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琳法师别传序¶ (自动笺注)
No.2051
*琳法師別傳
隴西處士李懷琳
詳夫。
太極元氣之初。
三光尚匿。
木皇火帝
後。
八卦爰興。
是知。
仁義漸開。
龍圖而起
字。
道德云廢。
鳥迹成書
所以左史
言。
夏商備於誥誓
右史記事
唐虞流於典謨
暨乃史遷史記之文。
班固班彪之作。
雄高耆舊逸人
傳記之興其來尚矣。
況乎
法雲佛日
無去無來
妙有真空
生離滅。
至理凝湛
事迹應權。
所以誕相西陲
周王五光之彩。
流兆東夏
漢帝丈六
容。
於是慷慨摩騰。
群機而入
抑揚
會。
大道以遊吳。
代有其人。
英雄間發
襄陽釋法琳者。
紹迹四依
應生五濁
八藏襟腑
九流胸臆
維絕紐之將弛。
龍樹之前徽。
頹綱之已紊。
馬鳴之餘
烈。
至若直言不諱
折檻朱雲
有犯無
隱。
牽衣王象觸龍鱗不移其志諒疾
風之勁草焉。
嚴刑不改其節。
季葉
忠臣也。
然其文言博雅
秦懸一字無以方。
弘敷
掛千未足比。
嗟乎儒釋君子
鮮味斯道。
信哉曲高和寡
幾將湮滅者歟。
弘福寺上人者。
稟氣星辰
體道乘羊之
歲。
資靈海岳
育德撫象之年。
志等澄
摧邪而納慮。
器均安遠
弘正以為心。
至若
持線金章貫花玉牒
妙窮宗致
曲盡幽微
聽覽之餘。
遊情子史。
綜括黃老
包吞儒墨
每以琳公作分散者多。
詢諸耆舊
勒成
軸。
分為上中下。
目之為別傳。
理致周備
無遺
刪補有則
抑亦僧中之良史也。
然而
記詞記事
班馬擬以多慚。
直筆直言
陳范方
之有愧。
始驗琳公草創
唯著美於一時
人之潤色
規模萬葉
弟子狄道李懷琳
與琮上人
叶金
義符膠漆
緇素有隔。
而嗅味頗同。
爰因頂謁
遇觀寶聚
輒申狂簡
為之序引云爾
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
弘福寺沙門彥琮
法師諱法琳
俗姓陳氏
頴川郡人。
仲弓之後
也。
遠祖隨宦徙寓襄陽
幼齒抽簪
情敦博物
遂乃金陵楚郢負帙問津
孔肆釋筵橫經
道。
於是九部百家
金言玉牒
每而
歎曰。
大丈夫
不能立正摧邪綱維至理
直遠慚龍樹
抑亦遙愧馬鳴
未若隱遯巖阿
公元594年
栖心丘壑
遂以隋開皇十四年夏五月
隱於
青溪山鬼谷洞焉。
閱覽玄儒。
寸陰無棄。
逈搆
巖廬。
蔽虧日月
空飛戶牖
吐納於風
雲因撰青溪山記
可八千餘言。
理趣鏗鏘
婉麗
見傳于代。
故闕錄焉。
然法師韞德潛
形。
訥言敏行誓維頹紐。
觀化上京
是歲仁壽
元年春三月也。
於是背楚塞涉秦川
三陽
八水
每以李門仙術濩落虛陳
服皂披尋
何能究委。
因以義寧初歲
假衣黃巾冀罄宗
源。
從其居館。
然法師素閑莊老
談吐清奇
道士等。
競契金蘭慕申膠漆
故使三清
洞鑒玄津
九府幽微諸要道。
遂得
張虛之旨。
韜韞襟懷
李氏奉釋之謨。
記諸
心目
武德年首
還蒞釋宗
備踐法筵
遊講
肆。
意以神州帝壤易可箴規
因住濟法道場。
栖心定慧
後四年秋九月。
有前道士太史令
傅弈。
先是黃巾其所習。
遂上廢佛法事十
一條
大略云。
釋經誕妄
言妖事隱。
國破
家。
未聞益世。
胡佛邪教
退還天竺
凡是
沙門放歸桑梓
我家昌泰
李孔之教行
焉。
祖納獻書
下詔問諸沙門曰。
棄父
母之鬚髮
君臣華服
利在何門之中。
益在何情之內。
損益二宜請動妙釋。
法師
伏檻既久。
思騁長衢
幸承斯。
詔問。
陳對曰。
琳聞。
至道絕言。
九流
辯。
法身無像
十翼所詮
但以四趣茫茫
漂淪欲海
三界蠢蠢顛墜邪山
諸子迷以自
焚。
凡夫溺而不出
大聖為之興世
至人
以降靈。
開解脫之門。
示以安隱之路。
剎利王種。
恩愛出家
天竺貴族
捨榮
華而入道
是以悉達太子
袞龍之衣。
福田之服。
誓出二種生死
求一妙涅槃。
道以報四恩
育德以資三有
此其利益也。
案佛本行
剃髮出家品偈云。
假使恩愛共處
 時至命盡會別離
 見此無常須臾
 是故我今求解脫」
於是慕其德者。
斷惡以立身
欽其風者。
潔己
修善
毀形以成其志。
故棄鬚髮美容
變俗以會其道。
故捨君臣華服雖形闕奉親
內懷其孝。
禮乖事主
而心戢其恩。
澤被
怨親以成大順
福霑幽顯豈拘小違
上智
依佛故為益。
下凡之類虧聖教故為損。
懲惡則濫者自新
進善通人感化
惟。
陛下
至德弘仁鞠育
復降正法
出家
廣布慈雲重興佛日
利益之道難得
而稱。
此則大唐帝業慈被百靈
聖種鴻基
千祀
不敢輒以愚昧測天心。
謹課庸辭
略申管見
塵黷御覽伏深戰越
高祖覽法
師對。
竟亦無辭。
法師詣闕庭。
不蒙臧否
但傅氏所陳之事。
高祖未遣頒行
弈乃公然
宣布遐邇
禿丁之誚閭里盛傳
胡鬼之謠昌
酒席
致使明明佛日翳以虧光
濟濟法流
之無潤。
于時達鑒君子
揮翰彌多
理名僧。
動毫者非一
總持道場釋普應者。
戒行精苦博物不群
屬弈狂言
因製破邪
二卷
又前扶溝李師政者。
歸心佛理篤意
玄宗
義忿在懷。
又撰內德正邪二論
莫不
佛教委指業緣
競引梵言曲垂邪正
而法
師咸詢作者
備覽諸文。
情用不安
眾人曰。
經教弈之所廢。
豈得引廢證成。
雖欲破邪
正。
未遣邪原。
今案孔老教師敬佛文。
宗承斥其虛謬
眾人以為然。
法師因著
破邪一卷
可八千餘言。
理會宮商文諧鍾
律。
傳之耳目故此闕書。
法師筆削
清奇
群品
遂使朝賢貴士咸誦在心
遁世名儒
家藏一本
可謂詞峯峻峙理海宏深
為廣
海之舟航
作大夜之燈炬
法師以論軸初製
道俗無聞
若不廣露其情。
何以革茲聾俗
因以五年春正月。
啟上儲后云。
緬尋三元
運之肇。
天皇人帝之興。
龜圖鳥[竺-二+冊]之文。
金版
丹笥之典。
六衡九光之度。
百家萬卷之書。
莫不人倫信義之風。
述[(ㄙ月)*力]華周孔之教。
其要也。
未達生死之源。
詳其理也。
不出有無
之域。
豈若五分法身三明種智
湛然常樂
變何遷。
邈矣真如非生非滅。
而能道資萬有
慈被百靈
解脫彼岸之津。
究竟無為
府。
拔群生於苦海之外
諸子火宅之中。
但以化隔䓗河
千有餘載教流漢土
六百許
年龕塔相望
神人接踵
所以道安登秦帝之
輦。
僧會上吳主之車。
高座法師能敷八正
浮圖和上巧說五乘
化洽九州福霑三世
為利物。
此之謂歟。
有隋褫運戎馬生郊災起
四兇毒流百姓
慧燈既隱法雨將收。
賴我大
上應乾心下協黎願。
補天以麗三象
紐地
以安五嶽
生民再造之恩
釋門中興
賜。
方欲六茲五帝四彼三皇
淳朴之風。
無為之化。
竊見傳弈所上誹毀之事。
在司既
施行
乃公遠近流布
人間酒席競為
戲談
有累清風寔穢華俗。
長物邪見損國福
田。
理不可也
伏惟殿下
往藉三歸久資十善
蒼生之望。
大寶之期。
道叶隆平光副
后。
發荐雷之響。
蟄戶俱開。
啟明離之暉。
則幽衢並鏡。
赫矣美矣
難得名矣。
固以漢光
重世周卜永年
復能降意福門
迴情勝境
津梁在念牆塹為心。
伏願
邪見幢正法
炬。
像化攸寄深幸茲乎。
不任憤懣焉之志。
謹上破邪一卷
塵黷威嚴伏增悚息
又文
龍潛之日。
上啟云。
琳聞。
情切者其聲必
哀。
理正者其言必直。
是以窮子念達其言。
勞人願歌其事。
何者
竊見大業末年
天下
亂。
二儀慘毒四海沸騰
波振塵飛丘焚原燎
五馬浮江之路。
七童平壘之歌。
熢燧
時警羽檄競馳
關塞多虞刀斗不息
道消
德亂運盡數窮。
轉輸寔繁頭會箕𣫍。
積屍
如莽流血為川。
人不聊生物亦勞止
於是
無所投骸莫從。
百姓苦其倒懸
萬國困其
無主
豈徒法輪絕響正教陵夷
聖上興弔俗
之心。
昊天之命。
舉義平定區宇
當時
道俗蒙賴華戎胥悅
於是天地而通八風
陰陽而調四序
上和邦國下敘人倫
功蓋
補天神侔立極
雲雨生育
日月而照
臨。
發之以聲明紀之以文物
恩霑葦施洽
蟲魚
方欲重述九疇
再敷五教
石渠之學。
布痒序之風。
遠紹羲軒同文景。
功業永隆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矣。
竊見傳弈所
上之事。
披覽未遍五內分崩
尋讀始周六情
破裂
嗚呼邪言惑正魔辯逼真
不足聞諸
下愚
況欲上干天聽。
但弈職居時要物望
知。
何容不近人情無辜起惡。
然其文言淺陋
事理不詳
先王典謨
傷人倫之風範
何者
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夫子曰。
一言
理。
則天下歸之。
一事乖常
妻子背叛
觀弈
所上之事。
括其大都窮其始末
罔冒闕庭
處多。
毀辱聖人甚切。
如弈此意。
本欲因茲自
苟求進達
實未能益國利人
直是譏弄
野。
陛下應天順時握圖受籙
萬國之心。
一人之慶。
扶危救世之力。
夷兇靜難之功。
固以威蓋前王聲高往帝。
爰復存心三寶
福田
預是出家之人。
莫不戴天澤。
由僧等不能遵奉戒行酬報國恩
無識之徒
非違造罪
致令傅弈陳此惡言
擗踊痛心
無地
僧尼有罪甘受極刑
恨弈輕辱
人言切害
深恐邪見之輩因此行非
無識
公元前687年
之徒漸生異見
又案春秋云。
魯莊公七年夏
四月恒星不見
夜明如日
即佛生時瑞應
也。
然佛有真應二身
權實兩智。
三明八解
五眼六通
神曰不可思議
法號心行處滅
其道也運眾聖泥洹
其力也接下凡於苦
公元70年
海。
後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夢見金人已來
像教東流靈瑞非一
具如漢魏諸史姚石等
書。
至如道安道生之輩。
圖澄羅什之流
高行深解
當世名僧
盡被君王識知貴勝
崇重
自五百餘年已來
寺塔遍於九州
僧尼
溢於三輔
並由時君敬信朝野歸心
像教
於今不絕者。
人王之力也。
世間
父子
猶謂恩澤難酬。
昊天不報
況佛是眾
生出慈父
又為凡聖良醫
欲抑而挫之罪
而辱之。
理不可也
仰尋如來
智出有無
豈三
皇能測。
功苞造化
二儀可方。
列子曰。
吳大宰嚭問孔丘曰。
夫子聖人歟。
孔子
對曰。
博識強記
非聖人也。
又問。
三皇
聖人歟。
對曰。
三皇善用智勇
聖亦非
知。
又問。
五帝聖人歟。
對曰。
五帝善用仁信
聖亦非丘所知
又問。
三王聖人歟。
對曰。
善用時。
聖亦非丘所知
太宰嚭大駭曰。
然則孰為聖人乎。
孔子動容而對曰。
聞。
西
方有聖者焉。
不治不亂
不言自信
化而自行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三皇五帝
必是大聖
孔丘豈容隱而不說。
便有匿聖之
愆。
以此挍量。
推佛為大聖也。
老子西昇經云。
吾師化遊天竺
善入泥洹
子云
老氏之師名釋迦文。
直就孔老經書
師敬佛處文證不少
豈弈一人所能謗黷
公孫龍堅白論。
三皇五帝
至今讀之
人。
切齒以為前鑒
可悲矣。
當今主上
至聖欽明
方欲放馬休牛軾閭封墓
皇王
之風。
開釋老之化。
狂簡之說尤可焚之。
言帝王無佛則大治年長
有佛則虐政祚短
者。
堯舜獨治不及子孫
夏殷周秦王政數
改。
蕭牆內逆相尋
爾時無佛何因運短。
但琳等預居堯世。
日用莫知。
在外見傅弈所
上之事。
藩國遠聞
華夏無識
夫子曰。
滿天下無口過
滿天下無怨惡
之者
欲使無罪
之者足以自誡。
傅弈出言不遜
聞者悉驚。
有穢國風損華俗。
謹錄丹款
以啟聞。
伏惟
大王殿下
天挺英靈自然岐嶷
神頴越器
含弘
好善為樂邁彼東平
溫易是歡更方
西楚
加以阿衡百揆或序六條
德既褰帷
兼裂網。
康莊之第。
荀卿之賓。
修竹
之園。
文雅之客。
莫不詩極緣情賦窮體物
信可譽形朝野冠前英者焉。
但琳等內顧
闕如方圓寡用。
念傅弈下愚之甚。
實愧凡僧
禿丁之誚。
惡罵之極也罪莫大焉
自尊盧赫
已來
天地開闢之後
未有如弈之狂悖
也。
不任斷骨痛心之志。
謹錄傅弈所上之事。
輒述鄙辭。
件答如左。
塵黷威嚴
伏增殞絕
公元623年
啟。
武德六年五月二日
法寺沙門琳等啟
上。
皇儲等。
因奏法師之論。
高祖異焉
傅氏所陳。
因而致寢。
釋門再敞。
寔賴我皇起
子者商。
法師有之矣。
但傅氏所獻狂簡思媚
闕庭
既而不愜所懷
陰施密譖搆扇黃領
穿鑿異端
遂使鼠璞混質於周邦
雞鳳濫形
楚國
玉石相亂朱紫難分。
屢譖釋宗
于。
高祖
帝乃從其所議。
不任自明
後以武德
公元前687年
春三月
詔問皇儲曰。
朕惟。
佛教之興其來自昔。
但僧
入道本斷俗緣
調課不輸丁役俱免
理應
盡形寺觀履德居真。
沒命釋門清身養素
沙門乃多有愆過
違犯條章干煩正術
益國利化。
乃左道是修。
佛戒雖有嚴科
違者。
都無懼犯以此詳之。
似非誠諦
今欲散
形像廢毀僧尼
輒爾為之恐駭凡聽
佇子
明言可乎不可
皇儲對曰。
臣聞。
三乘啟轍。
諸子火宅之災。
八正開元
群生無為
果。
是故慈雲降潤不別艾
慧日流輝寧分
岸谷
且以立教垂範盡妙窮微
至理深難情
叵測
雖有周孔儒莊老玄風
將欲方茲
逈非倫媲。
其有世代賢士今古明君
咸共遵
無乖敬仰
當今時屬僥訛人狡猾
出家
者未能盡善
入法者無廢嬌婬
亦有規免
虛稱學道
偷安朝夕假號桑門
自有威儀
具足志等明珠
戒行不虧心同潔玉。
今欲並
還俗無別賢愚
將恐火縱崑山玉石同燼。
霜飛柰苑蘭艾俱摧。
指事為言恐傷皇化
如來降罰以息姦。
非但佛性慈悲法門
等。
無彼無此無我無人
絕愛忘憎情同巨海
之者不生悋想。
之者不發恚心。
以此
昭然可驗。
商均生於舜舍。
丹朱長自堯
宮。
二子雖復非人
不虧兩君之聖。
今忽
因愚僧之過。
欲毀尊像之形。
進退商量理為
未可
高祖又問諸群臣曰。
傅弈每言於朕云。
佛教
無用
朕欲從其所議。
卿等如何
左僕射
國公裴寂
進諫於。
高祖曰。
臣聞。
齊桓公管仲鮑叔寧戚等。
飲酒而適。
桓公鮑叔曰。
寡人等祝之。
鮑叔奉酒而祝之曰。
願我君無忘出於
管仲無忘縛於魯。
寧戚無忘飯於牛。
時桓
避席而謝曰。
寡人與二大夫
皆無忘夫子
之言。
則齊之社稷不廢矣。
此言常思舊也。
陛下創義師志憑三寶
云安九五誓啟玄
門。
陛下六合歸仁富有四海
欲納弈之狂
簡而毀廢佛僧。
此即虧陛下之往信。
陛下
之今過。
黎元失望
理不可也
祖納皇儲等諫。
降勅曰。
寺留三所京置
千僧
餘並給賜王公
僧等放還桑梓
嚴勅
既下。
皂白難分
不敢忤意而止焉。
夏五月六
日。
高祖脫屣萬機
文帝攝政
大赦天下
還返
神居
佛日再揚斯為盛矣。
又因前傅弈密扇
黃巾
乃有道士仲卿劉進喜等。
咸陳管見
並作庸文。
遂著十異九迷顯正等論。
貶量
佛聖昏冒生靈
語越典謨違經史。
法師
其所述。
傷而愍之。
欝撰論文
目為辯正
法師用奇博物匪日而成。
時以文籍缺然
因循累稔
右僕射蔡國公杜如晦者。
岐嶷
器宇宏深
法師志篤江湖佇相欽味
法師仗借墳素
致書於杜公曰。
法琳草衣
木食山人九類曲鍼誠同腐芥
不被知於
當世
緘口終身
既德愧內充譽慚外滿。
非唯孤負慧遠
實亦帶累道安
是以畢志青
歸心紫蓋
松巖下永味經書
鬼谷池邊
觀魚鳥。
豈謂忽辭林藪更入囂塵
久客
川俄離楚塞。
萍流八水葉墜三陽
口腹之弊
已淹。
仲叔之情何寄。
靈臺而起恨。
遊白
社而興嗟
南巢之戀倍增
北風之悲逾切。
坎壈稟命迍邅
空詠七哀徒吟九歎撫躬
弔影命也如何
加以病在膏盲風纏腠裏。
將息未覺有瘳。
至於照雪聚螢筋力已謝。
九流七略難甚緣山。
萬卷百家杳猶行海。
因傅子聊貢斐然
仍以未竭邪源。
今者重修
辯正
頗為經書罕備。
史籍靡充。
雖罄短懷
罔知克就。
仰惟僕射公。
運籌策之才。
阿衡
之任
知人之鑒遠邁山濤
接士之心還方趙
武。
風姿爽朗識度含弘
握靈蛇之珠
荊山之玉
所以弼諧庶績爕理文昌
德鏡
搢紳譽形朝野
加以門稱筆海世號詞宗
宿昔之懷。
曲賜憂憐之訪。
寒灰更煖朽木
飜榮。
王粲閱書
取資於蔡氏。
相如達賦。
必賴於楊雄
意者但是諸子雜書
及晉宋已
內外文籍
釋典有相關涉處。
悉願披覽
謹以別錄仰呈。
希恩許。
輕黷所請。
悚息
言。
邪見信心古來共有
善人惡黨今日
無。
前以傅子諂言略呈小論
既蒙上達
褒揚
在中心但知慚德
三都賦
未值張
無人見賞
破邪論。
不逢君子誰肯為珍。
比者海內諸州四方道俗
流通抄寫讚詠
章。
迴邪見之心。
愚人之善者。
豈非明公
之力也。
必能利物薄有冥功。
仰用莊嚴並將
迴向耳。
杜公時答法師書曰。
猥辱芳符曲垂
提拂
嘉言忽降銘戴增深。
仰惟法師
命世
挺生神襟俊逸
器局宏亮識度清遒
澄什
照前
安遠而光後。
哂談灰於漢日
辯鼎於秦年。
其內五乘解窮八藏
亦乃
外該百氏識洞九流
加以學盡莊微詞
奧。
體二訛簡
三張詭文巢許
頴陽
黃綺商洛
紫臺偃仰
青溪詠歌
蕭散慧遠之風。
放曠道融
之迹。
既而情維絕紐志𦂝頹綱
返步山門
來儀上國矚傅弈之狂簡
已製破邪遇劉
訛言
將修辯正
云護菩薩
正應如
是。
昔聞其語今見其人。
弟子承乏官實
籌策
濫蒙抽擢深愧阿衡
書云筆海
宗。
頓成虛闡耳。
弟子家非汲郡
詎有竹簡
之書。
室異魯邦
理無蝌蚪之字
人殊兩戴世
別二冠。
五體閴然四部多闕。
法師既建覺德
之志。
提婆之蹤。
弟子亦敢獻涓塵以裨嵩
壑。
謹當詢諸碩德追訪鴻儒
博採所須廣尋
其要。
亦望親承几案面奉徽猷
盛德之遒
華聽長者之餘論。
弟子王事靡暇。
遣此
代懷。
休沐之日即當馳謁。
法師所闕。
公給而足焉。
法師道尋儒卒乎先志
論成
八軸十有二篇
流詠九州傳之三輔
可謂
彪理炳叶律諧鍾。
郁郁可觀洋洋盈耳
諒使
大羅玉帝
悚慴金闕之中。
九府仙君。
震𧹞
四天之上。
改群邪之異轍。
革眾迷之惑心。
左道黃巾能無傾覆者哉。
東宮學士陳子
良者。
言為世表學冠儒林
矚此論文因為
誥。
敘之云爾
蓋聞。
宣尼入夢
十翼之理克
彰。
伯陽出關
二篇之義爰著。
鉤深繫象
探賾希夷
名言所不宣。
陰陽所不測。
猶能彌綸天地苞括鬼神
道無洽於大千
未超於域內
況乎法身圓寂妙出有無
至理
凝玄跡泯真俗
體絕三相累盡七生
無心即心
非色為色。
無心即心故能心斯心矣。
非色為
色故能色斯色矣。
虅蛇於是併空。
形名所以
俱寂。
筌蹄之外豈可言乎。
若乃西伯拘姜遂
精微
子長蠶室卒成先志
故易曰。
古之作
易者。
其有憂患乎。
論之興焉良有以矣。
法師
俗姓陳氏
太丘仲弓之後也。
遠祖隨宦
播遷江左
近因流寓又處荊州隋世入關
從師請業
可謂玉移荊岫
皎潔之光彌彰
幽林
芬芳之風更遠。
法師應真人之祥。
黃裳之吉。
內該三藏外綜九流
既善緣情
尤工體物
篇章婉麗理致遒華
郁郁間縟錦
之文。
飄飄淩雲之氣。
班賈金玉未可同年
藩陸江湖寧堪方駕
至如莊生墨生之學。
老子之書。
三清三洞之文。
九府九仙之籙。
登真隱訣之祕。
靈寶度命之儀。
吞若胸襟
指掌
加以舊習中觀少蘊法華
既有聞持
專著述。
運思之外汲引無疲
中觀則龍
樹可期。
自然老莊非遠。
於是四方雜沓
如歸長者之園。
七貴紛綸
若赴華陰之市
固以學侔安遠才邁肇生。
開士棟梁
法門之牆塹也。
乃有道士仲卿劉進喜
等。
咸陳管見並作庸文。
謗毀正法
俗人
上或生邪信。
法師愍其盲瞽恐入泥犁
爰發
大悲遂製斯論。
可謂鼓茲法海根彼詞峯
雞之銳競馳
黃馬之駿爭騖莫不葉墜柯摧
雲銷霧卷
鴻爐之焚纖羽。
炎景之鑠輕
氷。
負勝之儔於斯可見
暫歸慈定已破魔
軍。
聊奮慧刀即降愚賊
佛日於是重暉
雲由斯廣被
法師作詩賦啟頌碑誌
表。
大乘教法破邪論等三十餘卷
在世
傳。
然此論文凡八卷十二篇二百餘紙。
窮釋
老之教源。
極品藻之名理
修述多年仍未流
布。
秦孝公聽說帝而寐。
聞談霸而興。
春和寡深可悲歎。
法師所述內外並該。
好事後生致有未喻。
弟子頴川陳子良者。
頂禮從而問津
爛然溢目
明月入懷
寂乎應機寶珠燭物
既悟四衢之幻。
便
百城之遊。
於是啟所未聞。
聊為註解
庶將
公元627年
來同好。
幸詳其致焉。
貞觀元年
文帝大和
宮。
奉為。
高祖龍田寺
既而山泉勝美
栖心是寄。
公元前687年
法師雅好美之
徙居焉。
七年春二月
有太
中舍人辛諝。
設難二條
以問紀國寺僧
慧淨
時因折疑論以答辛諝。
論在續高
僧傳
時以所著論法師
法師書曰。
近覽所報辛中舍人折疑論。
詞義包舉比喻
超絕
璀璨離朱之目。
鏗鏘師曠之耳。
固以妙盡環中詞殫辯囿
玉衡之齊七政
溟海之統百川
煥煥乎魏魏乎。
言過視聽
之外
理出思議之表。
可以杜諸見之門。
得意之路者也。
至如無所住兼修之義
在焉。
無所為濟應之功弘矣。
將令守雌
獨善
靦容乃理異之顯哉。
玄同之可得。
立象表意
得意則象忘。
忘其所忘。
彼此之情斯泯。
忘其所忘。
小大之殊有
異。
是知日月既出。
無用爝火之光。
時雨
降。
何煩浸灌之澤。
故云。
彼此可忘非無
此也。
故吾去也。
故去而辯無常
新吾來也。
新來以談緣起
非新非故。
熏修之義莫成
無繕無刻。
美惡之功孰着。
藉以生滅破彼
斷常之迷。
寄以因果
其中觀之路。
常見
息。
弱喪同歸
中觀理融。
真如自顯。
談業理以明熏習
乍開報分以釋自然
意出
言端旨超文外。
報分有在。
鳧鶴亡其短長
業理相因
蟬蜂各任其飛化
可謂無名
相中
假名相說
體真會俗。
豈不然歟。
詳中
舍人天挺之才。
未若上人盡理之說。
子期
慚於喪偶
顏生有愧其坐忘
可以去取
兩端
顛沛一致
楚既得之齊亦未為失
也。
法師博物不群智慧無限
當今獨步即日
棟梁
既為眾所知識。
亦名稱普聞
加以
累謁金門頻登上席
玄風鶴鑰
法鼓
龍樓
七貴挹其波瀾
五師推其神俊
垂天之翼。
縱橫海之鱗。
支遯之匹王何
寧堪並駕
帛祖之方嵆阮
未足連衡
用古
儔今。
君有之矣。
謝病南山棲心幽谷
非出非處。
蕩慮於風
雲。
無見無聞
寄情泉石
遇觀名作實遣煩
憂乍覽瓊章用袪痼疾
俳佪吟諷循環卷舒
奉蘊懷袖之中。
不覺紙勞字故。
略申片意謹
白書
遲遇後生更開未喻。
不量愚管
鄙懷
敢欲有詶以麻續線。
因著齊物論
焉。
其詞曰。
蒙示辛中舍人二問
詞旨宏贍
幽絕
開義府特耀文鋒。
佛性平等
談。
群生各解之說。
彼此兩難
玄同
一門
非夫契彼環中
能為高論
美矣
疑且疑焉。
何者
上皇垂範
始流先
覺之名。
法王應物
爰標佛陀之號。
智慧
分別小術
般若者乃無知大宗
分別
緣起
所以強稱先覺
無知性寂。
於是假謂
佛陀
分別既於外有數。
無知亦於內無心
外有數。
分別之見不忘。
於內無心
誘引
功莫匱。
秋毫之方巨岳。
尺鷃之比大鵬
不可同年而語矣。
莊生云。
忘其是非
非忘彼此
庸詎然乎。
所謂小智不及大智
小年不及大年
彭祖之特聞。
眾人之所
達也。
三世之理不差
二諦之門可驗。
是以
聖立因果
凡夫有得聖之期。
道稱自然
無成道之益。
微至著。
憑繕刻而方妍。
因趣果。
熏修而始見。
彼既知而故問。
余亦
述而略答。
詳夫一音普被弱喪
由是同歸
智。
廣覃真如
以之自顯也。
自顯也者唯微唯
彰。
同歸也者孰來孰去。
蓋知隨業受報。
二鳥
不嫌短長
因濕致生。
兩蟲無擇飛化
在待與不待
明即待之非待矣。
試論之。
闞澤有言曰。
孔老法天不敢違天
諸天
不敢違佛。
至如洪範九疇承天制用。
上方
十善奉佛慈風。
若將孔老以匹聖尊。
可謂
貢賢仲尼
跛鼈淩於駿驥
欲觀渤海返翫
涓流
何異蔽目而視毛端。
却行而求前路
非所應也。
王道周顗宰輔冠蓋
王濛
人倫羽儀
次則郄超王謐劉璆謝容等。
江左英彥
七十餘人皆學綜九流才映千
古。
咸言性靈真要
可以持身濟俗者。
莫過
釋氏之教也。
至如宋文帝與何尚之等亦
有此談。
如其宇內並遵斯要。
吾當坐致太平
矣。
又云。
十善暢則人天興
五戒行則鬼畜
省。
其實濟世之玄範。
造次而可論乎。
中舍
人學富才高文華理峻。
秦懸一字掛千金。
法琳徒礪鉛刀何敢奇麗也。
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卷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