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69b 页

释门正统第二
良渚沙门 宗鉴 集

*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原夫身子为转法轮将。而同门称为第二世尊。庆
喜得佛觉三昧。而后世美为分瓶泻水。岂不以其
父折薪其子克。堪负荷者。诚不易得欤。矧兼此二。
敢后揄扬。撰涅槃疏主结集教藏世家。

** 灌顶

字法云。吴姓。台之临海章安人。生三月能随母
称三宝名。有僧过门。谓其母曰。此子非凡。即以为名
字焉。七岁舍入摄静寺。为慧拯师弟子。日记万言。二
十具戒。侍智者于光宅。研绎观门。频蒙印證。于同门
中慧解第一。故能纂其微言。行于后世。盖智者之说
法也如云.如雨。能领.能持唯师而巳。私记缘起曰。幸
哉灌顶。昔于建业始听经文。次在江陵奉蒙玄义。晚
还台岭仍值鹤林。荆扬往复。途将万里。前后补接。才
闻一遍。非但未闻不闻亦乃闻者。未了卷舒。钻仰弥
觉坚高。犹恨缘浅不再不三。咨询无地。如犊思乳。并
复惟念斯言。若坠将来。可悲涅槃。明若树若石。今经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69c 页 X75-0269.png
称若田若里。聿遵圣典。书而传之。又著涅槃玄义。自
叙曰。大业十年十月。庐于天台之南。管窥智者之义。
辄为解释。运值隋末。寇盗纵横。海闹山暄。无处纸笔。
匿影沃洲。阴林席箭。推度圣文。衣殚食尽。仍莳粟拾
薪。勤兼晓夜。凡历五载。何日不见兵火。菜食水斋。冰
床云被。孤居独处。梦抽思轧卷舒常住之卷。酬报乎
身手。赞叹解脱之法。仰谢于心口也。仁寿二年。奉诏
入京。九夏弘宣。六宫仰止。遣使送还。赐予良渥。贞观
六年八月七日。终于国清寺。寿七十二。腊五十二。初
示疾。室有异香。临终命弟子曰。弥勒经说世尊般涅
槃日。爇众名香。烟升若云。汝多焚香。吾将去矣。因申
遗诫。词理切至。门人感悟。靡不涕零。忽起合掌。如有
所敬。口称安养四圣尊号各十声。奄然而逝。先是贞
观元年。同学智晞卒临终曰。吾生兜率天矣。见先师
智者宝座行列行皆悉有人。唯一座空。彼天人云。却后
六年。有顶法师来升此座。计岁论期。审晞不谬。辅行
云。大师生存。常愿生兜率。临终乃云观音来迎。当知
轨物随机。顺缘设化。不可一准。是月九日。窆于寺之
南山。昔智者当陈时。欲创国清。巳标基伐木。未遂所
期。嘱师修营。一依旧式。大业之初。炀帝南巡。师以梵
宇新成。出山迎接。引见慰问。酬对如响。圣眷弥隆。遣
员外散骑侍郎张乾威送还。赐物三千段。毡三百领
饭僧。落成增饰院宇。壮观海西。师神用无方。幽显咸
化。有老父染患百药不瘳。厥子祈救。师焚香转法华。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0a 页 X75-0270.png
病者香气入鼻而愈。乐安岭南曰。安洲溪深树密。径
术不通。师留连爱玩。顾而誓曰若斯地坦夷。当来讲
经。曾未浃旬。白沙遍涌。平如玉镜。遂讲法华光明以
酬愿。一日击钟讲涅槃经。海寇忽来。道俗骇散。师怡
然自若。渠魁反见门首兵旗耀日。执仗者长丈馀。雄
悍奋发。凶徒奔溃。佛陇讲暇。与学徒累石为塔。拟别
得二片为塔门。有光英者先运一石。咸疑厚大。方欲
傍求。师举杖挥之。即迸为两。厚薄均等。用充塔户。宛
如符契。师所著述涅槃玄二卷。疏十卷。玄问云。古来
传译。什师命世升堂入室。一肇而巳。肇作涅槃论。世
人玩味。卷不释手。此复云何。答曰。高僧盛德。日月在
怀。既不亲承。其门难见。然其作论谈。大不在小。非三
藏也。其言不涉界外。非别圆也。归宗指极。乃见通教
义耳。观心论疏二卷。式师收在随函录中。且云考其
所说。知入品位。然江浙名流。或疑伪矣。八教大意一
卷.国清百录五卷.智者别传一卷。馀阙本者不能具
载。法付智威。吴越国王谥总持尊者。孤山赞云。三月
能语。早岁出家。杖挥裂石。言涌白沙。香流愈病。钟击
摧邪。智晞所睹。推验无差。淳智赞曰。佛世多闻尊庆
喜。天台强记美章安。法王乐说若河倾。法子总持如
海纳。菜食水斋编大教。冰床雪被解雄经。乱中结集
最苦劳。后人受赐何容易。

** 附九弟

*** 普明法师

朱姓。会稽人。少小立志。异于常童。聚沙以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0b 页 X75-0270.png
为福事。刈蒿以为殿塔。有僧乞食。因云。即子既有善
性。可向天台山出家。彼有初依菩萨。现身说法。洎大
建十四年。踰山越岭。来入天台。正值智者讲次。座众
既散。礼足归依。愿尽此生。为师弟子。智者笑曰。宿缘
所牵。今得相遇。于是服勤左右。晨夕无懈。专求禅法。
行方等般舟观音忏摩。诵法华一部。虽隆冬中。身不
衣絮。苦节行道。见僧云。汝名法京。未为嘉称。可改普
明。此名晓朗。照了三世。忏讫以启智者。智者曰。既冥
中所示。宜改旧从新。智者往玉泉。令造大钟充佛陇
用。江陵道俗竞为经营。临铸有盲人来观。知相不吉
摸。开破缺。乃倍土再造。约支体不具者莫来。遂得铿
铉。声闻七千里。洎隐国清。取水颇艰。地多礓石。念曰
若此石出水。不亦快乎。言讫泉涌。周给遐迩。尝铸丈
六卢舍那像。感异人施金。而隐国清。讲堂狭小。师欲
广之。议于章安。安劝勿改。俄有括州都督周孝节施
杉柱。泛海而来。章安向赤城。见师身长十馀丈。高出
林表。翼从数十人。语章安。勿苦谏之。所欲当成。章安
感其神异。合掌向林曰。不敢更谏。一依仁者。创堂之
日。感动山王。晨朝隐轸。状若雷震。摧树倾枝。阔一步
许。自佛陇下。直到于寺。至于日没。还返旧纵。砰砰磕
磕。势若初至。比房侍者。恒闻共语。阴往察视。不见别
形。听其言唯劝修善。缘毕示寂。换衣就灭。经于信宿。
屈左三指。师不畜私财。得施随舍。造金铜像十躯。阅
大藏二过。作利益事。一运其心。金帛自送。充其支度。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0c 页 X75-0270.png

*** 智越

郑姓。南阳人。止父求婚。愿出家。父从之。剪发游
方。遇智者于金陵。北面请业。授以禅法。深达五门六
妙。诵法华万遍。居学徒之首。智者晦迹台岭。四众一
以付之。二十年间。循循善诱。不违重寄。即为二众依
止。四部归宗。智者忌辰。隋帝敕供千僧。师又以长馀
助之。文皇献后崩日设斋。咒愿每获。百殿曾不固留。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示疾。右胁而逝。山崩
地动。众所见闻。寿七十四。

*** 高丽波若师

开皇十六年。求禅法于佛陇。未几證悟。
智者谓曰。汝于此有缘。须闲居静处。成办妙行。华顶
峰去此六七里。是吾昔日头陁之所。往彼学道。进行
必有深益。勿虑衣食。道训以来。影不出山。十有六岁。
大业九年二月。忽至佛陇国清。密告善友。寿命将尽。
来别大众。数日无疾而卒。龛出寺门。回旋示别。眼即
便开。至山仍闭。睹者咸发道心。

*** 清河法彦

大建七年侍智者于天台。蒙授禅那。寂坐
林间。不停房舍。或入定七日方起。以證白师。师云。此
是背舍观中第二观相。山神数娆试之。恬然不动。大
业七年二月三十日卒于国清。寿六十。

*** 会稽大志

顾姓。出家即事智者。智者见其形神洒落。
高放物表。为立今名。诵妙经。索然闲静。音声清转。听
者忘疲。复于庐山甘露行杜陀行。或投身猛兽。兽辄
避去。餐粒若尽。唯以饼果继命。如是七载。禅诵不休。
会大业中屏除佛教。慨大法陵迟。遂衣孝服。恸哭佛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1a 页 X75-0271.png
前三日。誓舍形骸。伸明正教。往东都上表曰。愿陛下
兴隆三宝。贫道当然一臂于嵩岳。用报国恩。帝许之。
遂集七众。设大斋。绝粮三日。登大棚。布裹其臂。灌之
以腊。如炬然之。光彻岩岫。见者痛入心髓。而志形色
不变。或诵经文。或赞佛德。为众说法。声声不绝。烧巳
下棚。跏趺入定。七日而卒。留愿文七十馀纸。意在共
诸众生为善知识。读之感激。无不堕泪。

*** 临海智璪

张姓。年十七。二亲俱逝。释服染病。久医无
效。乃于静夜。力疾出庭。向月而卧。至心念月光菩萨。
唯愿大悲济我沈痾。系念旬。朔夜梦一人形色异常。
从东来谓曰。我今殊来为汝治病。即以口就璪身。次
第吸漱。涉于三夜。因尔稍痊。灼知三宝是我归。仗投
安静寺。礼慧凭为师。闻智者为世良导。伏膺请业。乃
遣行法华忏悔法二七日。初夜忏讫就床。欲坐。见九
头龙从地涌出。上升虚空。明旦咨白。智者曰。此表九
道众生闻法华经。将破无明地。入法性空耳。又住宝
林寺行之。初入忏夜如有人来摇动户扇。璪问。何人。
即答。我看灯耳。如是数过。寺有慧成大德闻之曰。彼
堂素有恶鬼。今闻此声。鬼取人也。成侵晓扣户。唤之
未及应。成绕堂喟云。苦哉苦哉。其人亡矣。璪开户。成
云。汝犹在耶。吾谓昨夜儿巳害汝。故此嗟耳。成咨永
阳王。王遣数十人执仗防护。璪曰。命由业也。岂防护
所能加乎。愿诸仁者将领还城。启王云。尔防人去。后
夜鬼入堂内。槌壁打柱。周遍东西。堂内六灯。璪即灭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1b 页 X75-0271.png
五。留一行道坐禅诵经。坦然无惧。至三七日。事恒如
此。行法将讫。见青衣童称赞善哉。言巳不现。尝往会
稽。路由剡溪李行村乞食。主人误进毒蕈。食讫前迈。
主人啖其馀。皆吐痢几绝。邻人持药追师。十里方及。
师疾行无恙。问。何故见寻。具陈上事。师笑曰。贫道无
他。可弃药而返。信道力所熏。毒不能伤也。大业元年。
驾幸江都。衔主僧命出参引见内殿。帝遥见之。避席
令坐。遣通事舍人卢正方送还。为智者设千僧斋。度
四十九人出家。施寺物二千段。米三千石。并香酥等。
又为造四周土墙。六年。往扬州参见。遣给事侍郎许
公远送还。为智者设千僧斋。度一百人出家。施寺物
一千段。嚫僧绢各一疋。凡九经参觐。贞观十二年卒。

*** 颖川智晞

陈姓。先世官寓闽越。幼怀脱俗。年二十投
智者出家具戒。禀受禅决。如救头然。居佛陇。创造严
整。惟经台未搆。香炉峰者多柽柏木。有神据之。无敢
睨视。咸请师伐之。师曰。恐山神护惜。不可造次。夜梦
送香炉峰木。悉用舍讫。遂取用之。大小咸宜。更无所
少。初智者与沿江居民约。舍作放生。永绝采捕。历年
浸远。复立扈梁师与章安礼智者塔。焚香咒愿。顷有
渔人见立在扈上。意谓随水。呼舡往救。即不见矣。递
相报示。改恶从善。复停采捕。僧法云欲往香炉峰禅
坐。师谏曰。彼山神刚猛。汝道力微弱。慎勿往。云不从。
方越宿。神即现形。驱云令还。云自陈巳。深生敬仰。东
山铜钟忽尔响震山谷。师云。此唤吾也。可香汤浴我。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1c 页 X75-0271.png
十二月十七夜趺坐。执如意说法。寻即寂然。众哭不
巳。复启眸戒曰。有生必灭。世相如是。宁足悲耶。今吾
去尔。勿挠吾意也。又云。吾习禅来将五十年。不负信
施。当自策励。勿唐丧光阴。或问生处。答曰。据吾所梦。
报在兜率。宫殿青色。在天西北。见吾先师。侍左右者
皆坐宝座。唯一座空。吾询所以。答云。却后六年。灌顶
当升此说法。十八日旦。谓弟子曰。汝等早斋。吾命不
久。有氓登山问疾。食竟辞还。师念其远来。苦留不住。
谓曰。既不少留。即当疾去。雨必作矣。时杲日丽天。全
无云翳。顷之大雨倾泻。日当亭午。趺坐而逝。咸闻空
中弦管声。龛于智者塔前二百步。寿七十二。初师礼
育王宝塔八万四千拜。旋绕数千匝。感紫文印于右
臂。方整明亮。终身不没。临终告弟子云。众圣印我。岂
虚也哉。吾生内院必矣。

*** 富阳等观

孙姓。依止智者。于天台贞观九年十二月
馀杭法忍寺请敷演大教。至十年正旦皋亭庙神请
受菩萨大戒云。禅师经过庙庭。弟子巡游不在。今故
远来求师授戒。师即索炉然香云。吾为檀越受菩萨
戒。神蒙戒巳。即便辞去。明日夜半。烧香剃头。洗浴著
新净衣。面西趺坐。称弥陀.观音.势至.智者号。为慧法
师说三观义云。此亲承大师口说者。言毕而终。

*** 昭丘道悦

张姓。年十二投玉泉寺出家。常诵大品般
若及妙经为日课。时智者创造未有钟磬。师于泉源
得怪石悬之。每诵经卷。通辄加一下。声韵淩彻。闻者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2a 页 X75-0272.png
肃然。幽冥之途。屡有祥感。知而不传。因患水腹。胀急
如鼓。世医拱手。唯念般若治之。一夕诵次。急腹水迸
流。试以手摩。洪肿顿退。兹非所谓转重障轻受者乎。
隋末盗起。凶贼朱粲遽来加害。师端坐曰。吾沙门也。
浮幻形骸。任加白刃。贼奇之而去。师一生唯衣粗麻。
日止一食。且分其半以资飞走沈泳之属。慈善所熏。
或飞来肩上。或招至手中。虽弊服蔽身。而绝𤼭虱。每
于邻居乞虱养之。居山五十馀年。寿七十二。永徽中
有见其跪足擎锡于清溪之上。自称般若法师。言讫
不见。

* 山门传持教观法华天宫左溪三尊者世家

原夫治推文景。而文景之书且无一事可纪。则其
绵固本根而寿。汉氏之脉必有斡旋。运用者人皆
知缔创之难。不知保守之尤难。上不遗夫祖宗付
托之重。而下合夫为天下得人之仁。兹所以并列
祖位而无愧也。撰三尊者世家。

** 智威处之

缙云人。蒋姓。母朱。世业儒。祖为唐兴宰。十
八为本州堂长。父母令归纳妇。中途忽逢梵僧曰。少
年何意欲违昔日重誓耶。因示其五愿曰。一.临终正
念。二.不更堕地狱三途。三.即还人中。不高不下处托
生。四.童真出家。如法奉戒。五.不为流俗之僧。盖师前
身徐陵。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志公。公曰。天上石麒
麟也。后为陈左仆射听智者说止观。深有所得。故立
此愿。今为蒋氏子。实先酬不高不下处托生之愿。淳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2b 页 X75-0272.png
智赞曰。亲逢智者陈良愿。果作宗师副宿期是也。师
闻愿巳。不复还家。即往国清投礼章安。炀帝敕度四
十九僧。师其一焉。受具巳。询求心要。定慧圆明。寂照
无碍。欲卜胜地。以所悟法门。饶益有识。上元元年。以
神力飞一锡于门外。洎寻之。乃在苍岭普通山。可五
百里。以狭隘不容广众。凌空再掷。今轩辕鍊丹山法
华院也。师既戾止。剪棘刈茅。班荆为座。聚石为徒。昼
讲夜禅。殆无虚日。学子明来习禅者三百。习讲者七
百。登座则有紫气覆顶。状如宝盖。乌雀旁蹲。有若家
畜。炀帝尝以尘尾扇.辟支佛牙.真金像雕.檀龛赐章
安。章安回施永镇伽蓝。草创之初。众苦无水。乃浚一
井。才二尺许。供给千众。冬夏无竭。迄今赖之。师身强
七尺。骨骼古雅。封官朝散大夫。赐大师号。天与多能。
富于才藻。尝制桃岩寺碑。与王简栖头陀寺碑气度
相埒。永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示灭。异香七日不
绝。方其坐灭之时。邻郡仙居上畈之人。见其赴俗舍
之斋。咸谓至人行无方所。起灭不可测也。吴越国王
谥玄达尊者。我皇祐初仙居令伍袟于传道处。宇以
殿亭。奉安真像之夜有虎绕殿三匝而去。元丰五年
十三代孙继忠。躬礼舍利。增饰其塔。录行实而论曰。
师与天宫威同时。行化俱受封官继祖之位。若横论
之。只有八世。竖分则成乎九也。昔如来般涅槃后。阿
难结集一代教典。出二弟子。一名商那和修。一名末
田地。故付法藏中。横列二十三。竖分二十四。盖二弟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2c 页 X75-0272.png
子居国虽异。行化则同故也。今智者示灭。章安结集。
一家教观。出二弟子同时行化。结集日。炀帝送供十
年。昔阿难结集阇王亦送供一夏。挹流寻源。智者如
东土一佛。章安多闻何殊阿难。二威不异商那和修
与末田地。炀帝.阇王亦外护符契。师平昔坐禅旧地。
涉三百载。春草不生。异哉。

** 慧威

刘姓。东阳人。幼入空门。祝发受具。时缙云威大
弘台道。往抠衣焉。刻志禅那。忘寝与食。睹师墙奥。一
日千里。多居山谷。罕交人事。故其止观说行。人无得
而名焉。惟见其深入威师之室。遂以小威称之。法付
弟子玄朗。吴越国王谥全真尊者。

** 玄朗

字慧明。双林善慧大士六世孙也。母葛感瑞梦
而有娠。产巳但莞尔而笑。未尝啼泣。九岁𨽻业清泰
寺。授经日过七纸。如意中剃度。得戒于光州岸律师。
与会稽宗禅师商确秘要。虽互相述许而各云大旨
未周。闻天宫盛行止观法门。可以销众滞。趣一理。即
亲附之。一家宗趣靡不精通。悟解深密。复依恭禅师
意研心法。以十八种物行头陀教。深厌人寰。志栖林
壑。遂因岩穴建立招提。面列翠峰。左萦碧涧。草毡锄
枕。凡三十年。因号左溪。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云松
可以遗身世。吾以此始。亦以此终。故心不离定中。口
不尝药味。揉纸而衣。掬泉而食。诵经则朔禽下听。洗
钵则群猿来捧。有盲狗至山长嗥于地。特为忏悔。不
逾旬日。双目豁明。每翘跪祈圆通大士。愿生兜率内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3a 页 X75-0273.png
苑。观近弥勒焚香。敛念咸降舍利(天宝中建塔藏之。会昌毁废。有僧缄
秘历授来云。开宝六年建塔巽隅安奉焉)。开元十六年。剌史王正容屡屈。
出山暂居城郭。拟亲法喜。辞疾不就。师博通儒典。兼
综群言。然其所传止观。为本祗树园内。尝闻此经。燃
灯佛前无有少法。因字以诠义。因义以明理。因理以
同如。定慧双修。空有皆舍。此其略也。剌史张成绮撰
行状凡三千言。谓师诲人无倦。讲不待众。一郁多罗。
四十馀年。一尼师坛。终身不易。食无重味。居必偏厦。
非因寻经论。不徒然一烛非因瞻礼圣容。不虚行一
步。遂得远域龙象。邻境耆耋填门拥室。若冬阳夏阴。
弗召而自至也。所居兰若。坐非正阳。屋宇凋零。移殿
与像。用力实艰。杖锡指撝工人。听命如从旧贯。俨若
天成。又垒二塔。绘事不以牛胶。悉调香汁。其细行又
若此。一日顾门人曰。吾六即道圆。万行无得。戒为心
本。汝等师之。天宝十三载九月十九日示寂。寿八十
二。腊六十一。有梦其居宝阁第四重者。寤告其邻。邻
梦亦恊。盖表欲界第四天慈氏内院也。荼毗巳。门人
奉舍利塔于左溪西源。遵像法也。信人分舍利塔于
州之东源。申永慕也。禀法十二人。的子湛然。故淳智
赞曰。大慈无倦诲人心。门下果生英杰嗣。新罗法融.
理应.纯英悉叶旧学。来传此道。流布海东。吴越国王
谥明觉尊者师撰法华科文二卷。修治法华文句若
千卷。禹山沙门神迥为之叙引普门子序止观辅行。
传弘决云。惟昔智者大师降生示世。诞敷玄德。大拯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3b 页 X75-0273.png
横流。咨覆篑于大思。振绝维于龙猛。命家作古。以中
观为师宗立极。建言以上乘为归趣。爰付灌顶。灌顶
引而伸之。钦若弘持。广有记述。教门户牖。自此重明。
继之以法华威。威公宿植不愆千素。复次天宫威。威
公敬承如水传器。授之左溪玄朗。玄朗卓绝。天机独
断。相沿说释遑恤我文载。扬于毗坛湛然。然公间生
总角。颖悟左溪。深相器异。誓以传灯师子。永嘉真觉
大师为同门友(玄觉)。特贻手帖。招觉山居。觉复书千馀
言。有喧不在廛。寂不在山之语以激之。山中穆公刊
于石而序之曰。师与觉同道也。师之言非不知也。彼
将有激云示觉之言。非责也。彼将有说云尔。固非常
人所知。反是而议者惑也。招提遗迹颇形赋咏。与耆
年所谈吻合。永嘉虚巳。云岩上引众飞锡杖。即卓庵
时山水竭涸剌。山以锡之说也。双林绍光云。神鬼移
棺葬远峰即弟子欲塔其舍利。被神物潜瘗之说。金
华仲远云屏石挂秋云。即葬巳。神运石。屏障卯位风
之说也。是三者。质诸李华碑铭。有不合焉。岂世尊其
道因神其事耶。铭云。磁石凑金。澄流见月。法与心起。
缘随定没。众生未度。我为舟筏。将如赵代。岂忘荆越。
趍道云何。知之在行。殈烦恼鷇。开寂灭城。不住之住。
不生之生。兜率天乐。徘徊下迎。潺湲左溪。东入沧海。
青松白月。人亡地在。四辈尽哀。时乎不待。颂德空岭。
劫尘无改。

** 附三人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3c 页 X75-0273.png

*** 神邕法师

字道恭。蔡姓。暨阳人。襁褓中闻唱经声。必
有凝神侧听之貌。年十二。辞亲入道。请业于法华俊
师。开元二十六年。敕度𨽻籍香严寺。依法华玄俨师。
通四分律钞。俨曰。此子当为学者司南。新出辅篇律
记。抉其膏腴。穷彼衢术(遂音)。一宗学子。罕能与联镳方
轨者。又从左溪习天台止观.法华玄疏.梵网经等。五
夏敷演。学者宗之。天宝中游长安。居安国寺。公卿闻
风。结辙而至。方欲大阐禅律。倏值安史梃乱。东归江
湖。经历襄汉。有著作郎韦子春。气刚学赡。与之酬抗。
子春折角。满座惊服。舍人范咸叹曰。阇梨可谓尘外
摩利。论中师子矣。旋故乡居法华。名卿钜儒赋诗往
复。继支许之游。为邑中故事。自至德迄于大历。频受
众请登坛受戒。丹阳以南.金华以北称为教授师。建
伽蓝于焦山以接衢婺往来之众。吏部侍郎奏上赐
额。大历初。中岳道士吴筠造论数篇。斥毁释教。无知
者惑之。师与勍敌。旗鼓才临。筠倒戈矣。遂著破倒翻
迷论三卷。佛法兴行。师之力也。朝以僧统奖之。贞元
四年示寂。塔于大历之北京。弟子智昂.灵彻.进明.慧
昭等咸露锋颖。禅律互传。秘书首挍书郎陆灌为铭。
户部员外郎丘上卿为碑。

*** 吴兴道遵

字宗达。张姓。崇勋茂德。世为吴中右族。师
夙负殊操。洁士称之。荣耀不足关于心。声尘未尝触
其性。年二十。诣天竺威师进具。事报恩兴师。宗毗尼
学。尝愀然而叹曰。孔老之学。不明三世昭昭之业。何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4a 页 X75-0274.png
异适郢而求冥山。先佛则不然。观万象无根。我独以
无生一念覆疑山之峻。渊流妄有。我独以不动二字
停倒海之波室。是远而悟者天隔。遂誓传台道。亲禀
左溪。一受心宗。方造其极。物有凋折而苦节不衰。时
有晦明而至行不变。法华三昧渊乎我里。尝从容谓
门人曰。尧舜之民不必独。必独义教之至也。教若不
至。民何外焉。吾恐大教未周。群机未发。陷诸子于邪
见之网。吾徒得无过乎。乃欲广写法华经。置道场。辟
经院以烛继。景扬大雄慈声。盖平生之愿欤。一之日
发其心。二之日规其趾。作不逾序。厥功成焉。居寺山
之福地。呜呼。群峰合沓以就我。尝大藏以孤峙。疑天
作以待用。此持经之境也。及以清昼山空杉次不动
真念。凝乎寂寞。经声在于窅冥。此持经之声也。大历
元年。州将韦元甫.兵部尚书刘晏.侍御史王圆开.州
刺史陆尚.殿中侍御史陆迅.大理评事张象境。诱其
心。共获殊胜。乃相与飞表奏闻。诏书特下。署名曰。法
华道场(苏州支研山报恩寺)。焯乎盛哉。经王之慧日。升于天孚。
自江以东。总一十七所。皆因师之首置也。举精行大
德二七人。常持法华。报主恩也。师以无缘慈眼极观
四生。多溺空见。乃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明智身
不有。法体非无。将欲显古佛證经之由。乃起多宝妙
塔。开净土受生之业。遂作弥陀色身。法华一经骇。声
闻得记。方等四部。喜广教尽。收无垢净光。盖是如来
极开方便。疏虽有作。功乃无为。接人天机。便知有殊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4b 页 X75-0274.png
常之福。又写天台一教。溢乎道场。真诠昭昭。与清景
不极。师又曰。佛法寿命。其惟常住乎。常住不存。我法
安寄。于是买庄二所。世田为义。俟嘉谷以登身田是
修。期圣利不绝。自非平等之施。孰能于事理双全哉。
物役我慈。日月不足。门人有懈废者。接彼退机。讲法
华玄义.天台止观.四分钞文。临坛度人。授心扬律。愿
盈乎石室之筹。天宝年。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
睹大明上烛天界。我身正念。俨在光中。以问荆溪。荆
溪曰。智慧光明。从心流出。非精志之所致耶。又于本
寺入法华道场。忽睹此身在空中坐。先證者知是涤
垢之相。不然。则万法有无碍之用哉。兴元元年七月
二十九日。告终于支山本寺。寿七十一。腊四十六。初
当寺。盖公.输公同梦大殿忽崩。得非法匠将亡之应
乎。示寂之日。骄阳久焉。嘉苗若燎。辞世之夕。风号雨
暴。天地惨黩。亦我法陵迟之变也。传教门人灵输.法
盛.道欣入如来室。得厥鸿猷。张而未弛。奉教门人犹
子灵源等。高志警拔。德邻先贤。精志行以捡议。敷大
乘以基性。霅川画皎然夙聆德声。勒铭于石(金钞杼山集)

*** 大义

越之萧山徐氏子。生而英特。七岁父授书籍。日
记数千言。十二从释山阴灵隐寺。凡是经教开卷必
通。众敬畏之。中宗即位。恩制度人。师试莲经。格中第
一。自后听习弘阐称心。寺开元中丧所亲。因入天台
佛陇。𨵃大藏。报劬劳。谒见左溪。禀承止观。超然悟心
以毕大事。平生诵法华.涅槃。大.小戒本以为行业。终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4c 页 X75-0274.png
时。咸闻空中奏天乐声。

* 山门记主荆溪尊者世家

呜呼。圣贤应迹。岂曰无故而来。譬之泉流不至甚急。
以木槩之。则惊波遽起。故必有累卵之危。然后见徇
难守死之节。古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纯臣。生乎百
岁之后。而金汤正法。功齐力倍于教主者。荆溪是也。
然佛陇之道。得不岌岌乎。其殆哉。撰记主世家。

** 湛然

戚姓。常之荆溪人。人尊其教。因以为号。家世业
儒。师独有拔俗志。童龀邈然。异于常伦。年十七访道
淅东。遇金华芳岩和尚。示以天台教门。及授止观等。
本因求于左溪。溪与之言大骇异日谓曰。汝何梦矣。
答曰。畴昔之夜。梦披僧服。掖二轮游于大河之中。溪
曰。嘻汝当以止观二法度群生于生死渊乎。乃付以
平昔所弘之说。师德宇凝粹。神锋爽拔。其密识深行。
冲气慧用。方寸之间。合于天倪。始以处士。传道学者。
悦随如群流会通川也。天宝初。解缝掖而登僧籍。时
年三十八矣。寻诣越之昙一律师。博究律部。次往吴
门开元兰若。敷演止观。左溪殁。师挈密藏。独运于东
南。谓弟子曰。道之难行也。我知之矣。古之至人。静以
观其复。动以应其物。二俱不住。乃蹈乎大方。今之人
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道用不振。将欲取正。
舍予谁归。于是大启上法。旁罗百行。尽摄诸相。入于
无间。即文字以达。观导语默以还源。乃祖述所传章
句凡十馀万言。心度诸禅。身不逾阃。三学俱炽。群疑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5a 页 X75-0275.png
日溃。求珠问影。稍见罔象之功。行止观之盛。本师力
也。师痛念智者破斥南北之后。百馀年间。学佛之士
俱以双弘定.慧。圆照一乘为事。初无单轮只翼之弊。
岂期自唐以来。传衣钵者。唱于岭峤。谈法界。阐名相
者。盛于长安。是三者率皆以道行卓荦。名播九重。且
为帝王师范。故得侈时其学。自名一家。然而宗经。弘
论。判释。无归讲华严者。唯尊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
经。与夫教外别传。但任胸臆而巳。师追援其说。一一
辨明。诚欲指南。方位不易。虽横身受敌不惜也。识者
谓非。师荷负此宗。则圆义永沈矣。杨子云曰。昔者杨
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后之塞路者有矣。窃
自比于孟子。今于师亦云。盖昔天竺祖师马鸣造大
乘起信论。首述归敬三宝。偈有曰。及彼身体相。法性
真如海。贤首藏师消释之。乃谓释论云。在众生数中。
名为佛性。马鸣只作一体三宝。赞之贤主。却作别相
三宝释之。师谓非唯不符佛祖大意。亦乃释论初无
是说。又清凉观师于华严大疏复以瓦石非性之文
翼成贤首偏见。因有金錍之作。盖申涅槃佛性。进不
教部权实之义以救其弊。故假梦寄客。立以宾主。实
欲兹錍一施。厚膜必去。于一切处。悉见毗卢遮那之
指耳。又悯天台五义释题四释消经。乃说巳心中所
行法门。而前后诸师与夫儒宗悉皆罔识名字。故于
止观辅行及法华记中力为发挥。更与诸宗对辨。如
释法华文句。说界如。则斥贤首宗曰一中无量。一界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5b 页 X75-0275.png
具十。一一十如。若自若他。若因若果。在一心故。故云
无量中一。一中无量。不可以一说。不可以多说。不可
以权说。不可以实说。因果.善恶.空有.大小.凡圣.渐顿.
开合心法。依正一多自在。一切诸法悉皆如是。是知
谈法界者。未穷斯妙。致使惑果事而迷因理。如论慈
恩释四种声闻曰。人见经教中一类定性声闻。便谓
灰身灭智。永无成佛之因。谁知灭后彼土得闻。又曰。
不知彼论。自申方等唯识。所以迦叶自悲败种。至法
华会。败种还生。天亲即以其论(法华)申之。若弃如来显
实之文。而滞菩萨弘权之教。偏执之愆莫大(指唯识论)。谬
申之过可知。又曰。全迷玄文大旨。而欲文句消经。固
蔽理观深微。而但以事相释义。言弘斯典者远矣。今
问弘经者为名利壅巳。为大悲益他自行暗于妙宗。
何殊无目而导。彼此俱迷。自他咸没。如论止观明静。
前代未闻。则著述及习禅者曰自汉明夜梦。洎乎陈
朝凡诸著述。当代盛行者。溢目预厕禅门衣钵相传
者盈耳。岂有不闻止观二字。伹未若天台说此一部。
定慧兼美。义观双明。撮一代教门。攒法华经旨。成不
思议十乘十境。待绝灭绝。寂照之行。前代未闻。斯言
有在。故南山叹曰。唯衡岳台崖双弘定慧。岂南山谄
附而虚授哉。又因感遇止观有旨归处。及叹六宗(阴阳
儒墨名拜道德)九流(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与此背驰。则曰。今运居
像末。瞩此真文。自非宿植妙因。诚为难遇。况十乘.十
境出自一家。十界.十非他所未简。教行无准。如何旨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5c 页 X75-0275.png
归。且如六宗情期大同。九流诠述小异。庄生归于自
尔。老氏专叹去奢。况马祀。羊烝。因招三恶。晡祠粟祭。
果致烧然。如此旨归所趣。非远尚不逮于人天。何关
藏通漏尽。如其所计岂。如凡有所说。咸混一如。愿诸
同遇者。深生庆幸心。冀来世重闻。早契无生忍。又曰。
适与江淮四十馀僧往礼五台山。因见不空三藏门
人含光云。曾侍三藏亲游天竺。彼有僧问曰。大唐有
天台教迹。最堪简邪正。晓偏圆。明止观。功推第一。可
能译之。将至此土耶。岂非中国失法求之四维。而此
方少有识者。如鲁人耳。厚德向道者。莫不仰之。敬愿
学者行者。随力称赞。应知自行兼人。并异他典。若说
若听。境智存焉。若冥若显。种熟可期。并由弘经者有
方故也。若直尔称讲说。是弘经者。何须衣.室.座之三
诫。如来所遣岂可聊尔。余省躬揣见。自觉多惭。回以
众缘。强复疏出。纵有立破。为树圆乘。使同志者。开佛
知见。终无偏党。而顺臆度。冀诸览者。悉鉴愚诚。一句
染神。咸资彼岸。思惟修习。永作舟航。随喜见闻。恒为
主伴。若取若舍。经耳成缘。或顺或违。终因斯脱。愿解
脱之日。依报正报。常宣妙经。一刹一尘。无非利物。唯
愿诸佛。冥熏加被。一切菩萨。密借威灵。在在未说。皆
为劝请。若有说处。亲承供养。一句一偈。增进菩提。一
色一香。永无退转。天宝末大历初。优诏连徵。并辞疾
不就。始居兰陵中。诣清凉。晚归台岳。当大岳大饥之
际。揭厉法流。学徒愈繁。瞻望堂室。以为依怙。师慈以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6a 页 X75-0276.png
接之。谨以守之。大布而衣。一床而居。以身诲人。耆艾
不息。和易所及。粗狂扰从。德充化成。身世俱离。建中
三年二月五日示疾。佛陇语学徒曰。道无方。性无体。
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山。报尽今夕。要与汝
辈谈道而诀。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
不一不异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爇炷则
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善利利人在此而巳尔。
其志之言讫。隐几泊然。寿七十二。腊三十四。门人奉
全身起塔祔于智者茔兆之西南隅。师有始终心要
厥今盛传。神智释云。因始果终。谛德无别。华严名法
身。方等为实相。般若称佛母。法华譬髻珠。涅槃号佛
师。三谛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龙猛悟之而造论。智者
得之以开拓。传及荆溪。立为心要。是则佛祖授受。莫
不旨归乎此矣。像末情浇。不能信重。而更别求心要
之术。良由近代习大乘者杂滥故也。悲夫。观神智所
赞。则师之顾命。独以三观为训者。真法身慧命之所
存矣。师所著书曰法华释签(内有十不二门别行).法华疏记.止
观辅行各十卷.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方等忏补助
仪二卷.略维摩疏十卷。记三卷。重治定涅槃疏十五
卷.金錍论止观义例各一卷.止观文句科各六卷。又
为司封员外郎李华说止观大意一卷。此外制述逸
而不传。梁肃于师碑铭后复论之曰。圣人不兴。其间
必有命世者出焉。自智者以法付灌顶。顶再世至于
左溪。明道若昧。待公而发。乘此宝乘。焕然中兴。盖受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6b 页 X75-0276.png
业身通者三十有九。僧搢绅先生高位崇名。屈体承
教者。又数十人。师严道尊。遐迩归仁。向非命世而生。
则何以臻此。入室弟子元皓.以肃尝抠衣公堂。获知
德善与教之所由然也。俾刻金石。纪于旧山。辞无所
愧。因不敢让。止观统例云。当二威之际。止观法门。但
缄授而巳。其道不行。天宝中左溪始弘解说。而知者
盖寡。荆溪广以传记。数十万言。网罗遗法。勤矣备矣。
宁僧统云。观夫梁公之论。笔势痛快。轥轹前作。非此
人何以动鸿儒。非此笔何以铭哲匠。盖深入堂奥。洞
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宜其语不虚发矣。吴越国王
谥圆通尊者。宗元录云。元祐间。永嘉忠遣门人扫塔。
草棘荒芜。卒难辨认。即按梁公碑云大师莹兆百步
寻而获之。其龛巳空。唯乳香一块。夜梦元弼山神谓
曰。昨者天神遣多人取全身去也。不须再怀犹豫。乃
就旧基建石塔焉。

** 附四人

*** 普门子

何姓。岳州人。魏史部尚书晏之后。父珍。为常
州义兴尉。师屡战文场。存登膴任。抽簪脱俗。居南岳
寺方丈之中。唯儒书释典。铜瓶锡杖。麻衣葛屦而巳。
于天台一宗。深有造诣。又得古文关键。荆溪与之为
多闻友。尝为荆溪撰释签及辅行序。言习禅之弊最
切。其文曰。宗虚无者。名教之道废。遗文字者。述作之
义乖古。先梵皇乘时利见。圣贤道契。德音莫违。尚假
言诠寄诸结集。况时淹像季学。鲜知几领会之宾。十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6c 页 X75-0276.png
无一二。至有穷年默坐。甘节于昏懵。白首论心。迟回
于半满。人之多僻其若是乎。未阶扪象。各陈乳色。或
谓即心是佛。悟入之门。色不异空。本末谁迹。将冥绝
待。章句何施。呜呼。大教陵夷若是。盖由未辨文字之
性离。孰喻总持之功深(云云)。梁补阙送虚上人归越
有云。东南高僧普门元皓。予甚深之友。岂苟云乎。贞
元八年季冬。六日示寂于君山偏室。寿八十四。腊四
十五。门人昙环集师遗文二百馀篇。勒成十卷。阳羡
蒋防为之序。然古谓岳州君山。今宜兴亦有君山乡。
乡有净乐寺。即荆溪受业相去数里有南岳寺。乃稠
锡道场。土人云。袁府君治此有善政。死为地主。庙号
果利。没时天降铜棺。鬼神营葬山顶。故号君山(亦曰铜棺)
岂师尝居此。南岳土人贤其父子。因以岳州君山之
名名其所居耶。

*** 元皓法师

字广成。秦姓。吴门人。幻依晋陵灵山寺慧
日禅师出家。具律戒。𨽻本州龙兴寻。为荆溪嘱累弟
子。初受法华止观。巳得醍醐。深以修大行。感大果。裂
大网。归大处为其大愿。宴居三昧。常随佛后。希夷自
得。人莫能知。及注解大涅槃经为其首序。则录其所
證之意。而见于文耳。此乃师之法要。如王辅嗣之说
易。司马迁之自叙。管仲能言轻重。孟子赞扬春秋。虽
儒释不同。其义一也。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示
灭。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阇维。塔于本郡虎丘东山南。
原师耽学味道。不涉馀事。听荆溪言。曾无倦色。分折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7a 页 X75-0277.png
义理。派别川注。默记暗诵。一言不失。数年之后。人始
知之。荆溪叹曰。回也如愚。好处山林。宴坐一室。以梁
田二君苦劝请之。始著涅槃经解。既成之日。二君巳
亡。此亦师获麟之一句也。师同学知名者百馀人。其
成乎事业更相辉映。则有上都云华寺清凉澄观法
师。若孔门之游夏焉。不列僧数者三人。翰林梁肃.谏
议大夫苏州剌史田敦.捡挍右散骑常侍兼御吏中
丞太原少尹河东节度使崔恭。缁流受业者五人。皆
持经讲论。传之无穷。崔公收行纪德。镵诸琬琰。立于
虎丘罗汉石坛之左。铠庵曰。崔公此碑乃师实录。读
者方知。止观统例云。荆溪灭后。知其说者适三四人。
盖指师与崔梁等也。又见清凉观师曾禀受荆溪教
观。厥后恃其辨博。别生异见。遂逃逝于天台螟蛉于
贤首。故荆溪金錍义例之作屡有弹诃云。

*** 梁肃

字敬之。早从释氏学。传天台宗教于荆溪。执弟
子礼。志在一乘。最为精博。故孤山祖承云。朝廷中得
其道者。唯梁学士一人而巳。公尝删定天台止观为
六卷。见行于世。但慈云谓其文虽简要。而修相阙略。
又述止观统例。其文雄深雅健。宛有易翼。中庸步骤。
韩昌黎虽独步元和。然以五原及诸文较之。似不及
也。唐史谓大历贞元间。文士多尚古学。唯公最称渊
奥。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观此亦可
知韩笔所自来矣。柳子厚记先友。亦称其最能。为文
公。又述天台荆溪碑铭。崔恭序之曰。知法要识权实。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7b 页 X75-0277.png
作天台山禅林寺碑。达教源。用境智。作荆溪大师碑。
至今山家金石之文。唯此二碑为冠。洎子厚作龙安
禅师无姓和尚等碑及东海若等文。本朝晁以道作
明智法师碑叙教。观师承远有端绪。为东南文宝。并
庶几焉。公有文集二十卷。惜其板本磨灭。无与再刊
者。铠庵曾于北蜂处睹写本。无为子杨杰亲题其后。
钻仰无巳。贞元九年十一月卒于长安。享年四十三。
崔公云。朝廷尚德。故以公为太子侍读。国尚实录故。
以公为史馆修撰。发号令敷王猷。故以公为翰林学
士。三职齐著。则公之处朝廷不为不达矣。年过四十。
士林归崇。比夫颜子.黄叔度不为不寿矣。彼碌碌者。
老于郎署。白首久世。又何补哉。

*** 法剑

居房州龙兴寺。迁岳州作道场。于楞伽北峰不
越阃五十载。乡闾氏族不以告人。而世以无姓称之。
或曰周人也。读法华金刚般若等经。数逾千万。或说
以有为。曰。吾未尝作。或讥以有迹。曰。吾未尝行。受教
者不失其宗。听信者不惑其道。杨炎自道州以宰相
徵过焉。以为宜居京师。强以行。不可。将以闻。曰。愿间
岁乃往。明年杨玄相位窜谪南海上。终如其志。李萼
为岳州。恃辨盛气。欲屈其道。闻一言。服为弟子。河东
裴藏之举族受教。京兆尹杨严以其隐地为道场奉
和。师张惟俭。买西峰广其居。凡以货利委堂下者不
可选纪。受之亦无言。柳子厚铭赞曰。和尚顺承中道。
而绍天台之本。统勤求端悫。而成极乐之至愿。虽其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7c 页 X75-0277.png
详不可闻。然以时事𢎿之。则师当为荆溪弟子。以子
厚称梁肃为先友。而普门为肃所敬。又杨炎败于建
中之元。而荆溪灭于建中之三。则天台本统舍荆溪
其谁哉。故其碑云。和尚所严事。皆世高德可见。终于
圣安寺。法付怀远。远居长沙安国寺为南岳戒法。岁
来侍师。会其终。奉全身葬于卓然师之塔东。

* 山门授受邃脩外琇竦寂通七祖师世家(内附二人)

原夫邃脩而降。盖有潜德而不耀者。然中兴导师
所业。实权舆焉。五岳峥嵘。昆山产玉。四溟浩渺。丽
水生金。缅怀继世之功。敢靳特书之笔。母以子贵。
讵不信然。若夫兴复而振起之。则寂通最为渤澥
之平相矣。撰邃脩外琇竦寂通世家。

** 道邃

不知何许人。大历中荆溪委付止观辅行记。令
其敷剔。同门皓公素畏服之。贞元二十一年。有最澄
者。日本明敏僧也。远泛溟涬。来求教法。邃师讲诲。遂
为弟子。尽写一宗论疏以归过天台。郡守陆淳求一
言作据陆判云。最澄阇黎形虽异域。性实同源。特禀
生知触类玄解。远传天台教旨。又遇龙象邃师。总万
行于一心。了殊涂于三观。亲承秘密。理绝名言。犹虑
他方学徒。未信受用。请印记。安可不从。巳而泛海言
旋指一山为天台。号一寺为传教。风行电照。盛化彼
国。遂遥立师为其天台始祖焉。师更有素.脩二师传家。

** 广脩

留姓。东阳夏昆人。早岁入邃师之室。研穷教观。
日诵法华.维摩.金光明.梵网及四分戒本。天台刺史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8a 页 X75-0278.png
韦珩请讲摩诃止观于郡斋。会昌三年二月十六日
终于禅林。寿七十三。腊五十二。󰢍全身于金地道场。
登门弟子甚夥。法付上首物外。咸通七年。门人良谞
发坟火葬。得舍利千馀粒。重塔藏焉。

** 物外

扬姓。福州侯官人。初从脩法师传定慧学。值大
中歉岁。艰于乞食。遂跏趺入定。谓弟子曰。汝如不死。
至五谷登时。当击磬引我出定。后果越岁方从定起。
中和五年三月十五日。终于国清。弟子敬休.慧凝.元
琇。塔在智者塔院侧。

** 元琇

天台人。弟子清竦.常操。操下义从。从下德俦。俦
下慧赟.修雅。雅越州人。时馀姚龙泉上方僧绍恩诵
法华。雅作歌曰。山色沉沈。松烟羃羃。空林之下。盘陁
之石。石上有僧。结跏横锡。诵白莲经。从旦至夕。左之
右之。虎迹狼迹。十片五片。异华狼籍。偶然相见未深
相识。知是古之人。今之人。是昙彦。是昙翼。我闻此经
有深旨。觉帝称之为大事。今日冥心子细听。醍醐滴
入集腹里。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经之旨。可怜
弹指及举手。不远目前今正是。大矣哉。甚奇特。空王
要使群生得。光辉一万八千土。千土皆作黄金色。四
生六道一光中。狂夫犹自问弥勒。我恨当年学空寂。
一得无心便休息。今日亲闻诵此经。始觉驴乘未端
的。我昔心猿未调伏。长将金锁虚拘束。今日亲闻诵
此经。始闻无物为举跼。我亦当年神儿戏。长恨光阴
半虚弃。今日亲闻诵此经。始觉聚沙非小事。我亦当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8b 页 X75-0278.png
年学吟咏。将谓冥掜乱禅定。今日亲闻诵此经。何妨
笔砚资真性。我昔曾游山与水。将谓他山非故里。今
日亲闻诵此经。始觉行行皆宝所。我亦当年不出户。
不欲红尘治步武。今日睹闻诵此经。始觉山河无寸
土。师诵此经一字字。字字烂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
且美。不在唇。不在齿。只在劳生方寸里。师诵此经一
句句。句句白牛亲动步。白牛之步疾于风。不在西。不
在东。遍在劳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酒之腹。饭
之腑。长者扬声唤不回。何异聋兮何异瞽。世人之耳
非不聪。耳聪特向经中聋。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
向经中旨。合聪不聪。合明不明。辘轳高下。浪死虚生。
世间纵听师之音。谁人能识师之心。世人纵识师之
形。谁人能识师之名。师名医王行佛令。未为劳生治
心病。能使狂者定。垢者净。邪者正。凡者圣。如是则非
但人恭敬。天恭敬。亦合动龙鬼赞咏。佛赞咏。岂得背
觉合广之徒不稽首归命。

** 清竦

天台人。弟子志因.义寂.觉珍。因。钱塘人。弟子怀
贽.义清.可荣.晤恩。恩。见荷负扶持传。

** 羲寂

字常照。胡姓。永嘉人。在孕母厌荤血。及产乃蒙
紫帽而出。龆龀即白二亲。求入开元寺投师。师授法
华经。读诵㫷月而彻。老宿悉奇之。既祝发诣会稽学
律。深达持犯。复造天台。求授止观法门。其所领解。犹
河南一遍照也(古传蒲州不听泰。溜州一遍照)。初智者所说教迹。自
安史挺乱以来。会昌籍没之后。当时硕德但握半珠。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8c 页 X75-0278.png
隐而不曜。所有法藏。多流海东。师痛念本折枝摧。力
网罗之。先于金华古藏中。仅得净名一疏而巳。后以
钱忠懿王览内典。昧于教相。请扣韶国师。韶称师洞
明台道。王召师建讲。遣使抵日本。求其遗逸。仍为造
寺。赐号净光。追谥九祖尊者。台道郁而复兴。师之力
(僧宝传韶适与智者同姓。疑后身也)。严教主拜像诗云。忆昔昏霾万
里开。德星一点耀南台。修真名自神州起。慕法僧从
日本来。道树几将成巨蠹。慧灯相次作寒灰。当时不
假扶持力。尘劫茫茫事可哀。太平兴国初。夜梦寺东
楼柱陷地。意颇恶之。翌日徙居西房。是夕果春雨骤
作。山颓楼𡉏。众谓师获天眼通焉。雍熙初。永安县光
明精舍请师为四众授三聚戒法。于佛像前获发愿
辞一纸。即。唐咸通六年沙门希皎为七乡人施戒。仍
劝装塑是像。愿舍报后。复为男子童真出家。常持布
褐。传法利生。以是推之。师仍皎后身也。又黄岩邑中
信士。请乘舟泛江。讲流水品。放诸水族。至智者昔日
灵石道场。宛同祖礼文中。方舟泛泛清江上。法语琅
琅碧浪心也。又尝于明之育王。梦登国清上方。见宝
台一所题曰文殊。睹观音大士从台以手接师。须臾
惊觉。自是以来每一挥尘。则摐(初江)金玉应召。羽啇和
亲。九旬谈妙。殆不相违。四年十一月四日示疾。嘱门
人不许哭泣。祭尊但累小塔。窆于方丈而巳。年六十
九。腊五十。郡城得戒法者。迎师真相归开元寺祭享。
缟素哭泣。若丧考妣。郡牧郑元龟为诗悲悼之。讲三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9a 页 X75-0279.png
大部二十许座。光明净名梵网等经。金錍等论亦各
二十遍。所著止观义例法华十妙不二门科节各数
卷。今逸不传。得法弟子百馀人。海东来学者十人。义
通。其上首也。又天台宗昱下湿州契能者。神悟。谦之
师也。住台之常宁。神悟尝继其席。能晚年以天台十
四代所传炉拂付扶宗忠。忠不受。乃缄藏于天台云。

** 义通

字惟远。尹姓。高丽国君之裔。母郭。妊诞颇异。眉
毫长尺许。舍龟山院为释宗弟子。及冠受具。即传华
严起信。彼尤宗仰。晋天福中游天台。访云居契旨。嗣
谒螺溪。未几。具体之声。浃闻四方。乃叹曰。圆顿之学。
毕兹辙矣。吾欲以此施乡。答所生之地。导所未闻。乃
括囊东下。道由四明。时钱忠懿王以国子出剌是郡。
邀至问以心要法门。且请为戒师。仍赠诗曰。海角复
天涯。形分道不赊。灯青读圆觉。香煖顶袈裟。戒比珠
无颣。心犹镜断瑕。平生赖慈眼。南望一咨嗟。又相望
几千里。旷然违道情。自兹成乍别。疑是隔浮生。得旨
探玄寂。无心竞利名。茆斋巳秋夜。谁伴诵经声。又赞。
不离三界生。我大师白毫异相。满月奇姿。戒珠普照。
慧海无涯。人天福聚。瞻之仰之。巳而缁素归慕。请留
依怙。师曰。非始心也。众曰。或尼之。或使之。非弟子之
力。如曰。利生何必鸡林。师曰。缘巳汝合。辞不我却。因
止焉。漕使顾承徽舍第为传教院。至太平兴国中。改
赐宝云。用昭其祥。师之至也。演教.观二纪。知礼遵式。
弟子之上首也。升堂及门不可胜纪。著述颇多。唯观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9b 页 X75-0279.png
经疏记.光明玄赞释仅存名目。寿六十二。端拱改元。
十月十八日示疾。越三日右胁而逝。茶毗巳。门人收
骨藏于育王山阳(寺西北隅)。后七十有七载。主延庆文慧
法师宗正。睹甓甃将就芜没。重累石。为之方坟。仍碑
其事。居无何。是寺别改门径。塔亦随毁。宣和丁未昌
月。堂董之从。于乌石山僧若权者。求昌书。迁葬以示
后来。书略曰。其骨于日光中。或青.或黄.或红.或白。滋
生于骨上。见者无不欢喜作礼。叹未曾有。绍兴庚辰
主师院僧智谦。再刻塔记及吴越国王诗赞。命工塑
坐像。修骨塔。淳熙中。主僧宗莹再于东庑作振祖堂。
绘四祖师像(智者四明天竺)。魏和.王史浩俱以偈赞之。师赞
略曰。台山坠绪接统兴衰。有二神足。真师子儿。慈云
法智迭和埙篪。人皆谓师蟠英孕秀。植根坚固。独干
双枝。因草庵教苑遗事曰。当是时。台道既微。赖师持
之。授法智慈云以起家焉。此所谓台宗之命脉也。师
好以乡人称之。故今山家咸称为通乡人焉。观竹庵
赞曰。呼一切人。皆是乡人。冷云扫电。枯木生春。决定
愿力再来。归命天台后身。宗元录云。予尝𢎿其事迹。
殊无识其大者小者。及至宝云。但有一影堂耳。惟相
传云。两眉中间。其白毫相舒之长五六尺。卷乎其中。
真大士僧也。洎鄞僧宗晓。采师事迹著于碑。实简编
者。别为一集。号宝云振祖。附于四明教行录之后。则
通师翁言行。班班可考矣。

* 中兴教观法智大师世家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79c 页 X75-0279.png

原夫宝云出二弟子。解行略同。而惟四明得称中
兴祖师者。弘护之功深也。惟赐不如。则陋巷为疏
附之友。惟参所畏。则负米。掌禦侮之权。盖一人敬
服。则千万人皆敬服矣。天上无双月。人间祇一僧
是谁句耶。章安既往荆溪。次亡诞。此人师绍彼烈。
光一家大教。钟此三良是谁语耶。撰第二记主法
智世家。

** 知礼

字约言。金姓。四明人。初父经以枝嗣未生。诚志
颇切。与妻李祷佛。偶夜梦梵僧遗一子云。是罗睺罗。
及建降庚申岁生师。遂以佛子罗睺罗名之。神清气
朗。骨状不凡。虽在童龀。不与众伦。七岁属母丧。号泣
不绝。谓劬劳匪易报。遂急于出家。父抚而异之。不夺
其志。始事太平兴国寺洪选为师。十五受具。即探律
部。二十学台教子宝云通席下。始三日。第一座谓曰。
法界次第。若当奉持(法界次第三卷授初学)。师曰。何谓法界。座
曰。大总相法门圆融无碍者是也。师曰。既圆融无碍
矣。何得有次第耶。座无语。几一月。便自讲心经。人皆
属听而惊传之。谓教法有赖矣。涉二载。厥父梦。即跪
于通前。通持瓶水注于师口。其引若泉。其受若谷。自
后圆顿教观于焉超悟。即代通讲授。洎于数年。值通
归寂。复自梦贯通之首。擐于左臂以行。慈云解曰。得
非初表受习。若阿难泻水分瓶之莫二也。后表传持
操师种智之首而行化也。由是发大精进。具大智慧。
安然露地。焕若弥天。接一徒人必谓之登龙折一义。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0a 页 X75-0280.png
众必谓之伏鹿。故道不求扬而四方尽闻。众不待召
而千里自至。淳化中受请于本郡承天绵。历四祀。迁
于延庆。专事讲忏。四十馀岁未尝有一时离香火之
供。亦未尝一夕恋茵蓐之温。是寺乃至道间前后院
主居。即显通愿舍与师。永作十方住持。传演天台教
法。安众修道。师以其舍宇颓毁。俾天台僧觉圆募缘
重建。既种种圆备。大惧寿不我永。事或他变。乃烛于
后贤。惟善继者居焉。非私于子孙也。遂作戒誓。使无
反诲。言乃顾弟子立诚等作戒誓二篇。戒辞略曰。矧
夫我大师能仁之制。乃尔攸闻三月安居八秽。靡畜
子孙。受业非俗。如何应知四事本给谁乎。苟明负经
戒。则现招恶报。未来随焚。况吾始以十方之心。受兹
住处。逮乎改创。安施栋宇。元为聚学。何敢私哉。又曰。
但吾宗有五德者。无择迩遐。吾将授以居之。后后谋
咸然。一曰旧学天台。勿事兼讲。二曰研精覃思。远于
浮伪。三曰戒德有闻。正巳待物。四曰克远荣誉。不屈
吾道。五曰辞辨兼美。敏于奖导。何哉。兼讲。则叛吾所
烛。浮伪。则误于有传。戒德。则光其化导。远誉。则固其
至业。然后辨以畅义。导以得人。又曰。苟犹不畏吾言。
吾有誓愿。神明照之。灾祥不僭。汝其戒哉。誓辞略曰。
窃以如来垂象。久托鹫山。须达归心。先经祇树。梵王
奉宫。而请说净名。卧室以兴谈。至于正法住持。皆属
塔庙。四依继轨。咸显所居。既法籍人宣。故人必依处。
此处虽寄聚落。颇若山林。西映湖光。东连野色。栋宇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0b 页 X75-0280.png
延袤。粗可依栖。灭后造堂。恶世扬法。日藏称如来游
止。法华谓是佛受用。今兹陋室。永言通经。仰惟诸佛。
慈临四依哀纳。庶令凡鄙。自然庄严。永远休光。未来
安处。道隆内院。化广香城。常得善师。遐聚贤学。星分
法炬。遍照于十方。流布宗乘。绵亘于三世。帝寿不断。
妙种益滋。其或恶党凶徒将来。因占特权结势。横见
欺夺。废传般若。障塞行道。我巳将此处奉上三宝。仰
给传持。是人便为因占欺夺佛受用处。亦是废转法
轮处。亦是离间和合学处。此人当得灭三宝。断学般
若极重罪恶。当愿若我徒党乃至馀人。将欲占据我
传法处。动心则应时狂迷。动口则失音不语。动身手
者或被风率。或遭火烂。毒蛇蝮蝎一切侵害。恶疮脓
血。盲聋瘖哑。肢体阙坏。一切诸难。令其备受。乃至命
终。当堕阿鼻地狱。成坏转寄。永无出期。未来馀殃。复
倍前劫。宁坏我命。宁断我命。宁破我眼。若坏我形命。
终不咒令是人招斯等苦。若坏我此处。即是断我及
一切众生菩提善根般若种性。亦断智者教观寿命。
亦灭如来遗化势力。以要言之。即是坏灭十方三世
三宝寿命正法眼目。开一切众生三恶趣门。闭一切
人天涅槃道路。此人罪报不可思议。仰愿诸佛菩萨。
诸天龙神。遮护此人。勿令一念起此恶心。况至毁坏。
初景德间。光明玄义有广.略二本抗行于世。时慈光
恩师制发挥记解释略本。乃谓广本有十法观心等
文。盖后人擅添。遂以四失评之。又其弟子清.敏二师。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0c 页 X75-0280.png
共搆难词。辅成其义。欲废广本。宝山信致书请师辨
折。师曰。夫评是议非。近于诤竞。非我志也。矧二公乃
吾宗先达焉。可率尔拒之。信重请曰。法鼓竞鸣。何先
何后。师逊让不获。遂有扶宗释难之作。力救广本十
法观心等文。及斥不解发轸拣境之非。观成历法之
失。清弟子梵天昭.孤山圆。又撰辨讹駮释难之。非救
发挥之得。于是两家搆词。设难往复。各五绵历七载。
犹未巳也。师遣门人本如。与之讲论。其说卒能取胜。
其后法孙继忠攒结前后十番之文。名曰十义书焉。
又如三千具造定境了法用观等义。实为后学指南。
盖台.衡之道。将付寒灰。得师中兴。何啻回天之力。方
其在延庆也。修常行三昧。于起信堂中。以九十日为
期。所旋绕地。成车辙之迹。建炎兵火煨烬。迹亦泯没。
闻老宿之言者。徒增感概。咸平三年大旱。师与闻式
二师同修光明忏摩祷雨。至三日犹未感应。于是撤
席伏地。同誓于上帝曰。傥佛事将辨。不蒙甘泽下降。
当各然一手供佛。忏未竟。雨巳大浃。天圣中。曾鲁宣
靖公(公亮)。随侍楚国公。会出守四明。一日游延庆。师
巳先梦伽蓝神告之曰。翌日相公来。宜具礼迓之。洎
公至。师以梦告公曰。乌有是哉。惟默记于方寸。至大
拜。方以师梦为然。于是请于朝。置田辟舍。大启法席。
而延庆遂为望刹。寺亦图某像而祠之。天禧初。师年
几耳。顺谓其徒曰。半偈忘躯。一句投火。圣人之心。为
法如是。矧其去佛滋久。慢道者众。吾不能捐舍寿命。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1a 页 X75-0281.png
以惊发懈怠。则勇猛情进之风丧矣。于是约十僧入
忏。期满三载。共焚其身。又曰。誓真法之供。怀安养之
国。时翰林学士杨亿。仰师道行。望风推重。专勤置邮。
确请住世。复以欣厌之意而兴难焉。师答曰。终日破
相。而诸法皆成。终日立法。而忏尘毕尽。杨公知不可
以义屈。亦不可以言留。乃致书天竺慈云。俾自杭至
明。面沮其义。又致书郡守直史馆李夷庚。密戒邻社。
遍加安护。母容以焚。是年真宗皇帝诞节。扬公叩丞
相寇准荐以紫服宠师之德。又枢密使马知节请扬
公撰先父神道碑。酬以润笔。扬公悉不受。惟乞荐师
美号。马因奏。闻乞降旨以受。上即召扬公问之。公乃
奏师遗身事。上深嘉叹。重谕扬公曰。但传朕意。请留
住世。若师号。朕当赐之。润笔卿宜。无让于是。特赐法
智大师之号。师之本愿。始为所夺。上继遣中贵人俞
源清。远至师室。命修忏法。厚有赐予。俞欲知忏法旨
趣。乃为撰修忏要旨。今盛行于世。教苑遗事曰。内翰
扬公。有问净土是何人境界者。有问法华梵网皆魔
王所说者。此以理夺事而问之也。师乃以即理之事
而答之曰。即此见闻。更无道理。曰。佛之与魔相去几
何。后公谢启有云。惟少室之宗风。本灵山之笑视。以
至黄檗痛杖于临济。船子挥楫于夹山。此公以禅夺
教也。师复启。殊不领略其说。盖昔禅教互相为谋。至
此则不然。则知大宗师手段。当自有体。日本国师源
信。尝遣学徒寂照等持二十七问。询求法要。师答之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1b 页 X75-0281.png
咸臻其妙。厥后广智嗣席。复遣其徒绍良等二人。赍
金字法华经。如贽见之礼。因哀泣致敬。请学于轮下
三载。其道大成。还国大弘台学。曾鲁公碑其塔。具道
之。据教行录更载答日本十问之文。但不知为彼国
何师也。师将示灭。复结十僧修大悲忏三年。又修光
明忏七日。为顺寂期。甫及五日。结跏正坐。嘱门弟子
曰。生必有死。盖常分耳。汝等当勤修道。勿令有间。从
吾之训。犹吾生也。语毕骤称弥陀佛号数百声。奄然
而逝。天圣六年正月初五戍时也。年六十九。腊五十
四。露龛经二七日。爪发俱长。仪貌如生。其月二十四
日。阇维于郡南门外。未间先闻异香馥郁。火灭舌根
不坏。舍利五色。不知其数。明道二年七月二十九日
奉灵骨。塔于崇法院之左。舍利迄今犹有藏琉璃瓶。
奉安大悲阁上者。弟子升堂者千馀。其睹奥极深。领
徒继盛。若则全.觉琮.本如.崇矩.仁岳.慧才.梵臻.尚贤
等二十人。禀法弟子四百七十八人。手度弟子七十
人。赵清献(抃)碑其行全。三学录其实。胡秘书(昉)铭其
塔略曰。呜呼。大师之出世也。岂无谓乎。得不以祇园
之法属乎浇季。而师扶树之乎。天台之教当其流布。
而师光大之乎。门外有车。诸子不复乘。师使乘之乎。
衣中有珠。醉人不复悟。师使悟之乎。化化城于险道
乎。浮浮囊于大海乎。报诸佛之恩乎。为如来之使乎。
不然。何精心向道。忘身为众也。若是之甚哉。昔梁补
阙谓。天台等觉欤。妙觉欤。不可得而知也。今之谈大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1c 页 X75-0281.png
师者。得不以梁公之言而称赞乎。故慈云祭之以文。
悼之以诗。无非寄极言以畅其所怀。议者不以慈云
之言为过而谓师之道。然凡师著述行于世者。光明
玄义舍遗记三卷.光明文句记六卷.观无量寿佛疏
钞三卷.观音玄义记二卷.观音疏记二卷.不二门指
要钞二卷.扶宗释难一卷.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忏
仪一卷.融心解消伏三用各一卷。其锁碎部帙。诸文
科目。不复枚举。嘉定十三正月。宗鉴挂钵。上竺与首
座怀怛造像立祖。且稍正九祖昭穆坐次便佞之辈
辄撼摇之主者。持两可之说。适众求斋忌疏文。因致
意焉。天上无双月。三千不离空中。人间只一僧。四海
皆传教行。岂是等闲勋业。敢忘尽命。钦崇恭惟。中兴
教观。法智祖师忾邪说之纵横枞然乱雅。念正宗之
杭隉仅若悬丝。屈佛子之尊严。向海隅而出现。三阳
用泰。一气皆春。发记主之幽潜。载扬别理。补山门之
罅漏。弥显今宗。勍敌讵敢跳梁异户。频闻得隽哲之
人利见大法重光。六十州咸仰化风。谁能继者。五百
年必有名世。数亦偶焉。复汉宫之威仪。殄阳九之屯
厄。王正谨始竦惊木铎以求观象。魏布新尽使冰鱼
之破执言。言祖道汲汲人心。祇见南湖奉开山之鼻
祖。未开列刹。酬再造之洪恩。允矣。至公蔽于流俗。□
等作兴化事。致天匠而方敩优填。开辟宗途。黜百家
而推明孔氏。式届涅槃之日。敬输葑菲之诚。仰冀慈
怜。俯回昭鉴。伏愿□等。信符起信。宗识妙宗。究修恶
山门结集祖师章安尊者世家¶ 第 282a 页 X75-0282.png
性。恶之玄微。多闻守约。达本觉始觉之旨趣。一道无
偏。

释门正统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