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3a 页
No. 2038
*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古可稽乎。曰乌乎可。古不可稽乎。曰乌乎不
可。威音以后今日以前。成住坏空。有而不有。
日月光华。旦而复旦。日劫无凭。何况今古
矣。其中圣贤隐现。应缘示感。如月在水。了不
可执。乃有人焉。追往烈。订遗踪取已散之尘。
而编之而续之。是绘梦也。是图影也。然而纪
往开来。阐微昭信。俾古德之迹。炳然如天汉
之昭回。而其所以迹者。繇是而可悟焉。未易
忽也。往参真寂先师。授予以宝洲稽古略曰。
法门源流尽在斯矣。予受而卒业。约而不遗。
核而有则。释氏之紫阳漂水也。然而流行勿
远渐就晦翳。恒惧遗文湮没。致昔人编摩叙
述之苦心。若存若亡隐而勿著。名山之藏讵
能无慨乎哉。戊寅春王。搆小庵于古杏溪。延
幻师主之。雨晨月夕。相与沈吟。梵册寄怀。恺
乐陶陶如也。一日偶理前说。幻师谓。宜重加
绣黻。以待来者。初以传述旧闻。已乃兼举未
备。附以胜国暨 皇明法苑事迹。勒成一书。
宝洲之业复光著若发蒙矣。后之揽此者。应
化之殊祥奇表。往哲之妙道奇功。以迨我
皇祖列宗冥苻玄契。显扬正觉。以不思议之
理。成大有为之运。开卷釐然。昭兹云日。俾夫
怀疑者起信。论世者可徵。考事者寻微。览迹
者悟本。所以嘉惠来学。匪曰小补之矣。而岂
徒掇叙事之华。增多闻之障。云已渡而摹其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3b 页 T49-0903.png
悠扬。波已逝而貌其翻涌乎哉。
崇祯戊寅岁朱明月佛出世日。蘧庵居士严
尔圭谨序。
* 续集稽古略叙
尝言。为僧而不兼外学。懒而愚。非博也。难乎
其高。为儒而不究内典。庸而僻。非通也。乌乎
其大。株守而弗移。自画而无进。空腹高心拘
墟刺教。终贻笑于大方也已矣。试观古昔之
博硕钜公渊宏开士。谁不出入于内外典章。
圆融淹贯。张天觉云。吾因学佛然后知儒。妙
莲经云。治世语言皆顺正法。群茸酿蜜众味
和𦎟。匪能博涉而通研。宁识殊岐而一诣哉。
然古今传记之作。各有所专。国史则遗佛教。
禅编则略世缘。无怪乎。二宗学者之非博非
通也。有元名衲华亭念常。所集佛祖通载。兼
系历朝纲纪。继此职里高僧宝洲。释鉴稽古
一书。备列皇王政治贤圣风规。
佛祖源流法门轨则。编年叙世一贯无遗。俾
夫简阅之者。其犹瞻象阙而躔度详明。探龙
宫而珠玑毕聚。富哉此书。无分儒释。宜家贮
而户蓄。枕宝而袖珍者焉。奚特名山藏为哉。
杏溪 大参蘧庵严翁。乘大愿轮不忘付嘱
弘通之莂。抽资重刻。冀广流传。(不慧)寓幻其
庐。备员校订。因并缉辑。
元世 熙朝两代事迹。缵承其后。庶见古今
上下之道脉。连持世与出世之宗猷。踵接拟
兹续貂之尾。盖不欲为最后断佛种之人。绘
空摹影。以俟来哲观感兴起。联辉续焰。以无
穷焉耳。
崇祯戊寅岁朱明月佛出世日。蘧庵居士严
尔圭谨序。
* 续集稽古略叙
尝言。为僧而不兼外学。懒而愚。非博也。难乎
其高。为儒而不究内典。庸而僻。非通也。乌乎
其大。株守而弗移。自画而无进。空腹高心拘
墟刺教。终贻笑于大方也已矣。试观古昔之
博硕钜公渊宏开士。谁不出入于内外典章。
圆融淹贯。张天觉云。吾因学佛然后知儒。妙
莲经云。治世语言皆顺正法。群茸酿蜜众味
和𦎟。匪能博涉而通研。宁识殊岐而一诣哉。
然古今传记之作。各有所专。国史则遗佛教。
禅编则略世缘。无怪乎。二宗学者之非博非
通也。有元名衲华亭念常。所集佛祖通载。兼
系历朝纲纪。继此职里高僧宝洲。释鉴稽古
一书。备列皇王政治贤圣风规。
佛祖源流法门轨则。编年叙世一贯无遗。俾
夫简阅之者。其犹瞻象阙而躔度详明。探龙
宫而珠玑毕聚。富哉此书。无分儒释。宜家贮
而户蓄。枕宝而袖珍者焉。奚特名山藏为哉。
杏溪 大参蘧庵严翁。乘大愿轮不忘付嘱
弘通之莂。抽资重刻。冀广流传。(不慧)寓幻其
庐。备员校订。因并缉辑。
元世 熙朝两代事迹。缵承其后。庶见古今
上下之道脉。连持世与出世之宗猷。踵接拟
兹续貂之尾。盖不欲为最后断佛种之人。绘
空摹影。以俟来哲观感兴起。联辉续焰。以无
穷焉耳。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3c 页 T49-0903.png
时 皇明崇祯龙。集著雍摄提格。月届蕤宾。
敦牂令节寿光比丘大闻薰沐撰。
释鉴稽古略续集(一)
归安杏溪蘧庵比丘大闻 幻轮 汇编
蘧庵居士 严尔圭 较梓
* 元
自太祖成吉思皇帝。于宋宁宗开禧二年
丙寅岁。法天启运。称圣武年号。建大蒙古
国号。都和林云上都。至理宗绍定二年己
丑。太宗嗣位。至淳祐六年丙午定宗嗣位。
至淳祐十一年辛亥。宪宗嗣位。至开庆元
年己未。庆宗嗣位。至景定元年庚申岁。世
祖登基称中统。至甲子改元至元。历六世
五十九年。今从世祖甲子元年叙起。
* 世祖
* 成宗
* 武宗
* 仁宗
* 英宗
* 泰宗
* 明宗
* 文宗
* 宁宗
* 顺宗
** 世祖
名忽必烈。宪宗同母弟也。以庚申岁嗣位。己
卯岁灭宋。袭统一十六年。寿八十而崩 帝
仁明英武屡立大功。好征远夷。连年用兵。悉
皆臣服。遂混一区宇。文臣如许衡姚枢等。谋
谟庙堂。武将如伯颜董文炳等。攻城略地大
阐嘉猷。制礼作乐民物阜康。古未有也(元史)。
甲子至元元年 大宋景定五年 秋七月彗
出柳。其光烛天长数十丈。自四更见东方。日
高始灭 是岁八月。刘秉忠请定都于燕。世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4a 页 T49-0904.png
祖从之。诏修营宫室城池。以燕京为中都。改
元大赦设会度僧。诏请国师扮弥达癹思。登
座授秘密戒 八月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
中书省事。制曰。长生天气力皇帝圣旨咨尔。
刘秉忠气刚以直学富。而文虽晦迹于空门。
每潜心于圣道。朕居藩邸卿实宾僚。侧闻高
谊馀二十年。出从遐方几数万里。迨予嗣服。
须汝计安。不先正名。何以压众。宜崇师位兼
总政机。可特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
事。卿其勉辅朕躬。率先乃属察朝夕之勤惰。
审议论之是非。凡有施为并听裁决。伫看成
绩别示宠章准此(通载) 以伯颜为中书左丞相。
伯颜凝重寡言诸曹白事。有难决者。伯颜一
二语断之。省中詟服以为真宰辅(元史)。
乙丑至元二年 大宋咸淳元年 去年十月
理宗崩。度宗嗣位。事迹见于前书兹不录。
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五月刘秉忠参领中书
省事。既入拜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世祖
咨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条上
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世祖善之。
命下之日纲举目张。一时人材咸见录用。文
物灿然一新(元史) 召许衡至命中书省议事。
丞相安童时年二十一素闻衡名心慕之。及见
于行馆既还叹服日访以政事(元史)世祖闻张
德辉之名召见。参议中书省事。辉以圣贤道
德之奥。修身治国之方。古今治乱之繇。详陈
于帝。俾教胄子学官。内外焕然一新。
丙寅至元三年 宋咸淳二年 佛教东被震
旦。至此已一千二百年矣。
元大赦设会度僧。诏请国师扮弥达癹思。登
座授秘密戒 八月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
中书省事。制曰。长生天气力皇帝圣旨咨尔。
刘秉忠气刚以直学富。而文虽晦迹于空门。
每潜心于圣道。朕居藩邸卿实宾僚。侧闻高
谊馀二十年。出从遐方几数万里。迨予嗣服。
须汝计安。不先正名。何以压众。宜崇师位兼
总政机。可特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
事。卿其勉辅朕躬。率先乃属察朝夕之勤惰。
审议论之是非。凡有施为并听裁决。伫看成
绩别示宠章准此(通载) 以伯颜为中书左丞相。
伯颜凝重寡言诸曹白事。有难决者。伯颜一
二语断之。省中詟服以为真宰辅(元史)。
乙丑至元二年 大宋咸淳元年 去年十月
理宗崩。度宗嗣位。事迹见于前书兹不录。
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五月刘秉忠参领中书
省事。既入拜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世祖
咨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条上
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世祖善之。
命下之日纲举目张。一时人材咸见录用。文
物灿然一新(元史) 召许衡至命中书省议事。
丞相安童时年二十一素闻衡名心慕之。及见
于行馆既还叹服日访以政事(元史)世祖闻张
德辉之名召见。参议中书省事。辉以圣贤道
德之奥。修身治国之方。古今治乱之繇。详陈
于帝。俾教胄子学官。内外焕然一新。
丙寅至元三年 宋咸淳二年 佛教东被震
旦。至此已一千二百年矣。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4b 页 T49-0904.png
丁卯至元四年 宋咸淳三年 宋帝诣太学
谒孔子。行舍菜礼。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配
享。升颛孙师于十哲 许衡陈时务五事。一
曰立国规模。二曰中书大要。三曰为君难以
践言。四曰农桑学校。五曰慎微上嘉纳之。乞
归乡里许之(史)。
佛国禅师 师讳至温。字其玉。号全一。谥佛
国普安。刑州郝氏子也。礼辨庵讷公披剃。佐
无还富公于万寿。参万松为侍者。既而太保
刘公为世祖知遇。荐师召语大悦将授以官。
弗受曰。天下佛法流通。臣僧之愿富贵非所
望也。宪宗命海云主释教。诏天下作资戎
会。师持旨宣布中外。而辅成之。刘公卫承制
锡师兹号。总摄诸路僧尼之事。师锐意卫教。
僧众赖之。后纳印辞职。是年五月十一日。以
疾终于桓州之天宫。西向右胁而化。当暑仪
容如生。更有异香。火浴心口牙不坏。掊地数
尺犹得舍利。寿五十一。腊四十。学士虞集撰
碑(通载)。
戊辰至元五年 宋咸淳四年 元阿朮刘整
围宋襄阳。知府吕文焕告急 谢枋得论云。
官为宰相。可以生杀废置人。官为台谏。可以
弹驳荣辱人。官为国子监。可以考校去取人。
此三等谓之系籍圣贤也(史)。
己巳至元六年 宋咸淳五年 二月帝师癹
思巴。制蒙古字成颁行天下。宋之常州鸡翼
生距。
庚午至元七年 宋咸淳六年 诏请胆巴金
刚上师。住持仁王寺普度僧员。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4c 页 T49-0904.png
帝师 苾刍癹思巴。说根本有部出家羯摩
仪轨。亲制序曰。原夫瞻部嘉运。至第四佛释
迦文如来遗教利见也。大元御世。第五主宪
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登极也。天资
福慧谛信内乘。普使万邦咸归一化。虽敷天
垂拱而至治无垠。眷支那弘道。而在躬不息。
欲以自佛相承师资继踵。迄今不替正戒仪
轨。为从善行人一一恒持。精练三业坚守四
仪。此实圣皇匡正佛法之睿旨也云云(通载) 廉
希宪立朝谠正。世祖令受帝师僧八思马戒。
希宪对曰。臣已受孔子戒。上曰。汝孔子亦
有戒耶。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是也。
辛未至元八年 宋咸淳七年 十一月始建
大元国号。取易乾元之义。始兴蒙古学校。从
太保刘秉忠请也 以许衡为学士。衡每谓
书中无疑看得有疑。有疑即看得。无疑方是
有功。衡之教人也。必因其所明。开其所蔽。而
纳诸善时其动息。而弛张之慎其萌蘖。而防
范之日渐月渍。不自知其变也。日新月盛不
自自知其化也。又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又
言。士君子当以农桑为生。
壬申至元九年 宋咸淳八年 宋少傅叶梦
鼎辞归秦。愿励精寡欲收人心固邦本。又云。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扁舟径返。
盘谷禅师 号丽水。海盐人。师貌不扬。而志
气超迈博览经史。性耽山水之乐。至元中游
五台峨嵋伏牛少室名山胜地。尝云。足迹半
天下。诗名满世间。时附马高丽沈王。闻师德
望具书聘。讲华严大意于杭之慧因寺。师展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5a 页 T49-0905.png
四无碍辩。七众倾伏。王大悦。声价益重。后至
松郡精舍勤修净业。日课弥陀佛号。年七十
馀。无疾预告以时。端坐而寂。有游山诗集三
卷。行世(高僧传)。
癸酉至元十年 宋咸淳九年 元围襄阳日
久。二月破樊城。都统范天顺叹曰。生为宋臣。
死当为宋鬼。即所守处缢死 许衡还至怀
孟。简绝人事。常居山下。勤以自治。公爱兼尽
不严而整。闺门之内若朝廷。然夫妇相待如
宾。丧祭一遵古制。怀孟化之(史)。
甲戌至元十一年 宋咸淳十年 七月宋度
宗崩。太子少帝嗣立年四岁。八月大霖雨天
目山崩。水涌溺死无算 是年八月刘公薨。
赠仪同三司太傅谥文贞。制曰。臣以忠孝
而事上贵输献纳之诚。上以礼义。而遇臣思
笃始终之爱。视死之日犹生之年。故光禄大
夫太保刘秉忠。学窥天人识贯今古。邃冲而
有守。安静而无华。昔侍潜藩稔闻高论。适当
三接之际。恳上万言之书。盖将举天下而措
诸安。以戒为人主者过于杀。朕服嗣而伊始。
卿尽力以居多。盖得卿实契于朕心。而朕悉
知于卿意。事皆有验。人匪他求。周旋三十年
不避其艰。剀切数百奏。各中其理。共成庶政。
方图任于旧人谁谓旻天。不整遗于一老。兴
言及此。何日忘之。载惟台辅之尊。厥有泉扃
之贲。是用锡之纶命。峻一品之尊阶。遂以衮
衣。蹑三槐之正位。复加显号允答殊勋。惟尔
英灵识予哀宠。可赠太傅谥文贞(通载)。
刘文贞公 讳秉忠。字仲诲。瑞州刘季村人。
松郡精舍勤修净业。日课弥陀佛号。年七十
馀。无疾预告以时。端坐而寂。有游山诗集三
卷。行世(高僧传)。
癸酉至元十年 宋咸淳九年 元围襄阳日
久。二月破樊城。都统范天顺叹曰。生为宋臣。
死当为宋鬼。即所守处缢死 许衡还至怀
孟。简绝人事。常居山下。勤以自治。公爱兼尽
不严而整。闺门之内若朝廷。然夫妇相待如
宾。丧祭一遵古制。怀孟化之(史)。
甲戌至元十一年 宋咸淳十年 七月宋度
宗崩。太子少帝嗣立年四岁。八月大霖雨天
目山崩。水涌溺死无算 是年八月刘公薨。
赠仪同三司太傅谥文贞。制曰。臣以忠孝
而事上贵输献纳之诚。上以礼义。而遇臣思
笃始终之爱。视死之日犹生之年。故光禄大
夫太保刘秉忠。学窥天人识贯今古。邃冲而
有守。安静而无华。昔侍潜藩稔闻高论。适当
三接之际。恳上万言之书。盖将举天下而措
诸安。以戒为人主者过于杀。朕服嗣而伊始。
卿尽力以居多。盖得卿实契于朕心。而朕悉
知于卿意。事皆有验。人匪他求。周旋三十年
不避其艰。剀切数百奏。各中其理。共成庶政。
方图任于旧人谁谓旻天。不整遗于一老。兴
言及此。何日忘之。载惟台辅之尊。厥有泉扃
之贲。是用锡之纶命。峻一品之尊阶。遂以衮
衣。蹑三槐之正位。复加显号允答殊勋。惟尔
英灵识予哀宠。可赠太傅谥文贞(通载)。
刘文贞公 讳秉忠。字仲诲。瑞州刘季村人。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5b 页 T49-0905.png
礼天宁虚照禅师披剃为僧。后游云中住南
堂寺。同海云禅师北觐。谒世祖于潜邸。一见
应对称旨。自是屡承顾问公献书。陈时事所
宜者数十条。凡万馀言率皆尊主庇民之事。
上嘉纳之。从上征伐方便救护。全活甚众。
及上正位宸极。创定朝仪立官制。改元建号。
一切所当施设。时物之宜皆公所草定。公斋
居蔬食终日澹然。是年八月壬戌端坐而薨。
享年五十有九。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
人臣不异平昔。上谓左右曰。秉忠事朕三十
年。小心慎密。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
合符契 帝命史天泽伯颜。帅师南征。召谕
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能不
杀是吾曹彬也 史天泽真定人。身长八尺
音如洪钟。善骑射。出入将相五十年。柱石四
朝师表百辟。为开国元臣。人方郭子仪曹彬
云。年七十四。谥忠武。
乙亥至元十二年 宋德祐元年 宋恭宗改
元德祐在位二年。元兵执之北行殂于沙漠
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王。其友止之。天
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馀年。一旦有急徵
天下兵。无一人一骑赴者。吾深恨之故。不自
量欲以身徇。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
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力济。如此则社稷
可保也。天祥性豪华自奉甚厚。至是痛自抑
损。尽以家资为军费。每与宾僚语及时事。辄
抚几流涕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
之食者死人之事。闻者莫不为之感动 湖
南提刑李芾遣兵入援。发壮士三千人使将
堂寺。同海云禅师北觐。谒世祖于潜邸。一见
应对称旨。自是屡承顾问公献书。陈时事所
宜者数十条。凡万馀言率皆尊主庇民之事。
上嘉纳之。从上征伐方便救护。全活甚众。
及上正位宸极。创定朝仪立官制。改元建号。
一切所当施设。时物之宜皆公所草定。公斋
居蔬食终日澹然。是年八月壬戌端坐而薨。
享年五十有九。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
人臣不异平昔。上谓左右曰。秉忠事朕三十
年。小心慎密。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
合符契 帝命史天泽伯颜。帅师南征。召谕
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能不
杀是吾曹彬也 史天泽真定人。身长八尺
音如洪钟。善骑射。出入将相五十年。柱石四
朝师表百辟。为开国元臣。人方郭子仪曹彬
云。年七十四。谥忠武。
乙亥至元十二年 宋德祐元年 宋恭宗改
元德祐在位二年。元兵执之北行殂于沙漠
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王。其友止之。天
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馀年。一旦有急徵
天下兵。无一人一骑赴者。吾深恨之故。不自
量欲以身徇。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
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力济。如此则社稷
可保也。天祥性豪华自奉甚厚。至是痛自抑
损。尽以家资为军费。每与宾僚语及时事。辄
抚几流涕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
之食者死人之事。闻者莫不为之感动 湖
南提刑李芾遣兵入援。发壮士三千人使将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5c 页 T49-0905.png
将之。勤王后谥忠节 行人郝经。使宋被留
一十六年。撰集诸书。至是归燕卒。谥文忠
宋诏张世杰总督诸军。后与陆秀夫陈宜
中。航海以徇国难溺死 有二星斗于中天。
一星陨 六月朔日有食之。既昼晦如夜。
丙子至元十三年 宋德祐二年 五月宋端
宗立。改元景炎后。航海崩于岭南之岗州。
二月日中有黑子。大如鸡卵。相荡久之 丞
相文天祥常言。国亡与亡此男子心。元人
以天祥北去 钱塘江潮三日不至。时元军
分驻江沙上。杭人方幸之。而潮汐不至 三
月元伯颜。入临安建大将旗鼓。受宋帝及太
后庶僚。趍赴京入觐 姚枢仁恕恭敬。未尝
疑人之欺。凡有与谋者必忠告。人莫不敬之。
时以为翰林学士。宋侍从之臣及士子。至上
都皆令枢随学行而官之。
丁丑至元十四年 宋景炎二年 封宋主为
瀛国公。令往脱思麻路。习学梵书西番字经
全后于正智寺为尼。
建大圣万安寺 廉希宪官至平章。伯颜谓
之宰相中真宰相男子中真男子。世以为名
言。至是卒。
戊寅至元十五年 宋祥兴元年 宋帝炳立
改元祥兴。在位二年后航海至厓山。张世杰
与元战败。陆秀夫抱之沈海 正月朔旦。广
设大会以斋僧众。大赦天下。玉泉等五老蒙
恩得度 有大星。南流陨海中。小星千馀随
之。声如雷。数刻乃止。
己卯至元十六年 二月宋亡。宋自太祖起至
一十六年。撰集诸书。至是归燕卒。谥文忠
宋诏张世杰总督诸军。后与陆秀夫陈宜
中。航海以徇国难溺死 有二星斗于中天。
一星陨 六月朔日有食之。既昼晦如夜。
丙子至元十三年 宋德祐二年 五月宋端
宗立。改元景炎后。航海崩于岭南之岗州。
二月日中有黑子。大如鸡卵。相荡久之 丞
相文天祥常言。国亡与亡此男子心。元人
以天祥北去 钱塘江潮三日不至。时元军
分驻江沙上。杭人方幸之。而潮汐不至 三
月元伯颜。入临安建大将旗鼓。受宋帝及太
后庶僚。趍赴京入觐 姚枢仁恕恭敬。未尝
疑人之欺。凡有与谋者必忠告。人莫不敬之。
时以为翰林学士。宋侍从之臣及士子。至上
都皆令枢随学行而官之。
丁丑至元十四年 宋景炎二年 封宋主为
瀛国公。令往脱思麻路。习学梵书西番字经
全后于正智寺为尼。
建大圣万安寺 廉希宪官至平章。伯颜谓
之宰相中真宰相男子中真男子。世以为名
言。至是卒。
戊寅至元十五年 宋祥兴元年 宋帝炳立
改元祥兴。在位二年后航海至厓山。张世杰
与元战败。陆秀夫抱之沈海 正月朔旦。广
设大会以斋僧众。大赦天下。玉泉等五老蒙
恩得度 有大星。南流陨海中。小星千馀随
之。声如雷。数刻乃止。
己卯至元十六年 二月宋亡。宋自太祖起至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6a 页 T49-0906.png
帝炳。通三百二十年。
文文山 姑苏人。讳天祥。为宋状元丞相封
信国公。有忠孝大节。被执目击厓山。有诗哀
悼(不录)又歌曰。飓风起兮海水飞噫。文武尽兮
火德微噫。鹰鹯相击兮靡所施噫。鸿鹄欲举
兮将安归噫。棹歌中流兮任所之噫。独抱春
秋兮莫我知噫 又正气歌曰。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末云。顾彼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
在宿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零丁洋
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
碎碎水漂絮。身世浮沈风打萍。惶恐滩头说
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 过金陵草舍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欲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
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
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后
至临终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
死。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
曰集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
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平生作文未尝
属草。有指南集吟啸集。有集杜诗百首等行
世 建司天台于大京 立安乐堂。疾者医
之。饥者廪之。死者葬之。
庚辰至元十七年六月。新历成赐名授时。明
年始颁行天下。遣使穷黄河之源。由星宿海
至昆崙山。始抵其地 窦默为人乐易。平居
未尝一言方人。官至学士至是卒。谥文正。
帝谕真金太子曰。伯颜文武全才。汝勿以常
文文山 姑苏人。讳天祥。为宋状元丞相封
信国公。有忠孝大节。被执目击厓山。有诗哀
悼(不录)又歌曰。飓风起兮海水飞噫。文武尽兮
火德微噫。鹰鹯相击兮靡所施噫。鸿鹄欲举
兮将安归噫。棹歌中流兮任所之噫。独抱春
秋兮莫我知噫 又正气歌曰。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末云。顾彼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
在宿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零丁洋
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
碎碎水漂絮。身世浮沈风打萍。惶恐滩头说
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 过金陵草舍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欲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
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
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后
至临终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
死。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
曰集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
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平生作文未尝
属草。有指南集吟啸集。有集杜诗百首等行
世 建司天台于大京 立安乐堂。疾者医
之。饥者廪之。死者葬之。
庚辰至元十七年六月。新历成赐名授时。明
年始颁行天下。遣使穷黄河之源。由星宿海
至昆崙山。始抵其地 窦默为人乐易。平居
未尝一言方人。官至学士至是卒。谥文正。
帝谕真金太子曰。伯颜文武全才。汝勿以常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6b 页 T49-0906.png
人遇也 许衡临终语其子曰。我平生为虚
名所累。不能辞官。是年卒。谥文正。
帝师入寂 癹思八为大元帝师。是年十一
月二十二日示寂。年四十二岁。上闻不胜震
悼。追怀旧德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实藏真身
舍利。轮奂金碧无俦。学士王磐奉敕述行状
曰。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
德普觉真智裕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
大元帝师。班弥怛拔思癹帝师。乃土波国人
也。生时诸种瑞应具详家谱。初礼伯父萨师
加哇为师。秘密伽陀一二千言。过目成诵。七
岁演法。辨博纵横犹不自足。复遍咨名宿。钩
玄索隐尽通三藏。年十五。世祖皇帝龙德渊
潜。师知真命有归。驰驿径诣王府。世祖官闱
东宫。皆秉授戒法。特加尊礼。年二十。释道订
正化胡经。宪宗皇帝诏师剖析是非。道不能
答。自弃其学。上大悦。年二十二。世祖登极。
建元中统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
统天下教门。辞帝西归未期月召还。年三十
一。时至元七年。诏制大元国字。师独运摹画
作成。称旨即颁行朝省郡县。遵用迄为一代
典章。升为帝师。更赐玉印。统领诸国释教。旋
又西归。至元十一年。专使召之抵京。王公宰
辅士庶。离城一舍结大香坛。设大净供罗拜
迎之。万众瞻礼若一佛出世。为真金太子。设
彰所知论五篇。存藏行世。
彰所知论 帝师为太子。说佛智大师沙罗
巴译初器世界品。备载大地及水火风轮妙
名所累。不能辞官。是年卒。谥文正。
帝师入寂 癹思八为大元帝师。是年十一
月二十二日示寂。年四十二岁。上闻不胜震
悼。追怀旧德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实藏真身
舍利。轮奂金碧无俦。学士王磐奉敕述行状
曰。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
德普觉真智裕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
大元帝师。班弥怛拔思癹帝师。乃土波国人
也。生时诸种瑞应具详家谱。初礼伯父萨师
加哇为师。秘密伽陀一二千言。过目成诵。七
岁演法。辨博纵横犹不自足。复遍咨名宿。钩
玄索隐尽通三藏。年十五。世祖皇帝龙德渊
潜。师知真命有归。驰驿径诣王府。世祖官闱
东宫。皆秉授戒法。特加尊礼。年二十。释道订
正化胡经。宪宗皇帝诏师剖析是非。道不能
答。自弃其学。上大悦。年二十二。世祖登极。
建元中统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
统天下教门。辞帝西归未期月召还。年三十
一。时至元七年。诏制大元国字。师独运摹画
作成。称旨即颁行朝省郡县。遵用迄为一代
典章。升为帝师。更赐玉印。统领诸国释教。旋
又西归。至元十一年。专使召之抵京。王公宰
辅士庶。离城一舍结大香坛。设大净供罗拜
迎之。万众瞻礼若一佛出世。为真金太子。设
彰所知论五篇。存藏行世。
彰所知论 帝师为太子。说佛智大师沙罗
巴译初器世界品。备载大地及水火风轮妙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6c 页 T49-0906.png
高七金四洲轮围日轮月轮星宿宫三界诸天
等。次情世界品。备列地狱饿鬼旁生人道修
罗天道成住坏空四劫始终之相。及释迦祖
承历代轮王之事。后道果无为五法等。
辛巳至元十八年十月。命僧道二家辨析。特
奉圣旨云云。除道德经是老子真实经旨。其
馀皆后人造作。差官尽行烧毁。
壬午至元十九年。处士刘因天资绝人。日记
千百言。过目成诵。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
语。表其扁曰静修。徵为赞善不受。
癸未至元二十年。
甲申至元二十一年正月六日。大赦天下。并
下轻刑之诏。
乙酉至元二十二年。圣旨焚毁诸路伪造道
藏经。书事于石。碑记甚悉。圣旨禁断道藏伪
经下项。见者悉应便宜收取。
化胡经 犹龙经 圣纪经 西升经 出
塞经 明真辨伪经 九天经 赤书经
上清经 南斗经 玉纬经 十二虚无经
纪胜赋 辨仙论 龁邪论 三破论 太
上实录 青阳官记 玄九内传 帝王师
录 三天列记 十异九迷论 历代应现
图 佛道先后论 钦道明證论 辅政除
邪论 谤道释论 十山论 辟邪归正论
藏天隐月经 赤画度命经 历代帝王
崇道记 三教根源图 混元生三清经
混元实录 灵宝四十二生经 高上内传
楼观先生内传 五公问虚无经(通载)
圣旨就大都大悯忠寺。焚烧道藏伪经。命大
等。次情世界品。备列地狱饿鬼旁生人道修
罗天道成住坏空四劫始终之相。及释迦祖
承历代轮王之事。后道果无为五法等。
辛巳至元十八年十月。命僧道二家辨析。特
奉圣旨云云。除道德经是老子真实经旨。其
馀皆后人造作。差官尽行烧毁。
壬午至元十九年。处士刘因天资绝人。日记
千百言。过目成诵。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
语。表其扁曰静修。徵为赞善不受。
癸未至元二十年。
甲申至元二十一年正月六日。大赦天下。并
下轻刑之诏。
乙酉至元二十二年。圣旨焚毁诸路伪造道
藏经。书事于石。碑记甚悉。圣旨禁断道藏伪
经下项。见者悉应便宜收取。
化胡经 犹龙经 圣纪经 西升经 出
塞经 明真辨伪经 九天经 赤书经
上清经 南斗经 玉纬经 十二虚无经
纪胜赋 辨仙论 龁邪论 三破论 太
上实录 青阳官记 玄九内传 帝王师
录 三天列记 十异九迷论 历代应现
图 佛道先后论 钦道明證论 辅政除
邪论 谤道释论 十山论 辟邪归正论
藏天隐月经 赤画度命经 历代帝王
崇道记 三教根源图 混元生三清经
混元实录 灵宝四十二生经 高上内传
楼观先生内传 五公问虚无经(通载)
圣旨就大都大悯忠寺。焚烧道藏伪经。命大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7a 页 T49-0907.png
都报恩禅寺林泉长老下火。谢恩毕拈香云。
佛心天子悯众生。恐堕三涂邪见坑。个里了
无偏党处。就中朱紫要分明。所以道圣鉴无
私。天机莫测。既来颂德敢不酬恩。此香端为
祝延当今皇帝云。伏愿金轮与法轮并转福
越三祇。舜日共佛日齐明寿延亿劫。次举火
云。忆昔当年明帝时。曾凭列焰辨妍媸。大元
天子续洪范。显正摧邪谁不知(文长不悉)。遂以火炬
打一圆相。云诸仁者只如三洞灵文。还能證
此火光三昧。也无。若也于斯会得。家有北斗
经。枉教人口不安宁。其或未然。从此灰飞烟
灭后。任伊到处。觅天尊。急著眼看。林泉长老
从迈。奉敕下火(通载)对道士持论师德。一十七
名。
圆福寺从超 奉福寺德亨
药师院从伦 法宝寺圆胤
资圣寺至温 大名府明津
甘泉山本琏 上方寺道云
开觉寺祥迈 传教寺了询
法华寺庆规 龙门县行育
延寿寺道寿 仰山寺相睿
资福寺善朗
绛州祖圭 蜀川元一
丙戌至元二十三年。大都道者山云峰禅寺
住持如意祥迈长老。奉 敕撰辨伪录五卷。
辨伪录 其篇目云。妄立天尊伪。创立劫运年
号伪。开分三界伪。随代为帝王师伪。老子出
灵宝三洞伪。游化九天伪。偷佛经教伪。老君
结气成字伪。周文王时为柱下史伪。前后老
佛心天子悯众生。恐堕三涂邪见坑。个里了
无偏党处。就中朱紫要分明。所以道圣鉴无
私。天机莫测。既来颂德敢不酬恩。此香端为
祝延当今皇帝云。伏愿金轮与法轮并转福
越三祇。舜日共佛日齐明寿延亿劫。次举火
云。忆昔当年明帝时。曾凭列焰辨妍媸。大元
天子续洪范。显正摧邪谁不知(文长不悉)。遂以火炬
打一圆相。云诸仁者只如三洞灵文。还能證
此火光三昧。也无。若也于斯会得。家有北斗
经。枉教人口不安宁。其或未然。从此灰飞烟
灭后。任伊到处。觅天尊。急著眼看。林泉长老
从迈。奉敕下火(通载)对道士持论师德。一十七
名。
圆福寺从超 奉福寺德亨
药师院从伦 法宝寺圆胤
资圣寺至温 大名府明津
甘泉山本琏 上方寺道云
开觉寺祥迈 传教寺了询
法华寺庆规 龙门县行育
延寿寺道寿 仰山寺相睿
资福寺善朗
绛州祖圭 蜀川元一
丙戌至元二十三年。大都道者山云峰禅寺
住持如意祥迈长老。奉 敕撰辨伪录五卷。
辨伪录 其篇目云。妄立天尊伪。创立劫运年
号伪。开分三界伪。随代为帝王师伪。老子出
灵宝三洞伪。游化九天伪。偷佛经教伪。老君
结气成字伪。周文王时为柱下史伪。前后老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7b 页 T49-0907.png
君降生不同伪。三番作佛伪冒名僣圣伪。合
气为道伪。偷佛神化伪。辨说渊博具如通载。
如意禅师 讳祥迈。博通内外典章。洞彻渊
微理致。住持名都巨刹。应旨撰辨伪录五卷。
制伏允惬有弘传序注。载法华要解。
丁亥至元二十四年。
戊子至元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大赦天下。
云峰和尚 师住径山。初江淮释教都总统杨
辇真迦。集江南禅教诸僧。朝觐登殿对御论
禅。宣上竺僧问讲何经。答云。法华经。次问仙
林僧讲何经。奏云。百法论。次问师云。禅以何
为宗。奏对曰。禅也者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
见闻觉知之所可知。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备谈本末)又云。夫禅与教本一体也。禅乃佛之心。
教乃佛之语。因佛语而见佛心。譬之百川异
流同归于海。到海则无异味(云云)谢恩赐馔。
吉祥禅师 镇江普照寺沙门普喜号吉祥。山
东人。精究慈恩相宗。研习唯什师地因明等
论。是年世祖创立江淮御讲之所。普照居一。
诏师主之。升座外日诵华严大经。以十卷为
常课。后入寂茶毗舍利甚夥。建塔丹徒。镇江
之民多有图像祠之。称为吉祥古佛云。
玉岗法师 杭州下竺蒙润子玉岗海盐人。
古源清法师之甥。竹堂传法师之高足也。生
时母感异梦。礼伽蓝土偶皆仆。修观音忏而
心疾即愈讲法华。而屠沽易业居风篁岭。专
精念佛修法华光明大悲净土。以七七为期
甚多。后示弟子止观安心之法。称佛而逝。
己丑二十六年正月。抄数天下户计。
气为道伪。偷佛神化伪。辨说渊博具如通载。
如意禅师 讳祥迈。博通内外典章。洞彻渊
微理致。住持名都巨刹。应旨撰辨伪录五卷。
制伏允惬有弘传序注。载法华要解。
丁亥至元二十四年。
戊子至元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大赦天下。
云峰和尚 师住径山。初江淮释教都总统杨
辇真迦。集江南禅教诸僧。朝觐登殿对御论
禅。宣上竺僧问讲何经。答云。法华经。次问仙
林僧讲何经。奏云。百法论。次问师云。禅以何
为宗。奏对曰。禅也者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
见闻觉知之所可知。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备谈本末)又云。夫禅与教本一体也。禅乃佛之心。
教乃佛之语。因佛语而见佛心。譬之百川异
流同归于海。到海则无异味(云云)谢恩赐馔。
吉祥禅师 镇江普照寺沙门普喜号吉祥。山
东人。精究慈恩相宗。研习唯什师地因明等
论。是年世祖创立江淮御讲之所。普照居一。
诏师主之。升座外日诵华严大经。以十卷为
常课。后入寂茶毗舍利甚夥。建塔丹徒。镇江
之民多有图像祠之。称为吉祥古佛云。
玉岗法师 杭州下竺蒙润子玉岗海盐人。
古源清法师之甥。竹堂传法师之高足也。生
时母感异梦。礼伽蓝土偶皆仆。修观音忏而
心疾即愈讲法华。而屠沽易业居风篁岭。专
精念佛修法华光明大悲净土。以七七为期
甚多。后示弟子止观安心之法。称佛而逝。
己丑二十六年正月。抄数天下户计。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7c 页 T49-0907.png
庚寅二十七年秋九月日大赦天下。
谢叠山 枋得。天资严厉雅负奇气风岸孤
峭。而以植世教立民彝为任。官至招谕使。宋
亡以卜自隐。时徵见用力辞书云。大元制世
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缺一死。所以不死。以
九十三岁之毋在堂耳。至燕不食。将行有友
张子惠诗。云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
半文钱。枋得会其意竟死于驿。平生无书
不读。文章高迈奇绝自成一家。读其辞见
其心。慷慨激烈可使顽夫廉懦夫立志云。有
文章轨范。
王文忠公 王磐。字文炳。广东人。世业农。岁
得麦万石。号万石王家。公大肆力于学蒐罗
经史百氏。文辞宏放荡无涯涘。受业者尝数
百人上疏言。天子官门不应入。而入者谓之
阑入。由第一门至第二门轻重有差。官至翰
林学士卒。时九十三。赠太傅国公。谥文忠。
辛卯二十八年。平阳地震坏民居。万有八百
二十六区。压死百五十人。全太后为尼。瀛国
公为僧。有地三百六十顷。例免徵租。
壬辰二十九年。杨恭懿奉元人。初与许衡俱
徵不起。太子真金令有司。以汉聘四皓故事
聘之。考正历法授集贤学士。至是卒。
癸巳至元三十年。刘文靖。因性不苟合不妄
交隐居。教授师道尊严年四十五卒。赠学士
谥文靖。所著有四书精要诗集五卷云。皇孙
铁木耳总兵北边。召伯颜居大同。皇孙举酒
饯之曰。公去何以教我。伯颜举所酌酒曰。
可慎者惟此与女色耳。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8a 页 T49-0908.png
云峰入寂 杭州径山第四十三代云峰禅
师。讳妙高。句之长溪人。从云梦泽公受具戒。
首参痴绝冲禅师。次见无准于径山。又见
偃溪于育王入室掌藏钥。一日溪举。譬如牛
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
师划然有省。答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溪可之。出世南兴大芦。迁江阴劝忠及霅川
何山寺。云衲四来三堂皆溢。朝命升蒋山。
至元庚辰迁径山两遭回禄。剋苦重兴。随觐
趍京对御论禅。皇情大悦。赐食寝殿。是年六
月初小参训饰学者。十七日说偈而逝。寿七
十五。腊五十九。塔于寺西之居顶庵。
回回孛可献大珠。邀价钞数万锭。帝曰。珠何
为当留此钱以周贫者。十月彗星入紫微垣
抵斗魁。光芒尺馀。凡一月乃灭。
甲午至元三十一年春正月壬子朔。帝不豫
免朝贺。癸酉帝崩于紫檀殿。号世祖圣德神
功文武皇帝。
世祖潜龙时出征西国。好生为任。迷径遇僧。
开途受记。由是光宅天下统御万邦。大弘密
乘尊隆三宝。迎旃檀瑞像归内宫。安奉万岁
山仁智殿。为现世之宝。仍建大圣寿万安寺。
供奉令一切人俱得瞻礼 定光佛塔毫光发
现。帝命开视内有舍利。光耀人目。由是重建
宝塔。帝命写金字藏经。轴前图像未定。帝云。
此经是释迦如来所说止画说主。庶看诵者
知有所自。
帝诏遍天下。每一岁中。行布施度僧。读大藏
经。随处放光现瑞祯祥不一 诏讲华严大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8b 页 T49-0908.png
德。于京城大寺开演。以彰如来之富贵 帝
设大会七处。放光显示华严七处玄旨 帝
以金为泥。命僧儒缮写大藏经。一藏贮以七
宝琅函。祈流传万世 帝以宋朝镇库旃檀
方圆丈馀。刻为佛像和益人天 帝赐讲经
僧红袈裟。令说法人与佛无异 帝日持数
珠。课诵自奉施食。
帝诏东昌大师演教听之。大悦赐以宝玉柱
杖 帝颁玉音诏昊天讲主云。因朕在世戒
约学徒。究明佛法母令减灭 帝命逸林上
师。译药师坛法仪轨。为天下消八苦之灾。增
无量之寿 帝设十万僧会。令十师对御说
法。赐白金十锭玉柱杖十根 帝诏十高僧
内殿供养。帝端居不动。诸大德亦复默然。帝
乃云。此是真实功德。
帝命高僧。重整大藏。分大小乘。再标芳号遍
布天下 帝命诸山师德。校补弘法寺久远
藏经。鼎新严饰以传无穷 帝印大藏三十
六藏。遣使分赐。归化外邦。皆令得瞻佛日。
帝印造菩萨戒本千部。流通散施。普令大地
众生皆奉如来宝戒 帝令诸路高僧。俱赐
红黄大衣。传授大戒 帝以清凉为真佛境
界。建立五大寺为最上福田 帝每斋日。以
南天竺佛盂。置百味珍羞。澄心观想广修供
养。
帝以如来舍利宝塔。统御刹中一十九所。各
颁钱帛广加严饰。大陈供养 帝见僧人有
过。不加王法。只令阅教忏悔。
帝以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行蠲免。普令缁
设大会七处。放光显示华严七处玄旨 帝
以金为泥。命僧儒缮写大藏经。一藏贮以七
宝琅函。祈流传万世 帝以宋朝镇库旃檀
方圆丈馀。刻为佛像和益人天 帝赐讲经
僧红袈裟。令说法人与佛无异 帝日持数
珠。课诵自奉施食。
帝诏东昌大师演教听之。大悦赐以宝玉柱
杖 帝颁玉音诏昊天讲主云。因朕在世戒
约学徒。究明佛法母令减灭 帝命逸林上
师。译药师坛法仪轨。为天下消八苦之灾。增
无量之寿 帝设十万僧会。令十师对御说
法。赐白金十锭玉柱杖十根 帝诏十高僧
内殿供养。帝端居不动。诸大德亦复默然。帝
乃云。此是真实功德。
帝命高僧。重整大藏。分大小乘。再标芳号遍
布天下 帝命诸山师德。校补弘法寺久远
藏经。鼎新严饰以传无穷 帝印大藏三十
六藏。遣使分赐。归化外邦。皆令得瞻佛日。
帝印造菩萨戒本千部。流通散施。普令大地
众生皆奉如来宝戒 帝令诸路高僧。俱赐
红黄大衣。传授大戒 帝以清凉为真佛境
界。建立五大寺为最上福田 帝每斋日。以
南天竺佛盂。置百味珍羞。澄心观想广修供
养。
帝以如来舍利宝塔。统御刹中一十九所。各
颁钱帛广加严饰。大陈供养 帝见僧人有
过。不加王法。只令阅教忏悔。
帝以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行蠲免。普令缁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8c 页 T49-0908.png
侣安心辨道 天下寺院山林树木。遍谕玉
音严加护持。令斫伐。以严佛圣境界。
帝告群臣云。朕以本觉无二真心。治天下国
家 帝闻五教义曰。顿教即心是佛。诸佛境
界。凡夫不修。如何得到 帝命两土名德。对
辨经教一一无差。帝曰。积年疑滞今日决开
帝颁圣旨谕一切僧人。不拣甚么差役休
当。遵依释迦佛道子行持。
宋太后削发为尼。诵经修道。帝深加敬仰四
事供养。宋主以王位来归学佛修行。帝大悦。
命削发为僧。讨究大乘明即佛理。宋室宫人
皆祝发为尼。帝曰。三宝中人也。命归学佛修
行。供送衣粮。
帝问帝师。施食至少。何能普济无量幽冥。帝
师云。佛法真言力犹如饮马珠 帝命帝师
斋竟。天雨金花缤纷而下。帝曰。何故有此祥
瑞。帝师曰。陛下心花内发。天雨金花赞叹。
蜀僧元一游西天回朝。献玉石佛像贝多叶
经。帝问云。西天佛有么。元一奏云。当今东土
生民主。何异西天悉达多 帝问元一。道家
徒众何以少。如来徒众何以多。元一云。富嫌
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帝问元一云。和尚还
涉世缘否。奏云。不知法故犯。知法了应无。
帝问拣坛主云。何处有佛。拣奏云。我皇即是
佛。帝云。朕如何是佛。拣云。杀活在于手。
乾坤掌上平 帝年八十岁乃云。与释迦如
来同寿不为天矣 帝崩。灵驾经宣德。现大
圆光周遍天界合境。僧俗悉皆瞻礼。盖显古
佛示现之作用耳(以上出弘教集具见佛祖通载)。
音严加护持。令斫伐。以严佛圣境界。
帝告群臣云。朕以本觉无二真心。治天下国
家 帝闻五教义曰。顿教即心是佛。诸佛境
界。凡夫不修。如何得到 帝命两土名德。对
辨经教一一无差。帝曰。积年疑滞今日决开
帝颁圣旨谕一切僧人。不拣甚么差役休
当。遵依释迦佛道子行持。
宋太后削发为尼。诵经修道。帝深加敬仰四
事供养。宋主以王位来归学佛修行。帝大悦。
命削发为僧。讨究大乘明即佛理。宋室宫人
皆祝发为尼。帝曰。三宝中人也。命归学佛修
行。供送衣粮。
帝问帝师。施食至少。何能普济无量幽冥。帝
师云。佛法真言力犹如饮马珠 帝命帝师
斋竟。天雨金花缤纷而下。帝曰。何故有此祥
瑞。帝师曰。陛下心花内发。天雨金花赞叹。
蜀僧元一游西天回朝。献玉石佛像贝多叶
经。帝问云。西天佛有么。元一奏云。当今东土
生民主。何异西天悉达多 帝问元一。道家
徒众何以少。如来徒众何以多。元一云。富嫌
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帝问元一云。和尚还
涉世缘否。奏云。不知法故犯。知法了应无。
帝问拣坛主云。何处有佛。拣奏云。我皇即是
佛。帝云。朕如何是佛。拣云。杀活在于手。
乾坤掌上平 帝年八十岁乃云。与释迦如
来同寿不为天矣 帝崩。灵驾经宣德。现大
圆光周遍天界合境。僧俗悉皆瞻礼。盖显古
佛示现之作用耳(以上出弘教集具见佛祖通载)。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9a 页 T49-0909.png
夏四月。皇孙铁木耳即位得玉玺。其文曰。受
命于天既寿永昌 宋处士铉翁年逾八十。诏
赐金币皆不受。至是卒 伯颜深沈有谋略
善断。诸将仰之若神明。可谓一代之良将。世
祖崩。百官总已以听。握剑立殿陛。陈祖训宣
顾命。述所以立帝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憟。
趍拜位具大臣之风节。至是卒。官至开府仪
同三司太傅。录军国重事。封淮安王谥忠武。
** 成宗
名铁木耳。世祖之孙。太子真金第三子也。世
祖崩诸王立之。在位一十三年。寿四十二崩
帝承天下混一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
守成。末年连岁寝疾。内则决于宫阃。外则委
于大臣。致贼虏等反时有小警。然不至于废
坠者。去世祖未远。以成宪具在故也。改元二。
乙未元贞元年四月。兰州河清上下三百馀
里。六月江西天水陜西旱饥赈之。
高峰禅师 讳原妙。苏之吴江人。姓徐氏。受
业乌戌之密印寺。得法于雪岩钦禅师之门。
生于宋嘉熙戊戌。十五出家。十七受具戒。十
八习天台教。二十更衣入净慈立死限。三年
二十一。请益断桥参雪岩于北涧。住双径得
悟。后隐龙须迁双髻至元己卯上天目西峰。
入张公洞扁死关。不越户者十五年。学徒参
请无虚日。僧俗受戒者几数万人。开山师子
大觉二刹。是年乙未腊月朔。焚香说偈告众
坐亡。世寿五十七。僧腊四十三。度弟子几百
人。塔全龛于死关之内。从治命也。祖雍识师
有语录。盛行于世云 断桥禅师。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9b 页 T49-0909.png
雪岩禅师 讳法钦。五岁出家。十六剃度。十
八行脚。十九灵隐。挂塔移单过净慈。一日在
天目。殿上行。抬眼见一株古柏。触目省发。从
此不疑生不疑死。不疑佛不疑祖。后住道林
南明仙居湖州光孝道场仰山北涧诸刹。为
无准之嗣。乃高峰之师有语录二卷。行世。
丙申元贞二年。授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与
才为太素凝神广道真人。领江南诸路道教。
丁酉大德元年春正月。太后幸五台山。初为
太后建寺于五台山。至是成。太后因临幸之。
为兆民求福 二月改元大赦。
戊戌大德二年。诏以水旱量免租税。
己亥三年。诏遣使问民疾苦。九月夜有流星
如雷。
庚子大德四年。不忽木。初世祖每闻其言。必
叹赏之。以白璧赐之。官至学士平章。至是卒。
家贫赐葬。赠鲁国公。谥文贞。
辛丑大德五年八月。有星孛出东井。历紫微
垣天市垣。四十六日灭 十月有星大如杯。
光烛地自北起分二星。没于危宿。
三垣 天象之开有三垣。一曰紫微垣十五
星。在太乙之中。二曰太微垣十星。在轸翼之
北。三曰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房星之北。
壬寅大德六年三月。诏以旱溢为灾。赦天下
免其差税三年 六月建文宣王庙于京师。
真觉国师 讳文才。号仲华。清水杨氏子。少
孤事母。孝性捷敏。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性
理之学。好古作善吟咏。所禀敦朴若无所知。
至于谈接。辞辨莫窥其涯。遍游讲席尽得贤
首宗旨。尝曰。学贵宗通言欲会意。以意逆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09c 页 T49-0909.png
志则得之矣。语言。文字糟粕之馀也。岂能开
人慧目哉。初隐成纪。筑室树松将欲终焉。故
人称曰松堂和尚。世祖降旨令主洛阳白马
寺。学者汇至声誉日隆。成宗建大万圣祐国
寺于五台。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帝师迦罗
斯巴荐之成宗。即铸金印署师。为真觉国师。
师辞曰。越分以居不祥。不肖而行不明。帝师
曰此上命也。于是不得已而行。大弘清凉之
道。至老无怠。是年九月朔示疾而逝。年六十
二。塔于东台之麓。有慧灯集悬谈详略肇论
疏等(通载)。
癸卯大德七年 金刚上师讳功嘉葛剌思(此云
普喜名间)又名胆巴(此云微妙)西土番人。初侍法王上师。
咒诵如流。经科咒式等靡不洞贯。世祖时至
此土见上问答。允称中间往返灵应非一。成
宗时奏蠲僧家粮税。诏住名刹。宠赉无过。
是年五月十八日西逝(通载)。
金履祥 兰溪人。屏居金华山中。作通鉴前
编。四书五经各有注疏。授徒许谦以传。抱道
自乐不求闻达。学者称仁山先生。谥文安。
甲辰大德八年二月。有星孛于室度。入紫微
垣。约一丈。凡七十六日灭。
乙巳大德九年四月。大同地震有声如雷。坏
庐舍五千馀间。压死五千馀人。地裂涌水尽
黑。漂出松柏朽木。遣使赈之。
丙午大德十年正月。罢江南白云宗都僧录
司。二月暴风大雪雨沙。雨雹如卵。
丁未十一年正月丙寅朔。帝大渐免朝贺。癸
酉帝崩于玉德殿。号成宗完者笃钦明广孝
人慧目哉。初隐成纪。筑室树松将欲终焉。故
人称曰松堂和尚。世祖降旨令主洛阳白马
寺。学者汇至声誉日隆。成宗建大万圣祐国
寺于五台。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帝师迦罗
斯巴荐之成宗。即铸金印署师。为真觉国师。
师辞曰。越分以居不祥。不肖而行不明。帝师
曰此上命也。于是不得已而行。大弘清凉之
道。至老无怠。是年九月朔示疾而逝。年六十
二。塔于东台之麓。有慧灯集悬谈详略肇论
疏等(通载)。
癸卯大德七年 金刚上师讳功嘉葛剌思(此云
普喜名间)又名胆巴(此云微妙)西土番人。初侍法王上师。
咒诵如流。经科咒式等靡不洞贯。世祖时至
此土见上问答。允称中间往返灵应非一。成
宗时奏蠲僧家粮税。诏住名刹。宠赉无过。
是年五月十八日西逝(通载)。
金履祥 兰溪人。屏居金华山中。作通鉴前
编。四书五经各有注疏。授徒许谦以传。抱道
自乐不求闻达。学者称仁山先生。谥文安。
甲辰大德八年二月。有星孛于室度。入紫微
垣。约一丈。凡七十六日灭。
乙巳大德九年四月。大同地震有声如雷。坏
庐舍五千馀间。压死五千馀人。地裂涌水尽
黑。漂出松柏朽木。遣使赈之。
丙午大德十年正月。罢江南白云宗都僧录
司。二月暴风大雪雨沙。雨雹如卵。
丁未十一年正月丙寅朔。帝大渐免朝贺。癸
酉帝崩于玉德殿。号成宗完者笃钦明广孝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0a 页 T49-0910.png
皇帝 五月武宗即位。
** 武宗
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剌之长子也。初封怀
宁王总兵北边。屡立战功。成宗崩。诸王立之
在位五年。寿三十一而崩 帝当富有之业。
慨然欲创治改法故。其封爵太盛而遥授之。
官众赐赉太隆而泛赏之恩溥。至元大德之
政。于是稍有变更矣。
夏六月。以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太子。追
尊考曰顺宗。
萧𣂏陜西人。力学三十年不求进。擢为太子
谕德。疾辞归卒。谥贞敏。
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诏曰。盖闻。
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
者非孔子无以法。所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
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迨封之盛典。加号大
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祝以太牢。于戏父
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
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
元 翰林承旨阎复之辞。
戊申至大元年 旃檀瑞像。至是计二千三
百年矣。
天台佛陇修禅寺释可。号宜行。博综台宗。精
修止观。听雨偈曰。檐前滴滴甚分明。迷处众
生听作声。我亦年来多逐物。春宵一枕梦难成。
己酉至大二年。敕赐佛国普安禅师塔铭。奎
章阁虞集撰(略见世祖丁卯)敕赐乞台萨里神道碑。翰
林赵子昂为文云(通载)。
** 武宗
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剌之长子也。初封怀
宁王总兵北边。屡立战功。成宗崩。诸王立之
在位五年。寿三十一而崩 帝当富有之业。
慨然欲创治改法故。其封爵太盛而遥授之。
官众赐赉太隆而泛赏之恩溥。至元大德之
政。于是稍有变更矣。
夏六月。以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太子。追
尊考曰顺宗。
萧𣂏陜西人。力学三十年不求进。擢为太子
谕德。疾辞归卒。谥贞敏。
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诏曰。盖闻。
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
者非孔子无以法。所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
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迨封之盛典。加号大
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祝以太牢。于戏父
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
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
元 翰林承旨阎复之辞。
戊申至大元年 旃檀瑞像。至是计二千三
百年矣。
天台佛陇修禅寺释可。号宜行。博综台宗。精
修止观。听雨偈曰。檐前滴滴甚分明。迷处众
生听作声。我亦年来多逐物。春宵一枕梦难成。
己酉至大二年。敕赐佛国普安禅师塔铭。奎
章阁虞集撰(略见世祖丁卯)敕赐乞台萨里神道碑。翰
林赵子昂为文云(通载)。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0b 页 T49-0910.png
临济正宗 内翰赵孟頫。奉敕撰碑记。其略
曰。佛以大智慧破一切有。以大圆觉摄一切
空。以大慈悲度一切众。始于不言而至于无
所不言。无所不言。而至于无言。夫道非言不
传。传而不以言。则道在言语之外矣。是惟佛
法最上上乘。如以薪传火。薪尽火传不穷。
海云大宗师简公。性与道合。心与法宜。细
无不入。大无不包。住临济院。能系祖传以正
道统佛法。盖至此而中兴焉。又云。
西云大宗师安公。能嗣其业。据师子座为众
演说。闻者赞叹。信者乡风。得者如宝。悟者如
空。皇帝万年。正法永传。尚迪后人。弗昧其原
(通载)。
阿沙不花。见帝容色日悴进曰。八珍之味不
知御。万金之身不知爱。惟曲蘖是好。姬嫔是
耽。是犹两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帝喜
拜相。
庚戌 辛亥四年正月庚申。帝崩于玉德殿。
号武宗曲律仁惠宣孝皇帝。
三月庚寅。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大赦
天下。赐高年帛 革罢僧道衙行。论曰。望五
位以升阶。转二依而就果者。上乘菩萨也。以
四向一坐而證成。三生百劫而彰号者。缘
觉声闻也。圣贤品级教有明文。惟妙悟自心。
入佛知见者千圣尚不为。何阶级之有。末云
朝廷尚行于爵秩。释子乃兢于官阶。官阶
无尽期。贪爱无满分。胡不养其妻子跪拜君
亲。何异织女七襄牵牛负轭者哉。识达于此
无取焉。不空三藏深于大教有功。授宫犹愧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0c 页 T49-0910.png
滥污。今何人欲假名器哉。
** 仁宗
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次子。武宗同母弟
也。武宗以帝为皇太子。武宗崩遂嗣位。在位
十年。寿三十六 帝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
达儒术爱养民力。孜孜为治一。遵世祖成宪。
为盛德守文之主。
壬子皇庆元年。帝论曰。御史台是一时公论。
国史院是万世公论也 五月禁诸王。得
以农时出猎扰民。至十月方许猎。
癸丑皇庆二年。帝曰。善人乃可为宝善人用
则百姓安。兹国家所宝 帝以久旱宫中焚
香默祷。遣官分祷诸祠。甘雨大注 承旨李
孟言。人主之柄在刑赏。赏一善而天下劝。罚
一恶而天下惩。又言。僧道既为出世法。何与
官府罢僧道官 御书秋谷二字以赐。建崇
文阁于国子监。以宋儒周敦颐程灏程颐张
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及故中书许
衡。从祀孔子庙庭。
甲寅改元延祐元年诏科场。以经义取士。庶
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敕各省专意访
求遗逸。苟得其人。先以名闻。后致之。
佛智法师 沙罗巴观照。依癹思巴帝师薙
染。习诸部灌顶法。又从著赤上师学大小乘。
时刺温卜善秘密教。为世所称。投之尽得其
道。所以善吐番音。兼解诸国文字。后因迦罗
思巴帝师荐于世祖。命译中国未备显密诸
经各若干部。辞旨明辨。特赐大辨广智之号。
后加弘教佛智三藏法师之称。授师为江浙
** 仁宗
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次子。武宗同母弟
也。武宗以帝为皇太子。武宗崩遂嗣位。在位
十年。寿三十六 帝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
达儒术爱养民力。孜孜为治一。遵世祖成宪。
为盛德守文之主。
壬子皇庆元年。帝论曰。御史台是一时公论。
国史院是万世公论也 五月禁诸王。得
以农时出猎扰民。至十月方许猎。
癸丑皇庆二年。帝曰。善人乃可为宝善人用
则百姓安。兹国家所宝 帝以久旱宫中焚
香默祷。遣官分祷诸祠。甘雨大注 承旨李
孟言。人主之柄在刑赏。赏一善而天下劝。罚
一恶而天下惩。又言。僧道既为出世法。何与
官府罢僧道官 御书秋谷二字以赐。建崇
文阁于国子监。以宋儒周敦颐程灏程颐张
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及故中书许
衡。从祀孔子庙庭。
甲寅改元延祐元年诏科场。以经义取士。庶
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敕各省专意访
求遗逸。苟得其人。先以名闻。后致之。
佛智法师 沙罗巴观照。依癹思巴帝师薙
染。习诸部灌顶法。又从著赤上师学大小乘。
时刺温卜善秘密教。为世所称。投之尽得其
道。所以善吐番音。兼解诸国文字。后因迦罗
思巴帝师荐于世祖。命译中国未备显密诸
经各若干部。辞旨明辨。特赐大辨广智之号。
后加弘教佛智三藏法师之称。授师为江浙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1a 页 T49-0911.png
等处释教都总统。帝亲劳送之。皇太子诸王
尝问法要。所译之经朝廷皆刊行。是年十月
五日示疾。赐钞万缗。敕太尉沈王视医药。谢
却之竟面佛坐逝。帝悼之赐给葬。遣使驰驿。
送归故里建塔(高僧传通载)。
普觉法师 姓赵氏。讳英辨。号普觉。弱冠受
具戒。得慈恩宗于柏林潭法师。出世于秦州
景福寺。其道大振声驰四表。摧伏异见树正
法幢。而其资性真纯。如玉含璞不加雕绘。人
爱重之。致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为无佛世
之佛也。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是年六月
庚戌无疾辞众坐寂。焕异景于易箦之夕。标
奇迹于火化之馀。塔于普觉寺之后。阅世六
十有八。腊六十有一(佛祖通载) 十一月京师旱疫。
帝问弭灾之道。学士程钜夫举汤禳桑林事
以对。帝曰。此实朕之责也。赤子何罪。明日
大雪。以西僧作佛事。疏放罪囚。
乙卯延祐二年正月。诏遣宣抚使。分十二道。
问民疾苦。黜涉官吏 五月秦州山移十
一月彗见紫微垣 赦天下。
丙辰延祐三年。礼公哥罗斑藏卜为帝师。
赖禄孙负母避乱。盗至守母不去。事闻特赐
旌表。
敕建旃檀瑞像殿 翰林承旨。程钜夫撰记。
其略曰。盖闻。道非有像作易者。必拟诸形容。
法本皆空。度世者暂资于色相。谓如指空为
镜。不若以镜而谕空。即树占风。将使识风
以忘树。是以双林付嘱舍利。以凡圣而遍分。
千辐经行足迹亘古今而常在。非炫神通于幻
尝问法要。所译之经朝廷皆刊行。是年十月
五日示疾。赐钞万缗。敕太尉沈王视医药。谢
却之竟面佛坐逝。帝悼之赐给葬。遣使驰驿。
送归故里建塔(高僧传通载)。
普觉法师 姓赵氏。讳英辨。号普觉。弱冠受
具戒。得慈恩宗于柏林潭法师。出世于秦州
景福寺。其道大振声驰四表。摧伏异见树正
法幢。而其资性真纯。如玉含璞不加雕绘。人
爱重之。致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为无佛世
之佛也。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是年六月
庚戌无疾辞众坐寂。焕异景于易箦之夕。标
奇迹于火化之馀。塔于普觉寺之后。阅世六
十有八。腊六十有一(佛祖通载) 十一月京师旱疫。
帝问弭灾之道。学士程钜夫举汤禳桑林事
以对。帝曰。此实朕之责也。赤子何罪。明日
大雪。以西僧作佛事。疏放罪囚。
乙卯延祐二年正月。诏遣宣抚使。分十二道。
问民疾苦。黜涉官吏 五月秦州山移十
一月彗见紫微垣 赦天下。
丙辰延祐三年。礼公哥罗斑藏卜为帝师。
赖禄孙负母避乱。盗至守母不去。事闻特赐
旌表。
敕建旃檀瑞像殿 翰林承旨。程钜夫撰记。
其略曰。盖闻。道非有像作易者。必拟诸形容。
法本皆空。度世者暂资于色相。谓如指空为
镜。不若以镜而谕空。即树占风。将使识风
以忘树。是以双林付嘱舍利。以凡圣而遍分。
千辐经行足迹亘古今而常在。非炫神通于幻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1b 页 T49-0911.png
境。实开方便于迷津。所谓由佛以念心。即心
而即佛者也。旃檀瑞像佛之真像也。其犹万
影沈江。如如不异。孤光透隙。一一皆圆。夫
岂择地而容。盖以随缘而应。望梅林而止渴。
靡不同沾。泛竹叶以言归。谁堪共载。惟我圣
天子。道跻先圣。慈等觉王。祝长乐之春秋。恒
依佛地企如来之岁月。坐阅人天 瑞像本
末。具载前集宋宁宗嘉泰三年录中。爰自西
土龟兹凉州至上京等处。二千三百七年也。
敕封普庵禅师嘉号 诏曰。上天眷命皇帝
圣旨。朕闻。佛氏以空寂为宗。则凡学所遵者。
宁欲建名号殊称谓。以示天下后世哉。而国
家非此。无以昭尊德乐道之意也。朕自即位
以来闻。袁州路南泉山慈化禅寺。普庵寂感
妙济真觉昭贶大德惠爱禅师。绍临济之绪。
超华严之境。德映当代。泽被方来。其道甚尊
显。心窃慕之。既累赐大谥。惟塔号未称可加
定光之塔。曰定光灵瑞之塔云云。
丁巳延祐四年。敕加东林远法师。号妙觉寂
光宏辨大师。都省咨文 四月不雨。帝露香
祷天既而大雨。左右进雨衣不受。
福元讲主 讳德谦。姓杨氏。字福元。宁州定
平人。幼为勤策嗜诵佛书。稍长遍历名邦。咨
访先德受般若于宁公。习瑞应于忠公。受幽
赞于仙公。学圆觉于一公。究唯什俱舍于頙
公。听楞严四分于闻公。而数公并以识法解
义。声名远著。师皆亲熏炙之。必臻其道。后京
都受华严于万安拣公。初诏居万宁寺。次迁
慈恩前后十祀。道德简于宸里。声光扬于海
而即佛者也。旃檀瑞像佛之真像也。其犹万
影沈江。如如不异。孤光透隙。一一皆圆。夫
岂择地而容。盖以随缘而应。望梅林而止渴。
靡不同沾。泛竹叶以言归。谁堪共载。惟我圣
天子。道跻先圣。慈等觉王。祝长乐之春秋。恒
依佛地企如来之岁月。坐阅人天 瑞像本
末。具载前集宋宁宗嘉泰三年录中。爰自西
土龟兹凉州至上京等处。二千三百七年也。
敕封普庵禅师嘉号 诏曰。上天眷命皇帝
圣旨。朕闻。佛氏以空寂为宗。则凡学所遵者。
宁欲建名号殊称谓。以示天下后世哉。而国
家非此。无以昭尊德乐道之意也。朕自即位
以来闻。袁州路南泉山慈化禅寺。普庵寂感
妙济真觉昭贶大德惠爱禅师。绍临济之绪。
超华严之境。德映当代。泽被方来。其道甚尊
显。心窃慕之。既累赐大谥。惟塔号未称可加
定光之塔。曰定光灵瑞之塔云云。
丁巳延祐四年。敕加东林远法师。号妙觉寂
光宏辨大师。都省咨文 四月不雨。帝露香
祷天既而大雨。左右进雨衣不受。
福元讲主 讳德谦。姓杨氏。字福元。宁州定
平人。幼为勤策嗜诵佛书。稍长遍历名邦。咨
访先德受般若于宁公。习瑞应于忠公。受幽
赞于仙公。学圆觉于一公。究唯什俱舍于頙
公。听楞严四分于闻公。而数公并以识法解
义。声名远著。师皆亲熏炙之。必臻其道。后京
都受华严于万安拣公。初诏居万宁寺。次迁
慈恩前后十祀。道德简于宸里。声光扬于海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1c 页 T49-0911.png
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尝曰。畦衣之上
抗于世表。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乃
让席幽居。括囊一室处世。而遗世者也。是
年正月日示寂。赐缗旌幢津送塔于城之南
隅云。
光教律师 讳法闻。陜西严氏子。十五薙染。
二十受具戒。从温公学法华般若唯什因明
及四分律。温托以弘传之寄。尝对佛像灼肌
然指。庸表克诚。刺血书经。以彰重法。隐于台
山不踰阃者六载。读藏经五千卷者三番。帝
师命师讲说。顾谓其徒曰。孰谓汉地乃有此
僧耶。天子闻之徵至阙庭。诏居太原寺。授荣
禄大夫。次迁大普庆寺。加开府仪同三司银
章一品。王公大臣仰止高风。犹景星凤凰之
瑞于明时也。后赐实相圆明光教律师之号。
赐辽世金书戒经。求戒者无算。是年三月日。
跏趺而逝。赐币以葬。有司仪卫旌幢送之(通载)。
戊午延祐五年正月。懿州地震 二月和州
地震秦州山崩 四月德庆地震。南土山崩。
压死居民。给粮赈之。
特赐国师 达益巴。师事大萨思述帝师十
有三年。听言论于左右。观道德于前后。陶熏
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经籍
部以十数。皆耳于口授。目于手示得乎理之
所归。行之所趋。是以誉延两京道重三朝。事
二圣于潜邸。竭勤逾纪赐赉以千万计。归以
所赐大厥梵宇。加赐金印。驰纽封号弘法普
济。三藏佑圣国师。是年五月十六日化于京
师。给乘骑归葬成纪。年七十有三云(通载)。
抗于世表。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乃
让席幽居。括囊一室处世。而遗世者也。是
年正月日示寂。赐缗旌幢津送塔于城之南
隅云。
光教律师 讳法闻。陜西严氏子。十五薙染。
二十受具戒。从温公学法华般若唯什因明
及四分律。温托以弘传之寄。尝对佛像灼肌
然指。庸表克诚。刺血书经。以彰重法。隐于台
山不踰阃者六载。读藏经五千卷者三番。帝
师命师讲说。顾谓其徒曰。孰谓汉地乃有此
僧耶。天子闻之徵至阙庭。诏居太原寺。授荣
禄大夫。次迁大普庆寺。加开府仪同三司银
章一品。王公大臣仰止高风。犹景星凤凰之
瑞于明时也。后赐实相圆明光教律师之号。
赐辽世金书戒经。求戒者无算。是年三月日。
跏趺而逝。赐币以葬。有司仪卫旌幢送之(通载)。
戊午延祐五年正月。懿州地震 二月和州
地震秦州山崩 四月德庆地震。南土山崩。
压死居民。给粮赈之。
特赐国师 达益巴。师事大萨思述帝师十
有三年。听言论于左右。观道德于前后。陶熏
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经籍
部以十数。皆耳于口授。目于手示得乎理之
所归。行之所趋。是以誉延两京道重三朝。事
二圣于潜邸。竭勤逾纪赐赉以千万计。归以
所赐大厥梵宇。加赐金印。驰纽封号弘法普
济。三藏佑圣国师。是年五月十六日化于京
师。给乘骑归葬成纪。年七十有三云(通载)。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2a 页 T49-0912.png
栽桑图说 八月司农苗好谦撰进。帝曰。农
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命刊印千帙。散之民
间。又印大学衍义。赐朝臣。
己未延祐六年 径山虎岩禅师讳伏 本源
禅师讳达 晦机禅师讳熙 虚谷禅师有谥
建大永福寺(即青塔)。
佛护大师 讳本无。号我庵。台州黄岩人。幼
从方山宝公薙染进具戒。次依寂照于中天
竺即有省处。更衣见湛堂澄公。精研教部。寂
照惜之。寄以偈曰。依教入禅今古有。从禅
入教古今无。一心三观门虽别。水满千江月
自孤。师后出世祝湛堂寂照二香。初主四明
延庆。后迁杭之上天竺。最久一日无疾端坐。
而蜕白云堂。赐谥佛护宣觉宪慈匡道大师
云(高僧传)。
妙文讲主 九岁出家。十八受具。依大德圆
和尚。学圆顿教。始升猊座纵无碍辨。若峡倒
川奔。及乎閒居简默言不妄发。其涵养冲挹。
无欲速不躁进。大类如此。年四十八。住蓟之
云泉。勤俭节用。老者怀其德。少者严其教。故
众睦而寺治。廪有馀粟以赈饥民。蓟人称
之。世祖召见顾谓侍臣曰。此福德僧也。诏居
京师大宝集寺。自尔教乘法席益盛。性相并
驱僧俗溥济。斯时海内讲席纷纷。方胶固于
名相凝滞于殊涂。师独大弘方等。振以圆宗。
使守株者通于寂默之外。龙象蹴蹈兢驾一
乘。年逾八十。专修念佛三昧。是年月日结印
而终。
庚申延祐七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帝斋居损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2b 页 T49-0912.png
膳 帝崩。谥仁宗文英武章皇帝 三月太
子即位大赦。
** 英宗
讳硕德八刺仁宗嫡子也。在位四年。为御史
太夫铁失等弑于行幄。年二十一 帝天性
至孝。仁宗不豫。每夜焚香泣告于天。愿以身
代。及崩哀毁过礼。寝服于地日歠一粥。至嗣
位用法无私。果于诛杀。奸党畏罪。遂搆大变。
谥格坚皇帝。
辛酉至治元年正月。帝服衮服享太庙曰。岁
必亲祀终朕之身议赦。帝曰。恩可常施。赦不
可屡下。使杀人获免。死者何辜 二月初建
西山佛寺 九月驻跸兴和。左右以寒请还。
上曰。兵以牛马为重。民以稼穑为本。盖欲马
得刍牧民得刈穫。何计乎寒。
立帝师殿 诏各路立帝师殿。释源宗主法
洪。奉敕撰碑。其略曰。皇元启运北天。奄荒区
夏。奋神武之威。致混一之绩。思所以去杀胜
残跻生民于仁寿者。莫大释氏。故崇其教以
敦其化本。以帝师拔思癹有圣人之道。屈万
乘之尊尽师敬之节。咨诹至道之要。以施于
仁政。是以德加于四海。泽洽于万邦。实赖帝
师之助。铭略曰。佛道弘大洋海无际。滔天沃
日并育万类。于彼将圣象罔得一。舍厥绪馀
以匡王国。烈烈皇祖草昧天造奠是南纪。功
格苍具云云。追谥皇天之下一人之上云云
(见至元十七年行状文中)赵孟頫书丹。元明善篆额。
弘教大师 讳了性。号大林。武氏子。初依安
和尚薙发。登具岁诸讲席。精究三藏。遇真觉
子即位大赦。
** 英宗
讳硕德八刺仁宗嫡子也。在位四年。为御史
太夫铁失等弑于行幄。年二十一 帝天性
至孝。仁宗不豫。每夜焚香泣告于天。愿以身
代。及崩哀毁过礼。寝服于地日歠一粥。至嗣
位用法无私。果于诛杀。奸党畏罪。遂搆大变。
谥格坚皇帝。
辛酉至治元年正月。帝服衮服享太庙曰。岁
必亲祀终朕之身议赦。帝曰。恩可常施。赦不
可屡下。使杀人获免。死者何辜 二月初建
西山佛寺 九月驻跸兴和。左右以寒请还。
上曰。兵以牛马为重。民以稼穑为本。盖欲马
得刍牧民得刈穫。何计乎寒。
立帝师殿 诏各路立帝师殿。释源宗主法
洪。奉敕撰碑。其略曰。皇元启运北天。奄荒区
夏。奋神武之威。致混一之绩。思所以去杀胜
残跻生民于仁寿者。莫大释氏。故崇其教以
敦其化本。以帝师拔思癹有圣人之道。屈万
乘之尊尽师敬之节。咨诹至道之要。以施于
仁政。是以德加于四海。泽洽于万邦。实赖帝
师之助。铭略曰。佛道弘大洋海无际。滔天沃
日并育万类。于彼将圣象罔得一。舍厥绪馀
以匡王国。烈烈皇祖草昧天造奠是南纪。功
格苍具云云。追谥皇天之下一人之上云云
(见至元十七年行状文中)赵孟頫书丹。元明善篆额。
弘教大师 讳了性。号大林。武氏子。初依安
和尚薙发。登具岁诸讲席。精究三藏。遇真觉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2c 页 T49-0912.png
国师启迪厥心。如柏林潭关辅怀南阳慈诸
公。皆以贤首之学著称一时。悉造其门领其
玄旨。北游燕蓟晦迹魏阙之下。悠悠如处江
海之上。与世若相忘焉。成宗徵居万宁寺。
声价震荡内外。大后创寺于五台山。曰大普
宁寺。延师为第一代。师不求合于时。不屈于
人。识者高其风节。是年九月卒。谥弘教大师
云。
壬戌至治二年。有言佛教可治天下。帝问拜
住。对曰。清净寂灭自治可也。若治天下。舍仁
义则纲常乱矣。
幻堂讲主 讳宝严。字士威。成纪康氏季子。
因罹丧乱。与弟同薙发为僧。后参真觉得传
贤首宗旨。而嗣其道。为人淳朴无伪。方寸
之地。湛若止水。值真觉三坐道场。师与弟皆
从而佐之。真觉入灭乃继其席。无何奉诏住
持大玉山普安祐国二寺。是年七月日逝世。
佛光大师 讳志德。号云岩。东昌人。十二受
经于海闻和尚。习慈恩宗旨于法照禧公。尽
得其蕴。至元间。世祖召见赐宴并紫方袍。命
主天禧旌忠二刹日。讲法华华严唯什金刚
等疏。特赐佛光大师之号。与七众授戒。必令
其立誓无犯。遇岁俭煮糜粥。以食饿殍数万
人。居天禧三十馀年。一衲一履终身不易。
过午不食。夜则危坐以苦诵丧明。忽梦梵僧
迎。居内院高座。空中散花因示疾。是年二月
二十七诵之不辄。顷之辞众安坐而化。世寿
八十八。龛留三七颜貌红润如生。阇维舍利
无数。塔于张家山。赵孟頫为记。
公。皆以贤首之学著称一时。悉造其门领其
玄旨。北游燕蓟晦迹魏阙之下。悠悠如处江
海之上。与世若相忘焉。成宗徵居万宁寺。
声价震荡内外。大后创寺于五台山。曰大普
宁寺。延师为第一代。师不求合于时。不屈于
人。识者高其风节。是年九月卒。谥弘教大师
云。
壬戌至治二年。有言佛教可治天下。帝问拜
住。对曰。清净寂灭自治可也。若治天下。舍仁
义则纲常乱矣。
幻堂讲主 讳宝严。字士威。成纪康氏季子。
因罹丧乱。与弟同薙发为僧。后参真觉得传
贤首宗旨。而嗣其道。为人淳朴无伪。方寸
之地。湛若止水。值真觉三坐道场。师与弟皆
从而佐之。真觉入灭乃继其席。无何奉诏住
持大玉山普安祐国二寺。是年七月日逝世。
佛光大师 讳志德。号云岩。东昌人。十二受
经于海闻和尚。习慈恩宗旨于法照禧公。尽
得其蕴。至元间。世祖召见赐宴并紫方袍。命
主天禧旌忠二刹日。讲法华华严唯什金刚
等疏。特赐佛光大师之号。与七众授戒。必令
其立誓无犯。遇岁俭煮糜粥。以食饿殍数万
人。居天禧三十馀年。一衲一履终身不易。
过午不食。夜则危坐以苦诵丧明。忽梦梵僧
迎。居内院高座。空中散花因示疾。是年二月
二十七诵之不辄。顷之辞众安坐而化。世寿
八十八。龛留三七颜貌红润如生。阇维舍利
无数。塔于张家山。赵孟頫为记。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3a 页 T49-0913.png
癸亥至元三年。敕写金字藏经。学士吴澄为
序曰。主上写经为民祈福。甚盛举也。
吴澄 字幼清。抚州崇仁人。经传悉通贯用
力圣贤之学。元明善以文学自负。闻澄易诗
书春秋奥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董
士选曰。吴先生天下士也。澄尝为学者言。朱
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陆子静以尊德性为
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其弊必偏于言语训释。
故学以德性为本。又谓。为善者死则上通神
明。其极品与日月齐光。为恶者死则下沦污
秽。其极下与沙虫同类 八月帝崩于行幄
卧所。
中峰禅师 讳明本。号中峰。钱塘孙族。生有
异徵。为儿童时。嬉戏必为佛事。稍长闻经教。
燃指臂求佛甚切。昼夜弥励。困则以首触柱。
自儆期必得乃已。及入死关。密扣心要诵金
刚经。至荷担如来处。恍然开悟。自谓所證未
极。后观流水乃大发明。自是说法无碍。著书
若干卷行于世。仁宗闻而聘之不至。制金纹
伽黎衣赐之。并谥号佛日广慧普应国师。是
岁卒。寿六十一。腊三十五。化于本山天目。
断崖禅师 讳从一。湖州德清汤氏子。幼不
茹荤。姿貌巍然。师高峰参一归何处发悟。呈
偈曰。大地山湖一片雪。太阳一照便无踪。自
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峰印可之
曰。后据孤峰绝顶扬声大叫。在后改名了义。
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大师云。
** 泰定帝
名也孙铁水儿。显宗之长子。裕宗之嫡孙也。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3b 页 T49-0913.png
初封嗣晋王。及英宗遇弑。以支庶入继帝统。
在位五年殂于上都 帝在位灾异迭见。然
守成法以行天下无事。称治平焉。改元者二。
泰定致和 帝曰。凡事防之于小则易。救之
于大则难。明告于众。俾知所慎。
甲子泰定元年 乙丑。
丙寅三年。禁西僧驰驿扰民。
丁卯 帝师公哥罗入寂。
戊辰至和元年七月帝崩。不立庙谥 九月
文宗袭立。改天历元年。礼公哥卜文国公为
师。设广教总管府。统摄僧众。
** 明宗
名和世㻋。武宗长子。初封周王出镇云南。泰
定帝崩。文宗遣使迎帝。帝正位于和宁之北。
立文宗为皇太子。未几暴崩仅半年 张养
浩自幼有行义勤学业。官至中丞尝著书三
卷。一曰朝堂忠告。二曰风宪忠告。三曰牧民
忠告。至是卒。赠平章。谥文忠。
** 文宗
名图帖睦尔。武宗次子。明帝之弟也。初封怀
王出居建康。以致和元年九月袭皇帝位。改
元天历二年。迎明宗于沙漠。明宗殂即位。
己巳天历二年。建龙翔集庆寺于建康 建
崇禧万寿寺于蒋山 命奎章诸臣。辑经世
大典 改建康为集庆路 以西僧辇真吃剌
思为帝师。师至上命朝臣一品以下。咸郊迎
大臣俯伏。进觞师不为动。惟国子祭酒孛木
鲁[羽*申]举觞立进曰。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
师也。予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请各不为
在位五年殂于上都 帝在位灾异迭见。然
守成法以行天下无事。称治平焉。改元者二。
泰定致和 帝曰。凡事防之于小则易。救之
于大则难。明告于众。俾知所慎。
甲子泰定元年 乙丑。
丙寅三年。禁西僧驰驿扰民。
丁卯 帝师公哥罗入寂。
戊辰至和元年七月帝崩。不立庙谥 九月
文宗袭立。改天历元年。礼公哥卜文国公为
师。设广教总管府。统摄僧众。
** 明宗
名和世㻋。武宗长子。初封周王出镇云南。泰
定帝崩。文宗遣使迎帝。帝正位于和宁之北。
立文宗为皇太子。未几暴崩仅半年 张养
浩自幼有行义勤学业。官至中丞尝著书三
卷。一曰朝堂忠告。二曰风宪忠告。三曰牧民
忠告。至是卒。赠平章。谥文忠。
** 文宗
名图帖睦尔。武宗次子。明帝之弟也。初封怀
王出居建康。以致和元年九月袭皇帝位。改
元天历二年。迎明宗于沙漠。明宗殂即位。
己巳天历二年。建龙翔集庆寺于建康 建
崇禧万寿寺于蒋山 命奎章诸臣。辑经世
大典 改建康为集庆路 以西僧辇真吃剌
思为帝师。师至上命朝臣一品以下。咸郊迎
大臣俯伏。进觞师不为动。惟国子祭酒孛木
鲁[羽*申]举觞立进曰。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
师也。予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请各不为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3c 页 T49-0913.png
礼。帝师笑而起。举觞卒饮。众为之慄然。
庚午至顺元年。加封孔子父叔梁纥。为启圣
王。母颜氏。启圣夫人。颜子复圣公。曾子宗圣
公。子思述圣公。孟子亚圣公。
慧光 释融照。字慧光。受业华藏修习天台
教观。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力精教
乘勤修禅定。然膏继晷旦夕无间。故学由志
臻。表于丛席职跻众祐四十馀祀。名闻京师
上嘉奖赐号。师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忏。
祝釐圣寿。说法之外力礼忏摩。与诸众生扫
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弥勤。得其法者三人。
僧传曰居简。曰宗矩。曰宗权。皆法门之龙象
也。
范椁。字德机。清江人。天资颖异。虽癯然清
苦。若不胜衣。卓然自树于流俗外。吴澄志以
为特立独行之士。可方东汉之君子。盖非虚
美云。
辛未至顺二年。翰林学士吴澄卒。有易春秋
礼记纂言。及校定皇极经世书大戴礼等书。
赠临川郡公。谥文正。
壬申至顺三年。四月天宁地震。五月京师地
震有声。白虹并日出竟天。八月天鼓鸣于东
北 京师陇西地震 帝崩于上都。
** 宁宗
名懿璘真班。明宗次子也。初封鄜王。文宗殂
遗命传位于帝。帝年七岁。在位两月而殂。
临坛大德 讳惠汶。姓张氏。归德人。依耆宿
釭公出家二十进具。从大德温公受菩萨戒。
嗣法坛主恩公。既而行业日隆。闻望日著。从
庚午至顺元年。加封孔子父叔梁纥。为启圣
王。母颜氏。启圣夫人。颜子复圣公。曾子宗圣
公。子思述圣公。孟子亚圣公。
慧光 释融照。字慧光。受业华藏修习天台
教观。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力精教
乘勤修禅定。然膏继晷旦夕无间。故学由志
臻。表于丛席职跻众祐四十馀祀。名闻京师
上嘉奖赐号。师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忏。
祝釐圣寿。说法之外力礼忏摩。与诸众生扫
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弥勤。得其法者三人。
僧传曰居简。曰宗矩。曰宗权。皆法门之龙象
也。
范椁。字德机。清江人。天资颖异。虽癯然清
苦。若不胜衣。卓然自树于流俗外。吴澄志以
为特立独行之士。可方东汉之君子。盖非虚
美云。
辛未至顺二年。翰林学士吴澄卒。有易春秋
礼记纂言。及校定皇极经世书大戴礼等书。
赠临川郡公。谥文正。
壬申至顺三年。四月天宁地震。五月京师地
震有声。白虹并日出竟天。八月天鼓鸣于东
北 京师陇西地震 帝崩于上都。
** 宁宗
名懿璘真班。明宗次子也。初封鄜王。文宗殂
遗命传位于帝。帝年七岁。在位两月而殂。
临坛大德 讳惠汶。姓张氏。归德人。依耆宿
釭公出家二十进具。从大德温公受菩萨戒。
嗣法坛主恩公。既而行业日隆。闻望日著。从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4a 页 T49-0914.png
者益众。师斋戒既严。护衣惟谨。虽途行旅
宿三衣一钵必与身俱。终日乾乾惟佛是念。
缁素相率而求戒者。接迹于途。承一训言莫
不欢心感戴。说法数十馀年。升坛授戒四十
馀会。大臣接以师敬之礼。从化者盖以万数。
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殁。年七十有三云(佛祖通载)。
** 顺宗
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也。文宗时被谗出
居广西。宁宗崩登大宝。在位三十六年。会
大明兵入京城。走于应昌府。一年崩。
癸酉元统元年六月。初八日登位。改元者三。
元统(二)至元(六)至正(二十七)礼请公哥儿监臧班
臧卜为帝师。
天竺法师 讳真净。字如庵华亭。姚氏子。母
朱氏梦月堕怀而娠。诞时瑞光满室。有异僧。
指谓其母曰。此儿海月法师之再来也。九岁
依明静志公学法华经。历耳成诵。十六得度
搏究诸乘。谒云梦泽公无极度公。尽得其学。
大德间住海盐德藏。至治间迁松江超果。泰
定间居下竺。辟寺前之径高大其门。书佛国
山以揭之。至顺间上竺湛堂澄公举师自代。
殚心弘法。众逾千指。上慕其道。赐以佛心弘
辨之号。及金纹紫伽黎之服。师课法华寒暑
不辍。是年示疾。书偈而逝。寿七十二。腊五十
六。阇维舌根顶骨不坏。舍利五色。塔于本山
(僧传)。
甲戌元统二年元旦。汴梁雨血。著衣皆赤。
三月彰德雨毛如线而绿。民谣云。天雨线。民
起怨。中原地。事必变 水旱交荐 七月流
宿三衣一钵必与身俱。终日乾乾惟佛是念。
缁素相率而求戒者。接迹于途。承一训言莫
不欢心感戴。说法数十馀年。升坛授戒四十
馀会。大臣接以师敬之礼。从化者盖以万数。
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殁。年七十有三云(佛祖通载)。
** 顺宗
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也。文宗时被谗出
居广西。宁宗崩登大宝。在位三十六年。会
大明兵入京城。走于应昌府。一年崩。
癸酉元统元年六月。初八日登位。改元者三。
元统(二)至元(六)至正(二十七)礼请公哥儿监臧班
臧卜为帝师。
天竺法师 讳真净。字如庵华亭。姚氏子。母
朱氏梦月堕怀而娠。诞时瑞光满室。有异僧。
指谓其母曰。此儿海月法师之再来也。九岁
依明静志公学法华经。历耳成诵。十六得度
搏究诸乘。谒云梦泽公无极度公。尽得其学。
大德间住海盐德藏。至治间迁松江超果。泰
定间居下竺。辟寺前之径高大其门。书佛国
山以揭之。至顺间上竺湛堂澄公举师自代。
殚心弘法。众逾千指。上慕其道。赐以佛心弘
辨之号。及金纹紫伽黎之服。师课法华寒暑
不辍。是年示疾。书偈而逝。寿七十二。腊五十
六。阇维舌根顶骨不坏。舍利五色。塔于本山
(僧传)。
甲戌元统二年元旦。汴梁雨血。著衣皆赤。
三月彰德雨毛如线而绿。民谣云。天雨线。民
起怨。中原地。事必变 水旱交荐 七月流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4b 页 T49-0914.png
星如杯。色赤有光 八月京师地震。鸡鸣山
崩。陷为池百里。
乙亥改元至元元年。
丙子二年。宿松地震山裂 秦州山崩 黄州
蝗 江浙自春至八月不雨。民大饥赈之。
丁丑至元三年四月有星。孛于王良。至七月
没于贯索 星名订议房星主马。又名天驷。
王良善识马故名之 五月民间讹言。朝廷
釆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 彗星见于东
北 七月武涉县有蝗。尹张宽仰天祝曰。宁
杀尹毋伤百姓。黑鹰啄蝗。尽命刊金履祥所
著论孟考證行之。门人许谦序之。
许谦 字益之。东阳人。学于金履祥。告之曰。
吾儒之学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
者分殊耳。谦由是致其辨于分之殊。而要其
归于理之一。又曰。圣人之道中而已矣。谦由
是事事求夫中者而用之。自谓吾非有大过
人。惟为学之功无间断耳。其教以五性人伦
为本。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以为已为
立心之要。以分辨义利为处事之制。尝曰。已
或有知使人亦知之。岂不快哉。是年卒。年六
十八。门人号之白云先生。所著有四书丛说
诗名物钞读书传观史等书。后谥曰文懿。
同时休宁陈栎婺源胡一桂。皆以讲明道学
重于时。
太白 上公大将军之象。出东当伏东。出西
当伏西。过午为经天。谓昼见于上也。太白少
阴之星以己未为界。经天为不臣兵起也。
戊寅至元四年正月。以地震赦天下 四月
崩。陷为池百里。
乙亥改元至元元年。
丙子二年。宿松地震山裂 秦州山崩 黄州
蝗 江浙自春至八月不雨。民大饥赈之。
丁丑至元三年四月有星。孛于王良。至七月
没于贯索 星名订议房星主马。又名天驷。
王良善识马故名之 五月民间讹言。朝廷
釆童男童女。一时嫁娶殆尽 彗星见于东
北 七月武涉县有蝗。尹张宽仰天祝曰。宁
杀尹毋伤百姓。黑鹰啄蝗。尽命刊金履祥所
著论孟考證行之。门人许谦序之。
许谦 字益之。东阳人。学于金履祥。告之曰。
吾儒之学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
者分殊耳。谦由是致其辨于分之殊。而要其
归于理之一。又曰。圣人之道中而已矣。谦由
是事事求夫中者而用之。自谓吾非有大过
人。惟为学之功无间断耳。其教以五性人伦
为本。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以为已为
立心之要。以分辨义利为处事之制。尝曰。已
或有知使人亦知之。岂不快哉。是年卒。年六
十八。门人号之白云先生。所著有四书丛说
诗名物钞读书传观史等书。后谥曰文懿。
同时休宁陈栎婺源胡一桂。皆以讲明道学
重于时。
太白 上公大将军之象。出东当伏东。出西
当伏西。过午为经天。谓昼见于上也。太白少
阴之星以己未为界。经天为不臣兵起也。
戊寅至元四年正月。以地震赦天下 四月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4c 页 T49-0914.png
雨雹如拳。环玦狮象等形 信州山震 邵
武雨水深二丈 巩昌山崩压死人民。
己卯至元五年夏四月。加封孝女曹娥。为慧
感灵孝昭顺纯懿夫人 六月汀州水高三丈
馀。没庐坏田 太白屡经天。
宗周法师 讳子文。字宗周。四明人。得法于
北溪闻公。出主宝云寺。教观淹博律规甚严。
寻常对人则讷。升座讲演则滔滔。如建瓴之
水。莫之禦也。临终时讲十六观经。罢即欲
就座别众入灭。有启曰。和尚后事未曾分付。
奈何遽尔告寂耶。师曰。僧家要行便行。莫做
俗汉伎俩为儿女计而有后事。众𢢽益切。于
是下座。复归方丈一一条书之。即合掌称西
方四圣号。回向发愿毕遂寂。阇维舍利无数
(僧传)。
庚辰至元六年处士吴莱论作文如用兵。有
正有奇。正者法度。如部伍分明是也。奇者不
为法度所缚。千变万化元不曾乱。
天如禅师 讳惟则。号天如。得法于中峰国
师。住姑苏师子林。有楞严会解禅宗语录净
土或问十法界图说等书。行世。
元粹法师 苕溪人。有圆觉经集注等书。行
于世。
休耕法师 讳逸。云门三高之一。有诗文
集。
辛巳至正元年。帝阅宋徽宗画称善。学士[山*(廿/(止*白*匕)/ㄆ)]
[山*(廿/(止*白*匕)/ㄆ)]进曰。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其身辱国破。
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主贵能为君。
元叟禅师 讳行端。号元叟。族临海何氏出
武雨水深二丈 巩昌山崩压死人民。
己卯至元五年夏四月。加封孝女曹娥。为慧
感灵孝昭顺纯懿夫人 六月汀州水高三丈
馀。没庐坏田 太白屡经天。
宗周法师 讳子文。字宗周。四明人。得法于
北溪闻公。出主宝云寺。教观淹博律规甚严。
寻常对人则讷。升座讲演则滔滔。如建瓴之
水。莫之禦也。临终时讲十六观经。罢即欲
就座别众入灭。有启曰。和尚后事未曾分付。
奈何遽尔告寂耶。师曰。僧家要行便行。莫做
俗汉伎俩为儿女计而有后事。众𢢽益切。于
是下座。复归方丈一一条书之。即合掌称西
方四圣号。回向发愿毕遂寂。阇维舍利无数
(僧传)。
庚辰至元六年处士吴莱论作文如用兵。有
正有奇。正者法度。如部伍分明是也。奇者不
为法度所缚。千变万化元不曾乱。
天如禅师 讳惟则。号天如。得法于中峰国
师。住姑苏师子林。有楞严会解禅宗语录净
土或问十法界图说等书。行世。
元粹法师 苕溪人。有圆觉经集注等书。行
于世。
休耕法师 讳逸。云门三高之一。有诗文
集。
辛巳至正元年。帝阅宋徽宗画称善。学士[山*(廿/(止*白*匕)/ㄆ)]
[山*(廿/(止*白*匕)/ㄆ)]进曰。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其身辱国破。
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主贵能为君。
元叟禅师 讳行端。号元叟。族临海何氏出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5a 页 T49-0915.png
家化城院。参径山藏叟得旨。大德庚子出世
湖之资福。名闻京师。特旨赐慧文正辨之号。
平章张闾公。举中天竺迁居灵隐。有旨设水
陆斋于金山。命师说法峻事入觐。奏对称旨。
加佛日普照之号。南归退处西庵。至治壬戌
众请补处径山。玺书金斓三被人以为荣。师
宴如也。先是宋度宗设醮秦章天庭遇上帝。
为定径山四十八代住持事。四十四代虎岩。
谓住持岂苟然哉。皆预定之天庭。师闻颇心
非之。及师适当其次云。
愚庵禅师 讳超智。字以中。族姑苏。得法于
元叟端公。历住于隆教普慈二刹。帝赐以明
辨正宗广慧禅师之号。已而升净慈遂主径
山。四据高座敷[改-己+易]佛法。以耸人天龙鬼之
听。缁素相从如云归岫。弟子集其四会语录。
宋文宪序之。极其赞颂起人之敬信也。
梅屋禅师 讳念常。世居华亭。黄姓。母杨氏
祷观音大士梦庞眉老僧托宿而娠。生时神
光照室异香袭人。出家平江圆明院。博究群
书参晦机熙公。有省礼五台。历燕京帝师尊
宠。预金书藏经之列。乃集佛祖通载二十二
卷。备历代法门事迹。住持祥符僧中斑马。
用明禅师。讳𧨝。四明人。有文集行世 断江
禅师。讳恩。云门三高之一。
壬午至正二年大同人相食 地震如雷 惠
州罗浮山崩。
癸未三年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都总裁
学士揭傒斯字曼硕丰城人。脱脱问政治何
先。曰储材为先。养之于誉望未隆之时。用之
湖之资福。名闻京师。特旨赐慧文正辨之号。
平章张闾公。举中天竺迁居灵隐。有旨设水
陆斋于金山。命师说法峻事入觐。奏对称旨。
加佛日普照之号。南归退处西庵。至治壬戌
众请补处径山。玺书金斓三被人以为荣。师
宴如也。先是宋度宗设醮秦章天庭遇上帝。
为定径山四十八代住持事。四十四代虎岩。
谓住持岂苟然哉。皆预定之天庭。师闻颇心
非之。及师适当其次云。
愚庵禅师 讳超智。字以中。族姑苏。得法于
元叟端公。历住于隆教普慈二刹。帝赐以明
辨正宗广慧禅师之号。已而升净慈遂主径
山。四据高座敷[改-己+易]佛法。以耸人天龙鬼之
听。缁素相从如云归岫。弟子集其四会语录。
宋文宪序之。极其赞颂起人之敬信也。
梅屋禅师 讳念常。世居华亭。黄姓。母杨氏
祷观音大士梦庞眉老僧托宿而娠。生时神
光照室异香袭人。出家平江圆明院。博究群
书参晦机熙公。有省礼五台。历燕京帝师尊
宠。预金书藏经之列。乃集佛祖通载二十二
卷。备历代法门事迹。住持祥符僧中斑马。
用明禅师。讳𧨝。四明人。有文集行世 断江
禅师。讳恩。云门三高之一。
壬午至正二年大同人相食 地震如雷 惠
州罗浮山崩。
癸未三年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都总裁
学士揭傒斯字曼硕丰城人。脱脱问政治何
先。曰储材为先。养之于誉望未隆之时。用之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5b 页 T49-0915.png
于周密庶务之后可也。卒封郡公。谥文安。
湛堂法师 讳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
氏子。母姜氏梦日轮而生。从石门祩律师祝
发受具。深通止持作犯之义。依佛鉴铦公习
天台教观。谒云梦泽公深加器重。奏复天台
国清讲额。游高丽求天台遗书。吴越大旱。师
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乃掩
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治间驰召入
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青塔寺。校正大藏
特赐金斓衣。赐号佛海大师。后归天竺之云
外斋。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
七昼夜。屡感瑞应。一日师揖众曰。今日则
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次日黎明端
坐而逝。寿七十八。腊六十四。留龛七日颜貌
如生。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
经句解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等。并行于世
(僧传)。
甲申至正四年。诸山主僧请复僧司且曰。为
郡县所苦如坐地狱。脱脱曰。若复僧司何异
地狱中复置地狱耶。不许。
笑隐法师 讳䜣。号谥广智全悟大禅师。文
宗以潜龙之旧。建龙翔大集庆寺。召师住持。
授以大中大夫。以主寺事。奉敕校正德辉重
编之百丈清规。是年五月二十四日示寂。八
月葬城南拨云山康僧会塔之邻。行业道迹。
具如虞文靖学古录。及黄文宪宋文宪二公
碑铭所记。得法弟子宗泐。字季潭。洪武中住
持天界。声光显著云。时加徵士官。太优云
隐士无求于朝廷。朝廷有求于隐士。名爵何
湛堂法师 讳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
氏子。母姜氏梦日轮而生。从石门祩律师祝
发受具。深通止持作犯之义。依佛鉴铦公习
天台教观。谒云梦泽公深加器重。奏复天台
国清讲额。游高丽求天台遗书。吴越大旱。师
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乃掩
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治间驰召入
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青塔寺。校正大藏
特赐金斓衣。赐号佛海大师。后归天竺之云
外斋。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
七昼夜。屡感瑞应。一日师揖众曰。今日则
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次日黎明端
坐而逝。寿七十八。腊六十四。留龛七日颜貌
如生。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
经句解仁王经如意轮咒经科等。并行于世
(僧传)。
甲申至正四年。诸山主僧请复僧司且曰。为
郡县所苦如坐地狱。脱脱曰。若复僧司何异
地狱中复置地狱耶。不许。
笑隐法师 讳䜣。号谥广智全悟大禅师。文
宗以潜龙之旧。建龙翔大集庆寺。召师住持。
授以大中大夫。以主寺事。奉敕校正德辉重
编之百丈清规。是年五月二十四日示寂。八
月葬城南拨云山康僧会塔之邻。行业道迹。
具如虞文靖学古录。及黄文宪宋文宪二公
碑铭所记。得法弟子宗泐。字季潭。洪武中住
持天界。声光显著云。时加徵士官。太优云
隐士无求于朝廷。朝廷有求于隐士。名爵何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5c 页 T49-0915.png
吝。
乙酉至正五年。承旨[山*(廿/(止*白*匕)/ㄆ)][山*(廿/(止*白*匕)/ㄆ)]遇事英发掀髯论
辨。每遇天变民灾。必劝帝。侧身修行。庶天意
可回。善书。卒后片纸之存人争宝之。宋金辽
三史成。帝曰。史既成书。前人善者朕当取以
为法。恶者取以为戒。岂止为君者为臣者。亦
当知之以前代善恶为勉。
丙戌至正六年。山东地震七日 邵武地震
有声如鼓 河决 李綗请祀郊庙。近正人
远佞邪。以崇阳抑阴云。
丁亥至正七年元旦。日食大寒而风朝官仆
地 东平地震 山东地震坏城郭。有声如
雷 河水摇动。
竺源法师 讳水盛。字竺源。自号无住翁。乐
平人。姓范。母徐。生时祥光照室。依罗山常公
受度。谒月庭忠公。见孤舟济师自信法决可
證。因发誓云。吾此生不能作佛。当入无间狱
也。由是力参发悟者几回。济公记之云。尔后
当大弘吾宗也。天历间聘师。主西湖妙果寺。
一时公卿与师为方外交甚笃。是岁四月二
十四日书偈而逝。寿七十三。师嘱学徒尝云。
要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相应云。
李孝光。温州人。少博学笃志。为文一取法秦
汉古文。不拘于世尚 朱公迁。字克升。勤
于著述。有书传疏义四书约说四书通旨。行
世。
戊子至正八年。杨载。字仲弘。杭州人。文章一
以气为主。自成一家言。而于诗尤有法。取材
于楚汉。而音节以唐人为宗 学士虞集。字
乙酉至正五年。承旨[山*(廿/(止*白*匕)/ㄆ)][山*(廿/(止*白*匕)/ㄆ)]遇事英发掀髯论
辨。每遇天变民灾。必劝帝。侧身修行。庶天意
可回。善书。卒后片纸之存人争宝之。宋金辽
三史成。帝曰。史既成书。前人善者朕当取以
为法。恶者取以为戒。岂止为君者为臣者。亦
当知之以前代善恶为勉。
丙戌至正六年。山东地震七日 邵武地震
有声如鼓 河决 李綗请祀郊庙。近正人
远佞邪。以崇阳抑阴云。
丁亥至正七年元旦。日食大寒而风朝官仆
地 东平地震 山东地震坏城郭。有声如
雷 河水摇动。
竺源法师 讳水盛。字竺源。自号无住翁。乐
平人。姓范。母徐。生时祥光照室。依罗山常公
受度。谒月庭忠公。见孤舟济师自信法决可
證。因发誓云。吾此生不能作佛。当入无间狱
也。由是力参发悟者几回。济公记之云。尔后
当大弘吾宗也。天历间聘师。主西湖妙果寺。
一时公卿与师为方外交甚笃。是岁四月二
十四日书偈而逝。寿七十三。师嘱学徒尝云。
要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相应云。
李孝光。温州人。少博学笃志。为文一取法秦
汉古文。不拘于世尚 朱公迁。字克升。勤
于著述。有书传疏义四书约说四书通旨。行
世。
戊子至正八年。杨载。字仲弘。杭州人。文章一
以气为主。自成一家言。而于诗尤有法。取材
于楚汉。而音节以唐人为宗 学士虞集。字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6a 页 T49-0916.png
伯生。父汲文清而淳。母杨氏亦通经学。弟槃。
字仲常。进士皆得之家庭。槃曰陶庵。集曰邵
庵。尝言。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
主意。若主意先定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
始矣 是年十一月。台州方国珍作乱。聚众
海上。授珍以官。不赴。势益猖獗。
方国珍 黄岩人。亦名谷珍。兄弟四人。先因
设酒诡杀其田主。事露拒杀捕者。官亲往亦
杀之。兄弟遂亡命于海者十馀年。乃掠漳州
贼船寇漳州。维时文恬武嬉人寇即陷。自太
不华堕计而死。势日猖獗。窃据温台明十二
郡。十有八年。太祖龙兴潜逃于海。既而内附。
己丑至正九年夏四月。枣阳民张氏妇生男。
甫周岁暴长四尺许。容貌异常。皤腹拥肿见
人嬉笑。如俗所画布袋和尚云 李好文。为
谕德集端本堂经史要义大宝录大宝龟鉴以
进 他日皇子坐清宁殿。分布长席列坐高
丽西番僧曰。李好文先生。教我儒书多年。尚
不晓其意。今听佛法一夜即晓。由是愈崇尚
佛学 天龙主僧大道。讳善平。搆丛桂楼以
居。受业于庆庵。问道于中峰云。
庚寅至正十年。棣州陨石 奉化山裂 六
月有星大如月。入北斗。声震如雷十一月
日食 二星陨于耀州为石。如斧形。
辛卯十一年诏修河防。南北民兵十七万修。
及二百八十里。于黄陵冈得石人一眼。童谣
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刘福通 颖州人。是年五月。以红巾为号。陷
颖州。六月据朱皋。攻破罗山真阳确山。遂陷
字仲常。进士皆得之家庭。槃曰陶庵。集曰邵
庵。尝言。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
主意。若主意先定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
始矣 是年十一月。台州方国珍作乱。聚众
海上。授珍以官。不赴。势益猖獗。
方国珍 黄岩人。亦名谷珍。兄弟四人。先因
设酒诡杀其田主。事露拒杀捕者。官亲往亦
杀之。兄弟遂亡命于海者十馀年。乃掠漳州
贼船寇漳州。维时文恬武嬉人寇即陷。自太
不华堕计而死。势日猖獗。窃据温台明十二
郡。十有八年。太祖龙兴潜逃于海。既而内附。
己丑至正九年夏四月。枣阳民张氏妇生男。
甫周岁暴长四尺许。容貌异常。皤腹拥肿见
人嬉笑。如俗所画布袋和尚云 李好文。为
谕德集端本堂经史要义大宝录大宝龟鉴以
进 他日皇子坐清宁殿。分布长席列坐高
丽西番僧曰。李好文先生。教我儒书多年。尚
不晓其意。今听佛法一夜即晓。由是愈崇尚
佛学 天龙主僧大道。讳善平。搆丛桂楼以
居。受业于庆庵。问道于中峰云。
庚寅至正十年。棣州陨石 奉化山裂 六
月有星大如月。入北斗。声震如雷十一月
日食 二星陨于耀州为石。如斧形。
辛卯十一年诏修河防。南北民兵十七万修。
及二百八十里。于黄陵冈得石人一眼。童谣
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刘福通 颖州人。是年五月。以红巾为号。陷
颖州。六月据朱皋。攻破罗山真阳确山。遂陷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6b 页 T49-0916.png
舞阳叶县等处。九月陷汝宁州。众至十万。
韩山童 栾城人。自其祖父。以白莲会烧香
惑众。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河
南江淮愚民翕然信之。福通等复诡言。山童
实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杀白马黑牛
誓告天地。约同起兵事觉。县官捕之急山童
就擒。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之武安。
八月萧县李二老彭赵君用反攻陷徐州。李
二号芝麻。李亦以烧香聚众而起。麻城人邹
普胜等。以妖术聚众反。亦以黄巾为号。
徐寿辉 蕲州罗田人。一名真。与其党倪文
进等起兵攻。陷蕲水及黄州。僣称皇帝。国号
天完。改元治平。据汉阳兴国等十馀郡矣。
一月信州及邵武雨黍。饶州建宁雨黑子。大
如黍菽。衢州雨黍。民多取而食之。十一月有
星。孛于西方。十二月太白屡经天。
壬辰十二年。陇西地震百馀日。城郭颓起陵
谷迁变。会州公廨墙崩。获弩五百馀张。长者
丈馀。短者九尺。人莫能挽 日食。
郭子兴 定远人。见汝颖兵起列郡骚动。遂
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自称元师攻援濠州。
据之其豪杰多入城。以自保矣。
百屋禅师 讳清珙常熟人。族姓温。母刘氏。
生有异光。依崇福永惟。出家祝发受具。登天
目见高峰。峰问。汝为何来。师曰。欲求大法。
峰曰。大法岂易求哉。须然指香可也。师曰。某
今日亲见和尚。大法岂有隐乎。峰默契之。授
万法归一话。服勤三年。次参及庵发愤有省
曰。清明时节雨初时黄鹂枝上分明语。庵颔
韩山童 栾城人。自其祖父。以白莲会烧香
惑众。至山童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河
南江淮愚民翕然信之。福通等复诡言。山童
实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杀白马黑牛
誓告天地。约同起兵事觉。县官捕之急山童
就擒。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之武安。
八月萧县李二老彭赵君用反攻陷徐州。李
二号芝麻。李亦以烧香聚众而起。麻城人邹
普胜等。以妖术聚众反。亦以黄巾为号。
徐寿辉 蕲州罗田人。一名真。与其党倪文
进等起兵攻。陷蕲水及黄州。僣称皇帝。国号
天完。改元治平。据汉阳兴国等十馀郡矣。
一月信州及邵武雨黍。饶州建宁雨黑子。大
如黍菽。衢州雨黍。民多取而食之。十一月有
星。孛于西方。十二月太白屡经天。
壬辰十二年。陇西地震百馀日。城郭颓起陵
谷迁变。会州公廨墙崩。获弩五百馀张。长者
丈馀。短者九尺。人莫能挽 日食。
郭子兴 定远人。见汝颖兵起列郡骚动。遂
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自称元师攻援濠州。
据之其豪杰多入城。以自保矣。
百屋禅师 讳清珙常熟人。族姓温。母刘氏。
生有异光。依崇福永惟。出家祝发受具。登天
目见高峰。峰问。汝为何来。师曰。欲求大法。
峰曰。大法岂易求哉。须然指香可也。师曰。某
今日亲见和尚。大法岂有隐乎。峰默契之。授
万法归一话。服勤三年。次参及庵发愤有省
曰。清明时节雨初时黄鹂枝上分明语。庵颔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6c 页 T49-0916.png
之有已后与汝同龛之记。及庵住湖之道场。
师典藏钥。庵谓众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
鳞也。后登霞羃山。卓庵曰天湖居之。复赴当
湖福源。朝廷降香币旌奖。皇后赐金斓衣。诏
谥佛慈慧照禅师。是年七月卒。有法语诗颂
行世。
高皇帝 先句容人。祖渡淮考迁太平生四
子。上季子也。先是陈太后。梦一神人朱衣象
笏馈丸药。光照室吞之。既觉异香袭体遂娠
焉。乃诞异香红光凝结不散。时大历元年戊
辰九月十八日也。仁祖取水洗儿忽有红罗。
来自上流取为儿褓。自是室中常有异光。生
数日不食。求医遇一僧询故告之。僧曰。夜子
时食矣。忽不见。夜半果食。儿时多病。仁祖欲
度为僧。太后不欲。年十七父母三兄相继殁。
上孤孑乃遵先志。托身皇觉寺后出游。道病
有两紫衣人。与俱助其寝食病愈而去。尝夜
陷麻湖。群儿呼迎圣驾。叱之丕见。崎岖多载。
仍归寺中。年二十五值兵乱。问筊于伽蓝。祝
曰。避难吉阳。守旧吉阴。筊乃一阴一阳更祝。
出居不可起义乎。筊从之。再祝筊跃立香炉
上 帝入濠见郭子兴。兴见状貌奇之与语
大悦。取为亲兵日益敬信。以马后妻之。命掌
征伐之事。一统之业基于此矣。
癸已十三年。诏以西番僧为国师。伽璘真为
大元国师。番云皆即冗该。犹华言事事无碍
也 帝自制宫漏约高六七尺。为木匮藏壶
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设
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
师典藏钥。庵谓众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
鳞也。后登霞羃山。卓庵曰天湖居之。复赴当
湖福源。朝廷降香币旌奖。皇后赐金斓衣。诏
谥佛慈慧照禅师。是年七月卒。有法语诗颂
行世。
高皇帝 先句容人。祖渡淮考迁太平生四
子。上季子也。先是陈太后。梦一神人朱衣象
笏馈丸药。光照室吞之。既觉异香袭体遂娠
焉。乃诞异香红光凝结不散。时大历元年戊
辰九月十八日也。仁祖取水洗儿忽有红罗。
来自上流取为儿褓。自是室中常有异光。生
数日不食。求医遇一僧询故告之。僧曰。夜子
时食矣。忽不见。夜半果食。儿时多病。仁祖欲
度为僧。太后不欲。年十七父母三兄相继殁。
上孤孑乃遵先志。托身皇觉寺后出游。道病
有两紫衣人。与俱助其寝食病愈而去。尝夜
陷麻湖。群儿呼迎圣驾。叱之丕见。崎岖多载。
仍归寺中。年二十五值兵乱。问筊于伽蓝。祝
曰。避难吉阳。守旧吉阴。筊乃一阴一阳更祝。
出居不可起义乎。筊从之。再祝筊跃立香炉
上 帝入濠见郭子兴。兴见状貌奇之与语
大悦。取为亲兵日益敬信。以马后妻之。命掌
征伐之事。一统之业基于此矣。
癸已十三年。诏以西番僧为国师。伽璘真为
大元国师。番云皆即冗该。犹华言事事无碍
也 帝自制宫漏约高六七尺。为木匮藏壶
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设
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7a 页 T49-0917.png
金甲神人。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人自能按
更而击 又以内苑造龙船。首尾长一百二
十尺广二丈。上有五殿。龙身并殿宇。俱五采
金装。自游后宫。海子内游戏。船行则龙首尾
眼爪皆动 以宫女抚舞。名天魔舞 每宫
中赞佛则按舞奏乐。
张士诚 白驹场人。为盐纲司牙侩。资性轻
财好施颇得众心。见诸处兵起。与其弟士信
士德。聚众起兵。陷泰州杀知府李齐。因乘间
呼噪入城。官吏仓卒遁走。即据高陲称王。国
号周。建元天祐。将兵攻陷平江松江常州诸
路。地广兵强遂为勍敌。战争始于此。
甲午十四年正月朔。汴梁河永。皆成五采花
草。如绘画。三日方解 学士黄溍谥文宪。有
日损斋[葶-丁+呆]义乌志笔记(字晋卿金华人)。
宝洲沙门 讳觉岸。号宝洲。乌程职里宝相
寺(今清泰庵)沙门也。学博通古今。尝考释氏事实
上下数千载年经国纬。著为手鉴。再治名释
氏稽古略。盖自有佛以来。凡名师大德之行
业出处。以及塔庙之兴废僧侣之众寡。靡不
具载。本之内典参之诸史。旁及于传记。而间
之以事之显著者。为之据岁月先后。考覈精
审。无所遗阙。李桓序。实能补国史之未周葺。
禅编之大备。一代之司南云。
乙未十五年二月。刘福通等。迎韩林儿立以
为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
凤元年 六月我 太祖高皇帝。自和州渡
江。取太平路拔之。耆儒陶安李习。率父老出
迎献言曰。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
更而击 又以内苑造龙船。首尾长一百二
十尺广二丈。上有五殿。龙身并殿宇。俱五采
金装。自游后宫。海子内游戏。船行则龙首尾
眼爪皆动 以宫女抚舞。名天魔舞 每宫
中赞佛则按舞奏乐。
张士诚 白驹场人。为盐纲司牙侩。资性轻
财好施颇得众心。见诸处兵起。与其弟士信
士德。聚众起兵。陷泰州杀知府李齐。因乘间
呼噪入城。官吏仓卒遁走。即据高陲称王。国
号周。建元天祐。将兵攻陷平江松江常州诸
路。地广兵强遂为勍敌。战争始于此。
甲午十四年正月朔。汴梁河永。皆成五采花
草。如绘画。三日方解 学士黄溍谥文宪。有
日损斋[葶-丁+呆]义乌志笔记(字晋卿金华人)。
宝洲沙门 讳觉岸。号宝洲。乌程职里宝相
寺(今清泰庵)沙门也。学博通古今。尝考释氏事实
上下数千载年经国纬。著为手鉴。再治名释
氏稽古略。盖自有佛以来。凡名师大德之行
业出处。以及塔庙之兴废僧侣之众寡。靡不
具载。本之内典参之诸史。旁及于传记。而间
之以事之显著者。为之据岁月先后。考覈精
审。无所遗阙。李桓序。实能补国史之未周葺。
禅编之大备。一代之司南云。
乙未十五年二月。刘福通等。迎韩林儿立以
为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
凤元年 六月我 太祖高皇帝。自和州渡
江。取太平路拔之。耆儒陶安李习。率父老出
迎献言曰。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7b 页 T49-0917.png
服。以此顺天应人而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帝以天下兵起。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丙申十六年两日相荡。彗星丈馀 李实如
黄爪。谣云。李生黄爪。民皆无家。星陨有声化
为石。形如狗头。命藏于库 大明兵取集庆
路。御史福寿死之。后谥忠肃。改集庆为应天
府 太祖入城谕曰。我来此为民除乱耳。各
安职业民大悦。更相庆慰 陶安谓太祖曰。
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
险。若取而有据其形势。出兵以临四方。何向
不克。此天所以资明公也。
金陵 战国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
以镇之。故曰金陵。汉曰秣陵。吴曰建业。晋曰
建康。六朝皆建都于此。隋为蒋州。唐为升州。
宋为江宁。元为集庆。置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于此。故谓南台 太祖渡江时。或谓。欲定天
下。僧金碧峰不可不见。及至宣州见之。僧跏
趺危坐不为礼。上叱僧亦叱上曰。可曾见杀
人将军乎。僧曰。可曾见不怕死和尚乎。上遂
释剑作礼。僧答礼徐谓曰。建康有地可王。
铁冠道人 张景和江右人。道术高精数学。
谒见高帝曰。明公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
俱附。日月丽天附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
言。但四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
头黄明贯于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
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且边地驿
马有惊气。南行遇敌。切须戒慎。上奇之留于
幕下。常结庐钟山。居都下数年。一旦无故。自
投于大中桥水死。求尸不获。仙去不复见。
帝以天下兵起。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丙申十六年两日相荡。彗星丈馀 李实如
黄爪。谣云。李生黄爪。民皆无家。星陨有声化
为石。形如狗头。命藏于库 大明兵取集庆
路。御史福寿死之。后谥忠肃。改集庆为应天
府 太祖入城谕曰。我来此为民除乱耳。各
安职业民大悦。更相庆慰 陶安谓太祖曰。
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限以长江之
险。若取而有据其形势。出兵以临四方。何向
不克。此天所以资明公也。
金陵 战国楚威王时。以其地有王气。埋金
以镇之。故曰金陵。汉曰秣陵。吴曰建业。晋曰
建康。六朝皆建都于此。隋为蒋州。唐为升州。
宋为江宁。元为集庆。置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于此。故谓南台 太祖渡江时。或谓。欲定天
下。僧金碧峰不可不见。及至宣州见之。僧跏
趺危坐不为礼。上叱僧亦叱上曰。可曾见杀
人将军乎。僧曰。可曾见不怕死和尚乎。上遂
释剑作礼。僧答礼徐谓曰。建康有地可王。
铁冠道人 张景和江右人。道术高精数学。
谒见高帝曰。明公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
俱附。日月丽天附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
言。但四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
头黄明贯于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
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且边地驿
马有惊气。南行遇敌。切须戒慎。上奇之留于
幕下。常结庐钟山。居都下数年。一旦无故。自
投于大中桥水死。求尸不获。仙去不复见。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7c 页 T49-0917.png
学士朱升谓高帝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外无他言。
天岸法师 讳弘济。字同舟。天岸其号也。会
稽姚氏子。从宝积寺舜田满公出家。授法华
经辄能记忆。既为大僧精持律学。深究教乘
修忏恳切。于观定中见一尊者。授以犀角如
意。自是辨博无碍。开法于万寿圆觉寺。咒沙
掷地。以救海岸之崩。后主显慈集庆二寺。迁
主会稽圆通。修念佛三昧。诏住大普福寺。归
清镜阁。是年殁(僧传)。
丁酉十七年三月。大明兵克常州。张士诚遣
其弟士德。以兵来援。徐达伏兵擒之。士诚气
沮。请轮资以求和。达围之下其城 有龙斗
于乐清江。飓风大作。所至有火光如毬。死者
万馀人 元大都昼雾。昏暝不辨人物。如是
者旬有五日 净江路山崩地陷。
陈友谅 沔阳渔家子。尝为县吏不乐。会寿
辉文俊兵起。慨然往从之。遂为文俊簿书椽。
寻亦领兵为元帅。及文俊专恣。心不能平。至
是文俊谋杀寿辉。不果奔黄州。友谅因乘衅
袭杀之。遂并其军自称平章。寿辉不能制。兵
势方强。后并杀徐寿辉。自称帝国号汉。改元
大义。据湖广等路。后为太祖所灭。箭贯头颅
而死。
千岩禅师 讳元长。字无明。号千岩。萧山人。
族姓董。母何氏。幼搆疾。母祷观音。许出家而
始愈。始通九流百氏言。次习法华。究律部于
灵芝寺律师。后参狗子无佛性话。中峰为之
决择。印正嘱师。善自护持。师隐天龙。有二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8a 页 T49-0918.png
蛇。日来绕座。师为说三归五戒。蛇矫首低昂。
作拜舞而去。自是荐起住持藉甚。师不允。而
往乌伤伏龙山。兴复圣寿伽蓝名闻朝廷。降
名香以宠嘉之。赐僧伽黎衣。及普应妙辨之
号。后加佛慧圆明广照普利之谥。王臣向道
者众。九州外国倾德敬仰。
绝宗禅师 讳善继。谥文明海慧。诸暨娄氏
子。母王氏梦神僧授白芙蕖而生。依山阴灵
秘寺思恭和尚祝发。从天竺大山恢公。习天
台教。次谒湛堂问答庆快。湛堂谓众曰。法轮
转于他日。将有望于斯子矣。居第一座玉岗
润公亦居师第一。出住良渚讲金光明经。梦
四明法智谓曰。尔所讲经与吾符合。自是益
加精进。尝示众曰。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
筌𨁃。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汝等须
行解并驰正助兼运。则圆位可登。而不负祖
师命宗之意也。后专修净业。系念弥陀昼夜
不辍。一日忽告众曰。佛祖弘化。贵乎时节因
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吾将归矣。端坐而
逝。是年七月二十二日也。寿七十二。荼毗舌
根不坏。塔于灵秘之西。得法上首大璞云。
孚中禅师 讳怀信。字孚中。姓姜。奉化人。母
刘氏。夜梦大星堕室中。有光如火。取而吞之
遂娠。及诞状貌异凡。遇僧即喜。年十五从法
华院子思出家祝发。受具戒于五台寺。学三
观十乘于半岩全公。扣禅宗大旨于竺西坦
公。又值云外岫公。后出世明之观音。迁住普
陀。镇南王虚心问道。宣让王亦遣使。奉旃檀
香紫伽黎衣。请示法要。师搆姑苏宝石。造多
作拜舞而去。自是荐起住持藉甚。师不允。而
往乌伤伏龙山。兴复圣寿伽蓝名闻朝廷。降
名香以宠嘉之。赐僧伽黎衣。及普应妙辨之
号。后加佛慧圆明广照普利之谥。王臣向道
者众。九州外国倾德敬仰。
绝宗禅师 讳善继。谥文明海慧。诸暨娄氏
子。母王氏梦神僧授白芙蕖而生。依山阴灵
秘寺思恭和尚祝发。从天竺大山恢公。习天
台教。次谒湛堂问答庆快。湛堂谓众曰。法轮
转于他日。将有望于斯子矣。居第一座玉岗
润公亦居师第一。出住良渚讲金光明经。梦
四明法智谓曰。尔所讲经与吾符合。自是益
加精进。尝示众曰。止观一部即法华三昧之
筌𨁃。一乘十观即法华三昧之正体。汝等须
行解并驰正助兼运。则圆位可登。而不负祖
师命宗之意也。后专修净业。系念弥陀昼夜
不辍。一日忽告众曰。佛祖弘化。贵乎时节因
缘。缘与时违。化将焉托。吾将归矣。端坐而
逝。是年七月二十二日也。寿七十二。荼毗舌
根不坏。塔于灵秘之西。得法上首大璞云。
孚中禅师 讳怀信。字孚中。姓姜。奉化人。母
刘氏。夜梦大星堕室中。有光如火。取而吞之
遂娠。及诞状貌异凡。遇僧即喜。年十五从法
华院子思出家祝发。受具戒于五台寺。学三
观十乘于半岩全公。扣禅宗大旨于竺西坦
公。又值云外岫公。后出世明之观音。迁住普
陀。镇南王虚心问道。宣让王亦遣使。奉旃檀
香紫伽黎衣。请示法要。师搆姑苏宝石。造多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8b 页 T49-0918.png
宝佛塔。诏赐广慧妙悟智宝弘教之号。升住
中竺复迁天童。后住持大龙翔寺。提唱宗乘
万耳耸听。大小驩然而亲戴之。一旦晨兴谓
左右曰。吾将归矣。汝等当以荷法自期。励
精进行可也。书偈曰。平生为人戾契。七十八
年漏泄。今朝撒手便行。万里晴空片雪。是年
八月二十四日寿腊六十九云。
戊戌十八年 宋龙凤四年。学士欧阳玄字
原功。文章道德卓然名世。凡大制作多出其
手。年八十五。谥曰文。圭斋集。
明玉珍 随州人。集乡兵屯于青山。未几降
于寿辉。及倪文俊陷蜀。令玉珍守之。文俊死
遂自据成都。蜀中郡县皆附号夏改天统。
正月陈友谅。陷安庆。元守将余阙死之谥忠
烈。后立庙岁时致祭 三月宋毛贵破济南。
元右丞董抟霄死之。杀无血见白气衡天死
十二月。大明兵取婺州路。守臣僧住死之
太祖谕诸将曰。戡乱虽以武。而安民必以
仁。师旅之行势如烈火。火烈则人必避之。为
将者能以不杀为心。非惟国家所利。在己亦
蒙其福。尔等从吾言则事不难就。大功可成
矣。
己亥十九年 龙凤五年四月。帝以天下多
故。却天寿节朝贺诏曰。朕宜敬天地法祖宗。
以自修省。初度之日群臣毋朝。
浮休法师 讳允若。字季蘅。号浮休。若耶人。
依云门元公。十五剃度。谒大山恢法师。受天
台教观。次礼湛然。凡法智所集立之义靡不
精究。随湛堂入燕京。朝廷锡以慈光圆照之
中竺复迁天童。后住持大龙翔寺。提唱宗乘
万耳耸听。大小驩然而亲戴之。一旦晨兴谓
左右曰。吾将归矣。汝等当以荷法自期。励
精进行可也。书偈曰。平生为人戾契。七十八
年漏泄。今朝撒手便行。万里晴空片雪。是年
八月二十四日寿腊六十九云。
戊戌十八年 宋龙凤四年。学士欧阳玄字
原功。文章道德卓然名世。凡大制作多出其
手。年八十五。谥曰文。圭斋集。
明玉珍 随州人。集乡兵屯于青山。未几降
于寿辉。及倪文俊陷蜀。令玉珍守之。文俊死
遂自据成都。蜀中郡县皆附号夏改天统。
正月陈友谅。陷安庆。元守将余阙死之谥忠
烈。后立庙岁时致祭 三月宋毛贵破济南。
元右丞董抟霄死之。杀无血见白气衡天死
十二月。大明兵取婺州路。守臣僧住死之
太祖谕诸将曰。戡乱虽以武。而安民必以
仁。师旅之行势如烈火。火烈则人必避之。为
将者能以不杀为心。非惟国家所利。在己亦
蒙其福。尔等从吾言则事不难就。大功可成
矣。
己亥十九年 龙凤五年四月。帝以天下多
故。却天寿节朝贺诏曰。朕宜敬天地法祖宗。
以自修省。初度之日群臣毋朝。
浮休法师 讳允若。字季蘅。号浮休。若耶人。
依云门元公。十五剃度。谒大山恢法师。受天
台教观。次礼湛然。凡法智所集立之义靡不
精究。随湛堂入燕京。朝廷锡以慈光圆照之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8c 页 T49-0918.png
号。出住净圣院。复主杭之兴化。与天岸济我
庵无玉庭罕道望并峙。世称钱塘四依。后居
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又称云
门三高。历越之圆通迁上竺。缨络泉久涸祷
之泉涌。命曰再来泉。筑精舍修法华三昧。为
暮年净业。后罹贼难而终。是年二月二十九
也。寿八十。腊六十五。荼毗舍利如菽无算。师
不妄言笑。赵子昂称为僧中御史。有内外集
云。
大用法师 讳必才。字大用。姓屈氏。台州人。
十二从西瞿法师出家祝发进具。谒湛堂澄
公亲玉岗润公。执经入室。虽至流金之暑。折
胶之寒。足不踰户。山家之玄教观之要。悉臻
其奥。玉岗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
之。乌能至此哉。随玉岗于德藏。命师分座讲
演。辨若雨注河翻。听者称之。继主德藏。后迁
杭之兴福。次补演福。顺帝特赐佛鉴圆照之
号。是年三月十九日。焚香高称弥陀佛号。尽
一昼夜告众曰。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为
书以别相识。合掌而逝。荼毗有五色光。自龛
中发火。舌根齿牙不坏。舍利满地。穴地尺许
亦有得者。寿六十八。腊五十六。所著有妙玄
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章安荆溪
法智礼文诗偈等。并行于世(僧传)。
桐江法师 讳绍。大严之桐江人。因以为号。
姓吴。母李氏。入凤山寺祝发受具。私曰。化龙
之鱼肯以𨁃涔求生乎。谒双径大辨陵公。公
以单传心印诘难久之。复遍参名宿知法之
无异味也。阅大藏教至三过通其旨趣。出世
庵无玉庭罕道望并峙。世称钱塘四依。后居
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又称云
门三高。历越之圆通迁上竺。缨络泉久涸祷
之泉涌。命曰再来泉。筑精舍修法华三昧。为
暮年净业。后罹贼难而终。是年二月二十九
也。寿八十。腊六十五。荼毗舍利如菽无算。师
不妄言笑。赵子昂称为僧中御史。有内外集
云。
大用法师 讳必才。字大用。姓屈氏。台州人。
十二从西瞿法师出家祝发进具。谒湛堂澄
公亲玉岗润公。执经入室。虽至流金之暑。折
胶之寒。足不踰户。山家之玄教观之要。悉臻
其奥。玉岗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
之。乌能至此哉。随玉岗于德藏。命师分座讲
演。辨若雨注河翻。听者称之。继主德藏。后迁
杭之兴福。次补演福。顺帝特赐佛鉴圆照之
号。是年三月十九日。焚香高称弥陀佛号。尽
一昼夜告众曰。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为
书以别相识。合掌而逝。荼毗有五色光。自龛
中发火。舌根齿牙不坏。舍利满地。穴地尺许
亦有得者。寿六十八。腊五十六。所著有妙玄
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章安荆溪
法智礼文诗偈等。并行于世(僧传)。
桐江法师 讳绍。大严之桐江人。因以为号。
姓吴。母李氏。入凤山寺祝发受具。私曰。化龙
之鱼肯以𨁃涔求生乎。谒双径大辨陵公。公
以单传心印诘难久之。复遍参名宿知法之
无异味也。阅大藏教至三过通其旨趣。出世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9a 页 T49-0919.png
景德寺兴复废坠。诏住义乌宝林。一时法席
号为极盛。是年八月初七日。翛然而化。寿七
十四。腊五十八。阇维舍利如绀珠。齿牙贯珠
不坏。有三会语录并桐江集行世。
庚子二十年正月。五色云现 大都有杜鹃
彗星见于东方 五月朔日食。雨雹。
刘伯温 讳基。括苍人。自幼聪明绝伦。凡天
文兵法性理诸书。过目洞识其要。尝游西湖
有异云起西北。光映湖水。时鲁道源与诸同
游者。皆以为庆云。刘曰。此天子气也。应在金
陵。十年后有王者兴。我当辅之。诸人以为狂
悉去之。惟西蜀赵天泽奇之。以为诸葛孔明
之流。是年太祖下金华定括苍。基乃指乾象
谓所亲曰。此天命也。岂人力耶。太祖遣孙炎
聘之。刘趋金陵。陈时务十八策。上嘉纳之
杨宪曰。福基于至诚。祸生于反覆。
辛丑二十一年 宋龙凤七年 汉大义二年
正月朔。奉小明王庆贺礼。刘基怒骂不拜。
陈太祖以天命所在。乃定征伐之计。
竺远禅师 讳正源。字竺远。欧阳姓。南庸人。
二十七受具。始见陵公。问答省悟智开识融
外内无碍。雄谈慧辨动静皆空。住兴圣道场
灵隐诸名刹。帝师锡以佛慧慈照普应禅师
之号。方镇大臣邀请住持径山。是年六月二
十六日殁。寿七十二。腊四十五。塔于径山
八月。大明帅师伐汉。徐达曰。师直为壮。刘基
曰。取威制敌。在此时也。
水庵禅师 讳守贵。字无用。族甄氏。婺州人。
十八学法为僧。首谒千岩长公。与向上之机。
号为极盛。是年八月初七日。翛然而化。寿七
十四。腊五十八。阇维舍利如绀珠。齿牙贯珠
不坏。有三会语录并桐江集行世。
庚子二十年正月。五色云现 大都有杜鹃
彗星见于东方 五月朔日食。雨雹。
刘伯温 讳基。括苍人。自幼聪明绝伦。凡天
文兵法性理诸书。过目洞识其要。尝游西湖
有异云起西北。光映湖水。时鲁道源与诸同
游者。皆以为庆云。刘曰。此天子气也。应在金
陵。十年后有王者兴。我当辅之。诸人以为狂
悉去之。惟西蜀赵天泽奇之。以为诸葛孔明
之流。是年太祖下金华定括苍。基乃指乾象
谓所亲曰。此天命也。岂人力耶。太祖遣孙炎
聘之。刘趋金陵。陈时务十八策。上嘉纳之
杨宪曰。福基于至诚。祸生于反覆。
辛丑二十一年 宋龙凤七年 汉大义二年
正月朔。奉小明王庆贺礼。刘基怒骂不拜。
陈太祖以天命所在。乃定征伐之计。
竺远禅师 讳正源。字竺远。欧阳姓。南庸人。
二十七受具。始见陵公。问答省悟智开识融
外内无碍。雄谈慧辨动静皆空。住兴圣道场
灵隐诸名刹。帝师锡以佛慧慈照普应禅师
之号。方镇大臣邀请住持径山。是年六月二
十六日殁。寿七十二。腊四十五。塔于径山
八月。大明帅师伐汉。徐达曰。师直为壮。刘基
曰。取威制敌。在此时也。
水庵禅师 讳守贵。字无用。族甄氏。婺州人。
十八学法为僧。首谒千岩长公。与向上之机。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9b 页 T49-0919.png
默究有契。随千岩兴圣寿古刹。后还天龙。复
参中峰断崖梁山。反覆扣答。初无异致。师曰
千江虽殊而明月则一。吾今无复疑矣。是年
八月二十日作偈。寄别丞相帖睦尔公。颂曰。
一蜗臭壳内外秽恶。撒手便行虚空振铎。天
龙一指今犹昨。掷笔而化。丞相大加叹异。寿
七十二。腊五十四。塔于天龙西岗。
冬十一月。黄河自平陆三门碛下至孟津五
十馀里皆清凡七日。
壬寅二十二年 宋龙凤八 汉大义三 二
月彗星见于危宿。光丈馀。色青白 三月长
星见虚危间。形如练数十丈。
松隐禅师 讳德然。号唯庵。云间张氏子。出
家得度后。谒千岩禅师有所悟入。又谒石屋
于霞羃山。屋书松隐二字授之。师至华亭搆
室以名额焉。又主千岩所居之寿圣。刺血书
经。有语录行世。
癸卯二十三年 宋龙凤九年 汉大义四年
正月。明玉珍称帝。建国号大夏。改元天统
元年。
七月。陈友谅围洪都。太祖帅诸将讨之。大战
于鄱阳湖。友谅败死 是战也。友谅骁将奋
犯太祖之舟。计无所出。韩成服上冠袍投水
死 刘基大呼。难星过可更舟。太祖更之未
半饷。旧舟为敌炮击碎矣 又张铁冠笑贺
曰。友谅死矣。降卒来言。友谅为流矢贯睛及
头而死。
周颠仙 建昌人。每见人必曰。告太平。饮酒
极多终不醉。太祖曾命覆以瓮。积薪煅之。火
参中峰断崖梁山。反覆扣答。初无异致。师曰
千江虽殊而明月则一。吾今无复疑矣。是年
八月二十日作偈。寄别丞相帖睦尔公。颂曰。
一蜗臭壳内外秽恶。撒手便行虚空振铎。天
龙一指今犹昨。掷笔而化。丞相大加叹异。寿
七十二。腊五十四。塔于天龙西岗。
冬十一月。黄河自平陆三门碛下至孟津五
十馀里皆清凡七日。
壬寅二十二年 宋龙凤八 汉大义三 二
月彗星见于危宿。光丈馀。色青白 三月长
星见虚危间。形如练数十丈。
松隐禅师 讳德然。号唯庵。云间张氏子。出
家得度后。谒千岩禅师有所悟入。又谒石屋
于霞羃山。屋书松隐二字授之。师至华亭搆
室以名额焉。又主千岩所居之寿圣。刺血书
经。有语录行世。
癸卯二十三年 宋龙凤九年 汉大义四年
正月。明玉珍称帝。建国号大夏。改元天统
元年。
七月。陈友谅围洪都。太祖帅诸将讨之。大战
于鄱阳湖。友谅败死 是战也。友谅骁将奋
犯太祖之舟。计无所出。韩成服上冠袍投水
死 刘基大呼。难星过可更舟。太祖更之未
半饷。旧舟为敌炮击碎矣 又张铁冠笑贺
曰。友谅死矣。降卒来言。友谅为流矢贯睛及
头而死。
周颠仙 建昌人。每见人必曰。告太平。饮酒
极多终不醉。太祖曾命覆以瓮。积薪煅之。火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19c 页 T49-0919.png
息启视正坐晏然。及征友谅问此行何如。应
声曰好。仰视屋久之曰。上面无他底。从行苦
无风。颠曰。只管行只管有风。不行便无风。既
而迅飙猛作。及见江豚颠曰。水怪见损人多。
甲辰二十四年 宋龙凤十年 夏天统二年
正月。太祖建国号曰吴 二月陈理降。江
西悉平。
陈友谅。用镂金床。斯进太祖。曰陈氏穷奢极
靡。焉得不亡。侍臣曰。未富而骄未贵而侈。
所以取败。太祖曰。既富岂可骄。既贵岂可侈
乎。
实庵禅师 讳茂。号松隐。实庵其字。族郑。母
胡氏。奉化人。年十六依传法寺希颜出家。受
戒于昭庆惠律师。见南涧泉公。复谒古林茂
公。林曰。子明知四大五蕴是生死根本。何故
入此革囊耶。师拟议间林以锡杖击之。师豁
然悟入。后会月江印公于湖之道场。请师分
座说法。大众允悦。宣政院命居瑞云之清凉
寺。奏赐佛光普照之谥。住十五年退隐惠堂。
是年八月二十七日。凭几握右手为拳。以额
枕之而逝。寿八十五岁。
乙巳二十五年 龙凤十一 天统三年 二
月日旁有一月一星 四月日中有一黑子
五月大都雨𣮖。长尺许。或曰龙须也。命拾而
祀之 冬太祖置国子学于应天府。规制宏
丽行。至广业堂前偶发一言云。天下有福儿
郎。应得居此。迄今居此者。往往古魁选。跻
位三台者焉。
丙午至正二十六年 龙凤十二年 大统四
声曰好。仰视屋久之曰。上面无他底。从行苦
无风。颠曰。只管行只管有风。不行便无风。既
而迅飙猛作。及见江豚颠曰。水怪见损人多。
甲辰二十四年 宋龙凤十年 夏天统二年
正月。太祖建国号曰吴 二月陈理降。江
西悉平。
陈友谅。用镂金床。斯进太祖。曰陈氏穷奢极
靡。焉得不亡。侍臣曰。未富而骄未贵而侈。
所以取败。太祖曰。既富岂可骄。既贵岂可侈
乎。
实庵禅师 讳茂。号松隐。实庵其字。族郑。母
胡氏。奉化人。年十六依传法寺希颜出家。受
戒于昭庆惠律师。见南涧泉公。复谒古林茂
公。林曰。子明知四大五蕴是生死根本。何故
入此革囊耶。师拟议间林以锡杖击之。师豁
然悟入。后会月江印公于湖之道场。请师分
座说法。大众允悦。宣政院命居瑞云之清凉
寺。奏赐佛光普照之谥。住十五年退隐惠堂。
是年八月二十七日。凭几握右手为拳。以额
枕之而逝。寿八十五岁。
乙巳二十五年 龙凤十一 天统三年 二
月日旁有一月一星 四月日中有一黑子
五月大都雨𣮖。长尺许。或曰龙须也。命拾而
祀之 冬太祖置国子学于应天府。规制宏
丽行。至广业堂前偶发一言云。天下有福儿
郎。应得居此。迄今居此者。往往古魁选。跻
位三台者焉。
丙午至正二十六年 龙凤十二年 大统四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20a 页 T49-0920.png
年 二月黄河北徙。自东明曹濮及济宁
三月玉珍卒。子明升嗣立。改元开熙 五月
太祖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览阅。太
祖曰。孔子之言。真治国之良规。孔子诚万世
之师也 八月拓建康城于钟山之阳。延亘
周回五十馀里。尽据山川之胜 十二月太
祖立宗庙社稷曰。宫室但取完固而已。何必
雕巧 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韩林儿殂。
昙芳禅师 讳忠。法号广慈。住持径山。当四
十九代云。
无还禅师(富) 辨庵禅师(讷)
丁未二十七年 吴元年 开熙二 正月。
绛州夜闻天鼓鸣。其声如空中战斗者 三
月太祖定文武科取士之法 应文举者。察
言行以观其德。考经术以观其业。试书算以
观其能。策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
先以谋略。次以武艺俱求实效云 六月朔
日食。皇太子寝殿后。新甃井中有龙。出光焰
烁人。宫人仆地 九月大明兵取平江路。执
吴王张士诚以归。士诚闭目不食。自缢死
十月。大明兵取通州及台州。时温台等皆方
国珍所据。相次以降 太祖命大将徐达副
将常遇春。北定中原 太祖定律令。颁戊申
历 十二月大明兵。讨方国珍降之。
南楚禅师 讳悦。隆兴人。法号佛慈法喜。住
持径山。当五十代云。
集列八十有五人。附见一百二十三人。
东昌法师 昊天讲主 逸林上师
虚照禅师 海云禅师 仙林法师
三月玉珍卒。子明升嗣立。改元开熙 五月
太祖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览阅。太
祖曰。孔子之言。真治国之良规。孔子诚万世
之师也 八月拓建康城于钟山之阳。延亘
周回五十馀里。尽据山川之胜 十二月太
祖立宗庙社稷曰。宫室但取完固而已。何必
雕巧 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韩林儿殂。
昙芳禅师 讳忠。法号广慈。住持径山。当四
十九代云。
无还禅师(富) 辨庵禅师(讷)
丁未二十七年 吴元年 开熙二 正月。
绛州夜闻天鼓鸣。其声如空中战斗者 三
月太祖定文武科取士之法 应文举者。察
言行以观其德。考经术以观其业。试书算以
观其能。策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
先以谋略。次以武艺俱求实效云 六月朔
日食。皇太子寝殿后。新甃井中有龙。出光焰
烁人。宫人仆地 九月大明兵取平江路。执
吴王张士诚以归。士诚闭目不食。自缢死
十月。大明兵取通州及台州。时温台等皆方
国珍所据。相次以降 太祖命大将徐达副
将常遇春。北定中原 太祖定律令。颁戊申
历 十二月大明兵。讨方国珍降之。
南楚禅师 讳悦。隆兴人。法号佛慈法喜。住
持径山。当五十代云。
集列八十有五人。附见一百二十三人。
东昌法师 昊天讲主 逸林上师
虚照禅师 海云禅师 仙林法师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20b 页 T49-0920.png
古源法师(清) 竹堂法师(传) 云梦法师(泽)
痴绝法师(冲) 无准禅师 偃溪禅师
西云禅师 著赤上师 刺温卜师
柏林法师(潭) 万安法师(拣) 寂照禅师
方山律师(宝) 大德法师(圆) 关辅法师(怀)
南阳法师(慈) 大林法师(性) 海闻和尚
法照禅师(禧) 渊叟法师(湛) 大德律师(温)
明静法师(志) 无极法师(度) 北溪法师(闻)
藏叟禅师 佛鉴禅师(铦) 罗山法师(常)
月庭法师(忠) 孤舟法师(济) 庆庵法师(吉)
及庵禅师 舜田法师(满) 灵芝律师
思恭法师 大山法师(恢) 子思法师
半岩禅师 玉庭法师(罕) 别传禅师(教)
西瞿法师 大辨法师(陵) 梁山禅师(竟)
希颜法师 南涧法师(泉) 昭庆律师(惠)
古林禅师(茂) 月江禅师(印) 日溪禅师(泳)
天心法师(素) 良伟法师 东白法师(明)
开元法师(奎) 方山禅师(瑶) 无见禅师(睹)
斗岩禅师(芳) 无用禅师 无一禅师(全)
春谷法师 古怀法师 空中法师(假)
灵岩禅师(芝) 无方禅师(普) 小隐法师(大)
毒种法师(昙) 成山法师(钦) 宝觉法师(简)
古田法师(滋) 无言法师(宣) 讷翁法师(谟)
崇恩法师(简) 孤岳法师 古崖禅师(纯)
石门禅师(刚) 布衲禅师(雍) 止岩禅师
寿弥法师 北禅法师(泽) 士瞻禅师(杓)
石室法师(瑛) 大均法师 明庆律师(果)
高丽法师(教) 一山法师(元) 佛海法师
贤叟法师(思) 竺西禅师(坦) 明极禅师(峻)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20c 页 T49-0920.png
竺田禅师(霖) 云寂法师(温) 如海法师(真)
仲方禅师(伦) 竹屋法师(净) 子文法师(良)
雪庭法师 觉源禅师(浚) 横云禅师(岳)
毒海禅师(清) 铁关禅师(枢) 东屿禅师(海)
石林禅师(巩) 虚谷法师(灵) 清拙禅师(澄)
净觉法师 法秀法师 了然法师(义)
东阳法师(辉) 平山法师(等) 觉隐法师(诚)
慈观律师 无隐法师(范) 一山禅师(宁)
普觉禅师(明) 白岩禅师(真) 云外法师(岫)
弘教禅师(立) 子庭法师(训) 东林禅师(晓)
元起太祖丙辰至顺帝丁未凡一百六十二
年 自世祖至元己卯灭宋混一。至顺帝
至正丁未。实计八十九年 兹集自世祖
至元甲子。至顺帝丁未凡一百四年。
旃檀瑞像。自周穆王庚寅止至正丁未。计
二千三百五十九年。
世尊入灭。自周穆王壬申止至正丁未。计
二千三百十七年。
大教东被。自汉明帝戊辰止至正丁未。计
一千二百九十六年。
(皇明崇祯十一年春。月金盖云蘧寿光比丘寓杳溪
蘧庵纂录编次)。
释鉴稽古略续集(一)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 第 921a 页 T49-092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