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国¶ 第 144a 页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二
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
始自三皇。天唯一主。终乎两汉。地无二臣。爰洎魏晋。
逮于大隋。其间京邑将若猬毛。鸱蹲鹤立之都。二十
有二国。其吴三秦凉魏齐陈等。此八国虽曰各保名
器。并皆宣译佛经。能使三宝住持。是则四生蒙赖。所
以务善者流庆。故致世录相沿焉。而纪目无闻。乘时
霸王者。十有四国。既不阐扬圣教。于事莫知祖修。今
各依彼诗书。粗略标其年世。庶知强弱始末发兴○
魏文帝曹丕。操之子。黄初元年庚子。受汉禅。都洛阳
○蜀先主刘备。辛丑。都益。二主四十三年。还入魏○吴
孙权。壬寅。都建康。四主五十九年。归晋。魏五主四十
五年。而受禅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巳亥。宇宙之内。文
轨复同。二十三年。到○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州土
幅岸𥪰建国都。大安元年壬戌。张轨起凉州。是为前
凉。七主六十二年。入前秦符坚。永兴元年甲子。刘渊
起平阳。是为前赵。四主二十六年。入后赵石勒。同永
兴元年李雄起蜀。是为后蜀。四主四十四年。为晋穆所
灭○东晋元帝大兴三年庚辰。石勒起襄国。后徙都
邺。是为后赵。四主通染闵。三十五年。入前燕○东晋
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慕容皝创黄龙。后徙都邺。是
为前燕。二主九年。入前秦。晋孝武太元十一年丙戌。
慕容垂起于中山。还袭燕号。是为后燕。徙都黄龙。五
主二十六年。入北燕冯跋。至十二年丁亥。吕光起凉。
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
始自三皇。天唯一主。终乎两汉。地无二臣。爰洎魏晋。
逮于大隋。其间京邑将若猬毛。鸱蹲鹤立之都。二十
有二国。其吴三秦凉魏齐陈等。此八国虽曰各保名
器。并皆宣译佛经。能使三宝住持。是则四生蒙赖。所
以务善者流庆。故致世录相沿焉。而纪目无闻。乘时
霸王者。十有四国。既不阐扬圣教。于事莫知祖修。今
各依彼诗书。粗略标其年世。庶知强弱始末发兴○
魏文帝曹丕。操之子。黄初元年庚子。受汉禅。都洛阳
○蜀先主刘备。辛丑。都益。二主四十三年。还入魏○吴
孙权。壬寅。都建康。四主五十九年。归晋。魏五主四十
五年。而受禅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巳亥。宇宙之内。文
轨复同。二十三年。到○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州土
幅岸𥪰建国都。大安元年壬戌。张轨起凉州。是为前
凉。七主六十二年。入前秦符坚。永兴元年甲子。刘渊
起平阳。是为前赵。四主二十六年。入后赵石勒。同永
兴元年李雄起蜀。是为后蜀。四主四十四年。为晋穆所
灭○东晋元帝大兴三年庚辰。石勒起襄国。后徙都
邺。是为后赵。四主通染闵。三十五年。入前燕○东晋
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慕容皝创黄龙。后徙都邺。是
为前燕。二主九年。入前秦。晋孝武太元十一年丙戌。
慕容垂起于中山。还袭燕号。是为后燕。徙都黄龙。五
主二十六年。入北燕冯跋。至十二年丁亥。吕光起凉。
三国¶ 第 144b 页 X76-0144.png
是为后凉。四主一十六年。入后秦姚兴○晋安帝隆
安元年丁酉。秃发乌孤起于西平。是曰南凉。三主一
十八年。入西秦乞伏叱槃。至二年戊戌。慕容德起广
固是曰南燕。二主一十三年。为晋所灭。至四年庚子。
李果起于燉煌。是为西凉。三主二十二年入北魏太
武至六年庚戌。冯跋起灭后燕。都于昌黎。是为北燕
二主二十八年。亦入北魏太武至宋文帝元嘉十六
年已卯。是北魏大延五年太武西征。遂灭北凉。自是
诸国。相吞略尽。唯北魏存至○齐明帝隆昌元年甲
戌。是北魏太和十一年。孝文南迁。都于洛邑○梁武
帝大通六年甲寅。是南魏永熙三年。武帝元修西迁
长安。依周太祖宇文黑秦。齐太祖高观。别立清河王
子元善见为王。北都乎邺。缘是后分为东西魏。梁孝
元帝绎承圣四年乙亥。都在江陵。为西魏灭。自是南
朔历数北旋。其年即魏之后二年。萧衍孙察魏赐立
绍梁基。是曰后梁。既为附庸。是影国。周受魏禅。因而
跱之。仍都江陵。五主三十三年。逊于隋。
隋之驭世。扬坚弘农华阴人。父忠事周文帝。为太傅。
封隋国公。坚袭封事武帝。至静帝。为相国。封王。寻受
禅。都长安。以周宣椒房之戚。久秉重权。秉性严重。绰
有威容。而能推赤心。以待旧臣。各展其用。故取江南
三百年之国易于反掌。使天下为一统。开皇仁寿间。
王道清奏。车书契来。化被有功。民无德称。岂期炀帝
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俄而群盗猬毛而起。
安元年丁酉。秃发乌孤起于西平。是曰南凉。三主一
十八年。入西秦乞伏叱槃。至二年戊戌。慕容德起广
固是曰南燕。二主一十三年。为晋所灭。至四年庚子。
李果起于燉煌。是为西凉。三主二十二年入北魏太
武至六年庚戌。冯跋起灭后燕。都于昌黎。是为北燕
二主二十八年。亦入北魏太武至宋文帝元嘉十六
年已卯。是北魏大延五年太武西征。遂灭北凉。自是
诸国。相吞略尽。唯北魏存至○齐明帝隆昌元年甲
戌。是北魏太和十一年。孝文南迁。都于洛邑○梁武
帝大通六年甲寅。是南魏永熙三年。武帝元修西迁
长安。依周太祖宇文黑秦。齐太祖高观。别立清河王
子元善见为王。北都乎邺。缘是后分为东西魏。梁孝
元帝绎承圣四年乙亥。都在江陵。为西魏灭。自是南
朔历数北旋。其年即魏之后二年。萧衍孙察魏赐立
绍梁基。是曰后梁。既为附庸。是影国。周受魏禅。因而
跱之。仍都江陵。五主三十三年。逊于隋。
隋之驭世。扬坚弘农华阴人。父忠事周文帝。为太傅。
封隋国公。坚袭封事武帝。至静帝。为相国。封王。寻受
禅。都长安。以周宣椒房之戚。久秉重权。秉性严重。绰
有威容。而能推赤心。以待旧臣。各展其用。故取江南
三百年之国易于反掌。使天下为一统。开皇仁寿间。
王道清奏。车书契来。化被有功。民无德称。岂期炀帝
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俄而群盗猬毛而起。
三国¶ 第 144c 页 X76-0144.png
遂有江都之变。唐李渊兵克长安。遂立恭帝。虽欲不
禅。庸可得乎。
隋有国。传三主。凡三十九年。自魏庚子。至隋戊寅。四
十七主。纪历三百九十八年。七代五都世录云耳。
* 三国
魏(高祖文帝) 曹丕。操之子。受汉禅。都洛阳。庚子即位
(改元黄初。五主。四十五年)。
蜀 先主刘备。中山靖王之后。都益(成都)辛丑即位
(改元章武。二主。四十三年)。
吴 孙权。武之子。先武昌。后建邺。壬寅即位
(改元黄武。四主。五十九年)。
丁未 列祖明帝大和元年。代京阉官。自愧刑馀。奏
乞入山修道。敕许之。乃赍华严经。书夜读诵礼忏不
息。一夏未满六月。髦𩯭生。得丈夫相。以状闻奏。帝览
大惊。重之。于是尊敬华严。深信佛法(感通录)。
戊申 吴黄武五年。陈思王曹植。字子建。精通书艺。
不好黄老。唯读佛经。必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尝
著辨道论。以见意(弘明集)。
辛酉 赤乌四年。康居国沙门僧会。初至金陵。营立
茅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沙门。惊异之。有司以闻。吴
主召至问之。会广陈如来之化因。迁迹巳逾千载。灵
骨舍利。神应无方。阿育王起塔八万四千。此寺塔之
兴表化也。权曰。若得舍利。当为造塔。如其无验。国有
常刑。会请期七日。乃谓其徒曰。大法废兴。在此一举。
禅。庸可得乎。
隋有国。传三主。凡三十九年。自魏庚子。至隋戊寅。四
十七主。纪历三百九十八年。七代五都世录云耳。
* 三国
魏(高祖文帝) 曹丕。操之子。受汉禅。都洛阳。庚子即位
(改元黄初。五主。四十五年)。
蜀 先主刘备。中山靖王之后。都益(成都)辛丑即位
(改元章武。二主。四十三年)。
吴 孙权。武之子。先武昌。后建邺。壬寅即位
(改元黄武。四主。五十九年)。
丁未 列祖明帝大和元年。代京阉官。自愧刑馀。奏
乞入山修道。敕许之。乃赍华严经。书夜读诵礼忏不
息。一夏未满六月。髦𩯭生。得丈夫相。以状闻奏。帝览
大惊。重之。于是尊敬华严。深信佛法(感通录)。
戊申 吴黄武五年。陈思王曹植。字子建。精通书艺。
不好黄老。唯读佛经。必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尝
著辨道论。以见意(弘明集)。
辛酉 赤乌四年。康居国沙门僧会。初至金陵。营立
茅茨。设像行道。国人初见沙门。惊异之。有司以闻。吴
主召至问之。会广陈如来之化因。迁迹巳逾千载。灵
骨舍利。神应无方。阿育王起塔八万四千。此寺塔之
兴表化也。权曰。若得舍利。当为造塔。如其无验。国有
常刑。会请期七日。乃谓其徒曰。大法废兴。在此一举。
三国¶ 第 145a 页 X76-0145.png
当加意恳求。共结净室。以铜瓶加几烧香。至期无验。
展伸三七日。至五鼓。忽闻瓶中鎗然有声。视之果获
舍利。五色错发。黎明进之。王臣大悦。惊曰。希有之瑞
也。会又曰。舍利威神无能坏者。吴主使力士槌之。砧
槌共碎。而光明自若。于是建塔佛佗里。又立寺。赐额
建初寺。即保宁识其始及此万也。塔即天禧。是晋帝
渡江。更修饰以金碧。此中国建塔之由也(翻译名义)。
阚泽仕吴。官太子(太傅。)吴主问泽曰。佛何年入(中国。)何缘
未及此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七
百馀载矣。永平十四年。道士褚善信等。乞与西僧角
法。善信负妄而死。凡中国既不出家。无人流布。加之
罹乱。故岁深方至本国。吴主曰。孔老之教。与佛比对
若何。泽曰。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说教。
天法奉行。不敢违佛。以此言之。优劣可见矣(宗炳明佛论)
甲戌 吴五凤元年。支谦至是。译经八十八部。博览
经籍。时号智囊。吴主高其才。拜为博士。固辞。辅导东
宫。甚有裨益(释教录)。
乙亥 天竺三藏昙无德(此云法藏)赍四分律至洛。安息
沙门昙谛至。亦善律学。同出戒经一卷○西域昙摩
迦罗(此云法时)嘉平初到许洛。见魏境比丘。特剪发。而未
有律仪。遂与昙谛。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嘉平
请昙无德等。立羯磨戒法。用十僧代行佛事。即中国
大僧受戒之始也。
乙酉 吴甘露元年。孙皓遍毁神祠。波及梵宇。遣使
展伸三七日。至五鼓。忽闻瓶中鎗然有声。视之果获
舍利。五色错发。黎明进之。王臣大悦。惊曰。希有之瑞
也。会又曰。舍利威神无能坏者。吴主使力士槌之。砧
槌共碎。而光明自若。于是建塔佛佗里。又立寺。赐额
建初寺。即保宁识其始及此万也。塔即天禧。是晋帝
渡江。更修饰以金碧。此中国建塔之由也(翻译名义)。
阚泽仕吴。官太子(太傅。)吴主问泽曰。佛何年入(中国。)何缘
未及此方。泽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计今赤乌四年。七
百馀载矣。永平十四年。道士褚善信等。乞与西僧角
法。善信负妄而死。凡中国既不出家。无人流布。加之
罹乱。故岁深方至本国。吴主曰。孔老之教。与佛比对
若何。泽曰。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说教。
天法奉行。不敢违佛。以此言之。优劣可见矣(宗炳明佛论)
甲戌 吴五凤元年。支谦至是。译经八十八部。博览
经籍。时号智囊。吴主高其才。拜为博士。固辞。辅导东
宫。甚有裨益(释教录)。
乙亥 天竺三藏昙无德(此云法藏)赍四分律至洛。安息
沙门昙谛至。亦善律学。同出戒经一卷○西域昙摩
迦罗(此云法时)嘉平初到许洛。见魏境比丘。特剪发。而未
有律仪。遂与昙谛。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嘉平
请昙无德等。立羯磨戒法。用十僧代行佛事。即中国
大僧受戒之始也。
乙酉 吴甘露元年。孙皓遍毁神祠。波及梵宇。遣使
三国¶ 第 145b 页 X76-0145.png
诘僧会。会挫其辞。皓乃召会。问佛之善恶报应。会曰。
明主以仁德治天下。则赤乌翔。嘉禾茁。善既有应。恶
亦如之。易称积善馀庆。诗美求福不回。皓曰。周孔既明。
何用佛教。会曰。周孔不欲深言。略亦其迹。佛不止浅
言。故示其要。皆为善也。圣人唯恐善之不多。陛下以
为嫌何也。皓无以酬之。遂罢○异日宿卫治园。得一
金像。皓使[(讯-言)/且]溷所。以为笑乐。俄得肿病。阴处尤痛。卜
曰坐犯大神。皓祷诸庙不效。宫人有事佛者。乃曰。不
请福于佛忏悔耶。皓云佛神若是怪乎。曰佛之威灵。
诸天卫护。皓方悟曰。吾以慢像致此耳。乃迎像。以香
汤沐之。内庭供事。仍请会。说法忏悔。会为开示玄要。
乃受五戒。少须疾愈。由是奉会为师。崇饰塔寺(法苑珠林)
三国鼎立四十四年。独吴主仅六十载。时会法师渡
江。吴主召问。会广陈如来化迹。遂祷舍利。现于铜瓶。
吴主见而惊悦曰。希奇之事。朕深敬焉。乃为建塔造
寺度僧。由是佛法盛于江南矣。
* 西晋
司马炎文帝昭之子。受魏禅。自丙戌尽
丁丑。四主。共五十三年。都洛阳。
世祖武帝。乙酉十二月即位。改元泰始。帝龙颜奇伟。
盛明革运。大崇佛事。广造伽蓝方志。
二年竺摩罗柰(此云法护)燉煌人。初游西域。大赍梵经。远
归东夏。是年至长安。释经教流此土者。法护深有殊
功。乃为此土沙门求经之始也。
庚戌 惠帝改元永熙。明年改元康○六年。天竺耆
明主以仁德治天下。则赤乌翔。嘉禾茁。善既有应。恶
亦如之。易称积善馀庆。诗美求福不回。皓曰。周孔既明。
何用佛教。会曰。周孔不欲深言。略亦其迹。佛不止浅
言。故示其要。皆为善也。圣人唯恐善之不多。陛下以
为嫌何也。皓无以酬之。遂罢○异日宿卫治园。得一
金像。皓使[(讯-言)/且]溷所。以为笑乐。俄得肿病。阴处尤痛。卜
曰坐犯大神。皓祷诸庙不效。宫人有事佛者。乃曰。不
请福于佛忏悔耶。皓云佛神若是怪乎。曰佛之威灵。
诸天卫护。皓方悟曰。吾以慢像致此耳。乃迎像。以香
汤沐之。内庭供事。仍请会。说法忏悔。会为开示玄要。
乃受五戒。少须疾愈。由是奉会为师。崇饰塔寺(法苑珠林)
三国鼎立四十四年。独吴主仅六十载。时会法师渡
江。吴主召问。会广陈如来化迹。遂祷舍利。现于铜瓶。
吴主见而惊悦曰。希奇之事。朕深敬焉。乃为建塔造
寺度僧。由是佛法盛于江南矣。
* 西晋
司马炎文帝昭之子。受魏禅。自丙戌尽
丁丑。四主。共五十三年。都洛阳。
世祖武帝。乙酉十二月即位。改元泰始。帝龙颜奇伟。
盛明革运。大崇佛事。广造伽蓝方志。
二年竺摩罗柰(此云法护)燉煌人。初游西域。大赍梵经。远
归东夏。是年至长安。释经教流此土者。法护深有殊
功。乃为此土沙门求经之始也。
庚戌 惠帝改元永熙。明年改元康○六年。天竺耆
三国¶ 第 145c 页 X76-0145.png
域。初来交广。并有灵异。东游至洛阳。见楼殿曰。忉利
天宫。髣髴似此。匠此宫者。从忉利天来。成便还天上。有
千五百作具。应在屋脊瓦下。本是天匠。以道力成之。
而以生死力作。不亦勤苦乎。后至大安元年壬戌。耆
域知洛阳将乱辞归。有僧乞一言为诚。域令会众集
定。乃升座曰。守口摄身意。慎莫犯众恶。修行一切善。
如是得度世。言讫即默。于是数百人。各请中食。域皆
许往。明日五百家。皆有一域。及相酬问。方知分身赴
焉。既别。是夕贾客会于流沙。大安二年。沙门李孝龙。
有机辨。讲放光般若。人皆崇仰。阮瞻庾凯尤敬之。有
嘲其胡服者。龙曰。以道观之。诚不见有容服之异。彼
谓我辱。我弃彼荣。则无心之贵愈(〔贵。无心之安愈安矣〕)晋僧史。
悯帝建兴间。李恒者。本寒门之子。遇一僧曰。君福将
至。然祸后来。守贫不任者。殃减休至。若带金紫。极于
三郡即止者善矣。恒曰。且富贵。何预后患。乃晋僧宿。
夜视满一床。恒惊呼家人看之。又化为鸟𥩳梁上。天
明复形而去。恒送出。忽不见。因此信佛。亦不用其言。
为西畅江夏庐江三郡大守。大兴中。钱凤之乱被诛
(感应录)。
甲戌 建兴二年。日陨于地。后有三日。西出而东行
○佛图澄。竺国人帛氏子。少学道。妙通玄术。永嘉四
年至洛阳。自云百有馀岁。常服气自养。能积日不食。
善诵神咒。能役鬼神。腹傍有孔。用絮塞之。夜则拔絮。
孔中出光。照于一室。常至流侧。从孔中引出五藏六
天宫。髣髴似此。匠此宫者。从忉利天来。成便还天上。有
千五百作具。应在屋脊瓦下。本是天匠。以道力成之。
而以生死力作。不亦勤苦乎。后至大安元年壬戌。耆
域知洛阳将乱辞归。有僧乞一言为诚。域令会众集
定。乃升座曰。守口摄身意。慎莫犯众恶。修行一切善。
如是得度世。言讫即默。于是数百人。各请中食。域皆
许往。明日五百家。皆有一域。及相酬问。方知分身赴
焉。既别。是夕贾客会于流沙。大安二年。沙门李孝龙。
有机辨。讲放光般若。人皆崇仰。阮瞻庾凯尤敬之。有
嘲其胡服者。龙曰。以道观之。诚不见有容服之异。彼
谓我辱。我弃彼荣。则无心之贵愈(〔贵。无心之安愈安矣〕)晋僧史。
悯帝建兴间。李恒者。本寒门之子。遇一僧曰。君福将
至。然祸后来。守贫不任者。殃减休至。若带金紫。极于
三郡即止者善矣。恒曰。且富贵。何预后患。乃晋僧宿。
夜视满一床。恒惊呼家人看之。又化为鸟𥩳梁上。天
明复形而去。恒送出。忽不见。因此信佛。亦不用其言。
为西畅江夏庐江三郡大守。大兴中。钱凤之乱被诛
(感应录)。
甲戌 建兴二年。日陨于地。后有三日。西出而东行
○佛图澄。竺国人帛氏子。少学道。妙通玄术。永嘉四
年至洛阳。自云百有馀岁。常服气自养。能积日不食。
善诵神咒。能役鬼神。腹傍有孔。用絮塞之。夜则拔絮。
孔中出光。照于一室。常至流侧。从孔中引出五藏六
三国¶ 第 146a 页 X76-0146.png
腑洗之。还内腹中。以油杂胭脂。涂掌中。千里外事皆
见于掌。如对面焉。或听铃音。知其凶吉。事无不验。欲
创梵宇。值刘曜寇斥帝京。志遂不果。乃潜泽草野。以
观世变。是年石勒屯兵葛陂。专事杀戮。澄欲化之。勒
有将军郭黑略。素佛法。澄即见之。乃请五戒。崇弟子
礼。略随勒战。澄皆预记胜负。勒以略有异。见问之曰。
有师也。勒曰天赐也。乃召见。勒曰佛法何灵。澄知勒
不达深理。乃请烧香。以钵盛水咒之。须臾生青莲花。
光色曜目。勒由此神敬之○(四年丙子十二月。刘曜陷长安。帝出降。曜据中
原)。
* 东晋
司马睿。宣帝曾孙。自丁丑至已未。十一
主。共一百三十三年。都建康。
丁丑 元帝即位。改元建武。造龙兴瓦官二寺。集千
僧会(晋书)。
丙戌 成帝即位。改元咸和○二年。苏峻作乱。帝奔
石头。宫城悉为煨烬。独大宁殿。有明帝手画佛像于
壁。屹然不坏。当时嗟美。以为神异。
戊子 三年。前赵光初十一年。相国刘曜引兵。即位
于赤壁○后赵石勒。欲往高堠攻曜。犹豫未决。因访
佛图澄。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
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戾冈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
言军出捉得曜也。澄谓勒曰。大将军若出。必摛刘曜。
勒大悦。乃留子石弘。共澄以镇襄国。自率军骑。直诣
洛城。有谏者斩。至灵昌津。两阵才交。曜军大溃。马没
见于掌。如对面焉。或听铃音。知其凶吉。事无不验。欲
创梵宇。值刘曜寇斥帝京。志遂不果。乃潜泽草野。以
观世变。是年石勒屯兵葛陂。专事杀戮。澄欲化之。勒
有将军郭黑略。素佛法。澄即见之。乃请五戒。崇弟子
礼。略随勒战。澄皆预记胜负。勒以略有异。见问之曰。
有师也。勒曰天赐也。乃召见。勒曰佛法何灵。澄知勒
不达深理。乃请烧香。以钵盛水咒之。须臾生青莲花。
光色曜目。勒由此神敬之○(四年丙子十二月。刘曜陷长安。帝出降。曜据中
原)。
* 东晋
司马睿。宣帝曾孙。自丁丑至已未。十一
主。共一百三十三年。都建康。
丁丑 元帝即位。改元建武。造龙兴瓦官二寺。集千
僧会(晋书)。
丙戌 成帝即位。改元咸和○二年。苏峻作乱。帝奔
石头。宫城悉为煨烬。独大宁殿。有明帝手画佛像于
壁。屹然不坏。当时嗟美。以为神异。
戊子 三年。前赵光初十一年。相国刘曜引兵。即位
于赤壁○后赵石勒。欲往高堠攻曜。犹豫未决。因访
佛图澄。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
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戾冈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
言军出捉得曜也。澄谓勒曰。大将军若出。必摛刘曜。
勒大悦。乃留子石弘。共澄以镇襄国。自率军骑。直诣
洛城。有谏者斩。至灵昌津。两阵才交。曜军大溃。马没
三国¶ 第 146b 页 X76-0146.png
水中。石堪生摛之送勒。时澄以油脂涂掌。举示童子。
童子曰。马军中一人白晢。以朱丝缚肘。因以告弘。此
即刘曜也。时斩首五万馀级。抛尸于金谷园。晋书云
为后赵所灭。
庚寅 咸和五年。勒乃僣称赵天王。行皇帝事。改元
建平。勒登位巳后。事澄弥笃。举事必咨而后行。号大
和尚。澄因而谏曰。夫王德化洽于宇内。则四灵表瑞。
政弊道消。彗孛呈妖。常蒙著见。休咎随行。斯乃古今
之常徵。天人之明诫。勒甚悦之。凡应被诛馀残蒙益
者。十有八九。于是中外皆奉佛焉○勒后因忿。欲害
诸沙门。澄乃避至黑略舍。语弟子曰。若将军信至问
吾。报云不知所之。人至觅澄不得。使还报勒。勒曰。吾
有恶意向圣人。圣人舍我去矣。通夜不寐。思欲见澄
澄。知勒意悔。明旦造。勒曰。昨夜何行。澄曰。公有怒心。
昨故避之。公今改意。是以敢来。勒大笑。
襄国城堑水源。在城西五里。忽暴竭。勒请澄致水。澄
至源上。久巳龟拆。澄烧香咒之三日。水巳微流。有小
龙随出。有倾水大至。隍堑皆满。鲜卑段波攻勒。其众
甚盛。惧问澄。澄曰。昨寺塔铃鸣云。明旦食时。当摛段
波。澄城望波军。不见前后失色。军行地倾。波岂可获。
更遣忧安问澄。澄曰巳获波矣。城北伏兵。出遇波执
之。澄劝勒宥波。遣还本国。从之。卒获其用○中山王
刘岳。将兵攻勒。勒遣虎卒步兵拒之。大战洛西。岳保
石梁坞。虎竖栅守之。澄与弟子。自官寺至中寺。入门
童子曰。马军中一人白晢。以朱丝缚肘。因以告弘。此
即刘曜也。时斩首五万馀级。抛尸于金谷园。晋书云
为后赵所灭。
庚寅 咸和五年。勒乃僣称赵天王。行皇帝事。改元
建平。勒登位巳后。事澄弥笃。举事必咨而后行。号大
和尚。澄因而谏曰。夫王德化洽于宇内。则四灵表瑞。
政弊道消。彗孛呈妖。常蒙著见。休咎随行。斯乃古今
之常徵。天人之明诫。勒甚悦之。凡应被诛馀残蒙益
者。十有八九。于是中外皆奉佛焉○勒后因忿。欲害
诸沙门。澄乃避至黑略舍。语弟子曰。若将军信至问
吾。报云不知所之。人至觅澄不得。使还报勒。勒曰。吾
有恶意向圣人。圣人舍我去矣。通夜不寐。思欲见澄
澄。知勒意悔。明旦造。勒曰。昨夜何行。澄曰。公有怒心。
昨故避之。公今改意。是以敢来。勒大笑。
襄国城堑水源。在城西五里。忽暴竭。勒请澄致水。澄
至源上。久巳龟拆。澄烧香咒之三日。水巳微流。有小
龙随出。有倾水大至。隍堑皆满。鲜卑段波攻勒。其众
甚盛。惧问澄。澄曰。昨寺塔铃鸣云。明旦食时。当摛段
波。澄城望波军。不见前后失色。军行地倾。波岂可获。
更遣忧安问澄。澄曰巳获波矣。城北伏兵。出遇波执
之。澄劝勒宥波。遣还本国。从之。卒获其用○中山王
刘岳。将兵攻勒。勒遣虎卒步兵拒之。大战洛西。岳保
石梁坞。虎竖栅守之。澄与弟子。自官寺至中寺。入门
三国¶ 第 146c 页 X76-0146.png
叹曰。刘岳可悯。法祚问其故。澄曰。昨夜亥时。岳巳被
执。果如其言(以上僧史及晋书)。
石葱将叛。其年澄戒勒曰。今年葱中有虫。食之必害
人。可令百姓无食葱也。班告境内。慎无食葱。到八月
石葱果走。勒益尊重也。
石虎有子名斌。勒爱之。忽暴亡。巳涉二日。勒曰。朕闻
虢太子死。扁鹊能生。大和尚国中之神人。可急往告。
必能致福。澄取扬枝咒之。须臾能起。有顷平复。由是
勒诸子。多在佛寺养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诣寺。为
儿发愿。至建平四年四月。天静无风。而塔一铃独鸣。
澄谓众曰。铃音云。国有大丧。不出今年矣。是岁七月
勒死。子弘袭位。少时虎废弘。为海阳王。自立。迁都于
邺。称元建武。倾心事澄。有重于勒。乃下书曰。和尚国
之大宝。荣爵不加。高禄不受。荣禄非轻。何以旌德。从
此巳往。宜衣以绫锦。乘以彫辇。朝会之日。和尚升殿。
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
和尚。众皆起以彰其德。又敕司空李农。旦夕亲问。太
子诸公。五日一朝。表朕敬焉。于是国人共语。莫起恶
心。和尚知汝。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便利者矣。
石邃荒酒。将图为逆。谓内竖曰。和尚神通。倘发吾谋。
明日来者。当先除之。澄月望将入觐虎。谓僧慧曰。昨
夜天神呼我曰。明日若入。还勿过人。我倘有所过。汝
当止我。澄常入必过邃。邃知澄入。要候甚苦。澄上南
台。僧慧引衣。澄曰事不得止。坐未安便起。邃固留不
执。果如其言(以上僧史及晋书)。
石葱将叛。其年澄戒勒曰。今年葱中有虫。食之必害
人。可令百姓无食葱也。班告境内。慎无食葱。到八月
石葱果走。勒益尊重也。
石虎有子名斌。勒爱之。忽暴亡。巳涉二日。勒曰。朕闻
虢太子死。扁鹊能生。大和尚国中之神人。可急往告。
必能致福。澄取扬枝咒之。须臾能起。有顷平复。由是
勒诸子。多在佛寺养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诣寺。为
儿发愿。至建平四年四月。天静无风。而塔一铃独鸣。
澄谓众曰。铃音云。国有大丧。不出今年矣。是岁七月
勒死。子弘袭位。少时虎废弘。为海阳王。自立。迁都于
邺。称元建武。倾心事澄。有重于勒。乃下书曰。和尚国
之大宝。荣爵不加。高禄不受。荣禄非轻。何以旌德。从
此巳往。宜衣以绫锦。乘以彫辇。朝会之日。和尚升殿。
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而上。主者唱大
和尚。众皆起以彰其德。又敕司空李农。旦夕亲问。太
子诸公。五日一朝。表朕敬焉。于是国人共语。莫起恶
心。和尚知汝。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便利者矣。
石邃荒酒。将图为逆。谓内竖曰。和尚神通。倘发吾谋。
明日来者。当先除之。澄月望将入觐虎。谓僧慧曰。昨
夜天神呼我曰。明日若入。还勿过人。我倘有所过。汝
当止我。澄常入必过邃。邃知澄入。要候甚苦。澄上南
台。僧慧引衣。澄曰事不得止。坐未安便起。邃固留不
三国¶ 第 147a 页 X76-0147.png
住。所谋遂差。还寺叹曰。太子作乱。其形将成。欲言难
言。欲忍难忍。乃因事从容箴虎。虎终不解。俄而事发。
方悟澄言○晋军出淮泗。[阿-可+尨]北瓦城。皆被侵逼。三方
告急。人情危扰。虎乃瞑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到外
寇。佛无神矣。澄明旦入。虎以事问澄。澄因谏曰。王过
去世为大商主。治罽宾寺。尝供大会。中有六十罗汉。
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吾曰。主人命尽。当
更鸡身。后王晋地。今王为王。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
之常耳。何为怨谤三宝。夜兴妄念乎。虎乃信悟。跪而
谢焉。
虎问澄。佛法不杀。朕为天下之主。非杀无以肃清海
内。况违戒杀生。讵获福耶。澄曰。帝王事佛。常在体恭
心顺。以显三宝。不为暴虐。不害无辜。至于凶愚无赖。
非化所迁。有罪不得不杀。不得不刑。但当杀可杀。刑
可刑耳。若暴虐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
愿陛下兴慈。广及一切。则佛教永隆。福祚方远。虎虽
不能尽从。而为益不少(以前并本传)。
时久旱。自正月至六月。虎遣太子。诣临漳西釜口祈
雨。久而不降。请澄自行。即有白龙二头。降于祠所。是
日大雨。方数千里。其年丰稔。戎貊之徒。先不识法。闻
澄神验。皆遥敬礼。不言而化焉。虎于临漳。修治旧塔。
少承露盘。澄曰。临淄城内。有古阿育王塔。地中有承
露盘及佛像。可掘取之。依言果得。
澄与虎坐中堂。虎每欲伐燕。澄曰。燕国运未终。卒难
言。欲忍难忍。乃因事从容箴虎。虎终不解。俄而事发。
方悟澄言○晋军出淮泗。[阿-可+尨]北瓦城。皆被侵逼。三方
告急。人情危扰。虎乃瞑曰。吾之奉佛供僧。而更到外
寇。佛无神矣。澄明旦入。虎以事问澄。澄因谏曰。王过
去世为大商主。治罽宾寺。尝供大会。中有六十罗汉。
吾此微身。亦预斯会。时得道人。谓吾曰。主人命尽。当
更鸡身。后王晋地。今王为王。岂非福耶。疆场军寇。国
之常耳。何为怨谤三宝。夜兴妄念乎。虎乃信悟。跪而
谢焉。
虎问澄。佛法不杀。朕为天下之主。非杀无以肃清海
内。况违戒杀生。讵获福耶。澄曰。帝王事佛。常在体恭
心顺。以显三宝。不为暴虐。不害无辜。至于凶愚无赖。
非化所迁。有罪不得不杀。不得不刑。但当杀可杀。刑
可刑耳。若暴虐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
愿陛下兴慈。广及一切。则佛教永隆。福祚方远。虎虽
不能尽从。而为益不少(以前并本传)。
时久旱。自正月至六月。虎遣太子。诣临漳西釜口祈
雨。久而不降。请澄自行。即有白龙二头。降于祠所。是
日大雨。方数千里。其年丰稔。戎貊之徒。先不识法。闻
澄神验。皆遥敬礼。不言而化焉。虎于临漳。修治旧塔。
少承露盘。澄曰。临淄城内。有古阿育王塔。地中有承
露盘及佛像。可掘取之。依言果得。
澄与虎坐中堂。虎每欲伐燕。澄曰。燕国运未终。卒难
三国¶ 第 147b 页 X76-0147.png
可尅。屡行败绩。方信澄诫○时民多奉佛。皆造营寺
塔。真伪混修。多生𠎝过。虎下书。问中书曰。佛号世尊。
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为应得事佛不。又沙
门。皆应高洁精进。然后可为。今沙门甚众。或有奸仇
避役。多非其人。可料简详议真伪。中书著作郎王度
奏曰。夫王者郊祀天地。祭奉百神。载在祀典。祀有尝
飨。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
事奉。往汉明帝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
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
轨。今大赵受命。率以旧章。华戎制异。人神流别。外不
同内。飨祭殊礼。荒夏服祀。不宜杂错。国家可断赵人。
悉不听诸寺烧香礼拜。以尊典祀。其百辟卿士。下逮
众隶。例皆禁之。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
者。还从四民之服。伪中书令主波。同度所奏○虎下
书曰。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
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
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夫制由上行。永世作则。苟
事冗无戏。何拘前代。其夷赵百蛮。有舍于淫祀。乐事
佛者。悉听为之。于是慢戒之徒。因之以厉。
魏县有一人。莫识氏族。恒著麻襦。在市乞丐。人呼为
麻襦。语言卓越。得米谷。散置大路云。饴天马。赵兴太
守籍拔。收送诣虎。先是澄谓虎曰。国东二百里。某月
日。送一非常人。至勿杀之。如期果至。虎共语。了无异
言。唯道陛下当一柱殿下。虎不解。令送诣澄。谓昔在
塔。真伪混修。多生𠎝过。虎下书。问中书曰。佛号世尊。
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为应得事佛不。又沙
门。皆应高洁精进。然后可为。今沙门甚众。或有奸仇
避役。多非其人。可料简详议真伪。中书著作郎王度
奏曰。夫王者郊祀天地。祭奉百神。载在祀典。祀有尝
飨。佛出西域。外国之神。功不施民。非天子诸华所应
事奉。往汉明帝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
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
轨。今大赵受命。率以旧章。华戎制异。人神流别。外不
同内。飨祭殊礼。荒夏服祀。不宜杂错。国家可断赵人。
悉不听诸寺烧香礼拜。以尊典祀。其百辟卿士。下逮
众隶。例皆禁之。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
者。还从四民之服。伪中书令主波。同度所奏○虎下
书曰。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
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
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夫制由上行。永世作则。苟
事冗无戏。何拘前代。其夷赵百蛮。有舍于淫祀。乐事
佛者。悉听为之。于是慢戒之徒。因之以厉。
魏县有一人。莫识氏族。恒著麻襦。在市乞丐。人呼为
麻襦。语言卓越。得米谷。散置大路云。饴天马。赵兴太
守籍拔。收送诣虎。先是澄谓虎曰。国东二百里。某月
日。送一非常人。至勿杀之。如期果至。虎共语。了无异
言。唯道陛下当一柱殿下。虎不解。令送诣澄。谓昔在
三国¶ 第 147c 页 X76-0147.png
光和中会。奄至今日云云。讲语终日。人莫能解。如论
数百年事。遣驿送还本县。其行步若飞也(普晋书及本传)。
建武 十二年。太史奏。有仙人星现。当有高士入境。
十一月秦州剌史。表送单道开至。初止城西法林祠。
后徙临漳胎德寺。虎资给甚厚。佛图澄云。此道人观
国兴衰。若去当有大灾至。石虎大宁元年。开与弟子。
南渡许昌。虎子侄自乱矣。道开燉煌人。少入道。绝粒
饵松柏。后吞小石数枚。不畏寒暑。后入罗浮山。百馀
岁卒。澄有弟子道进。学通内外。为虎所重。言及隐士
事。虎谓进曰。有扬轲者。朕之民也。徵之十馀年。不恭
王命。故省视傲然而卧。朕虽不德。君临万邦。乘舆所
问。天沸地涌。虽不能令木石屈膝。何匹夫而长慠耶。
昔太公之齐。先诛华王。太公贤哲。岂其谬乎。进退曰。
昔舜优蒲衣。禹造伯成。魏饰干木。汉□周党。管宁不
应曹氏。皇甫不屈晋世。二圣四君。共加其节。将欲激
励贪竞。以峻清风。愿陛下遵舜禹之德。勿敩太公之
刑君举必书。岂可令赵史无隐遁之传乎。虎悦其言。
即遣轲还其所止。差十家供给之。进还白澄。澄笑曰。
汝言善也。伹轲命有所悬矣。后秦州兵乱。弟子以牛
负轲西奔。军擒害之○澄与虎升中堂。忽曰变变。幽
州火灾。取酒洒之。久而笑曰。救巳得矣。
建武 十四年七月。石宣石韬。将图相害。宣时到寺。
与澄同坐。浮图一铃独鸣。澄谓宣曰。解铃音乎。铃云
胡子洛度。宣变色曰。是何言欤。澄谬曰。老胡为道。不
数百年事。遣驿送还本县。其行步若飞也(普晋书及本传)。
建武 十二年。太史奏。有仙人星现。当有高士入境。
十一月秦州剌史。表送单道开至。初止城西法林祠。
后徙临漳胎德寺。虎资给甚厚。佛图澄云。此道人观
国兴衰。若去当有大灾至。石虎大宁元年。开与弟子。
南渡许昌。虎子侄自乱矣。道开燉煌人。少入道。绝粒
饵松柏。后吞小石数枚。不畏寒暑。后入罗浮山。百馀
岁卒。澄有弟子道进。学通内外。为虎所重。言及隐士
事。虎谓进曰。有扬轲者。朕之民也。徵之十馀年。不恭
王命。故省视傲然而卧。朕虽不德。君临万邦。乘舆所
问。天沸地涌。虽不能令木石屈膝。何匹夫而长慠耶。
昔太公之齐。先诛华王。太公贤哲。岂其谬乎。进退曰。
昔舜优蒲衣。禹造伯成。魏饰干木。汉□周党。管宁不
应曹氏。皇甫不屈晋世。二圣四君。共加其节。将欲激
励贪竞。以峻清风。愿陛下遵舜禹之德。勿敩太公之
刑君举必书。岂可令赵史无隐遁之传乎。虎悦其言。
即遣轲还其所止。差十家供给之。进还白澄。澄笑曰。
汝言善也。伹轲命有所悬矣。后秦州兵乱。弟子以牛
负轲西奔。军擒害之○澄与虎升中堂。忽曰变变。幽
州火灾。取酒洒之。久而笑曰。救巳得矣。
建武 十四年七月。石宣石韬。将图相害。宣时到寺。
与澄同坐。浮图一铃独鸣。澄谓宣曰。解铃音乎。铃云
胡子洛度。宣变色曰。是何言欤。澄谬曰。老胡为道。不
三国¶ 第 148a 页 X76-0148.png
能山居无言。重茵美服。岂非洛度乎。
石韬后至。澄熟视良久。韬惧而问。澄曰。怪公血臭。故
相视耳。至八月。澄使弟子十人。斋于别室。澄暂入东
閤。虎与后杜氏问讯澄。澄曰。胁下有贼。不出十日。自
佛图以西。此殿以东。当有血流。慎勿东行。杜后曰。和
尚耄耶。何处有贼。澄易语云。六情所受。皆悉是贼。老
自应耄。但使少者不惛。遂便寓言不复彰的。后二日。
宣果遣人害韬于佛寺中。欲因虎临丧仍行大逆。
虎以澄先诫获免。及宣事发被收。澄谏帝曰。既是陛
下之子。何为重祸耶。陛下若含怒加慈者。尚有六十
馀岁。如必诛之。宣当为彗星。下扫邺宫也。虎不从。以
铁锁穿宣颔。牵上薪积而焚之。收其官属三万馀人。
皆辕裂肢解。投之漳河○澄乃敕弟子。罢别室斋。后
月馀日。有一妖马。髦尾皆烧状。入中阳门。出显阳门。
东首东宫。皆不得入。走向东北。俄尔不见。澄闻而叹
曰。灾其及矣。至十一月。虎大飨群臣于大武前殿。澄
吟曰。殿乎棘子成林将坏人衣。虎令发殿石下视之。
有棘生焉○澄还寺怅恨。不得庄严。独语曰。得三年
乎。自答不得不得。又曰得二年。一年。百日。一月乎。亦
云不得。仍无复言。还房。谓弟子法祚曰。戊申岁祸乱
渐萌。已酉石氏当灭。吾及其未乱。先从化矣。即遣人
与虎辞曰。物理必迁。身命非保。贫道炎幻之躯。化期
巳及。既荷恩殊重。故以仰闻。虎怆然曰。不闻和尚有
疾。乃忽告终。即自出宫寺。而慰喻焉。澄谓虎曰。出生
石韬后至。澄熟视良久。韬惧而问。澄曰。怪公血臭。故
相视耳。至八月。澄使弟子十人。斋于别室。澄暂入东
閤。虎与后杜氏问讯澄。澄曰。胁下有贼。不出十日。自
佛图以西。此殿以东。当有血流。慎勿东行。杜后曰。和
尚耄耶。何处有贼。澄易语云。六情所受。皆悉是贼。老
自应耄。但使少者不惛。遂便寓言不复彰的。后二日。
宣果遣人害韬于佛寺中。欲因虎临丧仍行大逆。
虎以澄先诫获免。及宣事发被收。澄谏帝曰。既是陛
下之子。何为重祸耶。陛下若含怒加慈者。尚有六十
馀岁。如必诛之。宣当为彗星。下扫邺宫也。虎不从。以
铁锁穿宣颔。牵上薪积而焚之。收其官属三万馀人。
皆辕裂肢解。投之漳河○澄乃敕弟子。罢别室斋。后
月馀日。有一妖马。髦尾皆烧状。入中阳门。出显阳门。
东首东宫。皆不得入。走向东北。俄尔不见。澄闻而叹
曰。灾其及矣。至十一月。虎大飨群臣于大武前殿。澄
吟曰。殿乎棘子成林将坏人衣。虎令发殿石下视之。
有棘生焉○澄还寺怅恨。不得庄严。独语曰。得三年
乎。自答不得不得。又曰得二年。一年。百日。一月乎。亦
云不得。仍无复言。还房。谓弟子法祚曰。戊申岁祸乱
渐萌。已酉石氏当灭。吾及其未乱。先从化矣。即遣人
与虎辞曰。物理必迁。身命非保。贫道炎幻之躯。化期
巳及。既荷恩殊重。故以仰闻。虎怆然曰。不闻和尚有
疾。乃忽告终。即自出宫寺。而慰喻焉。澄谓虎曰。出生
三国¶ 第 148b 页 X76-0148.png
入死。道之常也。脩短分定。非所能延。夫道重行全。德
贵无怠。苟业操无戏。虽亡若存。违而获延。非其所愿。
今意尽者。以国家心存佛理。奉法无吝。兴起寺庙。崇
显庄丽。称期德也。宜亨休祉。而布政猛烈。淫刑酷滥。
显违圣典。幽背法诫。不自惩革。终无福祐。若降心易
虑。惠此下民。则国祚延长。道俗庆赖。毕命就尽。后无
遗恨。虎悲恸。知其必逝。即为营坟于邺西紫陌。至十
二月八日。卒于叶宫寺。士庶哀号赴国送而窆焉。春
秋一百一十七矣。即戊申晋穆帝永和四年也○后
有沙门从雍州来。称见澄西入关。季龙开圹。唯见一
石而无尸。季龙恶之曰。石者朕也。葬我而去。吾将死
矣。因而遇疾。俄而梁犊作乱。明年季龙死。养孙冉闵。
篡戮大乱。闵小字棘。澄先谓棘子成林是也○后慕
容俊都邺。处石虎宫中。每梦见。虎齧其臂。意谓石虎
为崇。乃觅虎尸于东明馆得之。尸僵不毁。俊踏骂曰。
死胡敢怖生天子。汝作宫殿成。为儿所图。况复我耶。
投之漳河。尸倚柱不移。秦将王猛。收葬之。麻襦一柱
殿之谶也。后符坚征邺。俊子炜。为坚大将。郭神虎所
执。实先梦虎之验也○田融赵记云。澄未亡。自营冢。
澄既知冢必开。尸不在中。何容预作恐融之戮矣○
支遁道林。在京师。闻佛图与诸石游。乃曰。澄公其以
季龙。为海鸥鸟也○澄身长八尺。风姿详雅。讲解深
妙。神验非一。自说生缘。去邺九万里。弃家入道。一万
九年。过中不食。非戒不履。无求无欲。受业常有数百。
贵无怠。苟业操无戏。虽亡若存。违而获延。非其所愿。
今意尽者。以国家心存佛理。奉法无吝。兴起寺庙。崇
显庄丽。称期德也。宜亨休祉。而布政猛烈。淫刑酷滥。
显违圣典。幽背法诫。不自惩革。终无福祐。若降心易
虑。惠此下民。则国祚延长。道俗庆赖。毕命就尽。后无
遗恨。虎悲恸。知其必逝。即为营坟于邺西紫陌。至十
二月八日。卒于叶宫寺。士庶哀号赴国送而窆焉。春
秋一百一十七矣。即戊申晋穆帝永和四年也○后
有沙门从雍州来。称见澄西入关。季龙开圹。唯见一
石而无尸。季龙恶之曰。石者朕也。葬我而去。吾将死
矣。因而遇疾。俄而梁犊作乱。明年季龙死。养孙冉闵。
篡戮大乱。闵小字棘。澄先谓棘子成林是也○后慕
容俊都邺。处石虎宫中。每梦见。虎齧其臂。意谓石虎
为崇。乃觅虎尸于东明馆得之。尸僵不毁。俊踏骂曰。
死胡敢怖生天子。汝作宫殿成。为儿所图。况复我耶。
投之漳河。尸倚柱不移。秦将王猛。收葬之。麻襦一柱
殿之谶也。后符坚征邺。俊子炜。为坚大将。郭神虎所
执。实先梦虎之验也○田融赵记云。澄未亡。自营冢。
澄既知冢必开。尸不在中。何容预作恐融之戮矣○
支遁道林。在京师。闻佛图与诸石游。乃曰。澄公其以
季龙。为海鸥鸟也○澄身长八尺。风姿详雅。讲解深
妙。神验非一。自说生缘。去邺九万里。弃家入道。一万
九年。过中不食。非戒不履。无求无欲。受业常有数百。
三国¶ 第 148c 页 X76-0148.png
前后门徒。几且一百。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
三所。弘法之盛。莫与先矣。加复慈洽苍生。拯救危苦。
当二石凶强害害非道。若不与澄同日。孰可言哉。但
百姓蒙益。日用而不知耳○后赵石氏。有国六主。共
三十三年。
己丑 晋成帝咸和四年七月。丹阳尹高悝。获金像
于张侯桥浦中。次年三月。临海人张系。于海获金铜
莲花趺。以安高悝像之足。俨然符合。是夕有光属天。
梵奏冷然。再夕而止。晋宋齐梁陈隋唐七朝(〔入内放光瑞现〕统纪)。
庚子 咸康六年。成帝幼冲。中书庾冰辅政。奏沙门
尽敬王者。为帝出诏。令沙门致敬。尚书令何充等议
奏。充等言。世祖武帝。盛明革命。肃祖明帝。聪圣玄览。
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愿以不变其修善之法。以通
天下之志也。愚谓宜遵先帝于义为天下。礼官博士
等。议承冰旨为駮。充等为此奏○初诏。夫万方殊俗。
神道难辨。有自来矣。达观傍通。诚当无惧(云云)。况此
等类。皆晋民也。论其材智。又常人也。而当因所说之
难辨。假服饰以凌度。抗殊俗之傲礼。直形骸于万乘。
又是吾所弗取也。诸君并国器也。语言则当测幽微。
论治则当重国典。苟其不然。吾将何述焉(尚书令再
奏)充等诚虽暗蔽。不通远旨。自汉魏逮晋。不闻异议。
尊卑宪章。无或暂亏。今沙门慎戒专然。一令其拜。遂
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必致愁惧。臣心窃所未安。每见
烧香祝愿。必先国家。欲福祐之降。情无极巳。奉上崇
三所。弘法之盛。莫与先矣。加复慈洽苍生。拯救危苦。
当二石凶强害害非道。若不与澄同日。孰可言哉。但
百姓蒙益。日用而不知耳○后赵石氏。有国六主。共
三十三年。
己丑 晋成帝咸和四年七月。丹阳尹高悝。获金像
于张侯桥浦中。次年三月。临海人张系。于海获金铜
莲花趺。以安高悝像之足。俨然符合。是夕有光属天。
梵奏冷然。再夕而止。晋宋齐梁陈隋唐七朝(〔入内放光瑞现〕统纪)。
庚子 咸康六年。成帝幼冲。中书庾冰辅政。奏沙门
尽敬王者。为帝出诏。令沙门致敬。尚书令何充等议
奏。充等言。世祖武帝。盛明革命。肃祖明帝。聪圣玄览。
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愿以不变其修善之法。以通
天下之志也。愚谓宜遵先帝于义为天下。礼官博士
等。议承冰旨为駮。充等为此奏○初诏。夫万方殊俗。
神道难辨。有自来矣。达观傍通。诚当无惧(云云)。况此
等类。皆晋民也。论其材智。又常人也。而当因所说之
难辨。假服饰以凌度。抗殊俗之傲礼。直形骸于万乘。
又是吾所弗取也。诸君并国器也。语言则当测幽微。
论治则当重国典。苟其不然。吾将何述焉(尚书令再
奏)充等诚虽暗蔽。不通远旨。自汉魏逮晋。不闻异议。
尊卑宪章。无或暂亏。今沙门慎戒专然。一令其拜。遂
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必致愁惧。臣心窃所未安。每见
烧香祝愿。必先国家。欲福祐之降。情无极巳。奉上崇
三国¶ 第 149a 页 X76-0149.png
顺。出于自然。何敢以形骸。而慢礼敬哉。礼仪之简。盖
是专一守法。是以先圣御世。因而弗革也。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臣等屡以为不令致拜。于法无亏。因其所
利而惠之。使贤莫敢不用情。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
下有修善守一之人。谨陈患浅。愿蒙省察○于时庾
冰议𥨊。竟不施行(弘明集)。
丙午 穆帝永和二年。尚书令何充字次道。卢江人。
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众麋费巨万而不
靳。时阮裕戏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充问其故。
裕曰。我图数千户郡。尚未得卿图作佛。不亦大乎。世
世子孙。阐明佛法。后赠司空(晋书)。
六年。符坚据长安。是年二月。有金像见于荆州。司马
桓温迎之不动。时江陵膝畯。舍宅为寺。命昙翼主之
翼率众往迎。飘然轻举归安奉。灵异非一。
释支遁字道林。壮岁出家。业精般若。时名贤王羲之。
谢安。殷浩。郤超。何充。许询等。为方外友。入京讲法。朝
野悦服。时郤超书与亲旧曰。遁公神理所通。玄拔独
悟。数百年来。绍兴大法。真不绝一人而巳。大和元年。
表辞还山。有诏资给敦。遣公卿祖饯。收迹剡山。于沃
州立寺。晚移石城山。立栖光寺。木食间饮。浪志无生。
后出山阴。讲维摩经。许询为都讲。难义数反。听者钦
服(杜诗云。空忝许询辈。难训支遁词。亦有旨哉)。
壬申 孝武帝康宁元年。桓温字元子。加侍中大司
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雄武。专窥觎希望之意。
是专一守法。是以先圣御世。因而弗革也。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臣等屡以为不令致拜。于法无亏。因其所
利而惠之。使贤莫敢不用情。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
下有修善守一之人。谨陈患浅。愿蒙省察○于时庾
冰议𥨊。竟不施行(弘明集)。
丙午 穆帝永和二年。尚书令何充字次道。卢江人。
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众麋费巨万而不
靳。时阮裕戏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充问其故。
裕曰。我图数千户郡。尚未得卿图作佛。不亦大乎。世
世子孙。阐明佛法。后赠司空(晋书)。
六年。符坚据长安。是年二月。有金像见于荆州。司马
桓温迎之不动。时江陵膝畯。舍宅为寺。命昙翼主之
翼率众往迎。飘然轻举归安奉。灵异非一。
释支遁字道林。壮岁出家。业精般若。时名贤王羲之。
谢安。殷浩。郤超。何充。许询等。为方外友。入京讲法。朝
野悦服。时郤超书与亲旧曰。遁公神理所通。玄拔独
悟。数百年来。绍兴大法。真不绝一人而巳。大和元年。
表辞还山。有诏资给敦。遣公卿祖饯。收迹剡山。于沃
州立寺。晚移石城山。立栖光寺。木食间饮。浪志无生。
后出山阴。讲维摩经。许询为都讲。难义数反。听者钦
服(杜诗云。空忝许询辈。难训支遁词。亦有旨哉)。
壬申 孝武帝康宁元年。桓温字元子。加侍中大司
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雄武。专窥觎希望之意。
三国¶ 第 149b 页 X76-0149.png
末年事佛甚勤。时有尼。自远方来造之。温敬而不倦。
每浴别室必移晷。温讶而窃窥之。尼裸身以刀自
破腹。次断两足。浴竟出。温问凶吉。尼知温窥之。答曰。
公若作天子。亦当如我。时温方谋问鼎。闻此怅然乃
止。尼遂辞去。莫测所之。温后不加九锡而薨(普书及感通录)
释道安。卫氏子。常山扶柳人。早失覆荫。外兄孔氏所
养。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十二出家。形貌甚
陋。师乃役之田舍三年。勤劳无怨色。后启师求经。朝
授暮还以经。更求馀经。师执经覆之。大惊异而敬之。
为授具戒。恣其游学。至邺遇佛图澄。见而嗟叹。与语
终日。众见形貌不称。轻怪。澄曰此人远识。非尔俦也。
因事澄为师。安讲次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馀
力。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久历讲肆。飞辨注射。毋
敢仰视者。时武邑大守卢歆。闻其风。使沙门要之开
讲。道俗欣慕。徒众万数。常宣法化。彭城王嗣立。遣使
请入华园。广修供养。后与弟子慧远等四百馀人渡
河。征西将军桓朗子镇江陵。要往朱序西镇。复请还
襄阳。苻坚送金像绣佛幢幡珠佩。布置讲筵。见者莫
不肃焉○习凿齿。襄阳奇逸人。诣安。既坐称言。四海
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凿齿与谢
安书曰。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师徒数百。齐
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自无重威大
势。可以整郡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
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其人理坏简衷。多所博涉。
每浴别室必移晷。温讶而窃窥之。尼裸身以刀自
破腹。次断两足。浴竟出。温问凶吉。尼知温窥之。答曰。
公若作天子。亦当如我。时温方谋问鼎。闻此怅然乃
止。尼遂辞去。莫测所之。温后不加九锡而薨(普书及感通录)
释道安。卫氏子。常山扶柳人。早失覆荫。外兄孔氏所
养。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十二出家。形貌甚
陋。师乃役之田舍三年。勤劳无怨色。后启师求经。朝
授暮还以经。更求馀经。师执经覆之。大惊异而敬之。
为授具戒。恣其游学。至邺遇佛图澄。见而嗟叹。与语
终日。众见形貌不称。轻怪。澄曰此人远识。非尔俦也。
因事澄为师。安讲次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馀
力。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久历讲肆。飞辨注射。毋
敢仰视者。时武邑大守卢歆。闻其风。使沙门要之开
讲。道俗欣慕。徒众万数。常宣法化。彭城王嗣立。遣使
请入华园。广修供养。后与弟子慧远等四百馀人渡
河。征西将军桓朗子镇江陵。要往朱序西镇。复请还
襄阳。苻坚送金像绣佛幢幡珠佩。布置讲筵。见者莫
不肃焉○习凿齿。襄阳奇逸人。诣安。既坐称言。四海
习凿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凿齿与谢
安书曰。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师徒数百。齐
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自无重威大
势。可以整郡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
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其人理坏简衷。多所博涉。
三国¶ 第 149c 页 X76-0149.png
内外群书略皆遍览。阴阳算数亦皆能通。佛经妙理
故所游刃。作义乃似法简法道。恨足下不同日而见
其亦每言思得一叙○苻坚谓仆射权翼曰。朕以十
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翼曰谁耶。坚曰。安公一
人。凿齿半人也。敕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初魏
晋沙门。依师为姓。安以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增一
阿含经。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
释种。遂为定式○秦王苻坚。以晋太元七年。欲取江
东。寝不能日。待臣切谏。终不能回。众以安为坚信敬。
乃请曰。主上将有事于东南。公何能不为苍生致一
言耶。会坚出东苑。命安升辇同载。仆射权翼谏曰。臣
闻。天子法驾。侍中陪乘。道安毁形。宁可参厕。坚勃然
曰。安公道德可尊。朕以天下不易。舆辇之荣。未称其
德。即敕仆射。扶安上辇。[(厂@?)*页]谓安曰。朕将与公南游吴
越。整六师而巡狩。涉会稽以观沧海。不亦乐乎。安对
曰。陛下应天御世。有八州之富。居中土而制四海。宜
栖神与尧舜比隆。今欲以百万之师。求厥田下下之
土。且东南地卑气厉。昔舜禹游而不返。秦王适而不
归。何足上劳大驾也。坚曰。天生烝民。树之以君。使司
牧之。朕岂惮劳。使彼一方独不被泽乎。必如公言。是
古帝王皆无征伐也。安曰。若銮驾必动。可先幸洛阳。
枕威蓄锐。传檄江南。将总六师于后。彼必稽首入臣。
不必亲涉也。不听(通鉴)。
晋孝武帝。承风钦德。遣使通问。诏曰。安法师气识伦
故所游刃。作义乃似法简法道。恨足下不同日而见
其亦每言思得一叙○苻坚谓仆射权翼曰。朕以十
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翼曰谁耶。坚曰。安公一
人。凿齿半人也。敕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初魏
晋沙门。依师为姓。安以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增一
阿含经。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
释种。遂为定式○秦王苻坚。以晋太元七年。欲取江
东。寝不能日。待臣切谏。终不能回。众以安为坚信敬。
乃请曰。主上将有事于东南。公何能不为苍生致一
言耶。会坚出东苑。命安升辇同载。仆射权翼谏曰。臣
闻。天子法驾。侍中陪乘。道安毁形。宁可参厕。坚勃然
曰。安公道德可尊。朕以天下不易。舆辇之荣。未称其
德。即敕仆射。扶安上辇。[(厂@?)*页]谓安曰。朕将与公南游吴
越。整六师而巡狩。涉会稽以观沧海。不亦乐乎。安对
曰。陛下应天御世。有八州之富。居中土而制四海。宜
栖神与尧舜比隆。今欲以百万之师。求厥田下下之
土。且东南地卑气厉。昔舜禹游而不返。秦王适而不
归。何足上劳大驾也。坚曰。天生烝民。树之以君。使司
牧之。朕岂惮劳。使彼一方独不被泽乎。必如公言。是
古帝王皆无征伐也。安曰。若銮驾必动。可先幸洛阳。
枕威蓄锐。传檄江南。将总六师于后。彼必稽首入臣。
不必亲涉也。不听(通鉴)。
晋孝武帝。承风钦德。遣使通问。诏曰。安法师气识伦
三国¶ 第 150a 页 X76-0150.png
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著。岂直规济当今。方
可淘津来世。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秦建元二
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异僧。寄宿讲堂。维那夜见
之。从窗隙出入。白安请问来生之处。彼以手机天之
西北。即见云开备都兜率妙胜之报。众皆同见。其年
二月八日。告众曰。吾当去矣。斋毕而逝。当晋大元十
年乙酉岁也(公左臂有肉。中狩可上下。时谓之手印菩萨 本传)。
辛未 简文帝咸安元年。彗星现。诏竺法旷禳之。奏
陛下当勤修德政。以塞天谴。贫道固当尽情。上乃日
与弟子斋忏。须臾灾灭○许询字元度。澡心学佛。公
卿仰慕。帝高其风。亦召对留宿。不觉前席曰。元度清
言妙理。固未易也。次年七月帝崩(本传)。
癸酉 晋孝武帝即位。改宁康 秦建元十二年。
高僧涉公蜀人。豫言事多验。不食五谷。日行五百里。
能咒龙降雨。是年至长安。秦每遇旱。召师祈雨。师诵
咒致龙于钵。坚命与群臣观之。乃遣升空而雨。王臣
士庶悉敬。秦自是无炎旱之忧。岁庚辰十二月。无疾
而化。后七日。坚以其异。开棺视之。唯被存焉。明年大
旱。坚曰。涉公若在。岂使朕焦心于云汉也哉○清水
赵正字文业。十八岁为秦著作郎。至黄门武威太守。
坚末年。宠惑鲜卑。惰于治政。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
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坚动容曰。是
朕也。又歌曰。北园有一枣。布叶垂重荫。外虽饶棘刺。
内实有赤心。坚笑曰。将非赵文叶耶。其调笑机捷。皆
可淘津来世。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秦建元二
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有异僧。寄宿讲堂。维那夜见
之。从窗隙出入。白安请问来生之处。彼以手机天之
西北。即见云开备都兜率妙胜之报。众皆同见。其年
二月八日。告众曰。吾当去矣。斋毕而逝。当晋大元十
年乙酉岁也(公左臂有肉。中狩可上下。时谓之手印菩萨 本传)。
辛未 简文帝咸安元年。彗星现。诏竺法旷禳之。奏
陛下当勤修德政。以塞天谴。贫道固当尽情。上乃日
与弟子斋忏。须臾灾灭○许询字元度。澡心学佛。公
卿仰慕。帝高其风。亦召对留宿。不觉前席曰。元度清
言妙理。固未易也。次年七月帝崩(本传)。
癸酉 晋孝武帝即位。改宁康 秦建元十二年。
高僧涉公蜀人。豫言事多验。不食五谷。日行五百里。
能咒龙降雨。是年至长安。秦每遇旱。召师祈雨。师诵
咒致龙于钵。坚命与群臣观之。乃遣升空而雨。王臣
士庶悉敬。秦自是无炎旱之忧。岁庚辰十二月。无疾
而化。后七日。坚以其异。开棺视之。唯被存焉。明年大
旱。坚曰。涉公若在。岂使朕焦心于云汉也哉○清水
赵正字文业。十八岁为秦著作郎。至黄门武威太守。
坚末年。宠惑鲜卑。惰于治政。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
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坚动容曰。是
朕也。又歌曰。北园有一枣。布叶垂重荫。外虽饶棘刺。
内实有赤心。坚笑曰。将非赵文叶耶。其调笑机捷。皆
三国¶ 第 150b 页 X76-0150.png
类此也。后因关中佛法之难。乃愿出家。坚惜其材。未
许。坚死后。方遂其志。更名道整。颂曰。佛生何以晚。泥
洹一何早。归命释迦文。今来投大道。后遁啇浴山。专
精经律○昙摩难提(此云法喜兜祛勤人)远涉流沙。怀宝东入。
苻坚礼接。传四含大部等经。由文业之力也。晋雍州
刺史郗恢。钦其风尚。逼同游。然于洛阳。春秋六十馀
矣(前秦六主。共四十四年 僧传及北史)。
丙戌 晋孝武太元十一年 后秦姚苌建初元年
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家世国相。父鸠摩罗炎。
辞相位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出郊请为
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敏。体有赤黡。法生智
子。诸国聘之。并不行。及见炎。心欲当之。乃逼以妻焉。
既而怀什。在胎。其母慧解倍常。及什生后。母乐出家。
夫未许。后产一男。名弗沙提婆。后出游观。见枯骨纵
横。誓不食。除发方食。受戒业禅。学得初果。什年七岁。
俱出家。从师受经。其义自通。九岁随母至罽宾。外道
论师相难。什乘隙挫之。愧服。王益敬奉之上供。所住
寺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给侍。至二十。母携还龟兹。
又往月氏。北山有罗汉。见异之。谓其母曰。此沙弥年
三十五。不破戒。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婆鞠多无
异○龟兹王。造金师子座。铺以大秦锦褥。升而说法。
西域诸国。咸服神俊。每至讲说。王皆长跪座侧。令什
践而登焉○时苻坚僣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
许。坚死后。方遂其志。更名道整。颂曰。佛生何以晚。泥
洹一何早。归命释迦文。今来投大道。后遁啇浴山。专
精经律○昙摩难提(此云法喜兜祛勤人)远涉流沙。怀宝东入。
苻坚礼接。传四含大部等经。由文业之力也。晋雍州
刺史郗恢。钦其风尚。逼同游。然于洛阳。春秋六十馀
矣(前秦六主。共四十四年 僧传及北史)。
丙戌 晋孝武太元十一年 后秦姚苌建初元年
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家世国相。父鸠摩罗炎。
辞相位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出郊请为
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敏。体有赤黡。法生智
子。诸国聘之。并不行。及见炎。心欲当之。乃逼以妻焉。
既而怀什。在胎。其母慧解倍常。及什生后。母乐出家。
夫未许。后产一男。名弗沙提婆。后出游观。见枯骨纵
横。誓不食。除发方食。受戒业禅。学得初果。什年七岁。
俱出家。从师受经。其义自通。九岁随母至罽宾。外道
论师相难。什乘隙挫之。愧服。王益敬奉之上供。所住
寺差大僧五人。沙弥十人给侍。至二十。母携还龟兹。
又往月氏。北山有罗汉。见异之。谓其母曰。此沙弥年
三十五。不破戒。大兴佛法。度无数人。与优婆鞠多无
异○龟兹王。造金师子座。铺以大秦锦褥。升而说法。
西域诸国。咸服神俊。每至讲说。王皆长跪座侧。令什
践而登焉○时苻坚僣号关中。有外国前部王及龟
三国¶ 第 150c 页 X76-0150.png
兹王弟来朝。坚引见。二王说坚云。西域多产珍奇。请
兵定以求内附。至坚建元十三年岁丁丑正月。太史奏
云。有星现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
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
至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江陵将军姜飞
等。率兵七万。西伐诸国。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谓光
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
伐之。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
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
之大宝。若剋龟兹。则驰驿送什○光军未到。什谓龟
兹王纯白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人从东方来。
宜恭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战。光遂破其国。立纯
弟震为主。光既获什。见其尚少。强妻以龟兹女。什距
不受。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遂戏其节。光还。
中路置军山下。什曰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
上。光不纳。至夜大雨。水深数丈。死者数千。光始异之。
什□□凶亡之地。不宜淹留。东归必有福地可居。光
从之。至凉。闻苻坚为姚苌所害。光三军缟素。大临城
南。于是窃号。称年大安○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光
甚器之。资病。有外国罗叉云。能疗资病。光喜。给赐甚
厚。什告资。叉不能为。可以事试也。乃以五色丝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灰若成绳。病不可愈。须臾浮
出成绳。少顷资亡。光又卒。子绍袭位。数日纂杀绍自
立。称元咸宁。二年有猪生子。一身三头。龙出林厢井
兵定以求内附。至坚建元十三年岁丁丑正月。太史奏
云。有星现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
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沙门道安。将非此耶。
至十八年九月。坚遣骁骑将军吕光。江陵将军姜飞
等。率兵七万。西伐诸国。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谓光
曰。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
伐之。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
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
之大宝。若剋龟兹。则驰驿送什○光军未到。什谓龟
兹王纯白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人从东方来。
宜恭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战。光遂破其国。立纯
弟震为主。光既获什。见其尚少。强妻以龟兹女。什距
不受。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遂戏其节。光还。
中路置军山下。什曰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
上。光不纳。至夜大雨。水深数丈。死者数千。光始异之。
什□□凶亡之地。不宜淹留。东归必有福地可居。光
从之。至凉。闻苻坚为姚苌所害。光三军缟素。大临城
南。于是窃号。称年大安○中书监张资。文翰温雅。光
甚器之。资病。有外国罗叉云。能疗资病。光喜。给赐甚
厚。什告资。叉不能为。可以事试也。乃以五色丝作绳
结之。烧为灰末。投水中。灰若成绳。病不可愈。须臾浮
出成绳。少顷资亡。光又卒。子绍袭位。数日纂杀绍自
立。称元咸宁。二年有猪生子。一身三头。龙出林厢井
三国¶ 第 151a 页 X76-0151.png
中。到殿前蟠卧。比旦失之。纂以瑞为。号大殿为龙翔。
俄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又改为宠兴门。什奏曰。
皆潜龙出游。豕妖表异。龙者阴类。出入有时。今属见
则为灾眚。必有下人谋上之变。宜剋巳修德。以答天
诫。纂不纳。后皆如言○什公停凉积年。吕光父子既
不弘法。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苻坚深向。竟不得见。
惜乎巳矣(普书及本传)后秦姚苌。僣有关中。挹其风。虚心
要请。诸吕以什智谋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及苌
卒子兴袭位。后遣敦请。秦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
枝。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茞。以为美瑞。谓智人应
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代吕隆。表降迎什入
关。十二月二十至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言谈忘勌。
自大法东被。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滞文格义。兴少
祟三宝。锐志讲集。请入西明及逍遥园。译出众经○
兴使沙门僧[(丰*力)/石]。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
八百馀人。[言*恣]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
以相雠校。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兴以佛道
冲邃。其行为善。信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则。乃著
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王公以下。并赞厥风。请于长
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诸品禅要戒本律论。凡三百
馀卷。并畅显神源。发挥幽致。声震四方。义士必集。盛
业久大。于今式仰。龙光释道生。慧解入微。玄搆文
外。每恐言舛。入关请决。庐山慧远。学贯群经。疑义莫
诀。乃封以咨什。慧睿才识高明。常随什传写。亦为睿
俄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又改为宠兴门。什奏曰。
皆潜龙出游。豕妖表异。龙者阴类。出入有时。今属见
则为灾眚。必有下人谋上之变。宜剋巳修德。以答天
诫。纂不纳。后皆如言○什公停凉积年。吕光父子既
不弘法。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苻坚深向。竟不得见。
惜乎巳矣(普书及本传)后秦姚苌。僣有关中。挹其风。虚心
要请。诸吕以什智谋多解。恐为姚谋。不许东入。及苌
卒子兴袭位。后遣敦请。秦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
枝。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茞。以为美瑞。谓智人应
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代吕隆。表降迎什入
关。十二月二十至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言谈忘勌。
自大法东被。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滞文格义。兴少
祟三宝。锐志讲集。请入西明及逍遥园。译出众经○
兴使沙门僧[(丰*力)/石]。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睿。僧肇等
八百馀人。[言*恣]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
以相雠校。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兴以佛道
冲邃。其行为善。信为出苦之良津。御世之洪则。乃著
通三世论。以勖示因果。王公以下。并赞厥风。请于长
安大寺。讲说新经。续出诸品禅要戒本律论。凡三百
馀卷。并畅显神源。发挥幽致。声震四方。义士必集。盛
业久大。于今式仰。龙光释道生。慧解入微。玄搆文
外。每恐言舛。入关请决。庐山慧远。学贯群经。疑义莫
诀。乃封以咨什。慧睿才识高明。常随什传写。亦为睿
三国¶ 第 151b 页 X76-0151.png
论。西方辞体。商略同异。天竺国俗重文。制其宫商体
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
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
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著笔。作大乘阿
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
此。将何所论。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并维摩经。兴
奉之若神。常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
有馀人。肃容观瞻。什忽下高座曰。有二小儿。登吾肩。
乃欲障也。兴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何可
使种少嗣。乃召宫女十人。逼令受之。一交而生二男
焉。尔后不住僧房。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
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泥也。诸
僧多欲效之。什乃聚针盈钵。谓之曰。若能见效食此
者。乃可畜室耳。因举七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
乃止○什作颂。赠法和云。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什少觉四大不愈。乃口
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转觉危殆。与众告别
曰。因法相遇。殊未尽其初心。方复后世。恻怆尚期可
言。自以暗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愿宣流后世。咸
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
身之后。舌根不坏。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
坐脱于长安。是岁己酉。晋安帝义熙五年也。即于逍
遥园。依外国茶毗。唯舌根无损。法师一名鸠摩罗耆
婆。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母字耆婆。故兼取焉○
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
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
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著笔。作大乘阿
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
此。将何所论。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并维摩经。兴
奉之若神。常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
有馀人。肃容观瞻。什忽下高座曰。有二小儿。登吾肩。
乃欲障也。兴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何可
使种少嗣。乃召宫女十人。逼令受之。一交而生二男
焉。尔后不住僧房。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
先自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泥也。诸
僧多欲效之。什乃聚针盈钵。谓之曰。若能见效食此
者。乃可畜室耳。因举七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
乃止○什作颂。赠法和云。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什少觉四大不愈。乃口
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转觉危殆。与众告别
曰。因法相遇。殊未尽其初心。方复后世。恻怆尚期可
言。自以暗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愿宣流后世。咸
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
身之后。舌根不坏。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
坐脱于长安。是岁己酉。晋安帝义熙五年也。即于逍
遥园。依外国茶毗。唯舌根无损。法师一名鸠摩罗耆
婆。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母字耆婆。故兼取焉○
三国¶ 第 151c 页 X76-0151.png
法师其为人。神情鉴澈。慠岸出群。应机领会。鲜有其
伦。笃性仁厚。汎爱为心。虚巳善诱。终日无倦。所历诸
国。尊崇尽礼。翻译文藻。声播华夷。龟鉴万古。一人而
巳(北史本传)。
佛陀耶舍至姑臧。乃少在西域。与什同学。闻在秦弘
法传什受秦宫女。叹曰。什如好锦。其可使人棘棘乎。
什闻耶舍来。劝秦主仰之。既至。别创精舍处之。供设
如王者。耶舍一无所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巳。善毗婆
沙论。而髭赤。时号赤髭毗婆沙○卑摩罗叉(此云无垢眼)
至秦。盛阐毗尼于关左。讲什所译戒本。律藏大弘。叉
之力也。其所制内禁轻重十一卷。行于世。眼青。时号
青眼律师(僧传)。
宣律师问韦陀天曰。罗什法师一化所翻之经。至今
若斯受持转盛何耶。天云。其人聪明。善解大乘。以下
诸人。皆后必一代之宝也。绝后空前。仰之所不及。故
其所译。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也。又问俗中常
论以沦陷戒检为言。天云。此不须相评。非悠悠者所
议。罗什法师令位阶三贤之所通化。然其译经。删补
繁阙。随而作。故大论一部。十分略九。自馀经论。例此
可知。自出经后。至诚读诵。无有替废。冥符感降。历代
弥新。以此诠量。深会圣旨。又文殊旨授。令其删定。特
异恒伦。岂以别室见讥。顿忘玄教。殊不足沙言耳(三宝
感通录)。
秦弘始十一年。主上。自什入阙。崇信三宝。盛弘大化。
伦。笃性仁厚。汎爱为心。虚巳善诱。终日无倦。所历诸
国。尊崇尽礼。翻译文藻。声播华夷。龟鉴万古。一人而
巳(北史本传)。
佛陀耶舍至姑臧。乃少在西域。与什同学。闻在秦弘
法传什受秦宫女。叹曰。什如好锦。其可使人棘棘乎。
什闻耶舍来。劝秦主仰之。既至。别创精舍处之。供设
如王者。耶舍一无所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巳。善毗婆
沙论。而髭赤。时号赤髭毗婆沙○卑摩罗叉(此云无垢眼)
至秦。盛阐毗尼于关左。讲什所译戒本。律藏大弘。叉
之力也。其所制内禁轻重十一卷。行于世。眼青。时号
青眼律师(僧传)。
宣律师问韦陀天曰。罗什法师一化所翻之经。至今
若斯受持转盛何耶。天云。其人聪明。善解大乘。以下
诸人。皆后必一代之宝也。绝后空前。仰之所不及。故
其所译。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也。又问俗中常
论以沦陷戒检为言。天云。此不须相评。非悠悠者所
议。罗什法师令位阶三贤之所通化。然其译经。删补
繁阙。随而作。故大论一部。十分略九。自馀经论。例此
可知。自出经后。至诚读诵。无有替废。冥符感降。历代
弥新。以此诠量。深会圣旨。又文殊旨授。令其删定。特
异恒伦。岂以别室见讥。顿忘玄教。殊不足沙言耳(三宝
感通录)。
秦弘始十一年。主上。自什入阙。崇信三宝。盛弘大化。
三国¶ 第 152a 页 X76-0152.png
建会设斋。舍俗者。十室其半。远近僧尼。会集既多。或
有愆漏。兴曰。凡夫学僧。未阶苦忍。安得无过。过而不
拯。过遂多矣。宜立僧主。以清大望。因下书曰。今大法
东迁。于今为盛。僧尼既多。应须纲领。宣授远规。以济
颓绪。僧[(丰*力)/石]法师。学优早年。德芳暮齿。可为国内僧主。
僧迁法师。禅慧兼修。即为悦众。法叙慧斌。共掌僧录。
给车舆吏力。[(丰*力)/石]资侍中秩传诏年车。迁等各人并厚
给。供事纯俭。允惬时宜。五众肃清。六时无怠。僧正之
兴。[(丰*力)/石]之始也(北史及本传)。
秦主以恒标二法师神气俊朗。有经国之量。乃敕尚
书令姚显令敦。遣道恒道标罢道。助振王业。又下书
曰。卿等皎然之操。实在可嘉。但若临四海。治急须才。
令敕尚书令显令。夺卿等法服。助异赞时世。苟心存
道味。宁系黑白。望体此坏。不以守节为辞也。恒标等
答曰。秦去月二十八日。诏令夺恒标等法服。承命悲
怀。五情失守。恒等才质闇短。染法未深。缁服之下。誓
毕身命。并习佛法。不闲世事。徒废非常之业。终无殊
异之功。昔光武尚能纵严陵之心。魏文容管宁之操。
折至尊之高心。遂匹夫之微志。况陛下以道御物。兼
弘三宝。愿览元元之情。垂旷通物之理也。又致书于
什[(丰*力)/石]二法师曰。别以数旬。每有倾想。渐暖比体泰耳。
小虏远举。更无处分。正有愦然耳。顷万事之殷。须才
以理之。近诏恒标二人。令释罗汉之服。寻大士之纵。
然道无不在。愿法师等。助以喻之。什[(丰*力)/石]等答曰。盖闻
有愆漏。兴曰。凡夫学僧。未阶苦忍。安得无过。过而不
拯。过遂多矣。宜立僧主。以清大望。因下书曰。今大法
东迁。于今为盛。僧尼既多。应须纲领。宣授远规。以济
颓绪。僧[(丰*力)/石]法师。学优早年。德芳暮齿。可为国内僧主。
僧迁法师。禅慧兼修。即为悦众。法叙慧斌。共掌僧录。
给车舆吏力。[(丰*力)/石]资侍中秩传诏年车。迁等各人并厚
给。供事纯俭。允惬时宜。五众肃清。六时无怠。僧正之
兴。[(丰*力)/石]之始也(北史及本传)。
秦主以恒标二法师神气俊朗。有经国之量。乃敕尚
书令姚显令敦。遣道恒道标罢道。助振王业。又下书
曰。卿等皎然之操。实在可嘉。但若临四海。治急须才。
令敕尚书令显令。夺卿等法服。助异赞时世。苟心存
道味。宁系黑白。望体此坏。不以守节为辞也。恒标等
答曰。秦去月二十八日。诏令夺恒标等法服。承命悲
怀。五情失守。恒等才质闇短。染法未深。缁服之下。誓
毕身命。并习佛法。不闲世事。徒废非常之业。终无殊
异之功。昔光武尚能纵严陵之心。魏文容管宁之操。
折至尊之高心。遂匹夫之微志。况陛下以道御物。兼
弘三宝。愿览元元之情。垂旷通物之理也。又致书于
什[(丰*力)/石]二法师曰。别以数旬。每有倾想。渐暖比体泰耳。
小虏远举。更无处分。正有愦然耳。顷万事之殷。须才
以理之。近诏恒标二人。令释罗汉之服。寻大士之纵。
然道无不在。愿法师等。助以喻之。什[(丰*力)/石]等答曰。盖闻
三国¶ 第 152b 页 X76-0152.png
太上以道养民。而物自是。其须有德而治天下。是以
古之明主。审违性之难御。悟任物之多因。故尧放许
由于箕山。陵让放杖于魏国。高祖纵四皓于终南。叔
度辞蒲轮于汉岳。盖以适贤之性。为得贤也。今恒标
等。德非圆达。分在守节。少习玄化。伏膺佛道。至于敷
折妙典。研究幽微。足以启悟童稚。助化功德。愿陛下。
放既往之恩。纵其后志也。阖境救之。殆而得免。恒乃
叹曰。古人有言。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
于是窜影岩壑。晋义熙十三年卒。春秋七十二。恒蓝
田人。九岁戏于路。张忠见之曰。此儿在俗。必有辅政
之功。处道光显佛法(僧传及北史)。
秦姚兴既托意佛乘。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
而至者。五千馀人。起浮屠于永贵里。立般若台于宫
中。禅讲者。常有千数。州郡事佛者。十室而九矣(三主至弘
共三十三年)。
晋孝武帝。精心奉法。志念冥符。师子国王。钦其怀道。
遣沙门昙摩最。送玉像高四尺二寸。以表丹情。
宁康中。檀溪寺建浮图铸铜像。像起自行。烛天倾□
□□□□□□山谷(感通录)。
大元十四年。帝崇尚浮图。穷夺极费。所亲䁥者。皆姏
娒(上甘下茂)僧尼左右近习。争权弄柄。交通请托。贿赂公
行。官赏滥杂。刑狱谬乱。尚书令陆纳。望宫阙叹曰。好
家居纤。儿欲撞壤之耶○左卫领营将军许荣上疏
曰。臣闻。佛者远方玄虚之神。以五戒为教。绝酒不淫。
古之明主。审违性之难御。悟任物之多因。故尧放许
由于箕山。陵让放杖于魏国。高祖纵四皓于终南。叔
度辞蒲轮于汉岳。盖以适贤之性。为得贤也。今恒标
等。德非圆达。分在守节。少习玄化。伏膺佛道。至于敷
折妙典。研究幽微。足以启悟童稚。助化功德。愿陛下。
放既往之恩。纵其后志也。阖境救之。殆而得免。恒乃
叹曰。古人有言。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
于是窜影岩壑。晋义熙十三年卒。春秋七十二。恒蓝
田人。九岁戏于路。张忠见之曰。此儿在俗。必有辅政
之功。处道光显佛法(僧传及北史)。
秦姚兴既托意佛乘。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
而至者。五千馀人。起浮屠于永贵里。立般若台于宫
中。禅讲者。常有千数。州郡事佛者。十室而九矣(三主至弘
共三十三年)。
晋孝武帝。精心奉法。志念冥符。师子国王。钦其怀道。
遣沙门昙摩最。送玉像高四尺二寸。以表丹情。
宁康中。檀溪寺建浮图铸铜像。像起自行。烛天倾□
□□□□□□山谷(感通录)。
大元十四年。帝崇尚浮图。穷夺极费。所亲䁥者。皆姏
娒(上甘下茂)僧尼左右近习。争权弄柄。交通请托。贿赂公
行。官赏滥杂。刑狱谬乱。尚书令陆纳。望宫阙叹曰。好
家居纤。儿欲撞壤之耶○左卫领营将军许荣上疏
曰。臣闻。佛者远方玄虚之神。以五戒为教。绝酒不淫。
三国¶ 第 152c 页 X76-0152.png
而今奉者。我慢阿尼。酒色是耽。又曰。僧尼成群。依傍
法服。五戒粗法尚不能遵。况精妙乎。而凡流之徒。竞
争敬事之。又侵渔百姓。取财为惠。亦未合布施之道
也。疏奏不省(晋书及通鉴)。
释慧远贾氏。雁门楼烦人。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
洛。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二十一。闻沙门道安。立寺于
太行恒山。往见尽敬。以为真我师也。安讲般若。听而
开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便与弟慧持。收簪
落发。受业入道。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巳任。安公
常叹曰。使法流东国。其在远乎。后师南游。伪秦建元
九年。秦将苻坚。平寇斥襄阳。安为朱序所拘。远与弟
子数十人。南逗欲往罗浮。届浔阳。见庐山青秀。足以
息心。遂结茆居焉。而去水尚远。远乃以锡扣地曰。此
中可栖。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涌出。后成溪矣。浔阳
亢旱。远诣池侧。诵龙王经。忽有巨蛇升空。须臾大雨。
合境皆悦。因号为龙寺。时慧永居西林。与远同门。远
同止。徒属既多。剌史桓伊。于山东创立精舍。经论之
际。信宿风雷夜作。黎明则有良材罗积。桓伊睹其事。
骇其神异。奏立寺。以东林为额。晋大元十一年寺成。
洞尽山美。别置禅林。清泉森树。凡瞻礼者。皆神清而
气肃焉。殷仲堪谒远。共临北涧。诵易体。移景不勌。叹
曰。识信深明。实难为度。司徒王谥书曰。年始四十而
衰同耳顺。师答云。古人不爱尺璧。而重寸阴。檀越既
履顺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复何羡于遐
法服。五戒粗法尚不能遵。况精妙乎。而凡流之徒。竞
争敬事之。又侵渔百姓。取财为惠。亦未合布施之道
也。疏奏不省(晋书及通鉴)。
释慧远贾氏。雁门楼烦人。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
洛。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二十一。闻沙门道安。立寺于
太行恒山。往见尽敬。以为真我师也。安讲般若。听而
开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便与弟慧持。收簪
落发。受业入道。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巳任。安公
常叹曰。使法流东国。其在远乎。后师南游。伪秦建元
九年。秦将苻坚。平寇斥襄阳。安为朱序所拘。远与弟
子数十人。南逗欲往罗浮。届浔阳。见庐山青秀。足以
息心。遂结茆居焉。而去水尚远。远乃以锡扣地曰。此
中可栖。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涌出。后成溪矣。浔阳
亢旱。远诣池侧。诵龙王经。忽有巨蛇升空。须臾大雨。
合境皆悦。因号为龙寺。时慧永居西林。与远同门。远
同止。徒属既多。剌史桓伊。于山东创立精舍。经论之
际。信宿风雷夜作。黎明则有良材罗积。桓伊睹其事。
骇其神异。奏立寺。以东林为额。晋大元十一年寺成。
洞尽山美。别置禅林。清泉森树。凡瞻礼者。皆神清而
气肃焉。殷仲堪谒远。共临北涧。诵易体。移景不勌。叹
曰。识信深明。实难为度。司徒王谥书曰。年始四十而
衰同耳顺。师答云。古人不爱尺璧。而重寸阴。檀越既
履顺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复何羡于遐
三国¶ 第 153a 页 X76-0153.png
龄。抑想斯理。久巳得之。卢循初据江州。入山访远。远
少与循父嘏。同为书生。因朝夕音介。僧有谏曰。循为
国寇。与之交厚。得不疑乎。远曰。我佛法中。情无取舍。
岂不为识者所察。此不足惧。及宋武追讨卢循。设帐
桑尾。左右曰。远公素王庐山。与循交厚。宋武曰。远公
世表之人。必无彼此。乃遣使赍书致敬。并遗钱米。于
是远近。服其明见○桓玄征殷仲堪。军经庐山。要远
出虎溪。远称疾。玄自入山。左右谓玄曰。普仲堪礼远。
愿将军勿敬之。答云何有此理。仲堪本死人耳。及见
远。不觉致敬。玄问远。不敢毁伤。何以剪削。远云。立身
行道。玄称善。玄后以震生之威。致书劝令登仕。远辞
坚志。踰丹石。玄欲沙汰僧尼。教僚属曰。沙门有能伸
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脩整。足以宜寄大化。其有
违此者。悉皆罢遣。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搜简之例。
远与玄书云。佛教陵迟。秽杂日久。每一寻至理。慨愤
盈怀。常恐运出非意。沦湑将及。窃见清澄诸道人教。
实应本心。夫泾以谓分。则清浊殊势。枉以直止。则不
仁自远。此命既行。必二理斯得。然后令饰伪者绝假
通之路。怀真者无负俗之嫌。道世交兴。三宝复隆矣。
因广玄条制。玄从之(僧传及北史)。
昔成帝幼冲。庾冰辅政。令沙门致敬。何充奏不应敬。
下礼官。承冰旨为駮同异。竟莫能定。及玄镇姑熟。欲
令尽敬。与远书曰。沙门不敬王者。况是所情未了。于
理又是所未喻。一代大事。不可令其体不𠃔近八座
少与循父嘏。同为书生。因朝夕音介。僧有谏曰。循为
国寇。与之交厚。得不疑乎。远曰。我佛法中。情无取舍。
岂不为识者所察。此不足惧。及宋武追讨卢循。设帐
桑尾。左右曰。远公素王庐山。与循交厚。宋武曰。远公
世表之人。必无彼此。乃遣使赍书致敬。并遗钱米。于
是远近。服其明见○桓玄征殷仲堪。军经庐山。要远
出虎溪。远称疾。玄自入山。左右谓玄曰。普仲堪礼远。
愿将军勿敬之。答云何有此理。仲堪本死人耳。及见
远。不觉致敬。玄问远。不敢毁伤。何以剪削。远云。立身
行道。玄称善。玄后以震生之威。致书劝令登仕。远辞
坚志。踰丹石。玄欲沙汰僧尼。教僚属曰。沙门有能伸
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脩整。足以宜寄大化。其有
违此者。悉皆罢遣。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搜简之例。
远与玄书云。佛教陵迟。秽杂日久。每一寻至理。慨愤
盈怀。常恐运出非意。沦湑将及。窃见清澄诸道人教。
实应本心。夫泾以谓分。则清浊殊势。枉以直止。则不
仁自远。此命既行。必二理斯得。然后令饰伪者绝假
通之路。怀真者无负俗之嫌。道世交兴。三宝复隆矣。
因广玄条制。玄从之(僧传及北史)。
昔成帝幼冲。庾冰辅政。令沙门致敬。何充奏不应敬。
下礼官。承冰旨为駮同异。竟莫能定。及玄镇姑熟。欲
令尽敬。与远书曰。沙门不敬王者。况是所情未了。于
理又是所未喻。一代大事。不可令其体不𠃔近八座
三国¶ 第 153b 页 X76-0153.png
书。今以呈君。君可述所不敬意也。此便当行之事。一
二令详尽想。必有以释其所疑耳。远答书曰。夫沙门
者何耶。谓能发朦俗之幽昏。启化表之玄路。方将以
兼忘之道。与天下同往。使希高者挹其遗风。嗽流者
味其馀津。若然虽大业就。观其超步之迹。所悟固巳
弘矣。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
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玄虽苟执先志。耻即外从。而
睹远辞旨。趑趄未决。及玄篡位。即下书曰。佛法宏大。
所不能测。推奉主之情。故兴其敬。今事既在巳。宜体
谦光。诸沙门勿复致礼也。远乃著沙门不敬王者论
五篇。一曰在家奉法。二曰出家。三曰求宗不顺。四曰
体极不兼应。五曰形尽神不灭。其序云。昔咸康中。庾
将军。疑诸沙门抗礼万乘。至元兴中。桓大尉亦同此
议。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
美。徒咸尽所坏。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
俗。亮致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
之否运。深惧大法之将沦。感前事之所忘。故著五篇。
究叙其意。岂渊壑之待晨露。盖是伸其罔极。亦庶后
之君子崇教或详而览焉(五篇文多不录)。
桓玄西奔。晋安帝。自江陵旋于京师。辅国何无忌。劝
远候迎。远称疾。帝遣使劳问。远脩书曰。释慧远。阳月
和暖。御膳顺宜。贫道先婴重疾。年衰益甚。猥蒙慈诏。
曲垂光慰。感惧之深。实百千坏。幸遇庆会。而形不自
运。此情此慨。良无以喻。诏答。阳中感怀。知所患未佳。
二令详尽想。必有以释其所疑耳。远答书曰。夫沙门
者何耶。谓能发朦俗之幽昏。启化表之玄路。方将以
兼忘之道。与天下同往。使希高者挹其遗风。嗽流者
味其馀津。若然虽大业就。观其超步之迹。所悟固巳
弘矣。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
外之人。不应致敬王者。玄虽苟执先志。耻即外从。而
睹远辞旨。趑趄未决。及玄篡位。即下书曰。佛法宏大。
所不能测。推奉主之情。故兴其敬。今事既在巳。宜体
谦光。诸沙门勿复致礼也。远乃著沙门不敬王者论
五篇。一曰在家奉法。二曰出家。三曰求宗不顺。四曰
体极不兼应。五曰形尽神不灭。其序云。昔咸康中。庾
将军。疑诸沙门抗礼万乘。至元兴中。桓大尉亦同此
议。于时朝士名贤。答者甚众。虽言未悟时。并互有其
美。徒咸尽所坏。而理蕴于情。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
俗。亮致之心屈乎人事。悲夫。斯乃交丧之所由。千载
之否运。深惧大法之将沦。感前事之所忘。故著五篇。
究叙其意。岂渊壑之待晨露。盖是伸其罔极。亦庶后
之君子崇教或详而览焉(五篇文多不录)。
桓玄西奔。晋安帝。自江陵旋于京师。辅国何无忌。劝
远候迎。远称疾。帝遣使劳问。远脩书曰。释慧远。阳月
和暖。御膳顺宜。贫道先婴重疾。年衰益甚。猥蒙慈诏。
曲垂光慰。感惧之深。实百千坏。幸遇庆会。而形不自
运。此情此慨。良无以喻。诏答。阳中感怀。知所患未佳。
三国¶ 第 153c 页 X76-0153.png
甚情耿。去月发江陵。在道多诸恶。情迟兼常。本冀经
遇相见。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未痊。邈无复因。增
上叹恨(本传及晋史)。
秦王姚兴。钦其德风。叹其才思。致书信饷。令姚嵩献
以珠像。及龟兹国细缕杂变像。以伸[款-士+止]心○晋名贤
一十八人。从师受道。师谓刘程之宗炳雷次宗等曰。
诸君弃世遗荣。倘有心净土之游。当于无量寿佛。建
斋立誓。同心发愿。期生净土。众令刘遗民著文曰。维
岁在摄提。秋七月二十八日。法师慧远。贞感幽奥。霜
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
集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
敬荐而誓焉。惟斯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既明。则
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
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崄处
之难拔。此其同志诸人。所以夕惕霄勤。仰思悠济者
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
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河津。今幸以不谋。而
佥心西境。叩篇则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寝梦。欣
欢百于子来。于是云图表晖。影牟神造。功由理诣。事
非人运。兹实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可不剋心重
情叠思以凝其虑哉。然其景绩参差。功德不一。虽晨
祈之同。夕归彼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非矣。是以慨
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
游绝域。其有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云峤。忘
遇相见。法师既养素山林。又所患未痊。邈无复因。增
上叹恨(本传及晋史)。
秦王姚兴。钦其德风。叹其才思。致书信饷。令姚嵩献
以珠像。及龟兹国细缕杂变像。以伸[款-士+止]心○晋名贤
一十八人。从师受道。师谓刘程之宗炳雷次宗等曰。
诸君弃世遗荣。倘有心净土之游。当于无量寿佛。建
斋立誓。同心发愿。期生净土。众令刘遗民著文曰。维
岁在摄提。秋七月二十八日。法师慧远。贞感幽奥。霜
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
集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
敬荐而誓焉。惟斯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既明。则
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
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崄处
之难拔。此其同志诸人。所以夕惕霄勤。仰思悠济者
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
幽路咫尺。苟求之无主。则渺茫河津。今幸以不谋。而
佥心西境。叩篇则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寝梦。欣
欢百于子来。于是云图表晖。影牟神造。功由理诣。事
非人运。兹实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可不剋心重
情叠思以凝其虑哉。然其景绩参差。功德不一。虽晨
祈之同。夕归彼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非矣。是以慨
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
游绝域。其有惊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云峤。忘
三国¶ 第 154a 页 X76-0154.png
兼全于幽谷。先进之与后升。勉思汇征之道。然复妙
观天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籍芙蓉于中
流。荫琼柯以永言。飘云衣于八极。汎香风以穷年。体
忘安而弥穆。以超乐以自怡。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
而长辞。诏众灵以继轨。指大息以为期。究斯也岂不
弘哉○谢灵运恃其才高。肮脏傲物。见师肃然心伏。
求入社。师以心杂止之。今东西二池。乃谢公所凿。红
白莲花。以白莲名社也○陶潜居柴桑。与庐山相近。
谓许饮即来入社。师许之。入山。久之攒眉而去。师每
送客。以虎溪为戒。一日渊明陆脩静入山。相送与语。
不觉过溪。相[(厂@?)*页]大笑。迨今人𦘕为庐山三笑图云。远
有弟子慧要。解经律。尤长巧思。时群贤毕萃。山中无
漏刻。乃于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
二时。晷影无差。故发愿文。有籍芙蓉于中流云○又
作木鸢。飞数百步○师以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
集众付属。告别长往。春秋八十三。道俗展七日。浔阳
阮保。于山之西建塔。谢灵运为碑文。铭其遗德。南阳
宗炳。仍立碑于寺门(高僧传)。
师容仪端整。风鉴朗拔。性度弘伟。德行冰霜。宿儒英
达。王公大人。莫不望风屈膝。仰其深致。卜居庐岳三
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善属文章。辞气清雅。席上
吐谈。义精简要。所著论序铭赞诗书。十卷五十馀篇。
见重于世焉。
安帝元兴十三年。赫连勃勃。据夏称大夏。寇长安。掠
观天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籍芙蓉于中
流。荫琼柯以永言。飘云衣于八极。汎香风以穷年。体
忘安而弥穆。以超乐以自怡。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
而长辞。诏众灵以继轨。指大息以为期。究斯也岂不
弘哉○谢灵运恃其才高。肮脏傲物。见师肃然心伏。
求入社。师以心杂止之。今东西二池。乃谢公所凿。红
白莲花。以白莲名社也○陶潜居柴桑。与庐山相近。
谓许饮即来入社。师许之。入山。久之攒眉而去。师每
送客。以虎溪为戒。一日渊明陆脩静入山。相送与语。
不觉过溪。相[(厂@?)*页]大笑。迨今人𦘕为庐山三笑图云。远
有弟子慧要。解经律。尤长巧思。时群贤毕萃。山中无
漏刻。乃于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
二时。晷影无差。故发愿文。有籍芙蓉于中流云○又
作木鸢。飞数百步○师以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六日。
集众付属。告别长往。春秋八十三。道俗展七日。浔阳
阮保。于山之西建塔。谢灵运为碑文。铭其遗德。南阳
宗炳。仍立碑于寺门(高僧传)。
师容仪端整。风鉴朗拔。性度弘伟。德行冰霜。宿儒英
达。王公大人。莫不望风屈膝。仰其深致。卜居庐岳三
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善属文章。辞气清雅。席上
吐谈。义精简要。所著论序铭赞诗书。十卷五十馀篇。
见重于世焉。
安帝元兴十三年。赫连勃勃。据夏称大夏。寇长安。掠
三国¶ 第 154b 页 X76-0154.png
二秦之地。行五刑之虚。言佛者巳是人中之佛。堪受
僧礼。乃𦘕佛像。被于背上。令沙门礼像。即为拜我。后
为天雷震死。葬后复震出尸。题曰无道之字。寻为北
代所吞。可为天下笑焉○勃勃尊高巳德。昧乎圣人
之道。自言勃者佛也。吾为人中之佛。堪受僧礼。胡为
陈圣像于座后。令沙门朝集致拜。凌惧之心。畏爱兼
抱。乙丑之岁。天雷震死。葬后复震出尸。题曰无道之
君。寻为北代所吞。可为天下笑。书云天作孽犹可为。
自作孽不可罚。诚有旨哉(北史)。
释昙霍。步行如风。言人生死。贵贱甚验。持一锡杖。令
人跪曰。此是般若眼。奉之可得道。或藏其杖。乃大哭
数声。闭目须臾起而取之。神异莫侧(景书)。
丙申 魏太祖皇始元年。下诏曰。佛法之兴。其来远
矣。济益之功。冥及在没。神踪遗法。信可依凭。敕有司。
于京城送饰容范。修整寺舍。令信向之徒。有所依止
○诏徵赵郡沙门法果。为僧统(魏书)。
释道生。姓魏。钜鹿人。值竺法汰。改依俗而受业。游长
安。从什公译经。晋恭思皇后褚氏。造青园寺。请主之。
夏月雷震青园佛殿。龙升于天。光影西壁。因改号为
龙光。时人叹曰。龙既巳去。生必行矣。俄而投迹庐山。
初游吴之虎丘山。列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品有
佛性处曰。如我所说。义契佛心否。于是顽石为之点
头。旬日之中。学徒数百(先说阿阐提人。皆得成佛。众未之信。后涅槃大本至京。果
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说符契矣)。宋太祖文帝。深加敬重。设会之日。
僧礼。乃𦘕佛像。被于背上。令沙门礼像。即为拜我。后
为天雷震死。葬后复震出尸。题曰无道之字。寻为北
代所吞。可为天下笑焉○勃勃尊高巳德。昧乎圣人
之道。自言勃者佛也。吾为人中之佛。堪受僧礼。胡为
陈圣像于座后。令沙门朝集致拜。凌惧之心。畏爱兼
抱。乙丑之岁。天雷震死。葬后复震出尸。题曰无道之
君。寻为北代所吞。可为天下笑。书云天作孽犹可为。
自作孽不可罚。诚有旨哉(北史)。
释昙霍。步行如风。言人生死。贵贱甚验。持一锡杖。令
人跪曰。此是般若眼。奉之可得道。或藏其杖。乃大哭
数声。闭目须臾起而取之。神异莫侧(景书)。
丙申 魏太祖皇始元年。下诏曰。佛法之兴。其来远
矣。济益之功。冥及在没。神踪遗法。信可依凭。敕有司。
于京城送饰容范。修整寺舍。令信向之徒。有所依止
○诏徵赵郡沙门法果。为僧统(魏书)。
释道生。姓魏。钜鹿人。值竺法汰。改依俗而受业。游长
安。从什公译经。晋恭思皇后褚氏。造青园寺。请主之。
夏月雷震青园佛殿。龙升于天。光影西壁。因改号为
龙光。时人叹曰。龙既巳去。生必行矣。俄而投迹庐山。
初游吴之虎丘山。列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品有
佛性处曰。如我所说。义契佛心否。于是顽石为之点
头。旬日之中。学徒数百(先说阿阐提人。皆得成佛。众未之信。后涅槃大本至京。果
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说符契矣)。宋太祖文帝。深加敬重。设会之日。
三国¶ 第 154c 页 X76-0154.png
帝亲同众御筵下食。众疑日晚。帝曰始可中耳。生曰。
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取箸便食。一众从之。
莫不叹服。枢机得衷。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于庐山
讲席将毕。麈尾忽坠。端坐正容隐几。如入禅定。道俗
嗟骇焉(本传)。
释道融。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五年闻什公在关。故
往咨禀。什见之。谓姚兴曰。昨融公。复是奇人聪明。释
于兴引见叹重。敕入逍遥园。参正详译。什命融。讲新
法华。自听。乃叹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我而师子国
婆罗门。聪辨多学。为彼国外道之宗。闻什在关大行
佛法。谓其徒曰。宁□使释氏之风。独传震旦。而吾等
正化。不洽东国。遂乘驼负书。来入长安。姚兴见其口
眼便僻。颇亦惑之。婆罗门乃启兴曰。至道无方。各遵
其事。今请与秦僧捔其辨力。随有优者。即传其化。兴
即许焉。众僧相视。莫敢当者。什谓融曰。此外道殊人。
捔言必胜。使无上大道在吾徒而屈。良可悲矣。若使
外道得志。则法轮摧轴。岂可然乎。如吾所睹。在君一
人。融自[(厂@?)*页]才力不减。而外道经书。未尽披读。乃密令
人写外道所读经目。一披即诵。后剋日轮义。兴与公
卿皆会。僧众四远毕集。融与婆罗门。拟相酬抗。锋辨
飞玄。彼所不及。外道自知辞理巳屈。以广读为本。融
乃到其读书并秦地经史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
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
顶礼融足。旬日而去。像运再兴。融之力也。门徒千馀
白日丽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取箸便食。一众从之。
莫不叹服。枢机得衷。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于庐山
讲席将毕。麈尾忽坠。端坐正容隐几。如入禅定。道俗
嗟骇焉(本传)。
释道融。汲郡林虑人。十二出家。五年闻什公在关。故
往咨禀。什见之。谓姚兴曰。昨融公。复是奇人聪明。释
于兴引见叹重。敕入逍遥园。参正详译。什命融。讲新
法华。自听。乃叹曰。佛法之兴。融其人也。我而师子国
婆罗门。聪辨多学。为彼国外道之宗。闻什在关大行
佛法。谓其徒曰。宁□使释氏之风。独传震旦。而吾等
正化。不洽东国。遂乘驼负书。来入长安。姚兴见其口
眼便僻。颇亦惑之。婆罗门乃启兴曰。至道无方。各遵
其事。今请与秦僧捔其辨力。随有优者。即传其化。兴
即许焉。众僧相视。莫敢当者。什谓融曰。此外道殊人。
捔言必胜。使无上大道在吾徒而屈。良可悲矣。若使
外道得志。则法轮摧轴。岂可然乎。如吾所睹。在君一
人。融自[(厂@?)*页]才力不减。而外道经书。未尽披读。乃密令
人写外道所读经目。一披即诵。后剋日轮义。兴与公
卿皆会。僧众四远毕集。融与婆罗门。拟相酬抗。锋辨
飞玄。彼所不及。外道自知辞理巳屈。以广读为本。融
乃到其读书并秦地经史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
君不闻大秦广学。那忽轻尔远来。婆罗门心愧悔伏。
顶礼融足。旬日而去。像运再兴。融之力也。门徒千馀
三国¶ 第 155a 页 X76-0155.png
人。寿七十四。诸经义疏。行于世(僧传)。
释僧睿。魏郡长乐人。十八投僧贤为弟子。后依什公。
精练五门。善入六静。伪司徒公姚嵩。深相礼贵。兴问
嵩。睿公何如。答实邺卫之松柏。召见之。观其才器风
韵洼隆。量含彬蔚。兴大赏悦。即敕给俸恤吏力人舆。
兴后谓嵩曰。乃四海之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于是
美声遐布。近远归德。并参正翻译。辞辨天纵。后跏趺
合掌。向西而逝。春秋六十(同前)。
释僧肇京兆人。少出家。学善方等。并通三藏。什公至
姑臧。自远从之。什入逍遥。乃参详。什公神迁。乃著涅
槃无名论。论成。表上姚兴曰。肇闻。天得一清以。地得
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睿哲钦明。道
与神会。妙契寰中。理无不统。故能游刃万机。弘通终
日。威被苍生。垂文作范。所以域中有四大。王居一焉。
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方等之渊府。渺茫希夷。
绝视听之域。幽致虚玄。非情之所测。肇以人微。猥蒙
国恩。得闲居学肆。在什公门下。十有馀年。虽众经殊
趣。胜致非。然涅槃一义。常以听习为先。但肇才识闇
短。屡蒙诲谕。犹怀漠漠。为竭愚不巳。亦如似有解。然
未经高胜先唱。不敢自决。不幸什公去世。咨参无所。
以为永恨。而陛下圣德不孤。独与什公神契。目击道
存。快其方寸。故能振彼玄风。以启末俗。一日遇蒙答
安成侯嵩问。无为安极。颇涉涅槃之义。今辄作涅槃
无名论。有十演九折。博采众经。托證成谕。以仰述陛
释僧睿。魏郡长乐人。十八投僧贤为弟子。后依什公。
精练五门。善入六静。伪司徒公姚嵩。深相礼贵。兴问
嵩。睿公何如。答实邺卫之松柏。召见之。观其才器风
韵洼隆。量含彬蔚。兴大赏悦。即敕给俸恤吏力人舆。
兴后谓嵩曰。乃四海之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于是
美声遐布。近远归德。并参正翻译。辞辨天纵。后跏趺
合掌。向西而逝。春秋六十(同前)。
释僧肇京兆人。少出家。学善方等。并通三藏。什公至
姑臧。自远从之。什入逍遥。乃参详。什公神迁。乃著涅
槃无名论。论成。表上姚兴曰。肇闻。天得一清以。地得
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睿哲钦明。道
与神会。妙契寰中。理无不统。故能游刃万机。弘通终
日。威被苍生。垂文作范。所以域中有四大。王居一焉。
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方等之渊府。渺茫希夷。
绝视听之域。幽致虚玄。非情之所测。肇以人微。猥蒙
国恩。得闲居学肆。在什公门下。十有馀年。虽众经殊
趣。胜致非。然涅槃一义。常以听习为先。但肇才识闇
短。屡蒙诲谕。犹怀漠漠。为竭愚不巳。亦如似有解。然
未经高胜先唱。不敢自决。不幸什公去世。咨参无所。
以为永恨。而陛下圣德不孤。独与什公神契。目击道
存。快其方寸。故能振彼玄风。以启末俗。一日遇蒙答
安成侯嵩问。无为安极。颇涉涅槃之义。今辄作涅槃
无名论。有十演九折。博采众经。托證成谕。以仰述陛
三国¶ 第 155b 页 X76-0155.png
下无名之致。岂曰关诣神心。穷究远当。聊以拟议玄
门。班谕学徒耳。若少参圣旨。愿敕有记。如其有差。伏
承旨授。兴答旨慇勤。备如赞述。即令缮写。班示诸侄。
其为所重如此。晋义熙十年卒于长安。春秋三十一(僧传)。
罗什法师之弟子。生肇融睿。谓什门四圣。加以昙影。
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恒。道标。谓之十哲。其馀三千馀人。
皆当名匠俊锐也学范。由罗什至关。而奇才逸士毕
集。于是大法勃兴。观其总领庶务有迁[(丰*力)/石]。精义入神。
有僧肇道生。以智禦侮有道融。以辞饰经有僧睿。至
机辨惊群如昙影。抗志不回如道标道恒。尚多有焉。
曷能备举哉。
东西晋合一十五主。共一百五十六年。禅于宋
元熙二年岁庚申六月。刘裕即位。
后汉苍梧太守牟子。锐志佛道。著理惑三十七篇○
其文有问曰。佛道至尊至大。尧舜周孔。曷不修之。六
经不见其辞。子既悦诗书礼乐。奚为复好佛道。彼岂
能踰经传。美圣业哉。牟子曰。书不必孔子之言。药不
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君。子博取众善。以
辅其身。子贡曰。夫子何常之有乎。尧事君畴。舜事务
成。昭旦学吕望。丘学老聃。亦俱不见于六经也。四师
虽圣。比之于佛。犹鸟兽之于麟凤也。而尧舜周孔且
犹与之。况佛之智见。穷诸法原奥。焉舍而不学乎。六
经事义。或有所阙。佛不见记。何足怪疑哉。又问曰。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异俗。岂合
门。班谕学徒耳。若少参圣旨。愿敕有记。如其有差。伏
承旨授。兴答旨慇勤。备如赞述。即令缮写。班示诸侄。
其为所重如此。晋义熙十年卒于长安。春秋三十一(僧传)。
罗什法师之弟子。生肇融睿。谓什门四圣。加以昙影。
慧严。慧观。僧[(丰*力)/石]。道恒。道标。谓之十哲。其馀三千馀人。
皆当名匠俊锐也学范。由罗什至关。而奇才逸士毕
集。于是大法勃兴。观其总领庶务有迁[(丰*力)/石]。精义入神。
有僧肇道生。以智禦侮有道融。以辞饰经有僧睿。至
机辨惊群如昙影。抗志不回如道标道恒。尚多有焉。
曷能备举哉。
东西晋合一十五主。共一百五十六年。禅于宋
元熙二年岁庚申六月。刘裕即位。
后汉苍梧太守牟子。锐志佛道。著理惑三十七篇○
其文有问曰。佛道至尊至大。尧舜周孔。曷不修之。六
经不见其辞。子既悦诗书礼乐。奚为复好佛道。彼岂
能踰经传。美圣业哉。牟子曰。书不必孔子之言。药不
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君。子博取众善。以
辅其身。子贡曰。夫子何常之有乎。尧事君畴。舜事务
成。昭旦学吕望。丘学老聃。亦俱不见于六经也。四师
虽圣。比之于佛。犹鸟兽之于麟凤也。而尧舜周孔且
犹与之。况佛之智见。穷诸法原奥。焉舍而不学乎。六
经事义。或有所阙。佛不见记。何足怪疑哉。又问曰。身
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异俗。岂合
三国¶ 第 155c 页 X76-0155.png
圣人孝子之道也。子曰。昔齐人。乘舡渡江。其父堕水。
其子攘臂捽头颠倒。使水从口出。而父得苏。夫捽头
颠倒。不孝莫大。然以全父之身。若拱手修孝子之常。
父命绝于水矣。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所谓时
宜施也。而泰伯断发文身。孔子称之至德。未尝毁之
也。由是而观。苟有大德。不拘于小。沙门捐家财。弃妻
子。不听音视色。可谓让之至矣。何违圣语。不合孝乎。
豫让吞炭漆身。聂政皮面自刑。伯姬蹈火高行截容。
君子为勇而死义。不闻讥其自毁没也。沙门除发进
德。比之四人。不巳远乎。又问曰。不孝莫大无后。沙门
弃妻子。捐财货。何违孝之行也。子曰。长左者必短右。
大前者必狭后。妻子财物。世之馀也。清躬无为。道之
妙也。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又曰诵诗书。
修礼节。乡人传业。名誉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淡者
所不恤。故巢由栖涧水。夷齐饿首阳。孔子称其贤曰。
求仁而得仁也。不闻讥其无后无货也。沙门修道德。
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贷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
与为奇哉。又问曰。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
变夏。吾子学周孔之道。舍而学夷狄之术。不巳惑乎。
曰子但见礼制之华。而暗道德之实。窥炬之明。而未
视天庭之日也。孟轲之所疾。专一耳。昔孔子欲居九
夷。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禹出西羌而圣哲。由余产
狄而霸秦。况传曰。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
此观之。汉地未必为天下中也。佛经以十方界统。皆
其子攘臂捽头颠倒。使水从口出。而父得苏。夫捽头
颠倒。不孝莫大。然以全父之身。若拱手修孝子之常。
父命绝于水矣。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所谓时
宜施也。而泰伯断发文身。孔子称之至德。未尝毁之
也。由是而观。苟有大德。不拘于小。沙门捐家财。弃妻
子。不听音视色。可谓让之至矣。何违圣语。不合孝乎。
豫让吞炭漆身。聂政皮面自刑。伯姬蹈火高行截容。
君子为勇而死义。不闻讥其自毁没也。沙门除发进
德。比之四人。不巳远乎。又问曰。不孝莫大无后。沙门
弃妻子。捐财货。何违孝之行也。子曰。长左者必短右。
大前者必狭后。妻子财物。世之馀也。清躬无为。道之
妙也。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又曰诵诗书。
修礼节。乡人传业。名誉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淡者
所不恤。故巢由栖涧水。夷齐饿首阳。孔子称其贤曰。
求仁而得仁也。不闻讥其无后无货也。沙门修道德。
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贷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
与为奇哉。又问曰。孟子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
变夏。吾子学周孔之道。舍而学夷狄之术。不巳惑乎。
曰子但见礼制之华。而暗道德之实。窥炬之明。而未
视天庭之日也。孟轲之所疾。专一耳。昔孔子欲居九
夷。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禹出西羌而圣哲。由余产
狄而霸秦。况传曰。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
此观之。汉地未必为天下中也。佛经以十方界统。皆
三国¶ 第 156a 页 X76-0156.png
属佛之化。而其法乃万法之源。是以吾复尊而学之。
何为当舍周孔之道。金玉不相伤。隋壁不相妨。谓人
为惑。特自惑乎。问曰。佛道无为淡泊。世人多讥毁之。
其说廓落难用。虚无难信何也。曰未味不合于众口。
大音不比于众耳。作咸池严箫韶。莫之和也。张郑卫
之弦歌时之音。必期而抚手也。韩非以管窥之见。而
谤尧舜。接舆以毛𨤲之分。而刺仲尼。皆耽小而忽大
者也。夫闻清商而谓之角。非弹弦之过也。听者不聪
矣。见和璧而名之石。非璧之贱也。视者之不明矣。大
道无为。非俗所见。不为誉者贵。不为毁者贱也(馀文见弘
明集)。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二
何为当舍周孔之道。金玉不相伤。隋壁不相妨。谓人
为惑。特自惑乎。问曰。佛道无为淡泊。世人多讥毁之。
其说廓落难用。虚无难信何也。曰未味不合于众口。
大音不比于众耳。作咸池严箫韶。莫之和也。张郑卫
之弦歌时之音。必期而抚手也。韩非以管窥之见。而
谤尧舜。接舆以毛𨤲之分。而刺仲尼。皆耽小而忽大
者也。夫闻清商而谓之角。非弹弦之过也。听者不聪
矣。见和璧而名之石。非璧之贱也。视者之不明矣。大
道无为。非俗所见。不为誉者贵。不为毁者贱也(馀文见弘
明集)。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