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北峰印法师法嗣¶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39a 页



* 续佛祖统纪诸师列传之一

* 法照法师
* 文杲法师
* 智觉法师
* 永清法师
* 子仪法师
* 允泽法师
* 元凯法师
* 性澄法师
* 蒙润法师
* 弘济法师
* 本无法师
* 允若法师
* 善继法师
* 续佛祖统纪诸师列传之二

* 必才法师
* 普曜法师
* 正寿法师
* 子实法师
* 大佑法师
* 慧日法师
* 子思法师
* 普容法师
* 祖祢法师
* 弘道法师
* 友奎法师
* 如𤣱法师
* 自朋法师
* 大山法师
* 良玉法师
* 元领法师
* 绍宗法师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39b 页 X75-0739.png
续佛祖统纪卷之一


* 北峰印法师法嗣

** 法师法照

字晦岩。台州黄岩大墺人。俗姓童氏。族聚
四百馀年。父冕。事佛崇善里苾童佛。生九子。师居其
次。母陈氏。梦日[雨/贝]褰裳得之妊。十二月乃娩。气貌奇
伟。耳垂肩。眼瞱瞱如电。方入小学。根器巳不凡。读儒
书多颖悟。年十三继父志。愿为僧。礼圣水宣公出家。
一夕归自外寺。僧望两炬晶荧近接之。乃目光也。月
溪晖公言于多福堪首座曰。此子异。必振吾宗。堪为
薙落。自后肄业东掖。精进教乘。三𨵃大藏。出游诸方。
先往北禅谒北峰印法师。次参蒋山琰淅翁。北峰住
下竺。招师归。讲论授受冷然有得。北峰顺寂。振锡东
还。钱丞相作高僧堂以延之。年三十三出住阳淡。改
住天台大慈。迁圣水。史卫王举住云间延庆。继迁凤
山褒亲。丞相史永公举住四明。延庆.海顺二师自日
本来听讲。请所撰读教记。绘师像归国。高丽崔丞相
亦致书问佛法大旨。乞九祖图。且遗师缥瓷钵及金
砚匣香药。育王虚席。郡请兼住辞。曰。自梁隋巳降。达
磨智者各有宗承。举痴绝冲。自代[阃-木+(夭-(乂-(必-心)))]师夺寺园为酒
库。师即排包而遁道。出东掖。两山学徒欢迎于境上。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39c 页 X75-0739.png
宏斋包公屈致智者真觉。重祖庭也。理宗闻师名。敕
住下天竺。寻迁上竺。补右街鉴义。特赐佛光法师。进
录左街。赐金襕袈裟。召见倚桂阁。对御称旨。时集庆
寺成。有旨命开山。力辞。举白莲观主南峰诚法师以
代。明年诚圆寂。特旨转左右街都僧录。令兼住。不许
辞免。御书晦岩二大字赐之。师曰。开无碍讲。凡禅教
律三宗学徒云集。闻者多所解悟。召见延相殿讲华
严经。又大书灵山堂以赐。遣侄武经即童炎奉震翰
归里。东宫成引见后右殿讲般若经。再赐紫金襕衣。
斋于明华殿。力奏还山。度宗即位。敕再住上天竺。前
后阅二十四年。平章贾魏公为造塔于寺之东冈。奏
请额天岩塔院。赐田三顷以助香灯。是年秋示疾。移
归塔院。郤药屏医。作文自祭。中秋之夕书偈云。仙寿
八十。我多九年。虚空掇转。大用现前。掷笔端坐而逝。
享年八十又九。僧腊七十四。生于淳熙乙巳七月二
十八日。终于咸淳八月十五日。大弟子妙声.继席及
时举等四十馀人。手度一百馀人。奉全身窆。以衣发
窆金地天岩墓。导初志也。次年赐谥普通法师。塔曰
慈应。师以学问之渊博。识见之峻拔。机锋之敏捷。度
量之廓容。禅律无不贯通。等视幻世。不物于物。人莫
得以涯涘窥。宜德表丛林。名薄海外。上而冕旒简知。
下而名公钜卿。皆愿与交。衡台之道至师尤盛。有读
教记二十卷行世。其馀法语遗文具见别集。法师行
果号南涧。住天竺灵鹫。与汤文清公汉为莫逆交。有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0a 页 X75-0740.png
唱和诗文。又乞桧于吴中学士云。昨荷许颁蟠桧。足
仞慨特。然非托世契。不敢致此请。倘蒙践言。遴选二
株高大相称者即授以的。俾群目耸观。飞来增胜。亦
不孤珍赐也(云云)。无文灿禅师祭之以文曰。我昔游
长安。见公飞来峰下。挟病负贪辙烦车。殆公授之馆。
饷之泉石。纳之图𦘕中。倏而来。忽而逝。公不以久数
而厌且殆也。绿[竺-二+哀]青箬西还大江之南。今七十年矣。
量如泰山之纳云。气如春风之著物。公风度仪轨耽
耽心目间也。去年秋。伯氏还京师。公以书来。感慨激
越。与昔者往来书词大异。既读而疑曰。老子将厌人
间世乎。何其言之诀也。不几何时。前之疑者遂信然
矣。乌乎。悲夫口不必讲而心法合于契经。众不必多
而光𦦨厌于灵竺。货不必殖而挥斥富于猗顿。天地
大矣。如此人品百年能几见哉。尚记昔者侍坐时。升
降进退。眼中无凡子。韵如叔凯。清如小山。雅如贯卿。
和如养直。颙颙印印。应接不暇。今三子者巳不可作。
小山深入台云。灿也眩甚。亦将槁死江南泽中。今北
道主人亦不复见矣。遥想北山之下。疏通岩户自若
也。玲珑台观自若也。鲜明松桂自若也。一世人物能
复如昔之盛乎。敛不知以何日。葬不知以何时。塔不
知以何地。长安故人既不我告。天地阔远。欲问无所
也。我哀无声。我言无文。山中猿鹤。间应断魂。

* 总庵心法师法嗣

** 法师文杲

字如晦。姓喻盛氏。其先开封人。生秀之华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0b 页 X75-0740.png
亭。自号古镜。以母初妊尝惊窹大圆镜也。早失恃怙。
庆宁寺僧师训谓出家可以报德。师从之。十八受具
戒。性醇。谨一郁多罗未尝去体。时台宗推总庵心公.
坦庵英公。师游其间尽究宗旨。一夕梦韦天神执双
箭处层阁。师欲升未能。忽垣庵从旁招之。平跻𨆈视。
皆大教古轴。若干亲题抄者。早起识于庆宁之壁垣。
庵住天竺灵山。请为第一座。坦庵闻其提唱。叹曰。吾
钵囊有所付矣。从容次言及执箭事。垣庵曰。子神交
贤圣。晚迭住上下两竺。此其兆乎。嘉定戊辰住青镇
广福塔寺。有盗数十。携凶具夜至。师略无怖意。空所
蓄与之。尝谓学不悟则不能洞彻佛意。行不密则不
能优入圣域。是故诸三昧期或七七昼夜。岁率为常。
间举似总庵之偈曰。一队痴汉患颠。四七昼夜不眠。
费尽娘生气力。分明掘地讨天。又迁吴王之时。思荐
福云间之延庆。凤山之褒亲。惟广福前后三至焉。壬
辰秋诏主天竺灵山。端平三年中使赍御奁。赐无量
寿佛像。建阁严奉。奎章大书其扁。昭回云汉。嘉熙巳
亥上竺虚席。京兆端明赵公与权奏。无以易文杲。诏
曰可。明年意若有不豫。抗章请退。先是信人罗氏创
宝华院。拟师开山。至是适副其愿。上竺挽请益力。师
乃还。天旱。大士出明庆寺。六月晦。师入奏谢。丙寅皇
帝诣寺请祷。师启白辞意恳切。上契震哀。驾回而雨。
即班左街僧录。主管教门公事之旨。及佛慧法师之
号。未几诏主灵山。听学者日不下数千指。岁饥。云水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0c 页 X75-0740.png
之众无归。独灵山不户。其入腹皆果然。建僧堂以赡
众。广忏室以熏修。增置畎亩靡费不举。尝述住持十
箴。自儆不逮。务诚实以成智行。依定慧以导律仪。弘
道德以接方来。崇梵福以裨国祚。量才能以为翊辅。
合礼义以识安危。用悉檀以应众机。俭一巳以兴百
废。明因果以护常住。立法度以振纪纲。缺一于斯。虚
名何益。端明平斋洪公咨夔。见而题曰。此古镜磨镜
法也。久后光明透彻。似无待磨。诸禅莫被老行者热
瞒道不须拂拭。时北涧简师亦有赞辞。又以四无自
厉。谓然无尽灯。续无声漏。坐无生境。观无量寿也。柏
庭月公以四偈发明其趣。尝疏严观诸师异同。会归
于一。以启学者。淳祐二年六服乙亥示寂于灵山。正
𥨊先一日。力疾草奏。手书诀朝贤。或以药进。正色曰。
世间相常住。汝知之。手书偈。掷笔而逝。奉全身塔于
月桂峰之右。谥其塔曰圆照。坐夏五十九。享年七十
六。得度者几二百人。得法者东掖.妙湛.延庆.如益.广
福.如皎.兴福.怀总.先福.怀德.永宁.道彬.永福.德斌.慈
感.普慧等十馀人。

* 啸岩虎法师法嗣

** 法师智觉

号顽空。东嘉项氏簪缨之族。蚤惠就家塾。
进倍群稚。十三舍家。礼郡之越兴寺从定得度。甫具
戒即白定曰。誓学台乘。遍依诸老。隙地净几金玉寸
阴决志大猷不弄笔墨。凉霄雨夕朗诵祖诰曰。吾以
此代声律。忽感而曰。卿先哲广智.法智适也。在则人。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1a 页 X75-0741.png
亡则书。敢不勉诸。归取二智遗书。沉潜反覆。砉然解
会。回视群言如破竹矣。往见啸岩于东掖山。岩巳默
识之。从容詶诘。尺囲钥合。即俾冠冕多士。久之徜徉
二竺间。柏庭.古云二主翁礼敬优异。先后命分其席
庭。罗致尤勤。形诸偈语。绍定巳丑春有旨。以禳禬事
宣上竺主僧赴南水门引见。庭方在假。师居座元。得
旨代入峻事。王音褒嘉。赐赉甚渥。庭目疾久。拟告老。
表师自代。牢让乃巳。出世明之。超杲滨海。凋瘵处旋。
徙室严。京尹节齐.赵大资以大雄招。仅及。暮有旨住
圆觉。学子绳绳雷动蛰奋。各随根器。及玄键阖开。虽
老同门叵测。首辟大义堂。隽徒质疑问难其中。滞于
言则引之以意味。胶于玄则示之以正直。方将索之
于意味径直中。则舌端河汉涛澜起伏。不使滞一隅
矣。四处应缘一香未拈。有间焉则曰涅槃堂里看。众
莫涯其意。当示寂日。始挝鼓会众。一瓣为啸岩。偿初
心也。书偈曰。六十一年。弄巧成拙。末后翻身。虚空迸
裂。掷笔而逝。僧腊四十七。龛留四日。阇维顶骨牙齿
俨然于烬馀。塔藏归云之东。师倾然而癯。颖迈超豁。
筌[(ㄇ@(企-止))/弟]名句。橐籥深徵。当讲说时部帙皆屏去。惟趺坐
默然。及临筳捉麈则庭瓴决堤未足为驶。每言三千
中道之谈。乃性德圆具之旨。虽胚胎妙经中。由智者
发其秘。法智宏阐深切著明。净觉封执而失诸驯致。
厥后谬谓三千尅体则当俗谛。其毫𨤲千里之谓欤。
早年假道禅关入太白无际之室。与诸老相抑扬。故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1b 页 X75-0741.png
见于讲贯者。脱洒圆活与执袋上语者大辽邈矣。一
日讲至迦叶闻琴起舞。须弥涌没低昂。海水腾波处。
纵学流之说随攻破之。俟其语穷意尽。忽指露柱曰。
请为诸人说。或谓师曰。盍著述乎。师曰吾不欲屋下
架屋。因晓之曰。夫言所以达意。得意忘言。言忘则意
亦忘。名相何有哉。龙猛建宗。达磨别传。同工而异曲。
安晚郑丞相问曰。一人发真归元。十方世界悉皆消
殒。顽空消殒也无。师曰向甚处见顽空。又曰。好个佛
堂未有佛在。师曰何处不称尊。存耕赵开府为奏赐
真悟大师之号。馀公卿以内典问者。随机启迪。皆充
然有得焉。一衲修然终老孝敬。方母病革呻吟。师为
焚香哀忏即安。然而终子夜必盥漱诵经。资亲于冥。
寒暑造次不爽。把弟随缘不问荣陋。倾钵胜新建置。
辍施利。周贫急。所至皆然。此时馀事耳。

* 桐洲坦法师法嗣

** 法师永清

字夷仲。号古源。嘉兴海盐人徐氏。生嘉定
乙亥十一月二十四日。在襁褓能称佛号。其母惊异。
年十二依邑之广程万寿寺义公习法华。甫三月背
诵如流。二十薙发受具戒。晨夜礼佛。闻华亭延庆桐
洲法师学行高世。白义往从之。五年得其道。复见佛
光于上竺。佛光伟视之。遂以为领袖。淳祐辛亥出世
常熟报慈。越十年百废具举。丘公岳.常公懋.即公用
雷皆因是知之。有舍田伍顷为立观堂者。邑令尹俾
文士为之记。辛酉迁杭之兴福新像。设作猊轩。讲贯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1c 页 X75-0741.png
无虚日。暇则与同志补涅槃经。未入科者学徒赖之。
增置田土以给饘粥。声誉彻闻。壬戌召入内道场忏
祷有验。赐号祥应法师加紫服。甲子冬召至福宁殿
讲法华称旨。内翰林公希逸赞其绘像云。得佛心。传
佛口。福宁殿上师子吼。盖纪实也。甲戌归旧隐。自时
厥后世故相仍尝遭剽掠。敕牒伽黎。得之水滨。为灵
山都讲。岁馀副参杨公镇疆。起住南竺演福。尝与林
公论一心三观。林曰。欲知智者空中假。即是南华周
遍咸。师以为南华虚无之说岂同三观真实名义者
哉。要不可以文字语嘿会。林以偈谢曰。谁能会得渠
三昧。便是宗家老大虫。乃作兴其寺。瓶立宏规。象龙
云会。大昌教海。自是而始。寺右有肇法师讲经处。名
曰白莲华遗迹。犹存寺左。有僧史宁僧统塔。越在草
莽。迁于肇之东。建堂三间。每月八日集同袍四十八
人效庐山社修念佛三昧。一日语众曰。辨才在上竺
年七十遂退归龙井。吾年今巳及不可复留。亦退归
白莲华。天竺.南湖争致之。辞不复往。偶行山后卓锡
得泉。觱沸甘美辟以为池。名曰祥应。示不忘本也。师
姿状瑰秀襟期洒落。所至多有建立。日诵法华虽老
不懈。亦有言句传诸其人。自更忧患。一味退敛。作贫
老歌以见志。布衣蔬食随化委顺而巳。随建四七昼
夜法华期忏。仅再举。示疾而终。辛卯正月十日也。寿
七十七。腊五十七。茶毗齿不坏。舍利灿然。二月四日
藏骨肇宁之西。中顺大夫牟[岳-狺+韨]为作塔上之。铭有曰。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2a 页 X75-0742.png
昔田命其子曰。我死必葬西门豹边。其履行与吾等。而
王伯鸾宜相近今古。源塔近肇宁。得非志行之同者欤。

* 冶堂模法师法嗣

** 法师子仪

凤山其号也。会稽上虞人。其父陈□。在宋
知县温之乐清。为元兵所执。不屈而死。师在襁褓。其
母怀抱归里。家益窭。十岁依郡之大善寺德公。㖟以
梵书。一览即嘿诵。又五年祝发禀戒。寻从冶堂于华
泾报本。习智者教。治堂迁台之国清。又侍焉。悉究其
学。继游钱唐。谒云梦泽公于演福。俾纲维其众。由是
声誉骤起。尝手写法华经三帙。其一以墨。二用黄金。
三则出指血也。出世馀姚之积庆。辨香卒归冶堂。至
大初观光上国。高丽沈王.璋王秉意教门倾心内典。
问法师授据经论。谈辨云兴。引见武宗。皇帝降玺书
复台之瀑布。既领寺事。广兴土木。更瓶殿宇及佛菩
萨天神之像。明年朝京赐金纳失失伽黎。加佛智强
范海月宝净妙慧大师号。特命讲经三藏试鸿胪卿
以冠其首。继奉青宫令旨。撰金刚胆巴上师行业传。
书成经进。同高僧传入藏。赐赉优渥。荐沐纶音。升住
杭之天竺灵山。师极力振兴。犯律轨者摈斥焉。持行
业者与进焉。人多严惮之。四方学子栖止轮下。师皆
待以殊礼。尝曰初学难同老成(云云)。累职充讲。乃分
内事。初学之士离父师。弃乡井。非负道念奚能至是。
吾等据宗师之位。不以礼貌汲引。使其望涯而退。宁
不为断佛种人。延祐中沈王游江淅。集诸山硕德于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2b 页 X75-0742.png
郡之明庆律寺。启如意轮忏期。竣事设伊蒲馔。有司
供张。推王中居高座厕。诸山下席。法师昌言于前曰。
今日齐事谁为之。审斯礼。甚非王者待教门之意。即
令撤下其座。王欣然服从。即延诸山上席。闻者莫不
韪之。寻归越城。购别业。奉母氏食息其中。夷险不贬
其志。至治初英宗皇帝践祚。入觐被旨再住下天竺。
名香驲骑络绎于道。锡予无虚日。明年复趋上京。寓
庆寿寺之西堂。名公钜卿从师论道。户外车马常满
鄈丘。李公仲宾.吴兴子昂赵公.渔阳鲜于伯机.东阳
柳公道传皆与师交。诗文酬唱累满卷轴。师以母老。
钦省侍丞欲还里。至下邳。忽得微疾。[(厂@((既-旡)-日+口))*页]谓左右曰。吾
平昔讲贯。鲜事利养。虽处住持。然皆废弛之馀。力莫
能兴。思仰圣上鸿福。少展未景。今既若此。时缘可知。
而等能以白金奉吾母。死无所憾。言毕书偈遂卒于
舟中。是岁丙寅十一月十日也。其徒奉遗骨归葬受
经之石奇山。世寿僧八五十。腊四十三。所著有读教
私记。其诗文曰天游集。前奎章学士蜀郡虞公为之
序。师神观雄迈。音吐如钟。英风刚气。震动山岳。自国
家崇尚教乘。海内宗匠莫不奋跃所长以趋至化。故
世道益理教法益振。师出入禁闼二十年。际遇三朝。
圣君贤相能以吾佛妙说弥缝昌运扶树教基。使东
南弘天台之学者金舂玉应。为世所重。殆非偶然者矣。

* 剡源先师法嗣

** 法师允泽

字立翁。自号云梦。越之剡溪人。俗姓求氏。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2c 页 X75-0742.png
师生时。伯父梦神人东下。舆服导从非常。明日瑞彩
充帏。异香满室乃娩。在褓襁。神气冲裕。龆龀类成人。
不茹世味。十四出家于报恩寺。投剡源妙悟法师得
度。明年禀具。习法华.楞严.楞伽诸经。悉通大义。妙悟
时主淅东西名刹。从学者常数百人。师侍巾瓶尽得
其道。一心三观之旨洞然无疑。年二十九出住崇寿。
如新发硎。上慢退席。继迁广福。起废归侵。刻石犹在。
复升延庆。讲席大启。楼殿𣇄新。粥鱼齐鼓岁入有加。
孤山以玄门废。师起而寺复。开山之席乃成远袭。国
清以禅宗革。师出而论定。雨华之尘乃授同门。基故
宫以创兴源。而规画之。而阐扬之。相形势以恢演福。
而指授之。而振起之。下至姚园五百罗汉寺日崇且
辟而纲维之。余山建报恩为退处之地。龙井创安养
为十方学子之归。剡之报恩则又追崇其师之乡也。
一皆崇以栋宇。入以土田。慈恩之报意亦勤矣。师凡
再诣阙庭。世祖神功文武皇帝召见。问佛法大旨。赐
齐香殿。授以红金襕大衣。锡佛慧玄辨之号。玺书屡
降。光被诸方。便教之冠于禅者。实师之功也。翰林伯
淳张公苾为权实之教魁。圆顿之宗硕者。殆非虚语。
大德丁酉七月十六日留偈示寂于南竺演福。越八
日门人奉遗骨塔于龙井之安养。春秋六十有七。僧
夏五十有三。得法弟子志安.元净.性澄.净真.宗渠等
四十馀人。师历名刹七复道场。二被玺书。三其道德
之隥重。考燄之辉赫。一时玉公大臣交致问法。宗工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3a 页 X75-0743.png
磌士北面服膺者亦有所自矣夫。

* 东屏吾法师法嗣(佛光下)

** 法师元凯

号南叟。以南天竺演福第一座出世青镇
广福。初寺西向而纡。议开正路以易之。三十年弗克
底成。延祐三年南叟既至。以弘教为急务。故人从之
者日益众。乃架桥芙蓉浦曰翠波。疏榛秽直至。车溪
墓道。作门揭其扁曰。车溪祖关。又搆亭曰景远。所以
尊祖也。始开正路得大坦平。所以继志也。宋大参陈
公简齐奉祠于寺。与大儒叶天经.诗僧大圆叟洪智
讲道赋诗。作三老亭于浦上。既久废。南叟亦即其基
作亭以复其旧。所以敬贤也。翰林待制周仁荣寺记
云。南叟之行学事业迥异于众。宜所建立。克辉前哲。
故喜道之以为记。

* 云梦泽法师法嗣

** 法师性澄

因字以为号曰湛堂。家本越之会稽。故又
以越溪为别号。父孙君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
既觉。初日正照其榻。师遂以生。幼有异质。四岁戏拈
笔为佛像。授以经书即能成诵。若宿习然。至元丙子
出家。投佛果寺石门殊律师。明年祝发受具戒。持法
华经以为日课。石门谓。三世佛法。戒为根本。而通其
遮性双单制听止作之义。岁乙酉始依佛鉴铦法师
为天台之学。闻𣇄山讲席之盛。更往依焉。寻归侍石
门。时弘公道夫.静公仁叟适相密迩。二公皆宗门巨
擘。朝夕咨扣得益为多。逮石门示寂。乃谒云梦泽公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3b 页 X75-0743.png
于南天竺。一见深加器重。历居要职。天台国清寺实
智者大师行道之所。或据而有之。且易教为禅。师不
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建置之颠末。白于宣政院。平复
其旧。以秘密教不传于东土。因禀戒于胆巴上师。既
入其室而受觉海圆明之号。又从哈尊上师传修习
法门而究其宗旨。元贞乙未入觐于上京。赐食禁中。
复以国清为言。宣政院为奏请降玺书加护。命弘公
主之。辨正宗绪扶植教基。使来者有依庇焉。师欲东
游勾丽求天台遗书。先上书其国之嗣王。而彼国答
以无有遂止。再诣上京。陛辞而归。大德丁酉出世东
天竺之兴源。丁未吴越大旱。师为说法禳祷。好事之
家多为感动。指所有以活。其不能自食者死。无以敛。
则为掩其遗骸。仍作大会普度之。至大戊申迁住南
天竺之演福。郡长官剡上其道行及济人利物之功
于行宣政院者。转闻于朝。降玺书加护焉。至治壬戌
驿召至京师。入对明仁殿。被旨于青塔寺校正经律
论三藏。有司供张。岁时锡予为礼殊厚。驾幸文殊阁
引见问劳。赐食正旦。及天寿节再朝于大明殿。赐以
无量寿经。挍正事毕。特赐金襕袈裟加以御用衣段
巳给驿劵。将南还。俄有旨。即白塔寺建水陆大会。亟
相东平忠献王留升座说法。众感悦服事。闻宠赉尤
渥。仍降玺书加护。追号佛海大法师。一时文学侍从
之臣皆赋诗以美之。泰定甲子选住上天竺。越至顺
辛未七年矣。是岁六月朔。挝鼓告众曰。吾三住名山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3c 页 X75-0743.png
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
犹或可攀。即说偈。以辨才归龙井自喻。众固留不可。
竟拂衣归南竺云外齐。岁馀东还佛果以终老焉。师
所至学徒坌集。诸方宿衲素有时名者争趋其座下。
诲迪奖励未尝少怠。台乘四书大小部讲彻则复始。
雄谈博辨风驶涛涌。有疑而未决者折以数语。莫不
冷然意解。晚年荐志净业。晨昏系念虽病不废。曾屏
绝左右修一心不乱观门七昼夜。屡感瑞应。至于统
领庶务。细靡密未始惮烦。规制庳陋则增广琐之。居
处弊坏则缮完之。资用俭薄则经度之。不以其涉于
有为而忽之也。佛果久废。师归休其中。慨念石门付
嘱之重。罄巳橐一新之。一日众以月旦问讯如常。时
师遽迎之曰。老僧向非退闲。十二年几在半途。今日
则有。明日则无。光阴其可把。既乎烦大众点指行李。
用表无常。众为念佛。师曰。止止。佛须自念。明日却劳
送别。黎明众集。端坐书偈而逝。至正壬子八月二日
也。春秋七十有八。夏六十四。奉全身窆于清泰院。先
是师在上竺创流香塔院以奉开山臻法师.洎如法
师。而肖巳像于其左。至是分爪发建塔其中。及南竺
明静塔院。以为后人展敬之地。所著有金刚经集注.
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仁王经如意论。咒经科并行
于世。嗣其法者弘济.本无.允若.大安.善继等若干人。

* 古源清法师法嗣

** 法师蒙润

号玉冈。海盐顾氏。父敏。隐君子也。母强氏。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4a 页 X75-0744.png
祥应法师清公之甥女。师方娠。母感异梦。年十四弃
家依清公于白莲花。尝礼护伽蓝神。土偶辄仆若荅
拜然。左右皆惊。授以经书应口成诵。命礼院僧一祥
为师。祝发进具。从古源受天台家金錍.十不二门诸
书。即能了其大义。会古源归寂。又从竹堂传公以卒
其业。因苦学婴奇疾。修请观音忏七七日。既获灵应。
疾愈而心倍明利。勤说勤行。自集庆维那分座于演
福。湛堂澄公来莅教席。号为极盛。师升居第一座。凡
所阐扬。辞畅旨显。老成宿学咸敬服焉。出世于海盐
德藏。长夏讲法华经。听者日千馀人。屠沽有为之易
业者。瑞应不可胜纪。迁主演福。宗风益振。居六年退
归白莲花修念佛三昧。依之者益众。日于肇公讲堂
为说止观。间语其徒曰。吾祖智者所谓风烟山水外
足忘忧。妙慧深禅内充愉乐者。其在兹乎。自是誓不
出山。行宣政院强起之主下竺灵山。时寺新燬惟普
贤殿岿存。因慨然曰。吾兹寺成于慈云。一殿尚存则
祖师愿力有在。乃首加葺治。次第构诸堂舍。然不以
经度程督之劳癈教。事书夜讲演无倦色。率同志修
法华三昧。感普贤放光现瑞。居三年以涉世将迎幸
其素志。复归白莲老焉。至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示寂。呼子实.法明策示止观安之法。且告之曰。吾生
缘殆尽。兹惟其时。骤苾佛号数考。泊然而逝。世寿六
十八。僧腊五十四。明年正月三日茶毗。得舍利于遗
烬中。始师无恙时。有请预为造塔者。以偈谢之曰。死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4b 页 X75-0744.png
后茶毗一幻身。尽收白骨煅为尘。何须石塔标名字。
毕竟当初无此人。其人遂不敢复请。至是门人建塔
于风篁岭下白莲华院之六唯亭。奉舍利藏焉。所着
有四教仪集注行于世。师神资颖秀出于天赋。道力
纯固。观慧虚融。志在他有所即应利。尝求古源塔铭
于凌阳牟公。问以三观之义。其答如响。公击节不巳。
以为闻所未闻。每与儒士折衷儒释所谈理性之异
同。无不叹其言简而理尽。及于徇缘御物一本于诚。
所至道俗向慕。或舍所居或创寺宇以延致之。在嘉
禾则有演寿.吉祥.慧光。在杭则有寿圣.瑞光忏院等。
至于自行之精进。修常坐三昧以九十日为期者七。
法华.光明.大悲.净土诸忏法不计期数。而潜德密行
證语所及。有未易浅窥者。此特其应迹而巳。天目中
峰国师尝致书曰。法师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
谓古佛复出。信矣。

* 佛海澄法师法嗣

** 法师弘济

字同丹。别号天岸。绍兴馀姚姚氏。蚤孤投
从父舜田满禅师出家。其祖继公授以妙经。应口能
闇诵。十六薙染。二十进戒。持四分律。忽自奋曰。律可
学。教不可学乎。遂往四明延庆。从半山全公习衡台
止观之书。尝修法华.金光明.净土期忏。在观定中都
智者国师授以犀角如意。自是讲贯了无留碍。时大
山恢公主松江延庆。佛海澄公董杭之演福。学徒川
委。并延师居第一座。高昌总统般若室利公。学通华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4c 页 X75-0744.png
梵出入经论。以本国言与法师译小止观。文釆粲发。
公深敬服。泰定初开法圆觉。倡佛海之道自师始。两
浙学人奔凑。师罄大小部帙。昼夜弘演多所启发。明
年盐官洲崩。行省亟相脱驩公忧之。祷于上竺广兴
法事。命法师亲履其地。仍令有司修水陆大会七日
夕。法师咒以沙水。足迹所按土皆凝然。至今居民不
化鱼𩻪者。盖师愿力有在也。天历改元升住大集庆。
岁饥喟然叹曰。吾教虽以食为外命。其如四众何。即
退处别室。吴人以疏币来聘师。诱掖来学留姑苏者
六夏。至元再纪之五年。郡以圆通久废。屈师主之。则
曰。先德弘化。报地主恩为重。越吾父母邦。欣然应聘。
至焉。粮食辟齐舍。摄徒侣至数千指。隘无以容。咸谓
兹山自开。香严重兴。后五十年无此。作四载又谢事。
旋故丘。专修念佛三昧。当会心处不知念而非念。非
念而念也。扁室曰其中。着铭以自见。至正七年年八
十矣。杭三宗又以大普福起之。师坚卧不赴。门人法
航请曰。圆顿大教退藏于密久矣。不在此时作某等
龟镜。将抱终身之憾。乃束装径度。居亡何海内兵兴。
竟拂衣还山。开清镜阁而深蛰焉。龙翔笑隐䜣公有
诗美之。尝阅楞严经古注。繁简不伦。方将折衷其说。
俄疾作进。诸徒申净土法门有未解师意者。师厉声
曰。死生难。顷之书偈而逝。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
世寿八十六。僧夏七十一。嗣法上首上竺.道臻.超果.
允中.雍熙.净琛.圆通有传等。先是师卜地受经之西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5a 页 X75-0745.png
崦。植松其上。标曰松华坞。其法孙至大以陶器奉蜕
质焉。导治命也。师状貌魁伟。言吐洒然。鲁诰竺坟过
目不忘。缁白无贵贱争导事之。平日以疏通教观为
务。讲法华妙义无虑百十会。若杭城东之吉祥。西湖
之崇福。获之南翔大德。皆有瑞徵感天雨花。集贤仁
荣周公曰。法师才赡而言约。器宏而道深。安阳明善
韩公曰。师才全学博。以文寓意。无求于名观二先生
之言。可以知师之为人矣。所著有四教仪纪要.天岸
外集。并行于世。至若上堂题赞诗颂。时苾独步。不俟
编集。传诸人人焉。

** 法师本无

字极元。或以其宴居之扁苾为我庵。台之
黄岩著族。姓陈氏。父自然。素业儒。其高曾皆以科举
取显仕。父早世。母赵清献公抃四世孙。贤而知书。师
在髫龀。母课之语孟。殊进年十三。依方山宝禅师于
瑞岩为落发受具柢。中竺元叟端禅师留居侍旁。时
佛海澄公住演福。而寺之方山大公佐焉。实师母党
亲。每过候之。辄以老病相属托。遮挽不听去。咄曰。佛
法随缘。若果无情耶。会澄公亦问以山家教义开其
意。玉冈润公从臾其间。师由是无它志。篝灯达曙。深
契二威缄授之妙。而荆溪四明记述之详。过目皆能
口辨指画。以极其渊奥。故任之纪纲而众济其才。位
之表率而众熏其德。尝曰。文字之学必待静默而后
有所悟入。师得之矣。俄以宣政院檄出住凤山崇寿。
继迁普福及明之延庆。诏书法旨累加浆誉。授以佛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5b 页 X75-0745.png
护宣觉宪慈匡道之号。时教法大行。簦笈趋拥。鼓声
签显靡间书夜。其智谋干力有馀地。则理产业。饰佛
像。起颓仆。为壮丽事。迹见所在碑刻。若以金新昌弥
勒像板。集注楞严经。亦其化风所致。师性姿高洁。所
交多名士大夫。若属文议论雄拔。有山意集行世。尤
不耐纷[(虺-兀+(完-、))-虫+((厂@(既-旡))/寸)]。稍遇之则引避。[(厂@((既-旡)-日+口))*页]延庆酬应烦剧。即筑溪
舍南湖上以老焉。至正二年纳麟高公使行院。起师
住上天竺三年。癸未示寂。世寿五十八。腊四十二。门
人以其遗体塔于上竺之流香别院。嗣法弘道.慧隐.
允中.大始等。

** 法师允若

字季蘅。族相里氏。父庆。以儒行苾。师九岁
能通春秋。其父方以亢宗为期。忽翛然有出尘之想。
乃依云门广孝元公祝发。十五纳满分戒。渡江至虎
林谒大山恢师于兴福。授以天台诸乘即知大意。巳
而闻佛海澄公主南竺演福。四方名德多来栖止。而
方岩则师.爱山静师尤龙象中苾雄者。师复住依焉。
凡法智立阴观妄别理随缘究竟蛣𧏙理毒性恶等
文。益推斥其义而沉涵之。至于恩清之兼业。昭圆之
异说。斋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及所
以害道之故。心既有得乃质之二师。而复取正于澄
公。声入心通解行日著。澄公甚器之。俾历要职。至治
初澄公奉诏入燕都挍正经律论三藏。遂白其行业
于帝师大宝法王。锡以慈光圆照法师之号。大德中
出世昌源净圣。丁岁侵师为经度之。田之菜芜者辟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5c 页 X75-0745.png
之。室之弊漏者葺之。踰三年演福请师居第一座。摄
众千馀人。师持规峻整。升堂入室具有仪范。经其指
示多所悟入。泰定中行宣政院请主兴福。当是时倡
道杭之南北两山者。若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与师
皆有重望。人苾为佛海四天王。居无何。退皈云门。与
断江恩师.体耕逸师翱翔千岩万岳中。人又目之为
云门三高。至正间起主越之圆通。亟相康里公具疏
延主下竺灵山。有璎珞泉其涸巳久。师持锡扣岩祝
曰。吾缘苟在是。泉当为吾一来。言始脱口。泉果涌出。
户部尚书贡公师泰。比之慈云重荣桧。命名曰再来
泉。作文记之。师四坐道场。教雨灌溉如甘露醍醐。饮
者心泰。寻以年高退居云门。筑深居精舍。以法华观
慧三昧为暮年净行。会天下乱干戈纷扰。师与之遇。
胁以白刃毅然不为屈。因遇害。白乳溢于地。实至正
巳亥二月二十九日。世寿八十。僧夏五十有五。兵既
退。其徒孙息幻具衣棺为敛。阇维之夕获舍利甚夥。
塔于云门之麓。师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魏公孟頫
呼之为僧中御史。善诗若文。雄健有法。黄文献公溍
为序其首。谓其游戏如幻。变化不测。理事混融。不相
留碍。一时名公卿如邓文肃公.袁文清公.虞文靖公.
韩庄节公皆与师方外交。而忠介公泰不华歆艳为
尤切。函书问道殆无虚日。云门之旁有若耶溪。世以
法师名高宜配地望。故复称之为若耶溪。嗣其法者
则集庆友奎.演福良谨等。或者以师素履之美而不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6a 页 X75-0746.png
获考终命。颇致疑焉。殊不知定业所感千劫弗迁。虽
以西域圣师深入神通三昧。或为鸩毒所加。或罹刀
剑之厄。卒未能免。何伤乎道德之高也。

** 法师善继

字绝宗。族娄氏。越之诸暨人。母王氏。当有
妊。梦神人授白芙蕖乃生。始能言。见母持佛号合掌
随声和之。年稍长。季父客授山阴灵秘寺。从治春秋
经。窃窥三藏诸书。叹曰。春秋乃世间法。欲求出世。非
释氏将畴依。即投其寺僧思恭祝发授具戒。从杭之
兴福大山恢公习天台教观。时大山迁云间延庆。师
复往南竺演福从湛堂澄公。间问之曰十不二门属
何观。法师曰。三种观法属对三部。此文既与止观同
成观体。的是从行。又问诸经之体为迷为悟。师曰。体
非迷悟。迷悟由人。顾所诠经之旨何如耳。湛堂喜溢
颜色曰。真法轮将。它日有望于子矣。宗周文公时住
集庆。艳师之学。延曲宾师。寻领忏事。湛堂复招师居
座端。南竺素称教海。师提唱宗乘有声。绝出于四方。
会湛堂迁上竺。而玉冈润公来补其处。仍留师居其
职。学徒四集。无不涵腴饮醇克足而后去。天历已巳
出往良渚大雄。日讲金光明经。梦法智谓之曰。汝所
谈经与吾若合符节。惜乎所践犹未逮其言耳。遂益
笃精进之行。至正壬午高公纳麟为宣政院使。移住
天竺荐福。丙戌江浙行省左亟相朵尔只公领院事。
升住天台能仁。凡三主名刹。执经轮下者多豪俊之
士。开阐法华妙玄文句五章四释奥义昭晢。且策励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6b 页 X75-0746.png
之曰。吾祖有云。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筌[(ㄇ@(企-止))/弟]。十乘
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须解行并驰。正助兼运。则
圆位可登。而不负吾祖命家之意。未几兵难荐作。其
高弟是乘请师还华经。欢然就之。且以无常迅速。严
修净业。系念佛名昼夜不辍。一日集众而言曰。佛祖
弘化贵乎时节因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吾其归矣。
遂索笔书偈端坐而逝。时丁酉七月二十二日也。春
秋七十有二。夏六十三。火化齿牙及舌根不坏。舍利
累累然。敛骨塔于灵秘之西坡。嗣其法者灵鹫怀古.
延庆自明.崇寿是乘.演福如𤣱.能仁净昱等。师气局
衍裕。行履固纯。山家诸书无不精彻。大江东南推为
教中之宗。讲演法华.金光明凡若干会。主修忏期所
感灵异不一。是乘尝请著书以淑后人。师曰。吾宗本
离言说。不得巳而有言。为彰授受也。是故章安结集
之后。不过代相缄授。其间或有斥邪卫正者。亦岂好
辨哉。今大经大法粲如日星。宜修习不暇。奚俟予言。
闻者悦脱。

续佛祖统纪卷之一
北峰印法师法嗣¶ 第 746c 页 X75-074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