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5a 页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二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门志磐撰

*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宿命前身  放生禁杀  祈祷灾异

国朝典故  诸国朝贡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5b 页 T49-0455.png

** 宿命前身

晋武帝。羊祐前身造武当山寺。今供给偏重
(云云)

梁武帝。岳阳王萧察镇越。知前身是许询
与昙彦造塔(云云)

北齐文宣。使人乘驼出城。奄然如梦。至山
腹寺取经函。群沙弥曰。高洋驼来。引见老
僧。问曰。高洋作天子何如(云云)

唐太宗。威禅师前身是陈徐陵。听智者讲
经立五愿。后生缙云朱氏。投章安为师○
栽松道者。托生周氏女。遇四祖出家。是为
五祖忍○玄宗。房琯与道士邢和璞过夏。
入废寺使人掘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
永禅师书。悦然悟前身为永○沙门法秀
有异僧引入终南山。见朱门榜曰回向。老
宿指宫房曰。此唐天子旧室。命侍者取玉
箫曰。向居此好声乐。谪为人间主。

○德宗。西川节度韦皋初生。有梵僧曰。此
诸葛武侯后身。

○宪宗。齐君佐梵僧与一枣食之。即悟前
身是讲经僧。乃投灵隐出家名鉴空。

○僖宗。知玄国师见一珠入左股痛甚。上
有晁错二字。玄知宿业即右胁而逝。世称
玄是袁盎后身(云云)

宋仁宗。参政张方平出知滁州。至僧舍见
楞伽经。手迹宛然。知前身为书经僧○宰
相曾公亮。前身是禅门青草堂○颖州官妓。
口作莲华香。蜀僧曰。此女前为尼。诵法华
三十年○哲宗。苏轼前身五祖戒禅师。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5c 页 T49-0455.png

** ○放生禁杀

隋文帝。诏天下正五九月及六斋日。不得
杀生命○智者禅师至岳州讲金光明经。
化一郡五县。一千馀所咸舍渔捕。

梁武帝。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郊庙
牲牷。皆代以面。宗庙用蔬果。

北魏献文。敕祭天地宗社勿用牲。岁活七
万五千牲命。

北齐文宣。受戒不食肉。禁境内屠杀。

唐高祖。诏正五九及月十斋日。不得行刑屠
钓○武后。敕断天下屠钓○肃宗。诏天下
立放生池。凡八十一所。颜真卿撰碑。

宋太祖。诏民间二月至九月。不许采捕弹
射。著于令○真宗。诏天下州郡放生池悉
与兴复。无池之处沿江淮州郡近城五里。并
禁渔捕○诸暨令潘华。依普贤忏法不令
捕江湖间鱼。及奉诏还阙。梦鱼为人形者
数万。号哭沸天。皆云长者去矣。吾辈不免
烹矣。云云○天竺慈云法师奏请西湖为
放生池。每岁四月八日。郡人会湖上纵鱼
鸟。为主上祝寿。仁宗。四明延庆法智法师。
每岁佛生日放鱼鸟祝圣寿。郡以上闻。敕
枢密刘筠撰碑立于寺门。

** 祈祷灾异

晋简文。有乌巢太极殿。召尼道容授八关
斋戒。乌运巢而去○妖星为变。召沙门法
旷行忏。星为之没○孝武。西天涉公至长
安。常咒龙致雨。秦主尊事之。

齐武帝不豫。召诸沙门祈佛。感天香满殿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6a 页 T49-0456.png
圣僧振锡 北魏节闵国子博士卢景祐通
佛法。从兄作乱累及景祐。至心诵经枷锁
自脱。

隋文帝。亢旱。昙延法师升御座。帝及群臣
受八关斋戒。俄而雨注。

唐太宗。诏京城诸郡僧道。转经行道七日夜。
祈保秋成。每岁正七月为式○诏京城沙
门。每月二十七日行道。转仁王经。为国祈
福○诏净禅师至京祈雨。感白虹昼见。大雨
通济○中宗。诏菩提流志结坛祈雨。三日
大澍。

玄宗。康居入𡨥安西。诏不空诵仁王咒。感
北天王子神兵现。五国奔溃○代宗。吐蕃逼
京师。内出仁王经。诏不空置百高座讲
经。寇平○敕灌顶道场。选沙门二七员。为
国长诵佛顶咒○彗星见于东方。诏不空
行法。星为殒。春夏不雨。建坛祈祷。大雨沾
足○当阳节度张昭。请沙门自觉曰。闻龙神
依师听经忘其行雨。愿起大悲。师焚香遥
祝。云起大雨。

宋太祖。幸相国寺祈雨。设千僧斋○上幸
相国寺祈雨。进蔬食雨大济○将郊天雨不
止。遣使祷无畏真身塔。及期而霁○真宗。
亢旱梵僧于金明池立坛咒龙。须臾雨至
○神宗。夏旱。上于禁中斋祷。梦神僧空中
吐雾。觉而大雨。敕求其像。得之相国寺阁
第十三尊罗汉○哲宗升法师居兴福。赵清
献公帅越。亢旱大疫。迎大士恳祷。一夕雨
注疫病亦息。因奏所居曰圆通○高宗。孟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6b 页 T49-0456.png
后去国南向。奉摩利支天像以护身○李
珏避虏遇乘车人。教持摩利支天尊号。获
免兵厄○金虏入杭。上亲诣上竺大士殿
恭祷。为战没者修水陆供。有梦战死者相
庆得生善趣○大旱。诏道法师祈雨。师咒
四鲜鲫投诸江。雨大洽○淫雨不止。遣内
侍祷上竺大士。施玉器七宝冠。

** 国朝典故(圣节 内道场 功德院 国讳)

北魏太武。诞生之节。始诏天下佛寺建祝
寿道场。

唐玄宗。诏天下寺观建天长节祝寿道场。

敕僧道遇千秋节。开元寺行道散斋○德
宗诞节。诏澄观法师。入内殿讲经○文宗。
诏圣节宰臣百僚诣寺设千僧斋○昭宗。圣
节。敕两街僧道。入内殿谈论○景宗圣节。
敕寺观设斋禁屠钓。

梁太祖大明节。敕百官诣寺行香祝寿。

唐庄宗圣节。敕僧录云辩与道士入内谈论。

周太祖圣节。宰臣百僚诣寺观建祝寿道
场。

宋太祖长春节。宰相范质制祝寿斋疏云云。

长春节。诏沙门殿试经律论义十条○钦宗
诏道君圣节仍就道观。若乾龙节仍就佛寺。
一依祖宗旧法。

晋孝武内殿奉佛。召沙门居中行道。

唐代宗。敕百沙门于禁中念诵。谓之内道
场○敕大明宫建道场。感佛光现。

宋太宗。赞宁僧统入见滋福殿。其处安佛像
经藏。立刹声钟。即内道场○诏两街供奉僧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6c 页 T49-0456.png
于内殿建道场为民祈福○孝宗建内观
堂。诏上竺讷法师。领五十僧入修金光明
忏。岁以为常。

唐睿宗。敕贵妃公主。始建功德院○代宗
诏辅相大臣。始建功德院。

宋徽宗。敕照祖宗旧法。应勋臣戚里功德坟
寺自造屋置田。止赐额蠲免科敷。听本家
请住持。不许指占有额寺院○高宗。司谏
陈公辅上疏。应臣僚前曾陈乞有额寺院充
坟寺功德者。乞照祖宗成法。并与改正○理
宗。臣僚言。乞将宰执指占有额寺院。并与追
正。

宋孝武。敕文帝忌日。于中兴寺建八关斋。
从臣袁敏孙更进鱼肉。帝怒免官。

唐太宗。敕先朝忌辰。于章敬寺行香设斋
中宗。诏七朝忌辰。于内殿设斋行香○玄
宗。敕僧道遇国忌。就龙兴寺行道散斋○
宣宗。敕列圣忌辰。并诣僧寺行香如旧典
(时当武宗沙汰之后)○敕州郡国忌行香。不得携酒肉
入寺。

晋天福。敕国忌。宰臣百僚诣寺行香饭僧。

宋太宗。诏国忌。宰相已下。诣寺观行香禁
腥酒。

** 诸国朝贡

晋武帝。扶南国遣使。进金佛象牙塔○安
帝。师子国进玉佛像。高四尺二寸。

宋文帝。迦毗罗国。师子国。诃罗陀国诃罗单
国。阇婆国。五国咸遣使入贡。

齐东昏侯。扶桑国僧惠深来京师。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7a 页 T49-0457.png

梁武帝。于陀利国入贡云。东土有圣王出○
扶南国沙门进珊瑚佛像○盘盘国遣使进
佛牙○丹丹国遣使进佛像○扶南国遣
使朝贡。请佛像经论○百济国遣使朝贡
请经论○于阗国遣使贡玉佛像。

唐太宗。高丽三国沙门僧愿。入中国学佛
法。

德宗。吐蕃遣使乞赐沙门善讲佛理者。上
令良琇往赴。

宋太祖。高丽沙门谛观。持天台论疏。至中
国谒螺溪法师○高丽国君遣三十六僧
来中国。学永明寿禅师。至今法眼一宗盛
行海外○西天沙门可智等来朝○西天沙
门苏葛陀来贡佛舍利文殊华○西天沙门
弥罗来贡梵经○于阗国沙门善名七人来
○高昌国遣僧法渊。贡辟支佛牙○太宗。
西天沙门吉祥来进梵经○沙门继纵自
西天还。贡梵经舍利塔○中天竺沙门钵纳
摩来。贡舍利塔○天竺沙门护罗来贡梵
经○沙门光远游西天还。进西竺王子表。
贡释迦舍利○沙门法遇自西天还。贡佛
顶舍利梵经○沙门重达自西天还。进佛
舍利梵经○中天竺沙门补陀来。进舍利梵
经○占城国沙门净戒诣阙贡金铜铃杵○
高丽国王遣使。乞赐大经藏御制佛乘文
集。诏给○日本国沙门奝然来朝。言其国传
袭六十四世。隋开皇中。遣使入中国求法
华经。唐永徽四年。遣僧道照。入中国从
奘法师传法(云云备在通塞志)。奝然归国。乞赐藏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7b 页 T49-0457.png
经。诏给○日本国法济大师奝然。遣弟子嘉
因祈乾来朝○真宗祥符九年。北天竺沙门
天觉。南天竺沙门妙德。西天竺沙门等。各进
舍利梵经。中天竺沙门童寿来进梵经。东天
竺沙门普积来进梵经。一岁之中五竺咸贡
○日本国沙门寂照来。进无量寿佛像金字
法华经○中天竺沙门你尾抳来。进舍利梵
经○西天竺沙门佛护来进梵经○西天三
藏法护来。进舍利梵经○北天沙门戒贤来
进梵经○迦湿弥罗国沙门目罗失稽来进
梵经○西天沙门达磨波来进梵经○西天
沙门众德来朝。进舍利梵经○中天竺沙门
觉称法戒来。进舍利梵经金刚座真容○般
尼国沙门寂贤来进梵经○西天沙门知贤
来。进舍利梵经○东女真国入贡。乞赐藏
经○西天沙门爱贤进舍利梵经○西天沙
门智吉祥来进梵经○西夏国奏。国内新建
伽蓝。乞赐藏经○神宗。日本国沙门成寻来
朝○哲宗。高丽王子僧统义天来朝。苏轼馆
伴。敕杨杰送往钱唐。受法于源法师。传天
台教于天竺谏法师。传律于灵芝照律师○
孝宗。日本国遣使致书。四明郡庭栖心维那
对使宣读。斥其文义疏缪者。凡七处。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二(终)

** 圣祖开先

宋大宗天神降张守真家云。国祚延永过
于有唐。诏封翊圣保德真君。○真宗方士
王中立遇道人姓赵。自称司命真君。九
有瑞异。必先告中立○天神降于寝殿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7c 页 T49-0457.png
谓上曰。天书将降宜斋戒以受之。皇城
司奏右承天门有帛书曳鸱吻上。内侍捧
取视其文云。赵受命兴于宋世七百九
九。启封宣文。其名大中祥符。凡三篇○
登封泰山毕。诏司命真君为九天司命保
生天尊。○昭三司使丁谓起玉清昭应宫。
前殿曰太初。以奉玉皇。建阁以奉天书。
后殿曰明庆。以奉圣祖(即九天司命天尊)。○诏天下
建天庆观。以奉三清玉皇及增设圣祖
殿。○天神降于禁中谓上曰。吾人皇九
人之一。是赵姓之始祖再降。乃轩辕黄帝。
吾以后唐时下降。总治下方生赵氏之
族今已百年。皇帝善抚育群生。乃乘黄
云而去。是月大赦。上尊号圣祖上灵高道
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圣祖后曰元天大圣
后。圣祖讳玄朗。诏中外不得斥犯。敕诸
郡天庆观增建圣祖殿。○遣李溥于建安
军监铸玉皇圣祖二像。诏丁谓奉迎至
京。奉安玉清昭应宫。○舍利见于玉清
昭应宫圣祖明庆殿。○诏于大内丙地建
景灵宫。以奉圣祖。

** 历朝谶瑞

北齐居士陆法和。尝题壁云。十年天子犹
尚可(文宣十年)百日天子急如火(废帝百日)。周年天子
递代坐(孝昭□及二人)

惧涂削之不能灭。

隋文帝西天阇提斯那来上言。天竺获石
碑说。东方震旦国名大隋。城名大兴。王
名坚意。建立三宝。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8a 页 T49-0458.png

唐大宗。原州奏。鸿池谷有五石。青质白文
曰。太平天子李世民太子李治七佛八菩
萨。敕遣使祭谢○帝得秘谶云。唐三世
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史令李淳风曰。
其兆已成今在宫中。上曰疑似者杀之。对
曰。天命不可易。遂止○肃宗诏沙门元
皎建药师道场。忽生李树四十九茎○
尼真如升天见天帝。授天宝十三枚。以
镇下方。乃改元宝应(自肃宗至昭宗为十三代)○睿宗为
相王。每出万回告人曰。天子来矣。玄宗在
藩谒之。抚其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

宋太祖。生于洛阳。神光满室。金色被体。
尝过长寿寺枕殿砥寝。僧守严见赤蛇
出入上鼻。宋城有异僧指州地曰。不二
十年当有帝王。由此建号○大宗太平
四年。嘉州夹江县民得玄石二。皆丹文。一
曰君王万岁。一曰赵二十一帝。缄其石
来献(本朝通鉴)○太平七年舒州奏贡端石。刻
梁志公记云。吾观四五朝后次丙子年赵
号太平二十一帝。忽一日志公降禁中。上
亲闻训语。乃遣使诣钟山奉斋。赐号道
林真觉菩萨。○真宗取瑞石志公记以示
近臣。宰相王且曰。国家启运在梁陈隋唐
及五代后。太宗即位岁在丙子。今天尊临
降事皆符合。则知天命我宋其来久矣。上
说○日本国入贡称。国东祥光见中国天
子圣明则应此瑞。诏日本建神光寺。○驻
辇国来贡言。四十年海无风涛。意中国有
圣人出。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8b 页 T49-0458.png

** 先圣出家

汉高祖。过鲁祠孔子。封九代孙腾为奉
祠君。○元帝封孔子后霸为褒成君。○
平帝封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光武幸
鲁祠孔子。封其后志为褒成侯。○明帝
幸阙里祠孔子。封十九代孙僖为褒成
侯。○幸鲁祠孔子。拜孔僖为郎中。

魏文帝封孔子二十一代孙羡为崇圣侯
唐太宗诏以孔子为先圣。封其后为褒
圣侯。

宋太宗。诏封孔子四十四代孙宣袭封文
宣公。○真宗诏孔圣佑袭封文宣公。○仁
宗诏孔宗愿龚封文宣公。○敕封四十
六代孙宗愿为愆圣公。○神宗诏四十七
代孙若蒙封愆圣公。○徽宗诏四十八代
孙端友封愆圣公。○高宗诏寓衢州四十
九代孙衍圣公𤤆卒。子搢袭封衍圣公是
为五十代。

** 大儒名世

周曾子。名参。学孔子。为孝经。○子思孔
子之孙。名伋。学于曾子。作中庸。○孟子。
名轲。学于子思著书七篇。述尧舜之道。
距杨墨言人性善。○荀卿。名况。著书名
荀子。尊王黜霸。言人性恶。

汉哀帝。杨雄放易作太玄。放论语作法
言。言人性善恶混。

隋文帝。王通续六经。门人谥曰文中子。
弟子集问答之言。名曰中说。

唐太宗正观二十一年。诏孟轲(元礼七年以邹国公陪亨先圣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8c 页 T49-0458.png
庙。令不在从祀之列)左丘明(鲁太史。孔子同时。用鲁史为春秋。作传。及作国语)谷
梁赤(周鲁人传春秋)公羊高(周齐人传春秋。赤高皆子夏门人)伏胜(秦二世博士。
汉文帝时年九十。口授尚书于晁错。初伏生值秦禁书。以尚书壁藏之。汉已定得二十九篇。以教济南
张生及欧阳生)毛莨(汉河间献王傅士。师子夏。作毛诗故训)高堂生(汉初为傅士。
鲁人。传士礼十七篇)
孔安国(汉武帝临淮太守。孔子十一世孙。作尚书传。古文孝经传。
论语训解。)
戴圣(汉九江太守。学礼于后仓。)刘向(汉成帝中垒校尉。著别录新
序说苑)
何休(后汉献帝时治公羊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盲。谷梁废疾)郑众(后汉司农
卿。传父兴业。郑康成注周礼。引司农者郑众也)
马融(后汉南郡太守注孝经。论语。诗易。
尚书三礼)
卢植(后汉中郎尚书师马融。作尚书章句。三礼解诂)郑康成(后汉司农
卿。师马融注易尚书三礼论语尚书大传五经纬侯笺毛诗。破许悼五经异义。针何休左氏膏盲。发公羊
墨守。起谷梁废疾)
服虔(后汉九江大守作春秋传)贾达(后汉侍中明左氏传作义诂。肃宗诏入
讲。奏曰。左氏义于君父。公羊多任权变。又五经家皆无以證)
杜子春(后汉郑康成注
周礼。引郑大夫者杜子春也)
范宁(晋豫章太守。注谷梁传)杜预(晋镇南大将军富阳侯注
左氏传)王肃(魏卫将军兰亭侯。注尚书礼丧服论语孔子家语。述诗注作圣證论。难郑康成)
王弼(魏尚书郎注周易)二十二人皆从祝先圣庙。

宋神宗元丰六年。诏封孟子邹国公。七年
诏以邹国公陪享至圣文宣王。位于兖
国公之次。苟况杨雄韩愈皆发明先圣之
道。以世次从祀于二十二贤之间。

** 兴建儒学

汉武帝。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徵
鲁申公置五经博土。○鲁共主坏孔子旧
宅。于壁中得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论
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宣帝诏诸儒论五
经同异。○成帝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
下。○诏刘歆典领五经。叙诸子为九流。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9a 页 T49-0459.png
○明帝上幸辟雍。尊养三老五更。上自
为说。诸儒执经问难。观听者亿万计。皇
太子诸侯王功臣子弟外戚莫不受经。期
门羽林之士悉通孝经。匈奴亦遣子入学
○章帝诏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灵
帝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太学。

唐太宗幸国子监。命孔颖达讲孝经。大
徵名儒。增筑学舍。学生至三千二百六
十员。自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经。高丽
吐蕃皆遣子弟入学。升讲筵者八千人。
命颖达撰定五经疏。宋仁宗诏天下立
郡学。

** 天师世次

后汉永寿二年。天师张道陵在阆州云台
山。老君遣使授正一真人。与夫人雍氏
弟子王长赵升同升天。陵本居馀杭天目
山。七岁能诵道德经。后入嵩山得九鼎
丹经。乃入蜀隐鹤鸣山。鍊丹三年。丹成
乃摄伏魔鬼。夺二十四治化为福庭。老
君授以天师印绶。雌雄二釰。正一盟威秘
箓。众经符图。人有受其道者。出米五斗。
陵传子衡。衡传子鲁。拜镇夷中郎将。汉
宁太守封阆中侯。卒子富嗣○献帝时嗣
天师第四代张盛至鄱阳。鍊丹解化。人
名其居曰龙虎山。

宋真宗。召二十五代嗣天师张乾曜至京
师。传箓度人○仁宗召嗣天师张乾曜
赴阙。赐号澄素先生。○诏二十六代嗣
天师张嗣宗赐号冲静先生。○徵宗诏三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9b 页 T49-0459.png
十代嗣天师张继先至阙。赐号虚静先
生○敕封汉天师正一静应真君。○高宗
敕三十二代嗣天师张守真赐号正应先
生。

** 仙真显迹

周穆王。驾八骏升昆崙。西王母觞于瑶
池之上。○灵王太子王子乔吹笙作凤鸣。
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宋大夫墨翟服
朱英丹为地仙。著书十篇。○显圣王庄
周著书十馀万言。服北育火丹白日升
天。

秦始皇。茅盈得道。治江南句曲山。二弟
固衷从兄亦成真。老君遣使拜盈为司
命真君。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世号
三茅君。○始皇闻鬼谷先生云。东海祖
洲有不死草。之遣除福将童男童女三
千人入海。寻祖洲不返。

汉高祖。商山四皓从太子游○文帝从河
上公受老子道德经章句。○武帝时淮南
王刘安著书号淮南子。与八公登山。白
日升天○上登嵩高起道宫。西王母至
赐五岳真形图六甲灵飞符。奉安柏梁台。
常朝拜之○东方朔至吉云泽。得五色甘
露。以献武帝。遍赐群臣。

○昭帝。郴人苏耽得仙道。辞母曰。明年
郡有疫。可取庭前井水橘叶以救人。言
毕升天。世称苏仙君○安帝阴长生师
马明生学道。煮黄土为金。作黄金数十
万斤。以施穷乏。白日升天○顺帝上虞魏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59c 页 T49-0459.png
伯阳作参同契五将类论。作丹后服丹而
化○桓帝王远过吴召麻姑。进行厨金槃
王杯璧麟晡。姑云。见东海三变桑田。○
献帝左慈入天柱山学道。与弟子葛玄
入霍山。合丹仙去。

魏明帝。葛玄委衣在床尸解而去。老君
赐金简。命为太极左仙公。

晋成帝。葛洪止罗浮山鍊丹。著书号抱
朴子。尸解得仙○穆帝许迈入馀杭西山。
与弟谧男玉斧皆得道登天○哀帝南岳
魏夫人授杨羲上清真经太洞黄庭十馀
篇。○孝武西山许真君受天诏四十二口。
拔宅升天。

梁武帝。陶弘景告化香气不散。著书曰
真诰○桓闿修默朝上帝法太上召升天。

北魏太武道士冠谦之遇太上老君。命继
张陵为天师。又遇李普文授图[竺-二+禄]。

唐玄宗。叶法善见老君。入西山修道。尸
解仙去○李筌遇骊山老母为说阴符经
义。后入名山访道○召方士张果入见。
与董汁三卮(附子酒也)。醺然如醉曰。非嘉酒
也。后入恒山○司马承祯上遣使迎至
京。受法[竺-二+禄]。有仙女谓焦静曰。子可
谒东华青童君受三皇法。归而谒之。先
生欣然以授○敬宗崔元亮修黄箓道场。
有鹤三百六十五只。翔集坛所。一朱顶皓
白竟集虚皇座。后元亮入室。诵黄庭经
而化○宣宗召罗浮轩辕集入见。问临
天下之数。集横书四十。乃十四年也○懿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60a 页 T49-0460.png
宗钟离权自称。汉时遇王玄得长生之
道。吕岩者遇权授露宝毕法。谓曰。吾朝
元有期。即有仙人迎之升天。洞宾客
游江淮。度何仙姑郭上灶施肩吾。○景宗
吕洞宾过鄂州黄龙山见机禅师述偈
(云云)

周世宗。召华山隐士陈抟。问飞升之术(云
云)○隐士谭景升与陈抟为友。著化书
百十篇。久之仙去(宋齐丘窃用此书作自名行世)

宋太祖。陈抟闻太祖即位大笑曰。天下自
此定矣○陈抟受易于麻衣道者。得正易
心法河图洛书之诀。○钱若水谒陈抟见
老僧云。但可作贵公卿。于急流勇退
耳○大宗诏陈抟入见(云云)○仁宗召蓝
元道馆于芳林园。赐号养素先生。蓝
师刘海蟾○何仙姑逢洞宾(云云)。焦浚明
见仙姑。姑言受金枉杀事○神宗天台
张平叔遇异人得金丹之诀。著悟真篇。
传于世。读雪窦祖英集顿明心地。后坐
化。焚之得舍利千百。平叔传丹法于石
泰。泰传薛道源。○吕仙见净慈本禅师
师曰。黄龙旧话何不举似(云云)○徽宗召
海陵除神翁入见○上与林灵素讲道。
有青巾升殿留诗。上知洞宾之来为之
叹息○孝宗赐何蘘衣为通神先生。上
将立谢妃为后。遣内侍求一语。何曰。
为天下母。妃遂位中宫○唐仙姑逢吕
仙与之丹。上皇召入赐寂静先生号。

** 道流知名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60b 页 T49-0460.png

周灵王。太子晋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此称道士
之始)。

汉明帝。五岳八山道士褚善信等。

宋明帝。召庐山道士陆脩静问道。

北魏太武。道士寇谦之(云云)

唐高宗。道士潘师正上问所须对曰。茂
松青泉山中不乏○玄宗秘书监贺知章
请为道士以宅为千秋观。

宋太祖。敕道士刘若拙充右街道录试
道士事业。未至者罢之○仁宗召道士朱
自英诣阙。赐号观妙先生。○徽宗道士
林灵素入见(云云)

** 修学道科

唐玄宗。诏诸州习道德经列子庄子文子。
置助教一人。时姚子彦试策入第○诏封
庄子南华真人列子文子庚桑子四真人。
四子书为真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
生百人。

宋太宗。命徐铉王禹称校正道经。删去
重复。为三千三百三十七卷。○真宗命王
钦若定罗天醮仪。选道士十人。校录道
藏经御制序。○神宗诏道门职事试道德
南华度人三经。○徽宗诏老君名字士庶
不得犯○诏列子庄子陪享太上。○诏建
道学科。治老庄列子书。置道阶十士。○
诏封庄子列子为真君。○诏罢黄老学。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二¶ 第 460c 页 T49-0460.png