。
常祭會。
降祝曰。
為我聰法師涅槃經
道俗奉迎幡花相接
遂往就講。
餘數紙在。
又降祝曰。
法師講說
稟法言。
神道
障多有苦惱
聽法來。
鱗甲內細蟲噉
苦已得輕昇。
道俗為我稽請法師
更講
公元656年
大品一遍不違之。
顯慶元年冬
弟子
曰。
不久捨報。
可施諸禽鳥
而恒講不輟
後講於高座上。
塵尾忽墮而終。
春秋七十
一矣。
僧明者。
不知何人
五臺娑婆古寺
營屋宇二十餘間。
一切經
禪誦為業。
云。
年十七時從師上五臺
禮花林山訪
文殊師利
至一石谷
深見石臼木杵
又見兩人形大無影眉長披髮眼瞼上掩
師便頂禮請救
其人曰汝穀臭小遠從何
來。
答昭果寺僧
習禪樂道
隱在娑婆已數
十年
然食五穀真人救苦報。
曰待共眾
議。
須臾一人來。
大著樹皮衣。
云汝來
已久。
可遂我至寺。
大石側。
忽見山谷
廊院周遶狀若天宮
十四五人同坐
談笑
問所來方
言議久之
出後重尋失
公元642年
路。
舊業定。
貞觀十六年卒。
八十一矣。
娑婆寺甎塔存。
釋明隱者。
少習禪學
次第觀十一切入
公元453年
臺北木瓜谷寺三十年
以定業餘無
所懷
又往佛光山寺七年
又住大孚寺九
年。
志道之徒相從不絕
道俗供事填委
公元651年
林。
永徽二年
代州都督
以昭果寺僧徒
公元661年
綱領
追還寺任。
辭不獲免
龍朔元年
十月
於此寺。
端坐熙怡如在久定。
其五
臺山有故宕昌寺。
甘泉美岫往而忘返
僧服水得仙
身如羅縠
明見藏府骨髓
年末行於山澤
村中父老目者十餘
人說之。
五臺山者。
斯為神聖所憩。
中臺
高。
所望諸山並下。
上有大泉名曰太華
有二塔。
後諸小石塔動有百千。
云是孝文
從北恒安至此所立。
石上人大跡儼然
如初
從中臺東南三十里。
至大靈鷲寺
南有花園
前後遇聖。
多於此地
東西
道場
中含一谷西北八里許。
王子
身塔
寺元是齊帝第三子。
性樂佛法思見
文殊
故來山尋。
如其所願燒身供養
因而
起塔
所將內侍劉謙之
於此寺中七日
道。
祈請文殊
既遇聖者掩復丈夫
曉悟
經義
乃造華嚴六百卷
五臺諸寺
收束猶有三百許卷。
龍朔中
主人令會
昌寺僧會賾。
兩度功德物往彼修補
尊儀
五臺縣官同往。
備見聖迹
異香
鐘聲相續不絕
釋法空者。
不知何人
隋末任雁門郡府鷹
郎將
時年四十。
欻自生厭離。
妻子
宅。
牢獄桎梏
志慕佛法無已
已總召
家屬曰。
為爾日久矣。
旦夕區區
供給
各自取計。
自決矣。
便裹糧
獨詣臺山
飢則餐松皮末。
寒則入穴
苫覆。
專思經中要偈。
亦無所參問
賊寇
交起。
追擊攸歸。
府司官所追掩
將至
禁所
正念不語
志逾慷慨
跏坐不動不食
不息已經五日
守令以下莫不鷺愕。
因放
之任其所往。
一坐三十餘載。
禽獸以為
隣。
妻子尋獲欲致糧粒。
空曰。
厭俗為道
解脫為先。
自今以往願為善知識
非爾
纏縛吾何解之。
更不須相見
於是遂絕。
日久每有清聲
召曰空禪。
如是非一
知是自心境界以法遣之。
遂安靜。
初學
九次
以禪用乃明。
終為對礙。
遂學大乘
相。
從學者。
以此誨之。
不知所終
釋明濬
姓孫
齊人
章草
常以金剛般若
公元650年
為業。
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死
心上
暖。
周時方蘇。
說云。
初有二青衣童子
將至
王所
問一生作何業。
濬答。
但誦金剛般若
公元651年
經。
王曰不可言
師可更誦滿十萬遍。
明年
必生淨土
弟子不見師也。
還令青衣
至寺。
自爾精苦倍百逾厲。
至二年三月
卒。
寺眾咸聞異香云。
釋明解者。
姓姚
京師普光寺
神明
薄知才學
琴詩書畫京邑有聲
調情
怳。
頗以知解自傲
於諸長少重敬心。
飲噉不異恒俗
龍朔之中
徵諸三教
有能觀國策第賓王
因此際往赴東
策第及之。
行次將仕乃脫袈裟
吾今脫
此驢皮。
預在人矣。
置酒集諸士俗。
賦詩
曰。
一乘本非有。
三空何所歸云云。
久病
卒。
與友僧夢曰。
以不信。
今生惡道
飢渴
如何不以故情致一食耶。
及覺遂
列食於野祭之。
又夢極慚愧云云
下夢
畫工先來同役者曰。
以不信敬生處
極惡
思得功德無由可辦。
卿舊與相知
何為不能一兩卷經耶。
又遺其詩曰。
不能別。
撫膺自傷
痛矣時陰短。
悲哉
泉路長。
野風晚吹
荒隧落寒霜
留情
何所贈。
惟斯內典章。
畫工不識書。
令誦十
八遍已便去。
遂覺向諸僧俗說之。
嗟乎
可惜一生妄存耶。
我自千載
斯謂徒
生徒死。
大聖虛言哉。
貞觀中
洺州宋尚
禮者。
薄學有神明。
好為譎詭詩賦
罷縣還
貧無食。
乞貸至鄴戒德寺貸
數與不
還。
又從重貸不與之。
發憤造慳伽斗賦。
可有十紙許。
加飾莊嚴慳態時俗
常誦以
口實
見僧輒弄。
亦為黃巾所笑。
禮將
死。
謗毀自當
兩目圓赤。
見者咸畏。
吁嗟
攘。
少時而絕。
釋法沖
字孝敦
姓李氏
隴西成紀人
父祖
歷仕魏齊故。
又生於兗部。
沖幼秀異
時俗
弱冠僕射房玄齡善。
相謂曰。
夫年不登五品者。
則共不仕
逸人矣。
年二十四。
果為鷹揚郎將
母憂讀涅槃
經。
見居迫迮之文。
發出家心。
聽涅槃
三十餘遍。
又至安州暠法師下。
大品
楞伽經
即入武都山修業
年三十行至
冀州
貞觀初年
下勅有私度者處以極刑
沖誓亡身便即剃落
嶧陽山多有逃僧避
資給告窮。
便造詣州宰曰。
如有死事
身當之。
但施道糧
終獲福祐。
守宰等嘉其
烈亮。
網周濟。
乃分僧兩處
各置米倉
十斛許。
一所徒眾四十餘人純學大乘
修禪業。
經年食米如本不減
一所有五
六十人纔經兩日
食米便盡。
不修禪兼
外學
沖告曰。
不足怪也。
能行道者
白毫
之惠耳。
蓋利由道感。
還供道眾
行殊道業
理固屢空
于時逃難轉多。
復弊霖雨
無處
投止
山有大巖
猛獸所居
沖往詣巖穴
曰。
窮客相投可見容不。
虎乃相携而去。
遂咸依之。
仍聽華嚴等經及難解。
重至安
州。
道士蔡子晃者。
閑習內外欵狎僧倫
道俗盛集僧寺
乃令晃開佛經
沖曰。
汝形
同外道。
邪述纏懷
苟講佛經終歸名利
道俗無名要惟釋子身既在此畢不得行
識機無悔於後。
晃聞默然逡巡而退。
時大眾歎曰。
護法菩薩斯其人哉。
沖以楞
奧典沈淪日久
所在追訪無憚夷險
可師後裔盛習此經。
即依師學
屢擊大節
便捨徒眾任沖轉教。
相續講三十餘遍。
又遇可師親傳授者。
南天竺一乘宗講
之。
又得百遍
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
三藏翻。
慧觀法師筆受
故其文理克諧
質相貫。
專唯念惠不在話言
後達磨禪
師傳南北
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
中原
可禪師創得綱紐
魏境文學
不齒之。
領宗得意者時能啟悟
今以人代
轉遠紕繆後學
可公別傳略以詳之。
今敘
師承以為承嗣
學歷然有據。
達磨禪師
後。
有惠可惠育二人
育師受道心行口
曾說。
可禪師後。
粲禪師
惠禪師
盛禪師
老師
端禪師
藏師
真法師玉法師
(已上並口說玄理不出文記)可後。
(出抄四卷)豐禪師(出疏五卷)
明禪師(出疏五卷)胡(出疏五卷)遠承可後大
(出疏五卷)道蔭(抄四卷)沖法師(疏五卷)岸法師(疏五卷)寵
法師(疏八卷)大明師(疏十卷)不承自依攝論
者。
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十卷)那老師
後。
實禪師
惠禪師
曠法師
弘智師(名住京師西明
身亡法絕)明禪師後。
伽法師
寶瑜
寶迎
(並次第傳燈于今揚化)沖公自從經術
專以楞伽
命家
前後敷弘將二百遍。
須便為引。
曾未
涉文。
通變適緣
寄勢陶誘。
得意如一
言便異。
師學者苦請出義。
乃告曰。
義者。
理也。
言說已麁。
況舒在紙麁中之麁矣。
不獲已作疏五卷
題為私記
盛行之。
周行東川
不任官貫。
頻有度次。
高讓
不受
年將知命有勅度人。
兗州度抑令入
度。
州部法集寺雖名預公貫而栖泉石
撫接遺逸心房公位台輔
作書召入。
沖得題背曰。
我於三界無所須。
卿至三槐
位亦極。
公又重延。
不守恒度。
翻翔都邑
弘大法晟動英髦
冠蓋雲蒸未曾有。
杜正倫
親位法席
詳評玄義
弘福潤
師初未相識
何處老大德。
兗州老小
僧耳
又問何為遠至
答曰。
聞此少一乘
一乘教網漉信地魚龍故至。
潤曰。
斯實
大心開士也。
行至大興善寺
萬年令鄭
欽泰。
於寺打人
沖止之曰。
公勿於寺打人
泰曰。
打人我自當。
沖曰。
道不自當可遣
他受。
國家立寺。
本欲安寧社稷
善行
之。
公今於寺打人
豈名為國祈福
泰即禮
謝。
三藏玄奘不許講舊所翻經
沖曰。
依舊出家
若不許弘舊經者。
君可還俗
更依新翻出家
方許君此意。
奘聞遂止。
斯亦命代弘經護法強禦之士。
不可及也。
然沖一生遊道為務。
曾無栖泊
僕射于志
寧曰。
法師法界頭陀僧也。
不可名實
拘之。
顯慶言旋東夏
至今麟德年七十
九矣。
高僧傳卷第三十五+(感通中)細註【】【元】【宮】五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