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a 页 WYG0867-06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六研斋三笔卷二    明 李日华 撰
石劵 天启乙丑余与许同生先生同宦京师先生孤
 介高朗廷评俸薄破扇羸马踉跄长安中有时微服
 步行与故人相过一日于马上见余问旁人曰此何
 人曰李君实玺丞先生曰我固闻之抑何风神洒落
 若是乃挟一鸱酒过余出心指示自憾遇晚也丙寅
 余既归里先生出为淮阳守处脂不润益简傲自得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b 页 WYG0867-0679b.png
 中涓至欲屈之庭仅五月拂衣去橐装如水以一石
 见饷盖灵壁之嘉者曰泗淮唯此物堪与相对近且
 辞家入华阳寻先长史故居以老无容复着是长物
 谨以奉若余置松下每勺酒酣酹如对先生今崇祯
 壬申先生蜕去已二年而余受上清养气诀不敢过
 饮蕉叶洒淅不足以沃先生之石门人石梦飞驯谨
 好修而酒肠独宽又素慕先生高尚以不及盘桓为
 憾余因撤此石复遣一松作媵以付石郎永司典守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a 页 WYG0867-0680a.png
 庶千载之下亦不没我两人气谊吾子孙不得援平
 泉例有言也古人劵马余劵石遂作石劵
怀素鱼肉帖草率数行不甚奇诡而古淡有味可与律
 公诸帖并行其词云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
 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
 书异闻以报诸君欲兴善会当得扶羸也晦日怀素
 藏真白
 藏真书多见四五十幅亦皆唐僧所临罕有真迹一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b 页 WYG0867-0680b.png
 二知书者谓此幅最烂熳因锦袭秘藏之延祐元年
 十二月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张晏珍玩
 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晋
 魏法度故也后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者
 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此卷是素师腑中流出寻常
 所见皆不能及之也延祐五年十月廿三日为彦清
 书吴郡沈右
金王庭筠号黄华老人善写梅书法沉顿雄快与南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a 页 WYG0867-0680c.png
 诸老各行南北元初夔子山诸人不及也余见其行
 草一卷大如当三钱书杜子五言律四首乃宛马蟋
 蟀萤火林猿诗既雄奥笔亦奇纵老目眵昏为之开
 涤
赵松雪墨羊二一作匀描形段白质赭文一作批毳满
 体如乱麻宛颈俯嗅地极有生韵公行书自题云余
 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
 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b 页 WYG0867-0680d.png
 余尝读杜工部画马赞云良工惆怅落笔雄才未尝
 不叹世之画者鲜其人也晋唐而下姑未暇论至如
 近代赵文敏公书画俱造神妙今观此图后复题曰
 虽未能逼近古人气韵有得非公誇言真妙品也好
 事者其慎保诸吴龙门山樵良琦寓玉峰远绿轩题
 时为洪武十有七年秋七月十九日也
 赵文敏公为仲信写二羊展卷间如行河湟道中与
 旃裘索带之牧羝奴逐水草而栖止昔称廊庙才器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a 页 WYG0867-0681a.png
 稽古入妙者信矣汝阳袁华书于鳌峰寓舍
 昔李伯时好画马遇大比丘戒堕马胎乃画一切佛
 得三昧松雪翁亦善画马今披此图又善画羊观龙
 门所题想亦含此意又惜其丹青之笔不写苏武执
 节之容青海牧羝之景也为之三叹东郭牧者张大
 本寓昆山客馆与琦龙门同观书此
 王孙长忆使乌桓因念苏卿牧雪寒落尽节旄无复
 见写生传得两羝看 义阳偶武孟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b 页 WYG0867-0681b.png
 水晶宫中松雪翁玉堂归来金盖峰楼船如屋载珍
 绘四壁展玩青芙蓉江都之马滕王蝶彩笔临摹最
 亲切如何此纸意更新不写骅骝写羝羯昔余游宦
 滦河东大群濈濈晴沙中长髯巨尾悦人意几回立
 马当春风只今抚卷头如雪复为王孙画愁绝也知
 临笔感先朝不写中郎持汉节 戒得人
 吴兴毫素妙如神暂写柔毛便逼真沙漠已空人去
 远春风塞草几回新 东竺山人至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5a 页 WYG0867-0681c.png
 居延岁晚朔风寒荒草茫茫木叶乾山羜自肥羝自
 老也知曾屈子卿看 昆丘遗老
 松雪翁胸中妙夺造化故戏笔写羊即得其真宛如
 敕勒川上风吹草低而见之也 石城居士为友橘
 金先生题
蜃市气所结成不独海中有之山东东阿县东南有桃
 城铺铺旁一丘高可数仞每阴雨后烟雾中隐隐有
 市井车马之形土人以为蜃市胶州翟中丞尝谓余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5b 页 WYG0867-0681d.png
 曰吾乡雨后诸山麓堆阜间往往有之不独一处也
文与可以集贤校理出守吴兴至宛丘驿忽留不行沐
 浴衣冠端坐而逝是与可未尝至湖州也向令一至
 则墨竹纵横必满苕霅间矣岂俟坡翁息斋擅此技
 耶
檀敦礼好事每以精器古物茶茗香酒贻涪翁博其法
 书又时以所收苏米手迹李伯时画求鉴定着语涪
 翁剖驳真赝不遗馀力曰龙眠画如吴生以其有笔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6a 页 WYG0867-0682a.png
 此无笔是以知其伪又曰东坡画竹成棘是其所短
 无一点俗气是其所长山谷不善画而持论屹屹如
 此所以能主张此道
宋马远画水十二幅 宋杨妹子题字 赐大两府各
 幅同
 云生沧海  层波叠浪  湖光潋滟
 长江万顷  寒塘清浅  晚日烘山
 云舒浪卷  波蹙金风  洞庭风细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6b 页 WYG0867-0682b.png
 秋水回波  细浪漂漂  黄河逆流
 右马远画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绝出笔
 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予不识画格直以书法断之
  长沙李东阳
 马远不以画水名观此十二幅曲尽水态可谓多能
 者矣全卿家江湖间盖真知水者宜其有取于此戊
 申十月晦日吴宽在海月庵题
 山林楼观人物花木鸟兽虫鱼皆有定形独水之变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7a 页 WYG0867-0682c.png
 不一画者每难之故东坡以为尽水之变蜀两孙两
 孙死其法中绝今观远所画水纡馀平远盘回澄深
 汹涌激撞输泻跳跃风之涟漪月之潋滟日之澒洞
 皆超然有咫尺千里之势所谓尽水之变岂独两孙
 哉戊申岁长至后十日王鏊题
 又有陈玉东沂题语 罗浮山人梁敬借观 俞允
 文画水记一篇
 马远水十二幅杨妹子所题往时陈道复尝誇予谓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7b 页 WYG0867-0682d.png
 是世间奇物今四十馀年矣始得一见岂胜快哉
 马画尽水之变俞记穷水之态元美世居海上其于
 水之变态当自得之予近寄寓包山风帆往来亦尝
 领略今观此卷颇会于中元美方出为世用既有得
 于水之变态尤宜观水之体以自致瞽言狂妄不知
 以为然否同在坐者钱叔宝榖顾季狂圣之尤子求
 求隆庆戊辰六月十八日五峰山人文伯仁
 上帝两带垂长江黄河流昆崙触天漏下贮海一坏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8a 页 WYG0867-0683a.png
 震泽与洞庭汇作东南沤风云出千变日月浴双辀
 泓渟写列星萧瑟竞素秋木落清浅出石压琮琤抽
 其细抹贯珠巨者膏九洲谁能传此神母乃宋马侯
 解衣盘礴初已动冯夷愁天一臆间吐𣲖九笔底收
 生绡十二幅幅幅穷雕锼忆昔进御时陡豁神龙眸
 遂令大同殿涛声撼床头六宫摄其魄所以不敢留
 杨妹即大家女史司校雠朱填六玉箸墨宛四银钩
 锦缥赐两府青箱润千秋晴窗下开阅如练沾衣褠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8b 页 WYG0867-0683b.png
 恍作银汉翻浸我白玉楼当其郁怒笔楣表腾蛟虬
 及乎汩舒徐遥颈延鹜鸥动则开智乐渊然与心谋
 老思鉴湖曲兴尽剡溪舟左壁桑氏经右图供卧游
 那能学神禹胼胝终荒丘隆庆庚午春日吴郡王世
 贞咏此图得二十五韵二百五十字
 右马河中远画水马不以水名而所画曲尽其情状
 吾不知于吴道子李思训孙知微若何能自昆崙西
 来至弱水之沼中间变态非一无复遗致矣画凡十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9a 页 WYG0867-0683c.png
 二幅幅幅各有题字如云生苍海层波叠浪之类虽
 极柔媚而有韵下书赐两府三字其印章有杨娃语
 长辈云杨娃者皇后妹也以艺文供奉内庭凡远画
 进御及颁赐贵戚皆命娃题署云然不能举其代及
 遍考画记稗文俱无之独往往于他迹见杨迹如一
 按远在光宁朝后先待诏艺院最后宁宗后杨氏承
 恩执内政所谓杨娃者岂即其妹耶又兄石谷俱以
 节钺领宫观位至太师时称大两府二两府则所谓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9b 页 WYG0867-0683d.png
 赐大两府者疑即石也此卷初藏陆太宰全卿家李
 文正吴文定王文恪诸公俱有跋而不能详其事聊
 记以俟再考世贞又识
 竹懒曰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
 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匾之类可
 以笔取者也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可以笔取不可以
 笔尽取参以意象必有笔所不到者焉韵者生动之
 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性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0a 页 WYG0867-0684a.png
 者物自然之天技艺之熟照极而自呈不容措意者
 也马公十二水惟得其性故瓢分蠡勺一匊而湖海
 溪沼之天具在不徒如孙知微崩滩碎石鼓怒炫奇
 以取势而已此可与静者细观之
壬申八九月学使者驻我郡最久试院前摆摊铺棼集
 见有珠蜈蚣一条生蚌壳上长仅寸馀首尾须足纤
 悉皆具又石片如玉者一方高二寸阔一寸五分厚
 四分白质黑绿杂色文一面峰峦起伏数层一面烟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0b 页 WYG0867-0684b.png
 雾滃濛中下露坡脚坡缝水纹泻下湍急纡回有跳
 珠溅沫之势一髹匣题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亦奇
 品也
李后主于黄罗扇上书一诗赐宫人庆奴云风情渐老
 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随烟
 态拂人头扇宋时犹传玩贵人家今亡矣
陈后主沈后供智者大师物有赤松涧米五石黄屑二
 斗黄屑不知何物十道志以为沉香末亦未确隋炀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1a 页 WYG0867-0684c.png
 帝为晋王时供智者物有猫牛酥三瓶又不知猫牛
 是何等牛
钟隐天台人少清悟不婴俗事卜居閒旷结茅屋以养
 恬和之气好画花竹禽鸟以自娱凡举笔写象必致
 精绝尤喜画鹞子白头翁鹖鸟班鸠皆有生态又长
 于草棘树木其画在江南者悉为李煜所有亲笔题
 署及以伪玺印之米元章海岳画史乃云钟峰白莲
 居士又称钟隐居又称钟峰隐者皆李重光自号何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1b 页 WYG0867-0684d.png
 其不之考也
杜云林绾石谱有品石建康府有石三块颇雄伟有岩
 洞险怪色稍苍翠遍产竹木茂郁可观石罅中有六
 朝唐宋诸公刻字谓之品石
吴孙皓天纪中建康有鬼目菜生黄狗家又有荬菜生
 吴平家按图以为瑞封狗侍芝郎平为平虑郎皆银
 印青绶
无字碑除泰山外尚有其二一为始兴文献公谢安墓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2a 页 WYG0867-0685a.png
 碑以公勋德之盛不敢轻为叙述一为秦会之墓碑
 其家树石徵文而士大夫鄙憾之不肯著笔
始安王赐沈约茯苓一枚重十二觔八两约有谢启
杜古狂堇为徐髯仙写天神一幅长尺馀形貌怪诡有
 持巨斧者有执火炬者有握霹雳砧者盖雷部鬼神
 也髯仙每遇端午日七月十五日中堂设之诧人曰
 此古狂辋川图也余亦有古狂陶靖节白乐天二像
 靖节曳枝五柳之下乐天逍遥步履似对永丰坊垂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2b 页 WYG0867-0685b.png
 柳皆衣冠雍雅神韵静深望而知其为有道名公较
 之髯仙余所得多矣
昔有客过茅君时当大暑茅君于手巾内解茶叶人与
 一片客食之五内清凉茅君曰此蓬莱山穆陀树叶
 众仙食之以当饮
李白诗集序云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
 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
 叶如碧玉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盖旷古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3a 页 WYG0867-0685c.png
 未觌也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馀颜色如
 桃花此茗清滑异于他茗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
 也
六安茶名小岘春
春秋纬酒为天乳王者法酒旗以布政施天乳以哺人
高昌国以洿林无半卜萄置八风谷冻成酒味甚美凡
 食物有须冻而成者不独酒也余常于僧堂食吾地
 半逻冻米糕于腊月用四舂白糯米置大缸中注水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3b 页 WYG0867-0685d.png
 结冰冻之至春暖冰泮取出磨粉炊糕异常松美
山谷清醇酒颂云清如秋江寒月风吹波静而无云醇
 如春江永日落花游丝之困人借之以涪翁清閒鉴
 此杯面渌本之以李叟孝友成此瓮头春
品物类聚记云吴兴米炊之甑香白马豆食之齿醉虢
 国夫人厨吏邓连以此米𢷬为透花糍以豆洗皮作
 灵砂臛以供翠鸳堂
晋书王羲之制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榖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4a 页 WYG0867-0686a.png
 皮敛无半分之骨盖言俗书之绵钝也
葛无奇家姬李因者妙于写生无奇以牡丹折枝贻余
 余酬一绝云珠箔银钩独坐春抛将绣谱领花神脂
 轻粉薄重重晕恰似崔徽自写真
神仙传汉武帝上嵩山见仙人长二丈耳出颔下垂肩
 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人也闻中岳有石上菖
 蒲一寸九节食之可以长生故来采之忽然不见帝
 顾侍臣曰彼非欲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时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4b 页 WYG0867-0686b.png
 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有王兴者城阳凡民也服之
 不息遂得长生太白诗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
 岳逢汉武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
 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余
 自弱冠读书养蒲一盎以清目经今几四十年岁月
 滋长竟成七盎凡三开花虽未得服饵而灸其清寒
 森茜之气良亦不少余别号九疑山人虽出无心顾
 典故班班若为余设也因暇笔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5a 页 WYG0867-0686c.png
嘉禾八景图
 胜景者独潇湘八景得其名广其传唯洞庭秋月潇
 湘夜雨馀六景皆出于潇湘之接境信乎其真为八
 景者矣嘉禾吾乡也岂独无可揽可采之景与閒阅
 图经得胜景八亦足以梯潇湘之趣笔而成之图拾
 俚语倚钱塘潘阆仙酒泉子曲子寓题云至正四年
 岁甲申冬十一月阳生日书于橡林旧隐梅花道人
 镇顿首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5b 页 WYG0867-0686d.png
 空翠风烟 在县西二十七里槜李亭后三过堂之
 北空翠亭四围竹可十馀亩本觉僧刹也
 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槜李堂阴数亩竹涓涓空翠
 锁风烟骚人隐士留题咏红尘不到苍苔径子瞻三
 过见文师壁上有题诗
 空翠亭 三过堂 本觉禅寺 槜李亭 万寿山
 龙潭暮云 在县西通越门外三里三塔寺前龙王
 祠下水急而深遇旱则祈于此时有风涛可畏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6a 页 WYG0867-0687a.png
 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毁喜犹存静胜
 独归僧阴森一径松杉夜楼阁层层耀金碧祈丰祷
 旱最通灵祠下暮云生
 白龙潭 三塔湾 龙王祠 景德禅寺
 鸳湖春晓 在县西南三里真如寺北城南澄海门
 外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
 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6b 页 WYG0867-0687b.png
 甃冷于秋策杖几经游
 长水法师塔前有仁杏叶上生果实
 真如塔 长水法师塔 彩云墓 雪峰井
 五龙庙 鸯湖 双湖桥 鸳湖 金明寺
 春波烟雨 在嘉禾东春波门外旧日高氏圃中烟
 雨楼
 一掌春波矗矗鹾帆闹如市昔年烟雨最高楼几度
 暮云收三贤古迹通岐路窣堵玲珑插濠罟荷花袅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7a 页 WYG0867-0687c.png
 袅间菰蒲依约小西湖
 三贤者陆宣公陈贤良朱买臣
 濠罟 三贤堂 放生桥 梓潼祠 马场湖
 盐仓 烟雨楼 陆贽祠 宣公桥 秦驻山
 乍浦
 月波秋霁 在县西城堞上下嵌金鱼池昔李氏废
 圃也
 粉堞危楼櫩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7b 页 WYG0867-0687d.png
 瞰楼东亭亭遥峙梁朝桧屈曲槎牙接苍翠独怜天
 际欠青山却喜水回环
 月波楼 金鱼池 水西寺 爽溪 祥符寺
 仁寿寺 天福寺 梁朝桧 楞严塔院 九品观
 三闸奔湍 在嘉禾北望吴门外端平桥之北杉青
 闸
 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
 送行人买臣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路逢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8a 页 WYG0867-0688a.png
 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
 华光楼 端平桥 施侯祠 上闸 杉青闸
 下闸 秋茂铺 吴江塔 震泽 洞庭山
 胥山松涛 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乡山约百亩馀
 荷锸翁墓其下子胥古迹也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时有
 兔狐踪山前万个长身树下有高人琴剑墓周回苍
 蔚四时青终日战涛声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8b 页 WYG0867-0688b.png
 石田 子胥试剑石 荷锸亭 胥山 存吾堂
 白石祠 石龟 听雪亭
 武水幽澜 在县东三十六里武水北景德教寺西
 廊幽澜井泉品第七也
 一甃幽澜景德廊西苔藓合茶经第七品其泉清洌
 有灵源亭间梁栋书题满翠竹萧森映池馆门前一
 水接华亭魏武两其名
 武水 幽澜泉 景德教寺 吉祥大圣寺 魏塘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9a 页 WYG0867-0688c.png
 云间九峰
 幽澜泉乃嘉禾八景之一而亭将摧在山师欲改作
 而力不暇给惟展图者思有以助之亦清事也 梅
 华道人镇劝缘
 竹懒曰仲圭此制全学范宽长江万里图以点簇作
 小树借树作围绕其间断续远近层数稠密一以树
 为眉目而城堞楼台特标帜之所以生发秀润真有
 百里见纤毫之意古今作图法也然写近景如辋川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19b 页 WYG0867-0688d.png
 草堂独乐园等图则又须作树石真态不同此法矣
华以愚号东湖叟为华景彰写卧云图祖法巨然而奄
 有胜国云西幼文之趣盖一能手也而遗迹不多见
 其自题句云白鸾不扫翠萝深静宿檐端伴独吟寂
 寂枕书聊适兴英英出岫信无心长年自悦便清梦
 万里遥瞻识旧林只恐内江归觐后也从龙去作甘
 霖
 景彰元之遗老隐梁溪其子约洪武中任成都主簿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0a 页 WYG0867-0689a.png
 故叟及之
 王亨题云岩阿有一士考槃远嚣氛衡门镇常扄门
 外多白云颓然卧其间梦游湘江濆寒生紾絺绤影
 落羲皇坟无风自卷舒带雨常氤氲收之归肺腑吐
 出五色文野心同盟久一笑忘忧勤醉呼扶摇子稽
 首云中君
 朱升题云高人爱向山中住野服悠然忘俗虑门连
 翠巘成比邻席对长松作宾主石梁苔合少行踪落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0b 页 WYG0867-0689b.png
 花满地扄幽户万竿修竹森如束一道流泉漱寒玉
 白云来往本无心却就君家檐下宿君家有轩堪偃
 仰夜深云卧衣裳冷满窗云影梦初回政值山头明
 月上榻前云山中月与君高兴皆清绝从今只合在
 山中一室閒眠自怡悦
 吴彝题云幽人高卧白云窝闻说分明似华陀岚气
 湿衣山住近苔痕上榻雨来多身疑太华峰头宿神
 向南柯郡里过况复傅岩人望久为霖未卜意如何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1a 页 WYG0867-0689c.png
 竹懒曰元之入主腥我宇宙士大夫高朗者咸不乐
 仕以耕渔自业以图咏自娱萧然遁世而无闷如景
 彰东湖叟其人者在在而是迨我圣祖崛兴极意搜
 访岩穴思得才俊与之共理而诸君犹复躇蹰而未
 肯遽出故吴诗以从龙为霖隐然为景彰劝驾此亦
 可想见一时俊乂鼓跃思奋之意有关运数不若今
 日弄笔诸子为自适之具已也钱逵篆卧云二字亦
 雅奥不凡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1b 页 WYG0867-0689d.png
汉时八珍猩唇豹胎之外有酥酪蝉者注云以羊脂为
 之乃今之抱螺酥也其形与螺初不肖而酷似蝉腹
 乃知名物之妙今不逮古多矣
山谷与王直方柬云子瞻明日必来当设砚席于清凉
 处多堆佳纸俟之张武笔其所喜也想见古流相聚
 全以翰墨为戏具切磋鼓舞安得不日造胜地今日
 酒肉徵逐不唯声气寂寥即求一善縳笔如武者亦
 不可得矣每一挥运辄为三叹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2a 页 WYG0867-0690a.png
歙友王子玉携温日观葡萄一卷来看较余前所收无
 异而老温草书更淋漓神旺诸跋词翰亦胜录之
 举世只知嗟逝水何人微解悟空花此大唐贯休禅
 师佳句皇宋温日观为书之为后人策励之端仍为
 写龙须于后癸巳年三月三十日扁舟至天佛院晴
 窗晚兴有兄副寺宝之
 后又书云纸长宜书好诗为后之名胜笑揽诗云明
 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修心未到无心地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2b 页 WYG0867-0690b.png
 万种千般逐水流
 浓淡累累半幅披却疑月架影参差凭君问取乘槎
 使还似宛西旧折枝 蜀益川张梦应敬题至元壬
 辰维夏书于云间寓舍
 会稽王斗祥敬观于武川吴氏明远楼
 吴绡蜀茧笔底墨云飞一片点点秋腴收得骊龙颔
 下珠兴来一扫暗处有时捏似宝雾叶烟条几阵西
 风吹不凋 减字木兰花山阴曾寅孙奉题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3a 页 WYG0867-0690c.png
 昔年添竹延秋蔓露叶离披马乳寒今日天涯忽开
 卷还如月架夜凉看 一片秋云江上影老禅收拾
 入蒲萄小窗剩着诗为伴不博凉州意自高 鄱阳
 仲舆叶衡题
 就借日观韵奉题 老僧妙墨遍中州好事携将万
 里游要识色空同不朽龙须马乳等浮沤上饶程凤
 飞
 墨浪黏天泼泼枝累累数颗缀云衣南风吹到燕山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3b 页 WYG0867-0690d.png
 外带得幽芗巢底归 敬题日观手卷后明瑞顿首
 温日观华亭人寓西湖玛瑙寺写蒲萄如破袈娑松
 雪翁极重之书法杨凝式晚年专修净土道行高卓
 不独书画胜也崇祯壬申五月眉公陈继儒题于佘
 山顽仙庐同观者王景晖
大德四年七月廿八日子昂画人马图
 曲江洗刷墨身云雄姿逸态何超群眼中但觉肉胜
 骨干也合让曹将军嗟哉今人画唐马艺精亦出曹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4a 页 WYG0867-0691a.png
 韩下玉堂学士重名誉一纸千金不当价山窗拥雪
 观画图据鞍便欲擒于菟天厩真龙有时有杜老歌
 行绝代无
 松雪赵承旨用生纸画人马图居然生动之态使龙
 眠无恙当与并驱也因赋一诗时泰定二年七月廿
 二日书于维扬寓室 海粟
 平生我亦有马癖曾向画图求象龙曹韩已化伯时
 远昂翁笔底写追风 郭畀题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4b 页 WYG0867-0691b.png
 赵文敏公人马图徐逊敏甫观于毗陵寓舍之静学
 斋
松下清斋折露葵古今以为妙句然以松下二字误认
 绿葵为露葵绿葵即今之蒲扇芥也亦非松下所有
 颜氏家训曰昔有蔡郎其父名纯因呼莼为露葵有
 士人聘齐主客郎李恕问曰江南有露葵否士人曰
 露葵是莼水乡所有今所食者乃绿葵耳然则关中
 人素以绿葵为露葵摩诘爱其名以入咏谓长斋松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5a 页 WYG0867-0691c.png
 下之人折露葵而食之耳非谓松下有葵而掩露以
 折之也
赞宁采笋法曰避露日出后就土取之投密竹器中勿
 见风风触则本坚浸水则肉硬脱壳煮则失味生着
 刃则失柔采而停久非鲜也盛而苦风非藏也脱壳
 非治也净之入水非洗也蒸煮不久非熟也知此可
 与语食笋矣余记十年前在武林山中寓旬月时积
 雪甚盛与数衲子地炉团坐老僧云山就圃拔菜十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5b 页 WYG0867-0691d.png
 馀本选根肥甲茂者乾手净之不入水又手断之不
 齿刀敕童行洁釜注水燀薪沸之躬自投菜略入盐
 醯作羹进客美不可言云山曰凡物皆有至味烹点
 择治非其器水火节候违其宜则至味失而所啖者
 渣滓耳又手自操杓横菜一茎釜中挹水碗馀曰如
 此恰好若减此必不能烂菜若加此又为水夺味沸
 止少停即起方美沸不及则生而带苦过沸则成糜
 不可食余曰妙哉子之以菜说法大都世出世间何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6a 页 WYG0867-0692a.png
 事不如此审察精谛方得天真受用也与赞宁采笋
 同一关捩子可录出作伊蒲典刑
倪云林水竹居图卷两树夹坡有平屋二间上方低峦
 馀皆细竹碎石笔极萧散后有俞焯作记以赠仲和
 处士者倪题句云吴下人多水竹居俞公染翰笑谈
 馀记文固已澜翻甚啸咏应当雨霁初篇什谩劳陈
 组绣园池无复有禽鱼只今潇洒南湖上种玉疏流
 孰侮予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6b 页 WYG0867-0692b.png
 又题云仲和兄吴城宅中有水竹居闻甚清邃兵后
 以其地处军伍因迁居松陵南湖之上亦种竹疏流
 婆娑其间比之城中尤清旷也俞君作记澜翻浩汗
 虽白首暮年犹不除少年举子习气耳题燕适之所
 曰水竹居吴人多用之类皆凿池种竹以誇深静也
 余至吴中士人家每见如此故篇中悉及之至正廿
 二年岁壬寅九月廿六日倪瓒
 后又题云俞焯作记发挥水竹之义引洪范五行与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7a 页 WYG0867-0692c.png
 易乾兑又阴用楞严金火曜光生水之说故迂翁又
 评之曰此一篇金水讲义虽不脱科举习套亦自老
 成
 竹懒曰云林子孱然山泽癯耳其画端着语取办仓
 猝备一时疏逸之兴耳乃其评量人所作居然作登
 坛语无所逊避乃知胜国之季士流所尚不独多闻
 又崇直谅可贵也
桑寄生与蚕沙入酒极佳原酒之始实本于桑按晋江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7b 页 WYG0867-0692d.png
 统作酒诰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
 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生味久蓄气芳本出于
 此不繇奇方朱翼中著北山酒经三卷曰古语有之
 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又道书载
 中国极东濒海有扶桑树大数千里掩蔽日月每旦
 日从东南出地上经过此树谓之扶桑洲树汁沦液
 入地其土极美产百谷蔬果皆桑之精髓所化也古
 仙人留大丹诀刋函谷关石上有云采于蚕食之先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8a 页 WYG0867-0693a.png
 炼于火化之后盖以桑为丹基耳凡桑上生蕈与桑
 椹皆为上药
五加皮名金盐又名文章草谯周巴蜀异物志文章草
 赞曰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
宋艮岳八芳草曰金蛾曰玉蝉曰虎耳曰凤尾曰素馨
 曰茉莉曰渠那曰含笑
大慈寺壁画明皇按乐十眉图地生瑞草谓之锦地张
 乖崖常刬平之封其门后五日开复生如故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8b 页 WYG0867-0693b.png
王云浦有渔庄倪云林写渔庄秋色赠之下层作五树
 参差疏密相映极有态一亭在其隈上层平峦远渚
 望而知其为铜官离墨间也
 自题云江城风雨歇笔砚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
 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閒披
 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
 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
 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9a 页 WYG0867-0693c.png
徐幼文作绘清润恬雅所题楷笔亦秀整端慎不为沓
 拖自恣今得睹其草书泰山纪游三诗雄𦂳跌宕出
 入旭素无不淋漓快健乃知古人之不可测也诗云
 万仞峰头上帝居紫宸绛节接清虚昆崙尚想周王
 制赑屃犹传秦相书盘礴三齐横地轴孤根西北接
 天枢自是仙人真窟宅愿得安期一起予其二曰山
 下更衣路渐难岩岩高上历巉岏天关遥控三千里
 烟磴斜悬十八盘复殿尚留元狩碣老松仍挂祖龙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29b 页 WYG0867-0693d.png
 官怪来爽气清人骨玉峡流云瀑布寒其三曰翠削
 芙蓉倚碧霄盘空霞磴度飞轺绝壁金银双阙迥澄
 空钟磬万山岧天门过雨岚光合日观标霞海色遥
 穹碑读罢占遗迹欲共玄晖问泬㵳款云余幼观宋
 室赵伯驹摹唐将军李思训泰山图便思一登眺若
 弗克见今谒孔林遂迂道登泰山得睹巨丽并书纪
 游三诗始知李赵之笔超出于寻常万万也北郭居
 士徐贲题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0a 页 WYG0867-0694a.png
倪元镇秋林山色图仿巨然笔意上有悬壁旁带远岭
 逶迤出没下方作平陆高低四五层各作丛树参差
 点缀以分层数亭屋居其隈盖大入意匠者非寂寥
 散笔也题句云寓馆风雨秋闭门草苔翳怀人思奋
 飞携书此留滞玉琴和幽吟竹牖聊静憩西山日在
 望白云澹生媚寂寞栖德园清虚捐世味石灶有馀
 烟未收煮茶器八月二日写秋林山色并诗以遗伯
 循文学瓒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0b 页 WYG0867-0694b.png
 云林此图不甚类平居笔清润之致似全法巨然洪
 谷之意盖其天资遒逸随其步武无不妙绝虽简略
 冲远而浓淡高下似弱而老似浅而深是得意之笔
 也宝之毋斁 高阳仇远
 倪元镇秋林山色图乃吾郡程篁墩得之于唐伯虎
 者也幼时一见之寤寐数十载忽程山人携赠仲淹
 二弟三传而至吾家故非易得信有夙因什袭藏之
 愿子孙世守毋斁万历戊子仲秋汪伯玉识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1a 页 WYG0867-0694c.png
王叔明听雨楼图为卢山甫之子士恒作款云至正二
 十五年四月廿七日黄鹤山中人在卢生听雨楼写
 此卢生名恒字士恒时东海云林生亦在楼中
 倪云林诗云河阔楼低雨如洗祇疑身宿蓬栊底清
 晨倚槛看新晴依旧山光青满几听雨怜君隐市中
 我忧徭役苦为农田间那得风波险朝朝愁雨又愁
 风 荆蛮民倪瓒
 张伯雨诗云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着处不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1b 页 WYG0867-0694d.png
 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如将此语问风幡
 闻见何时得暂閒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
 寒 樵人张雨为卢山甫题至正八年二月十一日
 倪云林又题云虚牖濛濛含宿雾瀑流涧响来何处
 江潮近向枕边鸣林风又送檐前去峡水随之自往
 还根尘不染自安閒多情一种娇儿女泪滴天明翠
 被寒 至正二十五年岁在乙巳卢士恒携至绿绮
 轩见示辄走笔次贞居外史之韵以寄意云陶蓬寄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2a 页 WYG0867-0695a.png
 亭中人暨诸名胜当不默然也后十又八年四月九
 日瓒记
玉山雅集图元淮海张渥为顾仲瑛写会稽杨维祯作
 记云右玉山雅集图一卷淮海张渥用李龙眠法所
 作也玉山主者为昆丘顾阿瑛氏其人青年好学通
 文史及声律钟鼎古器法书名画品格之辨性尤轻
 财喜客海内文士未尝不造玉山所其风流文采出
 乎辈流者尤为倾倒故至正戊子二月十又九日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2b 页 WYG0867-0695b.png
 会为诸集之冠鹿皮衣紫绮坐据案而申卷者铁笛
 道人会稽杨维祯也执笛而侍者姬翡翠屏也岸香
 几而雄辩者野航道人姚文奂也沉吟而痴坐搜句
 于景象之外者苕溪渔者郯韶也琴书左右捉玉麈
 而从容谈笑者即玉山主人也姬之侍为天香秀也
 展卷而作画者为吴门李立傍视而指画者即张渥
 也席皋比曲肱而枕石者玉山之仲晋也冠黄冠坐
 蟠根之上者匡庐山人于立也美衣巾束冠带而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3a 页 WYG0867-0695c.png
 颐指仆从治酒肴者玉山之子元臣也奉肴核者丁
 香秀也持觞而听令者小琼英也一时人品疏通俊
 朗侍姬执伎皆妍整奔走童𨽻亦皆驯雅安于矩矱
 之内觞政流行乐部谐畅碧梧翠竹与清扬争秀落
 花芳草与才情俱飞登口成句落毫成文花月不妖
 湖山清发是宜斯图一出一时名流所慕尚也时期
 而不至者句曲外史张雨永嘉徵君李孝光东海倪
 瓒天台陈基也夫主客交并文酒赏会代有之矣而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3b 页 WYG0867-0695d.png
 称美于世者仅山阴之兰亭洛阳之西园耳金谷龙
 山而次弗论也然而兰亭过于清则隘西园过于华
 则靡清而不隘也华而不靡也若今玉山之集者非
 欤故余为撰述缀图尾使览者有考焉是岁三月初
 吉客维祯记
 是日以爱汝玉山草堂静分韵赋诗诗成者五人
 于立得爱字 青阳在林野云物殊变态系船石萝
 阴把钩挑水菜群英延清酌揽芳结幽佩欢期岂再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4a 页 WYG0867-0696a.png
 必于焉寄所爱
 姚文奂得汝字 仲春会桃源青年映霞举道人吹
 铁笛主者捉玉麈野航晨不渡溪渔来何许欹坐蟠
 根阴匡庐故仙侣众宾各雅兴辞适忘尔汝怀哉张
 李辈明月在空渚复念东海迂云林夜来雨
 郯韶得玉字 逶迤玉山阿窈窕桃花谷野芳缀丹
 葩霞彩散晨旭溪回濯新锦洞幽答鸣玉乐哉君子
 游于以寄高躅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4b 页 WYG0867-0696b.png
 顾晋得草字 客从桃源游爱此玉山好清文引佳
 酌玄览穷幽讨流莺答新歌飞花落纤缟分坐有杂
 英醉眠无芳草
 顾瑛得静字 兰风荡丛薄高宇日色静林回泛春
 声疏帘散清影褰裳石萝右濯缨水花冷于焉奉华
 觞聊以娱昼永
 诗不成者二人各罚酒二觥
 山阴王𤅷之德辅 雅道久寥落驰骋争相先襟期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5a 页 WYG0867-0696c.png
 属幽旷丘园乐无边披图得良玩燕集群才贤春风
 拂萝径碧涧萦芳筵忘形襟佩散班坐花竹妍瑶觞
 乱飞月翠袖寒笼烟徘徊玲珑曲萧洒琳琅篇屡舞
 眷馀景颠倒山公鞭主人三绝俊晋胄今犹传胜事
 有如此妙写呼龙眠高风振庸俗清辉照林泉衰迟
 亦何幸拭目尘相迁
 吴龙门山释良琦元璞 至正戊子二月十九日杨
 侯铁崖宴于顾君玉山赋咏叠笔淮海张渥为图传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5b 页 WYG0867-0696d.png
 者无不叹美余后半月与吴兴郯九复至玉山顾君
 张乐置酒清歌雅论人言不减杨侯雅集时既醉顾
 君徵余诗然予于声乐诗咏何有哉适其所寓而不
 违者乌乎寓乌乎非寓故作诗以道其事卒反乎正
 云耳 玉山窈窕集琼筵手拨鹍鸡十二弦巢树老
 僧狂破戒散华天女醉谈禅鹅儿色重酴醾酒桂叶
 香深翡翠烟最爱碧桃歌扇静长瓶自煮白云泉
 云林生倪瓒元镇 至正九年八月十六日计筹山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6a 页 WYG0867-0697a.png
 吕尊师访余萧閒馆为余言顾仲瑛徵君玉山隐居
 之胜辄想象赋长句以寄他日尚同袁南宫携琴啸
 咏竹间也 解道玉山佳绝处山中惟有吕尊师已
 招一鹤来庭树更养群鹅戏墨池松风自奏无弦曲
 桐叶新题寄远诗若许王猷性狂癖径来看竹到阶
 墀时南宫同在萧閒馆中就致意焉
 河东李元圭廷璧 荆山明月秋水清山间之璞千
 古名谁为隐君慰幽独我欲携酒相与倾阶前拾翠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6b 页 WYG0867-0697b.png
 惊春梦石上看泉更晚晴何日同舟载仙侣紫荆花
 下听吹笙
 昆山郭翼羲仲 爱汝西庄给事家绕屋山石何谽
 谺截江秀色发林壑平地玉气贯虹霞佳处如居子
 午谷望中开遍冬春华夜深酒醒月在海应有仙人
 来系槎
 会稽杨维桢廉夫 玉山丈人美无度前度虎头金
 粟身未试囊中餐玉法时有座上索华人银鱼学士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7a 页 WYG0867-0697c.png
 真成隐锦里先生许卜邻自是君家时节好桃源风
 日洞庭春
 丈人家住笔峰下玉气有似蓝田山椰酒熟时春潋
 滟山香舞处花斓斑伶官石作钟磬响少女潮带鱼
 龙还险穴已平沧海角仙家不啻白云间
 再题 我尝被酒玉山堂风物于人引兴长银丝莼
 荐野鸭段金粟瓜取西杨庄山头云气或成虎溪上
 仙人多讶羊何处行春柘枝鼓阆州竹枝歌女郎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7b 页 WYG0867-0697d.png
 娄江姚文奂子章 玉山之堂湖水东朝来佳气郁
 葱茏鹤飞琼圃三株树鳌戴昆崙小朵峰雨里卖鱼
 溪友过华间吹笛野人逢朝簪傥掷归相候一个桃
 枝瘦竹筇
 吴龙门山释良琦元璞 铁笛倒吹江上去闻在玉
 山仙子家自喜酒船逢贺监定知玄易授侯巴露凉
 磁碗金茎冻月满湘帘玉树花人生欢乐何可暮迟
 尔龙门望太霞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8a 页 WYG0867-0698a.png
 会稽杨维桢廉夫次前韵 山回古县六七里潮到
 唯亭第一家翡翠明珠通百粤竹枝铜鼓出三巴山
 公酒醉童将马禅客诗成女散花须信西园图雅集
 佛中脱縳有丹霞
 荆山道人曾有约约过虎头金粟家江上降龙重见
 朗酒边吹雨或成巴春归驷马桥头柳月满蕃禧观
 里花铁笛东归还小住仙源不隔赤城霞
搜神记曰扶南王范寻常养鳄鱼十头犯罪者投之池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8b 页 WYG0867-0698b.png
 中无罪则鱼不食乃赦之月山丛谈曰占城国人有
 讼事不决者则使乘水牛过鳄鱼潭理曲者鱼食之
 直者虽十往返不食果尔则与触邪神羊指佞灵草
 同为瑞物昌黎何必为文逐之耶
济上多清泉酿酒瀹茗俱妙杜康泉在舜祠庑下即舜
 泉也水一升重二十三铢考古二十四铢为一两则
 不及两许轻之极矣
陆务观老学庵笔记云卢鸿草堂图旧藏中贵人刘有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9a 页 WYG0867-0698c.png
 方家余往有庆历中摹本亦名手精妙犹记后载唐
 人题跋云相国邹平段公家藏图书并用所历方镇
 印记咸通初余为荆州从事与柯古同在兰陵公幕
 下阅此轴今所历岁祀忽踰二纪荐罹多难编轴尚
 存物在时迁所宜兴叹丁未年驾在岐山涿郡子谟
 记又书己酉岁重九日专谒太仪遂载览阅累经多
 难顿释愁襟子谟再题邹平公(□/)文公也柯古其子
 成式字也成式终太常少卿故称太仪段公邹平人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39b 页 WYG0867-0698d.png
 竹懒曰余于项氏亦见二卷皆摹本然不载此跋
皇览冢墓记曰孔子冢茔百亩本无祠堂茔中树以百
 数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其树者传言孔子弟子
 异国人各持其方树来种之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
 草今惟有柞树成林而已余有閒情常思得高手画
 士用丹彩杂色写孔林图以自玩而未遇其人也
余过滕于察院庭中见石刻李太白书壮观二大字今
 阅金乡县碑目亦云儒学有此二字其碑阴刻云贺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0a 页 WYG0867-0699a.png
 知章为任城令与白友善过城镇有所观览书此二
 字盖元新丰里人得此于沛中置诸堂元末兵乱仆
 于草莱国朝徙置今所岂又一石耶大都名贤之
 笔传摹转徙不一而足者多矣
唐时顾渚山有明月峡金沙泉出紫笋茶毗陵吴兴二
 太守就泉上造茶大张宴会泉不常出太守具仪致
 祭始流溢造供御者毕即微减供堂者毕又大减太
 守旋旆涸矣或淹期多造则有风雷毒蛇之变白乐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0b 页 WYG0867-0699b.png
 天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宴会诗云遥闻境会茶山
 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上中分两州界灯前今作一
 家春青娥对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笑花时
 客窗下蒲黄酒对病眼人按陆鸿渐茶经造茶之法
 摘芽择其精者水漂之团揉入竹圈中就火烘之成
 饼临烹点则入臼研末泼以蟹眼沸汤至宋蔡君谟
 以其法造建溪之茶而加精焉胡元挏马潼茶无所
 闻入昭代唯贵叶茶饼制遂绝洪武中顾渚贡额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1a 页 WYG0867-0699c.png
 止五十馀斤耳余友王毗翁摄霍山令亲治茗修贡
 事因著六茶纪事一编每事咏一绝余最爱其焙茶
 一绝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
 火山匆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温州乳柑冬时味酸经春暖则甘美溢出太和山骞林
 茗叶初泡再泡犹浊涩螫口经四五泡则清香扑鼻
 矣
顾仲瑛秋华亭书扁系鲜于太常𨽻笔款云槜李鲜于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1b 页 WYG0867-0699d.png
 伯机书乃知渔阳公流寓我郡颇久故以自署也
东坡书快哉亭石云昨日与数客饮至醉今日病酒书
 以醉轼时元祐四年三月四日也又一手帖云昨日
 快哉亭与数客饮至醉才归辱简不逮即答为愧春
 生雪尽计尊候起居佳胜新诗甚清冽病酒不敢率
 意趁韵幸少宽限否因书见过如何如何不一轼再
 拜书忠玉提刑执事顾仲瑛得此石作坛立之名拜
 石坛又并得此帖作坛记与帖考云瑛素有嗜石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2a 页 WYG0867-0700a.png
 癖每遇故家遗宅见有奇峰怪石辄徘徊顾恋不忍
 舍去或百计求之不得者图写其形似标诸草堂壁
 间以为几格供后至元戊寅四月下浣访尼僧岩叟
 于东城之庵庵即故宋周太尉宅断垣之外燕麦中
 有假山在焉遂披榛约棘裹衣而登其上罗立诸峰
 已为好事者挽载而去独有一石似壁而失其左股
 欹卧于高梧之下上有老坡题识觞咏之语易之以
 粟归而立之中庭左映右带无非松竹芭蕉枇杷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2b 页 WYG0867-0700b.png
 属多者书带草耳石之挺挺拔拔如老坡独立于山
 林丘壑间愈见其孤标雅致也瑛加之拂拭永为子
 孙宝玩明年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丹丘敬仲下访见
 而奇之再拜题名而去丹丘辞翰鉴博有元之元章
 也于是甃石为坛字曰拜石后三日而御史白野达
 兼善来观嘉柯之逸为作古篆拜石二字于坛又𨽻
 寒翠以美其所此石之名于是愈重然皆未知所纪
 之详至正乙未冬周履道秀才自梁鸿山携赠老坡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3a 页 WYG0867-0700c.png
 手帖读之乃是答忠玉提刑快哉亭饮移者上有贾
 秋壑私印其辞与纪石甚肖尝记大全集中有次王
 忠玉提刑游虎丘诗有连日与王忠玉诸公游西湖
 次韵诗有次刘景文答马忠玉诗盖当时有两忠玉
 焉然莫知其孰是及考宋史元祐四年坡为翰林学
 士兼知礼部以论事积当轴者恨故请外拜龙图阁
 学士知杭州以避朝谤也瑛想老坡风流旷迈行千
 里间有名山胜水岂不与友醉酒赋诗以快其意又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3b 页 WYG0867-0700d.png
 考诸杂录忠玉乃王规父侄孙先坡在维扬后坡渡
 江坡答其诗有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之句是则
 书所记者王忠玉无疑矣然后知石乃维扬故物帖
 则王忠玉家宝也吁石之在山不知其几千万年因
 坡之题凿而出山者又不知其几百年帖之寿又非
 石比兵残火燬展转流落人手者亦不知其几百年
 今一旦二美并来抑神物有所会合耶吾玉山有所
 际遇耶又思丹丘白野不二十年皆仙去坡仙有灵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4a 页 WYG0867-0701a.png
 岂不能于风清月白之夜挟二公同逍遥于此坛乎
 瑛亦岂不能鼓阮酹一尊于此坛乎不因此石乌能
 永传敬书此记俾伯盛朱茂材刻于他石使后之览
 者知石与帖并拜石之坛有所自云至正丙申正月
 五日金粟道人顾瑛书于玉山草堂
沈存中内翰自号梦溪缘少时梦至一处小山幽屿花
 覆如锦山麓下有一溪绀碧澄寒有乔木浓荫静茜
 可乐每梦如此迨觉求之则未遇也及谪润州得之
六研斋笔记 三笔卷二 第 44b 页 WYG0867-0701b.png
 宛然梦境因名其溪曰梦溪而著笔谈焉
 
 
 
 
 
 
 六研斋三笔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